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配送中心

2024-10-11

信息化的配送中心(精选12篇)

信息化的配送中心 篇1

从现代配送的模式上看,物流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零售配送中心中,它的应用支撑了现代物流中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零售企业参与物流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运作效率,我国零售企业认识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源自于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这些国际巨头在国内快速扩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零售配送中,虽然使用了物流信息技术,但是在管理和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1 物流信息技术在零售配送中应用的涵义

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多指互联网技术,也被称为电子信息技术,这种技术的特色是能够通过信号、消息、数据交换、情况反馈等交互性信息直接传递给数据中心,然后再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分享,以达到整套流程数据相互共享,在现代零售行业中,这种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其能够有效提高零售企业的工作效率,在过去,零售商要了解库存情况,需要保管员每天都要进行数据统计,然后再从账目上得到库存情况,一旦款式或者数据巨大,操作性会非常复杂,而对于消费者购物时,销售人员也要翻箱倒柜的找商品,自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始后,零售企业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特别是物流的可控性和成本,都给零售商带来了相对客观的市场竞争优势,部门和部门的相互协调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总体概括,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零售企业带来的作用有: 第一,信息化技术更准确、更高效、更方便,通常一部设备就能够了解库存、订单数量、发货状态等等; 第二,信息化技术能够为零售企业时时掌控库存的数量,以便在库存偏低时能够快速补货,有效的避免了断货、缺货的情况出现; 第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零售商的商品运输、配送都起到了优化作用,很多时候商品因为依靠第三方货运运输,经常出现商品质量问题和投递不准确,而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差错,减少不当的运输和搬运活动,更能够时时的掌控商品运输的实时位置; 第四,信息化技术能够增强供货商和零售商的相互关系,一套优秀的物流信息软件,供货商、零售商能够时时的掌握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趋向,便于调货、增货; 第五,对于零售商卖家的布局和商品组合、消费者的消费都具备简洁、快速的作用。

2 配送中心的物流信息技术

从市场经济整体看,目前物流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技术层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技术。

2. 1 数据采集技术

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中,条码技术配送中心应用较多,这种技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商品条码,这种条码采用的是国际标准13 码,商品的生产商在商品包装或者商品上进行印刷,主要是为零售商或者代理商使用EOS或者POS时提供数据,这种数据内容包含了价格、商品名称等等,有效的降低了人工记账的繁琐工作; 第二种是物流条码,这种条码通常是在商品条码上增加1 码或者3 码,增加1 码称为ITF14 码,增加3 码称为ITF16,物流条码主要是印在外包装箱上。

2. 2 EDI技术的应用

EDI是电子数据交互系统,这种系统的作用是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管理机构之间进行数据信息的相互连接,时时掌握订单、托运单、发票开具等情况,一套系统将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客户信息系统进行了准确的融合,这种系统能够将最新订单、库存、配送情况准确的进行数据传输,使不同的职能机构能够快速的划分自己的职能和任务,也实现了“无纸化贸易”,大大的降低了零售商的办公耗材费用。

2. 3 电子订货系统EOS

EOS电子订货系统主要是通过手机或者掌上电脑设备嵌入条码扫描软件,对零售店的库存进行扫描,扫描出的库存数据结果通过电话或者电脑传递给配送中心的订货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的形式主要是以一个数据库为中心( 供货商) ,然后设立较多的客户端( 连锁店、超市等) ,客户端群体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向供货商发出进货需求,供货商根据客户端收到的信息进行对应商品的发货作业,极大的提高了进货渠道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准确的为不同销售点进行供货。

2. 4门店管理系统

门店管理系统在零售店中最常见的就是前台POS系统和后台MIS系统。客户消费时,一般都是通过POS支付,POS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能够自动读取商品的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将订单信息传递给库房、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等,这样能够快速的形成一个整体销售网络,零售管理层能够通过SMART快速的掌握POS系统的销售信息,对比门店内的库存情况,时时进行商品补给,有利于提高和优化对商品的销售的掌控。

2. 5 无线电拣货技术

无线电拣货系统实现了无纸化的数据交互,该设备一般是移动设备与电脑设备相结合,通常使用在推车和堆垛机上,当客户下单时,客户的订单信息会从电脑主机发往备货区的电脑上,此时电脑屏幕上会出现客户下单的商品,同时显示屏上还显示拣货的路线、商店名称、拣选的商品、数量以及货号、类型、属性等,待拣货员按照客户的订单拣货完毕后,按电脑enter键,上一位客户订单备货完毕,并进入下一订单的拣货环节。

2. 6 数字显示拣货技术CAPS、DPS

数字显示拣货技术通常是指LED显示器显示客户的订单信息,这个环节跟无限电拣货技术相似,不同的是这个技术是电脑系统的一个延伸,一般在配货中心中进行配货时,面临库房货物多、品种多的情况,传统拣货时,人工一边拣货一边对比订单信息,这种情况既增加了劳动力,又会造成拣错、遗漏等问题,而数字显示拣货技术主要在配货中心内的各个货架上加装LED显示器,并在该显示器上显示订单的商品在该货架的第几层存放。

3 目前我国配送中心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状况

3. 1 物流主体与信息系统不能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针对零售业的系统开发上都是断续的,每个公司开发的系统都具备自己的特性,但是却无法相互对接,无法发挥连贯性的作用,另外,部分零售企业购买系统仅仅是提高部分环节工作效率,但整体性并没有考虑。

3. 2 门店系统太局限

采用门店系统管理,不仅仅是进行收银,还应该对整店的销售、库存、配送调度、补货信息全部进行时时掌控,而我国自行设计的系统还不具备专业性。

3. 3 供货链的相互信息共享性不足

零售业的物流、信息流、业务流等都应该集成并与供货商形成对接,时时掌握供货商的供应能力和物流配送动态,而目前我国供货链对零售业的整体支撑度不足,信息无法实现共享。

3. 4 配送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配送的方式仍然采用老式的方式进行配送,有时候给客户配送时,没有统计好客户的具体地址,在配送时,配送完当前客户时,才想起刚才的客户在来的路上没有去,还要再次折回,这大大的浪费的配送的时间,因此,应该考虑对配送单体进行数字化信息的应用,随时体现该区域需要配送的地点以及最优路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国的零售配送中心应用中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人员素质以及系统整合度都是影响零售业未来发展的因素。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零售配送的业务量呈现快速上涨趋势,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现代零售配送物流再依靠原来的运转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因此,像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类似的零售商开始不断的优化物流方式,而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配送的发展方向,研究和分析目前零售配送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物流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提高和优化物流的配送方式。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零售配送中心,应用

参考文献

[1]董素芹.加快我国零售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

[2]郭成.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现状及趋势[J].中国储蓄网,2008,(5).

[3]鲍吉龙,江锦祥.物流信息技术[M].北京:电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信息化的配送中心 篇2

摘要:信息网络时代的电子商务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这场革命所引发的产业大重组把现代物流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现代物流业如果能与电子商务实现高效融合,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然而,现实之中物流业对于电子商务还缺乏足够的准备,未能充分运用电子商务环境,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鉴于此,努力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之路,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制约因素 推动策略 第三方物流 Abstract: In the era of e-business information network to huma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has brought a profound r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used major restructuring to improve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o unprecedented heights, and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nd if they can efficient integration of e-commerce, will bring enormou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However, the realityamong thelogistics industryfor e-commercebut alsothe lack of adequatepreparation,failed tomake full use ofe-commerce environment,bring new opportunitiesfor thedevelopment of logisticsenterprises.In view of this,efforts to explorethe road ofrapid development ofe-commerce environment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has becomea very importanttopic

Keywords:E-commerc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onstraints Promote strategies Third Party Logistics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是一种互为条件、互为动力、相互制约的关系。关系处理得当,采取的措施得力,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加快发展;反之也可能互相牵制。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相互协助、配合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最基础的关系就是相互协助、配合的。很多甚至全部的电子商务基本上都会涉及到现代物流的,而现代物流利润来源主要是电子商务。同时也基于信息化商务平台的共同要求和现在电子商务对需求的多样性、分散性以及电子商务为现代物流提供的新功能等等,使得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已成为必然性了。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二者发展息息相关 实现电子商务的保障就是现代物流,它是电子商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商务信息流、商机流和资金流的实现保证。将上面的公式可写成:电子商务=网上有关信息+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可知道,如果少了物流配送这个环节就不可能使这公式成立了,也就是说电子商务难以生存。再进一步的说明,将公式以工作和利润扩展,可以得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客户=电子商务利润+物流利润+买家满意程度,从这里更加能够知道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二者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我国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对电子商务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物流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数十年,如在美国,其物流的发展自1915年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在以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时代,其电子商务物流也十分发达。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客观上有许多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第一,物流在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利用物流,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购买成本;第二,我国社会公用物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些特定商品配送的需要,为物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些特定商品配送的需要,为物流体系的创建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的基础设施,为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近几年我国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为物流在大范围内的畅通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电子商务在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广泛开展,使很大一部分商家和消费者不仅接受了网上购物的观念,而且乐于这种消费方式,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但是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能够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现代物流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转化过来的,经过20 余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在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等方面,整体上还比较落后,物流运作成本仍很高,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对物流的要求其发展过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5.缺乏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电子商务物流是一门涉及电子、信息、机械、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需要既懂电子、商务又熟悉物流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电子商务物流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物流从业人员接受物流知识系统教育的程度偏低,素质相对较低。高等教育中,我国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较少,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起步,职业教育更显贫乏,还没有形成立体层面,这就导致缺乏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缺乏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缺乏既懂Internet 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缺乏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上述4 类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3.6 物流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业程度低,物流运行效率低, 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物流企业信息化有助于电子商务中四流合一。信息化发展缓慢, 导致信息割裂, 物流资源闲置浪费严重, 利用率低, 库存、缺货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目前, 我国只有39% 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 大都还停留在功能单一的传统的运储企业。加之物流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自动化程度低导致物流运作效率低下, 整个物流成本极高。根据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显示,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 比96年美国的10.5%高出10 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供应链过程中的隐含成本巨大。物流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业的低下导致了高水平的服务需求和低水平的服务供给之间的的矛盾。第四章 我国物流与国

