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公司

2024-08-12

商品混凝土公司(精选12篇)

商品混凝土公司 篇1

1 前言

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已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而商品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自2003年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以来, 混凝土商品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有关方面统计, 2011年, 我国商品混凝土公司有5500余家, 总产量达14.2亿m3。2011年9月商务部发布的《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到2015年, 全国商品混凝土使用量达到22亿m3, 比2011年增加5.8亿m3, 由此看来, 商品混凝土行业在未来5~10年中仍然是高速增长的。

2 江西省商品混凝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江西省第十一届人代会常务委员会2008年5月29日通过并颁布《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以来, 江西省商品混凝土发展较为迅速, 到2011年底, 江西省商品混凝土供应量达到2473.89万m3, 同比增长30.4%;共有商品混凝土公司193家, 同比增长59.5%;全省已有73个县 (市) 建立了商品混凝土公司, 建设率达到90.1%。《江西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 全省商品混凝土供应量达到3200万m3, 实现县级城市城区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并向乡镇一级政府发展, 行业发展势头十分看好。

为规范商品混凝土公司, 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条例规程进行管理。江西省工信委颁发了《江西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江西省散预办也发布了《江西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对商品混凝土公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相对全国来说, 江西省商品混凝土应用较晚, 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 本省各地市发展也极为不平衡, 南昌、九江、新余等城市商品混凝土发展走在全省的前列, 公司规模、质量控制水平也相对较高, 而吉安、景德镇等地相对落后, 并存在盲目建站的现象。

商品混凝土以及泵送施工的应用, 相对于以前自拌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的大流动性、大坍落度、高水泥浆与骨料比、较大的砂率以及较小的粗骨料粒径, 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几率;由于我省各商混公司生产控制水平参差不齐, 质量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再加上商品混凝土在施工应用过程中不能严格规范化, 导致商品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十分普遍, 也是目前各商混公司最为头疼的问题。

3 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是商品混凝土公司最重要的工作, 一旦质量出现问题, 不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给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商品混凝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其管理相对比较粗旷, 我省商品混凝土公司能通过ISO认证的并不多, 但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十分有必要。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制定质量控制流程, 明确每个人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 颁发质量考核细则, 才能使质量管理意识深入人心, 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使公司产品质量真正上台阶。

4 商品混凝土公司质量控制措施

4.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扎扎实实的把握好原材料的进货质量, 才能配制出质量稳定、性能优异的混凝土, 因此, 商品混凝土公司必须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检测人员和完善的检测仪器设备。我省质监局和建设厅都要求商品混凝土公司实验室要取得CMA检测资质, 其最大意义就是要求实验室除要建立起与之适应的管理体系外, 还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过硬的检测能力。由于商品混凝土公司原材料入库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一般是先入库再检验, 有时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还没有出来就已经用于生产中, 因此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是关键。在选择原材料厂家时, 必须将质量优、信誉好、生产规模较大的公司列为首选。

4.1.1 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凝材料, 不但是力学性能的保证, 而且是耐久性能的保证, 水泥质量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最终性能, 因此, 水泥生产厂家及品种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就目前我省商品混凝土公司现状来说, 基本上是使用大型水泥集团公司所生产的旋窑PO42.5MPa水泥, 其质量的稳定性大都能得到保证。水泥必须按批次进行检验, 日常检验项目为:比表面积、胶砂强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以及凝结时间等, 必要时还要进行化学成份的检验。由于水泥入库温度一般在70℃以上, 过高的水泥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带来隐患, 建议每条生产线配置两个水泥储存罐, 且基本上保持饱和状态, 以免当混凝土生产任务大时水泥现进现用。

4.1.2 矿物掺合料质量控制

现代商品混凝土对矿物掺合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使用适量的矿物掺合料一方面可以降低水泥用量, 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 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另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工业废渣综合利用,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我省商品混凝土公司基本上是使用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和利用钢厂粒化高炉矿渣磨细的矿粉。然而粉煤灰的供应受到电厂发电量的大小影响, 经常是供不应求。今年以来, 二级粉煤灰的价格持续走高, 甚至接近于矿粉的价格, 这是不正常的现象。由于利益的驱动,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以劣质粉煤灰甚至是稻草灰、草木灰、窑灰等假冒二级粉煤灰进行销售, 给商品混凝土公司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 从某种情况上来说, 对粉煤灰的控制还要严于其它原材料, 对于来源可靠、质量稳定的粉煤灰按批次进行常规检验:烧失量、需水量比、细度、三氧化硫及含水量等;对于临时从外面进购的粉煤灰除上述检验项目外, 还要检验其安定性、活性指数以及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合格后才能入库。对于矿粉, 一定要选用S95级或以上级别, 按批次进行比表面积、流动度比及活性指数等项目的检验。

4.1.3 减水剂质量控制

减水剂是商品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第五组分, 它可以减少用水量从而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人将混凝土中的减水剂比喻成菜中的盐, 用量很小但作用很大, 用量合适就成美味佳肴, 反之菜的质量下降甚至不能下咽, 因此减水剂的质量控制是极其重要的。目前我省商品混凝土公司使用的减水剂都是复合型的, 集减水、泵送、缓凝 (早强) 保水等功能于一体, 就其种类来说无非是聚羧酸类、萘系和脂肪族类。聚羧酸类是减水剂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着其它类减水剂无可比拟的性能优势, 而且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 应该成为商品混凝土的首选材料。

减水剂每次进货都要进行检验, 其主控项目为:PH值、含固量、密度、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及含气量等。很多搅拌站为了检验方便, 常用砂浆减水率或净浆流动度来代替减水率的检验, 在GB8076-2008中已经没有了这两项检测方法, 再者由于大量掺合料的应用, 这两项检验方法难以真实反映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相容性。凝结时间差也是外加剂的重要指标, 尤其是在气温高或者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时, 较长的初凝时间是保证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前提, 但过长的凝结时间不仅影响施工进度, 还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

4.1.4 细骨料质量控制

由于江西境内有长江、赣江等河流, 因此, 商品混凝土公司基本都采用河砂, 来源广泛且基本稳定, 其进货检验主控项目为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密度、吸水率和云母含量。颗粒级配是河砂的一个重要指标, 砂子过细或过粗都会给混凝土造成不利影响, 而含泥量、泥块含量判断砂品质的关键指标, 必须严格进行检验。砂的含水率直接影响施工配合比, 因此, 砂堆场应有遮棚, 分区堆放, 严禁现进现用。

4.1.5 粗骨料质量控制

我省商品混凝土公司使用的粗骨料基本上是碎石和卵石两种。碎石相对好控制一些, 因为碎石场一般会将碎石分为5~10mm、10~20mm和10~31.5mm三种, 商品混凝土公司可以根据三种规格按比例进行配制, 容易得到所要求的连续粒级。而卵石供应基本上是混合石, 难以满足连续级配要求, 因此也建议要求卵石场按5~20mm和20~40mm两种进行供应, 由商品混凝土公司按比例配制得到连续级配的卵石。其它进货主控项目为含泥量、泥块含量、密度、吸水率和压碎值指标。石的含水率也直接影响施工配合比, 因此, 石堆场应有遮棚, 分区堆放, 严禁现进现用。

4.1.6 其它外加剂质量控制

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 往往需要添加其它种类外加剂。目前在江西市场应用广泛的是防水剂、早强剂等, 尤其是抗裂防水剂应用最为普遍。目前很多商品混凝土公司技术人员对抗裂防水剂认识不够全面, 单纯从防水角度考虑, 认为调整配合比也可以满足工程的抗渗要求, 因此认为防水剂可加不可加, 也未对防水剂的质量进行控制。混凝土抗裂才是抗渗的前提,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才是关键, 尤其是地下超长结构。因此抗裂防水剂进货检验不能全部按防水剂指标检验, 而应以限制膨胀率为重点。

4.2 配合比设计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按JGJ55-2011进行, 但各商品混凝土公司原材料性能差异很大, 因此各自的配合比相差较大。总的来说, 配合比设计原则应从质量可靠化、施工便利化、成本经济化三个方面来考虑。

4.2.1 质量可靠化

质量可靠化是配合比设计的前提和依据, 合理的配合比不但要考虑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要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有些搅拌站迫于市场竞争产品价格的不但下降而原材料成本的不但上升的压力, 有时会以牺牲质量来谋取利润。如C30的混凝土生产不会按配制强度38.3MPa的配方, 而按28天强度仅能达到30MPa的配方生产, 并寄望于后期强度的增长。由于生产控制过程难以完美化、水泥用量最低化及矿物掺合料的超量应用, 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大大下降。因此, 严格按照JGJ55-2011, 并考虑到不同部位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极其重要的。

4.2.2 施工便利化

商品混凝土出厂之后浇筑到施工部位有自卸、天泵、地泵、水下灌注等多种施工方式, 每种施工方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也不一样。尤其是大型地下结构或高层建筑需要地泵按管时, 泵管经常长达百米以上, 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商品混凝土公司应针对不同的施工方式做好各种配合比, 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4.2.3 成本经济化

效益是商品混凝土追求的最终目标, 混凝土配比中原材料成本往往占到产品总成本的60%以上, 因此, 以合格的掺合料取代适量的水泥, 选用高减水率的减水剂降低用水量从而降低胶凝材料总量是优化配合比从而节约成本的主要途径。

5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公司相对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最大优势是操作自动化, 计量精确, 搅拌均匀, 但其过程控制是重中之重。操作员应该严格培训后才能上岗, 熟悉操作系统和程序, 并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质检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设计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的不同之处是骨料的含水率有变化, 生产前应对料场的骨料进行含水率测定, 并根据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操作员在输入配合比后应得到质检员的确认才能投入生产, 并密切注视料仓的下料误差, 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排除。实验室应按国标要求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工作, 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6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与其它商品不同, 混凝土的最终质量涉及到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方面, 尤其是与施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商品混凝土公司在抓好内部质量管理时更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6.1 运输途中质量控制

运输途中不得加水, 这是多个标准规范特别强调的事项。搅拌车在装料后不允许冲洗下料斗, 只有在卸完料后才能对下料斗进行清洗, 且应将进入搅拌罐中的水反转出。每辆搅拌车最好配置2公斤左右减水剂以免运输途中出现意外时间过长混凝土工作性能下降时进行二次添加。搅拌车每次卸完料后不得用水冲洗尾料, 以免少量混凝土离析造成质量问题, 也容易堵管。

