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运动会

2024-12-02

辽宁省运动会(通用8篇)

辽宁省运动会 篇1

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

竞赛工作总结

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总决赛于2014年8月22日至30日在丹东市举行,经过9天的激烈角逐,参赛的14个代表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有1人超1项全国青年纪录,52人创42项辽宁省青少年纪录。比赛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部分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届省运会青少年组共有14个代表团的7998名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和代表团官员参加了29个大项726个小项的比赛。

各单项决赛从2013年12月27日开始进行,至2014年8月29日结束,历时246天。

由竞技体育处、青少年体育处和青少年体育中心组成的竞赛部圆满完成了本次省运会的竞赛组织任务。现就第十二届省运会青少年组竞赛组织工作总结如下:

一、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竞赛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大部分项目分散竞赛与小部分项目集中竞赛相结合,创造了小城市承办省运会的新模式。

本届省运会的承办城市丹东,由于场馆资源较少,承办能力与前几届省运会东道主的差距比较大,可承办的比赛不 多,因此大部分的比赛必须安排在丹东以外的城市或省体育局的场馆中举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招标与计划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一些场馆要求比较特殊的项目,我们采取计划安排的方式,由曾举办过该项目第十二届全运会比赛的场馆所在单位直接承办;对场馆没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我们向丹东以外的其他13个市采取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办单位。

从整个省运会的举办过程看,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地效果,也为场馆资源较少、承办能力较弱的小城市承办省运会开创了新的模式。

(二)竞赛组织充分发挥赛事主导作用,竞赛组织水平普遍提高。

本届省运会继承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确定的“以竞赛为中心”的原则,各项工作均围绕竞赛组织工作展开,由竞赛组织部门,即省体育局各项目管理中心发挥赛事的主导作用。

由于本届省运会青少年组的比赛大部分在丹东以外的城市举行,各项目竞赛委员会成为了各项赛事组织工作的执行者。得益于第十二届全运会举办前系统、全面的竞委会培训工作,我省各市和省体育局各项目中心都有一大批熟悉、掌握单项竞赛委员会运行工作的人员。在遵循“以竞赛为中心”这个大原则的前提下,由省体育局各项目管理中心牵头在各项比赛开始前均建立了竞赛委员会,并在省体育局及稍后成立的省十二运会组委会竞赛部的指导下,围绕着竞赛的 需求和竞赛组织工作确定的时间点,制订了详细的筹备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由于各项目竞委会组织严密,计划周详,工作得力,使本届省运会成为历届省运会中竞赛组织水平最高的一届。

(三)协调委员会制度的首次确立,使今后指导省运会承办工作更为顺畅。

效仿奥运会和全运会的协调委员会制度,本届省运会省体育局成立了“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协调委员会”,负责促进省十二运会的组织管理工作,协调省体育局、各项目管理中心及省十二运会组委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省体育局与承办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纵观整个省运会的举办过程,协调委员会及所属各工作组在督促、检查省十二运会承办单位的工作开展,复核并审查与省十二运会的组织管理工作有关的主要文件,为承办单位提供帮助,加强承办单位和省体育局之间的联络,解决双方可能出现的不同意见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省十二运会的顺利举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是我省首次在省运会中实行协调委员会制度,通过工作实践,我们认为这一制度非常适合我省现行的省运会管理制度,应该在今后的省运会组织工作中予以保留。

(四)第十二届全运会遗产得到了充分利用,场馆、器材、经验等有形、无形资产助力本届省运会。2013年我省成功承办了第十二届全运会,为筹备第十二届全运会,我省新建、改造了大量的体育场馆,同时根据各项目比赛需要,各场馆均添置了全新的设备和器材。全运会后,这些场馆和器材作为有形资产,在本届省运会的举办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9个全运场馆承接了12个项次的比赛,占全部39个项次比赛的31%;29个项次的比赛使用了全运会的竞赛器材,占全部比赛的74%。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承办全运会而在全省各级体育部门中确立的“以场馆为基础、以竞赛为中心、以属地为保障”的赛事组织原则,以及因承办全运会而积累的赛事组织经验,作为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无形资产,全程指导了本届省运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而且这些无形资产将在较长的时期内为我省各级体育部门所利用,指导我们举办和承办各级体育赛事。

(五)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力度空前。赛风赛纪问题和兴奋剂是公认的体育赛事的两大毒瘤,为了抓好本届省运会的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省体育局先后下发了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文件。在2014年5月召开的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竞赛工作会议上,省体育局孙永言局长与各市体育局局长及省体育局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签订了“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及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开幕式前还专门召 开了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会议,着重强调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性、面临的形势和工作要求。

在各项省运会比赛前,各单项竞委会除在竞委会会议上强调赛风赛纪管理工作和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性外,每个项目均与参赛单位及执裁的裁判员签订了“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保证书”。

为了加强赛风赛纪的管理,省体育局首次大规模地向各项目比赛派驻赛风赛纪督查组,各督查组从各项目竞委会会议开始全程参与到比赛中,及时发现、反馈比赛过程中的赛风赛纪问题,并在赛后形成督查情况表。整个省运会期间,发生的几次违反赛风赛纪规定的重大事件,均有督查组人员在场,并客观的反映了当时发生的情况,为赛后对事件的处理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本届省运会也是反兴奋剂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届省运会,除了加强反兴奋剂宣传工作外,省体育局也加强了检查力度,整个省运会期间共计进行了赛内、赛外兴奋剂检查302例,是省十一运会检查数量的150%。

(六)普遍调研原则的确立,使调研工作成为省运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办省运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发现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了发现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评估省运会各项目比赛能否达到培养和发现人才的目的,省体育局专门下发通 知,要求各项目中心派出由主管训练的领导和各项目运动员教练员组成的调研组,赴赛区对各市后备人才队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并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省运会结束后各项目中心调研报告的报送情况看,各项目中心都能派出人员赴赛区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了我省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议及下届省运会项目设置和年龄设置的意见,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各项目中心的调研报告为我省后备人才培养政策的制订和起草下一届省运会规程总则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由此也确立了省运会和省年度比赛普遍调研的原则,我们将在今后的年度比赛和省运会中加强调研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使我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通过竞赛选拔出更多的优秀后备人才。