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以我国最典型的中国邮政为例,中国邮政在百年的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物流雏形,形成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和网络优势,这些网络优势具体体现在“三网合一”、“三流合一”上,即信息网、物流网、金融网的融合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合一。这些都为邮政进军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为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寻求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邮政应把发展第三方物 流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因为这关系到邮政今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中国邮政依托自身“三网合一”、“三流合一”的优势和特点,转变观念、努力创新,积极主动地参与物流市场竞争,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邮政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不足2%),物流市场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 现代物流收益大部分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收入不高,究其原因是邮政物流和现代第三方物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4.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差距。现代物流企业为了减少企业间无效物流形成的浪费,消除物流系统各环节信息不畅形成的障碍,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物流一体化系统”实行有效管理。目前,各省邮政开展物流业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独立的物流公司,其人、财、物与当地邮局分开,是当地省局的下属公司;另一种是省局里建有负责物流管理职能的专业局,它不是独立法人,只是对全省邮政物流业务进行管理。目前我国各地邮政开展的物流业务大多属于后一种情况,这种各地独立性很大、国家邮政局对各地物流资源控制能力差的现状,对于实现现代邮政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形成了制度性的约束。因此当务之急应对邮政物流业务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将物流业务从邮政业务中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进行专业化的独立经营,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对省级区划下属的物流业务进行重组,在统一品牌下开展业务,这样才能有效发挥邮政物流资源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4.2物流服务网络的差距。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全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的是个性化的物流服务。而中国邮政已有的网络是基于普遍服务的社会职能建立起来的,提供的物流服务是一种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坐等上门的被动式服务,服务缺乏个性化。另外传统的邮政网络的生产作业组织、网络结构、时限频次、邮路建设都是以满足小件和零散物品传送为主要目的,不适应对大件和批量物品的处理、运输和投递。邮政投递采取的是点线式投递路线,服务方式、作业时限相对固定,灵活性差。由此可见邮政的物流服务网络无法满足第三方物流配送承担者必须以最优的线路、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送达用户手中的要求。为了适应第三方物流呈现出的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从而更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邮政企业必须对传统的邮政网络、投送工具及投送作业方式进行改造和更换。4.3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的效率和水平,信息流在第三方物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流已由原来的单一流向演变成今天的多样化、层级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已涵盖了物流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考虑的是信息的标准化。当前企业物流面临着与制造商、消费者及物流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不畅通、信息交流肤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造成物流各个环节的中断和延误,不利于产业链的 整合和联盟,不利于企业对风险的控制。这就需要供应链上的各成员搭建通用、标准的信息平台,以实现信息即时高效的传递和共享;信息的安全性也是信息化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物流企业和制造商在订单的接收、货款的清算、划拨方面的信息如果被竞争对手获悉,就可能会丧失商机;消费者也不愿让未经许可的他人知道自己信用卡账号及个人的相关资料,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4.4 物流定位的差距。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为国内外工商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应包括运输的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涉及物流系统集成、策划、分拨运输、仓储和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及结算、延长服务链条等,来提高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收益的能力。而中国邮政物流收益主要来自基础性服务,如投递、运输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收益比重很小,可见中国邮政作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并且市场定位明显偏向低端市场。中国邮政要想使第三方物流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必须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将邮政物流定位于“精高的一体化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即以国内外大中型制造企业、具有良好信誉的流通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以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多批次、高时效的商品为主,为社会提供精益化的物流服务。同时应将各地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集中化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无缝链接的一体化物流服务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邮政物流企业的“低成本运营”和规模效应。、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对策

1.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物流的认识

加强现代电子商务和物流理论的研究,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步伐。同时把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物流放在一起进行宣传,电子商务是商业领域的一次革命,把物流提升到竞争战略的地位,把发展社会电子物流系统安排到日程上来。

2.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捷的物流速度,广阔的配送范围,较强的反应能力,更高的服务水平。物流正在向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政府在 TPL发展过程中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TPL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物流业起点低、发展慢,政府应尽早构建顺畅的物流体系,出台物流运作标准及相关政策,必要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政府直接投资、政府优惠贷款等。从而促进我国物流业、尤其是TPL的快速发展。改革物流体制的障碍,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颁发相应的物流法规,打破目前的条块分割状态,由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社团组织参加,吸收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和协调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按照“大物流”的思路,制定全国性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3.加强人才培养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部门和大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及物流研究机构或科研项目,但这些工作大都是分散的、独立的。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统一协调、科学规划的指导下,按照系统发展的要求开展技术、经济和管理等专业化的研究,才能使我国物流业发展走向健康轨道,为此政府部门要做好组织工作。以大专院校为基地,加大物流管理技术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把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把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结合起来。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定期举办国际性的物流研讨会,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产业的发展。

4.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物流业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企业要舍得在采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真正使信息成为企业物流管理和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

5.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有多种物流模式可供选择,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方可发挥最佳作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第三方物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使企业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可以通过物流业务的集中,实现规模生产的专业化和成本优势。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使电子商务物流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6.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

在我国,影响和制约电子商务物流规模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得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撑。没有物流配送体系的支持,商品不能及时送到买者手中,电子商务就要失去买方基础与发展的依据。建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从搞好共同物流配送着手。共同物流配送是指为了实现物流合理化,将多个货主的货物或商品集中在一起,由一个物流业使用一个物流配送系统进行统一配送。这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初期的有效方式。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由于业务规模不大,为了有效降低物流费用,提高配送服务效率。防止多余的交错运输,需要大力推行物流共同化,特别是要搞好共同配送。共同配送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挥企业人、财、物及时间等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效果。物流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相适应的配送方式才能保证物流的顺利进行。、总结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企业完全可以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起步较晚,现在的发展还很不完善。要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认真地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踏踏实实地落实执行。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信息技术创新,并认真致力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促使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参考文献:

[1]成红: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3):77

[2]翟晓松吴志方尤蕙: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及系统整合分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7,(1):45

[3]夏露: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初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6):62

[4]贺江莲: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企业家天地,2006,(9):156

[5]陈国斌: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问题的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54

[6]林小风:浅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7]唐力翔黄小平屈娟娟: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立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25(8):105-106

[8]张涛:关于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5

[9]欧阳文霞: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发展战略[J].特区经济,2005(7):236

[10]刘萍郭海霞: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06(12):46

[11]宋霞: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70

[12]孔圣:浅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1):95

物流配送中心的绩效评估研究 篇3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 绩效 评估

【中图分类号】U65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物流配送中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我国物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对现代物流企业进行 分析与评估,结合物流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物配送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现行对配送绩效和配送绩综合国内的有关物流配送中心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有关于物流的过程,物流的功能方面,而对物流配送中心绩效的研究实则不多。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绩效评价的研究正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对物流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和分析,才能正确的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率,提高利益。

1 绩效评估工具的选择因素

劳伦斯·S·克雷曼在《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要在众多绩效评估工具中作出恰当的选择,应该考虑成本、实用性、工作性质这三个重要因素。下面我们着重从工作性质这个因素加以分析。

1.1 工作的结构化程度

结构化程度高的工作是指工作内容、程序、完成方式都是确定的,员工只需按照程序化的要求行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结构化程度低的工作,其工作方式和内容自主空间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程序化程度高的部门如安装车间、财务部、等;程序化程度高的岗位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客服中心的电话呼叫员、超市收银员等。

1.2 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

由于工作性质各异,各项工作目标的可量化程度是不同的。可量化程度高的部门如业务部、研发部、营销部等;可量化程度高的岗位如销售部主管、研发人员、促销员等。

1.3 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工作环境不稳定指工作环境变动较大,管理者难以直接监控。工作环境变化大的部门如采购部、销售部等;工作环境变化大的岗位如业务代表、推销人员、采购人员等。

2 绩效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

2.1 参与原则

企业强调员工对集体的归属和服从,这种观念体现在绩效评估中,表现为对个体评估的不重视以及为长官意志服务的现象。因此,评估方法要强调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的共同参与,尊重双方的意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客观性原则

长期以来,企业在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与人之间特别强调关系取向,所以在绩效评估时受到双方亲疏关系和等级关系的影响,主观偏见影响较大。因此评估方法应该追求尽可能客观性的原则。

