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共9篇)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 篇1
对于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向来都是CPA行业的重要工作任务, 由于财务报表的错报而导致的舞弊行为一直影响着CPA行业的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频繁发生的会计舞弊事件让行业内质疑CPA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其实究其原因在于各方面没有协调好揭示会计舞弊的行为才是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需要政府的介入
参照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监督工作比较成熟的美国, 会计师对于舞弊行为的揭示都是在政府的强烈干涉下进行的, 对于起步比较晚而且舞弊现象严重的中国而言, 更应该大力提倡政府的介入, 让政府处在一个绝对强势的对位对不完善所导致的舞弊行为进行制裁,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表现, 而且也会通过政府的介入提高警示不法分子的作用, 并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 有压力才会更加有动力, 使其积极投入到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的建设工作。
二、加快完善会计体系的脚步
为了保证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的质量, 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揭示体系。首先要做的是应建完善的内部工作评价制度, 让制度之间能够互相牵制, 并以此制度作为准绳来约束其他制度。其次, 要把之前出现的会计舞弊问题翻出来仔细研究, 总结以往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并成立解决小组进行逐个分析, 通过经验来制定可行的方案。相关责任人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 CPA行业要根据问题进行追究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应该根据舞弊揭示机制目前的发展势头进行合理的分析, 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适度的调整, 不能过高的虚设制度标准, 长时间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在审计人员的心目中失去这个标准。
三、理顺利益双方的关系
由于企业内部的审计委托关系比较复杂, 这些复杂的关系往往会令相关程序经过繁琐的审批过程, 甚至会出现源头无从找起的现实问题。所以, 理顺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委托和代理双方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为此需要及时建立一个专业性强的人才体制, 把竞争机制转化到企业的领导任命上, 才能够打开市场这扇大门, 同时还要多鼓励企业进行并购的行为, 让利益诉求一致的双方通过合并的方式扩大规模, 以达到活跃市场的目的, 通过合理的市场经营, 重点是在CPA专业的人才体制中加入替换机制。与此同时, 还应明确对外报告会计部门的产权责任, 也就是说要让他们拥有按照事实进行核算的监督权以及反映权, 但是不能够让他们拥有经营决策权, 把CPA人才体制的权利进行合理的约束, 能够防止他们对经营者的决策进行不合理的干涉。经营者在面对这些不合理、不合法以及对自身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时, 要摆出拒绝处理的态度, 还应及时在董事会做好记录。
四、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 “趋利避害”是主要的经营取向, 经济主体都希望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提升收益。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要想落实这一目标, 就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从企业主体的角度来看, 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会有细微的差别, 所以其风险评估体系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风险评估体系的因素主要有企业主体的经营产品、价值取向和风险承受能力, 这些风险因素无疑都能够从财务报表上表现出来, 企业从事行业的社会经济特点会在资金流动的周期属性上得到展示, 企业运营主体的价值取向是激进还是保守, 会从财务报表的平均准备金水平上得出结果, 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能够从财务报表的资产准备金率得出结果, 所以可以看出企业财务报表是全面反映企业主体经营情况的体系, 在其基础上构建形成风险评估体系, 将有效监控企业的经济状况变化, 并最大限度的为运营主体提供运营风险预警。
五、加强内部监督效果
提高内部监督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防止企业出现活动及记录的非法性,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这个监督部门的成立要在CPA监管部门的管理之外, 并且要作为独立于其他部门的监督机构, 主要职责在于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行为的监督, 而且应该对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进行背景与人品调查, 以保证工作人员不会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 一旦出现问题要给予严惩, 以此来保证监督工作的公平性。相较于外部监督, 企业内部的监督拥有无可比拟的资讯和权职优势, 要想有效发挥内部监督的优势, 首先要强化内部监督机构的职权, 保证内部监督机构能够有效调查怀疑的对象和数据, 同时, 还要再一定程度上限制内部监督机构的过度膨胀, 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其间的尺寸拿捏精准, 是强化内部监督效果的关键。
六、结论
对于完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的研究, 上文已经列出了几条重要途径, 不过, 关键问题还是要把这几种办法有效地执行下去, 不要让它们成为空谈, 真抓实干才是彻底根治会计舞弊行为的关键所在, 才能让CPA在大众面前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温洁茹.财务舞弊识别与治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2]卢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3.
