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2024-08-10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通用10篇)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篇1

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引导,健全机构

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语言文字办公室的具体成员尤其是语文备课组长和班主任要认真做发落实工作,围绕“严管理、重落实、创特色”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惠风书社拟设学生社长和总务各一名,授课和开放时间亦作相应调整。具体安排由指导老师和学生会讨论后再定。

二、加强学习,多方宣传

根据一年一度的“推普周”的要求,开展学习和宣传工作。学校将利用平时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校教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文件。

学校要一如既往地利用升旗仪式、校宣传窗、班级黑板报、小报、永久性标语牌等途径和载体,加强“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宣传,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意识。特别重视“推普周”工作,认真组织好学校的内外宣传:制作宣传版面、分发推普宣传单,积极搞好推普宣传,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力度。要抓紧时间,将“推普周”之前在静心楼和宏远楼两边的原黑板报改为推广普通话和规范字的宣传栏,以加强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

各班要精心布置教室内外部环境,规范用字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要教育每位同学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检查身边的牌匾、标语、黑板报等活动,净化语言环境。要特别重视班训和其他励志语用字的规范和内容的高雅,同时,今年高三年段的教室前后门不能再张贴高考励志对联。

三、抓好普通话的推广,切实落实语言文字工作。

1.面向全体教师,推广普通话。

重视对广大教师的普通话素养、运用规范汉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召开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项工作落实大会,组织教师学习,以强化教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外,学校还将聘请校内普通话水平较好的老师对普通话水平较弱的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学校要求教师率先垂范,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讲标准普通话、用规范字。

2.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主,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为使推广语言文字的工作辐射所有学科,本学年我校要求师生必须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同时规范学生用语、用字行为。学校每周三、五的早读课倡导“经典美文诵读”,学生聆听优秀的文章,接受美的熏陶。每班每学期举行一次班内“钢笔字书法”优秀作品展示,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分层次、分阶段落实,强化与常规相结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以期收到显著成效。

3.举办好我校常规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竞赛。

拟举办两次以上的书法(规范汉字比赛)。其中9月初举办一次规范汉字比赛,以选拨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选手;20xx年1月举办一次新春师生书画大展和传统名篇配乐朗诵比赛。广大教职员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抓紧时间训练。其他如实用硬笔书法比赛、汉字听写大赛、演讲、辩论和语言知识竞赛等由语文组、团委和学生会视具体情况另行组织。

4.积极做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

“推普周”活动中,学校将组织规范用语用字知识讲座、规范用语用字知识竞赛征文评比、小记者小主持人口语竞赛等活动,各班以“讲普通话、用规范字”为主题开展班队活动。专门组织部分学生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语、用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了研究性小论文。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说标准普通话、用规范化汉字对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产生的影响。

5.适当放手给学生,让惠风书社办得更好;重视《书法》、《朗诵》和《咬文嚼字》等选修课的开设。

6.拟邀请我校校友、青年书法家xx先生来校开设书法讲座。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篇2

一、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是时代对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必要性。

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形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 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是交流、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工具, 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文化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 各种文化因素都必然体现在语言文字中。在语言活动过程中, 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 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 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2.信息技术主宰的 社会 , 网上对话与 交流的程度越 来越高。在信息技术主宰的当今社会, 如果我们使用的汉字不规范, 拼音不准, 那么要想打出来字, 任你怎么敲, 也敲不出你想打的字。教育事业的发展, 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教师口头的表达, 手势的演示, 粉笔的板书, 这些基本的技能、基本的素质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从小学一年级起, 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一种标准、典范和楷模, 教师的语言表达, 语音的准确与否, 文字的书写是否规范, 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责任更重大。

3.讲国语, 正国文, 是民族尊严和国 家主权的 基石之一 。当今社会有人提出, 国人不但要升国旗, 唱国歌, 而且要讲国语, 正国文。因为这是关系到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团结和尊严的问题。英语老教师都清楚外国人原来是怎样称“北京”的, 叫“Peking”。叫“厦门”什么呢? 叫“Amoy”。外国人要叫你什么就叫你什么, 外国侵略者要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 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现在不一样了, 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外国人要按我们的规定称呼我们, 不管是人名还是地名。“北京”就叫“Beijing”而不是“Peking”, “厦门”就叫 “Xiamen”, 而不能叫“Amoy”, 这是民族的尊严和国家主权的问题。

