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提问教学

2024-11-05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 篇1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 它对于我们未来的就业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英语教学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 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这种外来的语言。好的提问方式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教师的提问不仅体现在问题的水平, 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面。学习好的学生, 我们需要鼓励;学困生我们同样需要给他们关注。关注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在英语课堂中感到被重视, 这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

一、提问的重要性

提问虽然算不上课堂的最重要环节, 但是却是最有必要的。因为提问可以给学生一个信息, 那就是学生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和在集体中的位置。[1,2,3]例如, 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 他们虽然在某些方面很优秀, 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一定很强。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在课堂中如果教师经常不提问他, 他就会有被孤立的感觉, 时间长了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别人已经超越了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而如果提问他们的问题太难, 也很有可能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所以对于这些学生而言, 提问是要非常谨慎的, 我们的言行可能成就一个学生, 也有可能毁掉一个学生。对于中等学生来讲, 他们是最有潜力的学生, 他们也是最需要教师鼓励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 我们所提问的问题既要有突破性, 但是又不能太难, 否则会让他们自暴自弃, 或者是让他们感觉学习压力巨大。对于学困生, 我们就应该格外注意了。因为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就自卑, 还有一些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 他们往往是最在意教师的。我们知道在学生阶段, 他们的群体基本都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区分的, 好学生和好学生玩, 学困生和学困生玩 (当然也有例外的) , 其实这不是他们的错, 他们彼此之间也很想在一起玩的。对好学生而言, 他们不敢跟学困生玩, 因为他们害怕被家长批评。而对于学困生来讲, 他们很想和好学生一起玩, 但是他们本身的自卑导致他们另眼看待好学生, 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 好学生如果在哪些方面态度没有注意, 都会导致学困生的落差心理。例如, 在讲课的时候, 我们必须要在意这些英语学困生的感受, 他们如果被提问的时候回答的不够完美, 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而且在课堂中, 我们应尽量做到各个学习阶层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 这样才能够制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问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随时提醒那些上课不认真、经常走思的学生。初中生的自制力还是比较差的, 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很多学生在听英语的过程中, 因为觉得听不懂或者是觉得无聊, 就会选择半听半玩的状态。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进步, 但是在短时间内不学习也不会有明显的下滑。但是当他们的懒散心理一旦形成, 就很难改正, 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英语的学习。[4]

二、提问的技巧

提问的技巧在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如果教师所提问题只适合少数学生, 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流失。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能够忽视每一位学生的状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我们选择一些适当的题目给他们回答, 既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又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信心。[5]信心的建立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很重要的, 如果对未来失去希望, 那么将来肯定会一事无成的。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的语言对他们是最重要的。如果教师在态度上对学生不好, 就会让学生感觉很失望, 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最终成为班级的“累赘”。提问的技巧在于让学生感触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让他们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 在提问的难度上面有很多“文章”。在问题的选择阶段, 我们必须多做一些调研, 让这些题目难度适中, 适合高分学生的扎实基础, 更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语法和单词量, 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但是很多学生对英语并没有天赋, 他们大都懒于去做这些工作。所以教师合理的提问, 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例如, 在授课过程中, 对于那些不喜欢记忆语法的学生, 我们可以在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之后, 转入到这些难点上。在保持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的前提下, 适当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在提问的结尾, 我们要做好总结工作。例如, 可以给学生讲他的回答非常好, 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对某种语法掌握的不是很好, 希望他课下能够努力将这一部分再重新复习一遍。这样既提问了学生, 又给他提出了不足, 而且还给了他很多信心。对于不喜欢英语的学生,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 给他们建立自信心, 同时给他们的学习指出明确的方法。事实证明, 合理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克服他们的懒散心理, 为学生的全面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提问不仅是一门艺术, 还是一门学问。合理的提问方式和恰当的问题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 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提问的原则就是覆盖到每一个阶层的学生, 而且不能够只针对几个学生, 而是针对到群体的每一员。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他们的学习水平固然重要, 但健康心理要胜过一切。我们要培养对国家和未来有用的人才, 他们必须是身心健康的。

参考文献

[1]胡瑾.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03) .

[2]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 (03) .

[3]孙桂媛.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1) .

[4]张全凤.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之我见[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2) .

[5]徐红.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 (10) .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 篇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准备。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好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活动就能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导入环节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导入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

2、相关性:它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为进入到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它更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起学生关注,形成悬念,或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或具有挑战。

3、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导入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设计导入形式,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来确定其内容。

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效度 :就是有效性,也就是看导入是否能为之后的教学环节服务,与教学内容一致。

2、参与度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实用性 :便于操作,简短易行。

三.课堂导入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首先,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2.其次,“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3.最后,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所以一堂课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被调动起来,就要抓住这个教学过程的“黄金时刻”,形成教学高潮,完成教学任务。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提问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49-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提问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英语素养和思维品质。

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对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设计问题的难易、文章层次的深浅及问题的安排都应该成为教师的关注点,经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后,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应主要向学生展示三类问题,即: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三类问题所占的比例依据它们发挥的效果而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将一一进行介绍。

一、提问设计要求“活”

学生想要充分理解一篇文章就必须解答展示型问题,展示型问题是对已知信息的提问,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语言知识,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最直接的手段。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教材中出现的图片、表格、人物的心里、特征等等非语言因素进行问题设计,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通过回答展示型问题对全文有大致的概念。

展示型问题的“精”指问题的精准性,直中要害,能透过问题清楚地发现文章的“文眼”,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教授牛津中学英语8A Unit5 Birdwatchers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提问“What do birdwatchers do? Why? Where?”及“Do you know where birdwatchers watch birds?”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主旨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展示型问题的“活”体现在帮助鼓励学生回忆所学的内容和操练语言点,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并开始初步的模仿练习,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参与,使他们养成开口练习的习惯,迈出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对文章进行梳理的同时能通过问题找到一个较低的切入点,达到提高阅读技巧及训练阅读基本技能的目的。

二、提问设计要求“真”

在学生已经对阅读文本进行大致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为了寻求未知的信息,没有确定的答案的参考性问题,教师需要学生告知真正的信息,学生回答时可各抒己见,自由发挥,由于师生之间存在了“信息沟”,它们之间发生的是真实的交际,是真正的社交性对话,而不是课堂话语,因此增大参阅型问题的设计就能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对文章信息进一步处理、吸收和内化。

