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2024-08-20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通用9篇)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1

谈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介休市义安一中 邓文涛 2015.1.15

笔者有幸于2015年1月10-11号,在太原晋西宾馆参加《山西省中考备考策略及九年级第一轮复习培训》,10号上午聆听太原市尖草坪区物理教研员——王伟老师所做“再谈物理实验”讲座,深有感触,颇有收获。结合本人近年的教学工作,谈谈“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提到“物理”课,学生就说:“物理难学”,物理教师常抱怨“物理难教”。物理究竟什么难住了我们的学生?难住了我们的物理教师?主要原因:物理比较抽象,有大量的逻辑推理过程,需要较强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但初中阶段学生开始进入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对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还有很强的依赖。但物理区别与其它学科,有大量实验。有位物理专家说过:“其实物理很好学,也很好教,因为物理有大量的实验”。我们一线物理教师都身有体会: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特别积极,包括平时不爱学物理的学生。因此,我们物理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勤做实验,用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促进对物理的学习。正如夸美纽斯所言:“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以下是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实践。

我在2014年12月讲授九年级“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节,“想想议议”中有“测发光二极管的电功率”,发光二极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好多同学没有关注,我提前自己做了该实验,确实很省电,并将整个过程录制下来,上课时播放,学生无一不仔细观看,而后学生积极动手完成实验,效果不错。

在2012年的校内公开课“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为了使学生对物理更感兴趣,我将学生分组,提前自制实验教具,周一时来校后,每个组的教具都相当好,有木制的,塑料的等小凳子等,上课实验时,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实验,整个过程兴奋,全体学生全程都在参与,真正学到了知识。

2013年春我外出的讲公开课“力的复习”,课前我一直思考: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上好复习课。我突破常规,上课时,我从口袋里拿出一大“弹力球”,学生很快说“弹力球”我又问“同学们玩过吗?”学生大声回答“玩过,好玩”等等,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我又问“弹力球蕴含哪些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而后给每个小组发了一个弹力球,小组合作并黑板白班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们特积极,特给力,将本章的力学知识用全新的方法掌握,课后有同学跟我讲“老师这节课好有趣”我又问“学到知识没?”该生回答“没想到弹力球有这么多物理知识,我以后更要好好学物理”听后,我很欣慰,没想到自己的一堂课,对学生能有这么大的改变。

在讲授“改变摩擦力的方法”时,我和学生用光盘和气球自制气垫船,存满气后,轻推光盘,可看到光盘运动。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还学到了知识。

2014年11月校内公开课,我讲“水果蔬菜电池”。我提前布置:让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准备器材。上课时各小组利用准备好的水果、蔬菜、干电池皮、铝片、铁片、各种金属材质的钥匙、小勺等等,都成功做出了水果蔬菜电池,有三个组还将电池串联将发光二极管点亮,整堂课,学生积极动手探究,充满了喜悦,收获了成功。

在讲授“磁现象 磁场”这一节时,“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对我们物理教师而言很简单,但对学生却极为抽象不易理解,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我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看ppt,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磁体周围摆放小磁针观察,在玻璃板上敲击观察铁屑的分布,利用磁感线演示板和立体磁感线演示器。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很容易,事实也证明如此。

后记:现行人教版教材设计上特别重视实验,教材正文有演示和分组实验,“STS”和“动手动脑”中也有大量拓展小实验,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小物品设计开发许多小制作小实验,但我们许多物理教师只注意演示和分组实验,总之,我个人认为:要好好利用“实验”这一利器,为我所用,为教学服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上“物理课”。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2

一、做好课堂演示实验,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学习难点的形成原因之一, 往往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材料, 物理表象很单薄, 因而学生不能建立起准确、清晰的物理图景.缺少了生动直观的物理图景, 也就缺少了抽象思维的基础, 学生也就很难再认识物理规律上有质的飞跃.

