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与教育

2024-09-18

资助与教育(精选12篇)

资助与教育 篇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 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图1显示出资助育人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资助育人工作中, 应注重通过物质资助、精神帮助“双助”并行, 以精神帮助引领物质资助的方向, 最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重要目标的实现。目前, 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对受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的形式, 来实现精神帮助。

1 感恩教育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地位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一方面, 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提供了资助经费, 交由学校的机构部门和学院共同管理、评审、发放和宣传, 开展资助活动。另一方面, 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教育者对受助学生开展感恩、诚信、自立自强教育。笔者认为, 只有首先让学生学会知恩, 懂得感恩, 心生社会责任感, 才能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 自觉偿还贷款, 诚信做人做事, 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人的自立自强, 最终促进高校助学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 感恩教育在三种教育中是处于基础性地位, 应该首先开展。

综观今日高校, 部分贫困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把社会各界的资助看成理所应当, 忽视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这反映了当前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 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问题。

2 感恩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受助学生缺乏正确的感恩意识

受助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心存正确感恩意识, 有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努力学习知识改变自身贫困的状况, 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后,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但现实中还存在几种有害受助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正确思想观念: (1) 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 认为自己家庭贫困, 获得周围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不需要回报和感恩; (2) 有的学生经常获得资助, 安于依赖资助过活的现状, 变得学习上不思进取, 生活中好吃懒惰, 对未来缺乏规划和目标; (3) 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觉得低人一等, 周围人会用异样眼光看待自己, 与人相处时产生自卑感, 背上心理包袱; (4) 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心存感激, 觉得应当立刻回报社会和个人, 又苦于自己经济实力有限, 陷入对自己能力渺小的自责和愧疚中。

2.2 部分教育者不够重视感恩教育的作用

少数教育工作者如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 由于忙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等原因, 没有首先读透国家针对大学生的每一项资助政策和文件, 没领悟国家的资助政策传递出的资助育人的信息。在资助工作中, 没积极思考如何抓住机会, 开展感恩教育, 积极引导受助学生合理的学习生活,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2.3 现有的感恩教育方式不够贴近学生

传统的感恩教育方法是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教育指向性、目的性较强的课余活动中。例如, 学校资助管理机构、学院、班级等组织开展的各种感恩教育征文、讲座、演讲、辩论、人物评选活动中。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积极的, 影响范围广。但是这些主题教育与学生最关心的专业课程学习分离度较高, 如果系列教育活动、大型教育会等开展次数过多频率过高的话, 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负担感甚至排斥感, 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的本末倒置违背了资助育人成才的目标。

2.4 辅导员班主任构成的教育主体较为单一

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 是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力量。可是实际情况是: (1) 辅导员班主任平时的事务性工作较多, 所带学生数量大, 单独与每一个学生深入接触的时间不多, 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复杂心理需求及思想变化; (2) 辅导员、班主任长期从事基层工作, 没有自主学习或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部分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陈旧, 所站角度微观, “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产生疲倦感。这些因素使感恩教育的效果打折扣。

3 感恩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资助工作者首先应重视感恩教育的作用

资助工作者首先应重视感恩教育的意义, 才能赋予它在三大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更有说服力, 更有底气地对受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意识到开展感恩教育可使受助学生对给予他帮助的社会个人心存感恩, 诚信还贷, 乐于助人, 自立自强, 起到法律条文强制监督达不到的效果。同时, 努力学习成长成才来回报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意识到自己对社会也应尽一份责任,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3.2 建立资助来源数据库并定期向学生公布

学校和学院建立资助来源数据库, 通过入学教育, 学生qq群等方式, 定期向学生公布每一项资助的来源、构成、发放流程和评审条件。 (1) 公布资助金额的来源, 可让学生知道是哪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群体和个人在捐资助学, 使之理解资助并非理所当然, 对资助的发起者感恩; (2) 公布构成和发放流程, 让全体学生了解到每一笔金额的最终进账都是由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各界及学校财务处、学生处、学院辅导员等台前台后的工作人员共同付出精力之后才得以存在的, 使学对资助工作人员生产生感恩之心; (3) 公布评审条件, 让受助学生看到了解受助学生的产生要经过公开、透明、严格的评审制度, 包括对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考察, 家庭经济困难不是唯一的考察条件, 只有品学兼优者才能获得资助。增强他们对资助工作的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 将家庭贫困带来的自卑感和等待救济的弱者心态转化为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动力。

3.3 建立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模式

打破传统感恩教育中以辅导员、班主任为教育者的单一主体, 将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专业课教师, 最了解孩子成长历程的学生家长纳入到感恩教育者的队伍中来, 增强感恩教育的可信度、感染力。形成辅导员、班主任为主, 专业课教师协助, 家长远程监督的“三位一体”联动教育模式。一方面, 专业课教师积极利用课堂教育阵地, 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间隙, 传播作为一个社会人, 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成功, 也需要帮助他人实现人生价值和成长的正确价值观念;另一方面, 用电话、短信、邮件、寄信等渠道向受助学生的家长宣传国家开展资助工作的意义, 介绍学校学院资助工作团队付出的努力, 首先让家长对资助工作产生认同和感激之情, 这样家长才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传播“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的观念。同时, 学校还可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 帮助学生共同解决。

3.4 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感恩教育活动

学校学院可在开设专业的实习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受助学生学会感恩、诚信和自立自强。通过开拓课堂之外的实践教育阵地, 让实践育人的隐性教育方式有效补充资助育人的显性教育方式, 二者的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一方面, 对学校学院来说,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了才干, 又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 培养了学生感恩、诚信和自立自强的良好品格;另一方面, 对学生来说, 无需额外占用学生的课业学习时间, 还可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增加了学生参加感恩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师范类院校可动员鼓励、组织安排受助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 到学校附近的街道社区和附近贫困区县中去,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小孩等弱势群体, 开展免费周末补习班、捐赠图书和义务支教等活动。当地的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给学生出具社会实践证明表, 帮助学生修完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学分。受助学生从活动中既提升了自己的授课能力, 又收获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通过对比还会意识到自己得到资助能顺利完成学业是幸运的, 激发起努力学习, 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3.5 建立受助学生学习生活随访制度

建立随访制度的好处是帮助和督促受助学生建立积极合理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避免思想懈怠。 (1) 让受助学生拟定资助金额使用计划表, 交给辅导员老师和班长监督执行, 通过让学生制定计划的方式引导其合理使用资助, 杜绝铺张浪费; (2) 辅导员、班主任可通过向受助学生本人、同学和室友走访、谈心等方式, 及时掌握受助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 为其开展针对性地学习、人际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和服务; (3) 受助学生也将真心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关心和友谊, 帮助他化解成长烦恼, 融洽人际关系, 收获学业的成功和友谊。最终, 这份感谢将化为努力成才的动力, 产生奉献精神与责任感, 在有能力后可将关爱回馈给自己身边和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总之, 感恩教育是针对受助学生教育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效果良好的感恩教育可以增进诚信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高校的资助工作中, 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资助的基础上, 不失时机地灵活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 用精神帮扶引领物质资助的方向,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终实现高校的资助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2011年版) [EB/OL].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 http://www.xszz.cee.edu.cn/show_news.jsp?id=2038.

[2]2010年全国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EB/OL].阳光高考, http://gaokao.chsi.com.cn/gkxx/zc/moe/201108/20110809/225663688-1.html.

[3]陈晨.刍议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117-118.

[4]谢丽.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探析[EB/OL].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http://www.qgzx.cn/contents/6/1473.html.

资助与教育 篇2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院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深入人心,2022年7月5日至7月8日,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爱的传声筒”资助政策宣讲小分队分别在河南郑州、山东枣庄、四川乐山、广东东莞及天津等地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此次活动的成员为学生工作服务中心资助宣传大使。

7月5日,部分资助宣传大使前往郑州市中原区宏江瀚苑社区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活动过程中,资助宣传大使分别从“奖,贷,助,补,减”等五个方面向社区居民详细讲解了国家及我校针对高校大学生所设立的资助政策,并具体介绍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要求及申请流程。另外,资助宣传大使对于居民在“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相关政策和后期助学贷款的偿还流程等方面的疑惑进行了细致地解答。受疫情影响,7月6日至7月8日部分资助宣传大使于家乡相继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社会实践活动。在各地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下,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使广大居民了解了国家及我校资助体系的具体内容,消除了部分居民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顾虑,有利于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明确自己所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使其感受到国家对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所给予的帮助,让国家资助政策落在实处。

资助与教育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资助   感恩教育   实践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职院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高职院校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缓为辅助的较为完整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问题,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

一、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实践

高职院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全日制高职院校专科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普遍分为三档:一般困难学生、困难学生和特殊困难学生。

学院根据国家要求落实学生资助工作,笔者所在的旅游管理系也在学院的整体统筹下組织开展,近三年来系部的学生资助工作主要集中在国家助学金项目上,基本受众面在25%左右,其中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的比重占近50%。结合系部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实际特点,学生基本实行“2+1”“1+0.5+1+0.5”等教学模式的改革,致使学生到二年级、三年级基本有过实习工作经验,也收获相应的实习生活补贴,以更好地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因此从年级上来看,系部在国家助学金的名额分配和具体评议上倾向一年级学生,基本能占到40%乃至更高,具体详细情况见表1。

二、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在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也发现了若干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国家设立国家助学金的政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数额很大,而且主要以“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为前提,也较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致使出现相关问题。

