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播专业(精选12篇)
采编播专业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行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对传媒专业人士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吉林艺术学院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创建采编播专业,更改教学模式,创立新的教学新机制,接下来就对其产生背景和实施过程中的创新点进行简要陈述。
一、传媒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现状及问题
传统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授课形式与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传媒业的变革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的巨大挑战,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高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一)教学中的实验设备问题。目前高校虽说适应社会开设了传媒专业,但是鉴于设备价格昂贵,易于损坏,更新速度快,很多高校只采购了少量设备,同时不根据市场要求及时更新。
(二)实践教学模式封闭,缺乏特色课程。传媒专业教学课程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这些课程之间有密切的必然联系,就会出现相关专业开设课程大体相同的情况,没有按照专业特色来进行特色课程安排,造成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二、在采编播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中创建创新机制
上述几个问题在目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面对社会需求,面对高校的传媒专业的现状,吉林艺术学院率先开设采编播专业,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树立创新理念,建设创新机制,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一)扩大实验室面积,提高硬件设备,建立多功能实验室。根据当前传媒相关专业教学情况,我院采编播专业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实验设备方面增加外采移动设备数量并在设备指标方面提出了要求,且在教学中根据课程需要尽量多地使用仪器设备,使设备为实验教学更好地服务。采编播专业的学习主要就是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增加扩大实践场地,建设多功能实践室,有利于每一个学生有机会进行播音训练以及主持工作。例如:引进高端电视节目制作系列设备 , 建成了集数字视音频录制与编辑、广播节目制作的多功能实验室,这样就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基础;同时由于当前播音员及主持人需求量并没有记者需求量大,那么记者型主持人的培养问题也成了采编播专业的核心,我院为了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外采训练量,采购了大量移动外采设备,如移动式非线编辑机、便携式监视器等。
(二)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扩大学生实践范围。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校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支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建设校园媒体。目前高校都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学生校园媒体,老师可以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校园媒体相结合,将它作为学生年终考核的一个部分。这样可以为采编播专业的学生提供简易又实用的平台,有助于培养传媒多面手。
(三)加强各课程间联系,培养特色专业。高校中,每个课程的讲授都由不同老师进行,老师间由于教学方法和进度不同,学生在课后又不会主动积极地进行进一步学习,所以要提高整体教学能力,必须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关于采编播专业课程设置,切记不能一味地将播音和编导的课程加在一起,一定要摸索出适合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量体裁衣地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根据专业特殊性进行教学。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虽说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老师一直充当引领者的身份,所以采编播专业的学生要提高专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必须聘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丰富的老师,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兼备的教师队伍。可以从当地的电视台和广播站等社会媒体里聘请老师,同时可以聘请国外媒体行业的有名人士,扩大学生的眼界。同时各大高校可以在寒暑假给老师规定任务,定期学习,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适当开展各种讲座,增进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举行比赛,激励学生增强自己的各项能力,完善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各大高校陈旧的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设备等种种原因,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而吉林艺术学院开设了采编播专业。采编播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面对社会媒体迅速发展的现状,努力培养集采访、编辑以及播音于一体的传媒人才,更新教学理念,变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精神的传媒人才。
摘要:我国传媒行业快速发展,对传媒行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也逐渐提高,基于这种现状,吉林艺术学院开设了全国首个具有特色的采编播专业,专门培养集采访、编辑和播音主持于一体的人才。为提升学生的采编播能力,学校必须培养传媒多面手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采编播专业,教学实践改革,创新机制
采编播专业 篇2
你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看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了一扇希望之门。我是xxx学院xx届的好范文。我喜爱新闻采编与制作这项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很高的精力和热情。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我勤奋刻苦,力求向上,努力学习基础与专业知识,课余时间积极的去拓宽自己的知识,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团体活动。作为正要跨出校门,迈向社会的大学生,我以满腔的热情与信心去迎接这一切。
当今社会需要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时刻注意自身的全面提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新闻采编与制作方面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图像处理、网络编辑、电子排版、非线性编辑等各方面有了一定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对摄影有特别的爱好,所以在大学生活期间,我利用课余时间到西安外事学院摄影部做兼职,在部长的指导和自我钻研中,学习到了很多有效的知识。
三年大学生活的学习和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但所谓士为知已者死,我相信自己的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认真好学的态度完全可以弥补暂时的不足。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将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希望通过我的这封自荐信,能使您对我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剑鸣厘中,期之以声。热切期望我这拳拳寸草心、浓浓赤诚情能与您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求进步。请各位领导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最后祝贵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稳步发展!
