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离子型造影剂

2024-09-12

非离子型造影剂(精选5篇)

非离子型造影剂 篇1

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疾病鉴别诊断水平和医疗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碘造影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如介入治疗、血管造影、CT增强扫描等。碘造影剂的发展经历了从无机碘到有机碘, 从一碘、二碘到三碘, 从离子型到非离子型等阶段。非离子型造影剂在分子结构上去除了羧基, 连有许多亲水羟基, 其空间分布对称, 可有效地遮盖疏水区域并减少其与生物大分子结合, 改进了显影性, 降低了造影剂的生物活性, 具有低渗性、低神经毒性等优点。20世纪70年代末非离子型造影剂开始应用于临床, 大量统计数据证实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离子型造影剂, 但其减轻过敏反应的严重性或致命性的效果有限[1]。近年来, 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病例报道逐年增多[2,3,4,5]。过敏性休克通常起病急、变化急骤且不可预知, 若不及时处理, 可危及生命[6,7]。本研究旨在分析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74例文献,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 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以“非离子型”“碘普罗胺”“碘海醇”“碘帕醇”“碘佛醇”“碘克沙醇”或商品名分别与“过敏性休克”作为关键词或篇名, 文献发表时间为2004年1月—2015年3月;剔除综述类、重复报道、无法提供临床资料的文章, 以案例报道为主, 最终得到61篇文章, 74例报道, 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74例报道中男45例 (60.8%) , 女29例 (39.2%) ;年龄7~82岁。其中男性患者年龄41~50岁最多, 占28.9%;女性患者年龄51~60岁最多, 占44.8%, 详见表1。

2.1.2 74例报道中单一系统疾病患者49例, ≥2个系统疾病患者25例。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47例 (63.5%) 、消化系统疾病28例 (37.8%) 、神经系统疾病18例 (24.3%) 、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9例 (12.2%) 、呼吸系统疾病7例 (9.5%) 、骨科系统疾病1例 (1.4%) 、其他8例 (10.8%) 。

2.1.3 74例报道中无药物过敏史患者41例 (55.4%) , 过敏史不详患者19例 (25.7%) , 有过敏史患者14例 (18.9%) 。其中青霉素过敏6例, 鱼虾海鲜过敏3例, 青霉素和链霉素过敏1例, 青霉素和头孢哌酮过敏1例, 磺胺类药物过敏1例, 碘海醇过敏1例, 食物过敏1例。

2.2 药物分布情况

74例报道中使用碘普罗胺患者最多, 共35例 (47.3%) , 其中死亡3例 (4.1%) ;使用碘海醇患者30例 (40.5%) , 其中死亡2例 (2.7%) ;使用碘帕醇患者5例 (6.8%) ;使用碘佛醇患者3例 (4.1%) , 其中死亡1例 (1.4%) ;使用碘克沙醇引起死亡患者1例 (1.4%) 。

2.3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造成过敏性休克的前驱症状

过敏性休克的前驱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症状 (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憋气、喉头水肿) , 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 ,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震颤、痉挛、抽搐、麻木) , 皮肤系统症状 (皮疹、瘙痒、红肿、潮红) , 全身性症状 (无力、寒战、发热、高热、大汗、晕厥) , 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 , 泌尿系统症状 (少尿、血尿、排尿困难) , 其他症状 (眼睛模糊、视物不清、结膜水肿) 。碘普罗胺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前驱症状主要涉及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分别占71.4%, 51.4%、51.4%, 详见表2。

2.4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及因果关系

74例报道中用药30min内发生休克61例 (82.4%) , 用药30~60min发生休克9例 (12.2%) , 用药60min后发生休克4例 (5.4%) 。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的关联性评价对74例过敏性休克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关联性进行分级, “可能”为5例 (6.8%) , “很可能”为8例 (10.8%) , “肯定”为61例 (84.4%) 。

2.5 转归情况

74例报道中患者治愈34例 (45.9%) , 好转31例 (41.9%) , 死亡7例 (9.5%) , 另外1例患者持续昏迷2个月余[6], 1例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 但留有痴呆后遗症[7]。

