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共12篇)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1
1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要求
1.1明确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无论时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 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 他们都希望从报表中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报表的分析资料, 有的是通用的, 有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使用者。为了充分发挥报表信息的作用, 报表分析人员应当深入了解报表使用者的具体要求, 尽可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1.2搜集必要的分析材料
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当然是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但是, 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 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报表分析人员可能搜集其他有关资料。资料的来源渠道不外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取得这些分析资料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与报表使用者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界有关方面。
1.3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 各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用途。这就要求在明确报表使用者的目的这一前提条件下, 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1.4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报表分析, 都必须确定某种评价标准, 以判断报表分析所揭示的关系是否对报表使用者有利。 (1) 企业过去的绩效。将当期所分析的数据同前期按同样方法所求得的数据进行比较, 可以评价企业某方面情况的变化趋势, 有时还可据以预测未来。但采用这种评价标准, 将将现在的数据与过去的数据相比较, 仍然缺少一个评价的绝对基础。 (2) 同行业先进水平。将企业的某方面数据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某种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现状。
2会计报表分析的种类
2.1按会计分析的服务对象划分
会计报表的分析, 按其使用者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不同, 可以将其划分为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报表分析与服务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报表分析。这种分类对于明确报表分析的目的、要求与依据具有一定的作用。
2.2按分析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报表种类, 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综合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只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 利润表分析只涉及利润表项目, 而综合分析则同时涉及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项目。
2.3按分析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会计期间, 可以分为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又称趋势分析, 它是根据连续几期的会计报表, 比较各项的增减方向和幅度, 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趋势。纵向分析只涉及单一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 通过同一期会计报表上相关数据的比较, 揭示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作出解释与评价。
表1是京都公司简明的3年期比较利润表:
2.4按分析所揭示的关系的性质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揭示关系的性质或分析的目的, 可以分为偿债能力分析与获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要揭示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 获利能力分析则主要是揭示企业净利润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评价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获取利润的效率。
3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3.1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法
计算有关报表数据每年的金额变化, 可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再同时计算金额变动的百分比, 使分析更有意义。所谓金额的变化, 是指比较年度与基准年度某一数据的金额差异。利用上述比较利润表的数字, 以销售收入与净利润两项指标为例, 下面将说明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法的基本原理。
(1) 计算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
(2) 对金额变动百分比进行评价。
从上述表的计算可知, 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 但净利润却逐年下降。计算一个公司某年至次年的销售收入、毛利及净利润的变动百分比, 可得知该公司的成长率。但是, 要确定该公司的经济实力是否真正在增长, 还要看其利润的增长率是否高于通货膨胀率。例如, 假设某公司的销售收入在通货膨胀率为10%的时期增加了6%, 则其销售收入的增加可能完全来自通货膨胀的影响。事实上, 该公司当年所销售的商品可能比以前年度还少。
3.2趋势比例法
趋势比例是以基期的数据为100%, 分别将以后各期的数据换算为基期的百分比。其大致步骤是:首先确定一个基期, 然后将各期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换算为基期相同项目百分比。
3.3结构比例法
结构比例或结构百分比, 是指总额内每一项目的相对大小。例如, 资产负债表上的每一个项目都可表示为总资产的百分比。利用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很快地反映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相对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反映企业从长期债权人、短期债权人和所有者处获得资金的相对大小。通过计算连续各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例, 可以发现企业的哪些项目变得重要, 而哪些项目变得不重要。
3.4比率分析法
比率是某一项目与另一项目间关系的简单数学表示法。比率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方式。例如, 流动比率这个指标, 用来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 如果流动资产为100 000元, 流动负债为50 000元, 则可以说流动比率是2:1, 也可以说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200%。
在计算两项目之间的比率指标时, 必须要求两个数值之间确实具有一定的关系。当然, 要充分说明一项比率, 还必须深入了解所有资料。比率只是用来帮助分析与说明的工具, 它不能也不应当取代适当的思考。
总之, 在许多情况下, 如果独立地去看报表上所列示的各类项目的金额, 可能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来说, 比较重要、有意义的资料是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以及这些数字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动趋势与金额。并指出它们的变动趋势和金额, 从而提高报表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摘要:编辑会计报表的目的, 在于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现金流动方面的信息, 以便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外界有关方面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然而, 会计报表提供的是一些历史性数据, 而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 历史信息本身并不能直接用于决策。所以, 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还必须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历史数据进一步加工, 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
关键词:会计报表,作用,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文琪等.财务与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张翠荷.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理论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王丽艳.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理论的探讨[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2
会计报表的分析,按其使用者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报表分析与服务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报表分析。这种分类对于明确报表分析的目的、要求与依据具有一定的作用。
2.2 按分析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综合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只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分析只涉及利润表项目,而综合分析则同时涉及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项目。
