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共8篇)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篇1
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维护一定的秩序是维护公共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随着社会公共领域的扩大,社会秩序越来越复杂,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就越突出。这要求人们在社会公生活中做要到知荣耻,要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的义务,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
我们都知道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法分子或者是缺少公德的人为了一人私利而给社会的和谐带来不和谐因素。例如潍坊1月23日前后接连发生两起非法加工生产烟花爆竹爆炸案件。每到春节前后,烟花爆竹市场需求旺盛,高额的利润诱使一些不法分子走上了非法加工生产的道路,这些非法生产商心存侥幸,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置百姓生命安危于不顾,与政府部门“玩捉迷藏”,结果酿成人间惨剧。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等对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都有明确的规定,国务院也专门下发过《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该市2004年颁发的《城区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暂行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烟花爆竹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应当严格按照《山东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办理相应的许可证照。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烟花爆竹。但是丰厚的利益是这写商人视法律如无物,最终造成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悲剧。要想让法律法规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紧箍咒”,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健全法制,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落实好责任主管部门,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避免推诿扯皮,从法制层面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其次要加强安全法制意识教育。要切实克服安全法规教育的形式化和任务化,把法制教育纳入单位的目标管理、整体建设规划中,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建立完善的教育监督、激励机制,发挥法规制度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教育引导作用,运用法规制度巩固和增强教育效果,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安全法制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人员的法律素质。第三要严格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下大力综合整治安全生产“执法不严、工作不实”的现象。要注重强化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意识,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解决问题、靠制度运转工作。强化执法主体意识,严格依据安全法律、法规进行治安决策,实施治安行为,处理治安事务,规范安全秩序。第四要建立起全民监管体系,除政府职能部门实施正常的依法监管外,大力拓宽监督渠道,积极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特别在群众监督上,鼓励群众自觉监督安全生产和非法生产,及时反馈信息和举报违法、违纪行为,构筑起安生生产的全民监管体系。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从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的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公共秩序的楷模。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篇2
1.1 公共利益概念的产生及其发展
从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看,对公共利益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古希腊特殊的城邦制度造就了一种“整体国家”,与“整体国家”相联系的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公共利益,被视为一个社会存在所必需的一元的、抽象的价值,并将其当作是城邦追求的最高的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1]其中这种最高的善在现实社会的物化就是公共利益。在“公意”占绝对地位的西方古代社会(如希腊)并没有给个人独立留出余地,也不允许一般个人得到保护;相似的,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国家、家族等集体观念则完全吞没了个人,形成了公益绝对优先于私益的传统。19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不断加深,资产阶级政府提出个人有权追求自我利益和个人自由的基本立场的同时,考虑作为个人自由为条件的公共利益。20世纪以来,西方“法律社会化”的倾向,其实就是法律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平衡和协调。这表明,人们对公共利益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公共利益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因此对其精确界定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各国学者、理论学家对公共利益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争论不一。迄今为止,没有哪位学者能对公共利益做出一个令学界信服的界定。
1.2 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
物权法在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该法律条文的颁布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提供了司法上的依据。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由于对公共利益的内涵认识不充分尤其是对公共利益界定的法律缺失,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目前,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理论界众说纷纭,如有学者认为,判定公共利益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公益性、合理性、正当性、公平性。[2]也有学者认为,确认公共利益应当坚持两个标准:形式标准与实质标准。笔者认为正确判定公共利益应坚持四个标准:社会共享性、法定性、个体性、正当性。
第一,社会共享性。
公共利益是公众利益或者与公众有关的、为公众所公用的利益,是个体利益高度概括化的体现,在“公众”范围内的公用,则具有公共性。在主观上表现为实现该利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公共福利的增长,在客观上表现为具有公共效益性。
第二,法定性。
公共利益的法定性要求公共利益必须由法律规定,由法律明确划定公共利益的边界,且只有在法定条件下,才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加以限制。立法机关以立法的方式来界定公共利益才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行政机关作为法律实施主体,只能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来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权利,通过实施法律的方式来实现法定的公共利益目标。由此,行政机关在做出有关土地征用、征收或者公民财产征用、征收的行政决定时,只能严格依据法律。
第三,个体性。
公共利益不是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或者游离于个人利益之外的不能分解和还原的终极利益,公共利益的真实性和正当性,必须要通过它对所有人利益的保障和促进来证明。公共利益源于个体利益,同时为个体利益的实现服务。能够还原为个人利益的公共利益才是真实的,不存在与个人利益无涉的公共利益。正如罗尔斯所言,“利益,不论是个人的或集体的,最后必须像饥饿或发痒那样,落实到个人,为个人所感到。换句话说,不存在不能落实为个人利益的国家利益或社会的集体利益。” [3]
第四,正当性。
公共利益的正当性主要包括目的正当和程序正当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目的正当,是指在界定公共利益时必须基于正当的目的,不能把政府自身的利益或部门利益混同为公共利益,不能将纯粹的商业目的混同为公共利益,更不能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来肆意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否则,就是目的不正当。所谓程序正当,是指在设定和实施公共利益时,要遵循公开原则,向社会披露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并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众的意见,以保证公共利益的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基础上。
2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认定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土地征收虽然已经通过加大立法力度、细化权利分级等常规手段和一些非常规手段,比如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审批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但这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问题。经分析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征地程序以及征地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现归纳我国征收土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公共利益含义不明确,过于原则化
在我国,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正的《宪法》第十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同时,2004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也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可见,我国土地征收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但何为“公共利益”,无论是《宪法》、《土地管理法》还是《物权法》均未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国家机关就拥有很大的自由度来决定公共利益的涵义。其结果,本来以限制土地征收权为目的的“公共利益”反而成了土地征收权滥用的普遍借口。如在实践中,几乎一切征地项目都搭乘“公共利益”的便车,各种经营性项目用地也都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征收。根据16个省(区、市)国土部门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调查显示,征地项目不仅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工商业、房地产等经营性项目征地占总量的22%,学校、企业用地等也占到13%。东部某省会城市的项目用地中,真正用于公共利益的不到10%,大量的是经营性用地。[4]面对令人担忧的现状,为了有效保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财产权利,有必要对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加以明确。
