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网络管理

2024-05-08

智能化网络管理(精选12篇)

智能化网络管理 篇1

网络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软件控制各网络设备, 协调网络通信, 提高网络设备的使用效率, 提升网络使用质量。最初的网络管理并不是成体系进行管理的, 而是分拆式管理, 各网络设备协调性较差, 不能充分的利用资源。加之网络规模逐渐增长后, 网络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困难程度也在递增, 面对大规模的网络管理, 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整合网络设备资源, 从整体上进行调度, 调度方法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择, 使得网络管理系统达到一定的智能化, 降低网络维护与管理成本。下面本文将从网络管理的智能化需求入手, 探讨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

1 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的要求

1.1 智能化网络管理的基本要求

设计网络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因此需要明确网络管理系统的职责与任务, 才能针对性的设计系统方案。网络管理基本任务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1 网络运行状态监控

在网络运行中会发生各种事件, 网络管理系统必须能够有效的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首先网络管理系统必须能够及时的检测到网络故障, 发现故障后能够隔离故障网络并定位出故障原因。如果故障可以由管理系统自行依靠自身设置或故障排除工具排除, 则排除故障并将隔离部分重新接入网络, 如果不能排除故障, 要求迅速给出警报, 通知管理人员处理。在整套流程过程中, 管理系统需要记录故障信息, 对日志进行归档, 作为以后的参考资料。

1.1.2 网络设备及配置管理

计算机接入网络过程中, 往往需要经过一些网络设备, 要求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的进行一些网络设备的发现与按照预定目标进行配置。不同的设备配置策略起到的作用不同, 在进行配置管理是, 管理系统应该提供给管理人员友好的交互界面, 从不同层次展示网络状况与网络设备配置情况, 方便管理者依据使用要求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同时做好操作路径记录, 能够回滚到以往的配置, 避免误操作。

1.1.3 网络管理系统安全

为避免非法操作, 需要加入保护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使用系统前必须先对对操作者进行身份认证, 保证操作者的身份可以合法使用管理系统。

(2) 完备的系统安全日志记录。操作者的登录时间、执行操作、注销时间等等均需记录。

(3) 对不同的操作者赋予不同的权限, 同时对不同的操作行为也赋予不同的权限, 低权限的操作者不可以访问高权限数据、不可以进行高权限操作。

(4) 定时进行数据备份, 或敏感操作时对数据进行备份, 避免数据丢失。

1.2 更具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要求

在满足基本的网络管理使用要求后, 为了更好的对网络进行管理, 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需要更加的智能, 尽量减少人为操作, 并合理的对网络资源进行调度配置。按照网络管理的显性需求与隐形需求, 智能化网络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1.2.1 网络性能管理

此功能为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核心功能, 也是最为复杂的功能, 整合后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从整体上监控网络运行, 为网络性能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功能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网络信息的收集, 系统需要采集各个网络设备与终端的数据用作调度依据, 数据内容包括计算机终端的运行状况, 网络设备负载等等;其次是依据预先的设定对网络资源进行调度, 依据一定的策略动态调整计算机终端网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从而整体上达到网络的最优化运行;最后是对网络运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系统需提供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数据, 供网络管理者参考, 同时它也可以作为网络调度的正反馈数据, 用以修正网络调度策略。

1.2.2 一定的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作为网络的管理者, 虽然并不是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但是却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这种能力来源于底层的网络设备支持, 当前的网络设备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保护功能, 网络管理系统应当充分的发挥这种特性。另外, 面对网络异常的计算机终端时, 系统应具备将其隔离的功能, 避免波及到正常的计算机终端。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交由上层的防火墙进行。

1.2.3 数据的挖掘与展现功能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 网络组织形态的多样性增多, 能够自动搜寻与生成网络拓扑结构图, 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参考数据显得非常重要, 对日常网络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也同样重要, 因此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优秀的数据处理能力。

2 智能化网络管理框架设计方案

按照上一节的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的要求分析, 参考现有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理论, 可以进行智能化网络管理的大体设计, 虽然不同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具体设计不同, 但是其构架确实相似的。

2.1 智能化网络管理总体设计

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从大体上拆分为三层进行设计, 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功能作为一个部分, 较低的作为另外一个部分, 最后是简单的数据采集、数据记录等等功能。从整体上看, 数据流向为从智能化程度最低的部分流向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部分, 按照这个设计思路, 系统可以分为三层。

2.1.1 基于各种智能算法的功能模块层

这部分是需要复杂的算法支持的功能, 属于系统核心功能, 也是设计难度最高的部分。因此, 将其单独抽象出来非常的有必要, 不但可以减少其他部分的干扰, 同时也方便以后的系统升级。这部分主要有两个功能, 一是进行网络资源调度;二是对网络运行数据以及日志等的分析与展现。

2.1.2 完成各种简单操作的功能模块层

智能化网络管理功能较为繁复, 除核心功能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操作者的工作量, 例如:日志管理模块、用户权限与行为权限管理模块、网络数据整合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报警模块、网络设备自动发现模块等等。其中的一些模块也作为网络资源调度或者是网络数据挖掘功能的数据提供者而存在。

2.1.3 具体功能执行模块层

此部分完成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的收集、网络设备的配置、人机交互界面、驱动加载、系统文件管理、网络工具包调用等等, 属于最基本的模块, 负责完成功能执行动作。每一个模块都可以拆分完成, 相互之间并不影响, 具有高度低耦合的特性, 通过这种砌砖式的组织构架可以保证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脉络清晰, 降低维护难度。

2.2 智能化网络管理主要接口设计

为了降低智能化网络管理各个功能之间的耦合性, 在完成需求分析以及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后, 需要合理规划不同层次之间的接口, 方便以后的维护。按照从高到低的设计顺序, 可以设计如下接口:

2.2.1 数据管理者与上层的数据使用者之间的接口

上层的数据使用者主要是网络资源调度模块与数据挖掘与展现模块, 为了将其与数据管理者隔离开, 降低耦合度需要设计接口用来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管理者负责接受来自数据使用者的请求并将数据按照配置文件的设定组织成数据流, 送入指定的位置, 数据使用者通过读取配置文件中的配置接受数据流并转变为自身所需的数据形式。通过使用配置文件的方式, 可以灵活的设定接口, 为以后的升级创造一个有利条件。

2.2.2 网络设备层与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

世面上使用的网络设备种类繁多, 不同的网络设备应用方法不尽相同, 显然不能要求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专注于分辨网络设备以及如何使用该网络设备上, 为了让网络设备对管理系统功能模块透明, 就需要创建一个中间层用于支持两者之间的接口。同种类的网络设备所能支持的功能是相似的, 中间层负责管理网络中所有的设备信息, 记录所有的设备的操作方法。当管理系统中功能模块通过接口对网络设备发出命令时, 中间层依据目标网络设备选择对应的方法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同理, 中间层也负责接受并处理网络设备提供的数据, 供其他模块使用。

除了上述的两种主要接口外, 还有其他一些接口, 如人机界面接口、文件管理接口等等, 接口存在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隔离各类功能模块, 在设计中为了降低维护难度、提升系统灵活性, 接口可以使用配置文件方式进行配置。

3 智能化网络管理效果评估

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 这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关乎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稳定与效率, 在其投入使用后, 可以通过获取到网络运行参数并进行评估来判定智能化网络管理的优劣, 并可以以此为依据修正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的完善网络管理质量, 对网络性能的评估属于上章中提到的网络调度模块中的一部分, 它对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是系统不断完善自身的数据基础。

网络性能评估主要的评估参数有:

(1) 网络的连接性, 即网络是否连通、是否可用, 是基本的网络参数。

(2) 网络的延迟时间, 分固定延迟与可变延迟。

(3) 网络丢包率, 即丢失的数据包占总数据包的比例。

(4) 网络带宽, 分为可用带宽与瓶颈带宽。

(5) 流量参数, 分为两种计算方法, 分别是用一段时间内成功传输的IP包和包中的总字节数除以时间间隔得到。

针对网络性能参数测量, 可以依据测量方式方法不同划分出多种测量手段。如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多点测量与单点测量、基于不同协议的测量、非协作测量与写作测量等等, 究竟采用何种测量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完成对网络状态测量后, 不同的评估方法对所得数据的处理也不同, 但多数情况下都是建立数学模型, 然后对模型进行分析, 得到所需结果。模型的分析较为复杂, 在各种智能化算法中, 最合适的应属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它的自我学习、自我纠正的特征很适用于网络管理策略。

网络性能评估是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选择网络资源调度策略的核心因素, 性能评估的结果影响管理系统的行为, 此环节也是所需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部分。

4 结束语

各种智能算法的发展增强了计算机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 面对网络日益庞大、网络管理要求日益增多的挑战, 适当的选用智能算法, 辅助以软件技术, 建立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应对办法。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降低了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减少了人为的管理操作, 同时还动态依据网络情况调配网络资源, 从而最大程度的利用网络资源。因此, 智能化网络管理是未来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原慧琴.智能网络管理系统[D].广东工业大学, 2006 (05) .

[2]李华.智能化通信网络综合管理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 2011 (04) .

[3]李佳良.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J].金融电子化, 2008 (11) .

[4]张崇.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管理浅析[J].科技与企业, 2013 (06) .

[5]张菁菁, 罗艺.一种面向业务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09 (08) .