2.3 按分析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可以分为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又称趋势分析,它是根据连续几期的会计报表,比较各项的增减方向和幅度,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趋势。纵向分析只涉及单一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通过同一期会计报表上相关数据的比较,揭示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作出解释与评价。
表1是京都公司简明的3年期比较利润表:
2.4 按分析所揭示的关系的性质划分
浅析识别虚假会计报表的方法 篇3
关键词:识别;虚假;会计报表;方法
一、虚假会计报表的成因
阅读会计报表是了解一个企业财务状况、营运能力、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企业制作虚假会计报表不外乎三个目的:一是为了蒙骗投资者;二是为了取得银行及商业信用。三是为了减少纳税。基于这三个目的,企业通过各种方法粉饰报表,操纵利润,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二、现有虚假会计报表的常见制作方法
(一)通过挂账处理进行利润操纵
按权责发生制及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所发生的该处理的费用,应在当期立即处理并计入损益。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则故意不遵守规则,通过挂账等方式降低当期费用,以获得虚增利润的目的。比如企业对应收账款、特别是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二)通过折旧方式变更操纵利润
固定资产正确地计提折旧对计算产品成本(或营业成本)、计算损益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影响计提折旧的因素中,折旧的基数、固定资产的净残值两项指标还比较容易确定,但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上却较难把握,许多企业就借此做文章,通过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来进行利润操纵。
(三)通过非经常性收入进行利润操纵
1.通过其他业务收入进行利润操纵。其他业务是企业主营业务之外的零星收支业务,虽然对利润不做主要贡献,但是对总体利润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通过投资收益进行利润操纵。投资收益通常是企业的部分资产转给其他单位使用,通过其他单位使用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创造的效益后分配取得的,而分配后的收益通常会使资本增值。
三、虚假会计报表的识别
(一)关注财务报表附注
在分析会计报表之前,外部报表使用者应该先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附注。在分析会计报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分析,寻找辨别会计报表真实程度的调查分析重点。会计报表附注的第一部分是公司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公司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是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第五部分是其他事项的说明。从附注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企业利用特殊经济业务或违背常规会计处理的线索,比如在阅读报表附注中发现被分析企业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或者不恰当地变更重大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多表明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遭遇较大困难,很有可能目的是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因此,在分析财务报表之前,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先阅读和分析报表附注,发现辨别虚假财务报表的分析重点。
(二)剔除不良资产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相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二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减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分”。
(三)剔除异常利润
根据会计报表附注及利润表,我们可以看到单位的利润结构形式,从而了解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应该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其它的属于异常利润。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它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表粉饰将特别有效。
四、抑制虚假会计报表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财务报告法律体系、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违背,是否真实、完整。我国在规范财务报告方面制定了《会计法》、《公司法》及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 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但不可否认其间还存在许多漏洞,不同行业、不同经济性质经济主体间的信息披露方法不尽一致,会计主体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调节财务报告信息。因此,要进一步制定出系统的、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并加强考核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改革的力度很大,出现了许多比较复杂的经济事项,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及严格任职要求是防范虚假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样,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考核对防范虚假财务报告也会起到深层次的作用。
(三)加大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罚
我国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置已有相关法律和规范,如《公司法》、《刑法》、《会计法》等规定了对个人和单位的行政处分、党纪处分、经济处罚、刑事裁判等。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不仅仅在于由于造假偷了多少税,更关键的是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算的。为此,首先我们在处理处罚上要严格执法,加大查处力度;其次要建立起严厉的处罚规定,包括刑事处罚和经济处罚等,增大造假者的成本,使造假者觉得不合算,从而从利益上遏制住虚假财务报告的蔓延。
参考文献:
[1]王丹心.会计舞弊手法及其鉴定[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7).
[2]姚卫东,吴云.会计报表审计风险的几个易发环节[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2).
[3]刘琼,董丽丽.关注银行存款审计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2).
[4]陈寒幽.虚假财务报告的审计重点[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4).
[9]黄世忠.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及其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4
一、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1. 企业会计报表传统分析方法。
会计报表的分析传统方法主要有两种: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在财务报表上, 用比率来反映财务报表所列示的有关项目的相互关系。主要是通过业绩考核与评价的财务指标来反映。第一, 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有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第二, 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第三,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毛利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成本利润率, 第四, 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有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这些都是相对指标,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还应根据各指标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所在。
趋势分析法是指用若干个连续期间的财务报告的资料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以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向的分析方法。可通过文字、各种图表进行分析比较, 更为直观。
2. 三大会计主表结构分析。
企业主要是围绕三大会计主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分析, 会计主表可从三方面进行结构分析, 第一, 是比重法, 同一会计报表的同类项目之间, 通过计算同类项目在此整体中的权重或份额以及同类项目之间的比例, 来揭示它们的结构关系, 反映了报表中各项目的纵向关系。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计算各资产占流动资产或总资产的比例, 进行对比看是否合理。第二是比率法, 是通过计算两个不同类但具有一定依存关系的项目之间的比例, 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 它通常反映了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横向关系;可从同一张会计报表的不同类项目之间, 不同会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分别进行对比。第三是因素替换法, 是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以及会计报表项目的影响程度, 通过这种计算, 可以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3. 综合财务分析方法———杜邦分析体系。
