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智能化管理(共10篇)
线损智能化管理 篇1
0 引言
电网线损率高低是衡量电力系统设计水平、电网运行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标尺, 对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山西省电力公司为例, 2014年1~8月份全网售电量914.41亿k Wh, 综合线损率6.22%, 若线损率下降1个百分点, 可直接增加利润3亿元, 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降低线损也符合国家能源政策节能减排的要求。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一种高速、双向、实时、可靠、集成的通信系统支持[1]。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达到以上的通信要求, 而且以已铺设好的供电网络作为通信的媒介, 节省了额外铺设通信信道的费用, 具有不可替代的成本优势。凭此构建的电能量采集系统架构简单明了, 便于应用管理。山西省电力公司自2010年至今一直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开展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
1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低压配电线 (380/220V居民用户线) 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其载波通信原理如图1所示, 利用已有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物理链路。
载波发送:载波处理器通过调制电路将数据调制为载波信号, 经过滤波耦合到低压电力线上进行数据传输;载波接收:电力线上传输来的载波信号通过带通输入滤波电路, 经解调电路将载波信号还原为数据, 完成通信传输过程。
电力线是为传送50Hz工频电能设计的, 没有考虑通信的需求, 且低压电力线信道环境恶劣, 通常通信载波频率采用10~500k Hz。山西省主要载波模块厂家载波通信频率:东软270k Hz, 带宽30k Hz;晓程120k Hz, 带宽15k Hz;瑞斯康132k Hz, 带宽6k Hz;鼎信421k Hz, 带宽40k Hz。
2 智能电能量信息采集系统
山西智能电能量信息采集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主站层和设备层[2]。主站层相当于一个管理中心, 负责将用户用电量与采集系统用户账户进行关联存储, 并以变台台区为单元对采集得到的电量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设备层涉及现场设备的安装使用, 负责用户用电量的采集与传输。主站层与设备层之间采用中国移动公司GPRS无线网络传输方式进行通信连接。信息采集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采集系统基本功能是采集各用户的用电量。根据采集数据, 结合台区用电用户档案信息, 系统还可实现分段计费、台区负荷分析、线损计算分析等功能。
3 线损的计算
电能从发电机产生到输送到用户所经过的每个传输、变压、配电环节, 都会在电气元件上产生一定的损耗, 这种损耗可用电能损失的形式表示出来[3]。为实现对经营业绩及线损管理的考核, 供电公司通常统计各台区的线损率指标。线损率是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
式中, L为线损率;ΔW为线损;Wg为供电量;Ws为售电量。
供电公司的综合线损率为全网总供电量减去总售电量的差值占总供电量的百分率。传统线损率计算需要人工前往现场对选定台区每个用户进行电量抄读, 不仅耗费人力, 而且易出现错误、遗漏等现象。完全统计全网所有用户用电量是一项浩大的工作, 通常的做法是选取典型台区进行统计计算分析, 但不能全面精确的反映全网线损情况。
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能量信息采集系统很好地解决线损计算问题。智能电表具有按日完成用户用电量的冻结的功能, 集中器通过载波路由与电表上的载波模块通信, 采集得到用电用户的日冻结数据, 并通过GPRS无线模块将电量数据上传至供电公司数据中心存储, 由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计算, 可得出各供电所、各分公司和省公司的当日线损率, 实现当日线损的实时计算。
在线损计算中, 采集失败用户当日用电量会降低售电量数值, 无形中将此部分电量计算在线路损耗中, 所以用户电量采集成功率尤为重要, 直接影响售电量数值。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 排除线路老化、GPRS网络无信号等客观因素, 台区采集成功率均可实现100%。
4 智能电网低压台区线损管理
配电网电能损耗由三部分组成[4]:固定损耗, 指所有变压器铁耗;可变损耗, 指线路与配电变压器铜耗;管理损耗, 又称可控线损, 指抄表错误、计量不准确、偷电等管理不当引起的损耗。在智能电网建设及后期运行过程中, 减小管理损耗可在大范围内最快降低全网的线路损耗。
电网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系统配合、供电侧总表电能量值和售电侧用户电能量值[5]。
4.1 供电侧影响因素
山西低压台区供电侧采用三相四线总表进行台区供电量的计量。总表与电流互感器的正确安装, 三相电压线和电流测量引出线与总表对应端口的正确连接是供电量正确计量的前提。同时, 总表两根RS-485通信线与集中器抄表RS-485接口对应连接, 是将供电量数据通过GPRS模块无线网络发送至数据中心完成供电量采集工作的保证。现场反馈总表电量抄读不到, 大多是RS-485线接反所致, 需及时排查线路连接。
4.2 售电侧影响因素
售电侧涉及电力用电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和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用户的采集档案都通过营销系统导入到采集系统, 然后下发至相应台区集中器。在现场线路、智能电表、载波模块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由载波路由按电表地址进行载波抄读用户日冻结数据工作, 完成售电量的采集。实际工作中, 在线损不合理台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系统电表地址与现场不一致、现场电表进出线接反等, 导致台区售电量少计;用户档案未关联至对应台区, 致使对应台区售电量少计, 档案所在台区售电量多计, 影响两个台区线损的计算。
因此供电公司在排查线路、电表、模块等设备正常的同时, 还需加强用电用户档案信息的管理, 以保证电网低压台区线损计算的准确性, 从而根据线损率对电网损耗高、不合理部分制定改进方案。
4.3 系统档案影响因素
在智能信息采集系统档案管理中, 互感器的变比与现场数值不同将直接影响电表计量数值, 间接影响数据中心对台区线损的计算偏差。加强系统档案与现场信息的一致性管理是电网智能化应用的重要工作。
5 建立线损管控平台
(1) 搭建山西电力线损集中发布平台, 实现基于采集系统实时数据的电力负荷、关口电量、线损统计报表发布与加锁。
(2) 落实线损“四分管理”思想, 实现区域、分压、分线、台区统计报表线损和同期线损的自动计算及原始数据版本管理。
(3) 建立线损相关数据的中间数据平台, 实现周边系统数据自动抽取、补录和清洗, 完成负荷、电量、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等线损关键因素数据的二次计算, 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修改和版本管理。
(4) 深化采集数据应用, 建立智能降损辅助决策平台, 可快速灵敏诊断高损单元和高损元器件, 实现线损实时曲线展示, 异常报警, 把线损管理从“事后统计”变为“事中控制”, 同时为降损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
6 结语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智能电网已在山西用户用电量采集、线损分析管理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 随着其自身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 在不久的将来, 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能够搭建起性能更强、智能化更高、通信更加稳定的电网平台。
参考文献
[1]曹敏, 李波, 毕志周, 等.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测试方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 2012, (10)
[2]张忠兴.浅谈电力线载波技术在山西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3, (28)
[3]李超英.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研究[D].2011
[4]张恺凯, 杨秀媛, 卜从容, 等.基于负荷实测的配电网理论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5]黄尚渊, 姚雷, 张斌, 等.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基础数据系统研究[J].华东电力, 2011, (10)
线损智能化管理 篇2
关键词:线损分析;管理措施;电能消耗;技术措施
对于配网线损管理而言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配网的线损分析,旨在通过对线损分析得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增强电力企业发展的能力。通过对配网的线损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查找出造成线损的原由,从而能够得出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样可以极大的改善供电状况,减少电能在输送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消耗现象,以此来改善供电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
1.线损管理中线损分析的作用
在线损管理的工作流程当中配电网在运行时的线损分析则是其基础的环节,且该环节还能够有效的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多方面的正确指导。只有将线损分析做的精确细致才能够对输电网的线损率进行准确无误的把控,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加清楚明白的认识到配电网当中的负荷分布情况,从而对配电网在运行过程当中的不稳定或不足的地方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判断配电网的运行是否处于合理的工作范畴之内,一旦出现任何故障都能够找到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最后达到对电能的提升和利用率的提高,增强供电企业的科学发展。
2.降低配电网线损技术的方法
在配电网中的电力元件的功率耗损度可以使用公式△P=3IR×10 -3 =(P 2 +Q 2)/U 2 ×R×10 -3 计算得出,在该公式当中的I表示的是流经电力元件的电流,R则表示元件的电阻,P和Q分别代表的是电力元件的有功以及无功功率,U则是代表加载到电力元件的电压值。所以通过以上的公式可以明确的得知要想降低线损只有两种方式可以达到:要么就是减小流经元件的电流值,要么就是降低元件的电阻。只有上述两种方式才能够有效的控制线损率,防止电力耗损。在配电网的实际操作工作当中,为了能够减小流经元件的电流值,一般情况下会增强输电电压或者是提升负载的功率因数的方式,这样可以很好的降低在供电过程当中发生电能的浪费情况,增加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2.1 优化网络结构
