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精选8篇)
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 篇1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对于修辞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两个人对修辞学的定义来分析该作品的语言特色。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王希杰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经典地艺术地再现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状态,而且还在于它准确地真实地描写了战后美国反正统文化青年的语言习惯。本文试图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探寻《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来剖析该作品语言的成功之处。在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中提出了三组理论范畴:“四个世界”、“零度和偏离”、“显性和隐性”。“四个世界”是《修辞学通论》中的第一组修辞范畴。它理论的概括了与修辞有关的一切因素(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及诸多因素之间尤其是语言世界同其他三个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明了修辞实际上是语言、文化、心理、物理四个世界的统一体。《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评论家们视为二战后美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真实的物理世界。“我认为文化不能同国家的其它事物相提并论,无论如何,在本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人眼中,美国的文化并没有真正的社会地位。”这一论点出自美国社会及文学评论家诺曼•波德霍尔泰之口,它曾一度成为美国人对于美国文化的普遍看法。对与一个民主国家的声誉来说,这给大众留下了一面是粗俗低下一面又是单纯天真的双重印象。因为艺术已被描绘成乡巴佬的小把戏或其它无足轻重的事物的派生物,与当讨颇为流行和时髦的审美评价标准——欧式风格的文化与艺术——相对照,美国及其自身的努力一直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艺术实践。但是,在战后岁月里,上述主张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进入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候,由求新猎奇而带来的自豪感成为了美国文化世界的主流声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反正统语言,正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文化在语言上的真实反映。评论家们一般地认为,反正统文化运动是战后美国青年在思想和文化领域对传统的主流价值标准的反叛和挑战,也是对于战后美国社会道德认同的一种冲击。他们主张和平,倡导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身着奇装异服,追新猎奇,满嘴的粗俗言语,迷恋于毒品和摇滚乐。在《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本)的前言中写道:“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的人物如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实际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还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霍尔顿的粗俗语言和奇言怪句彰显出对虚伪社会现实的冷嘲热讽;塞林格的小说蕴藉着对美国正统文化标准反叛的主题并且展示了他所处的特定年龄群及社会阶层的语言特色,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反正统性。塞林格的语言风格以独特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反映了20 世纪中期美国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对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意外的推动作用。而在心理世界上,40 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塞林格多次脱离社会、遁迹世外,最后隐退到新罕布什尔州乡间山顶上的一所小屋里,潜心研究东方佛教,这样的消极遁世行为正是他的心理世界的反映。所有这些都准确地在作品的反正统语言上得到了体现。
“零度和偏离”是《修辞学通论》中的第二组修辞范畴。为了寻找到一般的抽象的规律,修辞研究必须从一般的、理想的状态出发,必须运用理想化的方法。但是修辞不能回避现实;现实是:一切都是对理想状态的变异和偏离,不过程度不同罢了。“零度”是适应理想化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偏离”就是面对现实的策略手段。在王希杰看来,“偏离”其实是语言的本质,“零度”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出来的理想化的语言形式,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根本不存在“零度”的标准化语言,实际存在的只有“偏离”。“偏离会使人产生惊讶的感受,而令人惊讶的效果正是修辞学的目的。”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小说中,大量典型化的俚语的使用正好体现了语言“偏离”的本质。霍尔顿大量的使用了俚词“old”,将它几乎加在了所有的人名前。校长被称为“old Hass”,因为他是一个伪君子;电梯工人被称为“old Maurice”,因为他对霍尔顿拳打脚踢,霍尔顿恨不得对他开枪打死六次;霍尔顿称他既同情又厌恶的历史教师为“old Spencer”;而霍尔顿最喜爱的妹妹被称为“oldPhoebe”。这些俚语的特点就是一词多义,感情色彩不确定。人们出于喜好回大量使用俚语,用语取代不同的词汇。小说中还使用了大量的诅咒词,如damn、hell、goddam 等,它们在书中很多地方被用来替代形容词和副词,这似乎抹去了形容词和副词对于人和事物的性质的差异。符合语法结构的语句、正式的词语如果被霍尔顿大量的运用,反而背离了人物的性格。一方面,霍尔顿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陋习,如吸烟喝酒和讲粗话;另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压抑,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出现的俚语成为了霍尔顿表达对社会不满和宣泄内心的积郁的有力的工具。从修辞的“零度和偏离”角度看去,俚语的出现,替换了许多理想化的语言方式,从而符合了语言的自身的发展规律。霍尔顿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是幽默风趣。霍尔顿是勤于思考的少年,能常常在生活中发现不和谐,还爱看幽默有趣的文学作品,他的语言流淌着幽默色彩。例如,霍尔顿说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半辈子的生活都是在照镜子”、“像这一类事——有人头上挨了块石头什么的,总能让阿克莱笑得掉下裤子。”说电影院里一个小孩母亲“心肠软得就跟狼差不离”,等等。通观霍尔顿的幽默语言,带有夸张色彩的自嘲和他嘲是其幽默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塞林格对东方佛教颇有研究,他笔下的霍尔顿多少有一些超脱的性格、笑天下可笑之人的习惯。霍尔顿的这些自嘲和他嘲是他投向虚伪社会的匕首,发泄他对丑陋社会不满的方式。塞林格出色的语言运用使霍尔顿的形象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也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欧洲文艺理论史上的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理论著作,被西方修辞学界推为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亚里士多德对于修辞的定义是“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说服方式”是《修辞学》中的核心词。亚里士多德说“修辞术的功能不在于说服,而在于在每一种事情上找出其中的说服方式。”“没有教养的人在广大听众面前更有说服力⋯⋯因为有教养的人讲的是普通的、一般的道理,没有教养的人讲的则是他们所懂得的、切身的经验。”。
《麦田里的守望者》风靡美国,靠的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整部作品也缺乏构成情节生动常用的巧合、误会、意外以及尖锐的矛盾冲突等。塞林格正是希望透过普通青少年的寻常生活去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表达他对那个时代和人的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霍尔顿的生活遭遇是青少年、成年人将要经历或经历过的,唯其如此,霍尔顿的处境才具有典型性。从亚氏的“说服方式”来说,寻常的生活细节经过塞林格审美主体的观察和选择后,同样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更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塞林格善于运用幽默技巧,制造不和谐,让主人公受点小罪。包围着霍尔顿的人和事充满着不和谐,丑态百出,令人捧腹。霍尔顿的老师斯宾塞先生在和霍尔顿会面时,身着睡衣,瘦骨嶙峋,还不停地用手挖鼻孔。霍尔顿的同校伙伴阿克莱从不刷牙,耳朵脏得要命,满脸生着粉刺,可他老是剔着自己的灰指甲。《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通体呈现出丑的意象语言,以一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们的经历,使人感到当时的美国社会腐败,丑不可耐,原来心地纯洁善良的霍尔顿理应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处处受创。霍尔顿烦闷之际答应拉皮条的电梯工同意叫来妓女鬼混,但在和妓女见面后,又兴致全无;虽然霍尔顿仍旧付了预先讲好的价钱,但妓女认为不够,把那个开电梯的叫来,揍了霍尔顿一顿。就连一直受霍尔顿敬重的安多里尼老师对霍尔顿似乎也有不轨的企图,让霍尔顿仓皇出逃。看到天真的霍尔顿遭受一个又一个罪,读者在同情他的同时,又觉得他受的这些罪有点好笑。其实,这种幽默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读者在笑后会感到阵阵悲伤袭来。这些可笑的人和事也抓住了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在轻松愉快、同情中听完了霍尔顿叙述的故事,很轻松的接受了塞林格说给他们的独特的语言。塞林格独具匠心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和情节处理使《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成为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世界文学名著。参考文献: [1] 塞林格J D.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2]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4] 聂焱.中国现代修辞学的一座里程碑.毕节师专学报,1997(4).[5] 张河川.《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色.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6] 罗士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反正统文化语言.外国文学评论,1994(1).[7] 何勇.浅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艺术特色.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4).[8]李战子.《麦田里的守望者》口语特色分析.外语研究,1994(4).
