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2024-06-16

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总结(精选12篇)

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篇1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我很明白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高中学生,更是一个个农村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我别无选择,只有努力的去研究如何教好我的学生,如何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给他们的家长,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语文,即语言文字的综合学科,我们教材所选的篇目都是古今颇有影响的名人佳作,无论是文言文、诗词、现代文等,都是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的融合,可谓情思撼古今,芳草碧连天,满眼精妙文字如春日花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可是,我们的学生却并不买账,学习如嚼蜡,无滋无味,冷冷清清。作为中学语文一线教师,多年来,在课堂上,我直接面对学生,深切感受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热情不高。

面对这种种情况,我也一度困惑。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也并没有一味的为赶进度而“满堂灌”,或实施“高压政策”,而是很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可是,学生活跃过后,一重新回到课堂教学内容,瞬间又无精打采,或小声闲聊,心不在焉,或干脆埋头大睡,听者寥寥,课上的索然无味,教师自己都觉得无聊。甚至早读上的像晚自习,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的这种漠然、厌学的状态,令我不得不认真、严肃的重新反省、审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我研究的课题就是如何激发中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兴趣。

课题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新课标来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学生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这样“教学相长”才真正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更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能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课堂沉闷、平淡散乱,不能够激活学生潜藏的内部动力。我们常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让学生做“乐知者”教师就要营造气氛,制造悬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应该是疑问的聚集点、思维的交汇点、情感的兴奋点、灵感的激发点、教学的创新点,是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或跃跃欲试的教学精彩画面。”每一篇课文都会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这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感受到疑惑,产生探究的冲动。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是最基本的形式,课内阅读是注重实效的,课外阅读是显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就要扩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精心安排课外情境延续,做好课后的延伸非常必要。

新教材的编排为教师提供了课外活动的设计方案,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情况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结合校本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笔记、座谈学习体会、开展阅读竞赛、举行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活动,使学生课内情感在课外延续。切实提高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很多课内的问题在课外补偿中解决了,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出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并联系自己生活感受,阅读出新意,激发出灵感。

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也尤其重要,我们研修过程中反复研究教学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

总之,本次课题研究,使我们受益匪浅。

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提问,语言活动,有效性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学中语言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而提问则是引导幼儿,展开师幼互动的关键。在语言教学活动《小螃蟹找工作》中,三次教学活动实施下来之后效果真的不一样,特别是活动中的两个问题:1.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一份工作,你能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工作呢?2.小螃蟹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根据这个本领你可以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两个问题都是一个很开放性的问题,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可是问题的提出却出现了不同的效果。

二、情景回忆

第一次活动中提出问题:“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一份工作。你能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工作呢?”幼儿能根据小螃蟹大钳子的本领来帮助它介绍工作,听了故事之后,小螃蟹利用大钳子找工作这一特点失败了,然后提出:“我们想想小螃蟹它有一个特殊的本领是什么?会吐泡泡的小螃蟹能做什么工作呢?”这个问题提出后,幼儿想了想,一开始有孩子提出关于这一本领的相关职业,可是说着说着,又回归到大钳子这一本领,不管教师怎么引导很多幼儿还是围绕着大钳子这一本领进行讨论。

在第二次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乐乐班的教师对幼儿进行了活动前经验的丰富。在活动过程中,两个问题的提出顺序是一样的,与第一节教学活动不同的是,问第一个问题有的幼儿就能根据小螃蟹吐泡泡这一本领进行讨论,介绍相关的工作。互动效果明显比第一节教学活动好,在提出第二个问题之后,幼儿出现的反应与第一节教学活动出现的现象是一样的,我在这一环节中也是加以引导,可是还是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

在第三次教学活动中,提出第一个问题之后,幼儿能根据螃蟹的本领来帮它介绍工作,当有幼儿讲到螃蟹吐泡泡的本领的时候,我就重点把他引导出来,延伸下去,这样的互动效果在前面两节活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回答也是出人意料的,他们都是围绕海里的工作来给小螃蟹介绍,在肯定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加以追问:陆地上有什么工作是适合它的?在我抛出一个追问之后,幼儿能继续围绕自己的想法展开想象,并以教师的提问继续展开想象,达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

三、问题所在

相同的问题通过三个班级不断地尝试出现以上不同的结果。影响这些问题达到预设的效果的问题所在是:1.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2.给幼儿思考时间少,急于追求正确答案;教师给予的回应。这两个因素对于这节活动的互动效果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四、解决的方法

(一)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

1.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导思性———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从启发激励孩子的思维出发。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导思性。

2.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想象力———提问应设计出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做”改为“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孩子的答案就不局限于故事的原文了。

3.教师的提问应具有灵活性———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注意采用各种方式灵活地进行提问。让幼儿更快地理解提问的意图,从而延续对话。