第一,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而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学生来说,有时被部分学生视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对他们的学业未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也没有让学生付出劳动,他们在心灵上更难有感恩之情。

第二,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从富有到贫困是没有等级和层次之分的,但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中因名额有限将家庭情况人为地进行分档定级,致使未能享受到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同学心理失衡。

第三,在学院传统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评先中,一直以精神奖励为主,普通的学院奖学金也仅有很少的物质奖励。相对比来说,目前的国家助学金最高限额为4000元每年,远远高于学院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学金的奖励额度,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传统的各种评优,使得不少学生心理出现“自身再努力,不如弄个证明当贫困生实在”的想法。

针对实践工作中发现和体会到的问题,谈及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我们需要更好地完善和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将其与学生资助工作进行融合。

三、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融合实践

(一)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和行为。良好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主体——辅导员,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我国感恩的优良传统,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有效带动,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到感恩,也将感恩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专业学习、班级工作及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还通过构建考核学生道德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诚信档案,以此来培养和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感恩表现包括孝敬父母、尊师重教、无私奉献、勤俭自律等多方面,并将诚信档案的评价与学生课程学习评价相结合,严格管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习惯。

(二)组织开展感恩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社会实践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接触不同人群的窗口和平台,通过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度,让他们了解社会其他阶层的生存状况,并在社会实践中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和服务奉献的愉快心情。将感恩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特别是与高职学生自身专业相结合,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近几年,我系积极组织开展感恩专题教育;组织特色感恩活动;做好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特定节日的感恩教育等;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去大蜀山烈士陵园扫墓,感恩革命先烈;组织学生参与合肥蔡岗小学的义务支教;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和儿童医院服务,回报社会。将社会实践与感恩主题活动相融合,很好地提升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其次,加强心理教育与主题活动的结合。在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应该努力通过心理访谈、主题座谈会、身心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励志电影等形式,增加对贫困生的关爱,关爱他们学习生活的点滴,帮忙他们树立健康正确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感恩之情,进而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三)树立示范典型人物,引领学生全面成才

在感恩教育实践树立示范典型人物,会很好地引领学生的全面成长。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开展,我系开展了相关主题的引领活动,如积极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学院“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销祖国”主题演讲比赛,荣获学院一等奖;参加全国高校“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加强示范典型人物的再宣传;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资助、助我飞翔”全省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评选活动。

我们系部还一直把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当作重要的示范引领平台,在2013年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与光明日报社、人民网在全国高校联合举办的“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中,系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推荐优秀作品参加评选,其中国家助学金获得者之一的郭元元同学喜获三等奖,这使我院成为全国三所获奖的职业院校之一。学院、系部也均对获奖同学征文作品中展现的典型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更好地树立了示范,也为系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形式与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在学生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之间架起沟通和融合的桥梁,加强更好地互动和实践,一定会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做好,一定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在经济上得到了资助,也在精神上得到了关怀和帮助,并为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院级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2012YTD03),院级旅游管理专业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012YJSX03)

参考文献:

[1]做好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路径选择[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2(7).

[2]白莉萍.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及对策-以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管理学家,2012(2).

[3]徐锋.高职学生文明养成教育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3(19).

[4]王海棠,王国亮,王丽娜.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现状及实施策略探究[J].速读:上旬,2014(1).

[5]杜杰.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

[6]韩玮.高职班主任工作感恩教育的探究[J].成功:教育版,2013(18).

[7]马郡谦.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和内涵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4).

[8]杨伟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对策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36).

[9]劉凤.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作者简介:

资助与教育 篇4

一、新资助体系下国家财政对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经济投入

2007年6月, 在国务院的部署下, 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包括《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等8个配套文件, 就落实新的资助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

新的奖、助学金体系中提出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大资助措施。其中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 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全国资助总人数为5万人, 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每年奖励资助约51万名学生, 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帮助其解决生活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每年资助约34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这三项措施施行所需资金全部是政府投入[2]。三项资助措施覆盖面达高校学生总数的23%, 资助人数相当于过去的7倍。

二、从我校学生经济资助工作现状看现有资助体系

目前, 我校学生资助工作中, 国家投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我校当前本科在校生数为19946人。2008年我校共发放国家奖学金41.6万元, 52人获奖;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340万元, 680人获得奖励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679.6万元, 3398人获得资助。奖励、资助金额1061.4万元, 受助人数4130人, 奖励、资助面约占全校本科生数的21%。资助面未达全国平均水平, 这应和国家财政投入偏向投入中西部省份高校有关。

2007年开始, 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 从我校情况来看,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获贷人数和金额目前已超过国家助学贷款获贷人数和金额。2006—2007学年, 我校共有1156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贷款总额额为573.01万元, 2007—2008学年, 获贷人数为622人, 贷款总额度321.19万元, 而2008—2009学年, 贷款人数进一步下降, 获贷人数为497人, 总额度257.99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和金额则逐年增加, 2007—2008年, 我校共有430人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贷款总额度为248.655万元, 而到2008—2009年, 有717人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贷款总额度为388.03万元。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在全国的进一步展开,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获贷人数和金额还将进一步增加, 在未来几年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将成为最主要的助学方式之一。

此外, 我校勤工助学基金呈缓慢增加趋势, 2008年累计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2000余个, 发放报酬200余万元。学校还设立了阳光助学金” (120万元, 自筹) 、“励志助学金” (200万元, 自筹) 等校内专项困难补助。2008年企业和个人资助金额为149万元, 对受到“西部助学工程”资助的学生及其他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减免全部或部分学费, 2008年减免额度达27.38万元。

现有资助体系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 以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 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 以国家助学金为主, 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 校内助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等多项资金作为资助体系中的有益补充, 使得现有资助体系得到充分完善。

三、我校在贫困生感恩励志教育中的特色做法

在贫困大学生的物质帮扶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对贫困生的励志帮扶教育, 主要有以下五种做法:

(一) 三困生的“一对一”帮扶。

建立健全了“三困生”档案 (“三困生”特指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及心理存在困惑的学生) , 做到每个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定向指导, 每个经济困难的学生都有明确的解决措施, 每个心理存在困惑的学生都有心理支持体系, 从而促进了“三困”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 注重心理帮扶。

为每个学院配备了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心理辅导员, 这样能够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通过开设心理访谈形式, 重点帮助贫困生认识自身的人格特点, 掌握积极的应付方式, 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 以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学校在对贫困学生实施援助时, 有时实行“隐蔽”的方法, 以避免“贫困生”的标签对贫困生产生消极后果。

(三) 爱心活动。

营造团结互动的集体氛围, 吸引贫困同学参加自己的社团, 如“自强社”、“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爱心联盟”等。其中, “爱心联盟”通过“回收饮料瓶助困”的行动感染了众多大学生, 其举办的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爱心活动, 受到了《人民日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扬子晚报》、《新华日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等各级各类媒体的关注。众多网站转载了他们的事迹, “爱心联盟”在“高校十佳百优学生社团文化展”活动中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四) 义工制和自愿捐款。

我校2006年制定了《江苏大学受助大学生义务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 文件规定:凡受到各级各类助学类奖助学金资助, 且符合义务工作基本条件的大学生, 及其他欲申请各级各类助学类奖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时数的义工。接受资助时, 必须承诺毕业后向学校“爱心基金”自愿捐款, 培养学生的回馈意识。该基金已陆续受到52名贫困毕业生的爱心款32450元。

(五) 典型人物评选。

每年开展“励志之星”评选活动, 对评选出的“励志之星”和“励志优秀学生”在各学院进行事迹巡讲, 引导其他贫困生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以及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 我校贫困生人格逐步完善, 思想健康向上, 校园内时常可见他们自强自立、感恩奉献、互帮互助活动的身影, 爱心春潮在校园不断涌动。

四、对推进励志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在大力推进励志教育工作的实践中,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仅靠现有的规章制度是不够的, 励志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配合, 不仅要有典型的帮扶活动、感恩励志体验活动、励志人物教育活动, 还要与日常生活习惯培养、学校校风感召力、社会风气影响力, 以及各种书籍、影视文化作品等软教育相结合, 这样, 励志教育才会深入人心,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 建立一支励志教育的师资队伍。

这支师资队伍不仅要有专业的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的辅导员, 而且要有班主任和专业教师, 他们应共同研究励志教育与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协调问题, 着力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按照素质强、业务精、师德好的要求, 切实加强实施励志教育队伍的建设。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引进人才等方法,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发展、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励志教育师资队伍。

(二) 建立励志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励志教育和任何其它教育教学活动一样, 想要获得持续的成果, 并真正发挥作用, 考核评价体系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特点, 建立多元的励志教育评价体系。抓住励志教育的领导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工作运行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等关键问题, 制定励志教育工作考核评估办法, 建立健全专项督导和检查制度;同时, 还应建立与督导和检查制度相配套的激励惩处机制。

(三) 强化对励志教育的研究。

由学校设立励志教育科研和教研课题, 划拨研究经费, 从不同的角度, 选取不同的对象, 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研究。励志教育的研究要重实效、重结合, 既要着眼于解决励志教育的理论问题, 又要着眼于解决励志教育的实践问题。通过召开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 推动对励志教育的广泛研究, 同时还要积极运用和推广励志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实际成果、方法成果、教育成果等。

(四) 拓展励志教育的范围。

开展感恩教育, 应以亲情教育入手, 营造感恩的氛围, 唤醒大学生的感恩之心。高校的感恩励志教育还应与爱国主义教育、就业等工作密切结合, 教育学生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青春价值、家庭责任, 从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 拥有积极的生活与工作的态度, 感谢学校、家庭和社会, 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参考文献

[1]卢玄玄.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2]阮宇.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中国林业教育, 2008, (03) .

