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

2024-11-01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共7篇)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 篇1

肾病综合征 (NS) 常规激素治疗后效果较差, 反复发作, 患者常无法耐受治疗[1]。环磷酰胺作为治疗NS的首选药, 在患者体内被肝细胞微粒体羟化产生具有烷化功能的代谢产物, 具有较强免疫抑制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NS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分院收治的NS患者60例, 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37~61岁, 平均 (55.3±0.7) 岁;病程 (10.3±2.4) 个月。对照组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38~60岁, 平均 (54.7±0.8) 岁;病程 (11.5±3.0) 个月。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 并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确诊, 符合WHO关于难治性NS的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泼尼松、双嘧达莫、雷公藤多苷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 12mg/k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00ml, 静脉滴注<2h, 给予水化20ml/kg, 1次/d, 共治疗1个月, 累积量120mg/kg;均在住院期间开始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1) 完全缓解:24h尿蛋白定量<200mg, 血清清蛋白>35g/L, 尿蛋白阴性, 水肿消失, 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恢复正常; (2) 部分缓解:尿蛋白减少至+~++, 24h尿蛋白定量<1.0g, 血清清蛋白为25~35g/L, 生化指标基本正常; (3) 无效:尿蛋白、血清清蛋白均无改变, 血尿、水肿无缓解, 生化指标出现加重。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 血糖升高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 呼吸道感染2例, 血糖升高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6.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

2.3 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 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目前NS尚缺乏统一定义, 其临床治疗大多以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为主, 加以抗凝、降脂、降压等[4]。环磷酰胺作为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 其免疫抑制作用显著, 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对抗原敏感性小淋巴细胞进行非特异性杀伤, 限制其转化为免疫母细胞[5]。环磷酰胺在体内被磷酰胺酶水解后分解为磷酰胺氮介、丙烯醛, 磷酰胺氮介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环磷酰胺可对DNA和RNA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 分期作用明显[6]。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效应细胞, 诱导肝药酶系统。因此,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能有效增强环磷酰胺的烷化作用, 保存残余肾功能, 见效较快, 缓解率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7]。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前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 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 血浆总蛋白、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 无明显差异。表明采取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NS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王小稳[8]研究显示, 对照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5%, 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95%, 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为20%, 观察组为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综上所述,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NS的临床效果显著, 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参考文献

[1] 范德墉, 马基康.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12 (14) :435-437.

[2] 刘兰娟.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 11 (12) :195.

[3] 魏怡俊.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加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34 (17) :227-228.

[4] 金秀名.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 2014, 15 (1) :52-53.

[5] 贺一薇, 龚萍, 杨曼琼, 等.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 2013, 18 (22) :582-583.

[6] 郭皓.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34 (5) :53-54, 57.

[7] 常志强.大剂量环磷酰胺定期静脉冲击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症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 2010, 22 (18) :1231-1232.

[8] 王小稳.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14 (7) :173-174.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92例难治性RNS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无激素禁忌证, 血白细胞正常, 且无感染。受试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放疗、激素以及免疫增强剂治疗。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联合组男29例, 女17例, 年龄17~75岁, 平均 (48.66±4.34) 岁, 肾病病程2个月~2年, 平均 (10.23±1.23) 个月, 其中激素抵抗19例, 频繁复发16例, 激素依赖11例;32例行肾穿刺活检术, 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21例, 膜性肾病5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3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例。联合组男31例, 女15例, 年龄19~76岁, 平均 (47.93±4.41) 岁, 肾病病程4个月~4年, 平均 (10.36±1.15) 个月, 其中激素抵抗22例, 频繁复发11例, 激素依赖13例;25例行肾穿刺活检术, 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18例, 膜性肾病4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1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 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行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 血生化及肝肾功能、常规利尿、控制血压、抗感染等基础治疗, 激素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单纯应用潘生丁、泼尼松、雷公藤多苷等行对症激素方案治疗, 治疗6~8周后开始逐步减量, 每3~4周在原用药基础上减量10%。联合组在激素基础上配合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将10mg/kg环磷酰胺注入200m L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控制在2h内。每月1次, 累积总量不可超过150mg/kg, 每次冲击治疗结束后均连续3d水化, 根据患者病情6~8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忌生冷油腻食物, 停用其他药物, 严密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每周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压、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 依据治疗反应调整药量。