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 篇2
一、语相特征
语相学也称为字位学 (graphology) , 研究对象是书面语。广告语相对其他文体而言, 更需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给人以视觉冲击, 以便留下深刻印象, 从而改变读者的消费取向, 推销产品。因此, 广告制作人在语相特征上狠下工夫,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使用语相对比手法。
这体现为广告的标题、副标题和正文分别采用不同字号的字体、大小写的转换、粗体、斜体等语相对比方法, 以取得视觉上的强调效果。一般来说, 一则广告的题目非常醒目, 排版时使用的是大号的字体, 有时会以黑体排版, 相当引人注目。在正文中, 有些涉及产品名称或其独特性能的关键词时, 会以特殊效果排版, 如粗体、黑体及不同的字体等, 加深读者印象。
(二) 突出使用图片。
图片很具有吸引力, 因此广告里的图片通常是把语相对比方法和所宣传的产品、潜在的消费者、要提供的服务结合在一起来体现 (徐有志, 2005:140) 。在很多情况下, 图片能占到整个版面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以PHILIPS剃须刀的广告为例说明, 这则广告中划桨的船是整个页面的主体, 两幅剃须刀的照片处于图片和文字之间的关键位置, 给人以很突出的感觉;从文字来看, 其广告语Make every stroke count及产品型号以黑体字印刷, 使广告的内容得到强调;最后广告的彩色印刷版本中品牌的名字以蓝色粗体印刷, 使整个图案既和谐又突出重点 (刘世生, 2006:222) 。
二、句法特征
(一) 多用简单句, 少用复合复杂句。
广告语言的大众性要求其语句结构简洁生动, 能迅速抓住公众的注意力: 同时也为了降低人们对广告语言理解上的心理负担, 增强其可读性。因此, 一般多采用简短的句子结构, 较少采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广告英语要求能吸引读者, 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决定了广告英语的一个重要特征, 即使用简单句型。广告英语的写作原则可以概括为KISS原则, 即:keep itshort and sweet。例如:
Coke adds life.
Honda has always made good cars.People love them.
The 60-second breakfast from Dole.
Quality never goes out of style.———Levi’s jeans
GOOD TASTE.KENT STYLE.——— (KENT牌香烟)
(二) 多用祈使句。
广告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听众或读者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进而采取行动, 因此尽量采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 (loadedlanguage) , 增大其说服和劝诱的力度。祈使句本身就具有请求、号召、劝告人们采取行动的意味, 因而被广泛用于广告之中。如:
Visit on authorized IBM personal computer dealer.
Catch that Pepsi spirit.
So come into McDonald’s and enjoy Big MacSandwich.
Have a Pepsi Day.
(三) 频繁使用问句。
广告为了增强其注意功能和记忆价值, 还大量采用问句。无论是一般疑问句、反义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 都能具有一定的委婉含蓄功能。同时, 采用疑问句还能促使听众或读者从心理上进行思考, 并作出回响, 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 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兴奋感。为了在一开始就引起读者的注意, 广告英语常用疑问句作为开头。例如:
Want to keep things running smoothly?
Just one shot of WD-40 on sliding door, window and drawer tracks and you’ll be moving right along.
Can’t sleep because of painful nighttime leg cramps?
Are you going grey too early?
Which shampoo rinses the best?
You will buy this special gift to your darling, don’t you?
(四) 使用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因其简单的结构和语义特征被广泛用于广告中。一般现在时有两个功能:一是表示与说话同时进行的动作或状态, 二是表示一种习惯性或永久性的动作或状态, 因此它给人一种现实感和紧迫感。此外, 广告商利用了一般现在时代表真实或永恒的事物这一心理定式, 使人们感觉到产品的客观和真理般的意味 (胡庆洪, 2003:95) 。例如:
Harmony of style and performance set this new 626 apart.
Qualities are at the heart of every Mazda.
It (the car) fits your personality like a favorite pair of jeans.
三、修辞手段
(一) 双关。
双关语利用同音、同义词或同音异义词, 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 引起人们的注意, 加深人们的印象。这种修辞手段如果运用得当, 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以摩尔牌香烟广告为例:
Ask for More.No cigarette give me More taste.I’m More satisfied.
这则广告中, More既是牌名, 又用作名词, 表示“更多”, 又作形容词修饰taste, 还作副词修饰satisfied (朱光, 2003:103) 。
又如:Give your hair a touch of spring. (给你的头发一缕春色。 ) Spring既指头发的弹性, 又指颜色。
Smooth as silk.———Tai Airlines
以上这个例子是泰国航空公司的广告, 它一语双关, 既让人想到飞机的安全平稳, 又让人想到东方丝绸的精美和东方文化的神秘。
(二) 比喻。
比喻是广告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包括明喻 (simile) 、隐喻 (metaphor) 和转喻 (metonymy) 等。运用比喻手法, 可使描绘的事物形象生动, 易被人们接受。如:Fly smooth as silk.此句使用明喻手法, 把飞行比喻丝绸一般柔和平滑, 给人以安全平稳和舒适之感, 使读者对该公司的优质服务留下较深印象。Talk like a millionaire! Make up to 1 500 minutes of FREE phonecalls. (1500分钟自由通话, 百万富翁般的享受。 ) 这一国际通话卡广告, 比喻一旦拥有, 便能超值享用。
下面请看几例隐喻的广告:EBEL the architects of time.这里运用隐喻的手法, 暗指瑞士手表EBEL是时间的缔造者, 充分体现该手表的完美性。In today’s rat-race, neither you stay ahead nor bail out. (当今世界人才济济, 不是一马当先独领风骚, 就是人仰马翻莫名一文。 ) 这是一则人才市场广告, 一针见血地指出竞争的激烈。
(三) 夸张。
夸张是指有意言过其实, 强调某种事物的特点,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广告商经常使用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 如:most, best, lowest, finest, richest等, 以及only, never, incredibly等副词。使用夸张和联想能够更好地反映产品的特点。例如:
We’ve hidden a garden of vegetables where you’d never expect in a pie. (Vegetable pie)
Internationally acknowledged to be the finest cigarette in the world. (Cigarette)
In this world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we cannot bind together a broken heart. (Glue)
(四) 重复。
重复在广告英语中运用得十分广泛。不断地重复, 能产生速度、节奏、气氛等不同的效应, 引起读者视觉、听觉等器官的综合感应, 便于表达或突出广告信息。例如:
Give a Timex to all, and to all a good time.