对于降低线损而言还需要对配电网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要求,务必使得配电网的布局科学有效才能够更大程度上降低线损。特别是在城市配电网当中,其配电网的布局以及结构都是相当复杂的,所以就必须在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的基础之上进行不停的优化和完善,尽可能的减少供电线路的长度。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采取使用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方法使得变压器可以按照线路当中的负载实际情况,自行合适的提升输电电压从而降低线损。如此这样不断可以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还可以提升输电距离,从而实现优化配电网结构的终极目的,可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2 导线横截面积合理化
2.2.1 我们可以对经济电流的密度进行参考。务必在确保电压质量的前提下,从经济电流密度的考虑点出发,挑选科学合理的导线横截面积。在配电网当中其功率损耗可以通过△S=I 2 Z求得,其中△S=△Q j +△P,该公式即表示无功和有功功率的总和,Z则代表电线的阻抗值,其大小则是由输电线的材质、线路长度以及横截面积而决定的。在当前情况下的配电网工程当中的线路大多采用的是LGj线,其线路的长度早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确定,但是对于线路的横截面积的选择性就比较宽泛。
2.2.2要想无误的确定导线横截面积,就要在确定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时使用公式S=I max /J j 来进行计算得出,通过该公式计算求得的横截面积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和技术的高要求,不仅可以确保电压的质量,还可以将线损率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从而降低线损率。
2.3 配电网中的三相负荷间的平衡
由于受到单相负荷的影响,在公用变和低压网络当中三相负荷会发生不均衡的现象,增强了线路当中的电压,从而加大了线损量。我们可以将导线当中的电阻值视为R,一旦三相负荷平衡出现的线损就可以使用公式I 0 =[(I A -I B)2 +(I B -I C)2 +(I C -I A)2 ]/2对流经中性线当中的电流值进行计算,如用R表示中性线上的电阻值则能利用公式△P=[(I+△I)2 R+I 2 +(I-△I)2 ]R+(△I)2 R=3I 2 R+5(△I)2 R计算出新增的损失。可是在实际的配电网的操作运转过程当中,三相负荷是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的,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变压器的出口不平衡控制在百分之十之内,分支以及干线的不平衡则要控制在百分之二十之内。
2.4 认真做好消峰填谷
利用均方根依据下列公式
计算线损,式中的I 1、I 2、I 3 分别对应每天每小时的实际负荷值。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在用电时间在2h,用电量相等的情境下进行讨论。其一,如果在该2h内的负荷电流比较稳定设为I,不同导线的电阻值设为R,则2h内线损电度可用公式△A=3I 2 R·2×10 -3 kWh求得。其二,如果第一小时负荷电流为I+△I,而第二小时的负荷电流为I-△I,这两个小时的线损利用公式△A=[3(I+△I)2 R+3(I-△I)2 R]×10 -3 kWh求得。因负荷电流存在差值导致3×2×△I 2 R×10 -3 kWh的损失,即每个小时线损增加值为3△I 2 R×10 -3 kWh,分析可知△I的值越大,则线损越严重。通过上述分析,如果做好配电线路的负荷调整工作,可以适当的减小线损,即负荷曲线变化越平缓,其系数K值会相应的减少。如果供电量保持不变相当于功率变小,线损会相应的降低。假设K值取1,线损可达100%,当K值为1.05时线损就会上升10%,K值取1.2线损就会上升44%,因此,调整配电网负荷是降低线损的有效途径之一。落实线损管理工作时,应善于运用负荷调整手段,在高峰阶段适当的限电、让电,按照计划在后夜和中午时间段填充负荷低谷段。另外,可与用户签订合同推行高峰、低谷用电不同电价制,降低谷峰之间的差值,使负荷曲线尽可能达到平缓,K接近于1。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为配电网调压、调频提供方便,提高供设备利用率,同时还能降低线损。
2.5 确保变压器的经济性运行
在城乡配电网当中变压器所带来的损耗在整体的配电网损耗当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处在低谷阶段变压器所带来的耗损更加巨大。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该问题,就应该确保变压器能够进行经济性运行,要想进行该运作就需要注意对下述内容进行把控:第一,把原有的耗能较大的变压器全部更换为节能型变压器,且依据其负荷的大小,对供电电压进行有效的调节,也就是说当处于低谷阶段的时候就应该将受电电压进行降低处理,在高峰时期就应该提升受电电压;第二,按照配电网的负荷情况来看,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电容量设置,在普遍情况下,负荷量达到了额定负荷的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的时候就是变压器的工作效率最佳状态,所以应该按照新增用户的具体情形进行合理的配电容量的选择;第三,在P值不变的情况下,将负荷的功率因数适宜的提升,这样可以减少无功功率,进而引起变压器和线路的无功功率的减少,电流值也就变小了,最后达到减小线损的目标。
3.结束语
在电力行业的发展当中线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所以需要在电能的输送过程当中有效的控制线损率,从而改善电能的损耗情况。我们研制出一系列的可行方式用于改善线损率,减少配电网在运作过程当中出现额外的耗损,从而有效地提升电能的利用率,以期增强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世篷,何映春.浅谈配网线损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3,(10).
[2] 陆全忠.线损分析在配网线损管理中的重要性[J].电子世界,2012,(20).
线损智能化管理 篇3
智能电网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发电与用电之间信息双向流动。得益于强大的信息采集、分析与控制能力, 智能电网具有自我修复、自适应性强、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等优势[1]。当前智能电网正朝着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方向发展[2]。
为了对智能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配电线路始端和变压器处都装有量测终端, 每隔一定时间自动将测量数据传回供电局。对于配电网中的量测终端, 当前技术难以保证较高的同步性, 同一时刻传回的数据可能是不同时刻的测量值, 只能称为准实时数据。这些数据分散存储于供电局的不同系统中, 没有实现数据共享, 缺乏有效利用的方法。
线损率是综合反映电网企业规划设计、电网建设、技术进步、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 衡量电网电能损耗高低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配电网电压等级低, 线路和变压器电量损失大, 为了更好地进行线损管理, 运行人员对其实时性或准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可以分为传统方法和智能算法2类[3,4,5,6,7]。鉴于我国配电网实际情况, 传统计算方法主要有等值电阻法、均方根电流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电流进行计算。传统计算方法采用的模型较简单, 不依赖很详细的运行数据, 适合手工计算。由于没有用到智能配电网中大量的量测数据, 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精度不高, 输出结果不够丰富, 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对线损管理的要求。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完善, 配电网的线损计算可以采用的数据逐渐增多, 研究利用智能终端的准实时数据精确评估线损情况, 更好地指导降损工作,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当前智能电网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低, 可以采集的数据较少, 甚至只能获得馈线始端电压、注入的电流和功率。供电局的不同系统中存有大量准实时数据的历史记录, 有些系统能够提供实际的负荷曲线, 若能加以有效利用, 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数据较少的不足。
本文提出一种准实时数据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利用线路始端节点注入功率和部分变压器量测终端的准实时功率, 估计出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的配电网潮流状态进行线损计算。与基于电流法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不同的是, 本文提出的方法以潮流作为状态估计结果, 不仅可以得到每条支路的线损情况, 还能比较精确地得到节点电压值, 进而对电压质量进行评估。本文方法可以满足在线计算要求, 其潮流结果可以作为降损优化计算的基础数据, 为降损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1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优化模型
1.1 状态估计
智能电网的监测与调度离不开状态估计。状态估计利用冗余的测量数据, 获得最接近系统实际运行状态的估计值[8]。理论上当状态估计的结果与实际系统运行情况一致程度较高时, 估计结果计算的线损也应该有较高的精度。然而配电网呈辐射状、分支多, 从经济角度考虑难以像输电网一样在所有支路上安装量测装置, 量测数据的冗余度较低, 不能直接使用早已在输电网中广泛应用的状态估计方法。针对当前情况, 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状态估计方法[9,10,11,12,13]。目前大多数方法需要事先知道所有负荷的功率, 难以应用到量测数据比较少的配电网上。
状态估计也称作滤波, 目的是尽量从被噪声污染的数据中提取出系统实际值。假设电力系统的测量值用z表示, 存在如下关系:
其中, 为状态量;为与状态变量有关的函数;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量测误差。若以h (x) 表示量测量的真实值, 则式 (1) 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即真实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各种误差叠加后得到测量值。状态估计中量测量多于状态量, 因而可以利用多余的量测资源重复量测, 提高状态量的估计精度。
1.2 智能配电网理论线损模型
相对基于电流法的方法而言, 以潮流法为基础的理论线损计算可以提供较为精确的结果, 同时也能提供较为丰富的结果信息。若能得到网架信息以及每个节点流入和流出功率的数据, 便可以利用任意一种方法求解潮流方程, 计算潮流状态和线损情况。受建设成本的限制, 即使智能配电网也难以在线路的所有位置安装量测终端, 且使用无线传输时易受外界影响, 不能避免数据丢包现象, 很多情况下无法获得每个节点的数据, 量测量的冗余度比较低。现场传回的量测量是准实时值, 传输过程中也会受到噪声的污染, 直接应用会带来较大误差。基于潮流的状态估计可以尽可能消除噪声对测量值的影响, 但在配电网量测量少于状态量时无能为力, 更不能估计出没有量测量的状态量。为了利用潮流对配电网进行理论线损计算, 本文提出了基于状态估计的智能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模型。
