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法律知识

2024-07-19

医学法律知识(共12篇)

医学法律知识 篇1

众所周知, 医学档案执法是各级各类医院档案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档案法律以及本行业法规来判明医学档案及患者行为是否出现违规违纪现象, 并对相关医疗违规违纪现象及时预防和制止, 从而保证医学档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为确保有效开发利用医学档案信息打下坚实基础。不过也要看到, 虽然近年来医学档案执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但是这与新形势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望还相去甚远。因此, 加强医学档案信息的执法, 减少医学医疗事故纠纷, 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医学档案法律执行状况

(一) 医学档案执法理念不强

现阶段仍有不少人 (既有部分患者, 也有行业专业人员以及上级主管领导) 在医学档案执法及其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糊涂乃至错误的理解, 在他们看来, 既然是市场经济, 那就一切按照市场化来运作, 医学档案不论是收集整理, 还是保管利用, 就应该完全开放。医学档案大可不必那么严格;有的以为医院追求的是市场效益, 只要把经济效益搞上去, 可以不必要抓医学档案管理, 不会影响整个大局;更有甚者认为, 档案执法作用不大, 只是做做样子, 医学档案管得太多, 要求过高。凡此种种, 给开展医学档案执法带来一定困难。

(二) 医学档案执法难以落到实处

根据笔者近年来的调查, 医学档案执法之所以难, 主要在于难于落到实处, 尤其表现在相关的收集、移交、立卷归档。《档案法》亦有相关规定, 凡是国家明文规定必须上交的档案材料,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延迟上交归档, 更不能私自保存;无须讳言, 不少医院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不少科室不能及时整理医学档案, 移交工作常常滞后也延迟。

(三) 相关立法迟缓

应当说, 《档案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档案执法带来了明确的纲领性指导, 但是也要看到, 医学档案执法是一项严密细致的工作, 需要有配套法规和规章, 由于缺少相应的地方性法规, 以及细化的解释, 档案执法难于操作。具体而言, 在对具体的违法情节进行执法处理时, 相应的裁定标准难以把握, 对涉事主体怎么处理没有明确规定, 从而影响了执法的时效性和严肃性。

(四) 执法机构不健全

应当看到, 医学档案的执法还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 可以说各级各类医疗部门医学档案管理及其相关法律执行人员编制严重不足, 未能真正成为执法主体, 自然难以维护医学档案应有的法律尊严。

二、强化医学档案法律执法的思考

给予上述医学档案执法现状, 笔者以为, 应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加快医学档案执法配套和细化建设, 具体来说:

(一) 强化法律意识

基于现阶段不断增多的医患纠纷, 以及人们对医学档案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当认知, 笔者认为, 国家应该加快医学档案配套法规立法以及细化解释, 使执法部门能够有法可依, 能够遵章办事;各级各类医院档案部门也要做好法律法规宣传,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同时, 档案部门要积极建言, 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使他们能够支持医学档案建设, 支持执法工作。

(二) 构筑完善的医学档案法律体系

要加快医学档案法律体系的建构, 就其执法立案做出详细而明确的说明, 并就医学档案的调查取证、处理等划定权限范围;同时完善医学档案的执法投诉、举证举报、备案等, 从而保证医学档案执法高效、准确, 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维护执法的权威性。

(三) 做好电子档案的保管立法

众所周知, 电子档案的原始性认定是确定其凭证作用的关键。以文件所含信息的真实、准确, 即内容的原始性为唯一标准, 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子档案规范化认证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确保文件形成之初到运行使用乃至归档管理, 整个环节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维护电子档案的有效性。各级各类医院档案部门要科学建立磁盘文件登记制度, 提前介入电子文件的形成、运作和管理, 特别是做好对电子文件的鉴定。需要明确的是, 法律是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有力武器。

(四) 完善执法机构

要想保证医学档案执法的顺利进行, 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有着功能完善的执法机构。为此, 医学档案主管部门要从政治思想高度出发, 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作风清正廉洁、业务素质高的档案执法队伍;同时加强业务培训, 使执法者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完善内部建设, 就人员任命、考核, 以及奖惩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建立物质保障体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给予档案执法部门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确保必要的执法经费, 保证执法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摘要:文章着重分析了医学档案现阶段法律执行情况, 在此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怎样加大医学档案执法的力度, 并阐明了医学档案执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档案,法律执行,探究

参考文献

[1]郭树银.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释解[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2]CJJ/T117-2007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S].2007, 9, 5.

医学法律知识 篇2

1.古生菌代表一类细胞结构更原始的微生物,下列属于古生菌的有

A.产甲烷细菌

B.极端嗜盐菌

C.嗜热嗜酸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正确答案:ABC

2.下列对菌毛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仅在革兰阴性菌菌体表面有

B.是与运动有关的结构

C.性菌毛由一种致育因子F质粒编码

D.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E.菌毛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

正确答案:AB

3.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侵袭性酶

D.热原质

E.细菌素

正确答案:ABCD

4.干热灭菌法包括有

A.焚烧

B.干烤

C.UV-C

D.红外线

E.真空干燥

正确答案:ABD

5.毒性噬菌体在宿主菌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其增殖过程包括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E成熟与释放

正确答案:ABDE

6.关于质粒的叙述,下述正确的是

A.是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

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可以丢失

D.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E.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正确答案:ABCE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获得性耐药性是不可传给后代的B.固有耐药性是指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耐药性

C.固有耐药性可以从理论上被推测

D.获得性耐药性是种属特异性的E.耐药性可以传播

正确答案:ABD

8.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是

A.耐热且抗原性强

B.均由细菌合成后分泌至菌体外

C.经甲醛处理后可脱毒成类毒素

D.引起特殊病变和临床表现

E.可引起DIC

正确答案:CD

9.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应遵守的原则是

A.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C.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的标本

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E.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

正确答案:ACDE

10.关于血浆凝固酶,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B.可阻止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灭

C.与感染易于局限化有关

医学知识小问答 篇3

感冒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使人感冒时,病毒在鼻腔中活动,使得鼻黏膜肿胀,鼻子会分泌较多额外的水份或黏液(分泌物)以帮助我们把死掉的病毒自然地排出体外。如果原本清清的鼻水变成了黄黄的鼻涕,那表示鼻腔另受到其他的细菌或病毒而发炎,黄澄澄的鼻涕就像脓一样。 人在健康时,抵抗各种病毒的力量很强。可是如果遇到忽冷忽热的时节,身体一下子不能适应,抵抗力会减弱,感冒病毒就乘虚而入,引起疾病。

流鼻涕最多见于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常见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

1、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 。

2、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 ,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 ,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7、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X线片或者CT。

8、涕中带血可以参照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9、其它原因还包括脑脊梁液鼻漏,萎缩性鼻炎等,后者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伤风感冒引起流鼻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为什么有的人感冒好了还经常流鼻涕?感冒时流涕称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的,3~5日后渐为脓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即为慢性鼻炎,就会经常流鼻涕了。

我想问一下,处女会不会得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会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由霉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所致。现在患霉菌性阴道炎的非常多,各个年龄段的都有。

其主要病因多见于:性接触传播,被污染的衣物用具,消毒不合格的卫生巾、卫生纸还有护垫。

孕妇可以服用治疗牙齿的药物吗?打麻醉药会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一般来讲,治疗牙齿有以下的药物,

1抗生素:除了四环霉素、氯霉素及链霉素外,一般而言,牙科抗生素对孕妇来说是安全的。因为感染可能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对胎儿的危害要比抗生素通过胎盘对胎儿的危害更大,所以必要时仍会建议孕妇服用。

