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上提问的艺术(通用10篇)
英语课堂上提问的艺术 篇1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Abstract: Asking and answer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lass-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vital means to make question, promote the students’ courage and welcome thinking. If the teacher can make a scientific use of that, then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of studying will be improved so as to present the teaching attractions of the teachers.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设计 艺术 学习热情
提问对于每一个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教学环节了,然而提问这个环节又远非老师问学生答这么简单,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提问也应该摆脱其单调的模式,使之更好更科学地贯穿与课堂.因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提问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系作用
教师的提问首先引导学生接触课文,其次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这样,本来与学生没有关系的课文变得与学生关系密切了。这就是提问的联系作用。 推进作用
课堂提问犹如推进器,推动课堂前进。课堂是要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借助提问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一堂课,教师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呈现一种关系,即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学习上层层递进的关系。问题必须一个一个地解决,课堂全部问题的解决标志着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路标作用
教师的提问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设计出来的,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这个意图好比路标,导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没有教师的提问,学生就无所适从;没有教师的提问,课堂就呈现无序的状态。提问的路标作用还表现在限制性上。学生
暂不阅读哪些内容,暂不思考哪些问题,教师的提问中有所提示,这就好比路标一样,可以使行人不走冤枉路。
既然提问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实际课堂上教师提问的时候就要注意很多事项了.
一 提问的态度
很多学生害怕教师上课提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自己回答不出问题受到老师批评.所以作为老师千万不能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眼里充满轻视很不满.试问,看到这样的老师还有哪个学生敢回答问题呢? 相反老师提问时应该面带笑容,以一种信任的眼神看着学生,以一种鼓励的口吻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对能主动回答地学生首先给予表扬如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 wonderful, !perfect! excellent然后在根据其回答进行点评分析.对于不能回答问题的学生,老师应该耐心地给予启迪,必要时可以说出一些引导词,帮助学生想出答案..学生说出答案后老师也一定要给予肯定,I am glad that you make a progress! Try on like this and next time you will do better! Good you are a brave girl! 这样,学生便渐渐会克服害怕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 变得主动起来.
二 提问的广度
教师提问学生时要注意兼顾到所有的学生,不要总是围绕几个优等生,要尽量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最好不要按照学号提问,因为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回答完了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而没有回答的学生只顾计算着自己的学号看什么时候轮到他.,对其他的内容根本就没有心思认真听了.老师可以采取走动式提问,即老师边讲边走,边走边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更贴近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方面又可以更广范围地提问学生,并使提问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使学生不敢分心.
三 提问的深度
老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备课,备学生,然后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可以将题目设置为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等不同的题型.老师可以将最基本的内容编成必答题,提问班级上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以确认他们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选答题部分可以涉及到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向全班提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级别的题目,如简单的题目做完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的题目挑战,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回答热情,至于抢答题,来势出
题可以灵活多变,既可以涉及到一些基础知识,也可以涉及到一些课外补充内容,通过学生抢答,将课内外的知识融会贯通.
四 提问的步骤
提问中老师应遵循从易到难,从分散到综合,从微观到宏观的`步骤.要让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得到有效的锻炼.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这都不利于学生积极地思考.例如如果老师在讲授关于代沟的文章是,一上来就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eneration gap?那么这个提问就不是很科学,因为这个问题太笼统,让学生感觉无从谈起.老师可以分步来引导学生如:1 Do you like your parents? 2 can you get on well with your parents? 3 Are you willing to share everything with your parents ? 4 如果上面三个问题学生都回答是的话,那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他和父母间基本没有代沟存在,如果有答案是的话那就有代沟,5 然后在继续提问Is the generation a good thing? 6 why do you have generation gap with your parents? 6最后再回到综合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eneration gap?学生就能应付自如了.
五 提问的对象
说起提问,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其实提问时完全不一定教师问学生答,我们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同学之间相互提问,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问题,使他们有一种新鲜感,另一方面学生也更乐于回答自己同龄人所提出的问题,最后老师可根据出题学生和答题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最佳出题者和最佳答题者,除开学生之间的提问,笔者认为还可以大胆地颠覆传统,即学生提问老师回答,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极大地提高,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出题来难倒老师,并以此为荣.当然老师也可以在其中使一些小伎俩如故意回答不出问题或者故意出错看学生能否及时作出公正的判断.
六 提问的时机
教者要站在高处,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单提问的时机要做到故恰到好处,.
1授课一开始
在授课一开始,老师要注重warm-up这个热身环节,可以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2 在讲授重难点时
每堂课的重难点部分,正是教师设置提问的好时机,教师可以将重难点巧妙地设置成问题,通过学生回答来检查他们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在课结束前
一堂高质量的课就犹如一出好的戏应当留给看者自己思考的空间, 课堂也是如此.,留下引申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绪飞得更远.
总之,提问艺术在课堂上的作用举足轻重,好好的用好这门艺术,让它在课堂上盛开地无比美丽!
