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单元主题(精选12篇)
英语单元主题 篇1
一、教学内容 (Teaching Con-tents)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三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为背景, 提炼主题并组织材料写一篇介绍国家的作文。
二、教学背景 (Teaching Back-ground)
本节课的定位是单元主题作文教学, 即阅读课后的写作课, 为本单元教学的第三课时, 学生已经储备了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 为写作准备了一些素材。
三、设计理念 (Design Con-cept)
以过程教学法为核心, 关注学生逐步建构目标语言的思维表达体系的过程,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搭建学生语言表达的平台。
四、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
1. 知识目标:了解介绍国家的句型及词语。
2. 能力目标:
根据提示写出关于国家介绍的书面表达,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检验阅读与写作整合的效果。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TeachingPoints)
1. 如何做好阅读与写作的衔接。
2. 如何描述国家的概况。
3.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程性评价。
六、教学步骤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说国家”
1. 美景“show国家”:Show a series ofpictures about Canada.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将加拿大的风光图片配上背景音乐自动播放, 让学生重温加拿大的美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数字“说国家”:Give some numbersand talk about Canada.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课文中的数字, 既可复习巩固原有知识, 又为写作训练架起“桥梁”;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细节“知国家”:Talk about Canada fromits location, area, population, language, resources by using the following given phrases.
【设计意图】用幻灯片呈现图片及相关词组, 分别从位置、面积、人口、语言、资源等方面描述加拿大, 学生两人合作完成, 为后续写作做铺垫。
Step 2 Writing———“写国家”
1.Give some sentence structures of how to describe a country.
表示地理位置的短语:
lie in/to/on;
be located in;
表示人口、面积:
The population of...is...
...has a population of...
with a population of...
...covers an area of...
表示组成:
be made up of...
表示风景、资源:
...with...
表示功能与地位:
同位语
【设计意图】句型输入和强化为下一步的写作做好了语言上的准备, 并由说过渡到写。
2.小组合作, 完成写作任务:假如你是王力, 你的加拿大笔友Jack来信要你谈谈中国的基本情况, 请你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写一封回信。
位置:亚洲东部
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13.5亿
气候:各地不同
民族和语言:56个民族, 民族不同语言不同
自然资源:许多大江、湖泊, 富有煤、天然气、石油等
(附上可能用到的短语, 并推荐学生使用定语从句, 同位语, with结构来组合句子)
【设计意图】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通过小组活动, 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的发展。在小组交流合作过程中, 教师尽量参与到讨论当中, 并能适时地加以指导, 充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启发者;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 一切活动围绕学生来展开。
Step 3 Evaluation——“评国家”
1.Exchange students’writing in a group (two or four students in a group) and ask students to give some comments on the writing which he or she has read.
2.Each group recommends one passage and shares it with the rest of the class.Then the teacher chooses one or two of them to mark in class.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评选展示, 学生对写作的要求与要点以及注意事项都有了大体的印象。教师再利用投影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当堂点评, 对于学生作文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提出合理建议并加以纠正, 同时注意保持学生的写作热情, 这对于提高学生评价和欣赏文章的水平也是有益的。
七、教学反思 (Teaching Reflection)
本节课的重点是写作前的准备活动, 由任务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 从部分到整体地训练写作能力, 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亮点】
1.导入轻松有趣, 主题鲜明。
2.课堂节奏紧凑, 知识容量大。
3.任务设计有梯度, 有层次。
【不足】
1.在展示学生作文时, 如果先让学生自己评价作文, 其余学生再点评, 教师最后评讲, 效果应该会更好。
2.前期句型学习时间过长, 影响后面小组合作写作的时间。
英语单元主题 篇2
经过筛选,我选择了“了解形、色.观察生活”作为主题单元教案的主题。该教案主题属于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本单元是共有两课,分别是《有形的世界》和《色彩的魔方》。
本单元主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自然界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颜色和基本形,并能说出他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采用故事、表演等学习形式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形与色,学习用油画棒或彩色笔涂色、画线的方法,画画生活中的景和物,以培养孩子对形与色的感受力、观察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学习激发学生对物体形与色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与色的审美感受力。
英语单元主题 篇3
【关键词】单元主题 小学英语 会话教学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会话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会话教学最应该重视的就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实际的知识相结合,在单元主题的基础之上,将学习的重点凸显出来,通过学生的不断学习和探究,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会话能力,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成长。下面主要谈几点在单元主题的基础之上强化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策略。
一、拓展课堂内容,引入单元主题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通过合理的对话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讲对话中的内容慢慢的转化成自己可以灵活运用的语言。但是现在很多小学教师依旧还会采用“pair work”或者是“Group work”形式基础之上。所以,教师需要在自己英语课堂自重引入单元主题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对话的学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例如:在教授牛津英语小学五年级下册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适当的拓展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的自主学习中来。教师可以设计一张表格,里面包含各种交通工具,上学需要的时间,以及在上学的过程中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让学生在编辑成对话,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演练。并将Grammar time 里面的where do you live?这个句型运用到会话过程中,从而更好的将课内的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内容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同时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
二、创设特定情境,展开单元主题会话教学
对于语言,它是离不开一定情境作为依托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情境更是必不可少。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注重情境的营造,努力的给学生创设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很有兴趣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到牛津英语小学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 这个单元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春节的场景,先利用PPT向学生介绍一下春节的习俗,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People also call it Chinese New Year. At this festival, people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y. Some people eat dumplings.之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每个小组都设定一个Chinese festival的主题,并且开展自主的会话,这样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单元主题对话,可以更好的展现出会话的情景与状态,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其他与节日祝福相关的对话,类似于Happy Mid-Autumn Day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相关内容的会话模式,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学会用英语表述其他节日的特点和祝福。
三、发挥学生想象,自主创设会话片段
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常聪慧的,一般在联系教师设计的相关的对话后都能够对这一单元形成一套整体的认识。此时教师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来引导学生去自由的发挥想象力,运用所教授的单元的相关知识,去勾勒出新的会话的内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也同时将相关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更好的完成教学的任务。
例如:在教授牛津英语小学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时候,除了文中A: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B:I usually visit my grandparents. 相关对话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和小组中其他成员进行自由的会话。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She always has dancing lessons.They usually fly a kite and have a picnic.等,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创设相关的会话片段不断的加深印象,更好的促进小学英语知识的单元学习。
四、师生互动合作,增强小学英语会话量
目前,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能够达成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教师要是课堂的把控者,通过对于师生合作的设置,相关角色的分配,对于相关主题内容的丰富与拓展,从而增强小学英语的会话量,不断扩大单元主题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力度,将很多的对话编成一个个小的短剧,更好的让学生吸收,从而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会话的相关内容,激发出学生对于单元主题之上会话教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其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单元主题的基础之上强化小学英语会话的学习,从而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是将同一主题设置为一个单元。在苏教版小学英语的单元化教学中,主题单元的整体教学主线是语言知识,并重点强调主题的会话能力。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对其中会话部分的练习,采取相关措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课堂中的机会,培养学生在英语方面的会话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听懂英语、能说流利标准的口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小芬.立足单元主题,强化小学英语会话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1:63.
[2]钱霜.立足单元主题,优化小学英语会话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4,10:81.
