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2024-06-09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精选11篇)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1

摘要:本文在总结煤矿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学生、老师和企业领导问卷调查, 得出影响煤矿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主要因素是人身安全问题, 其次是实习经费问题和学校重视问题。

关键词:毕业实习,影响因素,人身安全,煤矿安全

1 概述

2012年2月4日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七部门联合下文要求“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 制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1]。因此, 特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权重分析, 抓住其主要矛盾, 以便有的放矢解决该专业毕业实习所面临的问题, 提高毕业实习效果, 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毕业生。

2 毕业实习的影响因素 (略谈其中四点)

2.1 实习单位问题

近几年来, 高校招生规模连续大幅度增加, 外出实习学生人数太多, 难于安排合适的实习单位, 毕业实习单位特别是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 市场经济中, 国家在毕业实习方而既无政策保证, 又无行政干预, 很多单位将接收实习学生当成额外负担, 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有些企业领导是学校校友, 靠校友的关系还能勉强接受部分学生, 但所提供的实习岗位也越来越少, 并且不愿意把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数据提供给学生, 根本达不到实习目的。

2.2 实习时间问题

实习时间相对较短且集中,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后进行, 时间一般为4周, 学生实习在陌生艰苦的环境, 往往刚刚熟悉实习环境, 实习就结束了, 导致部分学生走马观花的到单位看一遍;使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变少, 有时甚至流于形式, 达不到锻炼学生、提高能力的目的。

2.3 学生主观心理问题

学生看实习单位的名气大, 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 实习岗位的工作是否与自己的所学专业相匹配, 是否符合本人的兴趣爱好, 一旦实习单位与实习岗位不符合要求就主动放弃该实习机会, 另外, 学生对实习岗位的具体工作和带队的老师都比较挑剔, 一旦心理上不满意就不再坚持实习, 主观能动性很差。

简单的来讲, 大部分学生离开校园单纯的生活, 不主动适应社会, 不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及复杂的人事关系, 缺少应变能力及自信心, 不知道如何与新伙伴相处, 不理解带教老师的做法, 不适应新的生活工作环境, 更不适应职场的一切。

2.4 学校重视问题

由于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 学校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和投入不够, 相应的教学活动只有缩减。同时, 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 不重视实践教学, 因为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担任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既要精通相应的教学理论教学知识, 也要事先对相关毕业实习内容相当明确和了解, 加上教师自身对实习现场知识的不足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面, 教师的相应劳动投入没有得到体现, 致使许多教师不愿开展毕业实习教学。

3 因素的权重分析

为了准确掌握以上因素对我校煤矿安全专业毕业实习影响的权重性, 特进行了调查问卷活动。调查问卷对象分别为我校2012级安全工程专业120名毕业生, 我校教师30名, 我校学生经常实习的煤矿企业领导20名, 调查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影响毕业实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所示的11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被调查的学生、老师、企业领导分别从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哪些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每个人最多可以选择3种影响因素。

通过表1可以看出,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影响毕业实习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实习经费问题、实习单位问题和人身安全问题;从学校老师的角度来看, 影响毕业实习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人身安全问题、学生主观心理、实习经费和社会重视问题;从企业领导的角度来看, 影响毕业实习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人身安全问题、社会学校重视问题和学生主观心理问题。

综合学生、老师和企业领导的观点, 通过表1可以直观的看出, 影响我校煤矿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主要因素是人身安全问题, 其次是实习经费问题和学校重视问题。

4 结论和建议

4.1 影响煤矿安全专业本科毕业实习的因素分别有实习经费问题、实习单位问题、指导教师问题、实习时间问题、就业与考研影响、考核机制不合理、学生主观心理、学校重视问题、社会重视问题、人身安全问题等因素。

4.2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影响毕业实习的主要因素是实习经费问题;从学校老师的角度来看, 影响毕业实习的主要因素是人身安全问题;从企业领导的角度来看, 影响毕业实习的主要因素是人身安全问题。综合学生、老师和企业领导的观点, 影响我校煤矿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主要因素是人身安全问题。

4.3 人身安全问题是影响煤矿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因素,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国煤炭行业井工开采的危险性。因此建议政府、学校和企业联合组建煤矿安全特种专业学生专门实习基地, 从政府层面提供政策支持, 协调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和经费, 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煤矿安全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 以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宣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2]莫轶, 陈刚, 刘泽华.严峻就业形势下工科类专业毕业实习中影像资料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3]徐勇, 孔照荣, 周美丽.毕业实习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2

9月15日下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教学楼C区333教室召开了毕业生安全教育会。毕业班辅导员郑金鹏主持会议。级全体毕业生参加了会议。

郑金鹏首先强调同学们应该转变角色,从现在起,大家要适应从学习到求职的转变,合理定位,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理性地设定起点与目标,平衡抱负与实际的界限,调整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参与职场竞争,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第二,希望同学们定准目标,奋力前进。他说,同学们不论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都应该“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因为成功道路并没有捷径,只有做好吃苦的准备,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收获成功。第三,希望同学们文明自律,做优秀毕业生,给师弟师妹做好表率。临近毕业,实习、求职等工作繁多,这要求大家比以往更加注重文明自律,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自尊自爱、团结互助,维护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和氛围,给低年级同学留下好榜样,给自己留下美好回忆。第四,希望同学们提高求职安全意识,确保人身财物安全。郑金鹏表示,现在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但这也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有的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巧设名目,设置求职陷阱。并就传销组织、招聘单位收取保证金、求职个人信息泄漏等方面的骗术对大家进行了讲解,教育广大毕业生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会上,郑金鹏还传达了《山东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并就毕业生信息网络建设、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等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指导方法毕业论文学生交通运输专业

0引言

通过毕业论文不仅可以达到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还能对学生的研究能力、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锻炼。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撰写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方法得当的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打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之间的壁垒,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多次对于交通运输专业的论文辅导经验,来对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法进行探讨。

1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科特点

交通运输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设置除了交通运输设备技术等科目外,还包括运筹学、管理学等。除去理论课程外,本专业也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安排港站实习、测量实习等。以期培养出在运输技术及生产、营销、管理多方面共同发展的具有超高的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单纯的工程设计专业不同,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熟悉相关工程设备技术,并且还要对管理学、组织学、运筹学、计算机技术、生产与经营能力以及国家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进行全方位了解掌握。本专业主要是为相应交通运输事业单位输送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技术人才。

2对于毕业论文课题选择的指导

课题的选择是毕业论文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步骤,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选择的时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引导:第一是要考虑专业背景,课题的选择应该以专业的主体学科为中心进行。第二是对于面的把握,尽量引导选择以较小的角度切入课题,这样的话有利于学生做较深入的研究探索。第三就是由于交通运输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在做论文时,应该引导学生注意选题的实践实用性。第四是要注意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限制,一般是在4周到6周左右,教师要督促学生分阶段的完成。

为了较好的实现这几点,教师必须事先就对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全面掌握认识。并且由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比较短,教师可以从自己所了解掌握的内容入手,事先设计一个总的课题,然后再引导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就大课题背景下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小课题进行探讨研究。在近两次对于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中,笔者根据实践需要选择了铁路运输这样一个方向为总的课题,并且从以下几个角度划分出不同方向层次的子课题:包括从运输组织方面来探讨铁路运输的改善、从市场规划的角度来设计营销计划、从编组站的角度来探讨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等等。这种总课题加子课题的指导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这个总课题的背景下,来展开共同的探讨研究,让他们在共同的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且由于每个学生将要进行的子课题不同,所以不会有互相抄袭的现象出现。