[3]赵剑楠.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3.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 篇2
利用“合并投资收益”与“各子公司净利润
合计数“的关系来核实投资收益项目抵销的正确性
1.确定两者的核对关系。通过合并抵销,子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体现为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收益”、“未确认投资损失”、“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及其他不属于投资者所有的利润分配”项目,因此存在以下计算关系:
合并投资收益
加:少数股东本期收益
加:本期计提的职工奖福基金及其他不属于投资者所有的利润分配项目
减:本期未确认投资损失
等于子公司净利润合计数
2.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审核。
(1)取得所有三资企业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将其奖福基金本期计提数汇总,应与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奖福基金数相等。
(2)取得所有净资产为负数的子公司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将各公司当期亏损数(盈利数用负数表示)乘以母公司的持股比例(间接持股的还要乘上母公司对中间公司的持股比例),其汇总数应与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未确认投资损失”数相等。
(3)取得所有净资产大于零的子公司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将各子公司净利润数(三资企业要减掉本期提取的奖福基金等)分别乘以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如果是间接持股,还要乘上母公司对中间公司的持股比例)并相加,所得数据应与合并投资收益数一致。另外,上述各子公司净利润合计数减掉合并投资收益,应与少数股东本期收益数一致。
利用“合并净利润”与“母公司净利润”的关系,
核实“合并净利润”项目正确性
1.确定两者的核对关系
所谓合并抵销,无非是投资与权益抵销、内部往来抵销、内部购销及存货所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抵销等几大项,其中只有投资与权益抵销、存货等所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资产减值准备抵销等三类抵销对合并净利润产生影响。需说明的是,投资与权益抵销已将子公司净利润数全部抵销掉(三资企业本期计提的奖福基金等不属于投资者的利润分配项目除外),合并净利润中只留下了母公司的投资收益数。但有些特殊情况例外,如合并前统一会计政策,有些子公司需要按母公司的会计政策调整会计报表,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也需要做相应调整;还有一种情况,母公司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持有某公司的股份,而间接持股比例较小,中间持股公司日常对该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前需按权益法进行调整,然后才能进行合并,该两种调整直接导致合并投资收益及净利润的增减变化,
备考资料
因此,合并净利润与母公司净利润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合并净利润
加(或减):存货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数
加(或减):其他内部购销未实现利润抵销数
减(或加):资产减值准备抵销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数
加(或减):合并前投资收益调整数
减:职工奖福基金及其他不属于投资者所有的利润分配数
等于母公司净利润
2.对上述各项目数额进行审核
(1)对内部购销和资产减值准备抵销数的审核;可通过审核企业合并底稿原始资料等方法进行。
(2)对合并前母公司投资收益调整数的审核,首先可从企业编制的合并抵销分录汇总中取得该数据,然后取得已进行政策调整及进行权益法调整的子公司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分别计算其合并前调整对母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数额并加以汇总,两数据应核对一致。
(3)奖福基金等项目数据的核对与前已提及的方法相同。
利用“合并净资产”与“母公司净资产”之间关系
核实“合并净资产”的正确性
1.确定两者之间的核对关系
与对合并净利润的影响类似,合并抵销对净资产的影响也只有以下几个方面:合并前子公司报表调整等对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影响数、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数、资产减值准备抵销数、存货抵销数等。核对关系如下:
合并净资产
加: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数
减(或加):长期投资调整数
减(或加):资产减值准备抵销数
加(或减):存货所含未实现利润抵销数
加(或减):其他资产所含未实现利润抵销数
等于母公司净资产
2.对上述各项目数据进行审核
(1)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数。取所有因负有限责任对其投资减至“0”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将其净资产乘以母公司持股比例(间接持股按前述方法计算),其汇总数应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的数额一致。
(2)长期投资调整数,与前面第二项所述核对方法相似。
(3)资产减值准备抵销数、存货及其他资产所含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数,需通过检查企业合并底稿原始资料及编制过程等方式加以审核。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 篇3
关键词:会计报表,审计,实现程序,实现方式,操作
会计报表审计程序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内部控制程序、符合性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由于每一种审计程序均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实施, 因此, 为完成各类审计程序所采用的不同方式之间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审计程序模式。从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来看, 在规范其审计程序与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难点,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还处在探索阶段, 应进行深入探讨。
1 会计报表审计程序及其实现方式
1.1 内部控制程序及其实现方式
在会计报表审计中, 审计人员为了确认会计报表可能发生的潜在重要错报的种类, 核定影响重要错报风险的因素, 应设计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 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通过结构要素了解内部控制。二是通过业务循环了解内部控制。三是通过账项控制了解内部控制。三种方式各有特点:第一种方式不仅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了解比较充分, 而且能将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相结合。第二种方式能使审计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各业务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上, 提高审计程序的效率, 也便于审计人员在以后的审计程序中按不同的业务循环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这种方式对控制程序了解得比较充分, 而对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则容易忽略。第三种方式由于是围绕会计报表中每一项目所包含的会计认定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状况, 这种方式相对来讲比较简单明了, 易于操作。但由于内部控制中许多控制点会同时涉及若干会计报表项目, 这种方式容易引起工作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
1.2 符合性测试程序及其实现方式
符合性测试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程序之后的可供选择的程序。审计人员在了解内部控制后, 只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执行符合性测试, 并且只有当信赖内部控制而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大于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时, 符合性测试才是必要和经济的。
审计人员在执行符合性测试程序时, 按交易种类的有关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即按照业务循环组织符合性测试工作, 一般被称为“符合性测试的业务循环法”;按照有关账项及其相关的控制安排符合性测试, 即按照会计报表中每一项目涉及的相关控制点进行符合性测试, 一般被称为“符合性测试的分项法”。
符合性测试采取哪一种方式应该由了解内部控制的不同方式来决定。如果采用第一种方式, 由于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一般是针对整个企业而很少直接涉及某一具体的会计认定, 所以对这两个要素的了解测试, 一般是把它们作为两个系统来进行, 而对于控制程序, 符合性测试的方法则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其了解和描述的方式。至于了解内部控制的第二、第三种方式, 符合性测试的方式应该与之相匹配, 即:如果对内部控制按业务循环了解, 则符合性测试也应按业务循环来组织实施;如果对内部控制按账项控制了解, 则符合性测试也应该按“分项法”来组织实施。
1.3 实质性测试程序及其实现方式
实质性测试又称数据真实性测试。这种测试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交易、事项的检查来判断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公允。实质性测试程序既可按业务循环“分块”来组织进行, 也可按会计报表项目“分项”来组织进行。实质性测试如果是按业务循环“分块”来组织进行亦被称为“实质性测试的业务循环法”。实质性测试程序如果是按照会计报表项目“分项”来组织进行, 这种方法也被叫做“实质性测试的分项法”。
实质性测试的两种方式也各有特点:实质性测试按业务循环组织进行的优点是, 便于审计人员的合理分工, 将特定业务循环所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分配给一个或数个审计人员, 使其能够对不同会计报表项目进行交叉复核, 可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果;而实质性测试按分项法组织进行, 与多数被审计单位账户设置体系及会计表格相吻合, 所以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但这种方式容易割裂经济业务的内在联系, 而这些不同的、有联系的会计项目的审计, 在实质性测试的方式下往往由不同的审计人员来完成。
2 合并会计报表审计计划的制订和审计程序的实施
2.1 制订审计计划
在制订审计计划时, 应当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 与客户进行沟通。主要包括: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集团内公司间的股权关系;集团内公司交易的频率、性质及规模;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和会计政策;母公司和子公司适用的相关财务会计法规;子公司的行业性质及特殊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其他重要事项。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母公司应将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直接和间接控制。共同控制以及达到实质上控制的所有境内外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但已关停并转或已宣告破产等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集团内公司股权关系是指集团内公司之间直接控制关系、间接控制关系、直接和间接控制关系以及共同控制关系, 尤其应注意的是集团内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交叉控股、托管、承包等关系。如果存在,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作特殊考虑。集团内公司之间交易的频率、性质及规模将会影响合并抵消分录的调整。另外,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母公司应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如果政策不一致时, 母公司应对子公司政策作相应合理的调整, 以利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在制订审计计划时, 应重点考虑:审计范围、重点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审计风险及重要性水平的评估、公司的审计策略、审计小组的组成和人员分工及其组织协调等因素。
