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环境

2024-07-24

人环境(精选12篇)

人环境 篇1

塔·布克是瑞士的一位钟表制造大师,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而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无论如何也制造不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可入狱前他制造的钟表误差不低于1/100秒。最终他发现一个钟表匠在情绪不好的状态下,要想圆满完成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他由此预言,埃及恢宏的金字塔建筑得如此精细,各个石块之间连薄薄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2003年,埃及文物部门经考察后宣布,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过去所说的由30万奴隶所建。

环境影响人的创造力,最终影响到产品。如果企业能营造这样一种工作氛围———让每个职工的努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真正被当做企业一员,而非只为了谋生,那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干发挥出来。当个人的期待与企业的价值理念相一致时,员工的敬业度就会提高,并通过勤奋的工作物化显现出来,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人环境 篇2

——大连教育学院挂职学习感悟

大连教育学院建于1952年10月,是一所市政府直接领导,独立设臵的成人本科院校,承担全市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教学指导的工作任务。学院位于市中心地带,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建筑面积2万7千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0余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348人,其中教授13 人,副教授34人,其他副高职169人,现任党委书记靳雁涛,院长张淑萍。半个多世纪以来,大连教育学院薪火相传、励精图治,为大连市教育战线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2008年的两次成功转型、一个完美跨越,完成了大连教育学院的改革创新。2005年,大连教育学院在面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和培训主体多元化的严峻挑战时,思考“办什么样教育学院”的问题,做出了改革转型的重要决策,从传统教育学院向以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目标的新型教育学院转变。学院实施了第四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首开先例地打破了沿袭半个多世纪的研训分立格局,创立了研训一体的教师教育体制和培训教研化、教研培训化的工作机制,同时成立了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提供决策参考、教育咨询的教育服务机构。2008年,在充分分析制约学院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教职工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教师教育形势不相适应的基础上,学院继续

解放思想,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转型。二次转型的重点是人的解放与发展,重点解决“怎样办好教育学院”的问题。因为学院教师队伍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大学后教育应是一种“高”的教育,而新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基础,这就出现了教职工素质与教师教育的高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学院力图通过教育学院大学本质属性的回归和教职工大学意识的回归,建设具有大连教育学院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模式和大学文化载体,将教职工造就成学科知识的专家,研训工作的专家、教育服务的专家,建设一支与学院功能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大连教育学院教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影响力蒸蒸日上,成为了教育教学的楷模,教师培训的样板。在此背景下,在我校领导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于2010年4月6日至5月7日分别赴大连教育学院学历中心、教师教育办公室挂职学习。

学历中心共有教职员工37人,中心领导4位。下设招生部、教学部、教务部、教材部四个部门。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以下简称教师办)共有教职员工5位,主任1位。学院在第一次改革转型时实行了扁平化管理,按学段设立了七个中心:学前教师教育中心、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初中教师教育中心、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成人教育教师教育中心、校长培训中心。2008年第二次机构改革时,学院专门设立了教师教育办公室,负责七个中心的协调、统筹管理工作。

现将学习的感受及反思反馈如下:

一、规范管理 注重细节

大连教育学院精细化管理化渗透在每一个角落,大到会议会务安排,档案管理及青年教师培养,小至学校电子屏及教室管理等。如一跨进校门映入眼帘是醒目的电子屏,屏幕上显示的是每天学院的讲座或会议安排,让每一位进入学院的教师一目了然。报到第一天,党工办王部长、校办王主任亲自陪我们到各自的部门,与相关部门领导熟悉,第二天又陪我们熟悉学校环境,并且尽可能想到我们今后可能会需要了解的相关部门,还介绍了门卫师傅,让我们有到家的感觉。洗漱用品、饭卡、手提电脑一应俱全。因学校没有晚餐供应,王部长为我们联系了附近的小餐馆,并亲自陪我们到餐馆熟悉情况,然后送我们到各自办公室正式上班。虽然做的都是小事,但他们的细致真诚和热情接待一下子消除了我们顾虑。此外,我们还注意到以下一些细节:

1、校内网上每人都有邮箱,每位教职工必须按学院统一格式在网上填写工作日志,学院教职工可相互浏览。部门负责人每星期查看部门人员的一周工作,每周四下午向学校督办报告部门一周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安排,每月月未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通报全院工作完成情况。在校内网上有每周会议安排、每月工作、年工作分解表,这样使得每位教职工都能了解全校工作,每位中层了解部门工作,每位教职工相互也了解,大家都希望自己在每一天的平凡工作中有不断创新,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有些教工由于忙,忘了填写,周末还会特意来校补工作日记。2、4月30日上午,学院邀请我们参加中层干部会议,感受了每月一次中层工作例会。一到会议室让我们吃了一惊:会议室每一位中层干部面前都有名字牌,有话筒,全院四十几位中层干部在会议开始前五分钟全部到场。会议八点半准时开始,会议由督办总结四月份工作,回顾包括常规项目、临时项目和其它项目,通报本月完成项目,未完成项目,并解释未完成的原因;由办公室主任通报五月份工作。会议都用PPT讲解,每一项工作都有负责人,并按部门进行分类。接着分管理领导对工作作说明,最后由书记、院长对工作点评,强调本月必须注意事项。会议进行了三个小时,期间没有一位中层随意进出会场,也没有一位中层因接听电话而走动。会上,校领导对一月工作进行点评,并给予批评和表扬,因此每位中层工作压力很大,必须确保每月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并特别关注各部门每月有多少新闻被媒体报导,有几篇文章发表。全院都强调工作研究化、课题化,要求工作、学习、研究三位一体。

3、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学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仅2009年就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了五项规章制度。一是对教职工在职攻读学历、学位的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出台《大连教育学院关于鼓励在职教职工攻读博士、硕士学历(学位)的暂行办法》,二是为促进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制定《大连教育学院课题研究及出版学术著作资助办法》,三是出台《大连教育学院外派进修学习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外派学习人员的管理,四是为促进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制定《大连教育学院2009年教职工信息化培训方案》,五是为鼓励教职工自主学习,表彰先进,出台《大连教育学院教职工素质提高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办法》等,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有文件可循,有制度可依。

4、学生管理求善求美。如学历中心要求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教学管理,如点名,课堂日常管理等,宿管协助做好学生的生活及晚学习管理,如晚上每天五点半以后由宿管负责监督晚自习、晚上请假、早上查房、大功率电器检查等。在学生就业工作上更是精细、负责并不定期回访,随时关注学生,随时了解就业动态。

二、重视宣传 扩大影响

大连教育学院近几年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与他们注重媒体力量做宣传是分不开的。每个部门有新闻或会议时都会主动邀请新闻媒体来参加,如果邀请有困难,可以请求由学院党工部出面。仅2009年,中国教育报、东北之窗、政协友报、职工快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大连电视台、大连电台、半岛晨报等媒体对大连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工作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初步统计达73次。如4月12日举行“大连市教师教育专家团队”成立大会后,当晚就在大连电视台新闻栏目播出,4月13日《大连日报 》、《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就进行了相关报道。4月26日召开全员培训启动会后,4月27日《大连日报》头版即刊登题为《推进全域城市化的重要举措——我市全员培训3万初中小学教师》的报道,而且力求报道级别高、速度快、篇幅大。

三、营造文化 提升素质

自2008年大连教育学院实行第二次转型以来,为构建学院特色文化,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院采取了一系列办法:

1、开展通识培训,定期邀请国内外教育专家、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传递最前沿的教育动态和信息,例请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顾明远等。如4月24-25日,学院聘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关立勋来校讲学《中国传统文化及周易》等。4月12日成立的大连市教师教育专家团队既有大连本地的,也有辽宁省的高校、教科所、教研室的专家学者,打破地域和校际界限,而且不限于教师教育专业的学者,全面邀请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等方面的专家,跨越学科界限,把全国一线的名师和研究人员列入专家团的成员,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补充。

2、定期组织院内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职工积极申报参与学术交流。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指定一些教师必须参加,其余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参与。同时,要求凡出去进修,访问学者或读博士回来的教职工必须开设讲座。

3、各部门定期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我们于4月16日聆听了由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刘世斌主讲的《精彩人生源于规划与经营——如何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讲座,他从自己长期作为研训教师的经历讲解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教师职业阶段的划分,如何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人生需要规划更需要经营等方面内容,以及大连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齐铁清副校长《研训专题是怎样炼成的》的讲座都令我们受益匪浅。通过讲座,旨于促进全院教职工养成将日常工作及

时总结、提升、反思的好习惯,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按学院素质提升工程要求,实行每月一次大型讲座,半月一次小型讲座。

4、设立会议列表,将学校会议及从外面邀请的所有专家,只要是在学校进行的都及时在校园网上公布,每周一次更新,并在会议列表上注明必要的条件,同时还告知讲座预计结束时间,全院教师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相应讲座,还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又给教师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

5、图书馆不定期举办读书沙龙,鼓励教职工交流学习和研讨。如四月份组织召开了“青年教师如何搞科研”的主题沙龙。

6、学院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推荐新书及好书书目,提倡教职工结合岗位工作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7、制定教职工个人发展计划书。

8、在青年教师成长上,学院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每位新教师必须下基层学校工作三年,学院为其配备本学院的指导教师及基层学校的指导教师,三年的工资由大连教育学院发放。青年教师必须每月向学院汇报工作,如4月28日,学院召开了下校锻炼青年教师座谈会。同时,学院鼓励在职教职工攻读博、硕士学历、学位,并给予相应奖励。

9、创新培训者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学院创建了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国内外培训基地,带领教职工走出去,拓宽培训领域,增长见识。我们挂职期间正好有学院组织40余名教职工赴新加坡参

加为期9天的培训,人数之多令我们叹为观止。

四、研训一体 项目牵头

许多地方诸如我们宁波,教研一般是由“教研室”承担,而培训由“教育学院”承担,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单位,培训有时会出现重复浪费,难以实现资源的整合。而大连教育学院原来的基础就是教研室是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即采用了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学院以“研训一体”的体制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创新、“网络支撑”的手段创新为载体,近几年来深入开展了教师教育的七项行动,即面向农村教师的“原野行动”、“牵手行动”、面向薄弱学校的“绿洲行动”、面向职业学校教师的“鲁班行动”和面向中小学校长的“火车头行动”、探索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的“春园行动”、加大区域教育网络资源整合力度的“大篷车行动”为代表的一系列实践创新活动,构成了大连市“十一五”教师教育的基本特色和亮点。还有以返乡农民工培训为重点的“燎原行动”、高考备考及指导工作的“抢占制高点行动”等。学院非常注重成果的提炼,推进“文库工程”,仅教师教育工作2009年编辑出版著作10部,获得国家、省级课题立项7项,教材56部(本),开发研训专题269个,发表论文103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国家级课题《自主与统领:教师专业发展区域推进模式研究》)

