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防治策略

2024-09-26

病毒防治策略(精选12篇)

病毒防治策略 篇1

随着病毒编写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 木马程序对用户的威胁越来越大。希望通过本文阐述的方法, 能够让广大个人电脑用户少受木马病毒的侵害

1 木马 (Trojan)

“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 它不会自我繁殖, 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 它通过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 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 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 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

2 木马病毒的危害

其一, 木马采用键盘记录等方式盗取我们的网银信息, 威胁我们的财产安全。其二, 盗取我们的网游账号, 威胁我们的虚拟财产的安全。其三, 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盗取我们的身份, 传播木马病毒。其四, 给我们的电脑打开后门, 使我们的电脑可能被黑客控制。

3 木马病毒的检测与清除

3.1 手工检查木马

(1) 检查网络连接情况。

由于不少木马会主动侦听端口, 或者会连接特定的IP与端口, 所以咱们可以在没有正常程序连接网络的情况下, 通过检查网络连接情况来发现木马的存在。具体步骤为点击“开始”->“运行”->“cmd”, 然后输入netstat-an这个命令能看到所有与自己电脑建立连接的IP以及自己电脑侦听的端口。通过这个命令的详细信息, 咱们就可以完全监控电脑的网络连接情况。

(2) 查看目前运行的服务。

服务是很多木马用来保持自己在系统中永远能处于运行状态的方法之─。咱们可以通过点击“开始”->“运行”->“cmd”, 然后输入“netstart”来查看系统中究竟有什么服务在开启, 如果发现了不为自己开放的服务, 咱们可以进入“服务”管理工具中的“服务”, 找到相应的服务, 停止并禁用它。

(3) 检查系统启动项。

首先检查HKEY_LOCAL_MACHINE S o f t w a r eM i c r o s o f tW i n d o w Current 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然后检查HKEY_CURRENT_USER Soft ware Microsoft Windows Current 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最后HKEY USERS的DEFAULT Software Microsof Windows Current 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4) 检查系统帐户

恶意的攻击者会激活─个系统中的默认账户, 然后把这个账户的权限提升为管理员权限, 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个账户任意地控制你的计算机。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用如下方法对账户进行检测:点击“开始”“运行”“cmd”, 然后在命令行下输入netuser, 查看计算机上有些什么用户, 然后再使用“netuser用户名”查看这个用户为属于什么权限的, ─般除了Administrator为administrators组的, 其它均不应该属于administrators组, 如果你发现有系统内置的用户不属于administrators组的, 那几乎可以肯定你被入侵了。

3.2 手工清除木马的方法

(1) 运行任务管理器, 查看异常的进程, 杀掉木马进程。 (2) 检查注册表中RUN、RUNSERVEICE等几项, 先备份, 记下可以启动项的地址, 再将可疑的删除。 (3) ─般这种文件均在W I N N T, S Y S T E M, S Y S-T E M 3 2这样的文件夹下, 它们─般不会单独存在, 很可能为有某个母文件复制过来的, 检查C、D、E等盘下有没有可疑的e x e, c o m或b a t文件, 有则删除之。 (4) 检查注册表H K E Y_L O C A L_M A C H I N E与H K E Y_C U R R E N T_U S E R S O F T W A R E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Main中的几项如果被修改了, 改回来就可以。 (5) 检查HKEY_CLASSES_ROOT txtfile shell open c o m m a n d与H K E Y_C L A S S E S_R O O T xmlfile shell open command等等几个常用文件类型的默认打开程序是否被更改。

3.3 利用软件防御和查杀木马病毒

(1) 安装防火墙, 筑起第一道防线。

防火墙, 分硬件和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价格昂贵适合企业级的用户, 个人电脑一般采用软防火墙。下面推荐几款防火墙其一, Zone Alarm Pro防火墙, 在防火墙软件中, Zone Alarm以其精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有效的防护, 一直遥遥领先于同类软件。其二, Outpost Firewall Pro, 世界公认的顶级防火墙, 能够有效抵御来自“黑客”的攻击、屏蔽“挂马”“钓鱼”网页的威胁, 免受木马、蠕虫、间谍软件和各类恶意程序的侵害。其三, Comodo Firewall Pro一款非常优秀的免费防火墙, 是防御各种恶意软件, 网络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四天网防火墙, 在国产防护墙中天网防火墙算是比较不错的一款。

(2) 安装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可以有效地防御和查杀各种病毒, 包括木马病毒。它是个人电脑防止病毒入侵的重要防线, 下面推荐几款著名的杀毒软件其一, Bit Defender, 来自罗马尼亚的一流杀毒软件, 包含反病毒系统、网络防火墙、反垃圾邮件、反间谍软件、家长控制中心、系统调整优化、备份等7个安全模块。其二, ESET NOD32占资源超小, 杀毒超快, 监控灵敏。其三, 卡巴斯基, 世界上最优秀、最顶级的网络杀毒软件之一, 它提供了几乎所有类型的抗病毒防护, 查杀病毒性能十分卓越。其四:诺顿:老牌杀毒软件, 不过在出现误杀事件之后, 在广大用户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3) 安装木马查杀软件。

由于木马病毒具有较强的伪装性, 因此, 许多情况下普通杀毒软件未必能检测得到。这时, 我们需要安装专门的木马查杀软件。以下几款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一:Trojan Hunter, 来自德国的著名反木马、广告软件, 长期占据各大测评榜的第一、二位。其二:AVG, 来自捷克的优秀防木马软件, 能够有效抵御间谍软件、木马、拨号程序、键盘记录程序和蠕虫的威胁。其三:木马克星、木马清除大师等, 国产软件中比较优秀的两款, 不妨一用。

3.4 个人电脑防御木马病毒的防毒软件搭配方案

我们可以综合运用杀毒软件、防火墙和木马查杀软件来防御木马病毒。比如:卡巴斯基+Outpost Firewall Pro+Trojan Hunter或ESET NOD32+Outpost Firewall Pro+AVG等搭配方案。

4 结语

通过本文所阐述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机尽可能少地免受木马病毒的侵害。当然, 要完全防住木马病毒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在使用电脑时一定要细心防范, 尽量降低电脑感染木马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网管员世界杂志社.网管员世界2009超值精华本[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星光科技.无师自通——黑客攻防实战[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3]胡文启, 徐军, 张伍荣.网络安全大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WZ坐标工作室.电脑安全设置与病毒防范应用大全[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5]卓越文化.600招玩转注册表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病毒防治策略 篇2

滑坡的机理与防治策略探析

摘要:滑坡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斜坡岩土内存在有倾向临空面,一定的.软弱面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斜坡外形的改变.分析了滑坡的类型、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作 者:黄建新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县水务局梁山片水利水保站,重庆,405200 期 刊:现代商贸工业   Journal: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年,卷(期):, 22(12) 分类号:X3 关键词:滑坡    原因    类型    防治   

 

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与病毒防治策略 篇3

关键词 LAN 信息安全 威胁 病毒防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扩展和普及,各类网络版应用软件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社会交往、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已逐步成为了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正常顺利运转是基本前提,因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