二、正确认识语言文字工作与素质教育的密切关系。

1.语言文字是素质教育最基础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指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教育。教育, 尤其是素质教育都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如果无法用标准的、规范的语言或文字把内心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就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在学校, 所谓的语文, 对低年级来说, 指的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 对高年级来说, 侧重语言文学。不管是语言文字、文章还是文学, 历史文化的渗透和传播, 精神文明的培养与教育, 都应在语言文字工作中予以贯穿,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2.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力措施, 是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 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 人的语言素质与其他各项素质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文化、学识、修养等潜性的素质, 要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表达或者行为表达的方式外化。人们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都要靠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酝酿和表达。人的语言素质提高了, 对其整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是有利的。

三、多途径、多举措强化语言文字工作, 大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1.创造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在校园内大力营造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氛围。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统一起来, 让师生通过校园中的规范用语、用字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化的丰富, 获得审美愉悦, 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不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 丰富精神文化内涵。

2.语言文字工作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将普通话作为职业语言, 在课堂上使用, 而且要成为生活语言、家庭语言。教师在日常备课板书时一定要使用规范字。可以把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教案、批改学生作业情况都作为考核教师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3.组织各项活动提高语言文字水平。一是在教职工中间组织书法比赛、各类朗诵、读书演讲、经验交流等活动, 不断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工作水平。二是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安排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 组织古诗文背诵、朗读比赛, 以及讲故事比赛, 电脑小报及网页制作比赛等活动。三是老师在课堂上注意言传身教,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美读,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美文欣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文字情感的熏陶。

总之, 搞好语言文字工作是现代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对国家主权的维护,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 更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为深入开展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成了发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要:我们正处在社会改革的时代, 时代和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语言文字应用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有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这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搞好语言文字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篇3

语言文字工作 素质教育 校园语言环境

笔者曾与朋友讨论什么是素质教育,有朋友认为,让孩子多学一门才艺,如绘画、舞蹈、钢琴、演讲等就是素质教育。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何为素质教育

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以下表述是比较有影响的:“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相对立的,‘应试教育’则是以考试为手段、以把少数人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惟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

但是,如果仅仅将“应试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那么就大大地窄化和浅化了素质教育的意旨和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根本,就在于通过教育活动,主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充满自信,注重培养孩子有强烈的“亲社会行为”,善于合作,充满爱心。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语言文字工作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语言文字是素质教育最基础的基础

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有赖于语言传播,高尚的情操,圣洁的灵魂也需要语言表达,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语言文字都不会读,不会写,没有一定的驾驭能力,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有能力去学习别的知识呢?也不可能更有效的表达自己,去与别人沟通。

2.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普通话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歌一样,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和象征。做好语言文字教育工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民族文化先进性的体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是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力措施。

三、通过语言文字工作促进素质教育的途径

1.创设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

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校园内大力营造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氛围。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统一起来,让师生通过校园中的规范用语、用字来充分感受汉语言文化的丰富,获得审美愉悦,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的内涵。

2.语言文字工作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

教师不仅要将普通话作为职业语言,在课堂上使用,而且要成为生活语言、家庭语言。教师在平时的备课板书中一定要使用规范字,可以把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教案、批改学生作业情况都成为考核教师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也是如此,让班干部起带头作用,不仅自己带头每时每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且也随时监督同学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组织各项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1)在教职工中间组织书法比赛,各类朗诵、读书演讲、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学校充发掘语文教师和部分中青年教师的语言文字优势,从中选出部分教师,发挥他们的推普骨干作用,推动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检查督导工作。开设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讲座,不定期对全校大部分教师进行培训,或举办类似沙龙似的活动,负责全校师生语言文字宣传教育,针对师生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进行技术咨询指导,从而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活动。

(2)精心策化、认真组织,在同学中组织古诗文背诵,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电脑小报及网页制作比赛等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高年级同学,鼓励他们养成写日记和写网络博客的习惯,随时记录自己的点滴。一方面,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因为如果他们的汉语拼音不规范,在电脑上打出来的字就不准确;另一方面,培养他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由此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同时,也让广大师生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3)老师在课堂上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与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美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文欣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文字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让学生“感其神,悟其髓。”叶圣陶说过:“令学生吟咏,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是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背过,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