2.2 现行法律中“公共利益”的规定存在矛盾
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而第10条第2款则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里“征收”的是土地所有权,“征用”的对象是土地使用权。在这样的规定下,农村集体土地如果被征收(用),按照《宪法》第10条第2款的规定,集体土地可以是所有权的转移或使用权的转移。据《宪法》第10条的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如果上述集体土地在被“征用”的情况下,其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那么最终会与“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矛盾。
同样,在《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也有类似矛盾。如《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8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该幅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出让。”第2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上述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由于在我国集体土地不能自由流转,这就限制了农村集体土地的用途,从而产生了矛盾: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农地转用怎么办?不经过征地是违宪,因为转为城市用的农地还是集体所有就违背了“全部城市土地为国有土地”宪法准则;征地也违宪,因为不符合公共利益才可征地的宪法准则。
2.3 “公共利益”缺乏客观标准,实践中土地滥征情况严重
作为享有征收权的政府机关,其征收权的行使,须以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其合法性基础,这是我国《宪法》、《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的;但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使得征收权机关得以随意扩大土地征收的范围。加之公共利益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得政府在进行土地征收时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具有很大的弹性,土地征收权机关以此作为“挡箭牌”,在公共利益的认定上按照其意愿擅自弄权,从而给其利用土地征收进行权钱交易以可乘之机。另外,由于土地征收权行使中公共利益的认定缺乏监督,使得征收机关有机会和可能借助土地征收而牟取利益从而损害农民的利益。就我国土地征收的实际情况看,已经远远超出了公共利益的限制范围,即凡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都实行征收。一项研究表明,某省11个县1992年的200个最大用地项目中,属于公益事业的42项,占21%,属于政府机关的10项,占5%,而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企业148项,占74%,其中房地产项目35项,占18%。[5]
尽管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展改革试点,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进行转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征收的需求,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保护也是有益的,但是,土地征收中过度扩大公共利益的情形依然突出。
2.4 缺乏土地征收目的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土地征收目的规定的审查机制既包括土地征收申请时和批准前有关机关对土地征收目的规定的合法性的事前审查机制,也包括土地征收批准后被征收人认为土地征收目的规定不具有合法性时的事后救济机制。土地征收行为是对他人权利的强制取得,是他人为公共利益需要所作的局部牺牲,被征收人应该享有对于土地征收合法性认定的参与权与知情权,这就是应该在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判定中“保障所有的特别是有关公民的权益的重要法律和事实观点得到充分的考虑和权衡”,[6]以“保护个人免于遭受政府恶意的、武断的、错误的或者反复无常的危险剥夺生命、财产与自由权利的必经程序”,[7]并对政府的公共决策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建立土地征收目的规定的合法性审查机制,既可以督促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征地,也可以通过司法程序的审查使有关土地征收目的规定趋于完善。但我国《土地管理法》仅规定了土地征收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对于被征收人遭遇土地征收目的不合法时如何寻求救济却没有任何规定。一方面,政府非法行使征收权对农民的土地予以剥夺;另一方面,农民却缺少救济的途径,由此引起土地征收矛盾,并可能进一步导致征地矛盾的激化。
3 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认定的路径
3.1 采取折中式立法模式,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因为土地征收是对土地所有权人权益最大的限制与剥夺,所以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了国家征收土地的合法性依据在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公共利益的含义都有不同的定义。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采用了概括式规定,给予行政主体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极易导致行政权的滥用。笔者认为我国应采取概括式与列举式并举的立法模式,明确规定可以动用土地征收权的“公共利益”。
在立法中对公共利益的规定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界定:
1)在现行概括式立法规定的基础上尽可能较全面地列举出属于公共利益范畴的事项,如:①教育、文化、公共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绿化、慈善机构等社会公共事业;②能源、交通、水利、供电、供暖、供水、城市重大公共设施等公共事业和其他市政建设项目;③国家重大经济建设项目,但以具有公益性为限;④国家安全和军事用途事项;⑤政府兴办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等。
2)设立一个兜底性条款,即立法时无法列举或难以列举的其他应属于“公共利益”范畴的事项,如“其他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事项”。
3)设立一个排除性条款,即明确排除哪些事项不属于“公共利益”的范围,如企业从事商业性开发,政府兴建高尔夫球场等商业性目的或者变相商业性目的事项。
3.2 区分公益性用地与商业性用地,严格限制征地范围
笔者建议将《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建设用地”一章划分为“公益性建设用地”和“商业性建设用地”两部分。明确规定只有公益性建设用地才允许通过土地征收获得,将土地征收严格限制在公益性建设用地内。而对于商业性建设用地,笔者认为,不能采取征收土地的方法获得土地使用权,而只能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获得。但是目前,任何单位、个人进行建设需要用地必须先由国家征地,然后再以国家的名义出让给需用地人,而不能由需用地人直接从农村土地相关权利人那里取得非农用地的使用权。这样使农村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土地使用权市场处于封闭状态,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长期不能合法地进入市场。本文建议,应该尽快建立农村集体非农建设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该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将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行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可流动的制度。并且为了保护耕地,应履行严格的登记审批手续,确定允许进入市场流转的非农建设用地的范围,如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等非农用地。其流转形式应该具备与国有土地相同的权能,采取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入股、土地更换等多种形式。
3.3 确立行政机关在土地征收中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土地征收程序应当体现正义性、科学性、公示性,即土地征收程序的设计应当充分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尽可能科学地体现公共利益与土地所有人和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均衡保护观念,应当突出土地征收的公示性,尽可能的避免暗箱操作的可能。考虑到我国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应借鉴其他国家适用正当程序原则的经验,在公共利益的界定中确立正当程序原则,使政府的土地征收行为全面接受正当程序的考验。正当程序原则要求一切权利的行使在剥夺个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时,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具有要求听证的权利。据此,在土地征收中可以建立公民参与机制,使被征收土地所有人和相关权利人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参与决策权等程序性权利得以有效地行使。
3.4 建立土地征收目的的合法性司法审查机制
土地征收目的必须合法,即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征收土地。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原则,亦为我国法律所接受。但这一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却受到了严重扭曲,审批程序中没有征地目的合法性的专项审查,在征地公告中也没有征地目的合法性的专门说明。这样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以及在观念上都淡化了对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这一基本前提的重视,导致一些经营性用地也采用征地方式,从而严重侵害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
完善土地征收目的的合法性审查制度,首先应该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征收审批制度。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土地征收目的合法性的事先审查。然而,仅有事先审查机制还是不足以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的。由此,笔者要强调的是建立土地征收目的不合法时的救济制度,加强征收目的合法性的事后审查,建立司法审查机制,赋予法院对土地征收目的的审查权。被征收人在认为土地征收的目的不合法时,针对土地征收这一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摘要:土地征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前提,这是当前各国在土地征收政策方面的共识。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并未做出明确界定,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公共利益的界定是土地征收制度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公共利益的界定,再结合司法实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厘出公共利益认定存在的缺陷及完善路径,最后又回归到立法层面,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公共利益的界定提出了个人的忠实意见。
关键词: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界定
参考文献
[1]胡建森,刑益精.公共利益概念透析[J].法学,2004(10):34.
[2]袁曙宏.“公共利益”如何界定[N].人民日报,2004-08-11(13).
[3]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57.
