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奖发放办法

2024-06-28

教育教学质量奖发放办法(精选4篇)

教育教学质量奖发放办法 篇1

**中学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特色工作

质量奖发放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一)学校管理奖

1、先进集体奖

年级组、教研组、处室获得各级表彰,按一次性奖给:

国家级先进集体奖:组长奖:450元,组员奖:400元 ;

省级先进集体奖:组长奖:400元,组员奖350元; 市级先进集体奖:组长奖:350元,组员奖300元; 区级先集体奖:组长奖300元组员奖260元 ; 校级先进集体奖:组长奖200元,组员奖100元

2、班主任奖

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任职期间所带班级被评为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先进的,一次奖励班主任100、200、300、500、600元,每奖励一次,以最高奖计算。

3、考核奖

考核为优秀等次,市级一次性奖给200元,校级一次性奖给100元。

4、文明处室奖

凡获得学校文明处室称号,按月一次性奖给处室200元。

(二)教育、教学科研奖

此项奖均应为国、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活动中获奖的。

1、课题研究成果奖

获得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一次性奖给:

国家级一等奖500元、二等奖400元、三等奖300元 省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40元、三等奖200元 市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 区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

2、研究性学习成果奖

获得国家级研究成果,一次性奖给:

国家级一等奖500元、二等奖400、三等奖300元 省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40元、三等奖200元 市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 区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

3、教育资源奖

优秀教案、课件和个人著作等获奖的,一次性奖给: 国家级一等奖500元、二等奖400、三等奖300元 省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40元、三等奖200元 市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 区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

4、赛教活动奖

全国教学能手1200元,省级教学能手600元,市级教学能手300元。

区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 校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60元

5、论文奖

国家级一等奖500元、二等奖400、三等奖300元 省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40元、三等奖200元 市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 区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 校级一等奖80元、二等奖50元

6、论文发表奖

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每篇奖300元。在省级刊物发表的,每篇奖200元。在市级刊物发表的,每篇奖150元。在区级刊物发表的,每篇奖100元 在校级刊物发表的,每篇奖60元

(三)学科竞赛奖

此项奖为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学会组织的学科竞赛获得名次的教师设立的。

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奖12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400元,省级一等奖的奖400元、二等奖350元、三等奖300元,市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40元、三等奖200元,区级第一名奖200元,第二名奖150元,校级第一名奖100元。

若是学会组织的学科竞赛,则降档奖励。此项奖是以学科奖项单位发放,不以指导教师人数发放,一名教师指 3

导同类奖项,以最高奖项为准。

(四)特色教育奖

1、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活动比赛,获团体奖的,奖给校内指导教师。

国家级第一名奖500元,第二名奖400元。省级第一名奖400元,第二名奖300元。市级第一名奖300元,第二名奖200元。区级第一名奖200元,第二名奖100元。

2、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运动会,获团体奖的,奖给教练组。

省级第一名奖400元,第二名奖300元。市级第一名奖300元,第二名奖200元。区级第一名奖200元,第二名奖100元。

运动员获单项奖的,奖给教练:省级第一名300元,第二名200元,;市级第一名奖200元,第二名奖100元,区级第一名奖100元,第二名奖60元。

(五)中考、高考质量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其他党团工会少先队奖项参考此办法奖励标准执行)

2013年1月23日

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篇2

绩效工资是指通过对员工的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

一、教师工作量计算及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一)课堂教学教分值按公式N= 计算。其中为教师所授第i班学时数,为所授第i班课时折算系数。

计算以教务科正式下达的学期教学计划及实际授课学时数为基本依据。按不同情况取值如下:

1.与教学内容有关的(1)教师担任不同班级同一学科,但授课内容要求及侧重等差异较大,且按不同教学大纲、计划或教材授课,并编写了不同教案(简称“两个头”),则 =1.00

(2)教师担任同教材同进度的重复课,其 =0.9。

(3)新开课(不包括新教师所开第一门课)=1.2。

(4)教师同时讲授两门课,教分较少的课 =1.2。

(5)在学期进行中,因教学任务需要,临时安排接(代)课时,在前两周,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门课,所接(代)课的 =1.4,所接(代)课与任课若为两个头,所接(代)课的 =1.2,否则所接(代)的课,=1.0。其余课时按正常情况计算。