参考文献:
1 程翔 教学艺术:提问的艺术 中国教育英语课堂上提问的艺术报
2课堂提问的艺术探索 彭素芬 中国校外教育
英语课堂上提问的艺术 篇2
一、课堂提问要适度
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或抑制心理。那怎样的提问才算适度呢?
1、从文章的题目着手,适度提出问题。
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精练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切入点,所以可紧紧抓住题目提问。比如《第一朵杏花》,引导学生发问,谁看第一朵杏花?怎么看的?为什么要看第一朵杏花?由此抓住了文章主要内容及主线。
2、着眼全文内容,适度提出问题。
把握住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写作方法,感受作者的感情。提问的适度就好像“篮球架的高度”。篮球架的高度非常科学,过低谁都能“入篮”,便失去了竞争的意义;过高,谁也不能把球投进去,使人丧失信心。同样,课堂中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就可把球投到蓝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比如孔黎茵老师讲授的《白杨》一课中,在理解白杨品质特点时,教师机智地将问题转了一下,让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会怎样?遇到大雪会怎样?遇到干旱会怎样?遇到洪水会怎样?这样设计问题比直白的理解白杨如何坚强要高一层次,虽然难度增加,但学生兴趣盎然,理解深刻。
二、课堂提问要量力而行
就是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深入研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认识学生并科学地去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比如《燕子》一课,对于燕子的生活习性只做了解,让学生简单介绍,扩充知识面即可,不必过细追问。还要根据具体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对象,提出具有诱发学习欲望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三、课堂提问要灵活
提问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其次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疑问个体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既要有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又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发掘,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由少知到多知。
四、课堂提问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鸟的天堂》一课,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其中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从而理解这两个鸟的天堂所指含义不同。
五、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及手势,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善意亲切的微笑、充满期待的眼神、激励鞭策的手段、劝勉温暖的言语,都会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
小议英语课堂上的提问艺术 篇3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设计教学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明白问题的设计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再合乎教学内容需要的问题设计,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其作用是难以很好地发挥出来的。
教师一定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导出结论。设计问题时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并不断地对问题进行优化。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经常这样反问自己;这样的提问会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换另一种提问方式,效果会不会更好?这样提问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如果学生的反应不是我的预期所想的,我该怎么样做临时的改变或弥补呢?等等,通过这样的自我反问、反思,不断提高所设计问题的质量。
二、注意提问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更不能为了学生想得明白、回答得出来而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课堂教学行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真正理解,牢固记忆。
在英语课堂上,若要使学生有较高的参与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设计多样化的问题类型,并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调整提问方式。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查找信息型题目,教师可以采取个别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形式;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类似推理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后再个别回答的形式;而对于开放性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长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以自由发挥的形式来加以回答,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思考,敢于提出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
三、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班里那些程度好的同学很积极活跃,每次都是他们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其他同学对老师的提问不感兴趣,保持沉默。
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因此
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尽可能的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不可能控制在同一水平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难易得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太难,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应对或普遍应对错误,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后续教学;相反,如果提出的问题太过容易,学生不需动脑筋就能答出或问题涉及过多的记忆性信息,也会从另一方面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和能力的提高,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范围内,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层次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可答。对于不举手的学生,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层次,在适当的时候提问他们。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四、做出及时的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及时的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为了快速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提问时总希望得到正确的答案,但实际情况并不全是这样,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有出现错误的时候。对与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或没有注意听讲而回答不对的学生,老师要要耐心,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让他感到自己有进步,从而提高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篇4
贵阳市花溪区教育培训研究中心、朱友莲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课堂上在一个好的时机里提出的问题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提问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问”,二是学生的“问”。本文从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入手,侧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以教学中的实际案例为参照,探讨信息技术课中的有效提问,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堂提问;有效课堂
课堂提问,从概念上理解,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艺术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手段之一。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课堂上了解学生,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一环。[1]课堂提问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问”,二是学生的“问”。本文从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入手,侧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探讨信息技术课中的有效提问,构建有效课堂。
一、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和引导尤为重要。
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老师们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了,为了完成一节教学设计,大量的翻阅资料:网上的、书上的、专家的经验,取之亮点为我所用,每一知识点可谓面面俱到,课堂提问也总是在“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之间徘徊,每一堂课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也用心的去进行了课堂教学,而学生呢,听得晕晕乎乎,不知其意,课堂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二、精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的开始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一节成功的课往往与导入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备课时,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寻找教学切入点,设计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切入到新授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在导入部分设问,要注意避免两类问题:(1)大而空的问题。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老师一上来就问,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什么是信息技术吗?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2)无意义的问题(学生不加思考,张口就来)。如,“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画画?”“这个操作你们会了吗?”,学生一定会齐声说:“想!”“会”。
(说明:本文的案例来源于我听课的片段)
【案例1】建立文件夹(小学三年级)
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建立自己的文件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文件夹”?
