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施工安全管理

2024-10-13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精选12篇)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 篇1

目前在我们的建筑工地上, 各种大机械施工成为主流施工方式, 这代表着科技的进步, 也是我们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加, 机械施工方式必然会应用的越来越多, 这就对我们的安全管理措施提出了考验, 为了建筑的顺利进行和保障人身安全, 必须对机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建立更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

1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1.1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在21世纪初期进入了蓬勃的经济发展阶段, 这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由房地产行业带来的腾飞, 也就是说建筑行业是经济腾飞的中流砥柱, 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但是, 建筑行业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 这安全不仅仅是建筑完成后对建筑使用者的安全保障, 更是对建筑从业者的安全保障。在建筑使用和建筑建造的过程中, 明显建筑从业者所承受的安全风险更加严重, 所以建筑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机械施工是现代高层施工的主要方式, 机械化建筑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慢慢减少在高空危险区域作业的建筑从业者。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只能是安全措施并不强的塔吊等机械工具配合人力进行作业, 因此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它关系着建筑行业最为根本的人身安全。

1.2 我国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世界各国都有着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也不例外, 毕竟建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使用机械建筑成为普及建筑方式后, 原有的安全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必须以人作为重点优先考虑, 并兼顾机械建筑设备的状况, 这对我国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挑战。

目前, 我国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总体良好, 但在一些地方有着瑕疵与不完善的部分, 这些不完善的部分所起到的影响并不大, 但是在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无小事, 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建筑施工人员在使用机械建筑时要有严格的规章条例来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建筑施工人员也该自主遵守这些安全管理制度来提高建筑效率和维护自身的安全。

2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问题

2.1 建筑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人员, 尤其是建筑工地的一线操作人员劳动素质都不高, 尤其是安全防护意识不高, 意识不到现代的机械施工带来的非同一般施工程序的潜在危险。出现不配合培训、经常无证操作、跨机械操作, 在操作机械时不戴安全帽和不系安全带等不符合规定的危险情况, 在机械的危险辐射范围下活动,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阻碍。

在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中, 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尤为重要的, 如果和机械施工相关操作有关的工人遇到情况无法应对、或是应对不够熟练、或是因为不明白某些规章制度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那么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培养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素质, 杜绝因为“经验”带来的惯性违章事故的发生。

2.2 电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在电气施工中, 机械施工是必要的部分, 由于电气施工的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都很高, 所以电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尤为重要。如在施工现场的配电箱设备上的漏电保护器不装或漏电保护器装了失效等问题, 虽然说施工现场严格的三级配电保护和三相五线制供电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但是有安全隐患的存在在施工现场就是不允许的, 三级配电保护就有三重漏电保护器防护, 在极小的机率下也会发生触电事件, 既然有机率便不能忽视。

还有就是电控设备的外壳不接地或这不牢靠等问题, 外壳接地能避免电控系统中某一相电路损坏造成的漏电事故, 如果带电外壳接地就会形成单相短路, 激活电气保护装置, 那么就不会发生漏电事故, 万一漏电保护装置失灵, 外壳接地装置也可以带动空气开关切断电源, 外壳接地不牢靠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电控箱和配电箱也一定要分开, 禁止在箱内乱接线, 容易导致漏电保护器失效, 造成不可避免的触电事故。

2.3 施工用机械安装和调试中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施工用机械安全系数和制造工艺的提升, 机械安装中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少, 但仍旧足够值得警惕, 主要集中在使用时间较长的施工机械上, 如使用时间长的打桩机的连接螺栓易锈蚀, 随时可能发生问题, 关键焊接处开裂、零件出现生锈、变脆等现象。这些施工机械如果继续使用下去, 总有一天会对施工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在安装调试上有些时候某些机械的参数调整也并不正确, 如塔机力矩限位器没有调整或调整过大, 导致施工时控制不稳易产生问题, 在一些用机电转换器作为安全装置的施工机械上, 这些问题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增强方案

3.1 完善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标准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必须设立并得到完善, 应该加强机械施工安全的管理, 把机械施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统一管理, 健全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标准体系。要进行严格管理, 在关系安全的管理层面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 严格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的责任制, 如施工机械设备必须有人进行专人维护和监督检查, 建立完善的监督监察制度。

要建立健全的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把建筑施工的安全责任制度落到实处, 建筑施工单位要为安全管理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 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责任制, 做好监察与监督工作, 确保机械施工的生产安全。

3.2 加强对建筑工人的生产安全培训

加强对建筑工人的生产安全培训首先要确立建筑工人的生产安全理念, 让建筑工人深刻认识到遵守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是有关人身安全的头等大事, 做好工人的建筑安全理念教育工作。

理念之外就要加强对建筑工人的生产安全技术培训, 在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中, 不仅要对工人负责的各个机械设备进行专业的培训, 要想操作机械设备就必须经过培训及测试, 才能持该机械的使用许可证上岗操作, 避免乱操作和危险操作的进行。另外, 对建筑工人的生产安全技术培训以外, 还要对建筑工人的状况应急处理能力提供定期安全培训, 对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机械事件进行提前演练, 以提高工人在事件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3.3 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首先要从源头开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用于建筑的机械设备本身的质量就是影响机械施工安全进行的关键, 事实证明劣质的建筑机械设备会给建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许多机械施工中的事故都是由不合格或者使用时间长的机械设备损坏而引发的, 所以在源头就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完善管理, 采购时也要注意采购安全符合设备质量要求的设备, 有些制造工艺不精的厂家并不能很好的生产建筑用机械设备, 设备质量不够好会给建筑公司和建筑工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且不宜察觉。

设备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 设备的采购、使用、管理、保养、检修等工作都应该有专人负责, 建筑企业要对这些机械以及这些机械的各项负责人进行严格审查与监督, 在维修和保养方面尤其注意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与使用寿命, 机械更新换代也要及时登记。

3.4 做好机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当前的机械施工还离不开人力的配合, 除了机械的操作人员需要注意安全外, 与建筑用机械一起合作的工作人员更应该严格遵守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立安全限制区域, 严格限制进入和停留;保证建筑现场工人的安全设备防护有效, 完善各项紧急情况预处理机制等都是对机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4 结语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不管在现在还是以后都是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大课题, 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需要各方面的全面配合。完善现有制度, 提高安全意识与安全施工技能水平是当前安全管理需要注意的, 也是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永恒不变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赵秀英.浅谈建筑机械施工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08∶20.

[2]徐道军, 康振江.提高大型机械施工安全防控能力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4, 05∶68-71.

[3]熊中亮.建筑施工中机械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33∶82.

