会计报表的失真

2024-10-22

会计报表的失真(精选7篇)

会计报表的失真 篇1

一、会计报表真实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前提

会计报表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会计基本假设为基础, 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即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按照《会计法》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的, 提供给利益相关者, 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潜在相关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基本前提是:目标企业的会计报表是可信的, 没有水分的。因此, 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 是考核者作出客观公正考核结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与企业领导的关系

以国有企业为例, 经营业绩考核, 包括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 其基本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利润总额、经济增加值指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考核者依据经审计的目标企业财务决算报告, 结合企业管理层工作报告要求等, 对目标企业的经营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形成考核与奖惩意见。

财务决算报告以及考核指标的计算, 都要涉及到会计数据, 而会计数据又来自目标企业的会计报表。因此, 会计报表真实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前提, 防止其失真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 在进行考核时, 考核者主要对会计报表上的数据进行计算比较, 很少识别会计报表是否注水。由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结果, 直接影响诸多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乃至“政治生命”, 在利益驱动下, 难免会有人为了获得不当利益, 急功近利, 甚至铤而走险, 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更有虚构交易, 操纵会计报表的行为发生, 可以说, 会计数据的背后存在着参与者进行的利益博弈。

三、防止会计报表失真的措施

如何防止会计报表失真, 使业绩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呢?对此,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目前, 为防止会计报表失真, 目标企业一般会出资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会计服务公司) 审计其会计报表。通常目标企业掌握选择会计服务公司的决定权, 考核者仅有微不足道的建议权;由于会计服务公司的审计是有偿服务, 为了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会计服务公司不敢也不愿意违背委托单位的意愿。

根据行业管理制度要求, 企业管理层负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会计服务公司及注册会计师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在审计业务中, 注册会计师和目标企业分别承担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 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减轻或免除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只能合理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 但不应被认为是对目标企业的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审计报告分为无保留审计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等四种意见类型。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据审计报告四种意见类型可分为可靠、比较可靠和不可靠。实务中, 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主要是无保留审计意见, 其次为保留意见, 很少见拒绝表示意见的, 极少见否定意见的。

《会计法》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 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并“应当出具检查结论”。而现实情况则是上述行政部门所拥有的会计资料监督检查权力和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对等, 其对企业进行会计报表检查的积极性很高, 出具书面检查结论的却很少, 通常理由是“没有发现问题”。由于这种专项检查本身缺少系统性, 所以检查结果往往是“瞎子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述情况的存在也更加助长了会计报表注水现象的恶化趋势。

鉴于上述情况, 笔者认为会计报表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应由一个行政部门对其实施全面检查并形成书面检查报告, 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避免简单、重复检查的资源浪费, 避免“谁也负责、谁也不负责”的责任逃避现象。J

会计报表的失真 篇2

关键词:失真的因素,失真危害,核查技巧

一、企业会计报表失真出现的原因

导致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的因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企业资产的重组来掩盖报表中的财务问题, 如:股份的转移, 也就是上市的企业将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以高价进行转让而获得利益;资产换购, 上市企业家将自身的不良资产与其他公司的优质资产进行置换;对外兼并, 利用较低的价格收购非上市公司的盈利项目;资产转让, 上市公司外的企业对该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收购。另一种是利用不恰当的会计核算对财务报表进行修饰, 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如:不准确的借款费用支出, 长期借贷利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或者在建工程和财务费用等, 某些公司利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措施来调节利润;对折旧费用进行虚报, 不计或者少计提折旧等, 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出现降低同时又面临较大的计提折旧、坏账准备、盈余公积等就会采用类似的方式对报表进行修改, 来调节利润额;不按照规定对收入、费用等进行确认, 企业利用时间差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算成本等, 或者提前确认成本费用推迟收入确认。

二、会计信息出现失真而造成的危害分析

首先, 如果出现信息失真, 会影响相关管理部门对相关市场的管理与控制。会计信息是国家机构对市场进行调控的基本依据, 如果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就会导致国家管理部门的决策偏差, 掩饰了实际发生的经济问题, 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秩序, 带来严重的市场混乱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 容易误导投资者或者与企业相关各方利益。投资者在得到失真的财务信息后就会对其投资造成误导, 容易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 投资者投资的信心受到打击, 从而影响市场发展。失真的信息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从而弱化了管理的针对性, 使得经营者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导致经营的风险增加, 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信誉。

