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三首

2024-06-16

现代诗三首(共8篇)

现代诗三首 篇1

中国现代诗三首

2005年4月23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案示例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案示例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案示例2 《再别康桥》《死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 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 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 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 ① 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 ②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③ 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

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

现代诗三首 篇2

多情的季节

总会用感叹叙写

相知的奇妙

当我深情的眼睛

在星光灿烂的夜空

找寻到你明亮的眸

我寂寥如夜的期待里

便盛开起思念的花

这思念的花只为你绽放

每当风儿吹来

我都特别渴望

看情意绵绵的花瓣

摇曳你甜美的笑

摇曳你沁人的温情

直到有一天你说

你蓝天一样纯澈的心里

也开满了思念的花

从此每天都与你

用牵挂掀开新的一天

于是炙热而空荡的心

都被你亮丽的身影填满

夜深人静的时候

心总会被思念肆意撕扯

我无意挣扎

只想好好品味

与你相知相聚的分分秒秒

就如

用整个生命

回味一个爱恋的季节

也许雨会不速而来

打湿我对你的虔诚和期盼

但思念会用牵挂把它们烘干

也许

阴郁的风

会吹散我对你无言的眷恋

但思念的花

会用真心

把它们重新串起

如果一次的问候

无法慰藉抑郁的心

就请在风起的时候

捧出珍藏的百合花吧

我会永远守候在

你梦的花园

守候在思念另一头

等你

想要回家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花季的云卷云舒让我陶醉却不堪憔悴

清清的风, 清清的梦, 清清的晨晨昏昏

淡淡的云, 淡淡的泪, 淡淡的年年岁岁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

我就这样一去不回

没有谁懂———年少的我那想家的苦涩滋味

每一片金黄的落霞, 我都想去紧紧依偎

每一颗透明的露珠, 洗去我沉淀的伤悲

在那样的季节, 我遇到了盛开的她

洋溢着眩目的光华, 像一个美丽童话

允许我为你高歌吧, 悠远的歌声中飘荡着思念的影儿?

允许我为你哭泣吧, 在眼泪里我能自由地飞

梦里的天空很大, 我就躺在你睫毛下

梦里的日子很多, 我却开始想要回家

想你的情怀

当我想你的时候

把缕缕思念化成绵绵文字

让夜空的星传递给远方的你

当我想你的时候

喜欢在你的文字里徜徉

感受着那无以言语的感动

那是情的交融爱的诉说

当我想你的时候

我知道你也一定在想我

因为我听见风传来你的声音

雨送来你的柔情

当我想你的时候

希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把我带到你近旁

远视着有你的那扇窗棂

感受着你的气息

搜索着你的身影

渴望与你相逢

渴望与你相聚

渴望能与你相视而坐

品一杯你钟爱的香茗

然后静静地看着你读你

这样默默地想着你

闭上眼睛我就能看到远方的你

能够听到你的心跳

感受到你的呼吸

唱和诗三首 篇3

赏樱花感时偶作

刘学洙

乙酉暮春,樱花时节。老友耀卿寓所楼下有花一树,直逼窗前。主人伉俪备美酒佳肴,邀余及崇孝兄共诣其府,把盏赏花,谈天说地,得半日之乐。隔日,耀卿吟得赏花会友诗七绝三首见示;崇孝继亦以七绝一首奉答。愚钝如我,平生案牍劳形,不谙诗不能诗。奈二友曲高情盛,岂可漠然置之。因勉强诌打油数句,聊代书简酬答。续貂之作,一哂可也。

春色醉人压酒杯,

樱花烂漫入窗来。

观天观地染云气,

无欲无求远俗埃。

自古伪真那可辨,

于今是非谁来裁。

小楼躲进岂逃世,

尚看风吹薄雾开。

赠耀卿老友

李崇孝

乙酉春三月二日上午,应老友陈耀卿之邀,至其家中小聚,步入客厅时,学洙已在座,忽异香扑鼻。主人日:近日樱花盛开,特邀二位观赏。三老推窗而望,见繁花如锦,堆满绿枝,妙景天成,令人心醉。退而就座,先饮乌龙茶,后品茅台酒。主妇赵鹭,亲自下厨,以美食佳肴佐酒,主宾开怀畅谈,尽欢而散。陈翁又写诗三首以记其事,并将大作寄余。崇孝展卷拜读,欢喜赞诵,久久不敢下笔。然一味藏拙,非敬友之道,乃赋七绝一首以献主人。