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局域网安全现状

广域网络已有了相对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病毒、IDS等网关级别、网络边界方面的防御,重要的安全设施大致集中于机房或网络入口处,在这些设备的严密监控下,来自网络外部的安全威胁基本得到控制。相反来自网络内部的计算机客户端的安全威胁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问题越显的重要和突出。

二、局域网安全威胁分析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由于通过三层以下交换机连接网内每一台电脑,因此局域网内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 同时局域网采用的技术比较简单,安全措施较少,同样也给病毒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局域网的网络安全威胁通常有以下几类:

(一)共享資源的“数据开放性”。

由于局域网很大的一部分用处是资源共享,而正是由于共享资源的“数据开放性”,导致数据信息容易被篡改和删除,数据安全性较低。

(二)计算机病毒及恶意插件的威胁。

由于网络用户不及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补丁,或未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而造成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许多病毒特别是木马类病毒和一些恶意插件以至后门程序在用户使用时稍稍侵入计算机。

(三)局域网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许多用户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来进行数据的传递,经常将外部数据不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带入内部局域网, 同时将内部数据带出局域网,这给木马、蠕虫等病毒的进入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加了数据泄密的可能性。

正是由于局域网内应用上这些独特的特点,造成了局域网内的病毒快速传递,导致数据安全性低,网内电脑相互感染,病毒屡杀不尽, 数据经常丢失。

三、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

(一)加强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

人是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必须加强对使用网络的人员的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强内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内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对局域网内部人员,必须做到加强安全意识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明白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理解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是所有计算机使用者共同的责任;使每个计算机使用者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至少能够掌握如何备份本地的数据,保证本地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掌握IP地址的配置、数据的共享等网络基本知识和电脑安全操作安全配置等知识,树立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二)局域网安全控制策略。

目前网络管理工作量最大的部分是客户端安全部分,对网络的安全运行威胁最大的也同样是客户端安全管理。只有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才可能排除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内部网络终端安全管理主要从终端状态、行为、事件三个方面进行防御。

1.采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通常安装在局域网络的进出口处,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开,它使内部网络与Internet 之间或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遭非法使用者的侵入,执行安全管制措施,记录所有可疑事件。它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实行控制策略的系统,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

2.封存所有空闲的IP地址。

启动IP地址绑定采用上网计算机IP地址与MCA地址唯一对应,网络没有空闲IP地址的策略。由于采用了无空闲IP地址策略,可以有效防止IP地址引起的网络中断和移动计算机随意上内部局域网络造成病毒传播和数据泄密。

3.属性安全控制。

它能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权限:防止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误删除、执行修改、查看目录和文件、显示向某个文件写数据、拷贝、删除目录或文件、执行文件、隐含文件、共享、系统属性等。网络的属性可以保护重要的目录和文件。

(三)病毒防治。

病毒的侵入必将对系统资源构成威胁,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整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防止病毒的侵入要比发现和消除病毒更重要。防毒的重点是控制病毒的传染。防毒的关键是对病毒行为的判断,如何有效辨别病毒行为与正常程序行为是防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防病毒体系是建立在每个局域网的防病毒系统上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病毒策略:

1.小心使用移动存储设备。

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可以把病毒拒绝在外。

2.挑选网络版杀毒软件。

一般而言,查杀是否彻底,界面是否友好、方便,能否实现远程控制、集中管理是决定一个网络杀毒软件的三大要素。

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不断的探索。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形式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 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网络安全建设已不再像单台计算安全防护那样简单。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防护体系,要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设置和维护对安全的防护策略。

参考文献

[1]冯普胜。ARP,病毒处理方法[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8(5)

[2]王秀,杨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07(5)

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与病毒防治策略 篇4

因此, 如何避免网内的电脑之间相互感染,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正常展开, 做好系统安全的建设与防护就十分必要。

1 局域网的安全现状探析

相比防御体系较为完善的广域网络而言, 局域网具有典型的多变性与复杂性, 同时由于信息系统自身的开放性、脆弱性以及易受攻击性, 使得局域网成为客观存在、易受攻击且又特容易被忽视的网络系统。攻击者时常通过局域网这一漏洞开展入侵, 造成极大的网络伤害, 同样, 各种垃圾邮件、病毒传播等快速滋长, 一些利用局域网实施诈骗、窃密、盗窃、勒索等事件逐年攀升。由此可见, 局域网内的安全隐患是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一大敌, 系统在管理与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 则容易造成严重的信息泄露、病毒传播等。换言之, 局域网其实是目前互联网安全管理中脆弱而又敏感的地带。

2 局域网安全问题的来源探析

如前所述, 局域网安全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用户以及计算机工作者们的重视, 而探究安全问题的来源, 找出真正威胁信息安全的症结所在, 无疑对解决局域网安全问题大有裨益。总体上说, 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类威胁性来源:

2.1 网内用户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

很多网内用户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他们并不明白一旦将危险带入到自己的电脑中, 则可能会通过网内传播给他人。因此, 还有些用户通过U盘、移动硬盘等开展数据的传递, 在数据传递之前不进行细致的安全检查, 这就给那些通过移动介质传播的木马、蠕虫等提供了便利。另外, 由于安全意识不强, 网内的电脑时常会用作财务、人事等各种用途, 这也给数据泄露提供了便利。同时, 有些用户会自带能与外界网络连接的笔记本, 自行插入到断网的内部网中, 引发信息泄露及病毒传入。

2.2 欺骗性的软件诱使数据丢失

局域网具备一个明显的优势为资源共享, 而正是这种共享导致的“开放性数据特征”, 使得删除及篡改信息变得更加容易。以一种“网络钓鱼攻击”为例 (又称为钓鱼式攻击) , 这是一种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它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 试图引诱收信人给予敏感信息 (如帐号ID、用户名、口令、ATM PIN码或者信用卡的详细信息) 的一种攻击方式。这种冒充与攻击方式最常见的手法是:冒充诸如腾讯、飞信、支付宝等大型网站从而骗取客户信任, 最终获得一些敏感数据。由于近年来不少大型网站的即时防御、防骗功能增强, 所以不少钓鱼者开始将视线投向那些相对较小的网站, 尤其是一些用户不遵守互联网规则, 访问一些不健康网站, 则特别容易丢失重要信息。

2.3 一些恶意代码或各式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局域网内不是每个用户都有很强的安全防范意识, 不少用户不注意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 杀毒软件的安装也不及时。这使得病毒很容易根据网络上的漏洞入侵整个网络。恶意代码指的是一些网络黑客们为对计算机程序施加破坏, 从而设计的干扰他们的代码。有些寄生软件能够自行修改硬盘上已有的软件, 并产生一些寄生文件形成新代码。近些年来, 许多寄生软件成为了犯罪软件的有力助手, 滋长了一些网络犯罪行为。据2010年互联网安全威胁综合报告, 2010年捕获的恶意代码总量为939.7721万个, 与2009年相比, 增长了30%, 而每年的12月份疫情最为严重。由此可见, 恶意代码是当前威胁局域网安全的重要因素。