4.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双向性———常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提问也是如此。应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这样的互问互答,能使其语言流畅,思维深刻。

5.提问要抓住重点———根据提问重点突出的原则,提问应围绕教学目的和重点来设计,要有针对性。首先认真进行分析,找出所表达的中心内容,然后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提问。

(二)幼儿的思考时间与教师的回应。

1.提问后给予幼儿适当的思考时间。每个人都有被人提问的经历,大脑在接收到问题信息后,需要思考组织成语言再表达出来。所以,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是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2.对幼儿的回答做出积极的回应。

第一,善于接纳幼儿的各种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幼儿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是否在教师的意料之内,其在师幼互动中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不应把这些答案看做不好的“事故”,而应接纳幼儿的想法,通过幼儿的回答把握其思维路线,并抓住其中有意义的信息调整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

第二,以幼儿的回答为基础继续追问。追问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通过追问实现了三个功能,一是让幼儿澄清了答案;二是在幼儿已有回答基础上延伸出新信息;三是对活动内容重新组织和导向,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改进教师文字工作方案 篇3

据调查,幼儿园教师的压力和负担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繁冗的文字工作。一份不完全的统计表明,一名公办幼儿园教师在一学年中完成的文字工作量可达30多万字,并且种类有近20种之多。看来,减轻教师的文字工作量是一个有效减轻教师压力和负担的重要策略。本栏目的三篇文章就是根据这种思路采编的。

近些年来,幼儿园教师普遍感到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来自多方面,其中一个很主要的方面是文字工作。

通过一项不完全的调查,我们发现:有96%的教师对目前的文字工作有抵触情绪。大部分教师认为,文字工作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和积累档案资料,而要完成这些文字工作,许多教师得放弃休息时间、放弃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并由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通过访谈,我们初步统计出一个幼儿园教师在一学年中所要承担的文字工作量(见表一)。

如果把这些文字编辑成册,就相当于一部近200页(大16开本)的著作了!仔细分析表格中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内容其实是重复和交叉的,换言之,教师做了许多“无用功”。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反思:如何在文字工作中寻求突破,以减轻教师的文字工作量?

1.精简

在两次征询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重新确定了文字工作种类及其数量,以减轻教师的文字工作量。

我们打破了原有的文字工作模式,将14种文字工作减少到9种(见表二)。这次精简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每个教师都参与了新的文字工作方案的制定,将“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真正成了工作的主人。

初次的尝试使我们体验到了成功,在此基础上,一年后我们又做了第二次精简(见表三)。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教师文字档案的分类各不相同,有的侧重日常工作经验的总结,有的偏重对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教师们结合自身的特长、经验、能力和兴趣确定一学期文字工作的种类及其数量。学期末,大家把自己的文本拿出来参加展评并供集体分享。

信任是激发主动性的基础,支持是释放活力的保障。我们大胆地尝试新的文字工作方案,不仅带给教师信心和活力,更是传递了一种自主发展的理念。

2.共享

我们认为,各个园所都有独特的办园理念和办园风格,每个教师也有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因此在文字工作上不必强求统一,而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可以共享。

如,小班组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时,先分头认领设计任务,然后把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上传到“共享文档”上,其他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修改,然后保存到自己的主题计划中。这个有15个活动的主题设计就在4位教师的合作与分享中轻松完成了。

按照以往的模式,这个主题每个教师至少要设计7~8个活动,而用“共享”方式,每个教师的备课量就减少了一半。这既让教师体验到便捷,又促进他们的合作。这种做法不在于是否具有现代化装备,而在于是否具有共享的意识。

除了这种“分散型共享”,我们还尝试了“轮流型共享”和“经典型共享”。

轮流型共享。将整个主题的设计、准备工作交由一个班级的教师来进行,平行班的教师只需作必要的修改即可,这同样可以提高效益。

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总结 篇4

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根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联合教师工作司《2022年“国培计划”--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通知》规划部署,7月18日上午,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在青海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举行了农牧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班开班仪式,共有96名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参加,学院领导李芹出席了开班仪式。

主管此次培训项目的李占兰老师向全体培训学员介绍了此次培训的主要任务,方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的相关条款规定,帮助培训学员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的认识,从主观上提高学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了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培训班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学员自觉遵守培训纪律,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此次培训结束后,将对培训学员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以检验培训成果。

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篇5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字为目标,以强化中学生写字教学和教师普通话水平,不断加大各项工作力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贯彻政策法规,全面提高认识。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迫切,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其列入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语文组全体教师负责学生日常“听、说、读、写”的训练,学校德育活动、团队活动、及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等,多条线积极配合。