不羡新居爱旧房,

无欲恬淡气和祥;

樱花烂漫绽窗外,

无意求香满屋香。

樱花时节邀刘学洙李崇孝二老友小聚寒舍(三首)

陈耀卿

一、花开

楼下樱花三月开,

粉红簇簇上阳台。

卷帘春色真如画,

美景良辰邀友来。

二、宾至

樱花窗外满枝头,

宾至衡门可逗留。

凭借此花供客赏,

春光满眼在吾楼。

三、茶谈笑谈花下有清茶,

名利是非懒计它。

评赞座中谁著好?

诗三首教案 篇4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当我们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心情感到沮丧的时候,我们会怎样来排遣自己忧愁的情绪呢?当你孤单一人时,你是否更加思念自己的父母亲人?

生:各抒己见

师: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很多关于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古诗,他们又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等。

师:我们一起来温习这些古诗中蕴含的思念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二、走进《古诗十九首》

(一)作品简介 1.《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梁代萧统收在《昭明文选》中,因共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2.它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已经成熟。

3.创作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二)作品特点 1.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2.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学习《涉江采芙蓉》 1.译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部分词语解释:涉:渡,蹚。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遗(wâi):赠。远道:犹言“远方”。还顾:回顾,回头看。旧乡:故乡。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译文:我蹚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2.赏析本首诗

(1)读完这首诗,你们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游子 思乡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方式是试图 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3)诗歌首句提到“芙蓉”,这对全诗的意境营造有什么作用?你对“采 芙蓉遗所思”这种行为怎么理解?(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常被用作高尚纯洁品德的象征,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但是,花草这种植物很快就会枯萎,所思在远道,抒情主人公“环顾望故乡”却长路漫浩浩,所以,采摘芙蓉赠所思之人的愿望就变成了不可实现的梦想。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4)逐句赏析

①“涉江采芙蓉,兰泽生芳草”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采芙蓉想要送给远方的他,这时候的心情是欢快愉悦的。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这时候身在远方的他心情顿时变得失落惆怅。

④“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到这里,主人公的心情已经走向了忧伤绝望。(5)本诗的结构

围绕“采芙蓉”展开,由思念而采芙蓉,由采芙蓉赠人而望故乡远道,由望故乡远道不见而倍增思念。

(6)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妇”的语言,惟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

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 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3.本诗的写作特色

一是情景交融、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三是“悬想”。

第二课时

一、《短歌行》简介

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行:古代诗歌体裁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二、了解曹操

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东 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显然,我们从《三国演义》里面很容易知道他是个军事家,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即魏武帝。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2.各界对于曹操的评价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汝南名士许劭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3.曹操的诗歌(现存20首)

①反映当时社会**,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4.建安文学

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在 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àn)、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三、《短歌行》的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联合实 力。赤壁大战是曹操能否完成统一大业的关键。当时,曹操年过半百,壮志未酬,故有人生短暂之叹和求贤不得的忧愁。赤壁大战的前夕,曹操宴请众文武官员,喝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向南飞去的声音,感此景而持长矛吟唱了此诗。

四、赏析《短歌行》

(一)译文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ì)如朝(zhāo)露,去日苦多。

部分词语解释:几何:多少。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 在太多!

分析: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譬如朝露”的比喻,可能和汉乐府《薤(xiâ)上露》有关联:“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部分词语解释: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分析: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两句,诗人借酒浇愁的形象让读者体会到他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杜康”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3.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部分词语解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 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矜: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分析: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似乎是诗人有意自我排解,自我振作;本句运用了引用典故的修辞手法。《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yí)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思绪。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táo)兮达(tà)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部分词语解释: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鼓:弹。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分析: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在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我要是有满座的嘉宾,就鼓瑟吹笙地把他们欢迎。可见他是用“嘉宾”之礼热情地对待人才的。

5.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部分词语解释:掇:拾取,摘取。中:心中。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 而出汇成长河。

分析:又回到“忧”上来,似乎是天上皎洁清冷的月亮又无端触发了他的愁思;巧用比兴,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部分词语解释: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枉:屈驾。存: 问候,思念。讌:通“宴”,宴会。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分析:接续前面的对人才渴慕的情思,由忧转为喜。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部分词语解释:匝:周,圈。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圈都没有敛翅,哪 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分析:运用比兴的修辞手法,“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曹操体察人才的心理,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部分词语解释: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说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分析:巧用比兴,“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运用类比,引用典故的修辞手法,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至此可以看出作者忧的根源:功业未就;志向:天下归心,统一大业。