二、总体情况

(一)省十二运会规程总则制定情况

省十一运会结束后,我们第一时间地启动了省十二运会相关政策的调研和制定工作。根据各项目中心和各市体育局的意见,我们初步确定了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竞赛规程总则各项规定,并于2010年X月下发了“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竞赛规程总则(征求意见稿)”,全面征求各项目中心和各市体育局的意见。为了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我们在2011年1月召集各项目中心主要负责人和各市体育局 分管领导召开了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竞赛规程总则研讨会,针对新出台的每一条政策进行讨论。

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竞赛规程总则(草案)”并于2011年3月正式印发各市体育局和省体育局各项目管理中心。

2013年底,针对各项目两年来规程总则(草案)执行情况,结合第十二届全运会竞赛成绩情况,我们提出了对规程总则(草案)的修改意见,在征求各项目中心及各市体育局的意见后,于2014年3月形成了“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竞赛规程总则”正式稿。

比较省十一运会,省十二运会规程总则结合形势的变化,在运动员资格、竞赛办法和奖励计分办法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首先,在运动员资格方面,为了扩大各市体育局的选材范围,我们增加了二次注册的规定,即各市在本市户籍运动员注册结束并公示一个月后,可以注册其他市未注册过的非本市户籍运动员。同时,各市在外省选招的运动员在代表辽宁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前提下,也可以代表选招市参加省运会比赛,此项规定进一步将选材的区域扩大到了全国。相应地,我们取消了省十一运会青少年组规程总则中“社会办学(队)在校(队)运动员只能代表入学时户口所在市参赛”的规定。为了使各市培养的运动员有更多地参赛机会,对于各市已注册的运动员,我们扩大了交流的项目数量,由省十一运会9个大项增加到13个大项。

为了加大资格审查的力度,使各市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各项目参赛运动员的情况,我们将每个运动员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年度少年比赛的规定修改为必须参加一至两次省级竞赛。

第二,在竞赛办法方面,为严格规范各项目运动员参赛行为,扩大运动员参赛规模,省十二运会增加了两项规定,即“各项目运动员不能跨组别参加比赛”、“每名运动员只允许参加一个大项的比赛”。

第三,在奖励和计分办法方面,为了提高各市体育局对省运会竞赛的重视程度,使省运会比赛更加激烈、精彩,我们在原设代表团总成绩奖的基础上,增加设置比赛成绩奖。

为了促进田径马拉松和竞走项目的发展,我们改革了马拉松和竞走团体项目的计分方式,将前三名各计1枚金、银、铜牌改为前三名分别计3、2、1枚金牌,有效刺激了马拉松和竞走项目的发展,扩大了两个项目的参赛人数。

根据第十二届全运会政策的调整,我们对省运会的规程总则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于第十二届全运会足、篮、排项目全面增加小年龄组的情况,在输送奖励规定中,除保留了足球项目参加全运会小年龄组运动员到赛区报到即视为输 送的规定外,本届省运会增加了篮球和排球项目的相应规定。该项规定的制定,提高了各市向省青年队输送的积极性,为我省三大球小年龄组参加全运会提供了人员保证。

由于第十二届全运会足、篮、排项目计分方法的变化,我们在第十二届全运会结束后及时调整了全运会成绩带入省运会的方法,确保在全运会成绩带入上的公平、合理。

针对第十二届全运会冬季项目比赛调整到第十二届冬运会举行,我们在规程总则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第十二届冬运会相关项目成绩带入的规定。

由于本届省运会扩大了各市交流的项目数量,为了确保运动员输出方的利益,本届省运会增加了交流计分办法的规定,除奖励运动员代表单位外,输出单位也可以获得运动员所获成绩的一半奖励。

规程总则的变化,调动了各市体育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选材的范围,确保了各参赛代表团的利益,提高了人才的利用率,总体上促进了我省业余训练的发展。从整个省运会的运行情况看,达到了我们制定规程总则的目的,完成了我们预期的任务。

(二)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设项及年龄设置情况

1、项目设置变化情况

在省十一运会结束后,根据奥运会设项情况的变化,以及各项目中心的意见,在规程总则草案制订的同时,2011年 我们确定了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的项目设置,共计设30个大项,730个小项,其中保留了省十一运会青少年组设置的27个大项,新增加了手球、橄榄球和高尔夫球项目。

2013年,根据省内高尔夫球业训开展情况,根据主管该项目的省田径管理中心意见,省体育局决定高尔夫球暂时不列入本届省运会。最终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实际设项为29个大项,726个小项。

2、年龄规定

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各项目的年龄规定,大部分延续省十一运会的年龄设置,乒乓球、羽毛球项目等项目调整了人才选拔的重心,增设了丙组年龄。总体上看,各项目选材的目标年龄段已基本固化。

(三)比赛日程安排

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比赛从2013年12月27日速度滑冰比赛开始,于2014年8月29日全部结束。整个赛期历时246天,是迄今为止时间跨度最大的一次省运会。

在比赛日程的安排上,我们遵循“先冬季后夏季”的原则,结合场馆和主办、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对青少年组总计39个项次的比赛进行安排。首先完成了3个冬季项目的比赛日程安排。在夏季项目的安排上,根据承办城市丹东可利用场馆较少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开闭幕式期间同时举办6个项目比赛的方案,其他30个项次的比赛安排在5月下旬 至8月中旬分期举行。这样编排一方面使丹东市在可用场馆少的情况下可以多承办比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部分项目中心多个项目比赛同时进行,无法兼顾的的情况出现。

在开闭幕式期间各项目的单元日程编排上,为保证每天都有关注的热点,我们按照一般综合性赛会的规律,精心进行组织编排,即保证了每天至少有3个项目同时比赛,也保证了从开幕开始,到闭幕前每日金牌逐步增多,在赛事中期和闭幕前达到高潮的效果,在开闭幕式期间只有6个项目比赛的情况下,保证了赛会的精彩程度。

(四)场馆使用情况

本届省运会青少年组各项目比赛使用了5个城市及省体育局的33个体育场馆,其中主赛场丹东使用了15个场馆,省体育局使用了5个场馆,沈阳使用了4个场馆,大连使用了4个场馆,营口和辽阳各使用了1个场馆,另外使用了解放军八一冰上基地1个场馆和沈阳体育学院2个场馆。所有的竞赛场馆没有1个是新建场馆,全部使用了现有的体育场馆,33个竞赛场馆中,有9个是第十二届全运会竞赛场馆,本届省运会的召开,有效缓解了全运会竞赛场馆赛后利用不足的问题。