五、利用网络、图书资源 拓展服务空间和功能

大连教育行政门户网、大连教师网、大连教育网三网合一,建立并开通了大连教育门户网站,为教师教育搭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

化平台。该网集合了优秀教案、精品课件、教学实录、好书推荐、试题集录、电子图书、K12、电子期刊等资源,全市教师通过师训号即可享受免费的教育信息及资源下载,而且专门开辟及时应答平台,基层教师可以通过平台随时在网上提问,相关的研训教师必须在24小时之内作出回答。学院还针对大连市的农村学校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定期由图书馆教职工送书到基层学校,全市的名师也可到学院图书馆借书。

六、加强教学监控 提高教学质量

1、学历中心每学期对教学点进行教学质量检查,重视听评课工作。每学期教学主任必须对中心每门课进行听课,将听课情况及时反馈于专业负责人,由专业负责人向教师提出优缺点。同时每年成立专门小组对每门课,包括函授课进行听评课,并根据听评课情况对教师进行考核,评选优质课。

2、重视对本科学生(业余函授生)论文指导。一方面开设专门课程指导学生写作,同时对最后毕业论文要求进行论文答辩,并做好PPT,答辩时教育局将派员参加。

3、利用网络做好教学工作。为解决工学矛盾,学历中心将教学作业挂于网上,方便学员自学。

4、重视入学教育,开设多样化课程。对学历中心的新手进行二至三天的入学教育,有专业思想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团队历练(团队融合教育)等课程。同时,开设礼议和就业指导课,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尽早了解应聘事项及就业形势,明确自己就业定

七、增强责任意识 做好本职工作

1、提倡项目负责制,将工作当作项目,每年每部门有项目计划书,将它分解成若干项目,详细到具体每一天。设计工作项目时考虑细致,对另外新增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出初步方案,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对每一环节,都认真研究落实,每一项工作都有纸质留底,每一步由谁负责责任明确。

2、全员发动,做好学院“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因此大连教育学院非常重视,在去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就提出要做好“十二五”规划,开始由下而上做规划。我们多次参与他们的规划修改及研讨。从规划开始到修改人人参与,大家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此项工作,碰思想,谋思路,经常是逐字逐句修改,尽心尽职,几易其稿,主人翁精神令人感动。

3、敬岗爱业,以校为家。到大连教育学院听到再多的一个词是“咱家”,无论是学院的领导还是普通教职工,他们一谈起教育学院就很自豪的说“咱家”,打心眼儿里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教职工一日有两餐在食堂吃饭,每天早上有近三百人,中午有五百人,每天还有水果,花色品种较多,吃不限量,但一到早上八点就停止供应,因此教职工都早早到学校上班了。另外图书馆也是大家平时最喜爱的地方,教师白天可以在图书馆看书、备课,同时还可以享受美味的咖啡,并有空调,是不可多得的学习场所。

4、明确工作,各司其职。各部门每周要求招一次工作例会,总

结一周工作,布臵下星期工作。由于工作聘任时每一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因此每位教职工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岗位是否双休日加班,是否需要出差,是否中午晚上需用值班等,工作规范有序。

八、拓展合作领域 增加招生数量

学历中心在原有本专科招生及教育硕士招生基础上拓宽办学渠道,与东北师大及南开大学合作招收工程硕士。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东北师大工程硕士每招生一名奖励一千,其它网络招生每招生一名奖励一百。东北师大工程硕士参加全国统考,而南开大学是实行自主招生。

环境成就人,也成就书 篇3

作者是中书郎范缜。法云对他早有耳闻。这位中书郎的故事,简化到骨架就是,才华横溢的没落贵族,个性横冲直撞,自认为有卿相之才,好发危言高论。因为太骄傲,“自我”便与环境相互纠缠折磨,身边喜欢和支持他的士人朋友非常少。好在南朝是“文化大朝”,貌似古怪的文化精英依旧不少,“尚通脱”的晋人之美仍然延续着。范缜并没有被完全埋没。还在齐代的时候,他先出仕任齐宁蛮主簿,积功升迁为尚书殿中郎。永明年间,南北王朝互访通好,范缜被选派为外交使臣。他的机智敏捷在北方国家中留下卓著名声。

不过,真正让范缜闻名南方朝野的,是齐永明七年(四八九)发生在竟陵王萧子良鸡笼山西邸中的一场论战。

从北方回来后,范缜做了萧子良的宾客。萧子良是齐武帝的次子,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极富政治才干,且清雅高尚、品性淳厚。据说,他与齐朝太子有着共同的爱好,关系非常友好。他对帝位似乎没什么兴趣,除了帮忙处理政务外,闲时便以文会友。大批文人聚集在萧子良鸡笼山的西邸之中,不少新鲜华美的诗词文章从这里流出。萧子良既有实践才能又肯尊重文化的骄傲,士大夫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大人物,有些人甚至天真地在私下为他做着篡夺皇位的准备。

西邸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沙龙,范缜却颇为寂寞。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萧子良与太子的那个共同爱好——佛教。西邸之中,佛教气氛浓厚,佛法讲论成为时尚。范缜常常目睹着身为当朝宰辅的萧子良在家宅举办斋戒活动,与许多朝臣、名僧一起礼佛,甚至亲自为僧侣端茶递饭。范缜是学儒出身,对佛教既不信仰,也不同情。以他的性格作风,自然公开地大唱反调。终于,萧子良决定,找范缜来辩论,试图用理论征服这个在西邸文化圈中特立独行的人。

《梁书·范缜传》记录了这段辩论:“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不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梁书》卷四十八《儒林传》)大概,范缜还是喜欢萧子良的,虽然彼此意见相反,但一个比喻,把自己比到了“粪溷之侧”,也算是谦卑得可以了。但问题是,萧子良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什么“茵席之花”,因为,他的人生并不由于生在帝王家而更幸福。他看惯了皇族家庭的自相残杀,也看惯了臣子们的见风使舵。

萧子良的祖父萧道成是通过“禅让”得到帝位的。这种最古老的称帝方式,在当时往往意味着大量地屠戮异己与刻薄的武力胁迫。禅位的那天,十一岁的顺帝刘准躲在一个佛堂里瑟瑟发抖,萧道成率军入宫,把小皇帝揪了出来。孩子哭泣不止,官员王敬则对他说:“今天不是要杀你,只是要你搬个家。你应该知道,当年你们刘家也是这么对付司马家的。”刘准流泪道:“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一个月以后,已经“禅位”的刘准终于还是被萧道成杀了。

萧道成的皇帝也只做了不到三年。他死后,萧道成的长子、萧子良的父亲萧赜继位,是为齐武帝。

史书上说,齐武帝是“太平天子”。他在位期间,政权也算平稳,但皇室仍然纷争不断。太子萧长懋一直忌惮着深得父亲宠爱的第四子萧子响。所以,当武帝对萧子响有所猜忌时,太子便立刻乘机谋杀了他(执行谋杀的人便是萧子良的叔公、萧衍的父亲萧顺之)。不过,在杀了亲弟弟后,萧长懋没等登基就一命归西了。

皇孙萧昭业顺理成章地继了帝位。登基后,他重重赏赐了一个叫做“杨婆”的女巫,这是为了感谢她用法术“咒杀”了祖父齐武帝,让自己可以尽快地登上皇位。

萧昭业皇帝没做多久,又被自己的叔公萧鸾杀了。从此,皇权握在了旁系手中。

由于是旁系,登基后的明帝萧鸾一个接一个地杀了武帝的十二个兄弟、十七个儿子,以及大部分孙子,还有一些功臣宿将。杀人大部分是在夜间进行,基本程序是:士兵围宅、砸窗,入宅杀人,顺便抄没家产。明帝养成了一个特别的习惯,就是总在杀人前夜焚香祷告、流泪哭泣。每当这个时候,身边的人便知道明天定会有大规模的流血。临终前,他这样教导自己的太子:“当年,萧昭业猜忌我,想杀了我,但他优柔寡断,反被我杀了;这就是前车之鉴。谨记:做事不可在人后!”

被如此训诫的孩子,便是萧齐最后一代皇帝——荒唐透顶的萧宝卷。他完全不具备父亲的政治头脑,却牢记着父亲死前“做事不可在人后”的遗训,并将它贯彻到底:猜忌一动,即刻斩杀,不做考虑,不做调查。

再说回萧子良。自从太子萧长懋死后,身为次子的萧子良知道自己的处境微妙,便安守本分,小心过活。然而,身边的一些宾客却被太子亡故的有利形势弄昏了头。王融,东晋宰相王导的后代,出身高贵,学问又出众,在萧子良的所有心腹中风头最健。他私下为萧子良准备好了登基诏书。但宾客中像这样实际参与篡位行动的人似乎很少,有些人仅从道义上表示支持,有些人甚至持反对意见。从史书上看,似乎连萧子良本人也被蒙在鼓里,只有以王融为首的一个小集团在积极活动。政变的准备相当不足,所以,当萧昭业与西昌侯萧鸾率甲士入宫时,矫诏篡位的活动顷刻瓦解了。新皇帝继位后,王融就被诛杀了,凡预此事的官员也都陆续被处刑。对于王融擅行废立之事,萧子良的叔叔、后来的梁国皇帝萧衍料定了它的失败。他深知,凡立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成就帝业者,只能是那些真正能济世定乾坤的人。王融,还不够格。志大才疏的宾客给萧子良惹了大麻烦。从此,他不得不在新皇帝的猜忌中艰难度日。

王朝的权势斗争异常残酷,官宦生涯危如累卵。在乱世中,礼教信仰变得可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教导越发显出不切实际。人们早已发现:个人的道德行为与家族的福祉昌延是两码事。祖先的行为并不能决定家族的命运,同样,家族的现在也未必掌握着子孙的未来。当残酷的命运降临时,一切美德——仁爱、正义、礼让、诚信,都无济于事。任性恣情、肆行暴虐的人往往生保荣贵、子孙繁炽。

“一种无为和中立的态度于是成了最好的全身之术”,“《老子》、《庄子》之脱俗的特点和古代巫术的宗教背景相脱离,并转而成为士大夫的语言”(许理和语)。崇拜个体心灵自由生长的玄学出现了。玄学讨论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名士们都说要“弃彼任我”,也就是反对繁琐礼教、追求自然,拥抱自由自在的思想境界与生活方式。他们在理论中淋漓尽致地发挥着老庄的逍遥之道。但是,名士的实际生活被人诟病不少。他们中的一些人“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祖尚虚浮”,“以遗事为高”;也有些人裸体、酗酒、居丧淫乱,过着“任情率性”、“恣欲而为”的生活;还有些人提倡“心斋”、“坐忘”,“堕肢体”、“黜聪明”,把自己变成“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活死人。冯友兰说,玄学名士活得风流浪漫,过着艺术家的日子。不过,放下政治责任,放荡日常行为,放弃思想智慧,这些行为似乎并未表明他们找到了真正的乐园,也容易使自由流于表面形式。

