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教学设计(通用12篇)
诗歌欣赏教学设计 篇1
《氓》这首民歌被选在人教版语文必修课第二单元中, 全诗以女子的口吻自叙恋爱、结婚、被弃的全过程, 表达了对负心汉的强烈谴责, 反映了古代女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诗歌较难引起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像《氓》这样距今2000多年的四言诗歌, 更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准备上这节课时, 笔者就打算不走寻常路。
一、激趣导入
新课程对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更加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并对教师的指导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自然体现其必不可缺的指导性。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用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 先问学生:大家都喜欢什么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身处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自然是感兴趣的, 于是各抒己见。话题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有关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上, 自然地过渡到《氓》的教学上。
二、重视朗读
学习任何一首诗歌都离不开朗读, 新课标提到: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 让学生朗读这首表现爱情生活的经典之作也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情, 感受画意。在教学《氓》时, 笔者先让学生朗读诗歌, 《氓》是一首爱情的悲歌, 在朗读的时候指导学生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读出爱情不在时的凄怆, 再用坚决的口气读出女主人公清醒后的决绝。通过朗读, 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省时节力
教学是教师使用恰当的教学措施, 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优的教学效果, 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时间就是效率, 抓紧时间, 用好时间,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在这一教学环节,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做回导演把这个爱情悲剧拍成影视作品?在拍影视作品前, 先让我们做回编剧, 把这首诗歌改写成现代文的剧本呢?”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完成此项教学任务, 当各组学生完成改写后再互相展示, 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 学生分组高效地完成了对诗歌内容的改写。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 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又在合作当中提高了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
四、合作互动
在完成上个课堂活动后, 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导演, 你想要把哪些画面呈现给观众看?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诗内容的一个全面的学习过程。首先,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这个问题抛出后, 笔者就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准备将什么样画面呈现给观众看。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 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 学会宽容和沟通, 学会协作和分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结合文中的注释、相关资料及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谈谈自己准备呈现怎样的情景。在学生的精诚合作下, 讨论出这样几个情景可以当做拍摄的重点: (1) 恋爱、结婚的情景; (2) 婚变的场景; (3) 决绝的情景。
五、互文建构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当《氓》这部影视作品播出后, 你作为观众, 看完这部作品的感受是什么?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爱情悲剧的产生?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 感受好谈, 探究爱情悲剧产生原因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自由联想”建构一个“多元意义”的空间, 通过互文本的建构, 在相互参照中对《氓》进行深入的解读。互文性又称“文本互设”, 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这一观点指出“读者的阅读的过程, 就是把自己的身份置于意指过程之中。他不仅与特定文本中不同的不同互文本相认同, 而且还必须被化简为零, 被置于一种哑然失语的危急时刻……然后, 读者便可进入自由联想的过程, 重构多元意义的过程, 定义几乎无法定义的内涵的过程。”所以在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爱情悲剧的产生?”时, 同时提供了几种有关爱情悲剧产生原因的说法: (1) 士之变心说; (2) 年老色衰说; (3) 伦理道德说; (4) 社会制度说。
在讨论探究中学生各有立场, 更多的学生赞同“士之变心说”和“年老色衰说”。学生从男性看待女性容颜变化的视角分析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这个问题的设置,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分析和评价前人观点的同时, 有的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出发, 阐发了更鲜活、更有个性的理解。
联系诗中的女主人一味迁就、顺从, 仅有迁就、顺从, 仅有果断、刚烈都不能避免感情或婚姻上的悲剧。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 怎样才算真正具备了爱的能力?在这里, 笔者用多媒体展示当代诗歌《致橡树》, 通过对比阅读, 让学生进一步将认知走向深入。诗人舒婷在诗中深刻吟唱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当回头再审视《氓》的爱情悲剧, 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时, 学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场婚姻悲剧的社会、性别甚至性格根源。通过互文建构, 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 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 2012 (4) .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诗歌欣赏教学设计 篇2
考点展示: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形象鉴赏·人物形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等关键字词。
2、答题模式:
(1)明特点(关键词);(2)找依据(语境);(3)析主旨(主旨)。例、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07年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参考答案:.什么形象: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形象特征:主人公“独行穿落叶”,“独”和“闲”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只能藉“数”流萤以遣闷,更其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面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主人公倍添凄凉孤寂。
3.形象意义:传达了主人公心中旧君故国之思,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无限伤感。(不能停留在悲秋上)
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参考答案:
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形象鉴赏· 景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2、组织答案落脚点:
(1)明特点(关键词);(2)绘图景(语境);(3)析情感(主旨)。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描摹图景:诗歌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2.概括特点: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3.作者情感:暴风雨将临,诗人却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三、形象鉴赏·物象
1、鉴赏思维切入点:物象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它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1)捕捉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鉴赏依据);
(2)联系诗人经历和社会环境,揣摩所托之情,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精神。
2、组织答案落脚点:
(1)明特点(关键词);(2)找依据(语境);(3)析情感(主旨)。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步骤1: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雪未消”,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
诗歌欣赏教学设计 篇3
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文学史上李白、杜甫等优秀诗人及其经典诗歌作品?最近几年整个中国诗坛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诗歌教学怎样操作?对高考作文中用诗歌答卷是否应当作出限制?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部分教授、专家(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方智范(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过去由于受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方法的制约,诗歌赏析一般存在两个误区,即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的两分法和形式与内容的两分法。我们要走出这两个误区,解读作品的思路要多样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多学习一些诗歌理论和东、西方的美学知识,这样才能从容地分析中国诗歌。要注重通过意象、意境把握诗词,注重韵律与情感的关系,明确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割性。
黄玉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我读了李白的900多首诗歌,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我都反复地思考和揣摩。也细读了别人对他的评价,比如《新唐史》和《旧唐史》里对李白的评论,一些墓志铭和碑文里面对他的记载等等。后人对李白身世的介绍,基本上都是依据了李白自己的说法。比如“李白姓李,是李暠的第九代孙”这个说法是李白自己告诉别人的,因为当初他从西域回到中原的时候是没有姓的。从另外一处史料看,当年李白的母亲曾经指着头上的一棵李子树的树冠说,“我们就姓李吧”。由此可见,李白姓不姓李,我们无从知道。
我对李白的研究还谈不上有什么新的发现,只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资料重新组合,在此过程中发现过去仅凭某些资料对他的评价是欠妥当的。传统观点认为李白非常有骨气,非常清高,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看,他好像是不愿意做官的,好像他从来不去求人。但我发现他在很多诗里,流露出了谄媚的一面,在很多场合是有求于人的,而且有的时候也会运用一些奉承拍马的语言。当然,我们不必对古人作过多指责,但反过来我们也不能说他很有骨气。另外,李白至少有十几首诗谈自己杀人,“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那么,他究竟杀过人没有?我没肯定他杀过人,但李白自己说他杀过人,他觉得这是很豪迈的事情,是英雄豪杰的表现。
