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审计实训案例

2024-10-05

会计报表审计实训案例(精选8篇)

会计报表审计实训案例 篇1

财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报告

班级:09注会6班学号:32姓名:魏穗

时间过得真快,从2011年8月30日起,一直到现在,在这段时间里,我在财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课堂学到了很多在平时上课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从而感觉收益非浅,以下是我在制作财务报表升级模拟实训中,对“日常工作”的总结以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实训目的:

课程实训是大学各科教育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特别对于我们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它是对我们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培养和检阅的教学形式。而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模拟实训的主要母的是弥补审计理论课堂教学“纸上谈兵”的不足。通过实训,使得我们可以将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实务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战”演练中增强对审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审计过程的了解,熟悉审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运用,为将来从事审计、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通过此次课程实训,我们不但了解一些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还进一步巩固了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够将书本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经济业务处理相结合,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也正应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我们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好这门课的知识。

二、实训内容: 本次的实训,是让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身份,按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企业月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被审计单位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发表审计意见。以长春潇湘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被审计单位,审计主体为中天会计师事务所。要模拟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射你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计划,单独或结合运用各项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评价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独立地进行审计职业判断,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三、实训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紧张的审计实训,时间就这样在忙碌中匆匆过去了,留给我的都是丰富的经验和深深的体会。

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我们实训的目的是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对审计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灵活运用以便于在以后的就业不至于“手慌脚乱”!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们组在这次实训所做的工作。在这次实训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对一个企业进行审计是一件十分繁重的工作,一个小组必须要有一个有序的分工,然后再综合大家的工作成果,最后才能做出最后的结果。

我们的实训总共分为7大模块,分为:

1、计划阶段审计实务操作;

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4、生产与服务循环的审计;

5、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

6、货币资金的审计;

7、审计报考。

由于我们小组的人数较多,为了工作更有效率,所以我们采用了抽签的方法进行了分组和分配工作,针对前面6个模块,平均2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阶段,第7个阶段就根据各组的工作底稿等资料进行整理并出具审计报告。

我和另外一位小组成员主要负责第一阶段即“计划阶段审计实务操作”。我们“简单”而似乎又 “繁琐”的实训步骤:

1、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与委托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

2、通过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

3、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计划实施的程序;

4、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5、编制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据实训的步骤,我们填制的表格有:基本情况表、承接业务的风险初步评价表、审计业务约定书、横向趋势分析表、纵向趋势分析表、比率趋势分析表、分析性测试情况汇总表、识别并评价与审计相关的重要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审计风险初步评价表、审计总体工作计划表。以上表格统称为“计划阶段审计工作底稿”。

其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模拟实训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

这次的模拟实训,就好想我们出去工作的实况那样。在工作中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逐一的给你解释清楚,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有经验的“同事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在日后的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

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的专业是注册会计师,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了解到审计是做什么的。怀着一份新鲜和好奇感开始了实训的第一天。虽然之前有参加过会计模拟手工记账的实训,但这次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尤其是那个工作氛围,几乎全靠自己的能力和理解,刚开始时,面对着一堆的委托单位的资料,我竟然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知如何开始,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有了一点头绪,一个上午4节课,就在分组,分配工作,和一堆疑问中飞速过去了,但手中的工作还远远未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要求进度。由于上午已经进行了分工,其他组员是没有理由帮你的,所以下午3节课,几乎都在看资料,眼睛看到生疼,十分枯燥,也很累,但是看到开始有点进步了,虽然只是填了一张基本情况表,但看到成果,感觉很充实!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就比较容易上手了,一整天都是看资料,填表,讨论,研究,有一种工作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更加突出了,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话是很困难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几乎都按照第二天的模式进行。在第二个星期,6组成员几乎都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完成了,由项目经理把各组的工作底稿收上去,并根据第7个模块的工作流程提示,又一次给大家安排了工作,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份聚集众人努力成果的审计报告诞生了!

经过这些天的审计实训,是我的审计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并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但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

1、比如自己不够细心和没有耐心,经常会因为资料的枯燥而放松自己去想一些不相干的事,以致遗漏了某些细节,导致后来填表时为了谨慎又要重新看一遍,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2、虽然实训中有老师指导,但是很容易就发现自己的审计学基础知识没有打好,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由于这次的实训是团体合作的,小组成员间进行了详细的分工,所以某些模块我们没有参与到,自我感觉有点遗憾,因为不同的模块都是对不同的会计基础知识进行检验的最好结果。虽然这次实训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克服分岗实训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统的现象,但已经让我们了解到审计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熟练掌握了审计操作的基本技能,讲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我们对审计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计报表审计实训案例 篇2