2.3 易于操作原则

为方便企业管理,应尽量选择简便易操作的评估方法。当然,那些希望通过绩效评估提高管理规范性,也具备了一定管理基础的企业可以采取较为复杂的评估方法。

2.4 多个评估主体原则

企业长官意识严重,评估主体通常为领导,容易出现评估的不公平。因此,要选择有多个评估主体进行评估的评估方法,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5 结果便于区分原则

企业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常常导致评估结果趋中,因此应选择能使评估结果区分度大的评估方法。

3 绩效评估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1 绩效目标不明确

众所周知,配送中心的目标是货物的流通,便是绩效目标的指南针。绩效目标要与配送中心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因此,绩效目标应定性为准确考核员工绩效并督促员工努力提高个人绩效,从而实现公司目标。然而,配送中心绩效管理体系并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绩效。配送中心的目标定位不明确,过于随意、笼统和空泛,不能切中要害。则不行会酿成问题。

3.2 考核关系不清晰

首先,绩效考核中的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该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这不仅有利于绩效考核的相对准确定和公平性,更利于下一个考核周期内工作的开展。但配送中心中如果“老板”太多,即使能够各谋其政,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尤其是在指使下属员工时,仍然避免不了多头指挥,这样在具体的考核实施过程中,考核者的不明确导致考核结果的失真。例如很多家族是的中小型企业。

3.3 考核组织不得当

考核组织工作应有人事部门来完成,人事部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调查、研究、分析公司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并收集反馈信息,对考核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上。然而如果配送中心人事部门没有做具体的考核工作,而是由业务附属部门进行考核。则会出现问题其次,绩效信息获取渠道不科学,案例公司在绩效考核时采取民主评议的方式,民主评议的方式很不合适,其主观性很大,必然有太多的成见和偏见等不实之见。

3.4 考核内容不合理

考核内容过于统一。对于一个配送中心来说,不同的部门、不同岗位的要求、工作性质、工作方式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求对各部门的考核应有不同的侧重,针对各部门工作岗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考核方法,选择适当的考核指标。然而,案例公司却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尺度、统一考核指标,对公司同一部门的人员进行考核。

3.5 考核标准不准确

对于同一个考核指标,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要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然而,案例公司执行统一的评价标准,描述也是泛泛而谈,结果根本无法做到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作准确细致地描述。

3.6 考核周期不科学

合理的考核周期是绩效考核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周期太长的考核使考核者很难记住员工的长期表现,导致考核失误,而周期太短的考核容易使配送中心上上下下陷入繁琐的考核事务中,更为重要的是员工的绩效目标可能需要数月才能达成,若在成果尚未具体实现时即对绩效予以考核,就不能产生真正的奖惩效果,反而滋生急功近利的草率行动,不利于绩效达成。

4 解决物流配送中心在绩效评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的措施

4.1 进行绩效培训

成功进行绩效考核的前提之一是配送中心上下员工必须对绩效考核有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配送中心中只有少数员工了解绩效考核,而大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一知半解。例如CP铁路公司一般规定在每位雇员的生日前后对其进行这一年工作的评估。大部分评估者受过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培训,重点是如何依照法规办事以及如何避免不同类型的误差。

4.2 明确考核关系

首先,确定考核人员。民主评议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建议取消,即使保留,也只能是一种份量很小的参考。针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考核,由配送中心领导与人事部组成考核小组来考核;而对一般员工的考核,则由其直接上级主管领导来考核。人事部主要负责考核的组织与执行,以及对考核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与被考人员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考核人为公司领导代表与本部门负责人。 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期,贝尔公司曾引进一套五步绩效评估体系,之后改为众所周知的工作计划和评议程序。这一项目的要点就是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被称作评议委员会。

4.3 调整人事工作

增加人事部门人员,保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把原先由业务附属部门所作的绩效考核工作统一划归到人事部,由人事部统一负责配送中心的绩效考核各项工作,调整人事部门把精力重点放在对配送中心各部门的调查、研究、分析,制定考核方案及考核方案完善上。

4.4 编制考核内容

首先,明确绩效考核的含义。绩效考核,顾名思义,是对绩效的一种检测,所以考核内容是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个人主观能动性。所设立的考核项目不得超过这三个基本框架范围。工作业绩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而其余两项所占比重应基本相等。其次,根据各部门考核目标,根据人事部对各部门的深入认识,在于各部门进行沟通确认的基础上,制定各部门的考核项目。如果部门中岗位之间差别很大,在制定考核项目时,也要做一定的调整。

4.5 确定考核标准

配送中心中对绩效标准的规定过于统一和绝对,导致不同部门和不同员工的绩效标准一致而无法区分。我们认为应据绩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绩效标准要具有挑战性又不脱离实际,即大多数人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同时,绩效标准要有一定的稳定性。绩效标准是考核一个人工作绩效的权威性文件,因此,需要相当的稳定性,以保证标准的权威性。例如北京和上海的政府领导人也都是先建立了战略、关键目标和要实现的目标值,然后才向下级布置实施的任务。。

4.6 安排考核周期

如果配送中心的考核周期为一年,这个考核周期未免太长。调整为根绝员工层级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考核周期,高层管理者、高级技术人员的考核周期为一年,中层管理者、一般技术人员的考核周期为一季度,一般管理人员、基层员工的考核周期为一月。

例如:人寿保险公司通常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绩效评估,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再进行临时性考虑。每位评估者事先都要接受一项关于“绩效评估的职业道德”教育,介绍一些常会遇到的错误与偏见。评估表格通常为半结构性的,要求每位管理者必须审慎从事。雇员有时为了确保自己所承担工作责任的全面性,也要参与进来。对于每一项目,工作重要性是不同的,有不同的百分比,通常分三类:(1)特别低80%-100%;(2)50%-60%(3)大于100%。

总之,从绩效评估的选择和实施方面来考虑,从其中的主要问题来探讨,这有助于配送中心分析配送绩效,提高配送中心的经营能力,进而增加配送中心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所以中国的企业也必须如此,在实行绩效评估的时候,先明确目标,然后再关注在绩效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的细节,借鉴在绩效评估中取得成绩的成功案例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J.鲍乐索克斯 戴维J·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曾钟钟.江志斌.许淑君.物流公司配送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3):40-44.

[3] 陈青丰.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09-08-15.

[4] 甘红云.杨家其 蒋惠园.《物流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现代物流,2002,(10).

信息化的配送中心 篇4

一、总体设计

整个系统管理平台采用基于C/S的集中式组织模型, 由运行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以及运行在客户端的客户机三部分组成, 该系统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数据的管理。服务器接口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服务器与客户端的网络通迅工作。客户端接口的功能主要是负责客户端程序与服务器接口之间的网络通迅工作。

二、功能设计

整个系统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建模思路和模块化设计, 每个模块 (子系统) 完成一项大的业务功能, 便于针对不同的企业要求而进行功能模块的添加和删除。

1.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是整个系统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模块, 它包含了跟企业有关的所有信息的管理和统计。

2. 发货单管理是整个运输管理的起点, 发货单编号也是表明一笔业务的主要标识 (主Key) , 采用系统自动采集的方法, 整个编号的编制根据具体企业而不同。

3. 仓库管理是较复杂的一个子系统, 对于以仓储为主的物流企业, 要考虑自动化仓库设施、自动搬运车系统等等。仓库管理系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仓储状况进行设计。

系统框架的主要特色有:以实际配送系统运作中的每项业务为最小设计模块, 以满足当企业业务重新调整、工作流改变时的不同需要;以作业流程最优化为设计目标, 考虑一切与企业有关的优化问题, 如最优路径选择、最优配车等;以人为最小设计单元, 按员工身份进行系统权限分配;建立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配送车辆的优化调度。

三、关键技术的实现

系统的功能模块作为系统功能实现的实体, 负责系统内具体功能的实现及系统日常维护事务处理。这里主要对功能模块在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阐述。

1.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调度优化配置。

量子遗传算法是量子计算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产物。目前,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类模型上:一类是基于盘于多宇宙特征的多宇宙量子衍生遗传算法 (Quantum Inspired Genetic Algorithm) , 另一类是基于量子比特和量子态叠加特性的遗传量于算法 (Genetic Quantum Algorithm, GQA) 。前者的贡献在于将量子多宇宙的概念引入遗传算法, 利用多个宇宙的并行搜索, 增大搜索范围, 利用宇宙之间的联合交叉, 实现信息的交流, 从而整体上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但算法中的多宇宙是通过分别产生多个种群获得的, 并没有利用量子态, 因而仍属于常规遗传算法。后者将量子的态矢量表达引入遗传编码, 利用量子旋转门实现染色体的演化, 实现了比常规遗传算法更好的效果。但该算法主要用来解决0-1背包问题。编码方案和量子旋转门的演化策略不具有通用性, 尤其是由于所有个体都朝向一个目标演化, 如果没有交叉操作, 极有可能陷入局部最优。量子遗传算法采用多态基因量子比特编码方式和通用的量子旋转门操作, 引入动态调整旋转角机制和量子交叉, 更加具有通用性, 而且效率更高。算法中将所有的个体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子群体, 称为宇宙;采态基因量子比特编码方式来表达宇宙中的个体;采用通用的量子旋转门策略和动态调整旋转角机制对个体进行演化;各宇宙独立演化, 这样可以扩大搜索范围, 宇宙之间采用最佳移民, 量子交叉和量子变异操作来交换信息, 是算法的适应性更强, 效率更高。

