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指导

2024-05-12

练习指导(共11篇)

练习指导 篇1

良好而稳定的起跑对短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起跑的目的就是克服惯性, 获得较大的初速度。然而能获得最佳效果的起跑是必须符合力学原理, 能够充分发挥肌肉力量, 正确的关节角度, 保持身体平衡, 合理的分配体重等诸多条件决定的。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的冲力, 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 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那么, 怎样才能掌握好短跑技术, 练习时应注意哪些技术环节, 每个教练员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上起跑器的方法

起跑器是根据运动员的身高和两腿膝关节角度来安装的, “预备”时, 前腿的膝关节角度应该是90度, 后腿大小腿夹角约为120度, 这些角度是经过研究后认为是最有效的角度。起跑器可以变换安装角度, 通常前起跑器的角度为45度, 后起跑器的角度为75度。这一角度经证实使肌肉在起跑时能发挥最大的力量。这些角度在练习时可以微调, 切记不可差距过大。起跑器的安装和使用应因人而异, 但它必须能让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起跑。安装起跑器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以及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和其他素质的发展水平, 选用和调整起跑器的安装方法。重要的是起跑器安装好后, 要多次试用调整, 调试出适合自己的安装方法和起跑角度, 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二正确起跑的三个口令

第一, “各就位”。运动员应先放后脚, 再放前脚上起跑器;手臂平行分开同肩宽, 手臂应垂直地面, 两手虎口张开, 四指呈“扇形”与大拇指恰好放在起点线的后沿;颈与躯干保持放松姿势。特别强调手指位置, 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忽视, 练习时强调的也不够。即拇指与食指靠近起跑线, 其余四指呈“扇形”放在拇指与食指的后方, 尤其是小指应放在拇指的后方, 这样放置, 能够使肘关节固定在前侧面, 臂向前上方的状态。这样做为下一个动作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 “预备”。臀部抬起高于肩, 重心稍前移, 以便使腿有效的猛力蹬推起跑器;头应和背部拉平, 重心应保持较高位置, 两脚掌紧压起跑器, 注意力高度集中。“预备”时特别需要强调两点: (1) 准确把握重心的前移。如果将过多的体重放在两臂, 则身体重心就会降低。当起跑蹬地后, 会产生身体向前方的旋转而引起臀部急剧降低和抬头等错误动作。正确的方法是多半体重放在双脚上, 两臂仅支撑体重的25%左右就可以。尽量减小对手指的负荷量, 使身体保持较高的位置, 才能保证稳定的起跑。这点在非专业运动员中尤为凸显, 训练中发现运动员练习时的体重多处在随意状态, 而大多数教练在指导时强调也不够, 没有引起教练与运动员的重视。 (2) 让运动员重心保持较高位置, 以获得最佳的起跑效果。

第三, “鸣枪”。第一步落点应在身体重心下, 以便向前推身体;应用脚尖蹬离地面, 两臂积极有力的前后摆动;应逐渐地增大身体和地面的夹角。特别需要强调两点: (1) 第一步落点问题。为了推动身体向前, 拉力必须从身体重心处向前拉, 通过计算, 当身体前倾45度时, 身体重心恰好在胸骨下端, 要获得较大的前推力, 起跑的第一步必须落在身体重心下, 如果第一步落在重心垂点的后面, 会引起身体前栽, 如果第一步落在重心垂点的前面, 会引起制动。最为理想的做法是第一步恰好落在身体重心下。 (2) 加速时身体的前倾角度问题。加速时身体的前倾角度是由加速度大小决定的, 故运动员不能故作姿态, 而是应当自然地取得适宜的前倾姿态。所以在训练中教练员要特别强调, 正确引导运动员练习掌握。

三教练员的指导方法

综上所述, 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时, 应从以下几点检查和察看他们的起跑动作: (1) 察看运动员起跑时两臂最初的摆动动作。 (2) 检查是否是高重心。 (3) 检查“预备”时手臂是否完全伸直和两膝的角度。 (4) 察看起跑时的臀部位置和高度。 (5) 检查臂和手指的放置方法。 (6) 察看体重的分配是否符合要求。 (7) “预备”时, 察看抬臂和臂部向前移动的姿势。 (8) 检查前膝是否在躯干下面和后腿的弯曲角度。 (9) 察看头的位置和视线。 (10) 察看臂是否笔直地向前移动。 (11) 检查两脚是否伸直蹬在起跑器上。 (12) 听枪以及各种信号的反应能力练习。 (13) 强调面部肌肉和头部的放松。 (14) 熟悉“各就位”、“预备”、“鸣枪”一系列起跑动作。让运动员在练习中做到技术动作准确、规范, 并接受良好的指导。

某项技术动作的掌握, 需要从多方面做起, 不能只重视主要方面, 而忽视了次要方面, 而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特定阶段是可以变换的。尤其是运动技术的掌握更是如此, 某个阶段它是次要的, 到另一阶段它可能就是主要的。短跑练习时, 这些细节很容易被忽视, 练习时强调不到位, 作为教练员应做到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着手, 只有这样, 才能使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规范准确、运用合理, 长期训练下去, 才能保证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不断提升。

练习指导 篇2

一、考点解读: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二、考查形式:语言运用得体” 通常以选择题、改错题和主观表述题的形式来考查。试题设计选用来自生活的语言材料,侧重从语言运用角度检测考生的表达能力。解题技巧:

1、看清对象:身份、性别、年龄、爱好、职业、文化素养、气质等。(注意说话者和听话者)牛刀小试:(1)选出语言得体的一句话()

A、民政局局长对一些身体残疾的同志说 “大家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千万不能不思进取,让头脑残疾。一个人没了智慧,还有什么用啊!”