2.4 未对服务器区域施行独立防护

当前, 国内许多局域网内没有施行独立保护服务器区域, 这样局域网内的电脑一方面能开展快速、方便的数据信息传递, 另一方面也为病毒的快速直接感染提供了缺口。而在局域网内服务器的区域没有施行独立保护的情况下, 一旦网络中的某一台电脑遭遇了病毒感染, 则很可能信息会在服务器之间传递, 甚至会引发服务器感染, 由此所有经由这个服务器的电脑, 都有可能由此被感染。即使网络出口处针对外来攻击有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却难逃内部局域网的病毒威胁, 极可能引发整个局域网的瘫痪。

2.5 安全维护的投入不足、IP地址冲突

计算机网络的更新换代速度飞快, 然而, 受限于网络管理部门在资金申请、资金投入方面的压力, 不少局域网难以得到充足的更新、管理、维护的费用。这就造成计算机硬件难以及时更新, 计算机软件也找不到合理的维护方式, 由此无法确保系统的安全。

另外, 局域网在应用上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统一局域网用户往往处于同一个网段里, 这很容易造成IP地址的冲突, IP地址一旦冲突, 有些计算机就无法上网, 在IP地址发生冲突的同时, 根据IP地址就难以搜寻到网络攻击的来源, 一般而言, 用户越是上规模, 信息的查找就越有难度, 病毒可能出现屡杀不止的状况, 数据的丢失就更是常态了。

3 局域网内信息安全的控制手段以及病毒防治策略探析

3.1 强化人员安全意识, 开展教育培训

人是网络安全中最不易控制却又最关键的环境, 只有强化了人员的管理, 加大各用户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技巧, 真正了解更多的网络知识, 局域网才会变得无懈可击。开展教育培训,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应该能做到如下几点:首先, 从思想观念上改变用户的传统观念, 让大家知道网络安全不是网络管理员个人的事, 而是所有参与用户的事, 一旦一个用户出现缺口, 极可能影响所有用户电脑的工作效率, 甚至会造出系统瘫痪。其次, 加大基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仅有基本的安全观念是远不够的, 让广大用户知道如何去规避风险, 真正提升电脑使用技能, 掌握如何备份、如何杀毒等基本操作, 确保本地数据传输的可靠安全。

3.2 配置防火墙并封存空闲的IP

局域网配置防火墙, 往往是安装在独立的计算机上的, 它与网络上的其它部分隔离开来, 通过分离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并限制它们的相互访问, 从而达成避免非法入侵者盗用网络资源、窃取数据等行为。相比而言, 防火墙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措施, 它能够记录所有的可疑进程与事件, 从而使得外部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难以蔓延至局域网中, 避免随意篡改、删除、移动内部网的任何信息。

一般而言, 配置防火墙来防御外来攻击主要使用的技术包括:深度数据包处理、访问网络进程跟踪、TCP/IP终止、IP/URL过滤等。仅有防火墙的配置也是远远不够的, 网络管理人员还应封存那些空闲的IP, 利用“无空闲IP地址”的策略, 这样就不会出现IP地址漏洞引发的病毒肆虐或信息泄密了。

3.3 利用网络分段, 实现基础隔离

大多数局域网是使用以广播作为基础的以太网, 这种网络的特点决定了不仅这节点之间的网卡能够接受两点间的通信数据包, 处于同一局域网内的任意一节点的网卡都能截取信息。换言之, 黑客只需要在任何一个节点接入到以太网内并开展侦听, 就可以获取到相应信息, 并可能分析得到一些绝密机要信息, 而使用网络分段能有限实现网络资源与非法用户之间的隔离, 从而制约了非法用户的访问, 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局域网的安全。

3.4 检查安全漏洞, 做好安全监控

对多数局域网而言, 数据信息出现安全防范方面的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开展定期检查, 减少安全漏洞, 是重要的预防及修复策略。这一做法可以使得多数攻击获取不到预料中的信息, 这一即使攻击到达了目标也不发生作用。此外, 条件许可的话, 应建立起安全监控中心, 从而实时反馈出安全管理方面的情况, 但安全监控中心的建立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条件并不允许, 网络管理者可以强化加密通讯、隐藏一些重要的内部信息、开展多层防御等手段来防止病毒入侵, 减少数据丢失。

参考文献

[1]李辉.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 2007, (3) .

[2]冯普胜.ARP病毒处理方法[J].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8, (5) .

病毒防治策略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艾滋病及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及如何作用人体的,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

2、了解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认识到日学生活中哪些方式是不会感染艾滋病。

3、了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并学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消除歧视。教学重点:

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学会关爱艾滋病人。教学难点: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教学准备:

1、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及统计。

2、游戏准备(游戏场地、卡片)。

3、PPT教学课件。

4、准备红丝带和回形针。教学过程:

【头脑风暴】

问:一提到艾滋病,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归纳总结】

教师结合课前调查归纳:21人想到死亡、17人想到传染、7人想到可怕。

我把大家的想法归纳为一句话: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能使人死亡。【数据说明】

从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开始,全界已累计近7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有2800万感染者已经死亡,目前还有4000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目前每天就有8000人死于艾滋病,我国目前有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集体活动】:佩带红丝带。

红丝带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现在请同学们把红丝带佩带在胸前。

【学我所惑】

问:通过这节课你想学到什么知识?

教师简单总结。

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 【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它们的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率极高的传染病。

那么HIV是如何作用人体的呢? 【游戏解惑】

我们先做个游戏“HIV的入侵”。(游戏规则和内容在附录1)

问:为什么开始时,“感冒病毒”和“腹泻病毒”没有把“机体”夺走?

大家想一想,最终导致人体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HIV在人体死亡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

二、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测试统计】

问:你认为生活中下列哪些方式可能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a、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马桶。

b、被蚊虫叮咬。

c、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餐具。

d、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肚里的胎儿。

e、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

f、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过的衣服。

g、不安全性行为。

h、输来路不明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i、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

j、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拥抱、握手。

k、共用注射器吸毒。

l、母亲哺乳。

我先不回答正确答案,先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故事明理】

故事:帕特一家的命运(附录2)

问:请你想一想,从帕特一家的遭遇中你能否总结出HIV的传播途径?

教师总结: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附录3)【质疑解惑】

同学们想一想,从帕特一家的遭遇中我我们还能发现一个现象,为什么妮卡多年与已被感染的家人同吃同住,却没有被感染?

教师总结:HIV的非传播途径(附录4)【明确答案】

对照刚才的测试,请同学们重新回答一次。【活动设疑】

活动:“危险与安全”(附录5)

为什么有的人比其他人更安全?

你了解他的为人吗,了解他的行为吗?