三、落实管理,强化目标管理。

坚持依法推进,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学校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教师普通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凡年满45周岁的以下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100%达标,学校管理人员、教辅人员、教职工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三级甲等,在年龄范围内的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其它学科教师必须全部达到二级乙等,并把它作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一个重要依据。

四、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

学校在强化法规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的同时,还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规范意识。

1.是认真组织好每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2.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长久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牌。

五、突出重点工作,着力讲求实效。

学校在紧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写字教学。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六、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

经过长期深入扎实的工作,全体师生有了较强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师生在学校各项集体活动中,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普通话已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校园语言。

新乡县古固寨镇实验小学

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篇6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2013学年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定塘镇中心小学 陈亚丹

在这一学年的工作中,有苦有累,有笑有甜,做了这份工作你才知道自己肩上所担负的重任。我从中体会到了教育教学的快乐,与学生相处的快乐。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让我找到了快乐,也让我从中悟出了很多。俗话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爱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伴随我与学生们相处了一年又一年,慢慢地也成为了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辛苦的人,虽然班主任做的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是每一位班主任的最大愿望。现就这一年中我所做的工作主要事迹作如下介绍:

一、爱在班级管理中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前提。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使人终身受益。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成绩重要,她甚至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老师本人就应该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所以我在给我们班制定这个目标的同时,也给我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永远走在第一”。每一次早读课,我都比孩子们都要早到一步,在班级里静静地等候他们,每一次上课铃声响起,我也早早地在教室等候他们安静的坐好,所有的每一次让我们班孩子们都要了一种意识——我应该向陈老师学习,我不能让老师等候了。有了这样的自觉性,我们班的早读和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他们会认真地对待,而且我还结合我校开展的“五星少年”活动评比,只要在早读课的纪律或老师不在情况下的纪律能够比以前好那么一点,老师将会在每上月的总结“五星少年”这项评比活动的基础上,每人再增加一颗大星,并给予物质奖励。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们班的早读情况也有明显的提高,老师在与不在表现都很好,多次受到值周老师和学校领导的好评。

2、注重班干部的培养---有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群好的班干部,他们可以以身示范,带动和感召全班学生,使班风纯正。因此,我总是把选拔和培养好干部作为班集体建设的线

一件大事。每个学期我都通过演讲竞赛的活动,让每一个想参加班干部竞选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平等的舞台,发现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的学生,担当班干部职位。班委会成立后,尽快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同时,给予定期的指导监督。这样,不但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此外,我还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性活动,如:学习经验交流会、养成习惯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促进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使该班在学校的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有氛围。

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活动场所,优美良好的环境才能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地面干干净净,课桌椅摆放整齐,地面没有尘土和纸屑,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体现一种和谐美。不但如此,而且我们班级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如有我班学生的竞争场所“五星少年”评比;有让每位学生发挥才能的“收获的天空”;有我班的集体象征“荣誉角”;有师生合作的、可爱的“布告栏”;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即有强烈的表现欲,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并以每周一篇小故事激发学生看书的求知欲,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相互的沟通。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并在每次的黑板报评比中,我班还荣获了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班级的墙上布置“明日之星”这一版块,不仅可以起到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获称号之后的感想,以此来加强学生在学习时的相互竞争,从而营造坦诚、轻松的交往环境。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于是我们班在校常规管理评比时表现的很出色。

我不但注重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而且还更加重视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所谓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要根据班级实际来体现班级特色。

小学生大多具有好奇、争胜的特点,日常行为有多重表现。因此,我就结合我校开展的“学生星级评定”活动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1、分项打分。我们总共有“五星”分别是“规范星”、“智慧星”、“蜜蜂星”、“艺术星”和“健将星”,每颗星下面我还根据我们班自身的特点还分成很多项目,都制成了一张张表格,线

每个项目有专人负责,每天登记,每周一小结,给予一颗小星,每月一大结,以小星换大星的形式评出“五星少年”,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更大的冲劲。

2、职责明确。全班分四个学习小组,设立两名值周班长,轮流值周。各小组长考评本组成员(包括班长在内),值班长考评各小组长。这种带有监督特征的分层管理,能促进班级建设良好循环,达到全面管理每一位学生之目的。

3、定期通报。每周班会,值周班长通报各小组总积分及排名情况;通报本周个人积分最高的前十名学生,在教室布置的“学生星级评定”中加两颗星星,每一个月对此进行总结,得星星最多的前五名学生就可以获得本月“五星少年”的称号,并在“明日之星”这一版块内贴上照片。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人人从我做起,向自治迈进。