6.2 施工浇筑的质量控制

作为商品混凝土公司技术人员, 不仅要精通混凝土相关知识, 还要对简单的结构设计、施工规程进行了解, 比如钢筋的配置、模板的支撑和安装、后浇带 (伸缩缝) 的设置等等, 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施工。

裂缝是混凝土的难冶之症, 而且在天气炎热、气候干燥的时候更为常见, 尤其是楼板裂缝, 轻则渗水, 重则影响结构安全, 裂缝问题一直困绕着施工单位和商品混凝土公司, 为裂缝的原因纠纷不断。实践表明, 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前进行二次抹压, 然后进行白色薄膜覆盖, 到终凝后撤去薄膜洒水养护是控制板面结构混凝土裂缝行之有效的办法。

6.3 养护的质量控制

有专家将新拌混凝土比喻成初生婴儿, 本身抵抗能力很弱, 只有精心呵护、正确保养才能健康成长, 这比喻十分的贴切。然而,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制约往往会忽视保养问题, 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商品混凝土公司应根据施工部位提出合理可行的保养措施供施工单位参考并进行不定期跟踪, 协助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7 结语

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质量涉及到诸多方面。混凝土结构质量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商品混凝土公司共同把关, 各个环节紧密合作, 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我省商品混凝土公司更是要强化管理, 苦练内功, 将质量管理当做第一要素来抓, 切切实实的保证产品质量, 才能适应行业发展前景, 为建设工程造福。

摘要:混凝土商品化已成为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本文着眼于江西省商品混凝土公司的实际情况, 从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进行阐述, 力求使我省商品混凝土公司形成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 以确保产品质量。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公司,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德云.浅谈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管理.安徽建筑.2002.S1.

[2]康喜琴.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

商品混凝土公司 篇2

第一章 总则

为保障汽车行驶安全,预防交通事故、降低汽车的使用成本,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使车辆更好地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结合公司及×××交通地域的经济特点,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依据我对及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泵车班、罐车班。

2.车队(班、组)要全面贯彻“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定期保养、计划修理”的原则。努力提高车辆的完成率、出车率。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运输任务。

第二章 科学管理

1.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车队的经济管理、计划配件、燃料等合理库存。建立油料、配件、轮胎等的进出库手续和交接、保管使用制度,做到账账、帐货相符,节约开支,增加积累。

2.加强车辆的技术检查,车队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专业的汽车修理、技术人员。负责对车辆技术状况的检查。

3.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交通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把安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对驾驶员、维修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定期的进行安全例会和安全竞赛活动。4.发生事故要认真追查,严肃处理。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清不放过;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情节严重的应根据情况分别给予经济制裁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 汽车驾驶员的资格管理

1.泵车、罐车是公司重要的生产工具,为确保汽车运行安全及车况良好,汽车队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负责人,对汽车驾驶权实行资格认定。严格履行公司对于用人的资格审查制度,必须身体健康,手续(资格)齐全,拥有6年以上驾龄,熟悉汽车的日常使用、保养常识。

2.全体驾驶员、车辆实行动态管理。管理干部能上能下;驾驶员实行末位淘汰制。对驾驶员每年违章6次以上或发生严重责任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将进行改职或辞退。对新应聘的驾驶员,必须经车队负责人及公司机关职能人员对其驾驶技术进行严格考察后予以认定。

第四章 汽车使用调配

1.坚持合理调配车辆的原则,努力降低汽车费用。

2.汽车队实行定车、定人,驾驶员一般三车四人的编制,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适当的修理人员。

3.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出事前、行驶中、收车后的检查,特别是长途行车(罐车、泵车)前,对车辆进行仔细检查,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使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4.未经主要负责人同意不得随意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否则后果自负。

5.每台泵车、罐车驾驶员,每月对车辆的车况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表,内容包括工具、证件、车辆防冻液、轮胎等。如有异常应立即排除、杜绝汽车带病上路。

6.汽车管理人员定期在汽车履历表中填写每辆车的运行记录,并及时上报公司有关部门。

7.如两名以上驾驶员共同驾驶一辆汽车,该主车司机应做好交车记录。如发现有电子测速、违章现象,根据记录数据由当事人自行处理。司机交接汽车时,应对车况作出检查,并在交接记录上签字。

第五章 汽车维修维护

1.汽车驾驶员负责,汽车日常的维护保养,车队管理员负责填写维护台账。

2.为便于管理,公司应在当地固定选择信誉好、技术实力较强的一家维修厂。该维修厂修理价格不应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维修汽车关键部位(发动机、地盘、变速器等)时应采用原厂配件。一般小修应在公司内部进行小修。

3.汽车在本地出现故障后,预计费用在200元以下(含交通肇事)。汽车队可自行决定修理,但应做好记录。如预计费用在200元以上(含交通肇事)驾驶员可电话报告汽车队负责人及交警大队并保护现场。

4.汽车队应对本车队汽车历次故障及维修情况,在汽车履历薄中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健全设备运行技术。安全档案等。

5驾驶员应加强学习,结合公司特种车辆的实际状况。及时补充新型车辆的技术资料、驾驶车辆时小心谨慎,爱护车辆。如因车辆损坏,车队将报告公司追究驾驶员及汽车队主要负责人的责任。6.汽车费用管理:汽车队的各项费用(油耗、保养修理、保险、车船税、审车费)全部由公司自行承担。汽车队每月对各项费用作出书面统计,上报公司。

第六章 车队安全操作规程

搅拌车驾驶员操作规程

搅拌车驾驶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程序:

一、装料

1.驾驶员装料前必须做到“三看一排”,即:看燃油是否充足、看仪表是否正常、看机械是否正常、排除搅拌桶内积水。

2.按生产调度指令到指定地点装料,装料时应将操作杆置于装料位置。

3.在搅拌站铃声响起后方可将车开出,同时将操作杆处于搅拌位置,须锁定驾驶室内操作手柄,卸料溜槽必须锁紧并固定在右侧位置。经公司试验室检验员检验完砼料并在发货单上加盖“检验” 印章后,方可出厂运送至工地。

二、运送

1.在运送途中,搅拌罐应保持3-6转/分的慢速运转。2.在正常搅动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50km/h。在转弯时不要太急,同时转弯速度不大于15km/h,否则有翻车危险。空车时速不得超过60km/h。

3.当塌落度损失过大时,可在符合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要求的条件下适量加水,但此项工作必须由试验室技术人员完成。除此之外,严禁往搅拌罐内加水。

三、缷料

砼运送到现场后,由现场调度或工地负责人安排依次进行缷料,在砼搅拌运输车给砼泵喂料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喂料前,中高速旋转拌筒20-30秒,使混凝土拌合均匀。2.喂料时,反转缷料应配合泵送均匀进行,且应使混凝土保持在集料斗內高度标志线以上。

3.中断喂料作业时,应使拌筒低速搅拌混凝土。

4.缷料要彻底,避免浪费。在喂料完毕后,如不在装料或间隔较长时间﹙4小时以上﹚及时清洗搅拌罐内,排尽积水。

5.上述作业,应由本车驾驶员完成,严禁非驾驶员人员操作。6.在缷料完毕后,持工地负责人签字的发货货票返回。7.回站后及时将发货票交调度室保存。

四、安全要求

1.装料时切忌搅拌罐反转。2.裝料后检查溜槽是否有余料。3.行驶中注意安全。

4.缷完料后清冼溜槽及轮胎,以免将杂物带上公路。

五、车辆维护

驾驶员应对砼车机械部分及时保养,以保持正常运转。每周给托轮油咀加注一次高压油脂,每班给托轮轨道加一点含石墨或硫化钼润滑脂。每周润滑一次油泵传动轴。

混凝土泵车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混凝土泵车在工作时能达到规定的技术状态、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必须认真执行其使用的维修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混凝土泵车作业的安全性,避免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安全操作规程。

1、场地选择。应尽可能远离高压线等障碍物。

2、作业前的检查。操作台的电源开关应位于“关”的位置;混凝土排量手柄及搅拌装置换向手柄应位于中位。

3、支腿操作。混凝土泵车应水平放置,支撑地面应平坦、坚实,保证工作过程中不下陷。支腿能稳定可靠地支撑整机,并能可靠地锁住。

4、臂架操作。臂架由折叠状态伸展或收回时,必须按照规定顺序进行。臂架的回转操作必须在臂架完全离开臂架托架后进行。在处于暴风雨状态或风力达到8级或8级以上时(风速16~17m/s),不得使用臂架。臂架绝对不能用于起重作业。

5、泵送作业。当开始或停止泵送时,应与在末端软管处的操作人员取得联系;末端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m,而且不准弯折;在拆开堵塞管道之前,应反泵2~3次,待确认管道内没有剩余压力后再进行拆卸。

6、作业后的检查。臂架应完全收回在臂架支架上;支腿也应完全收回,并插入锁销。操作台的电源开关应处于“关”的位置。

7、蓄能器内只能冲入氮气,不能冲入氧气、氢气等易燃及爆炸危险的气体。

8、紧急关闭按钮。混凝土泵车上有一系列紧急关闭按钮,分别设置在支腿控制阀、有线和无线遥控系统及控制箱上,如遇有紧急情况,只需按下其中的某一个紧急关闭接或就可关闭机器。如果紧急关闭按钮发生故障,在突发危险情况时就不能迅速关闭机器。因此,在每次开始工作之前,必须检查紧急关闭按钮的功能。当紧急关闭按钮被按下时,机器的电动系统即被切断,导致电磁阀等关闭。如果液压系统产生泄漏,会造成如布料杆下沉等故障现象,此情况不能用按紧急关闭按钮的方法来解决。

二、使用要点

1、混凝土泵车的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2、所泵送的混凝土应满足混凝土泵车的可泵性要求。

3、混凝土泵车泵送工作要点可参照混凝土泵的使用。

4、整机水平放置时所允许的最大倾斜角为3°,更大的水平倾斜角会使布料的转向齿轮超载,并危及机器的稳定性。如果布料杆在移动时其中的某一个支腿或几个支腿曾经离过地,就必须重新设定支腿,直至所有的支腿都能始终可靠的支撑在地面上。