此致
敬礼
采编播专业 篇3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采编播设备;数字化;设备选配;
县级电视台处于基层一线,它与广大人民群众最为接近,与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广,最能听到群众心声。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办好县级电视台对基层稳定、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视节目制作数字化的必要性
电视节目制作数字化,节目传输、交换网络化是对电视技术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电视数字化技术基本成熟,购置数字化设备已是大势所趋,县级电视台采编播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换代势在必行。但是在品牌繁多的数字化设备中该选配什么产品?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升级换代才能获得最高的性价比?分几步走等问题却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购买数字化设备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技术质量与售后服务
产品的售后服务往往是一些台最易忽略的问题,由于地方台的特殊性,设备的利用率很高,而出于资金压力,设备的数量不可能留有太多的余地,若出现设备技术质量差而引进系统不稳定,或对用户的技术培训不到位而造成人为故障等现象时,一旦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势必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购买设备时选取一家综合实力较强的供货商尤为重要。
(二)产品的价格
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由于工作经费紧缺,在进行采编播系统数字化升级换代过程中,选配设备成了最为头疼的事,有不少县级台由于缺乏经验,在购置设备方面走了不少弯路。笔者所在的左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自建台以来,资金成了制约发展的一大障碍。采编播设备不配套,播出质量难以保证。具体来说是,左权台在八年前先后投入40多万元购置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硬盘播出系统和SONY198等一批设备。由于缺乏经验,编辑工作站所配置的这套设备产品五药八门,从表面上看已经很专业的这套设备,使用下来,稳定性差,效果很不如人意。想升级,也很难实现。2012年8月,左权县电视台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对采编播系统进行数字化升级,以减轻经济压力。第一步主要配置的设备包括:采访摄像机+编辑工作站+资源管理系统+片审工作站+硬盘播出系统(资金不足可选单播机,以后有条件再上备播,本台也是这样)。第二步主要改造演播室和配置虚拟演播室。
三、编辑工作站
在整个系统看来,编辑工作站是一个重要的“桥梁”环节。拍摄回来的素材,可能是不同品牌、不同档次、不同存储介质的视频素村,都要由编辑机来采集、剪辑、合成,再上传播出。所以,编辑工作站的建设,必须是既要兼容目前的采访设备和过去所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又必须考虑数字技术的先进性和设备的升级空间。电视台采编播数字化、网络化首先涉及的是无磁带的拍摄、存储、播出的一个技术方向。我们必须顺应这个方向。因此,我们采用的是大洋ME300非编系统,兼容目前的DVCOM、avi等格式,并配有SDI输入、输出接口,同时兼容性很好。这样,把过去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为今后采访拍摄设备的升级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给予上级台、兄弟台的合作带来了便利。同时,大洋软件转码功能也足够强大,大洋的编辑特技样板丰富,可以快速提高合成效率和效果,提高节目质量。
四、摄像机既可用现有也可添加高档
左权电视台采用的摄像机主要是SONY198,还有SONY190,SONY280。由于首先把编辑工作站这个环节建设好了,所以,既有现实的性价比,同时又有很大的升级空间。既可以用现有的采访设备,也可以随时添加高档摄像机和无带卡式摄像机。换一句话说,不首先建设方向性的编辑工作站,再高档的外采设备也是事倍功半。
五、建设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或硬盘存储服务器
几年前,我们台去采购摄像机时有推销商推介购SONY卡式摄像机、p2摄像机。据介绍:采和编都不用录像带了,一拷到非编就好,信号也没有损耗。当时我问:素材的保存怎么办?总不能又用录像带转录吧!推销员说:存储在电脑硬盘就可以!可是我们的非编没那么大的空间,再说:一个家庭的资源可以,一个电视台的资源存储最大是320G的硬盘,无法满足需求,价格也不合算。
现在不同了,1T以上硬盘已经很便宜,建一个5T以上容量的媒体资源管理存储单元,在县级台也可以应付了。当然,必须预留扩展硬盘存储阵列的空间。
左权台采用大洋媒资管理系统,很先进。其他工作站在调用素材时,可以很方便的打点选用任何自己需要的素材片段。同时继续使用原来的素材存储服务器,作为素材存储的辅助单元。
六、审片工作站
县级台的审片方式很多,有现场审片、编辑工作站审片、移动硬盘审片等方式,左权台采用现场审片方式,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任何一个地方打上标记,对一个大的节目素材采取打标记的方式分成很多片段进行编单。由于片审工作站常常是闲的。如果多加一些钱,可把片审工作站同时建成一个编辑工作站,一套设备就可以在编辑和审片之间轮换工作,那就在工作效率和性价比上更划算了。
七、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求
硬盘播出系统要有硬盘双机、职能切换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提供SDI数字接口。
I/O视频通道卡第三代数字硬盘播出系统:全新CPU+GPU+IO工作模式,支持两路以上可选复合视频输入,一路复合主输出、一路复合预监输出,通过子卡扩展升级为TS流数字频道,可同时输出复合模拟及TS数字信号,最大可支持播放码流达到达50MB以上,信噪比(不加权)≥60。双千兆网卡。单机容量在1T以上。
八、虚拟演播室系
虚拟演播室系统给县级电视台带来新的工作方式和很高的工作效率,但费用较高,我台2013年底投资48万元上了重庆超想虚拟演播室系统,里面有很多场景供主持人使用,不再受狭小空间和景物的限制,充分发挥节目制作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任何电视节目现场直播、后期制作及应用的需要,今年我台开设《左权新闻》、《红绿灯下》、《太行放歌》等自办栏目,丰富了银屏,获得观众好评。
九、24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除了非编工作站、审片工作站、硬盘播出系统、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存储服务器以外,在制播网上工作的还有录音工作站、提词器电脑工作站、还有记者使用的初编机以及换下平的非编系统等等,所以千兆以太网交换达24口是必要的。左权电视台的所有工作站在这个网络上运行平稳、效率高、信号和节目质量大大提高。
十、配置音频均衡器
对话是声音素材中最重要的,它起着讲故事的作用。电视观众以听清楚的原则调整电视机音量。县级台采用的素材大多来自于业余通讯员,加之本台记者外出采访时大多采用机架话筒,所采的现场声和同期声音大小不一至,后期制作时工作人员很难把音量调整平衡。为避免频繁调整音量,我们先配设备时可配置音频均衡器来实现音频自动均衡音频,确保本台所播出的音频信号均衡。
当今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使信息化、数字化成为广播電视发展趋势。可以说,从技术的成熟性和性价比来看,现在进行县级电视台采编播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是非常适合的;但因为各地的发展水平不一,节目质量要求不同,设备的数字化程度也差别很大,资金到位情况不一样,所以具体每个县级电视台什么时候进行采编播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换代,肯定是不一致的。但是话又说回来,现在进行县级电视台采编播系统升级肯定不错,它带来高的性价比,高的工作效率,高的信号质量和节目源。
参考文献:
[1]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2]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办公厅,《广播影视工作重要文献汇编》,(1993-2002);
采编播专业 篇4
自2015年1月起, 至今9个月的时间,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云教函[2014]489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调研及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工作的通知》和《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行业职业教育调研及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方案》, 体育传媒与艺术学院组织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带头人、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到有关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新闻媒体等, 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等就需要的人才规格、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需求等进行调研。并与全国体育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两所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 (体育方向) 专业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体职院等进行联系, 就以下七个方面开展调研工作: (1) 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与专业发展方向是。 (2) 相同类型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趋势。 (3) 本专业定位与特色。 (4)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5) 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及相应的学时学分分配。 (6) 本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7)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情况等。同时对本专业两届, 即2011级41名、2012级1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座谈等方式多样的调研。