二、爱在德育中

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我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我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对学生倾满爱心,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校全部是农村子女,根本没时间去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很多学生不仅邋遢,而且学习比较散漫。于是,我就利用课间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外,还非常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经常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耐心地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比如:我班里有个叫乾轩的孩子,该生成绩一直以来都是属于我们班的最后几名,我很多次问了同办公室的老师,要不要把他安排时后进生的行列,有些老师说这样的学生不用了,有些老师说老师是你的孩子,一致公平的对待,尽管这样,我还是选择了后种,我就开始了自己漫长教育的过程。每一次他犯了错误,我就用耐心的话语跟他讲;每一次上课不认真听讲,我就用慈母般的心态来教育他;经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他似乎也明白了我的用意,在期末复习阶段,他会主动问我拿作业去完成,而且像简单的作业,他都会主动完成好交给我来改,错了主动翻书订正,在这一次的考试成绩中,虽说他仍旧考到了不及格,但是他比平常进步20几分,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我决定不放弃我班的任何一个孩子,即使他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但他也有自己坚强的一面,或许也会中墙缝中,石头缝中砖出来,成为人们眼中耀眼的星星。

三、爱在自身要求中

线

教师是教育者,也必须应当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担当起培育人才的重任。因此,除了毫不懈怠地完成日常工作,我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使自己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同时我也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相信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育学生会做人,做好人,在平时日常工作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因为我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也因为我具有永求进取的决心,才使我们班的学生都能以这样来要求自己。

四、爱在收获中

由于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学校的三项评比中,我们班12次拿到了“五星班级”这枚旗子;“仰卧起坐”小型体育竞赛活动中我们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在“经典诵读活动”、“感恩教育月”、“法制教育月”、“学雷锋活动月”、“行为规范月活动”黑板报评比中均荣获一等奖,第二十二届校艺术节中荣获团体总分一等奖,本人也很有幸在教研组爱的团队中荣获了县“我的研教故事”三等奖。在这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们班的平均分和优秀率虽比大塘小学张老师他们班差一点点,跟全镇第一失之交臂,虽说有一步遗憾,但值得高兴的是,优秀人数达到了41人,我想,在今后的努力过程中,我会吸了解经验和教训,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去探索自己的不足,努力争创更好。

试论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 篇7

一、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有的老师习惯于地方音, 不读普通话标准音;误读多音字中专名和通名异读字;误读多音字中异义异读字;异读词后改为统读的仍按原规定误读;简化字替代的几个繁体字因辨别不清而误读;识字读半边而误读的字等等。如 (1) 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 不是一蹴 (jiù, 应读cù) 而就的事情。 (2) 看着桌上的美味佳肴, 真让人垂涎 (yán, 应读xián) 三尺。

2. 用字用词不规范

如:“的”、“地”、“得”不分、同音词不辨、错别字不受重视、语感迟钝;标点使用不规范等现象。

3.“新词新语”受青睐

这主要表现在“时尚”流行语出现频率高、汉外文混用、存在大量的网络语言、“副+名”构成的词组被当成时尚的新词新语频繁使用等几个方面。如:有的老师动不动就使用“哇塞”、“爽歪歪”等粗俗的词汇, 以至于孩子们一窝蜂的将这些词语挂在嘴边。要知道语言是一种开放性的、不断演变的东西, 任何新的词汇出来, 都会在民间经过实践的检验, 在这个检验的过程中, 他们或被接受或被淘汰, 作为教师应该使用那些被规范了的语言文字。

4. 过分“儿童化”

当然, 根据幼儿园的活动性质及幼儿年龄特点, “儿童化”语言是幼儿园教师口语的一大特点, 它不仅能缩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距离, 而且能提高幼儿兴趣,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还能显出对幼儿的亲近感。但是这里“儿童化”主要指口语内容儿童化的, 即内容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对幼儿有吸引力, 简洁明了, 突出重点。而有的幼儿教师片面的理解口语“儿童化”的含义, 过分追求语言的外在形式的儿童化, 如语音变化太大, 发音偏前, 语汇语法使用幼儿的不成熟表达;表情过于做作等等, 其结果是造成语言不规范, 给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就更要求我们幼儿园教师在掌握好普通话语音、词汇的同时, 提高语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切忌口语过分“儿童化”。这对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强化幼儿教师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提高幼儿教师语言文字规范的思想意识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文字的使用, 不可视为小事。对教师个人而言, 语言是其精神的外化, 文字是其形象的衣冠。对国家和社会而言,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文明的表现形式,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民族的印记, 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的母语, 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文明不断升华的过程。汉语言文字在国内外中华儿女中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国的标志。所以, 对广大幼儿教师来说,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 不可等闲视之。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 推行规范汉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学用语用字”。这些都在告诉我们, 人民教师应当说好普通话, 写好规范字, 为推广普通话, 使用规范字当好表率, 做出榜样。

三、养成学习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 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意识和习惯