[4]潘炎棠.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J].建筑安全, 2011, 02∶25-26.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 篇2

摘要: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机械施工的工程量在不断升高,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保证施工工作的正常有序进展,必须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做到执证上岗,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做好安全应急工作,为工程建设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当前处在机械施工高速发展的时期,机械安全事故频发,对于机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相关部门要提起高度的重视,切实加强管理,排除安全隐患,将危险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本文针对当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安全管理规范的准则,同时,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是,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物难度大施工人员专业性价差的问题给工程的建设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相关部门要提起高度的重视,推动我国机械施工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法 篇3

关键词: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路桥工程也在不断地增加。随着路桥工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现代化的机械设备逐渐成为工程施工力量的主角,工程中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在工程中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就尤为重要。但是机械设备的使用总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就发生了意外,如何更大地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保证施工机械安全无故障运行,杜绝因大型机械故障造成的群死群伤现象,已成为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有关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

路桥施工是一项复杂且难度系数较大的工作,施工过程受周围环境,如路段情况、当地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在购置施工机械设备时,要求机械设备生产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机械设备的投资费用和使用费用一般都属于企业的前期资金使用,既然是资金投入就一定要考虑使用效果、产出效率和最终的经济效益。在投资施工机械设备时,要充分调查各类机械设备的质量、品牌、业内评价,最好请专家做好分析论证,然后做出最终决定。而在购置路桥施工机械设备时,要重视设备的性能、质量,所有的设备都要规格一致,以防出现设备不匹配的现象,不仅浪费资金,还严重影响施工进程。如果购置的设备质量不好、操作复杂,将会影响使用或者导致利用率低,这样的资金投入是不恰当的,不仅会造成设备闲置,还会造成资金的积压和资源浪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的施工单位都希望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这就是严格控制施工机械设备购置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有关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路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重视。因为路桥施工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大、人员众多、建设时间紧,所以往往会出现过分重视工作效率,忽视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管理。没有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缺乏管理意识,会造成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使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积攒起来,不仅会延长施工工期、降低施工工程质量,还会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此外,工作人员对于一些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了解并不充分,导致机械运作不良,降低了企业的效益。

2.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检修不够重视。所有的机械都是有寿命的,但是定时保修可以延长机械的寿命。在很多路桥工程中,对于施工设备的保养往往得不到重视,对机械的定时保修草草了事,这样机械的性能就得不到及时的改善,久而久之机械内部就会发生故障,在下一次的施工时就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许多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缺少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和频繁性,导致机械设备在应该进行维修保养时却无法正常进行,延误了机械设备应该正常进行的检修和保养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只重视工程的进度,却不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这样的话机械设备的性能就得不到及时的跟进,而在施工过程中机械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在施工中性能发生变化就很可能会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而这些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重视导致的,所以在施工时对于机械的保养不够重视也是现在路桥工程的一大问题。

3.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在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专业技能不高,是施工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工程中很多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的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甚至还会出现让现场的普通施工人员进行临时的机械操作现象。而这些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不高,在对于施工机械的操作就存在一些误差,同时他们的安全意识也不够高,面对事故的发生不能够冷静对待。同时施工单位对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不高,让一些没有文化水平以及职业技能的工人到工程现场工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三、有关路桥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1.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是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机械设备的整体配置工作,要求我们对设备的使用性能和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是否配置,配置多少,如何配置的问题。为了保障路桥工程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项目开始时,对所有机械状况进行摸底,深入了解各机械技术状态。选拔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操作机械,并组织操作手进行机械例行保养。与此同时,合理编制机械设备的施工组织计划,确定主导施工机械,进而确定配套机械种类、型号和数量。对于这些都要进行仔细地考虑,全面计划好一切工作指南,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设备的合理配置对于整个工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确保各方面的机械合理投入到工程的施工之中去。

2.加强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时检修。机械设备在施工时有着良好的性能是施工过程不发生事故的保障,因此机械的定期维修和保养显得不可或缺,这也是安全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性能,就要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调配要合理,有规划,保证机械设备正常的维修保养时间。同时,施工现场要合理分布,要保持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运行的环境和作业时机械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在施工现场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标语和防护设施。由于一个工程的机械设备众多,品种复杂,因此对于机械设备的定时维修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划,努力做到使机械的维修时间不发生冲突也不会出现某个机械漏修的状况,最大化地保障每一个机械都能够定时检修保养。最大程度上保障机械性能的完好。

3.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不够高是路桥工程的一大问题,由于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对机械的操作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安全意识也不够高,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公路工程的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施工单位要严把用人关,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具备优秀的上岗条件,上岗之前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经过考核,合格以后方能正式上岗。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意识教育,使得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有着足够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最准确的判断,从而减小事故带给工程的损失。

机械设备在路桥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施工单位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不仅要为机械设备制定综合性管理制度,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的培训,促进路桥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洪,侯黎明.跨海大桥建设催生海上桥梁专用施工设备产业[J].工程机械,2010,(03)。

[2]罗茂.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提高矿山经济效益[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08)。

[3]杨清雅.浅谈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J].发展,2010,(05)。

[4]吴勇,王忠民.浅谈加强设备材料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02)。

[5]樊江穗.加强施工设备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2,(07)。

工程施工中施工机械的管理 篇4

关键词:工程施工,机械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引言

工程施工包括三大要素, 即人、机、材, 三者缺一不可。古人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随着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任务需要由施工机械来完成, 施工机械所起的作用愈加明显, 在工程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加。而近年来, 各施工企业施工机械的管理水平却远落后于现代施工的要求, 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如何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管好、用好、养好、修好施工机械, 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加快施工进度, 提高工作效率,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择施工机械时, 要通盘考虑作业内容、土质条件、运距、气象条件等因素, 具体讲就是, 施工机械在选择上首先应保证所选用的机械类型适合现场的气候、土质、运距、工程质量要求, 另外机械的工作装置容量应和工程进度及工程量相符合。也就是说, 施工机械的选择应与工程现场的情况相适应;其次, 要求所选用的机型要有较好的经济性。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 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 从各种施工方案中选择较为经济的, 第三, 要求所选用的机械应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最后, 进行合理的机械组合, 包括机械技术性能的合理组合及台数的合理组合。

大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条件简陋、施工机械多而分散、机型复杂, 要建立详细的设备分布动态管理台帐, 将包括施工机械的名称、规格、数量、来源、进场时间、使用地点、完好情况等信息详尽记录, 以便随时了解。另外机械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说明书、零件图册等要由专人保管。应该每日记录汇总机械设备的日常运行、维修保养、生产情况等, 月底对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施工机械在使用上为了延长其寿命, 要采取“二定三包”制度 (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 , 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 (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 , “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

施工机械的维护是以清洁、紧固、润滑、故障诊断与排除为主要内容的作业形式, 方法内容适当, 可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提高机械的可靠性和利用率。在工程施工中, 通常需进行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特殊维护。其中, 日常维护每工班作业前后都应进行, 包含外部清洁、完全运转的检查以及一般故障的排除;而定期维护则是机械运行一定的时间后停机进行的。根据作业内容不同, 可分为三个级别, 即一级维护以润滑、紧固为中心, 二级维护以检查、调整为中心, 三级维护以总成解体清洁、检查、调整、换件为中心;对于机械的特殊维护有四类。其一是磨合期维护, 指新机械或经过大修的机械, 在正式使用前和磨合期结束后应进行的维护, 其二是换季维护, 当机械在冬季最低气温零度以下地区施工作业时, 入夏和入冬前需进行换季维护;三是停驶维护, 暂时停用的机械每周要进行外部清洁一次, 每半月应摇动发动机曲轴10转以上, 每月发动发动机一次;最后是封存维护, 长期不用的机械在封存前进行一次维护, 每半年发动一次并重新封存。

施工机械维修是指机械在使用过程中, 保持、恢复或改善其设计性能、工作精度、工作能力等技术状况所采取的措施。随着装备业由单纯的机械结构向机、电、液一体化方向发展, 使得机械设备的性能不断改进, 同时也促使机械的维修策略发生了系统性变化。对于停机损失较小, 只需调整或更换易损件即可排除故障时, 通常采用故障后维修, 采用这种修理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零部件或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 比较经济, 但因为是非计划性修理, 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对于大型重点设备, 应参考相关检修周期, 进行定期维修, 也称为周期性预防维修, 是为降低机械的故障发生率和零部件的功能衰退、性能劣化, 根据预先规定的时间执行的维修。通常以机械的工作小时数来确定修理的范围和程度。其优点是可降低功能性故障发生率, 减少停机时间, 但由于定期维修制定修理周期没有按照设备的作业环境、地域、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进行严格区分, 因此其理论故障规律与实际技术状况差距较大, 不可避免地降低维修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状态监测维修则是通过对机械的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一定的技术标准, 推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及故障机理来决策出最合适的维修时间和维修方式, 能够充分利用零部件的工作寿命, 有效排除故障, 使停机损失降到最低, 大大提高维修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及时性, 其在维修领域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对不同类型设备, 以及相同类型设备在不同的工作场合选用不同的维修方法。