[4]邓聿文.中国式的“圈地运动”.(2003-08-31).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0831/0000427673.shtml.
[5]曲福.土地行政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56.
[6]毛雷尔.行政法总论[M].高家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94.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篇3
目前,我国现行的一些防灾抗灾救灾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达到系统化、条框化,完整化的程度,也没有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2013年4月,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多灾多难的四川人又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为四川同胞的不幸沉痛默哀的同时,也看到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法律体系的不足。公共突发事件法律体系和应急机制的缺陷导致了突发性事件责任归属不清、紧急处置程序繁琐、快速反应能力差等问题。所以,确有必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体系进行探究,及时填补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漏洞,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提供依据。
一、我国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正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应急管理制度也已初步建立。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颁布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使得该法成为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基本法,从而使各行各业以及各种领域的单行应急法作为补充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逐步形成。目前,我国现有的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主要由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立法、灾难性事故立法等方面的组成。这些法律制度对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近几年来相继发生的突发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具有显性和隐性的现代社会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用现有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应对多变的突发事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法规之间协调性差
目前,我国现有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比较单一且处于分散状态,主要采用部门法和行政规章。这种立法体系的优点是,对特定的突发事件都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行政应急处理机构,如颁布防洪方面的法律,能做到应对洪涝灾害时有法可依,并由防汛救灾指挥部进行统一指挥操作;颁布防治传染病方面的相关法令,可以及时指导如何应对突发传染病危机,并由防治传染病指挥部进行统一预防诊治;颁布相关消防法令,可以从容应对突发消防问题,并由消防指挥部统一领导;颁布地震灾害方面的相关法令,可以快速有序的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并由抗震减灾指挥部统一管理等。虽然目前的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解决困难,但这些法律法规分别规定了应急行政机构及其权力,这种分散状态导致现行的法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以及具有专业技术的职能部门间无法很好的协调配合,缺乏沟通和协作,只针对自己负责的事项设立法律法规,导致各部门法律法规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各部门法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和相互弥补,使各自的力量不能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利用,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合力与合作,无法形成更有力的整体力量。
2.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
因为有些立法在内容上具有抽象性、原则性、概念性的特点,有些法律只强调了上级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的指导性作用,只强调纵向关系上的统筹与规划,强调应急措施上的实体性规定,强调权力配置,而忽视了下级机关和一些有力的社会组织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忽视横向层面上的配合与协调,忽视对其进行实施程序上的约束,忽视对具体突发事件过程中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价。有些法律的具体内容原则性较强,对于具体实施细则、实施方法阐述不多,过于宽泛,與实际情况相脱节,不易灵活运用,可操作性不强。如在地震灾难发生后,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详细阐述事后恢复重建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救济补偿的标准等。这种只做表面文章而不注重实际执行的法律法规,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3.突发事件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不够
目前,虽然我国有一些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制定了《戒严法》等多部具体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法律,但这些法律只适用于应对某一类公共突发事件,不具有规定限制所有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效力。同时还缺乏有关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重建和恢复工作的法律规定,目前此项工作的开展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还有一些法律法规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国家法律效力没有适当合理的延伸到地方政府的措施中,许多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时,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合地方实际的法规规章,“一刀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制定出的有些法规规章还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因此,我国还需要适时制定用于对突发事件发生后针对其严重后果进行善后处理的法律、法规。
4.突发事件执法体系责权规定不明确
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的行政责权,现有的法律规定的不够详尽。缺乏对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特殊职责和特殊权力的明确规定,缺乏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具体执行机构的具体职责和具体的执行权利范围的明确规定,这种法律法规体系可能会造成紧急状态下权利的扩张、滥用。这样不仅不利于国家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组织和运用,还不利于及时准确的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可能会加长消除危险,度过危机的时间。由于法律法规中责权规定的不明确,容易造成政府在行使应急权力时,超出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授权的范围,凌驾于法律之上,还容易造成政府在紧急状态下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失职、不作为和相互推脱的情况出现。
nlc202309021854
5.突发事件法律执行过程不够规范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其法律执行过程不够规范,缺乏对于整个过程的监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执行不到位,包括突发事件法律执行程序的步骤、执行的方式方法、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等。例如,在突发事件法律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在这种紧急状态下,公民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例如对私有财产的征用,在紧急状态解除后,这些征用的私有财产和对这些财产造成的不法侵害是否都得到的公平的补偿,对于那些得不到公平补偿的公民,是否能够得到国家赔偿,这种救济程序是否繁琐拖沓。缺乏对民间自发的救援的法律规范,这种自发无序的救援行动,会造成政府的救援工作的延误,对政府在最快的时间内开展救援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救援资金的运用也存在执行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健全的突发事件法律体系是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要求、执行依据,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完善的突发事件法律体系是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有力的保障,应急行动有理有据、有力有序、责权明确、执行规范、协调联动。
1.系统整合突发公共事件现有法律资源
随着《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定颁布,表明了我国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中有了最基本最具有指导作用的首要法律,使政府部门在开展救援工作时有了统一的执行纲领。同时还要系统地整合突发公共事件现有法律资源,打破各级部门和地方利益的局限性,对原有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修正,对原有法律法规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对与《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冲突的部分进行删减和更新。
2.形成科学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法律。制定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对应且配套的,涵盖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法律法规。当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就需要根据不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应对的方式方法在法律法规作出中明确规定。完善突发事件法律中关于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具体的职责和权力的范围,防止其处理紧急事件时失职、推诿、不作为,防止紧急权利超出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授权范围和非法使用。
3.赋予突发公共事件执法部门更充分的权力