关键词:会计报表,审计,实现程序,实现方式,操作

会计报表审计程序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内部控制程序、符合性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由于每一种审计程序均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实施, 因此, 为完成各类审计程序所采用的不同方式之间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审计程序模式。从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来看, 在规范其审计程序与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难点,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还处在探索阶段, 应进行深入探讨。

1 会计报表审计程序及其实现方式

1.1 内部控制程序及其实现方式

在会计报表审计中, 审计人员为了确认会计报表可能发生的潜在重要错报的种类, 核定影响重要错报风险的因素, 应设计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审计程序, 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通过结构要素了解内部控制。二是通过业务循环了解内部控制。三是通过账项控制了解内部控制。三种方式各有特点:第一种方式不仅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了解比较充分, 而且能将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相结合。第二种方式能使审计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各业务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上, 提高审计程序的效率, 也便于审计人员在以后的审计程序中按不同的业务循环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这种方式对控制程序了解得比较充分, 而对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则容易忽略。第三种方式由于是围绕会计报表中每一项目所包含的会计认定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状况, 这种方式相对来讲比较简单明了, 易于操作。但由于内部控制中许多控制点会同时涉及若干会计报表项目, 这种方式容易引起工作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

1.2 符合性测试程序及其实现方式

符合性测试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程序之后的可供选择的程序。审计人员在了解内部控制后, 只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执行符合性测试, 并且只有当信赖内部控制而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大于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时, 符合性测试才是必要和经济的。

审计人员在执行符合性测试程序时, 按交易种类的有关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即按照业务循环组织符合性测试工作, 一般被称为“符合性测试的业务循环法”;按照有关账项及其相关的控制安排符合性测试, 即按照会计报表中每一项目涉及的相关控制点进行符合性测试, 一般被称为“符合性测试的分项法”。

符合性测试采取哪一种方式应该由了解内部控制的不同方式来决定。如果采用第一种方式, 由于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一般是针对整个企业而很少直接涉及某一具体的会计认定, 所以对这两个要素的了解测试, 一般是把它们作为两个系统来进行, 而对于控制程序, 符合性测试的方法则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其了解和描述的方式。至于了解内部控制的第二、第三种方式, 符合性测试的方式应该与之相匹配, 即:如果对内部控制按业务循环了解, 则符合性测试也应按业务循环来组织实施;如果对内部控制按账项控制了解, 则符合性测试也应该按“分项法”来组织实施。

1.3 实质性测试程序及其实现方式

实质性测试又称数据真实性测试。这种测试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交易、事项的检查来判断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公允。实质性测试程序既可按业务循环“分块”来组织进行, 也可按会计报表项目“分项”来组织进行。实质性测试如果是按业务循环“分块”来组织进行亦被称为“实质性测试的业务循环法”。实质性测试程序如果是按照会计报表项目“分项”来组织进行, 这种方法也被叫做“实质性测试的分项法”。

实质性测试的两种方式也各有特点:实质性测试按业务循环组织进行的优点是, 便于审计人员的合理分工, 将特定业务循环所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分配给一个或数个审计人员, 使其能够对不同会计报表项目进行交叉复核, 可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果;而实质性测试按分项法组织进行, 与多数被审计单位账户设置体系及会计表格相吻合, 所以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但这种方式容易割裂经济业务的内在联系, 而这些不同的、有联系的会计项目的审计, 在实质性测试的方式下往往由不同的审计人员来完成。

2 合并会计报表审计计划的制订和审计程序的实施

2.1 制订审计计划

在制订审计计划时, 应当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 与客户进行沟通。主要包括: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集团内公司间的股权关系;集团内公司交易的频率、性质及规模;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和会计政策;母公司和子公司适用的相关财务会计法规;子公司的行业性质及特殊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其他重要事项。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母公司应将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直接和间接控制。共同控制以及达到实质上控制的所有境内外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但已关停并转或已宣告破产等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集团内公司股权关系是指集团内公司之间直接控制关系、间接控制关系、直接和间接控制关系以及共同控制关系, 尤其应注意的是集团内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交叉控股、托管、承包等关系。如果存在,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作特殊考虑。集团内公司之间交易的频率、性质及规模将会影响合并抵消分录的调整。另外,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母公司应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如果政策不一致时, 母公司应对子公司政策作相应合理的调整, 以利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在制订审计计划时, 应重点考虑:审计范围、重点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审计风险及重要性水平的评估、公司的审计策略、审计小组的组成和人员分工及其组织协调等因素。