(4)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如《小学生最喜爱的100个故事》《人生启示》等虽然简短,但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可以选出其中的精彩故事或片段来分析,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得到教益,懂得与人为善、清白做人的道理,从而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篇4

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对祖国、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要求青少年首先必须学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从这个意义讲,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加速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是推动和支持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要提前,也是国民素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语言文字教育工作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纳入教育教学要求,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意识。因此,语文学科,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重任,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审美等多方面素质教育的任务,对于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爱国的一个方面,具体化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通俗的理解是语言文字,“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就是语言文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特别是语言文字工作方面要善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又是伟大、优秀的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为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汉字是古老的文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和象征。世界上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文字体系,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延续至今,中间没有断代或被异化,这在世界语言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这显示汉语言文字强大的生命力。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甲骨文,到秦统一的文字篆字隶书,再到延续至今的通行的楷书,文字的发展史就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史,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我们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和非凡创造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为之感到骄傲自豪,萌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学好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二、认识汉字的美,培养学习兴趣

法国作家都德在其名篇《最后一课》中对法语作了如下评价:法

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样评价意在表现一位法国老师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其实,我们的汉语才是世界上真正最美的语言,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与之相媲美的。汉字中绝大多数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这是汉字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的魅力所在。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者应将汉字的美展现出来。如象形字的简洁、形象之美,会意字的意象之美,形声字的逻辑之美、结构之美,普通话语音四声的韵律之美,文字组合中的语法之美。在此基础上明确,我们学习的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就是学习汉语言文字的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审美情趣,获得美的享受,学习起来不显枯燥,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三、懂得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意义,增强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伴随着民族的发展史,是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我们民族曾经历经战乱,却没有被摧垮,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因为民族语言是侵略者无法剥夺的,它是可以使我们团结起来和侵略者进行斗争,使我们的民族获得自由、解放。

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时代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应更加重视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处理好外来的与传统的,其他民族与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强调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能应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语文学科教学有其特点,在教学工作中不能刻意强调爱国情感教育,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而应慢慢渗透,潜移默化,使爱国情感在学生心目中逐步升华,并伴随一生。

作者邮箱: ccl112@126.com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篇5

为加强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用语用字规范意识,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字素养,4月19日,县教育局、进修学校共同组织举办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字理论和基础知识培训活动。各乡镇教委主任、县直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各校(园)教导主任及骨干语文教师、进修学校及教育局相关股室人员共96人在教育局多功能会议室参加了培训。教育局副局长侯彩霞及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

开班仪式上,侯局长重申了本次培训会的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当前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她希望参训人员以本次培训会为契机,在培训中学有所得,并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真正提高汉语言文字的教育教学水平。

开班仪式结束后,自治区级普通话测试员李莉作为特邀培训师对全体参训人员作了专题讲座,李老师就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字词基础知识、朗读基础知识、口语基础知识等方面作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并对我县教师容易出错、易受地方方言影响的声调、音节和字词进行了指导。在讲解普通话与方言的读音区别时,李老师将标准的普通话和地道的兴和方言结合起来,使得会场气氛热情高涨、轻松活泼。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进一步掌握了普通话朗读的技巧,有效提升了教师们普通话朗诵的水平,也使老师们的普通话口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育实习计划 篇6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教育实习是师范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的必修课。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中学语文教学;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具备班主任工作的能力;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具有教书育人的能力。同时,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了解中学基础教育现状、基础教育改革动态,逐步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使他们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教育实习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研等项内容。

1.课堂教学实习

实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实习生深入钻研教材,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做到明确教学目的,正确处理教材,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在经过充分试讲的基础上,经指导老师在教案上签名同意后方能上课。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层次分明。每个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一般应独立完成10节以上课堂教学,此外要认真批改作业,积极做好辅导等工作。

2.班主任工作实习

每个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独立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二周。工作内容包括: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主持班主任日常工作;要根据班级情况,独立主持一次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班级活动。同时做好个别教育、家访等工作,配合原任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特点和方法。

3.教育实习调研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调查了解中学基础教育的历史、现状和特点;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动态;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中学生心理、情感、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拟定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的题目、提纲,实习结束后,每个实习生必须完成一篇教育科学论文(不少于2000字)。

4.填写《教育实习工作手册》

三、实习的方式:

1.导师制分散实习

由实习学生自选各地中学优秀教师(具有中教一级以上职称)作为实习生的导师。实习生须提交《指导教师推荐表》和《家长意见表》及个人申请,经学院批准方可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实习生按实习计划规定的时间到相应的实习学校报到,按照实习计划和《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工作条例》的规定及要求,跟随其导师开展实习的各项工作。导师依据《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工作条例》和《中文系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的规定,全面负责实习生的教育教学实习工作并评定实习成绩。实习期间,学院不再安排教师带队进驻实习学校,但会回访学生实习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必要时可对实习工作进行调整。

2.小组集中实习

分成若干个实习小组,确定组长,由院系指定教师带队实习。(实习学校待定)

3.顶岗支教实习(另有计划)

四、实习管理与指导要求:

(一)、实习组织管理形式

成立以文学院及中文系领导为首的实习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习工作,成员由中文系有关教师组成。实习过程的管理,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或带队教师负责,校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巡回检查落实和指导。

组 长:徐仲佳

副组长:张所帅

成 员:林筱筠、丁青敏、高 婧 钱 烨等。

(二)、指导教师的要求:

1、制定实习生工作计划和工作管理制度;并将计划和指导过程填写在我校《教习工作手册》(指导教师手册)。

2、负责实习生实习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事宜:

(1)、帮助实习生了解实习学校教学工作管理情况;

(2)、帮助实习生了解中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

(3)、负责介绍实习年级(班级)的教学情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改革情况;

(4)、指导实习生备课,审查和修改实习生教案;

(5)、指导实习生拟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提纲,撰写相关论文和报告。

3、根据海南师范大学《教学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标准》和《班主任实习成绩考核评定标准》,对实习生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做出考评,并填写《实习生工作考评表》。

4、做好实习工作总结,并向我院提交指导实习生实习工作总结。

五、实习过程安排

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本学期的第6--14周(10月11日——12月10日),共9周,在参加集体实习和自主实习的同学在12月5日之前回校。整个实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校内准备阶段(1周)

1、确定实习学校,确定实习生分组名单;

2、分组进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指导备课和试讲;

3、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4、召开实习动员会。

(二)实习阶段(6周)

1、了解实习学校、实习班级情况;

2、听教学示范课;

3、落实实习生上课内容和进度;

4、实习生备课、试讲、编写教案;

5、跟班见习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6、下班辅导、批改作业;

7、实习生上课、当班主任;

8、召开班会、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9、院系领导巡回检查指导实习工作;

10、实习生作教育调研。

(三)小组鉴定阶段(1周)

1、写个人总结、自我鉴定和拟定教育研究论文;

2、作小组鉴定、小组总结;交实习教案、教育实习记录本;

3、实习学校和有关领导评事实上实习成绩并作组织鉴定

4、写感谢信,向实习学校领导、老师致谢,告别。

(四)评优总结阶段(1周)

1、完成实习手册填写任务;

2、说课考核;

3、评选优秀实习生;

4、召开实习总结大会,表彰优秀。

六、实习成绩的评定方式及评定标准

1、实习学校分别就实习生的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评定成绩,实习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级,再由系综合学生调研论文、自评互评等成绩最后评定总成绩。

2、非集中实习的学生返校后,系考核组对其进行集中评价即采取说课等方式进行考核。(具体要求见《中文系实习生说课考核方案》)。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篇7

一本体域中的教学语言——存在的家

海德格尔在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时已经意识到, “语言之本质不可能是任何语言因素”, 因而“存在的家”这个说法就是探求语言本质的一次开辟道路的尝试。语言的本质是道说。那什么是道说呢?海德格尔说:“道说是本有说话的方式。”依照海德格尔的解释, 道说意味着说以及所说和未说, 道说与“让显现和让闪亮意义上的显示相同, 但让显现和让闪亮以暗示方式进行”。 (2) 也就是说, 道说的本质性显示方式是暗示。需要指出的是, 道说绝非任何语言因素, 更不是任何一种说, 而是“以暗示的方式显示、让显现”。笔者认为教育语言作为教师的说话方式, 其自身就是“说”, 被教师表达出来就是“所说”, 而通过教育语言可以营造出的良好教育环境就是“未说”。教育语言正式在说、所说与未说中显现其存在的意义, 显现教师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认识和理解, 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 在其巨著《存在与时间》的开头, 海德格尔引用了柏拉图这样一段话:“请诸君明明白白告诉我们, 到底你们用‘存在’一词是何所指。当然你们自己一向是明白的, 但是我们以前自以为懂, 现在可糊涂了……” (3) 可见, 他在这里把探索存在作为从事哲学研究的最重要工作。海德格尔所理解的存在, 是指人的存在。那么存在又是如何展开的呢?为此他提到了“此在”, 提到了语言。关于“此在”, 海德格尔解释说:“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向来所是的存在者, 就是除了其他可能的存在方式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我们用‘此在’这个术语来称呼这种存在者”。 (4) 实际上, 海德格尔理解的“此在”, 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如果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考查语言和存在的关系, 就必须抓住“显现”这个现象学的最根本的特征。“存在”的“显现”是从人追问存在的意义开始的, 而且这种追问又是必须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存在”意义的“显现”, 其实就是语言的“显现”。这一过程就是“此在”具体活动的过程。