2止痛药:一般常用的止痛药,如阿斯匹灵及普拿疼,到目前为止妇产科医师也都认定是安全的;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不会对胎儿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但是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且长期使用,会造成成瘾性,不过牙科医师不会开这种处方。

医学法律知识 篇4

1 教育方法及培养目标

1.1 培养对象

在校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

1.2 培养方法

开办全科医学专业辅修班,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周末和假期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理论课程, 在毕业实习中安排2~4周的社区全科医疗服务实习。修滿辅修专业学分者, 由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未修满学分的同学, 可依其选修全科医学课程的成绩, 计算选修课学分。

1.3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围绕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一体化医疗服务, 在不变更临床医学专业课程, 已开设《急诊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医学》、《社区护理》、《临床营养》、《老年医学》等选修课的基础上, 增设《全科医学概论》、《社区预防与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四门课程。重点讲授社区常见健康问题, 预防保健, 以及家庭、群体及社区医疗等具体内容。强调全科医生与普通临床医生的区别, 重视医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体现从等待病人上门以治为主到“防、治、保、康”一体化医疗服务的全科医学活动特征, 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职业兴趣。

1.4 教材

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第2版。

1.5 培养目标和要求

参加辅修教育的学生除了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外, 还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 初步掌握全科医学基本原理与技能; (2) 熟悉社区医疗工作范围、服务对象的特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具有对社区人群实施预防保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5) 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开发和利用社区各种资源的能力; (6) 具有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能力; (7) 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2 教学组织与管理

2.1 教学组织

由学校教务处拟定全科医学辅修计划、组织教学及学籍管理。各临床医学院组织学生报名和遴选, 学生缴纳辅修课程学习费。凡毕业后从事基层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学生, 以协议书为据全额退还辅修学费。

2.2 师资队伍

利用我校现有教师资源, 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急救医学、康复医学等专业教师。为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我们对即将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组织他们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研讨活动, 使之克服临床医学教学思维方式, 突出社区医疗服务重点。同时聘请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社区医生和护士担任兼职教师。社区医护人员直接从事社区医疗、护理及管理工作, 聘请他们授课, 内容生动且贴近生活, 学生能感受到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以及社区人群对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社区医疗的需求。

2.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是全科医学辅修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从以下3方面加强实践教学。一是要求学生利用暑期参加社区卫生实践活动;二是在相关课程中安排参观、座谈和讨论课;三是毕业实习阶段, 安排2~4周的社区全科医疗服务实习。

2.4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旨在为学生提供全科医学教学和社区医疗实践场所。全科医学教育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全科医学教育过程中, 离不开社区医疗机构的参与。我校根据“专业对口、就地就近、相对稳定”的原则, 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 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 与地方卫生分局、区一级医院、社区防治中心等单位挂钩, 以签订协议并挂牌的形式, 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基地, 保障教学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3 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方面

通过座谈交流, 得知影响学生参与全科医学辅修教育的因素很多。有利有弊, 其中: (1) 社区工作意愿。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当前社区医疗机构的工作条件、设备、环境、收入、再教育机会等均无法与大医院相比, 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到社区工作, 无法提高医疗技能, 个人成长受限制, 专业前途暗淡。 (2) 时间。参加辅修教育至少要完成含选修课在内的10门课程, 且必须参加社区医疗实践, 学习压力增太, 有学生担心会因此而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 继而影响就业和考研。 (3) 师资。主讲教师没有全科医疗的实践经验, 讲授的内容仍然是学生熟悉的预防医学知识和临床常见疾病知识, 枯燥乏味。 (4) 教材。学生普遍对所使用的教材不太满意或不满意, 认为教材内容较空洞, 且与临床医学专业内容重复, 收获不大。

3.2 教师方面

培养适应社区发展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责任, 也是教师社会职能的体现, 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每一位待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该项工作之中。但是, 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渐深入, 大家普遍感觉到教学的难度比预想的要大。首先, 担任全科医学相关课程的骨干师资主要是预防医学专业教师和临床医学相关课程教师, 在经过短期全科医学方面的知识培训后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教师讲授的多是自已比较熟悉的内容, 把握不好全科医学教学重点;其次, 他们缺乏社区实践体会和经验, 讲课不够生动, 甚至照本宣科, 社区医学特点不突出, 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所难免[1]。虽然, 学校聘请了部分优秀的社区医生来校授课, 常因人员紧张、时间冲突等问题, 使教学得不到保障。目前, 缺乏优秀的全科医学师资是教学质量不高的首要问题, 将直接影响全科医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3.3 实践教学环节

社区实习或见习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全科医学也不例外。只有通过到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习, 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全科医学的概念、特殊的知识技能和全科医生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客观上, 我校所在地的区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以医疗为主, “防、治、保、康”一体化的全科医疗服务特点并不突出, 社区健康档案不健全, 家庭医疗和护理难以开展, 健康教育形式化, 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缺乏教学经验, 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完成社区实习任务等, 限制了学生获得对全科医学的全面认识。主观上, 学生重视不够。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了辅修教育, 但是并没有下决心从事全科医生工作, 只是将社区工作作为就业备选, 或作为择业中的一个中间站过度一下。上述主、客观双重原因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资料显示, 全世界所有患者中只有6%能住院治疗, 其余94%的患者属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 如慢性病无需住院者、骨折恢复期功能锻炼者、化疗给药者、动态观察的心脑血管病患者等都需要接受社区护理服务[2]。当前, 我国仅城市社区就需要10万名全科医师, 现已取得资格的全科医师仅3000人[3],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全科医生都明显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我校开展全科医学辅修教育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有关师资培训、教材建设、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的问题, 也是其他院校开展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中的共性问题[4~5], 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摘要:《全科医学》辅修教育是迎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为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系列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本文探讨临床医学本科生在辅修全科医学知识时的问题和方法。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迎春, 胡传来.医学生本科阶段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与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 4 (2) :193~194.

[2]侯春香.转变观念重视社区护理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10) :294.

[3]王建华, 任光圆, 潘传德, 等.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2) :27~28.

[4]史亚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 23 (1) :5~6.

卫生专业知识:医学专业基础知识 篇5

76、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77、现病史:是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78、法定传染病总的有39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两种; 乙类传染病26种,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11种。

79、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心脏病表现为靴形心,二尖瓣狭窄心脏表现为梨形心,心包积液表现为烧杯形。

80、早产定义:以妊娠在28足周后至37足周前而中断妊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83流产:妊娠于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少于1000克,称为流产。流产发生于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于12周后者,称为晚期流产。

81、子痫:子痫是指孕妇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被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

82、食道3个狭窄分别是:第一处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离中切牙约15cm。第二处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点处,距离中切牙约25cm。第三处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离中切牙约40cm。

83、急性左心衰也称为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口唇轻微发绀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等,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抢救与护理(非常重要)

① 体位: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轮流结扎四肢(每15分钟更换一次),以减少静脉回流。

② 吸氧:高流量6-8L/分,50%酒精湿化吸氧。

③ 镇静剂:皮下或肌内注射吗啡5-10mg或哌替啶50mg,对于昏迷休克严重肺部疾病患者禁用。

④ 利尿剂:静注快速利尿剂,减少回心血量。

⑤ 强心剂:缓慢静注西地兰0.2-0.4mg

⑥ 血管扩张剂:降低前后负荷

⑦ 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后缓慢静注

⑧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周围血

管阻力。

⑨ 密切观察神志面色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尿量滴速用药反应等。⑩ 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