李白的大部分诗歌写得相当好,我要探讨的是他的诗歌为什么写得好。李白实际上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个人主义者,当他内心受到了压抑,个人的享乐追求达不到的时候,他就对社会不满,通过诗歌发出了强烈反抗的声音。这个声音,其实也是人们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发泄的一种个人情绪。因为在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种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或者目标的愿望,如果不能实现,就要发泄。当我们看到李白这些诗歌的时候,好像他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因而就会得到一种快感。
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介绍给平民百姓,谈了中国的大诗人李白之后,将介绍杜甫,然后介绍苏东坡。介绍李白,我是想还李白真面目。现在有很多人的真面目我们实际上是看不清的。我始终认为,还历史人物真面目是没有错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还了他一个“真面目”,是不是扭曲了他。有人说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已经有定论了,我认为对李白的评价是可以有不同意见的,大家可以探讨,但不必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
我对杜甫的评价与文学史上对他的评价基本一致,因此我就不会谈“还杜甫真面目”的问题。我研究杜甫侧重的是他怎样处理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当这种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比如,杜甫看到了因战乱导致家破人亡的景象(“三吏”“三别”),却又鼓励别人从军打仗。可见,杜甫的思想是很矛盾的,因为他不得不考虑“有国才有家”。杜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流浪逃难中,有时,他受的苦比普通老百姓还多。他深深体会到自己就是一个最底层的老百姓,所以并不是他故意要为老百姓呐喊,而是他作为老百姓中的一员在为自己呐喊。
杜甫的诗歌,我着重研究了那些别人不大注意的,比如《同谷七歌》。这首诗中写到同谷(今甘肃成县)那个地方,人没有东西吃,只能和猴子抢树上的栗子充饥……像这样的辛酸,杜甫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本身就是一个底层的文人,所以他能够写出忧国忧民的诗歌来。历史上把杜甫称作“杜工部”,“杜工部”只是一个空头衔,“杜拾遗”虽是实职,但当时兵荒马乱,而且只做了一年半。杜甫与那些长期为官的人是不同的。
通过杜甫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杜甫所处的时代,弱势群体遭受的苦难达到了我们不能想象的程度。当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也是应该给予关怀的。
苏东坡很旷达,曾经身踞高位。他既善于享受生活,又能够关怀别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在处理个人得失时能做到“任运顺时”“随遇而安”“宠辱不惊”,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
刘国正(著名语文教育家、诗人、杂文家):南京搞诗歌教学,搞得非常好,着重的并不是怎么教,而是叫学生多读。我参观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活动,叫诗歌联诵。有三十多个小孩子围一圈,每人抢着背一首诗,最长的可以背《木兰辞》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背得非常熟练,而且带表情,字读的也很准确。当时我以为仅仅是孩子们的一次表演,问他们,“你们就会这几首吗?”他们说不,已经背了五十多首了。诗歌教学不要讲究那么多,要让他们反复的朗诵,达到背诵的程度。必要的地方点一下,比如字的念法,还有这首诗的意思。还有要教给学生一点诗的知识,如什么叫平仄等。借鉴以前传统的教法是可以的,但有的地方提倡学生摇头晃脑,那是过去私塾老先生的教法,并不是一读旧诗就要这样,把小孩搞得很丑,不要这样做。
李新宇(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十几年来,也就是写完《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之后,我对诗歌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我个人对诗歌的理解与当下流行的诗歌观念有较大距离,所以评价也很不同。在我看来,中国当代的大多数时间段里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北岛等人的崛起算是对几十年历史的一点填补,但在朦胧诗后,诗歌的主流却又走上了一条下滑的道路,尽管很热闹,能够留给历史的有价值的东西却不是很多。现在的诗歌创作不是没有佳作,但整体上似乎处于无路可走的状态。
陆志平(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语文教育专家):白话文运动以后,诗歌这种思想表现方式已经很少使用了,现在的诗歌教育和学生对诗歌追求的热情、表达的能力都不太理想。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写诗的安排也比较少。当然也不排除学生中有诗歌天才,但面对国家统一考试,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表达出来,没有必要用诗歌来写作文。诗歌这种表达方式更多的是情感、情绪、形象,不容易把深刻的道理说清楚,很多人不能很好地把握。而且有时候命题和诗歌的表现方式也不切合,有的命题不一定能写成诗,或者说是很多人不能把它写成诗,只有很少的大诗人在这种明确的规定下能写。再就是
诗歌这种表现形式会给评卷带来困难。高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太大了,而且对现在的高中生普遍提出诗歌写作的要求为时过早。如果要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引导,可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进行,个别人的兴趣爱好在大面积考试情况下可以不去考虑。
莫砺峰(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学语文课本里选的一些经典诗词都是应当背诵的。年青人记忆力好,背诵上百首诗歌是有必要的。但不要给学生规定硬性指标,要启发引导学生,让他觉得背诗词是一种愉快的诗歌欣赏。
我们传统文化中比较优秀的成分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古典诗词中。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带有一种审美的倾向,古人对于生活意义的认识,对人生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审美的。真善美是结合一起的,这在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体现。提到李白、杜甫、文天祥,提到艾青和臧克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的诗歌。语文知识学习是通过审美来接受的。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经过潜移默化,语文教学就会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诗人):当代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诗人们热情很高;公开发行的诗刊和民间诗刊非常多,各地举行的诗歌研讨会也很频繁,从这些方面来说,中国当代诗坛并不萧条,但也称不上繁荣。诗坛繁荣意味着涌现出一些大诗人或者说比较优秀的诗篇很多,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大家可能会觉得没有出现大的、有影响力的诗人,没有出现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的优秀诗篇,是不正常的。的确,当代诗歌作品很多,但真正写得好的不多。这可能与诗人的创作主题有关,有些诗人太关注个人情感,热衷于表达一些别人琢磨不透的思想,甚至有时太自恋。由于当代诗人创作思想有偏颇,在艺术上过分追求离奇古怪的风格,虽然写诗的热情非常高,但作品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近几年,中国诗坛处于一种急剧分化和动荡变革的状态。朦胧诗人已经开始退出诗坛,他们的注意力已转移到别的领域。影响诗坛的主要是所谓的“第三代诗人”,即通常所说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当这两派分裂时,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一派趋向于雅,一派趋向于俗;一派趋向于精神追求,一派趋向于日常生活;一派趋向于书面语,一派趋向于口语。正当这两派争论不休时,一批“七零后”诗人登上了诗坛,而且很快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期间还有一些被遗忘的人,即“中间代”。“中间代”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实力派诗人,没有很大名气,但有创作实力。另外,网络写作是跨时代的,各个年代出生的人都可能在网上写作,其共同点是写作伦理不强,作者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网络诗歌显得比较粗糙、语言比较野蛮。网络诗歌是一种新事物,它有自身的活力,需要经过去粗取精、自我淘汰、自我完善的过程。
跨越诗歌的障碍——诗歌的教学 篇4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深深的感到, 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 虽能诵读, 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 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 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 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 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 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 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 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 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 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 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 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 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 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 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 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 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 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 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 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 时代不同, 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 所谓“文如其人”, 其实, 诗也如其人, 绝大多数的诗人, 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知其人, 方能解其言”。因此, 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 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 狂傲的独立人格, 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 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 在李白的乐府歌行 (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 和绝句 (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中, 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 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 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 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 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 爱国情怀终生不渝, 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共立下“穷避方绝域, 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 晚年十分凄苦, 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 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 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 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 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 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 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 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 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 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 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 无不如是。”