为了便于验证结果, 现用最简单8个配送点的例子, 并且直接给出基础数据以简化, 如表1~表3所示。车辆转载限制:10t;时间惩罚系数100/h。

采用轮盘赌带最佳保留复制、最大保留交叉、反转变异的算法, 软时间窗约束。染色体条数:20;交叉率:0.75;变异率:0.25。

综上所述, 根据量子遗传算法的特点, 通过分析车辆运输的实际情况, 将影响配送车辆调度的多项指标和约束转化为染色体适应度, 减少了系统的复杂度, 并设计了能够进行实际调度的算法, 并加以验证, 结果表明算法收敛, 能够很快得到较优化的结果。

2. 数据传输。

在Power Builder中, 一个分布式的服务程序又可以是另外一个服务程序的客户端, 这就是所谓的N级解决方案, 在这种结构中, 客户机和服务器建立会话, 这个服务器又可以与另一个服务器会话, 于是结成一个网状的结构。

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上, 分别装有客户端应用程序, 在服务器端, 有一个服务端应用程序为客户程序提供服务。

第一步, 我们启动服务器, 让它去侦听是否有客户端请求。这是初始化Transport对象, Listen函数开始活动。

第二步, 客户机调用Connect To Server函数。如果返回值正确, 说明Connection对象初始化完成了。接着, Connect To Server函数在服务端创立了客户虚拟机。服务端为它开辟一块内存, 这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环境, 它可以想象成服务端开启了一个新的线程或新的进程。

然后, 代理对象调用Set Connect函数, 为代理设置Connect对象。Connect对象通过网络传递给Transport对象一个链接消息, Transport正在用Listen函数侦听这个消息, 于是在服务端初始化了NVO对象。随后, 这两个客户机在服务器中创立了两个服务线程, 它们相互独立, 各有两个不同的内存区域, 不同的工作环境。因此, 当一个服务线程发生运行错误时, 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服务线程。

最后, 客户端的Connect对象调用Dis Connect Server函数, 断开与服务器的链接。服务器接收到断开链接的消息后, 就会中止由Connect To Server所创立的服务线程, 把这个线程所占的内存区域释放掉。

3. 数据库及终端管理的实现。

根据需求分析建立用户数据表如下:

该数据表存放在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中, 所有的终端用户登录系统时都通过该数据表进行验证。这样的配置方式可以避免后端有多个核心业务系统时还需进行逻辑判定, 同时也可以避免后端业务系统没有相应的数据表时无线应用系统还能独立的运行。该数据表通过系统的基础数据维护模块建立和管理。如果后端应用系统有统一的用户数据表, 则可以设法与之同步。向后端业务系统提交用户数据时采用:user_id+user_name的方式。后端业务系统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取相应的字段进行处理, 用户数据库同步的业务系统可以使用u s e r_i d字段, 不同步的直接使用user_name字段。只有branch和authority都相符的用户才能进入相应的应用系统。

上述表格的结构建立完成后, 我们通过对各项后台业务管理需求的数据满足性分析描述, 论证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文提出的面向配送中心管理系统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架, 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快速转化成实际应用成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系统采用了基于PB的C/S结构, 突破了应用系统整体结构设计的己有模式, 为企业应用系统的构建又多加了一种选择模式。目前, 系统已经全部设计和开发完毕, 并且经过系统的代码维护和安装、现场调试阶段, 达到了所要求的。

参考文献

[1]Donald J.Bowersox, David J.Closs.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林国龙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167

信息化的配送中心 篇5

基于模糊多目标下配送中心选址及配送量分配的模型研究

为了解决随机需求和模糊配送时间并存条件下的多产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模糊多目标混合整数随机规划模型.该规划模型的特点是: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含有模糊系数;约束条件中兼具确定性和随机性;通过约束条件方程和目标函数准确地表现了随机需求和模糊配送时间并存的假设条件.根据该模型的`特殊结构,进行模型求解,最后,通过应用算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 者:郑连弟 马毅 ZGENG Lian-di MA Yi  作者单位: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11(2) 分类号:U116.2 关键词:模糊多目标   混合整数规划   配送中心选址  

信息化的配送中心 篇6

关键词:配送中心;服务水平;控制图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2-0012-03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customer standard of service is playing all-important role to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response time for the customer is the enterprise lifeline to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The efficiency making use of a control chart to be able to observe serving travel condition, adjusting the serve system, feasible distribution center's in time reaches a maximum.

Key words: distribution center; standard of service; control chart

0引言

与传统的财务、营销和生产领域相比,企业物流是一体化管理中较新的一个领域,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地运送到消费地的过程,从而使正确的产品或服务在正确的时间,以良好的状态到达正确的地点,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促进企业销售,为企业做出最大贡献。企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新客户的发展,老客户的忠诚度。首先,良好的企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能满足客户要求,从而直接增加销售收入,提高市场份额;其次,由于现在的客户购买产品,不仅考虑产品本身,还考虑产品的附加价值,而企业物流客户服务就是这些附加值的提供者,因此良好的服务水平会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往在衡量和确定企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高低时往往仅局限于存货可得率和订单完整准确履行率等极少数可以精确量化的指标(因素),忽视了一些定性指标(因素),缺乏系统综合考虑,这显然与客户服务水平的重要性不相称。另外,在缺乏对客户服务水平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的情况下,确定出的最佳客户服务水平也是欠合理的。本文就此方面作以下探讨。

1配送中心的定位

无论从现代物流学建设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要求,都需要对配送中心的定位进行分析,我们只有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真正地发挥配送中心的作用。

1.1横向定位

从横向看,和配送中心作用大体相当的物流设施有仓库﹑货栈﹑货运站等。这些设施都可以处于末端物流的位置,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不同的是,配送中心是实行配送的专门设施,而其它设施不是按照配送要求而建的有完善组织和设备的专业化流通设施。

1.2纵向定位

如果将物流过程按照纵向顺序划分为物流准备过程﹑首端物流过程﹑干线物流过程﹑末端物流过程,则配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纵向位置是处于末端物流过程的起点,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位置。因此,配送中心不仅仅承担直接对用户服务的过程,而且根据用户的要求起着指导全物流过程的作用。

1.3系统定位

配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位置是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水平,多批量、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货物是传统物流系统难以提高物流效率的对象,配送中心作为末端物流的结点设施很好地解决了这些货物的运送。因此,在包含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管从横向、纵向还是系统的定位来看,配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用科学的方法控制配送的服务时间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利用计量控制图控制配送中心的服务时间

控制图的基本模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顺序抽样的样本编号,纵坐标表示特性值或特性值的统计量。控制图有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控制界限是判断服务过程的标准尺度。

计量控制图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样本统计反映和控制总体数字特征的集中位置μ和分散程度σ如表1所示。计量控制图对系统性原因存在反应敏感,所以具有及时查明并消除异常的明显作用。计量控制图经常用来预防、分析、控制过程,特别是控制图的联合使用,如表1所示,能够提供比较多的信息,帮助综合分析运作过程。在实际的运作中,在关键环节和关键活动中都建立了控制点,采用计量控制图对重要的特性值严格控制,保证充足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关键客户的服务,达到整体的优良。

2.1计量控制图的设计

经过修正后的控制图与初始控制界限相比较可以看到,修正后的控制图的中心线下移,而且控制界限变窄。

3控制图的分析与判断

用控制图识别配送中心的服务状态,主要是根据样本数据形式的样本点位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这里可以分为两种状态,受控状态和失控状态,下面分别说明。

3.1受控状态

如果控制图上所有的点都在控制界限内,而且排列正常,说明我们的服务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这时,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只有偶然因素的影响。在控制图上表现为:

(1)所有的样本点都在控制界限内;

(2)样本点均匀分布,位于中心线两侧的样本点约各占1/2;

(3)靠近中心线的样本点约占2/3;

(4)靠近控制界限的样本点极少。

如图1。

3.2失控状态

在服务过程处于失控状态的明显特征是有一部分的样本点超出了控制界限,除次之外,如果没有样本点出界,但是样本点排列和分布异常,也说明在服务过程中的状况失控。典型的失控状况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多个样本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

1)连续7个点或7点以上出现在中心线一侧;

2)连续11点至少10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

3)连续14点至少12点出现在中心线一侧。

如图2。

根据概率统计原理,上述类似的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就说明服务过程失控。

(2)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

如图3。

3.3有较多的边界点和样本点的周期性变化

如图4。

控制图上的样本点呈现周期性的分布状态,说明生产过程中有周期性因素影响,使生产过程失控,所以应该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3.4样本点分布的水平突变

如图5,从第i个样本点开始,分布的水平位置突然变化,应查明系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使其恢复受控状态。

3.5样本点的离散度变大

控制图中的样本点呈现较大的离散度,即标准差σ变大。说明有系统性的原因。

如图6。

4结束语

利用控制图来控制配送中心的服务时间,与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图控制生产过程有些不同,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注意生产中的五大要素就可以了,但在配送活动中我们除了要注意人、设备、材料等因素外,我们还要注意外部环境因素,例如,自然天气、道路状况等都是我们要考察的因素。