3 讨论

慕朝伟等[8]对17033例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男性患者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本研究中男性患者年龄41~50岁者最多, 占28.9%;女性患者年龄51~60岁者最多, 占44.8%。心血管疾病常需要借助造影剂行血管造影、CT增强扫描、介入治疗等, 故需要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注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时的不良反应。有文献报道, 1例休克患者曾多次注射同一种造影剂均无任何不适[9]。提示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但仍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故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需提高警惕, 监测不良反应, 时刻做好抢救准备。

刘生友等[10]研究发现碘普罗胺、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均会引发不良反应, 4例严重不良反应中有3例是由碘普罗胺所致的过敏性休克。黄祥等[7]收集两组造影剂不良反应报告, 分别为38例、145例, 结果发现4例过敏性休克应用品种均为碘普罗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第52期) 提示, 应关注碘普罗胺的严重过敏反应, 709例不良反应中有157例为严重不良反应。有学者认为, 其他造影剂的调查病例少于碘普罗胺, 故其导致严重过敏反应易被观察到[11]。碘普罗胺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比例较高, 是否与过敏性体质、临床使用比例较高或不同造影剂不良反应分级差异有关, 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中呼吸系统症状是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造成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前驱症状, 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憋气、喉头水肿等。故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需时刻关注患者呼吸系统变化, 一旦发现有呼吸抑制, 即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应立即停止用药, 并进行抢救, 以降低病死率。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引发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少量证据表明极少数重度反应的发生符合Ig E抗体介导的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目前认为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过敏是多因素参与的复合机制, 包括直接诱导细胞释放递质、抗原抗体反应、酶诱导、激活补体系统、激活激肤系统、激活纤维溶解系统等[12,13]。

术前碘过敏试验能否预防过敏样反应的发生, 国内外学者存在较大争议, 多数人认为其价值有限。极少数患者严重过敏样反应符合Ig E介导的速发过敏反应发病机制, 其可能通过药敏试验阳性而检出, 而试验阴性者仍有发生严重过敏样反应的可能。2010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指出“用造影剂前可以做药敏试验, 应注意造影剂药敏试验结果具有参考价值。阳性结果并不预示一定发生过敏反应, 也不能预示发生反应的严重程度。阴性结果也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药敏试验本身也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目前临床只有在过敏性休克发生后按照有关抢救指南进行抢救, 但仍会导致患者死亡, 死亡原因可能与抢救不及时、原发疾病等有关[14]。患者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后有任何不适应及时报告, 以免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综上所述,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风险, 有必要加强其安全性监测, 同时药品生产企业应积极开展系统、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 探索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 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 为控制临床使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本研究分析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74例文献, 对其一般资料、药物分布情况、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造成过敏性休克的前驱症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及因果关系、转归进行总结。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风险, 有必要加强其安全性监测。同时在药品生产企业应积极开展系统、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 探索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因素及保护性因素, 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 为控制临床使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过敏反应,造影剂

非离子型造影剂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6月 -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2例,均有冠脉造影适应证且期间接受了冠脉介入检查治疗,所有患者均排除对造影剂过敏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所有入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龄63~81岁,平均 (70.13±5.37)岁,确诊冠心病患者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12例,合并高血压患者7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59例。其中76例患者术前肾功能各指标均正常,仅有6例术前血清肌酐水平略高。

1.2造影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经桡动脉路径穿刺,以5F冠脉造影导管及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进行冠脉造影。所有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前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生理盐水输注,术后鼓励患者增加饮水。

1.3观察指标

1.3.1所有患者造影前后肾功能变化所有入组患者于造影前及造影后2和5 d测定各项肾功能指标,具体如下:当日晨起抽取外周静脉血、留尿液标本,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creatinine,Cr)及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 ALB)、尿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24 h尿蛋白(urinary protein,PRO)、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UCr)和尿糖(glucosuria,GLU),并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1.3.2造影剂肾病患者造影前后肾功能根据造影剂肾病(contrast-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CIN)诊断标准,判断所有入组患者造影后CIN发病率。同时测定CIN患者的造影前后肾功能指标值Cr、UCr和CCr等改变。

1.3.3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造影前后均抽取患者晨起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包括hs-CRP、IL-6和TNF-α 的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α=0.05。

2结果

2.1所有患者造影前后肾功能变化

所有入组 患者造影 后2 d BUN、Cr、m ALB、 β2MG、PRO和GLU水平高于造影前,UCr和CCr水平低于造影前(P <0.05),造影后5 d各项肾功能指标值与造影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1。