英语单元主题 篇4
小学英语PEP教材的编写思路是“话题—功能—结构—任务”。针对教材特点, 笔者尝试着设计“单元主题作业”。其设计核心是以单元话题为线索, 以现实生活为背景, 以系列任务为形式, 学生通过完成围绕单元主题的作业, 得到对语言的亲身体验, 形成对单元主题的整体认识, 从而体会语言的文化内涵。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整体设计, 凸显主题
PEP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而每个单元又分为A、B、C三个部分, 主要有Main scene、Let's start、Let's learn、Let's chant、Let's talk、Let's read、Read and write、Let's check、Pronunciation、Good to know、Story time等模块, 教学模块非常清晰, 都是围绕着单元话题展开, 由词汇到对话, 再到语篇, 循序渐进, 把语言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笔者在设计作业时, 会整合分析单元知识, 突出单元主题, 并关注课时之间的衔接, 使作业呈现阶梯型, 从知识的巩固到技能的训练, 再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逐步深入, 帮助学生构建英语语言知识体系, 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PEP 5 Unit 4 What can you do?Part A作业设计如表1所示。
Part A的作业设计都是围绕“家务”这个话题, 每一项作业都与课堂紧密结合, 既是课堂的延伸, 又是下一次教学的预备, 每一项任务都有相应的目标, 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提高对该主题的表达能力。
二、形式多样, 体验乐趣
有些教师随意布置的作业往往是抄单词、句子, 听录音、读课文、做习题。这种枯燥的作业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造成一些学生做作业时不动脑、不动口, 其结果是写得多、说得少、学得累、改得苦、效果差。所以教师必须对单元主题作业进行多样化设计, 使其具有英语学科的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学生体验作业的乐趣。
1.“求活”, 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
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使作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结合绘画、游戏、制作、收集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知识技能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作业联系起来, 使作业更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1) 集一集。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和收集英语信息, 通过实践性任务活动架设语言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教学Book 4 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后, 笔者让学生寻找服装品牌的英文名:NIKE (耐克) , ADIDAS (阿迪达斯) ……鼓励学生随时留意、收集、摘抄生活中的英语。学生对于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英语而感到欣喜, 这样不但可以增长知识, 而且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学习的意识。
(2) 查一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及学习工具, 既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又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学习eggplant这一单词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茄子是由egg和plant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单词组成的?笔者并没有直接解答, 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或查词典的方式自己找答案。结果第二天英语课上, 学生纷纷举手汇报查到的结果, 原来这个单词的来历是“紫色的茄子大又圆, 好像树上挂鸡蛋”。
(3) 画一画。绘画是学生喜欢的活动, 让学生在英语作业中画一画, 既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又使学生在绘画的快乐中完成了作业。在教学Book 5 Unit 1My new teachers后, 笔者让学生画老师, 然后用本单元所学的会话及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介绍, 请大家猜一猜画的是哪位老师。学生的兴致很高, 彼此还会相互调侃:“The P.E.teacher is too strong.The math teacher is too ugly.The art teacher looks very sad.Why?Because your picture is too bad.You should practice your painting...”学生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又巩固了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相互之间还切磋了画技, 一举多得。
(4) 动一动。在PEP人教小学英语教材中, 每个单元的C部分都会有一个Task time, 是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的作业。有些教师觉得这个环节太费时而选择跳过, 笔者则把Task time与单元主题作业结合起来。教学Book 5 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后, 笔者给学生布置了“Make a school menu”这种制作类的作业, 让学生享受到“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乐趣, 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他们体会了生活的情趣。
(5) 编一编。学习是为了运用, 在运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Book 5 Unit 2 My days of the week后, 笔者要求学生将原来的中文课程表译成英文课程表, 并请学生帮学校用英语设计一张课程表, 设计得最合理的课程表将被采纳, 并贴在教室里。这样, 本单元最重要的词汇“一周七天”和各学科名称, 通过这一有趣的作业, 学生都复习到了, 这比让学生抄上几遍效果要好得多。
(6) 合一合。整合单元知识是个学习的好习惯。每学完一个单元, 笔者都鼓励学生围绕该单元的知识点分组编写英语画报或编一个课本剧。小组之间比一比看哪一组的英语画报、课本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学生把学过的知识以英语画报、课本剧为载体展示出来, 积极主动地分析归纳所学内容, 温故知新。学完Book 4 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后, 有一组学生设计的课本剧是《最佳服装设计师》, 该剧本融合了本课的语言知识点, 并把语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活化了教材内容。
2.“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不是顺应教师的配角, 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他们具有极大的潜能, 也具有成人想象不到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而,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 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优势, 考虑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让他们自主地选择作业。教学Book 3 Unit 3 My Friends后, 笔者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 爱绘画的你, 不妨根据好朋友的特征画一画My best friend。
(2) 爱唱歌的你, 不妨用你动听的歌声唱一唱歌曲Friends。
(3) 爱写作的你, 不妨用英语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你的好朋友。
(4) 爱表演的你, 不妨把课文改编成英语短剧, 表演给你的同学看。
(5) 爱观察的你, 不妨好好观察你的好友, 找出他的特点, 设计成英语小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
以上5题,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一题或若干题完成。这一组作业设计包含了唱、演、画、讲等形式。既给爱唱、爱演的学生提供了表演的平台, 又给爱画、爱写、爱观察的学生预留了展示自己的空间。这种作业形式打破了常规,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但是对于难度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作业, 往往学生一个人当天完成不了, 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或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 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提高作业质量,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际能力。
3.“关情”, 关注学生情感及合作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教师很关注学生的情感。每逢重要的节假日, 许多教师都会让学生制作贺卡, 并写上祝福语。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英文词汇量少, 很多语句很难用英文的形式进行表达, 因此贺卡上的内容大部分是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所得, 学生大多不解其意。笔者会尽量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设计制作贺卡。教学Book 5 Unit 4 What can you do?时恰逢感恩节, 笔者就让学生结合该单元主题I'm Helpful.I can...设计一张感恩卡, 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使制作出的贺卡更精美。
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出而洋洋得意, 充满成就感。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就可以将情感关注和单元学习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自主选择, 享受成功
教师布置作业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难易程度要适中,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搞到”。如果太难, 学生就会失去自信, 如果太容易, 学生就会没有成就感, 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 因此笔者坚持树立“弹性”意识, 充分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 设计出贴近生活的“自助餐”式英语作业。“自助餐”式作业分成A、B、C三类“套餐”:“套餐A”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套餐C”偏重于理解、想象和综合运用, “套餐B”介于二者之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套餐作业,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Book 6 Unit 3 My Birthday Part B Let's learn后,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重点、难点———序数词1~20及其缩写形式, 以及用英文表达具体日期, 笔者设计了自助套餐式的作业, 详见表2。
这样的作业设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质量地完成作业, 品尝到学习的快乐, 从而获得成就感, 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种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好好学习的愿望”。不过, 教师在给学生自主选择套餐机会的同时, 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的英语水平, 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套餐, 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一般来说, 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套餐C, 中等水平的学生可选择套餐B, 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选择套餐A。分层和选择相结合, 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套餐作业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单元整组主题教学 篇5
1.是以教材单元主题作为统整教学的一种形式。