比如, 对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学习中, 学生对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缺少体验,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演示“四俩拨千斤”的实验, 也可以把生活中的千斤顶拿进课堂, 让学生体会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引导帮助学生用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物理规律分析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在讲到摩擦力时,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 让学生体验摩擦.让学生拿两本书, 将纸张一页一页对插在另一本书页中, 让两个男生各自拿着对插的书对拉, 学生发现很难把书从对方的书页中拉出来, 这一现象让课堂上的学生很惊奇, 学生没有想象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演示实验学生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以后在练习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学生也就能顺利地解决.在安培力的教学中, 学生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安培力) 缺少感性认识, 针对这样的情况课堂上可以演示“旋转的液体”实验 (选修3-1) , 也可以做“跳动的弹簧”实验 (选修3-1) .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 应用物理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设计和演示课堂演示实验同时要注意以下的问题:课堂演示实验不求过程有多复杂, 不求实验有多么的精确, 但课堂演示实验的取材应该尽量贴近生活, 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 完成演示.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从而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现象重新认识, 也为学生思维从对常见现象的表面感性认识过渡到物理规律的理性思考作好准备.

二、实验和思考同步, 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生成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同步, 操作与思考同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展开广阔的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

比如,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 通过讨论实验原理、展示实验器材后, 让学生动手来研究, 很多学生能独立用纸带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同时很多学生认为砂桶的重力就是小车受到的合力.教师以学生错误认识为起点,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画图分析砂桶的重力是否就是小车受到的合力.给学生一定时间, 学生边操作边分析边思考, 最终有部分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砂桶的重力不等于绳子的拉力;绳子的拉力不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然后教师和全体学生一起讨论, 最终学生形成了一致的认识.但随着学生认识的深入, 学生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怎么样才能使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怎么样才能使砂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生的思维活跃, 学生能很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这些想法不完善的, 甚至不正确的, 但学生确确实实在主动思考, 这时教师的恰当点拨将会让学生思考实现质的的飞跃,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 学生对“平衡摩擦力法”以及特殊条件 (沙桶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重视基本实验, 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基本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基本实验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对基本实验有个清晰的、准确的认识.只有学生掌握了原来实验的原理、方法和过程, 才能在各种变式中发现和原来实验的联系和区别, 用已经掌握的实验方法研究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从某中意义上讲, 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能把握基本实验原理、方法和技术, 对基本实验形成一个清晰的图景, 并能移值应用到新的图景中, 设计新方案, 处理新的实验数据, 解决新的实验应用问题.

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必须要让学生熟悉基本实验, 对基本实验有一个清晰的物理图景.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 教师在完成基本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要对基本实验进行分析、总结, 而且要对实验进行恰当的延伸和拓展, 尽可能的扩展实验的功能,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借题发挥, 从不同角度进行变式实验, 加深对基本实验的理解, 形成清晰图景.物理实验教学中, 学生有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后, 即使当学生遇到新的实验情景, 学生也能克服思维定势, 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3

李灿莉在会上希望通过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发现一批好苗子、好典型、好教师;通过实验操作比赛,形成一批很好的案例;通过这次活动,发现总结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个性化问题。

徐世昌主任在会上先简单介绍了这几年安徽教育装备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未来教育装备更好的发展机遇。他希望在即将开始的大赛中参赛选手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希望各位参赛教师回到学校能够总结过程,学习并消化其他教师实验教学中好的经验、好的办法并应用好。

李强副主任希望各位选手要充分利用这次基本功竞赛的机会,互相学习、展示自我,争取好成绩。

本次竞赛由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卷面笔试主要考查教师的实验理论知识,实验操作主要考查教师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大部分选手无论是10月22日下午的理论笔试,还是10月23日的动手实验操作,都能沉着冷静、仔细答题,充分显示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

本次竞赛是安徽举办的规模较大、水平较高、参与人数较多的一次活动。与以往竞赛相比,这次选手的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实验操作,选手们大都以娴熟的技能顺利完成,这与各地、各校近年来陆续建立、完善了实验室,普遍重视、开设了实验课程是分不开的,也充分展示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后的显著成果。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4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课程论

答: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 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材

答:物理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观点、物理思想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构成来组织编写的一个教学体系。物理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施教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重要来源。

3.课题研究课

答:“课题研究课”是由研究性学习发展而来的学习模式,是把物理实验内容定为学习载体的研究性学习。其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知识,而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4.研究性学习

答: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应于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学习。” 因此,现行高中物理课中的“课题研究”也属于研究性学习。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实施这一课程的核心是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地去探究,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地位和作用。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广泛听取专家、学校管理者、教师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国物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并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后制定的,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深层次思考,是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学物理教师应该认真研读的重要文件。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中学物理教学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1)明确物理教学目的。2)确定物理课程设置。3)规范物理教学要求。

2.简要回答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

答:(1)演示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实验具有真实、直观、生动的特点。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为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创造条件。

(2)物理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解释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对教师演示实验的观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快的发展,从中可以学会从诸多现象中归纳本质、加深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并能够学会探索和解释物理规律、运用规律来解释自然现象。将教学中一些难以用语言来形象描述的现象、难以解释的过程加以展示,从而化解、突破教学难点。

(3)物理演示中运用变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实验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物理情景,对于能进行多角度变换的实验,应启发学生设计不同方案,然后由老师或同学进行演示,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很有利的。

3.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有何益处?