(二)赏析本首诗

1.请你找出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 忧 2.作者忧什么呢?探究“忧”的内涵。

忧”:(1)人生苦短(当时曹操已经年过半百,而一统天下的事业还未实 现)

(2)求贤若渴(渴望天下人才能够归己)

(3)贤才难得(人才就像明月那样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4)功业未就(诗人内心的“忧愁”更加突显出来)4.解决疑难(从内容、手法、情感上来看)

①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②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5.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诗歌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是用四言体来写的,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显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也就是慷慨激昂。

7.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或者运用了哪些手法?(1)巧用比兴。(2)巧用典故。(3)借代。

(4)抒情、议论、叙事三者紧密结合,显示了曹操诗歌高昂激越、悲凉苍劲的风格

8.通过这首诗,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诗人曹操是一个求贤若渴、抱负远大、积极进取的军事领导形象。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了《涉江采芙蓉》与《短歌行》,《涉江采芙蓉表 现了游子思乡心切的思想感情,《短歌行》则表现出作者要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起走进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古诗词呢?

生:《桃花源记》《饮酒》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陶渊明的部分作品,走进陶渊明的心理世界。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凄迷,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节选片段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 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2.作者简介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 五柳先生;谥号:靖 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家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都是对他十分不利的。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衷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生平: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就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当他仕途不得志时,便怀恋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 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39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陶渊明四十一岁时,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

二、关于《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分别从辞 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yāng)。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zhēn)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二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难免泯灭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zhuó)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三、赏析全文

(一)译文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部分词语解释:少: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尘网: 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罗网。这里指仕途。三十:十三,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译文;年少时候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尔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里田园生活已十余年。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

赏析:诗歌开篇两句 写出了作者爱丘山、憎世俗的情感,统领全篇。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部分词语解释:羁鸟: 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这里借喻自己怀恋旧 居。野:亩。际:间。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译文:笼中鸟常依恋往日的山林,池塘里的鱼向往着从前的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节操归耕田园。

赏析: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羁鸟”、“池鱼”。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部分词语解释:荫:荫蔽。罗:罗列。

译文:房屋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蔽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赏析: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部分词语解释: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译文:远处的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这袅袅炊烟。深巷里传来了几声狗 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打鸣。

赏析: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一幅优美宁静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部分词语解释: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虚室:空室。余闲:闲暇。樊笼:蓄鸟的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译文: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空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在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山林。

赏析: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二)赏析

1.本文的关键字是哪一个? 归

2.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3.“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4.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5.为何归来?

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B、守拙归园田(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6.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田园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7.简析诗歌的内容结构。

第一层:表作者个性思想,渴望归田。第二层:绘作者情趣盎然的田园生活。三层:写田园乐之因。

(三)分析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厚檐,桃李罗堂前。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找出诗中的意象,构建出什么样的意境?

提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明确:1.视觉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亲切可即,环境幽雅美丽)→近

远村、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远 2.听觉

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

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构建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追问:这些都是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然而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喜爱之情。从诗中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的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中,便和他的情感相交融,相互发生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因而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的盎然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美感。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二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都似乎是含情的。

(四)分析陶渊明辞官的原因 官场黑暗,政治上无法作为 田园静美,精神上自由闲逸 远离尘世,道德上抱朴守拙

五、艺术手法

1.比喻手法,可以非常生动传神的表达我们的意思;

2.衬托,就是课文中以有声衬无声;对比,误落尘网中的痛苦和返自然的快乐相对比;

3.白描,文中通过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美好宁静的田园图景。

杜甫诗三首 篇5

岱dài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líng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石壕háo吏lì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lì/夜捉人。老翁/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kān。

吏lì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yâ城戍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诗三首(顾城)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诗人的生平,朗读背诵这三首诗。

2、了解现代诗派及朦胧诗的特点。

3、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及哲理。重点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及哲理 课 型:新授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非常有名的诗句,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它是当代著名诗人顾城的诗作《一代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三首诗作。

二、诗人简介

1、作者生平

顾城,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养猪。‚文革‛前,他开始写诗,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 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2、主要作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诗集《白昼的月亮》。