2.2 实施审计程序

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经验与体会 篇3

【关键词】银行;会计报表;审计;要点;经验体会

一、会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报表的审计在监管方面力度不足

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银行会计报表的审计出来部分进行抽查的形式外,一般都忽略了对设计报告的核查,由此造成监管不严,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的现象。银行会计报表的设计主要还是依靠审计部门的自我约束和行业道德操守以及来自同行业的监督。由此又造成很多审计黑幕,其后果往往带来更大更多的损失,这种违规的风险造成受益的不平等和不对称的状况,因监管力度的不足,导致了行业市场的混乱。

2.会计报表的审计在过程中流于形式

因为会计报表的报出总是集中在同一时间范围内,所以当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效果往往并不突出,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实效,在短时间、广范围的审计程序中,审计人员只好选择流于形式的方式简化工作量和任务量。例如在应收款项的来往环节中往往存在很多隐藏性的问题,又由于受到时间、人力等问题的限制,审计人员也不可能亲自对应收款项的往来进行逐一审计,由此就在审计过程中偷工减料,浮于形式。

3.会计报表的审计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做到自始至终不受外来的因素影响,难以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即是在审计中难以做到所谓的“独立性”。很多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为利益所驱动,在利益的驱使下造成违反职业操守、违背行业道德的后果,这就导致了独立性的缺失,破坏了银行审计的客观、公正。

二、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分析

由于银行所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导致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审计人员在对银行业务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银行审计业务的特殊性,合理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例如,在对银行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银行的不同风险资产权数问题,通常情况下,银行的风险权数为100%时其重要性水平最高;其次是审计银行在中央银行中的存放款项,存放款项越多,其重要性水平越高;再次是银行库存中的现金流量,这也是衡量银行审计的重要性水平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银行对现金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内部监管措施以及现金本身的敏感性特征,使得审计出现的差错率大大降低,所以,银行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即可对现金进行有效的监管。若要降低审计成本、减少审计费用就要采用审查记账簿的形式也能得到可靠的审计结果。银行审计关乎银行的资金流动情况、关乎国计民生,不论多么细小的差错,多么细微的误差都有可能铸成大错,所以,必须防微杜渐,避免因小失大,并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和更正错误。

三、银行会计报表审计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1.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审计

银行的生死存亡离不开银行资产质量的状况,资产质量是一个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银行的命脉和血液。所以说,审计人员在对银行进行监察时少不了对资金质量的关注,才能以此确保银行的正常运转和经营。其中,以贷款质量为核心,要保证贷款质量的安全性、合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对其进行严格有效的评价和分析,保证以科学合理的检测系统进行审计实践从而保证银行资产质量的高品质。

2.对呆账准备金提取的关注

在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呆账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之一,也是银行日常经营当中存在的正常经济现象。所以,审计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态度对待呆账现象,也不能听之任之影响银行的日常业务经营和后续的业务操作。因此,应当将呆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控制好呆账准备金的数额,针对银行的业务水平,合理安排呆账准备金的多少以确保其在银行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由此保证银行的风险指数控制在合理的评价指标之内。

3.对银行收入的确认的关注

银行的业务经营状况和收支状况往往都是通过引得收入来反应和体现的,银行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银行经营的倒影,影射出银行的实际的盈亏状况。银行的收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银行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年度的业务经营情况,能够真实具体地表现银行某一时期的利润和收支状况,并且对利润的获得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所以,审计人员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银行的收入情况,运用科学的视角和职业判断审计银行的收入情况,而不要因循守旧、不知变通,从而影响了银行的利润获取。

4.对银行负债的合规性的关注

银行负债的绝大部分款项都是来自于社会负债,其中存款是最值得关注和最需要关注的项目。针对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银行业务全球化的特点,银行应该在对待大额的存款业务方面,将其负债的构成特点作为依据,充分了解负债的结构和比重,以确保银行支付存款能力的高低。

综上所述,银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作为银行最为常见和基础的业务,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维持银行的正常经营状况,保持经融市场的持续稳定和繁荣。

参考文献:

[1]贾惠玲:《银行会计报表审计要点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2012年14期.

[2]王金华:《会计报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期刊论文《商业研究》,2014年3期.

[3]闫国华:《银行审计技术方法浅析》,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2011年7期.