2.2 实施审计程序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 篇4
一、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二、实习内容
在事务所实习的十多天时间里,我主要接触了事务所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工作。下面就会计报表审计工作展开讨论:(一)会计报表审计工作概述
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是最常规的审计业务。这种审计的目的在于查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否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这主要是对公司的一个监督,是对股东,对投资者的一个报告,也是现在一些公司年检必须要的材料。
(二)实践过程
我主要是在注册会计师老师的指导下做会计报表比率分析和一些测试工作,协助完成工作底稿。报表比率分析工作主要是计算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净利润率等比率,然后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周转能力进行分析。
后来又做了测试工作,主要是抽查凭证,开始由老师写出需要抽查的内容和项目凭证号,我只负责查找凭证是否相符,尤其是涉及大额支出项目,计提折旧项目以及涉及税金项目。抽查凭证工作是审计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很多问题都是在抽凭时发现和暴露出来的。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凭证号不相符合,原始凭证不完整等等,在经过老师确认知道后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在完成这一工作中,虽然抽凭并不难,但查找对照比较繁琐,而且责任重大,让我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这些都是在事务所里协助老师做的比较零散的工作,但的确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自己都会遇到麻烦,在此解决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三)会计报表审计内容
由于我所学专业为会计,还没有接触过审计学,所以对审计工作的内容与程序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学习了解,并做一些简单的报表核查工作。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首先要检查各类报表是否编报齐全,仔细阅读报表说明,注意报表反映的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情况与其他会计期间的分析对比,有关重大影
响因素是否予以揭示,并要结合报表内容的审计,验证报表附注说明是否真实。审计要点如下:
1、资产负债表审计
审计人员应注重检查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的正确性、报表项目的完整性以及报表所反映项目和内容的一贯性。
(1)检查资产负债表是否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及格式编制,复算报表各项之间的勾稽关系。
(2)将本期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字与前一期或各期相比,查明有无变动较大或异常情况;同时,检查资产负债表与其他报表的勾稽关系,并进行复算核对。
(3)全面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总帐科目或有关明细帐数字是否相符,以总帐的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帐各分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之和相核对,检查帐与帐之间的记录是否相符。
(4)在上述检查中应特别注意,经分析比较,若出现某些项目的数额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相符的情况,就要对这些项目作重点检查,从总帐科目追查至原始凭证,必要时应结合对往来帐的函证、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等项资产的盘点,核实报表数字的真实性。
2、损益表审计
(1)检查损益表内各项目填列是否完整,有无漏填、错填;核对各项目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
(2)检查损益表与其他报表的勾稽关系,特别注意核对损益表所列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本年发生数,是否与其附表数一致,损益表所列净利润是否与利润分配表数字一致。
(3)核对损益表各项目数字与相关的总帐、明细帐数字是否相符,同时通过分析核对,发现有关损益项目数字的变化是否异常,并对疑点作进一步检查。
(4)结合对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有关明细帐的检查,核实成本费用、各项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项数字是否准确,必要时要检查有关原始凭证。
(5)结合对纳税调整的检查,核实所得税的计算是否正确,对各扣除项目进行详查,审查有关明细帐和原始凭证,注意有无多列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超过标准等问题。
3、现金流量表审计
(1)检查现金流量表是否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的规定编制。(2)检查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是否恰当。
(3)检查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流出量的计算是否完整、准确,与有关的会计资料和报表的记录是否相符。
(4)检查是否正确计算汇率变动对外币现金流量的影响。1(5)检查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未来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的重大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如以长期投资、偿还债务等)是否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公司虚增成本分析
在会计报表审计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事务所审计的很多企业都有瞒报会计科目金额,隐匿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行为。下面就公司在会计报表中虚增生产成本的会计行为展开讨论: 通过对该企业主要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和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分析性审核,发现企业2010年12月份的主要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和主要材料领用数量存在异常波动,与当月完工产品数量呈正向变动且幅度较大。通过审阅、复核12月份发出材料汇总表及相关的领料凭证,发现月末有异常领料情况,经询问相关人员,证实存在月末虚假领料以虚增生产成本的情况。通过抽查复核主要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及其分摊,发现12月份存在少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查明了各主要产品12月份虚增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12月共虚增材料成本798589.80元,其中计划成本7392843.40元,材料成本差异593053.40元。A型机床单位生产成本就被虚增了171763元,被虚增了10.41%。12月份A型机床完工产品成本被虚增2232919元。12月份共虚增完工产品成本9722608元。
审计中发现公司2010年12月份 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存在问题且重要,因此,要求该公司重新编制12月份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单,调整相关会计处理。
调整分录: 借:生产成本 7985896.80 贷:原材料 7392843.40 材料成本差异 593053.40 借:库存商品 9722608 贷:生产成本 9722608(二)对于企业会计报表舞弊行为的审计对策
企业通过在会计报表中虚增生产成本、少列收入的手段从而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审计人员要查出舞弊行为的相关对策:
1、采用账实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的方法,审查会计核算对象的真实性和计价的合理性;
2、采用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发现并关注异常项目;
3、审计人员通过审查投资业务,查阅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议记录或决议,查处相关的漏洞;
4、对重要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审计师说这是查出虚假销售收入最重要的方法;
5、审核大额或非正常交易的会计记录,尤其是期末记录的交易。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我见到了真实的企业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验了代理记账的全部过程,使课堂上学到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实现了有效对接,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本领。没有学过审计的我通过参与审计的整个流程,了解了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熟悉了会计报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审计中如何发现企业财务问题及找出审计对策。不仅如此,我还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让我在实践中了解了社会,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无疑是积累了一笔重要财富。
在本次实习中,我看到了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该有的职业品质,对会计岗位人员要求的细致、耐心有了切实的体会。我懂得了做会计工作需百倍用心、细心,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本次实习,让我看到了会计信息化、电算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我们所学的专业领域来讲,不仅会计实现了电算化,同时也可以利用审计软件和计算机来完成审计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首先带来数据处理工具的改变,也带来了信息载体的变化。会计、审计电算化后对传统会计、审计方法,会计、审计理论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会计、审计制度,会计、审计工作管理制度的变革。会计、审计电算化促进着会计、审计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促进着管理的现代化。
通过本次实习,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专业知识的漏洞。会计报表等内容还需要重新巩固复习。我还发现会计和审计是不分家的,以后的审计专业课也需要认真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计算机操作水平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还需认真学习。
总结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 篇5
