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艺术(精选8篇)
教师语言艺术 篇1
《教师语言艺术》心得体会
— 杨斌
《教师语言艺术》读后感触颇深,受益非浅:.总认为语言艺术只和语文老师打交道,却不知语言艺术是每位成功教师的必修课。我总认为会说话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是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是其中一种特殊的沟通关系.因为教师扮演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但是这几个角色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学生的发展”.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是一个心理场,有不同的心理镜像在课堂中活动.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是教师更像一个心理医生.教师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体现了你希望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权威,引导者还是共同学习进步的研究者.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很关键。该说什么?又如何说?前一个问题是要明确所说的主题和目的;而后者则是要在多种方式中选择一种更加合适的来进行。
如果,从教师嘴里说出来的话,我们理解为语言,它或者平实朴素,或者激情澎湃,或者优美动人,或者兼而有之;但这样的理解还不够,语言的范畴不应该这么局限。在课堂上,语言,可以是一个眼神,可以是一个微笑,可以是一个动作„„这些无声的语言,在某个时刻所显示出来的力量往往又是纯粹的话语所不能及的。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语言的感情色彩,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据说鲁迅先生讲课的声音并不抑扬顿挫,也不慷慨激昂,但他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充满着感情的魅力,使学生觉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使每一个接近他的学生都感到有一种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理。
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找到适合学生容易接受的的语言表达方式,争取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语言艺术 篇2
一、教师的课堂语言
教师的舞台是课堂, 是三尺讲台。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是课堂语言面临着更严格的要求, 我个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精练、不重复、不啰唆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研究与理解, 力争吃透、吃准教材。尤其是理科教学, 就必须对概念、性质、定理, 做到先深度把握, 然后精准提炼, 最后通俗解释这三步, 让学生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比如, 在教学如何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时, 教师总结了这样几句话:“大大取大, 小小取小, 大小小大中间找, 大大小小找不到。”这样几句顺口溜, 既愉悦了课堂气氛, 又简化了知识, 可谓一举两得。多年来, 这样深入浅出的例子很多, 使枯燥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趣味化。
(二) 教师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生活的调料, 是人类智慧的火花, 是属于艺术性的口语。课堂上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 能活跃气氛, 又能处理突发状况, 还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不喜欢没有幽默感的教师, 反之, 有幽默感的教师, 会自我解嘲, 会转移冲突, 运用智慧巧妙地教化学生。
(三) 教师的语言要有激励性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皮革马利翁效应”, 正是因为教师的一句中肯的表扬或对学生未来的肯定, 左右了学生的情绪, 影响了他的一生。所以教师对待学生犯的错误, 不应是简单粗暴的指责或带有贬低甚至是歧视性的语言, 这样只会使学生更紧张, 甚至思维停滞, 也会拉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举个例子来说, 课上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的答案呢?即使学生回答错误, 教师若能和蔼可亲地对他说:“没关系, 你的答案虽然与本题有些出入, 但思考问题的角度很新颖, 继续换一个角度试试?”这样学生就不会尴尬, 反而会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可见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才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师语言的表现形式
(一) 肢体语言———无声的沟通
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工具, 肢体语言也是一样。教师不经意的一个手势, 一束目光, 一种表情都会影响学生, 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微妙的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都在向学生传递着信息。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讲究肢体语言的艺术。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信息的效果等于7%的文字+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肢体语言的重要性。那么, 教师应如何正确运用肢体语言呢?