3对于课题切入的指导

一般学生在刚刚开始进行课题选择时,常常会出现迷茫等状态,不知道自己将要从哪入手,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会在选题初期针对之前设置的总课题召集学生进行2到3次的集体会议,笔者将会对选题的背景、意义、内容、目标等进行详细的解说,并且引导学生在这一大的背景下进行集体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启发式的方法将学生引入将要研究的子课题上来,如:铁路运输组织方案表现形式探讨、×××编组站新建设计、铁路运输需求弹性分析与营销对策等等。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长及兴趣来选择最适合的题目,教导学生如何查找参考文献,如何利用图书馆等,让学生先去阅读相关文献,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去做自己的思考。对于学生的难题教师要从旁加以引导、点拨,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始做研究。从资料的查阅、论文研究阶段的划分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切入到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兴趣、资料、及方法的引导,相当于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研究平台,让学生在论文的写作方面就更容易入手,更加清楚明了自己接下来的任务。

4对于展开课题的指导

经过选题及资料的收集过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并且开始初稿的撰写。学生在撰写初稿时,教师可以对其逻辑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做要求。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思路进行引导扭正,以免学生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教师要辅助学生进行不断的修改,不断的去突破原有的高度,使论文的质量不断的提升,这个过程大概需要经历4周。

5对于总结研究的指导

接下来就是要对学生论文的深度广度、逻辑严密性、格式等方面做最后的认定,针对相应的问题要适当的提出修改意见,在实际的指导中应该要以学生的发展位最终导向,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思维想法灌输给学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从旁给予学生最恰当的引导。应该明确毕业論文并不是学生学习阶段的终结,应该说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在做毕业论文的时期,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内容,能做的只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在另一个阶段所需的能力。教师只有秉承着这样的论文指导观念,最终才能辅助学生给出一篇规范的优质的毕业论文。

6结束语

本文中,笔者所提倡的是一种总课题加小课题的论文指导方法。大课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范围及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自己的思考。小课题从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入手,消除学生无从下手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话可说,有事可做,都能较好的完成自己所选的课题内容。

参考文献:

[1]郑敬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

[2]刘文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3M”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上海电视大学的实践为例[J]教育信息化2009(16)

[3]贾静未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市场占有率预测及营销策略研究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5)

[4]宋红影毕业论文远程指导的实践与反思——以安徽电大金融学本科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大学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教育研究 篇4

一、毕业离校期间不文明现象存在的原因

(一) 就业压力大, 诱发心理失衡的宣泄行为。

一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筹分配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转变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现象, 一些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失去了市场, 屡屡受挫。

二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毕业生数量增加迅猛, 据统计, 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为107万, 2003年为212万, 但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增至611万, 今天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30万, 再加上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 所以导致2010年共有近710万应届毕业生同时竞争有限的岗位, 足可见就业压力之大。三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就业需求下滑现象虽有改善, 但并未完全恢复。四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在以上因素影响下, 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来自家庭、同学甚至自己的压力使毕业生容易产生担忧、焦虑、忧郁和自卑的心理, 思想情绪不稳定, 甚至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二) 人格尚未成熟, 对校规认同淡化的从众行为。

毕业生人格趋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 尽管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 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具有成人的独立感、现实感和责任感, 但社会化程度严重不足, 人格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加上他们正面临人生的又一转折点, 出于对前途未来的担忧, 加上年龄本身具有的特点, 在思想上呈不稳定并有行为上的躁动, 尤其是那些就业不如意的同学表现得更为强烈。再加上在离校阶段对学校规范认同发生了变化, 环境身份的变化使他们不再受已经逐渐适应并严格遵守的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如果某个体把握不好自己的情绪, 出现失范行为, 在他的失范行为暗示下, 其他人受其影响, 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 很容易导致群体的失范行为产生, 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 特殊学生问题, 造成情绪不稳的激动行为

1.感情纠纷学生。

大学生恋爱现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毕业对涉及感情问题的同学是心理上的一个严峻考验。对于自控能力不强的毕业生, 往往表现出情绪急燥, 易冲动, 与室友、同学关系紧张, 对周围的事看不惯, 破坏校园公物等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行为, 严重者会危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2.经济困难学生。

虽然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奖、助、勤、贷、免”的资助体系减轻大部分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但是, 由于独立学院较高的学费及某些同学家庭出现突发性事件等因素, 致使少数同学在毕业前不能缴纳全部学费, 从而不能顺利领取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由此加剧了这些同学的自卑心理, 同时为找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 造成他们的困惑。

3.违纪违规学生。

在大学期间受到纪律处分, 往往是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综合体现。在毕业离校前期, 受到过纪律处分的同学往往会放松对自身的要求, 出现违纪行为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的本科生, 会因自己拿不到学位证而造成心理失衡, 甚至产生极端想法。

4.成绩不合格学生。

在毕业离校前期, 仍有极少数学生出现学分未修满的情况。这些学生中, 有的已经跟单位签约, 若不能按期拿到毕业证, 会影响去工作单位报到, 进而会丢掉工作。这些同学易产生急躁心理, 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良好文明离校氛围。

文明离校教育要以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为前提, 让毕业生们感觉到学校对他们还充满无限的关爱, 让他们在浓厚的文明离校的氛围中, 被同化并能够逐渐产生认同。一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张贴和悬挂文明离校标语, 及时报道、宣传文明离校中的新人新事、校园新闻, 反映学生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等等, 使文明离校概念深入人心, 既使应届毕业生受教育、受制约, 又可教育低年级学生为深入开展“文明离校”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举办各种形式座谈会, 让毕业生畅所欲言, 尽情抒发, 放松毕业生紧张的神经, 转移他们的消极思想, 缓解毕业生的情绪, 以达到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增进毕业生与学校之间的感情,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工作管理者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毕业生离校前的心理矛盾和困难, 更好的为他们排忧解难, 把工作做细做实。三是开展“毕业爱心捐赠”、“毕业生跳蚤市场”等活动, 并在场地、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这些活动既可以帮助毕业生合理的处理自己不会带走的物品, 帮助他们树立节约的思想观念, 同时也可以减少他们在宿舍乱丢废弃物引发宿舍区骚乱的可能性。四是举办毕业生晚会, 精心准备切题的节目。在我校东校园欢送2010届毕业生晚会中, 我系全体学生工作干部为广大毕业生同学奉献精彩节目《送别的歌》, 引起强烈反响。这从一定意义上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为后期顺利完成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工作做好铺垫。

(二) 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的人本化教育管理[2,3]。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始终贯穿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主抓以下几类学生的教育管理;

1.对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

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中流砥柱, 在毕业生即将离校的特殊时期一定要发挥毕业生中这部分力量的作用。首先, 召开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文明离校动员会议, 先让这些同学真正理解文明离校的意义, 从思想深处自觉拒绝毕业聚餐等活动, 然后以其示范性、导向性行为教育、影响、带动自己身边的同学, 使文明离校这种思想真正的渗透到每位毕业生的心中, 使每位毕业生都能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其次, 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要求每一位党员发扬“奉献精神”, 提高“服务意识”, 为同学们毕业离校手续的顺利办理提供服务, 为同学排忧解难, 站好最后一班岗。