生:...师:文件夹就像我们的书包一样,里面可以放很多东西,下面老师就来告诉大家怎样建立文件夹。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课堂一开始,教师直奔主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提问来得太突然,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一节课下来,老师几乎是在唱独角戏,课程内容老师倒是一字不差的灌给了学生,而学生呢,到课程结束也不知道文件夹到底建来干嘛的,课堂的有效性就不难想象了。
【案例2】图表的创建以及常用图表的分析(八年级)
导入:
(教师先向学生出示准备好的数据以及数据图表,学生观察)
师:图表和数据在表达方式上哪个更直观?
生:图表
师:如何创建图表?(教师给出一个Flash的视频教程,学生先自主探索,遇到困难就看看视频教程)
...(教师由引导学生“看图表”很自然的过渡到“建图表”)
这节课一上来老师并没有马上提出本节课的课题,而是先引导学生看图表,学生通过对比,形成一定的认识,在头脑里建构“图表比数据更清楚”的这样一个概念,教师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图表”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就会很乐意去想、去做。
三、把握提问时机,抓住问题的切入点,层层追问——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
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点拨,善于发问,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鼓励学生求知、求同、求异,激发学生探索、讨论的热情和欲望,从而使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学”,课堂教学也就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过程。[3]
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合理设问
问题的关键处,即是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合理设问,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3】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五年级)
...在Excel中制作九九乘法表,输入:123456789
24681012141618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数据自动填充的方法输入第1、2行,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输入九九乘法表时是不是只有通过一行一行的输入,一直输到九,有没有更简单的操作呢?
...教师设置此问不但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数据的自动填充”而且还把该重点升华,自动填充不仅仅是在选择两个数据后可以进行,也可以选择两行或更多,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也可以进行。
2、问题的设置要蕴含较高的思维价值
如在《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斐波那契数列,要求不能一个数一个数的进行输入,要用到数据的自动填充功能。此问的设置即含有数学思维的方法,同时把本节课的重点也融入了进去,学生对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很感兴趣。
3、在内容的关键处适时提问
在重点处和难点处适时提问可以用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案例4】会说话的图表(八年级)
...师:(出示三个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观察这三个图表,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图表能更好的表达数据包含的意义?
生:讨论
师:(小结)柱状图表示数据的对比关系;折线图表示数据的趋势;饼图表示数据所占的比例。
...师:(出示不同类型的数据)同学们你能告诉我,这些数据用什么样的图表能更好的表达数据的含义呢?
...教师在“议图表”环节设置两个疑问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把本节课的难点摆在了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前两个环节“看图表”“建图表”的学习,在脑海中已经有些许印象,但是是散乱的,教师通过此问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集中到了一点,学生也很快的进入了状态,此问完后教师并未进入下一环节,而是“再问”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把本节课的难点进一步升华。
4、设置“矛盾”与“疑点”,引发思考,层层追问
抓住矛盾,设置疑点,能形成一种认知上的冲突。
【案例5】文件的保存
„
问题1:如果再给已保存过的文档增加新的内容,还要不要保存?
„
问题2:如何保存,会不会再次弹出首次保存时的“另存为”对话框?
„
问题3: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名称保存,怎么做?
„
问题4: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要换个位置保存又怎样?
„
问题5:如果对一个已保存过的文档中的内容进行删除操作,不保存而是退出,再次打开该文档能看到被删除的内容吗?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5个问题,这些问题紧密联系,由浅入深,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引发思考,为使学生对“保存”操作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教师采取层层追问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注重课堂提问的细节——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提问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细节:
1、问题不宜过大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而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4]
如:在教授《Internet网》时,教师一上来便问:“什么是网络?”学生的回答是“不知道”,像这样的问过于大,学生也不愿意去思考。
问题要有需要性
在课堂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常常会随时对学生提问,比如:“这个操作你会不会呀”,“这样做对不对呀”。课后想想,这些问题实在没必要,看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这种课堂中的热闹、动态都是表面的,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问题”,是有违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如:在教学《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中,教师要求学生画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画的是椭圆,此时教师问:你们画的是“椭圆”,我要求的是画“圆”,用什么方法才能画圆呢?此问提得及时,学生也正感疑惑,问题一出,学生会用心去思考,教师再进行操作提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问题要有激发性,孔子曰:“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虑才能产生认识需要和认知冲突。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问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以教师的“问”激出学生的“学”,追求设问的艺术,深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效,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是每一个教师教学的一种理想的追求。
【案例6】电脑之主机漫谈(小学四年级)
...问:同学们猜想一下,主机里有什么东西?
...问:同学们提高主机中有CPU,大家在脑海中画一下CPU的样子。
...此处设问,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即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关键,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才能在信息技术中构建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旭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大伟.教师怎样解决课题教学问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0年第4期
英语课堂上提问的艺术 篇5
我们的教改提倡学生自疑自探,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虽然新课程标准当中也提到了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
课改之初,我逃避学生质疑,学生漫无边际的问题让我束手无策,好不容易引导到我预设的问题上来,解决不充分就要下课了,我被学生问题“牵”得很“狼狈”,提问的学生倒兴致盎然,结果教学任务没完成,大部分学生眼神迷茫。我反思到,学生提问没有错,关键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敢于提问呢?