84、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五抗”指: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抗免疫;“三致”指:致癌致畸致突变。

85、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休克作用机制是:①抑制某些炎性因子的产生;②稳定溶酶体膜;③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兴奋心脏加强心脏收缩力;④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86、在感染期间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的病人,在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可用糖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因为它能增加机体对有害物质的耐受性,减少中毒反应,有利于争取时间!但是,糖皮质激素不能用于病毒性感染,因为在病毒性感染期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反而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使感染扩散。

87、病理性Q波:是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一般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

88、首关消除:有些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首先在胃肠道肠黏膜细胞和肝脏灭活代谢一部分(主要在肝脏),导致进入体循环的实际

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关消除。

89、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90、败血症:系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91、菌血症:是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一时性或间断性地 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称菌血症。

92、毒血症:指细菌毒素从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全身性持续高热,伴有大量出汗,脉搏细弱或休克。

93、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94、新生儿身长平均为50cm 2岁至青春期前=年龄×7+70(cm)

95、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96、(静息状态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为Ⅱ型呼衰,单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则为1型呼衰。)

97、血型分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98、血型:指红细胞膜凝集原的类型。

99、① 既能用于支气管哮喘,又能用于心源性哮喘的药物是:氨茶碱。② 既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又能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的药物是:肾上腺素

100、心源性哮喘:可使用吗啡但不能用于支气管哮喘,是因为吗啡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同时释放组胺而致支气管收缩,会使哮喘病情加重。

101、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比例:30:2

102、溶血反应:是指红细胞膜破坏,致使血红蛋白从红细胞流出的反应.常见于输血反应及中毒。

医学知识小问答 篇6

问:女性献血对年龄有要求吗?生理周期可以献血吗?我不是很清楚,希望能为社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听说女孩子献血一定要90斤以上,而我只有84斤,可以吗?

答:实质上提出了三个问题:

1)献血的年龄要求是什么

《献血法》第八条规定:献血的年龄要求为:男、女性均为18~55周岁。18岁是我国法定的完全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无偿献血是公民的自愿行为,需要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人来决定,《献血法》规定18周岁为无偿献血的最低年龄,与我国其它法律规定一致。55周岁为无偿献血的终止年龄,只是法律上的一般规定,并不是超过年龄的不允许献血。

2)献血的健康要求是什么

《献血法》第九条规定:献血的健康要求为: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无明显残缺者。您的体重才42公斤,未达到45公斤,不属献血范围。

患有以下疾患者,不属献血范围:患有肝炎史、血吸虫病史;及HBSAg阳性者;高血压Ⅱ期以上(含Ⅱ期)患者;心脏病患者;慢性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5年内)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肺结核(不包括转健)及其他结核病患者;美尼尔症、主要器官切除等患者;过敏体质及晕血晕针者;患有慢性病及体弱多病者;孕妇及哺乳期女工、残废等。此外,经血液检查符合健康要求者,如突患感冒等急性病症应暂缓献血。

3.女孩月经期能献血吗?

在正常情况下,月经历时3~5天,在月经停止前,子宫内膜就已经开始再生,迅速增生的子宫腺上皮细胞重新覆于粘膜表面,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增生期。妇女月经期的生理调整过程,一般为月经前后三天,因此,国家规定,妇女月经前后三天暂不能献血。

当然,如果月经期的经血不是很多,也可以献,只是切记不要献得太多。献200CC就行了,献血后注意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饮食方面和往常保持一样就可以了,最好每天能吃一个鸡蛋,也不要太在意,其实,献过血的人和不献血之前基本上没区别,只要注意献血后几天不要做剧烈运动就行了,女子的血液补给比男人快的多。

喉咙痒痛怎么办

问:嗓子有点发炎,有时候痒痒的,早上起来会疼,应该吃点什么药呢?

答:喉咙痒痛,常是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的早期征兆。但也可能是单纯由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有时候,喉咙痛也可能只是由于气候干燥或大声嘶吼所致。

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听医师怎么说。

1.服用口含片

假使喉咙痛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无用武之地。①含酚的口含片有些疗效:酚可以杀死表层的病菌,因此有助于控制入侵者,直到体内的抵抗力形成。同时,酚的轻微麻醉作用,可麻痹神经末梢,使喉咙不觉得痒痛。口含片的剂量不一,购买及使用时,应参照说明。②服用锌口含片:锌口含片能帮助由感冒引起的喉咙痛。达维斯博士说:“我们给受试者1片葡萄糖酸锌(23毫克),每2小时服用一次。并请他们含在口中慢慢溶解,而不是吞下去。结果,不仅喉咙痛获得缓解,其他的感冒症状亦然”。 但他警告,勿连续使用高剂量的锌达七天以上,以免干扰体内其他矿物质。如果你不喜欢锌的味道,不妨选用含锌的口含片即可。

2.用淡盐水漱口

若你在吞咽时,发生喉咙痛,则疼痛的位置一定不会太深,可以用淡盐水溶液漱口。但注意,假使你的声音嘶哑或有咳嗽,则疼痛的部位比较深。这时,漱盐水无济于事。淡盐水做法:将1小茶匙食用盐加入0.5公升的温水。这差不多接近生理食盐水的浓度,每小时漱一次,你会觉得很温和。勿吞咽这盐水,以免使你担心钠的摄取量过高。也可用其他溶液来治疗:①柠檬汁:在1大杯温水中挤入数滴柠檬汁。②威士忌:在1大杯温水中加入一汤匙威士忌酒。以此液体漱喉咙,有助于麻痹喉咙痛。

3.增加室内的湿度

有时,睡醒的喉咙痛是由于张着口睡觉。正常情况下,空气先在鼻腔内被湿润,然后才进入喉咙及肺。但用嘴巴呼吸,则略过这个程序,使喉咙焦干、不舒服。专家建议在卧房使用湿气机,或撒些水,以提高室内环境的湿度。

4.增加水分的摄取

多喝水及其他饮料(水、淡茶)可滋润干燥的喉咙组织。但有些饮料应避免:浓稠的乳品饮料容易使喉咙的黏液增多,进一步刺激组织;柳橙汁可能刺激已发炎的喉咙;含咖啡因的饮料有利尿作用,使体内流失水分。

5.服用维他命C

维他命C有助于强化组织,以对抗引起喉痛的病菌。一天服用60毫克。

医学法律知识 篇7

1 我国现今医院妇产科的医疗环境

随着我国整体医疗环境的改变、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患者维权意识普遍增高,医疗纠纷及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一方面,由于妇产科医生面对的人群的特殊性,疾病的特殊性及自身的特殊性,全国各地妇产科医疗纠纷高居首位[2];另一方面,医务人员的法律及风险意识并没有相应的提升,造成了患者维权意识与医务人员法律意识不对等现象,有文献报导,约67%妇产科医疗纠纷与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有关[3]。二者之间的落差,有必要通过让医务人员(包括医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将法律意识及风险意识融入临床诊疗全程加以解决。目前,法律知识的教育大多只是对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宣教,而医学生法律认知度普遍较低。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需加强法律知识教育,避免由于临床实习医患交流不够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以免为今后职业生涯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2 法律意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在医学生的妇产科学临床实习中的重要性