一此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机会更大一些,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而不在于他们的职业和身份,实际上,谁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危险行为,而不是职业、社会地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不取决于你是谁,而是取决于你的行为。

目前还无法彻底治愈HIV感染者,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三、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学以致用】

问: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途径思考,我们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师总结、教育。【情景判断】

问:假设你已经知道你周围的人中有一位是HIV感染者,你会怎样做?(附录6)

对于艾滋病的恐惧来源于人的无知,这种无知使HIV感染者受到了歧视和羞辱。于是他们有的开始报复社会。【举例明理】

故事:征婚(附录7)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并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

出示图片:“爱心大使” 【视频教育】

“爱在阳光下”艾滋病公益宣传短片。【回顾总结】 【回家作业】

写感想和体会,字数400字以上。

附录1:游戏“HIV的入侵” 游戏规则:

①1名女生作为“机体”,10名男生作为“白细胞”,2名女生充当“感冒病毒”和“腹泻病毒”,1名男生充当“HIV”。“机体”站在场地中央,“免疫系统”背朝“机体”,手拉手将“机体”围起来以起到保护作用。

②“感冒病毒”和“腹泻病毒”尽力伸手去触摸并抢夺“机体”。③HIV出场,攻击“白细胞”,HIV碰到的“白细胞”离开,出现的空缺由其他“白细胞”补上。“感冒病毒”和“腹泻病毒”趁机袭击“机体”。④直到多个“白细胞”被“HIV”致死,“机体”被“感冒病毒”和“腹泻病毒”抢走为止。

附录2: 帕特一家的命运

帕特由于患血友病,经输血被HIV感染,在他还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时,将HIV传给了妻子劳伦。后来他们生下个儿子大卫,在照这张照片时,帕特和大卫的病情已经发展到患者的阶段,不久就去世了,劳伦随后也去世了。但他们的女儿妮卡没有被HIV感染。由于父母的去世,她成了AIDS孤儿。

附录3:HIV的三种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输入被污染的血、血制品,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用具,以及使用被污染后未经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理发工具和纹身、穿耳孔的工具等。性传播:不安全的性行为。

母婴传播:包括怀孕期间、分娩和哺乳期。

三种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了体液交换,也就是感染者的体液进入了未感染者的体液循环中。人体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液、母乳、尿液、唾液等,其中前四种体液中HIV的含量高。

附录4:HIV的非传播途径

与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礼节性地接吻、握手、拥抱、共同用餐、共用学习用品、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穿艾滋病病人的衣服等日常接触都不会感染HIV,游泳池、浴池、电话机、卧具、手巾等设施用品也不会传播HIV;咳嗽、打喷嚏也不会传播HIV;蚊子叮咬也不会传播HIV,因为传播条件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附录5:活动“危险与安全”

①在场地两端分别放置“危险”和“安全”两个标志。

②将准备好的卡片发给7个人,每人一张。让每人估计各自卡片上人物感染HIV可能性大小,找到自己的位置。

附录6:

①他/她主动伸手来与你握手,你会与他/她握手吗? ②你会与他一起吃饭吗? ③你会与他一起打篮球吗?

④在路上,他从对面走来,你会绕道而行吗? ⑤他邀请你去他家做客,你会去吗? ⑥他想用你的学习用具,你肯借吗? ⑥你会和他一起去游泳吗?

附录7:“征婚”

小议仔猪疾病防治策略 篇6

关键词:哺乳期仔猪;特点;策略

引言

仔猪阶段的常见多发病中,除了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水肿病,以及副伤寒、仔猪贫血、佝偻病外,其余大多数传染病、寄生虫病、代谢病及中毒病在育肥阶段均可感染或发病,且发病率远远超出仔猪阶段,对养猪业构成极大威胁,因此每个猪舍必须重视疾病防治措施。

1 仔猪的生理特点

(1)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2)初生仔猪皮毛稀少,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3)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水平要求较高。(4)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差,应尽早吃到初乳。

2 仔猪发病原因

(1)仔猪出生后1-2周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占整个仔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1―2周)的65%,而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猪一生死亡率的70%,由此可见,仔猪阶段饲養管理与疾病防治是十分重要的。此阶段仔猪常发疾病主要有仔猪红痢、黄痢、白痢、仔猪副伤寒、水肿病等,发生这些病的原因有:①母源抗体滴度低或无母源抗体;②母猪健康状况差;③猪舍卫生条件差;④仔猪未按有关疫病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或未进行有关的药物预防;⑤与饲养管理有关。初生仔猪防寒保暖不当,极易引起仔猪感冒、拉稀,甚至死亡(如仔猪怕冷扎堆引起压死压伤等);补铁、钙不及时可导致仔猪贫血和消化不良等。

(2)仔猪在不同饲养阶段易发的疾病。

①仔猪红痢:多发生于1周龄内幼猪;②仔猪白痢:出生仔猪发病率高;③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40日龄至70日龄仔猪,10日龄内乳猪很少发生,近来日龄有增大趋势;④猪瘟:从乳猪至断奶前后的仔猪均可感染,年龄越小的病猪死亡越快;⑤猪丹毒:多因母猪发病引起;⑥猪肺疫:乳猪很少发生,断奶后仔猪在流行期可感染发病;⑦猪链球菌:病仔猪易感性高,其中败血性常导致仔猪陕速死亡。仔猪副伤寒:多发生在2月龄至4月龄未接种疫苗的仔猪,1月龄内仔猪极少发生;⑧猪流感:仔猪发病率低,断奶仔猪发病率增高;⑨猪嗜血杆菌病:常在猪感染流感后继发;⑩仔猪先天性肌肉震颤:在部分地区呈散在发生,常整窝发生,初生猪常被饿死或压死。

3 仔猪常见疾病的防治策略

(1)加强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减少仔猪疾病的发生,保证仔猪在生后6h内吃上足够的初乳,以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减少腹泻以及猪瘟等其他疾病的发生。母猪产前产后各一周,于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ppm+金霉素400ppm,可明显降低母猪子宫炎,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症的发生,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对于后期仔猪呼吸道病严重的,可在开口料中添加支原净150ppm+硫酸粘杆菌素100ppm,连用2周。4~5日龄仔猪灌服百球清等抗虫药,可以预防由于球虫感染造成的腹泻。同时提高青年母猪的免疫力。可以将青年母猪与经产母猪放在同一栏内饲养,或者让青年母猪接触到经产母猪的粪便。

(2)分娩栏内卫生状况较差,分娩舍内寒冷。仔猪抵抗力减弱,特别是弱小的仔猪;仔猪死亡率与下痢发生的年龄成反比,与下痢持续的时间成正比;60%以上的仔猪死亡发生在生后第1周内,第2周内发生的几率降到10.5%;第3周降到1.3%。感染其它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复合性炎症等均会与腹泻共同作用,提高仔猪死亡率。

(3)仔猪补水。仔猪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代谢旺盛,母猪乳中和仔猪补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需要较多的水分,及时给仔猪补喂清洁的饮水,不仅可以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在仔猪3日龄~5日龄,给仔猪开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补水,最好是在仔猪补料栏内安装仔猪专用的自动饮水器或设置适宜的水槽。

(4)及时补料。补料的目的是促进仔猪胃肠发育成熟。补料时间一般在5-7日龄开始,补料时要尽量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浪费。每天要将剩余的部分清出喂母猪,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这时仔猪可以单独活动,并有啃咬硬物拱掘地面的习性,利用这些行为有助于补料。

将特制的诱食料投放在补料槽里,让仔猪自由采食。为了让仔猪尽快吃料,开始几天人工将仔猪赶到补料槽旁边,上下午各一次,效果更好。

个别仔猪不开食可人为掰开嘴喂给少些饲料。开食第1周仔猪采食很少,因母乳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投料的目的是训练仔猪习惯采食饲料。