重大错报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而重要性是判断错报是否重大的标准。具体而言, 重要性是指在具体环境下, 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错报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对重要性的界定, 需要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考虑。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的金额大小而言, 是数量方面的考虑。在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影响着审计效率、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如果重要性水平定的越低, 表明允许错报的金额越小,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要收集越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影响审计效率;而重要性水平越高时, 表明允许错报的金额越大, 审计证据可以较少, 但审计风险比较高, 影响审计质量。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既能保证审计质量, 避免较高的审计风险, 又可提高审计效率, 降低审计成本。
二、计划阶段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
(一) 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 需要考虑下列主要因素:第一,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第二, 审计的目标, 包括特定报告要求。第三, 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第四,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第五, 注册会计师经验水平。第六, 考虑注册会计师能够接受的审计风险对重要性水平的影响。
(二) 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 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 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 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同时, 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以便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1.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注册会计师最终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第一, 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第二, 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也即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并不是绝对保证, 即允许一定的错报存在, 这就是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决策的错报的临界值, 它的确定需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因此重要性水平是经验值。在实务中, 注册会计师考虑重要性水平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 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 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注册会计师对基准的选择有赖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环境。注册会计师尽量选择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 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但对于一些特殊行业, 如果这两个指标波动比较大, 注册会计师则应该选取其他的指标作为基准。
2.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这一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其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在实务中, 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不分配的方法。 (1) 分配方法, 原则上要做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之和等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本文将其分为平均分配法和不平均分配法。平均分配法是将财务报表各个项目按照固定的百分比确定此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在实务中, 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账户;不平均分配法, 是要考虑审计成本、账户性质和错报可能性大小等确定各个账户重要性水平, 可以在平均分配法的基础上做调整。 (2) 不分配法, 是直接将各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1/6-1/3, 只要发现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的错报或漏报超过这一水平, 就建议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在实践中, 由于不平均分配法更能够满足注册会计师的需求, 故不平均分配法比较受到注册会计师的推崇。
比如, 按1%确定的被审计单位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200万元, 按照三种方法分配的结果见下表 (单位:万元) 。
注:不平均分配需要注册会计师更多职业判断。
(三)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呈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 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 审计风险越高。如同一个被审计单位, 确定重要性水平为2 000时要比重要性水平为5 000时, 面临的审计风险要高, 这是因为如果允许的错报水平越低, 表明较低的错报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 注册会计师需要将更多的错报查出来以将重要性水平降到较低水平, 这样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更大。
其中, 审计风险可以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企业的风险, 不受审计人员的控制, 但注册会计师要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可以通过进一步审计程序降低检查风险。审计风险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乘积决定。在既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下, 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成反向关系。在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一定的前提下, 审计风险由检查风险决定, 重要性水平与与检查风险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 检查风险越高, 审计收集的证据越多。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也是成反向关系的。
三、审计实施阶段修正重要性水平
(一) 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
审计实施阶段包括风险评估程序和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程序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关系密切。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与账户余额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关系密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检查被审计单位的错报情况, 此处错报金额重大与否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准, 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阶段可通过扩大审计范围、审计程序降低检查风险。
(二) 考虑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是否合理, 是否需要进行修正。
在实施阶段, 随着审计的深入开展,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 如果不合理, 需要对原来的重要性水平做修改以适应新的审计需求, 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注册会计师经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发现内部控制非常薄弱, 评估其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要控制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则需要降低检查风险, 降低重要性水平。如果注册会计师控制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 应当选用下列方法:第一, 如有可能, 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 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第二, 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降低检查风险。
四、审计报告阶段评估重要性水平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重要性水平是发表审计意见考虑的重要因素。审计报告阶段, 汇总尚未更正的错报金额, 具体包括已发现的错报和根据样本推算的错报。要求被审计单位针对已经发现的错报做出调整。如果没有调整, 或者调整后仍然存在错报, 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与重要性水平作比较, 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响是否重大, 据以确定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
第一,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 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第二, 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 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第三, 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 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 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
五、重要性及重要性水平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 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重要性从性质方面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发现错报从性质上考虑是重要的, 则不论金额大小, 要将其作为重大错报, 增加审计程序和审计范围, 以发现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更严重的错报。第二, 关注小金额错报的累计结果。防止被审计单位通过化零为整达到逃避检查的目标。第三, 防止过度依赖数据和公式。在量化重要性水平时通过数据和公式比较直观, 但是可能不是很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那么所计算出来的数据就失去了价值。第四,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自身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在审计中需要注册会计师大量的职业判断, 故提高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才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根本。
摘要:重要性水平运用贯穿于审计计划、实施、报告阶段, 本文探讨了计划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实施时重要性对审计程序的影响、报告时重要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关键词:审计风险,可容忍误差,修正重要性水平,审计意见
参考文献
[1].周江生.审计重要性水平运用研究[J].商业会计, 2010, (9) .