2.2造影剂肾病患者造影前后肾功能

按照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入组患者中有15例可诊断造影剂肾病(18.29%),其造影后2 d UCr和CCr水平明显低于造影前,Cr水平明显高于造影前 (P <0.05),造影后5 d CCr水平低于造影前 (P < 0.05),Cr与UCr水平与造影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造影后所有入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和TNF-α 水平明显高于造影前(P <0.05),造影后5 d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所有下降,与造影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 CIN已经受到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目前非离子型造影剂逐步取代离子型造影剂,明显降低了造影过程中肾功能损害的发生,但是其造成患者肾功能改变的个案报道仍不少[3]。对于老年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而言,由于多数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肾动脉硬化等造影剂肾病高危因素,更易导致造影结束后患者出现多项肾功能指标变化。

目前对于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老年冠脉造影患者的肾功能影响相关报道多停留在个案报道,由于例数较少无法从理论上证实其确切影响,对后续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也较小。本研究选择在本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重点分析非离子型造影剂应用前后患者的肾功能改变情况[4]。首先比较了所有入组患者的造影前后肾功能指标,结果显示所有入组患者造影后2 d BUN、 Cr、m ALB、β2MG、PRO和GLU水平高于造影前, UCr、CCr水平低于造影前(P <0.05),造影后5 d各项肾功能指标值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以上结果提示在造影后2 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损害,而在造影结束后5 d,患者异常肾功能指标均趋于造影前水平(P >0.05)。可见非离子型造影剂应用后早期缺失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产生实质损害,但是这种损害属于可逆性,在造影后数天可以逐步缓解[5]。关于造影剂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可能的主要机制为造影剂对肾脏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目前对造影剂肾病的诊断,主要为应用造影剂后24~48 h内出现少尿、无尿、心悸出冷汗和血压降低等,尿检肾功能急剧变化[6]。使用造影剂后48~72 h, Scr水平上升44.2μmol/L(0.5 mg/dl)或者较基础水平升高超过25.00%,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则视为发生CIN。本研究中15例患者被诊断为CIN,发生率为18.29%,与文献[7]报道发生率基本一致。在对CIN患者的造影前后肾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造影后2 d UCr和CCr水平明显低于造影前,Cr水平明显高于造影前(P <0.05),造影后5 d CCr水平低于造影前 (P <0.05),Cr与UCr水平变化不明显(P >0.05)。可见CIN患者的造影后2 d肾功能指标急剧改变,表明患者肾功能受影响程度较其他检查患者更甚,而在造影后5 d虽然各指标异常程度有所恢复,但是CCr值与造影前仍有明显差异,其可能与患者检查前本身肾功能存在部分异常有关。故冠脉造影应尽可能选择肾功能正常者,对于伴肾功能异常者应减少造影剂用量以避免严重肾功能损害。

hs-CRP是人体最为敏感的炎性指标之一,冠脉造影患者的hs-CRP水平与CIN的发生具有直接相关性[8]。IL-6为多细胞源性炎症因子,当机体组织受到缺血缺氧等刺激后,IL-6水平上升,增加免疫复合物的产生及沉积,影响肾小球通透性。TNF-α 来源于单核 - 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为肾小球疾病的重要炎性介质之一,可以导致机体强烈的炎症反应[9]。本研究比较了造影前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情况,结果显示造影后所有入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和TNF-α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造影后5 d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所有下降 (P >0.05)。可见接受冠脉造影后患者普遍存在炎性反应,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全身炎症水平趋于平缓,与患者的肾功能改变趋势一致。

综上所述,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老年冠脉造影患者可以产生一定的肾功能损伤,但是一般属可逆性, 对于造影前伴自身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尽可能减少造影剂用量,避免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分析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8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造影前后均抽取外周静脉血且留取尿液样本,比较造影前、造影后2d及造影后5 d患者的肾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造影后2 d BUN、Cr、m ALB、β2MG、PRO和GLU水平高于造影前,UCr、CCr水平低于造影前(P<0.05),造影后5 d各项肾功能指标值较造影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中有15例可诊断造影剂肾病(18.29%),造影后2 d UCr和CCr水平明显低于造影前,Cr水平明显高于造影前(P<0.05),造影后5d CCr水平低于造影前(P<0.05)。造影后所有入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造影后5 d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所有下降,与造影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离子型造影剂可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一定损害,影响全身炎症因子水平,但多属可逆性。