人是语言符号的动物。就此而言, 只有语言才能充当人存在之独特性的标志。诚然, 教育语言承载着教师存在的独特性。以往教育者主要从工具和功能的角度看待教育语言对于教育的意义, 而没有自觉地把语言同存在联系起来研究。应当承认, 教育语言构成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然而, 教育语言往往被设定为教师的“工具”, 从而沦为教育的“手段”了。这种解释显然遮蔽了教育语言对于教师与学生及其存在所特有的本质意义。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广泛地使用教育语言。他们以使用教育语言的方式存在着。通过教育语言展现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布道者, 不是毫无情感的知识传递者, 展现的是教师生存的方式。海德格尔对生存的认识是把它理解为一个行动, 理解为一个过程。海德格尔这样看重生存这个概念, 那么生存与此在与语言, 又是什么关系呢?海德格尔认为关系非常密切, 他认为:“语言这一现象在此在的展开状态这一生存论建构中有其根源”。教师的生存论决定了教学语言的存在, 在看似受教学内容制约的教学语言背后是教师丰富多彩的生存方式在起作用。 (5) 教师生存是因为与同样丰富多彩的教育语言相适应, 与千差万别的学生相交往而变得丰满。教师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在教育语言中得以创造。

二方法域中的教育语言——苏式诘问

当然探讨“存在”的问题, 必然有方法问题, 而这其中就涉及语言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提出根本不可能有“循环论证”, 因为就这个问题的回答来说, 关键不在于用推导方式进行论证, 而在于用展示方式显露根据。他后期的语言研究集中体现了对本体语言的追问之路。海德格尔采用了一种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方法来追问本体语言。

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方法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对话, 不断地揭露所设问题的矛盾, 从而使问题一步一步趋近于自己要求的目的。柏拉图的《国家篇》中, 当刻法卢斯认为“正义”是“讲真话和偿还宿债”时, 苏格拉底立即诘难说, 如果我们从一个神志清醒的朋友那里借来武器, 而当他在自己失去理智时向我们索还, 若这时我们予以偿还, 则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这时的偿还是“正义”的吗?这个诘问立刻宣告了刻法卢斯的“偿还宿债” (6) 定义不能成立;波勒马库认为“正义”是“以善酬友, 以恶对敌”。 (7) 苏格拉底诘问说:在战争中什么叫正义?波勒马库回答说, 正义是和朋友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敌人。苏格拉底接着说:在战争中, 军队里最好的战士也是最善于窃取敌人作战情报和部署的人, 那么正义的人既是聪明的士兵也是聪明的窃贼。显然, 波勒马库把正义定义为“讲真话”也不能成立;特刺叙马库继续提出“正义无非是强者的利益”, 而强者是通过制订法律来维护其利益的。苏格拉底反驳说, 要是强者犯了错误, 他制订的法律是否还能代表自己的利益, 是否还是正义的?

在对问题的探讨中, 苏格拉底成功地展示出了自己创造的一种问答方法, 即通过对话不断诘难, 推演出一系列自相矛盾的结果, 最终使对方放弃或修改自己原来的主张, 虽然不能给人以任何积极的知识, 但在排除了各种有偏误的答案之后, 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被引导到趋近于真正的答案, 而这真正的答案却又是无法用语言来言说的, 只能靠对话者去领悟。海德格尔对语言的追问也正是这样, 他并不是想使人们获得某种关于语言的知识或观念, 而是为了使人经验那种作为语言的语言, 进而通达“存在”。笔者认为教育语言可以在教师对学生不断的追问中使学生经验教育语言的教育。在这种主体间性的碰撞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完善自身,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追问可以缓解当前教育中学生能动性降低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双重问题, 使师生双方在教育语言的追问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 并且展现其客观的存在。