2.对欠费学生的教育管理。

考虑到欠费学生可能存在的自闭性格及自卑心理等因素, 在对这部分同学做工作时主要采取面对面谈心的教育方式。首先, 关注这部分同学的生活状况, 进而了解其家庭经济情况及欠费的原因;其次, 对这部分同学进行诚信教育, 防止恶意欠费的情况存在;再次, 详细解释欠费对学籍管理及毕业的影响。

3.对未就业学生的教育管理。

对于未就业的学生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就业困难, 一类是就业态度不积极。首先, 深入了解未就业同学就业的意向及存在的困难, 以便有针对性的向这部分同学推荐工作岗位;其次, 定期召开未就业学生会议, 向其介绍各类就业政策, 实时掌握就业动向。通过这些工作, 让未就业学生体会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心, 并督促其抓紧落实工作问题。

4.对违纪违规学生的教育管理。

为了防止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在离校过程中破坏学校稳定局面, 必须对其加强管理。首先, 定期找这部分同学谈话, 建立违纪违规学生档案, 记录这部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 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 实行党员负责制, 以便多渠道掌握这部分同学的思想动态。

(三) 加强情感沟通, 设身处地为毕业生排忧解难[3]。

古人云,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感沟通的目的在于以情感人, 通过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为开展教育管理营造一种氛围和基调。要做到设身处地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就是要寓教育于解决其问题的实际。

1.就业指导问题。

近几年来, 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难度逐年增大。而这种困难本身并非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 而是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成才观的转型。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 “双向选择”就业模式下的毕业生尽管择业面更宽、自由度更大, 但对一些就业行业, 尤其是一些新的人事关系运作模式中的行业 (如私企、中小型企业等) 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不少毕业生在面对这一类就业去向时患得患失, 甚至一票否决, 以至错过了不少就业机会。因而, 学生工作干部不仅要在公开场合, 更要在小范围或个别谈心中,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分析形势, 讲清利弊得失, 结合他们个人能力、特长和意愿, 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成才观、就业观。

2.离校手续办理问题。

毕业生离校前夕, 不仅有诸多的个人问题要处理解决, 更有较为复杂的离校手续等待处理, 头绪既多, 时间又紧。针对这种情况, 要求辅导员结合实际情况, 依照统筹法, 设计一个较为经济简便的工作流程。首先, 通过班会形式向每一位毕业生讲清离校手续办理的程序、时间和具体要求;其次, 分别对毕业生党员、未就业学生等群体召开会议, 布置党员关系转接手续、介绍二次派遣办理程序等事宜;第三, 对主要学生干部进行专门培训, 指导其为同学服务好, 高效的办理离校手续。

(四) 强化行政管理手段的监督职能, 约束学生的行为。

1.学校要落实责任, 严格管理措施, 要做到“重教严管”, 把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对毕业生不能放松纪律要求, 坚决防止损毁公物, 打架斗殴等违纪和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对违纪的毕业生依据有关规定从速从重作出处理, 从制度上控制不文明行为的蔓延。

2.辅导员加强对宿舍区的管理。首先, 保证每周至少进宿舍两次, 检查宿舍内务、安全隐患, 并定时组织毕业生进行大扫除以清理死角, 使毕业生感受到学校对其要求并没有放松, 毕业生宿舍不存在特殊化;其次, 通过摸排对存在打牌、吸烟等违纪现象的个别宿舍进行突击检查, 并对相关同学进行深入细致的批评教育工作;再次, 针对毕业生离校前高空抛物和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 对所有宿舍楼特别是男生宿舍楼隐患进行清查, 及时清理酒瓶、刀具等危险物品, 严禁学生带酒回宿舍, 进而把高空抛物这种不良行为杜绝在萌芽之中。

毕业生不同的离校方式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差异的背后反映出一个学校、一个群体的文化氛围、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通过深入细致的开展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教育, 不仅巩固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局面, 也加深了师生情、同学谊, 达到了广大毕业生增强感恩意识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赖玉洁, 刘佳.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7) :61~63

[2]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2) :64~65

[3]童学敏.高职教育就业为导向中的“学生为本”[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66) :23~24

[4]项念东.谈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中的情感沟通问题[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66~67

[5]李磊, 梁树清.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1016~1017

毕业会考安全工作方案 篇5

为了保证我校八、九年级会考工作顺利进行,为了更好的为会考安全保驾护航,我校根据上级安全工作精神,结合本校实践情况,特制定2013年初中毕业会考安全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二、指导思想:

一切工作围绕毕业会考,保证考生安全参考,将一切安全隐患与事故可能性降低至零;一切为会考服务,保证考试期间校园平静,为考生创造安静环境,杜绝一切扰乱考试氛围的现象发生。

三、时间安排:

6月14日---------------6月18日

1、白天:8:20--------------------16:402、晚间:7:00-------------------凌晨1:00

四、具体安全工作:

1、xx同志穿戴工作服,协同门卫搞好门卫工作,杜绝一切外来人员入内,并时刻注意校内安全工作,发现异常情况随时上报政教处。

2、加强中午、晚饭后河边巡逻,防止学生下河洗澡,加强晚间网吧巡查,杜绝学生上网

3、加强晚自习及就寝后学生清点,对不到堂学生必须弄清去向,对情况不明者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4、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使学生竖立安全意识。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6

关键词:煤炭高校;安全工程;就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4-01-05-0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 self-esteem, good education and high IQ. But when they encounter setbacks and challenges, they will suffer more psychological conflicts and stress, which in turn may result in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industrys entering a hard period after “the golden ten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mployment of the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s a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points out som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during their process of job hunting, and proposes some measures for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s to adjust their psychology and measures to improving employment.

Key words: coal industry-oriented universities; safety engineering;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开始转变为“大众教育”[1],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尽管高校的扩招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但这也同时导致更多的大学生同时就业,形成激烈竞争,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2]。

在煤炭领域,各大矿业集团正在面临着困境[3,4]。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3年7月发布的《关于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显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煤炭市场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态势。通报还预测,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煤炭行业所受到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各大矿业集团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在就业过程中,安全工程专业矿山方向(以下简称“矿山安全”)毕业生所遇到的困难逐渐增大,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开始显现。

一、安全工程矿山方向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一) 就业现状

1.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为大众教育的今天,产业结构性矛盾、待就业总量持续增加以及经济放缓这三重压力影响着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总数达到699万人;2014年,大学毕业生总数超过700万人,待就业毕业生总量没有缓解迹象。

2.安全工程矿山方向本科生就业现状

在煤炭行业处于低谷的20世纪90年代,各煤炭高校主体专业的发展均受阻,并开始专业转向和减少招生规模。而在此后的“黄金十年”,矿山安全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成为各煤炭企业的“香饽饽”[5]。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饱和等因素,就业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2013年以来的就业形势开始严峻起来。

(二) 原因分析

1.需求减少。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煤炭企业运行状况的转变,一些煤炭企业对煤炭主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大不如前,并逐渐减少相应的进人计划。近两年部分煤矿企业矿山安全毕业生招聘计划如表1所示。

2.近几年高校矿山安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黄金十年”间,随着煤炭行业对矿山安全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高校也得以迅速发展,矿山安全作为煤矿主体专业其招生规模迅速增加[6]。

3.研究生和专科生数量增加。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加大,不仅本科生的招生规模迅速增加,研究生和专科生的招生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研究生和专科生有待就业,对本科生的就业形成了压力。