学生在对参阅型问题进行解答时进入了更为复杂的思考过程,需要通过自己搜索学过的词汇、短语然后组成句子,根据实际交际需要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因此,参阅型问题考验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水平,创造了真实的交际机会,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对参阅型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通过自主的思考和与教师的学习交流,刺激了他们进行更复杂,更自然的语言交流。例如:同样是在教授牛津中学英语8A Unit5 Birdwatchers一课时,教师设计问题:1.Is Eddie a birdwatcher? Why? 2.What is Eddie going to do tomorrow? 3.Are you a birdwatcher? How do you protect the environment?这些问题都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及生活经验,需要通过他们自己的分析思考和推理来解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学习的效率。

三、提问设计要求“准”

评估型问题的设计是基于阅读文章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延伸问题,学生要对文章中发生的事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要通过对整篇文章的学习产生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深层的思维能力。

对于评估型问题的设计,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度”,不能设计得太空泛,让学生没有回答的范围,也不能设计得太刁钻,让学生难于回答。应该围绕文章的中心而提出,学生在参与时是围绕文章而发散思维,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泛泛而谈。对于回答的结果教师也应该加以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更严密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问题中有所收获。

评估型问题有点类似课堂小组讨论,教师通过一个或者几个问题引出论点,学生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回答,做到言之有理即可,对于回答中出现的一些新颖的思维和观点,教师也应该加以鼓励。例如:仍然以牛津中学英语8A Unit5 Birdwatchers一课的内容进行提问,如“Which bird do you like best? Why?”可以把拥有相同观点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后分别派代表回答,这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一般来说,评估型的问题不宜设置过多,容易影响课堂的正式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教学提问的艺术 篇4

1. 引起学生的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步骤地、有序地提出一些相关问题, 当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感兴趣时, 就会以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思考, 并积极地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提出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开始, 它可以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而思考又是深入学习、通向智慧之巅的桥梁。

2.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 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映情况, 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就可以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对全班学生的接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以便于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

二、课堂提问的方法

1. 启发式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对知识性的问题知之甚少, 没有一定的系统性, 毕竟初中生知识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思路。在每一次导入新课或是讲授新知识时, 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提问艺术, 他们往往采用设问的方法, 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 并不断把问题深入化和专业化, 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学习的重点知识上面。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只有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教师要处处采取启发式的引导方式, 让每一个提问都能结合知识重点和恰到好处。当然,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都有一个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相对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的规则, 不能超越初中生接受的范围, 并能让学生处处体验到进步的快乐, 这样他们才有兴趣一步一步跟着教师学习。

2. 鼓励型提问

在课堂上, 往往出现这样尴尬的场面:教师激情澎湃地讲完, 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大部分学生把头埋得很低, 甚至不敢抬头看教师一眼,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甚至掉根针都能听得见。也就是说, 很多学生对于提问都有一种畏惧心理, 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怕答错了引起同学笑话, 更怕被老师批评。也有一部分学生善于积极地思考问题, 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由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欠佳, 也往往不敢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种场面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屡见不鲜。这尴尬、被动的教学局面, 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的, 也不能保证有质量地完成教学活动。教师要对学生多加鼓励, 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克服学生的种种心理障碍。如, 采用话语和多种肢体语言 (点头、微笑等) 等,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其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的回答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对于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 也不要马上否定, 一棍子打死, 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时常鼓励学生, 来消除学生紧张和自卑的心理。

三、课堂提问应该注意的问题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 篇5

[关键词] 有效提问 课堂实践 新课程标准

一. 问题的提出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 卡尔汉认为: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 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恰当的教学提问对一堂好课来讲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 由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倡启发式教学, 问题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被视为 “有效教学的核心”. 一个好的问题的设置, 不仅是联系师生及学生间的思维的纽带, 更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手段. 其作用在于: 首先,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萌发探索欲, 再通过问题的解决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展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性. 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 “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而有效提问的作用正符合大纲的要求. 其次, 由于问题具有目标明确, 任务具体的特点, 会迅速吸引学生的知觉, 因此,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可以从外部控制学习者的注意, 并诱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 促进学习与保持, 从而提高效率. 再次, 通过问题的设置, 教师可以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可以检测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度, 协调 “教” 与 “学”.

但最近几年来,我从英语的听课实践中发现教师仍采用 “一刀切, 齐步走”, “直接告诉法” . 于是, 优等生吃不饱, 中等生提不高, 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尽管部分教师试着改变这种现状, 可吃不准新教材的新思想, 对有效提问的意义以提问的策略又不能把握, 他们设计的问题往往是层次无差异, 形式单一, 内容枯燥, 语言乏味, 多属于 “敛聚性” 的问题. 这样, 课堂上势必出现好学生回答的多, 中等生或偏下生机缘少; 一问一答的多, 独立思考的少; 直接或间接给答案的多, 分析论证的少等现象,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显得低质低效了. 同时, 有的教师的提问[片面追求问题的数量和提学生的覆盖面, 这样, 又容易使问题针对性和提问的质量受到限制, 虽然课堂气愤是很活跃, 但是提问往往流于形式. 长此以往, 教师就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 严重的制约着学生的可持续性和创造性.

二. 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原则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作为表达主体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而课堂教学提问又是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要手段和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与中学英语课堂的始终. 好的教学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 集中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功能. 英语教师精彩迭出的提问可以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 有声有色, 令学生入情入境, 欲罢不能.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在对教材深入研究和对学生的智力, 知识发展水平彻底了解的基础上, 提出略高于学生的智力水平, 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自省和实现课堂具体目标的目的. 因此, 在运用提问形式进行表达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设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应把趣味性, 目的性, 科学性, 启发性, 针对性和顺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也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服从教学目标, 按教材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近及远, 由简到繁地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学生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 并使学生通过分析, 对比, 归纳, 综合,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 发问要巧妙. 教师在表述问题时态度要自然, 不能有考问或严肃的表情, 要用简明易懂的语言, 发问后要适当停顿给学生考虑的时间. 教师提问要明确对象, 要求每个学生都动脑筋. 一般情况下, 先叫中等生答个八九不离十, 再请好的学生补充. 上等水平的学生留待 “卡壳” 时 “解除” 危机再用. 偶尔, 也可叫 “差生” 来试试.