近年来,由于控制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控制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多种多样的不同用途的控制图,它们可以适合于不同的行业或服务部门,不同的产品特点不同的服务方式。利用控制图来保证配送中心在服务时间的控制上达到有效,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中产生的,为配送中心如何控制自己的服务时间提供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Ballou RonaldH. 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 王晓东,胡瑞娟,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广第. 质量管理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浅析配送中心的发展趋势 篇7

关键词:配送中心,低耗,衔接作业,服务质量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 配送中心开始出现并兴起, 配送中心的兴起是基于当前物流发展的需要, 也是为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配送中心在整个物流链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得到广泛的认同, 也正是基于此, 才兴起了配送中心的建设热潮。配送中心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 与其在物流中发挥的功能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配送中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物流中的一些问题, 大大地提高了物流配送的速度, 在此基础上也就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 这对于物流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当前, 随着网购和电子商务的急剧发展, 对于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对物流企业而言, 也面临着很大的物流配送压力, 在传统物流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 进行配送中心的建设也就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配送中心的兴起与概念

(一) 配送中心的兴起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 物流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市场活跃度的一个体现, 更能够为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配送中心正是在物流的快速发展下促进产生的。配送中心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 有着较为完善的发展模式, 大大地提高了物流过程中的配送效率。我国配送中心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但是发展速度十分迅速,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购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基于对物流的巨大需求, 配送中心也得以大规模的建设和迅速发展。据统计, 我国当前运营中的物流中心已经有一千多家, 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区域, 在物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配送中心的兴起和发展与着物流市场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事实上, 我国物流中心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持续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 在这种需求下, 物流企业也产生了很大的物流压力, 为了缓解这种物流配送压力, 同时也为了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众多的物流企业自觉的进行了配送中心的建设, 使得配送中心得以在我国大规模兴起。也就是说, 我国配送中心的兴起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关系的, 同样的, 配送中心的兴起, 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 配送中心的概念

在国际上, 每个国家对于配送中心的定义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也反映出不同国际的配送中心在其物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但是整体来说, 作为配送中心, 其应该具备一些主要的功能, 而这些功能也是绝大多数国际的配送中心所具备的。我国对于配送中心的定义也是基于我国国情的, 特别是针对我国的物流状况, 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规定配送中心应该符合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主要为特定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 小批量;送为主, 储存为辅。我国对于配送中心的概念定义上, 主要是从其功能具备方面定义的, 这也是为了完善我国的物流配送链, 使得配送中心能够在物流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2]

作为配送中心, 应该具备现代物流的一些基本功能, 比如物流系统的信息化、物流设备的自动化、物流管理的系统化等等。同时, 作为配送中心, 还应该在经营方面进行改革, 促成配送中心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并且实现同传统物流企业的分离, 配送中心应该实现自主经营的目标, 这有利于在现代物流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配送中心的概念在我国的物流市场中还存在一定的模糊, 一些物流企业在建设配送中心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把握配送中心的概念, 从而导致一些配送中心的发展失衡, 因此明确配送中心的概念, 进行正确的定位对于保证配送中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配送中心的作用

(一) 接力式的便利储运

配送中心能够在物流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极大地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这种作用首先便体现在配送中心的接力式便利储运功能上,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链中的重要一环, 其首要作用就在于能够有效对物流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一定程度的连接, 使得物流配送得以在接力式的配送模式下获得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 同时由于配送中心本身具备一定的储存能力, 能够便于物流过程中的分类整理, 在这种便利的储运模式下, 物流链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在传统的物流配送中, 货物的主要配送特点是品种少、批量大, 批次少等特点, 这也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 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业产品, 对于物流的发展需求也反映出了传统物流的基本特点。[3]然而, 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开发, 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各种产品的种类, 社会对于各种产品的需求也开始更加的多元化, 这也就造成了现代物流品种多、批量小、批次多等特点。配送中心在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正式基于现代物流的基本需求, 而配送中心能够起到的接力式便利储运作用在这种物流市场需求下也就更具意义。接力式储运能够有效的满足现代物流对于货物配送的品种多、批量大、批次多等要求, 能够有效拟补传统物流方式的不足。

(二) 链条性的全方位服务

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物流链中的重要一环, 其作用除了能够大大地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还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货物的配送、整理、分类、查询、仓储等等, 这种链条式的全方位服务能够满足现代物流的基本需求, 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客户的满意度。配送中心并不是简单的进行货物中转, 其重要作用更多的在于配送中心能够对物流链进行完善, 带来传统物流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服务。配送中心所带来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相对于传统物流模式来说, 其本身所具备的对大量不同种类、批次的货物整理分类以及配送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而且对于货物的信息登记服务也可以方便客户在货物的运送过程中随时进行查询。从一定程度而言, 一条物流链的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其配送中心的功能服务是否全面。配送中心对于货物的仓储较传统物流而言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配送中心的主要仓储宗旨就是尽可能的把货物仓储水平降到最低, 这就需要在配送中心的经营过程中进行不间断的管理改进。配送中心所具备的链条性全方位服务还体现在很多方面, 整体而言, 正是由于配送中心拥有了这些全方位的服务, 才使得现代物流得以完善和发展。

(三) 刺激经济增长

已经提到过, 一个国家的物流水平发展水平就可以有效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活跃度, 由此可见物流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是有着重要影响的。而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配送中心的建立和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正是在于物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毫无疑问, 物流能够促进各种货物的流通, 而货物流通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当前的网络时代里, 随着网购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而物流业在物流市场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也面临着很大的业务压力, 可见传统物流与当前的物流市场需求已经产生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 配送中心就有着重要的作用, 配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有效的缓解物这种矛盾,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在配送中心的支持下, 能够极大地提高物流的效率。配送中心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是基于配送中心在物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 配送中心的发展能够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从而也就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

三、配送中心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目前的配送中心发展来说, 其建设的时间并不长, 发展也不是很完善, 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来说又是亟待解决的。例如物流技术落后问题、配送模式落后问题、物流人才缺乏问题、配送中心建设规模不够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充分地暴漏出了当前我国配送中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对于配送中心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又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来自于物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我国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在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下, 物流企业主动的进行改革, 逐步解决当前配送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逐步的进行完善,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促进配送中心的健康、长远发展, 从而促进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 无论是物流企业, 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应该起到足够的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二) 解决方案

1. 采取物流配送新技术, 加强配送信息化建设

对于配送中心的建设来说, 应该紧跟现代物流的发展步伐, 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和业务情况进行相关的物流技术更新, 采取现代化的物流配送技术, 这对于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现代物流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信息化, 对于货物的配送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在配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也应该提高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 加强配送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提高配送中心的业务能力。配送中作为现代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的作用大多体现在对于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上, 例如仓储利用自动性、机械协作搬运、电子配货、电子查询补给、数字化商品技术等等。配送中心应该对于物流配送新技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特别是对于国际上的先进物流配送技术, 更应该积极的进行学习并且创新, 以建设适合我国物流业国情的配送中心。[4]另外, 在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加强力度, 加大投资力度, 在人力、物力方面进行充足的保证, 这是建设信息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所必要的投入, 对于保证配送中心的发展, 发挥其重要左右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

2. 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不同的物流企业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中可能会选择不同的配送模式, 不同国家的配送中心建设也会存在配送模式上的差异, 这也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不同的配送模式都有其自身的利弊, 而配送中心对于配送模式的选择应该是基于其业务情况和市场定位的。对于配送中心来说, 正确的选择适合的配送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不同的配送模式下, 配送中心的物流设备需求、物流管理、发展方向等等都会产生不同, 可见配送模式的选择是有着众多方面考虑的。在配送中心选择配送模式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进行正确的定位, 这种定位包括市场定位、作用定位等等, 配送中心应该明确自身在物流链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所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务应该是基于何种的市场定位。而后还应该客观的审视自己的经验情况, 包括业务流量、经营成本、现金流量等等方面, 做出科学、完善的评估, 然后进行决策选择何种配送模式。配送中心应当充分的认识到配送模式对于配送中心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国际上先进完善的配送模式也应该积极的进行学习, 只有适合配送中心发展的配送模式才能够有力地促进配送中心发展。

3.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培养现代物流观念

物流人才的缺乏是当前我国物流发展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增大了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特别是高层次的物流人才, 物流管理人才上的缺乏严重影响着物流的发展, 对于配送中心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有充足的人才保证, 这就需要进行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储备。然而我国物流人才的缺乏很难保证建设配送中心的需要, 因此, 为了保证物流业的发展和配送中心的发展, 应当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需要物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从企业角度讲, 可以通过组合培训学习等方式, 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政府部门角度考虑, 应该主要从高校教育方面入手, 提高对物流人才的重视, 增设物流专业, 为市场培养急需物流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的物流人才。在充足的人才保证下, 形成现代物流观念, 改变对物流的传统认识, 这对于建设和发展配送中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促进我国的物流产业转型, 由传统物流进入到现代物流也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4. 配送中心的建设

我国当前的配送中心建设规模相对于物流市场而言还远远不够, 配送中心的完善程度也差强人意, 因此应该加大配送中心的建设力度, 增大配送中心的规模, 以形成网络式的覆盖, 从而形成完善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配送中心的建设需要在人力、物力的投入方面进行充足的保证。首先, 应该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 这就需要物流企业提高对配送中心的认识, 认识到建设配送中心的重要性, 增大投资力度, 扩建配送中心规模, 增强配送中心的网络化建设, 以使得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 在配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 除了必要的资金投入外, 还需要进行人才方面的保证, 如果没有相关的物流人才, 则很难保证配送中心的建设完善, 特别是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 对于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经营来说, 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中, 积极地进行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并且积极地学习国外先进配送中心的成功经验, 进行适当的借鉴, 从而不断完善配送中心的建设。

四、结论

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物流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能够大大的以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服务质量, 能够有力地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也是现代物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我国的配送中心建设时间较短, 发展还不是很成熟,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的物流发展, 应当积极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改正, 积极采用新的物流技术, 选择适合的配送模式,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加大配送中心建设等等, 以此才能保证配送中心的长远发展, 并且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唐东存.配送中心在我国的发展趋势[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9 (1) :160-161.