作者简介:

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论文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合并会计报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对合并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越来越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许多集团公司应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因而,在注册会计师面前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从近年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来看,在规范其审计程序与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难点,并且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此问题还认识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本文拟结合《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5号——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就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操作思路作以探讨,以飨同仁。

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操作思路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时,可以参照个别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在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同时,应分别在审计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对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有所特殊考虑,现简述如下:

(-)制定审计计划时的特殊考虑

1.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当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与客户进行沟通。其主要包括: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集团内公司间的股权关系;集团内公司交易的频率、性质及规模;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和会计政策;母公司和子公司适用的相关财务会计法规;子公司的行业性质及特殊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其他重要事项。这里所讲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母公司应将其直接控制、间接控制、直接和间接控制。共同控制以及达到实质上控制的所有境内外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但已关停并转或已宣告破产等子公司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集团内公司股权关系是指集团内公司之间直接控制关系、间接控制关系、直接和间接控制关系以及共同控制关系,尤其应注意的是集团内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交叉控股、托管、承包等关系。如果存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作特殊考虑。集团内公司之间交易的频率、性质及规模将会影响合并抵销分录的调整。另外,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母公司应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如果母、子公司相关政策不一致时,母公司应对子公司政策作相应合理的调整,以利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2.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

时,应重点考虑:审计范围、重点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审计风险及重要性水平的评估、对木同子公司的审计策略、审计小组的组成和人员分工及其组织协调等因素。

注册会计师在确立合并会计报表审计范围时,应当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并着重考虑子公司在企业集团中的重要程度、子公司所处的环境以及是否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合理确定对不同子公司的审计策略。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政策,母公司和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合并范围的变动情况,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内部控制,集团内公司之间交易频率、性质、规模等事项的实际发生情况等合理确定合并会计报表重点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

注册会计师在评估合并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及重要性水平时,应合理地进行专业判断,并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其一,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其二,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营业收

入、净利润、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在企业集团中所占的比重。

(二)实施审计程序时的特殊考虑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程序时,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审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在审计合并范围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合并工作底稿、抵销分录和其他合并资料进行重点审计。在审计策略上可以结合采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进行。

另外,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合并范围的披露情况进行审计,内容包括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和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相关信息披露,以及合并范围的变动及其影响是否适当地披露。除了对信息披露进行审计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关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母、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决算口、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以及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等。

当然,注册会计师在对上述问题实施审计程序同时,还应考虑到集团内公司之间的重大交易和未实现损益的抵销情况及其影响是否消除、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披露情况、子公司利润分配对合并损益的影响,以及对合并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其他重大问题的披露,应当采用适当的审计程序对上述问题进行审计。

(三)编制审计报告时的特殊考虑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范围段明确指出所审计会计报表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以及合并现金流量表。另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特别关注母公司及重要子公司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其对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合并会计报表审计范围是否受到限制,是否存在未抵销的集团内公司之间重大交易,是否存在未抵销的`集团内公司之间的重大债权和债务,是否存在未予适当披露的事项,并据以确定其对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此外,如果在合并会计报表审计中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

三、注册会计师进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合并会计报表审计过程较为复杂,因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降低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注册会计师应当利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但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能完全依赖分析程序。

(二)由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在我国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当注意被审计单位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假设,譬如:不考虑外币报表折算的影响假设;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核算采用完全权益法或不完全权益法核算的假设;公司间交易不考虑其交易顺序且未实现利润为正数,且全部由多数股东承担的假设;不冲回子公司的利润等假设。不同的编制前提,对合并会计报表信息将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

会计报表审计实训案例 篇5

一、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人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实行财政决算审批制度,现在改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有些国有企业不理解,不习惯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些国有企业仅仅为了应付上报会计报表及营业执照年审需要,在报表已经报出后,再请注册会计师审计。加之一些企业负责人将注册会计师报表审计与政府审计混为一体,所以也不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

(二)审计时间与上报汇总报表时间相冲突,加之一些国有企业行业的特殊性,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支机构较多,组织结构复杂,会计报表层层汇总,而给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时间极为有限。1999年财政部规定,国务院各部委等部门1999汇总会计报表应于2000年4月20日前上报,同时规定凡各级财政部门规定需要由中介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单位),上报报表时应附中介机构审计报告。事实上,按照这样的要求,时间非常紧张。如国务院某部规定所属的工程总公司等施工单位应于3月20日前将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随汇总会计报表一并上报部

财务司;而工程总公司又规定下属各工程局应于3月2日前将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随汇总会计报表一并上报工程总公司财务部;而工程局又要求所属的各工程处在2月10日前将本单位1999年汇总会计报表上报工程局财务处,这样层层时间提前,加之施工点分散,交通不便,按照现行审计程序的规定,一般抽查面又要达到总资产50%、收入的60%以上,时间紧张程度可想而知。鉴于这种情况,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不愿意接受委托,如果勉强接受委托,也只能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拒绝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为此,有些大型国有企业不得不转向规模小、制度不健全、没有取得大型国有企业审计资格的小所审计,而它们又无法保证审计报表的质量。