2.整合教学内容,融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于一体。
3.整合教学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积累语言,掌握方法,学习实践。4.突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主要操作板块 第一个版块:
单元导读课,整体感知。由单元导语入手,了解单元主题,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词语盘点,扫清词语障碍,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初步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填好预习学习单;结合资料袋,指导资料搜集。
不同年级的要求
• 低年级:读懂导语,整体感知单元内容;自读单元课文,画出生字词;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 中年级:读懂导语,整体感知单元内容;结合词语盘点,解决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提供阅读预习卡,提供同一主题课文的学习方法,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 高年级:读懂导语,整体感知单元内容;结合词语盘点,解决生字词;速读浏览课文,提供或提倡自己制作阅读预习卡,能够多角度提出问题,如主题的角度,体裁的角度,表达的角度等。第二个板块
• 理解内容课(精读、略读课),局部体验。由精读课文入手,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略读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学习方法。不同年级的要求
• 低年级:主要是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明白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单篇讲读为主)
• 中年级:要清楚主要内容,并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句段,领悟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三上以单篇讲读为主,四下可以尝试整合两篇课文讲读。)• 高年级:概括主要内容,整合课文,揣摩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含义,领悟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由两篇课文整合,到四篇课文整合)
第三个板块
• 回顾总结课,领悟表达。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的人物,体会人物描写如何更为生动形象,整理本单元好词好句好段,领悟表达方法。
不同年级的要求 • 低年级:主要是从词语和基本句式的角度领悟表达的作用和效果。(词组结构、积极修辞)
• 中年级:从课题、词语、句子、段落的角度领悟表达的作用和效果,能够辨析一些常用表达的方法。(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
• 高年级:从体裁特点、课题、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结构的角度领悟表达的作用和效果,能够评价理解文章的表达。第四个板块
•习作训练课,先说后写,先写后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整合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栏目,从口语交际向习作自然过渡。让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练习写作,互相评价,并在习作后进行点评。不同年级的要求
• 低年级:以口语交际训练为主。
• 中年级:保证同一主题下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一致性,在总结课的练习表达,进行写作。
• 高年级:保证同一主题的连续性,先说后写,先写后评。第五个板块
• 课外阅读指导课。结合绘本、名著等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结合报刊、电影、网络资料等指导学生报刊阅读、影像阅读和网络阅读,结合经典名篇指导诵读。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学会鉴赏评价名著。在课外阅读的训练中指导学生掌握诵读、选读、猜读、速读等阅读技能。不同年级的要求
• 低年级:指导阅读绘本、儿童报刊,能概括出文章(文本)的主要内容(谁,干什么),概括全文懂得的知识和道理,初步养成读书习惯。选取经典名句进行诵读,形成诵读的习惯。
• 中年级:指导阅读绘本、整本书、儿童报刊,训练指导培养学生选读、猜读、速读的能力。选取经典名篇进行诵读,训练指导培养诵读的能力。
• 高年级: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加大整本书阅读指导,进行网络阅读、电影阅读的指导,诵读名篇的训练。第六个板块
• 学习成果展示课,展示交流。结合学生整理的学习笔记、手抄报,进行学习成果展览;结合整本书创编课本剧,进行表演,结合阅读和写作实践进行读写辩论。
不同年级的要求
• 低年级:进行笔记和手抄报展览,儿童剧表演等。
紧扣单元主题突显童话特点 篇6
1.在自主整理的基础上,分类复习易错生字词语,做到读写正确。积累并在语境中运用ABB式、ABCC式、AABB 式词语。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回顾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
3.重读单元习作中自己编写的童话,进行片段修改,提高自我修改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完成第三单元自主复习单。
(自主复习单帮助学生整理容易出错的词语、梳理童话故事的人物和作者,引导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喜欢童话人物的理由,并生动地讲述童话故事)
2.教师制作复习课件,设计课堂复习单。
【教学过程】
一、梳理生字词语,巩固字词练习
(一)字词过关
1.巩固本单元的易读错生字及易写错词语。
脸颊 铁锹 树杈 一副 彼此 拽住
隆冬 凝视 覆盖 冷酷 拆除 伐木 告示牌
草翠花开
(1)读准生字,读对词语。
(2)提醒关键笔画并书空。
2.完成复习单1、2小题,并校对。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脸颊(jiā jiá) 铁锹(qiāo qiū) 树杈(chà chā)
一副(fú fù) 彼此(pǐ bǐ) 拽住(zhuàn zhuài)
(2)看拼音,写词语。
fù gài chāi chú lóng dōng níng shì
( ) ( ) ( ) ( )
fá mù lěng kù gào shì pái
( ) ( ) ( )
cǎo cuì huā kāi
( )
(设计意图:对接学生的复习起点,了解学生本单元容易写错的字词,以避免在课堂中出现“炒热饭”的现象,可提高复习的效率。通过自主复习单的完成,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复习的意识,便于促进学生在复习阶段养成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二)词语运用
1.聚焦盘点ABB、AABB、ABCC的词语。
火辣辣 笑嘻嘻 兴冲冲 毛茸茸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2.联系童话人物,用好这些词语。
3.小结:用上这些词语可以使童话故事里的人物更生动、更形象。
4.积累同一类型的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描写人物的特点。
慢吞吞——奶奶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
乐滋滋——今天我考了一百分,心里乐滋滋的。
认认真真——上课时,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讲。
议论纷纷——老师在上面讲课时,总有一些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
5.同桌互相评价,推荐好句。
(设计意图:不同学段对于ABB等类型的词语的掌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已经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创设语境,学会运用是第二学段词语学习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童话故事中人物特点的描写,灵活运用这些类型的词语,可帮助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二、回顾课文,理解童话特点
1.围绕自主复习单,小组交流最喜欢的童话人物,并说说理由。
童话人物喜欢理由星级
巨人
智慧女儿
鸟儿
小木偶
2.教师小结:童话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超常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3.围绕童话人物,朗读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体会童话语言的丰富性。
(1)巨人行为前后变化的句子。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2)小木偶诉说“脑袋疼”的句子。
小木偶突然觉得脑袋很疼,只好抱着脑袋蹲下来。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小木偶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了。现在,他真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
3.小结:童话故事中的对话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
4.再次出示童话故事,小组交流童话故事的启示。
童话故事启示
《巨人的花园》
《幸福是什么》
《去年的树》
《小木偶的故事》
5.梳理故事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小结童话故事的特点:得到启示。
①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②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③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6.小结童话的特点:想象力丰富、故事引人入胜、给人有所启示。
(设计意图:单元导读中要求学生要“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而童话的特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仍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结合课文内容,以童话人物为线索,进行小组合作,运用“评价、朗读、说理”的学习方式自主梳理,进而明晰童话的特点,巩固对童话故事的理解。)
三、习作修改,互相评价
1.梳理自己写的童话内容,填写表格。
2.对照童话特点,自我评价。
书写端正( ) 语句通顺( ) 好词佳句( )
想象丰富( ) 情节精彩( ) 有所启示( )
3.修改自己编写的童话中的一个片段,伙伴评价,教师点评。
修改1:童话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修改2: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想法
修改3:童话故事中揭示的启发
(设计意图:写童话是学生最有兴趣的一次习作,因为处于第二学段的学生其阅读的积累大多来源于童话故事。但,读得多,未必能运用得当。在编写童话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忽略了童话本身的特点及故事的完整性,或叙述平淡,或语言表达不清。鉴于此,在复习课中请学生梳理写过的童话,有助于其厘清故事的脉络,提升童话故事的内涵,明确“我要写什么”。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根据童话特点进行自评,则有助于其更细致地发现自己写的童话故事中的优劣,知晓“我是怎么写的”。而习作片段修改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切口要小,要求不宜过高,结合童话故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可在某一方面进行修改,更符合第二学段的学情。)
英语单元主题 篇7
一、我的困惑:为何“作业”会使师生关系变得不和谐
作业,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 作业, 对于学生来说, 是个怎样甩也甩不掉的包袱;对于教师来说, 是个怎样改也改不完的累赘!教师布置的作业总是抄抄写写, 学生写的作业总是马马虎虎, 原本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为作业这块“鸡肋”变得紧张起来。
基于这一现状, 我们教研组在四、五年级各抽取一个班 (共73人) 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的问题和结果如下:
1. 你喜欢现在的英语作业吗?
A.喜欢 (占48.7%)
B.一般 (占38.5%)
C.不喜欢 (占12.8%)
2. 你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丰富吗?
A.丰富多样 (占5.9%)
B.比较丰富 (占15.5%)
C.很单一 (占78.6%)
3. 你最喜欢做什么类型的作业?
A.抄抄写写, 不用动脑筋的 (占6.3%)
B.趣味性的, 有挑战性的 (占93.7%)
4. 你做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A.为了提高能力 (占43.0%)
B.为了应付老师 (占15.2%)
C.为了考试拿高分 (占41.8%)
5. 你完成作业的过程是怎样的?
A.自己独立完成, 从不抄袭 (占24.0%)
B.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会抄袭 (占70.9%)
C.经常抄袭, 甚至不完成作业 (占5.1%)
6. 你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什么建议?