首先,增强学生提问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提问。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上课时不敢直视教师,面对教师和成绩好的学生的时候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可能就是羞于表达,害怕其他学生会笑话自己,针对这一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鼓励和暗示。课堂上学生很在乎教师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其次,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氛围。
平时在班会课上给学生讲名人质疑的故事,利用班级文化张贴名人主动质疑的名言,并在学生小组量化里设定学生主动质疑加分的顶目,而且根据质疑题目的深浅划出不同等次。此外,我还注意在课堂上留有足够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思考,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简单都要鼓励,自己的课堂语言力求幽默、轻松、有感染力、有亲和力,给学生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再次,学生提问常态化,让学生主动提问成为习惯。
学生主动提问这一教学策略要灌输到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上,要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上。这样学生的主动提问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主动提问这种思维模式才会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可以布置学生在每堂课前都要准备一到两个问题,留到课堂上来交流,并且在课堂上留出几分钟时间来,请几位学生说出问题,并且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还可以在每堂课最后留五分钟,请同学再次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并就没搞清楚的内容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有了交流的平台,这样就让学生自然形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了。
那么,如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
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有些问题游离于文章主题之外,和文章并无关系,有些提问本身不合逻辑,经不起推敲,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很关键。
一、教师备课要充分,深入地理解文本,预设出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如在讲《山中避雨》一课时学生提出“《梅花三弄》是怎样的音乐,能让小茶店温暖起来”。于是我马上让学生欣赏《梅花三弄》,可那时段时续的悠扬的音乐并没有引起学生多强烈的共鸣,这时适时引导学生单纯的坐在教室听与在苦雨荒山里与萍水相逢的人共同欣赏是不同的,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乐以教和的涵义。
二、学生质疑问题的深刻来自于对文本的深入地理解
做好预习工作很重要,在讲新课之前我都会布置详细的预习作业,理解深刻了就会远离一些价值不大的问题。请学生预习课文,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之上提出问题。提出来之后,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看看哪些问题是可以在组内先解决的,实在不能在组内解决也可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课前。有些不确定的问题,可以写在问题卡上,每个小组一张问题卡,课代表收齐之后交给老师,老师再整理汇总,交给课堂解决。教学《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一课时,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奇特的问题?人类长尾巴好还是不好呢?这样很自然地就开始了正反双方的辩论。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1.可指导学生从文本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角度去质疑
讲《小巷深处》时学生就提出了“文本为什么以小巷深处为题”,《美猴王》中猴王“美”在哪里等。
2.可从文本中关键词准确性方面质疑
这是在训练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如讲《美猴王》时胡相濡提出了“我认为文中石猴动作‘瞑、蹲、纵’重复了三次,为什么不换成别的呢?”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品析这三个“有重复之嫌”的词,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妙处。
3.从内容切合主题的角度入手质疑
如《美猴王》一课中学生提出“第二自然段写石猴与猿猴、麋鹿的关系有没有价值?”引导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这里体现了石猴有亲和力群众基础好,为被拥戴为王埋了伏笔。
4.从看似矛盾处质疑
学习《陌上桑》时学生提出“行者、少年、耕者爱罗敷与使君爱罗敷作者所持态度相反,这不矛盾吗?”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质疑不只是在课堂,课后对问题思考更深入,引导学生随时记下所思的结果。
5.可从文本中关键句入手质疑
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已成为我课堂的主环节,谁能准确、恰当、有效地提问成为评选课堂之星的重要条件。
只要学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及批判性,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漫谈英语课堂上的英语听说训练 篇6
在新课改后的英语听说训练中,要实行科学方法,讲究训练技巧,注意解决好训练中的`具体问题,唯此才能使新课改后的英语听说训练符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听说训练的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 者:王伟玲 作者单位:福建患安县嘉惠中学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听说训练 训练现状
谈英语课堂上评价学生的艺术 篇7
一、评价语要委婉亲切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要委婉亲切, 有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和一个亲切的抚摸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这样, 学生会更加用心去学习。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评讲课, 我拿了一些写的很好的学生的作文和作文中有突出问题的学生的作文在班上展示, 其中一个各科均成绩优秀但英语书写较差的女学生的作文被拿出来展示时, 我对班上的学生说:“卫佳的作文写的很流畅, 用词也较好, 书写再认真点的话, 分数会更高。”后来这个女生课后认真练习书写, 而且主动找我作指导, 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 她的字写得越来越好, 作文成绩进步很大。我想, 假如当时我直接说她书写很糟糕的话, 估计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而且还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二、评价语要饱含激励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力,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参与热情。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恰当地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 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 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毫不吝啬的给学生鼓励和表扬。如“你的书写很工整。”“你回答的虽然脱离了原文, 但是很有新意。”“你的做题效率提高了, 以后要保持下去呀”作为学生, 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 这时, 老师千万不能以“wrong!sitdown, please!”