智能化网络管理 篇2

对于智能化小区建设,3Com根据不同的运营环境和用户要求,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 智能化小区以太网园区网解决方案

■ 智能化小区有线数据网络解决方案

■ 智能化小区10Base-S网络解决方案

智能化小区以太网园区网解决方案

方案设计

此方案是以局域网络以太网技术为基础,建设智能化小区的园区网络。在住户的家中添加以太网络RJ45信息插座作为接入网络的接口,可提供10M甚至100M的网络速率。

由于采用以太网络技术,故其基础网络设计方案和技术实现比较简单成熟,主要包括园区结构化布线和以太网的设计与实现。

而在物理网络整体方案设计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本方案采用局域网络以太网技术,所以网络布线结构和线缆的选择设计应参照以太网设计要求而制定。

◆以太网技术的选择。可采用千兆Gbps以太网、100Mbps以太网、10Mbps以太网技术。

◆网络设备的选择。核心网络骨干交换机作为网络的核心,应具备: 高性能,具有高速第二/三层交换的能力; 可扩展性,采用槽式机箱或具有堆叠能力; 可升级和扩展,可配置高端口密度和大吞吐量扩展卡; 可靠性,具有冗余设计,部件应易于更换。网络边缘交换机构或建筑物内用户直接接入网络,应具备: 灵活性,可以提供多种固定端口数量选择,可堆叠易于扩展接入端口数量; 支持千兆/百兆高速上连; 高性能; 使用方便,即插即用; 具备一定的网络服务质量和控制能力。

◆服务运营管理平台实现。社区网络作为一个公用的提供接入服务的运营网络,其运营服务管理应特别考虑用户认证与计费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

由此可见,社区网络设计中网络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建设及与接入网相配套是非常关键的。

以太网园区解决方案(A)

采用千兆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技术作为骨干,网络核心交换机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3Com Switch 4007/SuperStack II Switch 9300交换机的千兆骨干方案,或采用SuperStack II Switch 3300交换机的百兆骨干方案。

◆Switch 4007DD适用于较大规模社区的园区主干核心

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局域网络的核心交换机。它采用模块化机架结构,既可作为局域网络高密度千兆网络骨干(提供54个千兆端口),又可以作为高密度10/100M接入交换机(提供216个100M端口)。在其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基础上,还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流量控制、优先级访问和服务质量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等多种功能手段,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SuperStack II Switch 9300DD适用于中等规模社区且带宽要求较高的园区主干核心。提供12个1000Base-SX端口,或10个1000Base-SX+2个1000Base-LX端口,或12个1000Base-LX端口。其主要特点是高性能,交换机所有端口均可实现全线速无阻塞交换,可提供24Gbps交换能力。

◆SuperStack II Switch 3300DD适用于中、小规模社区的园区百兆主干核心。提供12或24个10/100M以太网自适应端口,或8个100Base-FX光纤端口+2个10/100M以太网自适应端口。各楼内采用10M以太网到户内,边缘交换机可采用SuperStack II Switch 1100交换机。

◆SuperStack II Switch 1100提供12或24个10M以太网交换端口+2个10/100M以太网自适应端口。

其特点是,可堆叠DDSuperStack II Switch 3300/1100可以混合堆叠4台设备并提供8Gbps的无阻塞交换容量; 可扩展DDSuperStack II Switch 3300/1100,每台设备有一个可扩展槽,可提供千兆以太网模块(SX/LX/TX),100Base-FX光纤模块,第三层交换模块和堆叠模块; 支持第三层交换,通过扩展第三层交换模块为用户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优秀的流量控制能力,可保证在系统重负荷情况下不丢包。

网络服务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方案,智能化小区的网络建设,仅仅有高速的物理网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客户服务运营管理,用以形成强大的后台支撑系统,那就是3Com VBN Server服务运营管理服务器。

VBN Server功能特点:

◆基于PC 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的用户管理。它可与交换机相配合,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虚拟网络的动态配置,隔离用户间的网络数据,以充分保证家庭用户个体的网络访问私密性。

◆提供IP地址管理,DHCP用户动态地址分配和NAT地址转换功能。用户PC无论其原有IP地址设置如何(动态/静态地址),均能即插即用,无需改变任何设置。方便用户上网、简化网络用户维护。

◆提供强制性用户认证功能和社区门户网址自动转接功能。用户接入网络,可立即被要求进行注册认证,并自动连接社区门户网址。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社区管理信息和其他社区服务。

◆提供用户计费功能。可提供详细的用户计费信息,运营商可自由定制计费管理界面。

Internet服务网络系统设计。提供Internet访问服务是智能化小区网络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何保证社区网络服务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外部网络的恶意访问,如何提高网络访问的响应速度提供更好的服务,是网络运营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从运营成本角度看,对于不同的运营环境和不同规模的网络,采用什么样的方案和产品才能获得最好的性能价格比,也是运营商不容忽视的问题。

◆OfficeConnect Firewall和SuperStack II Firewall防火墙产品,可提供数据流状态跟踪和监控级别的防火墙功能,提供优秀性价比Internet访问安全方案。

◆SuperStack II Web Cache产品,可缓存经常被本地用户访问的网络信息,提高响应速度,降低运营商的Internet接入成本。

◆SuperStack II Load Balance Server产品,可支持多台Internet Web服务器并行工作,在它们之间按照预定策略,均衡网络访问流量,当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进行网络访问流量的再分配,提供网络服务的可靠性。

◆OfficeConnect Internet Server产品,多功能的Internet服务器。它在一个网络设备中集成了防火墙、Web Cache、Web Server、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传输服务器等多种Internet服务,且管理、设置简单而灵活,是小型社区网络Internet支持网络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

以太网园区解决方案(B)

方案A,主要是采用VBN服务运营管理服务器与交换机的紧密配合,来保证用户个体的网络安全性。但它还是基于传统的虚拟网络技术。为了更好解决以太网作为宽带接入技术时的安全弱点,3Com公司推出了以太网接入交换机系列。每一台交换机有两种端口: 上连端口(连接上级交换机或服务器),下连端口(连接下级交换机或桌面PC)。以太网接入交换机可在上连端口与下连端口之间形成类似点到点的网络第二层数据传输通道。任何两个相连端口无法直接通信,也无法监听网络广播。用户桌面交换机端口可穿越网络与出口点建立类似点到点的第二层数据通道。这样,可解决以太网技术的安全障碍,从网络第二层次实现了通讯安全,充分保证社区宽带接入用户的个人私密性。

与采用通常的交换机和VLAN技术的方案相比较,本方案采用的以太网接入交换机,以逻辑硬件直接实现用户数据流的隔离来实现网络的安全性、高效、快捷、以及安装操作维护的简单性。

采用以太网技术构建社区网络,其优点是基础网络建设简单、成熟,具有高带宽。相对薄弱的地方是,由于以太网技术是为局域网络设计,原本并非用于公用运营网络建设,其网络安全漏洞较多,服务运营管理实现方案较为复杂。另外,由于一般社区园区网络主干采用光纤,所以边缘交换机分别放置在各楼内,造成网络设备的分布管理。同时,设备的供电、温度、湿度、粉尘度等运行环境的保证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智能化小区有线数据网络解决方案

方案设计

本方案基于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的传统业务是传输电视模拟信号,要在它的网络上开展数据业务,建设数据网络,需要增加相应的设备,将数字信号调制到电视电缆相应的频带上。其中,在用户端需要添置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在小区的有线中心需要添置电缆调制解调头端设备CMTS。

有线电视网络是单向的,可采取两种解决方式。其一是进行双向网改造,通过改造部分线路及分配器、放大器等使网络变成双向网。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现有的电话网,下行通道依然不变,而将电话拨号信道作为上行通道。从服务于用户的角度来说,以采用第一种方案为佳。

有线数据网络解决方案

线缆调制解调器头端系统采用3Com Total Control 1000电信级多服务应用平台系统。

TotalControl 1000 CMTS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可靠性。配置冗余电源,所有模板均可热拔插,其MTBF值高达75,000小时。

◆高密度,高性能。在一个机架内可支持多达7组下行频道。采用分布式处理结构,可充分保证数据传输性能,并对组播和VoIP等资源紧要型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上、下行通道数据传输均由相互独立的不同的模板完成,其比例关系可灵活随意配置。

◆多功能。可在一个机架内同时实现单向线缆传输(telco-return)、双向线缆传输,而无需另加远程拨号设备。

◆标准性。遵循DOCSIS 1.0规范,并可以升级到DOCSIS 1.1。还支持Euro-DOCSIS标准,可提供8MHz频宽和5-65MHz上行频段支持。

线缆调制解调器采用3Com HomeConnect External Cable Modem,HomeConnect PCI Telco Return Cable Modem。

HomeConnect系列线缆调制解调器安装方便,使用简单。高性能,可提供下行10Mbps、上行3Mbps的传输性能。

3Com公司的PAM和BandWidth Manager网络服务管理软件,可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和计费服务、安全而有效的IP地址分配与管理、并提供网络安全监控管理,为用户提供电信级服务质量保证。

Internet服务网络系统设计。提供Internet访问服务是智能化小区网络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何保证社区网络服务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外部网络的恶意访问;如何提高网络访问的响应速度,提供更好的服务,是网络运营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3Com公司提供以下产品,为各种环境和规模的网络需求,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

◆OfficeConnect Firewall和SuperStack II Firewall防火墙产品,可提供数据流状态跟踪和监控级别的防火墙功能。

◆SuperStack II Web Cache产品,可缓存经常被本地用户访问的网络信息,提高响应速度,降低运营商的Internet接入成本。

◆SuperStack II Load Balance Server产品,可支持多台Internet Web服务器并行工作,在它们之间按照预定,负载均衡网络访问流量。

◆OfficeConnect Internet Server产品,多功能的Internet服务器。它在一个网络设备中集成了防火墙、WebCache、WebServer、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传输服务器等多种Internet服务,且管理、设置简单而灵活。