2.1 熟悉相关法律知识,融入法律意识

当前医学生对法律知识不了解,并缺乏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主动性。要加强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培训,要认真学法、守法、用法,并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让医学生更清楚侵权责任及过错追责,避免医疗过错的发生。在相关医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医学生对医疗相关法律知识认知程度普遍偏低[4]。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需要结合临床工作融入医学相关法律知识教学,学习与医疗、教学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应拓展法律知识教育渠道,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在临床实习前,请法律顾问以案例的形式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如《执业医师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侵权责任法》、《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等,以提高实习医生对法律法规知识的认知度;临床实践过程中,组织医学生学习与妇产科临床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母婴保健法》等,结合相关医疗纠纷案例对妇产科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并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纳入临床实习考核;还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对相关临床案例进行分析探论、以问题为基础及情景再现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鼓励学生发现及分析问题,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法[5]。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医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及义务,依法行医;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保护患者隐私,注重人文关怀

《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要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性尊重及人文关怀,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患者隐私权是患者应当受到保护的一项重要人格权利[6]。《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六十二条规定:医务工作者及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包括疾病信息、个人信息、身体隐私部位等为主体的私人信息,若泄露患者隐私,造成患者损害的将承担侵权责任。

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患者的隐私权容易因医务工作者法律意识薄弱或疏忽而被忽视,加之在妇产科诊治过程中涉及患者疾病史、婚姻史、孕产史等重要信息,且患者患病部位特殊。因此,近年来由于患者隐私权而引发的医疗投诉或纠纷逐年增多,所以,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加强医学生对患者隐私权教育至关重要。

保护患者隐私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时应选择合适的环境,回避患者家属、探视人员、其他患者,避免患者病史信息泄露;实行各项操作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对患者进行诊疗时选择适当的环境,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部位;妥善保存患者病历资料,禁止非工作人员及无关人员翻阅患者病历;避免公共场所讨论患者病情。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化、成长的第一步,实习学生往往对患者疾病、信息等充满好奇,在公共场合讨论患者病情将导致患者隐私权被侵犯;合理使用社交网络,避免在网络平台泄露患者相关个人信息及病历信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社交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为医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途径,但也为患者隐私权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2.3 培养医学生合理的告知义务意识,提升其医患沟通能力

医患双方因沟通不到位,成为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诊疗方案、治疗计划、预后及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有详细告知患者或家属的义务。相关文献显示,医患沟通不到位在医疗纠纷中约占80%[7]。临床医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与患者沟通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疾病的诊断及认知不到位,在实施医疗诊察活动过程中未详细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并取得同意;实习生沟语言通能力及临床经验缺乏,对疾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远期预后结局如何告知及解释不充分,对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不能进行充分说明,并对疾病预后等盲目地进行保证,造成患者及家属对病情不完全理解及因实际情况与预期结果不相符而不满,从而引发投诉或者出现医疗纠纷。因妇产科学疾病的特殊性,专科检查多少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加之分娩过程的紧张及宫缩痛,需要认真、科学、实事求是并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让患者及家属做出正确的认识及选择。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信任,更能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清楚、合理、科学的认识,且对住院期间的疾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并发症能充分地理解。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应循序渐进的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及临床操作规范,要规范、客观、真实的向患者沟通病情。为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及临床技能,教师在临床工作中应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适当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最大程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8]。

2.4 规范病例书写,提升证据意识

医疗文书是医务人员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记录,是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管理的反映,是解决医疗纠纷、判定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医学鉴定、司法举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医疗文书。因此医疗文书的书写必须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规定、及时、详细、真实地进行记录。规范的病历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是维护医院及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训练实习生临床思维、掌握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及鉴别诊断的重要途径。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每位医学生必须进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岗前培训,并对妇产科学相关疾病的诊断、诊疗计划、治疗方案及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等医疗文书的书写进行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学生详细采集病史,尤其是个人史、月经史及孕产史等对疾病诊疗有重要价值的信息;熟悉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及盆腔解剖结构,训练妇产科专科体格查体技能,要详细并准确记录专科查体情况;结合具体疾病及患者隐私对病历书写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详细记录,必要时要以患者亲笔签字为证,对病历书写缺陷引起医患纠纷的病案及时请示带教教师并展开分析讨论,加强医学生对医疗文书的重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避免因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确保临床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3 结语

总之,医学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整体职业素质、保障医患双方权利义务、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疗环境及提高医学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既要做到注重临床实习生医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又要将法律意识融入临床实践,还应依照医疗卫生法规进行医疗活动,从而做到保护和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并要有防范意识及前瞻性思考,在临床工作中防患于未然,规避由法律意识及法律知识缺乏导致的医疗纠纷,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好基础。

摘要:临床实习是一名医学生在医学实践中由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必经环节。在当前我国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现状下,向医学生引入医学法律知识教育可促进医学生全面进步,并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尽一份力。本文具体探讨了我国目前医疗环境的现状,以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在医学生妇产科学临床实习中的意义。

关键词:法律教育,妇产科,临床实习

参考文献

[1]沈瑞英.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新途径——医务社会工作[J].医学与社会,2005(9):10-11.

[2]高晓飞,周维燕,孙忠河.我国医疗纠纷原因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0-161,163.

[3]杨建华,张锦奇,陈奕霖,等.妇产科医疗纠纷成因及防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169-1171.

[4]何嘉莉,梁敏莉,钟凌.高等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教育亟待加强[J].医学与哲学,2007,28:70-72.

[5]包权,徐敏,李明珠.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建构交互式师生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187-189.

[6]于京珍,栾成允.患者的隐私权及其保护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22-23.

[7]杨曦,白文佩.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医患沟通要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1-164.

浅谈医学创新人才的法律意识 篇8

一、法律意识及其特点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心理和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对法、法律制度、法律知识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 对法律权利、义务的认识, 以及时现行法律的评价、解释和人们的法律动机等。

法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法律的反映。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任何人的意识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因此, 法律意识的产生, 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之上, 即人们只有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才可能具有相应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一定阶级的法律意识, 是由一定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由于阶级利益的不同, 由于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不同的阶级对法律就有不同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因而就有不同的法律意识。在阶级社会里, 有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也有被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 却没有统一的法律意识, 而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 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是法律意识既要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又有超越或落后于一定经济基础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 法律意识的变化由经济基础决定, 但不一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同时发生变化.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落后于或超前于经济基础。第二, 一定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 它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可以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被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则起着削弱破坏这种经济基础的作用。第三, 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它们之间互为作用。第四, 法律意识的发展存在着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关系。

二、提高医学创新人才的法律意识

随着医学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药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而提高创新人才的法律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医学创新人才法律意识的建立, 必须着眼于两种关系的清晰。

1. 医学创新人才必须正确认识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法律心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感觉、情绪、习性, 是人们关于法律意识中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 是在日常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直接产生的, 是阶级地位的自发反映。因此, 它对法律现象的认识是表面的、直观的。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了的思想, 观点、理论, 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在法律意识中居于领导地位。法律意识的这两部分是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法律心理是法律思想体系的萌芽和原始形态, 是法律思想体系的营养源泉;法律思想体系是在法律、心理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它比法律心理更为深化, 处于更高的认识阶段, 在法的制定和实施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法律心理方面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求得在法律思想体系方面的升华。

2. 医学创新人才还必须正确认识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群体法律意识以及二者的关系。