B、有个小朋友读过冰心的不少文章,很敬重她。有一次见到冰心,这个小朋友问:“冰心奶奶,您几岁了?” C、一位老师去家访,与学生的不识字的奶奶聊上了:“你孙子念书还要多用功,在家里您老人家要多说说他。”

D、一位很有经验的教师要光荣退休了,班级准备开一次欢送会,献花后学生代表说: “您离我们去了,你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2)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a将改为b将改为 c将改为d将改为

2、注意场合:

欢庆的场合:欢乐、吉利;悲伤的场合:严肃、低沉;庄重的场合:庄重、规范; 工作的场合:准确、扼要;生活的场合:自然、亲切。牛刀小试:(1)下面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是()

A考场门口:失败是成功之母B花炮生产车间:严禁吸烟!C火葬场门口:把经济搞上去,把人口降下来D厕所墙上:男女都一样E猪场围墙:计划生育,匹夫有责F敬老院门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下列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

A法院在审理一案件时,需传证人罪犯的妻子到庭。审判员说: “传证人XX到庭。”

B某同学得了甲肝,住进了医院,同学们前往探望说:“近来病情好转了吧,不会有传染性了吧。” C在两位研究生(一男一女)的毕业宴会上,低年级的学弟敬酒时说:“今天,是两位大喜的日子,请接受我最热烈的祝贺!”

D宴会就要开始了,老张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耐心等一等。”

3.符合语体: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同样的,词的语体色彩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区分。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

书面语:庄重、典雅

包括——文艺语体:生动;政论语体:严谨;应用语体:简明 口语:通俗、易懂

牛刀小试:(1)下列句子中语体色彩恰当的一项是()

A 小明看见王大爷家失火后急冲冲跑来对妈妈说: “火!冲天的大火!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大地!” B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C 法院布告:9月14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

D 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哀悼。

(2)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a在商店的广告里:b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里:

c在给下级的通知里:d为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4、掌握谦敬:对外敬,对己谦

敬辞适用的场合和对象:a正规的社交场合,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b师长(长辈)、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c陌生人。谦辞适用对象:对自己

一个口诀:家大(长辈)舍小(小辈)令外人——如家父、家母(自己的长辈);舍弟、舍妹(自己的弟、妹);令堂、令尊、令郎、令妹(别人家的)常见易错的敬辞:

“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足,称对方的学生;“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常见易错的谦辞:

“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著,称自己的见解;“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敝”:如敝人,称自己;“不”:如不才,称自己没有才能;“刍”:如刍议,称自己的议论。;“过”:如过奖,称过分的称赞,用于对方称赞自己时。

常用谦称:家、舍、鄙、愚、敝、拙、老、小、见、寒。常用敬称:奉、拜、高、贵、尊、贤、雅、惠、垂、光。牛刀小试:下列句子中都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来:

(1)令爱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2)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3)陈凯,明天我准时去,你可要在家恭候呀。

(4)听说你遇到了困难,如需帮助的话,我们将鼎力相助。高考链接:

(2017年全国卷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2017全国卷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2017年全国卷3)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小学语文总复习指导与练习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总复习;指导;练习

小学语文总复习就是对小学五年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归纳,对个人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不仅要求我们要对已经学习过的语文知识进行归类性的整理和理解,对还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查漏补缺,而且对于老师也要弥补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缺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一、小学语文总复习要明确目标

由于小学生本就是孩子相对比较懒散的阶段,所以每个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总复习目标会起着指导、引导和协调的作用。

1.根據《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纲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小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准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出现教学内容难度大的,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除西安教学内容难度小的,会激涨学生的自信心和耐心,错失教学的目的性。

2.把握重点、难点

任何课程的考核,都有其难点、重点之分。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每章每节的重点和难点。根据重点和难点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思考、分析、记忆等,并且进行适当的训练,进一步的加深理解,最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理解。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我们直观的看到父亲爬过月台去为“我“买橘子的背影形象是胖胖的、臃肿不方便的,但是进一步阅读、思考、分析之后是父亲对”我“满满的爱,既使由于自身身体的情况行动不是很迅速,但是仍旧为了孩子爬过月台去买橘子。更深层次的就是展现出作者对父亲的爱,利用对背影细节性的描写来表达对父亲的爱。其中重点就是父亲对孩子的爱和作者对父亲的爱,难点就是怎样怎样可以表现出这两个人的爱。

3.综合性的提升

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进入到一定层次之后,就要对一些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老师在知道的过程中,要具体为难题具体分析,学生各有差异,要进行差异性的指导。在每堂课的教学中,要有计划、有侧重点,详细的规划每个知识点的时间和精力等。

二、小学语文总复习要重视学习方法

总复习并不是简单的将知识重新记忆一遍,二是对平时学习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总结、归纳,根据归纳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分析,以便更高层次的拓展。所以,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是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仍旧担当引导者的身份,不能代替学生去归纳小学阶段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我构建知识框架,对于不理解的部分,老师给予学生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2.课堂的重要性

在每天的教学中,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呆在教室里,所以,解决问题的地方主要就是课堂。在课堂上,老师要及时的解决学生的模糊性和错误性的问题,学生要对不理解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探讨,切忌“独门造车“的学习方法。

3.练习的重要性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告诉我们练习的重要性。虽然对于很多知识点我们都记得非常的熟,但是当我们用笔写过一遍之后,会发现仍然会有很多的错别字。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练习。但是,并不是所谓的题海战术,我们要有计划,灵活性的运用,循序渐进,由简到难。

4.阅读、归纳、积累

语文中重头戏就是作文了,但一篇优秀的文章需要有基本的阅读量和文笔。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熟读文章,做好笔记,再次进行阅读时,深刻性地思考、分析和理解、进一步的巩固中的知识点。如阅读生字时,我们不仅要记住它们的音、形、义,而且还要找出其出处,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字,或者词。