当前在施工机械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管理机构不健全, 制度不完善, 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各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机械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急功近利”思想及“短期行为”较为严重, 普遍重效益, 轻管理, 重使用轻维修。这些应该通过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 加强技术培训, 协调好工程与施工机械的关系等手段来解决。尤其在机械维修中, 要编制计划, 把好零配件的质量关, 降低维修成本, 从而提高工程效益。

结束语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全过程管理, 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和积极配合, 在施工机械的管理过程中, 结合设备各个运用阶段的特点, 遵循设备运用和维护的科学规律, 尽量减少人为的随意性管理行为。以科学为指导, 积极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与维护方法, 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齐项目施工中的设备管理。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 82-83

水利施工机械设施管理论文 篇5

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建设需求的拉动,为工程机械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大量的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建设。要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施工质量。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性装备。购置和维修成本高,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所有施工企业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机械设备的购置

机械设备是水利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任务所必需的工具和手段。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科学配置企业有限资金,不断购置(或自制)新设备,逐步淘汰陈旧老化设备.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一)调研购置计划

设备的选择与添置是设备管理工作的前半部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市场拓展和工程项目的增多.施工企业要根据市场预测和产品开发情况。认真做好设备购置计划和选型,使所选购的设备与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环节相匹配,有目的、分步骤进行装备更新。目前,施工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化且价格较低,致使一部分施工企业在购置设备时忽略了可行性论证这个环节。临时需要什么设备就买哪种设备,很容易造成设备不适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情况,最终导致设备闲置,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进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选匹配方案

设备的购置计划在机种、型号和规格上应适度超前、质量从优.结合市场存量和使用频次合理配置。为满足工程需要,购置设备时应从设备的生产效率(功率、速度)、对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维修的方便程度、能源和材料的消耗程度、安全环保性能、设备性能及能力的配套性、机械使用的专用性、通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优选和匹配设备添置方案。以适应本单位工程施工的需要。如土方工程中,不仅有挖土、运输机械,还有平整、压实机械,自卸汽车应和挖掘、装载机的容量配套,组合机械中应以关键及重型机械为基准,其它配套机械都应以确保关键及重型机械充分发挥效率为选配前提。对于一些必须用但用量少的设备可采取租赁方式.这样既节省了购买费用,也避免了设备闲置。

二、设备登记与建档

新购设备要有严格的到货、验收、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手续。购入的机械设备在列入固定资产后,应及时记入机械设备台帐.并进行分类编号,一机一卡。

(一)建立设备档案

为了解和掌握机械设备情况。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这些设备,除了应建立机械设备卡片外,还应对主要机械设备建立技术档案。设备的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履历书、原始技术资料、原始检验资料和各种技术鉴定资料以及其它有关资料。通过这些技术档案,可以了解这些机械设备的使用运转情况。大中修记录、事故记录、改装记录、基本折旧情况和大修情况等。有些企业和个人对机械设备技术档案不很重视。对每台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能没有清楚的概念和合理的对比,设备拿来就用,坏了就修,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二)做好成本核算

在经济核算方面,根据以往经验采用“单机核算”制度,对配件消耗、燃油、润滑油消耗和维修费等实行单机登记,随时掌握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等杂费开支情况。应健全机械设备使用记录,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配件消耗等作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对机械使用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和调整。通过统计核算,从数字上反映设备的经济效益和使用管理的好坏;通过对施工生产经营活动各因素的分析,找出有影响的因子及其影响程度,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管理水平,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三、设备的使用管理

从设备使用和管理上讲,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择、调配和组合机械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个优秀的调度员除了应很好地了解施工进度、工序和任务外。还应熟悉机械设备当前的性能和状况,两者不能偏废。正确使用好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速、低耗地完成施工任务,不仅是使用机械设备的目的,而且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只有做到管、用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技术经济效能。

(一)贯彻“人机固定”使用制度

大型机械应交给以机长负责的机组人员。中小型设备应交由以班组长负责的全组人员。“人机固定”应贯穿在机械设备的`整个使用过程中,由使用责任人负责保管、操作使用、安全生产、保养、日检等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司机的责任心.还可以把机车的好坏作为评定司机技术和工作好坏的参考。有些企业对“人机固定”不太在意.为了提高机车的利用率。存在一人多机情况,比如在A机车维修时正赶上B机车司机休假,让A机车司机操作B机车,这样一有问题很难追究责任,时间长了,彼此的责任心大大降低,对机车不加爱护,不按规定操作使用和维修保养,认为反正是单位的车,有什么损失单位承担,这样就造成了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二)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为避免机械设备损坏和机械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可操作机械。在我国,施工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操作人员队伍庞杂,素质不一。施工机械是特种设备,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特种作业培训才能上岗。但现在,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让学员更快上岗,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强度、实践严重不够,一些人员可能今天还在人力资源市场等待用工,明天就成为了一名特种作业操作人员。许多操作人员仅仅只会动按钮,而对一些基本的维修保养作业都不懂,这给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作业埋下了祸患。

(三)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机械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是管好、用好机械设备的必要条件。岗位责任制应明确操作人员的内部分工、机(组)长的职责和职权、机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必须遵守和执行的机械操作规程及有关制度与规定等。机(组)长在班组管理中担负着“设备管理”和“操作指导”的双重职责,对本组的生产操作、生产安全、机务工作、料具使用管理、工时统计考核以及设备保养工作等负有直接的责任,应明晰职责,并应与劳动工酬挂钩。

四、设备的维修保养

水利机械设备要保持良好状态、维护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必须按时并且有计划地做好维修保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强日常维护,保养与维修相结合。提高设备维修保养水平。

(一)设备维护

设备的维护由操作工人承担。主要包括日常维护(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定期维护和定期(精度)检查。设备日常维护是设备保养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定期维护要制定工作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纳人机(组)承包责任制考核内容;定期(精度)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检查的手段除人的感官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检查工具和仪器,以确定设备的实际精度。现在有些工程工期较紧、任务急,对设备维护保养往往重视不够,造成了一些设备不能按时保养,设备经常带病作业,除非实在无法工作才会停下来维修。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设备如不按时保养,可能引发小故障,小故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大故障,不但耽误工期,影响工程质量,还会增加设备后期的维修费用。

(二)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是修复由于日常因不正常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和精度劣化。通过修理更换磨损、老化、腐蚀的零部件,可以使设备性能得到恢复。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是设备保养的不同方面,二者由于工作内容与作用的区别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应把二者同时做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设备修理可分为小修理、中修理和大修理三类。编制维修计划应切合实际,必须掌握工程任务、施工计划、设备状况、已运转台时、维修周期、维修作业时间等资料。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多在野外或山区,工地流动性较大,维修条件有限。同时还存在工地机械维修技术人员水平有限、维修技术力量薄弱、故障检测技术手段落后等不足的问题。在尽量克服上述不足的前提下,更应该总结、探索出一些适合自己的维修保养方法。

五、设备管理创新

企业内部许多员工对设备管理的认识是不到位的。他们在观念上轻维护、重检修,轻预防、重事后,做事随意、不守规则;一旦设备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应接不暇,操作人员却袖手旁观,除耽误工期、浪费财力外,设备故障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提倡设备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一)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