个人法律意识是指社会成员个人的法律观点、感觉、情绪和信念。社会群体法律意识, 则是社会某一集团或某一阶级, 阶层 (尤其是统治集团) 的法律意识。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群体法律意识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个人是一定集体或社会的个人, 是生活在物质生活方式中的个人。个人法律意识也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是在一定集体或社会法律意识的影响下形成的。而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在许多方面也依艘个人的法律意识, 从个人的法律意识中吸取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 符合一定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思想倾向的东西。二者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既不应把它们完全对立起来, 也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在个人法律意识和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相互作用中.社会群体法律意识居于领导地位, 它把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原理.灌输到个人法律意识之中。

三、法律意识的高低体现在对具体法律法规的遵守中

医学创新人才的法律意识越强, 其遵守和运用法律的自觉性就越高。同时, 法律意识的高低又是在对具体法律法规的遵守与运用中体现出来的, 因此, 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还应知晓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1. 医学创新人才知晓与业务活动相关法规的意义

其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切活动都要纳入法治轨道, 医学活动也不例外。医学创新人才如果不知晓相应的法律法规, 就有可能在其创新活动中出现违法行为, 这不论对其本人的创新活动, 还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有的甚至危及社会公共秩序。一些案例表明, 不少医务人员的主观动机是好的, 但由于缺乏法律修养, 导致自己的医疗行为将造成民事侵权。实际上, 在医学创新活动中, 有关医生未经患者同意而对其进行人体实验, 医生在病人名下私开药品, 甚至医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对过去有嫌隙的患者进行报复的一些报道时有所见, 使人们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信任危机”。因此, 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学创新活动, 为了医学和医者的尊严, 更为了服务人民健康的目的, 医学创新人才必须知晓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

其二, 医学创新人才知晓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避免医疗纠纷。2近年来, 医疗纠纷呈不断上升势头, 这其中的许多纠纷本来是不应该发生或可以避免的, 但由于不少医务人员 (其中包括一些创新人才) 的不谨慎言行导致患者误解, 从而引发了纠纷。有些获得创新成果或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务人员, 日常工作中恃才傲物, 常常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的话。事实上, 疾病总有一个从症状不典型到典型的过程, 原来的医生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初步的诊断, 采取了探索性的治疗, 这本是无可非议的, 但被后来的医生, 尤其是享有一定声誉的医生如此一评说, 就可能引起原医患双方的纠纷。而引起纠纷者的言行, 此时已不仅是道德问题, 也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等民法原则和医疗保密制度。因此, 医学创新人才在医护工作中应加强法律修养, 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以免失之一言, 纠纷数年。

其三, 医学创新人才知晓与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可以依法维护个人和集体的权益, 保障创新工作顺利进行。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些患者滋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与个人主义,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般是赖掉住院费或从医院捞点钱) , 便千方百计挑起医疗纠纷, 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而许多医院, 尤其是一些大医院, 由于缺乏依法维权意识, 又怕纠纷毁损医院名声) 就宁愿用给钱的办法来息事宁人。这就使某些人抓住了可乘之机, 于是便没理搅三分, 动辄索赔几万、十几万元, 甚至上百万元, 以图最后多捞一点, 弄得医院苦不堪盲。要制止这股歪风, 医院必须强化整体法律意识, 尤其是要使创新人才们知晓相应的法律知识, 因为他们处于医疗工作最前沿。德国伟大的法学家耶林曾经说过, 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在维护法律。医学创新人才如果都能不仅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 而且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将会收到既维护自己正常的工作环境, 又为推进我国卫生工作法制化进程作出贡献的效果。

2. 与医药卫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概述

从法的渊源来看, 我国与医药卫生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表现为宪法、基本法律、卫生法律、卫生法规、卫生规章、卫生技术性规范及国际卫生条约等。

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也是我国医药卫生法的:基本渊源, 它的有关规定, 为医药卫生立法与执法指明了方向, 是医学创新人才开展工作应遵循的基本规范。

有关的基本法律。在我国, 与医药卫生工作相关的基本法律主要是民法和刑法。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关系, 因此要受到民法的调整, 须遵守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及权力滥用之禁止等民法基本原则, 并针对不同情况适用相应的具体条款。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处罚的法律。在我国刑法中设有与医药卫生领域犯罪相关的一些罪名, 用以惩处该领域的犯罪活动, 以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健康, 从而维护医药卫生领域的正常工作秩序。

卫生法律。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10部有关医药卫生工作的法律。

卫生法规和卫生规章。卫生法规是以宪法和卫生法律为依据, 针对某‘特定的调整对象而制定的;卫生规章是卫生法律和法规的补充。

技术性规范。包括医疗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卫生标准等。

国际卫生条约。是指由我国与外国或有关国际组织签订的或批准、承认的某些国际条约。

以上各种卫生法的表现形式, 有机地构成了我国卫生法律体系, 是医学创新人才在相关领域进行工作的法律指南。

摘要:当今社会, 法律作为调整人们之间行为关系的强制手段, 愈发显示出其稳定社会的突出作用。在医药卫生领域, 法治建设尤须强化, 所以医学创新人才必须加强法律修养。而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形成良好法律修养, 推动依法行医的基础。

关键词:法律意识,依法行医,医学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M].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

[2]杨慧艳马春华:医学生尊重患者权利意识教育的意义[J].当代医学2009年第1期

关于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9

1 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容

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严格讲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常意义上在高等医学教育结构体系中列入德育的法学内容部分, 旨在规范和管理学生的行为, 使之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校纪, 做个合格公民、优秀学生;二是针对医学生的专业特点而有目标地进行的专门法律教育。

1.1 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医德是整个道德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 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间关系的总和。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目的, 就是通过对医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施以系统的医德影响, 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品质, 树立社会主义医德新风, 全心全意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医德评价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社会舆论力量, 它会对医学生将来的医疗职业行为发生积极影响。

医德教育是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基础, 是对医学生的基本要求。在法律素质的教育中贯穿道德教育, 使法律和道德互相补充、有机结合共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是符合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等心理素质要求及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而且对医学生的德育教育应根据年级不同建立分阶段的教育目标, 采取阶梯渐进方式, 由浅入深, 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对低年级医学生应培养其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二、三年级学生应参加社区医疗实践, 进行社区医疗考察与健康调查, 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 在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高年级学生进行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 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 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不同年级的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侧重点不同, 构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系统, 充分利用军训、入学教育、社会调查、实践、专业实习、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等实践, 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

1.2 医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健全和医疗卫生工作改革的深入发展, 我国公民依法维护自身的健康权、生命权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卫生单位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都在不断增强。目前多数学者对大学法律教育目标已达成共识, 即法律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和学术培养, 也是特殊的职业教育。

《执业医师法》的颁布对加强医学生的法制观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执业医师法》第五章“法律责任”中, 对执业医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详细的规定。如果医师有主观上违反卫生行政法律、法规或技术操作规范所规定的行为而造成了严重后果或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予以行政处罚的行为, 医师将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医师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时, 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医师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等犯罪行为的, 必须依《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执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 若违反法律规定, 不履行应尽义务, 不遵守应有的执业规则, 侵犯就诊人的合法权益, 甚至触犯刑律构成犯罪时, 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执业医师的法律责任靠国家的法律来保证, 具有强制性, 它不同于医师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维系, 这种道德的“自觉性”不同于法律的“强制性”。因此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同时, 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除开设法学基础课程外, 要健全医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加强卫生法学课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 而且应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 重点学习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卫生法规, 进一步增强医学生的卫生法制观念。