“wrong, next one?”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 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 这样学生的心理难免就产生阴影, 谁还会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呢, 间接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经验的老师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引导、鼓励学生的回答, 注意情绪导向, 做到引而不发, 时时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喜悦, 增强信心, 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三、评价语要富于变化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不能单一、老套, 应富于变化, 这样更好地调节师生的情绪、激起课堂的气氛, 让学生想听、爱听、百听不厌。以前我的课堂评价语就只有简单的OK, Good, 时间长了, 学生肯定会感到烦腻, 后来, 听了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后, 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 他们的课堂评价语灵活多样, 随机变化。其实OK和Good这些司空见惯的评价语言也很美, 但是如果一句评价语言用得过多、过滥, 就会失去其本身的魅力。英语口语中不是有许多评价语吗?比如说:perfect, wonderful, excellent, good job, well done, super, fantastic, clever, great等很多词。
四、评价语要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口语交际的润滑剂。同时, 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调节师生情绪, 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 使课堂妙趣横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记得有一次在讲试卷时, 我站在靠窗户的位置, 这时, 陆续有几个其他班级的学生从窗边经过, 这时有些学生思想开始不集中了, 频繁朝窗外望, 这时, 我故意调整了自己的位置, 站在了与窗户相对的位置, 然后对他们说:“大家以我为中心, 我相信我的魅力应该比他们大。”学生们听后开怀大笑, 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注意力迅速又回到了课堂。
五、评价语要真诚贴切
虚伪的表扬会让人感到是在嘲笑、讽刺,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真诚地赞扬, 发自内心地赞扬。我们不能为了迎合新课标“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的要求, 而对学生的评价是“好”声一片。不管学生回答的正确程度如何, 只是笼统地评价为good, very good, perfect等, 这样慢慢地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模糊的概念:无论回答得如何, 都会得到表扬;无论课堂上表现怎样, 从不受批评。久而久之, 学生还会在乎这些廉价的表扬吗?一味表扬正如一味处罚一样都不可取。对学生而言, 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 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 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 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 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总之, 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 而是一门教学艺术。精彩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激发兴趣, 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我们教师真正的心系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他们, 热爱他们。让课堂评价的艺术, 唤醒他们的思维, 点燃智慧的火花, 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让课堂成为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殿堂。
摘要:教师的温情评价对于创造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如果不注重评价的技巧与艺术, 只是简单地重复、应和, 就会给人流于表面、缺乏真情、“有口无心”的感觉, 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评价,亲切,激励,幽默,真诚
参考文献
[1]冯华祥.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J].中学生英语, 2012 (4) .
英语课堂上提问的艺术 篇8
一、教学中的提问形式
1.展示性问题
展示性问题是指已知信息的问题,即教师已经知道答案,但用来检查学生是否能回答出来。典型的展示性问题包括:
(1)Whats the past tense of the verb teach?
(2)What does the text tell us about the man?
(3)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正如这些例子所表明的,展示性问题唯一的目的和效果就是为了让学生向教师展示他们已经知道的或在之前的英语课堂上刚获得的知识。具体信息已经蕴含在答复中,很多展示性问题只需一个单词或一个短语来回答。
2.参考性问题
参考性问题是指提问者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并且答案信息量较广,较大。重点是在于说什么,而不是在于它是如何说的。在英语课堂上可能用到的参考性问题如:
(1)Why dont you like visiting zoos?
(2)Is learning English going to be useful for you in your future life?
……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是难以预料的,因为它们指的是个人的经验,态度,意见等。他们要求更多的认知上的回答,而不是简单地试图回忆正确答案。在回答参考性问题时,学生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会被动使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语言。
二、提问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检查教学效果的问题
这种问题是用来检查教学和学习的成效的。这种活动通常出现在一堂英语课的开始或课程内容结束时。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学习效果。我一般选择在课的开始提出问题,例如在导入新课之前,教师应该在热身环节(warming up)上多花一点时间。比如, 教师可以在一上课先问以下这些问题:
(1)Whos on duty today?Who was on duty yesterday?
(2)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
(3)Whats the date today?What was the date yesterday?
(4)Is everyone here today?Whos not at school today?
……
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复习最近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让英语课堂变得更活跃。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
当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会问一些问题,然后才开始阅读课文。这些问题通常帮助学生完成热身任务,并逐渐熟悉话题内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总要仔细阅读课文并深入思考。通常有如下问题:
(1)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from this passage?
(2)What questions could you rais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3)What would you write about this title if you were the writer?