(3) 启发诱导学生. <学记>中写道: “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这就是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 当教师表达问题后, 学生会出现几种情况: 或是疑惑不解, 厌倦困顿; 或是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或是受旧知识的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 这时, 作为表达主体的教师应抓住时机进行启发诱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其回答问题的信心, 提高其参与意识.

(4) 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应对其发言予以分析评价, 使问题有明确的结论, 强化他们的学习. 必要的归纳和总结, 对知识的系统与组合, 认识的明晰与深化, 问题的解决以及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表达习惯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有效提问的实施

(一) 因人而异设计问题

1. 对学有困难的同学的课堂提问

这种问题一般以 “敛聚性” 问题为主, 问题的内容明确, 条件充分, 只需要用唯一答案明了准确地回答, 其目的是让学生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强化记忆, 并为高层次逻辑思维奠定基础. 如在教完JEFC Book 2 Unit 11后, 值日生连续提问:

(1) Who’s on duty today? Who was on duty yesterday?

(2)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

(3) Is everyone here today? Who was not at school yesterday?

(4) How often is he ill? How long was he not at school last term?

以上均属于低层次的课堂提问, 因这些问题相对较浅, 适宜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容易使他们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 在设疑形式上, 可采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 (H. c. Lingren) 提出的两种师生交往形式:

A.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

B.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

2. 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的课堂提问

发散性的问题, 答案是开放的, 它并不追求唯一的答案, 但它要求学生整理和整合大量已经学得的知识, 并想象和创新. 教师在学生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 可深入提问. 以JEFC Book 2 Lesson 38 为例,

(1) How do you like the Swedish Rock Band ?

(2) Why did Max jump up and down in the middle of the concert? How did he feel?

(3) Can you describe Max after he left the concert?

这些富有挑战性的高层次的课堂提问, 因为发散性和概括性较强, 更适合中优生, 能给予他们冲刺的机会, 教师除了在问题难度上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外, 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顾及学生的特长发展. 在教 “Yesterday in Concert” 时,我时常把问题倾向与爱好popular music 的同学,鼓舞他们的士气,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二)因材而异设计问题

1.按顺序进行课堂提问

对于时间顺序明显的课文,如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等按时间顺序进行提问,对于逻辑性强或说明性的课文可用逻辑顺序法,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思考. 如讲授 JEFC Book 3 Lesson 26 时,可这样提问:

(1)When he was a child, what did he do?

(2) When he was in school, what did he do?

(3) When he was ten, what did he do?

(4) When he was twelve, what did he do?

(5) When he was sixteen, what did he do?

(6) When he was twenty, what did he do?

讲授JEFC Book 2 Lesson 17 Animals时,可设计如下逻辑性较强的问题:

(1) Which is the biggest animal on land? Why?

(2) Which animal lives only in China? Why?

(3) Which animal lives in water? Why?

(4) Which animal eats just grass? Why?

2. 直观形象的课堂提问

运用简笔画,幻灯片,实物等进行课堂提问,可使形声结合,增加刺激强度,增强接受效果.如教JEFE Book 1 Lesson 55, 我有意收集学生的衣服,文具等实物,并将它们放在一个大书包里进行提问.

T: What’s in the bag?

S1: Is it a sweater?

T: (looking into the bag) Yes, it is. Whose is it?

S2: It’s mine.

T: (asking the class) Whose is this sweater?

Ss: (pointing to S2) It’s her sweater. It’s hers.

学生逐步在游戏中掌握了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3. 比较,联想进行课堂提问

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 对课文中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的两种性质不同或相似的对象, 情节用比较法进行课堂提问更合适. 如JEFC Book 2 Lesson 14, 讲述a Chinese and an American farm的异同之处:

(1) Where does Ji Wei live? What about John?

(2) What do Ji Wei’s parents grow on the farm? What about John’s parents?

(3) Which is more beautiful, John’s farm or Ji Wei’s?

还可以根据题材相近的课文中的人或物的异同进行设计. 如JEFC Book 2 Lesson 44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Weather.

(1)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England?

(2)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Australia?

联想性的课堂提问是一种联系实际, 并诱发想象的提问法. 新教材的题材的多样性和现实性较强, 这使我们在授课活动中更贴近现实生活, 令课文内容栩栩如生. 如在教授JEFC book 2 Lesson 10 Mid-Autumn Day 一文时, 可以设计成:

(1) Why do Chinese people eat moon cakes on Mid-Autumn Day?

(2)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f it’s rainy or cloudy that night?

(3) Why are the moon cakes round?

(4) Where does Thanksgiving come from?

(二) 因时而异设计问题

1. 开场预测设疑

俗话说, “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一场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总能让学生有所期待, 因此, 为了高效的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可设置一些导向性的提问. 如 JEFC Book 3 Lesson 30 Christmas Day.

(1) When is Christmas day?

(2) What do the peop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do?

(3) Do you celebrate Christmas Day too? If so, how do you celebrate it?

让学生以pair work, group work 等形式来进行讨论, 并回答一些与主题有关的问题.

2. 课后开放性的提问

学生在理解消化课文内容后, 便进入运用语言知识的阶段, 这样, 可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模拟活动性的问题或角色扮演性的问题. 如JEFC Book 2 Lesson 18 Discussing.

Is it good for all the animals to live in the cages? Why or why not? They can make a dialogue in group suppose one of them is a journalists from CCTV. 开放性问题的提出督促学生积极思考, 集思广益, 互相讨论, 自由提问, 自主学习, 更使学生的合作融洽.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基本上是以林格伦 (H. C. Lindgren) 所提出的多网状形式呈现.

C. 教师和学生保持双向交往, 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

D. 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 并且促使所有成员相互交往.

四. 答问处理策略.

所谓答问处理策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答问和及时调整提问方式的方法技巧. 在回答的过程中, 英语教师要允许说完,再适当点拨; 要适时纠错, 适当宽容; 要恰当评价, 表扬为主.

(一) 允许说完, 适当点拨

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尚未形成 在回答参阅型和评估型的课文理解问题以及实现情景问题时, 因思维与语言表达不同步而可能会出现语言或逻辑错误(或失误), 因此, 英语教师除了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组织语言外, 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允许学生答完. 听答时, 教师最好不要打断学生的连贯表达, 除非回答太罗嗦或离题太远. 另外, 由于语言本身存在一种功能由多种结构表达的现象, 教师要容许学生说出教师预想以外的答案, 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 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打断学生的连贯表达, 并不排斥教师对学生表述观点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适当点拨不但是可以的, 有时是十分必要的. 如学生对问题本身理解不透彻, 教师可以适当重复问题, 换个角度提出问题或解释不懂的地方, 学生在答问时遇到的语言困难, 教师可以提示关键词语, 学生的思路中断时教师旁敲侧击以保证学生的思路畅通.