2 目前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执业医师法》对医师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说明医学院校必须把培养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使法律素质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核心之一。医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专业人才, 他们不仅应懂得医学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懂得相关法律知识和医学伦理学知识。目前, 国外医学院校已普遍开设了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 而我国医学教育中的相关法学教育体系还比较薄弱, 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 并存在着没有统一教学大纲, 教学水平不一和尚未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队伍等问题, 教育管理部门对此类课程也重视不够、课时偏少, 且大多为选修课、考查课, 学生投入的精力少。

2.2 医学院校存在重伦理轻法学的现象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纵观国内院校, 医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情况不容乐观。医学科学是极具专业性、风险性的科学, 因此医学院校专注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此外, 由于传统医患关系富有伦理性, 医学院校对医学伦理教育较为重视, 但医学伦理学课程只在道德层面上倡导医学生要遵守医德。相比而言, 法律教学仅限于浅尝辄止的短期基础教育, 即使少数院校为应对挑战而开展医学法学教育, 大多采用选修方式, 远未达到系统培育医学生执业法律素质的目标。而目前较为普通的社会现象是: 一方面临床实践急需医务人员具备较高执业法律素质, 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课时安排上都未满足需要。因此应重视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 使其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行医环境。

2.3 相关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材质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材针对性不够。目前大多数教材是针对将卫生法学设置为专业课的预防医学及卫生管理专业出版, 卫生法律法规全部罗列其中, 不适合其他专业学生医学法学教学。二是教材编写体例有待统一。由于各院校对医学生执业法律素质培养认识程度不一, 因此教材使用呈现五花八门的现象, 有自编讲义, 有合编讲义, 有内部刊印资料, 有公开出版教材。这些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的涉及面不统一, 难以统一评价教学效果。三是教材编写质量有待提高。现有教材大多只是法律条文转述, 教师无法汲取更多素材, 同时学生也有学习教材与学习法律条文无异的感觉, 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2.4 课程讲授方式有待改进

医学法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但开设此课的院校大多局限于理论灌输教学模式。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受课时数的限制。医学院校大多采用选修、讲座的形式开设法学相关课程, 课时数大多在20学时以下。这样有限的教学时间里, 教员不得不先满足理论讲授的需要。二是受教学条件的限制。由于医学法学尚未受到医学院校的广泛重视, 在教学设施方面比较欠缺。医学法学课程缺乏理论参考材料、实践基地和实例素材。还有师资问题亟待解决, 一些院校认为法学知识可有可无, 甚至出现由无法学背景的教员授课, 自然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医学院校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构想

如上所述, 医疗行业面临严峻的法律挑战, 而医务人员普遍法律素质偏低、法制意识淡薄, 已成为妨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对医科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势在必行, 法制课程应作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纳入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

3.1 编撰教材与教学大纲

由于教育、卫生部门长期对卫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医学院校开设正式的医学法律课程, 全国甚至还没有一本较为完整的医学法律教材。这就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从发展的角度、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卫生法制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对医学法制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在医学院校普遍开设医学法律课是一项系统工程, 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医学法制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召开全国范围内的医学院校卫生法律教育研讨会, 聘请医学、法律、医院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 就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问题充分交换意见;针对不同专业研究制定培养目标, 编制相应的教学大纲, 实施规范化、目标化教学。在此基础上, 组织经验丰富的医学与法学专家共同编写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全国通用教材, 将与各专业相关的法学知识、法律法规整合到医学各专业中去, 使医学和法学融为一体。优秀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编撰是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法律教育的前提条件。

3.2 建立良好的医学法律师资队伍

实施医学法制教育的关键是师资队伍。但是, 我国医学院校从事医学法律教学的教师很少, 师资力量十分薄弱, 既懂医学又精通法学的跨学科教师人才更是屈指可数。这种局面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法制教育的要求, 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急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学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因此, 选拔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政法院校学习进修是目前一条较为现实的途径。聘请法律专家到医学院校讲授医学法律法规可以作为暂时的应急手段。如果从长期效果来考虑, 应在医学院校开设专门的医学法学专业, 以培养跨医学法学学科的专业人才, 弥补我国这方面的人才空缺。

3.3 紧密结合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医学法制教育

医学院校的医学法制教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简单叠加, 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医疗实践的每一环节都包含具体的法律问题。医学法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医科学生在其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自觉运用法律知识, 规范行医、依法行医, 尽可能地避免医疗纠纷, 并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与病人利益的和谐统一。所以, 在医学法制教育过程中, 不但要使医科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 深刻领会其立法精神, 同时要紧密结合以往医疗纠纷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并使学生尽可能吸取过去医疗纠纷的经验教训。这对他们在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避免医疗纠纷是大有裨益的。

3.4 加强与法律素质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

医科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基础是医学院校卫生法律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前提条件。我国现行医学教育偏重专业知识, 轻视人文社会科学, 这是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人文科学首先是做人的科学。医科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单有医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医生这一职业需要爱心、耐心、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严谨求实的作风。现实中, 许多医疗纠纷就是由于医生在上述方面做得不够而导致的。这些素质的培养对于医科学生的成才至关重要。其次, 医生需要写病历, 需要与病人进行充分的交流。而病历是医疗诉讼的重要证据;良好的医患沟通则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方法。医科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卫生法律教育的同时, 应该加强其文字功底与语言艺术才能的培养。对医科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只有在其它人文素质教育的配合下,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嘉莉, 梁敏莉, 钟凌.高等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教育亟待加强[J].医学与哲学, 2007, 28 (5) :70-72.

[2]钱亚芳, 尹口.医学生执业法律素质培养误区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5:31-32, 65.

[3]张会萍.浅析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1 (125) :77-78.

[4]李红兵, 杨金奎.关于加强医学生法学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10) :30-31.

[5]张娅妮.人文社会医学教育应纳为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5) :71-72.

[6]梁晚益, 陶惠.浅谈医科学生的法律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03, 21 (6) :24-25.

医学法律知识 篇10

一、医学编辑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必须具备学科知识。概括来说, 知识结构主要是由不同的知识单元组成的, 不同的知识单元构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根据目前医疗卫生的发展需求, 医学编辑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知识结构, 即关于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医学学科本身的知识、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医学编辑人员需要积累这些方面的知识用来评价医学编辑的整体质量。因为医疗行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而且目前医疗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所以对于医学编辑来说, 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 还需要优秀的文字组织能力, 能够把枯燥难懂的知识组合成易读易懂的读物期刊, 这是最终需要。

(一) 医学编辑首先得掌握学科内的重点知识

医学在目前发展已经比较成熟, 学科也很多, 作为互联网时代医学网站和期刊的功臣, 医学编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学健康类网站, 包括各种民营医院, 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和营销类网站。其中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编辑的实战能力可谓要求甚高。医学编辑学作为传统行业, 也是一门热门行业, 只有熟练掌握所在学科的医学知识, 熟悉操作网络编辑的程序, 编辑人员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所以说医学编辑应该熟练掌握医学专业知识, 才能避免出现错误或者遗漏, 给读者和患者带来误导甚至危险。由此可见, 提高医学编辑的医学知识, 是重点, 也是难点。

(二) 医学编辑要有渊博的文学积累做基础

如果把医学编辑比作盖楼, 那么文字就是砖瓦, 所以文字组织能力直接影响着所编辑的期刊和网站内容的可读性。再加上更新换代的步伐快, 读者更容易接受新奇的读物。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期刊编辑, 不仅要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 还要经常读书写作, 更要时刻关注、动态了解医学各专业发展的前沿。如何能够把专业化的医学知识编纂成通俗易懂的读物, 这就要求医学编辑必须具备优秀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新颖的文案创造能力。不过目前这方面的编辑人才还需更加努力。