其中, 分别表示相应变量的上、下限;分别为负荷有功和无功功率, 即变压器低压侧运行数据, k为负荷数量;为节点电压, n为所有节点数量。通常状态估计的目标函数会引入量测方差的倒数作为权系数, 将不同量测量区别对待。实际应用中要想获得比较精确的量测方差是很难的, 除了依据量测装置的参数以外, 也需要参考运行人员的经验。
式 (2) 采用不带权系数的目标函数不但降低了模型的复杂程度, 也利于现场应用。式 (3) 是包含配电网所有节点的潮流方程。与传统的状态估计中的等式约束是零注入方程不同, 本文的等式约束是潮流方程。加入潮流方程有2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实际存在的配电网潮流状态必然满足潮流方程, 加入这个约束可以提高状态估计的合理性与估计精度;二是利用潮流方程可以推算出缺失量测量节点的信息。和输电网测量设备众多不同, 在配电网量测量冗余度比较低的情况下, 很难用状态估计常用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出所有状态量, 但状态量之间隐含着由潮流方程描述的电路理论上的联系。潮流方程是非线性的, 难以显式地给出描述各量测量间联系的数学表达式, 可作为等式约束利用迭代方法由一个状态量隐式地推出另一个状态量。
典型的状态估计是没有不等式约束的, 但本文模型引入的不等式约束对于提高状态量估计的精度有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 各节点电压都在额定电压附近, 用式 (4) 进行约束。式 (5) 、 (6) 中上下限可以通过历史数据获得。某些节点量测值的误差会对另一些状态量产生影响, 使得这些状态量的值偏离实际值较远。若没有不等式约束, 则这些偏离实际值较远的状态量又会影响另一些节点状态量的估计, 从而严重影响估计结果。不等式约束能够对可能偏离实际值较远的估计值进行限制, 将其箝制在合理范围内, 减少对其余节点的影响。
在不考虑其他电源的情况下, 用潮流法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时只需要知道负荷节点功率和电压。为了简便, 可以直接选择负荷功率作为量测量, 即:
其中, PD0和QD0分别为负荷有功、无功的量测量。
选择量测函数等于负荷功率, 即:
通常状态估计选择电压幅值和相角作为状态量, 完成估计后利用这些量计算功率、电流等其他量。本文为了估计负荷和计算分支线路、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情况, 选择
作为状态量, 其中, α为节点电压相角, 其余各变量的意义如前文所述。本文引入的潮流约束已经包含了负荷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与传统方法估计完成后再计算负荷是等价的。
式 (2) — (6) 是一个有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式 (3) 是网络潮流约束, 式 (4) — (6) 与最优潮流中的安全运行约束一致, 只是表达的意义不同, 与最优潮流在形式上一致[14]。最优潮流的不等式安全约束是为了对系统进行控制, 将运行状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本文的不等式约束没有对系统进行控制的目的, 只是为了限制错误数据对估计结果的影响。通常最优潮流以经济性作为目标, 得到一种系统的调节方案供运行人员参考。本文以减小状态量和量测量之间的差值作为目标函数, 是为了估计一种已经存在的系统状态。
本文针对配电网的特点, 利用了最优潮流的思想, 建立了配电网的状态估计。和传统的状态估计以多估少不同, 利用潮流的内在联系, 通过目标函数的实现和不等式约束箝制作用, 实现配电网状态估计以少估多的目标, 是最优潮流在状态估计中的一个新应用。
1.3 模型求解方法
配电网通常是辐射状运行, 为其专门开发的前推回代迭代法具有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和内存占用少的优点[15]。但是前推回代迭代法也存在难以处理PV节点弱环网的不足, 变压器π型等值和补偿电容等值的对地导纳也会导致潮流不收敛[15,16]。牛顿-拉夫逊法等利用了导数信息的方法, 可以用于输电网, 也可以用于配电网潮流计算中。这类算法虽然在计算过程中需要重新生成雅可比矩阵, 且配电网节点多也导致导纳矩阵规模较大, 但其收敛性与专门开发的配电网潮流算法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劣势[17,18,19]。实际上由于利用了导数信息, 这类算法应该有更好的收敛性。优化问题的求解比潮流计算有更大的难度, 选择合适的求解算法变得至关重要。得益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配电网计算已不需要考虑内存占用和计算时间的问题, 为了保证收敛性应选择鲁棒性较好的算法。
由式 (2) — (6) 描述的问题的基本形式与最优潮流问题类似, 可以用求解最优潮流的方法进行求解。内点法是一种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方法, 属于需要导数信息的一类算法, 能够实现最优潮流在线计算, 广泛用于求解电力系统最优化问题。本文采用文献[20]中的内点法求解基于状态估计的智能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模型。虽然文献[20]只是将内点法用于输电网, 但其应用范围也可拓展到配电网;且由于利用了雅可比矩阵和海森矩阵, 其应用到配电网计算中也具有稳定性好、计算速度快的优点。
2 智能配电网量测终端配置
为了适应智能电网的要求, 很多配电网在多处都装有量测终端采集并上传运行数据。由于分布区域广, 配变的运行数据常常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 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信号不稳定, 有时甚至丢失信号。正常情况下量测终端每15 min采集一次数据并上传到供电局数据中心。
智能配电网量测终端的典型配置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 并不是所有变压器上都装有量测终端, 现场量测终端覆盖率无法达到100%, 监测配电网实时运行情况存在一定困难。馈线由变电站母线引出, 头节点电压即为母线电压。头节点注入功率由变电站馈线出口处量测装置采集。可以假设变电站内采集的数据是没有被误差污染的实际值, 直接作为常数加入方程中。相对于变压器量测终端上传的数据, 变电站内采集的数据误差较小, 因而这样的假设是可以接受的。
正常情况下, 配电网量测终端会定时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上传变压器运行数据到供电局的营配一体化系统。对于那些无法上传数据的配电网量测终端, 供电局会安排专门人员到现场拷贝数据, 然后导入系统中。当系统中的记录足够多便可以画出各个量测点典型负荷曲线。一般而言, 用户按其用电特性可以分为工业负荷、商业负荷、居民负荷3类, 其负荷曲线也有所不同。
图2中实线表示的是居民用户典型负荷曲线, 虚线表示的是考虑波动后的负荷上下界, 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在典型负荷曲线基础上乘以一定系数, 得到其每个时刻运行的可行域。若预测负荷在某些节日会有较大变化, 可以适当增加2条虚线之间的距离。合理的上下界应考虑负荷可能出现的最大或最小值, 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模型的估计精度。进行计算时可以用典型负荷曲线作为初值, 以虚线值作为不等式约束中负荷的上、下界。
3 算例分析
3.1 算例介绍
现以1条实际辐射型配电线路为例进行说明, 采用现场数据进行计算。线路基本信息如下:节点数为206, 负荷数为62, 计算时刻为高峰期20:00, 线路总长为11.91 km, 线路主干线长度为3.59 km, 变压器总容量为22290 k V·A。
为了简化讨论, 认为典型负荷曲线的值与现场数据的值一致, 现场数据作为真值使用。除非特别说明, 分别在典型负荷曲线上乘以1.2和0.8作为负荷上、下界, 即认为实际负荷在典型负荷曲线的±20%范围内。线损情况只计算到10 k V线路及变压器。选择基准电压为10 k V, 节点电压标幺值为1, 电压上、下界标幺值分别为1.07和0.93。实际线损计算中用到的数据都不是真实值, 而是被噪声污染后的量测值, 为了模拟实际情况可以在真实值的基础上叠加一定的噪声。负荷节点处功率量测值由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Xi为量测值;为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σ=0.05的随机数;X0为真实值。
3.2 情形讨论
为了分析所提模型和方法的适用性, 分别考虑了智能配电网可能存在的4种情形。
a.负荷功率100%可知。
假设可以获得所有节点的功率, 这种情形模拟了配电网量测终端覆盖率100%且都正常运行的情况, 也是最理想的情况。此时目标函数式 (2) 中包含所有负荷的量测值, 所有负荷的量测值都按式 (10) 叠加噪声。
b.负荷功率50%可知。
假设有10个节点的负荷功率未知, 即只能采集到50%的数据, 这是与现场实际比较相符的一种情况。一般而言, 配电线路上既有供电局负责维护的公共变压器, 也会有用户自己购买和管理的专用变压器。出于经济上的考虑, 用户往往不会在专用变压器上安装与公共变压器一样的量测终端, 这部分变压器也不能实时上传负荷;受设备制造水平限制, 公共变压器上的量测终端也无法保证所有时间都正常工作, 总有出现故障不能上传数据的时候。这2个因素使得真正可用的数据比较少。这种情形下目标函数式 (2) 中只包含可知负荷的量测值, 量测值由式 (10) 叠加噪声得到。
c.始端功率可知。
假设只知道头节点功率数据, 这是最极端的一种情形。一些新建设的线路可能已经装有量测终端, 但在线路刚开始投入运行时还没有启用, 此时只能通过变电站内部量测设备监测线路的送电情况。在一些配电网自动化程度比较低的地方, 配电线路也只有来自变电站内部的送电数据。此种情形下目标函数式 (2) 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量测量。
d.典型负荷曲线偏差大。
这种情形在始端可知情形下增加了对典型负荷曲线与实际负荷值差别较大情况的考虑, 这时依据典型负荷曲线设置的上界或下界较接近实际值。算例仿真时在62个负荷中随机选取5个, 认为其典型负荷曲线低于实际负荷25%, 为实际负荷的75%, 且实际负荷有60%的波动范围, 分别在其典型负荷曲线上乘以1.05和0.45作为负荷上、下界。又另随机选取5个负荷, 认为其典型负荷曲线高于实际负荷25%, 分别在其典型负荷曲线上乘以1.55和0.95作为负荷上、下界。
4种情形下的等式与不等式约束都要计算所有节点, 头节点功率不叠加噪声作为常数直接加入潮流方程中。
3.3 评价标准
借用状态估计相关标准进行评价, 仿真测试时统计了最大偏差率和估计误差统计值作为估计性能指标, 其中估计误差统计值和最大偏差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式 (11) 、 (12) [8]:
其中, 为估计值;为第i个量测函数;Si为真实值;一般认为JSM<1足以说明估计结果比较理想。式 (11) 和 (12) 表示的都是估计结果与真实值的偏离程度, 实际工程中真实值是不可知的, 若用第i个量测值zi替换Si则变成估计结果与量测值的偏离程度, 即:, x赞
3.4 分析和讨论
4种情形的估计性能指标示于表1、2中。负荷功率100%可知、负荷功率50%可知以及始端功率可知这3种情形依次代表了量测量个数由多到少的3种情况。由JSM和JSN的变化可见, 随着量测量个数的减少, 估计结果与真实值的差距也相应减小。其变化可以这样解释, 由于量测值是在真实值基础上叠加噪声得到, 2个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 目标函数式 (2) 的作用是使估计结果尽量与量测值一致, 显然与量测值的偏差越大, 与真实值的偏差就越小。
现场数据的真实值是不可知的, 只能相信量测值比较接近真实值, 通过估计结果接近量测值来逼近真实值, 且量测量越多接近效果越好。由JZM和JZN的变化趋势可看出当可获取的数据量较多时, 估计结果与量测值的偏差比较小, 在负荷功率100%可知的情形中, JZM几乎为0。仿真结果与对模型的期盼一致。
