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资助项目(精选12篇)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1
长期以来,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都似乎一直是以矛盾、对立的状态存在着、变化着。时至今日, 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都空前繁荣的背景下, 人们终于对此有了更多的关注、反思和讨论。教育实践工作者往往指责理论工作者一味躲在书斋里做学问, 较少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火热的教育实践, 所阐述的教育理论较少针对实践, 也难以解释或解决实践问题, 也就是所谓的“教育理论是灰色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常常抱怨教育实践工作者只是埋头于教育事务, 无视教育理论的普遍指导意义, 生搬硬套或者仅凭自己的经验和热情盲目、感性地工作, 也就是所谓的“没有理论洗礼的实践是盲目的”。双方各执一词、各认其理、各行其是, 互不相让。尽管存在争议, 但教育理论工作者却显得苍白和无奈, 毕竟许多重大教育实践问题都没有得到很有力的解释, 更没有找到解决的有效路径。人们普遍认为, 教育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而空洞陈旧, 在面对教育实践时显得特别无奈、无力和无用。因此更多人认为, 教育实践从来都是正确而不容置疑的, 在其与教育理论发生矛盾甚至冲突时, 一切不和谐和错误均归于教育理论, 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育理论源于教育实践, 也附属于教育实践。这样, 教育实践几乎成为所有人行动的神圣准则, 也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求得理论突破的唯一希望所在, 尤其在我国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教育科研项目资助力度不断加强的今天, 各级各类教育科研项目资助凸显了解决教育问题的实践导向, 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无奈地由学科中心转向了问题中心。
在教育科研项目资助中,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敏感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所以存在相互脱离的现象,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有不可推御的责任。近年来, 我国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被功利主义所笼罩, 急功近利地要求教育科研直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轻视乃至排斥有实际效用的教育理论研究, 导致立项的所谓“实践研究”多而肤浅, 理论研究由于缺乏政策和经费的支持而难以深入开展, 出现了“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而能有力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成果匮乏”的现象。其实, 教育理论是一门建立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应用理论, 在终极意义上, 教育理论具有实践依赖性。教育存在决定教育意识, 教育实践决定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来自于教育实践, 又作为一种独立的革新力量作用于教育实践, 而且是教育实践的合理内核。同时, 教育实践是智力性实践, 本身就涉及理论、包含理论, 人们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必然要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 也就是说, 在教育实践背后都存在着某种或某些教育理论的支持, 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
理论有两种基本指向, 一是解释或预测, 二是规定或建议。与这两种指向相对应, 可以将理论分成解释理论和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 应用理论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也就是说, 应用理论是关于如何改进的建议或规定, 其主要功能是指导实践。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正确认识教育理论的作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考虑对能够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有效性项目给予资助, 提高项目资助的有效性。2008年8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如何提高科研相关性》一文, 介绍了英国苏塞克斯大学两位博士Paul Nightingale和Alister Scott对科研资助者提出的十大建议。这些建议对提高教育科研项目资助的有效性, 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有很多启发。笔者据此也对我国的教育科研资助提出十点建议。
一、对于难以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科研项目不要资助
目前, 部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科研价值观都存在误区。比如, 教育理论工作者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主义的所谓学术研究, 忽视教育实践, 走所谓“纯学术路径”;而教育实践工作者则过于强调教育科研成果应该是具体的针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忽视学术理性, 走所谓“纯实践路径”。事实上, 正如英国教育哲学家迪尔登所指出的, “理论与实践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绝对地优先于另一方”, “理论与实践是以一种相互促进的方式而共同存在的”。从根本上讲,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单向的关系, 而是双向互动的。教育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 汲取了实践的营养, 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关注的焦点与其停留在教育实践对理论的批评上, 不如落实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上。就是说, 不要资助难以解释或不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科研项目。
二、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摒弃所谓的“学术影响”偏向
教育科研资助者要明白, 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与“学术影响”不完全是一回事。这里的有效性主要指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解释或解决的有效性, “学术影响”则是看论文的发表、转载等要素,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语境。近年来,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控制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更多地采用绩效评价, 都使用绩效指标, 而任何指标都有“一刀切”的倾向, 于是就会出现“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情况。比如, 评价教育科研成果时若更多地注重论文发表和引用指标, 就会导致教育理论工作者只关注论文的发表、转载和引用率, 而对于科研成果是否有助于解释或解决实践问题就不那么重视了。我们应该强调, 教育理论要在关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 以追求教育真知的姿态超越实践、引导实践。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摒弃所谓的“学术影响”偏向, 把评价科研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教育实践上来。
三、要鼓励和保护那些力图解决综合性教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项目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活动, 涉及教育学内部许多分支学科和教育学以外的许多问题, 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然而, 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者多是教育学内部分支学科的研究者, 对项目的评审也一直采用同行评议的办法进行。许多重大的综合性教育问题都需要跨学科的解决方案, 而同行评议者都是学科专家, 遵循的标准都是“学科内部”标准, 很难对综合性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导致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的立项、成果的发表一直都困难重重。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要深刻认识这一问题, 提倡不同学科研究者共同合作申报并研究综合性教育问题。如果传统的项目资助评审机构无法完成跨学科评估的任务, 则可以成立专门的评审机构来支持有效性明确的跨学科研究。
四、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不能等同于有效性项目
正如前文所说, 教育问题需要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要对那些力图解决综合性教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实施鼓励和保护政策。但是, 由于教育研究者多为学科专家, 他们为了获得教育科研项目立项, 可能会设计出一个糊弄人的跨学科研究框架, 其实质性内容还是分学科, 甚至就是一个学科的研究。其实, 跨学科研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跨学科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更为科学全面地揭示教育规律, 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推动教育不断发展。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不能简单地将跨学科性等同于有效性, 而要关注项目本身的有效性。
五、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打破教育单位垄断教育科研经费的局面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教育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然而, 我国各级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都只在教育系统内组织申报, 只有教育单位才有资格获得经费资助, 这一限制性条款违反了平等竞争的精神, 也不符合教育专业技能在社会中广泛分布的现实格局。其实, 在当今社会, 教育专业技能分布广泛, 很多社会组织、企业、慈善机构也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 教育科研申报要对社会开放, 改变“由教育单位研究教育、就教育论教育”的现状, 使研究工作从教育中跳出来, 站在社会系统的高度, 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教育问题。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打破教育单位垄断教育科研项目的局面。
六、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强化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 从历史的观点看, 实践先于理论。即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 也有一些没有理论体系指导的实践。因此教育科研要转变研究方式, 改变时下“尚书斋式”的研究方式, 实施“田野作业”, 提倡以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宗旨, “到现场”去感受、体验、体会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问题自觉理性地进行反思, 唤起他们内心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再生, 引起他们对教育生活意义的深层次思考。所以,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在项目评审指标中设置并强化项目有效性的标准, 在同行评议的专家中除学科专家外增加教育实践专家, 在项目评审要求中除教育学术性标准外还应更多地考虑教育实践价值标准。
七、教育科研项目申请书应有对教育实践有效性的评估