企业集团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 也可结合运用杜邦分析体系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是净资产收益率, 它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 它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 同时反映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 它的高低取决于总资产利润率和权益总资产率的水平。杜邦分析法实际上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财务分析, 一是内部管理因素分析, 二是资本结构和风险分析。在运用此体系进行分析时可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是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再进行层层分解。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负债比率越大, 权益乘数越高, 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 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 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的风险。第二是通过因素分析法, 将杜邦分析系统中指标本年数与上年数或本期数与上期数进行差量比较, 从而可看出各指标变化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4. 经济增加值 (EVA) 。
经济增加值 (EVA) , 是企业经营净利润减去所投入的所有资本成本 (包括债务融资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后的差额。是一种衡量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的指标。实践证明, 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体系都是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或价值评估是行之有效的。EVA不仅对债务资本计算成本, 而且对权益资本也计算成本, 它不同于现行使用的会计利润指标, 它实际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济利润, 反映了企业财富真正的增长情况。若EVA>0, 表示公司获得的收益高于为获得此项收益而投入的资本成本, 即公司为股东创造了新价值;若EVA<0, 则表示股东的财富在减少;若EVA=0, 说明企业创造的收益仅能满足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 即资本成本本身。只有收回资金成本之后的EVA才是真正的经济利润。传统财务分析中会计账面利润仅是会计利润, 而未对股东的投入加以考虑, 仅只建立在股东的钱是可以无偿使用的基础上。显然, 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从经济利润出发, 以EVA作为评价指标更加符合实际。计算EVA值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使用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资本总额
方法二:EVA=资本效率×资本总额= (资本回报率-资本成本率) ×资本总额=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资本成本率) ×资本总额。
二、企业集团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分析可采用合并报表与个别会计报表相结合进行分析。
1. 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分析。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是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对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时, 可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采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报表结构分析法、杜邦分析等方法或这些方法结合进行分析。在对合并会计报表具体要求分析时还要考虑以下问题。
(1) 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存在及所占的比例。在对企业集团进行财务分析时, 由于合并报表中少数股权的存在, 如简单套用单个企业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分析, 则会产生一定偏差, 偏差的大小取决于少数股权所占的比例。例如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时, 由于净利润未包含少数股东损益, 所采用的平均净资产也不能包含少数股东权益;分析合并的主营业务净利率及资产净利率时, 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包括了集团内所有子公司的全部收入和资产, 未扣除少数股东所占的份额, 其结果不能反映企业集团真实的盈利能力。
(2) 合并报表难以反映企业集团的行业风险与财务风险。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是由不同地区、行业的个别企业报表组成, 地区和行业的差异往往会掩盖一些盈利水平及风险水平。集团中的母公司与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 也是独立的融资主体, 由于采用融资的方式和融资渠道的不同, 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也不同, 各个公司在相互抵销后的合并报表无法体现这些风险的存在。
2. 企业集团个别会计报表分析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5
一、内部存货交易的分析抵销法。
所谓内部存货交易分析抵销法(以下简称分析抵销法),就是根据内部存货的实际流转情况不同,将全部内部存货交易拆分为若干部分后,分别编制抵销分录的抵销方法。当内部销售价格小于内部销售成本时,分析抵销法的六种类型如下:
1.本期购入的内部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r(该存货内部销售价格)
存货 k(该存货中的内部销售亏损)
贷:主营业务成本 c(该存货内部销售成本)
内部存货交易只是存货在企业集团内部位置的移动,既不能增加或减少存货的价值,也不能产生利润或亏损。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结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本期利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期末存货价值。故作上述抵销分录。
[例1]某企业集团只有母、子两个公司,母公司出售产品给子公司,内部销售价格10000元,其内部销售成本1元,销售毛利率为-20%[(10000-12000)/10000],内部销售亏损2000元。
如果上述交易在本期发生,该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存货[|10000×(-20%)|] 2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2000
2.本期购入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r
贷:主营业务成本 r
对企业集团而言,真正的销售收入是内部购入企业对外销售该产品所取得的收入,真正的销售成本是内部销售企业该存货的销售成本。所以,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虚增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内部销售企业已按该存货内部售价计入产品销售收入);其二,虚增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内部购入企业已按该存货内部售价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故作上述抵销分录。
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本期发生对外销售,其中对外销售的部分,按上述类型二处理;其中转为本期期末存货的部分,按上述类型一处理。
上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本期发生,该存货中,部分(6000元)对外销售,部分(4000元)转为本期期末存货。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4000
存货[|4000×(-20%)|] 8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800
4.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存货 k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k
此类型业务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上期利润,从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期末存货价值。
上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上期发生,该存货全部转为本期期末存货。其抵销分录为:
借:存货[|10000×(-20%)|] 2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0
5.上期转入的内部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k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k
此业务产生两个后果:其一,虚减企业集团上期利润,从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其二,虚减企业集团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内部购入企业已按低于内部销售成本的售价结转本期产品销售成本)。
上述例1中,如果该交易在上期发生,该存货本期全部对外销售。其抵销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20%)|] 2000
新旧会计报表的比较分析 篇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30-02
1 会计报表概述
1.1会计报表的含义及目标
1.1.1会计报表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会计这门古老的记账技术渐已发展成为人们公认的“商业语言”,在商业交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财务报表作为这门“商业语言”的载体,全面、系统、综合的记录了企业的经济业务,是企业一定时期经济成果的总结,因而日益受到相关人士的关注。