始端可知的情形中, 目标函数对状态量的估计没有作用, 仍然依靠头节点功率以及潮流方程式 (3) 得到了估计值, 由表1、2中数值表明在该情形下与量测值和真实值的最大偏差都小于15%, 说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很好地克服配电网因数据量少而不能进行理论线损计算的问题, 在几乎没有量测量的情形下估计结果都有较高精度。
典型负荷曲线偏差大的情形下既没有负荷功率量测值, 典型负荷曲线也没有很好地给出负荷的上下界, 可用数据是所有情形中最差的, 导致估计精度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 4种情形下JSM都小于1, 全部符合状态估计的要求。随着量测终端的升级换代, 量测值的精度会逐渐提高, 易知在量测值与真实值相差很小的情况下估计结果便会和真实值基本一致。
估计性能指标表达的意义较抽象, 一般而言电力公司更愿意用合格率来评估状态估计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用文献[21]中的公式:
本文中αi取值3σi, σi=0.05。和zi分别对应正态分布的期望μ和随机变量。由概率论的知识可知,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99.73%的面积在μ±3σ的范围内, 若zi与之间的距离大于3σ, 便认为小概率事件发生了, 所以这个点的估计是不合格的。若式 (16) 成立, 则认为点估计合格。实际生产中, 状态估计合格率要求达到98%以上[22]。
对3种情形下的合格率进行仿真测试, 结果如表3所示。
由于始端可知和典型负荷曲线偏差大的情形中没有量测值, 所以不计算合格点数。由前面估计性能指标的测试可知, 负荷功率100%可知和负荷功率50%可知的情形下估计结果都很理想, 表3中所有点估计合格也在意料之中, 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获得各种状态量的估计结果后可以很容易地计算配电网线损情况。总的网损用下式计算:
其中, Pr为头节点有功功率;PD, i为状态值, 是PD中的第i个元素。式 (17) 得到的只是功率值, 实际线损计算中常用电量值。可以将线损计算时间等分为N个时间段, 利用
作为功率在时间段上的积分, 从而得到近似的电量。其中, Δti表示时间段长度, 本文选取Δti为15 min;Piloss表示在这个时间段内任意一点的瞬时功率。
为了进行比较分析, 4种情形下计算的网损与等值电阻法计算的损耗一同列在表4中进行比较, 所计算的总损耗为24 h总的有功损耗。等值电阻法采用文献[23]中介绍的公式。
本文涉及的是理论线损计算的内容, 并不对管理线损进行讨论, 下文提到的真实值都是理论计算的值, 而不是现场实际值。
由表4中的结果可以看到等值电阻法计算的网损与实际值相差较大。由于等值电阻法的基本思想是依据变压器容量对负荷平均分配, 没有考虑变压器负载率, 计算所用的均方根电流不能代表一整天的电流情况, 计算的理论线损与实际值差别较大。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在4种情形下网损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即使在典型负荷曲线偏差大时也能得到与实际值基本一致的线损计算结果, 这是因为虽然某些数值较小的估计值相对误差大, 但绝对误差并不大, 所以最终线损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差不大。
进行线损计算时不仅需知总的有功损耗, 还需知每条分支线路上的有功损耗情况, 从而找出损耗较严重的线路进行降损。直接用估计结果计算4种情形下20:00—21:00的线损。分支线路有功损耗的情况列在表5中, 由于数据比较多, 只以降序列出损耗最大的几条线路的有功损耗。类似地, 表6中也以降序列出损耗最大的几个变压器支路的有功损耗。
表5、6显示利用测量值计算的损耗误差较大, 4种情形下支路损耗与真实值基本一致, 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克服量测值存在误差导致计算结果偏差大的问题。其中, 节点14、23之间线路的线损较大, 应仔细分析损耗较大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4种情形下的电压分布如图3所示, 其中, 横坐标表示电压范围 (标幺值) , 纵坐标表示落入此范围的节点电压数;测量值即指用负荷测量值进行潮流计算后得到的电压。显然4种情形下电压分布与真实值基本一致, 而且都在正常范围内。
除计算各支路有功损耗外, 所得负荷值也可作为已知量计算最优潮流, 用优化理论制定降损措施。
4 结论
电力企业线损精益管理研究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精益化;电网规划;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6-0161-02
随着环境资源的日益恶化,各个行业都在提倡节能减排,电力行业更是如此。线损率的高低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降低线损率不仅可以在少损耗的基础上增加供电量,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文基于笔者的工作经验,综合研究精益化管理的相关知识,旨在探讨精益管理在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供相关人员参考。
1 精益管理概述
精益管理源于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最初是指一种最具有现代特点的生产方式,后来被应用于生产系统的管理方面,取得成功之后现在已经逐步应用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中,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精益管理不仅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顾客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精益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在减少物质、时间、人力投入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和供电质量;二是能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赢得消费者口碑,增加市场竞争力。实行线损精益化管理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个系统和一个过程,企业的每一项制度、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种都要做到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估,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逐步实现精益管理,如果只是流于表面则达不到预期
结果。
2 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措施
2.1 科学规划电网,改造低压台区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目前所使用的电网系统不尽科学,配电设备的布局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迂回供电现象较多,要实现线损精益化管理首先应该对电网布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对低压台区进行改造,满足供电需求日益提高以及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要求。
(1)准确预测大客户和农村地区的用电负荷,合理规划和设计10kV和低压线路,对迂回线路、卡脖子线路和过长的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2)彻底改造城镇和农村地区的低压电网台区,在实地勘测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实施,逐步采用环网供电的方式,在调整变压器的同时对导线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量需求。
2.2 提高数据准确度和完整度
通过分析可知,影响线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许多用电单位负荷变动大,电流互感器变比偏大,但是实际负荷率偏小,导致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计量精度因此下降。此外,普通的用户仍在使用老化的设备,也造成了计量精度偏慢的现象。实行精益化管理首先应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和完整性,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计量装置的专业化管理,尽快实现自动化超标核算的“全覆盖、全采集、全应用”,从源头上保证表码的准确度,并将所有低压用户的核算工作进行集中,排除人为操作引起的自动化抄表核算比率低的
原因。
(2)不定期对智能表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处理终端异常。
(3)每月进行一次核算,并实现分线分台区线损考核,抽取若干台区进行远程采集数据与现场数据比对,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负责人联系,消除外在因素而影响优质服务质量。
(4)提升公变终端采集数据完整率。通过与运检部的沟通和配合,全面梳理营配贯通存量数据,提高台区基础信息完整度。
2.3 做好线损的统计与分析
线损的统计与分析是对线损管理的在线监测以及实行过程控制的手段,是线损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够揭示线损管理中被表象所掩盖的症结,为下一阶段节能降损工作指明重点和方向,使节能降损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做好线损统计与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使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必须将统计责任落实到个人,由责任人对所经手填报报表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负责;提高统计报表质量要求。
(2)根据负荷的变化情况以及本单位实际状况,每月的上、中、下旬各开展一次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数据分析来统计供电网的薄弱环节,制定出相应措施,使降损工作更有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每月进行一次线损统计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总结,精确跟踪和掌握线损的升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
2.4 进行无功补偿
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是降低线损率,提高供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具有投资少、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
(1)集中补偿。集中补偿的方式适用于中小电力企业,是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总配室安装扑止补偿器或者静止式进相器进行就地补偿,以减少线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磨损很少,使用寿命长,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现场调节功率因数的补偿量。