智能化小区10Base-S网络解决方案

方案设计

本网络方案是利用小区现有的电话线布线系统组建小区网络。

10Base-S解决方案的系统组成很简单,主要包括用户端的网络存取单元NAU、中心的网络集中单元NCU、网络交换机和电话布线系统。

这种组网方式不需要重新布线,在传输网络数据的同时,仍可提供电话业务服务。利用3Com独有的专利技术,可以在一类到五类双绞线上同时传输传统的语音业务和标准的以太网数据,即全双工10M的数据业务。

10Base-S网络解决方案

网络接入集中单元3Com SuitConnect 10Base-S网络集中单元。

在头端提供24个用户的接入,它将分离网络数据信号和语音信号,网络数据传递到本地局域网络,语音信息传递到原有电话系统。

网络用户端调制解调器3Com SuitConnect 10 Base-s网络接入单元。提供一个原有电话线路连接端口、一个模拟电话连接端口、一个传真机连接端口和一个以太网络10Base-T端口。在提供10M全双工数据传输的同时,仍可提供语音服务。

局域网络系统(方案A)3Com SuperStack II Switch 3300/1100

3Com SuperStack II Switch 3300提供12或24个10/100M以太网自适应端口,或8个100Base-FX光纤端口+2个10/100M以太网自适应端口。

智能化网络管理 篇3

关键词: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2-0065-02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物业公司对智能化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并且通过管理提供多种为居民服务的信息,居民才能真正感受到小区的“智能化”,也才能感受生活的便捷、舒适与安全,小区的物业管理才能充分实现智能化。物业管理已越来越成为投资置业者选择物业的一项重要标准。

1智能化小区及其物业管理

所谓智能化小区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信、设备自动化、信息服务,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为住户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智能化小区的物业管理是指在物业管理工作过程中,以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对有效的管理,运用智能化管理方式,实现物业管理工作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其中,物业管理系统是关系整个住宅小区能否真正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高新技术和全新的服务理念在保证智能小区正常运转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小区智能化系统和计算机物业管理系统集成于一体化的自动化监控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为业主创造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理想居住氛围,进而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并展现当代城市风貌。

依据国家相关制度和要求,目前我国智能化物业住宅小区主要是通过社区智能安全防范系统、社区物业管理系统、社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三大部分来实现其功能的。其总体功能结构见表1。

表1智能化社区物业管理系统图

智能化社区物

业管理系统社区智能安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煤气火灾报警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门禁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

紧急呼救系统

红外报警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

社区物业管理系统房屋设备管理系统

房屋维修养护系统

智能节能系统

智能缴费系统

社区网络服务系统社区宽带网络系统

社区广播视频系统

2智能物业管理功能目标

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原则是:依赖于小区内现代化的设施和自动化系统;采用高效、完善、节能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住宅小区内每一个家庭提供优质与超值的服务,并实现小区智能化在物业管理方面上的功能目标。

2.1建立住户基础档案

基础档案包括业主资料、现住户资料、验房资料、居住单元情况、车位使用情况,及住户领取各种钥匙情况;车辆进出及人员进出管理等内容。管理系统可按条件查询、自动统计资料。

2.2安全防范管理系统

智能化小区图界设置红外线防范系统,且与电视控制系统相连,电视监控系统通过程序自动调用和切换摄像机的图像,自动实现对任意图像点的即时录像。在监视的录像内容中叠加编号、地址和时间,并可任意回放。电子巡更系统功能可确保小区内保安人员按系统自动生成路线巡更,用技术手段来督促人防,小区内主要通道出入口及各楼主要部位均设置巡更点。系统可设置巡更路线及时间,并自动记录巡更结果,以保证安全质量。

2.3表具数据自动抄送

为了小区业主的住宅权与隐私权并防止假冒抄表员闯入民宅,造成住户的经济损失,该系统利用电子和传感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实现远程自动抄表。用户出远门可通过移动通讯交费。(电表、煤气表、水表)三表任何时间均可知道各户的用电、用水、用气数量,数据采集精确,报表清晰、直观。

2.4可视电子对讲访客系统

通过门卫的访客管理机,访客可以呼叫住户,并与之通话。客人经过住户的确认后方可进入小区。来访的客人还须在住户单元门的主机呼叫住户,与住户实现可视对讲后,由住户按动开门键,打开电锁。期间通话保密。

2.5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住户可以通过系统实现网上购物,网上订购火车票、飞机票、各种大型活动的门票,雇佣钟点工等服务;可以实现对住宅的远程控制,如远程防盗报警等;可以通过家庭中的网络终端向物业管理中心报修,中心可以立即知道住户报修的种类、时间、地点等信息,为住户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也可以通过社区的宽带网络及大屏幕公告牌,向小区住户提供音、视频形式的公告。

3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智能化小区的物业管理必须要符合国情,在智能化大潮中,建筑智能化成了首要的目标,人们似乎陷入了工业技术文明的误区,为智能而智能,忘记了建筑的本身是“以人为本”。房地产开发商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是向物业管理公司转交,并不考虑后期维护工作,所以前期考虑不足,给后期运营维护及服务管理造成不便。而且,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人员技术能力不强,运行智能化系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化住宅小区,一方面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小区,住户也可以实实在在的得到物有所值的服务。另外,智能化住宅小区暂时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新事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将在人们生活中尤其是在选择住宅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我国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智能小区物业管理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否在国际市场克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关键在于这些问题能否被妥善地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透彻地分析这些问题找出对我国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的效果起到关键作用的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有序地解决。目前,在智能建筑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技术指标,忽视系统与设施的管理,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方法失当而导致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功能下降、部分失灵,甚至整体瘫痪的严重问题。因此,坚持智能系统整体适应性的原则,加强智能建筑物业管理,注重实际运行效果,提高投资效益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

3.1技术和人才问题

物业管理向来属于第三产业中吸收过剩劳动力的行业,除极少数专业人员外,大部分工种均需要一般学历的人员担任。而商业智能化楼宇需要的管理人员既要懂电脑会英语又要懂管理,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如何使用设备,而不是简单的经验传授。普通的保安、车库管理员也要在电脑前工作,所以“白领化”、“知识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智能商业建筑给物业管理所带来的是工作效率的革命。所以说,我国对从事智能建筑物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已迫在眉睫,物业管理人员队伍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3.2政策与法规问题

智能化小区的发展除了要有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外,还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税收体系及便利的银行支付体系与之相配套。目前,我国尚无针对网络规范和网络犯罪的法律;我国的税收和征税体系不完善。由于这些社会软件不配套,智能化小区的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3.3市场运作规范的问题

智能化小区建设过程中将涉及到小区布线的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问题,并且会导致市场的不规范运作,甚至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因此,为小区智能化建设制定一套“游戏规则”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其所制定的政策法规包括小区智能化配置的标准、小区智能化建设和运行的资产筹集与使用方法、小区布线的产权归属问题、信息服务业收费标准,以及各职能部门对小区智能化建设的支持政策等。

4优化我国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的对策

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小区中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服务理念及模式是在其运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最终是通过物业管理实现的。因而,物业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智能小区的智能化效果,优化物业管理至关重要。智能化系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故障和问题,如何结合智能化系统的技术特点和运行要求,事先预计可能发生的各种内部、外界的问题,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运行中断,是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优化的主要目标。

4.1拓宽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思路

针对智能化系统精细化、持续性运行要求,优化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的思路是化被动为主动、变无序为有序。对智能化系统本身而言,在正常运行中最容易出现的智能建筑问题是末端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老化。物业管理的主动性集中体现在如何把这些因老化产生的故障从事后维护转变为事先保养。在一切可能出现或还未出现故障的时候或地方及时给予维护和排除,这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维护计划和维护对策。

4.2规范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操作

操作规范是高效率的基本保证,物业管理优化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管理的预见性上。对于所有可能出现的、会影响到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都要有足够的应急预案,制定缜密的操作内容和操作程序。

4.3增强智能小区物业管理的发展性

在一些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对应急预案缺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方面。由于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的改变,人们必然需要对环境条件做出经常性的调整。因此,智能建筑物业管理要具备建成以后按照使用者的要求随时对智能化系统进行调整的能力。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发展性在宏观上表现为智能化系统从整体上需要不断吸收各个相关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以此加强和扩展其信息处理能力、通信能力和监控能力。物业管理部门应该适应这种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具备技术扩展能力。

5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高新技术结晶,而智能化建筑的物业管理也应随智能化的发展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只有通过智能化小区的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物业管理的价值,提升小区物业管理的形象,也能为小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居民才能感受到住宅与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也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舒适与安全。通过智能化的发展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促进整个物业管理市场的良性运作,使我国的物业管理水准向国际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 斌.略谈智能化住宅[J].上海房地,2005(8):45~46

2 陆伟良.智能建筑物业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 张立波.物业管理模式创新与智能化社区建设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4 梁 柱.中国物业管理理论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彭晓宽.智能化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8(13)

Intelligent Districts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s of Property Based on Network

Jiang Yonghui

Abstract:This text has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community's estate management, have analyse the question appearing, has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医院网络建设智能化管理的实践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对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1],医院信息系统(HIS)日益成为医院科学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有力手段[2]。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平台,医院对网络建设和网络系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是通过网络设备的合理构建把数字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影像信息、数字化医疗设备信息等内容纳入到数字化网络中,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性能实现医院各项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我院此次新建的网络系统为各种应用和服务提供了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和性能,为新的信息应用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网络平台。