在保证应急措施顺利的实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保护的情况下,通过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来对政府可以行使紧急状态下特殊权力的条件、时效等给予明确的规定。还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政府在突发的紧急状态下所享有哪些权限比非紧急状态获得更多的具体的强制性的应急权利,以及明确执行范围和实施时的附加条件。例如,在那些与紧急措施相冲突的公民权利则应受到适当的限制,如人身自由权、刑事诉讼中的一些诉讼权、住宅不受侵犯权、游行示威权、居住和迁徙自由权等,这些权利在紧急状态下只有加以限制或中止,才不会对有关机关紧急权力的行使造成影响和阻碍。
4.增强应急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
在突发事件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法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法律能否顺利准确的实施,发挥其法律效力。突发事件应急的实际工作证明了,以法律体系为主的应急制度才是最有效的。原有的一些内容原则化、执行步骤繁琐、过程不明确的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用于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突发公共事件。因此,在未来突发事件法律体系的建设中,我们要注重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统一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急的具体程序和实施细则,加强各级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的横向与纵向的协调配合。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仔细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特点,从中寻找出事件发生规律。针对突发事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制定与其想适应的法律制度。当不同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应急处理法律依据。
5.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违法责任的追究力度
在突发事件法律执行过程中,政府可能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法律授权,这里包括一些強制执行的行政措施,有甚时还会逾越一定的法律约束,限制到公民一部分的合法权利。如果这些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不仅会侵犯公民的基本权益,还会给一些不法份子以可乘之机。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应当成立专门的行政部门或应急处理监督小组,由其对政府应急权力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着重对应急权力执行的具体环节进行监管。明令禁止政府行政机关在应急过程中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的非法侵害。依法加强问责制度的建立,完善与问责制度的相配套的法律依据、各项执行程序,依法保障在责任面前人人平等。做好信息的公开,让所有公民都参与到问责工作中来,更好的推动问责制度的实施。
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应该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相适应,要随着突发性事件的发展趋势而改变。进步是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必须完善应急法律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把经验总结成法律经验,汇总成体系。真正的做到遇到突发状况不慌不乱,按照应急预案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法律体系方面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道路,一条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作者单位: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篇4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核一向为考试重点,所占分值30%-40%。那么如何备考好这部分知识成为了头等大事。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市场管理法。
1.反垄断法律制度
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垄断类型:行业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
违反垄断法的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三种类型。
2.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方要包括经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形式。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篇5
二、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贯彻政企分开和公平、公正的原则。答案:对
2.电信资费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答案:对
3.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电信网码号等电信资源是无偿使用的。答案:错(有偿使用)
4.电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调查所得资料中涉及当事人隐私、商业秘密等事项有保密义务。答案:对
5.由于电信业务经营者检修线路、设备搬迁、工程割接、网络及软件升级等可预见的原因,影响或可能影响用户使用的,应提前48小时通告所涉及的用户。答案:错(72小时)
13.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双倍赔偿的权利。
答案:错(仅有销售者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才有双倍求偿的权利)
14.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只能向产品的生产者索赔。答案:错(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17.经营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受到行政处罚,如果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答案:错(15日)
18.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答案:对
19.试用期并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答案:错(包含)
23.用人单位可以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答案:错(不可以)
24.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不超过3个月的试用期。答案:错(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25.在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受到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
答案:错(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能认定工伤)
57.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员工自己承担侵权责任。答案:错(此种情况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58.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劳务派遣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工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答案:错(此种情况由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补充责任。)59.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答案:对
60.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答案:对
61.甲向乙转让一房屋,双方签订合同之日起,该房屋的所有权即发生变更。答案:错(不动产转让以登记为准)
62.动产物权的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法律效力,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答案:对
63.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答案:对
64.抵押权是债权人因担保债权,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移交的财产,并可就其卖得的价金优先接受清偿的权利。答案:错(此为质权的描述)
65.质权是债权人对已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在未清偿前加以留置作为担保的权利。答案:错(此为留置权的描述)
66.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被代理人因此而受到损失的,可以向无权代理人追偿。答案:对
67.法人不享有任何人身权。
答案:错(法人享有的人身权包括: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待确认修改?)68.机动车的物权变动,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答案:对
69.根据《电信条例》,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实行政府定价; 答案:错(此种情况应为市场调节价)
70.根据《电信条例》,制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电信业务资费标准,可以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电信业务经营者、电信用户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意见。答案:错(此种情况必须听证)
71.政府定价的重要的电信业务资费标准,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经征求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答案:对
三、单项选择题
3.对于用户关于电信服务方面的投诉,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在接到用户投诉之日起几日内答复用户? A.15日 B.30日 C.1个月 D.3个月 答案:A 4.根据《电信条例》规定,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电信资费实行的定价方式是: A.政府定价 B.政府指导价 C.市场调节价
D.政府定价和企业定价相结合 答案:C 6.由于电信业务经营者检修线路、设备搬迁、工程割接、网络及软件升级等可预见的原因,影响或可能影响用户使用的,应提前多少小时通告所涉及的用户?
A.24 B.36 C.72 D.12 答案:C 9.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用户暂停或停止服务时,应在几小时前通知用户? A.12 B.24 C.36 D.72 答案:B 12.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A.1 B.3 C.6 D.12 答案:A 15.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几年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5 B.10 C.15 D.20 答案:B 23.著作权包括著作财产权和著作: A.署名权 B.出版权 C.人身权
D.传播权 答案:C 27.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多少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方可解除合同? A.10 B.20 C.30 D.60 答案:C 28.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多少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劳动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A.30 B.40 C.50 D.60 答案:A 29.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