(二) 适时纠错, 适当宽容

语言错误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 正确对待和适时纠错就显得十分重要. 纠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纠错因方式, 时间不同而效果各异. 因此, 何时纠错是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

不同的教学阶段, 英语教师的纠错策略应有所不同. 在培养语言习惯的初级阶段, 英语课堂提问多为课堂程序性的提问, 学生的应答主要是模仿, 操练和简单的替换练习, 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保证语言信息的正确输入, 提问的目的主要是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并纠正错误, 适时纠错能保证学生学得标准的语音, 语调和掌握正确的基础知识和语法规则, 为进一步的语言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程序型的提问都要立即纠错, 从尊重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和保证学生语言表达畅通性的角度出发, 对待学生在语篇朗读, 连贯复述, 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失误, 对待学生在回答参阅型, 评估型或现实情景型的提问时出现的错误, 失误或者观点错误, 教师就不应该见错就纠, 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教师的宽容学生的错误, 并不是放任学生的错误. 即使是学生的连贯表达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也应采取宽容失误, 纠正错误的态度. 纠正错误要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尽量采取答完纠错的方式. 答完明示纠错既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 又能使包括答问者在内的全体学生及时知道错在哪里, 如何改正; 答完暗示纠错能使学生通过纠错得到老师的指点, 又不使答问者在同学面前丢面子. 此外, 教师在纠错时, 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纠错或同伴纠错.

(三) 适当评价, 鼓励为主

为了使提问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答问后, 教师一定要及时恰当地对其答案有所反馈, 切忌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 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答问究竟是值得称赞还是有待改进, 甚至适当纠正, 因此, 教师的评价用语不能一般化,公式化, 要把学生活动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学生, 使评价用语形成一个等级系列, 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表现, 选用不同等级的真实的评价用语, 使教师的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真实交际的一部分. 如Really excellent! Excellent! Perfect! Wonderful! Very good! Good! Well done! Adequate! Need improvement! Not too bad! And so on.

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成就感, 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回答过程中要多表扬, 多鼓励, 少指责, 少批评, 甚至不批评, 要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体验. 例如: 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不时地说 Good. Yes. Right. OK. 即使是答错了, 也可以说Good, but…或用升降调说No, think it over. 或给学生适当的启发或暗示. 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教师应该丰富评价用语的词汇和语汇, 如使用 It’s really a hard question, but your answer is quite right. You are great./ You are successful. /Most of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I appreciate what you did in my class. Thank you. /I’m very glad that you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Congratulations. 等等. 教师的评价用语要随着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并能使学生在持之以恒的课堂评价用语的习得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五.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作用

经过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 基本实现预期的目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要表现为: (1) 发言的对象更加广泛, 发言的概率大为提高; (2) 发言的质量有所提高, 回答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3) 缩小了男女生发言比例的差距, 提高了男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 发言率随年级的升高出现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 改变了以前初一发言热烈, 初二次之, 处三沉闷的状态, 更加有利于教学. 下面是初二年级学生在初一和初二时的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一)

表一:

由上表可知, 对于实施有效提问研究班比非研究班的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明显高于非研究班的学生, 而且研究班的男女生比例相对接近. 而非研究班女生对英语的兴趣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的比例. 同时, 研究班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和教材难度的增大, 学习英语的兴趣反而提高. 非研究班则相反, 随着年级的升高, 教材难度的加大,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随之减弱.

(二) 活跃课堂气氛, 增进师生感情, 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

(1) 课堂秩序优良, 学生在上课时极少出现违纪现象, 即使学习成绩不佳者, 在上课时也能专心听讲, 使教与学也能顺利进行. (2) 拉近了师生间的感情距离, 使学生对任课老师尊敬有加, 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个个都能向老师问好, 使班级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三)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呈现多样性, 学生的解题能力大大提高, 而且对某些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例如: 在教完JEFC Book 2 Lesson 18后, 问学生Why should the animals in the cages be free? 而他们反而会说Some of the animals should be in the cages because only several live on land and we can protect them in the cages. And the can have babies, too. Then we can have many of this kind of animal. The panda in China is a good example.

(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 上课效果好, 且又注意学习方法, 所以研究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非研究班, 也高于区常模. (见表二)

表二:

(五) 提高了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研究表明, 对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提问研究的班级, 不但提高了英语的教学质量, 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平时, 研究班的同学在课后能尽力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即使是学有困难的同学, 也是Thank you , I’m sorry 等脱口而出. 在学校举行的初二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 实验班参赛的四位同学均获得了名次, 而且有两位同学获得了一等奖. 同时, 学生会在平时的黑板报中出到自己喜欢的小诗, 笑话以及英语谜语等. 这样, 研究班的英语氛围也随之大为改观.

对有效提问的时间研究, 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理论上讲, 其依据有三点:

1. 符合<教学论>中 “教学最优化原则”. 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是指 “在一定的条件下, 既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而师生又只花最少的必要时间.” 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 技能, 情感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 “中介” 乃是通过课堂提问来实现. 教师抓住了 “中介”, 能是课堂按设计的计划来达到教学目标, 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落实在课堂提问的优化机制上, 从而使课堂教学省时, 又高效率地发展, 达到优化的目的.

2. 符合 “主体教育” 的理论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必要的条件, 但其作用必须通过诱导, 启发, 辅导等形式, 转化为学生主体性增长的适宜条件, 能促进学生内部矛盾正确地, 有效地转化.

3. 符合 “素质教育主渠道” 论

在素质教育思想下的教学模式, 正从以 “教” 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向以 “学”为主的模式转化, 而实现这一模式转化的主阵地是在课堂上.

六.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结论与体会

(一) 研究表明: 切实加强对初中英语新教材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能提高初中新教材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 较大幅度的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整体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 本研究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等, 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 本研究须教师透彻钻研教材, 并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有充分地了解, 同时, 教师也不应该片面追求提问的覆盖面而忽视了因人而异的原则, 否则就可能流于形式.