以上是一则钟表的广告, 它工整对称、节奏感强、轻松活泼、易读易记, 不失为一则成功的英语广告。Timex (time) 和to all在前后形成循环往复, 表达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又如:When you’re sipping Lipton, you’re sipping something special.这是一则果茶广告的标题, Lipton立顿是英国茶业企业创办人的名字, 并以此为茶名品牌。通过重复运用“you’re sipping”的语法结构, 突出了Lipton正是something special, 使人不禁要去品尝一番 (朱光, 2003:104) 。
四、结语
以上从文体学角度, 就语相、句法、修辞三个语言层面, 分析了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我们可充分领略到广告英语独特的文体风格, 从而更好地理解广告文字, 增强使用语言的得体意识。当然, 广告也是一门发展的艺术, 广告语言随着广告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因此, 我们对广告英语的文体研究应该做到不间断。
参考文献
[1]刘世生, 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徐有志.英语文体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胡庆洪.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功能[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93-96.
从语境的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特点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语境 类型 特点 成因
互联网开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方式的交流手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生活。这种交流手段表现为网络语言(简称网语),是语言存在的一种新形态,使用人数之多,发展变化之快,是其他任何领域中的语言所不及的。不论是和日常口语交际相比,还是和日常书面语交际相比较,网络语言都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色,有学者称之为语言变异或语言变体。这种语言变体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近五年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电子公告板系统,国内统称论坛)、微博、腾讯QQ、手机短信和近三年的微信中的部分文章、信息或聊天记录为考察对象,从网络语境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网络语言的含义
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与互联网有关的语言,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网络设备或技术有关的网络专业性术语,如:主机、鼠标、病毒、在线、登陆、宽带等;第二类是指称与网络交际有关的人或物的词语,如:网民、网吧、黑客、短信、微信等;第三类是聊天室和BBS中的“网络口语”和符号,如:美眉、大虾、恐龙、东东、酱紫、楼主、GG、886、3Q等。[1]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是网民通过网络传播媒介进行言语交际时,创造和使用的带有新奇色彩的词语、符号和语法成分。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包含网络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本文所考察的主要是网络语言的词汇特点,因为词汇是对社会发展变化反应最灵敏的语言因素,和日常交际中的语言相比,网络语言表现在词汇上的特点最突出。
二、网络语境中的网语类型
与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词语相比较,网民在网络环境下创造和使用的网络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旧词新义词语
现代汉语中原有的词语,网民在使用时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楼主”原指“楼房主人”,在网络语言中是对文章评论者、文章发表者的称呼。相应地,“沙发、椅子、板凳”,本是指用来坐的家具,而在网络语言中分别指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回帖的人。“恐龙”本指中生代的一种脊椎动物,长相丑陋,在网络语言中形容长得不好看的女性。“青蛙”本指一种两栖动物,幼时叫蝌蚪,长大才称“青蛙”,在网络语言中指“那些相貌很丑的男子”。又如网络交际中的“拍砖”指对某人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看法的帖子,如“侠友们拍砖请注意口气和态度,否则很容易转化为人参公鸡(人身攻击)”。“刷屏”指打开一个论坛,所有的主题帖都是同一个ID(ID是英文IDentity的缩写,身份标识号码的意思,也称为序列号或帐号,相当于一种“身份证”)发的。“晕”有“看不懂”的意思,“顶”和“赞”有“支持”的意思。
以上这类旧词新义词语,它们的新义与原义有联系。网语中还有一种旧词新义词语,其新义是通过缩略别解而来的,与词语的原义毫无联系。如:“耐看”是“耐着性子看”(或缩略而来,下同),“不错”是“你长成这样真的不是你的错”,“蛋白质”义为“笨蛋、白痴、神经质”,“白骨精”指的是“白领、骨干和精英”……这类词语带有诙谐色彩,因此稳定性较差。
在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而且已经开始走进生活,如“……我晕”“请大家点赞!”等表述在日常交际中也频繁使用。
(二)旧词新形式词语
网民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喜欢突破常规,标新立异,不用现代汉语中原有词语的书写形式,而是创造出新形式来表达。根据新形式产生的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通过谐音方式产生的新形式词语
(1)数字谐音。在网络交际中,数字不表示它的本义,而是表示数字谐音之义。换言之,在网络交际中,有的词语不再用它原有的形式表示,而用读音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数字表示。如“886”谐音为“拜拜了”(或者说“886”表示“拜拜了”的意思。换言之,“拜拜了”用“886”表示。下同),“282”谐音为“饿不饿”,“3399”谐音为“长长久久”,“44944”谐音为“试试就试试”,“5201314”谐音为“我爱你一生一世”。
(2)方言谐音。网络把四面八方的网民连为一体,处于不同方言区的网民在网上交流的时候,融进了自己的方言(主要是方音)特色。如“稀饭”谐音普通话“喜欢”(或者说“稀饭”表示“喜欢”的意思。换言之,“喜欢”用“稀饭”表示。下同),来自粤方言,如“我很稀饭这件衣服”;“虾米”谐音普通话“什么”,来自闽南方言,如“虾米,这也太不人道了吧,不可原谅,不可原谅”。此外,“偶”是“我”的意思, “粉”是“很”的意思,“老”是“了”的意思,这也是受方音的影响。
(3)普通话谐音。这种谐音方式产生新形式词语通常是以音同或音近的词语来代替本要表达的词语(这是由拼音输入法,汉语普通话中存在很多同音词的原因造成的)。如“筒子”由“同志”一词谐音而来(或者说“筒子”表示“同志”的意思。换言之,“同志”用“筒子”表示。下同),是对他人的称呼,也指男同性恋者,如:“筒子们,今天晚上9点钟要开班会,请大家提前十分钟到。/在那些帅到人神共愤的人当中,很有可能就有一个筒子”;“斑竹”由“版主”一词谐音而来,是指“网络上的论坛管理者”,如“此斑竹非彼斑竹,因此不要当花瓶哦,要做到一个管理者应该尽到的责任”;“大虾”由“大侠”一词谐音而来,是指“网龄比较长的网民”,或者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人,如“对于我这个计算机白痴来说,你是一个超级了不起的大虾”;另外,“美眉”(妹妹)、“杯具”(悲剧)、“神马”(什么)、“菌男”(俊男)、“霉女”(美女)等词在网络上使用频率也较高。
2.字母词
在网络交际中,针对现代汉语中的某些词语,网民不用原有形式,而用字母形式表示。具体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例如:
(1)汉语拼音字母缩略词,如:“JJ”即“jiejie”(姐姐),“MM”即“meimei”(妹妹或美眉),“GG”即“gege”(哥哥),“LP”即“laopo”(老婆),“BT”即“biantai”(变态),“TMD”即“tamade”(他妈的)等。