具体来讲企业的财务报表(对外报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表,及其相关的附表。其中三张主表相互结合,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公司在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公司的资产拥有、偿还债务能力及股东权益变化,为投资人购买股票时了解投资的风险提供必要的资讯。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利润表,能够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果的好坏,通过比较公司近几年的利润表,可以了解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通过阅读现金流量表能够了解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
1.1.2会计报表的目标
企业编制会计报表的目标,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1.2会计报表的种类
会计报表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动态会计报表和静态会计报表。动态会计报表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资金耗费和资金收回的报表,如损益表;静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一定时点日期企业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
2、按照会计报表的编制时间,可以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或称中期报告)和年报,其中月报要求简明扼要、及时反映;年报要求揭示完整,反映全面;季报在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方面,介于月报和年报之间。
3、按照会计报表的编制单位,可以分为单位报表和汇总报表。单位报表是指由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帐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反映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汇总报表是指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根据所属单位报送的会计报表,连同本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综合性会计报表。
4、按照会计报表各项目所反映的数字内容,可以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个别会计报表各项目数字所反映的内容,仅仅包括企业本身的财务数字;合并会计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一般包括所有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有关数字。
2 新旧会计报表的比较
2.1新旧资产负债表的比较
2.1.1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
1、去除了部分报表项目: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一般企业)中不再有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项目。
2、增加了部分报表项目: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中新增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应收款、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开发支出、商誉、交易性金融负债等项目。
3、合并了部分报表项目:原报表列示的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再分别列示,报表中以固定资产净值列示。原报表列示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不再分别列示,报表中以应付职工薪酬列示。原报表列示的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不再分别列示,报表中以应交税费列示。
4、分拆了部分报表项目:原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分拆,分别在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上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中列示。原固定资产项目分拆,分别在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上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项目中列示。
2.2新旧利润表的比较
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调整、会计计量基础的变化上,主要是“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2.2.1利润要素及定义的变化
原会计要素包括六个部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利润表要素。新《基本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作了重大调整,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2.2利润确认计量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而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利润。
2.2.3利润报告方面的变化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对利润表的呈报作了以下几项新规定。
1、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非主营业务利润。
原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利润表的格式给予了明确规定,其中之一就是规定单独陈报“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新准则中不再要求区分,只是将营业利润分解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原为“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2、对直接计入利润利得和损失的项目单独列示[5]。
第30号会计准则规定在利润表中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要单独列示。
3、净利润的含义与内容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未实现资产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其他全面收益”的内容,而“其他全面收益”在国际上是列入“全面收益”的。
2.3新旧现金流量表的比较
2.3.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新准则取消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收到租金”项目。收到的租金和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再单独反映,企业收到的租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统一合并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
2、收到退回的增值税不再单独反映,将“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额目,改为“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6],反映企业按规定收到的增值税、所得税、其他税费返还。
3、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不再单独反映,合并到“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4、支付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款不再单列,与其他税费一并反映为“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
5、将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中的“增值税净增加额”项目取消了。
2.3.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股权投资所收到的股利或利润与债权投资收到的利息收入不再加以区分,合并反映为“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2、不再区分权益性投资支出和债权性投资支出,合并反映为“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2.3.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不再区分吸收投资的方式,将吸收的权益性投资和发行债券合并反映为“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将原筹资费用、支付的股利或利润和支付的利息三项内容合并反映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2.3.4对净利润进行调节的项目
1、将原坏账准备或转销坏账扩大为“资产损失准备”。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7
一、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少有关无形资产的披露
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中仅反映企业的有形资产, 但是由于现在企业中的资产趋向软性化, 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也为企业创造了很多财富。而企业报表中通常对产品竞争力、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的管理及质量、产品技术创新、企业竞争力等无形资产并没有及时披露, 仅靠有形资产的力量, 企业是难以保持竞争优势的, 信息时代需要新的竞争力支撑。企业中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及利用能力是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应用高科技的企业中, 拥有人才及其他无形资本, 对企业价值的贡献远远多于无形资产。但是, 不是所有的无形资产都能够以货币来计量, 例如在利润表中体现的是已实现的效益, 但是却忽略了未来的无形资产增值, 那么报表的使用者就无法充分了解企业的软实力, 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2、会计报表失真
一些企业为了发行股票、考核业绩、获取信贷资金及商业信用、减少纳税等, 利用夸大虚拟资产、关联交易、资产重组、股权投资等, 行为, 人为调节利润,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报表中的虚假现象主要包括:巨额利润冲销;连列成本;隐瞒收入情况;设置帐外帐;高估资产、虚拟资产大量渗透;会计内容混乱、处理业务不规范等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这种虚假的会计报表内容将会误导企业管理者, 造成决策的失误, 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扰乱经济秩序。同时, 错误的会计报表会造成国家对当前经济状况判断失误, 而制定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 最终带来严重的后果, 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无法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财务报表附注或附表信息不全