与玄学不同,从心性到修行、再到规范修行的僧团制度,外来的佛教拥有自成一家的关于解脱的理论与实践纲领。它为每个个人找到对个体存在问题的回答,它以一种独特的对于存在本质的观点来证明同情的伦理,它唤起了个性的宗教感觉及愿望并试图去满足它们。所有这些,对于心灵渐趋空虚的华夏民族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士大夫们在“无情世界”中找到了足以慰藉的“感情”。

nlc202309020839

范缜说“生如一树花”,把历史与现实都推给了“不知其所以然”但“知其不可奈何”的偶然性,当此之时,萧子良静默了。魏晋以来的名士辩论中,沉默不言就等同于理屈词穷、竖起降幡了。根据史书的记载,萧子良后来把辩论形式从“单挑”变成了“围攻”。他发动了许多僧人与文士,大家软硬兼施,对范缜一面口诛笔伐,一面诱之以高官厚禄。这些不但没有奏效,反倒令范缜更加出名。不过,范缜貌似玄学的说法,听起来是无伤大雅、有本有源的主张。人们还没有看到范缜为“排佛”所做的颠覆性论证。

当时,“排佛”的依据无非三类:

其一,依古。代表言论:夷夏有别。

这种观念有着以文明对抗野蛮的合理性。然而,当士大夫们意识到佛教顶多算是异质而绝非野蛮时,“胡人鄙教”的说法不再能维持它的说服力。文化多元本就应该是理性社会的常态,用夷夏有别来反对佛教,虽然合乎传统,却不能真正地收拾人心。

其二,依政。代表言论:无益国治。

这种说法一到佛教鼎盛时,便会被声色俱厉地提出来。公元四○二年,三吴大饥,户口减半。加上与北方的兵事不断,全国粮食严重不足。情况非常糟糕,一些富户都粒米束薪,大家只好穿着精美的丝绸,怀里揣着黄金珠玉,然后关起门来等待慢慢被饿死。就在这一年,摄政者连发了两道有关佛教的政令:第一,沙汰僧众;第二,组织臣子们讨论“沙门应不应敬王者”。这表明了统治者对佛教的两个清晰认知:第一,佛教与国家争夺社会资源;第二,僧伽是王教中的“飞地”,滋生着不安定因素。这两个认知导致了限佛的政令。类似的事件还有:约公元三三五年,北方后赵石虎朝境内“民多奉佛,营造寺院,相竞出家”,王度上书要求限佛;公元三四○年,代替王氏家族主导朝政的庾氏集团挑起反对僧伽权力的争斗;公元三八九年,因孝武帝宠幸道子、荒废朝政、亲昵尼僧,将军许荣上书说“僧尼乳母,竞进亲党”,并斥责僧人“侵渔百姓,取财为惠”。这些指责都是有事实根据的,而在任何情况下,佛教徒的反驳论调都基本一样:“神道助教”,佛教可令统治者“坐致太平”。事实上,在王权与教权关系的实践中,主导权其实始终在王室方面,统治者完全可以径直行使政治权力来主宰佛教僧团的沉浮,但“排佛”者显然还需要在理论上做更深刻的建设,也就是要争取从教义上驳倒佛教。

其三,依教。代表言论:神灭论。

公元四○一年,桓氏家族权势盛极一时。这个南迁世族的第五代子孙桓玄刚刚任职荆、江二州刺史并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江八州及扬、豫等八郡军事。他写信给庐山慧远,希望慧远罢道还俗。根据史料推测,桓玄很可能还随信附上了一些关于佛教的疑题。那些质疑并不纠缠于佛教存在的“功利性”问题,而是围绕纯学理的主题展开。论议有很多细节,其中干系最为重大的论点就是“神灭论”。

桓玄写道:“根据佛法,人的身体是神的居所,身体在本质上是由地、水、火、风四要素构成,伤害它无损于神,那么,杀生不过是在消灭天地间的水火而已,佛经怎么能以杀生为重罪呢?”桓玄试图说明神不灭与佛教戒律的自相矛盾,攻击矛头直指“轮回报应论”。在当时中国知识与信仰的世界中,“轮回报应论”实乃佛教理论的核心。桓玄此举无异于试图动摇整个中国佛教理论大厦。慧远做了比较详细的回信。他反复解释“神”的存在以及它与情识的内在关系,并论证“神”就是轮回报应乃至涅解脱的主体。

事实上,公元五六世纪,“精神”的性质问题是教内教外争论的焦点与思辨的核心,围绕神灭与不灭主题的辩论不断。在这些辩论中,中国古来的灵魂观与气论影响着争辩的双方。神不灭论者与神灭论者都把超验的“精细之气”作为“神”的本质,也都利用薪与火来解释形神关系。这种比喻常常令争辩双方落入形与神这两种具体物质是否共生的思考界限之内。

不满于以往争论在思想水平上的简单重复,再加上与萧子良辩论事件的刺激,范缜觉得有话要说。他专门撰写了《神灭论》,用刃利关系来喻证形神关系。刀刃是质,锋利则是刀刃派生出来的用;同样,形体是质,精神则是形体之用。神的性质被限定为身体的功能与属性,而下一步要回答的问题是“何以身体能派生出精神之用”。形神关系自此就可以被放置在一个纯粹的自然科学的新视野中来研究。从当时的科学水平来讲,范缜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更何况,《神灭论》的最终目的仍是功利主义的,它在结尾中自问道:知道神灭理论又有什么用呢?范缜的回答是:在胡汉二分天下的局势中,它的最大“利用”就是富国强兵。此处,范缜无疑在借《神灭论》向自己的皇帝呼吁,要求他在文化乃至国家政策上表现出理智。

好文章流传得很快,在此期间,建康的龙椅也换了主人。公元五○二年,萧子良的叔叔萧衍即帝位于建康,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梁武帝是一个佛教徒。他在称帝的两年后,正式公布了自己的信仰,并在公布的诏书中阐明了理由:儒、道“止是世间之善”,而佛教“能使众生出三界之苦,入无为之胜路”。这一宣告背后所隐藏的世界观完全是佛教的。以“能否出三界之苦”为真、善的标准,自然认为佛教是比儒、道更为优越的信仰。舍“邪外”之儒道,事“正内”之佛教后,梁武帝还要求公卿百官、侯王宗族“宜反伪就真、舍邪入正”,“令其王侯子弟皆受佛诫,有事佛精苦者,辄加以菩萨之号”,并邀请高僧为六宫王姬们授戒。一些高僧大德成了梁武帝的“家僧”。文章开头所说的法云法师便是其中极受皇帝器重的一个。他不仅获得了条件优厚的奉养,而且长年出入皇宫,协助武帝召开各种佛教会议以及编制佛教文献。现在,文章终于流入了法云手里。

法云将《神灭论》报告给了梁武帝。进呈之书是这样写的:“中书郎范缜著《神灭论》,群僚未详其理,先以奏闻。”梁武帝与范缜在信仰上的对立公开化很快成为朝野的焦点。对范缜而言,这是一个危险的形势。让我们来看看北方中国的类似事件。北魏在太武帝时期(四二四——四五二),负责国政的宰相崔浩对佛教极为反感,他抱怨说,佛教受到北魏朝廷的过分保护,逐渐堕落,寺院成为收纳匪徒、逃脱役税以及流民的黑窝。于是,他向太武帝推荐了道士寇谦之,希望把皇帝培养成道教徒。崔浩成功了,太武帝果然开始讨厌佛教。其实,僧团中出现各种腐化堕落的现象也存在于南方王朝中。对此,佛教徒的解释是:正如不可因为少数荒唐的儒生而废除六经一样,你们也不能由于局部有恶行的僧人而放弃整个佛教。基本上,这种辩解在南方是奏效的,统治者最为严厉的处理措施也仅仅是“沙汰僧众”。但是,在北方,不检点的僧人带来了整个僧伽的厄运。公元四四六年,北魏的军队为镇压一次流民叛乱,进入佛寺,发现僧侣不仅饮酒,而且还私藏武器。太武帝以此为契机,出兵镇压佛教。长安的僧侣被屠杀殆尽,佛典、佛像、寺院几乎全部毁灭。太武帝被学者称为“魔性之人”,仿佛他是一个极端的特例。但事实上,在整个北方王朝中,皇帝通常都是保守型专制主义的化身。即便在崇信佛教的帝王治下,类似沙门应否礼敬君王的辩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在南方,这种辩论发生过很多次,僧人甚至争取到了实际的胜利。对于北方僧人来说,南方那种自由的义理讨论可能很危险。

现在,范缜的命运取决于梁武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历史记载,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长寿皇帝之一,也是最为勤政、最为俭朴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四十八年,被史家评价为魏晋以来最好的时代。萧衍热衷书法与围棋,能诌几句诗,尤其喜爱读书。战争时,武帝总要求城平之日,先收图籍。南面称孤后,他立即颁布征书令,求天下遗书。大凡对文字典籍心存敬重的人,多半也不会愿意在历史中留下“钳制文化”的恶名。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位知识渊博、具有高超哲学修养的皇帝为自己的臣民创造了“公开地运用自己理性”的开明专制主义。“朕乃君王,故应为所欲为”这句话不适合描述梁武帝。

nlc202309020839

关于《神灭论》的敕旨很快下达了。皇帝希望朝野上下能就“无佛”问题设立正反双方(“设宾主”),大家一齐“标宗旨”、“辩短长”,如果“有佛”之义踬顿,那么“神灭”之论自行。他认为,一场哲学辩论远比只有一种思想或观点发出声音来得合理。也许,正是这封敕旨令范缜轰动了萧梁朝野:详细阅读《神灭论》并对其展开驳斥的,有连同僧人与王公大臣在内的六十二名知识精英。这个数字可能更大,因为范缜自傲地宣称他“辩摧众口,日服千人”。无人能使范缜在理论上折服,他的论敌曹思文甚至对梁武帝坦陈自己“情识愚浅,无以折其锋锐”。虽然《神灭论》未必完美,梁武帝最终也没有改变对佛教的信心,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记住,那是一场没有政治压力的自由辩论。