教育实践是活生生存在着的, 它的生机活力和多样形态的存在方式使它与抽象的教育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 生命之树常青。”教育理论的抽象和一般意义不应成为其远离教育实践的借口, 而只有在分析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问题的过程中, 教育理论才能“活化”, 才能实现有效性。因此, 为确保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教育实践的, 项目申请书就应要求申请人标明对于探究教育实践涉及的各个方面及其特定的研究需求的清晰、准确的看法。在同行评议中也要强调有效性准则, 要求评审专家明确解释他们是如何作出项目有效性判断的, 凡不能提供项目有效性解释的评审专家, 其评审意见均不得采用。
八、要对综合性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进行长期资助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清醒地看到, 从教育实践出发, 切合教育实践的跨学科研究既费钱又耗时, 需要有一种制度构架对此类教育科研项目进行长期的支持和有力的投入, 还需要稳定的配套政策, 否则就可能出现“蜻蜓点水式”的、未得出对教育实践有效的所谓“跨学科研究”成果。因此, 要鼓励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合作开展研究, 鼓励进行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合作研究, 鼓励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形成新认识、创造新成果。
九、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对成果转化问题进行考量
毋庸讳言,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张力, 理论归根结底来自于实践, 又要回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只有脚踩理论和实践这两只“船”, 才能使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不再是“灰色”, 不再是实践的“应声虫”, 从而有更旺盛的生命力。然而, 这样的研究成果实在是太少了。事实上, 立项的很多项目从本质上就缺乏转化为实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立项时, 同行评议仅采用了“学科内部”标准, 或者研究人员根本没有注意教育实践需求, 或者缺乏与实践方面打交道的积极性。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在立项时就要考虑成果能否转化的问题。
十、教育科研资助政策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神
教育科研需要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组成研究共同体, 为研究者提供新的信息和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教育实践问题能得到解释、解决, 理论问题能得到生成、提升。因此, 教育科研资助政策制定者要本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科研资助政策。对于既得利益者举起“学术质量”或“实际效用”来妨碍研究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的想法和做法, 不能退让也不要害怕, 因为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最终是要体现在解释、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有效性上的。在同行评议中, 牵涉不同的价值观念时也需要通过有效性来整合分歧意见并作出决策。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简称《骨干教师计划》)的管理,保证资助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为取得预期成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资助项目的管理(包括计划实施、结题、验收、奖励、经费管理等)是教育部对项目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教育)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高等学校和项目负责人要各负其责,共同做好资助项目的管理工作。
教育部作为实施《骨干教师计划》的主管部门,负责《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的宏观管理。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实施,审批有关重要事项。对计划完成情况、成果、信息等实行跟踪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教育)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负责所辖高校《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的宏观管理。对计划完成情况、成果、信息等实行跟踪,并按规定及时向教育部报告。
高等学校应将资助项目列入本校的重点科研计划,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管理,严格遵守资助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以保证资助项目研究队伍的稳定、条件落实、计划实施、财务管理和结题评议,并按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资助项目的计划实施、经费使用、结题总结。第三条 本办法是管理资助项目的重要依据,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受资助单位、受资助学校、项目负责人均应严格执行。
第二章 计划实施
第四条 教育部鼓励项目承担人在研究计划中,对研究工作进行创新,但涉及预定目标、研究内容有实质性变动等情况,项目负责人须提出报告,经所在学校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主管部门报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审批。
第五条 受资助学校必须保证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在项目资助期间的稳定。特殊需变更的,按下列规定报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1.项目承担人因工作调动,调出、调入单位应根据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结题的原则进行协商。调入单位具备保证资助项目实施的条件,调出单位同意将项目转调入单位执行,可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主管单位签署意见后报送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审批。调入单位不具备条件,项目负责人应在原单位继续项目研究,并完成结题、总结。不能继续项目研究的,由原单位提出申请,办理终止手续。
2.研究团队的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得代理或更换。遇有特殊情况(如出国、病休等)离开该项目研究的,项目负责人须安排本研究团队内其他项目参与人代理,由所在学校报主管单位审批后,报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备案。无合适人选代理的,应申请办理终止手续。项目承担者因故离岗的,由原单位提出申请,办理终止手续。
3.办理终止手续时,项目负责人或单位需说明不能继续进行项目研究的理由、已有经费支出的必须列出清单,并按第二十条的规定追回经费。
第六条 在计划执行中,项目负责人须填写《〈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中期进展报告》(以下简称《进展报告》),分别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教育)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汇总。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将随机抽样检查。
第七条 受资助学校,每年年终填报《〈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管理工作报告》(以下简称《管理报告》),并对本单位受资助项目的执行与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于次年3月31日之前报送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管理报告》填写质量与按时报送将作为教育部评价受资助单位资助项目管理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八条 对不能认真开展研究工作,经费使用不当,不按时报送《进展报告》的受资助者,主管单位或所在学校要及时报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将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九条 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将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对资助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第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建立重大科研成果通报制度。凡是受资助的骨干教师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要及时向教育部通报。通报工作情况的及时与否是教育部评价受资助单位、高等学校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 结题、验收与奖励
第十一条 资助项目在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要填写《<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总结报告》(简称《总结报告》),内容包括研究工作总结、结题简表、研究成果目录、完成论著目录以及项目代表性论著等。
第十二条 资助项目实行验收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教育)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受教育部委托负责对受资助项目进行验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受资助项目由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验收。
第十三条 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按计划结题并报送《总结报告》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继续报送《进展报告》,并说明原因及申请延长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由所在学校或主管单位签署意见,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核准后生效。
第十四条 对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按时报送《总结报告》又不在规定的期限提出延期报告的项目负责人,分别由主管部门和直属高等学校负责上报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备案。教育部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同时,自实际结题年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教育部重点、重大等项目。
第十五条 终止计划实施、撤消的项目,凡已有经费支出的,也须按第十一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报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 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按规定标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字样和受资助项目代码。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的英译写法统一为“Supported by Foundation for University Key Teacher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受资助项目代码由14位字母和数字组成,统一格式为:GG(2位)?/B>一级学科代码(3位)?/B>学校代码(5位)?/B>1***(4位),1代表首批,“*”为教育部下发项目审批表序号,不够三位的,序号前补0够3位。以北京大学第32个项目“拟南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筛选具重要功能的基因”为例:项目代码为GG-180-10001-1032。
未按规定标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字样和受资助项目代码的不予验收。