1.3 疗效评价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三酰甘油等数据, 以此对比两组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 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等数据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有所上升, 胆固醇水平和三酰甘油降低, 但均未达正常范围;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 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三酰甘油等数据无改善。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同时, 对比两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联合组联合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和激素治疗难治性RNS, 显效26例, 有效15例, 无效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 激素组单纯应用激素治疗, 显效15例, 有效18例, 无效1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1.7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2.2 毒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 联合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激素组中4例发生胃肠道反应, 3例发生呼吸道感染, 血糖升高1例, 所有发生毒副作用患者均不严重, 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联合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激素组, 有P<0.05。

3 讨论

难治性RNS是一种由多种肾脏疾病引发的一系列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包括频繁复发、激素耐药以及激素依赖等三种情况, 该病传统应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可以直接影响效应细胞, 作用快而短, 也可以诱导肝药酶系统, 但其实践疗效并不理想, 长期使用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极易反复感染和导致其他并发症。环磷酰胺冲击疗法也是该病一种常见的疗法, 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毒烷化剂, 其本身并无细胞毒和免疫抑制作用, 进入人体后则会在肝微粒体酶和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下分解出多种活性产物, 与DNA发生烷化作用, 抑制细胞的增生, 属于细胞周期性非特异性药物, 可以使循环中的淋巴细胞数锐减, 也可明显的抑制自然杀伤细胞, 但其作用时间缓慢持久。

将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难治性RNS, 既可发挥激素的快速的抑制作用, 也可以更好的发挥环磷酰胺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辅相成, 提高皮质激素疗效, 增加环磷酰胺的细胞毒代谢产物, 并增强其烷化作用, 延长缓解时间, 降低副作用, 有效的诱导肾病综合征逐步缓解, 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展速率。同时,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的应用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脱发、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加强消毒隔离, 严格感染监控, 确保冲击治疗的顺利安全进行。

本研究中, 较单纯行激素方案的患者,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 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较小, 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熊凤琴, 韩晓芳.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26 (2) :133-135.

[6]王小稳, 李雯燕, 张成强.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4) :437-440.

[3]李震生, 党相国, 王观涛.78例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08, 11 (22) :113-114.

[4]黄承国, 张同兴, 王爱英.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5 (6) :37-40.

[5]狄伟南, 于友三, 谈丽婷.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31 (10) :480-481.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IMN患者中男29例, 女14例;年龄28~73岁, 平均53.8岁;病程1~14个月, 平均4.3个月。

1.2 入选标准

患者严重水肿, 尿蛋白>3.5 g/d, 血浆白蛋白<30 g/L, 血清肌酐浓度<133μmol/L, 伴不同程度血脂升高;肾活检证实为IMN, 病理为Ⅰ~Ⅲ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者停药均在3个月以上;育龄妇女妊娠试验 (-) 且同意避孕[3]。同时排除继发因素如乙肝、SLE、药物及肿瘤等所致;HIV感染、HCV阳性或大三阳;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不宜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者。

1.3 治疗方法

口服强的松1 mg/ (kg·d) , 连服2个月, 之后每2周剂量降低10%, 直至30 mg, 每月再递减5 mg直到维持剂量10 mg;同时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8 g, 1次/月, 总剂量<9g[4]。外加用抗凝、降脂药物及对症治疗。治疗期间若患者发生严重感染或肝功异常 (SLT或AST>80 U/L) , 应暂停冲击治疗, 待感染得到控制或肝功恢复两周后继续治疗;若WBC计数<3×109/L应暂缓环磷酰胺, 待>4×109/L再治疗。若患者合并高血压, 可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将血压控制于120/80mm Hg水平, 禁用ACEI或ARBI;明显水肿者可用利尿剂;血脂高者加用他汀类药[5]。观察6~12个月, 治疗期间每2周应复查1次尿常规及24 h尿蛋白定量, 每月复查1次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凝全套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6]