《弘明集》中保存了范缜与梁武帝等人辩论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思想成果。书的作者僧佑经历齐、梁两代,与竟陵王萧子良、梁武帝萧衍亦师亦友。他的老师便是宋、齐两代僧主、律学名师法颖和尚。齐、梁两朝的上位者对师出名门的僧佑深相礼遇,凡有僧事硕疑,都交给他审察决定。在宫廷及贵族的支持下,僧佑还有机会施展艺术与工程方面的出色才华。他搜集歌呗、法乐、梵舞、造像、雕刻的文献资料,制成《法苑集》;亲自设计规划并监造各种大型佛像,其中有当时被誉为“东方第一”的铜质佛像,也有雕刻精美的剡县(今浙江嵊州)五丈坐佛与十丈立佛,还有摄山龛石雕千佛像等等;主持营造道场的工程,其中包括建初寺和定林寺(中国历史上最古的佛教图书馆便开设在这两个寺院之中)。博学多才的僧佑在朝廷权贵中吸引了许多崇拜者。南朝的一大特色是僧尼参政,但僧佑却既不喜欢追逐功名,也不愿意攫取权力。他说:“窃有坚誓,志是大乘,顶受方等,游心四含。加以山房寂远,泉松清密;以讲习闲时,僧事余日,广讯众典,披览为页;或专日遗餐,或通夜继烛,短力共尺波争驰,浅识与寸阴竞略。”(僧佑:《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二《释僧佑法集总目录序》)显然,佛学讲习与著述是僧佑压倒其他一切兴趣的事务,也是他给自己选定的人生道路。在环春接冬的讲肆活动与平静精严的山林僧事之余,僧佑撰写了两部律学著作:《萨婆多部记》与《十诵义记》。著作亡佚不存,我们无法弄清法师那些律学耕耘的本来面目。对于后世来说,僧佑一生的标志还是他的佛教文史著作《出三藏记集》与《弘明集》。

在《弘明集》这本书里,僧佑关注了五百年来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界乃至社会的突出问题。大量三教融合与交汇的材料说明了当时南朝社会的思想繁荣。僧佑的本意是“弘道护教”,但他在《弘明集》中纪录了不同的思想之声,有儒家的攻难,也有道教的批评。如前所述,由于才能和爱好的缘故,梁武帝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从单一、同质的文明形态中走出来的政治环境与人文氛围。学术思想的自由辩论杜绝了思想史上的荒芜与静止的状态。如同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思想都在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强调自身的优越性。不同思想文化在争论中前进是这个时代的一大成就,而内典与外书兼收、方内与方外并置的《弘明集》,就是这一成就的明证。它超出了单纯的宗教意义而具有思想史的研究价值。应该说,环境成就了僧佑其人,也成就了《弘明集》这本书。

(《弘明集读本》,彭自强校注,华夏出版社即出)

人环境 篇4

高速两栖装甲车作业环境及作业工况分析

两栖装甲车的作训环境多为沿海湿热地区, 作业环境受外界气候环境影响较大, 高温、高湿环境下密闭舱室的空气环境相对较差。两栖装甲车作业工况包括水上航渡、抢滩登陆、陆地行驶等。对于高速两栖装甲车而言, 海上航渡必须具有很强的抗风浪能力、良好的水上行驶机动性以及较高的水中行驶速度。在高速行驶或浮渡状态下,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两栖装甲车内乘载员的体感舒适度较差。水中推进装置产生的持续噪声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乘载员接收其他重要声音信号造成干扰, 浮渡状态下外界风浪、水流速度等因素会影响到两栖车水中速度的提升及运行稳定性, 容易引起乘载员呕吐等不良反应。高速两栖装甲车从海上行驶转为陆地行驶或由陆地行驶转为海上行驶时舱外环境发生变化, 车辆受力和运动状态随之改变, 舱内微小气候也会随之改变, 这就对舱内乘载员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较大考验。

高速两栖装甲车人机环境系统模拟仿真试验

人-机-环境系统模拟仿真技术

舱内乘载员对这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 舱内人-机-环境系统还能进行哪些设计改进, 设计改进后的效果如何, 除了进行实车的测试分析外, 还可通过模拟仿真进行研究分析。实车试验能较准确地反映两栖装甲车运行过程中的真实信息,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限制, 存在多项目实车测试难度大, 实验过程数据实时监控难度大等问题。运用模拟仿真手段开展两栖车特别是高速两栖车人-机-环境系统仿真研究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实车测试方法的不足。

通常意义上的模拟仿真技术有两种形式, 一是虚拟仿真, 需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平台, 利用仿真软件建立实验对象的仿真模型 (数学模型) , 设定实验边界条件等, 开展虚拟仿真实验;二是半实物仿真, 将控制器 (实物) 与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控制对象的仿真模型 (数学模型) 联接在一起进行试验的技术, 在这种半实物仿真试验中, 控制器的动态特性、静态特性和非线性因素等都能真实地反映出来, 因此它是一种更接近实际的仿真试验技术。人-机-环境系统的模拟仿真研究通常也是基于上述两种技术。

本文提出的高速两栖装甲车人-机-环境系统模拟仿真试验研究即是运用半实物仿真技术进行车辆人-机-环境系统研究方法, 以下提及的模拟仿真试验均指该种半实物仿真试验。该试验方法在目前军用装备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研究方法除可弥补实车测试试验的不足外, 还具有搭建的试验平台对单因素与多因素影响下的试验可自由切换, 测试精度高, 试验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高速两栖车人-机-环境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分析

车体运动状况受发动机工作状况、水域或陆地情况、乘载员操控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更好地仿真两栖装甲车辆人-机-环境系统, 模拟仿真技术需体现水面风速、水流速度、车体受到的浮力、海浪级数、地面附着力、车体受到的操控力和力矩等诸多参数对车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需要在全面、系统、精确化的测试采集和模拟方案数据分析与验证基础上, 建立高速两栖装甲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三维路面谱以及水流模拟, 在相应的计算机仿真分析软件中, 完成车辆动力学分析与仿真研究, 并在之后的车辆系统设计、实物试验、系统施工和系统试验中得到工程应用和试验验证, 进一步使车辆模型、计算方法和软件系统得到不断补充、修订和完善, 同时形成一个可不断补充更新的两栖装甲车辆运行工况相关参数数据库。高速两栖装甲车作训环境的多样化要求视景仿真应包括多种水上和陆上场景;车体姿态包括车体在水中旋转、前进、抢滩登陆及陆上行驶等多种姿态。对于海上和陆地上的多种视景仿真, 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是运用视景生成软件等技术实现。要开展高速两栖装甲车的人-机-环境系统仿真试验, 还需基于多自由度运动平台、舱体实物模型以及虚拟现实技术, 对两栖装甲车在虚拟环境中的运动进行模拟。整个两栖装甲车的试验设计和控制以上述车体状态数据库为依据, 实现对两栖装甲车模拟舱运动状态和舱室微环境控制, 由软件和中央控制系统统一控制虚拟仿真模型和实物模型的各种运动学、动力学等边界参数, 最终实现高速两栖装甲车作训状态的半实物仿真。通过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的对两栖装甲车的模拟仿真试验研究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本文正是借助某人-机-环境实验室中现有的模拟实验系统, 基于半实物仿真技术, 结合两栖车的特点, 提出高速两栖装甲车人-机-环境系统模拟仿真试验研究。该模拟实验系统涉及的仿真主要包括动力学仿真、视景仿真和舱体仿真模型等, 模拟实验系统包括运动系统、实验舱、温湿度控制系统、舱室气压调节系统、配气系统、操控与视景音响系统、监测系统等。在该模拟实验系统的基础上, 需增加与两栖装甲车有关的场景模拟、相关路面谱等功能模块, 以匹配两栖车的运行环境。经补充的该实验室模拟实验系统可模拟高速两栖装甲车在多种环境下多个自由度的运动, 如前后、左右、上下、俯仰、侧倾、偏航等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运动;可对实验舱内的微小气候进行调节, 调控舱室的温湿度、气压等;可模拟实战航渡、抢滩登陆、陆地行驶等工况下的车体运动状态;可实现对两栖装甲车运行的外部视景环境的模拟, 以及多种形态的水域和陆地场景的三维地形仿真;可实现两栖装甲车在水上和陆地运行时, 对行驶或浮渡速度的控制;可实现在单个或多个环境因素同时存在时, 对舱内外环境的模拟仿真, 分析舱内乘载员处于作业状态时的适应性, 可用于评价车内微小气候包括有害气体、噪声、气压、温湿度等对乘员的影响, 评价车内操作界面设计合理与否, 研究高速两栖装甲车人-机-环境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如何进行设计改进以及改进后的效果评价。

结语

运用模拟仿真试验手段分析装备人-机-环境系统性能将成为未来装备人-机-环境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 可缩短装备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周期和人力物力投入。模拟仿真试验应用于高速两栖装甲车的人-机-环境系统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该型车的人-机-环境系统研制水平。今后可通过不断完善模拟试验条件对两栖装甲车在启动前、上下登陆舰、航渡、抢滩登陆及陆上行驶时乘员工效进行更加全面的模拟, 实现高速两栖装甲车舱室环境参数、炮击时冲击波对乘员危害、人机界面与操作空间等相关测试与评价, 为提升高速两栖装甲车适人性水平提供工效学评价和设计参考, 为提高高速两栖装甲车持续作战能力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最终改善高速两栖装甲车乘载员的作业环境。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 ) 篇5

——商英2班张旸晓晴,张微微,黎雅清,郭甜甜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顺境是指良好的境遇,逆境是指艰苦的境遇,顺境和逆境都属于环境。顺境和逆境都影响人的成长。

人的成长就是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过程中需要环境为人的成长提供一定的空间,这必然少不了环境的变换。顺境让人全面发展,从身心健康到社会角色两个大指标使人的成长得到物质的帮助与人们的支持。逆境使一个人在困苦的境遇付出的努力与遭遇困难高于一般预期,让人的本质成长了,让人的历练成长了,进而增加知识历练,扩展视野,激发人的潜能。这样顺境与逆境的转换,使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成长。

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好的环境使人成长,而消极的环境只能使人堕落。但何为好的环境,何为消极的环境呢?显然,好的环境不一定指顺境,消极的环境不一定指逆境。环境可改变一个人,态度同时也决定一个人。如果在顺境中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再好的环境你都只会是墙头草,而如果你秉着一种想成功,乐观积极的态度,那你将会成为一朵花。例如,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赞美会使你愉快,有足够的信心,反之,不断的批评会使你难过,失望,导致信心下降。所以,好的积极暗示与环境会使人进取,否则,则反之。

顺境影响人的成长。影辩论赛中正方认为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从人的成长的两个指标即人的身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成熟度来论证。就论证角度而言,正反的论证角度较全面。接着通过罗列出顺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对人的成长的积极影响的表现,并一定程度下指出逆境容易对人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对比更突显己方观点。但在论证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首先在立论中,正方没有明确指出顺境是指过程中的顺境还是结果的顺境,并对顺境对人的积极影响有夸大嫌疑。比如在说到“当我们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时候,顺境使人在自我肯定中获得终生成长的动力”时,“使”字和“终生”二字用得不够严谨,间接夸大了顺境的积极影响。其次,在自由辩论过程,正方有混淆反方的逆境与绝境之意,未能准确地从逆境方面进行反驳。笔者认为,既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双面性的,那么在论证顺境对人的影响时也要辩证看待,既要肯定顺境利于人成长的一面,也不能忽视顺境人不利于的成长的一面。