A.作业要适量 (占35.4%)
B.作业要有趣味性 (占40.5%)
C.作业要精心设计 (占24.1%)
看到这个调查结果, 笔者不禁反思:教师平时因为图方便而随意布置的作业不一定是学生所喜欢的, 他们更喜欢能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作业。传统的抄写作业, 使学生几乎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 不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而是抄袭。
二、我的误区:作业只关注“function”, 缺失了“fun”
笔者分析自己以前布置的作业仅仅停留在“对课堂的强化”功能上, 只看重学生作业的“分”与“份”, 而忽视了学生作业的“fun”, 存在着众多误区:
误区1:作业内容缺乏系统性, 没有一个突出的主题。
以前布置的作业内容缺乏对单元知识的整合分析, 没有一条突出的主线, 仅仅把课外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拾漏补缺, 往往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来抄写或背诵一些课堂上应该掌握甚至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 作业含金量极低, 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 还禁锢了学生思维, 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误区2: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 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班的学生受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 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互不相同。因此, “一刀切”“一锅煮”“齐步走”的作业必然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 差的学生吃不了”的局面。
误区3:作业效果缺乏启智性, 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往的作业大都围绕课本语言知识点设计, 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作业内容缺乏创造力。一味地抄抄写写背背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压抑着学生的个性成长。
三、我的实践:巧抓“单元主题”, 提升综合素质
如何才能走出误区?如何使作业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笔者分析:作业的设计要有“f u n”就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 要达到“function”就必须整合分析单元知识,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知识, 又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结合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以单元话题为纲, 以交际功能为主线, 兼顾结构, 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任务, 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笔者尝试了小学英语单元主题作业模式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1. 整合知识凸显主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业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 教师如果采用机械而又重复的作业形式, 势必让学生索然无味, 因此教师要能够整合分析单元知识, 突出一个作业主题, 给学生一种新鲜感, 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1) 以“My Sweet Bedroom”为主题, 设计自主型作业
长期以来, 作业的形式和内容都由教师指定。笔者认为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去选择、思考、体验、感悟和应用所学内容。笔者采用了“单元作业超市”的形式, 所谓“单元作业超市”是指教师整合分析单元的知识重难点, 设计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主题作业, 让学生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做的、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 就像到超市购物一样可以自主选择。
下表为PEP Book 5 Unit 5 My Bedroom“单元作业超市”方案:
据笔者统计, 4个班的学生有63.3%选择了七项作业都做, 其中第七项的主题画报设计得非常精美, 有26.1%选择了做前五项, 还有10.6%选择了前三项。采用“单元作业超市”的方式后, 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据新学期收到的家长反馈表:81.7%的家长反映学生不用督促就能自觉完成;73.4%的家长表示从学生那学到了英语。这种作业形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 增加了作业的弹性, 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 以“My New Teachers”为主题, 设计层次性作业
每个班的学生在智力水平、认知结构、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同知识水平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提不起兴趣, 差的学生无法完成。因此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学生实际出发, 在考虑共性的同时, 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 建立多层次的作业结构, 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 又保证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教完Book 5 Unit 1 My New Teachers后, 笔者设计了一个单元星级作业:
这样,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 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笔者统计有8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五星级的作业, 激发了学生的挑战能力, 也挖掘了部分学生的潜力。
2. 挖掘文本深化主题
作业不仅是对单词及句子的简单巩固, 更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强化。笔者认为可以挖掘每个单元的主题, 深究文本内容, 并以此为载体, 一步步开发并启迪学生的心智, 最终达成培养多元智能和提升综合素质。
(1) 以“What Can You Do”为主题, 设计创意型作业
很多教师图方便总喜欢把抄写、背诵、默写作为操练巩固的作业手段, 但是时间长了, 学生并不乐意做这样的作业, 而且作业效果也渐渐减退。教师应该尽量把新学的语言知识与以前学的语言知识建立联系, 设计一个个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业。教学完Book 5 Unit 4 What Can You D o, 笔者没有让学生听写本单元的词组, 而是让他们设计一张R o b o t的作息时间表, 用上A、B部分的词组。学生非常喜欢做这样的作业, 而且教师还可以用这个作息时间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见图1) 。
同样的“function”都是为了巩固“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老师和学生都已经厌烦了一贯的抄写、听写和默写, 一味的机械练习让作业完全失去了fun。因此, 笔者将新学的语言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建立起联系, 从而设计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 让作业变得有趣、有意义, 使学生带着欢快的心情做作业, 而且记忆犹新。
(2) 以“My Days of the Week”为主题, 设计合作型作业
难度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作业, 学生往往一个人当天完成不了, 这时, 教师就可设计一些能各尽所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小组合作作业,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际能力。教学完PEP Book 5 Unit 2后, 笔者让学生设计一本主题为My Days of the Week的活页书, 可以与朋友合作完成, 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效果超乎想象, 从中笔者也感悟到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很强, 个别小组制作的一周Activities活页书非常精美 (见图2) 。
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和自己要好的朋友一起设计, 也有一些学生专门寻找美术功底好的伙伴一起合作。笔者还利用早自修的时间让学生一边展示漂亮的活页书, 一边介绍一周活动“I o f t e n…o n Mondays…”学生在合作完成作业中体验到了乐趣, 从而增加了合作的意识, 培养了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回归生活拓展主题
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生活环境, 布鲁姆亦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学生在经过了单元系列知识点的提炼和深化后, 必须在结合实际生活的主题中运用语言, 才能真正提升其英语运用能力。
(1) 以“My Fashion Ship”为主题, 设计任务型作业
从四年级开始, 笔者就让学生编简单的迷你小报, 主要是结合每个单元的主题, 采用画、写、说的形式, 笔者把它叫做“单元主题画报”。如学完P E P Book 4 Unit 3服装类的单词, 笔者要求学生画“My Fashion Shop”, 写出服装的名称, 并介绍:“This is my fashion shop.You can see a pink dress.It’s pretty…”我们将优秀的作品贴在教室门口展览, 学生情绪都很激动, 没有得奖的学生都要求下次再做一次。这类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并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见图3) 。
(2) 以“Our School”为主题, 设计实践型作业
教师应把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巩固英语, 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学习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是最重要的。学完了PEP Book 4 Our School, 笔者布置了一个六星级作业——给我们的新学校设计环保标语。过了一个周末, 出乎意料的作品展现在眼前:
花园里有了:Don’t run in the garden!/Don’tpick the flower!
垃圾筒旁边有了:Put the rubbish into thetrash‐bin!/Please keep it clean!
图书馆里有了:Be quiet in the library!/Don’t eat and drink in the library.
楼梯的转角有了:Don’t push!
这些作业, 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的知识, 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又能帮助学生积累和拓展语言知识, 将学习的结果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我的反思:努力取得教学效率与学习效果的双赢
“没有理想的高度就没有行动的高度, 没有情感的投入就没有成功的收获, 没有经验的积累就没有理论的提升。”这是笔者从教以来的深刻感悟。一节课或一个学生的作业都可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学习、实践, 再思考, 再实践……笔者采用单元主题作业之后, 学生爱上了英语作业, 师生关系重新变得和谐起来。以下是几点收获与体会:
1. 单元主题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求知意识
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单元主题作业设计自主型、层次型的作业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 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让每个学生完成作业后体验到成就感, 大大提高了学习和做作业的积极性, 同时也激发了主动求知的欲望。
2. 单元主题作业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单元主题作业的多样化形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中创意型作业培育学生的多元智能, 合作性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际能力, 任务型作业和实践型作业都扩大了学生运用语言的空间, 注重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
3. 单元主题作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将大有裨益。单元主题作业的布置, 注重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综合训练, 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英语单元主题 篇8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过不了英语单词关。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英语单词记过就忘,记得快也忘得快;而教师往往也会疏于词汇复习有效方法的探究。因而,如何使用合理的方法使词汇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教师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教授新课时,许多教师都采用丰富而生动的多媒体辅助,精心设计引入新课的第一教时,以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主题并积极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么,为什么要到复习的时候把这片森林变成“木条地板”呢?