(2)英语缩略词,如:“BF”即“boy friend”(男朋友),“GF”即“girl friend”(女朋友),“VIP” 即“very important person”(贵宾;要人),“PK”即“play killer”(竞争;二选一),“BBS”即“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系统,国内统称论坛)。
(3)英文原形词,如:“copy”(你的笔记借我copy一下),“in”(你还很in),“out”(你已经out了),“high”(昨晚玩得挺high的),“show”(show一下呗),“shopping”(去香港shopping)等 。
(4)字母和汉字或数字组合,前者如:U盘、吃饭-ing、睡觉-ed等。后者如:“B4”即“before”,前半部分的读音用字母B表示,后半部分的读音用数字4表示;“3Q”即“thank you”,“3”是数字读音,“Q”是英语读音。
(三)副语言符号型
副语言符号是无声而有形的现象,是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符号,但起着和语言符号大致相同的作用,具有表义性和交际性的特点,故而称作副语言(有的学者称为体态语[2])。
网络交际不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无法直接使用手势、面部表情等副语言符号来配合语言加强表达能力。于是为了克服这个缺陷,软件开发者开发出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副语言符号图,供网民在网络交际中重复使用。如:表示面部表情的(微笑)、(害羞)、(呲牙)、(难过)、(偷笑)等,表示手势的(再见)、(鼓掌)、(竖大拇指,称赞,强)、(握手)、(抱拳)、(胜利)、(OK,好的)等。
这些副语言符号图,具有直观形象、表意丰富和含蓄幽默的特点,如果用相应的词语表达,一是不简洁,二是效果不佳。所以这类符号很受网民青睐,在网络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
(四)其他类型的网语词语
如叠音词语,用“东东”表示“东西”、用“坏坏”表示“坏蛋”,把“一般”说成“一般般”等,这些表达有的为了表示俏皮可爱,也有的无理可寻。
合音词:表(不要)、酱紫(这样子)等,类似于普通话中的“甭”。
此外,如“伊妹儿”(电子邮件)是英语“E-mail”,“烘焙鸡”(主页)是“homepage”等,实为借词中的音译词。
诸如此类的网络词语在网络交际中使用频率较低。
三、从语境的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网络语境中的网语特点
根据上文归纳的网络语言的类型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呈现出和日常交际(包括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诸多不同的地方,具体体现为:
1.总体上的新颖性
“网络语言、行业术语等产生了新用法的领域性词语,它们大都通过去范畴化和语义泛化的方式而成为流行开来的新词语。”[3]网络语言是新词新语的来源之一,所以网络语言具有新词新语的基本特点——新颖性,有些具有新的意义,如:楼主、拍砖、灌水、潜水、顶、赞、晕等;有些有新的形式,如:5201314、稀饭、偶、粉、杯具、斑竹、GG、PK等。网络交际中,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的使用频率也很高,这是日常书面交际中不具有的一种全新交际形式,也是网络交际克服日常书面语交际之不足的一种交际形式。
2.形式上的缩略简洁和语义上的丰富含蓄
不论是数字谐音,如:880(抱抱你)、7456(气死我了),汉语拼音、英语类的字母词,如:GG(哥哥),TMD(他妈的)、BF(boy friend)、PK(play killer)等,还是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它们在形式上都比相应词语的形式省略、简洁。
在网络交际中,这些词语在形式上比虽然较为省略、简洁,但内容更加丰富,给接收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上述所举的一系列副语言符号图,括号中注明的实际上仅是大致的意义范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各种各样的符号来传情达意,接受者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这样内容就更加丰富。如可以表示微笑,也可以表示友好或赞同等;可以表示鼓掌支持某人的观点,觉得对方说得很好、很正确,也可以表示见到对方很高兴、很激动,还可以表示欢迎等意思。
另外,像数字谐音的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885(抱抱我)、770(亲亲你)等,拼音或英语缩略语的TMD(他妈的)、BF(男朋友)等,旧词新义的“恐龙”“青蛙”等词语,都比直接表意更加含蓄,因为这些意思或涉及男女感情问题,或是宣泄、骂人,或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不宜直截了当地表达。
3.交际效果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新奇俏皮
网络上把漂亮姑娘称为“美眉”,把喜欢自助旅游的人叫“驴友”,把美女称为“霉女”,把俊男称为“菌男”,把在论坛里发无关紧要的帖子称为“灌水”,把喜欢逛论坛,浏览论坛信息,却不发帖子的人称为“潜水”,把文章评论者、文章发表者称为“楼主”,而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回帖的人分别称为“沙发”“椅子”“板凳”,把赞同或支持别人称为“顶”等,这些词语往往是网民通过比喻或联想方式造出来的,所以具有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
叠音词,一般是出自儿童之口,所以,如“东东”“坏坏”等表达就有了俏皮、可爱的附加色彩。美眉、神马、驴友、菌男、霉女、偶(我)、粉(很)等词语则很新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手势、表情或其他符号图像,本身就是新奇、俏皮、可爱的化身。
(二)从语境的角度看网语特点的成因
语境这一语言学问题,自从1923年马林诺斯基(Malinowsk)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以来,引起了众多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不同的语境观,对语境的概念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主要形成了传统语境观(静态语境观)和动态语境观(认知语境观)。笔者适当结合传统语境观对语境的解释,沿用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动态语境观[4],并把其观念中的“具体语境因素”具体化,认为: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环境,包括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及交际者的知识因素。语言语境通常是指语篇内部的环境,即语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所要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上下文和语篇段落。非语言语境指语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在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场合(时间、地点)、参与者(角色、地位、年龄、经历、教育、性别、交际双方关系)、正式程度、媒介(书面、口头)、主题。交际者的知识因素是指交际者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及认知能力等。
语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交际过程中,如果这个系统里的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必然带来言语交际双方对语言的调整,甚至引起语言的变化(或变异)。