(三) 医学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能力

如今的世界, 互联网时代, 信息可以共享, 不像以前, 我国的医学编辑很少走出去, 也很少研究国外的期刊。医学编辑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 尤其要精通英语, 钻研国外先进的医学科普, 取长补短, 争取让自己的期刊被一些国际著名的检索机构收录。

(四) 医学编辑要熟练使用计算机, 熟悉互联网

如今的编辑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面完成的, 所以熟练操作计算机是一名编辑的基本功。熟练操作计算机使得工作能够高效快捷地完成, 而且还可以避免编辑出现错误。医学编辑拥有丰富的互联网知识, 更加亲民化, 更加接地气。在这个互联网时代, 没有互联网知识就无法开展医学编辑工作。所以, 未来的医学编辑不再是死板的编纂文字, 必将是打入网络世界的网络编辑。

(五) 医学编辑不但要学统计学, 还要学习临床医学

医学庞杂, 疾病种类多种多样, 作为医学编辑, 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还是要具备。一般医学编辑加工稿件的步骤我们都熟悉:先是通读整篇文章, 从中了解是不是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存在就应该删除, 重新整理。因为学术性的误差是致命的, 千万不可听之任之。如果说一篇文章只是文字不通或语言表达不准确, 还可以推敲后再去修改, 但如果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错误或统计学处理错误, 这篇文章则应被全部否定。如果编辑不掌握医学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 就无法把好关, 那么即使编辑好的文章也是不可读的, 甚至是错误的, 后果是很严重的。

二、医学编辑智能结构应该具备的能力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 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读生涩的医学期刊。所以新鲜有趣的医学读物更受欢迎。为满足医学科技的发展和读者的要求, 医学编辑应该进行思维结构的调整, 不断更新现有知识结构, 关注医疗行业的前沿动态。

(一) 掌握学术鉴别的能力

学术鉴别对于医学编辑来说尤为重要, 它需要通过不断地考量医学治疗方法、治疗步骤、治疗流程、治疗结果, 如果学术能力不行, 那么就无法鉴别实际医学治疗中的问题。没有好的学术鉴别能力就写不出科学严谨的医疗读物。可见掌握学术鉴别能力是医学编辑首要的能力。

(二) 要有编辑文字的能力

扎实的文字编辑能力是医学编辑的基本素质。如果出现错别字, 还有病句、歧义等情况, 这是不可饶恕的。医学论文是很严谨的。这是写来给患者和读者看的。要提高医学论文的严谨性, 医学编辑就必须咬文嚼字来提高稿件的准确性。当然医学编辑的文字还会涉及很多专业术语, 如“伤寒”“副伤寒”等医学常用术语如果混淆使用不当, 会导致读者误解, 还会让整个论文的质量下降。

(三) 要有社会交往的能力

编辑不要闭门造车, 医学编辑对于医学知识应该活学活用, 要经常和临床医生交流。还有要接触到患者的具体情况, 通过患者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到医院诊所去体验观摩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 要学会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四) 要有良好的反应能力

医学编辑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从大量的稿件中选取应用价值最高、学术水平最好的文章, 编纂成可读性强的医学期刊。所以医学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医学论文学术价值高, 原创的论文早发布就会产生更好的效益。这就要求医学编辑能够捕捉最新动态, 抓住时下热门来撰写, 提高效益。

三、提高医学编辑综合素质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 医学编辑应具有优秀的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提高医学编辑综合素质的过程中, 应注意医学编辑工作的特点, 再结合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 不断学习提高医学编辑素质。笔者认为, 提高医学编辑的综合素质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 在工作中可以进行多岗位的培训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 岗位培训是必须要抓牢的。医学编辑也需要多样化的岗位培训。可以和民营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定期派人去学习观察。如果现场能够跟着医生最好, 还可以随时随地和医生进行交流, 为后期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除此之外, 还要举办一些学术讲座, 邀请一些专家来现场讲解, 可以更好地互动, 如此一来必然会提高整个医学编辑团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 不断自学积累

一般做医学编辑的并非都是医学博士出身, 其专业知识必然有所欠缺。自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可以弥补专业不足带来的缺陷。还有, 医学编辑也应根据自身的需要, 制订完善的自学计划: (1) 首先要确定自学的科目, 有选择地去学习重点知识; (2) 给自己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 规定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3) 考核学习成果要在阶段性学习之后, 采用适当的方法考考自己所学; (4) 哪里薄弱就学哪里, 自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强化性。

(三) 优秀的医学编辑要给大家带好头

在一个岗位待久了必然会积累丰富的经验, 医学编辑也是如此。新员工业务不熟悉, 就要求老员工给予一定的帮助, 带着熟悉医学编辑的基本操作程序, 注意培养其职业素质的严谨性。优秀员工更加应该以身作则, 为新员工带好头, 做好他们的榜样和标杆。

(四) 定期组织开展医学编辑讨论会

一个团队有很多人在努力, 个人的基本素质是不同的, 所以虽然是相同的单位做同一个职位, 最终成绩却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团队负责者定期展开小组讨论会, 让大家畅所欲言, 总结过去的工作失误, 分享成功经验。医学编辑读物的更多读者是患者朋友, 要尽量站在患者角度去考虑。当然还要关注同行甚至是国外的医疗发展情况。

(五) 人才控制是管理的重点内容

有人跳槽了, 公司要发展了, 都需要招聘新人入职。所以如何保持整个医学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需要管理者用心考虑的。比如在招聘面试上, 不仅要看毕业学校和学科, 还要看好个人素质, 以及对医学编辑这个岗位的看法。通过严格把关, 输入新鲜血液, 有助于医学编辑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不论是读者还是患者, 医学期刊还是健康网站, 对医学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在未来的发展中, 医学编辑这个职业将会更加火爆。因为人们生活提高, 对自身健康也更加重视, 从而对医学期刊的关注也就更加强烈。提高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 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是医学编辑人员努力的方向。

摘要:在我国, 医学编辑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其作用不可小觑。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医学科技期刊的专业水准和可读性, 同时也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不过对于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要求是不同于其他职业的, 因而探讨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及智能结构, 对培养专业化医学编辑技能, 全面提高医学编辑专业人才群体的整体素质十分必要。基于此, 阐述提高医学编辑的综合素质的一些措施, 指出一名合格的医学编辑应该是个多面手, 不但要掌握医学知识, 还要活学活用。

关键词:医学编辑,知识结构,智能结构

参考文献

[1]包靖玲, 李静.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期刊编辑[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1) :167-169.

[2]章燕.医学编辑加强自身修养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报, 2012 (S1) :91-92.