1. 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规范化

所谓规范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应当符合国家的要求, 教师只有使用规范的语言, 才有可能对儿童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教师语言的规范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要符合“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范。在语音方面, 教师要使用符合普通话的标准发音, 做到发音清楚、吐字准确, 不使用方言, 不念错字。在词汇方面, 不使用方言词, 不自造词汇, 也要慎重使用尚不稳定的“新词”, 如不说普通话中没有的词汇, 尽量少使用像“很酷”“SOHO一族”等新词。在语法方面, 力求避免搭配不当、语句不通、说话语病较多、口头禅泛滥等不规范现象。在修辞方面, 避免用词不当、前后矛盾的话。总之, 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在案头备有字典、词典, 读书备课写材料时, 遇见不熟悉或拿不准的字词随手查一查, 以免出现错误。

2. 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纯洁性

语言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 它与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等密切相关, 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 她的语言应该是纯洁、文明、健康的, 应该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能够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情感。反之, 粗俗的语言只能给幼儿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有的教师给孩子起绰号;有的教师套用“滚出去”、“猪脑子”、“笨死了”、“讨厌”等不文明的粗俗语言。作为教师要尽量用纯美的语言去触动幼儿, 使幼儿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3. 教师的语言文字力求艺术化

教师应尽量的扩大知识面, 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发展, 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 我们从各个方面带给孩子美的感受。以美的声音、美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篇8

幼儿园相对于其它形式的教育来说,最大的特点是教师的口语使用特别多,这是由于幼儿阶段独有的特点决定的。幼儿基本上不识字或识字不多,他所接受的一切教育、获得的所有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成年人的口耳相传。在幼儿园主要是教师的口耳相传。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即言传和身教。言传就是通过语言指示、建议等进行指导、教育、传授知识;身教则是通过示范、演示等有目的的行为进行指导。由于幼儿所具有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幼儿园教师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的,当幼儿对活动的内容不理解、有畏难情绪时,或者是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都采用示范或演示的方法,即便如此,示范和演示在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伴随着语言进行的。因而,相对来说,语言指导在幼儿园活动中发生的频率最高,起的作用更大,在教师的指导行为中显得更为重要。

在教师通过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技能和语言策略是影响其效果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既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就是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和自己多年的实践形成的,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能够运用自如,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基作用的语言行为方式。

教师的语言技能是教师能力素质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向幼儿传授知识、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必备条件。因而可以肯定,教师语言技能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知识的吸收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换言之,教师的语言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及发挥的效果。此外,语言不仅能够表达教师对所面对的语言对象的看法,同时也能表达教师的态度和情感。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态度以及声调等,都会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和情感发展等起着极大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技能的确至关重要。

具体地说,教师的语言技能应当包括以下的内容。

首先,教师语言应具有层次比较丰富的多适应性。所谓多适应性,就是适应各种不同的幼儿。因为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其个性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幼儿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等方面的可接受性也不同。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当必须选定在幼儿现有语言接受能力的起点上,并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提高和语言思维发展这个范围之内。这当中就蕴含了教师在语言上要\"因人用语\",对不同的幼儿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是不同的。所谓不同,主要指幼儿个体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对性格不同的幼儿,语言的使用就不同,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随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语言应更多地采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对他们说话,消除幼儿紧张的心理;对反应较慢的幼儿,教师的语言在语速上应当适当地慢一些,显得更有耐心;对性格较急的孩子说话时,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焦燥的情绪得以缓和等等。总之,教师的语言绝对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对不同的幼儿必须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此才能使教师的语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师的语言应当做到口齿清晰、鲜明、准确。教师的语言,应当如同珠落玉盘,清晰悦耳,一字一词不能含糊不清。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准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教师的语言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幼儿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避免以词害意。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口若悬河和侃侃而谈都不应是教师所追求的。另外,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在谴词造句上应当力求达到炉火纯青。准确、鲜明是教师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因素,离开了准确,表意就会发生扭曲;离开了鲜明,再准确的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缺乏效果。学龄前儿童正是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期,此时的幼儿表现出对词汇极大的兴趣,他们关注新词,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使用新词,因此,幼儿教师使用词汇的水平直接地影响幼儿对词汇和积累和使用。

第四,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如果教师象老和尚念经似地说话,只能使幼儿昏昏欲睡;如果象播音员一样地说话则只能让幼儿感到生涩,毫无情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语言的策略

幼儿教师在具备了必要的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策略。策略即计策谋略,它是指为实现某一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幼儿教师的语言策略就应当理解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为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在语言上所采取的手段。语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具体地说,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如下语言策略:

其一是积极的指示和建议。这与我们通常所要求的教育应以正面引导是相一致的。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对幼儿提出教育要求时,应该多使用平等性的语言,如告诉他们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不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如果当幼儿真的已经,或者即将做出他不应该做的事情时,这时教师的建议可以使幼儿改变做法。有关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的调查认为,由于教师对幼儿消极的命令、指示、批评较多,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不甚各协。毫无疑问,积极的建议比消极的命令更为有效,更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教育。

其二是愉快的表达。这一策略要求教师不论何时何地何事,当有必要向幼儿说明事理时,都要心平气和地向幼儿明示。多数教师表达积极的、肯定的意见和愉快的情感时,较容易做到这一点;但在表达消极的、否定的意见和不愉快的情感时,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愉快的表达往往会令人心情舒畅,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和批评。对幼儿来说更是这样,教师愉快地、和蔼可亲地向幼儿表达自己的好、恶或指示,可以使幼儿更容易接纳并乐于服从,那种高声叫喊,或对幼儿\"急眼\"的做法,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和对抗,削弱了教育的作用,影响教育的效果。

其三是适时的鼓励。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幼儿完成了任务时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在幼儿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诸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等语言,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语言技能的运用与观察技能是密切相联的,正确的语言指导基于准确的观察。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看,每个幼儿园的班容量都较大,一个班有3、40个孩子是普遍现象,这就给教师的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也就更加要求幼儿教师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观察幼儿的一切活动,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嘴到\"。观察的细致、周到,语言的指导才更加准确、到位。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是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它既基于教师的语言修养,也基于教师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对教师提出如下几个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语言修养注重的是个体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及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逐渐地形成,因而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古人说:\"言为心声\",没有心灵的丰满,就没有语言的丰满;没有心灵的高尚,就不会有高尚的语言。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二是要求教师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有一个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回答老师的\"人有几只眼睛?\"的问题时说:\"有三只眼睛。\"老师非常生气,于是说:\"人的眼睛有四只。\"幼儿马上点头跟着说:\"是四只。\"这样的语言只能造成幼儿的思维更加混乱,不会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意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教师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

三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语言策略是教育观念的反映。如前所述,语言策略和语言修养并不是一回事,语言策略更多地与教育观念相联系。作为幼儿教师,即使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比如没有完全弄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就不可能形成较好的语言策略。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语言和行为,因而,如果要形成良好的语言策略,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比如对幼儿学习的正确认识、对幼儿园以活动为主观念的认识、对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的认识、对尊重幼儿的认识等等,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才会掌握准确的教育策略。

教师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测查试卷8 篇9

教师语言文字知识能力测查试卷

(八)学校: 姓名: 学科: 分数: 请在15分钟内完成

(一)语言文字法规常识(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B)A.十八 B.十九 C.二十

2.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C)

A.手书字 B.美术字 C.错别字

3.《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 批准的。(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4.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 以上水平。(C)A.一级乙等 B.二级甲等 C.二级乙等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A)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二)汉语拼音能力测查(共20分)

6.给下列词语标注拼音。(共12分,每个词语2分)忖度(cǔnduó)觐见(jìnjiàn)龋齿(qǔchǐ)

鹰隼(yīnɡsǔn)

胡诌(húzhōu)

褴褛(lánlǚ)7.用“√”标出划线字的准确读音。(共8分,每个1分)良莠(yǒu√ xiù)

压轴(zhóu zhòu√)

广袤(máo mào√)

发酵(jiào√ xiào)追溯(shuò sù√)

眩晕(yùn√

yūn)

剽窃(piāo√

piáo)

徇私(xún xùn√)(三)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8.下列成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

A.我行我素 如法炮制 朝气蓬勃 B.再接再励 迫不及待 自鸣清高 C.有目共赏 发奋图强 隋机应变 D.莫明其妙 功亏一篑 滥竽充数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中国猿人(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B.小明说:“我爱祖国。” 武汉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能力测查试卷(笔试)

C.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D.鲸分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10.下列句子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正确的一组是。(C)①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远流长,著作丰富。②大家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能各行其()。③对涉黑犯罪团伙的打击,必须重拳出击,以()效尤。④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皆是。

A.渊 事 警 彼彼 B.源 事 警 比比 C.源 是 儆 比比 D.渊 是 儆 彼彼 11.下列每组汉字笔画数相同的是。(D)

A.真 顾 敌 陆 B.凹 丝 饮 离 C.孕 奴 徒 君 D.秀 系 肠 每

1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句诗是来吟诵“四大美人”中的。(B)A.杨玉环 B.王昭君 C.貂蝉 D.西施 13.指出内容有错误的一项。(A)

A.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髫”指童年,“而立”指四十岁,“耄耋”指老年。

B.易安居士是指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C.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为“监生”。

14.道家的创始人是。(C)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荀子

15.李丽因为一条漂亮的项链丢失很伤心,你觉得安慰她最合适的成语是。(D)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6.现今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甲骨文”,这种文字出现的朝代是。(B)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教师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篇10

教师认知视角下的语言教学-评《教师认知与语言教育-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教学是一种高度认知的`行为,教师对教学有自己的知识、看法与观念,语言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类,也不例外.最近,Simon Borg出版了专著<教师认知与语言教育--研究与实践>(2006/2008),该书全面总结了语言教师认知研究的现状和方法,体现了语言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教育学视角,对语言教师教育具有很大启示.