3、家庭悲剧

1979年顾城和谢烨(即雷米)在火车上邂逅,为了追求谢烨,顾城赶到上海,天天躺在谢烨家门前木箱子里。1983年8月5日在上海与谢烨结婚。1986年参加北京市作协在昌平举办的‚新诗潮研讨会‛,结识北京大学中文系女学生李英。1988年顾城夫妻前往新西兰激流岛定居,生有一子木耳,顾城不能容忍小孩夺走妻子对他的爱,谢烨只好将小孩寄养在朋友家中。1990年7月李英成为第三者[1],谢烨竟能容忍三人世界。1993年1月迫于生计问题,顾城在西班牙、荷兰、罗马尼亚等国家讲学。是年3月李英和英国情人约翰离开激流岛,顾城为此大受打击,写下遗书,多次自杀未遂。

1993年10月,谢烨收拾行装,准备由奥克兰前往德国,在前往奥克兰的码头被顾城劝回家,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寓所与谢烨发生争执,在冲突中谢烨受伤倒地,顾城随即自缢身亡,谢烨在送医院途中死去。顾城杀妻的过程成谜。媒体报道称‚顾城用斧头杀妻‛,并称‚一个儿童已向新西兰警方作证,事发当天他看到顾城躲在顾乡家前面的小径,等约好的谢烨下车往顾乡家走去时,顾城持斧头从背后砍杀了她。1993年10月《文汇报》‛。而依据顾乡(顾城之姐)在《顾城最后的十四天》所说,斧头根本就是不相关的偶然在场物件,没有丝毫血迹,与案件无关,谢烨也仅仅是在额头上有个不注意就看不到的小伤口而已。

因此对顾城杀妻衍生出两种说法,一是蓄意谋杀,二是误伤。

4、自杀之谜

顾城和谢烨原本是非常相爱的,顾城爱谢烨好像爱一个女神一样。但后来很不幸地,英儿介入了他们的感情。

顾城和英儿,谢烨在一个诗会认识。诗会上朦胧诗被砸得很厉害,但当时英儿力挺顾城。顾城和谢烨很感激,大家关系很好。

谢烨对于顾城很骄傲,对英儿讲了关于顾城的很多事,顾城的脾气,爱好等等。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英儿都记住了,而且对顾城投其所好,后来顾城对英儿说:我们两个是天生一样的,而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这话谢烨也听见了,她表面上没反映,但心肯定给伤透了。

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国,顾城和谢烨去了激流岛。这时候英儿已经和刘湛秋在一起了。却同时和顾城保持着联系。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在一旁促成这件事。

刘湛秋也知道英儿此去投奔的是顾城,但他并没想过英儿会成为顾城的情人。原因之一是他很自信,觉得顾城一个毛头小伙子怎么能和他比?原因之二是他相信顾城的人品,不可能趁人之危。

抛开知识分子,罗曼蒂克,这三个人的关系和现实中的凡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走极端了吧。顾城也许‚浪漫‛地想象世外桃源,但是英儿和谢烨却都是很现实的。

曾经有人问英儿为什么离开了,谢烨回答,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对于顾城来说,他认为他和英儿的感情仅限于精神层面。他在岛上等着英儿和他一起建立一个精神家园。没有想到,来到他面前的竟然是个物质女孩。

英儿和顾城情人关系的开始,英儿采取了主动。据谢烨回忆,洗澡的时候英儿指定让顾城送毛巾。顾城不敢送让谢烨送。谢烨就笑着说人家让你送你就去送呗。英儿的意思,在这里可想而知。后来她居然说她的初次是顾城强奸,实在是刘湛秋也不能相信的弥天大谎。

顾城和英儿在一起之后,被英儿吸引。至于被吸引原因,可以参看《英儿》。其实顾城在性方面是很胆怯的。(同时可以证明顾城强奸英儿不可能)。顾城和谢烨在这方面也并不和谐。谢烨在性方面态度也比较排斥。所以也许是英儿在这方面给了他惊喜。

谢烨和顾城的孩子小木耳被送了人。因为顾城觉得木耳是个男孩,不能进入他幻想的女儿国。而且小孩子的哭叫让他无法工作,他不喜欢这个孩子。

但后来顾城给木耳的文章中,说他会在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对木耳好。他没有办法解决人伦亲情和他幻想的王国的矛盾。