医学法律知识 篇11

关键词:中职医学专业;化学教学;医学知识

对未来的医护工作者来说,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因此,为了使学生学好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应区别于普通中学,充分体现和突出以医学教育为目的,为医学教育服务。本文对中职医学专业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多种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一、课堂教学中分散渗透

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中与化学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穿插渗透,使所有化学知识在联系实际中得以加深和巩固,从中了解医学知识。

在元素及化合物教学中,讲BaSO4和BaCO3的溶解性时,由于BaSO4具有不溶于水、不容于酸、分子量大和不易被X射线透过的特性,所以用作X射线透视肠胃时的内服造影剂,以检查各种肠胃病。不宜用BaCO3,是因为BaCO3不溶于水却能溶于胃酸(盐酸),产生有毒的Ba2+。

在某些量度概念教学时,结合所学知识在医疗中的应用,又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如百分比浓度,在医疗中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用量非常严格。临床上给病人输液时,常采用5%的葡萄糖和0.9%的NaCl溶液(即生理盐水),这是因为输入液微粒的总浓度与细胞液微粒的总浓度(恒定范围)相等。如果输入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和NaCl溶液(特殊情况除外),细胞内的水将向外渗出,导致细胞逐渐萎缩。反之,如果输入大量低浓度溶液,水将渗入细胞内,导致血细胞逐渐膨胀,最后可导致破裂。另外,在pH值、体积比浓度等概念的教学中,与医学实际联系起来,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一些极其简单的医疗实例,便可牢固掌握所学化学知识。例如:讲了盐酸的化学性质后,通过对胃舒平[Al(OH)3]和苏打片(NaHCO3)均可治疗过多胃酸(含盐酸)的解释,巩固了酸与碱,酸与盐(酸式碳酸盐)反应的规律,加深了对复分解反应及中和反应的认识和理解。又如:简介CO的毒性和解毒原理,让学生知道预防CO(煤气)中毒的方法,一旦发生CO中毒该怎样急救。CO被吸進肺里,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的碳氧血红蛋白比氧合血红蛋白稳定、使带氧功能发生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当轻微中毒时,立即供给大量氧气,便可恢复输氧功能。严重中毒者需迅速送医院抢救。为了不增加难度,不必引入作用原理的化学式。

二、运用简单实验直观渗透

在临床检验中,常用化学方法检查血液、尿液等的化学成分来帮助诊断疾病。在教学中可适时设计简单直观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试纸法”作尿蛋白检测实验。利用专用试纸(淡黄色)遇蛋白显蓝色,再根据颜色的深浅得出蛋白质含量多少,便可诊断有无肾脏疾病。操作:取试纸一条浸入被检尿内,立即取出,约10~20秒后,在自然光或电灯光下观察。如果不显蓝色,尿中可能无蛋白;如显蓝色,即将所显的颜色与标准比色板比较,颜色越深尿蛋白含量越高,则可能有肾脏疾病。反之,可能无肾脏疾病。

三、结合练习反复渗透

设计与医学有关的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化学知识。如练习:用8克碘配制2.0%的医用消毒碘酒,需密度为0.8克/厘米3的96%酒精多少毫升?应怎样配制?借以帮助熟练地进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有关计算和配制。

另外,中职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时期,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不够准确,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配合班主任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使学生明确职业特点,树立职业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实例,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的强烈兴趣,使其具有责任感,培养其献身于医学科学事业的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医学法律知识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外科ICU、内科ICU、呼吸ICU、小儿ICU、心脏内科监护室等护士300名, 其中护士245人, 护师32人, 主管护师10人, 副主任护师3人;护龄<1年38人, 2年~3年130人, 4年~5年100人, 6年~10年22人, 护龄>10年10人;中专50人, 大专220人, 本科及以上30人;汉族200人, 维吾尔族90人, 其他10人。纳入标准:ICU科室的正式护士;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轮转护士、进修护士。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以2002年9月1日由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主要了解ICU护士对医学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 内容包括:病人权利、护士义务、护士职业道德、护理行为、护理记录的正确书写及潜在问题、护患关系及潜在问题、医疗费用及潜在问题等7部分, 共50道题,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总分越高表明相关法律知识认知程度越高。第二部分了解护士对医学相关法律知识的获得途径及需求途径, 包括选择题及开放式问题。调查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向被调查护士解释说明, 由被调查护士自行填写问卷, 调查表由专人检查, 以防纰漏或重评。发放问卷共300份, 回收300份, 有效回收率100%。

1.2.2 统计学方法

问卷采用EpiData双人双机录入, 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ICU护士掌握医学相关法律知识情况

ICU护士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得分较低, 其中最高分76分, 最低43分;43分~49分21人, 50分~59分93人, 60分~69分173人, 70分~79分13人。问卷调查的7部分内容中, 以护理记录的正确书写及潜在问题部分得分最低, 护患关系及潜在问题其次, 病人权利部分得分最高。

2.2 不同人口学ICU护士相关医学法律知识得分比较

2.3 ICU护士获得医学相关法律知识途径

180人 (60%) 接受过院内相关法律知识培训, 15人 (5%) 通过书籍、课件、电视等途径获得, 45人 (15%) 接受过学校的正规法律知识教育, 其余60人 (20%) 的相关法律知识的获得途径来源于院内、科室会议及查房等领导告知的途径。

3 讨论

3.1 提高ICU护士的法律意识

本研究ICU护士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得分较低, 这与陈翠玲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ICU护士对病人相关权利的了解程度最高, 对维护病人的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等均有较好的认知, 这与目前将各种操作均应告知家属及签字的措施管理有关。但在护理记录的正确书写及潜在问题部分得分最低, 尤其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也是有效的法律依据”不能有足够的认识, 表现在漏记、错记, 护理记录的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 与医疗记录不符及未充分注重仪器、药品的安全备用, 这些潜在问题突出, 与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去书写护理记录有关[3]。护患关系潜在问题的相关得分在本研究中也较低, 阎成美等[5]学者就护患之间的潜在问题可能导致的医疗纠纷提出, 少数护理人员不严格要求自己, 导致服务态度差、行为举止不规范、身体语言使用不当、岗上闲谈、岗上倦怠、情绪波动大等, 对病人服务态度粗暴等易导致家属的投诉。

3.2 ICU不同人口学分布护士相关法律知识得分特点

研究表明, 职称高、工作时间长的护士会获得较高的得分, 而在学历上的得分没有差异, 这与侯永坤等[6]相关结果不同, 这可能与ICU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有关, ICU的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 因此, 工作经验对于ICU护士树立相关法律意识及掌握法律知识非常重要, 研究也得出护龄<1年的护士相关知识得分最差。由于语言及理解力的差异, 少数民族学生早期的文化基础薄弱, 研究中不同民族护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与被调查医院为省会城市有关, 少数民族护士的综合素质较好[7]。

3.3 提高ICU护士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

护士通过院内培训获得相关知识的比例最高, 这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三级甲等医院的院前培训有关, 在院前培训的过程中集中给予相关知识的补充教育, 但远远满足不了ICU护士的需求, ICU护士法律意识的建立、加固和知识的灌输需要继续教育及循序渐进。同时, 通过调查发现, 在学校接受过正规护理法规的学生比例较低, 仅占15%, 李菊香等[8]发现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等有很大的关系。

4 小结

ICU护士法律意识的提高说到底是综合素质的提高, 要综合从提高护士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记录) 的学习、培训、检查, 护士业务能力培养, 护士观察能力提高, 护理查房力度的加大等多层次、多渠道来完成。随着医疗法规的日益完善, 病人自我保护和维权的意识提高, ICU护士在实践中更要加强法制观念, 在保障病人健康利益的同时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马玉梅, 黄鹏.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知识了解的调查分析[J].农垦医学, 2011, 33 (3) :260-262.

[2]田丹生.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 (1) 14-16.

[3]刘云云.ICU护理中的法律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2) :55-56.

[4]陈翠玲, 熊丹.ICU护理人员医学相关法律知识认知程度调查[J].护理研究, 2010, 24 (6B) :1528-1529.

[5]阎成美, 翁芦英, 李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7) :54.

[6]侯永坤, 潘雨利, 李修英.对医院药房工作人员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调查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7) :133-136.

[7]梁芬.少数民族地区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情况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1) :99.

上一篇:建筑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下一篇:制作播出一体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