通过调研, 了解当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 找出本专业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 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特色进行挖掘和修正。
一、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学生学习、成长的客观规律, 培养“宽基础、高素质、专业精、适应广”的综合人才。大学一年级是学生的入门级塑性期, 该阶段学生需要定位自己的自我擅长能力, 此阶段安排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入门级课程如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平面设计、报刊业务。大学二年级时学生的初级成型期, 该阶段学生要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提升, 此阶段安排课程如新闻专题制作、平面设计、传播心理学、新媒体传播、新闻摄影、广告策划、图形制作、影视制作。大学三年级是学生的中高级成才期, 该阶段学生要开始结合本专业选择社会岗位, 此阶段安排课程如出版业务、纪录片制作、文学欣赏、社交礼仪、文秘基础。
课程的设置同时也分为三个架构:职业基础教育、职业专业教育、职业专长教育。职业基础教育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掌握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通用能力、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职业专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求职能力。职业专长教育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个性能力发展空间, 培养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以培养学生专业文化运用能力为目标。
总之, 在课程建设上, 注重科学性、突出职业性、重视实践性。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在教学方法上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引入实训项目, 以真实工作过程来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特色
通过实际教学, 形成了本专业的自己的特色即培养就业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
第一, 工学结合——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构建, 为学生搭建平台并让学生学有所用, 为社会培养适用人才。
第二, 体育特色——依托体育行业学校的特色, 开设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体现体育方向。该课程共计开设12个项目, 每个项目均有学院该体育项目领域最优秀最专业的老师或教练员予以授课。授课内容分实战技术训练和专业欣赏两部分, 通过学习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了体育人才的基本素质。
第三, 并行教育——每学年轮换开设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学欣赏等课程。二到三个年级同时上课, 让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素养熏陶低年级学生, 让低年级学生的新鲜激情影响高年级学生。
总之, 在教学培养上, 根据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实施工学结合, 由专职教师带领学生打牢基础, 双师型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工作情景, 客座的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 让学生从新手到进步的初学者到内行的行动者到熟练的专业人才向专家靠拢。
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时代,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 (体育方向) 专业极具操作性与前瞻性。新闻采编与专业 (体育方向)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是, 以“培养综合能力型新闻从业人员”为目标, 依靠“采、写、编、制、摄”为能力教育这一主线, 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 站起来能说, 扛机器能拍, 进机房能做”的职业化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建立技术型教学体系, 合理安排课程中不同性质和不同教学内容要素的各科目在纵向的排列组合结构, 在突出能力本位的同时, 兼顾人文素质、艺术素质和专业素养;利用行业背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构建了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在教学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获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技能, 为其成为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打下基础。
摘要: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化时代,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极具操作性与前瞻性。本文笔者通过对相关行业、企业、院校等为期9个月的深入调研, 对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特色等发展模式进行挖掘和修正。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求职简历 篇5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悉拍摄前期策划、采访、后期剪辑技术,具备拍照技术,熟悉专业相机的使用;熟悉网站制作,平面排版等技术
2、熟悉大洋非线性编辑、edius、PS、PR、AE、AI等软件
3、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
4、熟练计算机日常和办公操作
5、工作能力及动手能力强,敬业爱岗;
个人自传
编播策略:主打黄金时段 篇6
深圳卫视
5月28日,深圳卫视以“中国前沿 深圳卫视”的传播理念全新改版。据悉,深圳卫视此次将在黄金时段不播电视剧,全新推出“1+1+1”黄金时段收视带概念,强化高端资讯节目。深圳卫视这次全新改版将由《直播港澳台》、《深视新闻》、《解密》3档节目共同形成晚间收视带。
其中,《直播港澳台》将作为主打节目安排在晚间8点黄金档播出,并由原来的30分钟播出时间扩充至70分钟,而晚间7:30播出的《深视新闻》以及晚间9点档播出的《解密》将作为高端资讯节目带的两翼,形成深圳卫视晚间品质资讯专题节目带。
开播于2006年5月1日的《直播港澳台》节目,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具影响力的涉港澳台电视新闻节目之一,也是惟一一档以两岸四地华人社会为报道重点、涵盖港澳台地区新闻的日播节目。改版后的《直播港澳台》,将现场直击港澳台风云事件,跨海连线京深港台名嘴。吸引各路名嘴嘉宾纷纷加盟,胡忠信、汪用和、黎建南等一批来自港澳台及海外的“名嘴”,将每日通过时时连线现身《直播港澳台》节目现场,以各家观点,第一时间点评港澳台新闻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为观众提供多角度的资讯参考。
北京卫视
北京卫视于2009年初改版,重点打造黄金时段“独播”剧。
2009年的北京卫视电视剧场,仍以独播、首播的播出形式为主。杨立新主演的北京台独资大戏《漕运码头》,刘佩琦主演的都梁新作《狼烟北平》,孙红雷、姚晨主演的特情剧《潜伏》,冯远征、陈小艺联手的悬疑剧《婚变》,以及广受关注的《我的团长我的团》、《铁齿铜牙纪晓岚4》、《金婚2》、新版電视剧《红楼梦》等年度大戏都逐步在北京卫视亮相。
此外,北京卫视重点打造公益节目《真情耀中华》和一些专题节目,提高北京卫视的收视份额和社会影响力。2009年1月,北京卫视推出《真情耀中华》。节目秉承“好人帮好人,好人有好报”的主题,透过大量的志愿者帮助计划向全社会传达全新的慈善理念。冯小刚、葛优、成龙、周杰伦、张国立等明星艺人和知名企业家的参与,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采编播专业 篇7