非离子型造影剂 篇3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选取

2009-01~2009-12在海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CAG无高血压、糖尿病, 并排除各种原发和继发的肾功能异常的患者 (n=20) , 年龄40~50岁 (44.5±3.05) 。

1.2 CAG方法

患者均经桡动脉穿刺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术中造影剂为用NCM碘海醇注射液 (欧乃派克) , 用量≤200ml (143.75±34.29) , 术后常规水化治疗, 24h内静脉滴注0.9%NaCl注射液500ml。

1.3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患者行CAG前和行CAG后24~48h接受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方法:放射性核素显像剂为99mTc-DTPA (北京原子高科提供) , 每人每次用量333MBq, 注射体积0.3~0.5ml。显像仪器为美国GE公司的Millennium VG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检查前30min患者饮水300ml并排尿, 卧位使用VP45低能平行孔通用型准直器前后位采集, 采集视野包括双肾、膀胱。肘静脉弹丸注射显像剂后, 双时相动态采集血流灌注和肾功能两组图像, 第1时相为2s/帧, 采集30帧, 第2时相为20s/帧, 采集60帧, 矩阵为64×64。

1.4图像处理与判断

经计算机处理后, 肾血流灌注按直接观察放射性摄取与分布和血流灌注曲线评价。肾功能图像按照计算机专用程序 (Entegra Workstation Version 2.5) 对腹主动脉、双肾及本底区勾画感兴趣区 (region of interest, ROI) 产生肾图, 以Gates法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GFR) , 并对生成的肾图进行定量分析, 分别测定左右肾高峰时间 (tb) 和半排时间 (C1/2) 。左右肾及本底ROI的勾画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分别完成, 计算所得的GFR、tb、C1/2取两者的平均值 (本院GFR正常参考值为80~120ml/min) 。

1.5实验室检验

行CAG前后24~48h, 取外周静脉血测BUN、Scr。BUN采取尿素酶法, Scr采取苦味酸法。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 (GFR、C1/2、tb、BUNScr) 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造影前后同一组内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2结果

2.1

行CAG前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变化造影前, 20例患者肾动态显像为正常图像;造影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结果显示:GFR低于造影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肾动态显像主要表现为肾清除99mTc-DTPA速率减慢, 肾血流灌注峰值下降, tb、C1/2延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各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变化行CAG后, BUN、Scr与造影前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3讨论

CIN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个学说:一是以肾脏内局灶性缺血为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另一个是造影剂本身对细胞的毒性。多个研究证实, 造影剂可造成肾髓质缺血, 其机制可能与肾血管活性介质改变, 包括腺苷 (adenosine) 、血管加压素 (vasopressin) 、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多巴胺-1 (dopamine-1) 和内皮素 (endothelin) 活性增加, 以及肾内扩血管物质如NO和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 活性下降造成肾髓质缺血、氧有关[5]。另一方面造影剂可使红细胞聚集, 导致肾血流下降。造影剂对细胞直接毒性作用主要是肾小管病变。离体实验证实造影剂对肾小球上皮细胞和足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 但对系膜细胞有明显损害[6]。造影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机制包括细胞能量衰竭、细胞内钙失衡、肾小管细胞极性破坏以及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尚未明确, 但认为与氧化应激有关。

临床上通常将BUN和Scr作为衡量CAG的造影剂肾毒性的监测指标。BUN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在肝经鸟氨酸循环生成的终产物, 由于肾代偿功能强, 60%~70%肾单位功能受损时, BUN才高于正常;Scr是肌酸代谢的产物, 经肾排泄, 肾小管有少量分泌。GFR下降至正常1/3时, Scr才明显上升[7]二者作为肾功能早期受损的指标, 敏感性较差。因此很难早期反映造影剂的肾毒性, 可能贻误治疗。