4.企业委培、对口单招等广泛推行。中国矿业大学于2003年开始试行“对口单招”政策,以缓解煤炭行业的人才紧缺状况。随后其他煤炭高校陆续效仿和推行这一政策,10年來,这一政策为煤炭行业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近年来,许多煤矿企业纷纷推行“非转主”政策,将非主体专业的技术人员利用二学位或委培等方式转为主体专业。

5.煤炭行业科技的发展。

随着煤炭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行业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加快,建设了大量的高交高效矿山,并逐渐向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

6.课程设置滞后行业发展。

由于高等教育的滞后效应,目前煤炭高校矿山安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及使用的教材等与行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7.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部分矿山安全学生对就业的总体形势不了解,对就业和工资等期望过高,而对于自身的定位则有失偏颇,没有树立正确的“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二、矿山安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矿山安全毕业生的就业面通常较窄,在参加招聘会的时候发现招聘自己专业的单位少或者工资待遇低的时候,或者在招聘的过程中遭受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失落情绪,从而在心理上形成自卑。

(二)自负心理。产生自负心理的原因有:1.一些煤炭高校的矿山安全毕业生可能会认为其所在高校属名校而产生优越感,并进而产生自负心理;2.一些同学在学期间成绩较好,认为自己学习渊博、满腹经纶,从而自命不凡;3.一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认为煤炭行业就应当是高薪行业,从而对就业市场缺乏了解,对工作岗位的期望也较高,因而产生自负心理。

(三)依赖心理。一些学生缺乏独立面对困难、独立决策的能力,而是把这些本应则由自己决定的事情推给家长、老师甚至学校,完全依赖他们为自己找工作,而不是主动去争取就业机会。

(四)盲从心理。有的学生没有主见,而是随大流,也不去考虑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特长。例如,一些学生执意要到北上广等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功利性太强,然而对于对于矿山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招聘企业并不在大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考入国家公务员也较其他思政类专业困难,因而这些学生的职业定位是不合理的。

(五)偏执心理。有的同学容易走向偏执,将自己在求职中的不顺利归因于市场或社会的不公平,这将会给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从而影响对社会的认识进而影响就业。还有的学生刻意要回家乡就业,无视矿山安全专业的适应性,甚至宁愿不就业,偏执心较强。

(六)焦虑心理。大四学年的上半学期是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多数同学会在这一时期找到工作或签订工作意向。然而,未找到工作的同学看到已找到工作的同学风光无限的时候则会产生焦虑,导致心理紧张、哀声叹气、毫无意志、甚至寝食难安,在行为上则表现得无所事事、行业懒散、反应迟钝。

三、矿山安全就业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

导致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毕业生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虽然多数毕业生可以以平常心来找工作,但有些毕业生认为自己找工作就是要过上好的生活,而不想从零做起,对单位和岗位的要求较高;另一些毕业生则相反,认为工作就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从而消极就业,不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而有些毕业生对煤炭行业有一种恐惧心理,不愿意到自己适合的煤炭行业去工作。

(二)人格缺陷

一些毕业生没有明确的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以及能够满足自身特点等等,自我同一性混乱,不能对自己形成一个全面、清醒、客观的评价。

(三)人际交往障碍

矿山安全专业由于是工科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能要比文科和管理科的学生稍逊一筹,这可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锻炼和提高。然而有的毕业生性格极度内向,极度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在就业过程中过于自卑、紧张和怯懦,不懂基本的礼仪和礼貌,缺乏自我决断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四)挫折耐受力差

有的毕业生心理脆弱,无法承担挫折。一个小小坎坷就有可能使其遭受严重的打击,从而陷入失望和苦闷中不能自拔。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就要勇于面对,勇于承担,这才能够在下一次挑战中取得胜利,从而避免一败再败的恶性循环。

(五)不当的嫉妒攀比

毕业生之间时常会比较他们找签订工作的好坏,有的毕业生甚至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对自己的单位或岗位大加炫耀。这会导致未就业毕业生心理失衡,加大其心理负担,甚至会产生嫉妒和攀比的心理,因而必须对这种不当的炫耀和攀比之心加以纠正。

四、提高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2014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2014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出臺相应措施,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除了一般性的推进措施外,由于矿山安全专业方向的特殊性,推进矿山安全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进行调适以及煤炭高校制定有效的措施。

(一) 就业心理问题调适

对于矿业安全专业方向的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期间要专注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而面对择业和就业,应先确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好心态,勇于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竞争。

1.虚荣心理的引导

不论是攀比心理还是嫉妒心理都是虚荣心理在起作用,因而可以从利用几点对毕业生进行引导:

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充分认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使学生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不要太偏执;

对我国目前就业市场的形势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要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对毕业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理解眼前和长远、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问题;

能够使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学生、工人、技术员的对比和分析中找对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不要对别人的评价过分在意,更不要和别人攀比。

2.从众心理的克服

在就业的过程中,引导毕业生按照以下几点去做:

看问题要长远,选择具有发展前途企业和工作岗位;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向往和喜欢的煤炭企业和工作环境;

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所选择应与自己气质特点相匹配;

对自己的特长及能力充分认识,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岗位;

能够辩证认识不同地区的煤炭企业的不同岗位的优缺点,避免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

3.自卑心理的克服

(1)建立合理的目标。在求职过程中,首先应该确立一个与自己的专业、特长相符合的清晰的目标,并为完成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2)利用补偿增强自信。缺乏自信的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很容易被击倒,从而变得畏手畏脚,不敢作为。許多事例已经表明,利用补偿的方法可以使一些具有自卑心理的人重获精神力量。

(3)自我认知要改变。第一,肯定自身的价值:任何人都有其自身价值,都有独特的一面,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同时,由于视角的不同,每一个人的某一性格又同时具有好与坏两方面。第二,要不断积极的考虑问题,例如,当求职遭遇挫折,这并不能说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只是说明自己在某一次展示中未能充分展示自己,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或者所应聘的单位与自己的能力特点有出入,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展示。

(4)训练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举止,可以让毕业生在外在上给用人单位一种自信。例如,在行走时挺胸、抬头,精神抖擞,步伐稳健,眼神正视别人,在交流的时候,谈吐风雅等。

(5)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必要的。在应聘前和应聘时,可以在做好充足的准备的前提下,在心里暗示自己:我一定行!

(二) 高校促进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措施

1.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和就业形势宣讲

高校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职业规划课等方式,让毕业生充分了解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以及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使毕业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和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抓住西南、西北煤炭新的主产区的发展机遇;结合矿山安全专业特点,培养毕业生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爱岗奉献、不怕吃苦的职业精神品质。

2.以人为本,提高毕业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就业服务和管理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的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聘请煤炭企业优秀校友、专家等来校为毕业生做比职业指导。同时,关心一些特殊群体,如学业困难、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就业心理压力大的毕业生,对这类同学进行分类建档,实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帮扶,把实际帮扶和心理指导相结合。

3.广开门路,拓宽就业渠道

就业管理部门及学院要积极走出去,开拓外省特别是西北煤炭新的主产区就业市场。强化与煤炭企业的联系,邀请煤炭生产、建设、勘探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来校讲学、交流和招聘,挖掘就业潜力。同时,利用学生实习、课程实践等环节,加强与金属矿等非煤矿企业、建筑、化工、铁建等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开拓此类非煤行业的就业市场。

4.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

树立“大安全”的学科观念,以矿山安全为主,能够在矿区生态治理、城市地下工程、煤层气及石油天然气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挑战杯”科技和创业大赛、采矿学科大赛以及节能减排大赛等系列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和指导大学生科研立项。

5.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地区生源结构

地区生源结构是影响矿山安全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煤炭高校的本省生源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而在内蒙、新疆、山西、贵州等地的招生则很少。因此,在生源的地区结构上可以适当向内蒙、新疆、山西、贵州等地倾斜。另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比例,这些学生的比较能够吃苦,同时,这也是国家所倡导的。

参考文献:

[1] 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46-47.