谢烨带顾城去了德国,期间英儿跟着一个叫老头的跑了,还结了婚。这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完全为了绿卡。顾城特别痛苦。这个时候,谢烨和一个叫大鱼的德国朋友(也是中国人)给顾城出主意,让顾城把英儿杀死,然后自杀。同时谢烨和大鱼还帮顾城买凶器。顾城很感激他们。

为了报答谢烨,顾城想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叫《英儿》。书主要是突出谢烨的高贵和容忍。在书完成后,顾城打算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顾城自己洋洋得意地说:我如果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书肯定可以热卖。他想通过这本书给谢烨留一笔钱。后来书写完了,但并不是谢烨想要的样子,谢烨觉得里面的英儿被美化了。所以很不高兴。更可怕的是,书写完了,顾城竟然不想自杀了。

据顾城自己说,有天晚上,他看到了在月光下的小木耳。顿时心里明亮了。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王国,接回小木耳,过正常人的日子。他对小木耳说‚我要你带我回家‛。

他激动地把他的心情告诉谢烨,但谢烨却冷冷地说:一切都已经晚了。谢烨已经受够了顾城,她决定接受德国那个叫大鱼的朋友。本来计划等顾城自杀后,大鱼也和他老婆离婚,她们一起生活。但如果顾城不死,这个计划就被破坏了。

三、文体知识

1、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这一诗派既受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其诗意核心是象征主义。从内容上看,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诗歌的主题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彷徨和失落。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废名、林庚等。

其主要流派有:以闻一多、徐志摩等为代表的新月派(新格律诗派),以穆旦等为代表的九叶派(中国新诗派),以北岛、顾城、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派。

2、朦胧诗派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它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1982年之后,逐渐走向衰落。1986年,梁小斌写了《诗人的崩溃》一文,宣告了朦胧诗的最终解体。

四、诗歌朗读

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五、诗歌赏析

(一)《远和近》 赏析1 《远和近》,是一首非常抽象的诗,它的美就隐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却一直看着‚你‛。‚你‛和‚我‛是什么关系,丝毫没有交代,只写了‚我‛对‚你‛的主观心理感受。在 ‚我‛的感觉中,‚你看我时‛,你仿佛和我相距‚很远‛;‚你看云时‛,你仿佛和我离得‚很近‛。这是一种错觉。造成错觉的原因诗人隐去了,有意留下较大的空白,引诱读者去想象,读者的心理因素不同,这种想象图景也会不尽相同。

‚云‛可能象征自然。‚你‛在看‚云‛时,大约流露出象《日出》中陈白露看空玻璃上霜花时那种童稚的天真和热情,而当‚你‛回到现实中看‚我‛时,却换成另一种冷漠的表情。所以,‚我‛觉得,‚看云‛时的那个‚你‛,才是真正的‚你‛,本来面目的‚你‛,显得很亲近,如近在咫尺;而‚看我‛时的那个 ‚你‛,显得很陌生,有一种‚隔‛的感觉,如远在天涯。强烈的感情因素迫使客观物理距离变形,以适应和表达主观心理感受的真实。错觉是在审美的直觉思维中产生的。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诗不仅表达情感,也可传达经验,《远和近》传达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感受到的一种经验。

诗似乎是纯理性的,十分冷静,但细细品味,其中暗暗催动着一股热流:呼唤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赏析2 一看到这首诗,就让我想起了泰戈尔飞鸟集中脍炙人口的那首《飞鸟与鱼》中的两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是的,我想我们的诗人此时内心就是这样矛盾挣扎着的。心爱的人就在面前,却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这注定会是一场无言的结局,甚至还未曾开始,就注定要结束。因为你不曾看出我的心意,所以即使你就站在我面前,我们中间却也是隔着那千山万水。而只有在你看向云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意才是相通的。这注定是一场飞鸟与鱼间的爱情故事。这又不禁让我想起了纳兰性德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如果人生真的只如初见,那该有多好啊!还有谁会去计较这远和近的距离呢?