(2)就地补偿。就地补偿适用于功率因数较低且用电设备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在煤矿井下由于低压供电负荷距离变压器较远,采用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技术除了节约电能,还可降低线路压降、使电动机易于起动。需注意的是,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装置主要的应用范围为单向旋转的负载(如水泵、风机、压风机、球磨机等),不适用于双向旋转的设备,也不适用于频繁点动的设备。此外,选用电容器时要求电容器标称电压比原来提高10%,这样既能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简化了电容器的保护,减少了电容器的事
故率。
2.5 加强营业普查力度
很多地区都存在一个共同现象,即因私拉乱接信号灯等造成的违约用电情况一直普遍存在,成为普查中的老大难问题,同时也是造成线损率居高不下的一大主要原因。因此加大营业普查力度是降低线损率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普查可以对涉及量价费和违约用电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以我供电局为例,可以每月对线损异常台区随机抽取200户进行普查,重点普查内容一般包括偷电漏电、账卡、倍率、电能表、接线等。对于发现问题的台区立即着手解决,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并责任到人,实行管理人员轮岗制,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提高抄收准确性和计量准确性,提高线损管理的透明化和动态化,避免人情送电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 结语
电能通过输变电和配电设备供给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各个环节中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耗,线损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对线损实行精益化管理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既能增加企业效益,又能优化社会效益,是促进电网实现科学稳定发展的重要管理方法。作为电力企业,应在技术降损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管理降损,在这两条主线的轨道上一步一步实现降低全网电能损耗的总体目标,不断强化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价,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莹,刘俊海,余潞.线损精益化管理之道——记国家电网公司线损管理标杆单位获嘉县供电局[J].农电管理,2011,(1).
[2] 徐志美,赵昌青.南昌农电:向基层线损管理“亮剑”[J].农电管理,2007,(6).
[3] 林琳,侯晓婷.如何成功实施精益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1).
[4] 雷培莉,王凤林.浅析标杆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应用——以线损管理为例[J].消费导刊,2007,(8).
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分析 篇5
关键词:线路线损,台区线损,降损管理,电能损耗
在我国大力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电路损耗,搞好线损管理,是缓解能源紧张的关键,对推进节能环保的国家方针政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线损管理现状概括
1.1 线损管理概述
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传输给客户的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而线损率则是反映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营和管理的重要技术指标,它主要是指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关键的工作就是降低能耗,尤其是降低电能损耗。这就需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线路长短、负荷大小等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分析,再加上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线损管理效果。
1.2 线损管理现状
1.2.1 线损波动加大
台区线损波动比较大,表现经常异常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线路通道不流畅,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导致导线被架空,相关计量装置不准确,表记本身接线方面存在问题,或者是抄表不准等。这些原因往往会导致线损率过高,或者线损率过低,超过台区相关限额的要求。
1.2.2 基础资料不完备
现代城市建设过于追求速度,抢进度、重技术,收揽资金,往往忽视了台区线损的管理工作,用户的计量资料、信息、合同书等存在许多缺陷。由此引发的债权纠纷时常发生,不仅给基层供电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1.2.3 供电侧缺陷处理
供电装置和供电测量装置因为常常会受到公共网络通信故障的影响或者长期在户外遭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所以,故障频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另外,维修次数的不断上升会影响系统收集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故障信息,导致台区线损率经常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台区线损本应有的工作效率。
2 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线损管理流程方面
台区线损管理部门主要有设备维护、营销管理和调度。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故障的认定、消除、关联系统调整等责任分工不明确,有时员工根本就不熟悉其他部门的工作。由此可见,信息交换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技术指标要求。
2.2 窃电事故频发,管理难度大
台区的窃电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形式也越来越多样,降损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当出现复杂情况时,工作人员往往面临“易查获、难处理”的被动局面。特别是部分待整改台区人员混杂,违章建筑林立,电线私拉私扯现象严重,有的人甚至还请专业技术人员伪造相关凭证盗电,部分老式电表成了这些人作案的主要目标。窃电事故多发,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成为了线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大障碍。
2.3 计量表故障方面
表计失压、表计内熔丝元件熔断、电流互感器接线板松动、短路等,是最近经常发生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计量表难免会出现各种技术性故障。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使有专业电力工作人员排查,也不能完全了解并彻底解决故障。更关键的是,大量的老旧设备仍然在使用,很难在短期之内更新替换,老旧设备的使用加重了计量表的故障。
3 降低线损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线损管理队伍建设
采取集中培训或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他们相应的管理经验,让广大职工认识到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和业务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让各职能部门和线损专工交流彼此的工作管理经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公司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3.2 具体分析线损的相关内容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重视线损数据分析,着重分析指标的完成情况、损耗情况、网络建设和供电管理的科学性,找出计量装置、设备性能、用电管理、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降低线损。在分析过程中,要对人对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并完善相关责任,保证降损工作有人做,有人管,有人在中监督,有人最终负责。
3.3 制订有效的反窃电措施
电力公司应采取多样措施开展反窃电活动,即建立用电检查队伍,形成反窃电的常态机制;加大对反窃电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城乡街道设立宣传点,树立反窃电宣传标语,向大众普及依法用电的知识等。在具体的工作中,可采取以上方式引导电力用户树立“依法用电”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抄表过程中,应重视表箱的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汇报和维修已经损坏的表箱,保证表箱完好无损。
3.4 科学分析,对症下药,降低线损
线损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在分站、分台、分压、分线等方面做好业绩统计,表彰表现优秀的员工,以带动整个部门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科学分析、科学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将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相结合。根据线损产生的原因,降损的具体方法可分为管理降损和技术降损。技术降损是指投入资金,安排人员进行技术改进,不断优化电压等级、网络结构,缩短供电半径,优化无功配置;管理降损则侧重于加强管理,通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电量损失来达到降损的目的。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在降损管理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管理降损活动需要技术支持,技术降损活动也需要科学管理,否则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线损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组织结构和控制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让他们共同为供电企业的线损降损目标服务。
4 结束语
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考核供电企业电网规划建设、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尤其需要电网公司这样的能源供应企业以身作则,在面临众多问题时,要科学分析,精细化管理,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线路线损和台区线损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春华.浅谈供电局的线损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0):373.