[2].吕联盟.浅析审计重要性水平在实践中的应用[J].经济理论研究, 2009, (8) .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 篇6
关键词:虚增收入,虚减费用,审计方法
2001年4月16日, 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 为该校题写的校训是:“不做假账”。同年10月29日, 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 题字是“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但是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 做假账问题是屡禁不止,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做假账情况, 以及识别这些假表的审计方法。
一、虚增收入
(一) 做假方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有的企业因为本年利润不足, 于是将下一年度的收入提前确认;有的企业因为本年利润丰厚, 为了留一手, 于是将本年收入推后到下一年度确认;有的企业根本就是无中生有地确认收入。
(二) 审计方法
对收入进行截止测试。具体审计方法:一是以账簿记录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查至记账凭证, 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 目的是证实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 有无多记收入。二是以销售发票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票存根查至发运凭证与账簿记录, 确定已开具发票的货物是否已发货并于同一会计期间确认收入。三是以发运凭证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查至发票开具情况与账簿记录, 确定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二、费用不入账
(一) 造假方法
有的企业为了虚增收入, 将费用在预付账款上挂账, 而且一挂就是很多年, 其实发票早就收到, 货物早已入库, 就是不入账。
(二) 审计方法
检查长期挂账的预付账款, 审查每一笔预付账款的真实性, 必要时对预付账款进行函证, 以确定其真实性。
三、不计提坏账准备
(一) 造假方法
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 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准备, 作为资产的抵减项目。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越多, 企业利润就越少, 为了增加企业利润, 有些企业就采用减少应收账款余额的方法, 这样就可以少提坏账准备了, 具体的做法是:虚进一笔收入, 冲减应收账款, 这样就可以少提坏账准备了, 事后, 再将这笔款项冲回, 一增一减, 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 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二) 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应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来检查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户年末余额和“资产减值损失”账户有关明细账发生额, 检查企业坏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和标准是否正确, 有无通过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通过审阅“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等账户及时核对账户, 来检查企业是否有利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前后期的不一致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 查证有无人为多冲或少冲坏账准备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或相应账户及相关的原始凭证, 查证企业是否存在将收回的、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未记入“坏账准备”账户而记入其他账户, 如“应付账款”账户的情况。
四、虚构存货
(一) 造假方法
收入虚增, 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通常的做假方法是将正常的成本少结一点, 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 或直接就其虚增在账面上, 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个仓库, 开个假仓单应付。
(二) 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在对存货监盘的过程中, 要格外小心, 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着手审计。
存货造假会使某些项目出现异常, 因而审计人员要对存货与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生产成本等项目进行分析性复核, 并对那些异常项目进行追查, 很可能揭示出重大舞弊。常用指标有:存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及存货占总资产的百分比等。另外, 还可以将财务报表与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纳税申报表等相互核对。
五、虚降成本
(一) 造假方法
结转原材料时, 采用适当手法, 比如改变商品名称, 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 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二) 审计方法
严格审查被审计单位的材料发出方法, 没有合理理由不得更改材料发出核算方法。
六、虚构现金流
(一) 造假方法
现在企业造假的方法越来越高明, 以前很多业内人士说, 什么都可以调, 就是现金流不能调, 其实是错的, 现金流也可以调, 具体的造假方法: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 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二) 审计方法
严格审查应付票据, 查看票据的类型, 审查业务发生时的有关原始凭证, 以查证业务的真实性。
七、虚增资产价格
(一) 造假方法
资本性支出时, 让对方把发票开大, 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 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二) 审计方法
被审计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审计人员应当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以下制度:
1. 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2. 授权批准制度
完善的授权批准制度包括:企业的资本性预算只有经过董事会等高层管理机构批准方可生效;所有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均需经企业管理层书面认可。
3. 账簿记录制度
除固定资产总账外, 被审计单位还需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登记卡, 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均应有充分的原始凭证。
4. 职责分工制度
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 均应明确划分责任, 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
5. 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企业应制定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书面标准。
6. 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
固定资产的处置, 包括投资转出、报废、出售等, 均要有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
7. 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
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 是验证账面各项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了解固定资产放置地点和使用状况以及发现是否存在未入账固定资产的必要手段。
8. 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固定资产应有严密的维护保养制度, 以防止其因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受损失, 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 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本身天然有着追逐利益的冲动, 因此, 造假的动力非常大。这就需要“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治理财务造假, 只有通过严厉的监管以及处罚的方式, 将这种造假的冲动给打压下去, 只有让其付出一个巨额的造假成本才可以有效抑制造假行为。
参考文献
浅析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利润舞弊 篇7