5、为保证布料杆泵送工作处于最佳状态,应做到:①将1节臂提起45°。②将布料杆回转180°。③将2节臂伸展90°。④伸展3、4、5节臂并呈水平位置。若最后一节布料杆能处于水平位置,对泵送来说是最理想的。如果这节布料杆的位置呈水平状态,那么混凝土的流动速度就会放慢,从而可减少输送管道和末端软管的磨损,当泵送停止时,只有末端软管内的混凝土才会流出来。如果最后一节布料杆呈向下倾斜状态,那么在这部分输送管道内的混凝土就会在自重作用下加速流动,以至在泵送停止时输送管道内的混凝土还会继续流出。

6、泵送停止5min以上时,必须将末端软管内的混凝土排出。否则由于末端软管内的混凝土脱水,再次泵送作业时混凝土就会猛烈的喷出,向四处喷溅,那样末端软管很容易受损。

7、为了改变臂架或混凝土泵车的位置而需要折叠、伸展或收回布料杆时,要先反泵1~2次后再动作,这样可放置在动作时输送管道内的混凝土落下或喷溅。

混凝土泵安全操作规程

一、混凝土泵应安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周围不得有障碍物,在放下支腿并调整后,应使机身保持水平和稳定,轮胎应锲紧。

二、泵送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泵送管道宜直线敷设;

2、垂直泵送管道不得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应在垂直管前端加装长度不小于20m的水平管,并在水平管近泵处加装逆止阀;

3、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应在输出口上加装一段水平管,其长度不应小于倾斜管高低差的5倍。当倾斜度较大时,应在坡度上端装设排气活阀;

4、泵送管道应有支承固定,在管道和固定物之间应设置木垫作缓冲,不得直接与钢筋或模板相连,管道与管道间应连接牢靠;管道接头和卡箍应扣牢密封,不得漏浆;不得将已磨损管道装在后端高压区。

5、泵道管道敷设后,应进行耐压试验。

三、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应按出厂规定,满足泵机可泵性的要求。

四、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泵机各部螺栓紧固,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在正确位置,液压系统正常无泄漏,液压油符合规定,搅拌斗内无杂物,上方的保护格网完好无损并盖严。

五、输送管道的管壁厚度应与泵送压力匹配,近泵处应选用优质管子。管道接头、密封圈及弯头等应完好无损。高温烈日下应采用湿麻袋或湿草袋遮盖管路,并应及时浇水降温,寒冷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

六、应配备清洗管、清洗用品、接球仪及有关装置。开泵前,无关人员应离开管道周围。

七、启动后,应空载运转,观察各仪表的指示值,检查泵和搅拌装置的运转情况,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作业。泵送前应向料斗加入10L清水和0.3m3的水泥砂浆润滑泵及管道。

八、泵送作业中,料斗中的混凝土平面应保持在搅拌轴轴线以上。料斗格网上不得堆满混凝土,应控制供料流量,及时清除超粒径的骨料及异物,不得随意移动格网。

九、当进入料斗的混凝土有离析现象时应停泵,待搅拌均匀后再泵送。当骨料分离严重,料斗内灰浆明显不足时,应剔除部分骨料,另加砂浆重新搅拌。

十、泵送混凝土应连续作业;当因供料中断被迫暂停时,停机时间不得超过30min。暂停时间内应每隔5~10min(冬季3~5min)作2~3个冲程反泵——正泵运动,再次投料泵送前应先将投料搅拌。当停泵时间超限时,应排空管道。

十一、垂直向上泵送中断后再次泵送时,应先进行反向推送,使分配阀内混凝土吸回料斗,经搅拌后再正向泵送。

十二、泵机运转时,严禁将手或铁锹伸入料斗或用手抓握分配阀。当需在料斗或分配阀上工作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和消除蓄能器压力

十三、不得随意调整液压系统压力。当油温超过70℃时,应停止泵送,但仍应使搅拌叶片和风机运转,待降温后再继续运行。

十四、水箱内应贮满清水,当水质混浊并有较多砂粒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十五、泵送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不得调整、修理正在运转的部件。

十六、作业中,应对泵送设备和管路进行观察,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对磨损超过规定的管子、卡箍、密封圈等应及时更换。

十七、应防止管道堵塞。泵送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控制好坍落度;在泵送过程中,不得中途停泵。

十八、当出现输送管堵塞时,应进行反泵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当反泵几次仍不能消除堵塞,应在泵机卸载情况下,拆管排除堵塞。

十九、作业后,应将料斗内和管道内的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等进行冲洗。当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进气阀不应立即开大,只有当混凝土顺利排出时,方可将进气阀开至最大。在管道出口端前方10m内严禁站人,并应用金属网篮等收集冲出的清洗球和砂石粒。对凝固的混凝土,应采用刮刀清除。

二十、作业后,应将两侧活塞转到清洗室位置,并涂上润滑油。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应复位。液压系统应卸载。

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汽修工作业时,必须用千斤顶顶起汽车,应釆取以下措施: 1.在汽车两侧的车轮下加上轮挡。轮挡应塞牢,以防汽车移动。2.用千斤顶顶起汽车,在汽车两侧用坚固的三脚架顶住车架。3.始终用坚固的三脚架顶住汽车,直到维修作业完毕。

二、翻起驾驶室后,必须将安全销插入驾驶室撑杆,以防止驾驶室突然倒下。维修发动机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而烫伤身体。发动机运转时应特别注意身体远离发动机皮带、风扇等动转部位,防止各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在拆缷或安装重件,如发动机,变速箱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1.检査物件的重量,采用能承受该重量的钢丝绳。

2.如果物体上没有规定的吊环,可用钢丝绳捆住物件,但应考虑到物件的平衡。

3.工作时必须站在安全位置,做到即使钢丝绳松脱,吊起的物件落下也不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四、在进行电气系统维修前,应先脱开蓄电池的负极以防短路和烧损,在进行电弧焊时,更应注意安全:

1.把起动机开关转到关闭位置; 2.脱开蓄电池负极端子; 3.脱开控制器连接器; 4.脱开车辆所有接地点;

5.盖上车辆可能会被焊接火花损伤的所有部分; 6.将电焊机负极电缆接到汽车上,尽可能靠近焊接位置; 7.根据要焊接的部分调整焊接电流。

五、在维修各种输油管路时,不能用嘴吸吹燃油管道,如需检查油管是否畅通,可用压缩空气或打气筒进行检査。

六、维修房间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沾过燃油的棉纱,破布等废物要集中处理,以免引起火灾。砂轮机、钳台附近不准放置气油盆,汽油必须用有盖的容器盛装。使用钅焊作业时氧气乙炔瓶应保持距离放置。维修房间內配备灭火器具。

七、维修人员必须坚持正确使用劳保防护用品,才能进行维修作业。

八、维修作业结束后,必须清扫、整理作业现场。

第七章

结合我公司汽车队在×××区域的交通道路的特点,特种车型及同行业在车辆管理及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对车辆及驾驶员的各项考核(油耗、配件、维修)等费用。待公司正式运营后逐一完善。如:GPS卫星定位,防止“放油”等车辆的不定时的巡查等。

商品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篇3

摘要:商品混凝土已推广多年,但一些质量通病仍困扰着我们,笔者就几年生产和施工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和讨论。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 质量通病

1 裂纹问题

商品混凝土裂纹,特别是梁板裂纹始终是大家十分头疼的事情,现就裂纹的种类,产生原因和防治办法作以下分析:

1.1 沉缩裂纹

商品混凝土早期沉缩裂纹往往出现在梁板结构浇注后几小时,多数沿钢筋开裂,长度10cm~100cm,宽度0.1mm~1mm,也有宽达1cm的贯穿性裂纹.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板面上部钢筋保护层偏小、混凝土搅拌用水量大、坍落度偏大,混凝土沉降收缩导致裂纹产生。

防止此类裂纹产生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搅拌用水量,在满足泵送前提下,尽量降低钢板结构混凝土砂率,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混凝土中适量掺入粉煤灰和矿渣微粉。

1.2 混凝土干缩裂纹

春季大风天,夏季高温、久不下雨,空气相对湿度较小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剧蒸发,形成很大的混凝土内外湿度梯度,混凝土表面在很大的拉应力作用下而被拉裂,这种裂纹上宽下窄,施工风口处、高层建筑楼板尤为多见。

防止此类裂纹的措施是:改变传统观念,混凝土浇筑后及“早”养护,减少混凝土内外湿度梯度。商品混凝土施工对环境湿度的要求要比传统现场搅拌混凝土高得多,养护时间也要大大提前,这是预防混凝土干缩裂纹的主要措施。根据笔者近几年来施工摸索,逐渐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即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立即用压力水(水管端插扁头钢管)向空中喷琳水雾,加大空气湿度,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些时千万不要使混凝土表面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当然及时覆盖塑料布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但往往由于施工放线等原因,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当混凝土初凝(表面收水,用手轻按无手印)时,楼板表面开始浇水养护,水流随混凝土强度增长逐渐加大,混凝土终凝时(表面变色),表面宜蓄水养护,这种养护条件大约需要3d,因为3d后水泥桨体中的毛细孔已被水化产物填充的部分孔径变窄,水的蒸发速度已减小,对干燥的敏感性就差了,但浇水养护仍需14d。

除了养护抓“早”外,就要“适时”搓毛抹压,抹压过早起不到消除裂纹的效果,过晚混凝土已终凝,又压不动了,所以抹压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第一遍时普遍抹压,第二遍则应重点寻找裂纹,用木抹子在裂纹处拍打,使混凝土二次液化,愈合裂纹,掌握抹压的“火候”是关键。

1.3 缓凝裂纹

每年春季,北方地区温较低,多见混凝土长时间“数日”缓凝现象,随之出现一种缓凝裂纹,混凝土表面一层硬化膜,下部混凝土未凝结,或脚踩似橡皮土,此种裂纹很难靠抹压愈合,笔者不成熟分析此种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缓凝剂掺量过大,尤其是采用糖作为缓凝剂者,与柠檬酸、木钙比,在相同的剂量下,蔗糖的缓凝作用最大,会造成较长时间缓凝,使用时剂量须严格掌握,春季缓凝(尤其是采用蔗糖缓凝)的混凝土表面接触阳光处较内部先硬化,导致梁板上下硬化速度、化学收缩不一致而开裂。处理此种裂纹靠搓毛拍打比较困难,比较好的办法是用膨胀胶泥(水泥:膨胀剂=9:1)于终凝前搓抹裂纹处并用湿草袋子覆盖养生。