1 看淡名利,克尽职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播特别是县以下农村有线广播,曾经辉煌过一个时期。它在宣传报道方面,有过党委政府重视,基层通讯员踊跃参与,在基层农村,层层建立通讯组,通讯员遍布全县乡村各行各业,呈现出人人争写稿件,争上广播的喜人局面。就绥德县广播站来看,1985年,来稿就有4 626篇,用稿2 200篇,发展通讯员320人,骨干通讯员达到100多人。与此同时,调整和改进教育和服务性节目。除本县新闻节目外,还设置11个专题节目,充分发挥了广播的喉舌作用。这一时期,绥德县广播站采、编、播人员的业务素质,广播宣传质量,名列全区各县前茅。1975年被评为榆林地区广播系统先进集体,1977年,宣传计划生育成绩显著,获地、省计生先进集体,1981年参加全省优秀广播新闻节目评选获得二等奖,1982年获陕西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1982年全地区获全区广播系统先进集体一等奖,1982年获全省一等优秀文字广播稿奖,1984年广播站被评为全县先进单位。1959年,绥德县广播站代表榆林地区参加了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参观团,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黑龙江省广播电台等参观学习。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台的普遍建立,电视热不断升温,加上各县(区)办起了报纸、刊物。一些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一味追求电视上有影,报刊上有名。从而忽视了广播这一现代化宣传工具的功能。1993年初,农村有线广播杆倒线断,再难以为继,将开播30多年的有线广播,改办成调频广播,广播喇叭形同虚设。广播记者去采访,被采访单位滞理不睬,甚至借故推托。后来经过多方努力,县局终于恢复了绥德人民广播电台,2010年10月正式开通播音。
由上面的变化可知,一种媒体形式的兴衰,既要有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与支持,还要适应形势的变化,更主要的还要有全社会的参与和对采编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笔者认为,作为广播记者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就会影响情绪。在记者同行中感到自卑,因而不安心本职工作,或消沉下去,这对我们振兴和发展广播事业是极为不利的,要振兴和发展广播事业,首要的是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思想、观念的转变,正确认识广播仍然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有着其它宣传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县级广播电台的服务对象是当地的群众,其节目仍然有着比较固定的受众需求,所以无论是从获取信息的角度,还是参与节目的角度,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县级广播电台与处地连接更紧密,更接地气,更能把握群众的需要,而且采编人员大多是当地人,更熟悉当地的人文风习,社情民意,这些因素决定了县级广播电台与当地公众的联系最为密切,这种紧密的联系使县级广播电台与观众更具有互动性,它的传播速度最快,能最广泛地接触听众,在某些方面更能办出特色,更能制作出适合当地群众让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采编记者要树立自尊、自重、自强的思想意识,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自身的素质,采写最鲜活最能显示时代风貌的新闻。
2 坚持“三贴近”原则,做群众知心朋友
要树立群众意识,站在社会和群众的视角开展新闻报道,使新闻节目更加贴近群众,贴近新闻现象,防止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真正发挥其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广播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眼”,嗅觉灵敏的“新闻鼻”。这种敏感等不来靠不来,只有经常勤奋探索,不懈努力,才能锻炼出来。新闻事件常常发生在有群众的田间地头、家庭院落、车间厂矿、社区居民,所以说,人民群众和社情民生既是新闻的源,又是新闻的流,即是新闻工作者的“上帝”,又是服务对象。记者离不开群众,离开群众,新闻就会枯竭,离开了群众,我们的新闻工作将一事无成,也毫无意义。作为基层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应充分利用处在基层,接近群众的有利条件,坚持“三贴近”原则,真心实意与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真言、真心,才能采编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3 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责任
县级广播记者就要刻苦钻研业务,理想信念坚定,敢于担当责任。要勇于到改革的激流、商品经济大潮中去击搏,到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去锻炼,去触及社情民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作出旗帜鲜明、一事一议的述评文章,要满腔热忱地去歌颂真正好的先进的美的事物,无情地揭露落后的腐败的丑的东西。县级广播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要尽可能又广又深地熟悉本地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的实情,各行各业的工作特点,同时要熟悉和掌握新闻的各科体裁,结合广播特点的十八般武艺,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练就一专多能的本领。
总之,作为基层县级广播编辑、记者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学习和教育,既不妄自菲薄,又要戒骄戒躁,多些荣誉感,责任感。要立足本县的经济文化特色,抓住丰富的信息源和节目素材,增加民生民计和社情民意的新闻条目,精编专题内容,增大新闻信息量,制作播出一大批题材新颖,内容鲜活,类型多样的广播节目,不断打造具有当地特色风格的节目,实现栏目特色化,节目精品化,提高本台节目的收听率和影响力,使广播宣传内容成为本县新闻舆论、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的主要阵地,在新的时期,谱写出更加灿烂的广播事业新篇章。
参考文献
采编播专业 篇8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传媒类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当今社会, 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呈井喷状态, 与此相对应, 高等院校开办了大量的传媒类专业, 但人才的培养上显得被动、滞后, 毕业生到单位后上不了手, 胜任不了基本的工作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媒教育赶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培养目标不具体、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数量缺乏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是高职高专传媒类专业中的代表性专业, 本文将以该专业为分析对象, 对如何提高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四个对策。
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2000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1]。
高职高专教育明确的职业特征, 决定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经过严格的社会调研, 根据行业需要, 结合毕业生就业走向, 从而才能确定合适的办学方向。通过调查分析, 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于学生的就业岗位不能局限于报社、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机构的记者、编辑, 应拓展至文化产业的各行业, 职业岗位可以从新闻采编拓展至广告创意、公关策划等, 学科视野从传统媒介拓展至新媒介。
在把握了这样一个方向的前提下, 影视传媒类院校可以依托学校的专业优势, 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下大力气。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 有条件的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定要适应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业发展需求, 使学生既能胜任传统新闻媒体单位的采编等工作, 又能适应新闻媒体的工作方式。
2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确定后, 结合各项职业能力, 应有相应的课程支撑。课程设置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 是课程体系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
围绕培养要求及行业发展, 山西传媒学院2011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执行计划中, 共开设课程36门, 教学时数为2410学时, 总学分为139学分。课程共分为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职业基本理论、职业技术能力、职业素质拓展、人文与科学素质五个模块。