(三)会计师事务所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也导致审计执业质量不高。

按照法律规定,有限责任事务所注册资金一般为30万元人民币,所以事务所承担的责任仅以30万元为限,由于风险和责任不匹配,使得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不顾执业质量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盲目承揽业务。它们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又不健全,审计范围偏小,未能对应收账款作必要函证或缺少替代程序,审计工作底稿不规范,勾稽关系不明确,结果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四)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些财会人员素质偏低,同样增加审计难度。

按照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被审计单位应积极主动配合审计人员,真实、全面、完整地向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财务、会计资料及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并承担相应的会计责任。企业虽然同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管理当局承诺书》,但在执行时,有些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不健全;有的账表、表表不符;有的少数财会人员素质较差,不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有的故意违反国家财经制度,隐瞒真实情况;更有甚者将由企业提供的简单审计工作底稿复杂化,浪费审计时间;有的企业随意选择报表合并范围等办法操纵会计信息等。这些都同样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二、建议及改进措施

(一)明确委托审计主体。

《注册会计师法》第16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上两条并未规定委托审计主体。由于国有企业投资者代表没有真正就位,国有企业在委托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业务时,委托者即是经营者。可想而知,国有企业经营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在企业领导需要政绩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能对经营者的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吗?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进行补充。第一,明确委托审计主体即有权委托国有企业审计业务的具体部门,如有限责任公司规定应由董事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国有企业可规定由投资主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第二,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接受无权委托人委托审计业务,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越权、超范围承接委托业务,应追究其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这样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防止企业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安排委托执业时间。

在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较多客户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审计人员不能按时完成审计业务的情况。为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建议:委托方与受托方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相对拉长会计报表的审计时间。具体做法有二:一是在期中就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所负责审计的企业实施符合性测试,待审计时只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抽取一定量样本予以补充。一般而言,国有企业可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期中对除现金盘点、银行存款的函证以外的如存货的监盘、往来账项的函证实施实质性测试,尽量减少的工作量,在整个结束后,再进行综合,发表审计意见。二是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结束前2个月,对工作量大、耗时长的审计项目,如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试,存货的盘点等先进行审计,然后等报表编完后再对报表形成过程进行审计。这样做,既可以为注册会计师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提供充足的时间,使之充分关注会计报表的形成过程,也可以减轻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繁忙时人手不够的问题。

(三)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外部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执业质量水平。

新《会计法》第21条明确规定:“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

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财政部及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依据法律规定,会同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日常监管,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和执业情况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扩大抽查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检查面,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加大处罚的力度。特别应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及年审工作,杜绝后续教育由别人代学、代考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道德水准和执业质量水平。

(四)提供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成果,减轻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量,节省宝贵时间。

浅析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利润舞弊 篇6

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资产减值, 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在会计期末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应当首先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资产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 才要求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是, “作不间断的评估, 只要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就给会计师们操纵会计利润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在当前资产减值核算中仍然存在资产减值金额难以可靠计量, “资产组”减值难以准确确认的现状, 也给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留下想象空间。如在一些国有企业, 为了粉饰经营业绩, 对于一些本来已闲置的固定资产, 已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机器设备, 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 少确认减值损失, 甚至不确认损失, 致使企业利润 (虚增) 不实。《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一些上市公司很可能会慎用或不使用资产减值准则, 造成利润不实, 给资产减值调节利润方面的审计带来困难。这种操纵利润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项目及其明细账中, 查出虚增的利润余额, 也可以从会计报表附注中与资产减值的披露信息中发现一些信息。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的方式有多种, 可以利用产品和原材料的转移价格调节收入和成本, 也可以利用技术服务调增服务费收入, 利用高回报率的受托经营方式虚增业绩, 利用关联方借贷利率差异降低财务费用, 利用管理费用、共同费用分摊等方式调节利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进行审查:一是计算各项目中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盈利分别2009年1月占项目总额的百分比和这些项目占企业利润总额的百分比, 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对关联方企业的依赖程度。二是分析这些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和公正性。比如交易价格是否以市场的公平交易为基础, 交易的市场价格是否存在非公允的方面, 控制方对被控制方的强制的内部销售价格等。三是将非必要和欠公正的关联方交易所产生的利润, 从企业利润总额中剔除。例如, 某上市公司损益表中“利润总额”为3 300万元, 其中, 其他业务利润为1 200万元, 投资收益为800万元, 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明细表中反映, 其他业务利润1 200万元中有980万元来自关联方企业交付的专利权使用费, 投资收益为800万元中有670万元来自向关联企业转让的股权投资收益。按上述资料, 可以发现各项目中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盈利分别占其他业务利润的82% (980÷1200) , 占投资收益的84% (670÷800) , 合计则占利润总额的50%[ (980+670) ÷3300]。这反映出该企业利润对关联方企业的依赖性极高, 通过进一步的定价政策分析, 发现上述交易均为非公正交易, 属利润操纵行为, 需要进行详细审计和调整。对由内部转移价格引起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项目脱离实际状况的识别难度较大, 要求分析者掌握市场价格和企业的定价政策。在审计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和相关明细表。如果关联方交易占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的比重较大 (超过20%) , 那要分析比较关联方与非关联方的价格差异, 如价格差异过大, 则有操纵利润之嫌, 需要进一步审查因价格差异而影响的利润额。