加强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领导。做好设备的优化配置和现场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并经常性督促检查、抽查,把设备管理工作的各种量化指标列入对机组人员和项目的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通过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单机核算和指标考核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完好率,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二)抓好人员培训工作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提倡和鼓励设备管理的“全员参与”意识,要把对操作人员进行的维修保养技能培训做到现场,人人参与。根据企业的设备状况、工人素质和技术水平。制定出可以指导操作工人、维修人员及生产辅助人员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作业规范,通过宣传推广和培训。形成可执行的设备管理准则。

(三)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先进的设备需要先进的管理,先进的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效益。对设备管理,要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人手,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权利进行明确划分;实行一机一档管理制度,每台大型设备要有机械履历表,由机(车)长对设备运行状态、维修保养等情况进行实时记录,每月检查设备在管、用、养、修、租、算”过程中是否合理、科学、规范和经济,并提出改进要求;把大型重点设备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各种资料和数据输入微机,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管理;实行包保、包维修到班组.突出维修工服务机台、服务班组的功能,让每一位操作者和维修者都能主动关注设备管理;明确规定设备前>文秘站:<期管理、资产管理、现场管理、>经济管理、安全管理、教育培训、检查奖惩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并加大力度狠抓落实。

(四)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

设备的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主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抓好设备投资的决策管理。凡设备大修、设备更新和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必须进行方案论证和经济效果评价。

2)严格控制维修费用的支出。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工作循环,把维修费用分解至各个机组,月月评估考核。

3)开展设备自检和备件、材料的修IEtN废工作,制定考核实施办法,奖优罚劣。

4)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从强化备件、材料计划入手,严格逐级审批制度,这样既保证了合理储备,又防止了备件和材料的积压和报废,降低了设备管理成本。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探析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 机械设备 安全

一、 前言

在任何企事业单位中,安全都是需要其考虑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个人生命、集体财产、企事业兴衰存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安全管理无疑是要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事项之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机械设备是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备之物,所以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优化是此类企业必须考虑的.以期控制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持机械设备的最高利用率和最低损耗率,让施工与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二、 相关理论概述

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容分析

1.1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合理运用有关设备的技术方法.对设备进行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按照设备所属可以分为自有设备管理和租赁设备管理。在自有设备管理的范围之内,管理者要考虑的因素有设备成本预算、性能质量对比、采购计划、库存保管、设备使用、设备维护、机械费用核算等;而租赁设备管理中,管理者要依据自身的设备配置情况、工程项目预算和工程进展速度.有条理有计划地进行相关设备租赁,考虑好租赁的合同、时间、数量、费用等等。

1.2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2.1定义

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指对设备进行合理装备和安全使用,保证设备与操作员的安全性。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展开的企业内部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和服务生产;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益,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1.2.2特点

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复杂性和现场性。首先设备的所属就有复杂的承包关系,再者由于设备本身的构造与技术也是相当繁复的,其使用的现场性也加大了的管理的难度;第二、阶段性。建筑施工是一个长期而且连续的实施过程,在不同施工阶段需要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第三、流动性。这是由阶段性引起的,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进展,施工人员与设备不断更换,其相应的管理工作也就呈动态变化。

三、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现状

(一)缺少管理人员以及人的因素

由于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很多企业为了利益而将设备管理部门撤出,就算保留下来,也仅仅是一个空壳,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管理与技术的人力资源流失,现有管理人员力不从心,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缺少责任心,从而出现了监督不到位的局面,使得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出现了缺少管理、缺少保养以及带问题作业的现象,从而为施工安全埋下了隱患。其次,在用工方面,很多企业都在市场中招聘合同工、农民工来代替原有的固定人员。其中,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且需要较强责任心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装卸人员,这样岗位使用的大多也只是经过了简单培训就上岗的农民工,从而导致了在操作、安装卸载的时候出现了较多的安全隐患。上至管理人员,下到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并且安全教育程度不够,又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次、两次的偶然不会造成多大的全事故,从而导致在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部分的违规操作现象。例如:施工中使用升降机时,不佩戴安全带,不同程度存在超过产品使用功能范围等现象。

(二)机械设备本身的缺陷

由于目前制造施工机械的厂家较多,也就使得机械设备产品的好坏、质量等各有不同,而个别的厂家生产出来的机械产品在安全与技术方面都达不到要求,降低了机械质量。例如:在Cacuaco—Dande社会住房项目工程当中使用的起重设备就出现了断裂,因此产品质量也是一个原因。另外,很多施工项目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都是租凭而来的,而小型机械设备是班组自己携带的。但是无论是租凭还是自带,由于缺少必要的人员对设备进行专业的维修保养,再加之管理的失控,导致在监督与检查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时候很难达到要求。机械设备中,尤其是小型的机械设备,出现了随意安装、拆卸、损坏不进行修补的现象,例如电锯、机械皮带轮缺少必要的防护罩等现象尤其多。

(三)一味抢进度、赶工期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而一味地抢进度、赶工期,使得设备持续工作,正常的维修与保养得不到保障,很多时候都是先使用后检验,从而导致真正出现了事故的时候还没有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

四、 对策

1.提高保障意识,加大设备资金投入

企业靠什么发展,当然从人的层面上讲靠员工是千真万确的,但人的效能要靠机械设备的投入和装备来实现。否则,我们员工再有智慧,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种坐而论道的思维绝不可取。所以,企业的决策层必须站在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设备的投资力度。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每年从利润中法定划拔出专款进行增加购置设备资金积累,从而保持设备运行的持久安全性,消除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财产和生命损害。

2.建立健全制度。强化设备专管力度

在一个施工企业中,除了无形的资产外,可以说机械设备既是有形的,也是展现企业实力的一种根本体现。上文中所述一些企业之所以在设备管理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与他们的职能管理职责不清,不专业是有直接关系的。因此,建议这些企业要从立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起一个专门管理设备的职能部门,专门对所有设备的系统管理。特别要注重对现场各施工项目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地掌握各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五、 结束语

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来说,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完善机制,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当中的机械设备能够安全运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春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

[2]许建平.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维修的规范化管理[J].河南科技,2010(22).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篇7

1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重要性

起重机是吊装工程施工的重要机械设备之一, 起重机作为一种大型机械设备, 实际施工运用过程中具有难度系数大、危险性高、专业性强等特点, 基于起重机施工作业的这些特点, 安全管理势必要成为起重机械施工作业管理的思想和灵魂。安全管理是吊装工程施工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保障。

化工装置维检修作业的吊装环境相对复杂, 不同种管线、设备、沟渠等纵横交错, 而且个别抢修工作集中在夜晚, 为了保证吊装安全、顺利进行, 就必须加强起重机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既要加强机械设备自身的安全保养与维修, 又要注重施工现场的科学组织与规划, 维持吊装现场秩序, 加强安全施工监管, 防止设备出现损害、破坏等现象, 同时, 维护现场的吊装秩序, 保证安全吊装。

2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2.1 强化起重施工前准备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开始前, 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起重现场的安全检查。对一些关键位置进行核查, 例如:起重机位置、电缆、地下管道、空中管道等, 保证这些特殊位置的安全。吊装客观环境安全检查过后, 则要做好吊装设备的相关检查, 例如:外观、尺寸、重心、起吊高度等都要做出妥善处理。

吊装施工前, 要统一编制吊装方案, 其中要重点考虑到客观气候因素、人力因素等的干扰, 对紧急危险情况加以预测, 并制定应急预案措施。

2.2 地基的安全检查与处理

地基是起重机械施工的地面基础, 地基的平整度会直接影响起重机械施工作业的安全。以往的吊装事故总结来看, 地基是引发事故的主因素之一。化工设备吊装施工前, 首先必须检查地基的平整度、安全度, 相关技术人员在地基检查的基础上也要做好起重机械各个支架腿的牢固与稳定, 可以根据吊车的重量、大小等在平整地面上设置路基垫板, 从而确保安全、稳定地起重吊装。