三、对会计报表的核查技巧分析

1. 对短期投资隐匿资金的核查

对于企业短期投资调节资金的舞弊行为进行审核应先查看其相关的财务报表,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审阅措施、核对方法、逆向查阅和分析法等。在核查的时候应先对现金流进行核查, 审阅流量表, 尤其是查阅短期投资项目, 查看项目中年内的投资是否出现增减, 特别是对增加额度进行审核。如果存在改变, 则需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审核, 查阅其长期的投资项目, 对其长期投资的内容进行审核, 如果没有长期投资则应对企业的损益项目中的投资收益进行审核, 如果项目本年累计数一栏中记为零, 则说明企业可能在短期投资项目中进行了货币资金的隐匿。隐匿的数额则需要在进一步的审核中获得, 即从企业的现金账目和银行账目中获得其隐匿的具体金额。

2. 资产列表舞弊

检查利用报表资产项目隐匿财产损失的技巧如下, 对于企业利用报表资产项目对财产损失进行掩盖的情况, 可以因企业舞弊的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通常是利用核对法、逆查法、审阅法、盘点法以及评估法等。在具体审核中通常也是利用审阅法对企业资产负债和现金流量进行比对, 审核其待处理的流动资产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盘点亏损、固定资产损失清理、固定资产清理收入等相关栏目。如果在审核中发现上述的栏目都是零, 则应核查待处理财产损益、固定资产清理等账户。如果出现两个账目中没有发生金额的时候, 就应对其他应收账目进行核查, 以此过程发现问题。

3. 速动资产失真信息的审核

对于企业利用虚假增加速动资产、调增变现的能力进行造假, 通常的措施是审阅法、核对法、逆查法、复算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对此类舞弊进行核查。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审核企业的现金流量项目, 其中流动资产的本年增加数量中的短期投资、应收票据的增加额度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应栏目上的年初与年终数之间的差值保持一致。同时根据资料, 进一步针对企业存货、待摊费用、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等内容进行详细检查, 核实是否存在虚增速动资产的情况。对企业其他各种改变速动资产进行舞弊得行为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查核。

4. 少列折旧、负债舞弊、所有者权益舞弊的核查技巧

针对折旧舞弊的情况,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检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审阅法、对比法等,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统计现有设备和资产的情况, 并使之与折旧项目的记录相一致。

对负债项目舞弊的情况进行核查的时候, 应对企业在报表中少报负债额度的检查, 通常也是利用审阅法、核对法、逆查法。在检查中应对相关的财务项目进行细致核查。如从现金流量表入手, 进而对负债表进行比对, 然后进一步对明细进行核查, 从而发现问题。

一些企业在负债表中虚增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 并调节其他项目达到虚构所有者权益的目的。核查时, 应对企业在会计报表中利用虚报所有者权益数额夸大企业实力的舞弊行为, 采取审阅、核对、计算等方法进行彻查, 必要的时候还应采用查询法或者调整法、盘点法等对资产进行准确的评估。

参考文献

[1]郑丽.会计报表阅读与判断技巧初探[J].财会通讯, 2010.16

[2]邵正辉.合并会计报表的概况及信息失真问题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1

会计报表的失真 篇3

一、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现状

首先, 信息失真是在平衡预算的要求下产生的。预算单位一定要量入为出, 每一笔支出项目都要有相资金来源与之对应, 这样才能决算平衡, 这是财政部门的硬性要求。但是实际情况却是, 支出往往要大于收入。为了满足财政部门的硬性, 只要采取隐瞒的办法。即把当年的支出年终转接到下一年度, 用隐瞒超支的办法处理。其次, 按标准定额填报支出项目。有些事业单位为了达到部门的规范标准, 在填报《行政事业类支出决算表》时不管公用支出项目实际发生额多少, 一律按定额标准填报。最后是账实、账表不一致。这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的年终清理、年终结账的不规范上面。

二、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很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首先弄清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原因。