完全缓解:患者水肿消退, 24 h尿蛋白定量<0.4 g, 血浆白蛋白>35 g/L, 血肌酐完全恢复至正常;部分缓解:水肿减轻, 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超过50%, 血浆白蛋白于30~35 g/L, 血肌酐改善或正常;无效:水肿未减轻, 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低于50%, 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 甚至肾功能恶化。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积极治疗, 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2例, 部分缓解12例, 未缓解9例, 总有效率为89.07%;肾功能损伤者9例, 其中7例恢复至正常, 2例未恢复。

2.2 不良反应

4例患者ALT轻度升高, 延长用药时间、护肝后恢复正常, 不影响用药;胃肠道反应3例, 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老年患者因24 h蛋白尿定量降低不明显而增加激素剂量, 导致肺部感染, 经抗感染、激素减量后治愈。未发生白细胞降低、出血性膀胱炎等。

3讨论

目前, IM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特别是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该病发生中的作用逐渐被证实, 使免疫抑制剂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7];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单独使用不能提高IMN缓解率及长期存活率。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 能够杀伤增值周期中的各期细胞, 特别是能够阻断G0期细胞;经杀伤T/B细胞而阻止增殖, 从而抑制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 且免疫抑制作用强烈、持久[8]。总之, 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时经济、有效, 且不良反应相对轻,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 (IMN)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43例IMN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随访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2例, 部分缓解12例, 未缓解9例;肾功能损伤者9例, 其中7例恢复至正常, 2例未恢复;不良反应均对症处理后好转, 不影响治疗。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IMN效果肯定, 不良反应轻, 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关键词:原发性膜性肾病,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参考文献

[1]徐耀文, 陈楠, 任红, 等.45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治疗的探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1, 10 (1) :19.

[2]何雪晴, 冯曦, 龚苏飞.来氟米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对尿C5b-9和Podocalyxin含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1, 17 (34) :22.

[3]李国富, 刘婷, 包蓓艳.环孢霉素A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 12 (6) :523.

[4]简桂花, 崔永平, 张晓光, 等.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 2004, 11 (6) :1065.

[5]吴燕, 左科, 王波, 等.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前瞻性对照性临床观察[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2, 21 (2) :110.

[6]甄上照, 曹伟, 沈伟, 等.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41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8 (3) :116.

[7]李鑫宇, 赵学智.环孢素A与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的对比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 12 (10) :906.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肾内科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接收治疗60例慢性进展Ig A肾病,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32例。纳入标准: (1) 经过肾穿刺病理活检之后确诊为Ig A肾病; (2) 必须符合肾病综合征所制定的诊断标准:24h患者的尿蛋白定量>3.0g, 而血浆白蛋白则<30g/L, 且伴有程度不同的水肿等; (3) 所有患者都进行正规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 但是效果不佳; (4) 3个月之内没有使用过其他免疫抑制剂或者细胞毒药物; (5) 患者的血清肌酐均在正常范围之内[1]。

1.2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患者各为30例。两组均使用到皮质激素, 治疗组再给予给来氟米特50mg/d进行口服治疗, 服用3d, 之后药剂量减小, 以20mg/d维持;加以强的松1.0mg/ (kg·d) , 一共使用6~8周, 之后开始逐渐减量。对照组;在使用皮质激素的基础上, 联合使用环磷酰胺进行静脉注射8~12mg/kg, 而且要加上100~200m L的0.9%氯化钠注射液, 需在1~2h内完成静滴, 并且按照20m L/kg进行水化, 1次1d, 连续2d作为1个疗程, 每月进行1个疗程, 累积量为 (60~120mg) /kg;同时也要加以强的松, 其用法与用量同上。两组的观察时间都是28周[2]。