[2]肖和山.发展配送是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的突破口[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0) :77-79.

[3]顾国建.我国配送中心的发展方向[J].商场现代化, 1998 (10) :23-24.

浅谈配送中心的自我保护 篇8

1 要求与方法

目前, 医护人员职业接触感染的研究在国外已得到广泛重视,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 特别是在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 需要多方面采用一些防范措施, 既要保护好自己也要保证药物的安全质量题。

1.1配送工作环境对人体的危害因素主要是化学因素, 特别是抗肿瘤药物, 接触抗肿瘤药物时, 严格按配药操作规程执行, 严格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配药前洗手, 穿防护衣, 戴口罩、帽子、薄膜手套和橡胶手套并在安全生物柜内进行操作, 操作台上应备一块无菌纱布, 如果药物溢到操作台面上, 应用纱布吸附药液, 再用酒精冲洗并擦拭被污染的表面, 以减少药物微粒的扩散。在完成药物配置后把橡胶手套脱去与纱布一起及时放入肿瘤药物污物专用容器内贴上标示集中封闭处理, 这时再脱去薄膜手套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1.2加药时要合理使用手套、口罩和防护衣, 手套应每隔30min更换一次, 如药液不小心见溅到防护衣上应立即更换防护衣。工作人员在进入洁净区工作时, 必须先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等。

1.3加药的设备要定期检查、维修, 部分陈旧机器要及时更换, 同时护士也要熟练设备的操作流程, 严格遵守操作原则, 确保自身的安全。

2 注意事项

2.1工作中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 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核对、配置、再次核对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慎独观与责任观。

2.2与药师密切配合, 把药物的名称、剂量、质量关把好, 配制药液时按医嘱执行的同时也要审核医嘱避免错误的发生, 加药时要认真、仔细的核对医嘱不能有半点马虎, 要求工作人员要做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3护士要有敬业奉献精神, 对同事要真诚相待, 良好的护际关系有助于开展工作和身心愉快。

3 总结

浅析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篇9

1 自然环境因素

1.1 气象条件

在配送中心选址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我们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气象条件差别迥异,所以气象条件对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影响程度也较大,决策时必须全方面地掌握拟选区域的气象情况。如果在同一个地区或城市进行的配送中心选址时,气象条件因素对选址方案的影响不大,此时主要考虑风力风向因素,在风口的位置建立配送中心的话,容易加快露天堆放物资的老化甚至变质。除这些以外,因为物流过程中各种作业的特点,物流过程中难免产生的粉尘、尾气等,如果配送中心的位置选在风口,各种污染物易飘入市区或居民区,给城市和居民生活造成污染,因此,在建立配送中心时,应尽量避开风口。

1.2 地质条件

众所周知,配送中心是大量商品的集散地,某些重货如密度很大的建筑材料堆码起来,会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对于拟建配送中心的地面应要求具备一定的硬度和抗压能力。如果配送中心地面属于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在堆放重物时受压地段会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因此配送中心选址要求一定的土壤承载力。

1.3 水文条件

由于我国的江河湖泊较多,配送中心选址要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或是地下水容易上溢的区域。选址的工作人员要认真考察拟选区域近多年的水文资料,要求地下水位不能过高,配送中心的选址要绝对避开洪泛区、内涝区、古河道、干河滩等区域。

1.4 地形条件

配送中心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对配送中心在运营的过程中物流作业的便利程度、运输车辆出入配送中心的方便性、快捷性和安全性以及运送货物的效率和能耗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选址决策时要尽量避开盆地、山坡和地貌复杂的地方,最理想的位置是一些地势较高且地形平坦之处,同时应还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

2 经营环境因素

2.1 经营环境

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很多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物流园区,这些物流园区对物流行业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是配送中心选址时优先考虑的地址。

2.2 商品特性

物流业和制造业是联动发展的,经营不同类型货品的配送中心应布局在合适的地域,如家电配送中心的选址应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紧密结合,看当地是否有成规模的家电生产企业的布局。

2.3 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也是配送中心在选址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在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能否实现高标准的准时送达,是衡量配送中心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配送中心规划时应保证客户在任何时间向配送中心提出物流需求时,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物流服务。

2.4 客户需求

配送中心选址时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客户的需求。在众多选址方案中最终定案的配送中心地址,应从诸多方面考虑包括经济性、柔性、劳动力等方面。有时坐落位置明显不具优势的选址方案,反倒是最后的定案。这是出于对客户需求的考虑,在全面衡量得失后,仍然要以满足顾客需求作为最终定址的决定性因素。

2.5 政策影响

在我国一些物流发展起步较早的发达城市,对于物流的发展有早期的布局。为鼓励企业在政府的规划下进行投资、建设和有序发展,这些地区对符合规划布局要求的物流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其中包括企业用地价格、税收、贷款等系列的优惠政策。政策上的倾斜引导着配送中心建设时参照政府的规划发展,使企业在选择配送中心的位置时按照总体布局要求。

3 基础设施状况因素

3.1 交通条件

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是选择配送中心位置的前提条件。公共配送中心的货物出入须借助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才能顺利实现。配送中心必须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尽量靠近交通枢纽的位置进行布局,最好是连接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交通方式。如临近港口、高速公路入口、铁路编组站、公路货运站场、交通主干道出入口或是机场等等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以方便运输作业。如果配送中心所在的区域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距,大幅度地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

3.2 公共设施状况

配送中心所选区域,要求城市的道路、通信等公共设施到位,同时要求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最好配送中心周围设有污水、固体废物的处理场所。

4 物流成本因素

物流成本是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配送中心会选择在接近物流服务需求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的成本:

4.1 物流服务水平成本

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是指公共配送中心在经济合理的服务半径内满足用户物流需求的程度和水平。在现代物流服务过程中能否实现准时、高效地送达是衡量物流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选定配送中心的位置时应优先考虑将配送中心选在能最好满足用户需求的地方,以保证配送中心准时、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4.2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在总的物流成本中占有很大的份额。配送中心选址是否合理对物流成本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占物流成本最多的运输成本。选址时应优先选择合适的位置,最好能够紧邻大型制造业或商业集中的区域,以达到缩短运距、降低运输费用的目的,同时提高物流服务的整体效益。这项指标也是配送中心在定量的选址模型中最关注的主要指标,往往是运输费用最低的方案,越接近最优方案。

4.3 人力资源成本

在选择配送中心位址时,要考虑到可使用的员工条件。随着物流的不断发展和提升,现代化的大型配送中心的运营利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甚至某些综合的高端配送中心呈现智能化的发展态势。因此能否方便的获得一定数量和高素质的员工,也成为选址决策的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由于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条件,是配送中心运作的基本保障,在选择配送中心的位置时必须要考虑到当地的劳动资源状况,应优先考虑在劳动力较为充裕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设置配送中心。否则,必然会导致物流费用增加、物流服务水平难以保证,并且配送中心应有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出来。

4.4 投资成本

建设配送中心是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企业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利润最大化。配送中心投资成本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配送中心建成后的规模、运营成本、投资收益率等诸多方面。因为投资规模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的物流需求量以及融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选址决策时应结合当地实际的经济状况和实力,在充分满足物流需求和社会服务的基础上,我们在选址决策时尽可能选择投资成本低的方案。如果是制造企业在全国区域选择多家区域配送中心,就不必自己出资修建配送中心,可以通过租赁的形式实现。所以该项指标是配送中心选址须考虑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4.5 地价成本

配送中心一般占地较多,同时还要考虑配送中心将来的发展,要为以后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为此地价的高低对布局规划有重要的影响。由于不同地段土地的价格差别很大,由于购买土地的费用占去了很多的投资费用,所以地价的高低将会对着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决策时应该尽可能在满足以上影响选址的因素的同时符合城市规划用地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地价相对低廉的地段。如果是制造企业租赁的区域配送中心,则考虑租金的高低,在软件和硬件水平类似的条件下,应选择租金便宜的配送中心。

5 其他因素

5.1 国土资源的利用

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配送中心的规划用地应严格遵循节约用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的原则。此外,配送中心的布局还要兼顾和遵守区域与城市发展用地的规划。