2 需求分析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科室齐全,医疗设备先进。2008年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医疗综合大楼是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整个大楼的管理融入了智能化管理理念,此次的网络建设要求充分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优质高效管理,为医院的各项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根据医院业务工作的需要,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我们将整个网络系统规划为“内网”和“外网”2个相互隔离的物理网络,它们相互独立,不能互访,以保证绝对安全和便于管理。内网包含了医疗网、办公网等多套业务子网,子网之间相互独立,通过内网设备进行管理,用于完成医院内部信息的交换。外网主要包含接入Internet,用于资料查询、浏览网页等。内网的信息点数量共1 000余个,分布在医疗大楼各个楼层的IDF配线架中。外网共有近200余个信息点,与内组组网设备共享配线架。

医院局域网设计的目标就是在内部实现各部门高效地对服务器进行访问,实现文件与资料共享,完成智能化办公系统的建设。外网能高效、稳定地接入Internet,便于员工进行资料查询和检索。

3 楼层空间布局

我院医疗大楼是地下1层,地上16层,根据大楼的建筑设计,我们共设置了8个管理间,其中2层设置2个管理间,4、5、7、9、11、14层各设置1个管理间。内外网核心层交换机与汇聚层交换机位于16楼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各个接入层交换机位于各个弱电间。医疗综合大楼的IDF共计9个,每个IDF线架均配置1个/1组48口交换机来满足要求;每个线架向上连接时,统一采用千兆光纤为传输介质。汇聚层交换机采用的是一台全千兆光纤交换机,用于保证基本的无阻塞互联,汇聚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相联时,采用万兆光接口,以满足本大楼今后的网络数量的增长,以及业务多媒体化对带宽带来的巨大需求。

4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4.1 高效性

我院未改造前的网络系统速度较慢,随着医院工作站的增加,服务器的增长,信息流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全院影像系统的应用,老的网络系统已不能解决大量图像传输对网络速度的需求。此次的网络建设要求充分实现网络高速传输,使得医疗各项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

4.2 安全性

目前,病毒防控、系统容灾在网络系统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医院的信息系统就会陷入瘫痪,所以在对网络的架构上必须充分考虑系统安全,实现网络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恢复。同时,网络设备,如硬件防火墙等的配置能够对病毒进行一定的防范和控制。

4.3 稳定性

在业务上,内网划分为多个独立的不同“业务子网”,他们共同使用“内网”资源,但相互之间又不能互相访问,所以接入层交换机必须能够通过VLAN或者其他技术保证上述功能需求。

4.4 拓展性

本次的网络建设不仅建立起新大楼的骨干网络,还需要承担未来其他子楼网络的集中处理以及新建网络的扩容需要。整个系统支持多种网络结构及网络协议,使用千兆以太网技术组建网络干线,各楼宇之间采用10 GB组建骨干网络,支持1 000 MB以上的传输速率,并具有足够的通信冗余,为办公自动化等其他系统应用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方案设计

我院的整体网络架构采用经典的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网络设计,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三层网络架构总体设计为: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

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是网络的枢纽中心,具有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特征。核心交换机作为整个网络的主干部分,最直接的任务就是连接医院的服务器群,它承担着全网最大最集中的业务数据流量,同时还需要与外部网络建立连接,负责医院网络的整体互联和控制。在核心设备的选型方面,我们选用了上海博达公司的BDCOM S6810万兆路由交换机,采用双电源、双主控单元、各主要器件、模块热插拔,其背板宽高达2.4 Tbps,包转发率最大为571 Mpps,具备L2/L3/L4线速交换能力,硬件芯片支持IPv6协议,对未来的网络升级非常方便。

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接入、VLAN之间的路由等多种功能,它承接着所有数据流量的转发,要求有高稳定性和高转发速率。在汇聚层我们采用的是一台全千兆光纤交换机,用来保证基本的无阻塞互联。汇聚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上联时,采用万兆光接口,以满足大楼今后的网络中断数量的增长,以及业务多媒体化对带宽带来的巨大需求。在汇聚交换机选型方面,我们选用的是博达的三层交换机S3928GX,S3928GX是标准三层无阻塞交换机,背板带宽为280 Gbps,转发速率为96 Mpps,基于高性能的ASIC,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

接入层是向本地网段提供工作站的接入。在接入层中,减少同一网段的工作站数量能够向工作组提供高速带宽。接入层设备我们采用博达S2448型48口百兆交换机进行连接;然后以楼层为单位,设置若干IDF配线架,每个IDF线架均配置1个1组48口交换机;每个线架向上连接时,统一采用千兆光纤为传输介质。

在这个三层架构的网络中,接入层设备主要进行PC主机、业务终端等设备的连接与控制,从源头上保证用户的合法身份和网络流量的正常;汇聚层设备则主要对网络中各个VLAN子网进行规划和控制,使网络中的流量更加合理,网络的核心设备依靠其高性能和高稳定性为整个网络创造一个理想平台。

6 应用效果

6.1 智能化管理软件使整个网络易于管理、可控性强

通过BDCOM director网管软件和NAT监控软件,可以方便地管理和监控网络上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地定位网络故障,出现问题后能及时修复。

6.2 通过硬件管理有效地防止了病毒传播

所有的交换机都支持硬件ACL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对2~4层报文进行控制,过滤冲击波、红色木马、蠕虫等病毒的泛滥,通过在接入层做硬件访问列表,可以把病毒等流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病毒在网络中传播,实现网络最大净化。

6.3 端口聚合,低成本实现高带宽

网络中存在视频、影像等大数据流量服务器,同时访问服务器的用户数过多时,容易造成带宽瓶颈,我们此次的网络建设通过端口聚合来解决此问题,将2个或多个1 000 MB端口聚合起来,形成2 000 MB或更高的访问带宽,可有效地提高接入交换机之间的访问带宽,既解决了高峰期带宽吃紧的问题,又节约了成本。

6.4 路由器和交换机端口限速,防止带宽使用不均衡

通过在交换机上对每个端口进行速度限制,限制每个端口的访问流量,防止出现BT、迅雷等软件对带宽的过度消耗,造成其他PC拿不到带宽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在路由器上针对每个IP地址进行限速,充分防止BT、迅雷等P2P工具消耗带宽所造成的影响。

7 优势体现

7.1 良好的可扩展性

通过合理配置核心交换机,充分发挥了核心交换机的硬件性能,在带宽及网络流量处理能力上表现出色,汇聚层和核心层之间采用万兆互连,充分保证了带宽,使网络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7.2 高可靠性

核心交换机冗余备份采用双电源、双主控、热拔插等关键模块配置。在设备正常时,两主控单元之间实时同步,一旦主用的控制单元出现问题,备份的控制单元立刻激活,此时用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切换时间为毫秒级,充分保证了内网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

7.3 高安全性

网络出口配置防火墙Secutor F3080,防止外部攻击,同时,如果将来增加服务器,还可以将服务器群划入到DMZ区,防火墙还可以对服务器进行保护,保证了服务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防火墙的入侵检测、内容过滤等功能,防止了内部人员对服务器的攻击,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7.4 高稳定性

在整个网络系统内,按照逻辑子网业务的不同划分VLAN,控制广播范围,有效地抑制广播风暴,保证无关的网络之间还会相互干扰,提高了局域网的整体性能。

8 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3],计算机网络系统不仅成为信息应用系统必不可少的基础平台,同时也是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我院在新的网络系统启用后,解决了以往陈旧的网络系统带来的速度瓶颈、数据安全等问题,充分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质量[4],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5],为医院向数据化医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介绍了医院新建成的医疗大楼的网络建设情况及全院网络智能化管理的一些经验。通过对医院规模及网络环境、医疗设备的需求分析,确定整个网络架构方案,从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进行设备的选型和整个网络的配置。新建成的网络系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解决了以往陈旧的网络系统的速度瓶颈、数据安全问题等,为医院向数字化医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网络架构,智能化管理,数字化医院

参考文献

[1]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2]王福义,葛铁强.建好医院网络促进医院发展[J].医学信息,2002,15(5):278-279.

[3]刁琰.大型医院的网络安全性设计[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6):889-890.

[4]周超.浅谈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安全[J].网络与信息,2008,22(9):9.

对管理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思考 篇5

1、前言 建筑智能化在不断 发展 完善,高新技术不断推出,智能控制水平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实质是信息产业的综合 应用 和体现,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前期的设计过程,显得十分重要。智能化系统作为建筑物的“电脑”,设计原则应当是具有设备的先进性,配臵的合理性,安全的可靠性和费用的 经济 性。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呈现的 影响,我们应该对以往认真 总结 回顾,尽可能地化解各种不利因素,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笔者仅以微不足道的工作体会,针对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管理角度谈些非常肤浅的认识和对策。

2、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 主观设计倾向在本文的 参考 文献(1)中,作者归纳出四种值得我们注意的主观设计倾向:第一种是简单化。例如: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保证恒湿,没有采用湿度调整设备;第二种是概念化。突出表现在综合布线设计上,水平线缆不问情由地一律采用超五类UTP(非屏蔽双绞线),甚至对所有的语音点都采用6类线缆也非常舍得;第三种是形式化。在设计中不分条件,只管堆砌技术形式,Upload By Yelky 1

http://www.yelky.net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结果沦落成摆设。第四种是理想化。所谓理想化设计就是把运行状态静态化,忽视大环境条件和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2.2 重广告轻标准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覆盖面广,涉及的行业多,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规范,便于业主、设计师、工程师、承包商、供应商,在各阶段用统一的语言交流和运作。可是时常看到有些技术方案,在不同程度上轻视标准。例如,在设计依据中罗列了不少标准文件名,设计 内容 却不符合标准,或者依据的仍是旧标准。许多方案设计者热衷于厂家的广告,很重视广告跟踪。给出的设计方案富有广告性,大量的篇幅是在为厂家做广告宣传,甚至就是厂家广告宣传的翻版。2.3 缺乏整体把握犹如设备“堆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智能化的规划与设计应当是面向功能,为功能的实现而合理配臵,并且尽量优化组合。然而有的设计者可能是设备集成商兼代理商,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把“最好”、“最先进”的设备都“堆积”到设计中;或许有的设计者是只从局部考虑,而没有考虑到能否和被设计的的建筑、环境相配合的 问题,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智能化”;有的设计者还以“备份”为由,加大设备数量,实际上所增设备却从来是备而无用。