1.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均已消失, 进行24h尿蛋白检测, 其定量<0.3/L, 血浆白蛋白水平则是>30g/L, 肾功能恢复正常。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均已消失, 24h尿蛋白定量则<1.5g/L, Alb比之前有明显升高, 但依然<30g/L, 肾功能恢复正常。部分缓解:临床症状均已消失, 24h尿蛋白定量比之前减少了50%以上, 但是依然是1.5g/24h, Alb比之前有所升高, 但依然<30g/L, 肾功能稳定。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肾功能无任何变化或者出现恶化, 尿红细胞升高并超过治疗之前的15%[3]。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的变化

对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28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水平进行检测, 前后有明显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1。

2.2 疗效比较

30例治疗组完全缓解有10例, 显著缓解有8例, 部分缓解有7例, 其总有效率为83.3%;30例对照组中, 完全缓解有8例, 显著缓解有7例, 部分缓解则为6例, 其总有效率70%。经过对比, 两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的差异,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两组的不良反应大都出现在治疗初期, 经过对症处理之后均缓解, 没有1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 治疗组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有3例, 轻微脱发有2例, 肝功能异常2例,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而对照组中,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有4例, 恶心呕吐有2例, 腹泻有2例, 白细胞减少1例, 头发轻微脱落有1例, 肺部感染有2例, 其总不良反应率为40%;经过对比, 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

3 讨论

在我国慢性肾小球肾中, Ig A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类病理。此病不是一种良性病变, 大概有30%的患者会在20年之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此病发病机制尚未清楚, 国内外均没有特效治疗。蛋白尿的大幅度增长是导致肾小球硬化, 肾功能加速损害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必须根据病情, 制定合理方案降低蛋白尿, 减缓肾功能恶化速度。目前, 免疫治疗依然是主要治疗手段, 但是传统在免疫抑制剂一级细胞毒药物上既有优势, 也有不足, 其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出现比较多。因此, 新型的免疫抑制来氟米特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

来氟米特抑制免疫的发生有很多种方式, 对Ig A肾病具有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在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最广, 环磷酰胺与激素联合应用进行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大, 损害相对严重, 特别是患者的性腺功能的影响很大, 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照, 这点限制此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次研究发现, 来氟米特与环磷酰胺分别联合激素治疗慢性进展Ig A肾病的疗效基本一致, 取得较好的疗效, 能够有效地减少Ig 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 促进其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提高, 随时间不断延长, 逐渐呈现缓解的趋势。但是对患者的肾功能保护作用这方面, 尚未得出结论。在不良反应方面, 来氟米特组主要是脱发以及肝功能出现异常, 给以对症下药之后都得到缓解, 而且发生率比较低[5]。而对于环磷酰胺组, 其不良反应则比较较多, 例如出现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肺部感染、脱发、白细胞减少等。由于观察时间限制, 而来氟米特的长期不良反应与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尚未得到定论, 需继续随访后才能确定。

总之,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在治疗慢性进展Ig A肾病中, 其短期效果比较好, 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 可以有效减低Ig 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 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 但是其长期的疗效, 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与研究。另外, 来氟米特在短期治疗中较安全可靠, 没有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耐受性也比较好, 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就有优势, 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摘要:目的 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或环磷酰胺治疗慢性进展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60例慢性进展IgA肾病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给以激素联合来氟米特进行治疗, 对照组给以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 并密切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 经比较, 无明显差异,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3%, 环磷酰胺组则为40%, 两组进行比较,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进展IgA肾病的疗效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基本一致, 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 但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慢性进展IgA肾病,激素,米氟米特,环磷酰胺

参考文献

[1]钟姝涵, 陈桂青.来氟米特和环磷酰胺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的IgA肾病的对照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 13 (5) :593.

[2]岳怀献, 王晓彦.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21) :4375.

[3]张连云, 刘云, 马海军, 等.来氟米特和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对照研究[J].临床医学, 2010, 30 (8) :9.