答: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整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会给现在的物理教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使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过程智能化、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突破现有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

许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这是造成物理难学的一个原因。例如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到的洛仑兹力和电场的双重作用时,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交流发电机是怎样工作的?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只能描述,而且很难说清楚,学生也很难想象出那种情景来。但在新技术下,利用Flash5制作的动画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演示出来,学生一看,马上记住了它的运动情景和工作情景,建立起感性认识,难点随即被突破。2.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信息技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和自己喜欢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学习,甚至学生可以选择个别化教学策略;学生选择的空间会更大,有利于教师个别指导。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到作业,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写、记,学生缺乏主动性。但在整合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因此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教学更是动态的。在教学中,通过人——机,人——人交互,通过亲自做实验,让学生更主动地思考、探索、发现,感受获得的知识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增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了作为学习主体的感受。3.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所以许多知识都源于实验。但在传统情况下,学生很难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是因为很难做到每人都能做每一个实验,没有有利于体验的环境,交流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但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情况下,却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利用网络提供的虚拟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学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进行合作的小组作业,学生合作的频率也增大,计算机还可以扮演同伴角色。这些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培养合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是信息社会所需人才必备的能力。在整合的情况下,教学方式、方法要革新,再加上网络所提供的丰富材料和方案,学生会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达到目的。总在这种方式下训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

在整合的情况下,教与学是开放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应用信息来完成。信息技术和网络为这些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这些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组织起来的,适合学生基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由此发展和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发展。5.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交流主要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而且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居多。但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情况下,现代媒体能同时提供多方位的、双向及时地交流。

4.谈谈你对说课的理解,并简述说课的具体步骤。

答: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理论和教学实际,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特点,由授课教师向其他的教学人员阐述本单元或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

说课时不仅要说出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还要从理论角度说出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教和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学。所以,说课不仅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它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增大教研容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目前,说课在各层次的教研活动和教学评比中,已作为一项主要手段被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和广泛采用。

说课的具体步骤:

说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具体步骤也是不拘一格,但是总的来说,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生、说训练。

1、说课程标准

包括说:

①教学的总体目标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具体目标。

②各项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③各项教学目标的实施途径。

教师必须钻研教学大纲,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总体目标要求,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能力点和思想教育点。

2、说教材

包括说:

①简介教材地位,即所说的课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有何作用。

②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③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教材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一个重要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地处理,它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在处理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是注意脉路清晰,力求体现教材知识的系统化;第二符合普遍认识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分析教材中重点和难点的成因与背景(相关的知识点),一般来说,教学重点是教材知识结构中带有共性的知识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教学难点有三种:一种是与教学重点相同的教学难点,即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一种是教学难点并不是重点,但与重点有着直接关系的教学难点;一种是与重点无关或没有直接关系的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难点要依据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以及教学条件等,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3、说教学方法

包括说:

①总体的教学构想及构想的优点或依据。

②具体的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结束等)设计及其优点或依据。

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知识的教法设计及此种设计的优点和依据。

教师在说课时要说明选择某种教学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教学方法的根据、作用、适用度等,阐明其价值性。因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同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还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以及这样做的优点。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当前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入教学领域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交叉运用、相得益彰,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因此教师说课时,不但要说明从教学导入到主体进行及结束时,采用了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环节及学生的特点,着重说明采用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构想依据和优点。

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物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物理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从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物理习题的选择和物理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强化等方面去说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步骤、方法和形式。

4、说学生

包括说: ① 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本节课可能出现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②

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对策。

分析学生是物理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注重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对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储备、思维特点、认知结构和能力水平作以详细的分析、说明,预测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在哪里会出现学习困难。在说课中,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

生理上,应注意: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说课中应说明如何抓住学生这些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说训练