3、设计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设计,对建筑物日后的运作起到一定的智能化作用。之所以存在如上所述的不足,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3.1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 方法 不同

Upload By Yelky 2

http://www.yelky.net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建筑物,基于用户档次,应用环境等因素,对设备配臵以及运行的要求,皆有不同的需要。必须既要量体裁衣式设计,防止与现实脱节,又要照顾到日后的发展,有冗余地设计,做到恰到好处,切忌“高不成,低不就”。不要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向亮点工程看齐,而一味的参考国外,参考高档工程。设计人员因为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或者由于业主往往期望在本系统、本地区等范围内成为亮点,提出过高的需求,而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合理地配臵。有时候,设计者对于供应商供货的要求,硬件方面的技术指标没有具体说明,或者重视述说了硬件方面的要求,而疏忽了对其软件方面的要求,致使设计时在总体思路上,或者对于系统日常运作细节的考虑,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3.2 没有及时跟进 科技 进步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个有始无终的科技进步过程,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随着应用的提高,不断有新技术加入,也会不断地有新的问题产生。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忙碌,没有及时跟进,在设计中仍然沿用着过去不知那年那月的培训。3.3 各子系统设计缺少协调子系统的设计,通常是在建筑设计院主设计完成后开始的,往往留给各子系统的设计空间相当有限,进而给每个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带来不便,或者总体设计师没有注意在各子系统设计时对智能化系统的指导,设计上缺少协调。

4、把好设计关的对策 4.1 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如

Upload By Yelky 3

http://www.yelky.net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何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取得最大效果是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核心。应选择对建筑智能化技术有经验的建筑设计单位,负责施行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包含建筑师、各所需专业的一体化和优化设计。应在设计阶段的一开始就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配合、协调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主设计,协助用户做需求调研并形成报告;向用户介绍智能化系统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提供招标需要的技术文件;完善主设计的设计建议书,并且要说明各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设计建议和特殊要求,形成专业设计之间的衔接。招标文件不应由参加投标的集成商、工程商提供,以利于公平竞争;招标文件不应设臵“陷阱”。4.2 技术评审至关重要工程前期做好对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的技术评审,对以后的建设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很多事情在工程设计确定之后,要改变就比较复杂。与其在建设过程中要花数倍的精力来修正,倒不如在前期把好设计关,给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创造良好的开端,促进工程的良性运作。技术评审要审查设计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评审不仅要考虑与设计有关的技术工作,而且还要考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其它方面。技术评审意味着一种“关卡”,这种“关卡”用来确定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就绪状态。

5、技术评审 国内外建筑业采用的工程发包模式有多种,其设计阶段都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之分,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前进行,有的将

Upload By Yelky 4

http://www.yelky.net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后进行。5.1 基本的技术评审初步设计评审:该评审是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评审合格表示可以进入招投标阶段,或进入施工设计。初步设计评审不应与评标合并进行,因为投标者有多家,如果不能安排充分的时间,搞突击,就会走马观花。初步设计评审要为每个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相关组合进行评审,要对初步设计方案在全系统级的优化进行评审,要 研究 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等等,为进入施工设计尽量提供更多的建议和 分析。施工设计评审:审定施工设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和招标书的要求。如果符合,业主和中标施工承包商则可以签署合同,便可以由中标者开始各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为采购和施工作好过渡;如果不符或由于招标后设备选型改变、采纳了优化建议等,中标施工承包商应对施工设计作出修正和深化设计,直至全部相符。施工设计评审认可的施工设计是具体施工的依据,时间要恰当,评审之后不要过多的变动,对采购和施工准备有不利的 影响 ;进行地过晚,则可能推迟施工进度,整个工程期将拖延。在具体施工之前,应进行施工交底。5.2 技术评审的过程及注意事项5.2.1 评审的准备评审的准备工作,应由业主技术负责人组织,恰当挑选设计者、专家,以最少的成员组成一个精干的评审小组;评审组的成员应充分地掌握被评审的专业,能胜任被评审专业的评审,以便参审者之间不用在交换意见上花

Upload By Yelky 5

http://www.yelky.net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费过多的时间;业主在评审前应准备好议事日程安排、评审项目和成套资料,以免到了评审会上措手不及;成套资料不能过多,如果超过了被评审的范围,不仅导致不必要的资料费用,而且有限的评审时间,也会导致评审质量的损失。5.2.2 评审的进行应当保证评审组充分地审查所有的项目,并提供协调过的评论和指导;应当鼓励所有参审者采取坦率、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参审者之间应当通力协作;通过对 问题 正当地提出疑问,来找出设计的缺陷。5.2.3 评审的结束应公布技术评审备忘录,备忘录应确认技术评审的记录汇编及更改项目,认可技术评审已完成。备忘录应包括会议中提出的重要评论、结论、决策和建议的概述及理由。5.2.4 评审的注意事项要从“关卡”出发确定评审方针、议事日程、参加人员等各种评审活动;应由总设计师负责制定技术评审计划概要和评审进度,并由业主认可;应当给子系统设计者提供参加评审的机会,便于对各子系统进行正确的评审;要有施工保障方面的职能部门(例如,基建处、供应处)参与评审;物业管理部门,也应参加系统的设计审核,看看是否符合使用需要;只要有可能,在技术评审中应当采用 计算 机辅助分析 方法 ;不能企图采用简易方法完成优良的技术评审,充足的时间、合适的评审范围、高素质的参审人员,对评审工作的成功起重大作用。并且,最好要指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

6、结束语 更广泛、更充分的市场机遇,更激烈、更残

Upload By Yelky 6

http://www.yelky.net

Upload By Yelky http://www.yelky.net 酷的国内外竞争,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要管理创新,才能持续不断地适应。笔者建议,在各省、市应当建立高水准的技术评审班子,成立相应的权威性机构。

Upload By Yelky 7

智能化网络管理 篇6

【摘要】针对电信企业内部网络设备复杂、多样、分散等特性,通过使用TCP/IP协议编程实现了此类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实时收集各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实现与各类网络设备的一对多对话,简化了维护人员的操作,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网络设备;TCP/IP协议;TELNET协议;工作脚本

一、背景

随着各电信运营商全业务市场运营的开展,电信企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在电信企业如火如荼的竞争过程中,企业内部的人力、成本等资源都集中到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与维系等窗口中,作为后台网络、设备维护人员,如何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维护成本,来保障设备更稳定、更高效的运行成了各电信企业运维管理、系统支撑部门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电信企业内部接入网络的设备主要由应用服务器、生产终端设备和内部局域网的组建、管理、支撑设备组成。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设备存在以下特性:

1)设备的多样性。上述设备中有网络交换机、路由器、小型机、工控机等,涉及操作系统有HP UNIX、SCO UNIX、LINUX、SUN SOLARIS等多种。

2)设备数量较多。随着电信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设备数量也不断增加,仅以路由器、交换机为例,德州的数量就数以百计。

3)地理位置的分散性。由于上述设备主要为各级分公司的系统提供服务,由于各级分公司、营业部位置的相对分散,就决定了此类设备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

设备多样、数量庞大、位置分散的特性就造成了此类设备管理的复杂性,那么,如何对上述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呢?本文结合德州的实践经验,基于TCP/IP协议族,提出了电信企业内部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法。

三、技术介绍

传输控制协议(TCP)、Telnet协议都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这两种协议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连接、控制远程服务器的能力。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CP或telnet协议,连接到远程服务器,并可以通过程序,在本地终端上输入命令,送到服务器上运行,就像直接在服务器的控制台上输入一样。

TCP协议、TELNET协议是各类设备或其操作系统上普遍支持的两种网络协议,基于上述两种协议,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对各种网络设备自动控制、数据采集,来为我们的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四、系统结构

应用服务器通过C语言编写程序通过TCP协议、TELNET协议与各网络设备建立连接通道,通过两种方式与设备之间进行交互。一种方式是定时解析通过既定的数据采集脚本向各网络设备发送数据采集命令,由结果分析程序将命令返回的结果进行分析,写入数据库。第二种方式,终端用户通过主动向应用服务器发起查询、操作命令请求,由应用服务器将操作命令对一台或多台设备进行命令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应用服务器扮演了两种角色,一方面与各网络设备建立双向命令处理通道,一方面通过发布网页来接受终端用户的查询、操作命令请求。

五、系统实现关键技术难点分析

在智能化网络设備管理系统的实现过程中,我针对系统实现过程的两个重点、难点问题,来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

1、TCP、TELNET协议接口设计

在使用TCP、TELNET协议与各网络设备连接过程中,在两个过程中下可能会出较长的时间延迟。

(1)在使用SOCKET、CONNECT函数与网络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如果远程设备掉电,或出现局部的网络中断,这部分设备在整个局域网中将变为不可见状态。而无论是TCP协议还是TELNENT协议,在面向连接的协议,如果CONNET函数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阻塞,会进行多次重试,直到重试次数超过操作系统设置最大超时次数位置,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3分钟左右的时间。(2)在CONNECT连接建立后,与SOCKET套接字进行命令发送的过程中,如果服务器对命令返回的结果未正确识别出有效的命令结束符号,或由于网络设备自身硬件故障的原因造成命令处理过程放缓、或不执行,从而无法获得正确的返回结果,造成长时间存在一个无效连接,这实际也是一种阻塞状态。