由此可知, 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 “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两者结合, 相辅相成, 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 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 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 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 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 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句诗, 六种意向罗列起来, 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意”与“境”浑然一体, 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同样若想拜会作者, 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 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 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 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 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 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 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 也更难把握, 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 (不完全句) 等语法现象, 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 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 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 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为了表达的需要, 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 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 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 “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 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 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 在散文中也有省略,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 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 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 这四句是不完整的, 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 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 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 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 触景生情, 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 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 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 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一般而言, 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 学生容易领会, 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 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 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 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 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 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 必须用简洁的文字, 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 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 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 下句省去了“迢迢”, 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 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 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 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 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 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 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 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 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 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 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 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 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 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 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 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 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 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 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 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 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 诱发通感, 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 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 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 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 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首先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 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 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 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 在班级大声朗读, 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 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 使朗读者进入诗境, 品味其中的意蕴美, 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 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 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 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 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 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 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 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 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 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 结构的匀称错落, 意蕴的含蓄隽永, 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 一幅图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 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 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 领略诗歌语言美, 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 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诗歌教学设计 篇5
《十二月歌》是小学一年级的一篇课文,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要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十二月歌优秀教学设计,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及词语,认识新笔画“撇点“。
2、朗读课文,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2、朗读课文,品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吗?
2.听学生回答,继续问:你们最喜欢那个月,为什么?
3.这里有一首小诗,把你们喜欢的月份都写进去了(板书课题:十二月歌)。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自由回答,齐读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常识入手,让他们简单说说自己喜欢的月份,再带着兴趣学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己先试着利用拼音读读诗歌。
2.老师范读,你们仔细地当小观众,再想想是否能读准确。
3.听了老师读得,说说你学会了哪些字。让学生通过听读,说自己学会的字音。再教同学们读两遍。
4.你们听得真认真,下面再和你的同桌读读,把字音读准,读通句子。
5.小组开火车读句子。
6.师出示词语,谁能来当小老师,教教我们?指名学生教读词语。
7.出示生字,你能和你的同桌一起把这些生字宝宝记住吗?同桌互考生字。
8.做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听老师范读,识记生字。
同桌互读生字。
开火车读句子。
指名认读词语。
同桌互考生字,游戏检查生字。
让学生从听老师读中纠正自己的读音,也是学习识字的一种方式。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测读书的情况,学生兴趣颇高。
三、朗读课文,品读感悟。
1.先自己读读课文,你喜欢哪个月,就把这一行诗读一读。
学生自己练读。
2.在小组内交流。读你喜欢的一行诗,说说为什么喜欢。
3.在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一行,就出示带这行师的图片。
(1)“正月新春舞龙灯”:让学生读后说原因。一年一度的春节可热闹了,过年你高兴吗?带着这种高兴的劲头读读这行。
(2)“二月郊外放风筝”:喜欢放风筝吗?喜欢的孩子读一读这行。
(3)“三月清明杨柳绿”、“四月牡丹花正红”:你知道“清明”是什么意思吗?(听学生说)
三、四月正值春季,花红柳绿非常美丽,谁能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4)“五月端午赛龙舟”:每年端午节时都有赛龙舟,你见过赛龙舟吗?给我们介绍。
(5)“六月荷花满池塘”:喜欢荷花的孩子一起来读这行。
(6)“七月牛郎会织女”:听过这个故事吗?谁来简单地给我们说说?