(四) 本研究在学生的相互交往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学生往往习惯与 “答” 而不是 “问” , 因此, 我们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更多的听到自己的声音, 学会提出问题, 成为主动学习者, 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参考资料:

1. <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

2. <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

3.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中学外语教与学>第6期 <中学英语课教师语言调查与探索>

5. <中学英语微格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

6.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0期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篇6

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其目的主要表现在:1、唤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参与。2、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3、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4、调控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提问设计要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巧妙的艺术构思设计提问,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设计出一些具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近的提问,选择确定不同的对象。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面对知识难点的提问,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果只提问好的学生而冷落学困生,就不会有很多的学生勇敢地站起来发言;如果老师不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他们的创造之火就会不点而灭。小组讨论形式会促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活跃起来。虽然每个答案会不尽相同,这无关紧要,只要每个学生都能开动脑筋开口说,这就够了。

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呢?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要揭示矛盾,引起思索。三是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要有鼓励性。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所以,多鼓励学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另外,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要多用鼓励性的课堂用语。如:Try it again. Don’t give up. That is right. Your pronunciation is quite good. I agree with you. Great. Super. 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 etc.这样做,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克服自卑心理。

课堂提问要有多样性。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全班讨论——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鼓励,相互补充,开阔思路,各种新颖、独特,甚至创新的见解就会在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中产生出来。

课堂提问要有等待性。就是说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所留的时间很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增大,他们往往会因组织不好而放弃回答的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反之,如果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回答的内容就会增加,创造思维的成分也会增多。其间,教师可环视全体学生,用目光激励学生,不要频频重述和追问。另外,当学生思路受阻或回答不全面、不正确时,教师要给予温馨提示,诱导学生作答。提示既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表情等。

事实上,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远不止本文提到的这些内容,还有很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对启迪学生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课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 篇7

关键词:英语课堂,有效提问,启发思维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任何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教师如果对提问的方式、内容、技能和对象等方面缺乏良好的设计和把握, 则会降低提问的有效性, 从而降低课堂效率。笔者所在的学校七年级有八位英语教师, 在听课备课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一个现象, 每次上课前教师们利用本组的集体备课, 上课的课件基本统一, 上课的基本流程一致, 但是每次同组教师互相听课后会发现:由于教师提问方式的不同, 课堂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就完全不同, 教学效果自然就截然不同了。课堂效益降低了, 教师就想方设法进行课外加班加点, 从而降低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些问题的出现, 笔者所在的七年级备课组英语教师进行了研讨, 最后由笔者就教材Go f or i t七年级下Uni t 1 Can you pl ay t he gui t ar?Sect i on A1a-2c部分第一课时的一节录像示范课的课堂实录, 写作此文, 拟通过对这一堂课的观察和分析来探讨有效课堂提问的设计。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具体设计

1. 创设情景, 诱导思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 进行艺术性的提问, 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诱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思维重组, 积极提取相关信息, 从而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Lead-i n:

T:What day is it today?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January 25th?Yes.Its our School Day.Our school is 10year sol d.We will have a music concert.{学生非常兴奋}What do we need for it? (教师追问)

S1:We need a piano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引出了本节课词汇)

S2:We need a guitar.

S3:We need a violin.

S4:We need some players.

S5:We need a place.

S6:We need some singers…

利用十年校庆举行庆祝音乐会导入新课, 激发了不同学生对音乐会相关知识新的认知。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 不仅谈到了乐器, 还谈到了人和场地, 顺利引出了本课新词pi ano, guitar, violin, player等。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2. 更换主角, 静中除难。

课堂上, 对于新引出的知识, 一般都是教师先发问。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课件的设置直来直去地提问, 引出新知, 学生的兴趣性就不强, 久而久之, 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因此, 教师就同一图片进行提问时,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下图是我们集体备课的课件:

其他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 大多采用的是T-S的提问模式, 四种乐器采用同一种提问的方式。笔者在这一部分教学时, 第一种乐器采用T-S的提问模式:

T:Look!What’s this?

S:Its a guitar.

T:Yes.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Yes, I can./Sorry, I can’t.

T:Do you want to join the…club?

而在呈现第二种乐器钢琴时, 笔者问全体学生:Who can help me ask the quest i on?让学生发问, 实现现代教学的多元交流。一些接受能力较强或对于这些乐器名词了解的学生就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这样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有挑战性的, 是能满足他们的成就感的。学生在进行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扫除了本课的教学难点Can you play…?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新课程的需求:课堂提问时的层次性原则。

3. 浅处深问, 思维创新。

课件中的一些设计,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处于无疑的境地。假如我们从浅处深问,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看下面的集体备课课件:

教师是这样发问的:

T:What can you do? (问题1)

S:I can dance.

T:What club can you join? (问题2) (笔者追问)

S1:I can join the dancing club.

S2:I can join the dancing club. (学生比较得意, 教师满意)

S3:He/She can join the music club. (教师非常满意)

对于这些图片, 学生一看就知道教师会问什么。所以 (问题1) 的回答相对比较容易, 问题的挑战性不强, 笔者让中下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假如问题只是到此为止, 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受挫。笔者用 (问题2) 进行追问, 能回答的大多是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对于同一问题经过自己的思维重组, 做出不同的新颖的回答, 实现了思维的创新, 同时也体现了问题的差异性。

4. 设疑新颖, 激发潜能。

学生因需要、愿望和兴趣而被激励。作为一名教师, 在设计课程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这些特征。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 这能增强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激发思维, 培养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 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 注意问题的涉及范围, 改变提问角度, 以增加课堂环境的刺激性。笔者为了让学生操练本节课的重点短语dance, si ng, run, paint, the piano/guitar/tr umpet/violin, 和主要句式Can you…?设计了一个猜的游戏:幻灯片出示笔者自己的照片问:What can I do?让学生用Can you…?来进行提问。

S1:Can you dance?

T:Sor r y, I can’t.

S2:Can you swim?

T:Yes, I can.I am a good swimmer.

S3:Can you play the piano?

T:Sorry, I can’t.But my sister can.

S4:Can you play the guitar?

T:Sorry, I can’t.But my son can.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真实的交流, 学生尽力地搜索学过的动词短语来提问, 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为了显示教师的回答是真实的, 最后教师把自己会的和不会的进行总结:

I can speak English.

play the drum

sing

swim

paint

run

I can’t play the guitar.

play the violin.

play chess,

dance.