菊粉清除率或51Cr-EDTA被认为是评估GFR的金标准, 但因操作繁琐及价格昂贵而在临床上难以推广。99mTc-DTPA辐射较低、价格便宜, 其清除率与51Cr-EDTA有良好的相关性及很高的符合度。1982年, 美国学者Gates应用核医学数据处理系统, 建立了以肾摄取99m Tc-DTPA量来推算GFR的方法, 即Gates法。杜晓英[8]等研究认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GFR的评估。相关研究也提示, 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查对于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较Ccr、Scr、BUN更敏感。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也可同时观察肾血流灌注、肾形态、分肾功能以及尿路通畅情况, 是一种最常见的无创、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9]。

本研究资料表明, 以NCM行CAG患者的GFR在造影后早期即有显著变化, 此时患者血BUN、Scr等指标并无显著变化, 提示GFR在行CAG后的早期判断肾脏损伤更为敏感。肾功能曲线tb主要反映肾摄取、分泌功能, C1/2主要反映肾排泄功能, C1/2的变化间接反映了肾小管损伤。在本研究中, 以NCM行CAG后, 早期tb及C1/2较造影前明显延长。因早期少量的肾小球受损可以由正常的肾小球功能增强而代偿, 而肾小管的代偿功能远不如肾小球, 它的异常可以发生在生化指标改变之前, 因此认为肾摄取、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改变能体现用于的早期肾损伤

总之,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于判断CAG后NCM对于肾功能的早期损伤有极大的帮助, 能为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治疗及随访提供更敏感的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定量评价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肾功能早期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造影前后24~48h分别行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GFR) 、高峰时间 (tb) 、半排时间 (C1/2) , 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 (BUN) 、血清肌酐 (Scr) 等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0例患者造影后GFR下降 (P<0.001) 、tb及C1/2延长 (P<0.05) , 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UN、Scr与造影前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能敏感判断冠状动脉造影后非离子型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早期损伤。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冠状血管造影术,造影剂,肾功能试验

参考文献

[1]Weisbord SD, Mor MK, Resnick AL, et al.Prevention, in-cidence, and outcomes of cons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Arch Intern Med, 2008, 168 (12) :1325-1332.

[2]高亢, 赵燕, 杨明, 等.造影剂肾病临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7, 9 (4) :284-287.

[3]Kamiyama N, Ogawa R, Hamada H, et al.Preventive effect of N-acetylcysteine on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fol-low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angioplasty.Yakugaku Zasshi, 2008, 128 (9) :1333-1339.

[4]Rudnick MR, Goldfarb S, Wexler L, et al.Nephrotoxicity of ionic and nonionic constrst media in1196patients:a randomized trial.Kidney Int, 1995, 47 (1) :254-261.

[5]Sawaya RA, Hammoud R, Arnaout S, et al.Contrast-in-duced encephalopathy following coronary angioplasty with iohexo.South Med J, 2007, 100 (10) :1054-1055.

[6]宣昶有, 汪年松.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 10 (2) :182-185.

[7]高力丁, 李兴.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诊断肾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04, 10 (11) :693.

[8]杜晓英, 李林法, 何强, 等.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肾小球率过滤的临床应用评价.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 22 (5) :266-270.

非离子型造影剂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2010 年7 月—2013 年4 月在该院放射科行HSG检查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共计508 例患者, 其中2010 年7 月—2011 年10 月的255例 (占50.20%) 患者采用碘油造影, 该组患者年龄最小25 岁, 最大41 岁, 平均 (34.5 ±4.7) 岁, 不孕1.5 年~10年, 平均 (5.5±1.4) 年;2010 年10 月—2013 年4 月的253 例 ( 占49.8% ) 患者采用非离子型碘水造影 ( 碘海醇) , 该组患者年龄最小26 岁, 最大42 岁, 平均 (33.6±3.8) 岁, 不孕1.4 年~10 年, 平均 (5.2±1.2) 年; 两组研究对象均经阴道向子宫内置入双腔球囊导管后, 采用YLD-200 输卵管通液诊疗仪隔室推注对比剂。 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基础疾病、不孕年限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1.2 仪器设备及对比剂

PHILIPS TELE DIAGNOST 900 数字化多功能胃肠机 (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 。 造影设备:YLD-200 输卵管通液诊疗仪 (产品编号YLDO25EO590041H, 珠海亿立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 对比剂: 碘油 (10 ml/盒, 40%, 国药准字H31021603,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碘海醇 (50 m L:17.5 g (I) , 国药准字H10970326, 杨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江苏省泰州市) 。