1.4 温度裂纹

此种裂纹一般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浇筑后3天内会放出50%水化热,中部温度达热峰(一般1m~1.5m厚混凝土底板,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浇筑第3天中部温度可达50℃~60℃,甚至更高。)未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由于内外温度梯度过大产生裂纹。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热工计算,采用中低热水泥、矿渣水泥,适量掺入Ⅱ级粉煤灰、微矿粉,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降低热峰值,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施工单位根据测得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温度,确定表面是否需要覆盖保温材料以及保温材料的厚度。

混凝土裂纹应尽力在终凝前消除,一旦形成,最简易的办法是“无压注浆法”。具体步骤是:裂纹清理(可用气管风吹),待裂纹内部清洁干燥后,采用注射器将环氧浆注入(一般3~4次将裂纹注满)。如果贯穿性裂纹,应提前从下面用环氧浆加水泥和成胶泥,将裂纹底部堵塞,待其硬化后再从上部注浆。环氧浆可将裂纹密封,保护钢筋不锈蚀。

1.5 混凝土速凝、假凝

混凝土搅拌后,在运输和砂送过程中,偶而可见假凝或速凝现象,严重者造成运输车或运输泵的损坏,造成速凝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5.1 速凝

水泥熟料加石膏共同磨细时,磨机温度过高,二水石膏脱水成半水石膏。这种半水石膏会造成混凝土速凝。

1.5.2 假凝

水泥生产时采用无水石膏,在外加剂掺入木钙溶液中,无水石膏吸咐木钙能力很强,被吸咐的木钙起了硫酸钙溶解的屏蔽作用,因而硫酸钙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水泥中C3A。不能充分与硫酸钙水化生成钙矾石,而直接与水生成水化铝酸钙,因而引起速凝,此外多羟基碳水化合物和羟基羧酸类外加剂也有与木钙类似的作用,造成混凝土速凝。鉴于以上原因,搅拌站在采用水泥时,应事先对水泥厂生产原料进行调查,不能采用无水石膏、半水石膏、磷石膏等配制的水泥。

2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混凝土搅拌后,经一定时间后,搅拌料逐渐变稠,流动性逐渐变低,称为“坍落度损失”。这将给泵送、浇筑等过程带来很大困难,或混凝土振捣不实,出现蜂窝麻面;或施工现场为满足泵送要求,随意在运输过程中加水,会造成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2.1 造成坍落度损失的原因是:

2.1.1 高温季节混凝土运输和现场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

2.1.2 混凝土早期水化,尤其是含C3A高的水泥,水化消耗部分水分,气温越高水泥反应越快,坍落度损失越快。

2.1.3 新形成的消化产物表面吸附部分水分;

2.1.4 水泥生产采用硬石膏、磷石膏等,由于其溶解速度很慢,水泥水化早期C3A在硫酸根离子不足的液相中水化,造成混凝土迅速稠化,坍落度损失;

2.2 解决坍落度损失的办法是:

2.2.1 采用与水泥匹配的缓凝剂。近几年来,随着外加剂技术的发展,保塑粉日趋取代木钙,其用量可随季节变化,大部分掺量大后,不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而且一般不会造成混凝土成型后长时间缓凝,影响工作进度。

2.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掺加微矿粉、粉煤灰等混合材,根据笔者实际考核,在北方地区,微矿粉混凝土早期强度较粉煤灰混凝土高,坍落度损失较小,取代水泥量大,比较适用。

2.2.3 混凝土中适量引气,不仅提高混凝土保塑性,而且可提高其耐久性、可泵性、抗冻性。

3 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搅拌后其各组分相互分离,而造成不均的自身倾向,称为离析。混凝土离析后在泵送过程中易堵管,爆管,泵送到模板中结构易分层,上部出现砂浆层,造成柱、墙强度不均,或楼板开裂。产生离析的原因是:①高效减水剂掺入过量,混凝土会产生离析,但不会缓凝;②混凝土骨料级配不良,石子过大;③搅拌用水量过大;

商品混凝土公司 篇4

近日, 赣州市方大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 在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水西村动工新建年产60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了国内先进技术, 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可靠性强, 可生产C10至C60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项目建成后, 将是赣州市规模较大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之一。

《江西省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发展条例》和《赣州市中心城区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规定:赣州市中心城区2007年6月1日起禁止在现场搅拌混凝土, 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推广预拌混凝土是为了改善城区环境, 减少建筑粉尘和机械噪音污染, 防止城市下水道阻塞。推广预拌混凝土可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 是对传统建筑业的一项重大改革。

该项目建成运营后, 将有力配合市中心城区落实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规定, 进一步扩大全市散装水泥的应用, 对推动赣州市中心城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品混凝土公司 篇5

混凝土企业是作为建筑原材料(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供应企业,其运营和管理传统上是粗犷型的。采用传统的手工为主的业务管理方式,或者采用不成熟、不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会直接导致企业经营的管理效能低,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空间不大,业务数据统计分析困难,企业成本较高,资源利用率低等现象。这些制约产生的问题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       手工作业多,生产效率不高。缺乏沟通机制,信息沟通不畅。

部门、岗位之间协调性差,业务流程不科学。

业务数据的提取、计算、统计、分析困难、及时性差。重复性消耗多、运行成本高。管理工作量大、辅助工具缺乏。

数据资料统计、查询、管理不方便;实时性、及时性不够。企业决策科学依据不足、决策时间长。各职能部门的资源无法共享,企业资源浪费。

资料准备、生产、归集过程工作量极大,重复性工作多。不能有效地进行多站式、跨地域统一管理。

解决方案

商品砼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协同工作过程,这其中包括以调度、生产、运输、开票为核心的实时性生产经营过程;更有以任务配比、原料试验、试块试验为基础的大量资料准备过程和技术分析评定、资料生成过程;还有以供应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门、财务结算部门为主体的原料供应统计、原料成本计算、司车工作量统计、生产供砼统计、往来结算统计、成本利润分析等统计分析过程。其实选择合适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是关键!

我们认为: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上,要注重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选择服务商时,必须考虑该服务商的行业经验、技术服务能力以及企业的信誉等。

营销管理

销售模块关注客户资料、价格政策、客户信用、应收款的及时、有效的签单等关键业务的管理与控制;整个销售业务处理,包括了工程客户管理、销售合同管理、营销统计管理、合同控制管理。

1.工程客户管理

工程客户管理:记录施工信息,施工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施工单位信用情况;工程客户信息,开工面积,工程名称,工程用量,运输距离,工程性质,工程负责人,联系方式,工程技术要求,工程跟进情况,业务人负责人。保证多个岗位和人员业务信息传递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两个业务员同时跟踪同一工程,规避施工单位信用造成的坏账。

2.销售合同管理

超客户信用业务管控:销售单审核时,自动判断客户信用,超出则进行信用管理审批,从根源上防止坏账呆账的发生。提供销售合同进度管理,全程跟踪合同的执行情况,若有变更,可以通过销售合同补充协议进行说明,生产计划以补充协议为数据源。

调度生产体系

调度生产体系信息系统运行于销售业务部门、生产调度部门和料台生产部门,信息系统在该体系包含以下应用模块: 1.工程订单管理

 

功能说明:管理工程订单合同,实现生产经营业务流初始入口操作 用户交互:录入工程客户信息

  数据传递:供生产调度模块直接使用产生工程客户账户管理结算 报表输出:个别定制

2.生产调度管理

   功能说明:进行生产调度、作为生产经营过程的业务控制中心

用户交互:选择工程客户、录入施工部位等调度信息申请配比控制执行开工、完工查看生产发砼情况 数据传递:向实验室申请配比、进行开盘鉴定、控制生产发砼业务产生工程结算清单

3.发砼统计管理

   功能说明:进行商品砼发货开票

用户交互:接受生产记录、自动生产发货小票、小票任务、车次手工调整不经过生产记录,手工制票

数据传递:接受生产记录作为生产发砼情况分析的基础数据

原料供应体系

原材料供应体系信息系统运行于原料供应管理部门和地中衡计量验收部门,信息系统在该体系包含以下应用模块:

1.收料称重管理

    功能说明:当运输方运货时,记录毛重、皮重,进行原料初步验收 用户交互:选择原料合同,进行收料记录

系统接口:地中衡接口进行称重数据采集,料位计接口读取料位情况,确定收料库位 报表输出:原料收料流水表,个别定制

2.收料汇总

  功能说明:选择日期范围、原料品种、供应商等执行查询混凝土公司原料进库详细数据 数据传递:接受原料供应业务相关数据

 报表输出:原料收料统计表、运输方供应统计表、执行情况统计表,个别定制

试验质检体系

试验质检体系信息系统运行于试验室部门、质检部门,信息系统在该体系包含以下应用模块:

1.原材料试验

    功能说明:进行原料复试试验管理

用户交互:选择原料品种,对原料复试批次进行试验数据录入。自动确定关联的碱含量和氯离子检测报告

数据传递:接受原料批次管理模块的材料复试请求向配比提供批次关联的试验数据 报表输出:个别定制,各种原料试验报告在生产配比模块关联配比单输出

2.混凝土试验管理

   功能说明:商品砼试块养护28龄期(通常)后,进行抗压抗渗等试验,记录试验数据

用户交互:自动生成抗压抗渗等试验记录,录入荷载数据,系统计算抗压折合值。打印试验报告、查询打印试验记录

报表输出:混凝土抗压抗渗等试验报告,混凝土抗压抗渗等试验记录表,个别定制

配比评定体系

配比评定体系信息系统运行于试验室部门、质检部门、资料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在该体系包含以下应用模块: 1.试配管理系统