A.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劳务派遣合同 答案:B 30.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几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10 B.30 C.60 D.3 答案:D
31.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后,在几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A.3 B.6 C.5 D.12 答案:B 32.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 起几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A.15 B.20 C.30 D.10 答案:A 33.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或者退货,保修期内几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B 34.消费者协会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A.行政机关 B.行业协会 C.社会团体 D.群众组织 答案:C
四、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国家对以下哪些设备或产品实行进网许可制度? A.电信终端设备 B.无线电电信设备 C.互联网浏览器 D.网间互联设备 E.笔记本电脑 答案:ABD 4.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A.知悉真情权 B.自由退货权 C.公平交易权 D.自主选择权 E.免费试用权 答案:ACD 6.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限制竞争行为和妨碍竞争行为。其中妨碍竞争行为包括: A.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 B.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C.进行商业上的贿赂 D.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E.进行虚假广告宣传 答案:ACE 7.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 A.购物权 B.取得劳动报酬权 C.旅游权 D.休息休假权
E.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答案:BDE
15.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A.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B.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 C.有其他违法的行为
D.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E.故意提供虚假情况 答案:ABDE 18.著作权的人身权包括: 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E.信息网络传播权 答案:ABCD 23.下列合同中的哪些免责条款无效? A.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B.减轻己方赔偿责任的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篇6
1、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2、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3、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行(定期定点检定)。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为国家法定计量鉴定机构。
22、等级评定,现场评审得分(≥85分),予以通过,需整改的应报送书面整改。
23、现场评审得分<80分,不予通过,评定结束,(满6个月)可重新申报。
24、机构换证复核细则: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相关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记入试验检测机构当年信用评价。
25、申请换证复核的试验检测机构在等级证书有效期内多开展的试验检测参数应覆盖批准的所有试验检测项目,且不少于批准参数的(70%)。
5、仲裁检定是指:用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所进行的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
6、地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7、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8、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检测机构等级分为公路工程和水运工程专业,公路工程专业分为(综合类和专项类)。
9、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有效期5年。
10、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机构负责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到原发证质监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11、试验检测机构停业时,应自停业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发证质监机构办理《等级证书》注销手续。
12、取得等级证书的试验检测机构,可设立工地临时试验室,承担相应公路水运工程的试验检测业务,并对其试验检测结果承担责任。
13、试验检测机构自被注销等级证书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14、试验检测机构增项申请,必须以(检测项目)为单位。
15、现场评审:通过对申请人完成试验检测项目的实际能力、检测机构申报材料与实际状况的符合性、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转等情况的全面核查。
16、现场评审所抽查的试验检测项目,原则上应当覆盖申请人所申请的试验检测各大项目。抽取的具体参数应当通过(抽签)决定。
17、质检机构依据《现场评审报告》及(检测机构等级标准)对申请人进行等级评定。
18、申请增项,增项数量应不超过本等级检测项目数量的50%。
19、同一检测机构申请多项等级时,同一人持的多个专业检测资格证书,可在不同的检测等级申报中使用,但不得超过(2次)。
20、等级标准设置了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参数,对于非强制性参数和设备,检测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配置,但不得少于(非强制性参数总量的80%)。
21、等级评定要求,试验检测机构场地可以租赁,但租期应满足(≥5年)。
26、换证复核不合格的,质监机构应责令其在6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期内(不得)承担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业务。
27、申请换证复核的试验检测机构提交申请材料中包括:试验检测业绩一览表及证明材料,(工地试验室开展的项)目可作为试验检测业绩。
28、超出等级能力范围开展业务,但在经计量认证通过的参数范围内,出具的检测报告加盖交通试验检测专用标识章的,在信用评价时应(扣分)。
29、信用评价办法,评价周期内累计扣分分值(大于或等于20分,小于40分的),试验检测人员信用等级为信用较差。
30、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机构,应取得(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
31、工地试验室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应加盖工地试验室印章,印章基本信息:(建设项目标段名称+工地试验室)。
32、工地试验室应按照(母体试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
33、对于签发的涉及结构安全的产品或试验检测项目不合格报告,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应在(2个工作日内)报送试验检测委托方,抄送项目质量监督机构。
34、公路水运助理试验检测师考试科目设:公共基础和专业科目。
35、助理检师、检师考试成绩均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
36、继续教育:每个周期内接受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学时。
1、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2、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不是所有。
3、组织量值传递可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经济合理,就近进行”
4、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检定证件。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人员,由其主管部门考核发证。
5、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6、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
7、试验检测活动应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
8、检测机构可以同时申请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等级。
9、依据合同承担的业务,不得转包、违规分包,但可以按规定分包。
10、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当由试验检测工程师担任,报告应由检师审核、签发。
11、对于实际能力已达不到等级证书能力等级的检测机构,质监机构应先给与整改期限。
12、重新评定的等级低于原来评定等级的,检测机构(1年内)不得申报升级。
13、检测机构在同一项目标段中,不得同时接受业主、监理方的委托。
14、违反《管理办法》规定(出具虚假数据、报告行为)被注销考试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2年内不得再参加考试。
15、模拟报告应是对真实样品按照规范标准检测所得结果的报告,与业绩报告差异只是缺少资质印章。
模拟报告vs业绩报告:资质印章
16、检测机构所申请的等级属于省局(站)评定范围,但申报的试验检测项目有属于部质监局评定范围的,对该项目的评审省局(站)应当报请部质监局同意,评审专家从(质监总站)专家库中抽取。
17、《等级证书》遗失或污损的,应向原发证质检机构申请补发。
18、(1)取得《等级证书》,(2)同时按照《计量法》要求经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机构,可向社会提供试验检测服务。
注:仅仅取得《等级证书》,在注明的范围内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可作为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的依据。
19、等级评定不针对个人,针对申请机构,是通过现场操作考核,评定申请人所具有的实际试验检测能力。
20、等级评定,对于有模拟报告而无业绩的项目,检测机构应提交比对试验报告。
21、等级评定现场评审,应对基桩项目所有操作人员加强现场操作考核,并在证书上确认。
22、等级标准:综合乙级质量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职称、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及5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
23、等级标准:强制性要求的检测参数和仪器,少一项视为不通过。
24、未按规定期限申请换证核查的,其等级证书到期失效。
25、换证核查得分<85分,复核结果为不合格,质检机构应责令其在6个月内进行整改。
26、换证核查得分>85分,复核结果为合格,予以换发新的《等级证书》,有效期5年。
27、信用评价范围包含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和工程质量鉴定、验收、评定(检验)、监测及第三方试验检测业务。
28、信用评价的对象:所有的具有等级证书的试验检测机构和持证的试验检测人员。