[2] 贺江群.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探索高校就业心理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38-39.

[3] 景国勋,张传祥.教育创新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9-81.

[4] 李楠,宋晓燕,漆旺生.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创新措施及成果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2):108-111.

[5] 谢倩,杨青松.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诱因及其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56-57.

[6] 孙兰会,成锋.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0(30):37-38.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7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占据整个本科教学时间的八分之一[1]。通过毕业设计,一方面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3]。因此,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实习。

2 毕业设计的安排及要求

2.1 毕业设计安排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应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论述或论证能力;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及运用能力;研究方案的设计(实验)能力;运用本学科常规手段获取数据及分析处理能力;计算机及外语应用能力;技术分析及创新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及思辨等能力。我校毕业设计实施流程及时间安排见图1。

2.2 毕业设计要求

毕业设计是一个周期相对较长,内容比较复杂的一个教学环节[4],我校对整个毕业设计做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包括:(1)要求根据选题情况,详细阅读与题目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15篇以上,包括英文文献5篇以上,保证学生对所选题目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和把握,进而进行有关的创新性研究。(2)选择一篇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进行阅读和翻译,翻译字数不小于5000字,提高学生对英文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另外还有论文的撰写要求、时间要求等。

3 本科毕业设计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安全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5],专业发展方向与趋势逐步趋向于综合化,即安全学科的文理综合性、学科交叉性、行业横断性[6]。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应用,我校对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全过程质量控制,以期提高学生毕业设置的质量,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3.1 选题的针对性

选题质量是考核一个学校毕业设计的关键。选题性质、难度、工作量、综合训练等情况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是否结合实际,是衡量毕业设计选题质量优劣的关键[7,8]。所以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为了体现本科毕业设计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桥梁作用,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通常有三个来源。

(1)结合专业方向及知识体系的选题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根据对本专业学生安全方面的知识体系构建情况,结合目前石油化工方向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2010年毕业设计中就学生已有知识体系情况拟定的题目有“沥青生产安全投入合理性研究”、“火灾时教学楼内人群的安全疏散”、“工业事故与技术灾害的定性与定量区分”、“化工园区整体安全性分析与探讨”、“化工装置变更管理”等。

(2)结合科研项目的选题

科研项目经过了立项阶段的论证,因此具有较好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从科研项目中选取与本科生知识体系相关且本科生能胜任的部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2010年毕业设计中结合我校参与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含硫气田集输工艺与安全控制技术”子课题“集输系统腐蚀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内容,拟定了“基于PHAST的天然气集输装置后果风险评价”、“天然气处理装置过程风险定量模拟研究”、“高含硫集输管道风险分析”、“高含硫集输管道内腐蚀预警分析”、“高含硫天然气集输管道风险评估及决策”等题目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在题目难度适中的情况下,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机会。

(3)结合自己就业方向的选题

在选题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充分调动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近年来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因此其对未来的工作行业、岗位等具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因此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以后的就业方向自主选题,使得毕业设计起到一个较好地承前启后的作用。目前社会对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是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上[9]。通过与未来就业方向的结合,将有益于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角色。针对以后进一步攻读研究生的同学,鼓励同学们跟研究生导师多联系,了解以后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并有针对性地选题,以便使自己能够尽早了解和进入自己以后可能的研究领域。从而实现对部分同学的差异性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尽量做到因材施教。2010年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统计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安全工程本科生的就业去向侧重于油田及石化行业。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确定了“采油厂生产安全系统模式研究”、“连续抽油杆的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钻井下井套作业过程安全评价”、“老龄海洋平台的风险辨识与分析”、“石化企业施工中的危险源评价及管理”、“石油化工生产中风险控制策略研究”、“基于风险的管道建设工程监理”等大量与学生就业去向紧密结合的题目。

(4)选题的审核把关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上报毕业设计题目后,系里会对上报题目进行审核,对于与我校专业特色偏离较远的题目会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毕业设计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3.2 辅导渠道的多样性

在高校扩招、网络普及的新形势下,毕业设计中实施在线辅导,是作为面授辅导的补充,以整合师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10]。对我校2010年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1)面授辅导作为一种传统的辅导方式,由于师生双方沟通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依然是学生认为辅导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

(2)以面授辅导为基础,采用在线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比例达到近70%。

因此,在传统面授辅导的基础上,我校老师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辅导方式及渠道日趋多元。毕业设计的在线辅导能够避免面授辅导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同时能够克服电话请教在经济方面的局限性,因此可以作为面授辅导的补充,拓宽毕业设计环节师生交互的渠道,实现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柔性管理。

3.3 辅导过程的开放性与导向性相结合

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空间,避免在开始阶段就将毕业设计基本任务构成和拟采用的基本方法都交待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拟定部分开放性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工程实际并广泛查阅技术资料,自己通过对比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指导老师在辅导过程中也要注意加强学生研究的导向性,避免学生走太多弯路。通过采用开放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能够在强化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意识的同时极大开拓学生的视野。

3.4 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督考核

本科毕业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对每个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考量时需要考虑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指导老师的日常监督及对毕业设计成果的鉴定、评阅教师的鉴定和毕业设计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表现。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的考核监督形式及内容见图2。

3.6 本科生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

我校引入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每年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情况及相关电子文档进行无纸化管理,使毕业设计的上报、审核与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实现了历年毕业设计的数据统计功能和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规范性和管理效率。

4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综合训练,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培养过程。随着社会需求和教育模式、方式的转变,在毕业设计选题、中期监督、答辩及考核等环节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整体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赖丽娟,吴效明,熊冬生,等.改革本科毕业设计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1):1683-1686LAI Li-juan,WUXiao-ming,XIONG Dong-sheng,et al.Reform ofGraduation Project,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J].Chinese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2010,27(1):1683-1686

[2]胡谋法,张志勇,肖山竹.基于AHP和加权TOPSIS的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定[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1):34-38HUMou-fa,ZHANG Zhi-yong,XIAO Shan-zhu.Comprehensive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s GraduationDesign via AHP and Weighted TOPSI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0,33(1):34-38

[3]华琇,孟峰.提高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策略浅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2):61-64HUA Xiu,MENG Feng.On Improving the Graduation DesignQual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Undergraduates[J].Journal ofNantong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s Edition),2009,25(2):61-64

[4]俞洁华,王波.通过精心选题与悉心指导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感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3):167-169YUJie-hua,WANG Bo.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through Elaborative Selection and Careful Guidance——SomeInspirations of the Guidance of Graduation Design[J].SCI-TECH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08,18(33):167-169

[5]傅贵,余妍妍.安全工程专业学历教育方案的中西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39-41FUGui,YU Yan-yan.Comparison of Cred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of Safet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China with That of West-ern Countrie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4,14(1):39-41