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资产减值, 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在会计期末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应当首先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资产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 才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是, “作不间断的评估, 只要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就给会计师们操纵会计利润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在当前资产减值核算中仍然存在资产减值金额难以可靠计量, “资产组”减值难以准确确认的现状, 也给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留下想象空间。如在一些国有企业, 为了粉饰经营业绩, 对于一些本来已闲置的固定资产, 已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机器设备, 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 少确认减值损失, 甚至不确认损失, 致使企业利润 (虚增) 不实。《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一些上市公司很可能会慎用或不使用资产减值准则, 造成利润不实, 给资产减值调节利润方面的审计带来困难。这种操纵利润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项目及其明细账中, 查出虚增的利润余额, 也可以从会计报表附注中与资产减值的披露信息中发现一些信息。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的方式有多种, 可以利用产品和原材料的转移价格调节收入和成本, 也可以利用技术服务调增服务费收入, 利用高回报率的受托经营方式虚增业绩, 利用关联方借贷利率差异降低财务费用, 利用管理费用、共同费用分摊等方式调节利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进行审查:一是计算各项目中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盈利分别2009年1月占项目总额的百分比和这些项目占企业利润总额的百分比, 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对关联方企业的依赖程度。二是分析这些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公正性。比如交易价格是否以市场的公平交易为基础, 交易的市场价格是否存在非公允的方面, 控制方对被控制方的强制的内部销售价格等。三是将非必要和欠公正的关联方交易所产生的利润, 从企业利润总额中剔除。例如, 某上市公司损益表中“利润总额”为3 300万元, 其中, 其他业务利润为1 200万元, 投资收益为800万元, 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明细表中反映, 其他业务利润1 200万元中有980万元来自关联方企业交付的专利权使用费, 投资收益为800万元中有670万元来自向关联企业转让的股权投资收益。按上述资料, 可以发现各项目中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盈利分别占其他业务利润的82% (980÷1200) , 占投资收益的84% (670÷800) , 合计则占利润总额的50%[ (980+670) ÷3300]。这反映出该企业利润对关联方企业的依赖性极高, 通过进一步的定价政策分析, 发现上述交易均为非公正交易, 属利润操纵行为, 需要进行详细审计和调整。对由内部转移价格引起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项目脱离实际状况的识别难度较大, 要求分析者掌握市场价格和企业的定价政策。在审计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和相关明细表。如果关联方交易占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的比重较大 (超过20%) , 那要分析比较关联方与非关联方的价格差异, 如价格差异过大, 则有操纵利润之嫌, 需要进一步审查因价格差异而影响的利润额。
三、利用应收和应付调节利润企业应收、应付款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相关的应收、应付款项, 包括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另一类是与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无关的应收、应付款项, 包括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然而这些项目, 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 因此, 需要对它们进行审计分析。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营业收入的工具早就被广泛使用。如有的企业将已经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不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而长期挂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上, 有的企业在本年底虚开假发票, 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 到次年又以诸如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将其红字冲回, 作销售退回, 使本年营业收入虚增。因此, 在识别应收账款调节利润时, 应注意剔除异常波动的营业收入中的应收款项, 尤其在年末的账务处理中。假设某公司是非季节性生产企业, 其营业收入除12月份外, 各月都较为平均, 其1~11月份累计营业收入为8 200万元, 而12月份1个月营业收入则高达4500万元, 且有2 000万元是通过应收账款产生的, 对此, 可以认定该企业有操纵利润的嫌疑, 应将通过应收账款产生的营业收入予以详细审计, 剔除不正常的虚增部分。审计中我们有必要对发票进行进一步审查, 审查发票各联次是否一次复写完, 看发票联背面有无复写痕迹, 查看有无涂改痕迹, 查看发票内容是否虚假, 发票是否合法, 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还存在其他财务舞弊行为。
四、利用成本结转调节利润成本结转是企业调节利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其目的不外乎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来获取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推迟结转成本法。审计中, 我们可以通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产成品”三个明细账的有关数据进行核对;可以通过企业的销售发票、出库凭证与上述有关明细账进》行核对, 复核其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是否符合配比的原则;还可以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的年初数与期末数, 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项目本年累计数与上年同期数以及产品成本表中的产品单位成本项目的本年数与上年同期数, 以及这些项目的逐月变化趋势来发现异常情况。尤其是通过计算期初、期末存货中产品或商品的库存金额与库存数量的相对数, 比较其差异, 更容易发现问题。如果这种相对数差异过大, 并且不是因为市场需求过剩的原因, 则有操纵利润之嫌。
五、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由于会计中普遍使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损益, 因此将一些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损失等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而这些项目严格地说是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 不是企业真实的资产, 只是一种虚拟的资产。这种资产的存在, 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个费用和损失的“蓄水池”, 企业可以通过递延摊销, 少摊销或37浅析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利润舞弊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从而增加利润, 即通过增加不良资产来虚增利润。采用这类方法调节利润, 其共同的特点是:虚拟资产“多记少摊”。审计重点检查各类虚拟资产项目的明细账, 以及注意会计报表附注中关于虚拟资产确认和摊销的会计政策, 特别注意本年度增加较大和未予正常摊销的项目。此外, 我们还应注意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对比, 识别企业是否存在操纵利润。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净流量总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 以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利润, 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没有相应的现金净流量作支撑的利润, 与有足够现金净流量作支撑的利润相比, 其质量相对较高。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不应长期低于其净利润, 因为随着时间推移, 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结果与收付实现制核算的结果差异将逐渐缩小并接近于零。如果某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其净利润, 那么就意味着该企业可能将本应作为费用处理的一些项目变为虚拟资产, 而虚拟资产不可能转化为现金, 说明企业是通过增加的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