上述两种状态如果在程序编写的过程中,如果不增加超时处理,将大大放缓命令的执行效率,造成终端用户对系统的认同度下降。因此,在上述两种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两种基本数据局域网内部的正常时间延迟、网络设备的回显延时。

(1)局域网内部的正常通信延时的计算过程中,可要选取各IP网段的最大网络延时作为参考。(2)网络设备的回显延时,由于网络设备的生产厂家、设备型号、硬件配置、软件配置、发送命令的不同,回显时间延时也会不同,这种情况下,对于同厂家、同型号设备,选取一个日常维护操作处理时间最长的操作时间作为参考。

通过上述两种时间的界定,使用SELECT函数来设置超时时间,在超时时间到达前如果没有收到正确的命令返回结果描述符,则产生一个中断信号,来打破阻塞状态。

2、各网络设备采集命令管理问题

由于网络设备类型众多、变更较为频繁,如果将所有的操作、数据采集命令都固化到程序中,虽然会对程序代码的执行效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同时会面临程序拓展性差、维护困难的问题。会让我们工作陷入不断进行代码更新,同时由于设备更替,代码中又会产生部分冗余代码僵局。为解决此问题,首先,我们编写了一个工作脚本分析进程,固化部分关键字,如TELNET_IP(使用TELNET协议连接IP地址)、 AUTO_TCP_IP(使用TCP协议连接IP地址)、FIND(搜索返回结果串)、ENTER(输入命令)、TO(将结果输出到文件)等。然后,根据上述关键字规范,结合日常使用较为频繁的操作命令。下面我通过SCO UNIX工控机和CISCO路由器的两个工作脚本,来给大家介绍下此系统德州联通内部的实际应用。

六、技术总结

在电信企业网络设备智能化管理实现过程中,通过TCP/IP协议族协议的灵活使用,成功地解决了对多种数量庞大、位置离散的网络设备的管理难题,实现各网络设备数据的采集、入库、显示,以及管理人员与网络设备的双向交互。通过在德州联通内部的建设和使用,实践表明此系统可以在网络设备维护、监控、操作方面,有效地缩短人工处理时间,此系统的实现方案对于各电信企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尚穆盖姆.TCP/IP详解(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查普尔,蒂特尔.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的研究 篇7

现在一些网管软件趋向于将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中。提高网络故障的智能水平有助于网络高效、可靠地运行。网络管理的智能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针对网络故障智能化管理进行研究, 并提出了建立事件知识库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的方法, 为网络故障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技术研究故障管理概述

故障是指软、硬件的缺陷;错误则是软硬件的不正确输出;失效是指所有和某故障有关的错误造成的网络的非正常运行。网络故障按生命周期可分为永久故障暂时故障和瞬间故障三类;按故障对网络造成的空间失效范围的大小, 可将失效分为四类:任务失效、基本网络部件失效、结点失效和子网失效。故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并排除网络故障。一般说来, 故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故障监测和捕获故障产生相关的事件和报警;定位分析故障、记录故障日志;如有可能排除故障等。

故障管理的类型

故障类型指的是具有某种特征的故障的分类。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故障发生来源的不同, 将它们划分为两大类, 即硬故障 (hard errors) 和软故障 (soft errors) 。

硬故障是指网络的硬件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这些错误与该设备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也正是由于设备的多样性而体现出来的。根据这网络设备的作用, 我们也可以将故障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1) 连接设备故障

这种故障的现象主要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出现问题, 也可以称为通路故障。

(2) 共享设备故障

这种故障的表现是用于资源共享的设备出现问题, 不能提供或享受所需的服务。同样, 该类型的故障也可以细分为服务器故障 (打印机故障、文件服务器故障等) 、工作站故障等等。

(3) 其它设备故障。包括电源故障、监控器故障、测试仪故障、分析仪故障等等。

软故障是指网络系统软件运行出错。软故障的发现和处理是在管理过程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 因为软件属于一种无形的东西, 问题的表现不如硬件那么直观。从这个意义上看, 软故障的识别和诊断更加困难。

二、故障管理智能化的研究1智能化网络管理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各种大型复杂的网络进行管理, 许多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网络管理领域。虽然全面的智能化的网络管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在网络管理的特定领域实施智能化, 尤其是基于专家系统技术的网络管理是可行的。

用于故障管理的专家系统的结构由知识库、推理机、知识获取模块和解释接口四大主要部分组成。专家系统以其实时性、协作管理、层次性等特点, 特别适合用在网络的故障管理领域。但同时专家系统也面临一些难题:

(1) 动态的网络变化可能需要经常更新知识库。

(2) 由于网络故障可能会相关到其它许多事件, 很难确定与某一症状相关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 解释和综合消息复杂。

(3) 可能需要大量的指令用以标识实际的网络状态, 并目‘专家系统需要和它们接口。

(4) 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一直以来是瓶颈所在, 要想成功地获取网络故障知识, 需要经验丰富的网络专家。

在实现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时, 还必须把握系统复杂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不仅要利用将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 而且要考虑实现上的复杂度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2事件知识库的研究

在专家系统中, 知识的表示有逻辑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规则表示法、特性表示法、框架表示法和过程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 即规则表示法, 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示法。其特点是模块性、一致性和自然。知识库是知识的集合, 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包括概念、事实和规则只部分, 缺一不可。

为了提高故障管理的智能水平, 可以建立事件知识库 (EKB, Event Knowledge Base, 用于存储所有己知事件的类型、产生事件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 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一些细节的静态描述。

在EKB中存储了己经确定事件。最初, 被确定的事件仅限于一些标准事件和措施。随着网络的运行和系统的反馈, EKB的内容将不断增加。

理想状态是能够确定所有的事件。

下面是EKB涉及到的只种基本的数据库表:

(1) 事件类型表:该表中主要存储了事件的静态定义。

(2) 实时事件表:描述了正在运行的网络中的实时事件。

(3) 设备信息表:存储了网络中设备的实际参数。

EKB中存储的相关事件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专家。开发人员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与故障管理相关的系统中, 根据不同系统的需要分配相应的知识, 以提高系统性能。虽然EKB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库, 但在开发过程中, 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和修正EKB的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

三、结论

文中分析了网络故障的类型, 提出将事件知识库用于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智能管理。实验表明, 计算机网络故障的智能管理提供了基于知识的决策手段, 比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更高的决策水平, 为专家系统技术在故障的检测和隔离方面更加广泛的应用, 奠定了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囡、李剑锋、贾志雷:《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现代情报.2006. (11) :214~215.[1]赵志囡、李剑锋、贾志雷:《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现代情报.2006. (11) :214~215.

[2]杨家海、任宪坤、王沛瑜:《网络管理原理与实现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杨家海、任宪坤、王沛瑜:《网络管理原理与实现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医院后勤管理智能化 篇8

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正逐渐地深入到医院的方方面面, 它们改变着医院的运营模式和管理者的思维, 并且已经成了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这种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很多医院的后勤工作仍然维持着多年以来延续下来的模式, 后勤队伍素质、管理理念、思维模式等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一些医院尝试在后勤管理中引入智能化技术, 以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总体来说, 虽然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一些医院得到了应用, 但是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出现的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 我刊推出了此期专题, 从医院后勤管理智能化的现状及问题、技术与产品、应用实践三个方面, 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智能化网络管理 篇9

1 系统开发背景

由于本市的需求,我院进一步扩大规模,引入大量先进医疗设备。因此,我们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采用掌上系统来更有效便捷地管理、维护医疗设备,从而提高服务临床一线医疗的效率。该系统使用二维码作为院内医疗设备标识,利用手机、互联网、数据库来完成医疗设备信息的管理与更新。该系统以临床医务人员、临床医学工程师为主要使用对象。

平台要求:(1)手持设备为Android 3.0以上版本;(2)服务器要求.Net Framework 2.0以上版本;(3)数据库为Access或SQLite 3;(4)网络架构支持TCP/IP协议;(5)采用Client/Service模式。

2 开发工具及使用技术

该智能化管理系统服务端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C#语言来开发。数据库采用SQLite 3或Access来设计。充分利用二维码技术,将设备基础信息转换为二维码信息,并粘贴在对应的设备上。考虑到Android系统的手机性价比高且APP安装简单方便,所以客户端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以下介绍该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使用的开发工具及相关技术。

2.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Microsoft Visual Studio是由美国微软开发的一个丰富的集成开发环境,其开发的代码适用于各种微软支持的平台,包括Windows、Windows CE、Windows Phone、Windows Mobile、Pocket PC等。目前最新版本为Visual Studio 2015。其适用于各种规模和复杂程度项目的工具和服务;支持C#、Visual Basic、F#、C++、Python、Node.js和HTML/Java Script等开发语言[1]。

2.2 数据库

SQLite数据库是一个开源的嵌入式关系型数据库,实现自包容、零配置、支持事务的SQL数据库引擎。其特点是高度便携、使用方便、结构紧凑、高效、可靠。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同,SQLite的安装和运行非常简单,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确保SQLite的二进制文件存在,即可开始创建、连接和使用数据库[2]。

由于该系统于我院院内运用,采用SQLite或Access进行系统开发,具有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系统资源,在简单方便存储设备基础数据的同时更能节约开发成本的优点。SQLite可免安装,能够方便地将系统移植到其他医院分院。

2.3 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1)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2)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3)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3]。

由于二维码在使用上有容量大、容错能力强、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设备管理系统以二维码为设备标识。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将设备的基础信息批量生成二维码信息,通过二维码存储的内容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以及对数据库的检索、访问(图1)。