(5)对传染病要按程序搞好免疫接种。对新购进的断奶仔猪,应认真了解其防疫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疫苗(如二联苗、三联苗)补防;对一些季节性发病的传染病,应提前一个月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对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传染病,应提前15天进行药物预防。

(6)及时补铁、防贫血。一般在仔猪出生72小时内每头注射100-200mg铁剂,7天内根据仔猪状况可考虑第二次补铁有利于仔猪生长。 及时补硒。仔猪在出生72小时内和断奶时,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0.5-1.0ml,以防仔猪白肌病和水肿病。

浅谈局域网ARP病毒的防治策略 篇7

ARP是地址解析协议的英文简写, 全称为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TCP/IP协议, 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安装该协议后会在ARP缓冲区内创建一个IP地址与M A C地址一一对应的映射表。当局域网中一台计算机要与另一台计算发起链接时, 首先要获得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 这是就需要利用A R P协议将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此时, 如果源计算机的ARP缓冲区中存在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就会直接发送一个数据包到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倘若源计算机的A R P缓冲区中没有该对应关系, 就要对局域网广播ARP请求数据包来查询目标计算机的M A C地址。由于该请求数据包是向局域网所有计算机发出的, 因此目标计算机受到这个包含目标计算机IP地址和源计算机IP地址、MAC地址的数据包后会核对IP地址与自己是否一致, 并返回一个响应数据包。源计算机收到响应数据包后首先更新自己的ARP缓冲区列表并重新发起链接, 从而完成两台计算机的链接, 保证顺利的进行通信。

2 ARP病毒介绍

2.1 中毒后的症状

(1) 遭到ARP病毒攻击的局域网计算机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频繁断线, 过一段时间又自己恢复, 然后再断开、再恢复, 同时网络流量猛增但传输数据的速度却很低甚至为零, 利用“PING”命令PING网关会显示严重的数据包丢失或者PING不通。

(2) 局域网中ARP病毒发作时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频繁的出现IP地址冲突, 导致某些计算机不能正常的链接到网络, 操作系统会不断弹出IP地址冲突的提醒, 在使用“A R P-D”命令清除A R P缓存区后能够短暂的恢复网络服务。

2.2 ARP病毒的工作原理

A R P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漏洞, 这是在它设计开发时没有考虑安全方面因素所导致的。从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 在ARP对局域网发送广播数据包是并没有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和验证, 因此该数据包就很容易被伪造, 从而带来安全隐患。ARP病毒正是利用这一漏洞, 伪造错误的ARP数据包, 使其中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错误的映射, 导致局域网中其他计算机更新ARP缓存区后不能正常互相访问, 造成局域网通信异常。

ARP病毒不仅可以导致局域网内网络服务中断, Man In The Middle即中间人攻击还能盗取用户数据, 导致计算机网络用户信息被盗。它通过伪造网关M A C地址欺骗局域网内计算机, 将所有发往网关的数据转发给攻击主机, 然后再由攻击主机修改ARP地之后通过网关将数据发送到外部网络, 从而截取局域网内用户信息数据, 而更可怕的是这时局域网内计算机用户对这一切却毫不知情。

3 局域网内防范ARP病毒的策略

ARP病毒之所以能如此广泛的传播主要是由于其该种病毒利用的是ARP设计上的安全漏洞这一自身缺陷, 所有能够完全彻底的抵御A R P病毒攻击的方法尚不存在。但是, 通过加强局域网的安全等级, 增加必要的安全设置和防范策略, 可以有效的将ARP病毒给局域网带来的危害减小的最低, 以保证局域网正常的网络服务。

3.1 将局域网中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绑定

通过交换机的静态ARP绑定设置功能绑定局域网中计算机的IP地址与M A C地址, 使其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假如某个或某些IP地址计算机出现数据量猛然增加的情况, 而这些计算机又不能正常访问网络时就能够通过关闭该计算机的MAC地址端口来限制其访问网络, 待查明情况后对感染病毒的计算机进行维护, 从而降低病毒对整个局域网的影响程度。

3.2 对本地计算机机做网关静态A R P映射

首先, 在命令行中通过“PING”命令查询到网关的IP地址, 然后再利用“ARP-A”命令查询网关的M A C地址, 第三步利用“ARP-s Gate way_IP Gate way_M A C”命令来完成网关静态A R P映射。但在计算机重启以后这样设置的映射就会被清除。

因此可以通过编制一个批处理文件并加入windows启动项来实现计算机每次开机都能够后实现自动设置网关静态ARP映射的操作。

新建记事本并录入下列代码并保存为IP-MAC.bat文件,

@echo off

A r p-d

Arp-s Gate way_IP Gate way_M A C

其中Arp-s Gate way_IP Gate way_M A C分别对应网关的IP地址和M A C地址。

3.3 加装软件硬件防火墙

通过在局域网内计算机上安装软件防火墙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A R P病毒的传播, 在对外来ARP攻击提供有效防护的同时也能够阻止对自身的ARP病毒对外造成威胁, 从而最大限度的限制了ARP病毒的传播。同时, 在局域网服务器中安装硬件防火墙, 能有效阻止外部的ARP木马进入局域网内对局域网内的计算机提供保护。

4 结语

ARP在现如今的网络应用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它的安全性必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通过提高局域网的安全策略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A R P病毒带来的影响, 但ARP的安全隐患来源自其最初开发设计上的不足, ARP设计的初衷是一种可信任协议, 因此缺少必要的验证程序。上述的各种防御措施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不可能对所有的攻击都起到抑制作用。只有重新设计一种安全的地址解析协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的IPV6中已采用了更安全的方式杜绝了来自底层的攻击, 相信我们的网络在明天会更加的安全、可靠。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 目前, 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由于网络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互联性, 因此在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在安全方面也潜藏着诸多隐患, 为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机。ARP病毒是现如今局域网中较为广泛传播的病毒之一, 它严重威胁着局域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发作时会导致局域网频繁终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瘫痪、信息数据被盗, 危害严重。因此, 对局域网ARP病毒的防治策略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局域网,ARP病毒,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徐涛.基于Ethernet的ARP欺骗原理及防御[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7 (7) :22~24.

[2]张选波, 吴丽征, 周金玲.设备调试与网络优化学习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周增国.局域网络环境下ARP欺骗攻击及安全防范策略[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6 (11) :48~50.

[4]傅伟, 谢宜辰.基于ARP协议的欺骗攻击及安全防御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4) :49~53.

[5]刘勇鹏.MAC地址与IP地址绑定的缺陷[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2 (9) .