模块一: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676学时, 占总学时的28%,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课程。
模块二:人文与科学素质模块
本模块按选修课设置, 该模块课时数为90学时, 占总学时的3.7%, 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学、心理健康教育、经济学概论、管理概论、美学、逻辑学、公共关系学、中国传统文化、媒体研究、广播电视前沿动态等综合素质课程。
模块三:职业基本理论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216学时, 占总学时的9%, 包括新闻概论、电视概论、新闻心理学、传播学、视听语言、口语表达等专业理论课程。
模块四:职业技术能力模块
本模块是所有课程中的核心部分, 也是所占学时最多的部分。本模块的课时数为888学时, 占总学时的36.8%, 包括电视新闻摄像、电视新闻编辑、电视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策划、纪录片创作等专业实务和实训课程, 毕业实习和毕业阐述也属于这一模块。
模块五:职业素质拓展模块
本模块课时数为540学时, 占总学时的22.4%, 包括网络编辑、报纸编辑、新闻图片摄影、语言艺术与写作、非线性编辑、中外名记者、优秀视听作品赏析等职业技术能力的横向拓展和专业理论提升等方面的课程。
3 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到, 实践教学是主要评估指标之一。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特点, 相关院校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大力气。
具体来说, 要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新闻工作的实践性,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加强课程的实训力度, 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应占有较大比重。
在对课程具体时间的安排上, 一般高校在第一学年均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 这样的安排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三年制的学制来说, 对专业核心课的涉及也较晚。应尽量早地让学生树立工作意识, 进入实践状态, 促进他们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换。
3.2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要保证实践教学有序开展, 必须重视对校内实训条件的改善, 也要注重对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 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 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 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同时要建设好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对山西传媒学院2010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调查中显示, 38.6%的学生反映在校期间所使用设备和软件用单位不一致, 还有部分学生反映在实践课中, 老师没严格要求使用专业设备, 在一些作品创作的摄像环节, 很多学生为了方便使用单反相机拍摄, 进入实习单位和工作单位不能很快上手。因此, 必须充分运用现有实训条件, 严格实践教学管理, 才能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个层次, 对于每一个层次都需要有严格的教学管理规范。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 实践教学不应只是一个教学手段, 而应该是涵盖整个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的教学理念, 应有一个全方位的完整体系。
以课程实践为例, 对课程实践的管理需要细化到教学内容、实训方式、结果考核等各个环节。要严格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 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组织、设计和指导, 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4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 所有的教学活动, 包括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管理, 都是通过教育者来进行的。
对于高职高专教育来说,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 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职教师, 应该是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在日常的管理中, 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鼓励他们考取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培养具有“双师资格”的新型教师。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5 结论
本文针对以新闻采编与专业为代表的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结合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 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出了四大对策, 即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希望这些对策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以及其他高职传媒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采编播专业 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核心课程,新闻写作
新闻采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 除了理论教学之外, 实践教学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 目前大部分高校新闻采编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理念的构建还很不成熟, 而且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院校培养的学生实际技能差, 甚至有的新闻采编专业学生不会写消息, 出现了人才培养与媒体对人才需求脱节的现象, 这样的尴尬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本文将以专业核心课程《新闻写作》的教学为例, 探讨新闻采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
1. 明确教学理念, 培养实践意识
明确实践教学理念。在新闻专业学生入学之初, 就应开设专业认知课程, 让学生明确新闻采编专业是应用型学科, 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能脱离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如果只学习理论, 那么该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必须重视实践。这点也应一直贯穿于此专业课程的学习始终。
《新闻写作》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也是新闻业务课之一, 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 学时为一学年, 主要向学生讲授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结合当前在新闻采编专业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在《新闻写作》课程学习的开始, 应该开设6个学时左右的专业实践课, 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实践, 让学生初步认识记者这一职业, 鼓励学生养成新闻敏感和新闻写作思维。因为在这个阶段, 学生们往往对本专业的学习目标和知识体系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认知, 在学习中也会以教材上知识为主, 对于新闻写作、记者职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媒体一些节目和主持人, 记者的喜爱等方面。所以,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只是机械的灌输教材中的概念和理论的话, 那学生也只是模棱两可地接受所谓的方法技巧, 而缺乏提纲挈领的学习理念, 对自己职业目标感到迷茫, 影响他们的学生主动性和兴趣。所以, 在学习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之前, 我们要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培养专业兴趣和对社会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 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他人合作和交流。