(二)《一代人》

赏析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顾城的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称赞。

在审美原则上是全新的。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臵了景象的实叙,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整首诗,宛如一幅有立体感的版画。

‚黑夜‛与‚光明‛形成暗色与亮色的鲜明反差,‚黑色的眼睛‛是经过变形的意想,渗透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艺术表现触发了读者的想象,于是,在想象的屏幕上出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的顽强求索的精神.……。这是整整‚一代人‛的雕像。

‚黑夜-眼睛-光明‛一个简单的意向群构成了一个开放时空——历史转折关头特有的社会景象和人的心理结构。有限中表现出无限,单纯中包孕着深厚,这是诗的特有规律。新诗潮的先行者在追寻人性复归的同时,也在追寻诗向本体的复归。

这首小诗体现了一种现代美的风格。它打破了传统的和谐构图,以不和谐的意象组合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迫使人对历史进行反思。

一代人,是指经过了文革时期的那一代人。诗人取此题名之意,是为那一代人作代言,说明那代人虽处于中国的黑暗时期,也不放弃追求光明的理想。而且,他们的理想是一样的。

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三个重音点:第一节中的‚黑夜‛、‚黑色‛,第二节中的‚光明‛。有了这种语感,你就会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得到一个意象:漆黑笼罩,夜己漆黑,眼己漆黑,一切皆黑,这个世界除了黑,一切皆无。但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成,即使被最恶毒地摧残,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会磨灭。黑暗的巨大和善性的顽强于是就在对比中得到了彰显。

一代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一个,无尽话也被顾城浓缩成两行;并且最抽象最深刻的意见也被诗人顾城用天才之指点化成了最直观的意象。一个痛苦彷徨的青年默默的坚守自己内心的纯真光明,他不寄望世界为他改变什么,因为他的圣洁心灵永存,这样他就满足了。

这首诗写在文革后,表现的是文革这一代不屈的青年,虽然饱受黑暗,但是仍然不放弃对光明追求的坚定意志。

(二)《感觉》 赏析

原载顾城诗集《黑眼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感觉是如此重要,对于诗的受者(即读者),如别林斯基所说的:‚诗歌是这样一种东西,要理解它,必须从感觉开始,而不是从反省开始;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后者必须是前者的结果。‛对于诗的与者(即诗人),则如艾青所说的:‚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由此可见,没有诗的与者和受者的感觉的交流,就不能使诗最终实现‚完成‛阶段。

顾城的《感觉》,捕捉感觉入诗。要读懂这首诗,一定要破除一个习惯的成见,即每首诗都必须要有主题。事实上,诗可以有主题,也可无主题。一种意念,一种感受(包括感觉),一种情愫,一种趣味,都可以单.独.织就诗。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为此他强调指出:‚发现这些未发现的诗,第一步得靠敏锐的感觉,诗人的触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的底子里去。‛顾城童年时代被十年**的风雨赶出文化的伊甸园,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滩、野花为伴。大自然的云光水声,洗净了他的感觉能力,一旦发而为诗,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顾城的这首小诗,是将感觉语词化的结晶。

诗裁为两节,每节四行,格式齐整。首节驱灰色天地扑入读者眼帘:天、路、楼、雨是灰色的——这是铺垫,在色彩上是欲扬先抑;第二节别见洞天,豁然开朗,在一片灰色的世界里,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诗人从调色盘里,仅撷取灰、红、绿三种颜色,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多么精彩的印象派画景!平淡质朴、朴曝无华的语言组织成的诗的画面,之所以能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其奥秘诚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诗人把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变成诗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计中淹没一切,使其它特征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并且把‚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正是诗人必须持有的‚独特的感觉‛。顾城成功地将这独特的感觉铭刻在了诗内。

世界是由颜色构成的。顾城却独独拈出三种(其间‚雨是灰色的‛更是诗人的主观印象),而弃其它于不顾;这些感觉是未经理性过滤的感觉,仅徘徊于感性认识的门口就被诗人敏锐地逮住,带有强烈的直观感。《感觉》有意回避对具象的栩栩如生的描摹,仅仅冻结感官摄取的直觉,如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所说:‚我的愿望是再现我听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宁要感觉而放弃情节的课题‛,(4)但作品却获得了成功。当读者步入诗人所描绘的灰色天地,又陡然领略鲜红和淡绿的明丽色调,突兀感、新鲜感、舒畅感不是象通电一样摇撼心湖吗?