包括说:

①训练的功能和目的。

②训练内容确定的原则和依据,训练内容的难度及其特点。

③训练的方法。

首先介绍训练的巩固功能,考查功能,反馈功能。遵循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介绍训练题难度,即为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的,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目标标准。循序渐进,进行梯度教学,灵活掌握习题训练的“质”与“量”;最后介绍拟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法还是测验法等,并且提出运用此种训练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你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以及物理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答: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特定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正确地选择、恰当的运用教学方法,对顺利地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科学性。这是指教学方法的确立和选择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即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②多样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条件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育工作者根据其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提出的教学方法也不同。③综合性。即只有综合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把某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完全套用,而应根据具体的条件、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再创造。④发展性。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观念的更新、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步发展。⑤实践性。教学方法来源于教学实践又服务于教学实践。而且,教学方法的存在与被确认、改进与发展都离不开教学实践。只有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方法正确与否的“尺度”,是推动教学方法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千差万别的教学方法。

我国学者一般将教学方法分为:

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②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观察法等;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③ 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探索法和活动法。

另外,苏联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划分为三大类:①组织和进行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②激发和形成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③检查和自我检查学习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语言法(讲授、讨论)

语言法是通过语言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即通过叙述描绘事实,解释、讲解概念,论证规律的教学方法。

语言法是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其它众多的教学方法都要与之配合或由语言法起主要作用。语言法的特点是,通过教师的语言,促进师生双边活动,便于组织教学,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通过教师的语言既可以描述物理现象,叙述物理事实,解释物理概念,又可以论证物理原理,阐明规律。讲述的内容越系统,理论性越强,越适宜采用语言法进行教学。语言法要求语言运用要协调娴熟,用词准确恰当,语言清晰准确、明白简练、正确生动、音调和谐,对物理知识的叙述层次清楚、观点正确、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全面系统。

语言法是讲授法、讲读法、讲述法、讨论法等方法的统称。

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易于产生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脱节,学生缺乏实际操作体会。

(二)直观法(实验、参观)

直观法是通过演示实验、图片、幻灯、录像、电影、模型、现场参观等来进行的教学方法。直观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直观性,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便于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用语言很难表述的细节。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把抽象的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和现象有机的联系起来,利于学生形成概念,认识和掌握规律。直观法要求展示的观察对象必须清楚,主要观察动作和部位要突出,与考察对象无关的支节要尽量减少和缩小,被考察对象的颜色要尽量与背景有突出的反差。

直观法是演示实验、参观、观察法、计算机模拟、电教(电视、电影、录像)等的统称。

(三)实践法

实践法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实际操作去获得理论和实际知识的教学方法。

实践法是验证理论知识的实际意义、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求实作风。

这种教学方法要有良好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及具体的指导和要求;要有较充分的课前准备和必要的安全纪律和节约简朴的思想教育;要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进行学习。

实践法是边讲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后小实验等教学方法的统称。

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教学进度和对每个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习标准不易统一掌握和实现,教师要用一定的精力组织教学。

(四)几种综合教学法

1、探索发现法

这是一种充分相信和依靠学生,通过学生独自“发现”去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这种方法会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牢固,不易遗忘。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以或明或暗的暗示,否则教学进度不易统一掌握。

2、分层次教学法

分层次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考虑到各学生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在物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从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在学习中通过努力奋斗而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提高和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宗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这种教学方法要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进步了,要及时调整对他的要求;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贯彻分层次教学。

3、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具体形象的物理学习情境,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学生完全融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情景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要受到教学内容的约束,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教学方法。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1.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影响。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和影响着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不同的智力发展水平,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也会有所差异。因此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诸多特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尽量面向全体,照顾到全班学生。

比如,对低年级的学生宜于采用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尽量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2.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教学内容的影响。每节物理课中,教学内容不同,对于不同内容的物理教学要选用不同的方法。较抽象的概念可选择讲述法或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定量的物理概念可选用演示法等。

3.物理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目的。每节物理课与每个教学环节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施不同目的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则宜采用实验或练习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4.物理教学方法必须适合教学的现有条件和所规定的时间。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脱离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进行。这里所说的条件,包括教学的物质设备条件、卫生保健条件、学校教学法材料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就会限制某些教学方法(如直观法、探索法等)的运用。另外,按照教学进度的安排和每节课时间,教师必须合理选择方法,注意各种方法交替使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教学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智能,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强调自学能力的提高,同时重视教学的情感因素。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实验法等,并不会失去效用,而将是被赋予新的意义后纳入到现代教学方法的体系中。2.阐述物理学习困难转化需要经历的阶段。