    功能说明:进行试验室混凝土试配管理

用户交互:选择原料品种,选择试配原料与配比数据

数据传递:生产配比引入试配后,根据试配数据自动确定原料批次试验和配比数据 报表输出:个别定制

2.生产配比管理

    功能说明:对生产调度的配比申请进行配比,实现生产经营技术流初始入口操作

用户交互:自动接受配比申请,智能生成配比。引入试配,根据试配数据自动确定原料批次试验和配比数据。手工调整。输入扣砂含石,自动计算理论配比配比签发,打印配比资料 数据传递:作为核心的基础数据与生产任务一起作为信息系统主线

报表输出:配比单、关联的各种原料试验报告、关联的碱含量氯离子计算书,个别定制

3.开盘鉴定管理

    功能说明:进行开盘鉴定,确定实际调整后配比

用户交互:选择任务配比,输入开盘鉴定数据,输入扣水量,自动计算调整后配比 数据传递:对任务配比进行调整,供实际的生产记录系统使用 报表输出:混凝土开盘鉴定,个别定制

4.出厂合格证管理

    功能说明:为工程任务开具出厂合格证

用户交互:选择任务配比,系统查询相关配比供应情况与抗压抗渗试验数据,按照专业的统计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生成合格证

数据传递:汇总计算配比、生产、发砼、抗压、抗渗数据 报表输出:混凝土出厂合格证,个别定制

5.数理统计管理

    功能说明:对抗压试验数据进行统计评定

用户交互:选择统计类型:按任务配比、按日期标号、按工程日期标号,系统查询抗压试验数据,按照专业的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生产统计评定表

数据传递:按统计类型汇总计算抗压数据

报表输出:混凝土统计评定表,混凝土统计评定图表,个别定制

统计查询体系

统计结算体系信息系统运行于销售结算部门、经营统计部门、财务部门或高层经理部门,信息系统在该体系包含以下应用模块:

1.生产发砼统计

    功能说明:进行生产发砼统计工作、销售统计、司机工作量统计、原材料供应统计、输泵送统计 用户交互:选择日期,可限定工程,执行统计 数据传递:关联生产发砼数据

报表输出:生产发砼统计表,个别定制

2.司机工作量统计

    功能说明:进行司机工作量统计工作 用户交互:选择日期,执行统计 数据传递:关联生产发砼数据

报表输出:司机工作量统计表,个别定制

3.原材料供应统计

    功能说明:进行原料供应统计工作

用户交互:选择日期,可限定品种,执行统计

数据传递: 关联原材过磅数据、供应商数据、运输方数据 报表输出:原材料供应统计表,个别定制

辅助系统

包括:备品备件、油料专项、系统维护

备品备件:解决方案用于对备品备件的收发存进行管理。备品件物资用于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对混凝土企业而言,设备的主体重要性决定了备品件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备件物品的收发存工作与设备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油料专项:解决方案用于对油料物资的收发存进行管理。油料物资是混凝土搅拌站除主要原材料之外的主要消耗物资,需要重点控制。这里的油料主要指车辆用油,解决方案对车辆油耗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关于商品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探讨 篇6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裂缝

1.引言

1.1商品混凝土裂缝简述

各地区商品混凝土材料不尽一致,气候环境条件也不一样,再加上商品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大、掺用外加剂多等特点,从而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裂缝的问题,比普通混凝土更加容易出现。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与现场搅拌混凝土相比,商品混凝土的裂缝更加受到工程人员的关注。

商品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

(1)大面积楼板产生的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前。

(2)梁板交接处、厚度突变处和梁板钢筋上部产生裂缝,初春和炎热季节最容易出现。

(3)地下室墙板裂缝的产生较有规律,即在墙体沿长度方向接近均匀的垂直裂缝,大多在拆模前已形成。

(4)混凝土路面也容易出现不规则的纵向、横向裂缝。

1.2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由外荷载引起的,这是发生最为普遍的一种情况,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

(2)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于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的差异引起的。

(3)变形应力引起的裂缝,这是由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

目前,技术人员普遍认为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大,但究竟是施工原因还是生产原因,对工程质量有多大的影响,都要进行原因和责任区分。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出现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提前预防,减少裂缝的出现才是问题的关键。

2.商品混凝土裂缝控制

2.1商品混凝土用水泥

水泥品种对混凝土的收缩影响较大,对纯熟料水泥,水泥净浆收缩主要取决于C3A、SO3、石膏的含量及水泥细度等,C3A含量大,细度较细的水泥收缩较大;石膏的含水量不足的水泥,具有较大的收缩量;水泥中SO3的含量对混凝土收缩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工程中,要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或所处环境条件,优先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从而尽可能避免裂缝的产生。

2.2商品混凝土用骨料

骨料是影响混凝土干缩的主要因素之一。粗骨料体积含量越大,混凝土收缩越小。就商品混凝土而言,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情况下,增加粗骨料的含量,选用连续级配好、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含泥量少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并采取脱水、排水、遮盖和加强管理等综合措施,保证含水率稳定,人工砂饱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过6%。

2.3商品混凝土用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温度,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抗浸性具有良好的效果。水泥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因其内部产生的水化热造成温度急剧上升,与混凝土表面形成温度梯度,故内部产生拉应力,它们能使混凝土内部开裂。如能采取技术措施将混凝土温度的顶峰温度加以限制,则能减少开裂。采用冷却措施降低温度,这样费用增加较多,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可对混凝土温度起到缓解作用。但对低级粉煤灰,当掺量过多时,早期强度较低,温差较大时,不利于混凝土的抗裂,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不宜过量掺用,应选择优质的粉煤灰。

2.4商品混凝土用外加剂

(1)减水剂:一般混凝土外加剂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对混凝土抗裂不利。减水防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因为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膨胀剂:膨胀混凝土拌合物黏稠,无离析和泌水现象,因此泵送性较好,适应泵送施工,由于不泌水,容易产生早期塑性收缩裂缝。因此必须注意早期养护。由于掺入膨胀剂后需大量的水参与反应才能发挥膨胀效果,因此混凝土也可能产生内部干缩。混凝土充分养护是保证膨胀剂应用的重要条件,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2.5商品混凝土用养护

由于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容易在早期发生沉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早期养护。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混凝土浇注后应覆盖一定厚度的草袋、麻袋片或塑料薄膜,过高过低的环境温度以及激剧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表面开裂。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由于热扩散时间延长,混凝土强度和松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混凝土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贯穿裂缝的产生。浇筑时间不长的混凝土,仍然处于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速度较快,适宜的潮湿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收缩裂缝。

总之,按照商品混凝土固有的规律性进行生产、施工是解决裂缝的最好方法。

3.商品混凝土裂缝处理

3.1商品混凝土裂缝处理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裂缝处理,是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复的技术。混凝土裂缝一般有三种状态:静止裂缝,活动裂缝,正在发展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的选择一般要考虑的因素:判断裂缝是活动的还是静止的;修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减少过多的渗漏、使裂缝处完全防水;是否需要加固处理;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裂缝未来的变化如何。

3.2商品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

3.2.1表面处理法

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表面涂抹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3.2.2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12页)裂缝(宽度大于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2.3灌浆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3.2.4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3.2.5电化学防腐法

电化学防腐是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防护方法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3.2.6仿生自愈合法

仿生自愈合法是一种新的裂缝处理方法,它模仿生物组织对受创伤部位自动分泌某种物质,而使创伤部位得到愈合的机能,在混凝土的传统组分中加入某些特殊组分(如含粘结剂的液芯纤维或胶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智能型仿生自愈合神经网络系统,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分泌出部分液芯纤维可使裂缝重新愈合。

4.总结

以上对商品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质量、安全和造价有很大影响。虽然技术人员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马清浩.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徐荣年,徐欣磊.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应用实例集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商品混凝土原材质量控制 篇7

1 进厂控制

生产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沙子、石子、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1], 现对主要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1.1 水泥

搅拌经所用水泥, 根据施工部位的不同, 季节温度的变化主要分为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遍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现分为32.5级与42.5级。

检验方法:①所进水泥必须车车抽样, 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进行追赊;②按照检验批次进行检验, 每500个进行一次检验。如果每天用量大于500t则提高控制频率。如果不足500t, 每天至少检验一次。③检测主要内容包括为细度 (比表面积) , 需水量比、胶沙强度、凝结时间。

1.2 砂子

砂子根据种类不同, 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混凝土公司大多采用天然砂 (河砂) 。如采用人工砂 (机制砂, 石头磨碎) 在配制混凝土时除按, 正常河砂控测项目以外, 应注意控制石粉含量。 (石粉含量过高对混凝土的流动性, 凝结时间有较大的影响) 。

检验方法:①按照检验批次不大于400m3检验一次, 大多数情况下混凝土公司进砂子是集中性, 周期性的, 并且随着资源的缺乏, 砂子越来越少, 而质量越来越差, 假如同一周期内集中进料检验批次不应大于200m3[2]。并且随机观察砂子总体质量。因为砂子粗细不匀, 含水率不均, 含块含量大小不一的特殊原因。取样时尽可能从不同部位、不同车次、取样从20个不同地点, 样品尽可能代表此批量砂子。②检测内容:含泥量、泥块含量、细度模数、颗粒级配。

1.3 石子

混凝土公司目前主要应用两种石子。一种是石灰岩粉碎石子、俗称青石。一种是河卵石粉碎, 又称卵石子有的地方又称红石子。用哪种石子都可以, 只要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即可。值得一提的是, 红石子生产混凝土时的用水量低于青石子, 而混凝土的包裹性及强度也低于青石子[3]。因为红石子为河卵石粉碎。其中部分表面平滑吸水率小, 粘结力低。在配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适当提高水泥用量。

检验方法:①按照检验批次不大于400m3, 检测一次。不足400方, 每天至少检测一次。②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颗粒级配。

1.4 粉煤灰

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主材之一其作用对混凝土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粗细程度的不同, 混凝土公司主要用Ⅰ级粉煤灰和Ⅱ级粉煤灰, 粉煤灰对混凝的流动性、耐久性、后期强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混凝土公司在选择粉煤灰时尽可能选择生产能力大, 质地均匀的企业。因为粉煤灰细度程度、含炭量 (烧失量) 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影响非常大[4]。炭可以吸附部分外加剂, , 假如含碳量过高, 部分外加剂被吸附后一方面提高外加剂的用量, 另一方面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 生产时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 不得不提高外加剂的掺量, 有时控制不好较易出现离析、泌水的情况。