[6]傅贵,杨书宏,宋守信,等.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规范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11):78-84FUGui,YANG Shu-hong,SONG Shou-xin,et al.Research onthe Professional Code for Undergraduates Education of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8,18(11):78-84

[7]钟林飞.全过程质量管理下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506-507ZHONG Lin-fei.The Reflection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 under the Whole Processing-Management[J].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2010,6(2):506-507

[8]刘幼立.抓好毕业设计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0(2):88-89LIUYou-li.Strengthen Every Link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Im-prove Its Quality[J].Journal of NCUST(Social Sciences),2004,20(2):88-89

[9]牛金成,许放.安全科技人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165-168NIUJin-cheng,XUFang.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Edu-cation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J].Journal of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165-168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 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社会用人机制的变化, 原有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存在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些弊端, 而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对我们改进课程培养体系, 使之更贴近社会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安全工程课程培养体系进行改革, 通过对历届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尽分析及研究, 指出了原有课程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原有课程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过于侧重行业特色

本校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比较侧重特种设备检测方向。因受行业管理的制约, 基础课的安排对特种设备检测方向过于侧重, 这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难免造成整个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的欠系统化, 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相对片面、单一, 存在着明显的行业特点。而学生实际就业时有很大一部分从事的是非特种设备方向的安全工作, 而是化工、建筑等行业, 而在原有的课程培养体系中涉及其他行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基本没有介绍, 使得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从新学习相关的行业技术安全方面的知识。

1.2 实践环节有待加强

实践性教学在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中是相当重要的教学环节, 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也安排了一些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但真正是专业层面的大型课程设计只有两门课程, 而生产实习也只是安排在大四, 为期三周。毕业生反馈回的信息普遍要求能增强实践环节, 多安排一些实习, 可以使学生能对一些岗位工作进行相应的了解, 使其就业更具有针对性, 比如部分学生不熟悉一些岗位的要求, 进入了不喜欢或不适合的岗位, 而在企业实际换岗并不容易。

1.3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在原有课程教学体系中, 专业理论基础课所占比重较少, 学生所学安全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感觉有些零碎, 无法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律, 给学生毕业后就业带来困难。一些在实际工作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在原有的课程培养体系当中被遗漏了, 比如安全工作更多的时候注重于管理, 需要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较深入的了解;而现在大部分企业也比较重视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OHSAS18000) 和EHS体系, 而这些相关的课程在我们原有的培养体系当中也比较缺乏。

2 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对策

2.1 专业方向的设置还是要以行业为依托。

根据我校自身的特点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方向, 但要逐步向外拓宽。拓宽领域应充分利用现有行业背景, 考虑与之有关联的其他行业方向, 同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师资力量, 应根据本学科自身的人材力量与技术储备确定几个有能力建设的方向。否则可能反而会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专业方向的设置应适应市场的需求, 根据市场的需求, 培养相应的人材。如根据浙江省对安全工程专业的需求情况, 化工方向有较大的需求, 而且化工企业当中实际也涉及到了大量的特种设备, 因此可以考虑增设化工行业方向, 既可以利用现有学科的优势, 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面。

2.2 加强实践环节。

增设与安全专业联系紧密, 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大型课程设计, 可以由多名指导教师组成不同的方向, 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联系已毕业学生与所在企业加强联系, 积极开展技术合作, 或联合进行技术攻关等工作, 发展建立新的生产实习基地。建立导师制度, 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指导教师可以结合本教研室的科研课题, 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科研工作, 或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技术服务。结合科研课题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有针对地将一些科研问题作为生产实习的内容, 这不仅可大大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校内的实习工厂和实验室的设备、仪器进行教学实习, 可以部分解决现场实习安排困难的问题, 也可以提高专业实验室的利用率, 同时对实验室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在保留原有的必需课程的基础上, 增设一些学生反馈回来

强烈的、有需要的课程为必需课, 另外多开设一些选修课, 涉及到与其他行业相关的安全技术类课程, 任课老师在开设选修课之前做好相应的背景介绍, 以供学生有目的地选择, 使学生有多种就业方向, 也能为学生从事非特种设备方向的安全行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3 小结

在对学生调研基础上, 根据反馈回来的调研信息, 将对安全工程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修改完善, 使之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迫切的一项工作。

摘要:通过对历届毕业学生的回访调研, 指出了安全工程专业原有课程培养体系过于侧重行业特色,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实践环节薄弱等存在的问题, 并在分析及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特色和浙江省安全需求,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从而完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以更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安全工程,调研,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健.浅论专业调研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9 (25) :70-72

[2]许江, 尹光志, 司鹄.安全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08.31:1-9

[3]曹树刚, 郭平, 刘延保等.安全工程专业型人才培养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 2008.31:25-27

[4]戴君化.强化实践环节注重生产实习环节[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 18 (6) :102-103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教育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 比例较大, 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学业基础较差, 就业相对困难, 为此, 做好毕业生的教育工作显得就越发重要。毕业是当代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转折点, 大学毕业是莘莘学子们学有所成、开启人生崭新征程的重要转折时刻。而每每此时,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我们都在思考, 作为培养他们多年的大学, 作为他们的老师, 我们在这些青年学子挥手告别大学青春时, 应该给他们留下些什么?又让他们带走些什么?我们清楚的认识到, 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 不仅要把好入口关, 更要把好出口关, 而毕业教育作为出口关的重要内容,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环节, 更是对大学阶段教育成果的巩固和升华。毕业教育工作是帮助学生端正思想,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渠道与途径;加强这项工作, 对于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 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引导毕业生顺利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生包分配, 但目前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虽然加大了毕业生们的择业范围, 但是对某些就业困难同学来说却又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近年来, 我们结合交通学院实际情况和交通专业特点, 循章法、有节奏地开展了相关毕业教育活动,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党的旗帜指引青春梦想———让毕业生坚守信念, 担当责任

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青年学子们, 最为珍贵的就是青春梦想, 这是激励他们勇敢面对人生奋斗和挑战的强大动力。而毕业阶段, 学生往往容易因择业的困惑、面对新生活的迷茫、学业困难和就业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而出现自我否定、信念动摇的现象。此时的他们更加需要思想上的引领和信念上的支撑。所以必须找准切入点, 将毕业教育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将时代赋予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传递给每一位毕业生, 引导他们思考“中国梦”与自身成长的关系, 使他们能够拥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 从而创造他们人生的辉煌。

2品牌活动彰显人文关怀———让毕业生深情作别, 激情启航

作为完整的大学教育历程中的最后一课, 毕业教育是大学成长教育的延续, 是一场情感传递与文化传承相互交融的盛会, 更是毕业生的节日。而如何更好的搭建这个平台, 让毕业生在感受惜别之情弥足珍贵的同时, 进一步强化对母校的归属感和学校文化的认同感, 使哈工大精神成为激励他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自信的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于2003年开展了第一届“深情别母校, 激情续人生”毕业教育系列活动, 至今已送走了十届毕业生。该活动涵盖了“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文明离校”教育、“廉洁诚信”教育、“感恩母校”教育以及毕业生的自我教育等内容。时间贯穿整个毕业学期, 覆盖全体毕业生。十余年来, 共有2000余名毕业生通过这项活动, 与恩师、与母校作别, 激情启航。十余年来, 毕业生在“深情别母校, 激情续人生”品牌活动中, 传承了精神、振奋了士气。十余年间, 随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不断发展, 我们的教育活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已然成为交通学院的一个学生工作品牌, 也成为了全体毕业生的一种企盼, 更是校友心中的一种纪念。