牛津英语(上海版)S3A第一单元“Helping People”一课的话题为“帮助他人”,教材的阅读文本内容是三则校园活动报道,拓展阅读是关于献血志愿者的。前者内容虽然是校园故事,但是类似的活动在本地区缺乏普遍性,而后者内容则因很多学生尚未达到法定的献血年龄而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以,就文本内容而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并不密切。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理科班,学生以理科成绩见长,不少学生对于英语的词汇积累有畏难情绪,平时教学中的常规默写的效果不理想,词汇的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词汇识记与综合运用之间落差影响了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信心与内驱力。
高三复习阶段对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度要求比基础年段高,教师应该综合高中阶段的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把词汇分主题梳理、归类,设置适当的情境,帮助学生把知识的复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并在温故与知新之间搭起脚手架,让学生能循序渐进,跳一跳摘到“果子”。
[问题提出]
要让一个个孤立的词汇变得鲜活起来的重要手段是让它们回归本原,把词汇复习和课文主题复习整合起来,即在一个具体的主题“Helping People”框架内收集、归纳、操练语言,并在适当的语境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预计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有三个方面,即如何把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收集起来;如何对这些碎片语料进行操练;如何在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时给予必要的帮助。针对这些重点与难点,我在本节高三词汇复习课的教学中,尝试以课文主题为线索,通过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库,把与主题相关的重点词汇归类,再巧妙设计使用语境进行分类操练,以听力素材的输入给予学生输出的样本,帮助学生结合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词汇来完成具体的输出任务,从而将词汇与使用语境紧密结合,既兼顾了课文内容又有选择地复习了词汇,还突破了词汇复习的瓶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第一课的主题词汇,能够用第一课中的词汇进行演讲。
能力目标:学会具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的意识,学会团队合作。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将其在第一课中所学知识应用于说服性演说中;教学难点是收集归纳与主题相关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设计及重点环节说明
1.Pre-task环节
我以白血病患儿急需骨髓移植来康复的图片与问题引入,快速进入本课的主题“Helping People”。我提问:"Where do you think these children are?Why are they there?”
2.Whi le-task环节
第一,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梳理。在导入话题之后,我从“who need(s) help”这条线索把课文中的需要帮助的相关人群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归拢在一起。我归纳几种表达人群的方式:the+adj./participle,如the poor,the disabled;(n.),如flood victim;those (people)+prep.,如those (people) in trouble/difficulty/need/;those (people)+who,如those (people) who need blood。另外一个线索是“How can we help them”,我把课文中的重点动词都集中在一起进行复习。
●to sponsor/to finance a charity event/
●to donate—to/(to give donation)
●to sacrifice——for
●to volunteer to do/(to be a volunteer)
●to participate(take part) in
●to raise funds/to collect money
●to do sth.for chari ty/in aid of/forthe benefit of
●to be willing to do
●to appeal to sb.for (to make anappeal)
我以两个概括性的问题为抓手,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改为主动参与。这一活动主体的改变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使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朝着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聚拢过来,形成相互关联的网格知识,为接下来的学生操练活动准备好了语言素材。
第二,在语境中训练和拓展,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语言知识的收集完成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语料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操练方式,但是这些初步运用的操练都必须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语境中。我利用5个句子的补全或翻译拓展来帮助学生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
在归纳核心词汇donate和require这两个动词的基本用法后,我先让学生补全下面的句子:Donating blood to people in need requires courage rather than pain while helping to save a life.在这个基础上,我接着又追问了以下两个问题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What does caring for the old require?How about helping the dropouts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我通过对重点句型的操练对学生输出环节做好铺垫,以下这个翻译句子糅合了pattern和idea:It is calculated that the Hope Project received nationwide donations of 286 million yuan in2006 and financed 290,000 dropouts.
我融入学校里发生过的真实事例来操练,唤起学生的记忆:It was a great idea for last year's graduates to raise money by selling secondhand books for the students in Zangwen Middle School,Yunnan Province.教师可以追问:“What else can be a great idea to raise money?What other idea do you have?”
我通过整句翻译来直接展示必要的句型。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were dying from lack of blood while others are not willing to donate?(如果你快要死于缺少血液而别人又不愿意捐给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I heartbroken when I saw these homeless people shaking in the cold wind.(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在寒风中颤抖,我的心都要碎了。)
这个操练环节由教师设计的比较机械的补全句子入手,过渡到学生在初步运用的同时引发他们思考如何关爱老人和失学儿童的真实问题,并在师生问答时使学生进入到他们自己创设的语境中。虽然难度逐渐提高,但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进入了兴奋状态,他们都积极地动脑筋来回答问题,达到“情”与“义”紧密结合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综合运用奠定了基础。
第三,提供素材与示范,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完成复习“Helping People”这个主题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来进行演讲,呼吁人们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仅靠课文中语言材料和已有的能力水平是难以完成的。于是,我就让学生边听演讲边在画线处填入空缺的单词或句子,既让学生关注那些画线处的关键点又巧妙地提供了一个范例,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有说服力的演讲具有的结构和特征(听力材料文本为教材第4单元的写作内容)。有了这些材料的支撑和准备,学生发现要组织一个发言稿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做替换练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自己创设情境、造句子、组织文本等。
3.Post-task环节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他们想要帮助什么人以及怎么帮助他人。教师要提醒他们组织演讲稿时参考手头的听力材料文本,并随时检查是否运用了他们在之前总结出来的5条演讲稿特点。最后,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演讲,每组完成以后由其他学生来点评,评价侧重演讲内容、组稿技巧、词汇运用三方面。
4.课后作业环节
独立完成150字的演讲稿,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复习内容。
[自我反思]
这堂课从最初的思维火花开始,经历了大致的设计思路成形、教学设计斟酌、磨课研讨改进直至最后的公开执教,从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要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就要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交流中唤醒沉睡的词汇记忆库。激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二是通过巧妙的归类把新旧词汇揉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滚雪球”的效应。从“温故”过渡到“知新”的活动起点低,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只有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才有可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目标达成度。当然,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要主次分明,不要面面俱到,梳理的角度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主题的确定进行变化。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意识,就要让学生根据词汇的意义自己构建情境,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主动性。教师要特别关注精讲多练,突出重点与难点,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还要关注练习的梯度,从机械操练到灵活运用的节奏把握恰当,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操练阶段思维的拓展不可忽视,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给idea,学生操练,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new idea为输出做准备。
要扩大词汇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把词汇与句子结合起来,把句子关系糅合到语篇中去。教师要把所学的词汇延伸到某一种语言功能上,设计一个或多个产出性的任务,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在设计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任务时要考虑完成它所需要的词汇、句型、与课文主题相关、此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铺设台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和舞台。