第十七条 《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结束后3年内,项目负责人应填写《<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跟踪表》,内容包括新发表的专著,论文及引用、奖励、申报专利、技术转让及成果鉴定和推广效益等情况,地方和部门院校需经主管部门审查、验收、签署意见,《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结束后的第三年7月30日前报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备案。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由本校负责《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的审查并签署意见,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组织验收,《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结束后的第三年7月30日前报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八条 教育部根据《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的《进展报告》、《总结报告》、跟踪管理情况和所在单位的《管理报告》,在项目结束3年内进行综合评审,对于项目执行优秀的人员将给予奖励,并对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将通过教育部重点项目进行滚动资助。
第四章 财务管理
第十九条 资助经费将分拨至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受资助学校应按项目单独建帐,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简称《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在本单位财务部门和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的管理监督下,项目负责人按计划资助支配使用,任何单位、个人无权截留、挪用。
教育部定期审计《骨干教师计划》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受资助学校和主管单位应主动配合、协助教育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及财务部门的检查。
第二十条 终止、撤消的项目,教育部停止拨款。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负责通知所在学校将项目已拨经费的余额退还教育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凡本办法规定的有关受资助学校和主管单位的报送、报批事项,受资助学校和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挂号邮件报送,期限以邮戳为准。对报批事项,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在收到报告后两个月内办理有关手续并予以批复,批复后生效。
第二十二条 资助项目获得的应用成果,有关部门、受资助单位、项目组成员应大力推广,促其转化为生产力。
第二十三条 受资助单位、项目负责人对资助项目管理不善、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擅自对人员及项目实施作重要变更且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将予以通报批评,并撤消对有关项目的资助,收回对有关项目的全部已拨经费。同时,不得申请教育部重点、重大项目。
第二十四条 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管理办公室设在教育部科技司。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第二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由教育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美国拟加大力度资助以色列项目等 篇3
导弹防御局还有望再拨款5.2亿美元用于资助以色列的其他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大卫投石索导弹防御系统和在研的箭3高空导弹防御系统。一旦这笔款项获得批准,将超过白富和国会最近几年为铁穹防御系统申请或增加的资金额度。2012年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指出,他们希望到2015年批准为铁穹防御系统投资6.8亿美元。
铁穹防御系统主要用于拦截近程导弹和火箭弹,2012年初具备作战能力,近期通过升级还可拦截远距离武器。但以色列空军仅采购了5套铁穹防御系统。据以色列官方统计,铁穹系统成功拦截了绝大多数来袭的火箭弹,拦截率高达84.6%,但这一战绩遭以色列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质疑,其中一种说法是“铁穹”系统的拦截率仅接近于5%至10%。
(雨丝)
以研制新型超声速空对地导弹
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超声速精确空投武器。该武器目前在西方国家中还没有直接的对应型号。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在2013年4月巴西国际防务站上首次展出这种武器。该导弹名为战神,是一种用于远距离精确打击的空对地导弹。极高的速度使得这种导弹在现代防空系统面前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战神导弹采用大号的单室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超过100千米,采用GPS/INS复合制导,制导与控制系统位于弹体前部,可携带爆破战斗部和破片杀伤战斗部,战斗部位于导弹的中部。该武器的空中总重量为500千克,长4.4米,直径为306毫米。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称该武器目前已处于最后的研制阶段,其设计与分系统均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大约2年内可以进入交付阶段。该公司还称这种导弹将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战神导弹可由F-16战斗机携带,也与其他多种固定翼平台兼容,最大投放高度为12000米,由火箭发动机推进至超声速。该导弹具有全天候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可用于攻击通信中心、防空站、军事基地、后勤基地等多种地上目标。(雨丝)
美ISR项目发展面临困境
美国国会研究机构(CRS)称,由于缺少综合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计划以及财政预算削减,美国ISR项目发展面临困境。CRS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缺少长期投资战略以及财政预算削减,ISR将继续成为国会担心的问题。美国国家情报(DNI)主管表示,预算削减将推迟重大系统的采购,并使老式侦察系统退役。2014财年的预算请求表明,DNI试图保护情报机构人员,而将预算削减集中于ISR系统和其他昂贵的情报搜集平台。
CRS称,对于国家执法和军事行动来说,ISR系统必不可少。但是,它们昂贵且复杂,并且要处理好各渠道信息的融合问题。负责设计、采购、使用这些系统的机构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在当前及未来军事行动和国家执法对ISR系统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ISR系统的长期采购计划却始终不确定。
部分独立研究者建议,应当制定ISR体系架构或发展路线图,用于确定ISR需求、采购及部署计划。不过CRS认为,要使相关计划达成一致并不容易,需要考虑情报机构、国防部以及华盛顿政策制定者等方面的不同意见。(雨丝)
加拿大再度考虑参与美国导弹防御计划
加拿大再度考虑参与美国军方地基导弹防御系统。而据加拿大国防消息称,加拿大正在考虑能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作何贡献,最可能的是提供土地安装预警雷达。
2004年,加拿大政府曾考虑在加拿大北极设立导弹防御雷达站点。但一年之后,加拿大决定不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2013年4月21日,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长称,有必要讨论加拿大参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事宜。加拿大的兴趣集中在地基中段防御系统,该系统包括地基拦截导弹、支持系统和火控系统。其拦截器已经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葛里利堡和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
加拿大国防部在2001年和2002年的一系列报告中,已经为参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奠定了基础。其中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能从利用加拿大领土中得到益处。根据2001年的一份解密报告《加拿大可能参与弹道导弹防御》,这种参与可能包括在加拿大东海岸部署跟踪与目标控制传感器。该报告认为,要妥善解决中东的威胁,就需要在东海岸部署系统,由国防部的太空指挥部进行准备。加拿大的增值作用是提供一个地方部署此类系统。从加拿大进行靶弹的跟踪与目标控制要比从美国大陆实施快2分钟~3分钟。
渥太华里多研究所负责人称,保守党政府出于对朝鲜导弹计划、伊朗核武器研究的担忧,试图使加拿大参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复活。(雨丝)
意向莱茵金属公司订购40毫米榴弹
意大利武装部队与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870万欧元的合同,订购超过50000发增强型40毫米×53毫米榴弹。意大利成为继加拿大和丹麦之后第三个为武装部队装备莱茵金属公司先进榴弹的北约国家。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4
一、有效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特征
关于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第四卷) 中指出:大学教师发展 (或称开发) 广义上指发生在大学教师身上的总体变化, 这些变化源于学校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狭义上指为改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或更多职务上的成效而设计的一些发展项目。教师发展常常包括四个层次和维度: (l) 教学发展—改进课程的设计, 改进教学技能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 专业发展—改善专门技能或学科研究; (3) 管理发展—提高管理职能方面的成绩; (4) 个人发展—改进大学教师对自身的理解, 改善他们的社会和组织环境以及对自身工作的态度[1]。教学发展主要指通过改善教学条件,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其目标是使大学教学变得更为成功和令人满意。当然, 教学发展与教师其它方面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比如在美国, 教师发展重点放在教学发展上, 但也重视个人发展。
一个成功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对大学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可以从大学教师发展的模型说起。伯格威斯特 (William H.Bergquist) 和菲利普斯 (Steven R.Phillips) 于1975年在《有效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组成部分》一文中提出了第一个模型, 它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大学教师发展是由教学发展 (过程) 、组织发展 (结构) 和个人发展 (态度) 三块相关的活动组成的。大学教师发展应该在态度、过程和结构三个层次上展开的, 如果仅仅注重一个层次的变化, 教师发展的项目便断难获得成功。后来伯格威斯特又将大学教师发展的三个维度即教学发展、组织发展、个人发展和三个组成部分即过程、结构、态度综合到一起, 认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并且任何大学教师发展都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 (林杰, 李玲, 2007) 。可见高校教师发展项目是与高校的制度环境和教师的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 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发展项目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 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
一个良好的教师发展项目能够通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开阔教学视野, 开展教学研究和进行教学研讨等活动, 使教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钻研教学方法, 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教育技能, 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能够有效改进教师的组织发展。