1、制度法规问题。

由于实行了事业单位会计改革, 出现了很多新的经济情况, 而与之相应的制度法规却没有及时的建立起来, 这样, 会计在处理经济事项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不确定性。而且, 既成的制度、法规都是在之前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下制定的只适合当时的情况, 对目前的情况显得无所适从, 严重滞后于现今的会计事项。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会计信息肯定会与客观实际有一定的出入, 造成信息失真。

2、内部控制制度问题。

作为财务负责人, 其在领导财务部门的过程中, 也参与事业单位的其他管理过程。因为, 财务工作有其特殊性, 管理层在财务工作上要适当放手, 让财务负责人可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同时允许其在更大、更广范畴关注管理过程。而如果对财务负责人的关注领域、知悉范围设置局限, 就会削弱单位的管理能力。目前的情况恰恰就是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理财地位低下, 导致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正常发挥, 会计职能所应有的独立地位无法体现, 会计监督无从体现。

3、会计基础问题。

会计基础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上。首先, 一些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健全的会计机构, 在人员配备上也很不合理, 由于在聘用及职后教育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其次, 业务中随意性大。不规范的交接、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明晰、未按规定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填制会计凭证、随意登记会计帐簿、不合法的编制财务报告, 等等, 所有这些都产生了一个结果, 那就是数据差错严重、财产不实、账目混乱, 这些都是会计基础薄弱的突出表现。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成因, 提出富有成效的解决办法是转变不理想现状的唯一选择。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

很多问题是员工的素质问题, 试想, 如果一名财会人员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与事业心, 有着出色的工作能力, 他会容忍账目混乱、财务报告不合法等乱象存在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此, 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是有效预防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前提。为达此目的, 首先要严把入口关。要从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入手, 严格确定从事财会工作的资格条件, 严格确定从事财会工作的专业素质条件, 严格确定从事财会工作的岗位要求。同时严格把关, 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杜绝上岗;其次, 要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制定出相应的奖惩细则, 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要坚决处理, 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最后, 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 搞好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让继续教育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使会计人员在继续教育中能够不断的更新知识、提高素质。

2、依法行事。

依法行事, 加大惩治力度, 这是保证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真实有效的根本所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为了依法行事, 加大惩治力度, 我们必须要学习、利用新修订颁布的《会计法》, 这部法律对规范会计秩序、警示信息乱真、惩治造假做假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根据这部法律, 我们可以看到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单位与个人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这部法律首先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企业的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如果出现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问题, 那么单位负责人将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其次, 对于会计人员而言, 如果由于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贪污、隐匿销毁会计凭证等, 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的同时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3、加强日常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日常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要明确:事业单位的决算收支不平衡是允许的, 决不能为了追求平衡而提供虚假信息。其次, 填报收支项目要实事求是, 要准确的反映财务支出状况。再次, 加强监督。对暂存、暂付往来的管理与审计各项款项应及时清理并处理, 不隐瞒、不虚增。最后, 要强化年终结账管理, 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要及时处理。

摘要: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是在平衡预算的要求以及按标准定额填报支出项目下产生的,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应从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依法行事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信息失真,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家丽.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06) .[1]王家丽.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06) .

企业财务报表失真与治理对策 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失真,治理对策

1 企业财务报表失真的危害

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是社会生产部门,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生产、为员工和股东提供收入、为国家提供税收的角色。因此,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企业和国家而言,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刻画和总结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报表,可以极大地帮助企业进行科学决策和合理管理,帮助企业可持续地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完备、科学的财务报表,可以为企业所有人公司治理决策、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财务报表通过改进公司治理和经营行为,来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内部分工的细化,所有者、高管和员工的利益产生了不一致性,进而演变成了利益冲突。而这种利益冲突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财务报表信息失真问题。例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和默克制药,还有中国的银广夏和绿大地等等。企业的经营者有着十足的动力,以股东的利益为代价,为自身谋取利益。