本节课的最后输出阶段还可以做得更精细。在学生展示小组成果时,教师可以设计检测量表,以此进一步检测本节课的重点落实情况。另外,课后作业的要求还可以加大难度,如增加一些含有相关词汇的阅读量或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结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在课后做仿写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汇,既巩固了所学词汇,又可以降低学生的遗忘率。
[专家点评]
在这节高三复习课中,陆跃勤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语言材料的匮乏,设计了以“Helping People”为主题的复习课。围绕“Helping People”这一主题,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并帮助学生在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这一做法有效地激发了高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高三学生英语语言复习的实效性,加强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把语言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进行了道德情感教育,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节课打破了以往教师只要求学生单纯死记硬背词汇的做法,富有创意地在围绕主题复习的过程中,抓住圣诞节这一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欢乐时要想到帮助别人,在讨论中引导梳理出topic vocabulary,突出常用的名词、动词及相关表达法、常用句型等语言结构。陆老师通过问答、翻译、听说、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及时点拨下,巧妙地借助补充语料给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英语单元主题 篇9
一、单元导语的构成
单元导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导入、提示学习的思想内容,即人文专题;二是规定、提出学习和思考的任务、要求、重点、方法等,即训练重点(一、二、三年级主要是第一部分)。我们以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导语为例:
“本组课文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让我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这一导语的第一部分向我们提示了学习、体会的思想内容、思想情感,即“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这是继续学习、感受“人间真情”的人文专题。第二部分给我们规定、提出了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主要有两项:一是“读懂课文、体会情感”,即感受真情的美好;二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其中第二项是本组教学的重点、关键。也就是说,体会本组所描写的人物的美好心灵只是基础,关键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这种美好情感的,是以学习如何表达为重点的。第二部分还为我们提示了学习方法,即先读懂课文,体会情感,这是基础;然后提示把教学的着力点转移到学习作者如何表达、抒发这种情感的,这是关键。
由此可知,单元导语是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两个方面和两个角度进行规定、提示的,是教与学的出发点、着力点,乃至落脚点。
二、单元导语的解读
根据我们多年进行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的体会,解读单元导语,要有系统思想和整体观念:把一组教材放置在一册、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来思考,把一篇课文放置在整组教材之中来解读,从而弄清这一组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这一课在这组课文中所处的位置,进而明确教学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1. 人文专题的解读
一般地说,某些人文专题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中会连续出现,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理清某一人文专题的发展脉络,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教学的着力点,教在点子上。以五年级上册第六组导语为例: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将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此类专题在三年级下册第五组已有涉及,即“体会父母所付出的辛劳”。与三年级的这一专题联系起来解读,我们就会发现,两个同类专题虽然都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但是侧重点不同:三年级的侧重点是初步体会和感受,而且仅是一个侧面,即体会父母付出的辛劳;而五年级的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也就是从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隐含在琐事之中,甚至是批评训导之中所表现出的父母之爱,从而“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深沉之爱,由于是隐含的,不容易发现,需要细心体会;宽广之爱,则是讲爱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即父母之爱的无处不在、无处不真、无处不深。
本组安排了四篇课文,从四个侧面来描述父母之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特殊情况下父母之爱的伟大;一类是《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这三篇课文,是讲日常生活中关心、教育子女的父母之爱。尤其是父母“无情”的批评、有意识的“冷漠”也是爱。
从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感受、体验来看,第一类是极其特殊的,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而第二类是一些生活琐事,尤其是那些“无情”的批评、父母有意识的“冷漠”,学生就比较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了。我们在教学这组教材之前,做过这样的调查:“在生活中,你感受到父母之爱了吗?请举例说明。”结果,90%以上的学生写的是自己生病的时候母亲守候在身边、下雨的时候父亲冒雨来送伞等特殊情况下的父母之爱,只有两三个学生写到了父母给他洗衣服、为他操劳等爱的事例。可见学生对父母之爱的认识和感受是比较单一的,这恰恰是学习这一组教材的关键所在,即让学生通过这一组教材的学习,提升对父母之爱的认识。
经过将这一专题与同类专题联系起来分析、解读,我们就可以充分认识到五年级的这组教材不是让学生感受一般意义上的父母之爱,而是让他们从生活的多个侧面,尤其是那些严厉的批评、“无情”的冷漠等方面真正感受、认识到“这就是爱”。这是本组教学的着力点、落脚点,这样解读才符合并能体现编者的意图。
2. 训练重点的解读
从四年级开始,单元导语在第二部分为我们规定并提出了语文训练的重点,一般有三个方面: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表达;语文实践活动。所不同的是有的年级、有的单元是提出了一个方面,有的是多个方面。
那么,怎样清楚明白地解读语文训练重点呢?我们以把握“阅读方法”为例: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导语:“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编者规定、提出了“读课文,想画面”的要求。这是从阅读方法方面提出的,是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方法,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要真正弄懂这一要求,一般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弄懂什么是“读课文,想画面”,它与“一边读,一边思考”有什么不同;二是为什么要“读课文,想画面”;三是怎样引导学生“读课文,想画面”。
“读课文,想画面”是一种通过阅读有关景物、人物等语言文字的描写,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图像”,是借助于想象、体验进行阅读的方法。这种阅读方法与“一边读,一边思考”不同,前者是一种形象思维,更多的是想象、体验和感受,后者是一种抽象思维,更多是质疑、思考和感悟。进行这种阅读方法的训练也是走进文本的重要途径,即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教学时可采用语言描述法,如“我仿佛看到或听到了……”;闭眼想象法,如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读;还有朗读体验法、绘画还原法等。这样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对训练重点进行解读,教学时就能比较准确、扎实地体现和落实编者的意图。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还体会到,如果把某些训练重点放置在教材系统中思考、解读,搞清它的来龙去脉,教学时会更加心明眼亮,教在点子上。如“读课文,想画面”不是在四年级才提出的,实际上在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中已经提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可以看作是这一训练要求的源头;四年级上册第五组又提出了“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的要求,这可以看作是这一阅读方法训练的发展;五年级下册第四组单元导语里再次提出:“学习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可以看作是这一阅读方法的提升。这样解读,弄清了它“来自何方”,我们就知道“读课文,想画面”这一训练重点是在什么基础、起点上进行的;弄清了它“走向何处”,我们就明白这一训练重点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它的归宿是什么,进而明确“现在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四年级开始,在单元导语中,编者陆续规定、提出了“领会表达”的任务和要求。如,四年级下册第一组提出“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这是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优美词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还要关注课文中这些优美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以落实课标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这一学段目标。还有些单元导语的规定和要求是偏重于领会语言表达的,如,前文所述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导语:“学习本组课文,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在解读和教学时要特别用心弄清楚此类编者意图,避免把劲用偏了。
总之,这样解读单元导语,看似“复杂繁琐”,似乎“小题大作”。但是这样做,不仅能使教学明确方向,把握关键,教在点子上,提高教学的实效,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教师自身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
三、单元导语的运用
单元导语这一文本要件是很有用处的教学资源。为此,在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在解读单元导语,把握了编者意图的前提下,还要把单元导语作为教学一个单元的首要环节,作为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以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导语教学为例:
“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
1. 展示导语,梳理任务。
在进入本单元的教学之始,我们向学生亮出导语,引导学生梳理出四项学习任务(实际也是学习目标、方向、重点),即:
①理解本组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理解思想内容)
②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领会语言表达)
③读课文,想画面。(阅读方法)
④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语文实践活动)
2. 分析任务,明确重点。
在这四项学习任务中,根据学情,有两个最为重要,有必要分析、明确。一是读课文,想画面;二是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这样教学,使学生在知道了“学什么”的基础上,又弄清楚了“重点学什么”和“怎样学”。
3. 点拨疑难,把握关键。