线损智能化管理 篇6
笔者从国网宁夏固原供电公司得知, 截止到2013年年终即12月31日,该公司综合线损率完成9.98%,与去年相比较综合线损率低了1.63个百分点,从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宁夏固原供电公司圆满完成了下达指标。而且这一数值是自固原供电公司成立以来首次低于10% 的大关,综合线损率再创新低。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线损率是如何实现首次低于10% 这一大关的。
经实际调查得知,自2013年以来,受采集改造和窃电等因素影响,固原供电公司线损率降低困难较大,在此种情况下固原供电公司以强化经营管控为目标,
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积极应对各种问题,不断强化公司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对线损指标的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如下 :一是高度重视线损管理工作。成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全方位开展线损管理工作 ;二是强化线损指标管控。依据公司下达的年度指标计划,认真分解、下达各类经营指标,层层落实责任。按月通报指标完成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指标运行质量 ;三是全面加强线损管理。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和协调解决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开展“警企联合”反窃电工作,规范用电市场。这一系列管理措施是提升线损水平的最好写照,标志着公司线损管理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2 固原供电公司线损管理系统需改进 的方面
虽然自固原供电公司成立以来首次低于10% 的大关,实现了综合线损率再创新低,但是仍有9.98% 的数据摆在公司面前,需要再次突破。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固原供电公司线损管理系统中需要改进的几方面。
线损管理系统缺乏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线损工作计划管理、考核管理等工作流程尚未做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合理、规程化的管理。
线损异常的分析、查找大部分仍旧依赖于人工进行,手段形式较为单一。
线损统计公式设定缺乏时间性,容易造成历史线损统计的错误。
系统重新统计时间花费太长。系统重新统计需要对整个类别进行统计,这导致每一个数据的修正,都需要重新统计相应类别的全部数据。
信息维护和数据采集的方式过于单一,尚未实现与生产MIS系统等生产系统的信息自动连接更新。
3 线损管理系统改造原则
3.1 先进性
宁夏固原供电公司3013年综合线损率完成9.98%,在对其线损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改造时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以实现需求为目标, 保证线损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只有技术上保持先进性、科学性,才能保证固原供电公司在未来的五年至九年内占据主导地位。
3.2 开放性
任何系统的开发设计或是改进都不能缺少坚持开放性的原则。固原供电公司在改进线损管理系统时应采用当今较为流行的技术标准,从而使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根据用户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适应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兼容性较强的系统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实现数据的共享。
3.3 安全性
任何系统在开发设计或是改进过程中都不能忽略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系统在开发设计时应采取严格的措施保证数据信息和其他操作的安全性,要求每一位访问系统的用户都需要验证其身份信息是否属于公司的合法工作人员,对于密码的操控只有系统管理员有这样的权利,并且系统管理员负责设置其他操作员的权限。
除此之外,系统的开发设计应充分考虑到黑客攻击事件的发生,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电力专用隔离装置建立数据库镜像,并进行发布。
3.4 可扩展性
线损管理系统的在设计时应使其具备硬软件的扩充能力,当硬件扩充后,系统的互操作性和交互环境的兼容性,能够使软件投资得到长期的利用,从而使用户不必对软件进行修改。
4 线损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4.1 固原线损管理系统物理架构图 如图 1 所示 :
线损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以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以及可扩展性要求为基础,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服务器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等,其中变电站远传系统能够提供线损管理的各项应用功能,包括购、供、给等全过程的电能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
4.2 线损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本文设计针对固原供电公司设计的线损管理系统分为总局线损管理系统和分局线损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了系统维护、资料录入、数据录入、线损及小指标计算、数据查询、线损报表、图形输出等多个功能模块。图2所展示的即线损管理系统功能描述图。
4.3 线损管理系统软件架构分析与 设计
4.3.1 软件平台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
对于宁夏固原供电公司来说,作为宁夏电力公司下属的国有中一型供电企业,它担负着固原市四县一区人民生产生活用电、宝中电气化铁路供电及陕甘宁电网联络任务。而且使用线损管理系统的人员数量庞大,供电营业区内共设营业网点100个,因而为了实现数据的共享,本文决定采用多层B/S结构实现用户层、应用逻辑层与数据库的分离,从而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系统。其中为了减轻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用户工作界面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从而降低用户的总体成本。
4.3.2 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既可以与Web应用在同一服务器上进行部署,同时二者也可以分别部署于不同的服务器上,因为中间件具有与平台无关性的特点。中间件的主要作用包括 :一是帮助一些高级应用完成实现 ; 二是实现与后台服务的一些调用,包括后台报表服务、公式服务或是日志告警服务等。
4.3.3 数据库设计
线损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应保证其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保证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结构化,同时系统数据要具有独立性,确保数据库的设计及结构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到程序。此外,数据库时整个系统的核心,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安全问题,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可靠性,设计的系统不能因为某一数据库的临时故障致使整个系统的瘫痪。
基于此,本文采用具有高度开放性和海量数据支持能力的Oracle10g数据库, 它能够提供多种接口,并在不同编程环境中调用。Oracle10g支持TB级海量数据管理,并且能够根据系统参数的配置全面优化系统的性能和数据库,保证系统高性能的要求。
5 结语
浅析公司线损管理 篇7
1 领导转变线损管理观念, 员工强化线损管理意识
众所周知, 线损管理是衡量一个供电企业经营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电力行业有着本身的特殊性:一是产、供、销的同时性;二是国家电价政策的强制性;三是服务社会的公益性。企业要追求合法的最大利润。加强深化线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公司领导紧紧围绕这一中心, 针对我司目前线损管理的情况, 对各所长在目标承诺制中把线损指标的考核列入了第一位。改变过去“重发、轻供、不管用”的格局, 对员工末位淘汰也线损指标挂钩。强化了员工的意识, 在营销系统开展线损管理、人人参与的活动, 举办“线损管理知识竞赛”, 让线损管理深入到每个员工心中, 形成“线损管理, 全员参与, 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2 加强技术线损的管理
2.1 借助西部完善农网改造工程, 进一步改善供电环境, 公司在完善西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时, 对用电负荷进行全面统计分析, 根据负荷的需求, 合理地配置安装配电变压器, 使其负荷率在80%左右, 低压供电半径最远距离力争控制在1.5公里以内。并逐步淘汰高耗能变压器。
2.2 提高关口计量表计的技术含量。我们公司管辖的小电站年上网电量在1800万kWh左右, 计量点更换在高压侧, 表计更换电子多功能表, 实行峰谷时段的功率因数考核,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电网质量, 同时也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减少线路损耗。
对变电站10kV的关口计量总表更换为多功能电子表, 该表计具有失压。失流时间及损失电量的记录功能, 能分时段记录电量, 从源头上保证了计量的准确性、公平、公正。
对变压器容量100kVA及以上的用户实行高压侧计量, 100kVA以下低压侧计量的由三只单相机械表更换成三相四线制电子表。从技术上更进一步保证了计量的准确性。
2.3 提高功率因数与加强无功补偿。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尤其是异步电动机在我公司占相当大的比例, 它是系统中主要需要无功功率的负荷。为提高其功率因数, 我们在选择异步电动机容量时, 采取接近它所带的机械负荷, 避免电动机长期处于轻负荷下运行;更避免了电动机空载运转。因此, 合理地配置其容量, 提高功率因数, 减少网络无功、达到了降损目的。
我公司无功优化总的原则是从低压到高压, 以低压补偿为主, 高压补偿为辅, 实现无功就地平衡。低压补偿通常采用随电动机补偿、高压补偿采用变电所集中补偿和线路分散补偿。