答:对个体性物理学习困难的转化它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而言,属于个别化教学。一般要经历五个基本阶段:建立关系、了解情况、诊断分析、进行干预、追踪巩固。

1、建立关系。物理教师与物理学习困难学生要建立相互信任、融洽的关系,这是顺利进行转化的基础。在物理老师面前,物理学习困难学生在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压抑感、自卑感,不太愿意接近教师,有问题也不敢问,他们既怕老师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教师要和物理学习困难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必须以坦诚、鼓励、接纳的态度对待他们,使他们接纳和信任自己,从而主动接近并请教老师,使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了解情况。如前所述,造成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造成不同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初始原因是不同的,故转化物理学习困难学生应了解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过去、现在的物理学习成绩以及物理学习困难程度;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自我评价和自我观念。在收集材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收集资料要尽可能详细,具体,最好有事例说明;第二,区分偶然性表现和经常性表现;第三,要运用多种方法,包括观察、谈话、自述、问卷与测试等方法。

3、诊断分析。在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中,诊断分析是关键的一环,它是进行教育干预的前提。在收集对象的历史资料、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对已有材料进行整理、归类。抓住学生物理学习上的主要问题、主要困难,排除一些次要的表现,并通过课堂行为分析、作业分析、能力诊断等,最后针对具体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形成的原因,形成的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4、进行干预。进行干预是转化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核心部分。它是以“两手抓”和“物理教学四化”的实现为前提条件的。俄罗斯学者翟特林指出:当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与对他们的教学要求的矛盾的统一性被破坏时,就发生学业不良现象。因此,降低对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要求,是进行物理学习困难转化的一个方向。在日常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是降低教学要求的有效途径。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5

今年我从事高中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反思一年的教学工作并结合今年及历届几年的高考理综试题,要想做好高三复习工作,必须对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习题选择、讲练协调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心中有计划,过程有落实。整个学年没有盲目安排教学、随意调整进度的现象,凭着自己对学生学习程度、智力水平的感知,再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学期教学中具体围绕五个方面的工作开展教学活动。我觉得应反思好下面几点:

一、高质量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质量掌握基础知识就是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清楚其研究的对象,适应范围和条件等,从此入手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凭感觉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坚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利于联想记忆,有利于准确快速提取知识信息,有利于理解能力提高,为高考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习题讲授重思维引导

在本学期的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中,自定了习题讲授的策略,一是要帮助学生养成具体分析的习惯;二是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物理量制约关系的习惯;三是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画草图的习惯;四是引导在学生现有认知基础上展开有逻辑地分析;五帮助学生建立树状分析结构,培养综合能力;六是把习题教学跟物理实验结合起来;七教会学生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八是引导学生审视答案的合理性、多解性。这样将高考中对物理学科要求的各种能力融进平时的习题教学中,让学生形成系统思维,而不是依题讲题,以免学生“讲一题会一题,做一题忘一题”的现象发生。

而是将重点教学放在精选符合考试大纲要求的考点上。依据考纲来确定物理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普通教育的任务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来考虑教学难度。紧紧抓住最基本的主干知识,抓住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最活跃的知识,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误区具体详细讲解。课堂上努力抓好一节课的有限时间,重点讲解,使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了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

三、规范地做好各项练习

练习在总复习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要想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力求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具体说务求做到两条:①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不少同学常从生活经验角度去解物理题,比如用动能定理时习惯从功、能的数值上 加加减减来得到结果,而不问列式的物理意义。这种不规范的混乱的思维方式,只能使认知水平停滞在生活经验的层次上,正是复习中一大障碍。物理学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像动能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过程及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区别各力做功的正、负,再搞清过程的初态和终态,最后按外力功的代数和等于动能增量列出方程,这之后的代数运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时练习中始终能坚持这样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久了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力一定会上升到新的层次。②要将题做完整。我接触过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数式但懒于代入数字运算等,都不肯将题解到底。他们之中不乏最后失败的实例,均因为他们没有从日常的练习中得到收益。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再说,一个完整的解题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所有这些,无不涉及双基知识及个人的素养和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来加以提高改进的。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解题,不可能在这些方面得到不断启发和训练,题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实,最后必定导致复习工作的低效率。