奶牛疾病的防治策略 篇8

1 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要领

牛传染病的流行是由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牛三个要素相互关联而形成的, 必须采取适当的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 消除或切断三者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才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清洁卫生

乳牛场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只有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清洁卫生, 增强乳牛的抗病能力, 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各类饲料在饲喂前必须仔细检查, 凡是发霉、变质、腐烂的饲料不得饲喂。牛的日粮应根据饲养标准配制, 满足生长和生产的需要, 并根据不同阶段及时进行调整。要保证供应足够的清洁饮水。饲喂时还要经常注意牛的食欲变化及对饲料的特殊爱好。

乳牛应给予适量运动。除大风、雨雪、酷暑及放牧场潮湿泥泞不宜放牧外, 应经常放牧, 增加运动量和光照度。牛舍门窗要随季节及气候变化注意启闭。其原则是:冬天要保暖, 空气要流通, 防止贼风及穿堂风, 以防乳牛感冒;夏天要做好通风和防暑降温, 有条件的可用冷水喷淋, 防止热应激。牛舍要尽量做到清洁与干燥。放牧场必须在每次放牧后清除牛粪, 并经常清除杂草、碎砖石及其他杂物。

1.2 坚持消毒制度, 加强隔离和封锁

乳牛场必须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清除一切传染源。生产区及牛舍进口处要设置消毒池及消毒设备, 经常保持对进出人员及车辆进出时的有效消毒。生产区的消毒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牛舍每月消毒一次, 牛床每周消毒一次, 产牛舍、隔离牛舍和病牛舍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经常性消毒。如发现牛只可能患有传染性疫病时, 病牛应隔离饲养, 死亡乳牛应送到指定地点妥善处理。养过病牛的场地应立即进行清理和消毒, 污染的饲养用具也要严格消毒, 垫草 (料) 要烧毁。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时, 牛舍内还应进行喷雾消毒。在疫病流行期间应加强消毒的频率。

引进新牛时, 必须先进行必要的传染病检疫。阴性反应的牛还应按规定隔离饲养一段时间, 确认无传染病时, 才能并人原有牛群饲养。当暴发烈性传染病时, 除严格隔离病牛外, 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还应划区域封锁。在封锁区边缘要设置明显标志, 减少人员往来, 必要的交通路口设立检疫消毒站, 执行消毒制度, 在封锁区内更应严格消毒。应严格执行兽医主管部门对病、死牛的处理规定, 妥善做好消毒工作。在最后一头牛痊愈或处理后, 经过一定的封锁期及全面彻底消毒后, 才能解除封锁。

1.3 建立定期检疫制度

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都是人畜共患病。早期查出患病牛只, 及早采取果断措施, 以确保牛群的健康和产品安全。按现今的规定, 牛结核病可用牛结核病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法检疫, 健康牛群每年进行两次。牛布鲁氏菌病可用布鲁氏菌试管凝集反应法检疫, 每年两次。其他的传染病可根据具体疫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

寄生虫病的检疫则根据当地经常发生的寄生虫病及中间宿主进行定期的检查, 如屠宰牛的剖检、寄生虫虫卵的检查、血液检查以及体表的检查等, 对疑似病牛及早作预防性治疗。

1.4 定期执行预防接种制度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疫情不一, 应遵照执行当地兽医行政部门提出的奶牛主要疾病免疫规程, 定期接种疫苗。增强乳牛对传染病的特殊抵抗力, 如抗炭疽病的炭疽芽孢苗等。

1.5 严格执行农业部有关兽药管理条例

新的实施细则和认真实施NY 5046-2001无公害畜产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和NY 5047-2001“奶牛饲养兽药防疫准则”。

2 普通病的防治要领

奶牛普通病的防治, 重点是搞好饲养管理。饲喂奶牛应严格遵照奶牛的生理特殊需求和饲养标准, 按不同的生长阶段与生产性能给予含有适量营养、质地优良、无毒无害、适口性好、精粗饲料配比恰当的日粮。应饲养在干燥、清洁的场所;在气温适宜、放牧条件良好时, 应充分放在室外, 保持适当光照度。

2.1 犊牛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出生后1~2h内应喂1~2kg母牛初乳, 因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 极有利于增强初生犊牛的抗病能力。7d内应饲喂母乳, 7d后方可改喂混合牛乳或采用代乳粉冲喂, 但应做到定时、定量和定温。每头犊牛的总哺乳量350~400kg, 哺乳期约60d, 个别发育较差的犊牛, 可酌情增加。

2.2 后备牛饲养管理要点

按饲养标准给予精料, 并充分饲喂优质粗料。在生长发育正常的基础上, 满15~17月龄、体重达375kg以上时可予配种。对未达体重标准的, 应改善饲养管理并推迟至18月龄时配种。

2.3 围产期牛饲养管理要点

妊娠后期的重胎牛在临产前一周应移至产房饲养。产房应清洁、干燥, 并经常消毒。饲养员应加强对待产牛的观察, 尽量做到自然分娩, 如有异常分娩时, 应在严格清洁消毒后进行产道检查, 必要时才作人为助产。分娩后母牛胎衣在12~24h仍未排出时, 应作治疗;并观察恶露性质、排出数量和子宫复旧状况。围产期饲养应以康复为主, 不应快速增料催乳。新产3d内适量挤乳, 一般够喂犊牛即可, 不应挤净, 以防发生产后瘫痪, 3d后才能挤干牛乳。

2.4 泌乳牛饲养管理要点

关注子宫净化, 适时配种, 确保母牛在产后3~4个月内受孕。泌乳前期可适当提高日粮浓度, 采用引导饲养法, 延长泌乳高峰。正确使用挤乳机, 定期清洗和消毒。定期监测隐性乳腺炎, 如隐性乳腺炎的阳性率超过15%时, 应检查并克服乳牛场存在的问题。

2.5 干乳牛饲养管理要点

保证有60d的干乳期。在预期干乳前半个月应作隐性乳腺炎检测, 阳性乳区应作治疗, 治愈后干乳。整个干乳期应特别关注乳房变化, 有异常应及时诊治。饲料应以粗料为主, 增喂优质干草, 严格控制精料喂量, 防止体膘过肥。

3 病牛的护理

乳牛发病后, 应及时发现并予诊治, 以期早日痊愈。患病期间应加强护理, 俗话说得好,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 可见护理工作对病牛康复的重要性。护理病牛的要点如下。

3.1 改善饲养

病牛一般消化机能下降, 因此, 为了能使病牛早日康复, 饲喂的饲料要易于消化且富含营养, 适口性要好, 多给予鲜嫩的青绿饲料和优质干草, 还应给予足够的清洁饮水。饲喂上要做到少喂勤添, 酌增饲喂次数。

3.2 加强管理

保持清洁卫生十分重要, 因病后牛只身体抵抗力更弱, 为了防止新的感染疾患, 饲养场地还应增加消毒次数。如因肢蹄疾病或起卧艰难的牛, 最好能饲养在泥土地上, 多垫褥草, 防止滑跌。每天协助翻身, 防止褥疮发生。

3.3 优化大环境

猪圆环病毒病防控策略 篇9

1 特点

(1) PCV2感染猪群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抑制) ; (2) PCV2感染猪群可并发或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 (3) PCV-2经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等并发感染。

2 与PCV-2感染相关的疾病

2.1 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和保育期的仔猪, 一般于断奶后2~3 d开始发病, 急性发病猪群中, 发病率4%~25%, 病死率5%~10%。

2.2 繁殖障碍

PCV-2感染可致繁殖障碍, 主要危害初产的后备母猪和新建的种猪群, 感染猪群可表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 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升高。