摘要:文章从审计的角度, 揭示了管理者在会计核算中利润舞弊的几种手法, 包括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 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 利用应收和应付调节利润, 利用成本结转调节利润, 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对于管理者运用以上手段进行利润操纵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会计报表,审计,利润
参考文献
[1]、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运用编写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运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39-43。
[2]、王一.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 2008, (1) :47-47。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 篇8
关键词:重要性原则,会计报表审计,应用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 是对企业在固定会计期间内的实际经营状况及成果的真实体现。它主要由“四表一注”共同组成, 而该信息在企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信息, 为企业的重大经济决策作出较为科学的分析及理论保证, 更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 一旦会计报表质量不高, 将会对企业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更严重时还会扰乱市场秩序。
1 重要性原则的意义及内容
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经济结构也更加复杂、多变, 因此为了促进核算内容的真实性及精准度, 需要中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纳入核算考虑范畴, 利用假设、评估等手段, 完成初步核算工作, 所以通过假设完成的会计报表必然是不完全真实、可靠, 只具有参考价值。而重要性原则实际上就是会计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 接受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漏问题的衡量标准, 这个过程是以审计人员确认及利用重要性内容为基础完成。
1.1 重要性的性质标准
重要性的性质标准所设定的标准范围是对会计报表以及各个发生科目, 账户余额在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数额, 这项内容与标准之间的相符性的重要判断。因此, 这是一项具有规范内容设定的标准内容, 可以对会计报表审计中所随机发现的各个错报及漏报项目重大程度的衡量标准。由审计人员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 以各个审计内容的现实状况为根本, 发挥职能优势对其重要性进行评判。对于错报及漏报行为情节较为严重的, 可以将其视为违法行为;可以导致合同履行状况发生转变的错报及漏报行为同样较为严重。
1.2 重要性的金额标准
与重要性相关的金额标准就是会计报表、发生项目以及账户余额的漏报及错报, 在总金额数量上是否达到重要性的标准界限, 具有金额设定标准的重要指向性金额总数。从重要性的金额标准为出发点来说, 它是会计报表、发生事项以及账户余额各个层面上的错报及漏报总额的重要性评判标尺。这项内容的确认是审计人员以企业现实情况及使用预期财务会计信息的人员为依据, 将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从而进行重要性评估, 并且确认评估结果。金额标准内容是会计报表以及各项重要性评估事项中真实发生的, 而以会计信息为依据, 企业管理者根据这个信息作出各项决策, 错报及漏报的总体金额并不会造成决策偏失性的情况下, 这种金额内容就属于重要性金额标准限值。在此基础上, 根据错报或者漏报的来源及所属范畴的不同, 重要性限额的名称及种类也就各不相同。
2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
2.1 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在报表审计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计划在重要性原则中的占有比例较小, 那么就说明技术的重要性效率及水平普遍不高, 而会计报表及账户余额中的在规定范围内的错报及漏报的金额数量就会呈现出小发展局面;而在合理范围内的错报金额越大, 审计工作就需要将各个层面上存在的错报及漏报金额进行查找, 并对较为严重的金额数量进行重要性判断, 因此审计的工作任务及可靠性依据也就会越少。因此, 重要性效率与审计工作中的任务及控制点是具有相反特点的, 而其转变依托关联性。计划重要性水平不高, 而相对的, 有用的审计资料的获取量就会增加。
在国外以及国内, 目前都已经对重要性审计工作做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规定: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计划内容确认时, 需要以财务法规为行动准则, 严格约束自身工作行为, 并对审计对象单位以及业务种类等进行了解, 将种种涉及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中, 并将自身的专业能力及实践经验融入重要性评估中, 从而根据重要性水平形成重要计划;这项工作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将审计中涉及的有用资料的数量进行确认, 并对影响审计流程的内容及时间等基本信息进行方向性等量分析。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实际上是一项较为严密、规整的全面性工作,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会采取随机抽取方法进行审计。
要推进随机审计工作流程, 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预先对抽样主体及规模进行计划设定, 这主要与内部控制中的各个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及影响关系。与账户形态相关联的重要性限额, 也就是对账户中合理范围内的误差值进行随机抽样审计, 同时也就是规划抽样主体的基础平台。抽样范围的大小与审计证据内容是具有正向影响关系的, 抽样范围呈扩大化趋势, 那么证据内容也就随之丰富;相反, 抽样范围缩小, 所得到的证据内容也就具有局限性特点。由此, 审计证据内容获得总数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抽样范围所影响, 而抽样范围又是由重要性限额所决定, 所以以账户为主体的重要性限额, 是提供审计证据范围及内容的基础性依据。
2.2 评价实质性测试结果
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内容进行判断、确认结果以及应作出审计意见的种类时, 应当将所有内容进行整理, 并统一归纳, 对于已经出现漏报及错报现象的审计对象单位, 在经过审计后依然没有将误差项进行调整, 需要将生成金额与重要性金额标准进行对比, 将其数量及内容与实际标准进行高低评定, 从而将重要性结果确认。如果金额总数超出重要性标准的最大限制范围, 或者情节较为严重, 那么审计人员就应当将审计工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将抽样规模进一步扩大, 或者是向被审单位做出调整处理要求, 如果该单位拒不配合, 或者在调整过后总数依然在重要性水平以上, 那么审计人员就需要将意见做保留处理。
重要性标准是对抽样内容进行结果判定的根本性标准, 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进行确认的实际意义, 是以报表中的各个项目是否真实为依据, 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等, 只有各个表都具有真实性, 会计报表才是具有整体应用价值的。因此, 在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时, 通常最为首要的就是对报表中所列式的项目进行真实性检验及评估, 而后在延伸至报表的整体进行检验, 不管是对报表中的分级项目还是整体进行真实性检验, 都需要以重要性原则为基础。
当审计人员通过抽查某报表项目, 发现各项错报或漏报在性质上都不重要时, 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没有超过其重要性限额, 则审计人员可以初步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超过或等于其重要性限额, 则审计人员不能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 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对该报表项目中的错报或漏报进行全面的调整, 以达到再次抽查时能认定其是公允真实的程度。