5.理解、分析、拓展

理解分析是对于一些知识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学生而言的。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会读,读得流畅、通顺、感情饱满,而且要背得熟练,运用得当。对于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老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并且进一步的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给予他们的思维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同时可以通过举出一些事例,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根据现象看本质。

三、试题检测,查漏补缺

经过长期的归纳总结、分析探究之后,我们会总结出很多的解题方法。就此,根据学生的情况,研究出适合当下情况的试题,对他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进行查漏补缺。

1.学生自己研制试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知识综合性的认知过后,他们对于重点和难点也有了一定的把握,老师应该让学生自行动手设计出一套试题,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试题了解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情况,并且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换试题进行检测。考后相互批改,相互将彼此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并根据这些建议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2.教师自己命题

教师命题,是对学生整体情况的一个评估,也是对学生个人水平的一个测评。在测试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需要改正和学习的地方,老师会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调整,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高一个层次。

四、结语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总复习指导与练习的过程中,既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也离不开老师的客观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富国.小学语文总复习教学指导[J].广西教育,2016-05-09.

[2]张东兴.唐老师和小学生语文毕业复习六日谈[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6-07.

[3]陈靖华,闻可.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指导[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4-09-08.

练习指导 篇4

一、加强细节指导以明示操作思路

操作题是基础知识的综合性练习, 在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第一课时中, 孩子们已经明确:通过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这节课有三个难点, 一是找准方向, 二是测对角度, 三是算对距离. 对于第一个难点, 有些孩子摸不着这8个方向, 我们教给孩子的突破点是在观测点上标十字方向标, 并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注在上面, 这有利于孩子审题, 找对观测点, 进而找准方向. 对于第二个难点, 突破点就是量角器的摆放, 孩子们习惯将量角器横着放量角, 这显然与“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知识相悖. 所以在教学中, 由“指南针”的来历讲起, 使学生明确这个夹角都是以南北线为基准的, 这里讲到位了, 学生自然就能测对角度了. 为了更加精确地操作, 这里还要指导孩子们两个“对准”, 即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观测点, 0刻度线对准南北基准线. 对于第三个难点, 由于需要用到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知识, 也是学生的易错点, 加强指导学生换算, 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第一课时, 是基础性知识;接着的第二课时是在此基础上后续性、综合性的操作练习, 只是又增加了一个难点, 就是画图, 操作时, 要注意强化细节:第一, 找准方向, 准确测量出角度, 标度数;第二, 算准距离, 利用比例尺正确计算出图上距离, 标长度;第三, 根据题意, 标地点. 三“标”, 才能确保完美作图. 因此, 操作题要加强细节指导, 让孩子们在综合练习中不断强化以明示操作思路.

二、加强方法指导以明晰操作步骤

操作题是基础知识的应用性练习, 在教学“比例”单元后, 练习会出现选择比例尺的练习. 较为简单的练习是新世纪农场有一块长方形菜地, 长1500米, 宽1200米,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画在长是5厘米, 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内. (1) 1∶3000; (2) 1∶30000; (3) 1∶300000. 这里 , 如果按照 (1) 来画 , 则画到了给定长方形的外面了, 显然不合适;如果按照 (2) 来画, 则正好画在给定的长方形框上;但如果按照 (3) 来画, 在框内. 然而有许多孩子选择 (2) 来画, 他们认为很合适, 其实不然, 这时, 老师要强化指出———画出的平面图在给定纸张内要四周留有空白. 接着, 我们还可以刨除选项, 让孩子自己定比例尺: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坛, 长40米, 宽24米, 把它画在一张长26厘米、宽19厘米的长方形纸上, 应该怎样选择比例尺? 画在图上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这里, 可以指导孩子先定长, 有的孩子选择了20厘米, 还有的孩子选择10厘米、8厘米、4厘米, 这些选择我没有否定, 而是让孩子们在纸上画出来. 当实物投影呈现出各种画法后, 孩子们一致觉得20厘米最合适, 而其他的都太小了. 接着, 算出选择的比例尺为1∶200, 继而算出图上的宽应该是12厘米. 让孩子们画一画, 比一比, 得出选择比例尺的注意点, 这比老师的说教强一百倍. 因此, 操作题要注意方法指导, 让孩子们在应用练习中不断强化以明晰操作步骤.

三、加强思路指导以明断操作条件

操作题是基础知识的灵活性练习, 孩子们在操作中, 有时会遇到多余条件或者是抓着条件无从下手的情况, 这时候, 老师应该加强孩子思维的拓展, 使其透过数据就能明断条件. 例如, 如图1所示, 做一个圆柱, 求圆柱的表面积. 有的孩子从8分米入手, 很快得出8分米是圆柱的高, 也是两条直径的和, 顺着这个思路走, 孩子们很快就求出了答案. 也有的孩子从20.56分米入手, 他们认为20.56即是一条直径和底面周长的和, 通过计算, 求出直径约为4.97分米. 细心的孩子发现这与两条直径的和8分米相违背, 有条长是8分米, 宽是4分米的废边, 于是改从8分米这个条件入手. 也有粗心的孩子认为题目出错, 弃之一边. 因此, 操作题要注意思路指导, 让孩子在灵活性练习中不断强化以明断操作条件.

四、加强思维指导以明辨操作方向

操作题是基础知识的提升性练习, 已知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 请在图2中作出一个体积为18立方厘米的圆锥.有些孩子拿到题后, 不知道怎样画. 也有些孩子在我的启发下, 沿着“等底面积”或“等高”的思路, 列表求出圆锥高是圆柱高的2倍或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2倍, 由于底面积很难能画出2倍关系, 所以这条路行不通. 而作高很容易, 这里, 要提醒孩子们先作准圆柱的高, 再作出2倍关系即可. 因此, 操作题要注意思维指导, 让孩子们在提升性练习中不断强化以明辨操作方向.