2.3 呼吸道疾病

PCV-2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 的原发性病原, 可引起猪的肺炎, 猪只表现出呼吸道症状。

2.4 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PDNS)

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 呈散发, 死亡率很低, 是由免疫反应介导的损害皮肤和肾脏的血管疾病, 猪皮肤上形成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呈红色到紫色的病变, 病变中央呈黑色, 病变常融合成大的斑块。

3 综合防制

对圆环病毒病, PCV2疫苗问世之前, 主要通过管理手段减少感染, 包括改善卫生状况和减少应激等, 在控制PCVD的爆发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3.1 仔猪分群饲养

对于一栋猪舍内的各日龄的断奶仔猪要分群饲养。将同一日龄的或相差7天以内的仔猪放在一起饲养, 避免不同日龄仔猪混养, 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为防止断奶时给仔猪带来的心理、环境及营养应激, 应喂给优质全价饲料, 使仔猪顺利过好断奶关, 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3.2 重视母猪产前免疫

在母猪分娩前按计划完成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伪狂犬病、蓝耳病等接种工作, 使母猪处于高免状态, 为初生仔猪通过母乳提供母源抗体, 为仔猪形成天然的被动免疫打下坚实基础, 避免有些疾病通过胎盘传播。

3.3 注意疫苗和药物的使用

母猪发情失常的防治策略 篇10

整合资金投入。加大市乡财政扶持力度,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肉鸡产业发展。整合服务体系。实行肉鸡产业领

导联系制度,建立示范点。抓好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成活率,确保效益最大化。

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在规模化养猪场和农村散养的母猪中,发情失常的病例屡屡出现,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母猪发情失常,不能及时配种繁殖,降低了生产能力,影响了经济效益。通过临床病例分析,综合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病因

1.1 后备母猪

(1)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不健康。

(2)丘脑、脑下垂体前叶分泌机能失常,不能正常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

1.2 断奶母猪

(1)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卵巢机能改变,雌激素、孕激素、促黄体素分泌失调。

(2)接产、助产消毒不严,细菌感染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胎儿过大、助产用力不当,造成子宫粘膜损伤,引起子宫炎。

(3)母猪产仔6~7年以后,已进入老年期,卵巢萎缩,生殖机能减退,不能产生滤泡,不再发情,失去生育繁殖能力。

1.3 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添加量不准确,引起母猪体况过肥或过瘦;慢性消化不良或寄生虫病引起猪体过瘦;长期精料过多造成猪体肥胖等。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猪体过肥或过瘦,致使内分泌活力失常,性机能减退,长期不发情或发情失常。

2 临床症状

性欲缺乏而长期不发情。发情失常,间隔很长时间才发情,且发情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或发情无规律,屡配不孕。发生卵巢囊肿时,卵泡激素分泌过剩,母猪亢奋,长期发情不止,虽交配亦不孕。

3 预防

3.1 合理选种

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要及时淘汰,去势育肥,不作种用。

3.2 短期优饲

对饲养不良,体况过瘦,不发情的母猪,在配种前半个月,饲料中添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量也适当增加。补喂10%的青绿多汁饲料,饲料中不能添加棉粕、棉饼。哺乳期的母猪,如体况过瘦,应及早断奶,提前优饲。

3.3 限制饲养

体况过肥的母猪,减少或不喂精料,多喂青绿饲料,适当增加粗饲料,增加运动,让母猪掉膘至种用标准,同时辅以药物催情。实践证明,在饲料中添加3%的氯化钙,连喂5~7d,有明显的减肥效果。

3.4 诱导发情

对体况正常,不发情的母猪,与正常发情母猪和圈饲养,通过发情母猪爬跨来诱情;也可让公猪每天接触一次母猪,每次15~20min;也可把公猪尿撒在母猪头侧,或用公猪尿泥抹在母猪鼻子上,也可把交配时公猪口中吐出的白沫抹在母猪鼻子上。

3.5 适当运动

放牧运动对促进母猪发情排卵作用很大,特别是在场外阳光充足、有水、有草的地方经常溜达,效果较好。

4 药物预防

VE400~600㎎∕日,分两次拌料喂入,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如不发情再用一个疗程。苯甲酸求偶二醇2ml一次肌肉注射,可间隔一天重复注射一次。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IU,一次肌肉注射,一次∕日,连用2~3d。此方卵巢囊肿时使用。乙烯雌酚3~10㎎,肌肉注射,第二次发情再交配。催产素猪5~10IU肌肉或皮下注射。孕猪尿190~300ml饮水或拌料喂服,连用3~5d。3~5个月的孕妇尿100ml,多层纱布过滤,加双抗肌肉注射,或150~300ml喂服。当归15g、熟地20g、白芍12g、益母草20g、阳起石15g、肉苁蓉10g、淫羊藿10g,煎水喂食。红糖250g,炒半焦状,内服,一般两次就能发情。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现注射雌二醇0.5~3㎎,使子宫口开放,用生理盐水加双抗冲洗子宫,然后再注射催产素使子宫口收缩。同时5倍常用量的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

5 小结

母猪发情失常大都与饲养管理有关,在饲养过程中喂给全价配合饲料,同时,通过科学的饲养方式控制好母猪的体况,避免过肥或过廋,喂给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并适当加强运动,一般都能使母猪保持良好的生育能力。

李宜

永良

志(山(

山东

东省

省邹

邹城

城市

市看

城庄

郊镇

畜畜

牧牧

兽兽

医医

工工

作作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篇11

关键词:地质灾害;原因;防治策略

引言:

从自然科学界的角度来讲,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这些地质事件虽然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但是只要我们做好了相关的防治工作,就可以将地质事件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按照这两种原因可以将地质灾害分为以下两类,即: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如下:1、各种工程资源开发中开挖回填不规范,从而引发了采空坍塌、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在修建公路、修建房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开挖边坡等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3、山区水库渗透到渠道,从而增加了软化作用,进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4、采石放炮、乱砍滥伐等活动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又一大原因。5、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大地构造、大气降水也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所以各个地区要成立预防地质灾害的小组,不断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以及监测预报网络,积极落实地质灾害责任制,将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与此同时还要确定第一责任人,该责任人要带领其他人员执行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带领群众从地质灾害的地区迅速撤离出来。

(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

为了能够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这就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公开栏等来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借助这些宣传方式来将地质灾害的防治知识教授给群众,以此来慢慢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以及互救能力。

(三)加强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做好预警预报

汛前,相关人员要认真检查管辖区内的地质灾害点,并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成立预防地质灾害的小组,做好预防地质灾害、宣传防治地质灾害等工作。第二,将责任落实到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员的身上。同时要对社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预案进行完善,以便每一位居民都可以准确的了解到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当发生地质灾害的时候如何撤离以及防治地质灾害的一些措施。第三,各个地区要引导当地居民、基层单位来监测地质灾害点,特别是在汛期来临之前,要时刻关注地质灾害的情况,并且要做好记录工作。在此期间,如果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那么要将该情况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然后组织当地居民转移。第四,做好巡查地质灾害点的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那么在汛前要安排相关人员来值班。第五,构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机制。当相关部门发现天气会发生较大变化时,要将该信息发布出去,以便于相关人员做好防治地质灾害的工作。虽然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但是根据一些天气的变化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还是可以预测出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