29、出借或借用等级证书承揽业务的,直接确定为D级。
30、母体试验室具备资质,但授权的工地试验室未备案开展检测业务,属于工地试验室的失信行为。
31、工地实验室信用评价得分<70分,对其授权负责人(工地试验室负责人)处理。
32、交通运输部负责试验检测工程师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甲级;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助理试验检测师和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乙、丙级。
33、满足资质要求的母体试验室可对外承揽试验检测业务,但工地试验室不可以。
34、工地试验室被授权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或试验检测持证人员进行变更的,应当由母体试验检测机构报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向项目质监机构备案。
35、工地试验室实行授权负责人责任制。注意授权负责人必须是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委派的正式聘用人员,且须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36、工地实验室信用评价得分≤70分,说明其授权负责人工作不利,应给予处理。
37、母体检测机构授权: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由母体检测机构授权,代表母体检测机构在工地现场从事工地试验室管理。
38、所有试验检测人员均应持证上岗,并在母体试验室备案,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工地试验室。
39、试验检测人员只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可以兼职设备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及资料管理员,可以不配备专职人员。
40、准入类职业资格,具有行政许可性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置;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不具有行政许可性质,是面向社会提供的人才评价服务。
41、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分为:助理试验检测师和试验检测师2个级别。
42、通过公路水运助理检师和检师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表明已具备从事公里水运试验检测专业相应级别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能力。
43、对违反考试工作纪律和有关规定的人员,按照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处理。
44、根据《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相关规定,让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当次全部考试成绩无效,2年内不得再次参加考试。
45、试验检测人员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行为的,取消其本周期内已取得的继续教育记录,并纳入诚信记录。
1、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认证内容包括:
(1)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性能;
(2)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3)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可靠。
2、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1)试验室所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2)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3、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检测任务。授权形式包括:
(1)授权专业性或区域性计量检定机构作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2)授权有关的技术机构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3)授权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其内部使用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执行强制检定;
(4)授权有关的技术机构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
5、计量法中所指的“公正数据”应具有真实、合法、科学、可溯源性。
6、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7、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所建立的本部门各项最高计量标准,须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主持考核”是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经授权的有关技术机构负责进行考核。
8、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9、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10、强制性标准:
(1)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2)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3)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标准;(4)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
11、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商品混凝土、施工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12、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13、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
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 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4、公路水运工程检测机构等级,是依据:
检测机构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水平;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检测人员的配备情况;试验检测环境。
等基本条件对检测机构进行的能力划分。
15、省质监局(站)负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综合类乙级、丙级。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材料类乙级、丙级;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结构类乙级(不设丙级)。
16、检测机构可申报上一等级的评定条件是:(时间、业绩)被评为乙级、丙级须满1年;具有相应的试验检测业绩。
17、公路水运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大型水运工程项目和高速公路项目验收的质量鉴定检测,质监机构应当委托通过计量认证、具有甲级资质、相应专项能力的检测机构承担。
18、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分为:受理、初审、现场评审。
19、申请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应向所在地省质监站提交材料:
《...等级评定申请书》;申请人法人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通过计量认证的,应当提交计量认证证书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检测人员考试合格证书和聘任用关系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所申报试验检测项目的典型报告(包括模拟报告)及业绩证明;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0、试验检测机构的重要变更是指: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地址、法定代表人、机构名称等。
21、《...等级评定申请书》和《等级证书》由部质监局统一规定格式。
等级证书应当注明检测机构从事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的:专业、类别、等级、项目范围。
22、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档案制度,保证:
档案齐备、内容详尽、原始记录和试验检测报告内容必须清晰、完整、规范。
23、检测机构等级评定现场操作考核工作要点包括:(1)提问考核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试验检测知识(2)观察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
(3)随机抽查试验检测人员相关试验检测知识(4)审查提交的现场操作项目报告
(5)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检测项目的所有操作人员加强现场操作考核,并在证书上确认
24、同一检测机构申请多项等级时:
(1)同一人所持的多个专业检测资格证书,可在不同的检测等级申报中使用,但不得超过2次;(2)不同等级的专业重叠部分检测用房可共用;(3)不同等级专业重叠部分的仪器设备可交叉使用。
25、申请等级评定程序:(1)向省站提交申请材料;
(2)质监机构对受理的申请材料初审,合格的进入现场评审阶段;(3)评审组由质监机构组建,评审工作由评审组负责,评审组组长负责主持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过程中,质监机构可派人员进行过程监督。
26、等级评定现场评审,现场总体考察内容包括:
(1)试验室面积、总体布局、环境、设备管理状况等情况;(2)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
(3)对环境、安全防护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4)观察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过程,是否完整、规范、熟练。
27、等级评定现场评审,档案材料组检查内容(档案和内页资料的查阅考核申请人的业绩、检测能力、管理的规范性和人员资格等情况)
(1)人员职称证书、检测资格证书,人员配置是否满足要求;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人是否具备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
(2)机构是否为所有持证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且办理三险。
(3)所有强制性试验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或模拟检测报告是否齐全,抽查不少于10%的强制性项目和5%的非强制性项目检测报告的正确性、科学性、规范性。对有模拟报告而无业绩的项目,检测机构应提交比对试验报告或由现场评审专家组织比对试验进行确认。(4)试验检测项目适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是否齐全且现行有效。(5)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是否齐全、合理、运转有效。(6)收样、留样、盲样运转记录是否齐全、合理。
仪器设备管理档案检查由硬件环境组考核;操作人员的检测证书,确定是否为所申报的人员由技术考核组负责。
28、等级评定现场评审,对仪器设备管理状况检查:
(1)逐一核查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检定/校准证书;(2)核查有疑问仪器设备的购货凭证;
(3)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具有所有权,不得租赁;(4)购货凭证:购货发票和合同原件。
29、试验检测用房面积:样品室、资料室、养护室。不包括办公室。30、公路工程综合乙级检测机构,对技术负责人的强制性要求:
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持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及5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前两项为强制性要求。