逆境影响人的成长。反方认为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他们给逆境下了定义:逆境指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及遇到的困难高于预期,且有时可以是指过程的暂时逆境,其结果很可能是成功的,从根本上有利于人的成长,论证巧妙。反方进而论证逆境可以让拥有人发现其他新事物的机会,同时举出例子:生活中我们解决困难的途径很多都是从逆境中得到的,从而我们从逆境中知晓了荣辱道德,逆境也使我们的智慧更加成长。此时反方运用辩证原理,从事物不好的方面推理到好的方面,逻辑更具说服力。但是反方论证仍有漏洞。过程的暂时逆境有时却会让人消沉、低迷,同时付出努力如果得不到回报,则会让人丧失意志,并不有助于人的成长。另一方面,逆境有时让认发现的不一定都是新事物,我们可能在逆境中重蹈前人的覆辙,并不利于人心智的成熟和成长、并且反方也没有指明为何逆境会与人的荣辱道德扯上关系,而逆境对智慧成长的帮助也很片面。所以,逆境相对顺境不会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而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例如爱迪生做发明之类可以让人心智、能力的到具体锻炼的条件下,才会相对逆境更能让人成长。所以,同上,笔者仍然认为,既要肯定逆境利于人成长的一面,也不能忽视逆境人不利于的成长的一面。

人环境 篇6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秉钊老先生说:“自然的山、水、不难模仿,但大自然却是无法模仿的,只有把山、水这些自然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永恒的魅力”。“天人合一”使我们重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大自然的威严和魅力,大自然的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自然美。当然,美也可以来自于人造物,因为美化环境进行对物的创造,本身就是在寻求一种艺术创造意向,最终为人工物赋予新的情感和生命。但我们可以认为人造物美的体现是建立在自然物质基础之上的,也是通过自然物美的艺术创造来实现的,因此,追求天人合一,将人工美和自然美结合,则会对改善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物 人工物 天人合一

中国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28-02

民族文化常常会有自身独特的因素决定,我国环境设计中的景观文化正是受到道家思想的滋养,“以天(精神的天)和天(自然的天)”的创作艺术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及景观设计思想,并经历“师法自然”,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此观点与“天人合一”的主流思想是相符的。而“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思想的认识中是以“主宰之天”和“自然之天”两种形式共存的。

1 天人合一——“天”

1.1 “天”——主宰之“天”

中国干百年来的历代王朝中,“天”一直被誉为最高范畴,是宇宙的主宰和最高权威的使者。也是人世间是非曲直的最终评判者和实行制裁者。《春秋繁露,郊义》中说:“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天的含义是极为复杂的,也是极为神秘的,它是令人敬畏的宇宙大全,是人类理想和生存的信念所在。正因如此,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存在有敬鬼神之说,同时环境中也有了风水吉祥祸福之说。然而,从古代的阴阳家、道家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都认为阴阳五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构架和运行规律,这不仅形成了汉初人们的其识,也成为了整个封建社会人们的世界观。同样有部分学者也认为:“宗教来源于恐惧”。按照如此说法,“天”被蒙上诸多神秘色彩也就不足为奇了。

1.2 “天”——自然之“天”

自然之天:简言之,就是整个大自然,囊括宇宙大全和头顶上的蓝天白云——自然物。《五行相生>中云:“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世界万物有阴阳五行所构成,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同时,阴阳、四时、五行的运行又构成了宇宙的变化。因此,五行作为世界万物构成的基本要素,天则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如果我们用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来归纳就是自然物——物质。大自然本身已被赋予了纯真的美——自然美。例如珠江新城的整体规划,栖息在珠江河畔,建筑高低错落、水流涓涓不息、空间环境宜人,大有高山低头、河水漫流的姿态,大自然的魅力不仅使人流连忘返,也给人极为深刻的记忆。

2 天人合一——“人”

2.1 “人”——以人为本

人是天地之间万物中最为尊贵的一类,禀赋天地之精华,感知万物之生灵。或许人是上天按照宇宙的结构和本质来制作的,人的产生和特性注定要对人类自己的行为负责,即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在处于不同历史的时期,从概念上来讲,“以人为本”也不尽相同,思想家墨子认为:“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法国的人道主义者在十八世纪从政治意义上也强调“自由”、“平等”、“博爱”。还有以“人本主义”的角度费尔巴哈也从哲学意义进行了论证。而今环境景观的设计中则是要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起来,把人当前的美的享受与身边环境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使得自然环境资源能够休养生息,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同时,人类尊重自然也是为了更好地尊重自己,只有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2.2“人”——人工物

波兰的科学家提出一重要论断,“人造物比自然物更美”这便是泰洛的主张。而我认为,人工物的美,是通设计者过对自然物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实现的,也是以自然物美为基本元素完成的。著名艺术家、雕塑家罗丹也曾说过,“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难理解,美无处不在,要想创造美,就必须具有发现美的能力,人工物就是从自然当中提炼美,从自然物中寻找一种高于自然的艺术创造的意向,正是这种意向,凝聚着人类的思想与艺术的创造,与纯天然的无雕琢的美相比,则更注重把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以人的需求为目的赋予物,可以认为是人类欲要传达表现情感的一种形式。人造物将诸多个人情感给予物者更多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了其功能性和实用性,一方面改变了物的价值,也将简单的物与其功能需求联系起来,使其生命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活力。

3 “天人合一”与风水学思想

3.1 “天人合一”与风水迷信的误区

“天人合一”其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体现,经历封建社会数千年,优势也被赋予风水迷信的误读。当然,“天”作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的存在形式已是共识,然而遵循天人合一的环境景观创造同时也使景观环境被赋予了新的精神和灵魂,但同时也承载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含义。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基层农村,从文人志士到黎民百姓,人们大多都习惯于用带有神学的色彩来解释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从谋职到职位的升迁,从人们经历的种种福祸灾难,都与人们生活的周围(内外)环境联系起来。如此一来,便使得我们身边的环境或城市环境具有了很多的故事。或许这是因为人们的恐惧心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产生的。因此,从古到今,人们身边的很多事情显得有些飘忽不定,难以辨析。而天人合一的思想无意中被迷信的鬼神思想所覆盖,这样不利于正确的评价和认识我们生活中的景观创造。

3.2 正确认识环境景观中“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在中国的景观环境中的运用中更多的是地址地貌和景观环境的选址上。英国的作家笛福就《鲁宾孙漂流记》中也提到人选择环境的意识,即背靠高山、身居山腰、面临草地、前望可见大海—这样的环境便是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的压力无穷浩大时所做出生存的最佳选择。对于中国的居住环境,常有气乘风则散、遇水则止、藏风聚气、山环水抱、罗城致密、水口关栏等。当然,我们也必须清楚这只是一种现象或者说是一种观点,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为趋吉避凶所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美化生活和美化环境所做追求的认知模式。例如,我国的风水学思想,在学术上的定义为占地术,认为多以围合、庇护、藏匿、捍卫、幽闭等形式为佳。但运用科学的分析,我国最为常见的风水学思想则是由我国独有的地理位置和形态所决定,诸如《周易》中所示“向东南而避西北”方向的风水意识专业吉凶写照,这恰恰是受到了我国的季风性气候和地势的影响,加之先周民族与周边民族的长期斗争和农耕生态经验,故得此结论。另外,天人合一的深层次结构是审美的,生物的、是人们精神领域非功利性的,然而理想与现实毕竟是有些差距,现实社会的功利性往往替代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对于从事环境景观设计的专业人士,我们更要从人文和科学的角度认识环境景观天人合一的精髓与奥妙。使我们的环境景观能更好地供人游息、从而达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目的。

4 尊重与优化自然——天人合一

优化自然、尊重自然要求我们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保护自然,在原有生态基础上改造自然,从而达到美化环境,英国的哲学思想家培根就说过:“要支配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此话简单明了地概括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受动性、本质特征与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国外有种被称为“蝴蝶效应”的理论,也就是生长在某地的一棵小草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它受到破坏,就一定会引起连锁反应,这种反应是负面的。尊重自然、优化自然,首先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自然,自然物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栖息地组成的复杂的体系,所谓体系就是具有各自完整的结构和相应的物质循环方式和途径,这些一旦受损,将会动摇循环和能量流动所具备的稳定性,目前也有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深圳有一公园就曾在人工改造时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地貌,将荒野池塘优化为景观湖,利用高矮起伏的特殊地形地貌进行创造环境景观,从而较好地保护了一些特殊树种,成为环境中独特的景观风景。人类不愿做自然的奴隶,但更不能奴役自然,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磨合需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尊重自然、优化自然才有可能产生天人合一的景观环境。

5 结束语

人环境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相应越来越高, 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迅速。对于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来说, “人—环境”的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影响起到关键性作用。环境中的因素, 这些线索提供了限制和指导人们行为的信息, 影响着交流, 而且通常具有意义。它们为行为提供场面, 这些行为看来对当时情景是恰当的。换言之, 影响人们行为的是社会场合, 而提供线索的却是物质环境。环境能够引导人们做出反应, 当使用者对环境的解读与环境发送的线索相一致的时候, 就会形成人的行为。环境可视作教学媒介, 一旦被认识到了, 就会成为提醒人们采取恰当行为的记忆方式。

二、对“人”的概念分析

环境场所是给人使用的, 所以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必须清楚了解使用者的各种心理特征。现代人们与环境 (包括室内、景观) 的关系非常密切。设计人员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应对象使用者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方面的特殊性, 做具体有效的环境设计, 处理好人与空间、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 不仅能够满足使用者基本的功能需求, 还要在精神层面给人以积极、正面的影响, 提高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在现实情况中, 会出现设计人员与使用者之间对于同一环境的不同解读与评价。根本原因是设计人员没有理解使用者的文化脉络特征, 真正从使用者的立场与观点角度出发, 环境与使用者之间没有建立一种平衡与适宜的关系。

1. 环境对人的意义

设计人员的思维常常关注于专业角度来考虑环境的界面, 比如建造的形式、功能的布局、造型的新颖、材料的选用、色彩的搭配等方面;而使用者则倾向于从联想的措辞作出反应。比如从环境的形态、颜色、材质等联想到其他相似的物质形式, 从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心理作用。如果对于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来说, 环境具有消极的心理暗示, 就会形成批评的印象和评价。相对而言, 使用者的意义更为重要。

2. 设计人员与使用者的差别

特别在最初的设计中, 设计者因为经过职业偏见和训练, 往往强调使用者的参与;而使用者可能更多关心的是设备、布置等方面的决定。比如在居住场所中, 设计人员提供基本的建筑框架以及墙面、地面、天花等固定部分的装饰, 而绝大部分的非固定的内容是由使用者决定, 比如家具的数量及款式、软装饰的搭配等。使用者会根据自身文化背景做“个人化”的包括色彩、材料、风格的决定和使用。