5.2 环境保护要求

在选址决策时,还需要考虑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保护,尽可能减少配送中心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干扰。配送中心的运营,担负着出入配送中心货物的中转、汇集、流通加工、配货、送货等任务,是车辆和人员密集的物流结点,其中的车辆出入频繁,交通密度很大,车辆产生的尾气和噪声不可避免地要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配送中心选址时还应充分这些实际的问题,尽量将配送中心布局在远离市中心和居民区的地方,以减轻车辆尾气和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使得城市的交通环境状况能够得到缓解,城市的生态建设得以维持,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和谐共生。

5.3 周边状况

由于配送中心内部的货物以及车辆的密集程度,所以配送中心被消防部列为火灾重点防护单位,基于这样的因素配送中心的位置不宜设在易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如木材加工、冶金企业)的周围,同样更不宜在居民住在区附近选址。

5.4 与城市功能形态的适应性

在选址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城市或地区未来的总体规划,其中包括:资源空间的集散特性、当地的产业结构与布局、商业区的分布与规模等诸多方面的条件;由于配送中心的规模将来有扩大的可能性,所以还要考虑地址的周围应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其次还应尽量考虑到配送中心与周围环境的在景观上的协调统一,当然使配送中心的建筑能够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并且维系或改善原有景观是最理想的。

配送是物流的若干功能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因为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要素,是大物流的一个缩影,或是在较小范围内物流活动的全部体现。所以,配送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物流系统大规模化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必然趋势。而配送中心的选址工作又是启动配送中心所有工作的首个环节,配送中心位置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配送系统效率和总的物流成本以及服务水平的高低,所以配送中心选址对企业的运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摘要:配送中心位置的选定直接影响配送中心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同时也关系到配送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必须在充分调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的特点、商品特性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在详细分析现状及对未来相当长时间经济运行的预测基础上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

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因素

参考文献

[1]冯燕芳,陈永平.基于加权因素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

基于竞争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篇10

1 竞争性配送中心选址的随机分配模型

我们以新建配送中心为例,关于竞争配送中心选址的随机分配模型都是平面上的连续选址,模型主要基于Huff的引力模型和Drezner的市场份额最大化为目标的模型,他们的研究中新建配送中心的市场份额表示成选择该配送中心的顾客根据配送中心的吸引力分配到这个配送中心的购买力或者需求量。

根据Huff[2]引力模型,对于某个新建配送中心,其市场份额的大小可以表示成与该配送中心的吸引力成正比,与该新建配送中心与需求点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的函数:

其中F x,βyβ表示新建配送中心的市场份额;vi表示需求点的需求量;A xββ表示新建配送中心的吸引力;Ajxββ表示已存在配送中心的吸引力;di表示新建配送中心与需求点的距离;dij表示已存在配送中心到需求点的距离;β是要确定的指数。通过目标函数最大化,求的相应的新建配送中心的位置点。

Drezner[3]等学者拓展了Huff引力模型,引入了需求点选择包括新建配送中心在内的各个配送中心的概率,即每个需求点都会以一定的概率选择这个新建配送中心,概率的大小与配送中心的距需求点之间的距离,以及配送中心的对需求点的吸引力等有关。选址目标依然是新建配送中心对所有的需求点的需求量之和最大。模型如下:

其中F x,,y,表示新建配送中心的市场份额;pix,,y,是新建配送中心分担需求点i需求量的比例。目标函数依然是新建配送中心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2 竞争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建立

(1)模型描述

以随机分配模型为基础建立基于竞争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假设在某选址区域D内,已存在多个配送中心,新建一个配送中心,采用新建配送中心利润最大原则进行。定义以下符号或者变量:a,i,bi,∈D,i=1,2,3,…,n,表示n个需求点的位置坐标;vi表示第i个需求点的需求量;x,j,yj,∈D,j=1,2,3,…,n,表示已有的m个配送中心的位置坐标;x,,y,表示拟建配送中心的位置坐标;w表示配送单位需求量的利润;di表示新建配送中心到需求点i的距离;dij表示从已有配送中心j到需求点i的距离;pi x,,y,表示新建配送中心分担需求点i需求量的比例。

则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要求解该模型,先要确定新建配送中心从各个需求点获得需求量的比例函数pix,,y,。

(2)新建配送中心分担需求点i需求量的比例pix,,y,

假设选址区域中只有一个配送中心j,有n个需求点,由于配送中心对于需求点的吸引力取决配送中心的效用值,因此我们构造如下函数pix,,y,,表示新建配送中心获得第i个需求点的需求量的比例:

加入曲线调节调节系数r,将上述公式化简为:

当Uij-Ui=0时表示新建配送中心与已有配送中心j对于需求点的效应一样,此时需求点选择新建配送中心的概率为0.5;当Uij-Ui>0表示已有配送中心j对于需求点的效用大于新建配送中心对于需求点的效用,新建配送中心获得需求点i的少部分需求量;当Uij-Ui<0时表示新建配送中心对需求点的效用大于已有配送中心对于需求点的效用,新建配送中心获得需求点i的大部分需求量。

(3)考虑距离的新建配送中心分担需求点i需求量的比例pix,,y,

当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于配送中心效用的影响时,仅仅考虑距离时公式化简成形式如下:

其中:

为了更符合现实情况,加入一个距离的调节系数λλ,>0,,上式变为:

假设选址区域中只有一个竞争配送中心。该目标函数表明,当新建配送中心与已有配送中心j相比距需求点i较近时,即dij>di,函数表明该需求点的大部分需求量将从新增配送中心处得到满足;当新建配送中心与已有配送中心j相比距需求点i较远时,即di>dij,说明该需求点的需求量从已有配送中心j处得到满足;当新建配送中心与已有配送中心j距需求点i的距离相等时,即dij=di,该需求点的需求量平均分给新建配送中心和已有配送中心j。

当选址区域中存在多个竞争的配送中心时,由以上关于新建配送中心分担需求点i需求量的比例的描述,我们建立基于竞争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目标函数如下:

目标函数为新建的配送中心的利润最大。

对于上述无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可采用迭代算法或者近似搜索算法进行求解,本文将采用一般解非线性规划的方法精确求解,利用Lingo软件编程对模型求解。

3 实例分析

假设在某区域内有8个需求点,各个需求点的位置坐标及需求量分别见表1;选址区域内已有两个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坐标分别为4,,4,和6,,5,;w=1,λ=0.5。现欲在该区域内选择一个位置建立配送中心,问应该如何选择配送中心的位置才能使总收益达到最大?

假设新建配送中心的位置在x,,y,处,模型为:

该模型可以利用Lingo软件编程直接求解,经过运算得到模型的最优选址位置在,6.52,6.27,点,在该处建立配送中心可以获得最大利润156.67。

4 结论

本文在随机分配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在选址区域内已有多个物流配送中心相互竞争的情况下,新增单个配送中心的优化选址模型,确保新增配送中心获得最大的利润。其中,模型假设选址区域内的任何点都可以作为选址点,也就是连续选址模型,但实际问题中可能碰到有些点不能选址,从而要做出适当调整,受篇幅所限,不再在此赘述。

参考文献

[1]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117.

[2]Huff D L.Defining and Estimating a trading area[J].Journal of Marking,1964(28):34-38.

物流企业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篇11

关键词:申通快递;配送中心;选址

引言:如今,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建设过程必然是所有企业工作的重点,配送中心的选址成为了物流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绥化申通快递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问题

(一)路线选择的问题。对于绥化申通快递配送中心选址的过程中,很难结合相应的选址原则,其各个交通路线复杂且收费口较多,这就导致了其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过程中产生浪费的现象,同时,配送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费用开支,包含了保管费、包装费、过路费以及燃料非等,绥化申通快递配送中心的选择过程中,由于很难合理的对周边交通环境进行分析和规划,所以容易导致这些费用的极度浪费,很多的配送中心,还要远离居民区,那只能建立在偏远的郊区,道路交通条件不是很好,往往很容易出现重复运输的现象,增加了人力财力不说,车辆的调度过程也反反复复。这些现象,主要就是因为其配送中心的选址过程,违背了适应性原则以及经济性原则。

(二)市场分析困难。要想确立绥化申通快递的配送中心的地址,还要进行市场分析,然而,由于绥化地区是一个新发展的城市之一,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所以很难对市场进行分析,如果,配送中心没有经过良好的市场调查过程,这就导致对于货物的数量及其分布没有一个可靠的指标,所以,配送中心的分布就会十分的不合理,容易导致一些配送中心忙的不行,一些配送中心又闲的不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源和设备的合理分配过程,影响了企业的效益,违背了选址过程中的协调性原则。

(三)受到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绥化市地区分布比较零散,很多乡镇都分布在较远的山区附近,这就导致了申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很困难,近郊地区又是一些工业园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往往会导致配送中心的选择是非常的不规范的,同时,绥化市的一些用地成本也比较贵,所以其土地成本又成为了一个问题,而且,对配送中心内部的规划过程疑点要留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以便以后配送中心的改造和扩建造过程。

二、对策研究

(一)优化配送中心的选址。绥化地区的交通比较复杂,是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一个因素之一,因为,配送中心的选址一定要考虑到交通线路进行,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当仅仅交通运输枢纽,选取在恰当的节点上,配送中心应当与生产地与配送区域形成短距离的优化,这样才能够使得运输过程中的成本降低,所以,绥化申通快递配送中心应当集合绥化地区的交通部署,进行优化配送中心的选址过程,优化配送路线的选择,缩短运输的距离。