检测方法:①按照批量不大于200m3检测一次, 并且车车留样备查, 如果每天低于200m3至少检验一次, 由于混凝土公司进粉煤灰全是罐车拉过来, 所以取样时应用取样器从上中下前后, 不同的部位进行缩分后备样, 以代表此批量。如果生产混凝土的工作性发生波动, 应加大控制频率。②控制的主要内容:细度, 烧失量、流动度比, 抗压强度。

1.5 矿粉

矿粉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粉料之一, 由于矿粉的比表面积大。粉料细度大于粉煤灰及水泥, 填充它们之间的孔隙, 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从而提高强度。

检测方法:①按照检验批次不大于200t为一次检验批次, 每天进量低于200t至少检测一次, 并且车车留样备查。②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比表面积、胶砂强度。

1.6 外加剂

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非常主要的材料之一, 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水泥,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混凝土公司主要利用的外加剂分为奈系和羧酸系, 又分为粉剂与液剂。不同的外加剂品种减水机理不同。但应用到混凝土中的效水效果是一样的。由于现在外加剂并不是一种单的减水剂, 而是多种成分复合的。比如夏季所用的缓凝成分、与冬天的早强成分、保塑成分、引气成分等等。所以应选择外加剂时必须进行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实验。

检验方法:①每次外加剂50t为检验批次, 每天不足50t至少检验一次。②检测项目包括:减水率、凝结时间、泌水率比、抗压强度。

注:外加剂与温度其他原料变化的影响巨大, 所以作为混凝土公司最好自备一定量的其他原材。每进一批次, 按照上次原材对比新的外加剂进行检测, 这样控制其变化效果最好。

2 总结

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商品砼主要6种主要原材的种类、阐述了检验批次, 检验主要项目, 以及主要控制环节, 从而使砼的质量控制了很好的控制。

摘要:近年来由于商品混泥土的普及, 各地增添了不少新的商品混凝土企业。有的企业原来是做建筑而转型的, 有的为个人经营性质的, 更有甚者有新建商品混凝土公司从新建从事过建筑, 对混凝土知之甚少, 而公司的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以至于混凝土质量控制忽高忽低, 有的甚至出现强度不合格, 裂缝等各种影响结构主体的质量责任事故。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于震, 杨红涛, 王刚, 董丽丽.商品混凝土质量全程控制[J].商品混凝土, 2011, (11) :57-60.

[2]于立娜.HT混凝土公司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3]郑江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商品混凝土养护技术探究 篇8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养护,二次抹压,湿养护

1 目前商品混凝土养护的现状

商品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 而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传统观念阻碍了对混凝土水化硬化初期裂缝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存在一种这样的思想, 即使用了搅拌站的商品混凝土, 则所有与混凝土有关的质量问题都由搅拌站来负责, 与己无关, 因此, 对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经常是既不按规范施工, 也不按规范进行养护。几乎没有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养护, 也不配备相关的人员、材料和设施, 这是造成目前商品混凝土开裂多、投诉多、争议多的主要因素, 也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2 起始养护时间对控制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的重要性

对不掺用减水剂的的普通混凝土而言, 早期收缩很小, 早期的洒水养护主要是使水泥充分水化, 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因此, 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浇筑后12小时以内。但对大量掺用减水剂的现代商品混凝土, 经相关试验证明, 初凝后8小时内的收缩急剧增加, 而在实际工程中最大量的楼板裂缝也主要出现在混凝土初凝后几小时以内, 因此, 掌握好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 如果继续按照浇筑后等12小时再进行洒水养护, 就失去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产最佳时间, 从早期收缩裂缝控制来讲, 将失去了任何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施工养护经验, 没能根据现在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在混凝土刚初凝 (失表面水前) 就采取合理养护措施, 有效降低收缩, 减少开裂。

3 商品混凝土需要及时而充分的湿养护

所谓及时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没有失水前就进行养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要掌握及时养护有一定的困难, 往往需要根据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气候等情况来确定 (一般在混凝土刚初凝就要进行湿养护) , 如果在养护时表面已出现失水现象, 则需要在养护前对表面因失水造成的缺陷先行进行处理再养护, 以保证养护的效果。所谓充分养护主要是要保证在整个规定的养护期间混凝土都不失水, 不失水则养护是充分的, 否则就是不充分的, 养护越充分则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少, 不充分则存在的缺陷就多。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在浇筑后第二天开始洒水, 每天2-5次, 既不及时也不充分, 造成裂缝众多。

4 湿养护7天期间内各阶段对商品混凝土养护的影响

根据试验资料和生产资料, 商品混凝土的7d强度约为28d强度的65%~85%, 因此规范要求湿养护7天是合理的, 最好能保持7天都不失水。根据我们的经验, 在这7天中, 时间越靠前, 混凝土越容易失水, 越容易形成缺陷, 防止失水也越重要。3d强度约为28d强度的45%~60%, 所以前3天防止失水尤为关键。前3天若不失水, 之后继续浇水保湿至7天, 从工程实际来看, 效果都不错。而第一天则尤为关键, 如果第一天失水过多, 所造成的缺陷可能以后都很难弥补。我们发现有的工程第一天不注意保养, 第二天才开始蓄水养护, 养护结束以后, 板面还是有很多的裂缝, 分析其原因, 是因为第一天已经有了裂缝的产生, 这说明第一天的不养护致使粗大的毛细孔已经形成, 难于愈合。所以, 我个人认为:湿养护7天, 关键前3天, 最关键是第1天, 因此, 我们不管用什么方式保养, 都要保证第1天达到不出现失水的问题。

5 混凝土二次抹压的重要性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 为了表面的平整度, 必须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 称为“一次抹平”。一次抹平后, 如果不立即养护, 至混凝土初凝前, 必须至少再抹一次, 这次不只是抹平, 还要“压”, 将混凝土表面抹压密实, 称为“二次抹压”。二次抹压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消除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及早期的塑性裂缝, 二提高混凝土表层的密实度, 三是表层密实度提高后, 减缓了混凝土内水分迁移蒸发的速度, 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从一次抹平至二次抹压, 是混凝土逐渐初凝的过程, 有较长一段时间, 只要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 混凝土就会失水, 形成缺陷。这些缺陷不消除, 在混凝土继续失水的情况下, 孔道进一步加深, 裂缝进一步扩展, 出现开裂。我们发现, 在湿养护不够及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 (例如传统湿养护) , 只有一次抹平而没有二次抹压, 混凝土的开裂将很严重, 实施二次抹压后, 开裂程度大大减轻。因此, 除非实施即时养护, 使混凝土表面不能生成失水缺陷, 否则二次抹压工艺是必须的。

在二次抹压工艺中, 现在往往习惯于抹刀手工抹压, 不仅效率低, 力度也不够, 当缺陷由表及里发展较深时, 将很难消除。二次抹压最好采用圆盘式抹光机, 消除表面缺陷与密实表层的作用比抹刀好, 效率也高, 二次抹压后, 必须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湿养护, 以避免混凝土再次失水,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混凝土早期水化良好, 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质量, 为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打下早期质量基础。

6 总结

因此, 只要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施工, 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工艺, 实施及时而充分的保湿养护, 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从而在一定程度使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周富荣.2006.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商品混凝土加水现象简析 篇9

1 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泵送及施工要求

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泵送及施工要求可以从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成分粗细骨料、胶凝材料 (包括水泥及矿物掺合料) 、外加剂及配合比等方面进行分析。

⑴粗细骨料。由于砂石资源日益紧张, 天然砂资源日益枯竭, 采石场关停, 材料供应日益紧张, 采购供应渠道多样化, 这就对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石子:优先选用反击破方式破碎的石子, 此法生产的石子针片状含量较低, 粒径规整, 石粉含量较少, 对混凝土的流动性有利。通过调整不同规格的石子级配, 使其达到满足连续粒级的要求。特别是要避免采购风化岩石破碎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超标的石子。风化岩石抗压强度较差, 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耐久性;含泥量超标的石子除影响强度外, 还对混凝土流动性有较大影响, 对外加剂有吸附作用, 降低外加剂作用, 同等条件下需增加外加剂、胶凝材料用量, 单方费用增大, 不利于混凝土成本控制。

砂:优先选用中砂,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含泥量过大, 不仅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增大, 且对外加剂吸附较多, 降低混凝土流动度, 同时对混凝土质量也有较大影响。优先选用河砂, 采用淡化海砂相关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 杜绝出现“深圳海砂”。

⑵胶凝材料。水泥:水泥生产厂家供应应保持稳定, 避免频繁更换。对于水泥入库温度及细度进行控制, 防止水泥温度过高, 水泥过细, 水化热释放过快, 造成混凝土拌合用水及外加剂用量较大的情况下, 混凝土流动性仍然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水泥过细, 前期强度增长较快, 但后期增长缓慢。

矿物掺合料:目前常用的掺和料有粉煤灰、矿粉两种。在选用生产厂家时, 应选用一级粉煤灰、S95级矿粉, 其细度及烧失量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特别是要控制烧失量, 当烧失量过大时, 在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 会降低混凝土的流动度。

⑶外加剂。目前商品混凝土公司普遍采用萘系、脂肪族、聚羧酸系等外加剂, 主要做减水、缓凝、泵送作用。根据各个公司不同情况选用不同品种外加剂, 掺量各不相同, 每吨成本大致在在2000-3000左右。以C30为例, 每立方混凝土用量大致在5-7KG。如果每方增加用量1千克, 直接成本则增加2-3元。在现在混凝土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 谁的价格低, 谁就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 存在着部分企业不根据现场原材实际情况, 在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 不增加外加剂用量, 而加大拌合用水的方式, 增大坍落度, 降低混凝土质量保证率。