合作是教师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2]。一个良好的教师发展项目能够通过教师和管理人员组织的教学活动和管理研讨等形式, 改善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所在的组织环境,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设良好的组织氛围。比如教学研讨活动、学术沙龙和工作坊等项目, 通过教学院长、系主任、专职教师和教学发展专家之间的互动, 形成较好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制和互助合作的氛围, 有利于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3. 能够有效增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一个良好的教师发展项目能够激发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和追求, 推动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例如通过团队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 增强教师对教育功能和价值深刻认识而产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也可以使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个人层次的咨询服务类的活动则可以帮助教师做好人生规划, 促进职业发展, 提高教学技能, 改善心理健康, 提高工作满意度。
4. 能够设计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
这是一个良好的教师发展项目能够开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以往对教师的培训主要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为目标, 如学位提高班、骨干教师进修班和出国进修班等, 它与教师的长远发展和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变化, 教师要胜任新形势下的教学变革, 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 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技术应用水平, 需要不断地学习研讨以促进教学反思。高校如何把社会要求和教师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 不是通过强制性的培训命令手段而是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引导和多种形式项目的开发来吸引广大教师参加, 这些日益显得重要。
二、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开发面临的困境
1. 大学评价制度对教师传递的压力太大。
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大学排名的提升, 提高学校的地位和知名度, 制定了长远的科研目标, 包括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指标、发表专著和论文的数量等。学校把这些任务分解到各学院, 学院最终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们背负着沉重的科研压力, 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上, 有的教师甚至于心力交瘁, 处于焦虑状态中。另外从教学科研获益的角度来看, 投入科研项目的收益也远远高于投入教学的回报。很多高校的科研大户虽然是教师身份, 也很少上课, 却往往获得名利双收的结果。
2. 高校职称评定制度对教师设置的科研要求较高。
高校职称评定标准是一根指挥棒, 它决定着教师的追求和精力的投向。高级职称评定的要求中不仅有教学业绩要求, 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科研业绩要求。评定教授的标准主要包括教师发表的论文论著、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以及科研成果奖项是否达到学校要求, 这些都是硬指标, 而教学业绩只是软条件, 主要是看教师是否能系统讲授几门课程, 教学质量能否达到优良水平。因此很多教师不愿在教学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一位承担大量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并且深受学生喜爱的40岁讲师, 由于职称问题尚未解决, 在接受我们访谈时下定决心:前十年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了, 后十年一定要把精力放在科研上。这位老师的“感悟”令人深思, 这似乎验证了教学是保健因素, 科研才是激励因素, 对大学教师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的说法[3]。
3. 大学激励机制对教师教学发展的吸引力不足。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大环境下, 大学很多教师失去了参与教师发展活动的热情, 一些教师没有对教师工作的自我体认和自我反思, 甚至有些教师会问:参加教学活动对我有什么好处?除了强制性的教师教育活动如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教学技术培训等必须参加的项目外, 其它可选择性的教师发展活动很难吸引大量教师的参与。因此在目前的学校大环境和氛围下, 创新设计好的教师发展项目非常必要,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必须设计更好的激励机制来吸引广大教师, 使他们对教学发展产生动力和追求。
三、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开发的实践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作了“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的主旨报告, 他呼吁高校“重新认识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建设一支高水平、能奉献的师资队伍”和“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使命光荣而任务艰巨。2010年1月江南大学成立了独立的教师发展机构———教师卓越中心, 这是学校审时度势, 根据目前高校教学问题凸显的现状, 通过海外进修学习和国内经验交流而制定的一项管理机制改革, 目的在于整合现有教学资源, 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 创设一个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的平台,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学习研讨和教学实践项目开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并入了教师卓越中心, 承担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和高等教育院校研究两方面的职责。为了推动教师参加教学研究, 高教所推出了“教师卓越工程计划”, 以教育科研项目的形式引领广大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
1.项目目标。
增强高等教育研究的服务性和针对性, 促进学校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师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高等教育研究所特设立江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教师卓越工程”项目, 以鼓励教师针对教学现实问题, 研究先进经验、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增进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推动研究型教师培养和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2.项目组织。
项目申报对象为学校热爱教育事业并追求教学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的专职教师;采取个人申报和学院推荐相结合的申报方式, 各学院在组织教师自愿申报的基础上, 根据教师总数及申报名额限额推荐。申请的项目名称必须与教师所任教的专业相一致, 课题组成员原则上是与专业相关的在职教师。“教师卓越工程”项目由高教研究所统一负责申报、评审、立项资助、公开课交流和结题验收等管理工作, 项目完成时间一般为2年, 每个项目资助经费5000元。
3.项目考核。
“教师卓越工程”项目立项后, 项目组必须能够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卓越”。结题要求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和研讨反思, 具体要求为: (1) 由课题主持人或课题组主要成员在面向全校的“精品展坛”上开设一次公开课, 供全校教师观摩。在精品课展示的基础上, 由教师卓越中心和主持人所在学院共同组织相应的研讨交流, 届时申请人将介绍教学经验, 邀请相关专家对公开课予以点评, 听课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 (2) 由课题主持人组织一次学院层面的主题教学、教研交流活动, 积极推动所在专业及学院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在“共同卓越”的基础上成为“实践反思型教师”。 (3) 课题组公开发表一篇教学研究论文, 提交一份教育教学感悟小结供全校教师参考和分享。
4.实施效果。
“教师卓越工程计划”第一批项目实施以来, 全校有27个项目正式立项, 课题组吸引了150多位教师参与项目的研究, 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10。目前已进行了多次公开课的全校展示, 受到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和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一位项目主持人说:“本人认为通过公开课展示和教学讨论等活动, 我受到很多启发, 对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一位教学副院长在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后点评道:这项活动很有意义, 组织得很好, 对推进这门课程的教研活动有帮助, 其它课程可以借此形式推广。公开课的展示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有的高水平教师的课吸引了几十位青年教师观摩, 青年教师通过听课和评课等环节受益匪浅, 深刻理解了“堂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位新教师听完一堂老教师的公开课后发表感慨:要向老教师好好学习, 今后对待教学工作要更加认真些, 每节课下来要不断地体悟和反思。通过“教师卓越工程计划”, 新老教师们聚在一起, 共同探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安排, 评价课堂教学的得失, 为更好地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起到了引领作用。
我们认为一个教师发展项目的设计和推广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好的激励机制, 能够吸引教师积极投入和参与;二是要能够使教师在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项目开展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 具有生命力。最终要通过大学制度环境的设计和运行机制的引导, 使高校教师发展从政府和学校行为转化为教师发展中心和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 从而形成良好的高校教学文化氛围。
目前国内高校纷纷筹建教师发展机构。据调查发现, 设立中心机构是美国高校开展教师发展活动最主要的形式, 其中, 72%的研究性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大学都设立了这种组织。建立专门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做法至少是美国高校对教学使命和教育质量承诺的象征[4]。依托教师卓越中心这个平台, 探索符合国情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和项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发展的比较研究, 借鉴国外高校教师发展丰富的理论和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需要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校的使命制定多种形式的教师发展计划, 为教师提供各类教学发展项目。随着教师发展项目的深入展开,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 如新手型教师、职业中期的讲师和副教授、职业后期的资深教授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师发展项目, 为他们提供微格教学、个人咨询、教学讲座和研讨、学术沙龙、进修访学、精品课程专题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TORSTEN HUSEN.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第四卷) [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0:421.