设计人员与使用者对环境的不同的观察和评价, 以致设计人员与其的意义可能不为人所觉察;如察觉了, 却不被理解;如果察觉而且也理解了, 却又可能为人所抵制拒绝。在这一过程中, 理解并接受文化知识和脉络是最为重要的。

三、对“人”的探讨研究

1.“人”的因素

在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中, 设计人员的注意力焦点始终放在对环境的装饰性方面大做文章。这样的设计不仅只是停留在环境的表面, 片面追求奢侈豪华的装饰效果, 而且可能不符合使用者的文化脉络和使用习惯, 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等后果。作为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必须把注意力转移到对“人” (使用者) 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了解使用者对于环境的深层次需求, 唤起使用者的潜在意识, 解读出和环境相符合的代码。

“人”的生理因素包括:语言、性格、行为、服装、体形、年龄、性别等;其中行为动作又细分为面部表情、手势、肢体语言、身体位置、姿势、口语等;“人”的社会因素包括:种族、宗教信仰、职业等。对于以上提到的课题类型, 显然目前的专业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与深入研究。

2. 社会脉络与“人”

“人”之所以复杂, 不止在于他本身, 还包括许多其他因素, 比如涉及到社会脉络。在社会因素中的某一个人、某一群体人或者数个群体的人, 相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是越来越复杂的关系。只有对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脉络中的“人”的特性和需求的深入了解, 才能真正做到“人性化”。

另外, 还有两个相对大的概念: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也产生及其重要的作用。时间、空间、人的交流、环境, 这四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相互作用产生的意义也因此变得非常复杂。

3. 设计流程与“人”

整个设计及施工过程从调查研究、方案确定到最终的施工实施和竣工, 都围绕着“人”为中心进行展开。前期的对环境对象的实地测量、现场分析、和客户的沟通是最基本和必须的阶段。在此阶段中, 和客户的有效沟通、了解和调查, 才能充分清楚其需求与预想。而在实际项目中, 因为时空等实际问题的影响, 这个步骤经常被忽略, 直接进入到方案设计阶段。如果前期工作做得不到位, 方案的确定需要花费更多修改时间, 甚至影响到施工进度;在中期的工作中, 和客户保持联系和进度汇报、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可以缩短确定设计方案及图纸的时间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和效果;还有在施工完成之后, 项目工程的维护维修是客户非常关注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双方在竣工验收之后, 使用者在对环境使用过程中提出反馈的评价和疑问, 设计人员却很少跟踪咨询和重视。

结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服务型行业, 每一位设计人员要兼顾现代时代特征并由此呈现和展开本职工作。现代人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强烈, 当下设计的进程不以“被人设计”转移, 有心人却能透过“被人设计”的消费观念转变为“为人设计”, 使自己获益并使他人满意。只有设计人员与使用者双方有机联动, 并密切关注其间的交融程度与特质, 才能有效且生动地展现所谓现代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美) 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人环境 篇8

1大众传媒下的“把关”过程的制约性

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的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感知范围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但大众传媒提示的不是环境的全部,而是一种“拟态环境”,所以人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作为大众传媒的必然产物,“把关”过程实质说明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取舍。综合来说,在大众传播中,大众必须依靠大众传媒传播信息,而传播的信息又是经过“把关”进行筛选,虽然还是主要响应受众需求和要接受作为权利主体的监督,但也极易受到主观、利益、权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传媒的立场和价值标准的重要性很高,使很多大众传媒机构、组织、个人都尽可能保持谨慎、公正、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以避免为大众带来不良影响。因为“把关”后信息呈现的完整性、主观性、重要性都成为受众接受信息并做出判断的依据,获得真实全貌对公众来说基本不太可能,所以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全貌性不可能绝对化实现。虽然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但如何更好地真实再现事件细节、还原事件全貌,使用尽可能理性、公正的角度和方法报道,是现今大众传媒机构、组织、个人力求完善及摆脱天生缺陷的关键方式。大众传媒同时还会受到公众舆论的影响和监督,受众对其本质还是有较高的关注度和信任度。因此,很多媒体从业者被誉为“无冕之王”,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2网络新媒体环境“把关”的演变

随着整个网络环境的改善、个人电脑(pc)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站、bbs、blog、weibo、weichat、APP及购物等各类网络平台、社交软件、功能被广泛使用开发,使信息从一端向另一端的传播速度带来质的提升,生活便利性得到根本性提高,也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秩序规则。

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概念较为宽泛,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在这个庞大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像获得了一个知识宝库,里面有无穷无尽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方便获取,打破了地域的局限、知识层次的局限、学习领域的局限,人们对信息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度和全面。在这些海量信息中,形式丰富、互动性高、内容为王的信息愈加受到关注,快速反映、真实还原、全局性的需求也更高。

如果传统大众媒体中“把关”的角度定位较为清晰、流程制度较为合理、有序的话,那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下新媒体则很难去扮演好“把关”这个角色。从本质上来说,传统大众媒体与新媒体就属性来说就十分不同,在一个充斥着各类信息的环境下,从新媒体自身角度出发,如何迅速刊发、如何博取眼球、如何促进点击阅读及如何增加读者黏性已经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导致新闻的全貌性、还原性,甚至是真实性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把关人”也会受到比之前传统大众媒体更多的外界因素影响。从受众角度来说,网络新媒体环境革命性的打破单向传播路线,使及时性的互动成为可能。因此,受众也拥有了更加庞大的话语权,在一个相对开放、平等、自由不受限制的言论发表平台中,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和张扬,便利性、自主性的特点受到追捧。因此,随着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被称之为“把关人”。从积极层面分析,因为每个人的参与和发布,每个人的发声,使整个网络环境信息更加全面、完整、还原,帮助很多受众能够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事件,从而达到传统大众媒体都无法企及的层面,使受众有机会了解、认知一个全新的角度、视野和观点。但这也有其较为明显的弊端,由于每个人均可以发表言论,只对自己发表的言论、立场负责,使其摆脱大众传统媒体层级、审核等各类约束,加上虚拟名称的使用,使最后一道“把关”功能也相对减弱。在言论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解放的同时,难辨真伪的信息就被极大地释放和扩散。同样,由于“把关”作用的减弱、监督环节的缺失、过程的分散无序,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很难执行。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新闻的采访和制作均由专业新闻工作者承担,其知识储备和媒介素养决定新闻的真实性程度普遍较高。在网络环境、新媒体信息中,充斥着各种信息,信息发布者自身的可信度和信息本身的真实性,也形成一种对立,这个对立也需要通过“把关”进行调和。

所以,在网络上一度充斥着虚假新闻、虚假宣传等负面内容,使受众接受信息后无从判断,最终只会导致对整个网络环境、新媒体新闻和信息产生质疑。虽然经过一段时间治理已得到改善,但也很难再改变受众对网络环境真实性惯有的质疑态度。因此,对于新媒体来说,信息的真实性自然而然地成为首要任务,需要不断通过自省、法制、舆论监督及网络制度完善等各种方式,将“把关”环节进行强化。否则在彻底丧失受众信任后,这个新诞生的媒介平台环境也将不复存在。

在2015年7月15日晚,由新浪微博首先流出一段名为“优衣库试衣间”的视频文件,视频中系男女当事人在优衣库品牌试衣间内发生不雅事件,并全程自拍,事后经由他人发布至网络平台上,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视频被无数人浏览、转发、下载,并再次发布,人人都成为不雅事件的纵容者和传播者。由此可以看出,除了真实性弱、可信度低的特点外,网络及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还呈现出另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就是低俗性。现代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都在使用网络,这成为大家交流、互动的一个平台,由于缺乏“把关”过程,海量的垃圾信息、黄色视频、恶性炒作及水军泛滥的网络环境,诞生出一批批所谓“草根红人”,如兰董、郭美美、兽兽及干露露等,她们通过发表无底限炫富金钱言论、曝光衣着暴露的性感图片,博得点击、获得关注,新媒体对此也是长篇累牍报道,看似是秉持批判的态度,实则是助长该现象的持续升温。这种丑恶形态及言语带来了不良导向,给人们带来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趋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在耳濡目染后,会导致其在成长过程中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偏激的生活态度。

但是,从同一个事件分析来看,针对“优衣库试衣间”这个网络“热点”,所有媒体、品牌都没有跟进这个“热点”进行传播、开展营销活动,特别是受众期待的,经常以品牌角度调侃两性关系的某避孕套企业自媒体采取完全忽视,并且在次日下午,各个品牌自媒体的营销热点风向都转向了冥王星近照,开展了更为有爱、更有价值、更为积极正面的营销活动,使品牌形象受到普遍好评。其中,百度搜索的创意尤为出彩,不仅定性和抨击了低俗、无底线的恶性信息,传播了正面信息,同时还展示了良好的、有责任心的品牌立场和态度,一箭双雕十分讨巧。

因此,建立绿色的、健康的、优质的网络环境势在必行,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中“把关人”角色亦不可或缺。强化“把关”在互联网络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将承担更加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在信息搜集、制作整合、发布等一系列流程中严格把关,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信誉度。同时,普及和加强正面价值观,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网络、新媒体环境的舆论监督管理水平。广大受众在自我约束、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对他人言论监督的权利,进一步规范网络、新媒体的行为准则,使人人守法、人人传播正能量,最终形成新媒体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把关”过程。

《纽约时报》前出版人阿瑟·奥克斯·苏兹贝格曾对报纸的未来发表这样的看法:“这个世界不缺新闻,如果你想看新闻,你可以上网找到很多垃圾。但我认为大多数人并没有担任编辑的能力、时间或兴趣。当你买《纽约时报》时,你不是买新闻,而是买判断。”其实,网络新媒体是否会最终取代报纸、平面媒体形式,尚未可知。但是,网络新媒体已经成长成为不可忽视、甚至开始占据覆盖更广泛受众的主流平台和渠道。所以,通过梳理、建立适合新媒体网络的“把关”过程,积极强化自我管理、完善信息传播流程制度管理,帮助刚刚成型的新媒体环境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赢得社会更多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人环境 篇9

1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门诊公共空间构成及平面布局和流程没有契合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对不同空间环境与功能的需求。门诊空间功能分区不合理,没有体现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安全性原则。

门诊公共卫生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和色彩等,没有满足门诊病人的年龄结构、病理、生理、心理、情感的内在需求。

门诊公共空间设计与装饰没有考虑门诊病人对空间环境的响应度,强调内装修的档次,忽视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功能、设施与装饰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空间环境与功能只强调医疗流程的需求,忽视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心理与社会需求。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置没有根据门诊病人使用时间和频度不同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没有从人类需要的层次化,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角度出发[2]。