财务报表一般是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有时还需要包括这些报表建立的基础,即原始凭证、会计凭证和会计分录等。这些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完整、全面、系统地刻画企业的经济活动。那么我们自然可以看到,所谓的财务报表失真是指财务报表信息没有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活动,包括隐藏和虚报等现象,包括盈余管理等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损害着股东或者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2014年华锐风电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就是高管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虚增收入等,使得最后的年度财务报表上虚增利润接近于30%,在丑闻爆出后,其股价一落千丈,股东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公司财务报表失真会直接影响所有者的收益,也会间接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收入。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失真的财务报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受损和国家税收收入的受损,这样使得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也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一定的偏离。如果企业是上市公司,那么它的不良影响和示范效应比一般的企业大得多,首先导致股东利益受损害,其次会使得资本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增加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企业的股权融资的成本。积极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失真的原因,找寻到应对信息失真的对策,对于企业良性发展和国家税收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2 企业财务报表失真的原因

2.1 地方政府对企业财务报表加以干预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官员升迁的考核主要来自于当地的GDP数量,一个拥有较好GDP政绩的官员会得到更多的升职机会,俗称“官员锦标赛竞争”,因此官员们都很积极地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比如,各个地方政府和地方党政领导会很积极地参与到项目投资进程中来,也很积极地参与到当地比较知名企业的发展中来。知名企业对一个地区的商业软实力的宣传和示范作用比较大,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选择进驻,进而增加地方官员的政绩。如果仅仅只看企业本身,政府有动机去严格要求企业,让企业的真实信息对外披露,但是由于知名企业有这种巨大的外部性作用,一旦知名企业的经营绩效下降会给地方商业环境带来一定的损害,那么这种时候地方政府会积极地帮助企业树立典型,增加业绩,进而达到宣传地方商业环境的目的。正是由于这种激励效应的存在,会产生地方政府对知名企业会计信息行为的扭曲,甚至帮助企业作假。以上市公司为例,地方政府为了维护企业的业绩,会与企业进行密谋合作,通过伪造文件和政府批文,虚增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经济活动,来达到篡改会计信息,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目的。这种政府参与进来的粉饰报表的行为,是有真实的票据来进行支撑和佐证的,手法极其隐蔽。一般的分析和调查是无法进行识别的。

2.2 管理层自利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企业的管理层是在企业所有者的委托下对公司进行经营,对企业不具有所有权,具有经营权,管理层的收入来自于货币薪酬和各种福利,而不是直接来自企业价值的提升。比如中国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每年收到公司的奖金和固定薪酬,股东的收益则来自于每年的股票价格的上升和公司的分红。在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就会使得管理层并不会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方式经营企业。管理层是一个自利的群体,为了满足管理层的利益,管理层会有动机去控制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而更改公司的财务报表。像企业的年终奖金等等,企业会根据对应的企业绩效来对高管进行奖励,企业高管为了更多地获得奖励,减少薪酬惩罚,高管会使用自身的权力,粉饰最终的财务报表。公司具有两个账本,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对外的则通过粉饰数据,夸大经营业绩,对内的则比较立足于实际情况,但是对内的账本外部监管者和股东看不到。这样通过隐藏坏的消息和虚增好的会计信息,可以使得管理层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却损害了股东们的利益,也会间接损害国家的税收。

2.3 企业内部人员自利行为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财务报表的失真在排除高管唆使财务人员有意篡改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财务人员获得的会计信息本身就是存在偏误的,即企业其他员工在经济活动中存在虚假账目的行为。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也是有利益诉求的主体,当一项活动的成本小于收益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去实施。企业的员工或者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动机来违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原则。比如,部门为了争取自身每年的预算,会虚列经济事项,开具假的发票,制造假的原始凭证,增加当年的部门支出;还有一些部门,截流部门利润和预算支出,私自建立部门小金库,在公司账目外,另搞一套属于部门的账务。在一家企业,如果存在上述行为,而这些行为恰恰当时没有被企业财务人员发现,基于这些信息,财务人员还进行加工汇总,形成企业的财务报表。这种基于错误信息的财务报告,显然也是比较偏离于真实情况的。这些内部人员侵蚀公司的行为会造成整个公司层面的财务报表信息不准确,使得公司利益流失,损害股东权益,也会隐藏公司真实的经营风险。