首先, 面部表情要尽可能丰富。教师的喜、怒、哀、乐都体现在面部, 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关注度。所以教师应不吝啬笑容, 给学生一种自然、亲和、明朗、宽容的感觉。
其次, 眼神反应教师心境。研究表明:教师注意学生的次数, 与学生注意力提高成正比例。教师常用的眼神方法有三种:一是环视, 针对全班的学生。比如, 起立时, 教师应首先以一种标准的姿势站好, 同时双眼环视全班所有学生, 要让每一位学生感到教师目光中的温暖和严肃, 同时学生也会自查自纠自己的姿势是否标准。二是专注, 这时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技巧。人们都说:“一心不能二用。”但教师在授课时就必须“一心二用”, 即授课的同时用眼角的余光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听讲状态, 发现违纪行为, 可用眼神注视5秒钟的方法, 让他们收敛并改正。三是虚视, 即似看非看法。一些平时一些表现较好的学生在搞小动作, 他们自尊心很强, 教师可采用看此处而言其他的方法, 点醒他。
最后, 运用手势要适当。比如, 课上气氛过于活跃, 学生积极发言, 开始乱说一气时, 教师可用一个“暂停”的手势, 来制止学生。一个“举手”的动作比千呼万唤更能传情达意。做手势动作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 双臂离开身体, 自然、大方。 (2) 不做手势时, 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3) 手势应多变化, 但不能太频繁, 否则学生会眼花缭乱, 事倍功半。 (4) 避免自己习惯性的小动作。
总之, 优秀教师要利用三尺讲台, 尽情展现语言魅力, 恰到好处地使用体态语言, 让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二) 文字语言———师生零距离
与学生沟通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所以教师不妨尝试非见面谈话式的沟通方式。
方式一:作业批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教师在批阅作业时也应与时俱进, 不能单一地只体现“对”与“错”, 而更应关注学生作业心理的健康发展。由于课时限制和学生人数较多, 我们不能做到每一个学生都面批面改, 所以, 作业批注是表明教师对学生作业评价的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一则好的批语, 应有充实的内容, 语言优雅精致, 形象鲜明生动。一则好的批语, 就是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一份珍贵的礼物, 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久久不能抹去。
方式二:试卷批阅
素质教育, 提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考试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 所以教师对于学生试卷的评价不能片面地因分数的高低而一锤定音。试卷上不能只有学生的分数, 应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 个性差异, 在试卷的空白处, 写上内容简洁、言辞亲切的评语。比如表扬性评语:“你的解法真妙”“你真聪明”“你思维敏捷”“祝贺你, 又一次取得好成绩”“再接再厉, 继续努力”。期待性评语:“失败并不可怕, 怕的是失败了就不敢站起来”“不怕差, 就怕不用功”“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付出终有回报, 再接再厉”提示性评语关注学习中的错误:“马虎不改, 难有作为”“数学计算应一丝不苟、慎之又慎”……在这些激励的话语中, 学生既可以直接感受到师爱的暖流, 更可以激发自己继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方式三:小文章———大舞台
我会时常记录我与学生相处的点滴, 放到班级开辟的“心灵园地”展示出来。一段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定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 走进学生的心里, 让学生借助我的文章读懂我的良苦用心, 增进师生感情。
教师虽然不是演讲家, 也不是语言学家, 更不是演员, 但是教师却游走于这些角色之间, 他们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个在舞台上, 一个在讲台上, 一个是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 一个是面对全班的学生, 他们都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希望教师都能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用完美的语言艺术重塑自己的教育人生!
摘要:教师教育学生, 从事教学活动, 要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 通过说话教育愚者, 赞誉智者。
关键词:课堂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
参考文献
[1]周明华.教师基本功的修炼[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2.
[2]郭启明.教师的语言艺术修订本[M].语文出版社, 1992.
教师的语言艺术 篇3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语言在日常交往中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许多老师能用鼓励的话坚定一个为了好奇解剖狗研究内脏的孩子,向科学攀登的信心;用一句恳切的话帮助学生走向辉煌的人生……这与教师善于运用语言有密切关系。因此,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要注意艺术——语言的艺术性。
先来谈谈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注意的内容。作为班主任,经常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内心,解决学生思想问题,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语言要有规范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语句不通,颠三倒四,罗里啰嗦等语病。只有规范性语言才能谈到语言美,才能感染人,教育学生。
第二,教师语言要有鼓励性。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们自尊心很强,要 爱护他们,谈话中应时时鼓励他们,促使其积极上进教师要学习心理学,掌握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个性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应当把自尊、自爱、自我调整的权利留给学生,自己只起引导、激励作用。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要以朋友身份谈话,而低年级学生谈话则要“甜”一点。要多几分爱心,几分耐心。
第三,教师语言应有亲切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误差、偏差时教师要注意运用批评这一重要手段,促使其健康成长。正如庄稼长出杂草要铲除一样,批评也是爱护学生的重要方面,但批评不是一味指责,更不是嘲讽甚至体罚。
第四,教师语言要有说服力。即教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讲清道德品质的标准和规范,对于好坏、对错、美丑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另外做德育工作时,教师语言还要有情感性、启发性等。在德育过程中,有时需要准确、周密的语言,头头是道,能说服人;有时需要清新优美的语言,饱含激情,能打动人;有时需要幽默、机智的语言,妙趣横生,能感染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学识,高深的修养和热爱学生的心,这样才会有艺术的语言,才能给人启迪,给人力量,使学生在和风细雨的吹拂滋润下受到教育。
现在,我们来谈谈教师语言艺术技巧与教学。
教学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语言是教学劳动的特殊的重要的工具,可以说,没有语言就不能形成教学。教师语言的艺术技巧,既包括运用话语策略的技巧,也包括用语的技巧。例如,讲授语的技巧、提问语的艺术技巧、导入语的艺术技巧、表扬语的艺术技巧、批评语的艺术技。巧等等。下面仅课堂教学语言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第一准确规范、严谨精炼。在对概念性知识讲述时,为了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精炼。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慎重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讲授时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要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吐词要清晰,读句应分明。