(五)竞赛运行情况

1、回顾整个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竞赛过程,省体育局和各项目中心在各项目比赛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了做好本届省运会各单项比赛的准备工作,省体育局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刚一结束,就向各项目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省十二运会青少年组前期竞赛准备工作的通知”,布置各项目中心尽早完成单项规程的制订工作,完成单项竞赛管理制度的制订工作,完成各项目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完成竞赛所需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完成省运会年运动员注册确认工作和资格审查工作。

进入2014年后,各项目中心按照省体育局的要求,积极与各单项比赛的承办单位沟通,组建项目竞赛委员会,制订单项竞赛规程和各项竞赛管理制度,完成了场地器材的确定和准备工作,赛前举办了裁判员培训班。

尤其是运动员的资格审查工作,在省体育局下发通知前,从2011年度省内竞赛开始,各项目中心就已开始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审查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结合骨龄检测、异地审查等办法,各中心均在赛前完成了各项目参赛运动员资格审查工作。

2、各单项比赛过程中,省体育局主管领导以及竞技体育处、青少年体育处、青少年体育中心、各项目管理中心均派出大量人员赴赛区工作,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部分项目为了给参赛运动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环境,租用了电子计时设备、电子护具、电子打分器等,有的项目还通过国家体育总局聘请了外省裁判员参加关 键场次的执裁工作。

各项目竞赛委员会在比较的筹备和组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参照第十二届全运会竞赛组织方式,各项目竞委会均制定了详细的运行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各竞委会还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制订了应急预案,确保了比赛过程中突发事件始终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并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

(六)节俭办赛情况

本届省运会是继我省成功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后,我省举办的又一个综合性体育赛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节俭办赛会的要求,在整个省运会筹备和运行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和办法,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使经费的实际支出始终控制在预算金额范围内。

首先,根据惯例,我们建议承办本届省运会的丹东市制订了“辽宁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经费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并对其中经费开支标准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各类人员食宿标准低于省级三类会议的标准。

第二,严格按照各单项秩序册确定的运动队人数和技术官员人数计算人员经费。

第三,除个别项目因参赛人数增加,需要增加裁判员外,大部分项目的裁判人数都在上届省运会基础上进行了压缩,我们要求各项目比赛尽量使用当地的裁判员,以减少技术官 员经费的支出。

第四,我们要求各项目中心在制定各项比赛的单元竞赛日程时,在保证比赛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尽量压缩比赛天数,以达到节约经费开支的目的。

第五,在省运会场馆和竞赛场地使用问题上,我们要求各承办单位不得为承办省运会新建场馆,竞赛场地的改造能够保证省运会比赛即可。同时在器材的购置问题上,我们要求各承办单位“能借不租,能租不买”,合理利用现有场地和器材,尽量使用第十二届全运会竞赛场地和器材。

通过以上办法和措施的执行,在人员经费上,对比预算节约支出20余万元,在器材经费上节约支出150多万元。实现了节俭办赛的目标。

三、比赛成绩情况

(一)省运会结束后,从各项排名看,沈阳、大连继续保持着第一集团的领先优势,沈阳在竞赛成绩方面略强于大连,而大连在输送成绩和大赛成绩方面强于沈阳。

在第二集团的争夺中,除鞍山外,东道主丹东和朝阳、营口、辽阳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已对鞍山第三的地位形成强有力的挑战。

与上述单位相对应的是,原来省内业余训练开展较好的抚顺、本溪、锦州等市成绩不理想,在省运会的争夺中逐渐落入下风。

(二)在本届省运会各项目比赛中共有1人超1项全国青年纪录,52人创42项辽宁省青少年纪录。

田径项目比赛中抚顺运动员郭钟泽在男子甲组400米比赛中取得了45秒76的好成绩,该成绩超过了全国青年纪录。

同时在其他项目赛场上,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四、存在的问题

(一)省体育局办赛工作还需改进

1、项目设置有问题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项目的设置与全国青少年比赛的衔接不好,我们设置的项目与全国青少年比赛设置的项目不对应;二是部分项目设置前未进行充分的调研,设置的项目注册、报名、参赛人数少,造成赛时参赛报名的人(队)不足录取名额,不得不取消比赛。

2、部分项目裁判员发展不均衡,没有与项目发展同步 体现在个别项目上,一是有的项目长期使用、依赖固定的裁判员队伍,容易造成比赛被裁判队伍控制,项目中心无法掌控比赛;二是有的项目不注重扩大裁判员的培养范围,新补充的裁判员来源单一;三是一些新增项目在调动基层积极性,扩大业余规模的同时,裁判队伍的建设未能跟上步伐,造成赛时裁判人员匮乏,高水平裁判员稀少或集中于某一地区,不得不临时借用省外裁判员来维持比赛的进行。

3、政策性带分政策还有待完善

比如输送加分政策、大赛成绩的带入等,还缺乏前瞻性,容易造成临时更改规定、频繁启用解释权的情况出现。

4、项目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各项目中心内部机构设置并不统一,有的中心竞、训合一,按项目管理,有的中心竞、训分离,按条块管理。竞、训合一的中心基本都能够将业余训练、竞赛与专业队的选材需求结合起来,比较容易实现专业队的定单式培训。而竞、训分离的中心容易造成竞赛与训练的脱节,业余训练和竞赛无法培养符合专业队要求的后备人才。

5、部分项目竞赛组织水平低下

得益于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本届省运会大部分竞赛的组织水平是比较高的。但在部分项目的竞赛组织上,仍然停留在四年前省十一运会的水平上,甚至于个别项目的竞赛组织还不如四年前。

6、项目中心对业余训练抓的不紧、不实、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大部分项目中心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上,认为基层就是要为省里输送,对于各市主要还是索取,缺少对业余训练的扶持措施,包括青少年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上、从事业余训练的教练员的培训上、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的扶持上都缺少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大部分项目中心不了解各市业余训练的规模情况、后备 人才的基础情况、业训队伍的生存情况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二)各参赛城市竞赛成绩水平不高,与往届成绩相比下降较多

本届省运会除个别项目出现了比较喜人的成绩外,大部分项目的成绩与往届比均有所下降,除了因为运动员年龄更加真实外,水平不高主要还是由于:

1、竞争意识减弱

从本届省运会竞赛过程来看,无论是代表团之间还是运动队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都没有往届强。无论是代表团还是运动队,竞争的意识越来越弱,普遍没有进一步向前的想法,参赛注重的是完成任务即可。