日常言语交际分为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口语交际如面对面谈话、打电话等;书面交际如写信、拍电报等。前者是双向的、即时性的,但是受时空限制;后者是单向的、非即时性的,不受时空限制。以网上聊天、QQ对话为代表的网络交际既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即时性特点,又有书面交际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因为它不同于面对面的谈话或电话,以声音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而是主要以文字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所以,它兼有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的特征,但又不是二者简单的综合。因此,言语交际的网络语境也就不同于日常交际语境。这主要是由于交际场合(时间和地点)、交际媒介载体、参与者等语境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的语言也就不同于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从而出现了共同语的变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语境中言语交际时空的无限开放性,造成了网络语言的新颖性。
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要求交谈双方所处的时间、地点、场景等必须是相同的、共有的,换言之,它受交际时空的限制。电话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交际空间的限制,两个身处异地的人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言语交流,但仍然无法克服时间的限制。书面交际虽然打破了交际时空的限制,但它又不具备交际的双向互动性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点。
网络覆盖全球,把世界各地的人联系起来,把想参与网络交际的人集中到虚拟网络中。网络交际吸收了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的长处,打破了日常口语交际中时空对交际主体的限制,使时空具有无障碍性(即具有日常书面交际的长处),同时网络交际又有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性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点。总之,网络交际语境具有无限开放性特点。所以,网民之间的交流,可以像日常书面交际一样,无地点(或地域)和时间障碍,进行跟帖或留言;也可以像口语交际一样双方甚至多方进行互动,信息传递即发即收,非常迅速、及时。
在这样的语境下,网民言语交际的创造能力得到极大发挥,因而网络新词语不仅数量大,而且形式、意义多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仅以通过谐音方式产生的新形式词语为例,就有数字谐音、方言谐音、普通话谐音等多种方式。在这样的语境下,网络交际中出现了类似于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中才用的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这一全新的交际形式,而且使用频率很高。
2.语言输出低效与信息传播要求即时、迅捷之间的矛盾,造就了形式上缩略简洁而语义上相对丰富含蓄的网络语言。
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以声音(词语、语调、语气、停顿、重音等)和视觉形象(表情的、眼神的、肢体动作等)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在有限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网络交际以文字、图像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通过网线转化成视觉符号一个一个地进行传输,相比口语交际,信息输送效率低下。但网络交际又具有日常口语交际信息传播即时性的要求。所以,为了克服二者之间的矛盾,出现了数字谐音(886:拜拜了)、汉语拼音字母词(GG:哥哥)、英语字母词(BF:boy friend)、合音词(表:不要,酱紫:这样子)、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等,出现了把输入时出现的错别字将错就错的方言谐音(稀饭:喜欢)、普通话谐音(杯具:悲剧)。这些变体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输入都比它们所代表的词语的输入更简单、快捷。可见,网络语言的缩略简化倾向,主要是由于语言输出特点和网民对于信息传递能即发即收的心理要求之间的这一语境矛盾造成的。
另外,虽然这些词语形式上更加省略、简洁,然而,内容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给接收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语义上更加丰富、含蓄。
3.网络交际参与者的特殊性,造就了新奇俏皮、幽默风趣的交际效果。
(1)网络交际参与者的年轻化特征,影响了网络语言的运用,产生了新奇、俏皮的网络语言。
据调查,网络交际的参与者一般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5]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化倾向比较突出,文化层次较高,所以喜欢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加之求异本就是人的心理特点,语言使用也不例外。于是他们创造了许多新词语(旧词新义或新形式),如灌水、恐龙等(旧词新义),美眉、神马、驴友、菌男、霉女、偶、粉等(旧词新形式)。另外,这批年轻人大多对西方文化持认同态度,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所以他们受英语的影响比较大,在交际过程中,创造了汉语拼音字母词(MM:妹妹)、英语字母词(PK)、汉字或数字和字母混合(吃饭ing、B4)等形式的网络词语。初次涉入网络的人,会感觉这些新词语比较新奇,有耳目一新之感。而手势、表情或其他符号图像的副语言,也具有新奇、俏皮、可爱的特点。
(2)网络交际参与者身份的虚拟性,造就了宽松的网络交际语境,带来了幽默、风趣、戏谑的网络语言。
在网络环境中网民都是匿名,除了少数聊天工具中的聊天是在朋友、家人或同学之间进行外,其他的聊天往往是在陌生的网民之间进行。“这样的匿名制实际上是把特定的‘虚拟人与特定的‘现实人之间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隔离,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了隔离,把言语交际的自由权利与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行了隔离。这对网络虚拟语境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6]“网络匿名制使交际者身份抽象化、交际双方的地位平等化、言语行为和责任分离,这就大大减弱了语境对言语行为的约束力,使得交际者心态更轻松,少顾忌。语境的宽松,交际者心态的自由,对网络言语风格有重要影响。”[6]简言之,网络交际主体身份的虚拟性,造就了宽松的网络交际语境,进而带来了幽默、风趣、戏谑的网络语言。然而,其消极的一面是,有的网民毫无约束地使用一些粗俗、暴力的网络语言,如:“你TAD放屁!去死吧”。
四、结语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因此,网络语言的基本功能也是交际。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而不同的语境需要不同的语言形式,网络交际语境也需要适合网络交际的语言形式。网络交际语境与日常交际语境相比较,在交际场合(时间、空间)、交际媒介载体、交际的参与者等语境因素上存在诸多不同,因此,网络交际的语言形式与日常交际的语言形式也会不同。和共同语相比较,网络语言存在诸多语言变体。
通过对网络语境中网络语言类型的研究,从网络语境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既可以揭示网络语言变体产生的原因,又可以加深我们对语境与言语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
(本文系四川农业大学社科联研究课题2013年度一般项目“从语境角度看网路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项目编号:2013YB0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08-22(B1).
[2]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25.