2.3 特殊设备的安全检测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中涉及到特种设备, 主要是指:承压设备、载人设备等, 其具有更高的危险性, 容易引发事故安全问题, 要想确保这些设备安全工作、正常运转, 就要特别重视这些设备的安全巡检工作。

特殊设备需要通过专业技术部门、管理部门等的专业化检测, 确保质量合格通过后再正式被使用, 对于未通过检测的特种设备必须及时做好清除、报废或回收等处理。

对于维达公司来说, 要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实际情况创建实施特种设备管理台账制度, 专门围绕其维修与检测进行记录、管理, 实际管理工作中也要做好相关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监督、控制等, 从而为设备的安全运行。

2.4 吊装现场的科学管理

大型化工设备吊装施工属于高难度、高危险、高技术施工, 需要一次性完成, 不能有中途而返的现象。所以, 对于任何一次吊装施工都要从根源上进行积极把关, 要选派专业的吊装技术人员若干名, 深入吊装现场临场监督并指挥安全吊装施工, 要求他们严格按照安全吊装工作规范展开吊装操作, 设置专门的安全等级评估岗位, 对吊装现场的安全情况作出评价, 并具备提前预测安全隐患的能力, 能够预先发现隐患问题, 从而及时提前采取措施。

例如:维达设备制造公司厂房吊装施工, 第一步工作就是召集一切吊装参与者, 开展吊装方案交底工作, 分析吊装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与可行性, 在确保各项分析合格后, 才能启动方案的执行。同时, 技术人员也要加强相关吊装设备、工具等的质量检查、安全监督, 确保各项工具能正常发挥作用。

吊装设备等进场以后, 从吊车的移位、索具准备等都要进行细致核对, 确保其同吊装方案保持一致, 以此为吊装的高效展开做好准备。

2.5 起重技术的安全监管

起重机械生产企业不断增多, 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都在逐步引进起重机械设备, 然而, 实际的起重机械操作技术、设备管理水平等却令人堪忧, 特别是起重技术的安全监管问题突出, 我国政府也在这一方面给出了特殊的规定, 积极重视起重机安全监管工作。

对此, 吊装企业必须针对起重技术实施专门的管理, 创建完善的起重设备档案, 对各个起重机械的运行状况、维修状况等做好统计记录, 实施设备周检、月检与年检制度, 维持起重机械长期处于健康工作状态, 确保其起重功能的安全发挥。

2.6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都直接影响到吊装的安全, 必须从“人员”这一根源性因素入手, 加强吊装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安全技术培训。首先, 应该积极培养并提高起重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使他们能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操作, 确保安全吊装;其次, 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起重操作技术培训, 使他们掌握安全、科学的操作技术与规范, 从而确保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

3 结语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需要加强安全监管, 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保证施工安全, 才能达到预期的起重施工目标。

摘要:起重机械施工作业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高技术的作业项目, 安全作业是起重机械施工的灵魂,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可能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从制度、人员、技术等方面入手加强安全作业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起重机械施工安全作业水平。

关键词: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杜德明.浅谈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与监控[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 篇8

大型施工机械是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关键装备,与常用的机械设备相比,大型施工机械具有低速、重载、大扭矩、大推力、大尺度、结构复杂等特点。大型施工机械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往往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性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国家各部门高度重视大型施工机械、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性,颁布了一系列的安全法规[1,2,3]。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性与设计、制造、检测、施工工艺、监测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其中安全设计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首要环节,在设计阶段,必须对施工对象、施工工艺、施工载荷、机械传动机构、机械结构、作业环境乃至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其中与安全相关的关键问题,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方法指导安全设计。文献[4,5,6,7,8]对架桥机、起重机的安全性展开了研究,但其研究重点都是针对具体施工机械的某一部件的安全问题展开的。已经颁布的安全标准、规范对相关机械的安全设计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其适用范围往往局限于某一类机械,但大型施工机械种类繁多,有的机械无相应的具体规范可依,设计者只能参照相近的规范进行安全设计,这要求设计者具有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即使如此,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提出满足工程需求的、操作性强的安全设计方法,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安全分析体系,对指导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高铁、隧道建设突飞猛进,相应的大型施工机械(如架桥机、盾构机等)市场需求强劲,其安全设计引起了研制单位及施工单位的关注。石家庄铁道大学从2003年起与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隧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大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发了900t架桥机、隧道盾构机、高铁无渣轨道混凝土浇注机等大型施工机械,在这些设备的研发过程中,对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分析、安全设计、安全评估及安全检测与监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了相关的大型施工机械,提高了大型机械的施工安全性。

本文提出了施工工艺驱动的大型施工机械三维安全分析体系,并采用该体系对高铁用900t架桥机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1 施工工艺驱动的三维安全分析体系

1.1 安全分析方法

为了提高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性,在总体方案的拟订阶段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大型施工机械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危险后果,并要综合利用人机工程学、机械设备安全工程学以及设备安全相关标准提出的一般理论[9],结合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提出危险解决方案。与以机械为中心,以机、电、液系统构成作为子系统划分的依据不同,安全分析时,将大型施工机械按其主要功能分成作业部、走行部、传动部、支撑部等机械子系统。大型施工机械施工的各工序及工序的切换方式相对固定,安全分析时,根据作业的动作顺序,将工序及工序的切换一一排列,对各个子系统每个工序的安全要素进行分析,就得到了图1所示的施工工艺驱动的三维安全分析体系。

三维安全分析体系的三个坐标轴分别表示施工工艺流程(工序及工序切换)、机械功能子系统和安全解决方案。该体系以施工工艺为主线,以完成工序(或作业)的机械功能类别为依据,分层次展开,系统地分析各子系统与工艺状态及工艺切换对应的机械运行状态、危险因素、危险后果。对影响安全的危险环节给出解决方案并归类,即根据安全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技术成熟度、技术经济性等,将直接可由机械设计(包括冗余设计)解决的环节归类于机械设计,将安全技术成熟且易于实现的环节归类于由主控制器完成的闭环控制,将直接影响人机环境系统运行过程安全但又难以实施闭环控制的环节归类于实施安全监测,将非突发性的因状态演变最终导致失效影响安全的环节(需有特定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支持)归类于采用定期检测、长期跟踪监测策略。上述分析法突出的优点是可层次分明地展现作业功能部件、作业对象、人、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安全性。

1.2 安全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

采用三维安全分析体系实施安全分析时,按照图2所示流程进行程式化分析,其中“施工工艺流程”列将施工工艺分解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工序(或作业),“状态”列表示该工序的作业动作或完成的功能,“危险分析”列表示对应工序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危险后果,“解决方案”列表示避免危险因素的措施。

2 TLJ900型架桥机安全分析

桥梁在我国高铁线路中占有很大比例,其结构形式以全跨预制、逐跨架设的简支箱梁为主,其中32m跨度箱梁重达900t。为了提高架梁作业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可靠,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石家庄铁道大学共同研制了TLJ900型高速铁路架桥机,该架桥机可以根据现场需要架设20m、24m、32m三种梁型。架桥机作业时要完成架梁、过孔、变跨等动作,本节采用所提出的安全分析方法对该设备的架梁作业过程进行安全分析。