[2][3]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158.46.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5
根据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和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本基金会”)章程,为进一步发挥本基金会在促进科普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资助、支持各类社会机构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对社会机构需要本基金会资助的部分公益科普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管理进行规范运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申报条件
1、经政府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有较高社会公信度的本市社会机构,包括学校、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指导站、社区活动中心以及其他公益性社会组织等。
2、申报的项目要符合本基金会宗旨以及公益科普项目的有关要求。
3、资助的公益项目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科普能力,带动社会捐赠。
二、项目类型与资助形式
1、现金资助类:科普展览与活动、科普展品研发(包括科技成果科普化)、科普研究、科普影视作品、科普出版、科普设施(科普屋/角)以及其他能产生良好社会效果的公益科普项目;
2、实物资助类:流动科技馆展品展项等。
其中,现金资助类项目可以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短期能完成的项目;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已连续开展多年或项目必须连续开展三年以上的长期项目;或者是具有突发性,时效性或受有关政府部门委托实施的特殊项目。
三、申报评审程序
1、需要本基金会资助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由负责实施的单位向本基金会提出申请,填写《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社会公益科普项目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如有匹配资金请注明,评审时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考虑。
2、本基金会在接到申请表后,依据本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和本基金会的预决算立项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认定,通过后报项目评审小组评审。
3、项目评审小组根据上报材料召开评审小组工作会议,对项目提出评审意见。
4、项目评审小组由本基金会部分专家委员会成员和本基金会工作人员组成。
5、申报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资金在10万元以下的由项目评审小组出具评审意见,10万元以上的项目评审小组须经本基金会专家委员会论证后出具评审意见,所有申报项目的评审意见报理事长办公会议审批。
6、本基金会定期通过网络向社会公示资助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接受社会监督。
四、项目管理
1、本基金会资助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获资助的项目凭本基金会的资助通知书,由项目负责人与本基金会签订《项目资助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并按程序实施项目。
2、获资助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须单独立帐,指定专人负责款项的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资助协议书》中的约定使用资助经费,超出的部份不予追加。
3、获资助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向本基金会提交《项目实施情况反馈表》,5万元以上的项目提交《项目实施情况报告书》,并向本基金会提供项目的图片、录像等资料归档。本基金会可优先使用、宣传相关成果。
4、获资助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在实施过程以及对外宣传时,须说明该项目由本基金会资助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维护本基金会的公信度。一旦发现违法违规情况要追究项目责任人责任,并撤消资助,追回资助款。
5、本基金会工作人员不得代为申请项目资助。
6、对所有资助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由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及受益对象进行察看、访谈,定期以书面形式向理事长办公会议反馈。项目结束时,由本基金会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7、对本基金会资助的社会公益科普项目须进行专项审计。
五、附则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6
一、学生资助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各级资助机构对资助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管理混乱。资助工作人员认为资助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量大,并且不属资助工作,所以对学生的申请材料、银行的发放清单和资助报表等档案材料乱丢乱放。当相关部门检查或审计需学校提供时,无法提供,更无法补齐。
(二)大部分学校和资助管理机构无档案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学生资助活动形成的档案材料不够规范。比如:银行代发资助金额后,打印给学校的银行发放清单是“工资条”式的清单,给资助管机构的银行发放清单是几万人汇集一起的流水名册表,银行发放清单上无任何签章,佐证档案材料不规范,效力不够。
(三)大部分学校和资助管理机构没有专用档案室,“六防”设备不配套,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盒,都无法购置齐备。硬件环境设施不齐全,引起有资助档案材料的也积满尘埃,甚至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
二、学生资助项目档案管理的策略
管好用好学生资助档案,是协调单位各项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运行的有效保证。因此,本人仅从规范学生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做法,提出以下管理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策略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提升资助人员素质的措施
加强对资助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专人或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确保资助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策略二:规范学生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资助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分类和保管期限
⒈资助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两个原则:凡是反映学生资助项目业务活动、具有查考利用和凭证作用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凡是属应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建档立卷,实行单位或学校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2.资助项目档案的分类与归档标识符号
(1)资助项目档案的分类
目前,全国各省市相关管理部门对资助项目档案的分类无统一规定。因此,本人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档案管理法规和学生助学金资助项目管理工作的规定以及经济专项审计的要求等,设定“资助类”一级档案目录,按各资助项目的工作流程所形成的档案材料设二级类目。具体分类如下:
①资助业务活动形成档案的一级类目有:资助类、会计类、实物类和声像类。
②资助业务活动形成的 “资助类”二级档案类目有:管理性文件﹙文书类﹚、报表类、学生申请类。
③各级资助管理部门涉及资助项目的档案情况:学校涉及资助项目一级类目的档案有资助类、会计类、实物类和声像类。涉及“资助类”档案的二级类目分为:管理性文件﹙文书类﹚、报表类和学生申请类。各级资助业务主管机构的资助项目档案的分类与学校相同,无“学生申请类”档案材料。
(2)统一资助项目归档的标识符号
资助业务活动形成的“资助类” 一级类目的归档标识符号,按资助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而定。涉及的会计类、实物类和声像类一级类目归档的标识符号,分别按会计类、实物类和声像类的规定执行。
⒋资助项目归档的时间和保管年限
归档时间一般是每学期末由学校和各级资助部门整理归档,保管二年后向单位档案部门移交。由于资助项目属经济专项项目,经费来源分别来自于中央和各省市级财政。因此,资助项目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
(二)学生资助项目档案整理
将资助业务活动中所形成的管理性文件、报表类、学生申请类的档案材料,依据各类档案材料的整理办法进行收集、分类、排序、编号、装订、编目、装盒等,使之完整和有序化。
⒈资助项目管理性文件、报表类和学生申请类档案材料的整理方法
(1)整理原则: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2)整理流程:收集材料→分类→排序→装订→编制页码→编制归档号→编制卷内文件目录→填写备考表→装盒,共10个环节。
(3)归档要求:归档文件收集要齐全完整。按“件”收集装订保存。对破损、字迹模糊、漏页的文件要进行裱糊、复制或补齐,复制件要清楚并附于原件一并归档。长期存储的电子文件应使用不可擦除型光盘。
(4)排序:按学年、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分别以资助项目分类编制流水件号。
(5)编号:编印页码号时,印单面的,在右下角编页码,底稿接着正文顺着编;印双面的,正面在右下角编,反面在左下角编;要求用黑色笔、钢笔手写或页码机编页码,不能用铅笔、圆珠笔、红色笔编页码。
(6)装订归档文件: 归档文件按“件”装订。文件的正本与定稿为一件; 正文与附件为一件,附件为两件以上并可单独成文的可分别计算件数; 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 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来文与复文为一件; 会议记录为一件;督查材料视具体情况合为一件或分为数件。考评材料视具体情况合为一件或分为数件;汇总报表为一件;明细表或名册表单一件;学生申请表和其提供的证明材料为一件。
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转发件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來文在后;汇总表在前,明细表或名册表在后。
(7)归档章式样及填写方法:在每份文件首页使用红色印泥在右上角空白处盖档号章,在盖档号章内使用红色印泥盖对应归档标识符号章。
(8)编制卷内文件目录:没有安装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单位,采用EXCEL办公软件按以下表样的格式,以盒内文件归档号顺序编制录入归档文件目录信息。
(9)填写备考表:备考表由卷内文件情况说明、立卷人、检查人、立卷时间组成。备考表填写完毕后,统一用A4纸打印,应置于卷内末页。
(10)装盒:按“类别”顺序装入档案盒。卷内文件目录置于盒内文件之前,备考表置于盒内末页之后。
2. 档案盒封面、脊背的格式和标注方法
(1)“档号”填写分类号(类目代号+项目代号)——案卷号。档案盒封皮及背脊上的“档号”填写分类号,年度——卷盒号。“案卷题名”填写资助项目名称。
(2)档案馆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的档案编制的代号。
(3)“案卷题名”填写本卷档案资助项目的名称或主要内容。
(4)“立卷单位”填写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5)保管期限:统一盖章。
以上内容需要盖章时,要用刻制的字模或阿拉伯号码章蘸红色印泥,保持档案盒清洁、美观。
(三)资助项目档案的交接和移交
1. 各校资助管理工作人员工作变动,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交接双方、单位负责人应在移交清单上签字。交接目录一式3份,单位存档1份,由交接双方各执1份。