(7)“八月中秋桂花香”:让学生自己说对这行诗的理解。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八月正是桂花飘香之时,多美呀,我好像都闻到了桂花的香味了。喜欢的孩子读这行。
(8)“九月登高过重阳”:“重阳”是什么时候?
(9)“十月满园橘子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除了橘子熟了,还有什么要收获的?
(10)“冬月大雪压青松”、“腊月梅花傲冰霜”:为什么喜欢这两行?(听学生说)寒冷的冬天,百花凋谢,只有青松和梅花才傲霜斗雪,用自己的语言夸夸它们。
4.我们把这十二个月连起来读一读吧,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自由练习读文。
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全班交流,读中感悟句子。在交流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一句一句的读。
齐读课文。
每个月都有不同的特点,都有值得喜爱之处,但考虑到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月份进行学习,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同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每个月都是那么的美好,值得我们好好去珍惜。
四、教师小结。
1.你学了《十二月歌》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2.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十二个月的景致,老师才发现,原来每个月都那么可爱,春有繁花似锦,夏有荷花池塘,秋有金橘满枝,冬有梅花傲雪。老师和孩子们一样,喜欢每个月。那我们就一起珍惜我们的美好时光,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个月、每一天吧!
谈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自己谈读了诗歌后的感受,自己学了诗歌后感受到的美。教师的适时总结,升华了这首诗歌的含义。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二
一、复习导课。
1.一起来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2.导入: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都有它的特点,今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的界限,去领略一年12个月不同的风貌吧!板书课题
认读生字卡片。
齐读课题。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及时地复习生字,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并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指导书写
一、指导书写。
1.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不但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还读会了课文。老师真高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的笔画朋友,它藏在“女”字中,谁能把它找出来呢?
2.师教读“撇点”,并书空和练写“女”字。
3.“九”字只有两笔,但它的笔顺容易错,我们一起来空书。最后一笔是什么?“横折弯钩”。出示“九”和“气”,观察一下,它们的最后一笔有什么不同?
4.“四”字里面像什么字?(听生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提醒:中间像“儿”字,但是不要写成“儿”字,“竖弯”不能写成“竖弯钩”。描红后练写。
5.让学生观察“午”后说应注意之处。提示:竖不能出头。你能编个顺口溜或儿歌区分“午”和“牛”吗?
学生想办法记,描红后练写。
6.教师巡视指导。
找一找“女”字中的“撇点”。
书空练写“女”
书空“九”,并观察“九”和“气”说出它们的最后一笔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四”字里面像什么。
在观察的基础上编顺口溜区分“午”和“牛”。
描红后练写书写。
本课的五个生字,看来简单实则易错。所以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自己去发现易错之处,并提醒全班同学。在学生写时,教师巡视指导,以便于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三、指导积累词语
1、读一读词语花篮的词语。
2、说一说你还喜欢课文中哪些词语?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读一读。
说一说。
抄一抄。
让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四、教师总结
诗歌体式与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6
观摩了特级教师李仁甫的《〈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见《中学语文》2016年第5期上旬刊),就像听了一首流畅、优美、浓烈的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令人心驰神往。从诗歌文体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引导这一角度来看,该案例的教学内容确定可谓是恰如其分。
一、诗歌的体式对教学内容的引导
文体教学一是指导学生以合适的目的去看特定的文本,阅读散文就要按照散文的方式来进行;二是在特定体式的文体里,指导学生从重要的地方看出课文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具体来说,“体式”有两层含义,一层就是文本的类别,就是文本的体裁;第二层是单个文本的特定样式,也就是个体文本所具有的特殊的表现形态。所谓依据“体式”确定阅读教学内容,就是不仅要把握“这一类”课文的特征,还要深入领会“这一篇”课文的独特之处。
《沁园春·长沙》是苏教版必修1的起始篇目,采用的是用古典词格写新时代内容的“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因为是新诗单元,有很多老师把《沁园春·长沙》用新诗和现代诗的方法进行讲授,这就走进了误区。因为《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既不是新诗也不是现代诗。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语得到佐证。单元提示语有这样一句话:“这里选录毛泽东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我的解读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诗”是在用白话写诗,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编者意图是“与新诗进行比照”,那它肯定不是新诗,否则,比较什么呢?总之,课标教材的单元提示可以让我们得出这个结论:《沁园春·长沙》不是新诗,而是一首词,教授这篇课文切忌把词当成新诗或现代诗来教。弄清楚了课文的体式,就有了教学内容的初步确定。
李老师这一点把握得特别好,他站在整个单元的目标上开门见山引入了这篇课文。没有辞藻华丽的导语,更没有影音绚丽的渲染,而是从课本的编写体例入手,让学生对现阶段学习任务和长远的学习目标有了总体把握。李老师以“吟诵青春”为线索,贯穿了整个课堂活动,在实现本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同时落实了单元教学目标,真可谓德泽心田且润物无声。
诗歌教学首要切入点是诵读,虽然学生可能还不能完全读懂诗的意思,但是可以在诵读中整体感知作者的情感。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想象思维,自由创设诗歌的整体意境。吟诵的重要性在《沁园春·长沙》中显而易见,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吟诵,将学生一步步地引向作品深处。李老师对读的理解:“吟是有节奏地读出来,吟诵,就是我们不仅仅是有声音地朗读, 还要有节奏地朗读”,“不过背诵和吟诵还不是一回事, 吟诵要求有节奏、有声音地朗读出来”。知识点的辨析,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既起到了提醒作用,又为进入下一个环节做好了自然的过渡。
二、诗歌的语体对教学内容的制约
“语体”指语言运用的风格。诗歌语体属于文艺语体,具有形象性、生动性, 富有感染力的显著特征。诗歌的情感,既要吻合作者的内心感受,又要打动读者。因此,词人在填词时特别注重炼字,用韵律、意象等来增强诗歌语体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沁园春·长沙》一词不仅精神境界崇高博大,语言风格也是雄奇壮丽。这直观而富有张力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表达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整首词的语言形象、精练、可感,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最具特色的是《沁园春·长沙》中所运用的动词,灵活多变,生动准确。
词中一个“看”字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寒秋之景。选取“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霜天”“鹰”“鱼”等意象,从“远眺”“近观”“仰视”“俯瞰”四个角度描写景物,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湘江秋色图。接着一“怅”一“问”,由景入情,转入到情感的抒发,表明了词人伟大的抱负。在处理这些动词时,如“看”引领出的“遍”“染”“争”等字用得生动传神,好在哪里?与一般的老师不同的是,李老师以一种简单形象自然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点。李老师不是生硬地解剖深挖这些字,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边吟诵,边思考,边表演,从字面到字在语境中再到学生的亲身体验,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感受词人炼字的效果。
《沁园春·长沙》节奏的划分,运用两字一停顿的规律。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节奏感强烈,读起来铿锵有力,显示出词人洒脱、豪迈的英雄气概。《沁园春·长沙》作为一首词,李仁甫老师在这堂课中指导学生吟诵时,如果能给学生划分节奏示范朗诵,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节奏音韵,朗读效果会更好。
三、诗歌的抒情性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抒发情感、直视生命意义是诗歌最本质的目的和功能特征,抒情性更是抒情诗歌的本质特征。一草一木总关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中的自然景物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借助景物意象来抒发情感,创造诗词的境界。