附注及附表是对主要报表的补充说明内容, 其中包含丰富的信息, 是进行分析报表的重要材料依据。但是当前我国企业的附注及附表中的披露信息过于简单。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主要是强调已发生的事项及交易, 提供的信息来自历史记录, 而对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 更希望通过财务报表获得关于未来发展的信息, 尤其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方面。因此, 企业原有的企业财务报表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报表使用者无法从会计报表中获知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就失去了会计报表的实际意义。
二、改进会计报表的方法探讨
1、增加报表披露的内容
根据财务报告中充分提示的原则, 凡是能够公正表现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 都应该完整的提供出来, 以便于用户的使用与理解。因此, 在现有的财务报告基础上, 首先, 要增加对无形资产的披露, 包括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等, 以无形资产充分体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其次, 完善财务报表的附注信息。在会计水平较发达的国家, 会计报表的附注内容基本是报表自身内容的5倍, 可见附注的重要地位, 而我国的财务报表则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 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增加对表外项目, 如长期购买协议、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均可以体现, 这也是对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了更有用的材料。
2、加大粉饰报表的处罚力度
根据我国目前会计报表的实际情况, 应修改、完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注册会计师及报表粉饰者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追究力度, 让造假的成本远大于造假的利益, 这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措施。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 由此给债权人、投资者造成了损失, 应承担民事责任, 给予一定资金惩罚, 而避免其中政府以行政处罚形式替代民事诉讼手段, 情节严重者应进一步追求其刑事责任, 为解决粉饰报表的行为提供法律保障。通过法律手段的制约, 让报表粉饰者无利可图, 从根本上制止了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产生。另外, 除了对有关企业管理者、会计人员、会计主体进行处罚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规范整治, 强调行业自律, 并拥有监督体系的制约, 加大对执业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于不出具真实审计报告的行为, 也要给予严厉的惩罚, 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3、建立报表审计管理体制
通过企业的审计工作落实, 能有效保证会计报表的质量, 为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首先, 企业审计人员的管理应该实行企业应聘、报备国家审计机关的方式。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资质, 应有国家审计机关统一制定条件, 如对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学历及工作成绩等各方面的规定, 对于企业审计人员的工作调配状况也应由国家审计机关备案, 并需要正当的调配理由, 以此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稳定性, 提高职业素质。其次, 对于企业审计计划与审计报告在上报企业领导的同时应在国家审计机关备案, 若由内部审计查出的问题企业及时给予整改, 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二次审计时应视情况给予减轻处罚或者免责处理, 以此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与权威性, 也加强了对企业领导者的民主化监督。另外, 有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撤离或合并、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职务任免等都需要通过监事会的统一决定, 将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门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等列入企业年度预算中, 内部审计工作者不对经营管理负责, 不能参加企业内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仅负责监督、评价与建议等审计任务。
由上可见, 当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误导。因此, 要想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 应从专业手段及法律手段两方面着手, 不断完善会计报表的内容, 并加大法律法规的制约手段, 及审计体制的监督, 以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晖.对我国现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6 (6)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8
会计报表中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部分, 对会计报表使用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会计报表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详细性就大大影响着会计报表分析的可靠程度。做好财务报表分析这一工作, 可以正确地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业绩状况及产生这一业绩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可以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现状, 会计报表使用者根据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真实状况可以对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二、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及应用——以TCL集团年报为例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制造业中的佼佼者, 于2004年1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000100。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部分采用全部上网定价发行的方式, 共募集资金人民币2, 513, 400, 000元, 每股面值1元, 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4.26元。发行结束后, 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2, 586, 331, 144元。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总体包括六种方法, 即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本文具体介绍比率分析法。
(一) 偿债能力分析
1.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表示每一元的流动负债, 要用多少的流动资产来做偿还保障。作为债权人, 该比率越高越好, 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作为经营着或所有者, 当流动比率在200%时比较合适, 此时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速动资产可以作为是流动资产的辅助指标, 速动比率的一般标准为100%。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年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见上表 (表1)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该公司的流动比率保持在合理偏低的水平上, 而速动比率保持在合理偏高的水平上, 说明该公司的流动性较好, 其短期偿债能力比较高。
2.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一个企业偿债能力的综合性指标, 它反映了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举债而得到的。该比率越大, 说明企业通过举债而得到的资产越多, 债务负担也就越大。通常情况下, 该指标在40%~60%, 有利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见上表 (表1) 。该指标三年数据略微超过正常水平,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稳定且较高, 说明了其在财务政策上比较外向、开放、积极、主动。
(二) 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收账款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流动性强弱的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 可以用来分析某一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这一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 流动性越强, 坏账损失越小。如果该比率过低, 说明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慢, 流动性越差, 可能是奉行了十分宽松的信用政策, 影响资金的利用率。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见上表 (表2) ,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该公司三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上升, 周转天数有所下降, 说明该企业实行较为合理的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也较为合理, 资金流动性也越来越强, 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但仍需继续努力。