2.4 尽量消除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线损的影响。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 由于用户较为分散, 线路较长, 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 将直接增加电能在线路的损耗, 当一相负荷轻, 两相负荷重的情况下线损增量最大。按照规程规定, 不平衡度不得大于20%。为此在三相四线制的低压网络运行中, 我们经常测量三相负荷并进行调整, 使之平衡, 这是降损节能的一项有效措施, 对于我县比较远的农村配电线路来说, 效果尤为显著。
2.5 设备管理与经济调度
2.5.1 针对供电回路负荷季节性变化较大的特点, 我们及时更换了电流互感器, 使其变比配置与线路的负荷相匹配。避免计量超误引起的电量损失。
2.5.2 针对我公司供电网络状况, 对电力设备维护检修统一安排时间, 避开用电高峰, 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 以此来减少损失、增加供电量。
2.5.3 根据调度自动化系统, 遥测各变电站的各线路的负荷变化以及功率因数高低情况, 合理投切电容器。对水电站上网进行经济调度。
2.5.4 我县的农排提灌多, 且季度性较强。采取了农排结束时立即停运, 防止变压器空载运行。对我县在时段上用电负荷相差较大的地区, 变电站按负荷大小配置了两台变压器, 防止“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不因容量的不合理配置而加大电能的无效损耗。
2.6 开展用电营业普查及反窃电工作
2.6.1 2012年公司营销部组织人员对全县变压器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专变用户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计量装置检查, 及时发现了计量方面的一些问题, 同时也为公司追回了8万度的电量。
2.6.2 2012年公司开展反窃电工作, 共查处窃电案件25起, 追回电费20万多元。反窃电工作为公司的效益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健全和完善线损管理的制度、措施及实施的保障体系
健全线损管理网络, 从领导到员工层层负责制。制定了《10kV及以下线损管理考核办法》、《营销奖惩管理办法》和《供电所计量管理实施细则》, 实行分线、分压、分台区的考核机制, 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头。实行重奖重惩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各供电所落实线损管理制度, 建立和安装基础资料, 即:线损管理网络嵊, 10kV线路地理接线图, 线损管理职责及考核奖惩办法, 综合线损统计台帐, 分压线损考核台帐, 月 (年) 度线损分析、审核记录。落实同步抄表制度, 制定序位表, 实行高、低压计量同步抄表, 尽量消除因抄表时间差而引起的线损考核波动。
3.2 各所成立监审班, 负责对各所的变台总表的抄收和变台线损的审核, 配用了单相校表仪。抄表员工学会用“瓦秒法”及电能表的常见故障来判断电能表的运行情况, 减少了电量损失。
3.3 落实计量关口表管理制度, 加强计量管理;严格执行表计、互感器周期检定、轮换制度, 各所对变台计量装置严格按《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技术规程》进行检查、整改, 以提高计量准确性。对100kVA及以上的专变, 必须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并执行力度电费调整。
3.4 各变电站的值班人员随时监视计量装置的运行, 并对设备进行了人员挂牌管理, 计算10kV母线不平衡率, 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通知公司线损管理人员。
3.5 建立健全大宗用户用电档案, 实施跟踪分析制度, 半月抄表一次的方式, 加强对大宗用户的管理。
3.6 公司每季度、供电所每月召开一次线损分析和营销专题会, 及时了解和掌握线损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并对以后的线损进行预测, 及时制定降损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吴项、郭文安、刘祥文主编·电工学中册修仃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8年.9
[2]孙瑞璋主编·电力工程基础第二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6年.5
[3]华智明、张瑞林主编·电力系统·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5
浅谈线损管理 篇8
明确职责:范县局坚持以深化线损“四分”(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管理为重点,切实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根据淅川局实际由生产计划部、调度中心、发展建设部、市场营销部、乡镇供电所管理部共同管理并考核。
2 各部门职责
2.1 生产计划部是技术线损归口管理部门
(1)参与该单位降损规划编制、线损检查等工作。(2)负责开展该单位技术降损工作,提出技术降损措施。负责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展技术降损工作检查。(3)组织开展该单位线损管理,开展指标监控、统计与分析,制定并落实降损措施。协助调控中心开展网损管理。(4)负责该单位无功补偿设备及电能质量管理。(5)参与该单位内部考核关口电能计量点的设置和变更、关口电能计量系统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故障差错调查处理等工作。(6)负责线损管理相关的电网设备基础台账建设与维护。
2.2 调控中心是该单位网损管理部门
(1)参与该单位降损规划编制、线损检查等工作。(2)负责该单位35 k V及以上网损管理,组织开展网损及分元件线损统计、分析等工作。协助生计部开展线损管理,配合查找线损异常原因。(3)负责该单位所辖电网中枢点电压监测和质量管理,开展35 k V变电站及变电站母线、主变平衡的统计分析工作。(4)协助开展负荷实测及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开展该单位35 k V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工作,编制理论计算报告。(5)参与该单位内部考核关口电能计量点的设置和变更、关口电能计量系统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故障差错调查处理等工作。组织开展电能量远方终端故障处理。负责审核并批准追退电量。(6)负责组织网损统计与分析所涉及的电网运行基础资料维护。
2.3 发建部是该单位线损归口管理部门
(1)组织编制该单位降损规划。组织开展线损管理有关专题研究。(2)负责该单位线损率指标计划管理,包括计划编制和调整、上报、分解、下达、执行、考核。(3)负责组织开展线损统计、分析工作,定期召开线损管理例会,监督检查所属部门(机构)线损工作开展情况,协调推进降损措施落实。(4)负责该单位负荷实测及理论线损计算工作,编写理论线损计算分析报告。(5)参与关口电能计量系统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故障差错调查处理等工作。(6)协助营销部开展10 k V及以下线损管理,配合查找线损异常原因。(7)协助开展该单位负荷实测及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开展10 k V理论线损计算工作,编写理论线损计算分析报告。
2.4 市场营销部是线损管理、统计、考核执行部门
(1)参与该单位降损规划编制,线损检查等工作。(2)负责编制降损方案,纳入营销项目年度计划并督导实施,组织开展管理降损工作管理。(3)负责电量、电费的抄、收、核管理,用电统计等工作。(4)开展指标监控、统计与分析,制定并落实降损措施。(5)提供专变、公变电量采集实时数据,以及实时采集不成功数据(走抄)。(6)负责线损管理相关的计量和用户基础台帐的建设和维护。
2.5 乡所管理部是归口乡镇线损管理部门
(1)参与该单位降损规划编制、线损检查等工作。(2)负责组织该单位网损统计与分析所涉及的电网运行基础资料维护。(3)协助营销部开展10 k V及以下线损管理,配合查找线损异常原因。(4)负责乡所电量、电费的抄、收、核管理。
3 线损管理考核办法
3.1 重要意义
线损管理是国网公司规范管控的重要要求,也是我局加强内部管控的重要举措,加强线损管理刻不容缓。
3.2 35 k V及以上变电站及线路线损管理办法
调度中心负责35 k V及以上变电站、线电量平衡;负责专项软件程序开发的协调及后期管理工作;按照考核周期要求,定时汇总上报全县35 k V及以上变电站、线电量平衡指标。
3.3 10 k V配网线损管理暂行办法1、10 k V线损计算方法
综合变:(关口电量-配变电量综合)/关口电量
专变(高供高计):(关口电量-配变电量)/关口电量
专变(高供低计):(关口电量+变损-配变电量)/关口电量
(1)低压线路线损计算方法如下。
(配变电量-户表电量总和)/配变电量
(2)管理模式。
①结合辖区10 k V线路的主要参数,供电半径、线径、功率因数、线路负载率、运行状态核算等制定全县10 k V综合线损率指标(线损经济指标见附表)。②乡所结合辖区线路情况制定所有10 k V线路的独立线路线损指标。③10 k V线路应分区域制定责任人,每月电量以远抄量为参考,以实际人工超见电量为计算依据。④农村网络互联率逐年提升,部分乡镇进行变电站建设改造时段会通过互联线路长时间供电,互联供电的线损率相对较高,供电期间线损率按实际发生计列。⑤低压线损管理方法遵照目前执行,奖惩措施与10 k V一致。⑥城区10 k V网络互联紧密,东、西、南服务区划分未按照线路辐射的供电区域划分,10 k V线损无法分区核算,建议由营销部组织实施方案。
(3)奖惩制度。
局下达的线损指标必须坚决完成,没有完成则与工资、奖金挂钩;超额完成的按比例予以奖励。
A:营销MIS系统为实交电费;B:考核指标为应交电费;其中:B=[关口电量-(综合变+专变(含线损)]×度电均值×(1-线损率)
注:线损率为考核指标。
奖金=(A-B)×80%
线损考核奖惩按单位执行,每月进行考核,每季度予以兑现,全年评比。
(4)补充说明。
①城区的10 k V线损测算明细已由抄表中心、结算中心联合完成,下一步完成对乡所线路测算考核明细。目前城区远抄在线率99%以上,乡所由于通讯信号问题,在线率91%,对于考核期间不在线的,持续召测,获取均值,完成线损实际考核。
对于考核线损与测算线损出入较大的,参考考核线损加强对10 k V线损进行规范管理。
对于专变用户,7、8月电量合并参考,一并考核。②对于营销MIS系统的用户电量,必须按照真实数据录入,若出现误录、错录、估录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③线路不同季节负荷波动较大,无功补偿配置建议采用自动投切,防止负荷低谷时段过补。
4 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对效果的评价
经过1年时间,范县局线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明确职责及奖惩办法后,各级各单位各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参考文献
[1]陈丽,陈玉林.浅谈线损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1(12):269.
[2]辜良松.浅谈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156-157.