《沁园春·长沙》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整首词洋溢着激扬进取、豁达向上的情绪,感受的是词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表达的是词人勇当中流砥柱的决心和对革命前途的信心。因而,词人选取了能传达自身情感的意象。“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前途的美好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表明了词人经得起困难和考验,对解放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此外的“独立寒秋”“峥嵘岁月”“中流击水”画面都与词人所表达的革命壮志一致。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词人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心态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可谓以景衬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般老师解读下阕,常详细引证词人青少年时代在湖南的革命经历,甚至找很多资料介绍词的创作背景和毛泽东的生平,一首词学下来浸染的全是革命的血泪史,老师告诉学生要像毛泽东一样心怀天下,为革命奋斗终身。一堂语文课就这样上成了政治课,失去了“语文味”。然而,李老师引导学生赏析诗的下阕,仍旧采用“吟诵”的手法,让学生读他们喜欢的诗句。下阕的情感与年轻的孩子们的内心不谋而合,不难看出诗中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热情,对达官显贵的蔑视——尽管让学生们去读,去“吟诵青春”,这既扣住了本专题的主题,也扣住了往年高考的作文,更扣住了作者以及读者的情怀。下阕直白,但同样豪迈,蕴藉的结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言有尽而意无穷。每一次的深情吟咏,阐述喜欢的理由,春水无痕地完成了对诗句的理解,而在李老师的点拨下又浑然一体。
回顾这节课,没有作家生平、主要作品以及相关文体知识的介绍,甚至创作背景也只简单处理。这样的课堂,很少在学生看得懂的地方操心,利用更多时间的解决重难点,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可以安排多样形式的教学环节,课堂还会有更多精彩美妙的生成。李老师确定了正确合宜的教学内容,学生入情入境,实为一堂有“语文味”的课。
诗歌欣赏教学设计 篇7
1 感受其整体
要想更好的融入诗中的意境, 就得从整体把握。
一首诗是完整的。诗人在创作时, 其思维是前后呼应、紧密联系的, 这就是在学习诗歌时要感受其完整性。但是它的词、句之间联系松散, 画面景物之间有时不用词语粘接, 诗行里有跳跃转换, 形成艺术空白。在这一基础上, 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 理解、补充和丰富其内涵。然后把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一首好诗的所有元素如艺术空白、韵律、语言、形象等都是为诗人旨趣服务的, 所以在教学中应灵活地将诗的相关元素纳入到理解诗的旨趣这一环节上来。
2 与作者对话
诗歌是诗人对自我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 所以要想真正的理解诗歌的寓意, 就应该了解诗人是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来完成作品的。
伟大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整个画境一片孤苦清冷, 陡升一片寒意。柳大诗人为何此时是如此心境呢?《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首小诗, 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 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 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 表现了他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在诗歌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使学生的主观意识深深地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 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诗眼是指可统摄全篇或使全篇生辉的字句。许多优秀诗作往往别具诗眼。由这些诗眼可窥全诗精髓。
3 反复诵读
教学诗歌, 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 遐想自由, 意境深远, 叙述事件简练集中, 主观色彩浓烈,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这些特点适合朗读, 而且, 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 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
首先要学会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 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 体验到作者的写作心理。
其次要懂得对诗歌的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 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认识, 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 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4 教师引导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师生是教学的统一体。教师引导的艺术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条件。
4.1 感受语言美
教师用优美的语音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感。用优美的语音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
欣赏是诗歌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中,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要读出字词句与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在品析字词中, 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这样在教学中, 不仅帮助学生发掘了诗句中的语言美引起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在语言表达上仔细推敲, 选用最恰当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4.2 感受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才能受到美的感染, 获得美的熏陶。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 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 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 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 显得分外的圆。
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 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入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 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啊。所以, 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 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 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 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
4.3 感受旋律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 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 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 字音的响沉强弱, 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 才能心神合一, 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 选取与课文的色彩、节奏等审美意象相和谐的音乐, 使二者完美的结合, 就会用美来滋润学生的心灵。
4.4 感受意境美
意境, 是指诗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 既要把握诗人抒发的感情, 又要理解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的。诗歌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 表达感情。形象是诗的本质。
“诗贵言境, 以境表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诗歌,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揣摩诗歌的意象, 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
白居易《暮江吟》,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铺”字也显得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 江水缓缓流动, 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 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 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 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 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 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 描容绘形, 令人叹绝。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 没有古老的景, 更没有孤立得的情。诗中的景不是一般的景, 是含情的景;诗中的情不是一般的情, 是景中情。因此, 我们在教诗之时, 紧扣情和景, 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
摘要:小学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主成部分。本文探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探析如何使小学生在学习诗歌中真正的感受到诗歌的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感受
参考文献
[1]郡贡祥.朗诵艺术谈.