……
除了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准备更多的有关课文细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地阅读并找出这些细节。
3.帮助学生逐步思考的问题
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或者答案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最好把复杂问题转换成几个简单的问题,然后要求他们一步步回答。当教师要教一篇关于地震的课文时,他可以准备一组问题,如:
(1)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Do you know any dangerous weather?
(3)Have you heard about any earthquakes in China?
(4)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anger of earthquakes?
(5)Can we do anything to decrease the danger of earthquakes?
……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分开回答就不那么难了,但难度在逐步加深,直到最后得到预期的答案。
4.以开放的方式讨论深层内容的问题
有时教师会以一个开放的方式让学生们讨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目标是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这样和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此外,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所以不一定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例如,当他们在学习有关动物的课文时,教师设计了一场辩论,讨论话题是:你认为狗是我们的朋友吗?为什么呢?学生分成两组,并争辩得慷慨激昂。通过这个辩论,学生们对课文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5.总结教学主要内容的问题
当一节英语课将要结束时,学生们可能会觉得累并走神,此时,一个问题可以让他们提起精神。这种问题通常用来总结课堂上的主要内容。教师概括本节课的关键点,总结中心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全面巩固。如经常会用到以下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然后,学生们就被迫重新思考并回忆这一课的内容。
英语课堂上提问的艺术 篇9
——读《课堂提问的艺术》有感
吴娜
逆向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可以指导一节课或者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大概念,从而建构观念,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解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所以当今的教育界提出了要为理解而教的口号,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的潜心思考和研究。
之前,张宏伟老师来到咱们学校做讲座,我没有听到他上课,只是听他说设计思路就已经心潮澎湃,在短短的一节课中,他就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数学。
他提出的全景式数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明白生活到处是数学的影子,数学是上帝创造的语言,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如果说这是一节课的灵魂,那课堂上的思考就是这节课的骨肉,他上完每一节课都要反思:是否始终关注了学生如何思考,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是用在数学思考力的培养上的。他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就是一个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为理解而教,必须先做到为理解而提问。
《课堂提问的艺术》是两位有30年教学经验的美国老师编写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理解而提问。
一、什么是课堂提问应该改变的?
在设置提问的目的上过分注重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强调提问的检查功能;在问题的类型上,过于倾向设计低水平的识记性问题;这些琐碎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少价值。
在问题的设计上,随意性、偶然性太大,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提问技巧。多数问题问着问着就变成了死胡同,并不通达,与目标的达成并无关联。
在提问的反馈上,有些教师会引导学生分享结果,但他们的课堂最终都演变成一场学生或者教师的独角戏,所有的交谈内容都是为了证明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处理偏简单化、重复化。
总之,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处于可“控制”地位,而学生往往处于答问的“失语”状态.二、怎样才能有效提问?
理解是什么?书中的解释是: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思维认识、思考技能,把所学知识和与理解、解决现实问题连接起来,是概念获得、建构或者同化的过程。简单地说,理解就是理论与实践碰撞出来了火花。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者提出了Qu:Est教学策略,它可以分成三类:收集策略、搭桥策略、锚定策略。观察、回忆、比较、对照、分组、贴标签、分类分别对应了认知的不同水平。
真正的有效提问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问题,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们首先会探讨那些能集中、引导和调节学生初始的思考成果的问题,也就是聚焦核心问题。教师必须学会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每一个策略都围绕着核心问题展开,也就是具有认知性提示的问题。也就是相当于逆向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属于上位知识范畴。
对学生而言,核心问题提示的思维操作,连接当前对内容的个人理解与新知识之间的通道。所以,必须明确核心问题的属性。问题表述必须清晰简洁、中心明确、具有开放性。利用动作词汇聚焦思维操作,比如“你可以告诉我橘子有什么特点吗?” 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的主干以“什么”、“以什么方式”或者“怎样”为主体。