2、后备人才培养规模萎缩,参加业训人数减少,后备队伍人员匮乏,现有人员条件不佳

本届省运会不考虑项目增加、组别增加的因素,大部分项目的参赛人员均比往届有所减少。反映在各市参加业余训练的人员规模上,也要比以往各周期的人数少。普遍反映招生难,能招到的条件也差,条件好的根本招不进来。

3、教练员队伍水平下降严重,能力普遍欠缺 随着各市体育局教练员队伍的不断更新,有经验的老教练逐渐减少,年轻的教练员不断增加,除了教练员队伍年青化带来的活力外,显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年轻教练员大部 分由体院毕业或运动队退役后直接上岗,普遍缺少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带队经验和临场经验不足,科学训练的手段不多。

五、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竞赛管理队伍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

1、第十二届全运会前后,省体育局各项目中心也经历了一次前老交接、人员更替的过程,一些长期从事竞赛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同志,或因年龄问题,或因岗位轮换等原因离开了竞赛管理队伍,新接手的人员仓促就位,大部分经验不足,少部分人员能力欠缺、责任心不强,在竞赛组织水平、政策把握能力、裁判队伍掌控力度上均未能达到较高的层次。

2、受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影响,部分项目中心和工作人员对省运会比赛提出过高要求,不符合省级比赛的实际情况。同时第十二届全运会后,各类人员精力不足,精神不集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省运会工作中。

3、第十二届全运会后人员的调整,尤其是各项目中心主管竞赛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变动较大。造成工作中间有脱节,缺乏连贯性,新更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规程的理解与原来的人员有差异,工作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二)各参赛城市方面

1、各市体育局主要领导调整频繁,大多不懂体育、不爱好运动、不关心成绩变化。对于运动队伍的情况了解少,只在临近决赛的时候才提高关心程度。对于运动队的实际困难、发展情况、问题和根源都不了解,无法解决业余训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各市体育局中层管理人员受体育局主要领导频繁调整影响,队伍不稳定,大多追求平稳。一些训练干部调换的比较频繁,无法对队伍的训练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撑。

3、各市教练员队伍不稳定,骨干流失多,年轻教练参加培训少、学习意识不强。而市场意识普遍强烈,输送意识越来越差。

4、选材难,即使选到好的材料,受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业训运动员的早期专业化训练,严重影响了优秀苗子的成长。

六、对策分析

(一)政策方面

1、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调整省运会的各项政策

(1)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工作、青少年体育和三大球项目越来越重视,形势发展对新时期我省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各兄弟省市都已开始对省运会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部分省市已经走在了前列,逼迫我们必须对省运会各项政策进行大幅度地调整。(3)对省运会进行改革,也是辽宁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设项和奖励计分办法必须进行调整

(1)现有省运会项目的设置,有的是项目设置过多、过细造成部分项目参赛人数过少,有的是项目设置不适合我省情况或不符合专业队选材的需要,必须通过调整来达到有利于选材的目的。

(2)现行奖励计分办法上还有较大的调整空间,需通过政策的调整来达到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促进成绩水平提升的目的。

3、从专业运动队选材的需要出发,部分项目参赛运动员年龄段还需调整。

4、从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出发,一些项目的竞赛办法需要调整。

(二)人员、经费方面

1、需要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竞赛管理人员队伍,以确保各项政策长期、稳定的实施。

2、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竞赛组织模式和评估体系,对每个项目管理中心的竞赛组织工作给予指导,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准备地发现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3、需要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将各项目中心的工作重心进行调整,做到后备人才培养与大赛成绩并 重,保持各项目的均衡发展。

4、需要加强各市管理人员和教练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输送意识,以确保我省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完整、高效。

5、需要督促各项目中心建立裁判队伍发展规划制度、裁判员注册制度等。加强裁判员队伍的培养,扩宽裁判员的来源渠道,扩大裁判员的培养范围,加大高水平裁判员的培养力度,保持一支高效、稳定、公平、公正的裁判员队伍。

6、需要加大业余训练和年度少年比赛的投入力度,力争减免各市的参赛费用,同时辅以器材扶持等措施,切实降低各市业训成本,以鼓励基层扩大业训规模。

7、需要加大年度赛时省队教练员的参与程度,除了要对年度赛进行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调研外,省队的教练员还应建立讲课制度,结合年度比赛加强与各市业训教练员的沟通和业务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

8、需要适时建立我省的教练员学院,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对我省业余训练教练员的系统培训,并将其培训经历和成绩与技术职称评定挂钩,切实提高各级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七、下届省运会政策建议

(一)取消三大球捆绑政策,甲乙组单独计算成绩,适当增加三大球的金牌数量。

(二)仍设总成绩奖和比赛成绩奖,为鼓励各市多输送人才,提高输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考虑设周期贡献奖。

(三)大项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些长期注册参赛人数少、比赛水平不高的小项上适当瘦身。

(四)考虑绥中、昌图两县参加省运会,单独进行排名,所属运动员参赛成绩与葫芦岛、铁岭两市实行两次计分。

(五)取消按项群设置的团体总分奖。

(六)随着全运会三大球设项的稳定及我省三大球项目中心运动员编制的调整,应取消下届省运会三大球参加全运会的输送奖励政策。

(七)重新规范全运会集体项目带入政策。

(八)保留并适当扩大交流项目,规范交流程序,使省内运动员交流更加合理、有序地进行,进而扩大各项目人员参赛规模,扩大人才的选材范围。

辽宁省运动会 篇2

随着排球运动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排球运动员损伤日益增多, 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身体健康。运动员的损伤情况逐渐引起了排球界与运动医学界的重视。人们对排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发生损伤的部位及原因进行了研究, 以便找出损伤的规律。但大部分调查研究都是针对受伤部位的高发生率进行排序分析病因。结合专位特点, 分析损伤高发部位, 目前还未见报道。笔者通过调查询问, 依据专位特点分析损伤原因, 为伤病防治和改进身体技术训练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辽宁省8所高职院校:渤海船舶职业学院、锦州商务职业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48名排球运动员。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分布

1、中度运动损伤分布通过对48名调查对象的中度运动损伤调查统计情况来看, 膝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28.41%, 居第一位;踝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22.14%, 居第二位;肩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13.72%, 居第三位;腕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7.17%;小腿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5.71%;头颈部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5.29%;前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5.15%;足部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5.01%;腰背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3.20%;肘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1.95%;胸腹部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1.81%;大腿部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0.42%