[2]小学教学全书语文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良田.教学手段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86.
[4]王松泉, 王相文, 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25.
诗歌欣赏教学设计 篇8
一、选准教学“切入点”, 进一步明确复习教学思路
在高中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明确复习教学思路, 尤其是要选准切入点, 引导整个教学工作向着高效方向发展。首先, 教师要潜心研究考点, 可以结合各省市近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诗歌鉴赏的考查范围与跨度很广, 涉及到诗、词、曲, 跨度从周代到清代, 选题范围较为广泛, 教师应当多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从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诗歌画面的想象、表达的技巧、思想情感的表露等考点的研究分析中, 提炼教学要点, 提升教学针对性。其次, 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发挥出来, 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与合作学习, 放手让学生开展学习, 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 在提高诗歌鉴赏复习成效的同时,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全面达成教学目标。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科学记忆指导, 引导学生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来进行科学记忆, 花最少的时间达到最高的记忆与理解成效。
二、强化领悟“提升点”, 进一步夯实诗歌学习基础
在诗歌复习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着力于考点知识的记忆巩固, 还要注重从诗歌背景、原型意象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方面夯实学习基础, 为全面提升复习教学成效奠定坚实基础。首先, 教师在教学中, 应当注重重现诗歌的背景, 让学生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古人说得好, “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学生要实现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的深刻理解, 就必须要对世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之中所要体现出来的时代烙印进行全面的了解, 不同时代的诗人, 其作品之中所反映出来的内涵与情感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李白、杜甫与杜牧, 分别生活在盛唐时期、盛极转向衰败时期以及晚唐时期, 他们的作品中就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不注重对诗人所处时代的了解研究, 是无法全面领悟作品内涵的。对于诗人个体而言, 自己的境遇、仕途等方面不同, 也对作品的风格烙上了鲜明的印记, 如同为唐代的三位诗人, 都写过有关蝉的诗, 正处于官场一帆风顺的虞世南写道:“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具有鲜明的得意之情;骆宾王身陷囹圄, 写道:“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从中可以体悟出患难之感;而李商隐仕途不顺则写道:“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从中可见牢骚之意。由此可以看出, 三首诗中都在咏蝉, 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 但是自己所处境地、前途不同, 所言之志差别很大。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包括诗人的人生发展轨迹, 全面提高鉴赏领悟能力。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原型意象。古典诗歌内涵丰富, 许多事物是诗人笔下的常用意向, 如柳寓意送别, 菊寓意高洁、隐逸, 松代表顽强不屈, 梅代表高洁、刚强等,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指导点拨, 进一步提高学生领悟隐含情感的能力。另外, 教师在诗歌鉴赏复习教学中, 还要引导学生研究分析诗人的语言特色, 如陶渊明的语言特色为平淡自然, 王维语言特色的的清新雅致, 王昌龄语言特色的雄健激昂等, 以此入手, 夯实基础, 为学生全面深入掌握诗歌情感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三、拓展能力“拓展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建设较为重要, 要突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情感启迪能力。首先, 要注重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古典诗歌鉴赏中, 除了要对诗歌背景、诗人情况、意向寓意等知识做到熟悉与掌握, 同时要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章法布局等方面知识有效掌握, 如抒情方式可以范围直接与间接两种抒情方式, 而其中间接抒情又可以细分为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不同方式, 从表现方式上可以细化为象征、反衬、对比、烘托等等, 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比喻、拟人、夸张、用典、顶真、互文、借代以及对偶和通感等, 只有建构起系统的知识, 才能够全面提高鉴赏能力。其次, 要提高学生两种重要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分类答题能力, 诗歌鉴赏主要采取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分析语言型等不同类型, 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答题的技巧, 如分析语言型的答题技巧可以归纳为:以诗歌中关键词揭示语言特色, 并选取诗歌之中的语句来对这种语言特色进行详细分析, 并阐述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主旨, 通过技巧的掌握提高答题能力。要着力提高学生诗评写作能力。
诗歌《致橡树》教学设计 篇9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的女性爱情世界。
一、教材分析
《致橡树》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高雅杰老师主编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新编大学语文》友爱真情篇。本篇目选取了14篇古今关于友情、爱情的文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不同问题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友情、爱情观。
《致橡树》是当代女诗人舒婷创作的一首爱情诗。诗歌采用象征手法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爱情观:既平等独立又互相依护。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大一新生。会计专业最大特点就是女生较多,大概占90%。这些学生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但大多数知识面狭窄,文学鉴赏能力不高,因此教学中将使用情景设置法、激情诵读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他们正值青春萌动年龄,憧憬爱情,但对爱情的理解甚为肤浅,需要及时正确地引导。教学中应立足学习主体,突出文本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学生今后人生打上精神底色。
三、教学目标
(一)三个目标呈金字塔状不断推进。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朦胧诗、舒婷诗歌的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理解诗歌中橡树和木棉等意象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和品味,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学习过程中探究诗歌的意象和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诗人平等独立又互相依护、亲密无间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各种意象的内涵;感悟诗人提倡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意象象征的爱情观———自主独立、平等依存、亲密相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
3. 课时:2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一)教法设计。
1. 情景设置法:创设爱情诗歌学习情境,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2. 激情诵读法:让学生通过激情诵读,感悟诗情,探究本诗主旨。
3.提问探究法:提出问题,爱情是什么?女性在爱情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网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预习音视频,课后布置作业,在线批改,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向教师倾诉,教师及时回复。
(二)学法设计。
1. 设疑探究法: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诗。
2. 品读感知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欣赏品读,让学生感知诗歌魅力特色。
3.互动共鸣法: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互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问卷调查,让学生在学习和品读中与诗歌产生共鸣,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深情开场,导入新课。
开场导语:爱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两颗心的吸引,或两颗心的撞击。
提出问题:爱情到底是什么?女性在爱情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样的?走近作者,介绍作者、朦胧诗和创作背景。把学生带入诗歌创作情境中。
简单介绍木棉和橡树两种树,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二)欣赏诗歌,品味感知。
听赏诗歌,初步感受诗境,体味诗境,让师生静听来自诗人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三)分析意象,探究赏析。
1. 提出问题:诗名中的“致”是什么意思?是谁致橡树?其实质内涵是什么?待学生思考回答之后说出正确答案。
2. 赏析意象,理解诗意: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除了橡树和木棉,诗中还出现了哪些意象?