3 企业财务报表失真的治理对策

3.1 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官员通过GDP的排名来获得升迁,这个现象在当前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中国的主要问题需要靠发展来解决,而在发展的各个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发展问题。但是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公司的实际经营并不起作用,政府主要负责的是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不应该特别照顾一些知名企业,甚至帮助其进行财务造假。有地方政府参与的财务造假,一般的审计是不能够发现的,隐蔽性极强,其不良的示范作用极其巨大。地方政府闲不住的手,是一般的管理手段所不能限制的。对于地方政府帮助当地企业财务作假的案件,应该由国家层面高级别的政府机构来进行监管,而不应该由本地区的行政机构来进行监管,本地机构存在着“护短”的动机。但是,这种监管从实际操作上讲,成本比较高,因此可以采取重罚的策略。比如在公司上市的部门,证监会一旦发现便对该地方政府辖区的企业实施禁止上市,这样的重罚会大大减少政府帮助公司财务作假的收益,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3.2 增加企业管理层的股权激励

由于现代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所需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越来越复杂,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成为了必然。在这种时候,如何减少公司管理层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呢?一种比较可行的解决方式就是建立企业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将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绑定在一起。一旦实施了管理层激励,就会使得管理层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大大减少,原因是一旦股东利益损害了,那么由于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进行了绑定,那么自身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经过权衡,便放弃了损害股东利益的经济活动。关于管理层激励,一般主要运用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具体而言,就是公司授予管理层股权激励,而这个股权激励只有在公司的业绩达到预定的标准后才可以授予给管理层,而这些授予的股权激励的价值与股价是正相关的,换句话说就是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绑定,即股东利益增加、管理层利益增加,股东利益减少,管理层利益减少。通过这种利益捆绑,管理层会积极增加股东的财富,通过股东财富的增加,来扩大自身的收益,达到二者利益趋于统一,减少分歧与矛盾,减少企业财务报表的失真。截至2014年底,现在我国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多达600多家,而且增长势头很强。通过股权激励,增加管理层维护企业利益的动力,减少以盈余管理为代表的财务报表失真现象。

3.3 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对于内部人员侵蚀公司利益,伪造假的会计信息,私自建造属于部门或者单位的小金库的行为,公司应该加大查处和惩罚的力度。首先,应该加大在公司内部审计的力度,不能只看到公司的成绩,而忽视内部控制问题,在未来的竞争中,公司内部控制是提高竞争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增强财务部门对其他各个部门经济活动和现金流动的监督能力,加强财务部门对虚假财务信息的把握能力,只有对其他业务部门的经济活动有所了解,才能更深入地辨别出虚增的经济活动和虚假的会计信息;其次,加强财务部门的培训和素质管理,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活动,保证财务人员具有应对新形势的财务素质是关键,是识别虚假会计信息的基础,增强业务能力既可以对其进行内部培训,也要多创造机会,多给予财务人员外部学习的机会,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激励,鼓励财务人员对虚假信息进行识别和举报,防止出现财务部门人员因为不想得罪别人而对虚假账目不深入追究的现象出现,为公司发展服务;最后,对违反公司会计真实性的行为应该予以严格的惩处,特别是对于私设小金库和申报虚假经济活动的行为,应该予以严厉的惩罚,这种对企业员工违反企业经济利益的行为予以的处罚,可以大大降低伪造会计信息的收益,降低他们虚增经济活动的动力,从而达到减少财务报表失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失真与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09).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篇5

会计环境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 其核心要素指的是各种可能作用于会计职业活动的条件因素的总和, 其在会计工作开展的整个过程中, 以不同的机制作用于会计的相应工作, 同时, 会计工作本身也会对会计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 两者是彼此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产生的, 法律、社会、企业经济结构以及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的环境要素都可能会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潜在影响。因此,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处理中, 结合企业的内外环境, 洞悉会计环境影响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点, 进行相应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范, 从而尽量保证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