教育公平,精准资助 篇5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精神,进一步提升高校资助精准化的水平,落实国家依法治国和“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本文多方面的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的扶贫资助情况,从中找出当前高校扶贫制度所面对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为高校资助体系的精准化建构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高校资助 精准化 公平公正 贫困生

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深得民心。我国资助政策实现教育阶段全覆盖,这是中国强大的一个标致,更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然而,这也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完善。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地促进公平,促进和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更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为改变当前高校扶贫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为更加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平,精准资助成重点。

(一)当前我国高校的扶贫资助情况

以“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中国人口多,贫困家庭也非常多,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做的事十分艰巨。形成“三位一体”的资助格局和“多元混合”资助模式。我国现行资助政策体系涵盖了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实现了教育阶段的全覆盖;涵盖了公办和民办学校,实现了不同性质学校的全覆盖;形成了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资助格局;形成了普惠性资助、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

中国将建信息系统 对贫困生资助精准度提高。未来5年我国将推进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建成以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人口、低保、扶贫等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或信息共享,为各级各类学校确认学生身份、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提高资助管理工作效率和学生资助的“精准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教育部门本身并不掌握学生家庭状况,主要依靠民政部门和扶贫办提供数据。教育部将于各个部门联动,探索建立精准识别机制,通过信息采集和共享,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出来。在确定资助比例方面,国家资助政策特别注重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特困群体和特殊专业倾斜。

学生资助改革有四大成果和五大任务。其中四大成果是:完善了资助制度,扩大了资助范围,提高了资助标准,加强了资助管理。五大任务是:完善制度,应助尽助;精准施策,精准资助;提高标准,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提高效益;广泛宣传,家喻户晓。

(二)当前高校扶贫制度所面对的问题

大学贫困生致贫的原因有:政府教育经费投人的不足,我国在教育经费上总体看起来上升,平均下来的教育经费仍然存在不足。高校学费上调的影响,收费水平基本在城乡居民可承受范围之内,但不可否认经济困难家庭难以承受,高校学费的上涨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困难家庭的负担。弱势家庭因素,导致贫困生增加,一些处于弱势家庭的学生,自身家庭本来就存在财力、物力方面的不足,然而又遇上了家庭里面的一些特殊原因,这使得本身贫困的家庭更加贫穷。学生自身身在危处,不懂自救,部分贫困生不愿意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通过劳动去赚取额外的费用来减轻家庭的负担;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误区,沉醉于大城市的生活,出现攀比心理,甚至有的整天痴迷于网络游戏,不仅荒废学业,还给本身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国现行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贫困生认定模式单一;资助导向功能错位;政策体系设计存在问题;政策体系的资助主体存在问题等。其中原因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拨款机制不尽合理;政策资助制度有待完善等。学生资助的主要问题是虚报冒领。有真正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资助,有较富有家庭的学生也提交了贫困申请并抢走了真正贫困的学生所需的资助。有享受国家资助的学生生活奢侈,也有虚报人数、套取资助资金的行为,对这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精准施策,精准资助,严格监督和处罚是更高要求,是未来的工作重点。

(三)关于加强精准资助的解决措施

实现扶贫精准化的策略: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加大多方资助的参与,政府自身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政府以指导身份呼吁多方力量参与资助,拓宽高校勤工俭学渠道,保证扶贫对象的真实性。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保证扶贫达到精而准,公开资助信息,提高资助服务手段,组建贫困生资助工作机构,保证资助的使用精准化,完善资助法律监督体系,确保资助资金准确落实,高校积极引导教育,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扶贫工作贵在精准,在精准资助上要下足功夫。应完善奖补机制,扩大学前教育资助面;全面落实对所有义务教育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同时应探索建立精准资助机制,通过信息采集,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一个对象也不能少”;落实所有资助项目,确保“一个项目也不能少”;及时足额发放资助资金,确保“一分钱也不能少”。“精准资助”还需落实做细。未来仍需加快立法、健全体系、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把“精准资助”落实做细。这是现实的需要,有些地方资助的体系或机构不健全,精准认定还需加强,特别要杜绝虚报冒领、套取国家助学金的事情发生,让助学真正发挥助学的作用,成为新挑战。一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二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同时要确保每个资助项目都能切实落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达国家多把学生资助当做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我国资助体系建设也要学习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的过程中逐步推进。

全面之后求精准。应助尽助,让政策阳光普照;精准资助,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加强监管,推动诚信建设。从助学信息传播层面,助推精准化面对问题。从助学思想观念层面,助推精准化。从助学操作运行层面,助推精准化。高校在给贫困生送去温暖的同时也得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引导工作,让贫困学生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摒除他们“等要靠”的心理。同时学校应该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动力,对于学习压力过大的学生,学习可以定期的去给他们做减压的思想工作,以使他们重新振奋精神,奋发图强。资助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在精神上也要进行帮助。对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给予其物资资助同等重要。学校在给予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同时往往忽略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贫困生在得到校方给予的资助后心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此时学校可安排心理指导老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者以一对一聊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其正确对待受获资助这件事情。鼓励其得到资助后更应奋发图强,感恩学校和社会,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避免受资助对象产生惰性思想和心理。学校层面不能把贫困学生当成一个弱势群体,而应培养他们追求卓越的品质,让学校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成长空间,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贫困学生要做到自强、自信、自足。

(四)教育公平,精准资助的意义

以人为本与公信正义相促进。助学工作是否得到学生认同,是否具有社会公信力,与助学工作精准化程度有关。作为主管部门领导,要以身作则,做到分配指标不截流,指标下发不戴帽,具体实施不干预。拥有评定直接权利的辅导员,作为资助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要有法治理念,责任意识,悯世情怀。怀着公心、爱心和敬畏之心,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贫困生认定环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把好助学精准第一关。在评定过程和具体操作环节,以人为本,把握适度公开与尊重、保护学生的需求。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大学资助的目的是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拥有一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资助的有效落实是贫困学生教育目的是否达到的最终体现。基于教育资助的特殊地位,综合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高校扶贫是否达到“真扶贫,扶真贫”,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否达到精准化等问题是当前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资助与教育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也已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家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多数高校基本形成了多元化资助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实施教育资助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深入探讨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创新教育资助体系。

一、天津市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的实践与特点

在政府教育资助金的使用方面,天津市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主要采用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大学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天津市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企业、学校和社会资助项目和资助方式方面,其创新之处与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我国教育资助理论与实践。

(一)企业资助

天津市企业教育资助的项目或形式丰富多彩,体现了天津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的特点。

1.无特定目标指向的教育资助。即,无特定的人群指向和附加条件的教育资助项目。其资助目标泛指大学贫困生,具体资助金的分配主要由学校进行自主安排,这给了校方极大的自主权,便于根据本校贫困生的实际需求或具体情况安排使用资金。例如:创举奖学金,就是由天津市创举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0万元在天津市某大学设立的以人均1000元为标准的教育资助活动。目的在于资助贫困生在校期间刻苦努力、勤学奋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素质。

2.有特定资助目标指向的教育资助。即,资助项目有具体的目标指向或特定的人群。包括资助某年级、班级或新入校学生中的贫困生等特定对象。这种具有特定目标指向的教育资助,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活跃了大学教育资助项目,增大了贫困生资助金的份额,在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

“可口可乐贫困大学生奖学金”是由某大学与可口可乐公司签订的《可口可乐大学贫困生奖学金项目协议书》。根据协议,可口可乐公司出资14万元作为奖学金,用以资助某校当年2004级中的20名贫困大学生。

“大地关怀——关爱新生”是由大地保险公司天津分公司和某工业大学学生处举办的“大地关怀”百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免费参加学生保险活动。每年有一百名新生参加免费保险活动。

“‘苏宁回馈社会慈善助学”活动,为奖励和资助部分家庭生活困难的优秀大学生,激励他们在经济困境中努力完成学业,天津苏宁电器有限公司联合天津市慈善协会于2010年12月开展了“‘苏宁回馈社会慈善助学”活动,资助某校本科贫困生80人,每人1000元。

“送寒门学子上大学——2010‘钻石号助学行动”是由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与河北中烟工业公司共同主办的,征集了某大学40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不仅为其报销了入学报到的路费,还一次性资助每人200元生活补贴,对特困生再提供一次性特困补贴800元。

3.具有奖优性质的教育资助。即,资助学校成绩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包括资助品学兼优及家庭困难、毕业生中的优秀学生等项目。这种具有奖励性质的资助项目不单是助学,还使受助者在得到物质或经济帮助的同时,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更充分地发挥教育资助的助贫、奖优和促学功能。例如:

华润助学金是专门为帮助河北省高校部分优秀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200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由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华润助学基金”,专门用于资助河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大学生。基金总额3000万元人民币,采取本金加利息的资助方法,每年安排300万元人民币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000人。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元人民币。预计十年资助10000人。

富士康助学金是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先生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专门用于帮困助学扶残,以推动富士康2007年度爱心工程。其中600万元用于启动“托起明天的太阳工程”,资助全国10所高校品学兼优及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其中在天津市某高校投入资金为60万元,专项资助理工科优秀贫困学生。