五、加强规范指导以明确操作要求

操作题是基础知识的规范性练习, 它要求孩子细致、用心地巩固知识, 应用知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 有些孩子没有用铅笔、尺子的习惯, 直线、虚线、点划线等线不按章法乱用, 尽管画图但没有列出数据的由来, 不标注数据或单位名称等众多问题, 层出不穷. 因此, 操作题要注意规范指导, 让孩子们在规范性练习中不断强化以明确操作要求.

普通话考试练习指导 篇5

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

感觉说话费劲,声音传不远,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

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在我们说悄悄话(用气声)的`时候,声带并没有震动,仅仅依靠气息的摩擦,再怎样用力,也不会有任何声响,因为没有震动,也就没有共鸣!

反之,要追求声音洪亮,一味依靠声带的强烈震动,只能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共鸣腔,让震动在口腔、鼻腔甚至胸腔得到共鸣,放大,自己的声音才会饱满,圆润,高扬。

教你几个小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者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有效指导低年级写话练习 篇6

【关键词】写话联系;低年级;情境;词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专门列出了“写话”一节,并且提出了三条非常具体的要求:(一)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二)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众所周知,写话是习作的“前奏”,是习作和作文的基础练习,也就是说低年级的写话练习已经是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了。因此,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写话练习的有效指导。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写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个能与学生的生活、社会交往相似的情境,从而激活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有话可写,乐于动笔,这就是写话练习的最好切入口。例如:“三八”妇女节快到了,请同学们从画片上剪下自己喜欢并有意义的图片,贴在纸上,并写上一句或几句话,制成一张节日贺卡,送给自己的妈妈或女教师。其次,结合实际生活发生的事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笔写下来。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我们学校也组织全校师生为灾区捐款献爱心,场面气氛热烈、激动人心。捐款仪式结束后,我让学生把捐款时的场景描述出来,把自己对灾区小朋友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效果很好。通过情境的创设,寓教于乐,把写话变成了一次有目的、有交际对象的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感受到写话的价值。

二、积累词语,让学生有词可用

在写话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有了某种表达欲望,想说想写却又不能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这就出现了语汇贫乏,写出来的话不具体、不生动、干巴巴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语汇贫乏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生词汇的积累:首先,从一年级开始识字时就让学生采用“词串识字”,以字带词,从开始只是接触和认识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开始,渐渐有意识地利用图像、声音等来丰富学生的语汇储量。其次,在二年级时随着大量的“随课文识字”,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多说、多写、多积累与字有关的词语,为写话练习做好铺垫和词语储备,让学生在写话时有多个词语可供表达需要而有效选择。再者,让学生准备一个积累词语的摘抄本,从实际生活和课内外阅读中把遇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就会丰富起来,写话时就有了可供选择的多个词语。

三、练习句式,让学生组词成句

在低年级时,学生在写描述事件的叙述句时,用的就是大家常说的“主、谓、宾”的句子结构,因此在一开始就多加强这样句式的练习。如:“小山羊在吃草”“我在写作业”等。当这类结构简单的句式熟练之后,就可以添加修饰和限制成分的复杂句式,如:“----------的河水--------地流到田地里。”;继而再加上语言环境,如:“--------(什么时间)---------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样复杂句式的有效提高练习,就会为学生的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的记叙文的基本框架也就初见雏形了。另外,还可以练习一些特殊句式,如:学习《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就练习“-------(谁)今天特别--------(怎么样),因为---------------。”的句式。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时,就练习写“我真想变成-------(什么)------------(干什么);我真想变成-------(什么)------------(干什么);”的排比句式。在教学课文时多留意这样的特殊句式并加强练习,组词成句成篇的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四、指导写法,让学生有模可仿

在低年级的写话练习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开头、无从下笔,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上要多下功夫。首先,指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要做到有顺序、有重点;其次,要鼓励儿童大胆想象,教师放开手脚,少一点限制,让学生的思维突破习惯思维的框架,超越时空的限制,纵横驰骋,浮想联翩;再者,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把观察到的事物景象与想象到的事情发展过程用自己的话从头到尾完整地叙述出来,这就完成了整个写话的思维过程;最后,让学生动笔把看到、 想到、说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很不错的写话练习。如二年级有一篇《不要捕蜻蜓》的看图写话练习,就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图画,确定事情发生的时间(星期天)、地点(田野)、人物(三个小朋友)。接着指导学生从上往下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然后重点观察三个小朋友的动作、神态,并由此进行合理想象。最后指名学生把“不要捕蜻蜓”这件事完整地说一遍;全班学生动笔完成《不要捕蜻蜓》的写话练习。这样,通过有序观察、合理想象、有效练说,学生心中有了写话练习的模型,学生由说到写,就可以很不错地完成写话。当然,这不能管一辈子,只是“起步”阶段需要借助的“拐棍”而已,当学生自己会走路的时候,就要丢掉这根“柺棍”。

在写话练习的教学指导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积累词语、练习句式、指导写法是层层递进、相互融会贯通的,在教学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到写话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写话是习作和作文的基础,是写作和作文的“序曲”,如果我们能带领着学生演奏好序曲的话,无比美妙而神奇的交响乐就一定会在写作教学的上空奏响。