[4]张志勇, 周春华, 李明旭, 等.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 29 (4) :299.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间85例进行肾穿刺的膜性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性肿瘤、感染、结核及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 且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均正常。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 其年龄段于23~58岁间, 平均年龄为 (41.3±12.4) 岁, 男性患者23例, 女性患者17例。其中I期疾病患者19例, II期疾病患者15例, III期疾病患者6例。治疗组中有45例患者, 其年龄段于21~62岁间, 平均年龄为 (42.7±11.8) 岁, 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20例。其中I期疾病患者18例, II期疾病患者15例, III期疾病患者12例。两组患者年龄阶段、男女比例、疾病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相应临床治疗,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 即给予患者0.5 g环磷酰胺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 连续进行2 d, 1次/月, 进行6个月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1次环磷酰胺治疗直至其总量为150 mg/kg时停用;同时给予患者1 mg/ (kg·d) 泼尼松药物治疗, 于6周治疗后减量, 疾病治疗总疗程为18~24个月。治疗组患者采用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 即采用1.0~1.5 g/d吗替麦考酚酯药物, 于治疗3个月后开始减量, 治疗6个月后吗替麦考酚酯药物用量减少至0.5~0.75g/d, 同时给予患者0.5 mg/ (kg·d) 泼尼松药物治疗, 于6周治疗后减量, 疾病治疗总疗程为18~24个月。其中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为250 mg/片,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2165, 批号为110701;而注射用环磷酰胺为0.2 g/支, 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4023686, 批号为04120101。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血肌酐、谷草转氨酶及血清白蛋白等生理水平情况进行了解, 并且对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患者临床疗效标准为以下:①完全缓解:患者于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及肾功能正常, 且尿蛋白含量小于0.3 g/d;②部分缓解:患者尿蛋白减少50%以上或为0.3~2 g/d, 且患者肾功能稳定, 血清白蛋白水平大于等于30 g/L;③无效:患者疾病未出现改善且临床生理指标水平未出现改善或恶化。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其中采用均数±标准差 (±s) 及例数[n (%) ]进行数据资料的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中所得数据可知, 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于治疗后均有一定临床疗效, 且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45.00%, 而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 即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为良好 (P<0.05) 。详细数据见表1。

由表2中数据可知, 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于治疗后尿蛋白定量降低, 血清白蛋白升高, 且治疗组数据变化更为明显 (P<0.05) 。详细数据见表2。

由表3中数据可知, 治疗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小于对照组25.00% (P<0.05) , 详细数据见表3。

3 讨论

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 是指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血尿、水肿及蛋白尿的慢性疾病之一, 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在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 临床常规使用激素治疗, 但单纯使用激素治疗需大剂量且疗程较长, 且易引发乙肝病毒激活[1,2]。因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应有意识的进行激素用量的控制, 在联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药物的同时, 减少激素用量, 能有效减少肝炎发生。而采取环磷酰胺联用激素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 但疾病复发率较高[3,4]。由本次实验所得数据资料可知, 相较于环磷酰胺联用激素治疗, 采取麦考酚酯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使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且生理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明显 (P<0.05) , 有积极临床意义。

麦考酚酯作为新型免疫抑制剂, 其于人体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能够阻断鸟嘌呤核苷酸合成, 并且选择性抑制B细胞抗体合成及T细胞增殖, 抑制人体细胞黏附分子的活性, 从而有效发挥免疫抑制作用[5]。同时, 麦考酚酯能有效抑制人体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殖, 同时减少肾小管、肾小球及间质细胞增殖, 有效防止出现肾纤维化及肾毒性。另一方面, 麦考酚酯能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 抑制间质纤维化[6]。而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联合使用麦考酚酯和小剂量激素有更好临床意义, 其中麦考酚酯为免疫抑制剂, 随着人体肾功能改善其肝功能亦得到改善, 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乙肝病毒复制, 有积极临床意义[7]。

综上所述, 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 相较于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 采取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进行疾病治疗使得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 且生理指标水平有一定改善, 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麦考酚酯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近期疗效, 探讨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间85例进行肾穿刺的膜性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 治疗组采用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于治疗后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及谷草转氨酶等生理指标均有一定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 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71.11%明显高于对照组45.00%, 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小于对照组25.00% (P<0.05) 。结论 采用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疗效, 有积极临床意义。

关键词:麦考酚酯,环磷酰胺,激素,慢性肾小球肾炎

参考文献

[1]王玉, 徐胜前.环磷酰胺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皮肌炎继发肺间质病变二例.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1, 15 (3) :214-215.