三实践域中的教育语言——显现特性

每个教师都不会成为苏格拉底, 但是我们可以用他留给我们的方法。每个教师也都不能成为海德格尔, 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与自己一起在教育语言中经验教育语言。教师使用教育语言在常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教育活动到处存在教育语言。不可否认, 教育语言是说出来的, 海德格尔认为“说”的观念作为关于语言的主导性观念, 具有无可动摇的正确性。但这种“说”的观点, 显然只关注了语言本质已经凝固的方面。作为“说”出的语言, 已经僵化变成了语言的木乃伊, 它全然忽视了语言的特性。对于教育语言的认识应该是, 教育语言就是教育语言本身, 它具有其自身的特性。

第一, 教育语言的存在表现为真实性。教育不是机械传授知识的工具, 而是教师与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直接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沟通的生活方式。教育语言真实呈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变化。教育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教育语言及时真实地展现了这一变化过程。教师使用诚恳亲切、明确简洁的语言, 对教育内容进行提炼与诠释。真实的教育语言在生成性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树立鲜活的形象、传递真挚的情感、蕴藏丰富的内涵, 开辟令人回味的意境。教育语言的真实性显现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长期积累、精心酝酿、反复磨砺的教育实践成果, 反映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理念, 外化了教师个人的学识修养。

第二, 教育语言的动态表现为发展性。教育过程是不确定的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具有生成性。这里所说的生成性不是指向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过程, 而是教师在通过教育语言显现自我存在的过程中具有不断发展的可能性。教师不仅使用教育语言开启学生的精神世界, 也在创造着自我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探讨问题、交换意见、教学相长。教育语言随着教师教育认识的丰富、教育智慧的增长、教育技能的娴熟而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风格的形成而日臻完善。这种特性体现为教育语言的发展性。

第三, 教育语言的静态表现为情感性。教育活动是面向不同学生生命、为其提高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中, 应该说教育活动是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语言充分传递出这种生命关怀, 它在呈现教师自我完善中表达对学生的关切、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世界的探索, 让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通过教育语言反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满意度, 这种反馈或赞扬或认可, 或指正或批评, 都带上了鲜明的主观情感。教育语言不仅仅传授知识, 更传递了教育中的情感思想, 隐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对工作的态度。因此, 教育语言具有情感性。

第四, 教育语言的宏观表现为思想性。教师表达教育语言、展现其所知所得、所思所感。教育语言中融入了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理解和心得, 融入了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结论。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讲解, 必定会结合教师本人对事物的看法, 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理解。绝对客观的知识讲授是不存在的。教师的每一句话中都流露着个人的思想情感, 传递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语体味学习的乐趣。同样的教育活动对于不同的教师给学生施加的影响往往大相径庭, 原因不在教育活动本身, 而在教育活动中渗透的思想内涵。教育交往中的语言凝结着教师的人格力量, 师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着充满内涵、情感和智慧的生活, 并加以内在的理解和感悟, 赋予教育个性化的意义。因此, 教育语言渗透着深刻的思想性。

第五, 教育语言的微观表现为差异性。教师作为个体具有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使教育活动增添了个性色彩。个性的重要特征是思想的差异性, 即个体对生活世界的独特思索。这种差异性外化于每个人则都是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 教师思想的差异性必然赋予教育语言千姿百态的方式:或是豪放, 或是优雅;或是热情, 或是温柔;或是沉静, 或是风趣。这些个体差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语言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从自己的教育语言里感受自身的意志, 感受自身的修养, 感受自身的个性。唯有个性的语言才是自己的语言。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有着巨大的差异。教育语言表达着这种有差异的知识建构, 从而使知识带有鲜明的个体再创造的特点。

参考文献

①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②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孙周兴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③柏拉图.泰阿泰德智术之师[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④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 1999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篇8

一、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意识 ,积极参与到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中去。