工大镀锌奖学金是由天津市工大镀锌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奖学金项目,该公司是以某大学为依托、由大学教授和学者以及精明实干的本校毕业生等员工组成的校办公司性质的企业。项目每年资助本校毕业生中的优秀学生,每人1000元。

(二)学校资助

天津市各大学的学校资助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学校资助项目和资助方式体现出各院校教育资助的个性特点。如:

校内贷款是为帮助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在校期间基本生活、学习费用由学校自筹资金提供的无息贷款,它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补充,增大了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数量,扩大了受助者范围。校内贷款分为学费贷款和生活贷款两类。学费贷款:3000元/年,比例为学生总数的1%。;生活贷款:每月1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比例为学生总数的1%。

勤工助学是由学校组织的利用课余时间学生通过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的教育资助途径,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

“青春起航”是专门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其他服务工作的教育资助项目。

“金秋·关爱·希望”资助优秀贫困研究生活动,是为鼓励贫困研究生在校期间刻苦努力、勤学奋进、全面发展而设立,为学校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强助学金、春发助学金都是由大学校友、母校毕业生中的成功人士参与的资助活动,他们经常会出席资助仪式,并和学生们交流自己的创业经历,给受助者提出建议和希望。

贫困生创业项目是由学校出资为贫困生创业进行资助的项目。如一些大学的“爱心书屋”就是由学校出资资助的贫困生创业项目。

“初冬关爱”活动是一些大学的特色资助项目,资助名额根据每年学校的资金情况而定,每名受资助学生将得到图书卡、现金及学习用品等。

特困生春节慰问品是由学校主办的每逢秋季学期或寒假之前给贫困生发放日用品等生活用品的活动。

(三)社会资助

天津市社会资助也体现出一些新特点。这些形式多样的教育资助,充分传达了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的关爱、寄托与希望,在经济资助的同时,给他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例如:

播望助学金是由天津尼西特殊钢铸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权大悦先生(韩国)捐赠。权先生到天津市某大学捐赠播望助学金,每年资助30人,一年一次,风雨无阻。

“老党员”资助是李瑞环同志自1996年至今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对天津市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的资助。自2006年始,他又将自著的《学哲学用哲学》一书所得稿费设立为“励志奖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天津市高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其他教育资助项目,在天津的社会资助体系中还涌现出各种形式的教育资助项目,如泰达奖教金是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原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摩托罗拉、飞思卡尔、维斯塔斯、三星视界、松下电子5家区内重点企业共同设立的政府和企业各负担资助金50%的教育资助项目,资助的学校由普通高等院校延伸至各类职业技术院校。项目对天津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天津市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贫困生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使各高校的资助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就目前天津市大学的资助现状来说,也存在一些类似问题或薄弱环节。

(一)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教育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贫困生资助的公平与公正性。

1.生源地贫困证明真假难辨。生源地贫困证明真假难辨是各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生源地贫困证明是指根据学生家庭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及以上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材料。这种办法,由于缺乏科学可行的评审体系而降低了结果的可信度、客观性和公平性。由于生源地民政部门在贫困生认定中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出于乡土人情往往轻率出具贫困证明,导致“假贫困生”现象的出现。

2.资助实施比较笼统,资助程序存在不合理因素。一些学校在贫困生认定中存在名额平均分配现象,忽视地区、学校和年级等差异。有的院系贫困生较多,但因名额有限而得不到资助;有的院系为了用完指标,使本不十分贫困的学生得到了资助,这就占用了他人的受助资源,造成救助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3.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认定缺乏量化标准和合理机制。据调查,一些学校贫困生助学金认定的程序是由学生提出申请,并将相应证明材料上交,再由辅导员根据情况确定具体的受助学生。这种认定方法局限在传统的、凭经验、主观式的定性判断上,而无具体的量化标准,再加上部分学生申请材料不实,使贫困生认定产生一定误差。

(二)勤工助学岗位缺乏

勤工助学作为在校内外通过劳动取得合理报酬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勤工助学在执行中存在岗位缺乏、报酬低廉、稳定性差等问题,不能满足贫困生的实际需求。

(三)教育资助缺乏有效监督和政策宣传

一些学校在贫困生资助中缺乏或忽视配套的监督工作,由此便出现了弄虚作假、得到资助的学生请客挥霍等问题;一些学生只注重自己能否得到资助,而对资助政策本身的了解、理解不够,这与学校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有关。

(四)社会资助主体过于单薄

目前,大学贫困生资助存在着资助主体单一、国家充当教育资助主力军、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不足、资助资金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而且,很多资助项目即将结束,一些大学将面临社会资助项目断层、教育资助资金不足的危机。

(五)注重物质资助,忽视精神帮扶

一些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分配资助金方面,虽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却忽视了对他们的精神帮扶。部分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由于贫困,一些学生除了承担高额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和需要面对更复杂的心理问题。此外,部分贫困生还存在诚信问题,毕业后不及时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等情况时有发生,但一些大学对这些问题尚未予以足够重视。

三、天津市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天津市已经建立了“奖、贷、助、补、减”较为完整的资助体系,但各大学的资助工作以及资助体系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妨碍教育资助的效率与公平,也影响到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探索和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机制和途径尤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 提高贫困生认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

由于助学经费有限,学校在开展助学工作时必须重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将有限的助学经费资助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帮助真正有需要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因此,贫困生的合理认定和划分,不仅是保证国家奖、助、贷、补、减等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顺利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1。建议:

1.完善贫困生档案,积极构建学校贫困生数据库。完善贫困生档案,是对申请资助的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成员的收入来源和经济状况、贫困证明以及受资助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包括观察其消费行为并加以记录等。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校贫困生数据库,以便准确把握贫困生情况、提高贫困生认定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2.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便于从量化的角度全面考察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效率与效益情况,可以为贫困生认定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决策参考。

3.统筹资源,建立差异化资助模式。学校应按不同年级、不同地区,建立差异化、多样性教育资助模式,以便发挥已有资助资源的最大效益。

(二)加大對勤工助学项目的投入,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补充手段

勤工助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助方式,也是目前很多国家大力倡导的资助方式。这种方法“赠予”的并不完全是资金,而是获得劳动和报酬的机会,而且获得报酬本身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劳动。因此,它是一种自助性资助,值得提倡。建议学校加强勤工助学资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扩大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勤工助学基金专款专用。二是解决岗位不足问题。在立足本校、增设校内岗位的基础上,逐步开辟社会市场,建立更多的校外勤工助学基地,适当提高勤工助学在大学教育资助中的占比。此外,应进一步鼓励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创业。创业项目可由勤工助学部门管理,贫困生负责经营,所获得的资金作为助困资金发放给参与经营的勤工助学学生。三是在勤工助学内容上改革创新,实现由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参加勤工助学的同时发挥自身的学业特长,在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的乐趣,提升他们专业学习和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加强教育资助管理,健全监督机制,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保障

为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确保贫困大学生获得的资助金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高校应加强资助管理,健全监督机制。在资助管理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开通举报信箱或电话、网上留言版等方式接收意见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资助过程的“公开”、“公平”与“公正”,确保教育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四)优化教育资助社会环境,激励社会资助行为,为教育资助提供更厚实的资金基础

当前,我国的社会资助行为多处于自发的、非义务的、少激励的状态。天津市应加强宣传,完善政策,进一步优化教育资助的社会环境,激励社会资助行为。例如,加强区域教育资助激励机制建设,鼓励、表彰社会资助行为,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减免或优惠等等;加强教育资金募集工作,学校应走出去,变被动为主动,全员参与,广泛筹集社会资金,积极主动争取社会资助;高校应做好社会资助的后续工作,发挥资助方与受助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管理和用好社会资助资金,让资助方放心满意,使受助方更好地成长。

(五)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自救”能力是教育资助的根本目的

高校应多开辟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逐渐形成以“勤工助学为主,资助助学为辅”的大学贫困生资助体系,教育资助应以提升大学生“自救”能力为根本目的。

(六)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资助相结合

资助与教育 篇7

在教育科研项目资助中,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敏感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所以存在相互脱离的现象,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有不可推御的责任。近年来, 我国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被功利主义所笼罩, 急功近利地要求教育科研直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轻视乃至排斥有实际效用的教育理论研究, 导致立项的所谓“实践研究”多而肤浅, 理论研究由于缺乏政策和经费的支持而难以深入开展, 出现了“教育科研成果丰硕, 而能有力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成果匮乏”的现象。其实, 教育理论是一门建立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应用理论, 在终极意义上, 教育理论具有实践依赖性。教育存在决定教育意识, 教育实践决定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来自于教育实践, 又作为一种独立的革新力量作用于教育实践, 而且是教育实践的合理内核。同时, 教育实践是智力性实践, 本身就涉及理论、包含理论, 人们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必然要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 也就是说, 在教育实践背后都存在着某种或某些教育理论的支持, 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

理论有两种基本指向, 一是解释或预测, 二是规定或建议。与这两种指向相对应, 可以将理论分成解释理论和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 应用理论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也就是说, 应用理论是关于如何改进的建议或规定, 其主要功能是指导实践。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正确认识教育理论的作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考虑对能够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有效性项目给予资助, 提高项目资助的有效性。2008年8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如何提高科研相关性》一文, 介绍了英国苏塞克斯大学两位博士Paul Nightingale和Alister Scott对科研资助者提出的十大建议。这些建议对提高教育科研项目资助的有效性, 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有很多启发。笔者据此也对我国的教育科研资助提出十点建议。