二、会计环境影响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方式探析

(1) 不健全的会计管理体制造成较为薄弱的督导环境。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 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的状况下, 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会计指导制度体系, 但是在整个会计制度的执行管理中, 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造成了会计制度施行环境的薄弱, 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例如, 针对于某些企业的经营者来说, 其对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重视, 为私利随意指派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信息的篡改, 并不会遵循会计准则的硬性约束和指导规则, 以业绩粉饰或者逃避税负为最终目的, 进行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 这种由于会计管理体制的健全造就的会计环境薄弱, 使得以做假账为主要原因的会计信息失真变得较为普遍, 从而极大地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利益。会计管理体制需要一个整形式流程的贯通, 需要从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企业层面管理者遵纪守法两个层面进行会计环境的构建, 缺乏两者紧密结合的督导环境, 都会滋生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土壤。

(2) 企业外部监督的职能缺位。企业真实会计信息的披露依存于规范的制度指导、企业的自身管控, 也同时依赖于企业外部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企业外部监督的职能缺位导致松散会计环境的形成, 使得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生产的整个流程中缺乏足够刚性的约束力, 造成虚假会计信息的频繁出现。虽然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相关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但这两种类别的监督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企业行使外部监督的监管部门效能比较低下, 职责承担较为模糊, 不能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其次, 社会的监督体系也不够完善, 不能将触角予以尽可能的充分化, 导致有关缺失难以发现;而且,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业绩因素, 会使用不同形式的地方保护, 从而对当地企业缺乏有效监管。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 都造成会计环境的弱化, 从而影响于会计信息的失真。

(3)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直接作用于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内部环境是管理层和相关员工直接接触的环境要素, 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作用于企业会计规范的运用、核算方法的选择、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 并通过上述情形直接作用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 企业的治理水准、管理者的经管能力以及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素养, 都会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的内部环境相较于外部监管环境更具有微观性和细致特征, 其能够通过营造基准的会计处理环境对会计信息生成和传递的整个过程, 产生直接而广泛的影响, 散乱薄弱的企业文化、淡薄的法律意识、低下的管控能力和薄弱的专业能力, 都会形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潜在作用要素, 通过虚假的会计处理, 向外界传递错误的会计信息, 从而对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三、从会计环境构建的角度进行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

(1) 健全相应的会计管理体制, 以形成完善督导的会计环境。想要构建健全的会计管理体制, 需要从国家法规制定和企业管理机制两方面予以实施, 才能从大小环境双重出发, 形成完善督导的会计环境, 从观念行为上抑制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一方面, 国家层面的相关机关应该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 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程度, 不断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以形成一套规范的准则体系, 能够指导企业具体的会计操作。另一方面, 企业层面则需要尽力构建高效的会计管理运行机制, 培养员工遵纪守法的意识, 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 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第一, 重视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 制定内部审计机构适宜的隶属关系;第二, 赋予内部审计机构适当范围的权利和职责;第三,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聘用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 并同时要杜绝审计人员在不同部门兼职情形的出现。只有实现国家法规制定层面和企业会计管理体制健全层面的双向结合, 才能形成良好督导的会计环境, 从而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

(2) 准确定位企业的外部监督。将企业外部监督进行准确的定位有助于其职能的充分发挥, 从而有助于构建良好会计环境的关键要素, 以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 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 将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社会鉴证、评估机构职业能力监督职能同时进行, 以形成严密的外部监管环境;第二, 不断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执法力度,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付出代价, 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查处的力度, 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以此遏制虚假行为的产生。但是鉴于我国当下财经执法环境还存在较多问题, 因而对整个外部监督环境的良好构建需要多方面同时努力配合。

(3) 不断健全企业的内部环境。健全的企业内部环境有助于会计核算工作有序真实的开展, 从而将会计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从土壤滋生的环节就予以规避。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健全企业的内部环境:首先, 企业管理层的观念意识和政策选择对会计工作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 企业的管理层应该从自身角度和日常管理中明确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重点和日常的监督管理,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 应该构建相应的会计人员使用和考核的制度, 在一定的期间内进行会计人员岗位的轮换, 在丰富员工技能的基础上, 也能形成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最后, 在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上, 不相容职位的设置和运行一定要实行, 以杜绝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失真, 对于企业的监管、投资者的经济决策制定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而会计环境的优劣能直接影响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 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环作用的机制。为了尽力遏制会计信息失真, 必须把握会计环境影响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方式, 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从会计环境构建的角度将会计信息失真予以规避, 从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最为真实和可靠的相关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中外企业家, 2014 (13) .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 篇6