紧接着教师问:So what club can I joi n?Can you tell me? (学生踊跃回答)

S1:You can join the music club.

S2:You can join the swimming club.

S3:You can join the art club.

S4:You can join the singing club.

S5:You can join the violin club.

T:Why? (教师惊讶)

S5:You can learn to play the violi n.

T:Yes, I can al so join the violin cl ub to learn to play it. (表赞同)

在此教学环节中, 笔者通过一种新颖的设疑, 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兴趣之间用一两个问题巧妙地建立联系, 选择了能够满足他们需要、动机和兴趣的活动。通过S-T、T-S的问答方式,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5. 分层设计, 化难为易。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 要上好一节英语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整个单元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教材;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教学难点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穿插在每节课的合适时机,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在呈现本课的四种乐器时, 笔者特意把gui t ar放在最前面, 因为这个单词易读易记, Can you play t he gui t ar?这一新句式学生容易掌握。把vi ol i n放在最后教, 因为这是发音最难的一个单词, 练到第四种乐器时Can you pl ay…句式也熟练了, 所以在旧的句式中学习新句式也不那么困难了。本课的另一新句式:陈述句I want t o j oi n t he pi ano cl ub.笔者在呈现新单词时就巧妙地用一个一般疑问句来呈现了。

T:Look!What’s this?

S:I t’s a guitar.

T:Yes.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Yes, I can./Sorry, I can’t.

T:Do you want to join the…club?

接着在呈现几个动词si ng, dance, r un和pai nt时, 巧妙地用了一个特殊疑问句和一个陈述句来分解难度。

T:What can she do?

S:She can dance.

T:What cl ub can she j oi n?

S1:She can join the dancing club.

S2:She can join the music club.

然后在猜的环节中又用So what club can I join?Can you tell me?来巩固。最后让学生根据听力材料模仿编对话:你要参加学校的哪个俱乐部?

Davi d:What club_____you want_____join?

Li sa:We______to join the chess______.

Davi d:Can you______chess?

Li sa:No, I______.

Joe:I can.

让学生自如地输出本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子。

英语有效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

1.紧扣教材的原则。问题要以旧知识为前提, 以旧引新, 温故知新, 使内容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 揭示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把旧知识通过新授加以扩展和深化。

2.激发兴趣的原则。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为此, 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尽量选用学生有兴趣、有吸引力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 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 用科学的、生动的语言, 吸引学生运用一切已知信息积极思维。

3.启发思维的原则。教师的提问, 应富有启发性。所提问题, 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并用已学知识进行思维重组, 培养创造能力。

4.难易适度的原则。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 提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 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 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此外, 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 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 知识从“哪”提, 向“谁”问, 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

三、初一英语有效课堂提问的实施效果

1. 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学生有浓厚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课堂内, 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有了内驱力, 也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疑点点燃了他们的思维火花, 使之产生好奇心, 由好奇心引发需要, 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 促使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自觉地在学中问, 在问中学。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 学会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联想、分析、归纳, 切实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而提高其思维的能力。

2. 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目标的实现。

作为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和诱发课堂互动的方式, 教师的课堂有效提问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只有对教学目标有了具体、深入的了解后, 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 以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托马斯.费兹科.约翰.麦克卢尔.教育心理学[M]

怎样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 篇8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 忌直贵曲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 或过于简单、容易, 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回答, 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 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 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 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 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 换换角度, 换换说法, 凡问必曲, 培养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智力, 努力学好英语。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 层层递进, 逐级攀登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 根据学生水平, 想方设法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由近及远, 一环扣一环, 逐步解决大问题,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 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如教学《Thomas Edison》一课的问题设计可以一个比一个难, 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 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所学知识, 向问题本质靠拢, 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在提问设计时, 我们可抓住学生“打破沙锅纹 (问) 到底”心理, 逐层展开, 步步深入, 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 Who was Thomas Edison?

(2) WhydidTomsitonsomeeggsoneday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3) WhydidTom'steachersendhimawayfrom school?

(4) Do you think Tom was clever?Why?

(5) Why was Tom's mother saved?

(6) Whatcanwelearnfrom thefactthatTom's mother was saved?

这六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 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 使学生掌握知识, 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 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 迫使学生在定势范围内连续思维。这种提问设计的程序应该说是合理的。

三、提问设计应有“度”

“度”是广义的。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 (铺垫性设问) 、亮度 (讲究感情色彩, 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 提出问题, 打动学生的心) 、跨度 (抓住教材重点、难点, 问得集中, 施行浓缩法, 加大问题容量) 、角度、精度、密度等, 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提问有一定难度, 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 调动学生注意力, 刺激学生思维, 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要求我们教师设计问题时, 要看准, 要有眼光, 要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凭借主观想象, 想当然, 推已及人, 胸中无数, 而是要通过摸底调查,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果提问太易, 学生就会不以为然, 失去提问价值, 教师也会失去与学生沟通的机会, 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提问太难, 学生不敢答, 不能答, 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当然, 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 (1) 问题本身; (2) 具体学生的素质。倘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又能够想到这两点, 教学双方必然会呈现如鱼得水般的景象。

四、提问设计要“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 就要求教师匠心独运, 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说, (1) 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 (2) 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答问的评价等。 (3) 要防止提问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 (4) 要讲究提问的逻辑。问题要合理, 问域要适度, 概念要清楚, 表达要明确, 答案要未知。在英语教学中, 提问设计的“巧”, 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 既能节省教学时间, 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此法必须持之以恒。如在教学《The Great Green Wall》时我们可以作以下问题设计

(1) What does the Great Green Wall mean?

(2) What does the Great Green Wall do?

(3) Why was the Great Green Wall built?

(4) What should we do after reading this passage?

这四个问题应该说是“巧”的:问 (1) 从课文内容本身提出问题, 投石问路, 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问 (2) 在问 (1) 基础上更进一层, 因为有问 (1) 铺垫, 学生已尝到甜头, 感到学有奔头;问 (3) 承前追踪, 探求因果, 使提问跌宕有致;问 (4) 向纵深处又作探索, 要学生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如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提问时机, 掌握火候, 启发引导, 那么,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得到了落实, 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到了又一次训练。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

对于学生回答做出恰当的评价, 这个教学环节是不能省, 不能松的。当教师自己评价学生的回答时, 必须肯定学生什么地方回答得好, 回答得正确, 什么地方回答得不正确, 或不够正确, 并指出原因。这样做, 就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是非分明, 界限清楚, 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而切忌对学生的回答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评价, 甚至不作评价。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篇9

一、问得有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这种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力量是学习的强大动力。作为一门陌生的语言, 英语的学习更加离不开兴趣。而好的提问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提问是否有趣, 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那么,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 怎样才能使问题问得有趣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讲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7B Unit 5时, 提出了下面这几个问题:

1.What can fire do for us?