在整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实地情景模拟教学, 启发教学, 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实战能力。
2.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密切联系媒体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是提高新闻采编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能否培养既具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学生, 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新闻专业的教师, 既要有深厚夯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新闻实践能力, 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 是很难讲解新闻的理论知识, 更难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因此, 新闻院校应有一支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教师队伍。
如作为《新闻写作》的教师, 应该不定期派去报社和电视台等媒体去进行学习交流, 增强自己的写作经验, 把教学中的难题和出现的问题应用于实践中, 在实践中得以解决。现在新闻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 毕业后直接进高校教学, 离开学校没有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 而这部分教师尤其教业务课程的必须要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这不仅是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 也是搞好新闻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另外, 应该从新闻媒体聘请有资历的记者和编辑担任教学, 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新闻业界比较熟悉、而且对各个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非常了解, 这样有助于新闻专业实践更好地开展。
3. 重视实践教学投入, 增加教学经验
就目前情况而言, 大部分高校的新闻采编专业都存在着相关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 设施落后、严重老化等问题, 这样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也会抹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高校要重视新闻实践教学的投入, 加大新闻采编实验室的建设以及不断更新新闻器材和设备, 用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建立融媒体实验室可以给学生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实践操作平台。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是有汕头大学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 相较于传统式教学, 该实验室的操作更为开放。教师和学生可以模拟全真环境下的多媒体运营流程, 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采制节目, 教师则模拟主编或者发稿人进行批改和发布。除了模拟操作外, 还可以直接与媒体间进行项目合作, 实际开展媒体实践工作。
又如在上新闻写作课的作业布置上, 有别于以前要求学生交打印稿或直接发到教师的邮箱, 融媒体实验室拥有作业提交和批改系统, 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 评析或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 非常方便。教师只要进入系统, 也可以和众多同学进行互动。提交的作业也不再只限于单篇文章, 报纸的版面、杂志的专辑、音视频文件、网页或掌上媒体等都可以通过系统的作业库来提交。
此外,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也是必要的。高校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或者法定长假, 多去实践基地见习和实习, 把所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高校也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 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 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来满足学生的新闻实习需要。让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 也可以在实践媒体单位得到熏陶和培训, 更能符合媒体的需求以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进而解决新闻教学与媒体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采编播专业 篇10
一、高职新闻采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与职业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网络、信息技术在传播中的植入, 媒体传播实务发生了巨大变化, 也使新闻业务活动的科技含量空前提高。信息采集的时效性更强, 编采手段呈现更多科技化特征。另外, 传媒专业社会需求碎片化特征显著, 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 目前, 我国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是全球第一, 而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 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电子期刊等多媒介的呈现, 让相关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状态。但由于信息载体本身的特点, 现代媒介市场急需从业人员具备专业新闻素养、精通新闻传播规律, 熟悉多种媒介的全媒体编采操作技能。然而, 目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媒介领域的变化对新闻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高职与本科新闻教育都面临媒介环境的大变革, 还没有较好区别本科与高职的教育特色, 高职新闻教育还未能打造出现代媒介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还不能真正适应市场、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高职新闻专业教学体系偏重传统媒介, 部分院校课程中虽然开设了公共关系、网络技术、新媒体编辑等部分课程, 但是课程之间断裂、独立, 还未能建立系统的现代媒介教学体系, 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媒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1.高职新闻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现代媒介综合能力培养后劲不足。
目前, 高职院校除了人才培养与与全媒体环境下急需的网络、手机、电子等媒介职业岗位不能良好对接外, 高职院校新闻专业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严重同质化, 缺乏各自教学特色。高职院校在全媒体的媒介环境下想生存, 就必须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本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目前, 高职院校新闻部分实践教学还停留在基础实验阶段, 面对媒介市场的变化, 对培养学生新媒体内容、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经营的侧重及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问题认识模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实践训练缺乏连贯性, 核心技能的实训不明确, 综合实训和单项实训没有合理分配, 忽视了新闻媒介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 不能满足市场对媒介工作的基本要求。另外, 未来媒介将穿越不同的形式, 打破藩篱, 创造出更多媒体融合的新平台, 很多高职院校新闻专业仍然按照报纸、广播、网络媒介形式分别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安排不科学, 缺乏完整的实训计划且实训内容比较单一, 还未能建立“全媒体”的业务技能以及跨媒介平台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实验平台。
2.缺乏全媒体实践训练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媒介市场需求具备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性, 培养学生的职业性离不开实践教学。目前, 很多高职新闻院校建设了校内实践平台, 多以校内电视、校园广播站、校报刊为主, 还没有整合媒体资源搭建新型育人平台, 媒介能力实践训练重复、单一,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之间缺乏深层次的融合训练, 没有很好地把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衔接起来, 还不能全面提高学生对多元媒体的操作能力。