三、利用应收和应付调节利润企业应收、应付款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相关的应收、应付款项, 包括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另一类是与销售货物和采购货物无关的应收、应付款项, 包括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然而这些项目, 给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 因此, 需要对它们进行审计分析。把应收账款作为调节营业收入的工具早就被广泛使用。如有的企业将已经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不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而长期挂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上, 有的企业在本年底虚开假发票, 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 到次年又以诸如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将其红字冲回, 作销售退回, 使本年营业收入虚增。因此, 在识别应收账款调节利润时, 应注意剔除异常波动的营业收入中的应收款项, 尤其在年末的账务处理中。假设某公司是非季节性生产企业, 其营业收入除12月份外, 各月都较为平均, 其1~11月份累计营业收入为8 200万元, 而12月份1个月营业收入则高达4500万元, 且有2 000万元是通过应收账款产生的, 对此, 可以认定该企业有操纵利润的嫌疑, 应将通过应收账款产生的营业收入予以详细审计, 剔除不正常的虚增部分。审计中我们有必要对发票进行进一步审查, 审查发票各联次是否一次复写完, 看发票联背面有无复写痕迹, 查看有无涂改痕迹, 查看发票内容是否虚假, 发票是否合法, 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还存在其他财务舞弊行为。

四、利用成本结转调节利润成本结转是企业调节利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其目的不外乎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来获取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推迟结转成本法。审计中, 我们可以通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产成品”三个明细账的有关数据进行核对;可以通过企业的销售发票、出库凭证与上述有关明细账进》行核对, 复核其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是否符合配比的原则;还可以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的年初数与期末数, 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项目本年累计数与上年同期数以及产品成本表中的产品单位成本项目的本年数与上年同期数, 以及这些项目的逐月变化趋势来发现异常情况。尤其是通过计算期初、期末存货中产品或商品的库存金额与库存数量的相对数, 比较其差异, 更容易发现问题。如果这种相对数差异过大, 并且不是因为市场需求过剩的原因, 则有操纵利润之嫌。

五、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由于会计中普遍使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损益, 因此将一些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损失等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而这些项目严格地说是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 不是企业真实的资产, 只是一种虚拟的资产。这种资产的存在, 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个费用和损失的“蓄水池”, 企业可以通过递延摊销, 少摊销或37浅析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利润舞弊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从而增加利润, 即通过增加不良资产来虚增利润。采用这类方法调节利润, 其共同的特点是:虚拟资产“多记少摊”。审计重点检查各类虚拟资产项目的明细账, 以及注意会计报表附注中关于虚拟资产确认和摊销的会计政策, 特别注意本年度增加较大和未予正常摊销的项目。此外, 我们还应注意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对比, 识别企业是否存在操纵利润。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净流量总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 以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利润, 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没有相应的现金净流量作支撑的利润, 与有足够现金净流量作支撑的利润相比, 其质量相对较高。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不应长期低于其净利润, 因为随着时间推移, 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结果与收付实现制核算的结果差异将逐渐缩小并接近于零。如果某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其净利润, 那么就意味着该企业可能将本应作为费用处理的一些项目变为虚拟资产, 而虚拟资产不可能转化为现金, 说明企业是通过增加的虚拟资产调节利润的。

摘要:文章从审计的角度, 揭示了管理者在会计核算中利润舞弊的几种手法, 包括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 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 利用应收和应付调节利润, 利用成本结转调节利润, 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对于管理者运用以上手段进行利润操纵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会计报表,审计,利润

参考文献

[1]、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运用编写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运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39-43。

[2]、王一.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 2008, (1) :47-47。

会计报表审计实训案例 篇7

摘要会计报表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确保被审单位在会计信息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然而,在实际的会计报表中,常常会出现虚假的财务信息报告,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全球经济范围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对会计报表审计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就当前我国会计报表审计中的问题和注意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的提高会计报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会计报表审计问题技巧