2.存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和周转天数可以作为反映某一企业购入、生产、销售平衡效率的一种工具。存货周转率越高, 说明企业存货从购入到销售所消耗的时间也就越短, 同样的销售净利率下, 赚取的利润也就越多;反之, 其所消耗的时间越长, 存货可能会有积压, 从而影响利润的赚取。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见上表 (表2) , 该公司存货周转率和周转天数基本稳定, 并没有过多的出现存货的积压, 存货从原材料的购入到生产, 再到销售的时间也较为合理。
(三) 盈利能力分析
1.股东权益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 又称净资产收益率, 是衡量企业盈利能的一个重要比率。该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它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中最综合、最有代表的一个比率。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见上表 (表3) 。可见, 2010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下降幅度较大, 总体上看, 2011年和2009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还比较稳定, 但我们还是应从总资产报酬率、负债利息率、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税率这几个因素出发, 做好控制和管理。
2.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用来评价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它表明某一企业单位营业收入可以实现的净利润有多少。销售净利率越高, 盈利能力也就越强。通常, 如果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 销售净利率也会越高。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净利率见上表 (表3) 。以上数据中, 虽然2010年的销售净利率有所下降, 但幅度并不大。总体上看, 2011年上升的较大, 与制造同业比较,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仍居领先地位。
(四) 增长能力分析
1.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能够反映企业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 能够评价企业的成长状况和市场竞争能力。当销售增长率为正值时, 说明该企业的销售增长率越大, 该企业的销售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销售收入增长越快, 销售能力越强;反之, 当销售增长率为负值时, 说明销售呈负增长状况, 销售规模在不断缩小, 销售能力下降。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增长率见上表 (表4) 。由此可见, 这三年的销售增长率都为正值, 都在逐年上升。换句话说,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销售收入在不断地增长。
2.资产增长率。一个不断发展的企业, 其资产规模都是稳定且不断增长的。资产增长率就是从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这一方面来衡量增长能力的。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增长率见上表 (表4) 。通过以上数据, 这三年的资产增长率都为正值, 即资产规模都在不多扩大, 只不过2010年的增长速度特别快, 这可能是由于该年股东权益增加额所占的比重较高造成的。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不同指标、不同方法来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在制造业中依旧名列前茅, 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同时还保持着持续、良好、向上的发展态势。
会计报表合并的方法及选择 篇9
一、合并报表的方法探析
1. 收买法与联营法
母公司控制子公司, 二者形成收买与被收买的关系。称为收买法。通过收买, 母公司将取消或合并子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并对子公司加以控制, 从而在收买法下, 母公司就处于了关键地位。收买法相关的会计准则需根据控制定义确立合并范围。联营法, 又称权益联合法、股权合并法, 是适用于通过股票交换, 两个或多个公司以股权联合所形成的公司集团的方法。在合并会计报表的发展历史上, 联营法的使用早于收买法。联合的实质是两个企业股东权益的结合。两个企业股东不存在收买交易, 因而不存在新的会计基础。所以合并报表只是参与联合的公司帐面价值的合并, 没有资产增值, 也不会产生商誉。
2. 合并资产负债法
合并报表除了收买法与负债法外, 合并资产负债法应用的也十分广泛。首先, 会计需要对资产的负债情况进行统计, 将需要进行抵消处理的项目列举出来。包括母公司的存货项目情况, 固定产值为多少, 母子公司间发生的债务权限项目, 收购货物获得的利润与未实现的利润, 盈余公积项目, 无形资产项目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母公司与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抵销。因为首先, 子公司的所有权份额有一些并不属于母公司应得的权益份额, 这部分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则应单独列出来作为少数股东权益来处理。少数股东权益在我国规定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表示少数股即母公司以外投资者的权益, 是应该在负债类项目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间单独标记出来的。然而在合并报表分录时, 则应该记录“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等项目。报表中“合并差价”一栏则应记为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与其所拥有数额不一致的差额。
3. 合并现金流量法
合并现金流量法则指的是会计将某企业集团一个时期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和财务的增加减少变动数量统计出来制作成报表, 提供给该公司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反映该公司的财务情况。制作合并现金流量报表的方法主要分两种。其一, 为直接法。其二为间接法。无论哪种方法, 都是将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数量进行编制, 以利润有关的项目作为依据, 合并成相应现金流量报表。从而, 该企业就可以依据此类报表调整出本期的现金流量、筹资现金使用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 这样就等直观明了的反映出企业这期间的现金流动情况。
二、合并报表方法的选择依据
1. 根据提供会计信息服务的群体
以实际理论为基础, 全部企业的成员构成了合并报表的主体成分。合并报表要考虑并且满足所有成员的信息要求, 来显示合并主体所管理的全部资源的经营行情, 例如:应该公平的对待少数股东, 不将他们与多数股东加以区别。决不能只以母公司股东为主, 将他们奉为服务对象。因此, 根据实际理论的指导, 所编制成的合并报表才能够全面化、系统化的展现出一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现状和经营水平。从而, 将这些结果和数据反映报告给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 使企业需求此类会计信息的人员详细明了的了解掌握报表信息。需注意的是, 企业全部的股东、投资人、经商人员、管理人员、债权负责人及相关领导部门等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 它的范围非常广泛, 因此, 合并报表在选择上也应当顾及到这些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所以说在选择合并报表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关于会计信息服务对象方面。
2. 根据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从决策观理论角度讲, 由于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各种重要决策, 但实际应用中会计本身会出现对合并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理解不清、对合并范围的理解存在偏差等问题。所以, 资产项目的计价不能总是根据先前的历史价位, 必须考虑到资产项目的现时价值变动。即我们应该主张多种计量模式并存择优的观点, 依据现实情况, 在收买法下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应当进行重新估价, 即子公司的资产负债项目应按公允价值并入合并报表。可见, 计量属性的考虑对合并报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根据对权益本质的认识
合并报表的选择还要遵从对权益本质的认识, 即所有权理论主张业主理论。业主理论认为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应站在业主的位置上来考虑。与此相应, 受委托责任观同样强调了业主的中心显著地位。它源于分离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 将资源所有者的资源委托给资源经营者即受托者, 并赋予其对资源的经营、保管和处置等权力。受托者对这些被托付的资源要按照相应的规则、制度和章程来进行经营管理, 并接受委托者的监督, 及时向委托者报告资产运行情况。由此形成受托责任关系。而在会计信息的范围方面, 所有权理论主张只按持股比例对子公司的报表项目进行合并, 而对与母公司无关的非持股部分不予合并;受托责任观要求会计报告只反映业主权益范围内的相关信息, 对次要的、业主权益不重视的信息大都舍去。由此可见, 合并报表在选择上还要根据对相关权益的本质认识。
三、结语
综上, 合理选择合并报表的方法被列入世界范围内的四大会计难题之一。随着中国企业不断的进行合并、分立和重组, 合并报表成了一项重要财务事宜, 因而对会计合并报表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总体来看, 我国企业集团目前的合并报表编制情况并不乐观, 在基础理论、信息一致和政策规范方面仍有待提升。只有从总体上把握合并报表会计方法的理论结构, 弄清不同层次理论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 充分的掌握与了解报表合并的方法与合理选用, 企业与财税部门才能对其财务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显康.合并报表理论的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视角[J].经济论坛, 2008 (13) .
[2]阎瑾.提高集团化企业合并报表编制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 (上半月) , 2011 (7) .