1.3 造影方法

全部检查选择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 嘱患者排空膀胱, 取截石位仰卧于X线床, 常规消毒完毕后, 将双腔球囊导管插入宫腔, 向球囊内注入1~3 ml气体, 回抽导管封堵宫腔内口, 导管另一端连接通液仪器推注造影剂10 m L, 通液仪电压输入Ac-220V, 额定功率为40VA, 阻塞的感知压力为 (50 ±0.5) KPa, 抽取造影剂 (碘油或碘海醇) 10 m L, 固定于推注泵上, 注药流率约0.24~0.59 m L/s。 隔室动态观察子宫输卵管充盈相;当发现造影剂逆流时即停止造影。 碘油造影24 h后再摄盆腔片一张, 碘水造影20 min后再摄盆腔片一张观察对比剂在盆腔内扩散情况。

1.4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发生造影剂逆流的病例数以及逆流的类型。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发生逆流的病例数比较

508 例研究对象共计有50 患者发生了造影剂逆流, 占9.84%, 其中采用碘油进行造影的研究组发生逆流的患者33 例, 占12.94%, 采用非离子型碘水造影的研究组发生逆流的患者17 例, 占6.7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50,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研究对象发生逆流的类型比较

采用碘油造影中发生淋巴逆流的有21 例, 占63.64%, 发生静脉逆流的4 例, 占12.12%, 发生混合逆流有8 例, 占24.24%;采用非离子型碘水造影中发生淋巴逆流的有7 例, 占41.18%, 发生静脉逆流的6 例, 占35.29%, 发生混合逆流有48 例, 占23.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随着人们性观念的改变, 各类性传播疾病也日益增多, 由此而导致的不孕不育的发病率也是逐年上升[5]。 有研究结果显示[6], 由于女性输卵管异常而导致的不孕不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要对不孕不育进行确诊, 就需要对女性的输卵管进行检查, 而输卵管检查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输卵管造影, 造影以后可以更为详细的看到输卵管的内部形态[7]。 子宫输卵管造影发生对比剂逆流是指注入的对比剂经异常途径进入子宫肌层及盆腔淋巴、血管而回流至循环系统[8]。 常见的造影剂逆流类型主要有一下3 种:淋巴逆流、静脉逆流、混合逆流 (淋巴逆流和静脉逆流同时出现) 。 有研究证实造成造影剂逆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子宫输卵管有严重的炎症、结核、糜烂等病变;患者在造影前已经进行了别的宫腔侵入性操作; 有的患者子宫有较为严重的畸形;进行造影的时间太早, 患者月经后子宫内膜尚未完全修复;在进行造影时, 注入造影剂的压力过大或者速度太快;造影剂本身的问题[9]。 当前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的造影剂是碘化油和非离子型碘水。 造影剂作为影像检查必备的药物, 能够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有学者[10]认为良好的造影剂应该具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特点。 碘化油的特点是显影图像清晰度较高, 缺点是因为黏稠度较高而容易导致血管栓塞, 同时容易引起逆流;非离子型碘水的特点是黏稠度小, 能够迅速被身体吸收, 不容易引起血管栓塞, 缺点是显影图像清晰度没有碘化油高。 该研究结果显示, 508 例研究对象共计有50 患者发生了造影剂逆流, 占9.84%, 其中采用碘油进行造影的研究组发生逆流的患者33 例, 占12.94%, 采用非离子型碘水造影的研究组发生逆流的患者17 例, 占6.7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50, P<0.05) , 说明碘化油引起的逆流明显要高于非离子型碘水。 在逆流类型方面, 两组造影剂并无明显差异。 张仕状等[11]的研究过显示, 40%的患者在使用碘化油作造影剂时, 会有不良反应。在使用碘化油作造影剂时, 需要对患者进行过敏实验, 否则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 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同时需要拍摄两张片, 患者需要连续连天来医院进行检查, 浪费大量时间。 而使用非离子型碘水进行检查时, 不需要作碘过敏实验, 相对来说是一种安全的造影剂, 对患者的刺激作用也较小, 方便医生使用, 同时造影时间也较短, 不会给患者造成时间上的不方便。

综上所述, 碘化油的优点是显影图像清晰度较高, 缺点是副作用多, 非离子型碘水虽然图像清晰度不及碘化油, 但是副作用少, 因此临床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造影剂。

参考文献

[1]黄淸贵.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150例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 2012, 24 (6) :7.