练习指导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练习指导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研究表明, 学生在课堂上连续认真听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 加上一些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可能连续认真听讲的时间就更短了, 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易产生厌烦情绪。而且如果课堂上讲得过多过快, 会使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渐渐失去信心, 没有学习的动力。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和接受能力及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 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精讲多练, 伴以灵活的教学手段, 使教学过程最优化。让学生真正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并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各有所思, 各有所练。通过练习指导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习不是被动的, 而是积极的、主动的。

二练习指导可以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技术课,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学生绘图、识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完教学内容后, 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并力求在训练中突出重点、难点。学生从将空间物体表达成平面图形, 再由平面图形想象空间物体的反复训练中, 掌握空间物体和平面图形的转化规律。通过反复的画图和看图实践, 让学生掌握作图方法和技巧, 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提高看图和画图的技能。再加上很多学生在课后没有时间或者根本不愿意再花时间做练习, 这样在课堂上的练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教师可以即时检查。学生对所学习到的新的知识点可以做到即时理解、巩固、复习, 遇到问题马上可以查课本或者问教师, 大大地提高学习和练习的效率。在课堂的巡回指导过程中, 教师可以帮助一些虽然不会做但是又不好意思请教的学生, 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 也有助于教师采取措施, 及时调整, 或评讲, 或面授, 或纠错, 这样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更好地匹配, 从而避免教师的授课进度过快或者过慢, 以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练习指导的运用需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若没有引发学生练习的动机, 而强迫学生去练习, 这种练习作业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 而且不会有良好的效果。教师若能先引起练习的兴趣, 然后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于练习作业。有两种引起学生练习兴趣的方法:一是在练习前, 使学生感觉到有练习的必要,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绘图技巧, 给学生强调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二是使学生在练习之后立即获得满足的体验, 以激发其练习的兴趣, 对于画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选择适合于学生能力的练习, 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法, 使每个学生能够由努力练习而得到成功。当然还有其他方法, 例如可以限定练习的时间, 时间限定之后, 学生便有一种压力感, 就会积极努力练习。

四练习指导的运用需把握三大步骤

练习指导若要在授课中收到良好成效, 要注意把握三大步骤: (1) 教师的讲解。教师讲解的目的, 在于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思路和画法, 作为要达到的目标, 使学生知道练习的方法、练习时应注意的要点, 以及这次练习所应达到的标准, 还要将难做的部分指出来, 比如讲点的投影时一定要强调“宽相等”的含义。有时还要把难理解的部分, 画在黑板上给学生看, 指出画法步骤。 (2) 学生的练习。教师示范之后, 便由学生练习。学生若仅仅知道做法, 并不算学会了, 而必须依照教师所示范的方法去练习一下。 (3) 指导和纠正错误。如果发现学生对于练习的方法还不明白, 则须加以说明, 如果发现学生有错误的地方, 立刻加以纠正。对待学生的困难和疑惑, 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而且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讲解方法, 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 而是带领学生自主地思考。每做一次练习之后, 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进步的情形, 以激发他求进步的决心。评价学生成绩的时候, 应当先讲优点, 再指出改进的意见, 先使学生知道自己进步的情况, 再指出他们有什么缺点以及怎样改进。

机械制图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 制图学不好, 会影响到后续的很多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合理选择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练习指导方法的灵活运用一定程度上能变被动为主动, 变僵硬为灵活, 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以机电专业机械制图课程为例, 探索了练习指导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练习指导提高教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练习指导,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练习指导 篇8

随着中国日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及教育观念的革新,日语教科书中练习的目标已经从“句型”转变为“对句型的应用”。而如何对教科书中的练习部分进行有效的指导,成为日语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小岛聪子(2002)对日语练习的分类,日语教科书的练习可以分为固定型练习和创造型练习两类。固定型练习主要包括反复练习、代入练习、转换练习、应答练习、完成练习等练习形式,创造型练习主要由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练习、游戏、模拟场景练习、任务型练习等组成。本文主要针对日语教科书中创造型练习部分的指导方法进行论述。

2. 练习指导的基本方针

2.1 重视学习者的想法

根据佐佐木泰子(2007)对学习者语言能力来源的分析,要具备必要的语言能力,学习者仅凭借从教科书中得到的内容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将从教科书中学习到的内容基于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应用到实际中去。因此,创造型练习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学习者的想法,将达不到练习的效果。

2.2 保持教师的指导性

练习的指导在重视学习者想法的前提之下还必须保持教师的指导性。具体包括教师必须制订指导计划,在练习前针对训练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等等。尤其是在创造型练习中,与句型的正确性相比更加要重视语言交流是否成立这一条件,将句型错误的纠正放到练习结束之后进行。另外,探索有时令学习者无法顺利完成练习的原因,如果学习者在练习中一再犯相同的错误,需要在练习结束后加以提醒。

3. 创造型练习的指导方法

创造型练习的要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总结:(1)练习中必须有“文脉”,也就是上下文的逻辑性;(2)练习中有必要理解对方的说话内容;(3)说话内容由学习者决定;(4)使用的单词和句型等由学习者来选择。总之,学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是带有目的地进行语言交际,并且由自己来考虑要传达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日语教材中的创造型练习有很多种,本文主要选取其中的“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练习”和“任务型练习”三种典型的创造型练习的指导方法进行论述。

3.1 问答练习

本文论述的“问答练习”不同于基于教科书内容进行回答的“应答练习”等,而是关于学习者个人情况的提问,学习者依靠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进行回答。这是创造型练习中应用最广泛普遍的练习方式。此练习主要是采取教师提问学习者回答的方式进行,但是,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作为练习指导者的教师可以将提问细分成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问:教师使用需要学习者练习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向学习者提出用“是”或“不是”进行回答的简单练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学习者做出重要单词和句型的提示。

第二问:需要学习者使用重点单词和句型进行回答的提问。这是问答练习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在练习之前熟悉教材内容,把握重要单词和句型等,并将计划提问的内容提前准备好。