作 者:高强 GAO Qiang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刊 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32(5) 分类号:G42 关键词:教师认知   语言教育   外语教师发展  

教师的语言艺术 篇11

俗话说:“一句话能让人笑,一句话也能让人跳。”意思是说:会说话的人,一句话就可以让人听了开心;不会说话的人,一句话就可以让人听了不高兴,甚至跳起来 。由此可见,说话的艺术非常重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教师的说话方式也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讲究一点语言艺术。

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是个人魅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更是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记得有一次早读,我去班上巡视,发现今天的早读孩子们大都不认真,有的孩子心不在焉地读着,有的孩子默默地发着呆(周一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教室里只能听到“嗡嗡嗡”的声音,像小蜜蜂在飞,又像小蚊子在叫。我走进教室,孩子们不知所措地停下了读书,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乐呵呵地说:“春天刚到,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就飞到我们教室里来了,你们发现了吗?”孩子们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叽叽喳喳地找呀找呀,突然,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是说我们读书像小蜜蜂嗡嗡嗡。”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笑过之后,我问他们:“你们喜欢春天里的百灵鸟吗?”“为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她的声音清脆、好听……”“我们来学习百灵鸟吧!”于是,朗朗的书声在教室里响起,孩子们像百灵鸟一样清脆的读书声让人陶醉。

我想: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相反,如果我简单地批评他们一下了事,学生惶恐畏惧地学习,读书的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二是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改正的效果。

二年级时,我接任了这个二(1)班,不久,我发现班上的家兴同学字写得特别大,大大的田字格总是装不下他的字,我多次在他的作业本上写“请把字写小一点”“请把字装进田字格”,可是,无济于事,他的字依然是那么大,丝毫没有写小一点点的意思。这是为什么?我想不出原因,便找他谈话。我观察了他的手,他的笔,他的写字姿势,都没有问题。怎么办?看着他的字,我脫口而出:“小家兴,你的字足有两斤重一个!”小家伙一听,噗嗤一笑,诧异地看着我,好像在说:“真的吗?”我哈哈一笑:“真的好重哦,老师都快拿不动你的本子了。”“帮帮忙吧!下次能不能写一斤重一个的字?”我们的谈话在孩子会心地一笑中结束了。第二天,他的字果然小了很多,能够装进田字格里了。

辰阳小朋友的日记里,只能找到两个标点。尽管我不厌其烦地在他的本子上写着:“别忘了打标点”“请记着把标点补上”之类的批语,可是,他的每一篇日记差不多还是只有几个标点。老师的提醒似乎无法让他记住,更谈不上重视了。一次习作之后,我找他来面批。我没有谈标点,好像是漫无目的地跟他谈起了零用钱。我问:“你有零用钱吗?”“用来买什么?”“一支铅笔多少钱?”……“那……一个标点是多少钱?”孩子听了,马上脸红了,小声说:“我……不知道”我装着天真的样子说:“好像挺贵的吧?我们平时节约一点,多买几个标点好不好?”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下次的日记上,标点果然多了不少。

看来,有时教师幽默的话语,才能真正地触动孩子的心灵,才能提高改正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无条件的赏识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

赏识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现在,很多的教师甚至家长,都能够不吝啬对孩子的表扬。然而,很多的表扬都是有条件的表扬,如“你做得很好,如果再……”“你读得很响亮,可是……”之类的。被表扬者,正美滋滋地听着听着,后面的“如果”“可是”之类,让人大跌眼镜,顿时,刚才的那股高兴劲消失了一半。如果我们能做到无条件的表扬,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班的子昂小朋友非常聪明,也非常调皮,活泼好动,课堂上总是不停地动来动去。二年级时,家长给他报了硬笔书法班,经过半年的学习,孩子的铅笔字已经写得结构匀称,有棱有角了,我多次在班上展示他的作业,还夸他:“老师都没有他写得工整、漂亮!”谁知,这一夸,他写书法的劲头更大了,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三年级之前的暑假,他又学习了软笔书法。刚刚开心,他就兴冲冲地送来了两幅毛笔字作品,我很欣喜地夸奖了他。谁知,这一夸,令孩子学习的兴趣倍加高涨,后来的每一周,他都会主动地送来他的书法作。每次,我都赞不绝口:“这么小的孩子,学习这么努力,悟性这么好,进步这么快……”我们班上原先的空白墙壁上,贴满了他的作品,并且不停地更换他写得更好的作品。老师的夸奖,无条件地夸奖,给了孩子巨大的动力。