(6)其余情况授课,=1.02.与授课班级内学生人数有关的(1)1~20人,=0.8

(2)21~35人,=0.9

(3)36~50人,=1.0

(4)51~65人,=1.1

(5)66~80人,=1.2

(6)81人以上以20人为间隔类推。

教师所担任的授课如涉及上述多种情况,则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复合计算。

(二)在校外带领并指导学生野外操作实习按每周每班40教分计,由参加指导实习的教师按情况分配,但每个教师最高不得超过每周22教分。

(三)无课教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周学时×0.6进行计算。

(四)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同时又指导校内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按如下标准核定教分。

(1)所任课时6学时,实习教分=(1周总学时-所任课时)×0.6

(2)所任课时6学时,实习教分=(1周总学时-6-所任课时/2)×0.6

(五)除教学授课计划以外所开展指导的各项文体活动,另计工作量,其计算标准为:

(1)每领做一次早操按0.5教分计。

(2)每领做一次课间操按0.2教分计。

(3)组织开展辅导课外文体活动每小时按0.5教分计。

(4)组织筹备校运动会,根据其工作量由体育组写出报告,经教务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一次性奖金,不另计教分。5)练习代表队参加经学校批准的校外文体比赛活动,每次实际练习时间达1小时以上的计0.6教分;如比赛取得好成绩,可按取得的名次,由基础部写报告,经教学校长审核后由校长批准发给体育组一次性奖金。

(六)教师因公出差,每周工作量按10教分计。

(七)由专业科、教研室指定并经教学校长批准的指导教师,有指导计划并予以实施,有检查

考核,期满有鉴定,视其指导情况每学期计0~12教分工作量。

(八)由学校安排教师编写教材(无稿酬)及其他教学资料,按全稿(包括审定、校核)每1000字计1教分工作量。

(九)学校统一停课考试的学科,任课教师出考卷每套(包括标准答案、评分标准)2教分,改卷(包括成绩单、成绩分析、整理上交试卷)每班2教分。

(十)教师受学校委派在校外任课,其工作量计算与校内任课相同。

(十一)教师完成其他零星工作任务,一般均不再计算工作量,非凡情况可由专业科申报,由教务科会同教学校长决定其工作量。

(十二)教师工作量由所在专业科(部)填报,教务科核定和汇总。

(十三)教师业务档案中,工作量按实际授课时数及完成的其他教学任务填写。

(十四)假如教师每月教学工作量折合教分超过50分,超过部分每1个教分的效益工资增加5元(指导校内外停课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不计超教分)。

(十五)见习教师在见习期内任课,在18教分/月内,不计发任课效益工资,超过18教分/月,超出部分每1教分计发10元效益工资。

二、绩效工资及部分津贴的计发

(一)任课教师每一个教分按所聘职称发给单位教分绩效工资,其金额为副高级20元,中级17元,助理级15元,员级13元。

(二)教师(含职工)举办经学校批准的讲座,每次发给讲座津贴100元。

(三)教师按规定进行早、晚自习辅导,并到班级认真答疑和治理,每辅导1次(早晚)自习发给津贴10元。

(四)教师(含职工)参加由教务科正式排定的监考,每次发给监考津贴10元。

(五)职工兼课,每学时发给兼课津贴10元。

关于请假工资发放办法 篇3

1、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期除外,员工连续请假不得超过7天。如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不能亲自回厂续假,需传真请假说明(仅限一次),该说明后附该员工身份证复印件并签字。

2、假期结束返厂时,员工需及时销假,凡未销假或超过假期时间未返厂者,按旷工处理,并从该员工当月工资中扣除全额社保费用。

3、跨越月份的请假,该员工主管领导需在次月3日之前核实员工是否有继续回公司上班的意愿,如该员工已没有意愿回厂上班,需及时用部门联系单的方式通知办公室停交社保。如在次月10日之前,员工未返厂,发放工资时,将发放月的工资扣除全额社保费用后发放,扣除部分待员工返厂上班后陆续补回。

4、如因员工未及时销假而引起的额外费用的发生,请假员工的直接主管领导和办公室负责考勤的责任人及社保缴纳经办人承担相关连带责任。因为员工工资按照考勤表编制和发放,工资编制和发放时产生的额外费用,相关编制人承担连带责任。

5、员工连续请假超过10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20天者,取销当年工龄工资、评优、奖励等各种福利。