第二语言的情感和激励性。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学感情充沛,富有激励性和感染性,并结合自己的眼神、手势和嗓音等体态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情以理,情理相融。”教师慷慨陈词,会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
第三幽默在课堂的运用。幽默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学和学生联结在一起;能引发学生是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热情和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是创造力等。
第四体态语言的运用。体态语言是对教学语言的有益补充,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有时可以表达出用口头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信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每堂课一开始时,结束时的交流也要重视体态语的运用,它能读出师生彼此的尊重、关心。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正视回答问题的学生,流露出信任的目光,应说“请某某同学回答”,并尽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心和鼓励。回答完毕要有“请坐”二字表示尊重。
走动的姿势不仅是精神状态的表现,而且还有传递教学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教师适当的在教室走动,俯下身子参与学生讨论,课堂气氛就会变轻松,促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篇4
第一篇: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分析
【摘要】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进行语言示范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教学语言承载的知识信息、思维方式及文化内蕴对课堂教学的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知识观念、思想认识和行为品格的形成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学语言按照语言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三方面。本文主要讨论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仅指课堂内教师用于传达教材信息和组织学习的有声语言,即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口头语言,主要涉及教师课堂教学中导入、讲解、提问、应变和评价五个环节。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学
一、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类型
(一)导入语
导入语是教师在一堂课引入时讲的话,起到引领、启发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
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钱梦龙老师有一次上课时,并没有宣布要学哪一课,而是给了学生一个“谜面”:“这是一篇说明文,人们一看它的标题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这个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死海不死》这篇课文也就自然引出。赵谦翔老师在一节作文训练课上,借用株洲市某语文老师的“惊人之语”———“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作导入,这个话题激活了学生的思想积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于是,学生们踊跃投入探讨,“百家争鸣”,色彩纷呈,营造了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体现在能用活泼的导入语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解说语
解说指教师用叙述性语言把教材内容、有关资料和背景介绍给学生,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部分。教师要表达某种意义,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语言的准确性,这里说的准确性包括精确的用词和简洁的语言表达。过多的口头语诸如“这个”“那个”等是教师教学中不需要的。虽然这些词语在教师说话的过程中会起到缓冲教师思路的作用,但是用得过多,则会让学生感觉教师说话拖沓,表述不清,教师讲话的连贯性和条理性也会大打折扣。成功的语文教师大都具有鲜明的课堂语言风格,于漪老师的诗化言词、情真意切,钱梦龙老师的理性缜密、环环相扣,魏书生老师的朴实无华、亲切自然,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提问语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让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感知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中一切的互动与对话都是为了实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语言行为必须紧扣教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思考价值。魏书生老师为初一学生上高三课文《人生的境界》,首先提出三个关键问题:第一,作者是谁?什么身份?第二,词语“觉解、入世、出世”分别作何理解?第三,三种境界怎样达到?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识记到理解,层次分明,恰到好处,使学生迅速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问题设计十分高明。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
一课时,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字和“遗”字,钱老师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这样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这样“孀”、“遗”二字就迎刃而解了。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的最好的刺激信息,具有激发学生学习、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教与学得到及时反馈的作用。钱老师这种从思维侧翼寻找思维切入口的“曲问”不仅使学生迂回地找到了答案,而且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应变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的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想天开的提问,一个错误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善于利用,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位教师上课时,一只蝴蝶飞入教室,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蝴蝶转来转去。于是这位教师暂停讲课,问学生“蝴蝶为什么在教室里飞来飞去?”同学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位教师接着说“这就是‘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嘛!”,然后示意学生把蝴蝶放了出去。这位教师语言中体现的机智和风趣不仅没让突发事件打乱教学计划,反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艺术效果。钱老师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有位学生读完课文发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面对学生这样的“独特体验”,钱老师却并没有选择讨论“交通问题”,而是要求学生继续读课文。钱老师认为,《背影》看似浅显,却在“我”对父爱的回味中,深深交织着愧疚、悔恨、自责等复杂的情感,而所有种种复杂的情感又都凝聚在“我”晶莹的泪光中重现父亲背影时的瞬间感受上。这样,被注入了那样复杂感情的“背影”才会在“我”的心中成为永远抹不去的鲜明的记忆。而那位除了看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外一无所得的学生,是因为读得不认真,才得了这种极其肤浅的结论,老师如果对这种肤浅的体验也一味的鼓励,就不是尊重学生,而是误人子弟了。
(五)评价语