每个民族的意识都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较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意识很有必要。为此,我们要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现状和特点,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引导他们建立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要反对民族歧视,教育各族学生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开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各项活动,使各民族学生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观念,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把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和政治地位敏感的特点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激励他们为振兴民族、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要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从自己做起,弘扬积极向上的民族意识和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摈弃民族意识中消极的、不利于民族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为本民族的优秀人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振兴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此外,应注重日常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形成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并把制度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小学生可塑性强,在南疆目前极端化思想较严重的情况下,学校多次召开教师大会,要求教师结合去极端化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宗教观教育,培养学生同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的思想意识。有部分教师通过自学掌握了少数民族语言,他们利用家访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在汉语学校上学的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其它方面都有其长足的进步,这也是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家长要送子女到汉语学校就学的主要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校上学,学校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好这个平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辅导,使少数民族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立与良好方法的掌握是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的保证,也是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学习目标的确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关键。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我校召开专门会议,选出最优秀的教师,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工作。这些教师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具体的辅导方案,开展“一对一”辅导,这种做法深得学生家长欢迎,也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高。要教少数民族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和方法,产生紧迫感、危机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我校由于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学成绩较高,在全县各族人民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全县各民族学生家长争着送子女到我校就读。我校利用这一契机,在抓好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使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我校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做出来一定的贡献。

三、把“特殊照顾”与严格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少数民族学生在我校各班,所占比例还较少,还是少数,加之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同汉族学生有区别,我们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一定要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必要的照顾,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人格,让他们在班级中享有必要的话语权,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让他们担任班级干部,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但这种关心和照顾不等于少数民族学生享有特殊的权利,决不能在“特殊”的借口下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和要求。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需要采取特殊的方法,严是爱,宽是害;提高要求是爱,降低标准是害。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违规违纪的学生,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处理。奖惩分明,不仅能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及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

今后,汉语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会越来越多,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县级教研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研究,定期交流经验,做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工作,为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篇9

关键词:语言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沟通与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语言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方式。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变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预期工作效果的取得更离不开语言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发挥,因此如何利用好语言这一重要载体将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语言艺术的含义及其特点

所谓语言艺术,就是表达者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时,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达到交际的目的,在语句合乎逻辑,语法符合规范,修辞恰当的基础上,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场合,选择使用的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手段和独特,恰当,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艺术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三个特点:

(一)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一致性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思想是语言的表达内容。但是语言与思想的完美结合更需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不能为片面追求语言形式,而将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置之不顾。其次好的思想内容,还要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诠释。

(二)语言运用具有灵活性

灵活性表现在语言运用上则主要包含三层意思:首先能根据交际过程中变化了的新情况来选择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其次灵活体现在能根据交际的具体语言环境选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思想内容。最后,灵活就是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相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

(三)语言表达具有创新性

新形势下,人们交际的对象,场合以及人们所遇到的事情和问题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语言表达只有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并能根据这种变化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才可称之为语言表达艺术。而表达者的语言要想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自己交际的对象及场合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搜索出适合表达相应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来加以运用。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语言艺术的要求

(一)语言要真实准确

具体来说真实准确的语言应包含三个方面,首先语言要规范。规范的标准是说准确的普通话,表达者的发音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对象的理解是否正确。其次,遣词要确切,如实地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最后要停顿恰当,即句子当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层次之间的间歇。

(二)语言要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而接受教育则必须对教育工作者所持有的观点感兴趣,并能够理解,能够记住宣传的内容,而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则是取得这一效果的重要手段。简洁明快的语言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缜密的思维和较高的语言概括能力。

三、新形势下如何利用语言艺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一)说理语言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凡事都应有其存在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也应该能就所涉及的事讲出一定的道理,只有这样,工作对象才能够认同教育者的看法和主张。但是说理要说得有效,不仅需要说理内容本身的正确,即所说道理真实且符合客观实际,还要掌握科学的说理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显著成效。

1.道理要真实。“真实”二字是说理语言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大道理小道理,深道理浅道理,都不能脱离“真实”。真实的道理即指能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和现实客观情况,能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和现实思想,并能起指导作用的道理。