一、对于难以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科研项目不要资助

目前, 部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科研价值观都存在误区。比如, 教育理论工作者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主义的所谓学术研究, 忽视教育实践, 走所谓“纯学术路径”;而教育实践工作者则过于强调教育科研成果应该是具体的针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忽视学术理性, 走所谓“纯实践路径”。事实上, 正如英国教育哲学家迪尔登所指出的, “理论与实践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绝对地优先于另一方”, “理论与实践是以一种相互促进的方式而共同存在的”。从根本上讲,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单向的关系, 而是双向互动的。教育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 汲取了实践的营养, 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关注的焦点与其停留在教育实践对理论的批评上, 不如落实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上。就是说, 不要资助难以解释或不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科研项目。

二、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摒弃所谓的“学术影响”偏向

教育科研资助者要明白, 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与“学术影响”不完全是一回事。这里的有效性主要指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解释或解决的有效性, “学术影响”则是看论文的发表、转载等要素,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语境。近年来,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控制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更多地采用绩效评价, 都使用绩效指标, 而任何指标都有“一刀切”的倾向, 于是就会出现“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情况。比如, 评价教育科研成果时若更多地注重论文发表和引用指标, 就会导致教育理论工作者只关注论文的发表、转载和引用率, 而对于科研成果是否有助于解释或解决实践问题就不那么重视了。我们应该强调, 教育理论要在关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 以追求教育真知的姿态超越实践、引导实践。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摒弃所谓的“学术影响”偏向, 把评价科研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教育实践上来。

三、要鼓励和保护那些力图解决综合性教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项目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活动, 涉及教育学内部许多分支学科和教育学以外的许多问题, 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然而, 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者多是教育学内部分支学科的研究者, 对项目的评审也一直采用同行评议的办法进行。许多重大的综合性教育问题都需要跨学科的解决方案, 而同行评议者都是学科专家, 遵循的标准都是“学科内部”标准, 很难对综合性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导致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的立项、成果的发表一直都困难重重。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要深刻认识这一问题, 提倡不同学科研究者共同合作申报并研究综合性教育问题。如果传统的项目资助评审机构无法完成跨学科评估的任务, 则可以成立专门的评审机构来支持有效性明确的跨学科研究。

四、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不能等同于有效性项目

正如前文所说, 教育问题需要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要对那些力图解决综合性教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实施鼓励和保护政策。但是, 由于教育研究者多为学科专家, 他们为了获得教育科研项目立项, 可能会设计出一个糊弄人的跨学科研究框架, 其实质性内容还是分学科, 甚至就是一个学科的研究。其实, 跨学科研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跨学科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更为科学全面地揭示教育规律, 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推动教育不断发展。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不能简单地将跨学科性等同于有效性, 而要关注项目本身的有效性。

五、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打破教育单位垄断教育科研经费的局面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教育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然而, 我国各级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都只在教育系统内组织申报, 只有教育单位才有资格获得经费资助, 这一限制性条款违反了平等竞争的精神, 也不符合教育专业技能在社会中广泛分布的现实格局。其实, 在当今社会, 教育专业技能分布广泛, 很多社会组织、企业、慈善机构也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 教育科研申报要对社会开放, 改变“由教育单位研究教育、就教育论教育”的现状, 使研究工作从教育中跳出来, 站在社会系统的高度, 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教育问题。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打破教育单位垄断教育科研项目的局面。

六、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强化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 从历史的观点看, 实践先于理论。即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 也有一些没有理论体系指导的实践。因此教育科研要转变研究方式, 改变时下“尚书斋式”的研究方式, 实施“田野作业”, 提倡以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宗旨, “到现场”去感受、体验、体会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问题自觉理性地进行反思, 唤起他们内心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再生, 引起他们对教育生活意义的深层次思考。所以,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在项目评审指标中设置并强化项目有效性的标准, 在同行评议的专家中除学科专家外增加教育实践专家, 在项目评审要求中除教育学术性标准外还应更多地考虑教育实践价值标准。

七、教育科研项目申请书应有对教育实践有效性的评估

教育实践是活生生存在着的, 它的生机活力和多样形态的存在方式使它与抽象的教育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 生命之树常青。”教育理论的抽象和一般意义不应成为其远离教育实践的借口, 而只有在分析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问题的过程中, 教育理论才能“活化”, 才能实现有效性。因此, 为确保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教育实践的, 项目申请书就应要求申请人标明对于探究教育实践涉及的各个方面及其特定的研究需求的清晰、准确的看法。在同行评议中也要强调有效性准则, 要求评审专家明确解释他们是如何作出项目有效性判断的, 凡不能提供项目有效性解释的评审专家, 其评审意见均不得采用。

八、要对综合性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进行长期资助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清醒地看到, 从教育实践出发, 切合教育实践的跨学科研究既费钱又耗时, 需要有一种制度构架对此类教育科研项目进行长期的支持和有力的投入, 还需要稳定的配套政策, 否则就可能出现“蜻蜓点水式”的、未得出对教育实践有效的所谓“跨学科研究”成果。因此, 要鼓励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合作开展研究, 鼓励进行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合作研究, 鼓励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形成新认识、创造新成果。

九、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对成果转化问题进行考量

毋庸讳言,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张力, 理论归根结底来自于实践, 又要回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只有脚踩理论和实践这两只“船”, 才能使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不再是“灰色”, 不再是实践的“应声虫”, 从而有更旺盛的生命力。然而, 这样的研究成果实在是太少了。事实上, 立项的很多项目从本质上就缺乏转化为实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立项时, 同行评议仅采用了“学科内部”标准, 或者研究人员根本没有注意教育实践需求, 或者缺乏与实践方面打交道的积极性。因此,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在立项时就要考虑成果能否转化的问题。

十、教育科研资助政策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神

资助与教育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教育,资助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

在目前的资助工作中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出资设立的专门奖学金是向优秀学生颁发的奖金, 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有严格的要求。国家奖学金面向全体学生中的品学兼优者, 可以说是 “优中选优”, 奖金额度高, 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获奖证书, 同时记入学生个人档案。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可以说是“贫中选优”, 由各学校颁发证书并记入学生个人档案。学校奖学金以学业和综合素质测评为标准, 是评价学生在大学期间综合素质表现最直接的依据。这些各种类型的奖学金, 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学习的精神。由于奖学金评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同时这些奖学金也有一定名额的限制, 要想获得奖学金就得按照评定条件来严格规范个人的学习和综合素质, 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树立贫困生中优秀学子的典型事迹, 宣传他们的成长成才经历, 使广大贫困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激发他们学习进取的斗志。通过自己的努力, 争取各类奖助学金, 从而减轻家庭经济的负担, 改变自己将来的人生命运。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强化诚信意识

目前高校资助体系中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特别大, 而高校对于贫困生资格的认定主要依据是学生在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困难证明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通过贫困资格认定, 就可向国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同时还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 这就考量着学生的诚信度。学校方面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向学生详细解读国家资助工作政策及相关法律责任, 在学生中不断开展诚信教育, 与学生签订诚信承诺书、还款承诺书, 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等。由此可见资助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

贫困生是学校里特殊的群体, 贫困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高。他们在学习之余, 往往会担心学费、生活费问题, 导致心理负担较重, 思想意志不能集中到学习上, 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随着国家、社会、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 一方面, 在经济上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基本保障,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经济原因给学生带来的精神压力; 另一方面, 资助工作彰显着人文关怀, 其核心就是对人的关爱, 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和志愿活动, 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从而疏通贫困生因为贫困所带来的心理障碍。

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促进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最能体现国家、社会、学校对于大学生个体的人文关照。感恩意识不仅是简单的知恩图报, 更蕴含着一种责任、自立、自尊意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境界。在整个资助工作中要教育学生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重视和投入, 社会、学校、老师、家庭对他们的关爱与帮助。让学生珍惜美好的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国家、社会, 感激身边关爱他们的人。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 如举办感恩主题的征文活动、组织感恩专题的座谈会、举行感恩主题团日活动等, 从而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 参与适当的感恩活动, 养成自觉的感恩习惯, 促进学生健康感恩心理的养成与发展。

五、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工作实现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必要途径。目前资助工作中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 以及许多社会、个人的资助项目要求受资助的学生参与完成一定的社会实践等, 这些资助项目为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教育平台。学生必须以劳动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实践劳动, 通过亲身努力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在实践服务锻炼中, 可以培养学生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意识, 开阔眼界, 了解社会, 积累为人处事的经验, 特别是在参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上, 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这也给学生的就业能力增添了砝码。

六、结束语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惠民爱民政策的具体体现,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具体展示。资助工作不仅只是对贫困学生经济上的直接补助, 更蕴含着丰富的助学功能和育人功能。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资助体系的内涵, 将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赵贵臣, 刘和忠.试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 .

[2]王芬.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7) .

[3]吴燕端.大学生资助体系下诚信和感恩教育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11) .