31、公路工程综合乙级检测机构,申请换证复核基本条件:(1)试验检测人员、设备、环境满足相应等级标准要求;(2)上信用等级B级以上
(3)等级证书有效期内信用等级为C级次数不超过1次
(4)等级证书有效期内所开展的试验检测参数应覆盖所有试验检测项目,且不少于批准参数的70%。
32、换证复核采用:专家现场核查和书面审查两种形式。
33、换证复核:是指试验检测等级证书有效期满,根据试验检测机构申请,由原发证机构对其:所持有证书等级标准的符合程度是以最新公布的等级标准为准;业绩及信用情况;是否持续具有相应试验检测等级能力。
34、信用评价对象:(机构、人员)(1)持有检师、助理检师证书的从业人员;(2)取得等级证书的机构。
35、机构的信用评价:母体试验室对外派工地试验室有连带责任;外派工地试验室数量越多,其母体试验室信用评价风险越大。
机构的信用评价综合得分计算公式:W=W’(1-r)+r/n*∑W’’
36、人员被列入信用评价黑名单情况:
(1)伪造证书上岗;(2)被确定为信用很差;(3)连续2年信用等级被评为信用较差的。
37、人员失信行为:
同时受聘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试验检测机构; 出借试验检测人员资格证书的;
利用工作之便推销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 在试验检测活动中被司法部门认定构成犯罪的。
38、人员信用评价扣分依据: 项目业主掌握不良信用信息;
质监机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 投诉举报查实的违规行为;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报中的违规行为。
39、机构信用评分对应的信用等级分别为:5级 AA级,信用评分>95,信用好;A级,85<信用评分≤95,信用较好; B级,70<信用评分≤85,信用一般;C级,60<信用评分≤70,信用较差; D级,信用评分≤60,信用很差。40、机构信用评价:直接评为D级 出借、借用等级证书承揽业务; 出具虚假数据报告并造成质量标准降低;
所设立的工地试验室及现场检测项目得分为0分的; 以弄虚作假或其他违法形式骗取等级证书或承接业务的。
41、虚假数据报告情况:
报告中,数据、结论与原始记录严重不一致; 多组试验时,数据明显雷同;
在记录反映的时间段内,不可能完成相应的工作量; 为满足检测频率而编造数据报告的。
42、信用评价标准,工地试验室失信行为: 超授权范围开展业务; 未经母体机构有效授权;
未按规定或合同配备相应条件的试验检测人员或擅自变更试验检测人员; 授权负责人不是母体机构派出人员的。
43、工地试验室失信行为: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信息及数据记录不全; 试验检测结论不准确; 试验检测报告漏盖章;
试验检测频率不满足合同要求。
44、对技术或质量负责人处理:
评价期间内,试验检测人员持证数量达不到相应等级要求,强制性试验检测设备不满足等级标准要求。
45、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
质量管理精细化;检测工作规范化;硬件建设标准化;数据报告信息化。
46、母体检测机构应在其等级证书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对工地试验室进行授权,授权内容:工地试验室可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授权负责人;授权工地试验室的公章;授权期限等。
47、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信用等级被评为信用较差的,2年内不能担任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信用等级被评为信用很差的,5年内不能担任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
48、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环境包括所设立的养护室、样品室、留样室等应满足试验检测规程要求
和试验检测工作需要。
49、工地试验室:
应执行母体试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建立完整的试验检测人员档案、仪器设备管理档案和试验检测业务档案;
做到试验检测台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试验检测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报告相互对应。试验检测报告签字人必须是持证的试验检测人员。
50、工地试验室的(空间和面积)应满足试验检测工作和和环境条件要求。对有温度、湿度条件要求的功能室,必要时可进行(吊顶处理),以便降低有效高度、提高保温保湿效果。
51、工地试验室应加强外委试验管理,外委试验: 工地试验室应对外委试验结果进行确认; 外委试验取样、送样过程应进行见证;
超出母体检测机构授权范围的试验检测项目和参数应进行外委; 外委试验应向项目建设单位报备。
52、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包括:
道路工程、桥梁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水运结构与地基、水运材料、机电工程。
53、取得助理检师资格证具备的职业能力:
了解公路水运工程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熟悉试验检测管理的规定和试验室管理体系知识;
熟悉主要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掌握相关的试验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
54、取得检师资格证具备的职业能力:
熟悉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掌握试验室管理体系知识和所从事试验检测专业方向的试验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
具有较强的试验检测专业能力,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试验检测工作和解决突发问题;
熟练编制试验检测方案、组织实施试验检测活动、进行试验检测数据分析、编制和审核试验检测报告;
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篇7
一、峨边县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自从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提出了“Public Goods”一词, 随即被人们广泛使用, 国内将此译为“公共产品”。按照保罗·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 都能使社会每一个成员获益的产品;同时, 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 都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因此, 一般把公共设施建设等视为公共产品。问题在于这种非营利性或公益性的产品由谁来提供和负担, 在我国现阶段, 其主要只能由各级政府来承担。近年来, 我国政府职能正发生着重大转变, 也即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为中心, 峨边县政府也是如此, 但却面临着较大困难。2009年,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全年用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 其中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投入1.5528亿元, 完成计划1.2亿元的129.4%, 占总投资的9.59%。为解决资金缺口, 峨边县政府加大基础设施融资力度, 组建交通融资公司, 投入0.9464亿元, 建设县际、县通乡公路83.7公里, 占总投资的5.84%;建成通村公路162公里, 完成通村公路投资0.36亿元, 占总投资的2.22%。同时, 加快重点建设, 启动峨轸路、峨沐路、峨马路等七条公路的建设;加快建设峨边火车站、黑竹沟景区客运站以及大渡河二桥的建设;建成农村客运站3个、客运招呼站26个、码头1个, 安装道路波型护栏16.786公里。
在通信事业方面, 峨边全县建立了15个电信业务专营店, 完善了政企、域区、农村3个自有渠道, 形成了以电信E家和商务领航为统领的固定通信网络。截止2009年年底, 移动通信全县共建营业网点21家, 乡镇100%覆盖;村级便民店64家, 覆盖50%, 全面加强了手机通讯事业的发展。同时, 全县大力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 全县2009年新增用户200户;加强广播站的建设和维护, 完成1个乡镇广播站和7个村广播室的标准化建设。
在医疗方面, 2009年, 全县县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3000万元, 主要用于县医院整体迁建工程, 乡村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000余万元, 村医疗卫生室总投资380万元, 总共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3个, 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保健院1个、诊所和医务室10个、卫生监督所1个。现全县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为20.02个, 全县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35.61人, 农村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6.62人。在新农合医疗实施过程中, 全县101165人参保, 参保率达到85.9%, 人均报销医疗费达到153元。在农村, 实行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项目, 对770人进行了33.8万元的补助;同时, 妇女病普查人数达到16438人, 完成对3.09万名儿童免疫接种任务。
在义务教育方面, 2009年, 全县在教育设施上完成总投资1600万元, 约占全年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全县小学合并为69所, 在校学生11947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全县普通中学14所, 在校学生8116人。全县教师队伍中, 小学专任教师872人, 中学专任教师528人。同时, 全县还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学杂费人数19485人, 共计免除877万元;免费为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9485人提供教科书, 免费金额185万元。设立寄宿制学校18所, 寄宿制学生5149人, 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共计337万元。
在社会保障方面, 峨边县统筹社会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9000人, 达到11.43%。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65元提高到200元, 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升到900元, 新建养老院4所, 新增床位228张,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4%。实施住房保障, 启动川南棚户区一期住房改造330户;修建廉租房70套, 发放240户廉租房住房补贴23万元, 完成农村特困群众危房减灾安居工程70户, 实施少数民族贫困户住房解困200户。
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 全县大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 着力构建政务公开长效机制, 切实加强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务服务中心、“阳光政务”和档案资料查询五大载体建设。全县深化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减少行政审批项目15项, 超时默认44项, 并联审批11项。全县强化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 2009年, 全县全年办结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15606件。针对2008年“5·12”灾后重建, 加固维修165户城镇住房, 兑现补助资金77.5万元;完成4219户农房重建验收, 兑现补助金7959.8万元。对当年“6·28”特大洪涝灾害, 全县投入200余万元, 当日恢复供电, 三日恢复供水设施;投入1163万元, 抢修省道306线和县道149线道路980米, 修复新林路、峨沙路、毛杨路等道路60公里;投入500万元, 全面恢复爱心桥、滨河路护栏、排水排污管道等市政设施, 推进中学坝、体育馆受损提防重建。