2、重度运动损伤分布通过对48名调查对象的重度运动损伤调查统计情况来看, 膝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28.41%, 居第一位;腕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28.13%, 居第二位;肩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13.54%, 居第三位;踝关节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9.38%, 居第四位;小腿损伤的占调查人数的5.21%;头颈部和腰背部损伤占调查人数的3.14%;足部、前臂、肘关节损伤各占调查人数的2.08%, 髋关节、胸腹部损伤的各占调查人数的1.04%。

(二)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分析

现代排球运动具有快速、争夺激烈等特点, 技术动作大部分是在腾空起跳、半蹲状态或移动中完成的。突然起动、急停、迅速转身、移动中跨跳等各种技术动作, 使膝关节和踩关节接受较大负荷的刺激, 随训练时间的增长, 该部位易出现疲劳现象。若在体力充沛或无对抗情况下关节整体部位能承受这样冲力的话, 在激烈对抗或疲劳时某一局部则难以保证, 因而大大增加了损伤概率。踝关节的损伤发病率高是与它解剖结构特点相关连的, 踝关节由胫、胖二骨远端与距骨滑车构成关节囊两侧韧带加强, 内侧有三角韧带, 外侧有距胖前韧带, 跟排韧带和距胖后韧带。但踩关节前、后关节囊比较松弛, 两侧的韧带又拉得过紧, 因此, 当足作过度的内翻、外翻动作或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时, 极易发生踩关节韧带扭伤;膝关节是人体中位置表浅、关节面最大、杠杆较长、负重较多、保护结构相对较少、不甚稳定的一个重要关节。在排球运动中, 由于双腿经常处于弯曲状态, 膝关节参与活动多, 承受重量大, 由于这些特点, 膝关节损伤较常见;由于踩关节损伤时常伴随跟键及周围的软组织损伤, 所以小腿部也是易损伤部位。

(三) 排球职业运动员损伤产生主要部位

职业运动员, 专业性强, 动作幅度和力度比较大, 相对运动的时间和负荷也很强。在个别排球的技术动作完成过程中, 比较容易产生的损伤部位有, 扣球动作的肩带和手指。大力扣球后落地的缓冲度对踝关节的冲击慢性伤都占大的比例, 在训练和运动过程中要加强防范意识和动作的有意保护, 从而提高运动的质量和延长排球专项的职业运动寿命。

四、结论与建

(一) 结论

1、目前辽宁省高职院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较为严重, 受伤率达87.13%;中度损伤分布的主要集合为:膝部、躁部、肩部、手腕部、小腿;重度损伤分布的主要集合为:膝部、手腕部、肩部、踩部。中度损伤的发生率多于重度损伤的发生率。

2、各专位队员受伤主要原因:主攻膝关节受伤率最高其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落地动作及其衔接下一动作时的扭伤, 副攻手指关节受伤率最高, , 其主要原因是拦各种战术球时, 匆忙伸手, 动作未到位被球击伤;二传膝关节受伤的主要原因是, 接应各种不到位一传时, 来不及做出合理的移动步伐, 造成膝关节扭伤。

(二) 建议

1、建议针对易受伤部位膝、手指、踝关节、肘关节在训练和比赛时用胶布和支持带固定后进行练习。练防守时要佩戴加厚护膝。练拦网时要佩戴拦网手套、护肘。

2、注重预防的方法:

充分的做好准备话动, 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注意训练后的整理放松, 同时注意加强预防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知识教育, 提高运动员自我预防伤病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基本功训练, 严格规范技术动作, 掌握正确的要领、方法。科学、合理、系统地安排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 减少训练期间损伤的发生。了解运动员身体各方面的综合情况, 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摘要:通过对辽宁省高职院校48名排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 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研究表明, 创伤率与排球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的不合理有关。并且有针对的提出了治疗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排球,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李淑红:《排球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及治疗》,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1990, 1。

[2]丁海勇等:《排球比赛中前后排进攻及跳发球等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7, 21 (2) .

[3]刘明辉等:《对教学中排球扣球助跑起跳技术的探讨》, 《安徽体育科技》, 2000, 2。

辽宁省运动会 篇3

【关键词】辽宁省;高职院校;排球

1.前言

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是关系到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和全民族素质的大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体育以人为本的体现。排球运动是我国开展最为普遍的运动项目之一,是全民健身活动中重要的锻炼形式,在大力提倡“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下,研究辽宁省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全民健身”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大众健身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辽宁省高职院校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随机抽取的辽宁省21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发放问卷。向学生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8份,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为470份,(女227人,男243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向体育教师168人发放问卷168份,回收问卷168份,无效问卷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3.结果与分析

3.1教师现状

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知识的传播者,学校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排球专业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排球运动的开展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排球专业师资匮乏的现象时辽宁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致使许多中学在开展排球的过程中严重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大大限制了排球运动的开展。在调查的21所高职院校168名体育教师中排球专业教师16人,占9.5%,其他专业教师152人,占90.5%;参加排球培训的教师共53人,占31.5%;未参加培训的教师共115人,占68.5%;由此可见,辽宁省高职院校从事排球教学的教师,真正从事专业训练过的体育院系学生极少,大多数是通过自学爱好或临时培训的,普遍业务水平较低,这样的状况很难保证教学和训练质量,尤其是对那些爱好排球运动并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想进一步提高技战术水平,现有教师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3.2场地器材现状

场地器材是学校开展任何一项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硬件。调查结果显示:23.8%的学校有一个标准排球场地;9.5%的学校有两个标准排球场地。在器材方面有57.2%的学校排球数量在10个以下,有19.0%的学校排球数量在10-20个之间,排球数量在40个以上的学校只占9.5%;笔者在部分学校教学现场发现,学生用的排球已破损,掉皮等现象严重,完好的排球所剩无几。显而易见辽宁省高职院校大部分学校排球器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随着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广泛开展,对排球器材数量的要求将呈现增长趋势,仅有部分学校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要求,还有52.4%的学校没有排球场,场地器材设施现状很难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学校排球的开展,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