3.高职新闻采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紧密跟进专业发展。面对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 巨变的传媒环境, 高职院校必须结合传媒市场与相关人才的需求变化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及时调整。因此,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师须深入工作一线, 参与现代媒介业务实践, 才能了解当前媒介发展动向,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原理知识, 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一方面要让年轻教师参与到媒体实践中去, 构建教师与媒介从业人员的交流沟通平台, 熟悉现代媒体运作模式, 使教师了解业界动态, 更新知识结构, 培养教师具备“专项”“复合”“职业”三个能力;另一方面, 高校新闻专业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记者、编辑、网站、新媒体经营人员不定期地进校授课, 改善师资结构, 补充和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二、媒介变革时期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改革措施
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度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高新新闻专业还需要洞察媒介市场, 进一步增强专业实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转变新闻观念, 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四个要素, 每个要素都应该面向产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需求进行专业定位, 形成了符合现代媒介发展需要的高职新闻教育的专业特色。
2.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新闻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培养方案科学, 呈现鲜明特色。以现代媒介市场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目标, 按照媒介职业成长规律, 进一步确定各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 按照岗位群要求设置课程,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3.深化课程内容改革, 深入企业调研, 进行现代媒介职业领域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 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或基于现代媒介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4.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成为具有观念新、设计精、求精细教学队伍, 从而奠定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5.紧密结合现代媒介发展规律, 完善和创新媒介融合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新闻传播学生培养应更重基础素养》, 《中国教育报》刘磊2012年12月21日
[2]《新闻采编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 《新闻知识》王瑜2013年7月
[3]《新闻专业媒介融合实验室建设思考》, 《今传媒》黄龙2010年10月
贵州总队 加强经济信息采编 篇11
围绕中心,突出信息报送重点。经济信息报送要紧紧围绕统计调查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国家局、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撰写、编发信息。
加强领导,充分履行报送信息的职责。要求各单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信息采编发责任人,在确保信息报送数量的同时,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做到不报送过时信息,坚决杜绝报送虚假信息和内容重复信息;加强信息报送的审核把关,确保报送信息真实、准确。
加强调研,挖掘深度信息。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综合利用,搞好信息调研。要求各地针对突出情况和问题,精心选题,适时组织和开展信息调研,积极报送情况清楚、分析深入、建议科学、具有操作性的综合信息。贵州总队还将适时发布信息要点和组织调研及约稿。
采编播专业 篇12
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播流程:在获取采访任务后,记者从台里领取摄像机等采访设备,前往新闻事发地,完成新闻素材采集,返回台里完成节目写稿、配音、编辑、审查等后期制作,成品节目送播出部播出。
这一传统的、时间轴为线性的电视新闻采编播流程,可以从容、细致地完成新闻节目的精耕细作,而且可以按照精细度极高的分工合作,完成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制播。但很显然,其对视时效性为第一生命的当代新闻传媒业而言,影响也是巨大的。但客观上又苦于技术的限制,无法有效突破。
若干新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涌现和逐渐成熟应用,让这种窘境在最近这十年里得到不断改善,技术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电视新闻采编播的环节前移,功能扩展。其目的性很明确,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制播的时效性。
一新闻播出的前移和功能的扩展
传统的新闻演播室主要承担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导语部分的演播室录制,然后再与成品新闻条目组合成完整的新闻节目,整盘磁带送交播出部播出。这种线性工作流程和精细化的分工合作模式,在新闻量不大、节奏不快的时代,也运转了一年又一年。对于这段历史,从业时间稍长的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一定会有这样的记忆:一年到头大多数时间还是有条不紊的,但总有那么几天要忙得跟打仗似的,多盘磁带轮流送播出部,在播出部拼接完成一档新闻栏目的播出。四川台的纪录是20分钟的节目一共送了9盘磁带。
然而,时代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新闻对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在播出部播出新闻的传统新闻播出模式开始受到极大挑战。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孟非为主持人,时间是一个小时。由此,在新闻演播室直播新闻的模式逐渐蔓延至全国的大小电视台,抛开人为因素,是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和新设备的应用支撑了这次革命性的跨越。
首先,新闻演播室从制作演播室变身为直播演播室,从而实现新闻播出的前移。
从"制作"到"直播",实际上就是把新闻演播室建成了播出部的前端,全权完成新闻节目的直接播出。这时的新闻直播演播室设备安全级别和保障级别均与播出部一致。其好处不言而喻,新闻时效性的加强从物理上得到保障。
同时,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的综合应用,让新闻演播室从新闻制播的一个环节,变身为直播新闻的信号汇聚中心。电话耦合器不算新设备,但把它用于新闻演播室的直播,在当时还算是新鲜事。加上手机的普及和海事卫星电话的出现,新闻直播演播室具备了电话连线新闻当事人或者前方记者的能力,至少可以在电视直播中,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发现场所有可以用声音描述的信息。但仅有声音信息,对电视直播是远远不够的。图像(不仅仅是静止图片,更多是指活动画面)才是电视新闻的标识性特征。如何在演播室的新闻直播中实时接入新闻事发现场的图像信号(当然也包含声音),当时是电视新闻直播者的梦想。微波直播车,卫星直播车,包括现在流行的3G直播单元和即将流行的4G直播设备,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必需的技术设备支撑。这些可用于电视新闻直播的设备,虽然依靠的传输手段各不相同,但目的一致,就是将新闻事发现场的声画信息,通过视音频信号及时送达新闻演播室,用于实时直播。
第二,直接服务于新闻直播的制播一体网为新闻演播室成为信息处理中心提供了可能。
对于突发状态下的新闻直播,电话连线、微波直播,卫星直播、3G/4G直播等技术手段都可以大显神威,但在没有突发新闻常态下,或者是在突发新闻的后续追踪报道中,新闻制播一体网才是支撑新闻直播最大的内容汇聚和处理的支撑平台。
从单机非编到网络非编,从快速制作到内容共享,从单纯制作到制播一体,新闻制播一体网经过了近十个年头的发展,无论从功能到性能,都日臻完善,不但具备常规的新闻素材上载、编辑、配音、审查,而且还有资料收集子系统(如卫星收录、SDH收录、IP收录、流媒体收录、互联网收录等)、资料长期存储子系统(新闻媒资),更重要的是,新闻的制作与播出紧密相连,为新闻直播提供常态的、高时效性的、内容全面的持续支撑。
第三,新闻演播室的内部景观和信息展现也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借鉴于综艺演播室的景观系统植入新闻演播室后,特别是互动大屏、触控点评系统、多屏展示、虚拟前景等的应用,不仅在外表上让新闻演播室更显生动,而且在内容上也提供了多种展现方式,还大大提升了每个播出电视画面所承载的信息量。这一革新还有副产物,那就是对新闻主持人的单纯坐播播报方式带来了全方位的解放。