一、会计信息的内涵

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 是指会计主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所提供的一种标准语言文字和数字信息, 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事项的货币反映。

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信息传递内容看, 会计信息是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各种经济信息, 它主要是反映资金的特征及其运动状态的事物属性, 通常表现为各种财务数据或财务指标。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 是会计的反映严重背离企业的客观实际, 歪曲了企业的真实状况。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人为捏造会计事实, 篡改会计数据, 为私利而编造假账、假表, 虚盈实亏, 虚亏实盈, 使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企业内部的因素, 又有企业外部的因素,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 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根源。

企业主管部门主要针对一些绩效指标来对企业进行考核, 企业领导人为了追求业绩或政绩, 在他们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硬指标或经营出现困难时,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授意、指使会计人员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 用以粉饰企业的经营业绩, 借以谋取私利, 骗取荣誉, 捞取政治资本, 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2. 会计规范不完善, 使舞弊者有机可乘。

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的经济现象、经济业务不断出现, 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 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完全建立, 使得会计准则制定与会计实践存在一定的“时差”, 客观上为会计舞弊提供了空间。

3.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与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现实中, 不少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 业务知识贫乏老化, 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 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在各种利益的趋势下, 记账不符规范、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已不是某一方面、某一企业或某一个人的问题,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防治就应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入手, 对症下药, 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才能达到预防和及时治理信息失真的目的。

(一) 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水平

想要有效的防范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需要采用完善的会计组织, 相关的健全的会计制度来规范。首先,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建立一套统一的、有刚性的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来加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责任心和道德感, 并以此来管制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其次,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让他们通过娴熟的会计核算技术、严谨的核算态度对工程项目进行核算, 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率。杜绝无证员工上岗, 推行责任终身制度, 把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工作同员工自身利益结合起来, 让每个项目的会计人员都可以更高责任心, 为企业经济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建立会计人员奖惩机制

会计作为一项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工作, 它的工作量衡量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建立奖惩机制, 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薪酬和激励与会计信息质量紧密联系, 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和工作责任的重视,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 建立监管体系

首先,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 做到明确经济业务事

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

◎文/吴福梅

摘要:随着煤炭企业转换经营体制的推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完善煤炭企业内部控制是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内部控制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保障财务信息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煤炭企业这种风险较大的企业来说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对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之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内部控制

煤炭企业是资源型企业, 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赋存, 然而有了资源赋存不等于有好的效益, 更不等于有好的发展。探索新的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 提升企业价值, 不仅仅是某些生产条件相对困难、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的那些煤炭企业的选择, 也是所有煤炭企业必须研究和面临的课题。

一、煤炭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意义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例如, 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建立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项或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相互分离, 相互制约, 有效防止权限集中、职务重叠而造成的贪污、舞弊和决策失误;明确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 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 也要防止政出多门, 各行其是。

其次, 加强外部监督机构如税务机关、工商管理、审计机关等执法部门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充分发挥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

(四)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参照国际会计惯例, 要注意协调好有关利益集团的相互制衡关系, 使各方利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增加准则的认同感;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以缩小会计选择范围, 减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的会计信息不实。

(五) 积极利用社会舆论工具

惩治会计信息失真, 除了可以借助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外, 还可以积极使用社会舆论工具。许多企业和个人对查出来的问题, 不怕内部批评、经济惩罚, 就

(一) 保护煤炭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煤炭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 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 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二) 提高煤炭企业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 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 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 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 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 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 加强国家对煤炭企业的宏观控制

针对煤炭企业, 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要求煤炭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 煤炭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 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

(四) 提高煤炭企业经营效率

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能够合理地对煤炭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 促使煤炭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 保证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煤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因而对企业管理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

怕在报纸、媒体上曝光, 因此, 社会舆论的震慑也可以起到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四、结束语

面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现状, 需要企业找到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加强财务会计内控工作, 有效利用舆论监督的作用, 借鉴以往的经验, 改革创新利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的新手段, 有效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新民, 现代会计前沿问题,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05) .

[2]张建华,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0 (11) .