3.3排球课开设现状

在调查的21所高职院校中可以看出:未开展排球课的学校占47.6%,有9.5%的学校是各年级都开设排球课,23.9%的学校是部分年级开设,还有19.0%的学校是部分班级开设排球课;在开展排球课的11所学校里。排球课在标准的排球场地的学校仅5所,占45.5%,27.3%的学校在篮球场地上课,还有18.2%、9.0%的学校分别在田径场和其他场地进行排球课的教学;在器材方面:上课能够达到人手一球的学校为0个;有27.3%的学校两人一个球,基本满足教学需要;还有18.2%的学校分别是3人一个球和54.5%的学校4人一个球;由此可见辽宁省高职院校在场地器材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引起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3.4学生参加排球运动动机

对辽宁省高职院校470名学生进行了排球运动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高职院校学生在排球运动的选择上,基本的动机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塑造良好体型,消遣娱乐,调节情绪,充实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项目有吸引力等,而选择展现自我和已形成习惯的学生却不多。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辽宁省高职院校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动机是很丰富的,获得排球技能是一个方面,但是更多的学生是把排球运动作为一种手段,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3.5课余排球队现状

普及推动提高,提高带动普及,学校课余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培养了大批体育方面的人才,课余排球训练无疑对排球运动的开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学校课余排球训练也应该成为培养竞技排球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调查的21所辽宁省高职院校,有课余排球队的学校3所,占14.3%;每周训练次数为2次的学校2所,占66.7%;每周训练3次的学校1所,占33.3%;而没有课余排球队的学校共18所,占85.7%。从以上的情况看,辽宁省高职院校组队情况不容乐观,有百分之八十多的学校没有排球训练队,可见辽宁省高职院校课余排球训练开展的广度还不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排球师资缺乏,对排球的发展状况了解少,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对高中排球运动开展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4.1.2场地和器材设备条件差,是影响排球運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场地、器材等是排球运动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所以,应重视排球场地、器材的改善。

4.1.3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重视不够,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一个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因此,应该引起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

4.2建议

4.2.1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强排球运动设施的建设,为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4.2.2加强教师的培训。在培训中,注重师德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把先进的教学理论付诸与教学实践中。

4.2.3利用竞赛手段,提高排球运动水平。主管部门要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排球比赛,从而推动排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另外可以启动和发展体育市场,使企业介入,这些都会给排球运动在学校推广创造有利的条件。

4.2.4各级有关部门及新闻单位要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呼吁社会各界对排球运动的关心。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2].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韩国安.武汉市中小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2.

辽宁省运动会 篇4

【发布文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76号 【发布日期】2004-11-04 【生效日期】2004-1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辽宁省

辽宁省法律援助实施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76号)

《辽宁省法律援助实施办法》业经2004年10月29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省 长?张文岳

二○○四年十一月四日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根据国务院《 法律援助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法律援助机构,是指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承担法律援助工作的专门机构。法律援助人员,是指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者安排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法律援助志愿者。

第三条第三条 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吸收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自愿参加法律援助的人员组成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的具体办法,由省司法行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条第四条 省、市、县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审查、受理公民依法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并对指派或者安排的法律援助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第五条第五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相协调。法律援助经费由法律援助机构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挪用。

第六条第六条 鼓励社会支持、资助法律援助事业。法律援助人员在承办法律援助事项中需要查阅、调取、复印相关资料和依法取证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并减收或者免收相关费用。单位和个人向法律援助事业提供捐助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前全额扣除的税收优惠。

第七条第七条 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就下列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七)请求给予工伤待遇的;

(八)主张因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安全生产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九)残疾人(含退伍伤残军人)、老年人、未成年人请求人身损害赔偿的;

(十)与公民基本生存条件密切相关的并且法律援助机构认为确需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项。刑事诉讼中公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和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的,按照《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第八条 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被认定为经济困难:

(一)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二)五保户、特困户、灾民等接受生活救济的;

(三)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证明其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必须如实载明申请人家庭人口、劳动能力、就业状况、家庭财产、家庭月(年)人均纯收入和来源、生活变故及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对其经济困难是否认可等详细情况。

第九条第九条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按照《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条例》没有规定的,向申请事项处理机关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没有处理机关或者暂时无法确定处理机关的,向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申请事项发生地县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条第十条 刑事诉讼中符合《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情形的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二)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经济困难证明;

(三)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材料。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法律援助申请由一个法律援助机构受理。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都有权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其中一个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人向两个以上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的,由最先收到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申请事项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由省、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因受理申请发生争议时,由共同的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指定受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法律援助机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对申请事项和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进行审查。不属于该法律援助机构受理的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申请事项和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说明原因,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审查和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是法律援助申请人的近亲属或者与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审查和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的回避,由本人或者申请人提出,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法律援助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主管的司法行政部门决定。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申请人在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期间就所申请事项已获得其他法律服务的,视为放弃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终止审查。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3日内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根据省司法行政部门和省财政部门确定的补贴标准,从法律援助经费中向法律援助人员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法律援助人员接受指派或者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应当向有关机关、单位提交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制作的法律援助文书,并为受援人保守秘密。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拖延或者终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得收取受援人及其亲属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在实施法律援助过程中,受援人有权了解为其提供的法律援助事项的进展情况;有证据证明法律援助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受援人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法律援助人员。受援人有义务如实陈述法律援助事项的事实与相关情况,及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协助法律援助人员调查案件事实。在法律援助事项和受援人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时,受援人应当及时告知法律援助人员或者法律援助机构。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经有关法律援助机构协商一致,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将全部法律援助事项转交其他法律援助机构或者将部分法律援助事项委托其他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全部法律援助事项转交的,该法律援助事项的权利和义务由接受转交的法律援助机构享有和承担,但办理结果应当告知转交的法律援助机构;委托部分法律援助事项的,受委托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委托书要求的时间、内容及时完成委托事项,并将办理结果送交委托的法律援助机构;无法完成、不能及时完成或者送交有困难的,应当及时告知委托的法律援助机构。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省、市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根据法律援助资源合理配置的实际需要,对办理跨行政区域法律援助事项的委托事宜进行协调。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法律援助机构违反本办法,拒绝受理公民提出的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申请或者受理后不履行法律援助责任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辽宁省运动会 篇5

【发布日期】2006-01-13 【生效日期】2006-01-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辽宁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6年1月1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6年1月13日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9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对《辽宁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1、第八条修改为:“兴建集贸市场应当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到当地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和土地部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第二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按照《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防疫法》、《文物保护法》、《城乡集贸市场管理办法》、《出版管理条例》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一)出售危害人身健康变质商品;

(二)出售未经检疫或经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的;

(三)出售法律、法规规定不准出售的野生动物、植物及其产品的;