[3]杨文全,杨绪明.试论新词新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张丹.语境研究略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6]韩志刚.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从辞格角度来看广告语的语言魅力 篇4
摘要:辞格在广告语中的运用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它非常有效地利用了语言文字的个性来达到张扬广告表现力的目的。本文从五种常见的辞格(比喻、拟人、夸饰(夸张)、双关、引用)的角度来浅析广告语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辞格 广告语 语言魅力
在广告的创作中,为了更好地凸现产品个性,吸引受众的注目,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字的修辞技巧,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修辞格是在修饰美化语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结构模式。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语言智慧和特点的额艺术形式和技巧,最能表现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又最能保持语言中的历史的思维方式的也就是辞格了。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修辞格的语言形式是一些“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于寻常逻辑的言语方式,而使得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魅力的词语”。下面就此浅析运用修辞格的一些优秀广告语。
一、比喻
比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更富有想象力,也能产生新意。比喻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在广告语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
“纯净、柔和、全心呵护,恰似妈妈的温柔。”这是雪馥儿童护肤品的广告,也可堪称是一则使用明喻修辞的经典广告语,其中的本体“雪馥儿童护肤品”、喻体“妈妈的手”和喻词“像”都显而易见。婴儿使用的香皂,最重要的就是其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它还要没有刺激性且能有效清洁、滋润孩子的皮肤。而母亲的手对于婴儿来说无疑是最安全、最温和的存在,对于孩子,它是爱意的象征。在这则广告语中,创作者正是为了突出雪馥儿童护肤品的细腻温和而将其比喻为母亲温柔的双手,以此让消费者通过对母亲双手的联想,对香皂的安全、温和、舒适的特点产生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由于这种充满温情的比喻亲切感人,直接抓住了目标受众的关注点,所以这个品牌的护肤品必然会在同类产品中独树一帜。运用比喻的广告语还有很多,例如 “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以战斗机为喻,足见波导手机的性能之高,功能之全,信度之高,还可见其冲击手机市场的力度之大。“火一样的热情,波司登羽绒服”,此广告语在创意时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羽绒服穿在身上暖和的感觉,生动地比喻成“火一样的热情”,形象地将羽绒服的保暖作用展现在大众面前,给人以亲切感。“爱梦利,随身的绿阴。(梦利防晒露)”此则广告运用了暗喻的修辞,说明爱梦利的防晒作用如同绿阴般清爽舒适,让人从广告中寻到一丝清凉,从而对产品产生美好印象。再如脍炙人口的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浓,丝般感受”的广告语,用丝绸来形容巧克力入口时细腻丝滑的感觉,意境高远,想象丰富,把语言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二、比拟
比拟就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它可以把感情融化在所描写的对象之中,可以把所描写的对象逼真地表现出来,产生具体、形象、感人的效果。从商品定位和广告创意出发,比拟是为了代表思想感情的需要,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人物交融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运用比拟,把产品、商品、服务人格化,可以给人异乎寻常的感觉,使观众去体会深意,产生共鸣。下面举例说说运用比拟手法的广告的魅力:“我家的盘子会唱歌。”(雕牌洗洁精广告)这一广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塑造出一个新鲜活泼的形象,把“盘子”人格化,赋予“盘子”感情,从侧面反映了洗洁精的洗洁效果,给人异乎寻常的感觉。“国际香型,清新爽口,黑妹牙膏,洁齿皇后”(黑妹牙膏广告)该广告运用拟人手法,“黑妹牙膏”牌号上拟人,“洁齿皇后”,功用上又拟人,双重比拟,栩栩如生。“她工作,您休息”(凯歌全自动洗衣机)把洗衣机比拟成“她”,使原本并无生命的商品人性化了,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易于消费者的接受。“别踩,我怕疼”(草坪公益广告)把小草比拟成有感知的人来写,富有很浓重的感情色彩,引人深思,从而让人产生恻隐之心,实现广告效应。
三、夸饰(夸张)
“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诗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可以鲜明地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某种特性,因此在广告中也是经常被使用的。正如好的是各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并没有给人带来“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反感,反而在情感上更能触动人,在表意时更加清楚深刻,在广告中运用得好的夸张能够给受众以真实的感染。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百丽美容香皂)”这个广告是很成功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确实轰动了全国。它运用了夸张,而夸张的度掌握得很好,所以不至于引起人们反感。该广告语把人的自然年龄与社会年龄、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巧妙结合,又不违反广告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把使用了百丽美容香皂后的奇妙效果用最简洁明了又生动贴切的方式加以传达,堪称保健护肤类产品广告中最有表现力的广告语。
“往身上洒一点,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法国香水)”这句广告语非常高明,夸张而不生硬,很符合女性好幻想、不切实际又割舍不了的情感,还很自然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在话没有说完的感觉中结束,很巧妙。
请看香港的漫画睡衣广告:一位身穿睡衣、头戴礼帽的男人倚着一堆睡衣在长椅中酣睡,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厂生产的睡衣优异无比,就是卖睡衣者也无法保持清醒。”这幅广告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睡衣治疗失眠的作用,给人的印象是轻松而又清晰的。大凡见过此广告的人如要买睡衣,必然会想起这个令人愉快的情节,多半会光顾该厂的产品。
四、双关
广告语言中运用了很多双关的修辞,这里就谐音双关手法的运用加以分析。谐音双关本质为声音联想,技巧奥妙在于意义的相关转换。因此,谐音往往与“双关”手法相伴产生:表面是一种意义,里面又含有另一种意义;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里面的含义才是主要的。当我们在听觉上感到这个词语的读音的时候,由读音相同(近)而联想到另一个词语,意义由此而产生过渡和嫁接,于是,内涵增值,趣味上升,语言的曼妙由此而生。
在接收广告时往往是听觉刺激比较多,因为很少有人正襟危坐收视广告内容的,受众收听广告往往是处于无意收听的状态,所以广告中使用谐音双关可以使受众在似曾相识的词语中感悟到“新”的含义,从而对广告内容产生兴趣并引起关注。从广告效果看,谐音双关广告语不仅突出了产品性能,又因音同或音近的缘故,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词语原义。这样,广
告语表达的实际上是双重意义。人们在接受时,由表及里,由显到隐,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趣味倍增。把原有词义和产品相关的新意义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增加语义的信息量,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品牌是产品的标志,做广告的目的是为了促销产品,因此必须把品牌置于优先地位。因此,在具体的创意中,商家常用品牌名称构成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在广告语中有两种形式:同形的谐音双关和异形的谐音双关。
案例:“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集团广告语)”这是同形谐音双关的典型案例。“联想”在此一语双关,不仅指作为电脑的“联想”品牌和联想集团,也指人类的思维能力,也许没有“联想”品牌,人们可以使用其他的,可是如果人类没有了联想的这种能力呢?后果就严重了,联想集团的这个广告真可谓是做的相当精彩。
而异形的双关真是比比皆是了,比如“咳不容缓”是某咳嗽药的广告,与“刻不容缓”只是一字之差可是却表达了生病要及时治疗不能拖延,给人以很强的暗示性,就比平淡的语言来的具有感召力。
五、引用
引用的定义是指援引、借用成语典故、诗文名句、格言俗语等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表达作者的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引用在广告语言的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使用不仅会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可信力,还增加了广告的哲理性和文化内涵,同时还会使得广告更显生活情趣。引用具体细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直接引用,换字引用和变序引用。下面我们就从这三种引用来具体看看广告语的语言魅力。
譬如在运用直接引用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则广告词是是住宅销售广告,用人们熟知的名诗名句把美丽环境像诗一般地展现在购房者的面前,独具匠心,很有说服力,广告加深了住宅的文化内涵,寥寥数语就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间接引用,则采用间接的办法达到广告的效果。间接引用分为三类:谐音,换字引用和变序引用。运用谐音的广告有:“市外桃源”,这是浏阳神农山庄别墅的销售广告。它化用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内涵在于体现了神农山庄别墅却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幽静雅致的休闲圣地,好比是桃源一样美丽。这样的广告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商品的价值,更加达到了很好的推销效果。运用换字引用的广告有:“一片冰心在美菱。”这是美菱冰箱的广告。美菱冰箱巧妙地运用了王昌龄的名作《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恰如其分表达了美菱冰箱冰清玉洁的高贵品质和对消费者一片赤诚之心。运用变序引用的广告有“一机在手,天涯咫尺”,这是一则电话机的广告。广告中讲“天涯咫尺”这个成语改为“咫尺天涯”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强调通话人天隔一方,但是手里如果拥有一部电话机,双方犹如近在咫尺,语序的改变贴切地表达了电话机的功能,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诉求力,说服效果显著。
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 篇5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文学作品的口吻
口吻是指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作者和其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观点的语言手段. 口吻的表达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有的简明直接而有的隐晦深藏.文学作品中的口吻作为作者写作技巧的.一部分因而与作品的风格有紧密的关系,作者通过口吻来影响读者.因此,对于读者来说要能意识到一部作品的口吻并且能懂得口吻能怎样控制读者的反应.