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也是教师比较忽视和混淆的,即“自然景观”与“自然奇观”不同。一般地讲,前者侧重于描写景观的“美”,后者侧重于描写景观的“奇”。为了让学生把握这一关键,我们在教学中出示一组既有自然景观又有自然奇观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区分辨别“自然奇观”与“自然景观”的不同,从而弄明白学习本组的关键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观)。有了这样的点拨,学生在学习《观潮》《鸟的天堂》等课文时,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会有意识地发现、理解课文所描写景观的“神奇、奇特”之处,也有利于完成好“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这一学习任务等。
依托单元主题开发写作资源 篇10
以上活动, 都为你提供了一次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请你自拟题目, 写一篇作文, 描摹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的一种景致, 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这样的写作设计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将写作建立在学生活动基础上, 旨在让写作成为学生内心情感、思想的真实表达。但教材没有任何的写作指导, 这让本来就无措的作文教学更陷入一种茫然:写作能力无疑是语文素养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写作能力在自由写作活动中就自然生成和提高了吗?作文教学究竟有没有意义?如果有意义的话是什么教学内容对写作有积极的促进?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显然在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相当的空白, 这也就对广大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提出了要求和契机。
市面上有不少“写作技法大全”之类的书, 以前也有人试图以写作知识为体系编撰写作教材, 还有人将大学“写作学”教学体系用于中学课堂, 而以往中学最流行的作文教学程式为按文体分类教学, 即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类别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写作教学, 都是以写作技巧、写作理论为统领的思路, 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这种思路下的写作教学缺乏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的关注, 直接造成了学生作文的“假”、“大”、“空”现象。且写作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采取灌输的方式, 学生即使掌握了写作理论, 写作能力也并没有明显提高。
而基于“主题组元”的教材编撰形式或许也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新课改后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一改以往以语文知识或能力组织单元的做法而以“主题”组织单元, 即以人文话题为统领, 打破时代、国别和文体的界限, 将反映同一人文内涵的几篇文章共同组成一个板块, 编排在一个专题中, 并配以相应的导语、练习与活动。以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教版为例, 即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母题中, 选取“人生”、“自然”、“亲情”、“爱国”、“探险”等一些命题来组织单元。这种组织单元的形式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新理念, 强调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写作教学应由生活到技巧, 因此我们写作课也可以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为核心分设主题, 同时让学生通过读写实践学习一些写作知识技能。黄玉峰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写作》一套三册书就是采取这种思路, “整套书是以学生精神成长、心理发展、日常生活为经, 而以写作理论、写作技巧为纬, 编织一个个单元、设计一道道作文题的”。全套书共二十四个主题单元, 每个单元又分几课, 课内分“写作跳板”、“习作参照”、“请你评点”、“佳作借鉴”、“请你尝试”等板块, 在情境体验、读写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现、感悟与表达, 达成写作教学目标。但在我们学校语文教学中, 一个班一周只有5—6节语文课, 语文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多个方面, 写作教学如果独立成课程体系显然不现实。所以, 写作教学课程的开发最好还是与所用语文教材相配合。
以下为笔者所主持的“悦读乐写”主题读写课题组为前面提到过的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主题为“自然景物”的单元相配合所编写的一个作文教学课例简案:
走过四季都是情
【教学目标】
唤起学生对四季自然美景的体验, 结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抓住特征生动形象写景的方法, 以及写景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抒写记忆中的美好自然景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配乐配古诗视频“四季美景”,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
二.回品课文:品读单元课文一些写景句段, 体会写景技巧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景
运用修辞的手法来描绘景物 (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
调动不同的感觉器官感受景物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表现景物
三.边读边悟
1. 读刘成章散文《老黄风记》片段, 思考:这段文字写的是什么地方, 什么季节的风?这样的风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的?
2.结合课文《济南的冬天》进一步体会抓住地域特征、季节特征写景的方法。
3.赏读郁达夫《故都的秋》, 体会景中“情味”与“文化”。
4.小结:写一地某一季节自然景物务必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景物本身的特征、季节特征、地域特征) , 并融入自己的情思。
四.作文
题目:______的春天 (夏天、秋天、冬天)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地名, 再选择一个季节, 写出你熟悉的某个地方心目中的某个季节, 写出情味。
作文课前我们印发给学生一张“悦读乐写”材料, 教学中需用的刘成章散文《老黄风记》片段和郁达夫《故都的秋》等阅读材料都在其中, 另有导语和写作点拨、片段练习以及同龄人习作。
我们所进行的“悦读乐写”主题读写课题实验是关于写作的校本教材开发实验, 基于“言为心声”的理念, 提倡写作应该是写作者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 是一种精神体验与生命活动, 是与自我、自然、社会的对话, 所以教学设计重视学生体验的唤醒, 情感的调动。我们配合教材主题单元设计每一次写作教学活动, 也是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相同主题下的选文学习, 学生的情绪情感有了一段时间的酝酿、激荡, 再通过写作课进行整理, 释放, 有水到渠成之感。另外, 学生学习写作, 还需积累借鉴, 传统的范文引路的方式是有效的, 因此我们突出了对课文写法品鉴, 并补充提供名家名作和学生习作为赏析材料去拓宽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灵感。我们所编选的阅读材料力求文质兼美, 贴近学生生活, 课堂教学设计着力于营造主题氛围, 采取轻松活泼教学方式, 以达到“悦”读“乐”写目的。在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面, 我们不刻意强调, 但在每一次写作活动中都会提点, 更重要的是在评改环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不以写作知识序列出发来组织写作活动, 但我们也会在不同主题下注意写作教学内容的点与面的把握, 同时在相似主题或类型文写作教学时注意合理的梯度安排。以下是配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为“自然诗情”) 用的写作教学设计:
自然因我而美丽
一.调动情感体验, 感悟自然的美丽。
1.投影一些自然景物图片, 配一段小诗:感动
在大自然面前
我常常被感动
在那只美丽的母斑羚为帮助小斑羚飞渡越向山谷的时候
在那颗柔弱的小树苗艰难的从石头缝里挺立而出的时候
……
2. 面对自然, 你感动过吗?学生谈自己的体验, 并用“在……的时候”表述, 丰富上面的小诗。
3. 心与自然碰撞, 我们差点成了诗人。其实, 面对自然, 我们不仅有着感动, 还有着喜悦, 有着悲伤, 有着慨叹, 有着人生的顿悟。回品单元课文《沁园春·雪》《雨说》《星星变奏曲》《外国诗两首》。
二.展开联想翅膀, 品读自然的美丽。
1.老师、同学代表朗读贾平凹《落叶》, 学生品读旁批。
2.作品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精用词, 妙比拟, 生动摹写
勤思考, 抒真情, 透视哲理
3. 下面有这么一些描述, 是用第一人称写的, 你能猜出这是关于什么事物的描述吗?那么你从这些描述又得到一些什么样的人生感悟呢?
投影:猜一猜, 我是谁?
(1) 只要根还埋在土里, 只要有一丝生命的气息, 我就会紧紧贴着墙壁, 向上延伸生命。
(2) 深山是我的母亲, 纯洁是我的心灵, 冲向石头是我的游戏, 奔流不息是我的本性, 大海是我的目的地。
(3) 在微明中诞生, 是如此晶莹欲滴, 静静的等待, 发出像太阳一样的光, 然后死去。
(4) 与地球相约, 从宇宙的掌心逃出, 在与大气的搏斗下燃烧, 身后留下一个长长的叹号!
三.挥动个性之笔, 再造自然的美丽。
写作:少年的眼中, 一叶一鸟就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选择你熟悉的景物, 广袤的原野, 神秘的星空, 欢快的溪流, 深沉的海洋或者是花开花落、鸟语虫鸣……写一篇文章或一首小诗, 写出你美的体验和感悟。
《自然因我而美丽》教学与前面《走过四季都是情》教学相隔两个年级, 两者主题相近, 我们在设计这两次主题读写活动时注意了内容和知识技能指导的层进性。七年级《走过四季都是情》我们侧重训练景物描写,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写出景物季节特征和地域特征。九年级《自然因我而美丽》侧重启发学生融情于景, 借写景表达自己的生活哲思, 在对学生能力要求上显然更进一层。
巧抓单元主题设计教学 篇11
关键词:课文;通读;设计
苏教版教材的课文编排大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单元设计,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效果。今年,我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当我翻开十一册语文书,a阅读第一单元的时候,我发现本单元的设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当时我眼前一亮,祖国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全国上下共庆盛典,我为何不抓住这一契机,利用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于是,我便静下心来,潜心阅读收入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以便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学。
十一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选入了四篇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我们爱你啊,中国》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赞美祖国、热爱祖国;《郑成功》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分别向我们塑造了一个爱国的民族英雄和一个爱国的音乐家;《古诗两首》又让我们感受到两个古代伟大诗人的爱国热情。本单元的练习设计“诵读与欣赏”和“口语交际”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一个多民族的伟大中华,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主题单元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学时,我们应以主题为中心,整合单元课文,并适时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感受爱国热情,得到教育。下面,我就谈谈各课的教学侧重点。
《我们爱你啊,中国》
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我们可以向学生明示本单元的教育主题为“爱国”,让学生在朗读诗歌中感受祖国的伟大。
探讨话题:祖国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让学生通过通读全诗,了解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民族多样而团结的国家,同时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中华民族还有着高尚、纯洁的民族气节。我们会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课外拓展:你还能说出祖国伟大在哪里,还有什么让你骄傲的吗?你了解祖国今天的发展吗?