一旦学生对我们的核心问题做出回答,我们必须立刻意识到需要补充哪些问题才能帮他们生成高质量的回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这里需要设计一些加工性问题,用于激励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课堂内容,并建构一个更完善的认知操作。例如:“你怎么知道那个的?”“你为什么那么说?”“你有什么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这些问题就是在搭脚手架,给学生一个个支架去解决核心问题。
三、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
从一个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的影响小实验的设计说起,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分析出来影响实验的客观因素,改进实验工具,增强逻辑推理能力,形成严谨科学的探究态度。
围绕核心问题与学生的对话,应用书中的加工性问题提问方式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核心问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 篇10
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为了收到好的访问效果,不可不研究提问的技巧。提问的技巧主要表现在:
一、看对象
提问要看对象,“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采访外宾提问,当然不同于采访自己人提问。应由老年人回答的问题,向年轻人提出就不合适。向省委书记提出的问题,用在—一个村长身上也不恰当。用采访知识分子那一套提问的办法去采访工人、农民,也往往效果不好。下面是一位记者讲的首次访问经 历: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发生后,为了报道中国人民支援埃及人民反英侵略的斗争,我去一家机床厂访问一个曾随中国商品展览团去埃及当过说明员的工人。我想请他谈谈埃及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便文绉绉地问:“埃及人民怎样反对英国殖民主义?”这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一时不理解记者的意思,结结巴巴答不上来。我立即感到提问太不艺术,便换了一种方式问:“埃及人对英国人怎么样?”这一下,对 方明白了,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地说:“埃及人民反英的情绪可高啦!……”这样,我终于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一个意思,两种方式提问,效果反差,何等鲜明!我们不妨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1983年11月中国新闻代表团在日本东京大田区石台中学访问时,有位记者向参加座谈的五位中学生问道:“你们对中国有什么了解?”学生们面面相觑,无从回答。团长安岗立刻把话头接过去,问:
“你们知道中国有一条长江吗?” 五位学生一齐举手。
“你们知道中国有——位孔子吗?” 全部举手。“你们知道鲁迅吗?” “听过这个名字。” “你们知道毛泽东吗?” “知道。” “胡耀邦呢?” “听说过。”
这样话匣子打开了,采访得以顺利进行。仍然是一个意思,两种方式提问,效果反差,仍然何等鲜明!这两个例子都生动地告诉我们,怎样提问,一定要看对象,一定要看对象的
二、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善于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使访问步步深入。提问好比写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是逻辑的必然发展,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位日本记者说:“采访时考虑的是如何提问更便于对方回答,写报道时,主要考虑怎样写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这话是有道理的。为便于对方回答,先从最近发生的事问起,然后由近及远;先从容易答复的问题问起,然后由易到难;先从表面看得见的现象问起,然后由表及里,深人事物的本质;先从对方熟悉的事感兴趣的事问起,然后旁及其他,弄清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这样提问,可以使对方不至于一开 始为难题卡住,同时也有利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起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找到了,访问一结束,文章的脉络也就清晰了。
三、抓住要害,提出对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1979年,新华社一位记者去新疆采访,得知石油部一位副部长(兼新疆石油局局长)在和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方面比较突出,决定写篇报道。记者 深知这位领导同志谦虚,要他谈自己的事迹很困难。记者只好借用军事上的战术,先来个“迂回包围”,背 靠背采访。在采访了司机、炊事员、工人、基层干部之后,又找了他的秘书,还找了南疆矿区的领导干部。记者在掌握大量材料基础上,最后打“攻坚战”,抓住要害,提出几个使这位领导同志非回答不可酌问题。这位领导同志不吃猪肉,在食堂就餐时,炊事员给他做豆腐,他也不吃,记者问他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活卡得那么严?他回避不了,只好回答。记者又提出:不走后门,应该,但有些规定的补助你怎么也不要呢?这样的问题他也不捐不回答。有些人觉得这位副部长太苛刻,太不近人情,记者又问他怎么看?他也只好答复。这样就了解到这位领导同志对这些问题的真实想法,以及他所抱的疮度。事实证明,这样问的效果是好的。
四、提问具体
要了解具体的东西,就要把问题提得具体。、对记者来说,只有一般的东西月远不够的,是难于写成报道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地认识一个事物的捉征,才能在写作时进行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才能感染人。特别是写人物有时候要具体到他的穿着、表情、对话、心理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天气、环甥 等等,如果又是事后采访,不细细地问,就得不到具体材料,得不到细节。光吵日报记者陈禹山写中年光学专家蒋筑英的通讯《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 其中谈到蒋筑英到成都出差的那天早晨的情景,是这样写的:
第二天凌晨四点多种,蒋筑英起来把昨晚锅里的剩饭加上水,做稀饭早餐。妻子给他拿了6个鸡蛋,要他煮熟路上吃。他煮了4个,自己要1个,留下2个给孩子。
这短短一段话,是由好几个细节组成的:(1)蒋筑英临行那天,起床很』
(2)蒋筑英生活简朴,把头天的剩饭加上点水,做成稀饭当早餐;
(3)蒋筑英爱人很关心他,拿了6个鸡蛋,要他煮熟路上吃;
(4)蒋筑英心疼孩子,宁肯己少吃,也要给孩子留两个。这些细节是感人的,怎么得来的呢?在采访时,筑英的爱人并没有把这些一下通通告诉记者,而是记者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出来的。