由于不同水泥生产厂家的水泥矿物成分不尽相同, 当更换水泥厂家时水泥中的矿物成分与外加剂中的成分可能会产生不相容, 即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较差, 就要及时通知外加剂厂家进行调整, 甚至更换外加剂品种 (因为水泥生产厂家不可能针水泥成分对某一混凝土公司就此进行调整) , 避免造成外加剂用量加大, 且砼坍落度仍然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⑷配合比。充分利用矿物掺合料三大效应中的形态效应, 通过合理科学的配合比设计, 尽可能增加矿物掺合料用量。通过试配及试生产确定最优砂率;合理确定大小石子比例;浆骨比;根据浇筑部位、运输距离、天气情况及泵送设备、泵送距离长短的不同, 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达到并满足施工需要的坍落度。科学合理的配合比既能保证混凝土强度, 满足混凝土的流动性, 又可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使混凝土适用性、经济性最大化。

2 现场施工人员习惯性加水

目前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着, 混凝土到达后, 无论坍落度大小, 现场工人直接进行加水处理, 而且现在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混凝土加水以后, 混凝土流动性增大, 有利于施工人员操作;在钢筋较为密集部位, 如梁柱节点、剪力墙、地下室外墙等, 易于混凝土灌注, 同时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针对此现象混凝土公司应加强与施工主体各方的联系, 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⑴加强与施工主体各方的联系。建设、施工、监理是施工现场的主要监控主体, 混凝土公司应及时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在合同签订后, 及时向施工方送达混凝土使用说明;在浇筑前, 可以通过书面交底的形式说明混凝土加水的危害性;在浇筑中, 要及时劝告施工人员禁止加水;在浇筑完成后, 在一定龄期时, 对浇筑部位进行回弹, 确定实体强度, 做好质量数据统计工作。

⑵加强本公司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要提高驾驶员、泵工的质量意识, 不应为加快卸料、泵送速度而置混凝土质量与不顾, 擅自加水。大多数混凝土公司驾驶员、泵工是按趟次、方量计取报酬的, 往往现场存在着他们进行加水的现象, 这种现象要加以禁止, 必要时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对于施工方现场加水, 混凝土公司现场员工应予以劝告并制止, 报告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要及时与现场施工方进行沟通, 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⑶做好现场的加水取证工作。对于现场施工人员不听劝告执意加水, 应及时与建设、施工、监理联系, 对现场进行拍照, 做好影像资料记录, 以便于出现质量纠纷时, 自我保护的依据。

3 结束语

现场加水现在成了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顽疾, 施工单位作为建筑工程的建设者, 应承担主要责任。同时现场存在着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业主代表认识不足, 认为出了质量问题都是混凝土公司的责任, 一切后果混凝土公司承担。混凝土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承揽业务也只有默认这种现象发生。这也反映出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盲区。因此解决混凝土加水问题需要相关各方的齐心协力、共同配合真正做到“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参考文献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 篇10

1 商品混凝土的特点

商品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坚固性。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 混凝土的质量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包括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骨料种类和级配、施工条件等。 (2) 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 确保混凝土拌和物成分均匀, 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常用坍落度和流动稠度来衡量这一特性。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是不同的, 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了详细的规定, 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 (3) 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它抵抗外来和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如果施工地区处于严寒地带,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严寒多雪, 那么, 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会很严重, 所以, 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都作了规定。 (4) 经济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 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 但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使其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

2 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原材料

在材料方面, 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和料等因素的变化都能引起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波动。水泥是商品混凝土的重要组分部分, 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和水化热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中的骨料、砂石起骨架的作用, 所以, 骨料的强度和性能对混凝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为了节约成本, 混凝土生产企业频繁变换水泥生产厂家, 水泥强度波动较大, 导致混凝土强度不稳定。 (2) 部分砂石料含泥量太高, 导致生产混凝土时需水量增加, 黏聚性下降, 强度下降。黄砂的坚固性不符合要求,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碎石的压碎值太大, 影响部分混凝土的强度。 (3) 粉煤灰质量不稳定, 有部分供应商掺假或以次充好。 (4) 外加剂的质量不稳定, 混凝土用水量波动大。

2.2 施工过程

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相比, 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大, 用水、水泥量多, 砂率大, 凝结时间长,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这些问题, 很容易出现新的质量问题。如果施工现场衔接不好或为了增加流动性, 向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临时加水, 不仅会降低混凝土强度, 而且还会增加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量, 使得混凝土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甚至会造成混凝土结构涨模、跑浆, 产生蜂窝、麻面和露筋等问题。如果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 会使水分蒸发, 加剧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 导致混凝土浇筑时坍落度过低, 使得混凝土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目前, 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施工单位不重视。由于混凝土的专业化, 部分现场施工单位只是在形式上配合混凝土生产企业做试块, 并不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制作和养护, 这样即使做了试块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 施工单位有依赖心理和推卸责任的思想, 一旦试块不合格就把责任推卸到混凝土供应单位, 没有履行施工单位的义务。 (3) 为了方便施工, 施工人员随意增大混凝土坍落度, 现场加水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地方甚至漏振或没有进行振捣。 (4) 工地施工人员不足, 施工缓慢, 抹面速度跟不上。

2.3 配合比

原材料配合比是商品混凝土技术管理的核心, 在满足现场拌制混凝土所要求的流动性 (坍落度) 和良好的和易性、均质性等条件外, 还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进行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和调整。搅拌站应根据混凝土要进行的不同的工程要求 (比如水下浇筑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和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 、不同性能要求 (比如抗冻、抗渗、耐腐蚀) 和施工环境 (比如雨、雪) 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原材料, 并且对配合比作出合理调整。商品混凝土出厂时的强度要高于现场入模时的强度, 即从出厂到入模的这段过程中存在强度损失, 损失幅度在8%左右。因此, 在商品混凝土出厂前, 应相应提高混凝土强度, 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在配合比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 过分追求对成本的控制, 导致配合比富裕系数过低,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2) 配合比设计过于理想化, 试配与生产差异过大, 没有充分考虑到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富裕强度的损失。

2.4 混凝土养护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性的建筑材料, 由于其质地的不均匀性容易产生裂缝问题, 商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注后的养护工作不到位。我国的相关规范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工作, 比如养护方法、养护环境和养护时间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然而很多混凝土生产厂不按商品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要求去做, 使得商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裂缝。

商品混凝土的养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施工单位对试块标推养护认识的漠视, 现场无标养室, 标养护的试块要过几天才能送到相关的检测单位, 但不知早期养护对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至关重要, 所以, 导致夏天混凝土强度过高、冬天混凝土强度不够的现象发生。同时, 还存在试块找不到, 就随便找几个送去应差的现象。 (2) 混凝土浇筑后, 未进行覆盖, 也未进行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另外, 为了缩短工期和节约成本, 混凝土拆模过早。

2.5 运输、浇筑

商品混凝土本身是一个半成品, 使用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不能进行储存, 只能在客户需要时进行生产, 并最终达到使用要求。要最终达到结构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能等使用指标, 还需要考虑运输、浇筑 (包括振捣)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 在运输、浇筑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 混凝土在运输前, 搅拌车罐中有水未放干净, 混凝土进罐后和水混在一起, 使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变大, 导致强度偏低。 (2) 混凝土运输到工地, 浇筑等待时间过长, 和易性发生变化。为了便于施工, 在罐中加水搅拌再进行施工, 增大了混凝土的水灰比, 改变了混凝土的配合比, 使其强度变低。

3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对策

3.1 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

3.1.1 合理选择

施工承包方在选择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时, 要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供应商, 并考虑地理位置和交通道路是否合适。商品搅拌站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 坍落度应按规范取值。施工现场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要加强联系和沟通, 计算好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的速度。选择合理的运输车和运输路线, 保证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的质量。

3.1.2 加强施工管理, 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

在使用商品混凝土的过程中, 应对商品混凝土拌和物逐车进行坍落度试验, 现场监理人员应对坍落度检验过程作见证, 严禁使用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要保证商品混凝土出厂运输过程中和卸料时不产生离析, 不能混入其他任何成分和附加水分, 不能随意加水。为了预防现场出现泵送管道堵塞, 运送混凝土的车因交通堵塞不能按时到达施工现场等意外情况, 应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

3.1.3 严格把控施工操作程序

合理的施工速度应建立在严密、周全的科学组织基础上。要严格管理, 不盲目赶工, 杜绝过早使用施工材料。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前, 不准随便上人和集中放置钢筋等重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 MPa之后, 堆放的重物应放在2根梁之间的方木上, 将重物的重量通过方木传递到梁上, 以减轻对楼板混凝土的冲击。

3.1.4 及时养护

在初期养护时, 混凝土由于受高温、大风的影响, 极易产生塑性裂缝, 混凝土中会出现大量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对这类问题, 应采取加强养护、及时抢救的措施, 如果已经出现网状裂缝, 则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并加强表面抹压, 之后再进行妥善养护。

3.1.5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如果混凝土沉降时受到钢筋、预埋件和大的粗骨料等的局部阻碍, 由此产生的拉应力会超过混凝土的强度, 这样就容易产生沉降收缩裂缝。因此, 应尽可能地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使振捣充分, 并进行二次振捣, 妥善排除浇筑过程中的泌水, 初凝前完成抹平工作, 终凝前完成压光工作, 随即进行覆盖和湿养护。

3.1.6 充分振捣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节奏快、时间紧, 如果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就容易出现蜂窝, 并形成各种受力裂缝的起点。在混凝土振捣时, 振动棒的移动间距宜在400 ram左右, 每次振捣时间宜为1 040 s,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 h可对其进行复振, 复振可提高5%~45%的强度, 同时, 复振时混凝土液化还可能会愈合一些早期的裂缝。

3.2 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检验管理

3.2.1 规范、完善出厂检验形式及内容

商品混凝土出厂企业应设置专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拌和物的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 出厂检查内容和结果应反映在出厂合格证上。出厂合格证应根据使用部位单独装订成册, 内容必须完整, 应包括工程名称, 使用部位, 使用数量, 混凝土标记, 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的出厂、试验报告, 配合比单, 开盘鉴定报告, 混凝土挤压和抗渗试验报告等。

3.2.2 认真开展交货检验工作

商品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时, 施工单位应在建设或监理单位的监督下, 会同混凝土生产厂家对进场的每一车商品混凝土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 施工、建设或监理单位和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及时记录。交货验收内容包括:确认混凝土类别、数量;检查混凝土的拌和时间, 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混凝土的坍落度;施工单位应在建设或监理单位和混凝土生产单位的见证下, 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取样送检, 见证取样记录由三方共同会签。

3.2.3 把好“六大关口”, 落实“三个不准”

把好“六大关口”, 即把好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关和强度关;“三个不准”, 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厂, 要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摘要:商品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水利和民用建设等工程领域。通过对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了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影响原因,控制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广伟.影响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分析[J].质量控制, 2013 (2) .