第三问:针对之前第二问中学习者的回答内容,进行询问理由的提问。这是构成有条理逻辑会话的一种有效地练习方式。

以上的三个阶段是一种理想的进行模式,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学习项目和进度进行灵活选择。

另外,问答练习牵涉到对学习者的一个点名回答环节。这是在练习指导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教师必须在此过程中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点名不要偏向某个或某几个学习者,尽量将回答的机会较平均地分配给各学习者;第二,提出问题之后再点名回答,这样所有的学习者才会认真听教师的问题并准备答案;第三,较容易的问题向能力相对较弱的学习者提问,较难得问题向能力相对较强的学习者提问。但是在后者回答完之后,教师要将类似的问题向其他的学习者进行提问,这样的组合安排才不会让学习者产生劣等感或者优越感的情绪。

3.2 角色扮演练习

角色扮演练习是给予学习者某个场景与角色,使其在规定的场景角色范围内进行会话练习,并且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注意与现实社会中一样的文化背景和待遇表现。学习者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可以模拟体验社会上真实的语言交际。为了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和能力,教师在进行此类练习指导时做以下调整会更突出练习的效果。

(1)场景和状况根据学习者的目的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变化。比如在以赴日留学为目的的日语培训班中,可以针对学习者特定的需要将一些关于留学的知识和话题加入角色扮演的练习中,这样不仅能有的放矢,而且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对练习内容的调整中,不能违背一般的社会规则和语言习惯。

(2)当初级日语学习者进行此类练习时,可以将角色扮演练习简单化,变成“根据指示进行会话”的形式。比如以下练习就是简单化处理后的角色扮演练习。

按照以上的指导方式使学习者按照设定的会话流程进行练习,可以消除初学者的不安情绪,同时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

3.3 任务型练习

任务型练习是指与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完成某任务时相同流程的练习方式。具体流程见下图:

任务型练习和角色扮演练习一样,教师需要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兴趣,以及教材的进度等方面。但是与角色扮演练习不同的是因为收集数据进行调查的需要,必须与教室之外的社会进行接触,如果任由学习者自发进行反而不会有好的练习效果。例如,“元旦联欢会的组织”这样一个针对日语初级学习者的任务型练习,如果按照以上的练习流程来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在这样的练习当中,教师作为练习的指导者,不仅仅是在最后听学习者的报告并作出评价,而应该参与整个练习的过程。尤其是要考虑到在调查的阶段是否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比如在邀请日籍教师和留学生的时候,初级日语学习者由于日本文化的知识有限,无法准确把握日语暧昧的拒绝方式和措辞表现时,教师应该在跟踪练习的同时向学习者提供自己的意见。这样,在培养学习者主观学习的态度的同时,可以避免学习者产生不安的情绪。另外,在正式发表之前,教师需要再一次确认学习者发表的内容,以此来把握发表者的意图,将不通顺的文脉理顺,从而使发表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4. 结语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日语教师应该了解教科书中各种练习的目的、内容和练习方式,从而弥补练习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学习者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重点练习。我以三种题型为例对日语教科书中创造型练习指导方法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议,今后考虑将此建议与教科书中实际存在的练习形式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期望总结出更为具体和有效的练习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佐々木泰子.ベーシック日本語教育[M].ひつじ書房.2008.

[2]香取草之助.授業の道具箱[M].東海大学出版会.2002.

练习指导 篇9

一、练习的指导

对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练习的处理, 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在练习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策略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1. 明确练习的目的。

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的:做练习是为了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培养英语语言的输出与输入能力。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动机, 就会对练习产生兴趣, 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自觉完成各项练习。

2.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新教材采用结构功能体系, 其配套的练习大体上可分为知识与能力两大类。知识型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单词、词组、句型、语法规则等, 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与思维能力。知识型练习中许多需要记忆的东西, 如词汇、语法规则等, 都具有通用性与迁移性,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记忆。

3. 注重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编者在每单元设计了听、说、读、写等能力练习, 教师应重视这些能力练习的训练。另外, 教师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些与学生能力相应的练习, 如:听一些课外录音磁带, 看英语电视节目, 进行对话或演讲, 改写课文, 写材料作文等。

4. 提倡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与旧教材相比, 新课程练习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 变笔头为主为口、笔头并有。每单元中的“准备练习 (Warming up) ”、“理解练习 (Comprehending) ”等环节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第二, 变以个体练习为主为个体练习与群体练习相结合。新教材的课堂练习, 一部分靠个人独立完成, 还有一部分需要两人或多人参与完成, 如短剧表演、话题讨论等, 由此构成了一定情景下两人或多人的双向、多向交流,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 变书面形式为主为多种形式并用。新教材中除书面练习题外, 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练习, 比如让学生利用磁带练习听力, 练习口语。学生还可以把朗读、背诵、复述、对话、短剧等内容录在磁带上, 交给教师检查批改。

二、练习的反馈

练习的反馈是整个练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查和批改, 才能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从而调整教学。练习批改的方法很多, 有详批、自批、略批、面批、互批、集体校对、集体批改等。教师可根据练习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客观题可自批、略批、面批、集体校对;主观题可详批、面批;背诵课文一类的练习, 学生之间可互批 (相互检查) ;课文复述、看图说话、对话练习、短剧表演一类练习, 可由全班学生集体批改 (学生集体评价)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评价。教师还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批改方法, 比如对学习一贯优良、自我评判能力较强学生的练习可略批, 甚至可公布答案让他们自批;对成绩较差、自我评判能力较差学生的练习, 教师最好详批、面批。同时, 检查批改练习, 教师应采取以下的指导思想:

第一, 分层练习, 关照学困生。在英语课堂练习中,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不能简单化一。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不同的练习, 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练习中都有所收获。在练习的过程中还应特别关注学困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这些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对此, 教师在适时地矫正他们错误的同时, 应当给予适当的鼓励, 肯定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承认他们已经取得的进步。这样做既帮助他们巩固了知识, 又保护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 让学生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在练习中, 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是关键性的, 就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讲评, 帮助学生辨明错误的原因, 要求学生更正错误, 然后再进行类似的巩固练习。

练习指导 篇10

所谓组合练习是指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性地将同一类别或不同类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连接,形成新的练习形式,并且是在严格遵循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地有机组合。

为进一步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堂教学体现“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的实施构建,在对《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也提出了“教材三个一”的指导性建议,即教师围绕“教材三个一”在技术维度设计时有一定的基本要求,其中指出“有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等”。因此,合理、适宜、有效的组合练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技术的掌握、体能的发展、运用能力的提高。反之,仅仅是机械性地按照“教材三个一”来套用实施,教学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二、“组合练习”运用中的误区

(一)重表象而疏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会忽视组合练习的作用,会问“这样设计是为了干什么,有什么用?”疏忽了组合练习设计对课堂教学的促进或达成效果,只是随意将两个或多个动作予以组合,有的甚至是勉强地凑在一起,不仅破坏了动作本身的结构,而且忽视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这种随机式的教学组合不仅可能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能力的发展。

案例:在研讨活动中,某区在单元展示中,其中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单脚站立拍击球的练习方法》。从教学内容上看,单脚站立拍击排球这个动作有点牵强。在拍击排球的过程中,为了排球能精准地击入对方场地,肯定是越稳定越好,但单脚站立的方式势必会影响拍击球的稳定性,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教学内容不可取。从组合练习的方式来看,原地单脚站立拍击球接拍击球走接力,这种组合方式不仅破坏了排球拍击球本身的特点,还会因学生完不成动作失去学习兴趣;从学情的角度来看,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能够做到连续拍击球已经很不错了,拍击球走这个动作有点拔高难度,而且还要接力,对于低段学生而言,一旦接力,他们会认为跟速度有关,有时会为了加速而破坏游戏的规则。

(二)重形式而忽差异

《纲要》提出了《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材三个一”(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和一个游戏),所以很多教师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运用组合练习进行教学,尤其在展示课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拘泥于教学的效果而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有些组合的难易度决定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当他们无法克服心理障碍时,容易选择放弃或消极对待。

案例:在本次研讨活动研讨课中,A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两人之间的“火速抢棒”、四人同方向“火速抢棒”、四人不同方向“火速抢棒”后,设计了加大距离直线跑+小猴跳的组合练习。在大量的跑后,班里身体素质相对薄弱的学生出现了减慢速度,小猴跳自然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但一个身体肥胖却咬牙坚持的学生,感动了在场看课的教师。如果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重视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目标认领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会完全不同。

(三)重体能而超负荷

在部分组合练习中,我们常常会运用到技术与素质的组合,但往往会演变为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这种重体能、超负荷的组合练习,不仅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兴趣,还会使学生的身体机能超负荷,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说并不利于学生身体技能的恢复,更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技术动作。

案例:在本次研讨活动展示课中,B教师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材三个一”设计的。单一的动作练习,围绕单一动作衍生的组合练习和一个游戏。但整个教学过程可能因为过分紧张,漏了部分教学环节,导致后面教学时间过多。在课的设计中,有“爬行+拍击球”和“滚动(横向)+拍击球”这两个组合练习,在教学时间充裕以及教师没有强调练习要求的情况下,学生专注于爬行与滚动,对于该如何拍击球已经抛之脑后,身体机能超负荷运转,部分学生练到最后疲惫不堪。

三、“组合练习”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一)明确方法,注重实效

部分教师在设计课时会出现为了组合而组合的情况,例如前滚翻+接力,学生在单一动作练习时,团身很紧,但在游戏中,学生为了追求速度,破坏了前滚翻原有的动作结构。所以,明确组合的方法,准确把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实施。组合的方法如下:

1. 叠加:

指同一技术的叠加。如连续前滚翻2次或3次,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这种组合练习的方法适用于技巧类动作。在初步掌握技术阶段,为了更快更好地形成对技术动作的完整表象,进一步巩固动作,最适宜的方法就是叠加法。不必过多地追究技术细节,通过连续练习完整动作,提高技术水平,体能也相应提高。

2. 主从:

指技术与素质的组合,即技术为主,素质为辅。如“前滚翻+原地高抬腿”等。在改进技术提高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技术基础,可以通过技能+素质的方法,不断细化技术本身,通过多种组合协同强化技术,增强体能。

3. 融合:

指两个不同技术的组合。如前滚翻+燕式平衡等。在巩固技术定型阶段,在叠加法、主从法的基础上,使所学的技术具备实用性,这就要将两个不同技术进行融合,甚至是三个、四个不同技术反复地进行强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二)重视差异,及时调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量学生的运动能力,尤其是对运动能力相对薄弱或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的感受,及时调控课堂并改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让学生更有信心学习技术动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法如下:

1. 组合的调整变化

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选择的组合练习方式是A+B或A+B+C,甚至是A+B+C+D的组合;反之,对于运动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选择的组合练习方式是A+A或A+B。

2. 器材的调整变化

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组合练习时,增加器材运用的难度,如《鱼跃前滚翻》一课,可以通过增加鱼跃前滚翻撑的远度或障碍物的高度等来提高难度,增强学生挑战的欲望;反之,对于运动能力相对薄弱或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组合反复练习。虽然前者与后者的组合练习动作相同,但通过器材的调整变化,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化整为零、循序渐进”。方法如下:

1. 充分了解学生。

学生身体机能的好坏决定执教教师上课的练习量。尽管有时是借班上课,但作为执教教师一定要做好备学生的功课,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询问了解、课前对学生的谈话询问以及课前的试教等,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2. 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设计组合练习的内容与次数。

如果该班学生的身体机能普遍较好,组合练习的难度与次数都可以相应提高与增加;反之,该班学生的身体机能情况一般,组合练习的难易度与次数都要相对控制;当该班学生的身体机能情况出现两极分化时,教师在设计组合练习时,则要区别对待,设计不同的组合练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体能及技能。

3. 对每一个组合练习设定有层次、有梯度的任务要求。

对于学生而言,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设定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技术动作,并在无形中提高体能。

参考文献

[1]杨瑞发,朱从德.中学体育教学中组合练习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篇11

低年级写话教学存在很多误区:写话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没有趣味性;写话目标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写话指导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写话评价方式单一,没能关注个体性。本文围绕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误区和对策进行具体阐述,期望低年级写话教学能更有效,更实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误区一: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低年级语文老师开始关注学生写话能力的提高,只要看到教材中有可写的内容,就让学生试着写。以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为例,第一单元《识字1》-教完,有的老师就忙着布置学生以《春节》为题写话;第二单元《春雨》一教完,就叫学生写《春天》;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学会劝阻》一教完,就让学生以此为题写话。写话内容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生成,学生怎么可能写出灵动的语言来?

策略一:依托生活,注重趣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学生写话的源头活水。低年级写话内容应丰富多样,注重生活化和趣味性。写话内容从学生生活中来,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写得精彩。

“水本无波,相荡而起涟漪;石本无华,相击而生火花”,学生的情感要在适当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被点燃,被激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有趣的话题。教师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有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写话就能变“无趣”为“有趣”,变“平淡”为“生动”了。

误区二:流于形式,杂乱无序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是这样指导学生写《我最喜欢的游戏》的:“小朋友,你玩过哪些游戏?”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玩过“老鹰捉小鸡”,有的说玩过“切西瓜”,有的说玩过“警察抓小偷”,接着老师说:“请你选择一个有趣的游戏写下来,要注意写清楚游戏的名称和方法。”接着学生就开始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了。可是学生并不明白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出的东西颠三倒四,前后次序混乱,词不达意。这样流于形式的写话指导,没有范例的学习和方法的感悟,怎么能有效提高学生写话水平呢?

策略二:分层推进,目标明确

新课程标准下的低年级写话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写话,教师的写话指导要有计划,有目的,做到分层推进,循序渐进,先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再逐步提高他们的写话水平。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学完拼音后,可以尝试让他们用一个拼音句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指导他们把一句话写通顺,写完整;一年级下学期做到句子前后连贯、规范使用标点,指导他们能写好两三句话;二年级上学期做到写话有条理,指导他们留心观察,注意细节,用上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二年级下学期做到有想象,有创新,具体生动,指导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有条理地写出来,能写一段通顺的话。

写话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适当点拨,启发想象,及时捕捉精彩用语,积累词句;指导学生完整地说,最后写下来,以提高写话的实效性。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长大了做……》时,是这样指导的。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每天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那么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写一写:我长大了做什么。

二、指导说话,明确方法

鼓励学生先说好一句话,接着说好两句话。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适当引导,以评价的方式拓展这项工作的相关词语,如“治病救人、教书育人、为国争光、奇思妙想”等等。接着范例引路,播放录像短片,让学生明白皓皓先说什么,后来又说了什么,知道皓皓想做小丑的三个原因。接着指导学生自由说,同桌互说,推荐学生上台说,其他学生来补充,在交流讨论中,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三、指导写话,展示佳作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前后连贯,句子通顺,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就更棒啦!

误区三:无米下锅,不见成效

下面就以上个月我执教的两次写话指导课《我长大了做……》为例来说这个问题。有一个班级,没几个学生会说几句完整的话,更别说写了;有一个班级的很多学生说话都特别生动有条理。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案,在不同的班级上,学生的表现为什么会有着天壤之别呢?笔者认为这和孩子平时的积累有关。不重视阅读积累的班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话都说不连贯,写话更是颠三倒四,让人读了摸不着头脑。注重阅读的班级,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妙语如珠,有说不完的话,写话也是得心应手,条理清晰,词句表达也是恰到好处。

策略三:广泛阅读,厚积薄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要抓住课堂上一切机会,鼓励学生阅读,积累好词佳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内阅读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课外延伸,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写话教学过程变得更开放,更有活力。

进入一年级下学期,我布置“小蜜蜂们”轮流将自己搜集或创作的好词佳句写在“每日积累”专栏里,由“小蜜蜂”定时发布,组织大家阅读积累,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话真让我爱不释手呢!“竹林里有两只又白又胖的大熊猫。一只正在晒太阳,一会儿伸伸懒腰,一会儿挺着个大肚子打几个滚儿,可爱极了!另一只在吃竹叶,一边吃,还一边看着游人,好像在说:‘哇!这些人的衣服好漂亮呀!可我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要是我们也能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那有多好呀!”“‘你看,爸爸头上系了块旧毛巾,手里握把大笤帚,一会儿站在凳子上,一会儿爬到梯子上,爬上跳下,还真有点儿像孙悟空呢!”“我一定要找到笋!我找呀!挖呀!一锄头下去,挖不动了。我用手扒开土看了看,哇!一个可爱的小笋头露出来了。我高兴地大叫起来:‘哥哥,我找到笋了!这笋还不小呢!我们一起用力把它挖了出来。看着这支黄灿灿的笋,我心里乐开了花。”

上一篇:医院内部审计分析下一篇:语文教师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