记者问了这样一些问题:蒋筑英去成都那天几点起床?起床以后干什么?什么早餐?拿了几个鸡蛋煮?煮的鸡蛋都带走了吗?……
记者说,细节就是这样挖出来的,不然她一句话就带过去了。
有一种论调,认为细节不是靠深挖出来的,而是 “合理想像”的结果。这论调显然是有害的,因为它违反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生动的细节。只要我们不满足于一般的采访,而是深入下去,仔细观察,细纽问,穷追不舍,就不难获得生动的、有意义的、富有特征的细节。陈禹山和许记者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五、两面问
问正面,也问反面;问主要,也问次要;问优点,也问缺点;问长处,也短处,这是全面了解一个事物和一个人所需要的。有的记者在访问时,碍于面,不好意思当面问人家有什么缺点,有什么短处。其实没有必要。当然,点、短处,可以从他的上级或下级以及周围熟悉他的人那里去了解,但也可全面了解。缺点、短处由本人说出来,这不但无损于他,而且说明他对自己能一为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人民日报一位记者采访王观澜这样的领导干部,在谈几次之后,把握时机,大胆地问王观澜:“你的缺点是什么,能不能谈一苡(问得很有礼貌)王观澜同志丝毫没有见怪,笑笑说:“毛病很多。最近一次党生活会上,我作了自我批评,对人严,对己宽。这样吧,我把记录查一查,窃你。”过了几天,记者果然收到了王老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还附有农业部党绢。据笔者1983年1月访问《光 明日报》记者陈禹山的材料。三次生活会的简报,上面写着:“王观澜同志检查自己过去总是批评人家多,批评自己少,对人严,对己宽,自尊心自信心偏强……”看着这些讲自己缺点的来信,记者对王老的印象更好了。
六、提问要讲究方式
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随机应变。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例如,采访一位县委书记,问:“今年全县的国民生产总值计划完成的情况怎么样?”、“从你谈的情况看,粮食增产了,增产的幅度有多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多少?”、“粮食增产,县委和县政府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增产这么多粮食,国家收购有哪些举措?储存保管面临哪些新问题?”、“请展望一下明年的生产形势”。这些都属于正面提问。正面提问的好处是,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一般适用于采访领导同志,采访外宾,或习惯了接受记者采访的对象,当然对有交情的朋友,更不需要转弯抹角了。
2.侧问。有些问题,对第一次见面的采访对象正面提出来,效果往往不好,但可从侧面人手,经过迂回,再回到正面题目上来。在这方面,笔者有多次经 历。笔者喜欢和外地来北京打工的人聊天,你要直来直去地问他一年挣多少钱,他不会痛痛快快、老老实实地告诉你,在他看来这是秘密。怎么办?你可以先和 他拉家常,从侧面问起,比如他一家有几口人,是不是都在北京,吃饭一月要花多少钱,房租一月要花多少钱,孩子一学期上学要花多少钱,看病要花多少钱,一年要给老家寄多少钱,如果是做小买卖要交多少租摊费、工商税,如此等等加起来是他一年的总支出,你就能作到心中有谱了,然后再转到正题,问他一年的收入……他就有可能把底交给你了。即使他还不愿给你交底,你也可以作出大体不差的判断了。侧问,迂回,费时费心,但不这样,你还真难于了解到真情。3.反问。即从逆向提问。这种方式运用得恰当,可以促使对方思考,非回答你不可,但要注意提的问题不要引起对方反感。
4.设问。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提出一些假设的问题,启发对方思考,帮助对方回忆。要设问得好,记者需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但在设问时,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诱使对方按照自己设想的一套去谈。
5.追问。这是提问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握事物的矛盾,循着对方谈话的脉络,一个问题接一个问 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水落石出。但要注意不要 把追问变成追逼。有些记者为了挖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总喜欢这样追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你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想过其他的问题没有?” “你难道就不再想了吗?”。这样提问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是并不策略,也不高明,而且容易把追问变成追逼,变成变相的“审问”,使人家心情不愉快。
6.故问。即明知故问。明知故问,岂不多余?并非多余,这是为了从多方面印证某个问题采取的一种策略。电视采访的故问,往往是借采访对象之口向观 众作出某种交待,这比记者直接说出来似乎更好一些。例如,为报道某条铁路大动脉在特大洪灾中畅通,记者访问某地官员,故意问身后那列火车正通过的铁路 的情形。其实记者是知道那条铁路的情形的,只不过通过这一问一答,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罢了。7.借问。即借别人对某人某事的评价,向采访对象提出来,请采访对象答复。有些问题,记者用自己的口气直截了当地提出,对某些头面人物显得有失礼貌,也不策略,但借他人之口把问题提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对方还非表明态度不可。1四7年5月趁新上任不久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来我国访问之机,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去访问他,提的几个问题中,有三个问题都是借问,请看:(1)我们已注意到,秘书长先生,有些观察家在评价你的工作时说,这几个月你的工作都是形式方面或公关方面。你这么做为什么?(2)秘书长先生,你在联合国工作了30多年,有些人认为你工作这么长,你将更加保守,更加谨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3)秘书长先生,一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这个位臵,我采访了你的前任加利先生,加利先生说他是“超级乞丐”,不知你认为怎么样?安南一一作了答复,表明了他的看法。
【英语课堂上提问的艺术】推荐阅读:
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论文08-20
英语课堂中的提问艺术07-28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11-20
英语课堂上的评价10-08
英语课堂上的智力开发07-18
英语课堂提问的原则05-23
英语课堂的提问设计08-03
高中英语的课堂提问08-10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08-29
高职英语课堂提问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