2.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fire?

3.If there is a fire, what should we do first?

4.Are you brave enough to save others when there is a fire?

这几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 水到渠成地引出了“Common knowledge about using fire, safety of using fire and how to call for help in a fire”这一主要内容。

二、问得有度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一个问题, 就是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拥有不同的个性及能力,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 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问得有度, 即要让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思维梯度,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实现教学的目的。例如, 在学习7A Unit 4Reading时, 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1.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2.Do you like fruit and vegetables?

3.How about hamburgers?

4.What do you eat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

5.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接着再让学生work in pairs, 试着根据问题的答案写成一篇有关饮食习惯的文章, 继而顺势引出课文。这样一来, 通过这些问题, 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思维都可以被调动起来,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得灵活

课堂提问最忌老套且模式单一, 那样非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 对教学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因此, 课堂提问应问得新颖、问得有趣, 像磁石一样, 牢牢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 从而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的提问方式更应体现出灵活性与多样性, 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形灵活运用导入式、疑问式、判断式等多种提问形式, 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拿7A Unit 2这一单元的教学来说, 教师就可以设置“Who’s your favourite star?What can he/she do?”这样两个问题, 用学生比较热衷的话题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可能会回答“Sun Yang can swim.Yao Ming can play basketball.”等等。进而再出示一些常见的动作类图片, 问学生:“Can you ride a bike?Can you play the piano?Can you...?”接着再导入正文的问题:Can Eddie fly?问题之间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且充满时代气息,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问得有“物”

值得注意的是, 归根结底课堂提问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我们并不是为了“问”而问, 而是要通过有效的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在提问时不应舍本逐末, 过于追求“问”的形式, 而要注重问题本身的内在价值, 问得有“物”, 问得必要。教学中应避免问一些过于简单或者模式化的问题, 要巧妙地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实现调动思维的目的。例如, 在学完7A Unit 3Integrated skills中的Part B之后, 教师可以问学生:

1.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in the year?

2.Why do you like it so much?

3.What can you do at the festival?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问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提问设计。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问题设计单一、随意性大、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等缺陷, 难以发挥提问的统领性、启发性、拓展性等功能, 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不利。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提问设计时,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信息沟, 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教师的提问设计过于浅显、过于单一, 学生几乎可以不经思考回答, 脱口而出, 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 则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 教师提问设计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基础上, 换换角度, 换换说法, 创造适当的信息沟, 培养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智力。如教学“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 (Unit 3 Reading:“In Fun withEnglish”7A) 一课时, 我做了如下一组提问设计:

(1) How do we celebrate Mid-Autumn Festival?What abou Americans?

(2) Do you get anything on Mid-Autumn Festival?How do the children get some candies?

(4) If you want people not to know who you are, what can you do?

(5) Do you want a pumpkin lantern?How can you make it?

(6) Why don’t Wendy and her family have cold drinks at the party?

因为我在问题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 竞相发言, 动口动脑,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二、提问设计要“巧”, 设疑增信心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 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从纵向看, 它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 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 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 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匠心独运, 在“巧”字上下工夫。如在教学“The Story of Xi Wang” (Unit3 Reading:“In Fun with English”8A) 一课时, 我作如下的问题设计:

(1) Who is Xi Wang?

(2) What does“Xi Wang”mean?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 Xi Wang?

(3) Why was the giant panda named“Xi Wang”?

(4) What should we do after reading this passage?

这样的问题设计就很精“巧”, 问题 (1) 从课文内容本身提出问题, 投石问路, 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问题 (2) 在问题 (1) 基础上更进一层, 因为有问题 (1) 铺垫, 学生已尝到甜头, 感到学有奔头;问题 (3) 承前追踪, 探求因果, 使提问跌宕有致;问 (4) 向纵深处又作探索, 拓展了学生的认知。

三、提问设计设阶梯, 逐级攀登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 依据学生水平, 想方设法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由近及远, 一环扣一环, 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 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如教学“A Brave Young Man” (Unit 5 Reading:“In Fun with English”7B) 一课的问题设计可以一个比一个难, 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 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所学知识, 向问题本质靠拢, 培养分析理解能力。

(1) Who is Zhang Hua?

(2) What did he hear when he was at home alone?

(3) What happened to his neighour, Mrs Sun?

(4) Why did Zhang Hua poured water over his jacket?

(5) How did Zhang Hua put out the fire?

(6) Was Mrs Sun saved?What happened to Zhang Hua?

(7) What did Zhang Hua say?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words?

(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这八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整篇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 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 带动学生逐步分析和理解, 使学生掌握知识, 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 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

初中英语提问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提问:见解和体会

有效提问是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的有效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它有利于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我通过查阅相关教育教学资料,结合近几年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经验,客观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这一课题,谈一谈本人几点见解和体会。

一、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

有效的问题是指初中生能够有效组织回答,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所预设的问题既要符合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规律,进而达到最有效的英语学习目的,同时又能启发初中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重新构建,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思维水平。

有效提问是指对有效问题的提问,它应该具备三个显著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目的性,我们问题的提出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依照教学目标来预设问题,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把它作为预设问题的重要依据。我们要通过预设问题来掌握初中生对学习目标的认知程度。即使初中生有时回答的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可以从初中生的回答中掌握他们的不足。第二个特征是问题应具有层次性,这不仅指所预设的问题要符合大部分同学的英语水平,而且预设问题的层次也应该从低到高,难易结合。第三个特征是预设问题应伴随有效的评价,我们的评价对于初中生的继续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准确、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初中生获得有效的自我评价,特别是帮助他们产生不断进取的心理。