四、自己加压减学生负担

要使学生摆脱题海,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就需要加重自己的负担。一方面本学期自己选做了大量的习题;另一方面在课堂习题讲解时,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力图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少的习题,充分发挥每一道习题的作用,促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一道基本题,在教学中也注意进行加深和扩展,变化题目的情境或条件,成为多道有关的习题,帮助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灵活运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开阔思路。所以,本学期对每一个专题及课堂讲练的习题都能做到精炼、准确、新颖,同时具有启发性,举一反三,避免了“题海战术”。即便是对于同一张试卷中的问题,也进行了“分门别类”、“引经据典”的处理。

五、通过专题复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三复习的后阶段,在基础知识的认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考虑搞一些专题性质的复习。采用归类、对比的方法,加深对双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的能力。拿物理图象举例说吧,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原来散见于力学、热学、电学等章节,初学时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学的是一个个图线的某个方面的意义。复习时若还是机械重复一次,认识必然还是支离破碎,不能提高认知能力的水平。如果搞一个“物理图线” 的专题,综合一下已有的对图线的各项认识,就能从图线的涵义、截距、斜率、走向、覆盖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线的物理涵义。这样,对图线的认识、解释、翻译的能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

总之高三一年只有全面复习,主抓基础,狠抓落实,以不变应万变,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措施、不同的要求,才能使每个学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吸取了今年的经验教训后,为了提高以后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应做好以下改进措施:

一、抓住考纲、回归课本

1、紧紧抓住考纲逐一落实考点。考纲是考试出题的依据,所以在今后的复习中用考纲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才能做到全面无遗漏。要对照考纲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从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的程度对照学生掌握的情况看是否达标。

2、重视课本,带着问题看书。今年高考中也体现了对课本知识的回归,例高考题中的第21题就是课本中的原实验。注重课本知识是必须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利用课本,只是通读课本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如果带着问题看书和笔记,研读教材内容,使其看书和笔记有一定的目的性,便于弥补自已基础知识弱点,融会贯通教材的基础知识结构,使其回归课本目的性强,才能充分利用时间,真正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

3、正确处理好“热点”与“冷点”。最后阶段复习中,不仅要注意考纲中的热点问题,在看书时要重视考纲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更要关心所谓的“冷点”。因为前一轮复习中在综合试卷里所谓的重点知识、热点知识出现的机会较多,通常都进行了反复的强化,恰恰在所谓的“冷点”的地方出题较少,重复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没有考查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必要的给以加强。如:今年试卷上15题中的偏振现象和22题探索黑盒子中的电学元件实验都是平时练习较少的知识点,以后应注意在“冷点”上的复习,可以防止在高考当中出现一些知识上的死角。

二、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纵观近年的高考卷,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的物理问题已成为高考中的热点。平常的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缺少与科学技术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物理教学及有关问题训练时,往往是简化后的物理对象、场景,把所有物理问题变成了理想化、模型化,而实际生活问题则往往不同,它并不明显给出简化或理想化的对象及物理场景,因而需要培养学生学会抽取物理对象和物理场景的环节。而且今年的实验也不再 是较常见的电学实验而是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探索性实验,这要求考生平时做好每一个实验,具备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的能力。试题中还出现了判断雷电发生的位置的问题,对学生的估算能力、分析能力都有所考查。

三、做好归纳,注重综合

1、要善于归纳总结,不仅要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对物理习题最好能形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从而在高考中面对陌生的试题能把握主动。

2、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不强调跨学科的综合,重点应放在力学、电磁学的综合,加强训练、归纳、总结,反思、提高分析综合及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复习应以本学科知识为主,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跨学科综合试题上。

四、重视训练,注意答题的规范化

1、平时训练中要让学生抓住自己有困难的问题认真分析,针对性的训练。最后的阶段应避开难题、做少量的练习。要选择难度适中,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题目和一些基础题目来做,要保证质量和做题的效率及情绪和信心,通过做题保持良好的解题能力。

2、规范答题。物理试题的解答比较重视物理过程和步骤,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要规范。解答计算题时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有必要的图示,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有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计算结果要考虑有效数字和单位。让学生在练习时尤其在做高考题时要仔细看一看计算题应该怎么样表述,答案的评分标准如何,力争做到能做对的题目就一定不丢分。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6