语言可以表达使用者的主观态度,并对听话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他们的感情、思想或行为。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学生像久旱的秧苗期盼甘露一样渴望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哪怕是只言片语,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是切实有效的,随便的、表面化的表扬不仅不能给受表扬者以真正的激励,甚至还会减损旁观者对表扬的认同和期待。如果教师的表扬总是简单空洞的“很好”、“不错”,学生就很难感受到诚意,他会怀疑教师只是礼貌性的敷衍。教师如果在表扬学生时能有所发现,特别是发现那些连学生自己都鲜有察觉的优点,表扬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的简单重复上。有人总结了《教师激励性语言120条》,供教师们参考借鉴。教师要善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表达对学生的赏识,督促学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对话,共建和谐融洽的语文课堂。
二、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语言
学生往往更喜欢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睿智亲切的仪表风度的教师,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尤其如此。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知识、智慧、情感的综合载体,语言应富有生命力,唯有生命才能点燃生命。因而语文教师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广泛研究语用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资料,并设身处地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出发,磨练自觉的语言意识,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学生求知、求强的心理产生共鸣,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本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人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的表达应清晰、流畅,抑扬顿挫,音量适当。要保证语言的流畅性和思路的清晰性,就必须要熟悉课文内容、深入地理解课文。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只有经过良好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中更好的生成。几年来备同样的课、讲同样的话,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不能认为每一年的学生都是新面孔,就可以重复同样的内容,陈旧的东西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所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对语文教师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厚积才能薄发,当教师有了较为丰富的语言积累的时候,才能熟练驾驭课堂,面对课堂上新的生成才能从容应对。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语调的变化,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速度和停顿等来组织学生的注意。例如有时突然的停顿或降低声音,有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控制讲课语言的轻重缓急,使语言有抑扬、有顿挫,授课节奏有起伏。此外,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学校也有必要邀请语言专家、优秀教师或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为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和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讲座和培训,或举行演讲、辩论、公开课比赛以帮助扩大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提高专业语言水平。教师集中备课时,除了探讨教材教法、准备教案之外,还应该进行教学语言经验的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设计,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愉快的时候接受信息的效率最高,尤其对学生而言,在一个平等、合作、和谐的良好教学氛围中,容易形成愉悦的学习心态。课堂对话中师生只有互信,才能形成和谐愉悦的语言环境,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要相信学生表达见解、自我充实和发展的潜力,也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引导和帮助自己实现理想和追求。教师应该以一种民主的心态,努力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找寻点滴的闪光和创意。交谈时可以采用这样的说话方式:“我同意……,但是我想补充的是……”。任何学生,面对教师情真意切的规劝,都会有所感动。当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行与教师的预设行为相抵触时,为了维护课堂纪律而采用严厉的、挖苦讽刺的语言来打压学生,只会激起学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不如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机智。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小学数学语言是一门特定的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数学教学中加强语言的教学,是现代数学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另外,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啦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第三篇: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提升策略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师需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掌握教学语言特征,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关键词]语言艺术;语言修养;语言特征;教学语言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光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艺术。因为教学语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语文教师语言表达的好坏,对学生个性的成长、思想品质的提高及教学质量影响很大。语言表达能力好的语文教师,往往会使学生听起课来倍感精神,心旷神怡,受到熏陶,反之,如果表达能力差,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言辞表达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1.加强思想修养
一位语文教师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才能在教学语言中充满真挚的情感。教师的教学语言充满热忱和期待,往往使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因此,崇高的、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是语文教师提高语言修养的前提。一位语文教师如果不接受教育,对教育工作漠不关心,对学生没有一点爱心、责任感,那他又怎样去美化学生的心灵,怎样去开拓学生的视野,怎样讲出热情洋溢的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话来?言为心声,语文教师要提高语言艺术,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要锤炼语言先锤炼思想,要使语言闪光,引人入胜,先使自己的思想迸发火花,光彩照人。
2.加强知识修养
教师语言是各种知识信息的载体,许多语言功底深厚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知识修养,他们深厚的语言功底正是来自广博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教师的知识要在“专”的前提下向“博”的方向发展。例如,语文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之,语言的艺术性决不是能通顺达意就行了,要显示出超出一般的艺术魅力。教师要刻苦学习和锤炼,平时多读、多写、多练,多向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学习取经。
3.加强心理素质修养