[2]彭汉礼.国外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与未来[J].国外建材科技, 1999 (2) .

[3]刘耀军.探析商品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J].建筑知识, 2013 (6) .

浅谈商品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控制 篇11

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和微观构造的不同以及所受外界影响不同,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较为复杂。应用商品混凝土最常见的裂缝是混凝土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

1.沉降收缩裂缝成因

在大厚度的构件中,混凝土浇筑后半小时到数小时即可发生这种裂缝。其原因是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受到模板或顶部钢筋的抑制,或是在过分凹凸不平的基础上进行浇筑,或是模板沉陷移动,或是斜面浇筑的混凝土向下流淌。出现规律常为混凝土沉降受阻处:(1)钢筋上方或预埋件周围。它分布形状与钢筋的布置有关,裂缝沿结构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或箍筋上断续出现,或在预埋件附近周围出现,裂缝宽度1-4毫米深度不一。(2)沉降深度不同处厚的混凝土部位比薄混凝土的沉降量大,在交界处出现拉应力,从而容易产生沉降收缩裂缝。(3)邻近模板处模板凹凸不平或吸水变形会限制混凝土的均匀下沉,由此形成沉降收缩裂缝。(4)不均匀的地基沉陷也会造成沉降收缩裂缝。

2.沉降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沉降收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塑性沉降收缩所产生的,为此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沉降收缩量。

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应用减水率大,收缩率小的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大幅度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应用保水性较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需水量比较小的优质粉煤灰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偏粗的中砂,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过大;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不宜过长。(2)振捣充分,但应避免过振,通常振捣时间宜为15-30秒。(3)进行二次振捣可预防又可消除混凝土塑性裂缝,还可改善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强度。第二次振捣时间至关重要,一般应以振捣棒振实再拔出时混凝土表面未流下明显痕迹为宜。(4)健全混凝土面层质量保证体系。如妥善排除浇筑过程中的泌水初凝前完成抹平工作随即涂膜养护。

3.塑性收缩裂缝成因

塑性收缩裂缝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数小时仍处于塑性状态的时刻。在炎热或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以及混凝土水化热高等都容易产生这种裂缝。这类裂缝的刻度可大可小,小的细如发丝,大的可到数毫米,其长度可由数厘米到数米,深度很少超过5厘米,但薄板则有可能被其穿透,分布的形状一般是不规则的。出现在暴露于空气中的混凝土表面,裂缝短的仅20-30厘米,长的可达2-3米,宽为1-5毫米,裂缝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出现规律:(1)刮风、晴天气候干燥,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时容易出现。(2)使用收缩较大的水泥(如矿渣水泥),水泥用量过多,砂子太细,混凝土面层强度低者容易出现。(3)垫层、模板过于干燥、吸水大时容易出现。

4.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防止出现塑性裂缝的原理:一是降低混凝土表面游离水的蒸发速度;二是减少混凝土的面层干缩量;三是增大混凝土面层早期抗裂强度。

措施:

(1)选用干缩小,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及掺合料用量,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和砂子。

(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3)振捣密实,减少混凝土收缩量。

(4)混凝土浇筑后,我们采用涂膜养护。

(5)在气温高,风速大,干燥的天气施工时,更要注意加强养护,必要时需加挡风设施。

5.塑性裂缝的治理

(1)若塑性裂缝发现较早、混凝土仍保持塑性状态时,及时采用二次振捣或及时抹压来消除,然后再喷养护剂或加强湿养护二次振捣一搬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至表面均匀泛浆,然后刮平压光。沉降量较大引起的塑性沉降裂缝也可用插入式振捣器。若混凝土较厚,面层水泥浆较多时,可撒铺碎石,碾压数遍,然后抹平及养护。

(2)若塑性裂缝发现较晚,混凝土已硬化,则对于较浅的塑性收缩裂缝,二○○五年六月二日星期四可利用1份水泥改性剂(聚合物乳液)与1份水泥调成水泥浆,用刮刀修补裂缝。当裂缝较宽时,可用1份水泥改性剂、1份水泥、1.5份细砂及适量水调制成聚合物砂浆修补裂缝。

(3)裂缝较深时,沿裂缝方向凿成槽口,然后用洗掉浮灰,先刷水泥改性剂调成的水泥浆(1份水泥改性剂,1份水泥及适量水调成然后用聚合物砂浆0.2份水泥改性剂,砂及适量水调制成砂及适量水调成)填抹修补。每次填抹厚度不超过2厘米,间隔时间2-3小时。

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探讨 篇12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强度,裂缝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商品混凝土以其技术和经济上的优越性,尤其是稳定、可靠、优质的质量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商品混凝土的特点是集中拌制、商品化供应,它与现拌混凝土相比,具有工艺设备先进、生产效率高、供应量大、工期短、环境污染小、噪声低、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稳定等特点,因此商品混凝土的运用对于建筑业来说是一个大的推进,商品混凝土应用数量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混凝土生产水平的高低。顺应建筑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需要我市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商品混凝土,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技术力量、装备水平及施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商品混凝土在实际工程运用中一些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人们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商品混凝土只要质量有问题,一定是商品混凝土厂家的责任,其实不然,商品混凝土不仅要求制作工艺上的严格把关,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根据不同的构件、不同的强度等级、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养护方法,养护不到位也是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就目前而言,商品混凝土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1)商品混凝土强度问题;2)商品混凝土裂缝问题。

1 商品混凝土强度问题

1.1 执行配合比不准确

按配合比规定的材料组分拌制混凝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近来通过对商品混凝土厂家监督检查发现,大多数搅拌站质量控制系统有问题,计量不准,既不能按照规定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又不定期对设备进行校验。众所周知,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如果水灰比不能很好地控制将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商品混凝土中大多数掺加带有减水或早强性质的外加剂,而这些外加剂的掺量占拌合物的比例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很少的掺加量就能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计量不准确,外加剂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1.2 运输过程管理不到位

按GB 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混凝土搅拌机从出料到浇筑完毕持续时间,如果采用搅拌车运输,强度等级不大于C30,气温不大于25 ℃时为120 min,气温不小于25 ℃时为90 min,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气温不大于25 ℃时为90 min,气温不小于25 ℃时为60 min,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城市交通情况的不可预见性特别对于一些路途远的情况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再加上运输人员专业知识的欠缺,混凝土质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1.3 原材料及掺合料质量影响

通过几次检查发现,搅拌站现场原材料堆放很不规范,不同品种不同粗细的集料混乱堆放,也没采取相应的防潮防雨等措施,这无疑要影响混凝土质量,另外目前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质量控制还很不到位,大多数厂家所使用的外加剂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盲目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量值使用,这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1.4 强度评定上的不合理引起的质量争议

我们目前怀疑混凝土质量有问题,普遍的作法是采用非破损比如回弹法、钻芯法检测,一是考虑到结构的安全性,二是比较简捷、方便,但是通过近几年的检测工作发现,不论是采用回弹法还是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都比标准成型试件低,大量数据统计表明:回弹法检测强度占标准成型试件强度大约70%~80%,钻芯法龄期28 d芯样强度换算值占标准成型强度也不会超过90%,原因何在,我认为首先是泵送混凝土流动性大,粗骨料粒径较小,砂率增加,混凝土的砂浆包裹层偏厚,表面硬度较低,致使混凝土回弹值减低;其次,现行工程施工中,普遍采用胶合板面的大模板,此种模板密闭性能好但不透气,振捣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聚集在混凝土的表面和大模板之间,不易排出,致使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存在大量的微小气孔,使混凝土表面不是很密实,如果混凝土养护跟不上,混凝土表面将不能有效地进行水化反应,不仅有粉化现象,而且混凝土碳化深度较大,从而造成混凝土回弹强度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商品混凝土中采用粉煤灰使混凝土的许多重要性能比如拌合料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得到明显的改善,使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泵送、浇筑成型,并可减少坍落度的经时损失。但由于粉煤灰的水化速度小于水泥熟料,从而使掺加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而且粉煤灰掺量越高早期强度越低,如果我们按龄期28 d进行构件检测强度一定会受影响。

2 商品混凝土裂缝问题

近几年通过对工程的监督检查发现,目前商品混凝土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裂缝问题,施工单位也普遍认为商品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要比现场搅拌混凝土出现的机会多,这些裂缝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前,主要产生在大面积楼板、梁板交接处、厚度突变处,初春和炎热季节出现的机会比较多,混凝土路面也容易产生不规则的纵横向裂缝,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施工操作上的原因之外,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放出大量水化热造成内外温差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当然归根结底是混凝土早期养护措施跟不上,因为新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硬化前是基本上没有强度的,在不采取覆盖保水措施的情况下,表面水分将不断蒸发,内部水分将通过泌水迁移到表面进行补充,若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超过内部水分补充速度,混凝土则会产生收缩裂缝;另外,商品混凝土掺加了粉煤灰及缓凝减水剂,延缓了混凝土水泥水化反应,推迟了水泥的初凝和终凝,若水分大量蒸发又来不及补充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

综上所述,商品混凝土质量是目前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商品混凝土最突出的质量问题就是强度及裂缝问题,本人认为要想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原材料控制,比如根据工程特点及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水灰比,降低减水剂用量以弥补水化游离水分的不足;2)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施工环境采用不同的配合比,尤其是要掌握好水泥、水灰比及砂率用量;3)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并洒水养护,在温度高、湿度低、风速大的天气可适当延长养护时间等;4)掌握适当的模板拆除时间,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在混凝土终凝后松开模板支撑,从板缝中浇水养护,养护到一定强度再拆除模板;5)混凝土下料不宜过快,柱、墙、深梁与板等变截面处及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浇筑等。总之,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商品混凝土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性,只要掌握它的内在规律性,质量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当然,要想搞好工程质量,仅靠商品混凝土厂家和施工单位自己的努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制订相关的商品混凝土监督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从而保证商品混凝土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上一篇:现代居住区建筑设计下一篇:管理舞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