(四)出售国家规定不准出售的文物和古生物化石的;

(五)出售反动、淫秽出版物和其他非法出版物的;

(六)出售国家规定在特定场所进行交易的商品的;

(七)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骗买骗卖的;

(八)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的;

(九)掺杂、掺假,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

(十)倒卖票据的;

(十一)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销售商品短尺少秤的;

(十二)从事伤风败俗、野蛮恐怖、摧残演员身心健康的卖艺活动的;

(十三)出售法律、法规禁止出售的其他物品和实施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的。”

3、第三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使用非法票据、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4、删除第三十四条第一款。

5、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辽宁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

辽宁省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组织和行为,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项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和政策,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其合法的经营活动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 省政府成立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动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对市、县(市、涉农区)试点申报方案进行审核,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资格审查并出具意见。

省政府金融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宣传、指导、解释工作;负责组织资格审查委员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审查、审议;负责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审核、变更、终止工作;对小额贷款公司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小额贷款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统计小额贷款公司数据、报表。

第二章 公司的设立

第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其名称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企业名称管理的有关规定,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其中行政区划是指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地名。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条件:

(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章程。

(二)小额贷款公司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000万元;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0万元。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上限不得超过2亿元。

(三)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和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及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业务操作规则和风险控制制度。

(五)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必要设施。

(六)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六条 申请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其任职资格除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拟任人应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和不良信用记录。

(二)拟任人或其配偶无数额较大的到期未偿还的负债,或正在从事的高风险投资不能明显超过其家庭财产承受能力。

(三)拟任董事长、副董事长的,应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从事金融工作3年以上,或从事相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其中从事金融工作2年以上);能够运用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判断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了解拟任职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章程以及董事会职责。

(四)拟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应具有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从事金融工作3年以上,或从事相关经济工作5年以上(其中从事金融工作2年以上);拟任人应当了解拟任职务的职责,熟悉拟任职机构的管理框架、盈利模式,熟知拟任职机构的内控制度,具备与拟任职务相适应的风险管理能力。

第七条 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首先向县(市、涉农区)政府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

(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书。内容包括:当地经济、金融发展情况及小额贷款的需求分析,主发起人的经营发展情况,拟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历。

(二)出资人承诺书。出资人应承诺自觉遵守国家、省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规定,遵守公司章程,参与管理并承担风险,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保证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三)出资人协议书。股东之间关于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协议。

(四)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情况。包括机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的情况。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名册,内容包括法人股东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册地址、出资额、股份比例等,自然人股东的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出资额、股份比例等。企业法人股东附经工商年检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自然人股东的简历和身份证复印件。

(五)除自然人以外的出资人,须提供经审计的上两财务会计报告。

(六)小额贷款公司的章程草案,包括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

(七)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八)律师中介机构出具小额贷款公司出资人关联情况的法律意见书。

(九)拟任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申请书。

(十)住所使用证明,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十一)其他相关材料。

第八条 县(市、涉农区)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申请材料应认真初审,拟定申报方案:

(一)县(市、涉农区)政府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请书。

(二)县(市、涉农区)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承担防范与处置责任的承诺书。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申请材料。

第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申报方案由所在县(市、涉农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后,报省政府金融办。

省政府金融办组织资格审查委员会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申请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提交领导小组票决审议。审议通过后,由省政府金融办将票决意见报省政府,根据省政府意见,由省政府金融办出具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筹建的相关文件。

第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设立须经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筹建。省政府金融办应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60日内做出批复意见。

第十二条 筹建期为省政府金融办批复意见签发之日起6个月。未按期完成筹建的,应在筹建期限届满前30日内,向省政府金融办提交延期申请,省政府金融办应自接到延期申请之日起20日内做出答复。筹建延期最长为90日。

筹建人应在筹建期届满前将开业申请提交至省政府金融办;逾期未提交的,筹建批复失效,由省政府金融办收回。

第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开业。省政府金融办自收到筹备组开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筹建情况进行审查,并做出批复意见。

第十四条 筹备组应自省政府金融办批准开业之日起60日内,凭批复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逾期未办理登记的,应报省政府金融办确认原文件的效力。

第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90日内完成开业。未能按期开业的,可在开业期限届满前30日内,向省政府金融办提交延期申请,省政府金融办自接到延期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答复。未在规定期限内开业的,由省政府金融办收回批复文件,通知工商部门依法注销或吊销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开业延长期限不得超过90日。

小额贷款公司应向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领贷款卡。

小额贷款公司登记事项发生改变的,应依法到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其中变更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公司住所、经营期限的,由县(市、涉农区)政府审核并经市政府同意后,报省政府金融办批准。

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后5日内,应向当地公安机关、中国银监会派出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相关资料,并报告省政府金融办。

第三章 股东资格和股权设置

第十六条 企业法人、自然人、其他经济组织可以向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入股,入股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主发起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20%,其他出资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不得低于注册资本总额的5‰,且只能出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第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发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主发起人应当是管理规范、信用优良、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按合并会计报表口径计算,净资产3000万元以上;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近2年连续赢利,且2年累计净利润总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

第十八条 自然人为出资人的,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且无任何犯罪和不良信用记录。

第十九条 其他社会组织为出资人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我省相关规定。

第二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一次足额缴纳;自设立之日起连续2年无重大违规违法经营记录的,可以增资扩股;增资扩股方案由县(市、涉农区)政府审核并经市政府同意后,报省政府金融办批准。

第二十一条 股东持有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份,自取得之日起2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股东转让股份或外部投资者购入小额贷款公司股份,由县(市、涉农区)政府审核并经市政府同意后,报省政府金融办批准。

第四章 经营管理

第二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范围是办理各项小额贷款。

第二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不得向内部或外部集资、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第二十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在坚持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中小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

第二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20%。贷款发放和回收主要通过转账或银行卡等结算渠道,减少现金交易。

第二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第二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明确贷款流程和操作规范。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股东及其关联方发放贷款。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区域经营业务。

第二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按照《会计法》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

第二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的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第三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参照金融企业有关制度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准确划分资产质量,充分计提呆账准备金,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达到100%以上。

第三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定期向省、市金融办、股东及有关部门披露公司的经营情况、重大事项及经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书。省、市金融办有随时掌握公司经营管理及财务信息的权利。

第五章 监管变更终止和风险防范

第三十二条 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督促各级政府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动态监测系统,及时识别、预警和防范风险,指导市、县(市、涉农区)政府处置和防范风险。