2015四川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一、教学方法的制定依据

物理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使用条件和范围。只有选择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实际,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选取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制约。对于本源性知识,如力的概念、功的原理等,一般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的方法比较合适。对于派生性知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则比较适合论证、推理、分析的方法。

3.根据教师本人的特长和经验

作为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相适应教学方法。4.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选取教法。

此外,教法的选取还受到教学时间、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

二、高中物理常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来分类,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四川中公教育

(一)讲授法

教师通过语言,辅以演示通过建立物理情境,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规律等,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法。2015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

讲述法:多用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在“述”。

讲解法:运用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物理知识,以揭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重在“解”。

讲授法的注意事项: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2.讲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4.讲授中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已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再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时候,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看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桌子在推自己,用力越大,身体后仰的越厉害。

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再用力握笔写字时,会发现笔杆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有时手指的肌肉会压下一个坑,是肌肉变性。

用力拍桌子,学生会感觉到,用力越大越感觉到疼,因为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也对手有力的作用。

从而总结出:力的作用时相互的。

四川中公教育

(二)实验法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讨论法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的方法。它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选择好讨论题,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论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要有梯度,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话说,题目难度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时,也要估计和预设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解决应对措施。

2.善于启发和引导,创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在讨论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使讨论的重点落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在模拟试讲时,我们也可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插曲”:预设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离,或进度十分缓慢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予以引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把问题分成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讨论。第一阶段:1.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如何把理想化?2.增减砝码的目的是什么?3.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含义是什么?作用力的含义是什么?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与讨论,能够准确回答。

第二阶段:1.如果合外力发生时,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2.这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四川中公教育

第三阶段:1.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用投影仪投影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合外力决定。

(四)谈话法

通过师生“问题性对话”活动传递和交流信息,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详见问答技能。(五)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或有关材料主动获取知识。自学不单单要看懂教材,还应该包括通过阅读,可以做实验,计算问题,解释现象和灵活应用知识等。

浅议物理教学走向物理实验教学 篇7

一、走向物理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及认识论赋予的新要求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信息量也随之迅猛增加.根据美国预言家托夫勒预测, 就知识增长的速度来讲, 今天出生的小孩到大学毕业, 世界的知识总量将增加十倍.当这个小孩50岁时, 知识总量将是他出生时的32倍, 而且全世界97%的知识都是他出生以后才研究出来的.因此, 在学校里多学一点知识还是少学一点知识已不像过去那样重要, 终身教育成为强有力的发展趋势, 学校教育的目的显然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多少知识.从这种意义上说, 学会学习, 学会思维, 乐于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和主动探索, 善于收集、加工各种信息, 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 这些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理科学习, 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则显得尤为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 21世纪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根支柱, 即学知、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 其中后三点都同实践能力相关.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 人类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 再上升到理性知识, 当然也可从间接实践中获得知识.间接实践可以走捷径, 可达到速成认识, 但它根基不牢, 不利于回归到实践中去.从这一点来讲, 义务教育就必须从亲身实践开始, 培养好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很显然不能通过“粉笔加黑板”来实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在一次报告中指出, 就课堂教学来说, 当今世界上常见的是两种教学形态:一种是接受形态 (或结构性形态) , 起点是感知教材——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讲究新旧知识联系——目标是知识的掌握、巩固、熟练, 有解题应用能力.另一种是参与形态, 起点是以问题作为讲课出发点——学生独立或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到一定程度介入 (何时介入很有讲究) ——目标是学生独立探究的态度、能力、技能的提高.他认为这两种形态正在互补、整合, 可能趋于同一化.就我国课堂教学现状而言, 基本上是第一种形态, 应当吸取第二种形态的优点加以改进和完善, 以期待出现一些新的课堂形态和氛围.

二、走向物理实验教学是课程理念赋予的新要求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物理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 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物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 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 重视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 应用好探究教学策略, 既是素质教育的新形成的要求,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学习好基本的实验技能是搞好科学探究的前提,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学生具备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是学习物理实验技能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学生要进行科学探究, 就必须学会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与特殊使用方法;必须能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 根据实验目的, 选择实验仪表和仪器, 并能进行安全操作, 除此以外, 取得学校的支持, 得到家长的协助, 形成科学探究的大氛围, 也是搞好探究学习的必备条件.这些条件的缺乏, 我们的科学探究必将举步维艰.所以,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除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验素养以外, 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实验是物理的前提, “没有实验不成物理”, 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进行实验, 使之养成用实验研究物理的习惯.