2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对病人生理、心理、行为的影响

向往、期待、希望、通晓、焦虑、急躁、渴望是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的普遍心理。解除病痛、保障安全、尊重患者隐私权、知情权,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是门诊服务的重要内容[3]。门诊公共空间是医院最为开放的场所,是公众诸多活动的集合点,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应满足众多使用者的需求,并通过对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装饰和医院强有力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为病人创造轻松、平和的环境,减少病人的焦躁与不安。我们认为,病人在医院诊治、康复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与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医疗质量、技术和社会综合因素相互影响并制约,其中,疾病的发展规律是内因,医疗环境、医疗质量、技术和社会综合因素等是外因,内因与外因使病人产生躯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恐惧,而心理状态的变化,又促使生理上的深层次异化。从医院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角度剖析影响门诊病人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是:⑴设计师和医院管理者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和措施,表现在医院建筑环境、功能、设施的缺位;⑵门诊空间构成及功能分区不合理,没有体现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安全性原则,表现为病人挂号、分诊、诊治、化价、交款、取药、检查奔走于不相邻的区域,加重门诊病人焦虑和急躁的心理;⑶只注重医疗流程需求,而忽视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心理与社会需求;⑷只满足管理者对空间环境构成的管理需求,只强调空间环境管理安全性,没有充分注重考虑空间设置及区域功能划分契合病人对医院总体空间的使用需求;⑸忽视病人对不同空间环境构成的需求,表现为不同科室诊室、等候空间没有根据病人年龄结构、病因、生理、心理、情感的需求而有针对性地设计;⑹灯光、空间环境色彩、装饰效果、空间区或划分等千篇一律,没有体现门诊病人需要层次化。我们认为,上述原因是造成门诊病人紧张、焦虑、急躁的主要原因,近几年临床环境医学研究表明,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情感过激变化是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医院作为疾病治疗与康复场所,温馨的医疗空间环境与功能,良好的医技水平,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及设施,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能改善门诊病人的紧张、焦虑、急躁心理,对调节病人的心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治疗疾病具有积极作用。疾病是生物、理化、心理、环境和社会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门诊公共空间是医院最为开放的场所,门诊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建设,反映医院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环境文化建设,是医院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可决定病人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装饰,应满足门诊病人及陪护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方位需求,特别是满足门诊病人就医过程中因紧张、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需求和负性的情绪行为反应[4]。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装饰应引起设计师和医院管理者的广泛关注。

3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基本原则

关心和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体贴并关怀病人的情感变化是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因素,这种“以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已突破传统医院建筑功能高于一切的局限。我们认为,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装饰和科室分布、布局,必须满足医学模式发展变化的需求,适应现代人生活高效性,满足医疗流程的效率性、秩序性,注重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置上的序列性和连续性和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对病人生理,包括认知、情绪、情感、行为在内的整个心理过程的影响,充分考虑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不同病人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使用频度、使用时间的不同,设计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提供多样的支持,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创造等候空间独立性、优化性、私密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重复与交叉,满足非诊疗空间的设置契合使用者对医院总体空间的使用需求,符合医疗流程,注重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的安全性,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交叉感染。注重将阳光与空气引入室内建筑。使建筑物与室外自然环境相互渗透,浑然一体。在改扩建中,医疗服务环境设施建设要遵循医德规范的伦理思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行为和情感的需求[5]。

3.1 门诊候诊空间设计

候诊空间按其构成可分为厅式候诊、廊式候诊和绿荫候诊。候诊公共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及人性化服务措施影响门诊病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舒适、温馨的候诊环境及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了医院服务理念和医院环境文化氛围,能够缓解并减少门诊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嘈杂、阴暗、压抑、充满异味、缺乏人性化服务设施的候诊空间环境就会增加门诊病人紧张、焦虑和恼怒的心理。我们认为,候诊空间设计与装饰,在满足空间量和一定高度的前提下,应严格掌握候诊面积(成人1.2~1.5平方米/人,儿童1.5~1.8平方米/人)。厅式候诊多用于分科候诊或小型门诊多科室集中候诊,在候诊空间环境与功能上,应注重选择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尽可能使门诊病人看到室外庭院绿色景物或室内景观花草,为病人提供电视、观赏鱼、书刊画报供其观赏阅读。有条件的医院在等候区域内由分诊护士送上咖啡及点心,可能会给管理带来难度,但它会使病人感到他们不仅是病人更是医院的顾客,对于患者从生理到心理却是十分有益的,这种感觉的形成,对改善病人及其家属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以及调节医患关系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候诊厅内可悬挂风景画像或介绍医院学科优势和高、精尖技术和诊疗及服务流程等。廊式候诊多为诊室外面的二次候诊小科室的一次候诊,这种候诊方式只适宜科室内部走廊,不能和于公共走廊,且廊道不宜过长。我们认为,门诊中采用廊式候诊并不合理,病人在这种通过型空间内候诊,面对来往的人群往往表现出不安。另外,这种候诊方式所传递出的信息是病人急于进入诊室向医生倾诉病情的心理,这种候诊更加剧病人迫切、不安、焦虑的心理,使病人坐立不安,迫使其密切关注诊室情况,从而形成候诊空间的无序,这种无序又影响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我们认为,如果医院改扩新建,即使采用廊式候诊,也应注重选择沿外廊设候诊廊,这种选择便于自然通风、采光和观看楼外景观。绿荫候诊是将外廊候诊再延伸至庭院经绿荫的一种候诊方式,在庭园绿荫、棚架之下设庭园椅,可供夏季门诊高峰季节的附加候诊空间。近几年医院改扩新建使我们体会到,采用厅式一次候诊结合电子叫号大屏幕显示技术会使科室单元秩序与效率得到保障。如果需要廊式候诊,应在设计中选择走廊设计凹室这样的停留小空间,使凹室停留小空间与走廊通过性空间各自有合理的形态,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儿科候诊室要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最好把医疗程序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增设不同年龄特点的游玩设施。总之,候诊空间环境建设是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门诊诊室空间环境

诊室空间构成可分为分间式、合间式、套间式等,一般情况下以分间式的基本间为单位进行组合。诊室尺度以3~3.3米×4.2~4.5米进深为宜。儿科诊室布局流程应严格防控交叉感染,诊室面积应大于一般科室诊室,挂号、收费、药房、化验、卫生间应单设。注射、穿刺、输液处置与治疗室设在安静处,以免影响其它病人的诊断、治疗、休息和就诊秩序。

3.3 门诊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

统筹规划医院建设,分期实施医院改扩新建项目,注重基础环境设施建设与改扩新建有机结合,完善并统合医院功能分区,充分考虑公共空间环境的构成对公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及精神状态的影响。“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本”营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实施“人性化”规划、设计、建设,是我院新时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6]。我院在87000平方米门诊病房综合楼前庭空间设计中,在共享大厅公共空间构成上,突破传统医院公共空间构成形式向酒店共享空间靠近,以期创造出愉悦、轻松、祥和的医疗环境,改变传统医院公共空间冷峻、严肃的形象,避免医院大厅混乱、拥挤、紧张的气氛,缓解病人进入医院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病人诊断、治疗、康复的信心和能力。门诊部和住院部底层入口大厅中不仅设立鲜花礼品小卖店等设施,还将银行取款机、公用电话机、住院消费查询机、商店、休息厅、儿童娱乐设施、问讯、健康咨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工喷泉水线、景观小品、绿色植物、楼顶休闲花园、阳光观景台、医疗主街等引入公共空间环境中,根据病人年龄结构、生理和包括认知、行为和情感在内的全方位心理需求特点及病人对空间环境的响应度,在门诊不同公共空间区域,建设具有不同特点的候诊区、休闲区、阅读区、交流区、游艺区等。

医院环境和医院环境文化给公众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7],良好的医院环境氛围能够对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其中,病人对阳光、绿色植物、水、空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国外有研究表明,如果病人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室外园林中的树木,比他和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减少30%,康复速度也提高30%。色彩可通过视觉传递给大脑促进腺体分泌,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治疗与康复作用。如何将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使其兼技术性与艺术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塑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是现代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原则和核心。我院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注重内环境的色彩选择、表面材料的选择、背景音乐的设置。我们认为,病人在诊治、康复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状态发挥着积极作用,空间环境设计忽视特殊色彩环境,就会使病人及其家属产生紧张、焦虑的心境,因此,医院公共环境设计与装饰中,应尽可能在空间功能、色彩、灯光、音响中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紧张的气氛、创造和谐氛围。我院在门诊病房综合楼公共空间环境中,根据病人年龄结构、性别、疾病种类、科室特点采用不同的环境设计与装饰方法,如儿童诊疗和病房区域设置多种形式的儿童游玩设施,墙面设置儿童卡通图画,力求从整体上创造出浪漫的气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陌生、畏惧、恐慌的心理,也可减少家长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焦虑、急躁的心情,能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在妇产科诊室中注重内在空间环境的营造与女性心理特点相结合,侧重诊室空间环境的隐私性,突出室内环境平静、安逸、淡雅的特点,注重表现女性的温柔和纤巧。

4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装饰及色彩的协调统一性

视觉形象设计导入医院环境设计是现代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趋势[8]。人的视觉是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心理活动,色彩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医院建筑是人类医疗活动的场所,空间环境色彩应有利于病人的治疗与康复。现代医院室内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既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又要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要,白色已不再是现代医院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惟一的颜色。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色彩构成也将趋于安静、温馨的色调,不同区域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将淡粉色、淡蓝色取代白色。手术室、急诊室改用与红色血液相补的颜色,用青绿的灰色来代替,以缓解视觉疲劳和精神紧张。有研究表明,淡蓝色对高烧病人的情绪起稳定作用,紫色可使孕妇感到安宁,门诊一般以浅咖啡、浅灰色、灰绿色为主,色彩学理论告诉我们柔和的冷色调,能够缓解并减少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紧张、急躁、焦虑的心理,对病人具有安抚的作用。医院的功能科室仪器设备较多,其设备的色调也应尽可能选择与室内色彩协同统一的颜色。对特殊科室,如影像、检验、放疗、康复、消毒中心等设备较为集中复杂的科室,空间环境色彩设计应注意局部环境设计,以期达到警示、提示与指引的作用,医院外空间环境色彩的选择也应考虑病人生理、心理、行为和情感的需求,以满足病人治疗和康复为主体,体现技术性、艺术性与医院文化的相互组合。各建筑物外墙颜色、景观小品造型与色彩、屋顶造型及色彩、室外灯光造型与色彩、院内标识系统形状与色彩等,均应与院内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以体现医院环境文化氛围。

总之,几年来医院改扩新建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协调性及环境色彩的选择,空间构成设置均应契合门诊病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程度,均对病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制约着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会对门诊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门诊公共空间构成及空间环境与功能的发展变化,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水平和方向,与人类科学技术、医学模式及哲学思想的整体水平相适应。它是现代医疗理论对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客观要求,是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本的体现。是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保证,是提升人性化服务品质的基础,是衡量医院服务、经营理念,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巴志强,徐洪斌.医学模式发展对医院建筑环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54-55.

[2]姜维茂,宋茂银.要服务病人应读懂病人[J].中国医学伦理,2004,17(2):16.