2.1 TLJ900型架桥机的结构与功能

TLJ900型高速铁路架桥机主要包括金属结构、起升机构、走行机构、动力系统、液压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其中金属结构主要包括主梁、前支腿、后支腿、悬臂梁及下导梁;起升机构包括卷扬机、起升吊具、钢丝绳及滑轮组(安装于前后吊梁行车及起升吊具);走行机构包括前吊梁行车、后吊梁行车、链传动机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柴油机、发电机组及其附属部件;液压系统包括辅助支腿伸缩油缸、后支腿台车伸缩油缸及油泵、油箱等液压附件;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操作控制系统及走行机构、起升机构的供电系统。TLJ900型架桥机的主要结构如图3所示。

1.卷扬机 2.主梁 3.后支腿 4.后吊梁行车 5.起升吊具 6.前吊梁行车 7.前支腿 8.辅助支腿 9.悬臂梁 10.下导梁天车 11.下导梁 12.已架好箱梁 13.后支腿行走机构 14.待架箱梁 15.辅助支腿行走机构

2.2 TLJ900型架桥机的架梁作业流程

TLJ900型架桥机架梁作业流程如图4所示,作业顺序依次为:运梁车喂梁,前吊梁行车吊梁→前吊梁行车吊梁前行→后吊梁行车吊梁,与前吊梁行车吊梁至落梁位置→前后吊梁行车共同落梁。

2.3 TLJ900型架桥机架梁作业安全分析

为了减小制造、运输及安装成本,研制架桥机时应在保证作业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对架桥机的结构、机构、电气及液压系统进行优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事先根据架桥机的施工工艺对架桥机的安全影响因素及保障措施做出详尽分析,提出架桥机安全设计的关键要素。TLJ900型架桥机架梁作业时的安全分析如图5所示,根据图5的安全分析,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机构及金属结构的安全性是保证架桥机安全施工的关键。其中电气系统可通过常规连锁开关、过载保护开关等确保其不会由于设备产生故障而超载运行;液压系统可通过溢流阀、液压锁等装置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将架桥机的作业部、传动部、走形部、支撑部的关键安全问题进行总结。

(1)作业部的安全分析。

架桥机的起升机构为作业部,架桥机作业时起升机构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以及设计阶段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下:

①起升机构制动不可靠。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应在钢丝绳卷筒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二级制动装置,另外在卷筒处设置失速保护装置,一旦出现下降速度过快,立即启动制动装置。

②钢丝绳磨损严重导致承载能力下降,最终引起钢丝绳断裂。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架桥机作业时,应对钢丝绳的磨损情况进行定期检测。

③吊具的吊杆发生断裂。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作业时,应对吊杆进行定期探伤。

④吊具、吊杆受力不均导致结构强度破坏。为了避免此情况发生,应对起升机构的滑轮组及吊具都采用四点起吊三点平衡技术,保证吊具、吊杆受力明确,避免由于超静定问题的存在而导致钢丝绳及吊杆受力不均。

(2)走形部的安全分析。

架桥机的走形部主要包括前后吊梁行车、后支腿台车、辅助支腿,走形部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以及设计阶段采取的应对措施如下:

①运梁车喂梁时,运梁车无法在预定位置停车而与架桥机后腿相撞,引起架桥机倾覆。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应在电气系统安装红外线防碰撞开关。

②在落梁位置处900t箱梁与架桥机前支腿碰撞,引起架桥机倾覆。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电气系统应安装限位开关。

③空载时,前后吊梁小车发生碰撞。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电气系统应安装红外线防碰撞开关。

④架桥机过孔时,主机行走距离过长而冲出下导梁,导致架桥机倾覆。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应在下导梁安装无线位置开关。

(3)支撑部的安全分析。

架桥机的支撑部即架桥机的金属结构,架桥机的金属结构用来承受结构自重、设备自重、移动的900t箱梁质量。下导梁的金属结构用来承受结构自重及过孔时移动的主机质量,金属结构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是保证架桥机安全施工最为关键的问题。对架桥机金属结构进行安全设计时,首先要分析架桥机各个工序所受的各种载荷,分析架桥机所受载荷时,要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2008的载荷分类,结合TLJ900实际施工情况确定,而后对架桥机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计算。

①强度计算。

要分别计算前吊梁行车吊梁时主梁后悬臂梁的强度、前吊梁行车行至主梁跨中时主梁的强度、后吊梁行车起升时后支腿的强度、前后吊梁行车吊梁至落梁位置时前支腿的强度、过孔时架桥机辅助支腿行至下导梁跨中位置时下导梁跨中的强度。为了明确架桥机、下导梁的支腿受力,前支腿要在吊重前调平,避免出现受力不对称引起结构单侧承载过大现象,因此前支腿要安装调节装置。

②稳定性计算。

要计算前吊梁行车吊梁时架桥机的纵向稳定性、架桥机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横向抗风稳定性,除此之外,架桥机金属结构的局部稳定性要满足要求。

③刚度计算。

架桥机吊梁时,架桥机的挠度要满足规范要求。

(4)传动部的安全分析。

架桥机的传动部包括起升机构、走形机构的减速机、滑轮组等部件,传动部的安全设计要在全面分析部件所受的各种载荷的基础上,进行标准部件的选型。

3 结束语

为了提高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性,提出了大型施工机械的三维安全分析体系,该体系可以有效地指导大型施工机械的安全设计,以900t架桥机架梁作业为例,详细分析了三维安全分析体系在安全设计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26469-2011架桥机安全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8264-2012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4]Li Xiangyang,Zhan Jing,Jiang Fuliang,et al.Cause Analysis of Bridge Erecting Machine Tipping Accident Based on Fault Tre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J].Procedia Engineering,2012,45:43-46.

[5]Aneziris O N,Papazoglou I A,Mud M L,et al.Towards Risk Assessment for Crane Activities[J].Safety Science,2008,46(6):872-884.

[6]Ruud S,Age M.Risk-based Rules for Crane Safe-ty Systems[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2009,93(9):1369-1376.

[7]Cheng Zhang,Hammad A.Improving Lifting Mo-tion Planning and Re-planning of Cranes with Con-sideration for Safety and Efficiency[J].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2012,26(2):396-410.

[8]Tama V W Y,Fung I W H.Tower Crane Safet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a Hong Kong Study[J].Safety Science,2011,49(2):208-215.

浅析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篇9

1.1 对新安装的、经过改造、重大维修的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

前必须都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办理使用登记,依法投入使用。

1.2 起重机交接班作业前应先查看上一班的运行记录,每班第一次起吊物件时,应首先将物件吊离地面0.

5m,然后放下,在下放物件的过程中,应首先试验制动器是否可靠,然后再进行正常作业。

1.3 起吊重物时,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禁止吊钩钢丝绳在倾斜状态下去拖动被吊的重物。

1.4 重物起吊、旋转时,速度要均匀平稳,以免重物在空中摆动发生危险。

在放下重物时,速度不要太快,以防重物突然下落而损坏。吊长、大型重物时应有专人拉溜绳。防止因重物摆动,造成事故。

1.5 起重机严禁超过本机额定起重量工作。

如果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一件重物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两机的升降速度应保持相等,其重物的重量不得超过两机额定起重量总和的75%;绑扎吊索时要注意重量的分配、每机分担的重量不能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

1.6 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不能从人头上越过,也不要吊着重物在

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暂时停留,应发出信号,通知一切人员不要在重物下面站立或通过。

1.7 起重机在工作时,所有人员尽量避免站在起重臂回转所及区域内。

起重臂下严禁站人。装吊人员在挂钩后应及时站到安全地区。禁止在吊运重物上站人或对调挂着的重物进行加工。必须加工时应将重物放下垫好,并将起重臂、吊钩及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可靠制动。

1.8 当起重机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从事检修工作或用手触摸钢丝绳和滑轮等部位。