绩效工资发放管理办法 篇4

绩效工资分配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好分配制度在学院工作中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推动学院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现对学院2005 年出台的《滨州职业学院院内津贴分配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教职工的分配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做到有利于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推动学院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分配原则

(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二)坚持强化岗位、淡化身份的原则,把岗位职责、工作业绩作为津贴发放的主要依据;

(三)坚持向教学一线岗位和重点管理岗位倾斜的原则,体现一线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学院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坚持院系两级管理的原则,抓宏观、放微观,扩大教学单位的分配自主权。

三、分配范围 我院在职的正式教职工(含有事业编制的合同制工人)。已实行承包或独立核算单位的教职工、停薪留职人员,不列入绩效工资的分配范围。

四、绩效工资的组成 根据上级精神,我院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津贴和绩效津贴两部分。基础津贴为个人完成基本工作量发放的工作性津贴。绩效津贴为个人超工作量发放的工作性津贴。在职在岗人员的绩效津贴为参照公务员标准发放的年终一次性奖励和超工作量发放的工作性津贴两部分。二线和内退人员的绩效津贴为参照公务员标准发放的年终一次性奖励。

五、基础津贴的发放

(一)基础津贴的发放标准 基础津贴的发放标准见附件一(表一),按个人现执行的工资序列标准发放。

(二)基础津贴的分配方式 1.在职在岗人员基础津贴的分配方式: 按现行的个人工资系列对应的职务或职称标准,每学期按5 个月、每学年按10 个月,随工资发放;寒暑假各1 个月基础津贴的发放,由各系、各部门,根据部门安排工作的完成情况发放;未完成部门安排工作的人员,部门有权扣发其基础津贴。2.二线和内退人员基础津贴的分配方式: 按现行的个人工资系列对应的职务或职称标准,每年按 12 个月,随工资发放。

六、绩效津贴的发放

(一)在职在岗人员绩效津贴的发放 1.绩效津贴的发放方式 绩效津贴每月发放一次,每学期按五个月发放,每年按十个月发放。每学期的前4 个月,采取预支发放,最后一个月根据学期考核结果找平补齐。2.绩效津贴总额的确定 绩效津贴的发放总额随学院办学效益浮动,为年终一次性奖励与超工作量发放的工作性津贴之和,再减去管理津贴部分。3.绩效津贴的分配 实施“两个倾斜”,充分调动各教学单位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是按专职教师与非专职教师1:0.8 的比例进行第一次分配,以体现向专职教师倾斜;二是按各教学单位行政人员与行政处室人员1:0.9 的比例进行第二次分配,以体现向各教学单位倾斜力度。分配办法如下:(1)第一次分配 X×M+0.8×X×m=K M——为专职教师总数 m——为非专职教师总数 X——专职教师年平均发放测算值 K——为当绩效津贴发放总额(2)第二次分配 Y×N+0.9×Y×n=K-X×M N——为各教学单位行政人员总数 n——为行政处室人员总数 Y——为各教学单位行政人员年平均发放测算值(3)绩效津贴总额的分配 教学单位专职教师绩效津贴年发放总额=X×M 教学单位行政人员绩效津贴年发放总额=Y×N 行政处室人员绩效津贴年发放总额=0.9×Y×n 各教学单位行政人员和各行政部门人员绩效津贴年发放总额,根据学期部门考核结果进行分配。若教学单位专职教师绩效津贴年发放总额达不到学院当绩效津贴发放总额的55%,则按当学院绩效津贴发放总额的55%确定专职教师的发放总额。然后,再按教学单位行政人员与行政处室人员1:0.9 的比例进行分配。(4)各教学单位专职教师绩效津贴总额的分配 A、“两部”(基础部和社科部)和计算机公共课绩效津贴的分配: 以两部和计算机公共课学期实际安排的教学计划数占学院全部教学计划数的比例进行分配。B、其他教学单位(有学生的)绩效津贴的分配: 为鼓励教学机构搞好专业调整,发挥好教学机构在招生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他教学单位(有学生的)的绩效津贴分配,在分配完“两部”和计算机公共课的绩效津贴后,再按学生数(不包括实习学生数)进行分配。4.绩效津贴的标准(1)行政工勤人员的绩效津贴标准 行政工勤人员各岗位的绩效津贴按各岗位系数发放,系数标准见附件一(表二),档次的确定以本考核期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确定,30%为A 档,50%为B 档,10%为C 档,10%为D 档。(2)专职教师的绩效津贴标准 专职教师的绩效津贴按课时数计发课时津贴,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课时系数见附件一(表三),课时标准由各教学机构自行确定,档次的确定以本考核期教师的考核结果确定,30%为A 档,50%为B 档,10%为C 档,10%为D 档。(初级不设D 档)