浅析识别虚假会计报表的方法 篇10
一、虚假会计报表的识别
对于投资者、发放信贷的银行等债权人而言,他们所接触到的仅仅是宏观经济、企业的行业状况以及企业所对外提供的经审计人员审计的会计报告。作为外部报表使用者,债权人一般情况下很难接触到相关企业的会计凭证及其账簿,因此我们从相关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入手,通过以下手段识别其会计报告的真伪。
1、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
因为公司对外提供会计报表往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可分这几种类型: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拒绝表示审计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
(1)注册会计师对单位财务报告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意味着其审计结果证明公司会计报表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2)注册会计师对单位财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意味着其不能确定公司财务报告某些部分的真实程度。对于“说明段”提出保留意见的财务项目,我们不能认为其真实地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3)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出具“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意味着不能确定公司会计报表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真实性。
(4)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意味着根据审计,注册会计师确认公司会计报表未能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2、分析会计报表附注,寻找调查分析重点
在分析会计报表之前,外部报表使用者应该先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附注。在分析会计报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分析,寻找辨别会计报表真实程度的调查分析重点。会计报表附注的第一部分是公司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公司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是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第五部分是其他事项的说明。
3、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企业的经营业务有一定的连续性,其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密切相关。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企业本期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比较与不同年度及同行业的差异点,评价其合理性,从而发现异常情况,察觉企业的虚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有三种基本方法:静态分析、趋势分析和同业比较。
4、剔除不良资产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相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二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减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分”。
5、剔除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
关联交易剔除法的延伸运用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
6、剔除异常利润
根据会计报表附注及利润表,我们可以看到单位的利润结构形式,从而了解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应该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其它的属于异常利润。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它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表粉饰将特别有效。
7、分析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及总体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一般而言,没有相应现金净流量的利润,其质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着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
8、对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现场调查
很多情况下,投资者及银行信贷人员在采用上述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尽量减少自己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己的投资多少及信贷风险大小来决定是否对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现场调查,以及企业是否曾经拖欠债务或不履行偿还债务的承诺等。
二、抑制虚假会计报表的对策建议
1、规范财务报告法律体系、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违背,是否真实、完整。我国在规范财务报告方面制定了《会计法》、《公司法》及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但不可否认其间还存在许多漏洞,不同行业、不同经济性质经济主体间的信息披露方法不尽一致,会计主体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调节财务报告信息。因此,要进一步制定出系统的、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2、完善审计聘任机制,切实维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众多审计失败案例表明,不少会计操纵之所以没有被揭穿,并非注册会计师缺乏胜任能力,而是独立性缺失使然。只有完善审计聘任机制,确实维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使会计师事务所真正克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心态,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注册会计师对发现的会计报表操纵予以无情地揭露。
3、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并加强考核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改革的力度很大,出现了许多比较复杂的经济事项,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及严格任职要求是防范虚假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样,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考核对防范虚假财务报告也会起到深层次的作用。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考核体系,对会计从业人员故意和非故意的差错予以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处罚,直至吊销从业资格,将从业人员的差错与其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直接联系起来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4、完善社会舆论监督,建立公开披露制度
对于发现的虚假财务报告行为的处理处罚,我国相关部门一般都没有对外公布。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将发现的虚假财务报告问题都对社会公布,社会舆论更多地参与到监督里来,对制造虚假财务报告的单位和个人会起到“名誉处罚”的作用。这样,造假者不得不对其造假行为持特别谨慎的态度,当其造假的收益与损失不相称或没有太大的利益空间时,造假者就不会冒险去造假而宁愿选择合法经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会对潜在的造假者起到警示作用,虚假财务报告也就不会大面积泛滥,危害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5、加大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罚
我国对虚假财务报告的处置已有相关法律和规范,如《公司法》、《刑法》、《会计法》等规定了对个人和单位的行政处分、党纪处分、经济处罚、刑事裁判等。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不仅仅在于由于造假偷了多少税,更关键的是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算的。为此,首先我们在处理处罚上要严格执法,加大查处力度;其次要建立起严厉的处罚规定,包括刑事处罚和经济处罚等,增大造假者的成本,使造假者觉得不合算,从而从利益上遏制住虚假财务报告的蔓延。
参考文献
[1]王丹心:会计舞弊手法及其鉴定[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 (7).
[2]姚卫东、吴云:会计报表审计风险的几个易发环节[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2).
[3]刘琼、董丽丽:关注银行存款审计中的几个同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2).
[4]陈寒幽:虚假财务报告的审计重点[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 (4).
[5]王治、陈岳忠:审计取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1).
[6]孙建军、刘同伯:往来账中的奥秘[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 (4).
[7]蒋珊珊:警惕利用相互购销业务虚应增利润[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5).
[8]马永义: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特点、成因及揭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4).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11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金和负债完全按照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对彼此情况都较为熟悉,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是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有效的提升了财务信息的价值,同时也时会计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效的将会计过去与未来有效的连接起来,对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极为重要的意义。
公允价值概述
公允价值的涵义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的计量概念,能够为当前涌现的大量“软资产”提供资实用的会计信息,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概括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公允价值的特征
交易的公允性。利用公允价值计量,交易双方不仅相互熟悉,而且自愿进行交易,双方之间不存在强迫和清算的情况,交易体现出较强的公允性。
交易市场的兼容性。公允价值的形成在活跃市场和非活跃市场中都能够实现,在公开活跃的市场中,而且存在相同或是类似交易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则以市场价格作为重要依据。当市场价格缺乏适用性时,则需要以估值技术来对未来现金流量值进行确定,并以此作为公允价值金额。
价值的公认性。公允价值不存在个别价值及特殊价值,其是普遍认同的及在一定时间内市场公认的市场价值,因此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公认性。
计量的全面性。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将公允价值认为是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对负债的公允价值较为忽略,实质上公允价值包括资产公允价值和负债公允价值,充分的体现出了计量全面性的特点。
公允价值应用的原则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概念时,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级次进行了充分考虑,对活跃市场及不活跃市场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进行了充分借鉴。而且在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遵循适度、谨慎及有条件的原则。特别是在投资性房地产及生物资产等行业的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规定只有在存在活跃市场并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可靠计量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这也充分表明了公允价值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然会对会计计量、会计核算及财务报告等带来较大的影响。