2. 学生资助项目档案按学年分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进行归档。学期结束后,由单位﹙学校﹚资助业务部门整理学生资助项目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完成后,由资助业务部门保管二年,二年后资助业务部门将资助项目档案向单位档案部门移交。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7
论文内容要求
论文主要内容基于各级基金自主项目或者有重大科研成果突破项目, 涉及国内外技术创新、应用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成果和研究结果, 有实际应用背景、实验结果、独创思想或创新应用成果。
论文格式要求
1.中英文主标题和中文摘要、关键词;
2.作者中文个人简介 (包括姓名、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 , 工作单位、详细通信地址及电话;
3.论文篇幅请尽量控制在4000字 (4页) 以内 (A4纸、5号字、通栏排) , 图、表一般不超过5幅, 图表中如有英文一定要译成中文;
4.请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和可以公开的批准编号, 以及国家或者省、部委级的重点攻关项目名称和可以公开的编号;
5.外文字母分清大、小写, 文中科技词语、计量单位与符号应符合国家公布的标准要求;
6.给出必要的参考文献 (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及版本、文献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 , 并在文内用上角标标出。
权利和义务
1.不得涉及国家机密及其他保密协定所规定不可公开披露的项目及内容, 凡是涉及和隶属保密部分, 请作者慎重处理, 文责自负, 本刊恕不承担泄密责任。
2.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 默认投稿者同意将《电子产品世界》杂志作为论文发表的优先选择, 不得同时将来稿或部分投给其他刊物。
3.本刊将向优秀稿件的作者提供丰厚稿酬。
4.稿件一经录用, 版权归本刊所有, 本刊按照法律规定的方法在本刊的网络媒体或其他方式使用该作品时, 不再另行通知作者和另行支付作者稿费。
5.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留底稿, 超过3个月未接到通知者请与编辑部联系, 录用稿编辑部有删改权。
6.学生投稿注意事项: (1) 学生投稿论文需要有责任导师的审阅批注。 (2) 论文结尾请指明作者的创新点和技术特点、观点。
投稿及联系
投稿论文请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到article@eepw.com.cn, 邮件标题请注明“基金论文”, 并请将相关内容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请在邮件中注明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及手机电话, 便于编辑部与作者及时联系。来信请寄: (100038) 北京复兴路15号138室《电子产品世界》编辑部收。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8
论文内容要求
论文主要内容基于各级基金自主项目或者有重大科研成果突破项目, 涉及国内外技术创新、应用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成果和研究结果, 有实际应用背景、实验结果、独创思想或创新应用成果。
论文格式要求
1.中英文主标题和中文摘要、关键词;
2.作者中文个人简介 (包括姓名、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 , 工作单位、详细通信地址及电话;
3.论文篇幅请尽量控制在4000字 (4页) 以内 (A4纸、5号字、通栏排) , 图、表一般不超过5幅, 图表中如有英文一定要译成中文;
4.请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和可以公开的批准编号, 以及国家或者省、部委级的重点攻关项目名称和可以公开的编号;
5.外文字母分清大、小写, 文中科技词语、计量单位与符号应符合国家公布的标准要求;
6.给出必要的参考文献 (包括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及版本、文献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 , 并在文内用上角标标出。
权利和义务
1.不得涉及国家机密及其他保密协定所规定不可公开披露的项目及内容, 凡是涉及和隶属保密部分, 请作者慎重处理, 文责自负, 本刊恕不承担泄密责任。
2.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 默认投稿者同意将《电子产品世界》杂志作为论文发表的优先选择, 不得同时将来稿或部分投给其他刊物。
3.本刊将向优秀稿件的作者提供丰厚稿酬。
4.稿件一经录用, 版权归本刊所有, 本刊按照法律规定的方法在本刊的网络媒体或其他方式使用该作品时, 不再另行通知作者和另行支付作者稿费。
5.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留底稿, 超过3个月未接到通知者请与编辑部联系, 录用稿编辑部有删改权。
6.学生投稿注意事项: (1) 学生投稿论文需要有责任导师的审阅批注。 (2) 论文结尾请指明作者的创新点和技术特点、观点。
投稿及联系
投稿论文请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到article@eepw.com.cn, 邮件标题请注明“基金论文”, 并请将相关内容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请在邮件中注明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及手机电话, 便于编辑部与作者及时联系。来信请寄: (100038) 北京复兴路15号138室《电子产品世界》编辑部收。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9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方式以国家、省市科技政策为依据, 以昆明市财政科技经费为基础, 资助方式经历了单一的前期资助到后补助、贷款贴息为主要资助方式的转变, 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财政科技经费的导向作用。
单一的前期资助方式
2012 年以前,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以前期资助方式立项支持, 科技经费在立项后给予资助, 满足了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集成需要, 初创期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科技惠民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方面的研发。通过前资助方式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 增强了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意识, 优化了产业结构, 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 前期资助在经费拨付后, 存在较大的管理风险。
贷款贴息
2012 年, 昆明市响应国家融资政策, 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导向作用及实施效果, 印发了《昆明市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壮大实体经济促进创业就业实施方案 (试行) 的通知》 (昆政发[2012]38 号) , 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以贷款贴息方式立项支持。
贷款贴息性项目是项目承担单位以银行贷款和自筹经费为主实施的科技成果转化类及新产品开发类项目, 市级和县 (市) 区级财政科技经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资助, 贴息额一般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基准利率的80%, 最高不超过150 万元;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 其知识产权质押部分对应的融资可按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100% 贴息, 总贴息最高不超过200 万元。
2012 年昆明市科技计划落实贷款贴息项目94 项, 贷款金额11.2 亿, 项目投入经费总计149462.7 万元, 其中企业自有资金投入37445.59 万元, 企业实际贷款112017.11 万元, 市县两级财政贴息金额共计3993.5万元, 其中, 市级财政承担2389 万元, 各县 (市) 区、开发 (度假) 园区财政承担1604.5 万元。在2012 年科技成果转化类贷款贴息项目中财政科技投入的放大乘数为37.42 倍, 其中, 市级财政科技投入的放大乘数为62.56倍。贷款贴息项目以科技政策调控、引导, 体现了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 有效实现了财政资金对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 以及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防控风险。
非资助
非资助性项目是项目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实施的项目。由于财政科技投入不能满足社会科技活动需求的实际, 为加强引导, 针对医疗卫生机构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要求, 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框架下, 2012 年探索开展了非资助项目的立项, 经过专家评估、论证等必要程序, 当年立项支持31 项, 形成了一套既与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相适应, 又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机制。
后补助
2013 年, 财政部、科技部在科技部归口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管理中引入后补助机制, 以财教〔2013〕433 号印发《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规定》, 后补助包括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及共享服务后补助等方式。2014 年,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结合自身发展需求, 以项目实施的绩效和结果决定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 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及服务性后补助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方式。
事前立项后补助项目是项目单位申报获批准后立项进入项目库, 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研发内容及经济技术指标, 通过验收的项目, 经对项目经费的支出审计确认后, 按项目经费支出情况给予项目承担单位适当比例的资助, 资助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经费的20%, 最高资助金额一般不超过100 万元;奖励性后补助项目是按照《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昆明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 对获得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鼓励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认证单位, 于次年给予一定的奖励性补助;服务类后补助项目是对科技服务类项目在实现服务绩效后给予一定补助, 主要是对符合《昆明市支持知识产权质押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的知识产权评估中介机构所开展的工作给予补助。后补助项目充分发挥了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能够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相关研发活动, 有效的实现了财政科技经费的放大效应。
资助方式分析及建议
2013 年, 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方式以前期资助为主, 贷款贴息方式仅占到所有经费的28%;2014 年, 贷款贴息和后补助方式支持的项目经费占到64%;2015年, 贷款贴息和后补助方式支持的项目经费将占到70%以上。