读者从《感觉》一诗中获得的决非仅仅是纯感官刺激。换言之,诗人仅捕捉瞬间感觉入诗,读者从中却可收获知性的认识。那从灰色天地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的鲜红和嫩绿,不也是对亮色,抑或是对青春和力的赞美吗?即便是‚走过两个孩子‛这一细节,细细揣摸,亦有深意可究。它表现的不正是诗人对童心的酷爱吗!顾城是以童心为诗的生命的呵!诗的画面仿佛告诉人们,在一片灰蒙蒙的天地间,‚鲜红‛的孩子和‚淡绿‛的孩子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由于审美功能的多元化趋向,诗歌艺术的天地更加开阔了。诗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意境,也可以是意象的碎片;可以是具体通俗的生活流,也可以是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细节的抽象线条。这首《感觉》就是几个大色块的拼合,象一幅印象派画,简单、鲜明、强烈。读者欣赏时,不必一一追究‚灰‛、‚红‛、‚绿‛三种颜色象征什么,主题又是什么。这首诗归纳不出主题思想,只给人一种印象。从诗名得知,诗中所摄取的画面,可能是诗人瞬间的感觉:对单调的厌恶,对新美的欢悦。

喜欢新鲜色彩、喜欢美,这难道不是人类共有的审美情感吗?

六、顾城诗歌特点

第一,他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界。他的诗总是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固执去憧憬美,去建造一座诗的、童话的花园,一个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彼岸世界,并以此来表现他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可爱的童贞、执著的梦幻是他的诗经常表现的内容。他的诗歌,如《在夕光里》通过两个小孩天真活泼的戏耍,使纯洁无暇的童心在夕阳的光照里像透明的水晶球一样熠熠生辉,给人美丽的回味。

第二,他的童话世界总是十分遥远、渺茫。它表现了困惑之中的现代人对生命价值探询的努力,或许也可以使惶惶无着的内心暂时获救,得到安顿。但是,这个精神的‚憩园‛并不牢固和安妥。因而,在顾城诗的谣曲般轻柔、宁静、和谐的‚童话‛中,也存在骚动与不安。顾城无疑意识到自己这种追求的孤独,甚至无望,但绝不想轻易改变自己的信念,如诗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

第三,顾城的诗还善于捕捉瞬间印象,《雨行》、《泡影》、《远和近》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特别是《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利用‚你‛、‚我‛、‚云‛三者之间客观和主观距离的反差,表现了由瞬间感受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戒惧心理,以及人对自然的原始亲近感。这既是对‚文革‛造成的畸形的人际关系的否定和批判,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人类普遍存在着的孤独感这一生存状态的诗意概括。

《汉魏晋诗三首》新诗译 篇7

关键词:新诗译,诗教,诗学,接受,重建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必修《语文》第三册, 共选“阅读”课目52篇 (首) , 其中我国古典诗词几近70% (35首) 。如此灼灼其华、美不胜收的诗歌课该怎样教?怎样教出文本的本真本义?怎样教出学生的诗兴诗趣?怎样教出课堂的诗情诗味?仅内容而言, 是宣读注释?是译释串讲?是搬用定论?若《教参》连散译也未提供, 更应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什么钥匙开什么锁——以新诗译教古诗、译学古诗, 因为这样教, 文体更般配, 学生更爱学, 效果更显著!

例:迢迢牵牛星

(师) 遥远的牛郎星, (生) 灿烂的织女星。

(师) 举起秀美的双手, (生) 札札地穿梭织布。

(师) 一整天也织不出布来呀, (生) 只哭得泪如雨下。

(师) 银河清清又浅浅, (生) 相距又能有多远?

(合) 只隔一条清浅的河, 含情脉脉而不能把话说。

短歌行

第一节 (1—8句) :人生苦短, 借酒浇愁。

(师) 又喝酒来又唱歌, (生) 感我人生有几多?

(师) 人生好比早上的露, (生) 过去的时光易蹉跎。

(师) 歌声慷慨又激昂, (生) 我久藏的抱负怎能忘。

(合) 拿什么消除我心中的忧伤?喝一杯美酒诉衷肠。

第二节 (9—16句) :求贤纳才, 如饥似渴。

(师) 人才呀人才, 我渴望着你。

(生) 为了你, 我日日夜夜操碎了心。

(师) 人才呀人才, 你在哪里。

(合) 如果你情愿到我这里, 我要最热烈地欢迎你。

第三节 (17—24句) :求贤纳才, 如掇明月。

(师) 人才呀你就是那天上的明月, 你何时能够伴陪我?