公允价值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提高了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在应有公允价值过程中,其价值是以公平市场交易价格来反映的,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当前市场对资产或是负债价值的确认,能够更加客观和真实从会计报表中将当前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有效的反映出来,同时使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另外,公允价值能够及时、准确反映金融资产的价值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进行弥补,有效的提高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公允价值计量使得会计报表的内容和项目发生了相关变化。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使会计报表项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等项目都被囊括到会计报表中,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列示。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利润表项目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内容,有效的将全面收益观念体现了出来,将交易事项实际发生后的收益和损失、某项资产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损失都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报表的稳健性有一定的影响。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会受到诸多不可确定性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目前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还主要以估计为主,通过市场的发展规律对价格进行预估,所以存在很大的风险性,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也就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新会计准则中,虽然引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但是因为同时还存在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所以在会计报表中,会存在二者相互掺杂的情况,由此而对会计报表的稳健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报表的估计误差波动性影响。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对估计和判断应用较多,这就必然会导致会计报表估计误差波动产生,这主要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中其可以采用市场报价、类似市场报价及估值模型计算。在类似市场报价及估值模型计算中存在着主观估计的成分,这必然会在应用过程中增加财务报表估计误差,使会计报表估计误差波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报表的混合计量波动性影响。混合计量波动性源自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对部分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对其他资产和负债则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虽然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历史成本仍然作为主要的计量属性,所以在会计事项中公允价值无法作为唯一的计量属性,其与历史成本作为混合计量模式。这种计量模式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这是新会计准则下必然存在的事实,所以势必会为会计报表提供相互掺杂的混合信息,从而加大了财务报表的波动性,最终也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在估值模型中的有用性。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篇12
关键词:虚增收入,虚减费用,审计方法
2001年4月16日, 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 为该校题写的校训是:“不做假账”。同年10月29日, 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 题字是“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但是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 做假账问题是屡禁不止,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做假账情况, 以及识别这些假表的审计方法。
一、虚增收入
(一) 做假方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有的企业因为本年利润不足, 于是将下一年度的收入提前确认;有的企业因为本年利润丰厚, 为了留一手, 于是将本年收入推后到下一年度确认;有的企业根本就是无中生有地确认收入。
(二) 审计方法
对收入进行截止测试。具体审计方法:一是以账簿记录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查至记账凭证, 检查发票存根与发运凭证, 目的是证实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开具发票并发货, 有无多记收入。二是以销售发票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票存根查至发运凭证与账簿记录, 确定已开具发票的货物是否已发货并于同一会计期间确认收入。三是以发运凭证为起点。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查至发票开具情况与账簿记录, 确定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二、费用不入账
(一) 造假方法
有的企业为了虚增收入, 将费用在预付账款上挂账, 而且一挂就是很多年, 其实发票早就收到, 货物早已入库, 就是不入账。
(二) 审计方法
检查长期挂账的预付账款, 审查每一笔预付账款的真实性, 必要时对预付账款进行函证, 以确定其真实性。
三、不计提坏账准备
(一) 造假方法
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 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坏账准备, 作为资产的抵减项目。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越多, 企业利润就越少, 为了增加企业利润, 有些企业就采用减少应收账款余额的方法, 这样就可以少提坏账准备了, 具体的做法是:虚进一笔收入, 冲减应收账款, 这样就可以少提坏账准备了, 事后, 再将这笔款项冲回, 一增一减, 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 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二) 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应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来检查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户年末余额和“资产减值损失”账户有关明细账发生额, 检查企业坏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和标准是否正确, 有无通过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通过审阅“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等账户及时核对账户, 来检查企业是否有利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前后期的不一致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 查证有无人为多冲或少冲坏账准备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或相应账户及相关的原始凭证, 查证企业是否存在将收回的、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未记入“坏账准备”账户而记入其他账户, 如“应付账款”账户的情况。
四、虚构存货
(一) 造假方法
收入虚增, 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通常的做假方法是将正常的成本少结一点, 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 或直接就其虚增在账面上, 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个仓库, 开个假仓单应付。
(二) 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在对存货监盘的过程中, 要格外小心, 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着手审计。
存货造假会使某些项目出现异常, 因而审计人员要对存货与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生产成本等项目进行分析性复核, 并对那些异常项目进行追查, 很可能揭示出重大舞弊。常用指标有:存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及存货占总资产的百分比等。另外, 还可以将财务报表与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纳税申报表等相互核对。
五、虚降成本
(一) 造假方法
结转原材料时, 采用适当手法, 比如改变商品名称, 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 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二) 审计方法
严格审查被审计单位的材料发出方法, 没有合理理由不得更改材料发出核算方法。
六、虚构现金流
(一) 造假方法
现在企业造假的方法越来越高明, 以前很多业内人士说, 什么都可以调, 就是现金流不能调, 其实是错的, 现金流也可以调, 具体的造假方法: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 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二) 审计方法
严格审查应付票据, 查看票据的类型, 审查业务发生时的有关原始凭证, 以查证业务的真实性。
七、虚增资产价格
(一) 造假方法
资本性支出时, 让对方把发票开大, 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 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二) 审计方法
被审计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审计人员应当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以下制度:
1. 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2. 授权批准制度
完善的授权批准制度包括:企业的资本性预算只有经过董事会等高层管理机构批准方可生效;所有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均需经企业管理层书面认可。
3. 账簿记录制度
除固定资产总账外, 被审计单位还需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登记卡, 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均应有充分的原始凭证。
4. 职责分工制度
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 均应明确划分责任, 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
5. 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企业应制定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书面标准。
6. 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
固定资产的处置, 包括投资转出、报废、出售等, 均要有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
7. 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
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 是验证账面各项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了解固定资产放置地点和使用状况以及发现是否存在未入账固定资产的必要手段。
8. 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固定资产应有严密的维护保养制度, 以防止其因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受损失, 并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制度, 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本身天然有着追逐利益的冲动, 因此, 造假的动力非常大。这就需要“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治理财务造假, 只有通过严厉的监管以及处罚的方式, 将这种造假的冲动给打压下去, 只有让其付出一个巨额的造假成本才可以有效抑制造假行为。
参考文献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推荐阅读:
会计报表分析包括09-04
会计报表分析报告08-09
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分析05-27
会计报表分析研究论文08-31
会计报表真实性分析09-26
会计报表的研究与分析论文05-09
会计报表审计06-26
环境会计报表06-27
会计决算报表08-24
传统会计报表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