二、目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我们有效获取学生信息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我们的提问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无意义或没价值的问题经常出现。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预设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有效。有些问题的预设并不是为了检验初中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为了达到一种教学气氛,例如:激发初中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兴趣,活跃教学气氛等。这些问题的预设虽然也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但是需要我们教师注意的是这部分问题并不是课堂提问的重点。无意义或没有价值的问题是指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些问题处于我们课堂交流中的最低层次,例如:许多“yes or no”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是简单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少能从中得到有效提升。

2、问题没有层次性。我们对于问题的排列常常不够合理,并且预设问题的难易也不够科学,使初中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些提问在某种程度上会大大削弱初中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3、问题没有针对性。不同的初中生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我们在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并没有把他们的认知水平与问题的难易系数联系起来,同样的题目对于不同的初中生其难易度是不一样的。还有,我们也没有把初中生独特的学习方法与问题的类型联系起来,不同类型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初中生其学习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4、开放性提问相对比较少。封闭式问题重在考查初中生已有知识,常常是简单的提问,初中生的答案也非常简单,但是这类提问常常会伴随“蒙”的成分,并不能有效考查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相反,开放式提问不仅能考查初中生对英语掌握情况,它更是初中生邏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展示。但是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因为受时间的限制,我们设置的开放性问题很少。

5、等待初中生回答问题的时间不足。在短短的45分钟里,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达到有效师生互动,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时间对于课堂提问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一部分教师在上课就是在与时间赛跑,课堂提问也只是一个形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三、课堂有效提问的建议

1、从提问方式上,初中英语课堂上的提问应该要多样化。课堂有效提问主要有四种:提出问题个别学生回答,提出问题全班抢答,我们自问自答,我们只问不答。我们提出问题由个别学生回答就是老师提出问题指定某些学生回答,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检验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提出问题全班抢答就是让全班学生一起回答我们的提问。这类提问可以帮助全班同学紧跟教学步伐,不至于个别学生掉队;我们自问自答就是教师自己提问同时自己回答,运用这种提问方式多是提问同学们已经掌握知识点,我们采取这种形式可以达到有效复习又节省时间的功效;我们只问不答,这主要运用在听力和阅读训练当中,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初中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提问应该把这四种提问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提问方式的多样化,以有效提高初中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从内容上,提出的问题要力求有价值、有层次和有针对性,并且我们要给初中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我们应该充分确定提问的目的性,引导初中生达到学习目标。一定要减少那些无意义的提问。提问要力求清楚,要使初中生明确地理解题目的含义。给他们比较充足的思考时间,寻找答案。同时对于他们的回答,我们要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

总之,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的提问还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初中生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浅谈提问式策略的初中英语教学 篇12

1 新时期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要求

1) 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角色。以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的能力。

2) 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尤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授课之前, 不论是什么内容,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认真的设计、构想, 通过加工、梳理、调整, 形成完整的教案。总说教师的职责除了是“to teach our students English”, 还是“to teach our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

2 对于课堂中提问的目的

初中英语的教学中, 课堂上的提问显得尤为的重要,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手段。提问的特点:首先,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 给学生提供口语实践的机会,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书交际水平;然后, 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 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环境;第四, 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问的能力, 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思维;第五, 在突出该堂教学的重点之外, 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对学生知识了解的程度, 及时的掌握教学的进度。

3 提问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动机

学习中, 兴趣是无形中最好的教师。对英语课程的兴趣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潜能, 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也是获得学习成功的最大动力。人贵有疑, 从疑问的产生到疑问的消除是学生学有长进的一个重要过程[2]。课堂中的提问需要精而巧, 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脑细胞在课堂的45min内保持兴奋的状态。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Unit4, 就学生上学的实际问题提出问题:Do you love our school?Do you come to school everyday?How do you usually get to school?Is it hard oreasy?How long does it take?因为这类问题涉及到了学生自己, 因此他们会显得更加的积极, 课堂的氛围也更加的活跃, 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能将新的知识点渗透其中。

4 提问方式的改变

4.1 增强知识的系统性需要扩展性的提问

别致的、新颖的提问能能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入教学中。课堂中的提问不仅要注重新颖, 而且还要重视知识的横向及纵向的系统性[3]。例如:教起始版B.1中Lesson28, 对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It is important to have breakfast everyday.Do you have breakfast everyday?Do you get ready for it yourself?What do you have for is?Who do you usually have breakfast with?What do you do after breakfast?通过这样几个问题的引导, 使学生对吃早餐这件事情具有系统性的表述。又如:“问路”, 通过相关的提问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表述:Whese is…?How can I get to…?Which is the way to…, please?Could you tell me hou I can get to…?这样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充分的掌握语言的灵活使用, 还能使课堂的氛围既紧张又欢快。

4.2 针对性的提出问题且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每一堂课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 紧扣着重点呈递进式的设计问题, 有层次、节奏,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设计问题[4]。教师提出问题之后, 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拨, 诱发学生一步步的深入。问题的设计应深动、直观、感性, 通常不低于或者是高于学生的水品, 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效果。对平时较为自卑、胆小的学生, 提出的问题较易, 以便增强学生的信心;对骄傲的、自满的但是却不够细心的学生提问时, 出一些较难的问题, 以便于克服该类学生的傲气, 促使其细心思考;对与平时成绩较好, 对英语的学习教热情的同学提问的时候, 可以提出一些散发性的问题, 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更想要去解决问题。教师的提问既要突破教材的难点又要起到巩固的作用, 通常以上等生为准, 对被提出问题的学生是一种激励, 对其他的学生也起到引领和辅导的作用;对差生提问时, 可以借助检查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浅显的知识点的掌握的问题, 这样便于督促和调动差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心性;假若是以巩固该堂课为教学的目的, 那么一中等生为重, 从而确定教学的进度。这样全面性的提问, 既发挥了提问的作用, 又调动了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少不会感到被冷漠。

5 结束语

总之, 提问要恰到好处、有密有疏, 让学生始终处于激情的状态。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 一定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要是教材、实际出发, 在深钻教材的同时, 还要全面的透析学生的思维, 并且设计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问题。

英语课堂的提问既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战略, 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形式。教师的提问既要掌握时机, 又要掌握提出问题的分寸;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特定知识点或者是概念上, 使该堂课的提问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

摘要:提问是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 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也是一堂英语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初中英语,提问

参考文献

[1]邓于祁.对科技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2) :87-88.

[2]赵联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在英语课堂中的体现[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1) .

[3]倪建乐.就课文内容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1997 (2) :21-22.

上一篇:天气过程下一篇:公立医院托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