科技计划项目采用何种资助方式需要按不同科技计划类型和项目类型进行可行性深入研究,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建议以贷款贴息和事前立项后补助的方式为主进行支持;对于科技创新平台政策认定类项目应当以奖励性后补助的方式为主进行支持;对基础研究、科技扶贫、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体现社会公益性的项目需要以前期资助为主。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10
一、目前出版社财务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出版社在完成转企改制之后,由于完成的时间仓促,遗留了很多问题。改制后的出版社其本质上还是没有脱离事业单位这个“内心”,只是在表面上有了企业的“外表”,缺乏与自身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曾经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商业化的运作,会制约出版社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意识弱
很多出版社都把财务管理单纯的看做是财务部门的,出版社的主要任务是出版与发行,没有意识到转企改制的目的为保障是在保证出版社职能的前提下激励出版社的发展,改善其经营管理活动。由于缺乏“管理出效益”的理念,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很小。
(三)财务水平不能与市场发展相适应
虽然出版社都改制了,但是还是以前的员工,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而且,管理层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观念比较“陈旧”,跟不上市场的变化,还是原本的管理方案,在财务管理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由于财务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出版社的发展。
(四)财务监督模式不完善
财务监督在财务管理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防范违法乱纪行为的重要措施,也是降低出版社成本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很多出版社都没有重视它。由于财务管理并没有与出版社活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全面的监督机制,严重影响了出版社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影响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
(五)成本预算控制不到位
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和控制是出版社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现在很多出版社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措施,即结账成本是根据以前年度数据结转率,对成本进行结转,必要时人为地调节一下结转率,缺乏准确性,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现象,影响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改制之前,出版社都处于垄断地位,不会出现破产情况,自然就不用考虑出版成本等问题;但是改制之后,出版社就是市场的一部分,要实行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来运作整个单位,必须要使成本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不准确的财务报表,不到位的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出版社的经营和发展。
二、出版社财务预算管理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财务预算管理的“全方位”
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的事,它需要所有部门共同参与。编辑、出版、发行等部门要向财务部提供其经营信息,考虑稿费、资金供给、印刷、纸张和人工费用的同时,还要考虑每个部门的市场前景。从最初的参与到预算的首次编制下达,再到计划的实施和监督,再到预算的考核和评估,都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的每个环节,以及每一个员工的身上,形成一个全面的、多角度的、全程跟踪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二)预算要和出版社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和出版社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必须要以出版社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为目标。现在有很多出版社对自己的发展方向都没有明确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这样也直接导致出版社的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盲目性等缺点,都是泛泛而谈,一年是一年的计划,没有瞻前顾后,对出版社的发展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在这里,笔者建议出版社的主管部门要对出版社的发展方向了却于心,并制定长远的规划(建议三到五年),每一季度、每年的财务预算都能立足于这一战略目标,预算和出版社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有利于更好的管理出版社的财务的同时,也能保证出版社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财务预算机制的确立要按照“上下结合”的模式来编制
一般情况下,单独运用“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写程序都有自身的不足,而“上下结合”模式是最为理想的财务预算编写模式。“上下结合”预算编写模式首先要由出版社高管决策部门根据长期战略目标制定出本年度出版社要到达的总体目标,财务部门根据总目标,针对每个部门、每个分社的情况分别提出小目标。按照市场行情、选题计划、所掌握的信息,结合出版社本年度的总体目标,每个部门制定详细的预算草案,再交给预算管理的执行部门,执行部门将每个部门的草案审查、整理汇总,形成一个完整的草案。最后,将拟定好的预算方案再反馈给每个部门,征求他们的意见,进行沟通和平衡,形成最终的预算。最终由高级管理层审批后,正式实施。这样的“上下结合”的编写模式,能缓和各个部门因为预算而产生的冲突矛盾,避免出现讨价还价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动用一切积极力量,充分利用出版社的资源。
(四)贯彻“以人为本”的预算管理理念
在管理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预算管理理念,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不仅提高资金运作速度,降低成本费用,利润空间也会提升,同时,也有保证了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等为重点
财务预算管理目标利润实现的核心内容是成本费用、营业收入、现金流量。在对成本费用、营业收入的实际操作中,出版社不仅要考虑战略目标规定的决定目标,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相对指标,把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出版社的经营行为良性发展。对编录经费和销售经费,可以划分为可控制的费用和不可控制的费用(可控制的费用即日常的开销,而不可控制的费用就是人工成本、社保和公积金等),并分别将可控制费用和完工的图书的总成本、回款率向联系,确定编录经费中可控费用占图书总成本的比例和可控制销售费用支出的最高销售费用率,抑制成本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保证主业利润按照预算目标完成。
资金是一个出版社的血液,现金流量是出版社真正财务的象征。所以出版社一定要重视现金流量情况,使出版规模合理化,确保资金运转顺利,不能让财务预算成为“无米之炊”。
(六)财务预算管理要注意“软硬”皆施
财务预算本身就充满严肃性和权威性,这就是财务预算的“硬”。所以,出版社的“硬”性是财务预算有效的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在财务预算的编制时期,就要按照出版社的总体发展策略并结合目前图书市场的总体情况,根据选题规划以及其他的经营情况,科学准确的、有前瞻性的编写财务预算计划;预算下达以后,也不能随意更改。其次,在预算实施的阶段,要严格的按照制定好的计划来展开出版社的所有工作,每个时间段(通常为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都要按照预算中的各项指标,对每个部门、每个分社进行考核,追踪其执行情况,引导其良好的发展;对于超出预算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并作出预警提醒,严厉打击预算外不合理的开支,保证财务预算计划的有效性。最后,在预算最终评测阶段,应该严格按照各项硬指标为依据,真实有效的反映出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
当然,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不能控制。有的时候一个突发的事情都会影响到出版社的总体经营状况。因此,出版社要不断根据行情,根据外界条件适当的调整预算计划。
三、结语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而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就是使血液运转的能量。综合的、全方位、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相辅相成的财务预算管理计划,能帮助出版社更好的发展,在这个日益激烈的市场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出版社的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改革体制,出版社也不例外。出版社的改制,使其不得不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只有逐步完善强化内部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出版社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实现市场化的运作,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才能在这个激励竞争的市场上处于不败之位。
关键词:出版社,财务预算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文颖.出版社财务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出版发行研究,2010(12).
[2]翁坚.浅析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J].财会天地,2012(2).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11
摘要:对“七五”以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的立项数量和各研究领域分别资助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院长基金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院长基金;立项;分析
中图分类号:G3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9)01-0086-04
Initial Analysis of the President Funding of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IU Geng-chun, ZHANG Yao-wu, GUO Ying, HUO Wen-juan, ZHAO Heng
(Scientific Reasearch Department,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the project establishment and the status of funding in each research fields,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points of 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ident funding.