1.9 吊运熔融、炽热金属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时,必须使用相应的专用起重机械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司机要连续发出信号,通知无关人员离开现场。

1.1 0 使用电磁吸盘的起重机,应当划定一定的工作区域,在此

区域内禁止有人,在往车辆上装卸铁块时,重物严禁从驾驶室上面经过,汽车司机必须离开驾驶室,以防止万一吸盘失灵铁块落下伤人。

1.1 1 起重机在吊重作业中禁止不能带载变幅的起重机起落起重臂,在特殊情况下,应严格按说明书的有关规定执行。

1.1 2 起重机在吊装高处的重物时,吊钩与滑轮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卷扬过限将钢丝绳拉断或起重臂后翻。

在起重臂达到最大仰角和吊钩在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至少保留3圈以上。

1.1 3 起重机的工作地点,应有足够的工作场所和夜间照明设备。

1.1 4 起重机作业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能起吊:(1)信号不

清时;(2)重量不明时;(3)所吊重物离开吊点有一段距离需斜拉时;(4)所吊重物超过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时;(5)重物捆绑不牢及起吊后不稳时;(6)露天作业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及大雾等恶劣天气时;(7)夜间作业没有足够的照明时;(8)钢丝绳严重磨损,出现断股时。

2 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2.1 强化安全监察力度。

安全管理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标准的规定。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因此,一要对起重机械制造资格进行制造许可,对其生产的起重机械产品进行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二要对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企业实行安装、改造、维修资格的许可,不具备从事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能力的企业,不得承担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业务,把好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的安全质量关;三要把好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关;四要对起重机械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2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要督促各使用单位建立和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起重机械司机、指挥作业人员、起重司索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维修保养制度等,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奖罚分明。

2.3 加强培训教育。

要加强对起重机械作业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人员、司机、指挥作业人员、起重司索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技术素质,做到持证上岗作业。

2.4 加强起重机械维修管理。

起重机维修活动和维护保养是两个不同概念,有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这一概念理解模糊,没有正确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要求,起重机出现故障往往由无资质单位或自己单位员工实施修理,给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3 起重机械施工作业现场协调合理安排

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要尽量避免发生故障,尤其是预防事故损坏(非正常损坏),即指人为的损坏。造成事故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或麻痹大意,或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不良,或运输和保管不当;施工使用方法不合理和指挥错误;气候和作业条件的影响等。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严加防范,随时要以“五好”标准予以检查控制,即:完成任务好、技术状况好、使用好、保养好、安全好。

起重机械调用方面要根据工程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选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要合理的安排施工段落,以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费成本;要定期保养机械,以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为整体工程进度提供起重机械保证。对于必须外租的起重机械,要搞好市场调查摸底,从租金、性能、工序安排衔接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

摘要:起重机械作业渗透到各个专业施工项目,因其具有直接影响施工工期、涉及重要设备的吊装就位、作业服务范围广,对整个现场施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起重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起重机械,作业,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毕星,翟丽.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浅谈公路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 篇10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是公路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重要工作.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公路建、管、养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的种类、数量在不断增加,设备安全管理力度也应增大。

1 发生事故的因素

1.1 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它包括设备操作手以及生产组织、指挥管理等人员。据统计.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的80%以上,因此操作人员是关键。

1.1.1 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

操作人员缺乏设备相关专业知识,对操作方式不甚了解,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盲目进行操作或者经验不足;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均会导致事故发生。

1.1.2 操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

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对操作人员来说就受到了“约束”,于是一些操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结果酿成事故的发生。由于操作手抱着侥幸心理所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中的比例较大,应引起广大安全、机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1.1.3 操作人员预见能力的局限性

操作人员纪律松懈渍任心不强,检查员不细致等,都会导致事故发生。在施工中,机械操作员边开车边抽烟、打手机、穿拖鞋以及与他人攀谈等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尽管有关人员能够周密地去事先预测筹划,但这种主观预见能力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事故发生后才发现原来恰恰没有预见到的环节出现问题.有的甚至事后还找不出原因。

1.1.4 操作人员受环境的影响

由于公路施工机械都是在高温严寒、软地基坡道等野外环境施工,再加上夜间施工照明不够、交通复杂等环境,容易造成事故以上是造成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全体员工特别是安全员、机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1.2 物的因素

设备的技术状况以及安全装置、设施、使用的配件、材料质量等,也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1.2.1 设备设计上的不安全因素

一些大厂生产的品牌设备基本上都符合安全设计要求但有的单位自制的简易设备.由于受到主观认识、技术水平、经济能力所限,很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在采购或自制设备时要注意这一点。

1.2.2 设备配件质量不合格

1台设备由许多零配件组成,在众多的零部件中难免有个别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装配到设备上去,成为事故的隐患如1根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线、制动皮都会导致一场重大事故;1个有缺陷的气门弹簧会在发动机运转中突然断裂,使气门落人气缸,就会引起重大设备事故等等。

1.2.3 机械使用的材料不合格

由于材料本身不符合标准,如劣质油料可以使机械遭受很大损坏;使用不合格的翻修轮胎、用不合格的钢丝绳起吊重物等,都可能引起事故。

2 采取的措施

2.1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应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准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套安全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纵到底,横到边,层层落实,不留死角在整个网络中应包括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业务管理责任人、安全管理员、操作人员,所有成员要各负其责,措施得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使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正常运转.约束安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使安全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遵照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基本方纠,依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以及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时还应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保护机械停放场地应符合安全要求。机械停放位置要合理,以适应机械运动所需的空间.周围环境不应对机械运动构成危险。场地应平坦、坚实,使机械能进能出,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消防器材要合理布置,并在周围及机械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冬季耍做好防冻,夏季要做好防雷电、防水,一年四季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2.2 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心理稳定,身体素质好。在复杂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操作不熟练不上岗,不了解岗位可能发生事故及防范措施不上岗要在取得考核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要做好操作人员劳动防护工作,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签汀安全责任合同井与经济挂钩,使操作人员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发生。

2.3 搞好机械自身安全

要制定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采用定期、不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审验,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检查和工作后检查。工作前检查是预防,工作中检查是发现,工作后检奄足处理。其次.要保证机械各部位运转正常,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敬的设备不得使用,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如力矩限制器、紧急停机开关等安全装置,严禁拆除监测、指示、仪表、报警及警示装置机械周围可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牌,用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及发生意外时如何采取紧急措施。要根据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报废计划,适时报废使用周期终止的设备,严禁使用淘汰及报废设备。

3 结语

浅谈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篇11

关键词:道路施工 机械设备 管理

1、道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现状

道路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工作,包括设备运行情况的记录、维修检查设备间隔的控制、项目的施工情况等。这其中包含了人、作业程序、检查落实、经济型分析控制等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受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影响,对设备的管理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模式的需要,很多单位难以运用技术、经济等手段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1.1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混乱

道路施工单位由于项目多、线路长等原因,人员、设备频繁调动,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力量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只重视了“机械设备”这一硬件,而忽视了“管理”这一关键的组成部分。有些单位认为设备的管理只是领导部门与一线工人简单的任务分配关系,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结果造成管理层与一线技术人员之间沟通不畅、意图理解不明,同时责任分工不具体、管理混乱、以至于施工计划难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1.2机械设备利用率低,忽视机械效益

企业各施工部门的机械管理各自为政,供需失调,无法进行统一的调配,施工机械设备不能按照工程的需要协调合作、统筹安排使用,因而机械设备难以全面配套地投入工程之中。由于道路施工阶段性强,往往工程忙时机械短缺,而在非施工时期,大量施工机械被闲置,造成资产积压浪费,投资效益低下。