至此,在各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下,新闻演播室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新闻制播环节,变身为电视新闻直播的信号汇聚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新闻播出中心。
二技术的发展促进电视新闻制作环节前移,制作机房延伸,进一步提升新闻时效性
首先,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新闻制作提前奠定了应用基础。
在直播中,电话、微波、卫星、3G/4G等技术传输手段都可以各显神通,在非直播状态下,这些传输手段全部可以用来进行新闻节目信号或者文件的远程传输。特别是互联网高度发展、高度覆盖的当今,基于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的传输手段,更有利于视音频文件的高速传输,而且其区别于其他传输手段所体现出的方便,快捷,以及配置成本低等特点,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常规新闻传输推广应用的首选。如目前已经成熟应用的3G直播/传输单元,它直接挂接在采访记者的摄像机上,如果需要,马上可以直播;如果不需要直播,记者的节目文件可以经互联网络传输至播出服务器上暂存,在需要的时候适时播出。
其次,电视新闻前期采访设备小型化、轻便化、IT化的发展,为新闻制作提前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新闻用摄像机正在朝小型化,轻便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非磁带介质存储的卡式盘式摄像机,不仅没有因为体积的大大缩小而降低技术质量,反而因为文件化的记录方式,为传统AV设备的IT化应用提供了方便。
另一方面,新闻制作的主要设备工具——非线性编辑工作站,朝着大规模全功能集成化的非编网发展,同时,其轻量级的便携式的移动非编也伴随新闻前期采访设备无带化、文件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移动非编网一般由十个左右的移动非编站点组成一个小型的共享新闻编辑网,在具备常规电视新闻编辑功能的同时,不失其便携性和移动性,适应于同一新闻主题,中短期外地集中采访编辑的新闻活动,如全国两会报道、全运会报道这样的项目。
而移动非编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直接配置给记者组,记者可在移动非编上完成除审查和播出以外的所有制作。只要有电、只要有网络,记者可以在任何地方搭建属于自己的全功能制作机房。记者完全没有必要频繁往返于采访地和电视台机房。
前几年,这种移动非编设备就像摄像机一样,也是专业编辑软件加高配置的笔记本移动工作站设备才能满足功能要求,普及性并不高。近年,随着IT技术的进一步飞速发展,普通家用笔记本配上简单的视频处理软件就可以完成新闻节目编辑的基础功能,为电视新闻移动非编的普及,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再加上这些专业非编软件开发商,目前已经在着手研发流媒体文件编辑和代理文件编辑,随着这一块新技术的日益完善,在记者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甚至手机,来完成新闻节目的基础编辑也正在变成可能。
还有一点,基于互联网传输平台的远程文稿系统和远程审片系统,把新闻业务中最重要的把关环节——审片,也可以远程解决。
看来,电视新闻除了播出环节必须在台里完成外,新闻制作的全部环节都可以前移,天下无处不机房,这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绝对是正面而积极的。
三技术的发展促进新闻采访(信息收集)的前移和功能扩展,将传统电视新闻的采编播模式变革推向新的高度
传统的电视新闻采访,一般是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和记录本,来记录新闻现场的图像、声音和其他信息。在这个采访环节,行动主体是记者(包括摄像记者和文字记者),使用的工具是摄像机、话筒和记事本,目的是搜集与新闻事实相关的、以图像、声音信息为主的所有信息。但是,一般情况下,事件发生了,记者并不在第一现场,记者是在接到新闻线索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用最短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记录记者到达后的新闻第二现场情况,然后通过采访等手段回溯记者到达前的事件发生、发展过程。这时候,如果能获得记者到达前的新闻第一现场的图像、声音等信息,无疑是最让人兴奋的事。因为,"声画并茂"既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新闻事件报道最具生命力的信息。
显然,传统的电视新闻采访有这样两个局限性:一是记者不到事件现场,无法获取有效图像声音信息;二是记者到达事件现场后,之前的信息主要靠回溯采访,还需要筛选和甄别。顺着这个思路,解决这两个局限性的办法是:让记者尽快到达现场:最理想的是不管记者到没到达现场,已经获取了第一现场的有效声画信息。
为了让记者以最短时间到达事件现场,除了各尽所能的交通工具配备外,有的电视台采用人海战术,或者"守株待兔"战术,网格分片巡逻办法,减少漏点,全面覆盖,尽可能做到事件发生了,有记者在现场,或者在现场附近。虽说略显笨拙,但在城市新闻台的记者布局和日常新闻报道中,也的确显现出不小的威力。
其实,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已经为理想解决这个矛盾提供了具体的办法。这里所说的新技术,主要指的是天眼天网等无所不在的监控系统,还有就是人人拥有的,无所不能的手机。
先说说监控系统。分布于城市大街小巷、交通要道的天眼和路况等监控,正在逐步实现城市以及更大范围的覆盖,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这张天网上留下痕迹。其实,不少城市频道已经将交通路况监控的图像信号直接接入新闻直播演播室,将实时交通路况直接展现在电视屏幕上。
如果说监控着重于面,而手机则着重于点。摄像机是不可能人人拥有的,记者的数量也是无法无限扩充的。但手机却几乎人手一部。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具备、还将具备越来越多的强大功能,拍照,录音、录像,短信、微博,微信,再配合日臻完善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手机已经具备了第一时间采集和发布新闻事件现场所有信息的功能,这就是当今最热的传媒行业流行词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意思)。从UGC的角度看,信息采集者最大化扩充、采集的信息内容也最大化扩展。对于传媒行业而言,目前的关键是,如何搜集、整理这些信息,为新闻报道服务。
举一个实例,"4·20"芦山强震发生于8:02,8:03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发生地震的消息,但没有更多实质内容;9点,央视新闻频道在直播中通过主持人与去往灾区的记者和当地事发亲历者的两次电话连线,为这次地震提供了更多的、可以用语言描述的信息,;9:30,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开始演播室直播,支撑这档直播的内容除了记者去往灾区的电话连线,主要是编辑搜索网络发现的、由灾区亲历者手机拍摄的、发布于微博论坛上的几张图片,还有一段记者手机拍摄的图像片段。虽然图片少,图像短,但其提供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直到11点左右,各路记者陆续抵达灾区,3G、SNG等设备纷纷派上用场,大量的图像声音得以传回,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由此进入到全面开花阶段。由此可见,手机,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已经开始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发挥作用了。
但是,以上所述的新闻报道直播方式,还仅限于电视直播。其实,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支撑平台的多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对电视新闻采编播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对传统电视采编播线性生产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对信息采集的方式方法、主体、内容本身,信息的处理,以及播出或者信息的发布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四技术的发展催生网络时代的全媒体新闻直播
"采编播"是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流程,新型的新闻采编播模式是:打乱传统线性的采编播顺序,以播出为目的,以非线性为特点,以新技术为工具,随时可完成电视新闻直播。
如果我们再次拓展上段文字中所描述的新型采编播模式:
·"采",不仅仅指记者采访,"采"的主体既包括专业媒体记者,还包括所有新闻事件当事人和旁观者;"采"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摄像机拍摄的内容,还包括一切与事件有关的图片、图像、声音、文字等所有信息。这个环节简单概括为"采集信息"。
·"编",首先地点可以不再局限于台里的某个机房,只要网络条件允许,可以是任何地方;"编”的内容,不局限于传统的视音频,可以是任何媒体信息;也不局限于当前事件本身,可以收集整理各种相关信息。这个环节简单概括为"处理信息"。
·"播",先把它改为"发布","播"的渠道,也就是"发布"的渠道完全没必要仅仅局限于面向电视屏幕的电视直播,完全可以面向收音机的声音直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网络,面向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进行"发布"。以上三大渠道发布不仅单独可以"发布",还可以联动"发布",而且,在互联网的支撑下,还可以实现深层次的互动。这个环节简单概括为"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