3 系统结构设计

3.1 网络拓扑图

网络拓扑图(图2)主要展示智能软件的网络部署,服务端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程序服务器,用户部署数据库及应用程序。客户端可以是手持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安装在各临床科室的固定台式机。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或者局域网访问服务端。客户端提交的数据会即时的更新到服务端,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保持同步。

3.2 功能架构图

由于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需求,该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是基于我院工程部工程师及临床使用医务人员实际应用需求设计。该管理软件分为服务端软件及客户端软件。

3.2.1 服务端功能架构图

服务端要求运行在.Net Framework2.0及以上版本上。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开发。主要用于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统计及展示等功能。包括设备信息管理、包含设备维护管理、设备报修管理等主要的功能模块,(图3)。

3.2.2 客户端功能架构

客户端是基于Android3.0及以上版本上开发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该客户端APP可以方便简单的安装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上,其主要功能是各个临床科室可以随时方便的上报各科室的设备故障信息,并设置红色、橙色、黄色等故障级别。工程师在收到故障报警后,能即时通过手机查阅到各科室的设备故障信息,并及时维修。其功能构架见图4。

4 数据库设计图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主要体现在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上,主要功能模块的表结构设计(图5)包括:用户表、设备基础信息表,设备报修表。

图5主要功能模块的表结构

5 系统具体功能

该系统通过客户端上报故障,服务端存储、分析故障数据。将我院的设备信息、常见故障维修记录、维修费用、维修时长等通过智能系统转行为“数字化”的数据,经过分析统计,最终转化为图表,形象具体的展示出医院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5.1 服务端具体功能描述

5.1.1 设备基础数据

设备信息管理主要是将现有的医院设备存储到数据库里,并根据设备的资产调拨对数据库进行新增、更新、删除、导出数据等操作。存储在数据库的文字信息通过智能系统及二维码打印机将设备的序列号及其他文字信息转化为一个精简、唯一的二维码标签。工作人员将生成的二维码标签贴到每台设备上(图6)。

5.1.2 故障维修数据跟踪

工程师通过智能系统或者手持终端随时查询临床科室是否有故障报修记录。对于上报级别为红色的故障,应该第一时间维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工程师在解除故障后输入具体的维修费用及维修时长,将维修记录“数字化”,对于设备的维修成本、售后费用统计、常见故障维修技术的沉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2 客户端具体功能

当各个科室所属的设备发生故障时,登录客户端(手持移动终端)扫描贴在设备上的二维码标签,即可显示设备的基础信息,上报故障的类型,故障的维修的级别(红色为非常紧急、橙色为可紧急、黄色一般故障),同时智能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通知相应的工程师。

对于已报修的设备,客户端扫描二维码可以显示当前故障是否消除,故障维修时长等。若某一设备故障上报的次数达到某一值时,系统将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设备进行检测或者更换。

6 可行性分析

随着发展医院医疗设备与医疗环境已实现一体化布局,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医院走向“数字化医院”的必经之路。外套哑巴工程部自主研发中的这套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体系处于试运行完善阶段。从系统的硬件设备方面,医院只需在原有的电脑终端和用户的手持设备安装客户端即可;从系统软件方面,考虑整体系统所占的应用资源完全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提升了宁德市医院工程部对设备的管理、维护效率,提升了设备对临床医疗的服务及经济效益。

7 功能扩展

这套管理系统还存在很大的升级空间。功能模块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且继续向医疗设备服务管理方面延伸。在扩展模块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评价系统,给各品牌各型号的医疗设备从使用及维护方面给予客观评价,这些评价数据将在宁德市医院将来设备更新给予参考意见。数据库数据完善后,可以向宁德市医疗集团共享数据,为宁德卫生医疗甚至整个卫生医疗领域服务。

参考文献

[1]https://www.visualstudio.com/[DB/OL].[2015-09-3].

[2]http://www.oschina.net/[DB/OL].[2015-09-03].

智能化网络管理 篇10

一、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内容及现状

所谓学籍, 指凡经过升学考试或规定手续被正式录取的学生, 入校办理注册手续后所取得的进入该校学习的资格, 是学校管理学生的客观依据。高校学籍管理主要是对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管理, 保存每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所有信息。它是高等学校依据国家教育行政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 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在校期间的考试成绩、奖惩情况、学籍异动等动态信息。学籍管理包括新生建档、学籍异动、奖励与处分, 毕业资格审查, 以及查询统计等。具体有入学资格审查、建立学籍档案、升级、留级、降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授予学历证书等工作。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现状如下。

1.学籍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的学籍管理以管为主, 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较少, “学籍档案资料被动收集、收集不全面及资料管理缺乏科学性、保护性”。

2.学籍管理制度缺失。

学籍管理制度包括管理人员的管理体制和学生的学籍管理规定两方面。“很多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 学籍管理还未从以教务处为主的管理体制中摆脱出来, 这样的管理体制没有发挥校、院 (系) 两级部门自主管理的优势, 任务多, 容易出差错, 办事效率低”。一般高校都能及时贯彻上级教育部门颁布的学生管理规定精神, 但结合校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学籍管理规定的内容较少, 不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层次多元化的要求, 不能给部分特长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不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

3.学籍管理手段落后。

很多高校学籍管理方式落后, 效率低下, 重复劳动多、工作量大、准确性和精确性不高, 满足不了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降低了教育管理的效果和作用。

4.学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高校学籍管理队伍中, 部分人员是出于安置引入教学人员家属调入的, 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素质;部分人员没有经过岗前专业培训, 仅靠自身实践及学习摸索很难迅速达到岗位的要求。

二、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业务分析

随着高校合并及招生规模扩大, 一校多区现象普遍, 各校区之间距离较远, 互相通过Internet连接, 有效地集成不同校区、不同平台下的学籍管理系统。在网络环境下, 运用计算机技术, 可以建立一个适应多校区多层次的学籍管理系统, 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效率。学籍管理的业务涉及教务部门、各院 (系) 、财务部门、后勤集团、图书馆、保卫处等。在以往的学籍管理工作中, 各部门都有独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独立处理本部门日常学籍业务, 各部门的工作数据由本地应用系统记录到本地数据库中, 其弊端在于数据不能及时更新, 难于统计全校学生学籍情况。要建立的高校学籍管理系统应具有跨地域、分层次分级别管理的特点, 能够实现学籍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处理全校学生学籍信息。

三、网络化高校学籍管理系统模块的设计及子系统的功能

经过对教务管理工作, 特别是学籍管理工作的分析, 现将学籍管理系统设计成如下几个功能模块:为使学籍管理系统操作灵活方便, 开发人员为每部分管理内容建立了一个子系统, 并且在整个系统内部做到了系统资源代码的统一, 使各子系统之间资源可以共享。

1.学生注册模块——专业设置:

管理学校专业设置、专业代码设置、新增及减少专业变更记录等;新生注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信息维护等;学生报到注册:查看、修改学生的报到注册情况, 每学年学生报到注册信息记录;不在册学生管理:包括进修生的入学记录及管理。

2.学生基本信息模块——

学生档案:进行学生档案的维护, 档案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奖励信息、违规违纪和入学考试信息, 其中基本信息还可以维护及修改;学生相册:上传、查看或打印学生的照片信息。

3.学籍异动模块——留级:

完成学年内学生留级的数据处理, 包括学生成绩, 班级年级的变动;降级:完成学年内学生降级的数据处理, 包括学生成绩, 班级年级的变动;跳级:完成学年内学生跳级的数据处理, 包括学生成绩, 班级年级的变动; 转学:对本校在校生进行转出转入操作, 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可不在同一个服务器上, 学校完成学生转出操作后, 由直属教育局进行直属学校转校审核后才可以由转入学校办理转入登陆;转专业:完成学生转专业的数据处理, 包括学生成绩, 专业、专业方向的变动; 休学:学生因病休学, 办理学生休学手续,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涉及财务处、教材中心、学工处、公寓管理中心、饮食管理中心等各部门的数据同一处理, 最后汇总到教务处;复学:同休学的数据处理相同, 恢复学生在校各种信息; 退学:经过学院审批, 完成学生退学手续, 在各部门数据处理, 删除学生信息, 在学籍学历网上申报, 等待审批;死亡:在各个部门的数据处理, 删除学生信息, 在学籍学历网上申报, 等待审批; 出国留学:学生出国留学, 经过学院审批, 完成学生退学手续, 在各部门数据处理, 删除学生信息, 在学籍学历网上申报, 等待审批。

4.学生成绩管理模块——

成绩导入:大批学生成绩从原数据库的对接导入批量成绩, 主要涉及校区合并从分院导入成绩, 以及部分公共课程的整体成绩导入; 成绩网上录入系统:每门课程都有随机产生的密码, 任课教师通过课程代码及课程密码, 登陆成绩网上录入系统, 进行网上录入成绩, 其优点是省去教务管理人员的二次录入, 节约时间, 更加准确公平, 教师确认成绩录入无误后, 提交确认, 数据库中统计教师录入成绩进程, 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录入学生考试成绩;成绩单打印: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在线打印成绩单, 做出多种报表, 以适应需要; 成绩修改:成绩不能随意修改, 如有特殊问题, 需要更改成绩, 到教务处成绩管理部门办理成绩更正手续, 重新生成录入成绩密码, 进行更改, 提交; 学生成绩查询、打印:学生在网上输入自己的学号及密码, 登陆后可以查询本人的学习成绩, 并可以根据需要打印出成绩单。

5.教学计划管理模块——

课程库管理:各学院在客户端录入各专业方向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授课学时、学分、考试方式、是否为学位课等详细信息, 课程库进行统一管理; 专业计划管理:包括每个专业的课程安排, 总学时、总学分的要求, 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的学分数, 学位课课程设置等详细信息; 执行计划更改申请:教学任务安排要严格按照专业计划执行, 如有特殊原因需更改教学计划的, 需提出申请, 在系统中做出备案, 进行教学计划修改; 查询、报表打印: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查询教学计划, 根据需求, 系统提供教学计划的打印输出功能。