(2)对这些意象,诗人持什么态度呢?
(3)诗人为什么对这些意象持否定的态度呢?
分析问题,得出答案,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否定的意象。请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找出木棉和橡树关系亲密的句子?
(2)分析木棉和橡树形象及象征意义?
(3)木棉和橡树应当怎样面对生活?
(4)诗人向往的是一种怎样的爱情?
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明白诗人的爱情观。
3. 诗意总结作者在诗中表达的向往的理想爱情模式。
4. 归纳全诗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阅读,横向体会。
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播放电影《简·爱》片段,补充《简·爱》对白。《简·爱》通过描写简·爱与罗切斯特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地位低下但是独立坚强勇敢的新时代女性形象。无独有偶,在《致橡树》中作者把“木棉树”幻化为一个温柔的女性向爱人“橡树”表达自己纯洁高尚热烈的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木棉”的自立坚强。除了主旨,在人物形象上,两篇文章默契十足。
从“横向延伸”这个方面拓展话题,目的是通过把话题延伸到课外,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思维[2]。
(五)师生互动,讨论正确爱情观。
1. 提问在座的同学们是否赞同舒婷对爱情的态度?
2.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爱情是什么样的呢?
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代入本诗,多元化理解课文,从“纵向深入”这个方面拓展话题,目的是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实质性问题深入思考,产生更深刻且多元的感悟[2]。
(六)作业完成。
让学生登录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完成作业,反馈学习情况。教师在线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
(七)学习总结。
爱,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女人对爱情的追求绝不亚于男人对事业的执著。自古以来,爱成为多少女人终生的困惑,她们在爱情中寻觅自我,最后又在爱情中失去自我。
舒婷在《致橡树》中解释了她的爱情观———爱不但是心灵相通,更是人格的相互吸引,两个相爱的人只有相互平等独立才能相互交流、并进。舒婷这种对爱情的理想追求,表现了现代女性的自觉、自省、自强,反映了知识女性爱情观、价值观的觉醒,显示了女性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欣赏、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之美,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节课在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质疑、探究、争鸣中创设了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大语文教学观,真正实践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致橡树》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诗歌文本,将意象、情思、哲理融为一体,非常适合朗读[4]。但无论以何种方式朗读,都必须建立在必要的分析理解基础上。所以本课在必要的知识交代基础上注重指导学生品读,以期贯彻本教材的基本理念,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凯果,熊宝莲.女性诗歌的崛起——论舒婷诗歌的艺术世界[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2][3]王玮.实现“对话教学”的四种形式[J].人民教育,2004,(8).
诗歌欣赏教学设计 篇10
一、以读为本, 琅琅书声中感悟
朗诵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宝, 对于小学生来说, 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 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苏教版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 都有这方面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 教师更应该明白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接触文本, 要读懂文意,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让学生边读边听, 边读边学, 边读边思, 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朗诵应讲究方法, 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如初读, 读准字音 (查字典及结合课文注释) ,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再读, 整体感悟, 把握其节奏及感情, 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一般情况下, 对于诗歌, 应多指导学生大声朗读, 读出感情色彩, 读得琅琅上口, 熟读成诵;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时, 应指导学生齐读, 让学生领略诗歌的优美;欣赏其艺术特色时, 应指导学生自由读。当然对诗歌更高要求的朗诵, 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必定是在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之后,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而把握诵读的感情, 洋溢着朗读的渴望。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 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每一步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朗诵要求。
二、巧抓诗眼, 平等对话中理解
每一篇现代诗篇, 尽心涵泳, 总会从诗篇中找到现代诗的“诗眼”, 这“诗眼”或明或暗, 或显或隐, 或是一个字, 或是一个词, 或是一句诗, 找到它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 只有准确地捕捉到正确的“诗眼”, 整个教学环节才能不偏离“准确的航线”。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时, 可紧抓诗眼“绿色”一词, 展开教学, 让学生自我开掘, 发现“自己的课本”、寻找“心中的色彩”, 力求在学生心理图式和文本图式之间架起一座互为融通的桥梁, 以便和文本平等对话创造条件。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 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 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 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 这是师生共同艰苦跋涉, 奋力思考而得到的新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这一意义的追索中得到了升华, 同时, 它又激励着学生进入一个更新的阅读期待, 激励着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对话平台, 俯瞰一个更加崭新的世界。
三、链结生活, 个性解读中提升
教学现代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当然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生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让他们自己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 故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诗人以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诗歌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 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这种机会。如问:请把你喜欢的诗句向同学大声朗读出来,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请找出你认为写得较好的诗句或词语, 并简要说明原因。经过我的多次实践, 这种情况下学生皆能有所发现并不时有精彩而独到的见解, 特别是对词句的理解, 往往具体而深刻。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的个性皆能得到张扬。我们有时可以在找准整首诗歌的关键之后, 再找一个小的、贴近学生生活、情感的切入点, 作为进入一首诗的楔子。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独特的个性化解读, 甚至要引导学生有独特阅读体验。新课标指出“文学作品得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应鼓励学生积极的, 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 诗歌尤其如此。
四、新旧迁移, 巧妙拓展中品味