[2]张翥, 张淅涛, 马继伟等.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 12 (1) :59-60.

[3]蔡承敏, 魏林, 段志新等.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1, 08 (18) :40-42.

[4]汤京华, 汤婷, 方莉等.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国药师, 2011, 14 (1) :104-105.

[5]陈娜.肾复康胶囊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0例.中国药业, 2012, 21 (10) :79-80.

[6]丁世永, 郑平东, 何立群等.小柴胡汤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及减轻蛋白尿的作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 (1) :21-26.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30例, 年龄35~58岁, 均有肾活检诊断Ⅰ~Ⅱ期, 均达肾病综合征标准, 病程1~10个月, 男18例, 女12例, 血肌酐正常或轻度升高。

1.2 治疗方法

口服泼尼松30mg 1次/d, 6~8周后减量, 每2~3周减原量的10%, 10mg维持。同时环磷酰胺0.4~0.6g/周, 分次静脉点滴 (0.2~0.4g/次) , 输环磷酰胺时嘱患者多饮水或适当补液。环磷酰胺总量达4g后, 改为1次/2周静脉点滴 (0.4g/次) , 至总量达8g后停用。治疗期间可联合应用肝素、潘生丁、黄芪及ACEI或AEB类药物。治疗期间观察尿量、浮肿情况、体重、血压、血糖、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血脂等。

1.3 疗效判定

浮肿消退、血浆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正常、肾功能正常, 为完全缓解。浮肿消退、血浆白蛋白>30g/L、24h尿蛋白定量下降>50%, 肾功能稳定或好转, 为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无改善, 24h尿蛋白定量下降<50%, 血浆白蛋白<30g/L, 肾功能无变化或恶化, 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 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 而血肌酐变化不明显, 见表1。

2.2 缓解率及不良反应

完全缓解10例, 部分缓解16例, 无效4例, 缓解率86.7%, 未见肝功能明显异常、血尿、严重感染、贫血及血白细胞明显降低等不良反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近年来, 大量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资料初步得出结论:单用糖皮质激素不能提高IMN的总体缓解率, 也不能提高肾脏的长期存活率。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缓解或阻止IMN的免疫介导的反应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联合小剂量激素比用大剂量的方案能明显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但疗效相当。有报道霉酚酸酯在治疗IMN中除能降低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 没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优势[2], 且价格昂贵。环磷酰胺本身无活性。进入体内后, 在肝脏微粒体中经过羟化作用转化为具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环磷酰胺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即对增殖周期中各期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主要阻断G0期细胞。可通过杀伤T/B细胞, 阻止其增殖而抑制免疫反应, 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与其他细胞毒类药相比, 其免疫抑制作用强而持久。是目前应用的各种免疫抑制剂中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 与小剂量激素联合应用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价格便宜。是基层医院应用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半量激素,环磷酰胺,特发性膜性肾病

参考文献

[1]Ruggenenti P, Chiurchiu C, Abbate M, et al.Rituximal for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who can benefit?〔J〕.Clin JAm Soc Nephrol, 2006, 1 (4) :738-748.