[3]李晓莹,王渭莲,吕梁红,等.门诊患者候诊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2):734.

[4]潭伯兰.医院建筑空间环境与心理[J].建筑学报,1992,(6):9-13.

[5]巴志强,林晓萍,郭启勇,等.医院公共空间环境对病人心理的影响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7,28(4):48-50.

[6]巴志强,郭启勇,郭锡斌,等.可行性研究及前期策划准备工作在医院改扩新建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6,22(1):59-61.

[7]巴志强,颜廷杰,郭锡斌,等.试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医院环境建设[J].解放军医学管理杂志,2007,14(7):547-549.

人环境 篇10

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发展的加快, 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水泥林立, 天空日益变得灰黄, 空气的污染程度每每亮起黄灯, 国家对绿色环保开始逐渐重视。我国的环保事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发展迅速。通过环境法的制定和完善, 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 污染治理投入稳步增加, 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了控制, 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但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环保工作仍处于落后阶段。

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 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合法的开采, 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几个方面, 这些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些污染甚至通过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形成循环, 最终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氧气、淡水、食物等生活资源, 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面对人类这个大群体,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脆弱的状态, 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上到大气环境, 下到地下水资源污染, 都使环境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局面。究其原因, 多数在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及环保意识薄弱, 无法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一己之私, 肆意开发、破坏环境资源, 使其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直接打破了人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 对人类的发展及环境保护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不仅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甚至影响到动物的生存环境, 造成了很多稀缺物种濒临灭绝的窘境。

3 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措施

3.1 倡导低碳生活

在整个低碳生活中, 主要倡导“节能减排”, 即通过改变人们往常的生活模式及消费习惯, 一点一滴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恶化的趋势。新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介绍, 水母爆发也是因为人类社会对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造成地球的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候变暖, 溶解于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海水酸化, 导致珊瑚礁的破坏和贝壳类海洋生物的减少, 温室效应甚至影响了北极熊的生存,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物种也会因为人类的作为而灭绝, 种种自然现象表明低碳生活已经到了必须要执行的阶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主要应从节电、节水等几个生活细节出发, 减少用量并减少光污染及合理的污水排放及回收再利用。

3.2 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在坚持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过程中, 首先,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率应保持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内。人类在开采这些资源时, 应结合着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率, 科学、合理的安排开采时间、开采量, 在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其次, 在开采完后,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完善, 避免再生资源出现枯竭局面。

3.3 加强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

首先, 相关部门应加强废旧物品的回收, 同时宣传回收的重要性, 将其集中处理, 在避免分散污染的同时, 减少回收利用成本。在美国及日本卓有成效的垃圾分类回收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再利用的例子, 我国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其次, 在整个废旧物品的利用技术中, 我国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仍处于薄弱环节。在影响废旧物品利用率的同时, 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回收利用成本, 甚至呈现出“得不偿失”的利用局面。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在现有的基础上,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回收利用技术。

3.4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环保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果, 非一朝一夕, 也不是某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配合。这就要求环保部门能够有效动员人民群众, 使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在其动员的过程中, 首先, 加大宣传, 使人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学校宣传栏、电视、报纸、网络等多个途径开展;并可在固定时间内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及趣味问答, 而且环保意识应该从基础抓起, 在学校里应该让学生共同参与, 只有这种意识深入民心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其次, 环保部门作为一切环保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 在整个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

4 总结

综上所述,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 针对环境保护与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其核心理念在于以绿色环保为核心, 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 还能将资源的使用价值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荷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由环境引起的问题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 还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 如何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则成为当前人们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 本文针对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这一问题, 做以下论述。

人环境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把关人;角色建构;机制;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方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信息污染、信息造假、信息爆炸、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问题也更加严重。QQ、微博、微信、手机的广泛应用,给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把关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各种各样的的网络平台、等被广泛被社会大众所运用,使社会交往变得便利,成为社会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整个社会形成了以互联网传播为核心的新媒体生存环境。而互联网的用户也呈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截止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格局发生巨变。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使得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更加方便的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去,也可以有更大的机会成为新媒体传播中的信息把关人。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传统媒体“把关人”所处的传播环境更加复杂。信息的传播不再是某些大众传媒的独有权利,传受双方界限也变得模糊。在低门槛的网络媒体中,每一个受众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的,然而面对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健康良好完善的把关控制工作是很难实现的信息把关人在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遍布各个角落,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会更加容易造成把关的缺失,把关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人人都有麦克风。这看似是传播权利的扩大化和自由化,但却也因此滋生出很多问题。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把关人”,也可以成为“被把关人”。把关对象变得模糊不清。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把关面临的现实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新媒体环境下把关的主体的多元化使信息传播的把关“去中心化”,而把关的范围和主体扩大,反而也会增强把关的作用。但新媒体环境下,把关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信息内容的传播者、传播渠道和受众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把关。所以,这对于新媒体信息把关机制的转变而言,也是一种机遇。媒介融合时代需要新的“把关人”,媒体激烈的竞争格局也需要新的把关人。[2]新媒体环境下,把关的作用除了需要像传统媒体时代一样进行政治把关之外,还必须通过夺取新闻资源,争取第一手新闻的的权利来进行更大的范围的把关。新媒体时代的把关要求更加的复杂,受到社会市场化的影响,媒体人必须要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对自我进行调整,扮演好新的把关人角色,是网络信息传播环境更加健康和谐。

三、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角色的转换和建构

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但把关的难度却更大。在当前的媒介竞争的融合的复杂环境中,如何对把关人进行怎样的角色定位,怎样继承传统媒体时代把关人的优点,如何对海量的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判断和传播,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人”面临的新问题。作在网络传播中,能够发布准确的、及时的、客观的和有话语权的信息的把关人是很受欢迎的。在我国,媒介管理者拥有强大的资源控制权,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对各种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整合素材,对信息加工消化,更好地引导舆论的发展。人民网创办的舆情监测频道不仅关注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还关注最新的论坛和微博热点问题,对受众关注的事件进行分析,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上去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从“把关人”到“引导员”,与公众进行良好的信息交往和互动,回归原始角色,掌握话语权。[3]

四、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机制的探讨及应对策略

那么,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使信息把关人增强把关能力、提高把关意识,使信息传播更加理性化、更加准确化,怎样转换把关人的角色,进行把关人的重新定位以及健康发展,是我们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首先,国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应尽快完善新媒体把关的机制;再次,应培养专业的新媒体舆论领袖;最后,应重视对受众的媒体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把关人应适应时代的辩护,转变把关角色,找寻合适的定位。在复杂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发布真实有效的信息,勇于承担媒体和社会责任,更好地把握住新闻伦理的底线和信息传播的界限,是当下我们要去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新的媒体环境赋予把关人新的使命和规则,新媒体把关要从法律保障、监督完善、技术控制、传播主题、传播渠道等多种机制进行把关的有效实施。大众传播一直以来都带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属性,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社会秩序的建立、社会文化的传承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的媒体环境为我们带来了种种的机遇,但也引发了种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心态,与时俱进,在快速变化的媒介环境下继续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三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5年.

[2]廖峰.媒介素养与网络传播“把关人“的颠覆与超越[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9).

[3]潘向.新媒体把关人的角色转换与定位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三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5年.

[2]潘向.新媒体把关人的角色转换与定位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4]廖峰.媒介素养与网络传播“把关人“的颠覆与超越[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19).

[5]范晓影.新媒体时代对“把关人“理论的新考量[J].新闻研究导刊,2015(7).

[6]陈娟,孙志刚,高萍.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体“把关人“需要更高的媒介素养[J].视听,2015(9).

[7]李静.略论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的现状[J].东南传播,2014(8).

[8]陈咏梅.如何做好把关人[J].西部广播电视,2015(1).

[9]屠筱茵.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人”理论[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

[10]陈雪丽,沈智扬.微博时代的“把关人”角色探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人环境 篇12

1 绿色环保理念的概述

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 我们国家逐渐对绿色环保重视起来, 绿色环保主要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合法的、合理的开采, 在降低环境污染的情况下, 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较晚, 现处在初级阶段。通过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与环境法的完善,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外的一些国家相比, 我国的环保工作还相对较为落后, 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绿色环保这一理念的提出, 是站在一个长远的角度提出的。

2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为我们人类提供了正常生存所需的自然资源。因此在人类的发展与生存过程中, 离不开自然对于我们的馈赠。人和自然之间具备一体性, 因此我们要更好的理解人和自然一体性, 这有利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人类需将自己看成自然的一部分,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会在一定范围对自然加以利用和改造, 但是由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一体性, 因此对自然的改造, 势必会对我们人类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然不是随意进行改造的对象。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 要对改造程度和改造方式进行一定的约束, 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反之, 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 若对自己没有约束, 就会对自然造成损害, 从而对我们人类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 如何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3.1 推广低碳生活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 倡导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号, 人们所提倡的低碳生活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耗用, 以降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目前, 低碳生活不仅仅是我们社会的一种流行语, 而且关系着人类未来战略的选择。低碳生活的中心思想是“节能减排”, 主要是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消费习惯, 最大化的降低排放全球温室气体, 以避免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的出现。

3.2 资源可持续利用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不仅需要满足当代人日常生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需要在科学合理调整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保障以后子孙后代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应保证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需处于再生速率的范围中。其次, 在资源开采后, 我们需采取相对完善的措施, 以防止再生资源枯竭的出现。

3.3 回收利用废旧物品

在回收利用废旧物品的过程中, 需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这一思想紧密相连。重视废旧物品的再回收利用, 不仅能够“变废为宝”, 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废旧物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1有关部门需重视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 并大力宣传废旧物品回收的重要性, 对其进行集中处理, 以避免分散污染, 降低回收利用所需的资金成本投入;2我国利用废旧物品的相关技术, 和国外的发达国家比较, 还处在劣势地位。由于在我国废旧物品利用的水平还达不到国际水平, 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回收利用的成本, 还有的出现了“得不偿失”的局面。我国的相关部门需重视研究回收利用技术, 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

3.4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做好环保工作, 不是个别部门的事,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是需要大家的参与与配合, 需要环保部门对人民群众进行有效动员, 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1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 促使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比如报纸、电视、社区宣传、网络等多个途径, 还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段内, 开展环保知识的讲座;2环保部门在环保活动中承担组织者和策划者的作用, 在活动中需发挥核心作用。想要在环保中取得好的效果, 部门除要以身作则, 端正工作态度外, 还需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发挥好带头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因此需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 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 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 环境问题在严重危害我国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 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本文针对绿色环保理念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论述和见解,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做具体阐述。

关键词: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 2009, 25 (2) :78~82.

[2]杜文艳, 袁卫民.城市化过程中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13 (5) :202~205.

[3]陈德敏, 董正爱.环境权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审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1) :189~192.

[4]李莉, 袁超.地理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工具[J].地理空间信息, 2011 (6) :42~44.

上一篇:管理红利下一篇:古代的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