三、走向物理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赋予的新要求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这些都依赖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创新教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创新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教育评价的科学化等各个方面.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整体考虑、综合设计、逐步推进.作为素质教育核心内容的创新教育, 已成为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传统教学是老师把课讲得详详细细、明明白白, 把现存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欧美国家的教学重视启发学生思考, 提出疑问, 探求答案.中国教学较之于国外, 学生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能力不足, 并且这已成为课堂教学最大弊端.要彻底纠正这个弊端,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打破僵硬的思维桎梏, 把培养创造型的新一代作为现代教学的主旋律.

科技的发展依赖于人才的进步, 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的创新.学校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观察力”、“质疑思维”、“探索精神”等, 虽然称不上是创造, 但它却是人的创造品质培养的源头活水, 是人的创造精神形成的基础.江泽民说:“教育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实施的一个重要目标来贯彻落实.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学校教育中, 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 要用创新的教育来培育创新的人才.教育的创新要在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上去反思, 去总结, 去革新.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同时, 它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基地, 因此,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放在如何突破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 改革实验教学, 使实验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观察、质疑、体验和探索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并通过实验教学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走向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赋予的新要求

近年来物理实验教学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不少演示实验发展为学生实验;过去的学生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过去的验证性实验发展为探究性实验.把介绍性制作改为课外实验, 把实验性习题改为家庭实验.实验教学本身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观也有了新的发展.过去的讲实验也很少见了, 特别是中考前, 城市也好, 农村也好, 各校都花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实验操作大练兵.大部分教师上物理课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没有实验真不好上”.在上实验课时, 对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发生了变化, 过去教师强调使用统一的实验器材, 现在已全部放开了, 从设计到器材的选取都是开放的.例如用饭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尺做实验说明弦乐器的音调与长度的关系;用塑料尺研究摩擦起电;用手表的闹钟功能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用美术课用的颜料研究颜料的混合;用易拉罐研究小孔成像;用小钢勺研究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规律.实验的重点也有了变化, 过去重点放在杠杆的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测密度、测比热容、验证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几个重点实验上, 但现在实验的重点已经扩散了, 可以说教师无法指定.所以现在的实验课题分布得很广, 并把重点转移到科学探究上来了.实验的考察也有了许多新发展, 它更注重实际能力的检测.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8

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要以得出的数据来验证、推导定律和公式,使之与物理课本中的内容相符;如果学生在实验中途出现偏差,教师应协助学生找出原因,重做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止。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案在物理实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必须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及时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详细制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此外,教师还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好“五步骤”

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五步骤”,即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通过以上步骤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知识,而且便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观察: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个实验的操作,都离不开观察。

操作: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有危险性或损坏性的实验时,教师必须事先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在九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在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将它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通过操作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

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读取的方法和准确的记录。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便于学生在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分析: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的结果不同,这时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操作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如: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为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等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

整理: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是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在平常实验操作技能检查中,还可以通过口试、笔试、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内容根据教学要求设定,时间可安排在单元结束、期中、期末考试前进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学过的电学知识,选择适当的器材,你能设计出几种测定导体电阻的方法?画出电路图,指出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并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导出计算电阻的表达式。”不管学生设计出几种方案,只要是切实可行的就可以。这就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发挥创造潜能。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

学习最根本的途径是学习者自己的活动,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万物,通过活动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应当努力通过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第一,开拓实验的范围。演示实验在物理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这就有必要想方设法地尝试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将它灵活运用到学生自己的实验中。第二,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并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学生实验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推广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隆回县高平镇侯田中学)

2015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篇9

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备写每一个教案

2、在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

4、在平时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16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教育教学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自已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较优异的成成绩。

我任的三个班级的物理课,学习气氛浓厚,班风稳定。学习成绩优秀。在全镇统考学科检测中,获得了很好成绩。

五、正视自我,明确努力方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系统反思,应用到教学中。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力度不大。虽然抓了差生,但有时没有抓在点子上。

4、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应更加兢兢业业。

上一篇:天然气入户工程验收下一篇:汽车零部件测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