[3]王素娟, 浅谈如何加强会计监督, 公共支出与采购, 2010 (04) .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 篇7

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让我们看到了, 会计信息的作用迫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深, 但由于企业经营坏境和会计工作规范的不严格,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会计信息通过各种会计报表以及附注直接或间接的获取企业管理者所要的信息资源, 会计信息质量越好就能够使得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以及经营成果, 科学有效的制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相反会计信息失真, 会导致企业各种报表反映的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相符, 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反映给信息使用者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对企业管理者做出真确决策, 壮大企业发展形成了阻碍。

2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研究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大影响, 人们开始寻求会计失真的根源,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大致分为几个方面;从事会计的人员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欠缺, 会计信息失真一个原因很有可能是是从事会计的人员制造出来的, 因此从这一点出发, 会计信息是否失真与会计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会计管理者领导能力和素质不高, 在利益诱惑下, 人为的对会计信息真实性进行了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管理制度的行为, 同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我国经济受到国家政府宏观调控情况下, 政府各项发展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当中, 很有可能会对某些领域采取偏向的政策, 政府可能采取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对企业或部门进行政策上的优待。而这种政策的导向会使市场竞争公平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同时, 在这种情况下, 某些企业或单位为获得个人或本单位的利益而采取造一定手段从政府偏向政策入手进而获得利益, 对某些国企的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视而不见, 进行包庇放纵, 这种行为无疑会造成各类会计信息失真, 对会计信息的权威性也受到了极大地危害。

3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3.1 会计信心失真的表现形式

1编制会计凭证过程中存在的交易上的不规范行为, 会引起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企业为了掩饰真实的财务报表, 利用资产后续处理、资产重组、资产评估、资产折旧折旧等多种手段, 虚构和掩盖了经济业务中的出现的违反市场规范的行为, 导致在出具会计凭证时候, 使得会计信息失真。2、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 是一面镜子, 从会计披露中能快速有效的对企业的管理经营进行了解, 会计披露的失真隐瞒所要披露的真实会计信息或不及时披露应及时披露的会计信息, 导致了管理经营者无法第一时间获取真实会计信息, 影响企业发展进度。3、企业为了更大限度获取利润, 而采用偷税、漏税方式对财务报表做虚假报告, 造成经济交易失真4、会计在核算中的虚假。当会计核算无法有效准确的进行核算时, 势必导致会计数据不真实、不准确。在会计核算中产生的失真现象可以存在在原始凭证中、对会计账簿的账目进行修改中。按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3.2 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

对投资者来说,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有力工具, 而会计失真直接导致了投资者判断性偏差, 从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 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从企业自身来讲, 企业的管理人员无法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 也不能够对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了影响, 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 作为一名投资者, 对企业持有的的信任度会降低, 影响了企业召集投资股份的发展, 而作为债权人, 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怀疑, 考虑到自身利益是否得到有力的保障, 企业在获取债权人支持的途径上收到了阻碍。

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4.1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教育, 基于会计失真原因中关于会计人员导致的会计失真, 制定相应的会计管理规范的学习和大力宣传《会计法》和管理制度, 同时对相关会计法律的多加学习, 培养会计人员的信誉, 努力为会计行业的诚信做好榜样。

4.2 对企业的会计监系统进行完善。一方面, 对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进行有效完善, 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核, 严格做好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岗位责任, 在对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过程中, 要特别仔细认真, 防止在会计凭证和审核过程中出现的缺漏, 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4.3 加强内部控制, 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落实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健全, 加大在内控中出现问题的问责制度处理方针, 建立有效健全额内部会计监督体系, 同时, 建立会计工作中的内部制约机制、健全奖惩制度和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4.4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 稳定经济市场的有序合理的发展。

4.5 建立良好的会计自身环境。树立良好的会计行业环境, 加强会计体系的健全管理, 进一步提高会计规范质量, 减少规范性会计信息失真的, 提高整个行业的信誉。

4.6 正确对待政企关系, 对于政府而言, 增强政府监督力度政府, 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为市场的公平诚信起到作用, 相关部门要在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监督下, 坚持积极响应政府领导和支持, 杜绝政府和企业之间因为利益诱惑而产生的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华.论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J].现代商业, 2012 (8) .

上一篇:星状细胞下一篇:数据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