1.3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

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重使用、轻管理、轻保养”。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或带病作业,导致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在多年的施工中企业往往只注重路桥骨干的培养,忽视了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设专门的机械管理队伍,企业的机械专业技能和知识力量相对薄弱,导致机械得不到维修、保养,待修机械增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是企业的发展。另外,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劣质配件和油料,造成机械设备早期损坏,技术状况下降。

1.4安全管理不足

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现场车辆、人员安全上,对于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设备的安全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不明确,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强行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2、有效的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本文谈一谈如何有效的管理施工机械设备,以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1制订施工机械管理计划

制订施工机械管理计划一方面要依据项目的特点,对机械管理人员建立一个管理、操作、维护的组织机构体系,使其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确保机械化施工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合理地选择施工机械。

2.2 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措施

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机械设备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如忽视机械设备保养,只顾眼前,直到机械设备不能运转时才停用,则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各种材料消耗增加,甚至會危及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点检)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另外,目前我国的许多大专院校已开发出多种施工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特别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实现异地信息传输,使施工企业与维修人员、专家及生产厂家可直接进行信息交流,使生产厂家根据有关信息进行技术改造,施工企业利用有关信息判定设备技术状况,适时修理,提高工程机械使用的可靠性。

在修理上,应该以项目修理代替设备的大修。施工机械各部件的磨损情况不同,零件失效的时间和部件出现故障的时间是分散的,同时进行大修会造成浪费。项目修理是针对各个部件进行修理,具有针对性强、停机时间短、修复快、省工、省料、费用低等优点。特别是一些在生产中处于关键地位、不允许停机时间较长的设备更应采用项目修理。

2.3 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制度

建立技术档案,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修理记录、交接班记录、维护保养记录以及保养和修理计划等项目。档案资料按一机一档的原则,机械应统一编号,档案分类编号,妥善保管,在机械调动时,随机调动。记录要准确、及时、完整,便于维修保养人员尽快准确地对机械的整机性能和“病情”做出判断,掌握驾驭机械的主动权。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总结机械在使用、管理、保养、修理和配件供应等各环节的经验,做好有关数据的收集与存档,实现设备档案信息管理,不断提高机械使用管理水平。

3、结论

建筑机械施工管理探析 篇12

1 该项管控活动的具体作用

该项建设管控的作用是对建设的速率和安全性以及费用等做好维护活动。由于机械化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此时对于装置的依靠性也提升了。尤其是对项目的速率的规定很严苛同时建设强度还很高的一些工程, 此时建设装置的稳定性发挥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对于项目的建设速率发挥着深入的影响。

作为建设方永远的关注要素, 安全的意义很是显著。建设时期装置的稳定性关乎到所有的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所以, 要合理的应对建设时期的不利现象, 强化安管的力度, 以此来确保安全活动能够顺畅的落实。

而且, 因为施工方的装置总数非常多, 它的装置价值在总的资金中占据的分量非常大。如果使用率不高, 浪费很厉害的话, 会导致该项资金变多。必须切实的提升使用效率, 增加使用时间, 降低费用, 才可以切实的体现出所有装置的性能。

2 如今的建设管控时期面对不利现象

最近几年中, 由于建设范围变宽, 建设方不仅提升了建设速率, 同时还降低了总的费用, 在管控活动中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现象, 关键的体现在如下的一些层次之中:

2.1 装置的使用性不高

通过相关的分析我们得知, 一些施工方的装置使用率不是很高。在单位建设的时候, 不一样的时期运用的装置是不一样的, 此时就导致一些装置在总的建设时期只用很短的时间, 此时不但导致资源被废置, 同时还增加了养护和维修的费用。

2.2 无法综合全面的管控, 此时导致资产无法得到有序的管控

因为建筑单位的设备的所有权限是属于不一样的机构的, 此时期档案也存在于各个机构中。一些机构或者是基层等未配置专门的管控工作者, 此时使得装置无人管控, 导致资产流失现象加剧。

2.3 关注使用, 轻视管控的现象表现很明显

过去的管控理念在很多层次上干扰到目前的施工方, 很多单位只是关注后续的维护, 不重视前期的预防。一般只是关注眼前的效益和建设速率等, 不想多花费资金来开展维护活动。不论装置发生了何种不利现象的话, 只要还可以活动, 就不需要维护, 一直到项目完工, 交付使用。此类管控思想和活动通常是导致装置出现更为暗中的不利现象的关键缘由。

2.4 对装置的管控力度较低, 导致其很快就被废弃

建筑单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通常是冬春的时候工作不多, 而夏秋两季活动很繁琐。同时, 装置的管控在各个时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忙季的时候要积极的维修管控, 在闲暇的时候要对其维护, 不过很多单位不关注设备管控的季节性要素, 尤其是不关注闲暇时间的维护, 此时导致其过早的就无法使用了。

2.5 工作者的素养较低。

现在, 装置的管控和维护工作者中很多人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 其受教育的时间不长, 管控能力也不一样。很多人未参加专门的培训就开展活动, 其上岗前的教育活动太过形象化, 未认真地分析。

3 落实好机械建设管控活动的方法

在本人看来, 要想开展好该项建设活动, 就要切实的结合项目的具体状态, 要秉承着降低浪费, 降低费用, 提升利润的意义, 关键的开展好如下的活动。

3.1 开展好综合管控

在分公司或施工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情况下, 设备管理分散容易出现设备的无为闲置。因此, 大型的建筑公司应成为工程设备管理部门,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公司或施工队根据自身的需要编制设备购置计划, 由工程设备管理部门汇总后, 统一购置, 合理调用, 避免了因前期管理不善而造成设备的闲置与浪费。

3.2 明确责任, 加强监管

工程设备管理部门要对大中型机械落实“定机、定员、定岗位职责”制度;对小型和专用设备实行班组负责制;对多班作业的机械, 建立 (班) 机长负责制, 实行交接班制度, 明确责任。机械驾驶人员要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认真填写机械运转原始记录, 由使用班组现场技术员当日核签, 月末交机械部审核结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3 及时维修, 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

做到维修工作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在时间安排上, 维修保养要配合施工计划尽量不影响工程施工, 每天的保养都放在施工任务完成后进行, 不让设备带病过夜, 保证第二天的正常工作。

3.4 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

在机械设备保养工作中, 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管理思想, 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 做到防患于未然。其中特别要注冬季的保养, 对锈蚀严重和按周期应刷油的结构部件, 应在入冬前进行一次刷油, 进行防腐处理后再入库保管, 长期闲置设备应翻转刷油, 运转保养各部零部件后继续保管。所有设备分类保管, 能入库的入库, 不能入库的大型设备要搭棚保护, 放稳垫平, 避免其变形扭曲。

3.5 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机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的原则, 做到常抓不懈。首先, 进入项目机械施工设备安装后, 进行试运转, 并经机械管理员验收。其次, 严格执行检查制度, 即日检、周检、月检。由机械管理员负责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全面检查评分, 对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 要限期整改完好, 做到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3.6 加强培训, 持证上岗

制定对操作人员技术培训、考核、检查、安全教育的详细计划, 经过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的机手, 才持证上岗。不断提高机械操作与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对专来技术人员、维修工和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分批、分期进行培训。对操作人员培训重点应放在操作技术、保修技术、节能技术、安全规程、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等方面通过培训, 使机械操作人员熟悉操作。

4 结束语

总之,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还是市场投标中决定企业资质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不仅需要拥有足够的机械设备, 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机械设备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提高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效率,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余恒睦.工程机械管理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2.[1]余恒睦.工程机械管理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2.

[2]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2]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培养论文下一篇:立法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