我想:如果当初我不是无条件地赏识孩子,如果加上了“……很好……但是……”,也许孩子的积极性会受到一些打击,也许孩子会有畏难情绪,也许孩子不再会主动地送作品给我。

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的:人都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的需要,被身边的人无条件积极肯定的需要。因此,教师采用无条件积极关注,使师生关系达到良性互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更强,学习自然而然就有了飞速的进步。

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篇12

第一、严格的规范性。规范性是指符合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语文教师还担负着学生语言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规范性显得十分重要。

语言的规范性包括语音规范,词汇规范,语法规范和修辞规范几个方面。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要求使用普通话标准语音,做到发音清晰,吐字准确。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四川方言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教师平翘舌不分,有的教师把“机械”读成“jījiè”,这些都是违反语音规范的表现。对语言中出现的一些尚不稳定的新鲜词、洋词也应持慎重态度。语法方面要求符合普通话规范语法,力求避免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失调等不规范现象。不用方言语法,如不把“请坐下来”说成“请坐起来”。修辞方面,要求符合语用习惯,避免用词不当、重复罗嗦、生拼硬凑、前后矛盾、不合语体等。

第二,明确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运用不同的语言,即因材施教的意思。它要求对不同的教材内容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还要具有灵敏性和随机性。

第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的语言必须鲜明地反映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能以思想充实的语言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心灵,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他们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一代新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要把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感情灌输到青少年一代的心中。在中小学教育中,渗透着感情的道理更能激励青少年学生。娓娓动听的故事,扣人心弦的英雄事迹……远胜过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恰当地用富有教育性的语言,把思想教育巧妙地渗透在知识教育之中。

第四、富有启发性。所谓启发性,是指教书的语言能诱发学生思考,并让他有所领悟。启发性包含着三层意思:

一是发展思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启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为有“生疑”到“解疑”的过程,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精选带有重点、关键、学生感到困惑、易错的地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去启发。教师贵在开导学生思路,切不可越俎代庖,先把结论交给学生,而是鼓励见难解疑,思索争辩,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细心捕捉,及时点燃处于朦胧状态的智慧火花。教者不能代替学生领会运用知识,只有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在智慧的峰峦上不断攀登,经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咀嚼,才能够化为他们自己的精神财富。启发要抓住关节处,还要善于“引渡”,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活跃思想、开拓思路及发展思维的目的。例如:讲授《陋室铭》时,一位学生发表意见说:“作者因官场失意而整天‘调素琴,阅金经’这种生活实际上是虚度年华,从这点上看,他就不‘德馨’了。”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时我提示到:“这依据要联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去理解。”片刻之后,他们终于明白作者厌恶的是那庸俗的歌舞笙萧,灯红酒绿的腐朽生活,厌恶的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应酬,他以弹琴看书为乐,可见其志趣高洁。

二是激发感情。以情感人是语言教学的特点之一。讲台固然不是舞台,教师也不是演员,但教者不能饱含深情,其语言必然是苍白无力的,其态度必然是冷漠无情的,不能感染学生就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充分借助于教材的形象魅力,吸引学生细心体验和品位其中的情思,以陶冶他们的情操。为激发学生感情,教师的语言声调抑扬顿挫要得当,轻重缓急要适宜。真挚的感情、和谐的语言美才能扣击学生的心灵,敲开他们的心扉,把他们感情的琴弦拨响,引起共鸣,全神贯注地进入作品,把美感种子深埋在心里。

三是富于想象。教材的确有不少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教师的任务就是在作品和学生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通道,架起由此及彼的桥梁,寻找与学生生活的相通点,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增补想象作品所提供的生活画面、形象、形态和意境等等,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让学生能张开想象的“双翅”漫游中外,在历史的长河中跨越古今。高明的教师善于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心弦合拍,开阔视野,想象不断丰富。这对培养审美情趣,创造美的才能,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五,及时的反馈性。反馈性就是教师把储存的信息输送给学生,必然引起学生反应,表现为把教师输入的信息效果如何再反印出来。由于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处于错综复杂的状态,这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及时反馈,因势利导。如果教师不注意反馈,不管学生能否接受教师的语言信息,置学生输出多寡而不顾,一味地死板地照既定“作战方针”搞下去,那就必定造成失误。因此,教师要有明锐的观察力,善于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都能透视出他们的思想,迅速做出判断,及时进行调查。可见,教师的反馈能力是教师修养和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

上一篇:汉语作文700字下一篇:汽车配件分公司开业庆典仪式主的持人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