6.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管理模块——

毕业审核标准管理:根据教学计划规定,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所要求的总学分要求, 制定毕业资格审核标准; 毕业资格审核:根据毕业审核标准, 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核, 并打印出毕业资格审核结果, 各教学单位公示, 如有疑问进行二次审核; 学位预审核:根据学位授予文件及条例, 进行本科生学士学位预审核, 计算学生核心课程绩点, 绩点不符合要求的不能授予学位; 毕业生成绩总库:提取应届毕业生成绩库, 提供毕业生成绩单, 以供存档, 并存储历年毕业生成绩。

总之, 网络智能化高校学籍管理系统利用校园网技术, 将原来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连接起来, 构成了一个学籍管理网络系统。该系统符合当今信息系统应用的需求, 适应了学生学籍分级、分层管理的管理模式, 具有事务处理而数据集中管理并行的特点, 能够提供与学校各相关部门管理系统的接口服务, 具有基于Internet的信息发布能力, 能够满足学校各职能管理部门、院 (系) 以及学生对于学籍信息的查询需求。该系统可以为学校节省大量的资源, 满足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网络智能化高校学籍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 将分布于不同物理节点的各个相关部门的数据库连接起来, 设计了学籍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 构成一个网络智能化学籍管理系统。

关键词:网络化,学籍管理,系统开发,模块设计

参考文献

[1]宫小明.普通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智能化网络的设计与研究 篇11

关键词 智能建筑 网络设计 研究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简称IB,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的必然产物,是现代高科技与建筑完美结合。它一般被认为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时下,智能建筑正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协调化方向发展,实现智能化管理已成为重要标志。国外对智能大楼的研究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并在大厦出租率、投资回收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成功。在设计上考虑实用性——即能支持各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且能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保证15~20年不落后;灵活性——即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开放性——即能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等);模块化——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进去;经济性——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极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佳。

一、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定义为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以建筑环境和系统集成为平台,主要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网络基础通道,由各种弱电技术与建筑环境的各种设施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形成各个子系统,从而构成了符合智能建筑功能等方面要求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及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信息。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基本涵义仍然是原来意义上的弱电技术,只不过随着现代弱电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中的弱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由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构成的,弱电技术的应用程度决定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

在总体结构上,我们建议设置一个中央控制室,所有子系统的控制中心(包括消防控制中心)都集中到中控室,这样做既方便了管理又节省了不少人力、财力、物力。考虑到各种因素,中控室可以用玻璃墙隔成不同的区域,以放置各子系统的控制柜。

二、综合布线以及测试技术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线缆、铜缆、光缆和接插件以及相应配套的产品是我们和用户共同选定的,虽然这些线缆和接插件都满足IS011801、EIA/TIA568A、TSB-36、TSB-40、TSB-67等标准,产品均通过了UL认证,但因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是将这些线缆和接插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其整个工程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人为因素,必将对整个缆线系统在诸如连接正确性,接续可靠性,短路,开路,信号衰减,近端串扰(NEXT),突发性干扰,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可靠性,误码率及整体性能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诸方面对整个布线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以向用户证明缆线系统的安装和网络系统安装是合格的。综合布线的质量至关重要,事实上,计算机网络工作时,设备是很少出故障的,所产生的错误有60%是安装问题,因此认真测试保证质量是确保网络安全运行的关键。

对于光缆链路的关键物理参数:衰减:①衰减是光在光沿光纤传输过程中光功率的减少。②对光纤网络总衰减的计算:光纤损耗(LOSS)是指光纤输出端的功率Power out与发射到光纤时的功率Power in的比值。③损耗是同光纤的长度成正比的,所以总衰减不仅表明了光纤损耗本身,还反映了光纤的长度。④光缆损耗因子( ):为反映光纤衰减的特性,我们引进光缆损耗因子的概念。⑤对衰减进行测量:因为光纤连接到光源和光功率计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额外的损耗。所以在现场测试时就必须先进行对测试仪的测试参考点的设置(即归零的设置)。对于测试参考点有好几种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所测试的链路对象来选用的这些方法,在光缆布线系统中,由于光纤本身的长度通常不长,所以在测试方法上会更加注重连接器和测试跳线上。回波损耗: 反射损耗又称为回波损耗,它是指在光纤连接处,后向反射光相对输入光的比率的分贝数,回波损耗愈大愈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的影响。改进回波损耗的方法是,尽量选用将光纤端面加工成球面或斜球面是改进回波损耗的有效方法。插入损耗: 插入损耗是指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活动连接器之后,其输出光功率相对输入光功率的比率的分贝数。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由于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发展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智能建筑要走节能、拥有健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

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浅析 篇12

建筑智能化是信息产业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智能化项目建设中,前期的设计过程十分重要。

在国外,工程项目通常采用FDIC承包方式。项目初期,由设计方提交设计图纸,这种图纸的设计深度不深,类似于国内设计院所做的初步设计图纸,之后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再由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方做出深化设计、施工图、详细的大样图和安装图。按照FDIC承包方式,施工图设计工作不由设计单位负责。这种模式有效的避免了设计与工程实际的脱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企业的技术优势。

在国内,施工深化设计工作往往是由设计院来完成。这经常会造成设计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深度不够,施工方式不规范,进而影响到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和造价。因此,一些甲方逐渐开始重视设计阶段的管理,也在积极引进设计管理方面的人才。

2 智能化设计管理的必要性

设计管理最先是于1966年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rry在《设计管理》一书中提出,“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我们可以看出,Farry将设计管理的重点大多放在对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过程上,这在—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以设计技术为导向的设计管理观点。

目前,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建设十分重视造价控制,而影响项目造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设计阶段。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5%~35%。目前的工程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决定了之后几乎全部的费用。所以,设计阶段对整个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对设计阶段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项目有关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在于设计、采购与施工分家,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作衔接出现了较大问题,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较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将设计管理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工作的衔接,而且能够使系统功能更合理。

3 智能化设计管理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服务大多仅限于设计领域,只是甲方的雇佣者,在甲方限定的设计任务、设计条件和资源要素的基础上配合甲方的建设部门完成具体设计工作,既无法为甲方提供投资决算的咨询,也无法管理指导设计的实现,只是整个建筑生产过程中的设计技术工作的被动完成者。难以成为地产开发商的专业代理人、建造过程的技术和公正的监管者。

另外,大多数地产商(甲方)的项目管理体系过于简单。我国22个行业23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7%的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中没有项目控制部、采购部、施工管理部、试运行部,只是设了一个二级机构工程总承包部;有50%的单位没有建立包括资源支持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标准、工作手册在内的项目管理体系。

目前,甲方单位已经逐渐重视到设计阶段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大力度发展项目设计控制部、施工管理部和采购部对设计工作进行管理。大型的地产公司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设计管理流程,其中包括方案设计管理,初步设计管理,施工图设计管理,深化图纸设计管理等,但是这些流程仅限于管理步骤和简单管理工作,缺少设计控制节点规范和专业对接方面的内容。

4 智能化设计管理方法

从项目管理角度讲,智能化设计管理应从成本、质量、进度三大目标去考虑,涉及整体、范围、风险、人力资源、沟通、采购等九大知识领域。目前,我们最关注的是成本与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成本管理中,可以绘制设计管理流程图,找出关键点,对其进行优化管理,从设计方案比选、限额分解、工程模拟、材料选型等方面开展工作并进行分析。

(1)设计方案比选是在设计的不同阶段进行投资控制与管理,优化设计图纸,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主要是通过测算和对智能化产品指标控制来实现投资的控制目标。

(2)限额分解是目标确定、分解、实施、检查、反馈与评价的控制循环过程。将费用转化为数量或含量指标进行控制,使设计人员直观明了,较好地控制工程造价,使造价控制在投资目标范围内。

(3)工程模拟方法是通过对同类工程的项目工程量和含量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工程含量与工程清单项目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拟建工程的工程量。

(4)材料选型控制是指对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图纸的施工技术、工艺和造价等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按有关规定编制施工图预算且施工图阶段造价不超过批准的设计概算。

设计质量是工程实施的关键,图纸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同时设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能否顺利施工,并且对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甲方为提高设计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编制设计质量保证文件,经设计方确认后予以公布,以此作为各专业工作组开展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

(2)对设计文件的内容、格式、技术标准等做统一规定,要求设计人员严格按照这些规定编制设计文件。

(3)从技术层面建立系统设计参照产品库并实时更新,按具体产品型号参数设计,既保证了设计质量,也使设计阶段与采购阶段紧密结合。

(4)对于设计的变更要及时形成书面备案,并且及时通告相关专业。在协调的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的技术监督。

5 智能化设计管理兼顾采购

在智能化设计管理阶段兼顾采购是指使设计过程中,设计与采购工作合理交叉、密切配合,既保证设计成品质量和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又因提前订货缩短了建造周期。

智能化设计阶段涉及到采购工作内容的主要包括材料明细、设备参数和技术规格型号。因为智能化设计中涉及到的设备众多,在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类型和投资情况对未来系统设备圈定范围,可以使设计工作针对性更强,系统更细化。

在智能化设计管理中兼顾采购能够更准确表达设计要求,能够确保采购的设备、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减少未来采购中的技术错误,有利于保证设计质量和设备、材料制造质量,有利于保证关键、长周期设备提前订货,缩短采购周期和工程建设总周期。

6 结语

上一篇:课堂化教学下一篇: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