(二)二线干部和内退人员绩效津贴的发放 年终根据考核情况随工资一次性发放。

七、有关政策规定

(一)创收分配 学院鼓励各教学单位在保证学院正常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或利用学院资源,举办短期培训班或其他学历教育,其创收部分按学院与该教学单位3:7 的比例分成,各教学单位创收的自留部分,由各教学单位召开教职工会议,按学院规定的分配比例研究分配。自留收入,可用于办公费、广告费、招待费、酬金、加班费、耗材、差旅费、纳税等创收过程中的创收成本性支付及本单位发展性费用支出和补充本单位经费不足等,总额控制在单位留成收入的60%。对职工奖励总额控制在单位留成收入的40%。

(二)管理津贴的分配 1.管理津贴是学院用于各教学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的专项款,用于班主任的工作补贴、值班人员的工作补贴、考务费等其他管理费用。2.班主任的工作补贴由学院按在校中专生和五年一贯制前三年的学生,每生每学期10 元标准和所有实习生每生每学期2.5 元的标准拨款到各教学机构。此费用从学院专项费用开支。3.值班人员的工作补贴、考务费等其他管理津贴由学院按在校学生每生每学期10 元的标准拨款到各教学机构。此费用从学院专项费用开支。4.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发给500 元的工作补贴。此费用从学院专项费用开支。5.各教学单位按在校高职学生200:1 的比例配备辅导员,达不到配备比例的,按每少一人每月600 元或每年6000 元标准补贴。此费用从学院专项费用开支。

(三)副科级辅导员的绩效津贴系数按行政正科级标准执行,其他辅导员的绩效津贴系数按副科级标准执行。

(四)校内兼职教师课时津贴的发放,由相应的教学单位按本教学单位专职教师的标准课时费发放;返聘教师和校外聘任教师课时津贴的发放,由相应教学单位按校内兼职教师的课时费标准发放,不足部分由学院补贴。补贴部分从学院专项费用开支。

(五)因工作需要和上级要求,由学院安排外出学习人员(包括组织上安排外出学习人员和出国访学、国内访学人员),绩效津贴照发。因个人提高业务知识或学历者,脱产学习期间,按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六)职务或职称变动者,从组织任命或聘任发文的下月起,享受相应的绩效津贴标准。

(七)下列情况扣发或部分扣发绩效津贴: 1.受学院行政处分者,扣发该学期的绩效津贴。2.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扣发当学年的绩效津贴。3.休产假者,只享受绩效津贴中参照公务员标准发放的年终一次性奖励部分,不享受超工作量发放的工作性津贴部分。4.因工作不称职被各系、各部门退回学院的人员,扣发绩效工资。

(八)专职教师的基本工作量为每周8 课时或每学年270 课时。每周8 课时及以内的课时,按标准课时费的二分之一标准发放,每周8 课时以上部分的课时按标准课时费乘以相应系数发放。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达不到基本工作量的(每周8 课时或每学年270 课时),则按比例扣发其基础津贴(工资中45%部分)。专职教师工作量不足的,可用其他辅助工作量来弥补教学工作量(具体办法见附件二、三),但不作为课时津贴发放的依据,仅限于弥补教学工作量。

(九)行政工勤人员兼课者,原则上每周不超过4 课时,超过4 课时者,超出的课时不计发课时津贴。

(十)教职工每月累计请事假7 个工作日者,扣发半月的基础津贴(工资中45%部分);累计事假15 个工作日者,扣发全月的基础津贴;累计旷工2 个工作日者,扣发半月的基础津贴;累计旷工3 个工作日者,扣发全月的基础津贴;病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学院汽车驾驶员的绩效津贴与公里补贴合并发放,具体办法由党委(院长)办公室另行制定发放办法。

(十二)专职教师一学年及以上无课者,须退回学院,由学院另行安排其他工作。

上一篇:为运动员加油的话下一篇:“十三五”重点项目-矿井提升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