资助与教育 篇9

(一) 国家奖学金

从2002年起, 中央政府每年拨出2亿元设立国家奖学金, 定额发放给4.5万名学生。奖金将按两个等级发放, 其中1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享受一等奖学金, 标准为每人每年6 000元;35万名学生享受二等奖学金, 标准为每人每年4 000元。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其所在学校均减免当年的全部学费。

(二) 奖学金

指政府、学校和社会资助机构为表彰和鼓励优秀学生而设立的奖励资金。通常奖学金的授予是出于对获奖者在学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其品行表现的肯定和表彰, 有些奖学金的授予则是出于对获奖者某种特定的志向、经历或身份的肯定和鼓励。由于奖学金是一种资金形式的鼓励手段, 所以它也属于一种学生资助方式。奖学金分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等。优秀学生奖学金及专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

(三) 助学贷款

1.学生贷款。

为帮助经济确有困难的本、专科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学习费用而由国家向学生提供的无息贷款。学生贷款由学校负责贷款的发放、减免和回收等全部管理工作。

2.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 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 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 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 毕业后分期偿还。

(四) 勤工助学

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生产活动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 从勤工助学基金中支付相应报酬, 使经济困难学生具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一项资助方式。

(五) 特别困难学生补助

国家为保证经济特别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而给予学生的专门补助。对于那些在校月收入 (包括奖学金和各种补贴) 低于学生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的国家任务本、专科学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可以申请特别困难补助。对“特困生”的困难补助的标准可参照学校所在地所需的最基本的学习、生活费用标准, 由学校研究确定。

(六) 减免学费

国家对部分的确因经济条件所限, 交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 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其中在校月收入 (包括各种奖学金和各种补贴) 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 学习和生活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免收全部学费。

二、现行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反思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由国家和高校共同构建的以资助贫困生为目的的调节系统。其中, 国家扮演着政策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双重角色, 重点是在资助过程的层面上为整个资助体系提供政策供给和投资支持;而高校则扮演着教育主体的角色, 重点是在资助效果的层面上为整个资助体系的成功运行提供教育保障。但是, 就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看, 投资主体、政策主体和教育主体都存在没有明确自身作为的层面界定、作为不力或作为不当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和价值功能的充分发挥。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供给不足

第一, 就奖学金制度而言, 国家出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二十七条规定, 各高校均必须设立奖贷基金, 用于为学生发放奖学金。但是, 我国现行的奖学金制度存在着额度偏低, 测评指标单一等弊端, 在资助贫困生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亟待进行调整完善:第一, 国家设置的奖学金额度偏低。目前, 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可以提供足以缴纳学费和保证日常开支的奖学金, 奖学金的低额度与高校的高收费不匹配, 奖学金的资助功能受到制约, 奖学金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而非实际意义。第二, 国家设置的奖学金测评指标单一。目前, 我国的奖学金制度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测评指标, 甚至是唯一指标, 这种指标设计十分不利于充分发挥奖学金的资助功能:首先, 贫困生由于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 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低于一般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 没有明显的优势 (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对100所高校5 000名贫困生进行受资助情况调查分析表明, 奖学金获奖学生与贫困生吻合概率不高) 。其次, 即使一些贫困生可以拿到奖学金, 但是他们普遍缺乏综合素质的锻炼, 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较差, 很难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 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而言, 国家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当前以“推迟付费”的方式资助贫困生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 由于政策供给的不足, 国家助学贷款的现实状况却并不乐观, 推进困难。第一, 贷款进度不理想, 发放金额有限, 贷不应求, 很多银行只愿意跟就业形势好, 还款几率大的名校合作, 不愿为普通高校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第二,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的还款期限过短, 造成学生的还贷压力过大;第三, 现有的个人信用制度和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无法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推进和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助学贷款是将信贷机制引入高等教育发展, 它既是市场经济下个人消费信贷的一种特殊形式, 也是世界各国近年普遍采用的一种学生资助方式。助学贷款在我国开展几年来, 尽管政府贴息、行政推动、高校积极、学生企盼, 但作为助学贷款风险的承担者——银行, 却表现出少有的冷静, 驻足不前。因为, 助学贷款的使用主体——学生不可能提供任何担保或质押, 只能是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对我国企业与居民信用状况最了解的金融机构, 对此心怀余悸, 谨慎行事, 阻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进展。

第三, 就社会资助而言, 社会力量的积聚效应决定了调动社会力量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 对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重大意义, 必须加以重视。我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 但实际情况却是, 我国高校中除少数国内顶级名校外, 从社会中吸纳的投资支持极其有限, 对学校的发展、对贫困生的资助都是杯水车薪, 作用微乎其微, 社会的巨大力量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四, 多种资助方式并存, 但各种资助方式的主体不明确

目前我国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按是否需要偿还分为三种:1.无偿提供, 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等;2.无息贷款, 它是高校根据学生申请发放给学生的贷款, 这种贷款只需要学生归还本金, 不需要支付利息;3.银行向学生提供的国家助学贷款, 这类贷款需要学生在毕业后, 除归还本金外, 其贷款利息由国家和学生各承担50%。资助方式上存在着无偿、有偿和支付部分借款成本的差别, 但目前并没有对每种资助方式规定其使用范围, 因此高校在提供资助时就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而学生也是先申请无偿资助, 后申请有偿或国家助学贷款, 这样不利于国家资助贷款的广泛开展。

(二) 高等教育投资支持乏力

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和巨大社会效益, 决定了国家、社会、个人均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 因此, 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实现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 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 保证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良性运行的合理要求。据此, 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除学生及其家庭应当为其所接受的教育承担成本外, 国家也必须支付相应的成本, 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投资支持, 尤其是为惠及1/4强在校学生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提供投资支持。但是, 就目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实际投资情况看, 投资力度还远远不够,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远没有获得应有的投资支持。

第一, 从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来看, 当前, 家庭资助依然是我国在校大学生获得教育经费的首位来源, 家庭资助占教育经费来源的比例约为 82℅, 高等教育成本的绝大多数为学生家庭所负担。而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纯收入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9 422元和2 936元, 而且, 目前全国还有3 000多万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这些人基本上是生活在老、少、边地区的农民。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 000元计算 (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 , 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 000元, 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

第二, 从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来看, 独立组织“教育政策研究所”2005年5月8日公布的“全球高等教育排行榜”显示, 日本是世界上学费开支最昂贵的国家——每人每年的教育支出为8 930英镑, 折合人民币110 000元。但是, 以相对购买力来计算, 日本的人均GDP为31 000美元, 那么11 000人民币 (约合13 000美元) 的教育支出仅占家庭收入的21℅;而我国人均GDP刚过1 000美元, 那么7 000人民币 (约合840美元) 的教育支出则占到家庭收入的42℅。可见, 在我国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已达到了“世界上学费开支最昂贵的国家”——日本的两倍。如此庞大的教育支出, 已经使很多家庭不堪重负, 根本无力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提供经济资助。长此以往,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将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 社会的公平正义秩序也将岌岌可危。

(三) 按学费10℅提取勤工助学基金的规定不尽合理

首先, 各类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并不均衡, 它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学费标准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 各高校在招生之前都把学校的招生人数、专业设置以及学费、住宿费等的相关费用公布于众。因此,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校和专业外, 学费等相关费用也是他们选择学校的条件之一, 这样使得各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学费标准较高的艺术类院校相对一般院校而言经济困难生较少一些。

其次, 因各类高校学费标准的差异, 使得提取的勤工助学基金相差甚远。目前, 农林、师范类院校的收费标准偏低, 按学费的10%计提勤工助学基金, 每位学生的学费也只能提取200-400元, 并且这类院校的困难生较多一些;而艺术类院校的学费标准偏高, 按学费10%的比例计提基金, 每位学生的学费可以计提500-1 000元甚至更高, 并且这些院校的学生家庭生活富裕的较多, 贫困生相对较少一些。

以上局面的出现, 导致对助困资金需求量大的学校资金不够用, 需求量小的学校经费则用不完。并且按照规定, 勤工助学基金不能挪作他用, 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四) 教育保障虚位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提供者, 其主要职责应当是教育人, 培养人。虽然高校也担负着一定的资助贫困生的责任, 但绝不能因此而偏离自身的教育职责, 更不能本末倒置。而实际上, 目前高校大多是跟在国家的政策供给和投资支持的后面, 消极被动, 亦步亦趋, 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教育主体地位, 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保障作用, 致使高校对资助体系成功运行的教育保障处于“虚位”状态。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片面重视勤工助学的资助作用, 而忽视其教育意义。当前, 各高校普遍将勤工助学定义为“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生产活动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 从勤工助学基金中支付相应报酬, 使经济困难学生具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 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一种资助方式。”在这种为资助而资助, 忽视教育本体的片面认识的指导下, 各高校往往仅仅只是为贫困生提供简单体力劳动性质的勤工助学岗位, 而不肯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培训贫困生, 去提高其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种片面重视勤工助学的资助作用, 而忽视其教育意义的做法不仅背离了高校的育人本位, 而且还直接导致了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局限性, 造成了当前各高校普遍抱怨勤工助学岗位“不足”的局面。

第二, 自强奋斗教育实效性不强。目前, 各高校都通过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自强奋斗教育, 鼓励贫困生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但是, 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 上述工作基本上处于依据主观经验开展的状态, 缺乏完整理论的指导和有效载体的支撑, 工作常常陷入表面化、形式化, 总体效果不理想。很多贫困生依然信心不足, 理想模糊,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当前的处境, 缺乏自立自强, 奋发进取的动力,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甘于现状, 在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消极应付, 得过且过, 自强奋斗教育未见实效, 教育的引导激励作用未能充分显现。