会计报表主要是指以相关会计账簿资料作为主要的信息依据,用货币做计量单位对会计实体在某个会计区间内的理财过程、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进行的全面、总括、科学地反映的报告文件,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结果。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发展,会计信息的虚假、瞒报情况进一步突出,特别是一部分上市企业,更是屡现人为制假造假的现象,各种经济丑闻层出不穷,给股民和国家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也给宏观经济发展状况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本文对会计报表审计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就当前我国会计报表审计中的问题和注意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的提高会计报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一、会计报表审计的概述

1.会计报表审计的含义

会计报表审计主要指的是对企业中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附注、损益表以及其他相应的附表进行的相关审计。它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常规的审计工作。一般情况下,审计的结果报表要提供给企业的上级单位、股东以及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等等。

2.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

在会计的报表审计中,其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完整性。即企业对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所有会计事项都要进行记录,并在其相应的帐簿和报表中显示出来。

2)真实性。即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所反映出的相关事项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必须符合帐户记录的信息,严谨虚列资产等等。

3)准确性。即会计人员要准确无误分析、汇总报表中的各个项目,并及时的反映到会计报表当中。

4)合法性。即会计报表在项目、结构、编制程序、内容以及方法上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在对成本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投资、销售确认、报表合并等方面的方法进行更改时必须要经过相关财税部门的批准才可进行。

5)一致性。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时,必须要保持会计处理方法前后期的一致性。

6)公允性。即会计报表要在能够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的资金变动、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等等。

7)揭示和表达。即将会计项目恰当的在会计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等报表中进行描述、分类和揭示,并附注出报表使用者所关心的内容和问题。

3.会计报表审计的内容

目前,我国会计报表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现金流量表的审计、资产负债表的审计、损益表的审计以及合并报表的审计。

在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通常需要一些常规的、必须的资料,主要包括有:全部银行对账单;现金盘点表;余额调节表;所有会计凭证和账册;未审会计报表及附注;资产产权证明;存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盘点表;往来账户回函、询证函;工商备案;商营业执照;地税、国税登记证;组织机构的许可证、代码证书、协议、公司章程;往年年度审计报告等等。

会计报表审计中的专项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清算审计、离任审计、司法鉴定审计、改制审计、贷款审计、财产转移审计以及移民审计等等。

二、会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会计报表审计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

1.确保有效的监督管理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监管机构通常只是进行少量的抽查,而不对其审计的报告进行详细、全面、严格的核查。大部分审计工作的监管主要是依靠相关审计单位的自我规范以及同行业间的监督来完成的,这就导致审计工作的过程和效果得不到充分的监督,从而无法确保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2.会计报表审计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存在范围广、时间短、方法落后等特点,这就导致审计工作很难全面、有效的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会计报表资料进行严格、细致的审计,从而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效果。

3.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审计工作要求所从事人员必须对审计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内的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内容都必须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认识和掌握。这里主要包括审计学、税法、经济法、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行业形势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和技能水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部分审计机构或企业的审计部门,确保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大多数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内容和知识了解不透彻,在技能水平上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从而很难确保审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4.审计的独立性差

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不能充分客观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导致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重点和灵魂,它是确保审计工作公正、客观开展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没有独立性,审计工作也就失去了它本质上的意义。

三、会计报表审计应注意的技巧

审计人员在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针对当前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注意审计的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具体包括:

1.观察法

审计人员要严格的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相关书面资料进行查看,并对某些重要的场地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然后从中发现一些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例如,在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大额或者主要开支项目时,审计人员不仅对该费用的支出同本单位业务的相关联系进行审查,还要严格、仔细的分析该费用的发票来源渠道是否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坚决杜绝虚开发票进行报账套现等违法违规问题。

2.询问法

审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时,可以采用一问一答、多人座谈、个别询问、、被询问人填表作答等多种询问方法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并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疑点问题。例如,审计人员通过对单位内基本情况进行询问,了解被审计单位往来客户以及职工对企业的相关评价,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执行的情况以及相关业务的流程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易发问题等。

3.逻辑推理法

所谓的逻辑推理法,主要指的是审计人员根据已知的资料和事实,通过运用相关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被审计单位在财务会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推测。例如,我国一部分被审计单位为了达到套取现金的目的,虚列一些工程项目用于报账,然而其所附的项目工程决算明显不符合该单位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这时审计人员就可以通过细致、认真的分析推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4.分析性复核法