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如读报、看新闻、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去了解祖国、收集祖国的光辉历史与今天高速发展的辉煌成就。这样祖国的伟大形象会在学生的幼小心灵里更加辉煌,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课外延伸:国庆节就要到了,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你准备为祖国献上一份什么样的特殊贺礼呢?
当学生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时候,让他们把这种热情放到生活实践中去,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献礼。如学唱爱国歌曲、阅读爱国文章、组织“我和我的祖国”演讲竞赛、为祖国制作生日贺卡等,让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升华。
《郑成功》
探讨话题:郑成功为什么心里一直放不下台湾,一心想收复台湾呢?收复台湾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呢?
台湾一直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更是和我们亲如兄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人民更是饱受他们残酷的奴役。郑成功临望海峡对岸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台湾!”学生反复朗读这句慷慨激昂的话语,便不难体会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为了让台湾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发展生产、兴办教育,使台湾富强起来。他英勇善战,一心爱国,维护了祖国神圣领土的统一。此时,学生便会自然觉得郑成功是一个民族英雄。
课外延伸: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许多的民族英雄,他们的丰功伟绩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振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看看我们的祖国还有哪些民族英雄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探究话题:肖邦在弥留之际,为什么要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呢?
肖邦是著名的爱国钢琴家,祖国波兰遭受沙俄的侵占,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他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可他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为祖国奋斗,他用催人奋进的钢琴曲鼓舞祖国人民奋起抗争。可由于他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一直折磨者肖邦,再加上忘我的彻夜工作,严重的损害了他的健康,肺病的恶化,最后使他倒在了病床上。可他至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要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自己的祖国。他一心想念着祖国、深爱着祖国,因此他死了也要嗅着祖国泥土的芳香。学生通过通读课文,进而再读肖邦感人肺腑的遗言,怎么会不被肖邦这种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所感染呢?
《古诗两首》
探究话题:这两首古诗所表现的诗人的心情不一样,所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通读两首古诗之后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首古诗体现了诗人杜甫喜极而泣的心态,而第二首古诗体现了诗人陆游临死之时心有不甘、满怀悲愤的心态。这时可让学生讨论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杜甫为何而喜,陆游又为何而悲。其实这都是因为他们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流落他乡的杜甫听到祖国收复失地,他欣喜若狂;而陆游在临终之时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愤欲绝。可想而知,他们多么爱自己的祖国。在教学中,通过了解、搜集杜甫和陆游的相关资料和爱国诗篇并反复诵读,让这两位伟大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怀淋漓尽致地袒露在学生眼前。
练习1:阅读与欣赏
练习1的安排与单元主题阅读是遥相呼应的,阅读与欣赏安排了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谱写的会歌。课上让学生尽情诵读,观看视频,欣赏音乐,在这充满激情的诗句与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爱国之情便会被点燃。反复诵读,跟着宋祖英甜美的歌声学唱,爱国之情也随之澎湃。
口语交际
话题: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聚居地、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感受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向大家介绍,让同学们感受祖国大家庭的和睦和融洽。
紧扣单元主题彰显整体意识 篇12
一、课前预习———走近文本,打开一扇窗户
1.学习单元导语,明确训练重点。预习时,不妨借助单元导语,让学生整体感知本组教材的重点,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个初步的认识。
2.采用问题驱动,理清文章脉络。(1)设疑导入,整体感知。借助课题《将相和》,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1)课题中的“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2)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再根据小标题,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议悟法。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1)读“完璧归赵”部分,突出以“骗”对“骗”,指导学生分别画出描写“将”“相”人物言行的句子。(2)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然后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质。(3)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3)半扶半放。抓住“逼”字说“渑池之会”,突出以“逼”制强。渑池之会是一场政治斗争,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既是出于对上次事件的耿耿于怀,又是想占赵国的便宜。去还是不去?去了以后,又如何同秦王较量?为了维护赵国的利益,蔺相如再次显示出了智勇双全的政治才干。(4)自学交流。抓住“避”字写“负荆请罪”,突出以“避”对“傲”。学习“负荆请罪”时,给学生布置写的训练: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写出来,然后交流。
二、课堂学习———走进文本,激活一江春水
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根据廉颇的话,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先让学生说一说:读了廉颇的话后,对廉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然后质疑:蔺相如真的像廉颇说的那样,光靠一张嘴吗?为了帮助学生弄明白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语句,感悟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并通过“有感情地读”来体会蔺相如的人格特点:
1.品蔺相如的“勇敢”。当蔺相如看到秦王并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时,就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2.品蔺相如的“机智”。(1)抓住“看”体会蔺相如善于察言观色,准确揣摩对方心理,采用“金蝉脱壳”之计将和氏璧从秦王手中拿了过来;(2)紧扣“理直气壮”,让学生去读、去演,读演结合,感受蔺相如的智中有勇;(3)引导学生了解蔺相如采用“明修栈道”———要秦王举行授城仪式,实际上是“暗度陈仓”———故意拖延时间送璧回国,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蔺相如的机智。
3.品蔺相如的“爱国”。教学第9自然段时,采用问题驱动方式:“蔺相如明知秦王不会授城,为什么不和手下人一起化装回赵国?你觉得他这样做好不好?”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联系课文第17自然段中蔺相如与手下人的对话,引导学生感受蔺相如的爱国。
4.品将相和好如初。蔺相如屡为赵国立功,受到了重封,他本应该受到文武大臣的景仰,不料却引起了廉颇的不满。引导学生品读廉颇的话,一方面抓住蔺相如的话来体会他的顾大局、识大体;另一方面抓住廉颇的负荆请罪,彰显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
三、课后延伸———走出文本,撑起一片蓝天
1.内容整合,由点到面。《将相和》选编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草船借箭》选编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不同的故事情节,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景阳冈》选编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猴王出世》选编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2)同中求异。如果把本单元课文与第七单元课文“作家笔下的人”相比较,就不难体会它们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名著节选,同样是人物描写,只是侧重点、训练点不同,本组教材重点是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有明确的认识,而第七组教材则是对写作表达方法的一种学习和运用。
2.读写结合,由学到用。(1)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完全可以和第三单元的教学结合进行,将叙事性文章改成剧本进行表演,既是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又是文体语言间的转换与运用。采用这一教学形式的意图有二:一是紧扣本单元主题,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情节之生动,人物形象之鲜明,彰显中国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二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为学生对于怎样演的表象就是他对文本、对人物理解的表象,表演的过程离不开口头语言表达。(2)本次习作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学习缩写的方法,能够缩写文章;二是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缩写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理解得越深,把握得越准确,缩写的文章就越符合要求。因此,在缩写之前,学生必须先把文章多读几遍,真正读懂内容,抓住要点;然后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那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3.阅读名著,由此及彼。与原著对照,原汁原味地阅读,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梯子,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为顺利过渡到中学学习文言文进行铺垫。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处理好名著阅读与课文学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师要提出具体、易行、准确的读书要求,进行必要的检查。举行班级读书会就是一个较好地实现课内外阅读融合的有效途径。如,课后设悬念:“既然‘将’‘相’同心协力保赵国,为何赵国最终还是被强秦所灭?”这属于知识的拓展,题目虽然难度比较大,但却能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历史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英语单元主题】推荐阅读:
五年级英语单元备课06-12
初一英语预备单元教案08-30
七下三单元英语范文09-06
第二单元英语总结09-24
七下英语12单元试题10-01
七下英语7单元试题11-04
英语单元教学设计11-24
七年级下册英语四单元07-01
八年级英语说单元讲稿08-22
仁爱英语八年级单元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