作 者:肖明义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刊 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TV & RADIO UNIVERSITY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9 关键词:文学欣赏 口吻
散文的语言特点 篇6
一、鉴赏散文中的句子的角度:
结构上:扣题,引出,开门见山,总领,总结,首尾或前后呼应,承上启下,铺垫,伏笔。
内容上:本句内容概括,突出主旨 修辞: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夸张;
写作手法:对比、象征、衬托、虚实、动静、联想与想象。散文的语言特点:
朴素自然美:口语化,方言色彩。朴素无华,亲切感人,充分展示作者的情感。
含蓄美:含义丰富深刻,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有哲理,借景抒情。)音乐美:(叠词、句式上整句为主或整散结合)节奏明快,音节和谐,富有韵律,给人以音乐美。
绘画美:(多种修辞,多角度写景,画面感强。)画面感强,具有诗情画意。典雅美:(文言词汇多,引用或化用古人诗词)语言典雅。诙谐美:幽默 简洁美:短句子。
细腻美:细节描写或表现情感细腻。
二、标题的好处:有好几种作用,关键还是要具体分析,一般作用有: 第一,作为全文的线索 第二,点明主旨 第三,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第四,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这一般标题是物)第五,含蓄委婉,或引起读者注意
第六,虚实结合的含义。有的标题是有多层含义,字面的和深层的。
第七,标题也反映作者感受,奠定情感基调。第八,小标题。作用:格式新颖条理 清晰.能够很好反映文章的脉络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三、反复:同样的词语,同样一句话连继或间隔地在文章中出现,叫反复。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间隔反复还能前后呼应,使结构整齐。
四、开头的作用
1、点明文章主旨。2、定下文章感情基调。3、引出下文。
4、交代写作意图。5、制造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6、写景为了渲染气氛。
7、介绍人物。8、抒发感情。
9、与结尾相呼应。
※
1、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4、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5、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6、如果开篇是倒叙,那么,首段还兼有设悬念的作用。
在一般记叙文、各种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碰到景物描写,我们如何全面理解、准确分析其表达作用呢?
首先,我们应从思想内容上考虑。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抒发感情。景与情常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承的,正所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这是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诗歌、散文中尤为常见。比如《春夜喜雨》,诗人精微描摹润物的春雨悄悄降临的景,以抒发诗人闻到春天气息的喜悦之情。
二、渲染气氛。这一点在小说、戏剧中很常见。《生命的意义》一文用“冷冷清清”、“阴森森”的景渲染了刚刚遭受白匪屠杀、严重破坏的肃杀气氛;用“苍翠的小树”、“挺拔的青松”、“如茵的嫩草”又渲染了战胜白匪后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气氛。
三、衬托人物。这一点还可细分为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等等。也经常出现在小说、戏剧中,写人的记叙文中也有。《七根火柴》的开头写的是艰苦、阴森、荒凉的景色,烘托了卢进勇苦恼、着急和盼火的内心活动。
四、突出主题。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末尾。《七根火柴》一文最后的夜景,烘托了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赞颂了无名战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突出了中心。
五、交代背景。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故乡》一文开头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萧条荒寂的现实冬景图,也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是闰士活动的典型环境。
其次,要从结构思路上考虑。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这种作用一般也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果树园》开头集中笔墨写果园明丽宜人的晨景,为全文定下欢乐的感情基调;而《故乡》开头的描写,定下的基调则是灰黯的。
二、起线索过渡作用。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段落衔接处。《听潮》就是以潮涨潮落的景色变化为线索的。
三、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景物描写一般穿插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小说、戏剧中较常见。《碑》一文中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就将故事不断推向高潮。
四、暗示人物命运
五、另外,还应兼顾到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描写常常使语言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可感,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之感。
当然,有些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多元的,这时我们要作综合分析。比如,《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既烘托了“我”当时的悲凉心情和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又交代了背景,揭示了中心;还为全文定下了灰黯的感情基调。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归纳整理,我们也就不难准确分析、全面掌握景物描写的作用了
六、如何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是否借景抒情。是否绘声、绘形、绘色。
是否从多种感官描写。
是否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是否虚实结合或以实写虚。是否联想与想象。
是否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里到外,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或顺序相反。是否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等修辞。
注重语言品析 开展高效阅读 篇7
一、运用朗读技巧, 读出效果, 品出真情
朱自清的《春》一文语言很有表现力,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此句在朗读中要用欢快而急切的语调, 重音突出“盼”“来”“近”, 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春的热切期盼和喜爱之情。《安塞腰鼓》一文中:“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 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 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只听见隆隆, 隆隆, 隆隆。”学生朗读此句中“百十个”“碰撞”“蓦然”“隆隆”等词语, 体悟到安塞腰鼓气势的雄壮, 场面的壮阔。通过读, 将语言符号化成具体可感的想象, 进而感受作品的意境。
通过研析不难发现, 辅以朗读, 对朗读的语速、停顿、节奏、语调升降、声音高低等技巧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 能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形象地感受不同的景象特点, 切实体会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蕴含的艺术魅力。朗读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朗读的抑扬顿挫、快慢节奏、升调降调, 都在透视着读者对文章准确到位的理解。朗读是以对文章语言品析理解为前提的, 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更能培养良好的语感, 更能促进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二、从修辞赏析入手, 品析语言, 悟出真情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此句细细品读, 应从什么角度来赏析呢?我认为突破点就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我”背上的是母亲, 她背上的是孩子,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中年一代担负着承前启后的巨大使命, 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小孩, 体悟到作者和妻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雨果的《给巴特勒的信》一文中“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 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只是更彻底, 更漂亮, 以至于荡然无存”, 此句中的“更彻底, 更漂亮”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 表现出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残忍强盗手段的辛辣讽刺。