市、县(市、涉农区)政府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各市要指定一个部门(金融办或相关部门)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工作,防范本地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各有关部门依据本部门职能和相关法律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管理,确保合规经营。

第三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资金流向进行跟踪监测,并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信贷征信系统。小额贷款公司应定期向信贷征信系统提供借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担保和贷款偿还等业务信息。

第三十四条 银监部门负责指导、协助省、市金融办对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

第三十五条 工商管理部门根据工商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管理,确保合规经营。

第三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接受社会监督,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一经发现,省政府金融办取消其经营资格,工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包括解散和破产两种情况。小额贷款公司可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法宣布公司解散。

小额贷款公司解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小额贷款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

第三十八条 省政府金融办会同工商、银监、人民银行等部门,每年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分类评价,对依法合规经营、无不良信用记录且经营效益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向银监部门推荐改制为村镇银行。

第三十九条 各有关部门依据职能,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做出处罚的,应书面告知省政府金融办。

对于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小额贷款公司,省政府金融办将视情节给予提示、警告、责令停办业务、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处罚,督促其整改;情节特别严重的,省政府金融办取消其经营资格,并通知工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四十条 对存在风险隐患和违规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经督促整改后拒不改正的,可以委托、指定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独立审计,审计结果作为取消经营资格的依据。

第四十一条 省政府金融办会同省工商局、辽宁银监局、大连银监局、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负责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创新、合规经营、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第六章 附则

辽宁省运动会 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辽宁省各网球协会具有3年以上网球运动经历的业余网球运动员男女各10名(见表1)。拍摄每人10次发球,从中选取质量较高的3次发球进行解析。

1.2、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高速摄像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

1.3、主要仪器

JVCGR-DL9800SH高速数码摄像机(日本生产),P4标准配置电脑(WINDOWS7操作系统),运动生物力学解析系统APASSYSTEM2003(美国生产 )。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对象损伤情况

在研究对象中,曾患有肩关节损伤者7名,占总人数35%,其中男性4名,女性3名。在分析中根据损伤情况把研究对象分为患有肩部损伤组(SSH)和未患有肩部损伤组(WSSH)进行对比讨论。

2.2、造成肩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挥击期初大臂作最大加速运动, 肩关节最大用力, 此时SSH与WSSH的大臂姿势角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说明该指标有可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由表2可知,SSH在大臂最大加速前摆时肩的 水平外展 角平均为57.82° , 超出了最 佳运动范 围17.82°,而WSSH此时的平均水平外展角为28.35°,仍在最佳运动范围内,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肩关节最大用力时大臂过度外展是造成肩部损伤的主要直接原因。

(2)肩关节最大用力时影响大臂水平外展程度的因素。

对大臂最大用力时的各关键指标间进行相关分析, 发现搔背末右膝角等五项指标与大臂水平外展角显著相关(见表3)。说明这些指标对大臂水平外展有一定影响。

由表4可知,SSH在发球时搔背期膝髋发力延迟时间明显小于WSSH, 且有负值存在, 说明SSH下肢用力不是由下向上依次传递的,存在力量传递脱节或是用力顺序错乱的情况。SSH为补偿这一不足,进一步加大大臂的外展程度,造成搔背末大臂的过度外展。

由表5可知,SSH与WSSH比较,下肢力量差别不大,但都处于较低水平 (大学生立定跳远优秀成绩男女分别为2.48m、1.87m)SSH的上肢力量较差,表明其肩关节承载负荷的能力较差,也是其为补偿击球效果加大大臂水平外展幅度的另一原因。也是造成业余运动员肩部损伤的主要技术原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造成肩部运动损伤的技术性原因主要包括: 搔背期下肢发力顺序的错乱;搔背末脚离开地面过晚;上下肢力量较差等因素。

3.2、建议

首先,应纠正下肢蹬伸的发力顺序,踝、膝、髋依次蹬伸,使力量由下向上依次传递。

其次,要改善搔背末脚开离地面过晚的技术问题,以保证挥击期整个身体向发球方向的扭转和最大力量击球时正确的人、球关系。

辽宁省运动会 篇8

会议上,省外侨办主任崔德胜作了《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省外事侨务工作新局面》的讲话。

崔德胜主任回顾和总结了2007年全省外事侨务的主要工作,并对2008年的工作作了详尽的安排。

他指出:2008年全省外事侨务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全国侨办主任会议和全省外事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沿海经济带建设,积极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为加速推动我省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此,今年主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省外侨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敏锐性、道德上的纯洁性,增强工作上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多领域、多渠道、全方位推进我省对外交流与合作

精心安排好省、市领导出访工作;筹备并举办东北亚发展与合作论坛;积极开展与日韩的交流与合作;巩固中俄“国家年”活动成果;结合结好周年庆活动深化同美国友好省州关系;扩大我省同欧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同南美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三,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努力为全省经济建设服务

1,积极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各级外侨部门要加大推动对外开放力度,利用领导出访、团组来访和接触国外公司、重点华人华侨等机会,大力宣传推介辽宁省招商引资政策,为省内企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牵线搭桥。

2,进一步推进“五点一线”和中部城市群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利用友城推动“五点一线”对外开放的各项举措,进一步扩大成果。积极引进国外中小企业,加速促进“五点一线”国际产业园区的建设。

3,配合“五点一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今年,省外办将组织一次大型外国驻京记者考察团到“五点一线”进行全面集中的采访宣传活动,帮助扩大对外影响,促进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

4,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对外结好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全省友好关系和渠道优势,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对外友好交往。

四,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努力营造良好的涉外环境

继续做好对朝工作,保持半岛稳定;加强对外国驻沈阳总领馆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在辽的国外非政府组织和外国媒体管理;加强因公出国审批、签证管理工作。

五,以贯彻落实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各项侨务工作

结合贯彻全国侨办主任会议精神,今年我省的侨务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服务全省经济建设,重点做好侨务引智工作。

2,围绕利用好“两个市场”,积极推动“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的实施。

3,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涵养侨务资源,精心培育对我友好的海外侨务力量。

4,认真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总体部署,做好“反独促统”工作。

5,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依法护侨工作。

6,大力开展华文教育工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

六,加强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外侨干部队伍素质

加大对外事侨务工作的研究力度;着力提高外事侨务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全省外侨系统的翻译队伍建设;加强外侨办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上一篇:民警党员年终总结下一篇:国家教育资源网教学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