(二)要长期进行合理的市场分析。对于配送中心的选择过程一定要进行长期的市场分析,绥化市的物流企业还处于初步的发展过程之中,所以,对于这块新市场,一定要最好充分的准备分析过程,理论上明确指出,配送中心的选址过程,还应当对其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要考虑到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同时,还要对于未来进行一个短期的预测,对周边新校区以及开发区要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为配送中心选址作出准确的报告,这样才会保证企业对其市场具有一定的把控性,明确配送中心的选址,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然而,这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不能够一蹴而就。

(三)根据各方面的条件进行选址。要想使得申通快递在绥化地区得以长远的发展,配送中心的选址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等方面,尽可能降低对城市生活的干扰。大型转运枢纽,应设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尽量不影响或很少影响城市交通环境和城市的生态建设,因此,申通快递在绥化地区的选址过程,应当考虑上文中的所有问题,进行综合的考量来进行合理的选择,这种用地的选择过程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的,如果出现了适合的地点,一定要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先机。

三、绥化申通快递现状及选址计算

(一)现状。绥化地区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南部,下属有3个县级市6个县,占地面积达35211平方千米,人口541.6万。绥化地区地势平坦,耕地面积达14.9万公顷,占全省耕地的1/7。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市。所以申通快递公司,发现了其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迅速在绥化地区增设了申通网点,据有关数据表明,现如今绥化地区一共有30多家快递公司,营业面积1000多平米,在职人员约150多人,这些快递企业包括韵达、中通、汇通、圆通以及申通,其中申通快递数量占绥化快递公司总体的30%左右,其公司分布在绥化绥化市区,各县级市以及县城内,其中以绥化市北林区居多。

(二)选址计算。通过绥化地区申通快递的发展现象我们可以通过重心法原理计算出其申通快递的选址范围,通过重心法理论计算,通常要先假设相关的条件,重心法主要解决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流量构成的物流网络规划问题。重心法将产品配送过程的运输成本作为唯一的决策要素,只要可以是运输成本最小化的配送中心位置就是合理的、最优的。

首先假设绥化地区新建配送中心为P,同时假设其地理坐标为P(a,b)然后再假设需求点为A,其坐标为(Xi,Yi)其中

i=1,2,3,4,5,,,,n,这样,配送中心P与需求点间的距离可以定义为d(P,A),其表达式为 在物流配送过程中,P点要与n个需求点进行运输,所以,我们假设他们之间的输出量分别为W1,W2,W3…Wn设配送中心P到需求点每单位量、单位距离所需运费为Ci,则总费H用为:

,我们最终决策出的的配送中心位置,应该是配送中心的横、纵坐标能是上述方程式的成本H最小,这也就是数学所讲的无限制条件的最小化问题,具体就是分别对新建配送中心的横坐标a、纵坐标b求偏导函数,然后另两个偏导函数为零,求出的横坐标a0、纵坐标b0的表达式为: , 。其中绥化地区各个节点数据统计如下(其中P1--P5,分别是新华乡南10公里、红光乡东北向十公里、绥胜满族镇、宝山镇东南向10公里、绥化市中心东向10公里):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出=16,=5.18,应用重心法得到的初始值(a0,b0)就是一个满意解。但对于节点数量较少,各节点运输量差异较大,且运输费率为非线性时,应当进行适当次数的迭代修正,具体最终计算出仓库所在坐标为(4.92,5.05)。根据上文中提到选址对策,配送中心的选址要考虑市场环境和交通环境,同时结合本文计算结果分析绥化申通物流选址应该定在绥化西南地区宝山镇附近。

结语: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地位己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重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企业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物流中心的选址是物流企业所应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丁原祖.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路径问题的模型研究[J]. 经济师. 2014(04)

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对策分析 篇12

近年来,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物流配送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对传统的职能, 例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等, 其职能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信息整合功能

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对现代化技术进行了应用, 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 对信息的传递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以及整理要非常重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能够对零售商需求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 并且, 针对小批量、多批次以及多品种的要求也能进行满足, 为配送、储运都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 将货物准确的运输到客户手中, 同时, 也能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物流配送中心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是各个企业生产中急需的信息,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 对其进行准确的掌握才能占据优势, 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各种产品和服务, 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1.2 营销功能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分工也在进一步细化, 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将核心能力进行发挥, 物流企业承担着原有生产企业的营销功能, 其对产品客户信息以及市场动态能够进行掌握, 因此, 也能最直接的反应客户的需求, 因此, 进行营销十分必要。物流配送中心在发展成熟以后, 还有对产品销售的各类情况进行掌握, 同时, 在此基础上向厂家要货, 然后进行生产, 使产品可以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1.3 售后服务功能

物流配送网络得以快速发展和消费者与生产企业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有直接的关系, 很多的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和终端客户更加靠近, 因此, 对生产企业来说售后服务就要做到更好, 物流配送中心的售后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必要。售后服务的质量对用户是强大的吸引, 在未来的竞争中地位更加重要, 因此, 物流配送中心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全方位服务。

2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状

2.1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较小

物流配送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以后, 才能形成规模经济, 同时, 其优势才能真正的发挥, 但是, 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处于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部门与部门间的半封闭状态, 传统的自我服务意识以及观念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因此, 物流网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布局, 导致服务状态非常差, 而且, 物流管理中心的基础建设也非常的分散, 布局不合理, 在经济效益方面不容乐观。

2.2 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我国很多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固定资产投入方面具有一定的力度, 但是, 在现代化程度方面还是不高,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只是在日常管理中, 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重要的事项, 例如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织以及配送方案的选择都处于半人工的决策状态, 同国外的物流配送中心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很多的物流配送中心的机械化程度比较低, 标准化程度也比较低, 在整体物流技术方面比较落后, 导致物流配送中心和传统的零售仓库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 没有对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势进行很好的体现。

2.3 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健全

物流配送中心是具有多种流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中心, 其中包含储存、保管、运输、配送、装卸、搬运以及流通、包装、信息处理和反馈功能, 将这些功能进行协调才能更好的完成货物的配送, 但是, 很多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功能方面没有做到非常的健全, 导致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非常低, 无法更好的发展。

2.4 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资金投入不足

物流配送中心要想更好的履行其职能, 在现代化硬件设施以及现代化管理方面要进行不断的提高, 物流配送中心在发展过程中现有的一些装备都是原来储运企业留下的, 在资金投入方面非常少, 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实现有很大的阻碍。

2.5 物流人才匮乏

物流配送中心的很多从业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不是十分擅长, 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 导致物流配送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实现现代化以及规范化发展。还有些员工为了自身的利益对统一、规范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比较抵触, 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很难实现正常化。

3 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观念上更新

要彻底改变那种将物流配送中心等同于批发站、零售店或生产企业的仓库的看法, 要认识到物流配送中心经营观是靠优质的服务占领市场, 靠先进的管理、技术取得效益, 这才是真正的物流配送中心经营观。从采购环节开始, 物流配送中心要以其雄厚的实力、良好的信誉、准确的市场信息和一定的经营规模, 低价购进成全权代理生产企业的产品经销, 从而获得第一个价位优势;在物流配送中心内进行适当包装和加上, 增加商品附加值, 获得第二个优势;储存、搬运及出入库作业高效、准确、减少商品损耗, 提高设备利用率, 从而获得第三个优势。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较先进的流通形式, 现代化的商品物流配送中心, 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体, 完善、高效的信息处理是其生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

3.2 科学的区位选择

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心的位置进行选择非常重要, 影响的因素也非常的多, 不同类型经营不同产品的物流配送中心对区位进行选择时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同, 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区位进行选择要经常专门的调查以及研究, 对中心空间布局的因素都要进行考虑。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要靠近市中心, 因为市中心商业网点比较集中, 而且实现了供货以及配送的便捷性, 靠近市场能够降低运费, 同时, 也能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经济效益。物流配送中心要靠近交通主干道的出入口, 通常情况下, 公路是主要的货运方式, 这样更加方便进行货物的运输。中心的选择在区位方面对地理位置也要进行分析, 一般其占地面积比较大, 因此, 在对位置进行选择时, 对地价问题也要进行很好的分析, 保证物流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3.3 合理确定占地规模

物流配送中心在类型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同时在等级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物流配送中心不仅仅是物流流通网络中的节点, 但是因为其处于网络中的不同位置, 服务空间范围也不同, 因此, 在用地规模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的要求, 要合理确定占地规模。

4 结束语

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经济发展, 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保证物流配送中心在建设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不断形成, 对加快商品流通和创造规模效益非常有帮助。物流配送中心的出现主要的功能就是商品代理和配送, 是一个集物流、信息流和商流的现代综合流通机构。近年来, 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跨地区和跨国间的物流活动越来越频繁, 这样就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对客户的需求快速反应, 同时, 在信息处理方面要高效, 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同时, 也能够为了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文章对物流配送中心的职能, 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物流行业发展。

关键词:物流,配送,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姜明远, 李卫东.从实际出发建设物流配送中心[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2 (2) .

[2]洪艟静, 刘采杰.电子商务时代配送中心的再建设[J]电子商务, 2002 (2) .

[3]金真.传统仓储业务与现代物流中心作业[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0 (4) .

上一篇:口腔种植义齿下一篇:金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