(五) 缺乏终极关怀

立志是迈向成功之路的前提和保障。在国家、社会、高校得力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下高校贫困生基本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 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但贫困生资助和管理过程中“前忙后盲”现象让社会感到痛心, 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满足学生现时的表面物质需要, 这是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但加强对贫困生学生的教育引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满足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要, 这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贫困生资助中的“等、拿、要”, “我贫困国家就得资助我”, “感恩和诚信的缺失”等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高校贫困生是特殊群体, 他们有健全的身体, 是社会中的高知识、高学历的代表者, 他们有能力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连小学生都明白的“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 在这种不付出就可以获得“回报”的资助体系下荡然无存, 因为仅凭一张证明就能获得资助, 贫困已经是他们获得资助的资本。学校教育是“授之以渔”, 同样高校的资助体系理应如此。政府和高校对贫困生政策与其是物质上的“扶贫”不如精神上的“扶志”。因为贫困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 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生存的, 毕竟我们现有的资助体系仅能满足贫困生求学期间的需求, 而且是不能根本改变贫困生的生存状况的, 我们的资助体系还没有延伸到社会群体中去。贫困大学生最缺的不是“钱”, 而是从国家到学校再到国家的保障体系。

三、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重构

(一) 应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收费制度, 确立合理的收费标准

高等学校收费政策关系着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在确立收费标准时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其二是高等教育成本的差异。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 其生均成本是有明显差异的。其三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总之, 在制定收费政策标准时, 应充分体现“注重效率, 兼顾公平”这一基本原则。

(二) 采取各种措施, 积极拓宽我国学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

高校和国家数额不多的奖贷金并不能满足如此多学生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学生受奖贷的覆盖面也比较窄。在政府财政紧缺的情况下,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积极性,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政府应加大公共资金的投入以资助贫困学生外, 工商企业、社会团体、私人等也应以各种方式介入学生的资助事业。

(三) 建立和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学生资助制度

当前, 我国公立高校已建立了“奖、贷、勤、减、免”等几种学生资助制度。但众所周知, 这种以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作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 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制度最突出的工作, 应是改革和完善以贷学金为核心的资助体系。但目前, 我国高等学校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着贷款形式单一、银行放贷利润小而风险大、偿还制度不尽如人意等突出的问题。

(四) 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

高校要鼓励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解决经济困难。对此, 学校要增加经费投入, 增设岗位, 提高报酬, 规范管理, 使更多5的贫困生得到更大力度的资助, 使他们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增强劳动观念、竞争观念、自主意识、责任意识, 培养吃苦精神、生存能力和艰苦奋斗的品德。必须注意的是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是助学, 工作位居其次。勤工助学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影响学习, 可采取适当提高劳动报酬的办法, 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以充分体现资助困难学生的原则, 让勤工助学基金真正发挥勤工助学的作用。

(五) 严格限制无偿资助

无偿发放困难补助和减免学杂费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矛盾, 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 完全废除补助、减免制度还为时尚早, 一定范围内仍有其存在的必要, 如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下岗职工子女、本人有残疾、家中突遇天灾人祸等情况, 学校应给予一定无偿资助。学校应在发放特困补助和减免学杂费时附加一项规定, 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勤工助学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资助,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无偿资助。

(六) 高等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这一方面, 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主体功能,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 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 发展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全人格。贫困大学生要真正解决自己面临的暂时的经济困难, 必须要发挥自强自立的精神, 要对自己的将来, 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要有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准备。同时, 大学生还应明确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在得到政府、学校和他人帮助的同时, 要奉献爱心, 回报社会;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 倍加珍视自己的信用, 珍视母校的信用, 使得国家助学贷款这一保障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利国利民的政策能够持续下去, 同时也是学生自身积累信用资源, 迈好步入社会的重要一步。

摘要:自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高等学校贫困生比例不断上升, 贫困生总数呈几何级数上升, 现有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让人人都能上得起大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贫困生,资助政策

参考文献

[1]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J].教育研究, 2004 (9) .

[2]鞠庭英.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 2006, (4) .

[3]孙涛.试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我国的学生资助[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4]董浩、王桂荣.高校资助政策有关问题探究[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 .

[5]褚峥.完善高校助学体系的理性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

[6]范方志.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23) .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篇10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确立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 使一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经历三个阶段:全员享受助学金、部分享受奖学金、奖学金与贷学金相结合。最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了“奖、勤、助、贷、补、免”六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资助形式。具体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补助、减免学费。资助范围包括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但就我国目前资助金额而言, 其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2013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 较上一年增长了0.02个百分点。而据资料显示, 2005年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平均比例为5.5%,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为4.7%。可见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较少,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力度, 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以助学贷款为主,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从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就已经开始。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会收到一份《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会根据《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认定, 程序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按照班级或者专业的人数分配资助的名额;二是由班级或专业的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日常消费来提出贫困生名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法律规定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 但法律条文多为概括性, 缺少相应具体的实施条例, 我国具体指导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是部门通知、方法等。例如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由试点、推广到成熟的过程中, 高校进行工作的依据主要有:1987年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办法》;1999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 (试行) 》;2002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但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 而美国重要的教育资助政策的出台, 联邦政府都有相应的资助立法, 在美国, 教育资助制度与教育立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并没有法律的保障。

2. 学生资助面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加之高校收费额度的增加, 我国低收入经济困难的家庭学生面临上不起大学的难题, 同时中等收入的家庭也因为大学学费而担忧,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申请对象仅仅针对部分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受惠学生少。造成这样的情况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金额少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 我国投入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较少, 这就严重影响了资助高校学生的人数, 也就将资助范围限制于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 资助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的还款负担率偏高。据资料显示, 就校园的助学贷款而言, 普通本科生毕业后第一年的还款负担率可以达到26%, 这要高于国际10%的标准。这就说明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不完善, 其中主要体现为学生还款年限短。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中, 校园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为8~10年,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为12~14年。而美国的学生还款年限最长为30年, 日本最长为20年。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还款年限较短。同时考虑到还款人的需求,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也需延长。调查显示, 2014年全国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2443元。如果在二线城市生活, 除去日常开支, 不包括社会交往、谈恋爱的开支, 那么应届毕业生还可以剩下1000元。因此, 我国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制度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 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延长还款年限。

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优化措施

1. 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立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还不成熟。需要通过法律对高校学生资助对象、资助性质、贫困生认定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明确权责义的主体和相关内容, 明确资金的来源、使用和管理。通过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立法工作, 可以提高高校对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视, 可以使资助政策更加稳定、固化, 使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相关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从而提高学生资助的办事效率, 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再因为学费而担心不能上学, 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法律制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建立的基石, 是顺利、高效实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有力保障, 同时它也是国家意志在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事业上的体现。伴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思想和依法治教观念的不断深入, 我国更应加快高等教育资助的专项立法的步伐。

2. 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群体

我国现行高校资助体系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我国享受高校学生资助的大部分为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受资助群体少, 为此应扩大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群体。首先, 我国政府应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 只有这样,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才会惠及更多的贫困学生, 甚至是所有贫困学生,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其次, 我国应扩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资助群体。不仅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助学贷款, 对于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和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也可以享受助学贷款, 使助学贷款资助群体可以变成所有高校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缓解中等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和改善学习条件, 同时也可以鼓励相对富裕家庭孩子的自我奋斗精神。

3. 采用新的还款方式, 延长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

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 采用按收入比例偿还和分期付款相结合的还款方式。按收入比例偿还即规定贷款学生在毕业后月收入或年收入达到一定金额时再按着一定比例偿还贷款。分期付款就是贷款学生毕业后在规定的一定年限内偿还清本金和利息。采用两种还款相结合的新还款方式, 既延长了还款年限, 又减轻了贷款人毕业后经济和心理压力。同时新的还款方式可以与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 既催促贷款学生准时还款, 又减轻了高校、银行的追款压力, 也有利于激发在校生对助学贷款的热情。

4. 加大宣传, 改变教育观念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使我国许多家长感到财力的单薄,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有些家长会选择让孩子辍学、弃学。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高校和新闻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让家长和学生改变教育消费观念, 积极宣传教育收费的合理性, 积极宣传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让学生和家长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不再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让学生在大学中不断充实自己,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作用的体现, 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改革, 已逐步成熟, 但仍存在缺乏相应法律保障、资助面窄、资助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四个优化措施: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立法、扩大学生资助群体、延长还款期限、采用新型还款方式, 希望为我国高等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美林.浅谈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改革[J].教育与经济, 1996 (1) :63~65

教育资助制度 篇11

关键词 教育资助 军转安置 培训 人力资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多样的社会就业岗位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军转干部要以“二次就业”为契机,发挥自身才能,寻求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岗位。而教育则是提升军装干部就业能力的一种良好方式。

教育资助,是国家借助于高校、职业院校等社会教育资源对军转干部所进行的社会岗位培训。这种培训较之于一般培训来看,周期更长、内容更为丰富,以职业教育、高等教为主要实现途径,以实现自我就业、创业为目标。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教育资助制度为核心,探讨我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新方法。

一、以教育资助推动军转干部培训的背景

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教育资助大都是基于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困境,军人社会就业竞争力的不足而创造的。以美国为例,2008年,美国出台《后“9·11”退役军人权利法案》,此法案2010年再次升级,成为目前最新修订的退役军人安置法案。得益于此法案,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将教育资助福利转移给子女,“父母当兵服役,子女免费上学”的做法在2010年得到了法律认可。德国退役军人的职业教育也别具特色。比如,服役4至6年的,可资助时间为7个月、不超过3000欧元的职业教育。