Key words: presidentfunding; project establishment; analysis
为培养和发掘新人才、新项目、新成果,天津市农科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有限的自有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经费来设立院长基金,资助院内的中青年科技人员进行自主创新工作。至今院长基金已经执行20多年,资助项目近300项,范围涉及动植物育种、农业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畜牧兽医、园林果树、保鲜加工、栽培管理、农业信息、生物技术和软课题等。通过院长基金项目的实施,培育出大批科技苗头项目,同时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科研思路和动手能力上也都得到了锻炼。据初步统计,目前,全院80%的高级职称和44%的中级职称的一线科技人员主持过院长基金项目,在研的国家级项目中67%的项目、56%的主持人曾有过院长基金执行经历,在研的市级科研项目中,49%的项目、67%的主持人获得过院长基金的支持,3优18杂交粳稻、波尔山羊克隆等研究通过院长基金项目培育进入市级或国家级项目行列,中华果茶、雪梨果酒等大批科研成果直接获得转化,在生产上创造了价值。院长基金项目在天津市农科院的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石作用。
1天津市农科院院长基金立项现状
1.1“七五”以来院长基金立项情况
1.1.1院长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快速增长 从各个时期的立项数量来说(图1),“十五”以前比较稳定,年均立项数为11~11.8项,进入“十五”,天津市农科院加大基金项目的资助范围和力度,年均立项达到16.4项,远高于“九五”期间6.4项。进入“十一五”后,更加注重技术的培养,2006—2007两年间就完成55个项目的支持,年均立项27.5项,相对“十五”有了大幅度提高,每年多立11.1项,相当于“九五”以前年均立项数的2倍多。
1.1.2 初中级科技人员获得项目比例持续增高 由于院长基金主要是支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因此,在这里还进行了初中级科技人员的5年支持情况统计。从图2 可以看出,“七五”到“九五”期间的年支持率在3.2%~3.9%之间,即每年有3.2%~3.9%的初级和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主持过院长基金项目,支持率比较稳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因为资金有限,对院长基金项目的支持范围较小。到了“十五”期间,农科院开始加大院长基金项目的投入力度,年支持率较“九五”提高了近一倍,达到6.3%,5年中有31.78%的中青年科技人员通过院长基金得到锻炼。“十一五”的头两年支持力度继续增加,每年全院初、中级科技人员中获得院长基金资助的比例达9.9%,预计5年获得的支持比例将达50%以上。从“十五”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资金筹措渠道的增加、自主创新意识的增强,天津市农科院开始加大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贮备技术、贮备项目的培育,在科研经费和支持范围都有很大的提升,对今后全院科技水平和攻坚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意义。
1.2 院内各专业领域获得资助情况
1.2.1院长基金的支持促进了全院各学科的发展从各专业领域获得的支持来看(表1),作物育种是历年来获得资助最多的领域,“八五”以来,共有83项获院长基金项目的支持,占全部项目总数的近1/3,远高于其他领域,涉及此领域立项的有7个单位,这也反映了育种专业是天津市农科院的第一大研究领域。
从具体专业来看,蔬菜育种是所有专业里面获得院长基金支持最多的,达52项,培育了黄瓜、菜花、大白菜、甘蓝、番茄等大批蔬菜良种资源,研制出了先进实用的育种技术,为优质品种的育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田作物育种、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作为全院的传统研究领域,通过多年的持续支持,也各有25项左右的项目执行。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是近些年被科技界所密切跟踪的领域,天津市农科院在“十五”以来加大生物技术的投入力度,从“八五”和“九五”的6项,上升到“十五”的11项,进入“十一五”头两年已经达到8项,说明天津市农科院的农业科研水平在迅速提高,科技前沿技术逐渐成为常用手段,更多高科技含量的科研项目被贮备起来。
我院农产品保鲜和安全检测领域从“九五”后期兴起,“十五”以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获得院长基金资助的数量也大幅增加,使保鲜工程技术领域成为领先全国的优势学科,也促进了我院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提升。
耐盐绿化是“十一五”期间正式获得发展的领域,“十五”前很少获得关注,而最近两年尤其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来,农科院开始加大盐碱地绿化类项目的扶植力度,仅2006—2007年,农科院就利用院长基金集中立项12项,从耐盐植物培育、育种新技术研究、盐碱改造、耐盐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联合攻关,力图全方位地解决盐碱地绿化难题,农科院在天津地区的服务功能得到体现。
天津农科院的软科学研究历史较长,但由于力量较弱,在“十五”以前获得院长基金资助较少,进入“十一五”以后开始加大关注力度,两年内立项6项,相当于前15年软科学资助项目的总和,农村区划与咨询能力得到加强。
设施农业是最近确立的天津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除设施品种较丰富外,在设备和技术上的积累还较少,科研经验不足,设计思路较窄,这是以后亟待加强的地方。
1.2.2 各时期院长基金的立项数量反映了各领域的实力 “八五”时期蔬菜育种的立项数最高,达12项,大田作物育种次之,为9项,反映了育种领域作为传统的优势研究领域,它所取得的成绩与院长基金长期、持续地支持是分不开的。畜牧兽医和林业果树领域的支持项目也达到了7~8项,对“八五”时期这两个领域体现出的科技活力相一致,其中天津林业果树研究所进入了全国科技百强行列。
“九五”期间蔬菜育种专业继续获得最高的支持,达11项,植物保护和畜牧兽医作为传统服务领域获得立项也较多。
进入“十五”,各领域获得资助的项目都显著增加,其中蔬菜继续保持第1位置,达到19项,农业生物技术排在第2位,达11项,农业信息、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科技创新开始活跃,说明科技人员紧跟科技前沿,主动学习掌握,开始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手段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为应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最近两年天津市农科院继续加大投入,调整研究方向,拓宽研究领域,蔬菜育种和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继续保持旺盛的项目支持,其他领域获得支持数量均大幅提升,尤其是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耐盐绿化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连续两年共12项科研课题得到资助,体现了天津市农科院服务滨海生态建设的决心和能力。
2 院长基金立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20年的立项结果来看,院长基金项目的设立,锻炼了大批科技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员的创新能力,培育了大批科研项目和成果,对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由于各时期具体情况不同,院长基金的资金数量变化很大,直接影响了资助项目的持续性,比如1998年就出现了空白,对全院的创新发展十分不利。
(2)不同时期各专业获得资助的项目数都有变化,有些变化十分剧烈,对学科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利。
(3)近期获得资助的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研究领域过于分散,使学科优势的培养不够集中。
(4)由于单个项目的支持资金少,项目过小,没有其他资金支持各项研究不能足够深入开展。
3 对以后院长基金立项的几点建议
3.1拓展项目资金筹集渠道,稳定资金投入量,保证院长基金项目的持续立项
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和结题大项目经费剩余的调播,结合原有院财政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保持经费充足,并根据情况发展,适时适当地增加资金年投入数量,使更多的科研思路得到验证,更多的科技探索得到更深入地开展,更多人才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3.2 加强调研并遵循院、市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每年确定资助领域的项目指南,突出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储备
建立和完善项目库贮备机制,使项目前期能有一定的探索和积累,避免盲目立项;同时还要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各时期天津市经济建设对农业科技的需要,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特点和实力,制定各时期全院各学科研究领域规划,每年依据发展制定当年的资助重点方向,有计划地进行技术贮备和探索,有序地开展创新研究,培育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3.3 拉开单项资助经费档次,针对内容多、成果大、创新性强的项目,每年设立几个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投入较多的资金保证此类项目的顺利进行
对年轻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做好保护和培养,对切实可行的创新冲动给予适当的资助,激发创新热情,鼓励积极探索。对于水平高、效果突出、立项形势迫切的项目要突破常规资助力度,不等不靠,利用自有资金争取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
3.4 建立完善的院长基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过程管理,保证基金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做好“院长基金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争取从制度上更加严格地规范基金项目的立项、执行和结题验收程序,做到院长基金与市级、国家级项目要求一样,保证项目执行质量和成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努力做好年轻科技人员的项目执行态度、项目的立项思路、书目材料的书写能力、项目设计与组织能力以及成果的总结能力的培养,为学科发展贮备更多素质过硬的创新骨干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要武.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科研工作[J].天津农业科学,2008(2):54-61.
[2] 郭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弱化因素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08(1):61-62.
[3] 黄学群.天津都市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6(1):55-60.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 篇12
本刊讯:农业部近日发布《“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资助项目遴选办法》, 决定从2015年起启动“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资助项目。资助项目每两年遴选一次, 逢单年开展, 每次资助10名“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 每名给予5万元的资助经费, 并颁发资助项目证书。
“办法”规定, 项目资助对象为在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做出显著成绩且目前仍在技术推广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 包括农机化、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村能源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广校等行业非行政编制推广人员, 累计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20年以上。
根据“办法”要求, 遴选程序为单位推荐、县级审核委员会审核、省级推荐评委会推荐、部级初选工作委员会初选和评选工作委员会终评确定;县级审核委员会及省级评委会由农业行政部门牵头, 农机化、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村能源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部级初选和评选工作委员会由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牵头, 有关部门负责人员参加, 确保遴选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
【教师教育资助项目】推荐阅读:
关于申报2010年度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的通知09-11
受资助教师感言10-21
资助与教育09-18
教育资助政策教案08-09
教育资助工作计划07-12
国家高等教育资助政策08-26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工作报告05-21
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论文06-17
年县教育基金会奖励资助大会讲话07-09
2024年度学前教育贫困儿童资助工作总结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