2.讲道理要因人施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十分复杂的,他们既有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水平、性格气质的不同,又有理解能力、接受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讲求说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的特点和不同的思想问题,引人施理,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用教育模式硬套。例如,针对文化素养高的,理论基础好的,接受能力强的工作对象,可以跟他们谈一些宏观的更为抽象一些的道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文化素养一般,接受能力不强的工作对象,则应多聊些微观的具体的道理,帮助他们用这些道理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谈心语言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解决不同人的不同思想问题,则需要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总结起来,谈心存在着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准备要充分,谈心前需要心中有数,知道讲什么,怎么讲。其次个别谈心要保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者多为师生或领导和上下级,这种角色上的不同,势必会使谈心对象产生戒备防范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会造成谈心对象无法畅所欲言。因此,谈心者要想取得成功,即做到尊重对方,平等待人,信任对方,善于倾听,坦诚相见,以心换心的谈话方式。最后谈心过程中要细致观察。谈心中,谈心者要注意随时细致的观察工作对象情绪和态度的细微变化,并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话语,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案。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批评和赞扬语言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简单的说教,离不开对错误问题的分析批判,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不能忘记批评和赞扬语言艺术相结合的教育方法,特别是针对当前高校大多数青年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汲取教训的同时,更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对其正确部分充分的肯定,所谓“鼓励式”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格外受用。

1.批评语言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大多数人对于过错能通过自我反省改正,但有的人却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对于后者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批评的语言工具,帮助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批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运用暗示启发的批评语言,即用间接含蓄的方式把批评的意见表示出来,这种批评语言方法经常被众多教育家们所运用。

2.赞扬语言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著名心理学家凯拉苏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帮助许多落魄者改变来看生活态度,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她甚至让聋哑儿童开口说话,使他们的命运得到了改变,而她所运用的方法就是诚恳地鼓励和赞扬,可见赞扬在语言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没有缘由的赞扬和夸大其辞不但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甚至有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只有真诚实在的赞扬才能打动人心。

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计划 篇10

[作者]  浙江云和县教委教研室 梁志强

[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本身就应当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质体能、个性心理及其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活泼地成长,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初步具有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定目标”,是衡量小学生学习语文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也是评价小学生语文是否过关的主要标志。要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落实听说读写训练来组织教学,具体做法是:

1.克服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课倾向。

叶圣陶先生早年就说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的只在灌输固有的道德――而竟忘了语文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特有的任务”就是指语言文字训练。在现实中,有些小学语文教师以为语文教学不增加思想教育的份量和时间就是不重视德育。尤其是对一些思想教育内容明显的课文,更是以思想教育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文时,有的教师着重围绕“邱少云身上是如何着火的?他是怎样牺牲的?邱少云烈士有哪些高贵品质?我们怎样向他学习?”等问题来组织教学。殊不知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去实现,要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2.要突出听说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小学语文课文中涉及到的许多专业知识和科学常识,应该向学生传授,但不能以传授这些知识作为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要把专业知识的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也就是通过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如《太阳》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和认识自然的能力。这里的“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仅局限于课文内容的知识。实现这个目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理解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3.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受前苏联语文教学法的影响很深,直至今天,那种重分析轻训练的教学模式还有相当一部分市常虽然它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跟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实际已不相适应。由于它以分析课文内容为中心,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教学时,尽管是一读就懂的课文,也要逐段逐句进行分析、提问,结果越分析越复杂。启发式教学是当前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它通常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于是很多教师认为启发式就是多提问题,多质疑,教学一篇课文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想方设法地设计一连串大小问题,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有位教师教《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自然段,这段课文只有三句话,可他设计了六个问题:

(1)威尼斯小艇有多长?

(2)小艇像什么?

(3)小艇的船头和船艄有什么特点?

(4)船头和船艄像什么?

(5)小艇行动起来怎么样?

(6)小艇行动时像什么?像这位教师课堂上一味地提问,一节课就提了几十个问题的现象还十分普遍。于是语文课教学就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提问多,读书少;简单的问题多,启发思维的问题少;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多,训练语言文字的问题少;回答多,笔练少。由于教师连续提问,学生忙着应付回答,问题回答完了,课文也讲完了。这样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学生发言踊跃,对答如流,课堂气氛热烈,而一篇课文学完了,许多学生连课文都不能流畅地读下来。这样的课堂教学,语言文字训练不能落实,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4.语言文字训练一定要落实到位。

训练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语言文字训练的成功与否。所以要真正做到落实到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备课首先考虑。一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有哪些内容?要达到怎样的要求?通过怎样的形式训练?教师怎样进行指导?读的、说的、写的都应该根据整个教学目标通盘考虑,保证一定时间。

(2)训练贯穿全课堂。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具体转化为:以语言训练为主、以学生实践为主、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并以训练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层次、多形式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上一篇:员工工资待遇及提成合同下一篇:全面二孩政策下学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