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方法初探 篇9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优化措施;策略建议
电力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做出巨大贡献,随着电网系统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也随之提升。我们知道管理过程有很多细微的环节容易出问题,在电力行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预防为先,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在电力营销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配网线损问题的管理也愈发的受到重视,在我们发现客户更新不及时、维护拖沓、系统信息残缺等情况后,立刻要给予解决方案,并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新方法中做出尝试,力争减少线损,提升管理水平。
一、电力线损概述
我们常说的线损主要是指电网在传输和分配电能过程中,在传输设备间发生的电能损失现象。产生电力线损的原因有很多,如当电压超过110V时会产生电力线损,当变压器升压或降压时会出现线损,可见如果不加强管理,线损率一定会升高,线损率是损失电量在供电中的百分比,我们常用线损率反应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因此我们提升线损管理首先要控制线损率,用数值体现提升管理的贡献。面对线损我们要找到重点问题,并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方案,力争促进电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二、我国电力营销线损管理现状
电力是能源产业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做好优化配置有利于国计民生,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减少线损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前我们对于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从管理组织方面看,电力企业有专门的线损管理组织,即线损管理小组,小组组长通常由总经理担任,涉及到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的,由各部门抽调人员进组,通常进组人员为部门负责人,小组选取一人专职负责线损管理日常工作。
其次从管理改建方面看,随着电力企业对线损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管理方面不断改进,供电企业会收集数据,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计划,对重点线路或易发生线损线路做重新调整或重点监控,部分线路通过降低配电变压器负荷降低线损。
再次从应用新技术的方面看,在管理方面应用新技术主要集中在集抄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等方面,通过使用补偿装置降低线损。各级用电企业都有在减少线损方面投入资金,但由于规划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时候工作做的不到位,客观上有远程输电、迂回供电等限制,主观上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水平有限也是个问题,因此整体提升线损管理问题刻不容缓。
再次从基础管理角度看,目前我们已经有新技术注入电力企业,帮助其提升发展动力,可以说电力企业整体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设备巡查与维护方面还是主要依靠人工,部分线路规划不是很科学,浪费人力物力,值得一提的是线路绝缘水平偏低,电力线损居高不下说明电力系统基础管理太薄弱。
最后从运营状态方面看,电力企业也要顾及经济运行,目前我们的电网供电半径太大,重大设备运转不灵活,检修势必影响用电,老化的设备影响节能系统的运作,造成更大的线损,直接影响电网的经济运营,久而久之形成恶循环。
三、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普遍存在问题
(一)线损管理组织部门工作实施不到位
一方面,电力企业线损管理部门对线损了解并不透彻,在分析事情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一味的听取汇报,没有亲自调查就按照报告分析问题会造成思维定式。管理部门对于线损给出的策略不能很好的控制状况,使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在确定线损指标时相对偏激,没有科学的指导,对线损置之不理,从认知上就没有高度,没有了解与深入学习,工作势必被局限,在线损管理方面很难有突破。
(二)计量设备老化、控制线损设备投入少
要处理好线损,电力企业首先要收集足够有效、精准的数据,我们常用的计量装置是需要管理与维护的,该设备测量结果影响到线损指标的精准度,目前许多单位对计量装置管理不够重视,计量装置本身就有问题,基本上测量不出准确结果,线损指标也不精准,影响工作。除了计量设备外,无功补偿设备也是需要维护的重要设备,我们依靠它控制线损,部分地区布线不科学,影响整体布局,高额成本使企业无力投资更多的无功补偿设备,线损难以控制。
(三)管理制度待健全
线损管理是有难度的,既需要技术含量又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计划配合工作有序进行,很多电力企业忽视了这一点,并不重视以奖励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线损管理制度直接关系线损管理工作的成败,电力线损工作的成败没有精确的界限或者说明确的标准,这就不可能贯彻落实奖惩制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线损管理人员水平待提升
电力营销线损管理需要既有技术又有能力的综合性的管理人员,很多电力部门线损管理人员很难做到遇事自省,将问题归之于恶劣环境,只看到技能能缓解线损,没有意识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从根本上控制线损,可见很大程度上综合素质强的管理人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提升线损管理优化措施策略建议
(一)调整管理组织结构
线损管理组织部门的领导应不断坚持学习,提升观念,线损小组坚持科学管理路线,完善线损管理网络,制定高效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各方面的职责,落实到单位个人,优化组织结构,从思想意识到工作执行都要协调一致,定期对线损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探讨改进管理方法,推动管理走上良性循环。
(二)强化、改进电力测量装置,科学设计无功补偿设备
保证电力测量装置的精准度是提升测量质量的基础,对于精度低的电表应及时淘汰,全面推广普及防窃电自动抄表且精度高的电表,从而控制计量损失。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避免人为因素,有必要对部分地区使用智能电表对误差进行纠正。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降低计量装置导致的线损的软件还要尽快研发并配发使用,科技时代做好信息技术管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科学设计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是有必要的,通过使用电容器,变压器功率被提升,从根本上避免了变压器过度负荷导致线损。
(三)健全线损管理制度
首先从用电普查方面看,完善制度能够有效控制营业漏洞,杜绝偷电,这里既要开展大规模的普查也要不定期开展特定地区的检查,总表与分表都要检查,总之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营业普查工作;其次从窃电惩罚的角度看,偷窃电的现象始终存在,我们要提升打击力度,不定的检查,一旦发现要照章办事,对窃电行为予以处理。
(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管理人员要定期学习,吸收新精神新观念,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我们知道线损率不断升高大部分原因在于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推脱敷衍,对此我们应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与工作能动性,使之更主动的投入工作,而不过分依赖增加投资更新设备等方法。相信只要我们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电力线损率一定会有所控制。
参考文献:
[1]袁建梅.线损管理现状即改进措施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01.
[2]杨成.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大众用电,2012,05.
[3]付晓斌.浅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4.11.
线损异常管理措施探讨 篇10
(1) 落实考核资金的来源。可以设立专门的线损考核资金的供电公司, 单独设立;无专门考核资金来源的, 结合绩效进行考核。
(2) 对供电所和个人同时进行考核。对供电所实行年度整体考核, 线损异常处理占供电所工资总额的10%左右。对个人实行按月或按季度考核, 重奖重罚。
(3) 明确考核标准。对每条线路和每个台区, 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考核标准。考核标准按照理论线损计算、去年及前年的实际线损计算确定, 建议分别按照60%、25%、15%的比例确定。
(4) 落实责任人。将每条线路和每个台区的线损异常处理责任, 明确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一般由该线路或台区的抄表员负责线损异常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或监督落实工作。
2 明确线损异常处理的工作流程
线损异常处理包括数据统计、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结果反馈等环节。为保证线损异常处理工作得到落实, 各环节之间必须有明确的处理时限和流程。以关口表每月7日零时抄表、低压用户每月1~10日抄表为例, 可规定如下:
(1) 每月10日前, 供电所线损分析员统计出当月线损异常的线路和台区, 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供电所领导和抄表员进行原因分析。
(2) 每月20日前, 抄收班长报线损异常处理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 责任整改部门、班组和个人报本所线损分析员汇总, 经供电所相关领导审核认定后, 在本所内通报并在月底前报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
(3) 实行了营销系统线损闭环管理的供电公司, 每月11日前, 在营销系统发起上月的线损异常处理工作单。每月25日前, 完成上月异常处理工作单的归档。
3 完善线损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
线损管理涉及到的数据量很大, 数据必须真实, 而且要求各关联数据之间尽量做到同期, 因此, 必须应用计算机系统实行数据管理。虽然目前绝大部分供电公司已经使用了PMS (生产管理系统) 作为线损管理的软件, 但线损异常管理的相关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强。
(1) 线损考核功能。①考核指标确定。能够与线损理论计算系统接口, 自动计算线路、台区的理论线损率, 并能够读取前2年的历史电能量, 自动计算出当年和当月的线损考核指标。供电所可以按照实际管理需要, 对系统计算出的考核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并确认。②考核指标下达。能够按照确定的考核指标, 分线路和台区下达给具体的班组和人员。③指标完成统计。系统自动对线损考核指标和实际完成情况, 按月、季度、年分班组和个人进行对比统计。
(2) 台区二次表码的自动抄录功能。①台区二次表码数据自动抄录。首先, 完善营销系统从计量自动化系统接收抄表数据的功能。其次, 在营销系统中维护好台区二次表码接收时间。按照抄表员姓名筛选出需要进行二次表码维护的台区, 根据该台区低压用户的抄表时间, 按照总分表同期的原则, 维护好台区总表二次表码从计量自动化系统接收抄表数据的时间。②台区二次表码手工录入审批。对不能从计量自动化系统接收数据的台区, 要进行手工表码录入, 但必须走审批流程, 由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审批。③台区二次表码数据对比。将营销系统用于线损分析的台区二次表码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表码进行对比, 用以判断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差距。④自动抄表率和数据使用率统计。自动抄表率是指营销系统从计量自动化系统接收了数据的台区与总台区的比值。数据使用率是指营销系统内的数据与计量自动化系统内的数据相同的台区与总台区的比值。
(3) 线损异常闭环处理功能。①线损异常工作单的启动。根据系统统计的线损异常清单, 由线损分析员手工发起线损异常处理工作单, 传递给该线路、台区的责任人 (一般为抄表员) 。②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制定。线路、台区责任人接收到线损异常处理工作单, 开展异常原因查找,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并制定整改措施, 传递给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线损专责审核。③线损异常审核。供电所所长 (副所长) 对异常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传递给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审核不通过, 回退给上一环节, 也可自行对异常原因和整改措施进行修改后传给下一环节。④线损异常整改。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 录入整改结果, 传递给线损分析员归档。整改责任人对整改措施或责任分工有异议的, 可以回退给上一环节。⑤线损异常归档。线损分析员对线损异常处理工作单进行审核归档, 审核不通过可以回退或跳转其他环节。⑥线损异常处理统计。对供电所、班组、个人线损异常处理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统计表可以反映出线路、台区对应的当年及连续线损异常期数, 并可以链接各期线损异常处理情况。
4 开展线损异常原因排查和整改
在线损异常原因排查的过程中, 要按照从系统到现场、从总表到分表、从管理到技术的原则, 逐层排查。
(1) 是否存在环网供电、负荷割接、电能量退补、专用变压器变损影响等因素。
(2) 是否存在台区考核类型 (每月、单月、双月) 执行不正确, 总分表抄表不同期等因素。
(3) 营销系统线—变、变—户关系是否正确。
(4) 线路总表、台区总表及电流互感器是否存在异常。
(5) 现场线—变、变—户关系及计量点信息是否与系统一致。
(6) 台区低压表计是否存在异常。
(7) 与系统比对是否存在漏抄、估抄、错抄等现象。
(8) 是否存在窃电现象。
(9) 是否存在负荷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10) 是否存在供电线路过长、供电线径过小、谐波干扰等现象。
【线损智能化管理】推荐阅读:
电力线损管理08-17
管理线损原因05-21
线损管理讲义10-16
线损问题供电管理05-16
线损异常管理措施07-13
线损管理系统08-19
线损管理知识05-22
加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05-11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05-16
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