通过修辞赏析使学生领会语汇不同的色彩、情调和情感, 辨析不同句式的表达重点、意味、语气语调, 感受不同结构的作用、特点, 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并且突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局限, 进而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审美创造。
三、从人物描写着手, 赏析语言, 感悟真情
《背影》一文中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是“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对于这样的句子着眼点应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 “攀”“缩”“倾”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 这些动词体现出父亲买橘子的艰难, 更突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孔乙己》一文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这一句是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 “身材高大”说明他有劳动能力, “青白脸色”说明他营养不良, “常夹些伤痕”说明他常遭人打, “又脏又破”说明他生活窘困, 简短地刻画出孔乙己凄惨的人生境况。
人物描写主要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 通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品析, 让学生在阅读中更深刻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而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领悟作者的写作意义。
四、从表现手法出发, 品赏语言, 体悟真情
对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一类古诗的品赏, 应该从描写的景物入手, 这些景物描写渗透着作者的内心情感。诗句精心选取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 营造了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 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
表现手法包含象征、渲染、烘托、对比、衬托等。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 往往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 再通过景物 (意境) 来烘托人物情感。在阅读教学中从表现手法入手, 让学生更容易融入情景写作中, 挖掘作品的内涵, 体悟作者的情感。
五、通过“换一换”“改一改”“删一删”, 品语言, 悟真情
在品析语言实践中,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换、改、删等多种方式揣摩语言的妙处。例句:“只要鱼群一到, 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腾空, 做低空滑翔, 然后一抿 (合) 翅膀, 像炸弹一样, 射 (窜) 入水中, 钻 (露) 出水面时, 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如果孤立地赏析动词“抿”“射”“钻”, 学生可以感知语言的形象性, 但是作者用词的精妙则很难体会;通过换词, 结合语境, 学生体悟到作者用词的传神之处, 体会到“像炸弹一样”这个比喻的妙处, 在朗读中充分感受到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品析语言,学习表达 篇8
一、口诵心惟,品析语言关键处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口中吟诵,心里思考,就是让学生在朗读中读读、想想,触摸语言文字,体会精妙之处,发展思维能力。
【案例1】
师:大海的神秘让人遐想,今天,我们要去海底看一看那里的世界。一起读读课题。(生读)“底”就是最下面,最后一笔是点,指石头,石头落到了最下面。海底就是大海深处。(出示句子: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谁愿意读?(生读)
师:(出示图)同学们,海底也是高低起伏的,距离海平面一千米以下的地方才是深海,大海最深处有一万多米,能淹没世界上的最高峰。让我们一起读出大海的深。(生读)
师: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生: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
特点。
生: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选一句最能概括全文的。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学生读文章,往往提取的是零散的语言信息。教师让学生找找、读读、想想,对语句进行再整理、再选择,终于发现了文章表达的精妙。
【案例2】
师:“异”字是什么意思?
生:不同。
师:“奇”字呢?组个词说说。
生:奇妙、惊奇、神奇。
师:是一种感受。海底的奇就是因为它的不同,哪里不同呢?我们现在来读课文。
抓住中心句,提取关键词,聚焦关键字,这是品味语言的关键。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奇在不同,哪里不同?再读文本,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中思考,在饶有兴趣的思考中,理解、记忆,达到信息的消化和吸收,并产生自行扩展阅读、表达的愿望,这样,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
二、阅读积累,体味语言的关联处
在精读中积累表达方式,积累思想,学会把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感受特点,学会有联系地读书,看待事物,积累对生活的热爱,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案例3】
师:声音哪里不同,奇异在哪呢?小声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生:海面和海底的声音是不同的。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师:(出示“波涛汹涌”)看看“波涛汹涌”这四个字的字形。
生:都有三点水,说明波浪又大又急。
师:我们配合来读读。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
生: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师: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声音都没有呢?
生:也不是。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出示:“窃窃私语”)海底动物在说悄悄话呢!
生: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师:深海,我们很难身临其境,但作者的描写却让我们如闻其声,他是怎么写的?
生:作者用我们常见的小动物和人发出的声音来描写。
师:其实,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都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生:像小猫一样喵喵喵。
生:像闹钟一样叮铃铃。
生:像刮风一样呼呼呼。
师:说也说不完,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示。
生: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师:真是处处体现了因不同而奇异的景象啊!
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和区分。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评析,在评析中关联想象,读读比比,积累对海底的认识,再发挥想象,学习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想象。像风,像猫,像闹钟……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开放,语言表达被激活。
三、读写结合,拓展语言的发展处
海底世界的读写设计,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先进行阅读材料的指导,再练笔。
师:同学们,海底动物活动特点和他们的外形、生存环境有关,在遇到自己的敌人时,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看,出示图片,这是石鱼和金枪鱼,它们是怎么迷惑敌人的?
生:石鱼的外形和石头一样,它趴在水底一动不动,就像一块石头,敌人很难发现它。
生:金枪鱼的腹部是银白色,与天空的颜色相似,在它下面的敌人从下往上看,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天空。
生:我补充,金枪鱼的背部颜色比较深,与海面的颜色相似,在空中的敌人从上往下看,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大海。
师:石鱼和金枪鱼都有自己的伪装,可以对比着介绍。海胆和乌贼,它们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就像刚才那样,把它们介绍清楚。
朗读从倾听开始,写作从模仿开始。口诵心惟,教师教在规律处,引领学生品析语言关键处;教师教在疑难处,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关联处;教师教在发展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推荐阅读: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有哪些特点09-03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07-15
网络评论的语言特点11-01
网络语言的发展及特点07-17
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09-02
丝网版画的语言特点11-05
专业英语语言的特点论文11-29
《诗歌的语言和语法特点》10-04
记叙文的语言特点研究06-17
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论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