现代诗歌精练、含蓄, 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千万不可忽视语言文字的品味。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我们爱你啊, 中国》第二小节时, 在引导学生体悟诗人用词的精当时, 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文章《西湖》、《黄河的主人》, 背诵其中描写西湖、黄河的精彩片断, 体会诗歌语言与记叙文描述性语言的异同, 也可引进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刘禹锡《浪淘沙》诗行, 体会不同诗人在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笔法, 体会祖国语言的生动与鲜活。
五、读写结合, 学以致用中创造
诗歌欣赏教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歌鉴赏
从阅读与鉴赏的区别来看,鉴赏要比阅读高一个档次。就诗歌阅读的教学来说,教师对教材诗歌的处理,只是教会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一个个体和载体,如果阅读诗歌,只停留在教材上的几首诗歌,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关键还是通过教材诗歌的载体,教会学生独立准确的鉴赏诗歌的能力。所以,诗歌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看学生是否具备了诗歌鉴赏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诗歌阅读教学也就是诗歌鉴赏教学。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一)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二)诗人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特点。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四)诗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三、强化书面表达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之后,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往往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因此,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逻辑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见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论,也应当能够自圆其说。
以上主要从诗歌的内容、形式以及答题技巧几方面,对诗歌鉴赏进行了粗略的谈论。我相信,同学们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 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克服功利主义思想,摒弃为做题而做题的做法,就一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在平时的学习和高考中游刃有余。
诗歌欣赏教学设计 篇12
一、纯音乐欣赏
纯音乐的欣赏方式就是把欣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音乐音响结构的展开特点上, 以感受音乐中的形式或情绪基础为目的, 也就是欣赏者把注意力投入到音乐的结构布局、和声效果、曲式、调性调式以及音色等等诸如此类的带有一定技术性的问题上。这就要求听赏者必须具备一定得音乐专业知识, 在这里的欣赏不仅仅只是欣赏, 它的要求相对比较深入, 在聆听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思考和总结, 而了解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的真实目的或写作背景就显得必不可少。当然, 这种听赏如果仅是一次两次的听赏, 可能还不能洞见所有的问题, 必须通过反复聆听来获得对音乐整体的了解, 而这种了解是相对比较深刻, 带有理解性的进入式了解。
二、体验式欣赏
体验式欣赏方式则是一种以情感体验为中心, 调动自身联觉的各种感知完成整个欣赏的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 体验情感和情绪是最重要的, 通过想象的活动来理解音乐所描述的各种内容。当然, 这种体验式的欣赏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主观能动性。比如当我们欣赏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时, 也许我们并不知道这首乐曲的内在含义或写作背景, 同时对作曲家的生平也不了解, 但只要我们听到终乐章《哈利路亚》时一样会被感动, 会觉得肃然起敬。显然, 我们被一种激昂、肃穆的感情所打动。有些音乐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去加以体验, 并与乐曲所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 由此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三、戏曲欣赏
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戏剧文化, 它既古老又年轻, 至今仍活跃在中国城乡及世界许多国家的舞台上。它是人类文明的财富, 是中华艺术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以戏曲欣赏也是高中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 现代京剧《红灯记》在音乐、舞蹈、表演、舞美设计等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探索与改革, 虽然它主要还是采用了传统京剧的板腔、曲牌, 保留了传统京剧的风格特点, 但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民间曲调、融入了话剧、舞蹈、西方音乐等某些语汇因素, 在保留传统京剧艺术民族化风格与韵味的基础上, 有力地突破了京剧音乐固有的程式化套路, 采用个性化的音乐创作, 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说, 现代京剧《红灯记》这种创新和实践是当时中国京剧的一次重大改革。现代京剧《红灯记》在强调“革命性”的同时, 在艺术性和文学性上有其闪光夺目的一面, 如果因为现代京剧《红灯记》在创编过程中受到某些政治因素的干预, 就因此而截然否定它的文学内涵和艺术价值, 那就显得太有失偏颇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虽然要看到它政治的一面,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众多前辈艺术家们的辛勤劳动和巨大贡献!欣赏这类文革时期诞生的现代京剧,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流行音乐欣赏
受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他们往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 才能更好地吸收流行音乐中的养分, 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循循善诱, 让学生在追求审美愉悦的同时, 不断掌握音乐知识, 提高欣赏能力。在其它内容的音乐欣赏教学中, 选择符合课堂主题、优秀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补充, 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印象, 另一方面也拓宽了他们的欣赏视野, 使其从不同角度感受欣赏内容。
流行音乐如果独占了课堂, 不利于学生全方位地获得音乐知识和吸收音乐艺术营养, 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更不利于音乐的普及和发展。比如:林俊杰的《江南》, 就是一首充满流行魅力又不乏江南雅致的歌曲。这首歌在西洋R&B的节奏中特别加入了中国的洞萧与古筝, 加入了中国的古典元素, 藉此通过中国古代“侠士”的精神, 来传达爱情里所谓的忠贞;《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等诸如此类的音乐作品, 引入课堂将必然得到学生的喜爱, 从而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由于篇幅有限,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简单总结, 论述还不完善, 希望大家多多指点。不过怎样规范音乐欣赏领域的教学, 怎样指导音乐教师遵循音乐审美的特殊规律进行教学, 怎样针对高中生特点, 有效地渗透音乐鉴赏教育理念, 怎样使音乐鉴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途径, 仍是我们当前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 发展学生的听觉欣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是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技能如唱歌、演奏和识谱等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欣赏教学进行论述, 希望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欣赏,高中音乐,纯音乐,戏曲
参考文献
[1]汪焱军.音乐作品欣赏浅析[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3) .
[2]黄戈.浅谈音乐欣赏[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8) .
[3]王婷.如何欣赏音乐作品与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J].时代人物, 2008,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