(生) 越想你我心里越忧愁, 日思夜想怎能断绝。

(师) 你爬山涉水快快来吧, 不远万里建功勋。

(合) 志同道合如重逢, 披肝沥胆情谊深。

第四节 (25—32句) :求贤纳才, 建功立业

(师) 皓月哟繁星呀谁最明, 乌鹊南飞何处去。

(生) 绕树不知落谁家, 敢问栖身到哪里?

(师) 招贤纳才莫嫌多, 就像哪高山似海深。

(合) 昔有周公三吐哺, 业就功成留美名。归园田居

第一节 (1—8句) :误入官场, 终返家园

(师) 从小就没有做官的打算, 本性酷爱山川田园。

笼里的鸟儿向往昔日的树林, 池中的鱼儿思恋先前的深潭。

开荒南野呀多自然, 田园生活赛过神仙。

第二节 (9—16句) :田园宁静, 心情欣喜。

(生) 房前屋后十亩田, 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青青垂后檐, 桃李枝枝列堂前。

举目远望又一村, 炊烟袅袅升上天。

深巷狗叫三两声, 雄鸡打鸣桑树尖。

第三节 (17—20句) :归守田园, 惬意悠闲。

(合) 静居房间无杂事, 闲在家中有时间。

做官多年如困鸟, 重返自然重见天。

如是诗教诗学, 译教译学, 既引领学生个性化地接受了文本, 也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重建了对文本的接受;既打破了教师无视文体的说教式窠臼, 也启导学生在研讨与练习中, 运用语言最好刀来刀对、枪来枪战, 而不要拘于千篇一律的说明定式;既缩短了学生和名家之间的天壤距离, 也拉近了学生习作与名篇经典之间的悬殊差距, 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了学习潜能、提升了学习品位, 学生十分欢迎。从而, 较好地落实了新课标关于“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之目标。

可见, 诗以诗教, 诗以诗学, 首先要求教师通过对诗歌尤其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文本本真的导读而力求使学生始终满怀乐读、新读、趣读的愉悦情态去泛读、去精读、去研读、去赏读, 把自己最新颖的独特发现和诗情体验“诗”地、“艺术”地、“灵感”地再现出来, 力争达到美教、美读、美育之目的。它是对一个人欣赏能力的美学评价, 是解读诗歌类课文的一种艺术教学法, 其它文体亦可类推借鉴之。

呦春诗三首 篇8

生命的杯底

众山环抱,河流蜿蜒远去

村庄宛在杯底

杯底的人们仰望,金黄的阳光映照山顶

杯底的人劳作,金黄的油菜花开满谷底

在山的杯底,我从没有在信中向你

描述金黄阳光、金黄花海、金黄蜜蜂

在贫瘠、单调、年轻的岁月

我与你在秦岭不同的山谷

因为同一轮月亮、一朵白云感动

我翻看你写下的临别赠言

——生命的杯底,我们为世界

——沉淀甜蜜的生活、甜蜜的糖

在群山的杯底,我们扇动透明的双翼

透明的玻璃沙漏无法翻转

岁月易逝、一去不返

寒风辽阔久远地吹过生命的杯底

今夜,在另一群山的脚下,在另一条河边

我仰望星空,也俯瞰星河

我终于明白我们的一生

既是在生命的杯底沉淀金色蜜糖

也在生命的峰顶迎接金色阳光

像一位大侠

他身着黑风衣,像一位大侠

在多年前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出场

然后他像一位魔术师,从衣兜里

一瓶接一瓶掏出十多瓶二锅头

多年之后,我忆起和他喝酒

我却像大醉过后,大脑一片空白

他是否曾像土匪一样

大杯喝酒、大块吃肉?

他是否曾像自己笔下的书生一样

情场失意,愤世嫉俗?

这些年,我们饮着生命的酒漿

却浑然不觉。只剩下空瓶子、空酒杯

我们约定了摔杯为号

杯子碎掉,我们将曾经的自己杀掉

坐井观天

我在世界的一隅坐井观天

通过猜测了解井外世界

我原以为自己是绿色的青蛙

可是我发现自己

从来没有跳跃和发出声响

那么多云已经从天空飘过

那么多鸟也从天上飞过

我默不作声,像默默生长的

绿色水藻和苔藓

我用多年时光在井水中

在湿润的井壁上旅行

最终以植物的方式静静向上生长

上一篇:人物描写300字范文下一篇:随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