3就业教育指导人生选择——让毕业生信心满怀, 迎接未来

就业是毕业生工作的永恒主题。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实际情况, 我们主动适应形势, 把大学生就业教育作为毕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就业教育, 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正确认识自我, 找好角色定位, 消除对未来的幻想, 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长期以来, 学院始终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教师力量, 突出行业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举办“和立方”工作室, 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三位一体的育人作用, 让专业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专业、认识行业, 让专业教师在就业教育中“唱主角”、“挑大梁”。通过职场精英面对面、学长引航等活动, 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第一时间、零距离接触, 帮助毕业生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 树立新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人才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思想。通过设立卓越工程师实训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让大学生有机会走进职场、走进行业一线, 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提高毕业生的自我探索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举办北四达设计希望之星大赛, 让同学们真正地参与到生产实践中, 参加真实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在全体毕业生中开展创业教育课程, 让同学们树立创新创业观念。通过“阳光路上·交通先锋”先进事迹报告会, 让学生学有榜样、做有目标, 引导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去, 到工程一线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念。毕业教育使毕业生与母校、与学院、与师生的感情得以升华, 当他们走入社会之后, 也会将“爱校情”转化为“校友情”, 各地毕业生紧密地团结在校友会中, 也正因为这份学院带给毕业生的浓浓深情, 使学院校友会得以彭勃发展。我院现有19个校友会, 学院每年都召开校友工作会议和各地校友的见面会, 使毕业生虽然离开了学院, 却仍亲如一家;校友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 在事业上鼎力支持, 老校友带新校友, 新校友又把这种感情传递下去, 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让各地的校友受益于校友会组织, 各地校友会在每年的就业推荐工作中也起了极大的作用。当代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 因此做好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坚持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才能逐步使高校的毕业教育在理论上确立科学的稳定体系, 从而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雷湘琼.毕业生教育工作的思考[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3.

[2]浅谈高校毕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7, 3.

[3]覃吉春, 戴志.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4]沈延兵, 费毓芳, 刘建新.加强毕业生教育, 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6) .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10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不仅是学生整个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融会与应用,更直接影响该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高低。教育部办公厅曾于2004年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就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带教导师职责和论文选题等相关内容做出了明确说明,各地高校也相继出台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办法,同时还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问题、过程质量控制、导师评分体系、管理模式等开展了各类教学教改研究。为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改革项目的开展,教育部在2010年推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同年度在在国内遴选60余所国家重点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率先实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试点。作为国内第一家以专门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行业特色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其产学合作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在2010年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方向,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本科专业方向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和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自2010年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3个卓越计划专业的在校学生数为480人,约占学院本科学生的85%。2013年年底,首批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就将如期展开,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该环节实施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保证国家卓越计划首批试点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于2013年年底的顺利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一直积极从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实践与探索,主要包括: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必须贴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与轨道交通企业就业前的见习实习相结合,紧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保障现场实际开展实战性的项目工作。

2. 积极开展“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带教计划,每年都聘请相当一部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及其他轨道交通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企业带教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完成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过程指导、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工作。近年来,“双导师制”指导本科毕业生的人数已占总人数的15%以上,仅学院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2011—2013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带教导师就涉及上海地铁、无锡地铁、宁波地铁、杭州地铁、郑州地铁等共计13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完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4篇。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类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率先采用校企合作实施“双导师制”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的大量探索及实际操作过程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发现该方案的实施主要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1. 学生参与实践程度不高、与带教导师沟通不频繁。

采用“双导师制”的城市轨道交通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工作主要由企业导师确定,因此选题类型丰富,贴近运营实际。单以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近年来采取“双导师制”指导的本科毕业题目就涉及到行车组织、客运管理、安全管理、班组管理、新线接管、运营网络化、设备管理等多个方向。企业导师极其希望学生通过为期半年时间的毕业设计(论文)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但部分毕业生受就业单位实习、培训、考研或出国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真正系统地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现场实际调研和相关实践的机会较少。同时,由于企业导师均为相关企业高级管理或专业技术人才,部分学生因胆怯心理而不敢主动联系企业导师,企业导师也时常会因为工作繁忙而疏于对学生的监督,最终导致双方因沟通不及时而造成论文进度滞后、论文关键问题处理不清等相关情况的发生。这些均会对论文的撰写工作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2. 企业导师与校方导师权责不清晰。

毕业设计(论文)由企业导师和校方导师共同带教,能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校方导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一般而言,企业导师根据现场实际问题确立论文题目,并针对论文撰写思路、采用计算方法和具体内容进行指导和建议,是整篇论文的主要带教导师。校方导师主要负责对论文撰写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理论进行解释说明,并负责整篇论文在最后定稿时的格式校对,辅助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学生毕业论文的带教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导师时常因工作忙碌而忽略与学生的沟通,认为有校方导师监督,学生会抓紧完成论文,但校方导师则会因为企业导师负责学生专业内容而对学生不加以过多干涉,从而导致学生时常处于“两不管”地带,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和按时完成有非常大的影响。

3. 论文实际应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采用“双导师制”的城市轨道交通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主要来源于轨道交通企业,旨在解决轨道交通企业在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但学生在经过18周的毕业论文撰写后,如何对学生设计成果的实用性进行评价仍有待完善,比如:研究结论能否使问题得到解决?设计方案能否应用于现场?研究方法能否推广实施?……同时,企业方对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成果的认可度、重视度也缺乏全面的评估体系,因而可能使参与“双导师制”的城市轨道交通类毕业设计(论文)与普通论文相似,不能充分体现企业导师指导带教的优势。

三、基于“卓越计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类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中突出问题的解决尝试

1. 将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与就业单位实习紧密结合。

针对学生因受就业单位实习等情况影响,而未能系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现场调研的情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提出将论文撰写与就业单位实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即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就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情况,如该生已与某地轨道交通企业签订三方就业协议,则优先安排该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双导师制”带教计划,由未来任职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企业导师,针对未来任职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该方案不仅能有效保证学生投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和工作量,企业导师还能安排带教学生前往涉及论文相关问题的岗位进行跟班实习,真实了解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使毕业设计(论文)充分结合现场实际,研究成果也将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不仅如此,该方案还能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未来的任职企业,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增加对任职企业的归属感,而企业导师也能在带教过程中充分认识带教学生的优缺点,并在日后给予相关工作建议。经过学院近几年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探索表明,该方案实践效果较好,深受企业导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2. 加强企业导师和校方导师间的沟通,明确双方权责。

企业导师与校方导师权责不清晰的情况主要由于企业导师、校方导师和学生三方面沟通缺陷所致,为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充分考虑三方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操作可行性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此进行改进尝试:(1)提高选聘要求以加强校企双方导师的沟通。对于企业导师而言,除了需要在相关轨道交通企业任职,拥有较为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外,还需要拥有高级(含)以上职称,能对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帮助。(2)敦促时间节点以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参与“双导师制”带教计划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其主要撰写方向和撰写内容由企业导师负责,一旦学生和导师疏于沟通,论文进度在前中期阶段就会普遍滞后。针对该情况,学院将进度指标明确为校方导师职责,要求校方导师在联系自己带教学生的同时,敦促双导师制毕业设计学生的论文进度,并及时将进度情况与企业导师沟通,以提高学生对论文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保证论文按时间节点完成。