(四)严格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

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突发性。因此为了能够减少地质灾害所帶来的人员伤亡,这必须要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各个地区要落实值班报告制度,当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值班人员要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同时值班人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即:当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其应该协调相关单位做好救灾工作,尽可能将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五)确定简易监测方法

所谓地质简易监测指的是依据简单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仪器装置来对灾害体、房屋裂缝位移变化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经常用到的监测方法如下:1、埋桩法。该方法被用于观测崩塌、滑坡体上所发生的裂缝。在斜坡上横跨两侧埋桩,借助钢卷尺来测量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对滑坡变形的滑动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土体裂缝,埋桩应该离裂缝远一点。2、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安装一颗钉子,通过对两侧两颗钉子的距离变化进行测量来准确把握滑坡的变形滑动。在灾害发生前,此种方法判断得较为准确。3、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的原理是一致的。通过对两侧标记的距离进行测量,以此来准确判断裂缝是否呈现扩大的趋势。

三、总结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这会让当地的居民措手不及。为了能够让居民灵活的应对地质灾害,就要加大对居民的教育,告诉居民当地质灾害发生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在防治地质灾害的时候,一般要采取行政、工程这两种措施。其中行政措施是指借助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活动,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中工程措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加固、稳定变形地质体等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篇12

煤矿产业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但是煤矿产业的盲目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损害。人们依赖于地质环境存在, 如果栖息地受到破坏, 人们便会面临生命健康方面的威胁。煤矿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形式的地质构造, 如果无法妥善加以处理, 极易转变成地质灾害, 甚至对煤矿生产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1 煤矿地质灾害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复杂, 地质条件多变, 特别是山地和高原地区, 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 各地区极易发生地质灾害, 且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 分布不均匀, 对当地环境影响大。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条件作为支撑, 特别是对煤炭的需求。由于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 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的地质灾害研究及监测防治工作尚且未形成系统的监测评价体制, 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防治往往涉及到当地经济的发展, 需要综合各种条件和数据予以研究。传统上, 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经济评价基本上均是经济管理人员进行, 其参考的数据往往不够准确, 也并未对地质灾害本身加以研究, 因此, 国内的地质灾害研究还需要长时间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能源交通等项目的启动, 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因而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

2 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2.1 煤矿开采时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2.1.1 煤与瓦斯突出

煤矿区的地质环境复杂, 地质构造条件多样, 矿区内部瓦斯含量不等。在地表逐渐扩张形成的张型断层条件下, 瓦斯能够得到顺利排放;而压型断层则会具有相对较强的封闭性, 瓦斯在封闭空间内聚集, 不利于瓦斯排放。瓦斯能够在较封闭的系统内储气, 以吸附或者游离的状态储存在煤层的缝隙中。在应力对矿井内部环境的调整过程中, 易破坏储气的封闭系统, 使得煤层内积聚的气体向外释放。此类情况下, 瓦斯极易在自然或人力的作用下爆炸。

2.1.2 地面沉降

煤矿大量开采后, 地面沉降几率增大。煤矿往往需要地下开采, 地下开采到一定程度, 会对采空区围岩的初始应力构成破坏, 使这些部位的岩石破碎甚至发生地表位移。人们大量抽排地下水, 使得采空区不断扩张, 地下水的分布就会受到影响, 形成大面积的沉降漏斗, 地表由此发生沉降。

2.1.3 矿井突水

在挖掘矿井和采矿的过程中, 巷道穿插导致水层断裂, 大量的地下水涌入矿井中。矿井突水是煤矿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 对矿井的生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2.2 煤矿闭坑后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煤矿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短效性, 煤矿生产中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煤矿闭坑后存在大量的灾害隐患。我国当前的政策明确规定, 严禁露天开采。由于露天采场闭坑后会留下高边坡, 即使进行废石回填, 也无法恢复煤矿原有的平衡。煤矿的大量开采, 矸石的堆放使得坡体原有的平衡应力被打破, 就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在部分地区经常出现暴雨和山洪,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 煤矿的煤矸石渣场拦堤就会被冲垮, 山石沿着坡体下滑则会对山坡上的居民造成安全威胁。

3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3.1 遵照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避免乱挖乱采的现象

即便是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 但综合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表明, 矿灾的发生仍然存在着一些规律可循。对于煤矿的开采者来说, 在对某个范围的煤矿进行开采前最好先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 从而避免乱挖乱采现象的出现。同时, 在煤矿开采的基础上对煤矿矿区及周边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 并找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总的来说,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管理策略是一项艰苦的且长期的工作, 只有重视并做好该工作, 才能保证煤矿的安全开采。

3.2 强化安全防范宣传, 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并定期开展宣传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治措施工作, 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安全意识。与此同时, 政府还应积极主动地对有可能发生煤矿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并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

3.3 坚持资源合理开发,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对煤矿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 并积极加强煤矿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治和管理工作, 同时要主动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些都可以有效地避免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各个煤矿的安全开采监管工作, 保证各个煤矿的开采工作都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从而保障良好地质环境的形成, 最大可能的预防、避免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3.4 规范地质资源开发, 确保因地制宜

煤矿资源在地域的分布上有着规律性, 因而围绕煤矿资源发生的煤矿地质灾害在地域分布上仍然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规律。所以, 应当切实根据煤矿资源生产的实际情形, 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下, 着力提高煤矿区居民的建筑物质量。我们要对煤矿资源的开采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以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为标准, 逐步提高建筑物抗灾防范的能力, 以便于达到预先防止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目的。

3.5 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工程防治

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应当以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为依托, 采用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当前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崩塌、地面沉降与塌陷、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对于这些情况, 我们可以这样做: (1) 对于危害影响十分严重的, 并且难以治理的, 或者治理成本投入巨大的, 对其直接采取搬迁处理措施较为适宜。 (2) 要加强对山体滑坡、崩塌的检测工作, 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地表排水工作等。 (3) 对于地面沉降和塌陷, 必须要着力加大对煤矿采空区的监管, 最好对煤矿采空区进行填充处理, 最大限度地避免地面沉降破坏建筑物的状况发生。 (4) 应当加强对煤矿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检测工作力度, 对于易于发生泥石流的地段进行栏渣、固坡等工程措施。

3.6 积极评测煤矿地质环境, 找出地质灾害隐患

通过积极、科学地对煤矿地质环境作出评价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并竭力防止地质灾害的蔓延, 由于这些工程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 并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最好能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从而保证地质环境评测工作能够有效及时地控制并减轻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4 结语

煤矿生产蕴藏着巨大利润, 使得人们不断加大煤矿的开发力度, 甚至出现盲目开采、乱开滥采的不良状况。该非法开采的方式对煤矿的地质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诸如山体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和矿井突水等。因此, 必须加强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 并且积极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从而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武社文.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3, 12 (5) :52-53.

[2]梁兆松.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的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2 (4) :85-86.

[3]沈德仁.关于煤矿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迫在眉睫[J].科技与企业, 2012, 22 (4) :156-158.

上一篇:创造性潜能下一篇:导演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