[2]陈冬梅, 谢梅青, 李春花.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 2011 (1) :81-84.

[3]张传香, 杨汉生, 符英华.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 :81-82.

[4]张大鹏.X线透视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不孕症的应用价值[J].中国性科学, 2012, 21 (9) :15-16.

[5]周云保.腹腔镜与宫腔镜联用诊治女性输卵管不孕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 2012, 21 (11) :33-35.

[6]李翠英.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不孕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7) :902-903.

[7]许观照, 徐晶, 王静.6%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126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学, 2011, 51 (6) :65.

[8]黄永娣, 钟湘莲, 邹有丽, 等.8237例不孕症子宫输卵碘化油造影结果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2, 33 (11) :1134.

[9]温培谱.不孕症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189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 (2) :139-140.

[10]代燕增.优化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13, 20 (12) :1290-1292.

非离子型造影剂 篇5

离子型碘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是无色透明或微黄色的水溶液, 黏稠度高, 渗透压高, 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不良反应常见, 使用前应作过敏试验[1]。现对其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1年8月-2011年7月进行排泄性尿路造影4038例, 发生轻度过敏反应42例, 重、度过敏反应8例。其中男23例, 女27例;年龄18~65岁。

1.2 不良反应表现

(1) 轻度反应:面色潮红、结膜充血、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轻度荨麻疹等。 (2) 中度反应:眼睑、面颊、耳部水肿, 胸闷、气急、反复呕吐, 较重荨麻疹, 轻度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 轻度和暂时性血压下降等。 (3) 重度反应:主要包括惊厥、休克、昏迷等。

2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2.1 预防措施

(1) 营造愉快检查气氛, 向患者说明注射碘造影剂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详细询问并记录有无过敏史。对高敏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2) 做好检查过程中过敏反应的观察和备齐急救药品、物品及器材。熟练掌握急救知识,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 抢救工作应按抢救预案有条不紊地进行。重度反应通知医疗机关及相关科室共同处理。 (3) 碘造影剂使用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碘过敏试验阴性的情况下, 先检查药物名称, 查看药液质量, 在进行静脉注射时一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2]。 (4) 对于择期检查的患者, 应当在检查前7d内查血清肌酐, 2次使用碘造影剂间隔时间>7d。 (5) 排泄性尿路造影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的注意事项。对高敏患者或有既往史者应劝其放弃检查, 对所有的检查患者让其签字备案。在注射碘造影剂前先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对抗过敏、休克[2]。并密切观察用药各种不良反应, 以顺利完成检查;为了预防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 尿路造影完毕应嘱患者在休息室观察15~20min。发联系卡, 告知患者离院后如有不适及时反馈, 确保患者安全。

2.2 护理对策

2.2.1 轻度反应:

口服地塞米松片1~2片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 并告知患者大量饮水, 加快药物排泄, 以减轻症状。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待患者症状消失后方可离开并告知其注意事项。

2.2.2 中度反应:

应立即停止注药, 脱离过敏源, 继续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 吸氧, 测血压、心率、脉搏。待症状缓解, 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区域, 并继续治疗, 同时给予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直至患者症状消失, 详细记录抢救过程。

2.2.3 重度反应:

立即停止检查, 就地抢救, 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静脉通畅, 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迅速汇报机关请求并通知相关科室参加抢救。遵医嘱对血压下降者给予升压药, 心跳骤停者行心外按压,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行气管切开。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 并做好记录, 待病情稳定后尽快送往相关科室继续观察治疗。

3小结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 积极的观察和预防是减轻和减少碘过敏反应的有效措施。及时、正确的抢救措施是治疗碘过敏反应的必要手段, 是保证影像扫描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 通过对影像扫描中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观察和护理, 使增强注射患者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减少。虽然这样, 在护理工作中还要提高警惕, 严格执行护理治疗工作中的规章制度, 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剂量, 严密观察、记录, 不断学习、了解护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动向。

参考文献

[1]徐霖, 陈平有.现代介入放射学基础与临床应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生活方式依从性下一篇:液相色谱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