所谓分析性复核法,主要指的是审计人员通过对各种会计信息之间的比例率和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获取审计的证据,进而发现会计报表中的漏洞和意外差异。例如,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库存产品进行审计时,要对库存产品的单位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比较确定它是否高于市场销售价格,从而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是为了达到编造虚假利润的目的,而故意对销售成本进行低价结转,以使库存产品的成本增大等。

5.查证法

查证法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即:利用追踪溯源法进行追踪查证;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推断查证;利用实物盘点法进行账实的核对;利用鉴别测定法对审计的结果去伪存真。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会计报表造假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复杂,这就使得审计人员不单要熟练的掌握各种会计和审计的相关知识,更好具备敏銳专业的判断能力、对异常的感知能力、丰富的审计实务经验以及综合的分析能力等,从而更好的开展和完成会计报表的审计业务,确保会计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伺迎春.试论会计报表审计中英注意的几方面技巧.财会探析.2012(07).

[2]吴景厚.怎样说好审计用语.中国审计.2010(16).

[3]周琦.讲究审计技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事业财会.2012(08).

[4]李万军.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技巧.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5).

[5]魏根良.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农村财务会计.2012(13).

[6]魏润民.试论会计报表审计疑点的查证技巧与排除方法.会计之友.2011(09).

[7]马兰芳.往来帐的审计技巧.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2).

[8]徐欣,徐冰,腾达.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有色矿冶.2012(03).

会计报表审计实训案例 篇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B

2、A

3、C

4、D

5、D

6、A

7、B

8、C

9、A l0、C11、B l2、D l3、C l4、B l5、D l6、C l7、A l8、D l9、A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CD

22、ACE

23、CDE

24、ABC

25、ABC26、AB

27、ABD

28、ACD

29、AC 30、ABCD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31、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 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等。

32、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其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3、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主要有: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34、审计程序的主要内容:

(1)接受业务委托;

(2)计划审计工作;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4)实旋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0分)

35、(1)没有制定承接业务的质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根据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会计 师事务所接受审计业务需要满足三个总体要求:客户是否诚信、是否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以及是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ABC事务所是在承接业务之后才考虑专业胜任能力,发现其缺少计算机软件专家的。

(2)项目组缺乏独立性。根据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张先生是项目组成员,他曾参与甲公司ERP系统的设计工作,即为鉴 证客户提供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项目组存在自我评价威胁而影响 独立性。

(3)项目组内部复核人员安排不恰当。根据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应当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的人员执行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相互复核。

(4)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未处理好意见分歧。根据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的要求,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存在未解决的意见分歧,项目负责人只有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以及项目负责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解决后才能出具报告。

(5)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时间不恰当。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应当在出具报告前进行,并且是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做出的客观评价。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2分,共36分)

36、(1)“应付账款一开开化工厂”明细账可能存在的问题有:①甲公司与开开化工厂在业务上有纠纷拒付货款;②甲公司故意拖欠货款,占用开开化工厂的资金;③可能是一方或双方记账差错;④利用应付账款隐瞒收入或利润。

要查明事实真相,应该进一步进行审查,方法是采用面询或函证的方法向开开化工 厂进行调查。针对不同的情况,注册会计师应作出相应的处理。

(2)该注册会计师应选择B公司和D公司进行应付账款余额的函证。因为函证应付账款,目的主要在于查实有无未入账的负债。本年度该公司从B和D两家公司采购了大量商品,存在漏记业务的可能性更大。

37、不构成重大错

事项报风险

(简述理由)

营业收入一发生

(1)

(2)应收账款—存在关键人员的变动和缺乏有经验的 构成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账户和认定层次

会计人员可能表明存在财务报表

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3)

存货一计价资产减值损失—完整性

销售费用一完整性

应付账款一完整性

(4)

营业收入一发生

应收账款—存在不构成重大错

(5)

报风险

固定资产一计价和分摊

(6)

财务费用一完整性

38、事项计划无不当计划有不当之处:理由

不当:

(1)

(2)对管理层、治理层诚信判断不能依赖于以往的判断。无不当

不当:

重大错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控制测试并不能降低评

(3)

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只能降

低的是检查风险。

不当:

(4)

对内部控制的了解程序是必须的,控制测试程序具有选择性。

不当:

(5)应当选择在财务报表期间所有发生过业务的银行函证,包括零

账户和已注销的账户。

不当:

(6)正常情况下,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是必要程序。注册会计师不

能由于时间、成本等原因,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

(7)不当:管理层声明书是证明力较弱的证据,询问不足以测试控

上一篇:这3个“紧缺人才”的专业,就业率高,收入待遇还不错!下一篇:初中生活委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