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资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许多文化素质较高的军队干部转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一些退役军人则进入中等学校补习文化。我国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摸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退役军人安置政策体系。以2006年底作為一个时间点,对各类军人分类安置。退役干部的具体安置方式有计划分配、自主择业、退休等。

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安置工作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新形势、新情况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正在逐渐增多。一些军转干部的综合素质并不与社会岗位相匹配。此外,一些接受过地方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干部在退役后的选择上,也有特殊的需求,如学历再深造等。近几年,我国有关部门开始针对退役军人提供职业培训;而学历教育还未全面启动。

其实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推行教育资助政策的条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具备了容纳退役军人上大学的条件;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和军事人才的制度,也为军队与地方高校开展长期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在学历水平上,征兵对象主体为高中和高校应届毕业生,大多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历基础。中央和地方财政状况,也具备了资助退役军人上大学的实力。

二、教育资助制度所需的保障

前文我们已经论述了我国实行教育资助的诸项可行性条件。而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还需要一套相应的保障制度,包括国家政策、培训场所、培训师资、培训经费、培训奖惩等多方面。而政策、经费保障是否有力,将决定此项培训工作的实施程度。

1、国家政策保障

大规模、成制度的资助军转干部接受再教育,需要一套完备的政策做支撑。教育资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支持。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的意见》,主要对考入高等院校退役士兵的教育资助做了相关说明。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一些政策和制度完善省市的退役军人教育资助制度,如福建省2010年发布《关于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凡福建省内当年接收的退役士兵,可自愿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每人每学期(5个月)将获得4000元培训资金补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者,还可优先推荐就业。

虽然国家的相关政策正在逐渐完善,但是,各地在具体做法参差不齐,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大不一样;全国范围内缺少统一的法律条文来分配各省市之间的教育资源。此外,军转干部利益反馈机制相对缺乏,教育资助军转干部的培训工作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都影响了军转干部培训工作的深度开展。

2、培训场所和师资力量

安排军转干部大规模地进入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学习深造,需要军队与地方高校的通力合作。我国有100多所高校签约培养国防生,地方院校也承担军队人才培训工作。因此依托地方院校培训军事人才的经验并不缺乏,依托院校开展军转干部培训的基础是具备的。但是目前并没有多少高校将军转干部入校培训(或学历深造)纳入工作范畴。只有少部分院以自身教育资源服务退役军人培训工作,如清华大学在2007年成立的全国军队转业干部高校教育培训基地。

教育资助,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军转干部进入学校学习,会占用一定的社会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力量);而且军转干部的入学标准与地方院校的招收标准有出入,因此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不主动也是事出有因。如何平衡教育资源与军转干部培训之间的关系,需要执政者做出更好的博弈;也需要院校增强社会责任感。

3、培训经费和奖惩

教育资助政策,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给军转干部提供相应额度的学习经费。做好军转干部的培训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但资助军转干部参加社会教育,并不代表将其放入条件优越的各类学府里放任自流,否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耽误军转干部自身的前程。军转干部学习期间的奖惩,既要按照承训学校的各项奖惩制度执行,又需由政府主导制定特殊的奖惩。院校可与政府、军队建立军转干部在校学习情况反馈机制,制定相关培训档案,保证培训过程可及时调控。

总之,以教育资助的新形式开展军转干部培训,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趋势。教育资助既适用于军转干部参加地方高等教育,又有利于短期的任职培训。有利于推动军转干部与社会工作岗位相匹配,充分发挥军转干部这一潜在人力资本的社会效能。当然,这一制度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政策、经费等多个条件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文涛.论军人地位-社会变迁中军人地位的确立与维护[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2]罗平飞.试论我国军人退役安置制度的性质及其特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2).

资助与教育 篇12

1. 联邦政府下的学生资助制度管理体系。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生资助制度的相关政策,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即人力资源与技能开发部,这个部门是专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针对加拿大的学生资助制度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学生助学金制度和学生贷款制度,这两种制度是主要的学生资助制度,其资助的资金数额要远远高于其他资助制度。而学生想要申请这两种资助在程序上也非常简单,只要在人力资源与技能开发部的官方网站上注册一个账户即可进行申请,学生在申请之后由人力资源与技能开发部进行审核,基本上所有申请学生资助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审核,获得资助。为了便于学生贷款和助学金的申请,加拿大制作了专门的网站供学生们进行网上操作,所有的学生资助工作包括申请、还款、延期等工作都可以在网站上办理。为了便于学生们操作,在加拿大的任何一所高校中都可以看到学生服务厅,这些服务厅是专门为学生资助工作服务的。

2. 加拿大学校的资助工作管理体系。加拿大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除了成立联邦领域内的人力资源与技能开发部专门负责以外,每一所高校都是一个子系统进行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加拿大高校内部的学生资助工作管理系统就是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整个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而且办公室由学校指派的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另外还有进行专门工作的人员30多名,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自成系统,不与学校其他工作部门有隶属关系,这保证了学生资助工作的独立性。

二、加拿大学生申请资助的条件和评估分析

加拿大对于学生申请资助和资金的金额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学生贷款是以年为单位,每一年的贷款金额不得超过11000加元,这11000加元由两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奖学金5000加元和学生贷款6000加元。对于还款的期限也有明确的要求,主要根据贷款学生所学的专业确定,最高贷款时间不得超过6. 5年,具体的贷款额度也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计算中主要考虑学生的基本生活标准和经济状况来确定,这些工作都是地方政府中负责学生资助工作部门来完成的。当然上述的学生资助政策是针对正常学生的,对于那些学习困难和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可以享受更好的政策,有具体需要的学生可以另外申请特殊资助项目,特殊

三、加拿大学生贷款的具体流程分析

1. 学生贷款办理流程分析。凡是想要咨询国家学生贷款项目资助的需求者,都可以通过国家贷款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询问,相关服务中心会给出相应的指导,并且可以通过学校纸质申请和地方政府网站展开多种形式的贷款申请。在国家学生贷款服务中心受理之后,进入到审核贷款的程序。申请者也可以将有关材料按照国家贷款服务中心的审核程序进行,先审核贷款人的身份、学习状况、就读院校、纳税情况、信用情况等有关信息,展开综合评估,所评估的结果是否与国家学生贷款项目需求相符合,并且划定出相应的贷款需求额度。在通过审核之后通知申请者,需要对相关贷款手续展开完善工作。上述所讲述的工作基本可以在两个星期内完成。凡是没有通过国家学生贷款项目审核条件的申请人员,此机构有义务告知申请者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2. 学生贷款的惩罚体系。在加拿大,在设立国家贷款项目的同时,也设立了对应的惩罚机制。如果申请者所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所出示的虚假证明连续三次以上,将永远失去获得国家学生贷款项目资助的资格。国家贷款机构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为了能够保证学生贷款资金有效利用,防止各高校滥用政府所给予的资助政策规范,在加拿大政府的调查下,在加拿大1500所高校中,将近有300所高校的教学质量较低,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这样的学校联邦政府没有授予可享受国家学生贷款的资格,之所以这样做,不单单是为了促进其高校发展,也是为使学生能够慎重选择优秀院校。另外,公立高校作为联邦政府主要扶持的对象,据相关统计表明,加拿大国家学生贷款资金发放量将近90% 资助公立学校,剩下10% 用于资助私立学校,因此,在加拿大还是非常重视公立学校的发展。

3. 贷款的发放流程。申请者在获取到国家贷款之后,国家学生贷款服务中心也会定期将资助款发送本人账号上,然后申请者可将国家贷款按照合同要求缴纳相关学费。

四、分析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

1. 不健全的资助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资助管理体制,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基本都是属于学生处管理,在这样分工不明确的情况下,很难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认定贫困生小组,即使建立了,也缺乏比较系统的认定标准,没有健全的贫困生认定机构。另外,在评价学生经济困难程度方面上,也缺少科学的数据,并且学生经济活动也是处于变化的,在这方面上高校没有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同时学生资助制度也没有法律做保障,学生贷款所发生的失信行为,法律方面也没有相关的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贷款违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 助学贷款程序较复杂。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基本是由商业银行所负责和承担,这种类型的信用贷款导致商业银行具有很大的风险,相对来讲,设置学生贷款期限也较短,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学生还款的压力,同时还款程序也较复杂,并且也没有相关的管理系统。学校是国家助学贷款的中间环节,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也没有做好学生和银行之间的桥梁作用。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也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助学贷款资金基本都由银行所承担,导致银行存在很大风险。

3. 奖学金没有发挥助学功能。我国各高校设立各种类型的奖学金,但是通常强调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但却忽略了对学生的资助功能。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往往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与贫困生不是一个群体,基本很多贫困生都不能获取到奖学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奖学金根本没有发挥助学的作用。现在所设立的奖学金制度虽然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不能解决所有贫困生的问题,同时在评定奖学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4. 勤工助学资金和岗位有限。勤工助学资金是高校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限的勤工助学资金根本无法解决大量贫困生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勤工助学措施,勤工助学不但可以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高校学生的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有限,助学资金增长速度也较慢,根本无法解决大量贫困生的经济问题。

上一篇:重症感染下一篇:核桃林下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