二、峨边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1.自然环境障碍
峨边县地处攀西高原的临界地带, 地形多以山地为主, 且彼此间海拔差距大, 平地较少, 山地间的岩层坚硬, 不宜开凿。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存在投入成本高、资源消耗大、施工困难多等问题, 特别是道路修建和光纤、电缆架设。同时, 地处亚热带雨林地带的峨边, 夏天雨水较多, 山地间落差大, 表面岩层松动等, 容易形成洪灾、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阻挠和破坏公共产品设施, 且峨边县幅员广阔, 但人口稀少分散, 道路多在山地之间回旋, 路面较窄, 公共产品提供成本高, 公共服务提供难度大。
2.资金矛盾突出
峨边县虽属少数民族自治县, 拥有比一些其他县域较多的上一级的财政支持, 但公共产品的投入仍显不足。从调研数据看, 全县公共产品投入数额所占当地财政比例不高。笔者认为, 峨边县基本上代表了西部欠发达县域地区的普遍情况, 由于贫穷, 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 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 在公共产品的建设中, 因资金的短缺而导致公共产品的建设不到位, 建设质量达不到要求, 一些工程可能根本无法开工。如峨边县“五保户”服务、基层医疗服务等缺口较大;乡村小学教师普遍专业水平不足、乡级通村公路质量水平低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同时, 资金的短缺也将导致其他公共服务方面质量下降。此外, 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级政府, 没有资金收入来源, 其支出完全靠上级的拨付, 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3.公共产品供应失衡
峨边县公共产品的供应不管是在各项公共产品之间, 还是就单项公共产品内部的城乡供应之间, 都存在着供应的不平衡问题。就各项公共产品之间, 峨边县公共产品供应关系存在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 其他公共产品的供应得不到满足, 造成其他公共产品的供给看似能满足其基本要求, 但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各项公共产品内部供应之间, 大部分都集中在县城, 农村中所占比例甚少, 尤其是医疗和教育方面。由此就出现了农村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城里的比例相差甚远, 造成农村较富裕人口能到县城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难以平衡。
4.公共产品供应模式欠灵活
峨边县公共产品一般按照上级指示供给, 但上级往往“一刀切”, 所有乡镇“一碗水端平”, 专款专用, 没有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致使地方公共产品的供应被动, 地方基层政府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就导致基层政府按照上级要求修建相配套的公共产品设施, 但这些公共产品不能被充分的利用, 产生供给浪费。如峨边县宜平乡司法所单独建在乡政府院内, 但调解员有办公室, 就地调解, 使司法所空置;在乡村学校, 特别是不发达山区乡一级中学学生不足, 学校“空城化”问题较严重。基层政府各自为政, 组织本区域的公共产品供给, 并没有将公共产品设施充分利用。同时, 由于乡级政府的待遇较差, 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去, 从而导致这些公共产品服务管理上成为问题。
5.公共产品供应组织管理不足
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 缺乏组织相应的专业人员配套。譬如, 就峨边县宜坪乡而言, 在卫生人员的配置上, 基本为不脱产的医生, 无专职行政管理人员;教室修建好无人使用, 教师基本实行半农化的工作制, 在上课的同时还得耕种, 大大降低教师的专业性。同时, 学校无足够的学生, 一方面是由于好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外面好的学校就读, 另一方面则是当地个别村民有传统思想, 重男轻女, 在教育上没有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县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几点法律思考
第一, 自古以来, “郡县治, 天下安”已是人们共识的道理。县域改革, 实则已成为下一步我国改革的关键点。近年来, 县域社会冲突严重, 基层矛盾突出。2008年至2009年, 贵州瓮安、云南孟连、湖北石首等地相继发生群体性事件。贵州省在总结瓮安事件教训时, 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就包括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征地拆迁等问题, 这其中则包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矛盾。因此, 提高各级政府, 特别是县级及以下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实属首要。要实行政府理念的转变, 将其重心从经济建设转变到公共服务中来, 实现“权为民所赋”的内涵, 其核心是树立法治意识。
第二,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建成,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治国方略, 但“徒法不能自行”, 需各有关部门依法办事。对于县级政府来说, 依法行政是解决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的关键。“风, 起于青萍之末”, 由于改革尚在进行之中, 贫富差距增大, 就业压力依然, 解决民生问题迫在眉睫。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需完善, 特别是要加强和完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说政府重心在经济建设上主要依托和关注大、中城市的话, 那么职能转向保障民生上应该主要依托和关注县级城镇及农村。从峨边县的现状可以看出, 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上, 与大中城市相比, 差距不小, 尽管原因较复杂, 但从依法行政的高度来看,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执法主体和大中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距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 我国发展的目的是追求社会公平, 但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社会分工的存在, 完全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市场经济中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限于经济发展阶段, 广大民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政府提供所需之不足的问题已成为突出矛盾, 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譬如, 提高工资, 就会使企业成本增加, 其商品在社会竞争中则处于不利地位, 有可能会破产倒闭, 这又和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就业形成矛盾。又如, 图书馆和文化设施等公共产品的利用率往往需要在人口密集的地方, 但广大农村则地域辽阔、人口分散, 易造成浪费, 因而绝对的平均主义和不顾客观要求皆是有害的。解决此类矛盾, 只能依照法律法规, 而法律法规则要依据“保基础、广覆盖”的原则来制定。只有依法行政, 依法办事, 才能防止一届领导一套办法的“拍脑袋”传统作法, 才不会由于政策朝令夕改而造成社会矛盾。
第四, 要加强基层政府的执法能力, 关键是要有人才。通过对峨边县及下属宜坪乡的调研, 笔者发现乡一级政府的管理人才是不足的, 这种情况下公共服务是难以到位的。要从法律上形成机制, 提供相应的政治、生活条件, 鼓励优秀的大学生到乡镇政府工作, 形成制度和潮流, 使公共服务普遍到位, 使政府职能转变加快, 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落实到基层。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 关键在于“县政改革”, 重心在完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要点在于法治。只有这样, 我国和谐社会的目标方能够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公共应急法律如何加强功效 篇8
“由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刚刚制定通过,现在修改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国务院参事、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教授在“2008年南方雪灾与我国公共应急法律体系的完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各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具体应急实施办法时,应在充分吸取此次抗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为全面、科学、具体、有效的应急法案来,从而及时弥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内在不足。
在今年年初我国南方近19个省市所遭遇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颁布实施刚刚3个月之久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这其中也充分暴露出了我国公共应急法律制度存在的一些内在问题。闪淳昌教授认为,机制上的条块关系、块块关系协调配合不够,各方信息相对不对称,一些地方政府的防灾抗灾能力相对较弱,与公众的沟通机制存在缺失,一些应急预案操作性普遍不强,全民防灾抗灾以及自救互救的意识还相当薄弱等问题亟需解决。
“应急法总的原则很好,但在具体规定中存在两个‘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导致执行不力”。国家电网公司法律总顾问吕振勇解释道,两个“一头重一头轻”就是政府规定过重、政府责任过轻,政府权力过重、企业集团临时处置权规定过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力能力的不匹配,应该相应扩大一定的权力主体,如有关的企业和公民。同时,应注重完善应急法律之后的法律救济。
就如何配套立法,加强应急法案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功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莘认为,需要在今后的立法过程中,进一步注重建立健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在这次抗灾抢险过程中,一些行政机关之间的配合不够就被充分凸显出来了:不仅气象、电力、交通运输等一些政府部门在各自为政,忽视各自之间的协助义务;而且一些地区之间的协调联动也很不够,从而导致了很多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很好地整合,大大降低了抗灾救灾的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于川等学者则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官民合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当前我们采取的其实是一种政府主导应急的救灾模式,这不仅加重了政府部门的压力,民众的积极性往往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由于法律没有释放给民众足够的空间,导致民众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意识与能力。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民众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其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并逐渐将应急管理和日常管理结合起来。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程伟以北京市正在制定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条例为蓝本,强调指出了地方政府在应急法律二次立法时应该注意处理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