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 均来自住院部, 均检查确诊为间质性肺疾病。该研究均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 观察组60例, 男41例, 女19例, 年龄32~83岁, 平均 (64.2±12.5) 岁;对照组60例, 男42例, 女18例, 年龄33~81岁, 平均 (63.9±12.3) 岁。均排除严重心、肾功能不全、严重精神类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等。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患者体征及辅助检查作为诊断依据。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胸CT或HR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肺泡灌冼液检查等。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批准文号:44020682, 0.05 mg/片) 0.45 mg/ (kg·d) , 连续使用4周后逐渐减少用量, 给予复方环磷酰胺 (批准文号:12021006, 50 mg/片) 50 mg/d, 复方环磷酰胺依据细胞周期用药, 连续治疗24周;对照组:单纯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45 mg/ (kg·d) , 连续使用4周后逐渐减少用量, 连续治疗24周。

1.3 观察指标

肺功能测定:治疗前后测定FEV1、FVC、FVC (%) 、DLCO、DLCO (%) 。HRCT评分: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 由CT室专业人员进行HRCT评分。血清白介-6水平测定:采集患者外周血, 离心, 保留血清,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6水平。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FEV1、FVC、FVC (%) 、DLCO、DLCO (%) 、HRCT评分、IL-6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VC (%) 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DLCO、DLCO (%) 、HRCT评分、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将其分为启动阶段、进展阶段及结局阶段[4]。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时较隐蔽, 且病情进展缓慢, 此病开始阶段机体一般会出现肺及肺泡壁炎症反应, 引发肺泡炎, 随着病情发展, 炎症逐渐蔓延至间质部分和血管, 引起间质性肺纤维化, 破坏肺组织, 降低通气功能, 影响患者呼吸[5]。

间质性肺疾病种类较多, 且引起疾病的病因多样, 因此, 该病发病机理难以确定,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但不论致病因属于哪种, 肺部纤维化是各类病因共同的病例改变,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6]。糖皮质激素不仅具有调节脂肪、糖及蛋白质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 还具有抗炎、消毒等作用。间质性肺疾病早期炎症状态明显, 因此抗炎药物能缓解病情, 临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肺部炎症, 阻碍肺部纤维化进程[7]。但随着病情发展, 疾病后期炎症状态不明显, 肺纤维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间质性肺疾病还需抗纤维化治疗。何东阳, 蒋玲报道指出[8], 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虽能改善部分肺功能指标, 但效果明显不及联合使用环磷酰胺治疗。该研究中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 可见糖皮质激素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改善有效果。但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VC (%) 分别为 (2.47±0.81) L、 (2.76±0.92) L、 (89.45±12.46) %, 对照组分别为 (2.16±0.24) L、 (2.41±0.67) L、 (78.34±13.21) %,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后DLCO、DLCO (%) 、HRCT评分、IL-6水平分别为 (4.87±1.21) L、 (58.43±10.12) %、 (5.43±1.02) 分、 (40.21±14.31) ng/L, 对照组分别为 (5.56±1.28) L、 (65.42±19.25) %、 (7.12±0.95) 分、 (57.89±13.25) ng/L,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此研究结果与何东阳, 蒋玲报道相同。说明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联用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故联合用药效果明显, 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白介-6水平, 缓解患者病情,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间质性肺疾病对患者血清白介-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 观察组60例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激素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FVC (%) 、DLCO、DLCO (%) 、HRCT评分、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FVC (%) 、DLCO、DLCO (%) 、HRCT评分、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VC (%) 、DLCO、DLCO (%) 、HRCT评分、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效果显著, 能降低患者血清白介-6水平, 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激素,环磷酰胺,间质性肺疾病,血清白介-6

参考文献

[1]任秀芝.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80例[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3) :27, 29.

[2]陈晶晶, 宿明, 李风森.311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5, 20 (3) :444-446.

[3]章匀.益肺化纤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21) :150-152.

[4]秦小雯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 2014, 27 (7) :253-254.

[5]雷玲, 赵铖, 米存东, 等.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2, 52 (21) :23-24.

[6]罗田应.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 (1) :36-38.

[7]蔡星敏, 刘茜, 袁刘瑜.1例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分析[J].医学信息, 2015, 28 (27) :370.

上一篇: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程下一篇:实施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