3. 将企业方评价纳入论文考核评价体系。

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由带教导师自评、评阅老师互评和答辩成绩共同组成。其中,自评教师主要从学生论文运用的理论依据、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果、工作量饱满程度、积极主动性等方面进行考核,互评老师主要从论文格式规范、阐述内容正确性、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等角度进行评定,最终的论文答辩则主要从思路清晰、论点明确、回答问题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打分。为了更好地了解“双导师制”论文的实际应用情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还将企业方评价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从现场可操作性、方案可推广性、实际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帮助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情况,同时为下一届论文选题工作进行有效指导。近年来,经过论文考核评价体系发现,通过“双导师制”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不仅能有效帮助现场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能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如2013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在13号线试点站长责任制,企业导师制定了“城轨车站站长责任制管理模式利弊分析研究”题目,对于站长责任制问题进行调查及需求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周捷工程师指导的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轨道交通车站设施设备布局对大客流疏导作用的影响”,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对于不同车站内部布局下的大客流疏导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该毕业论文的研究对于车站客流组织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性,得到了运营公司的一致认可。

基于“卓越计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环节,应将所学理论与现场实际进行有效结合的“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带教方式作为主要应用方式。同时,加强学生与带教导师的沟通、落实学生的现场实践、明确企业导师和校方导师的权责划分、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体系等也是有效落实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落实、总结完善、有效监督,才能使城市轨道交通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真正做到现场对接度高、设计效果理想、轨道交通企业满意。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近年来在“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带教方式上的改革实践,提出加强学生与带教导师沟通、落实学生现场实践、明确企业导师和校方导师职责权限、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等方法,为基于“卓越计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实施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城市轨道交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5-20.

[2]王强,张治明.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9(2):47-49.

[3]饶家辉,王宏娟,周虚.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改革探析[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2,(3):160-162.

交通安全毕业论文 篇11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学生就业工作是“天大的事情”, 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重庆交通大学更是深知这句话的压力和使命。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特视角, 敏感而又快速地捕捉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核心, 进而加快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步伐。

近年来, 随着国家交通建设的发展, 中国已经进入“后交通”时代。重庆交通大学紧扣时代脉搏, 建立了以“大交通、后交通、软交通”为主线的行业特色促进机制。

10年时间, 学校以“重点提升、优先发展、大力发展、积极培育”为标准分层分级建设4级专业群, 涉及土木建筑、河海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材料工程、能源动力类、交通经济类等12个专业大类;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灵活设置了6个本科专业的19个专业方向, 如外国语学院充分利用学校行业特色和优势, 灵活设置的涉外土木工程英语、涉外机电工程英语等4个极具特色的专业方向, 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 英语类专业的女生不再是“难嫁出”而是“不愁嫁”, 毕业生真正实现了充分就业。

2008年9月21日上午, 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女士来到重庆交通大学, 为首届“茅以升班”揭幕。这是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抻出的又一“重拳”。事实上, 为了培养“多规格”的人才, 学校还创设了“卢作孚班”、“严复班”、“双学位班”等, 旨在培养高素质拔尖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宽口径复合型等人才;“海外项目班”、“国际教改班”、“2+2”、“3+1”, 更是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国际化开放型人才”上, 办学育人视野进一步扩展提升。

重庆交通大学与兄弟院校的校际合作, 与重庆市船舶工程研究中心、民生公司等的校企合作, 与重庆市发改委、香港商务局等的校政合作, 构建了“多通道”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重庆交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管理办法》, 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 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 构建“多平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行业特色与工程优势, 外国语学院“英语+土木 (船舶、机电) 工程”、财经学院“经济+交通”、信息学院“信息+交通”等实验班的开设, 构建“多学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四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 适应了区域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

2012年, 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大规模削减, 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重庆交通大学针对这一情况, 开展了覆盖500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调查, 及时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 进一步加强就业基地建设, 确保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不降反升”。

“就业基地什么时候需要, 我们的电话就什么时候打到。”这句话, 重庆交通大学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都耳熟能详。《重庆交通大学关于构建促进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出台, 确保了就业基地建设的制度化和长效化。截至2012年6月, 重庆交通大学与近6000家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 在2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此外, 还划拨了40万元专项经费, 周密制定就业市场拓展方案, 打造就业实习基地300余家, 收集有效需求信息10000余条。

2007年9月, 重庆交通大学与长安集团签订合作协议;2010年11月, 与福建省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协议;2012年6月, 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至今, 学校已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对外技术研发、学习培训、人才培养等联络交流机制长效畅通, 避免了就业基地建立后的“空心化”, 促使就业基地在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 重庆交通大学与就业基地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2011年新增就业实习基地70余家, 保证了用人单位每年来校的基数;每年举办校园招聘会200余场, 近500家用人单位提供8000余条需求信息来校选聘, 近年来毕业生供需比始终保持在1:2。重庆交通大学与就业基地中交集团、中铁集团等联合实施的“订单式”毕业生就业模式, 让200多名毕业生成为“海外工程建设人才”, 搭上了海外就业的“直通车”。

构建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新模式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在每年的就业招聘会上, 都能看到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刘伦教授与用人单位和学生亲切交流的身影, 各学院的院长和老师更是“全家总动员”, 纷纷为毕业生就业用心出力。这是重庆交通大学积极构建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新模式, 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最具说服力的证明。

2010年5月, 重庆交通大学首个“生涯工作坊”在学生慧园小区挂牌成立, 10名大二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学校先后开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 建立了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熏陶课堂、咨询服务课堂“五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 职业生涯测评系统、生涯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助力课堂教学, 实现了就业课堂教学与个性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每年10万元创业基金的设立, 直接孵化出了两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金奖, 为重庆高校中的翘楚。学校“向低年级延伸, 在高年级突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新模式, 已逐步建立健全。

“以生为本, 全心服务”, 是重庆交通大学就业工作人员始终坚守践行的理念。学校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确保了高效高质服务;开展分学科、分专业专场招聘会, 让就业针对性更强;引进“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卫星专网”、“Careersky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软件”等, 根据学生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指导和咨询服务;开办“校友讲坛”和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 近百期讲座、“双证”就业让2万余学生受益;每逢假期, 无论酷暑严寒, 学校总要派出专人, 多方联络企事业单位, 沟通回访就业基地, 学校“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始终如一, 全程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重庆交通大学的毕业生离校前, 无一例外地都会参加学校的“六个一”廉洁教育活动。为防止毕业生走上交通建设等工作岗位后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 学校把廉洁教育的端口前移, 通过举办一场廉洁教育报告会、赠送一本廉洁教育读本、举行一次表廉洁决心活动、放映一部廉洁教育影片、召开一次廉洁教育座谈会、组织一次主题团日活动等“六个一”系列活动, 强化毕业生的廉洁意识。“能干事、讲奉献、留得下、靠得住”, 是许多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重庆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学校主持了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开展毕业生就业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等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 公开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编写出版《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教材、专著6部, 研究成果与实践工作良性互动, 理论联系实际, 构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拓展了就业工作内涵, 研究成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6月, 学校被“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誉为毕业生最容易找到工作的“非211院校”之一;2009年12月, 再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4月, 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上一篇:中国夫妻最缺什么下一篇: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