当审计人员通过抽查某报表项目, 发现各项错报或漏报中有的在性质上是重要的, 则审计人员不能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的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低于其重要性限额, 则审计人员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已发现的各项性质重要的错报或漏报进行调整;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的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高于或等于其重要性限额, 则审计人员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对该报表项目中错报或漏报进行全面的调整, 以达到再次抽查时能确认其是公允真实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潘敏.会计、审计应用中重要性原则的异同探析[J].财税金融, 2015 (29) .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 篇9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中是具有较强应用作用,不仅能够使审计工作更加规范,更能够有效控制漏报及错报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重要性原则将会计报表审计工作不断推进。帮助就当前对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及分析,
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结构也更加复杂、多变,因此为了促进会计核算内容的真实性及精准度,需要中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纳入核算考虑范畴,利用假设、评估等手段,完成初步核算工作,所以通过假设完成的会计报表必然是不完全真实、可靠,只具有参考价值。而重要性原则实际上就是会计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接受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漏问题的衡量标准,这个过程是以审计人员确认及利用重要性内容为基础完成。
(一)重要性的性质标准
重要性的性质标准所设定的标准范围是对会计报表以及各个发生科目,账户余额在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数额,这项内容与标准之间的相符性的重要判断。因此,这是一项具有规范内容设定的标准内容,可以对会计报表审计中所随机发现的各个错报及漏报项目重大程度的衡量标准。由审计人员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各个审计内容的现实状况为根本,发挥职能优势对其重要性进行评判。对于错报及漏报行为情节较为严重的,可以将其视为违法行为;可以导致合同履行状况发生转变的错报及漏报行为同样较为严重。
(二)重要性的金额标准
与重要性相关的金额标准就是会计报表、发生项目以及账户余额的漏报及错报,在总金额数量上是否达到重要性的标准界限,具有金额设定标准的重要指向性金额总数。从重要性的金额标准为出发点来说"它是会计报表、发生事项以及账户余额各个层面上的错报及漏报总额的重要性评判标尺。这项内容的确认是审计人员以企业现实情况及使用预期财务会计信息的人员为依据,将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进行重要性评估,并且确认评估结果。金额标准内容是会计报表以及各项重要性评估事项中真实发生的,而以会计信息为依据,企业管理者根据这个信息作出各项决策,错报及漏报的总体金额并不会造成决策偏失性的情况下,这种金额内容就属于重要性金额标准限值在此基础上,根据错报或者漏报的来源及所属范畴的不同,重要性限额的名称及种类也就各不相同。
二、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一)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在报表审计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计划在重要性原则中的占有比例较小,那么就说明技术的重要性效率及水平普遍不高,而会计报表及账户余额中的在规定范围内的错报及漏报的金额数量就会呈现出小发展局面;而在合理范围内的错报金额越大,审计工作就需要将各个层面上存在的错报及漏报金额进行查找,并对较为严重的金额数量进行重要性判断,因此审计的工作任务及可靠性依据也就会越少。
因此,重要性效率与审计工作中的任务及控制点是具有相反特点的,而其转变依托关联性。计划重要性水平不高,而相对的,有用的审计资料的获取量就会增加。
在国外以及国内,目前都已经对重要性审计工作做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规定: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计划内容确认时,需要以财务法规为行动准则,严格约束自身工作行为,并对审计对象单位以及业务种类等进行了解,将种种涉及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中,并将自身的专业能力及实践经验融入重要性评估中,从而根据重要性水平形成重要计划;这项工作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将审计中涉及的有用资料的数量进行确认,并对影响审计流程的内容及时间等基本信息进行方向性等量分析。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实际上是一项较为严密、规整的全面性工作,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会采取随机抽取方法进行审计。
要推进随机审计工作流程,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预先对抽样主体及规模进行计划设定,这主要与内部控制中的各个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及影响关系。与账户形态相关联的重要性限额,也就是对账户中合理范围内的误差值进行随机抽样审计,同时也就是规划抽样主体的基础平台抽样范围的大小与审计证据内容是具有正向影响关系的,抽样范围呈扩大化趋势,那么证据内容也就随之丰富;相反,抽样范围缩小,所得到的证据内容也就具有局限性特点。由此,审计证据内容获得总数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抽样范围所影响,而抽样范围又是由重要性限额所决定,所以以账户为主体的重要性限额,是提供审计证据范围及内容的基础性依据。
(二)评价实质性测试结果
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内容进行判断、确认结果以及应作出审计意见的种类时,应当将所有内容进行整理,并统一归纳,对于已经出现漏报及错报现象的审计对象单位,在经过审计后依然没有将误差项进行调整,需要将生成金额与重要性金额标准进行对比,将其数量及内容与实际标准进行高低评定,从而将重要性结果确认。如果金额总数超出重要性标准的最大限制范围,或者情节较为严重,那么审计人员就应当将审计工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抽样规模进一步扩大,或者是向被审单位做出调整处理要求,如果该单位拒不配合,或者在调整过后总数依然在重要性水平以上,那么审计人员就需要将意见进行保留处理。
重要性标准是对抽样内容进行结果判定的恨本性标准,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进行确认的实际意义,是以报表中的各个项目是否真实为依据,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等,只有各个表都具有真实性,会计报表才是具有整体应用价值的。因此,在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时,通常最为首要的就是对报表中所列式的项目进行真实性检验及评估,而后在延伸至报表的整体进行检验,不管是对报表中的分级项目还是整体进行真实性检验,都需要以重要性原则为基础。
当审计人员通过抽查某报表项目,发现各项错报或漏报中有的在性质上都不重要时,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没有超过其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可以初步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如果根据查出的各项错报或漏报推断该报表项目的错报或漏报总额超过或等于其重要性限额,则审计人员不能认定该报表项目是公允真实的,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对该报表项目中的错报或漏报进行全面的调整,以达到再次抽查时能认定其是公允真实的程度。
当审核员通过项目检查报告时,发现错误或是遗漏一些性质上是很重要的,他不能在审计报告中发现时真实和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识别出的错误或是纰漏,错或漏极限小于重要性总额报表,审核员要求被审计单位住房性质已发现错报的调整,为了实现重新考试的程度,他们可以被认证。
总之,重要性是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之一。它在审计中的应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在审计意见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重要性原则的探讨有利于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运用重要性原则,有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最终实现“成本小、效益大”的目标。
摘要: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在固定会计期间内的实际经营状况及成果的真实体现。它主要由“四表一注”共同组成,而该信息在企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信息,为企业的重大经济决策作出较为和学的分析及理论保证,更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一旦会计报表质量不高,将会对企业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更严重时还会扰乱市场秩序。
关键词:重要性原则,会计报表审计,运用分析
参考文献
[1]潘敏.会计、审计应用中重要性原则的异同探析.财税金融,20l5(29).
【会计报表审计水平研究】推荐阅读:
会计报表审计06-26
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08-08
会计报表审计实训案例10-05
合并会计报表研究11-09
会计报表分析研究论文08-31
会计报表的研究与分析论文05-09
环境会计报表06-27
会计决算报表08-24
传统会计报表11-16
会计报表体系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