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心理素质不好,要提高语言艺术,也是很难的,由于心理素质不好,上课时常常神情恍惚,眼睛左躲右闪,不敢看学生,说话的时候吞吞吐吐,思绪紊乱,在重要场合发言时,也常常紧张冒汗,欲言语噎等。这样的教师怎样教好学生,怎样能说出精彩的话来呢?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沉着冷静,处变不惊。
4.加强语言技能修养
语言技能修养是提高教学语言技能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在平时讲话或上课时,要注意自己的发音用声技能和修辞技能。发音用声技能主要指气息控制、语音辨识、音量把握、语调变化、节奏处理和态势配合等。语文教师在讲话时,要注意科学的呼吸、换气和发声,使声音响亮持久,必须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理论知识,音量的把握要适当,还要有意识地训练态势语言,使态势自然得体。语言技能还包括在说话时多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双关、夸张、对比等,要运用娴熟,恰到好处。
二、掌握教学语言特征
教师上课说话并不像平常生活聊天一样,随便想怎样讲就怎样讲,而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教学语言第一个特征是规范性。规范性是指上课时,一定要用普通话这一标准用语,发音要准,吐字要清晰。所运用的教学语言要简洁、准确、清楚,让学生觉得教师说的不多,但句句有用,条条是理。教学语言切忌啰嗦,吐字不清,概念含糊。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让学生在美好的语言环境里,养成讲好母语的良好习惯。教学语言第二个特征是针对性。一般教师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环境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这些教育因素,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教学语言是受学科、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学生听讲情绪制约的。语文教师上课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善于使用优美丰富的词汇,使语言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抑扬顿挫,节奏感强。教学语言第三个特征是鼓励性。教师语言的主导对象是学生,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更期盼教师把他们看成大人,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爱护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教学语言第四个特征是教育性。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的全部活动都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当具有教育性,做到语言文明、纯洁,具有分寸和教育感,切不能强词夺理、恶语伤人。教学语言第五个特征是审美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审美性,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种表现。只有美的语言才能启迪人的智慧,塑造人的心灵,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教师语言的审美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美,一是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有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形式美主要
指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修辞手法的丰富性。教学语言第六个特征是启发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思考,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还要善于用含蓄的语言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教学语言第七个特征是可接受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简洁、通俗、直观性的特点,切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可满口深奥,说一些学生无法理解的古文式言语。
三、优化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讲授的优劣,而讲授的优劣又取决于教师语言技能的高低,因而讲授的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在讲授时应从思考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和系统开始,把学生的已知内容纳入教材的未知体系中去,使已知和未知有机地联系起来。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从教材本身的逻辑来看,可采用归纳法、演绎法;从学生掌握知识来看,可采用问题探索法、讨论法;从教师指导的角度看,可采用指导法、讨论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该体现出逻辑性、精辟性和启发性。逻辑性就是语言要简短明快,所说的概念要准确无误,判断要精确,推理要严密。精辟性指教师对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先要清楚各个脉络,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安排等,以便向学生阐述时透彻、尖锐,引导也玲珑剔透、清晰明了。启发性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容诱因,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得重视导入技能。导入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导入课题,力求在每进入一堂课之始,就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巧妙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导入的方法很多,有衔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不管哪种导入,教师在运用时都要注意导入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等特点。从上面这几个方面去提高教学语言艺术,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语言知识需要教师去研究学习,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学会用好教学语言。
第四篇:小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思考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教学语言则是这一工具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的语言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着重介绍了教师的语言要说什么、怎么说,要具备语言艺术,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要注意语言表达的亲切和善,还应控制好教学语言的节奏变化。
【关键字】语言;艺术;语文教师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看来教师的教学语言确实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一、说什么
有人认为语言,就是说话,对于具备说话能力的人来讲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把话说好,达到说话的目的,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对教师而言就更难了。经常能听到很多教师埋怨说,往往一个问题、一道题反反复复讲了很多次,口水都说干了,但是学生们还是不理解,有的甚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明白。这就留给我们一个反思,到底教师该说些什么?是该多说还是少说呢?以语文老师为例,每个年级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特点,特别天真,特别活泼,喜欢追逐打闹。语文老师特别指出:“下课文明活动,文明游戏,切记不可追逐打闹!”孩子们异口同声都说“好”!但是往往等你走后,就会有孩子把你刚才说的话抛之脑后,此时有些老师在气愤之余,会不由地发出感叹:“为什么讲了都没有用呢?”低年级的孩子需要我们用耐心去开导,用真心去引导,所以适当地多说几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感染他们,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一般有经验的老师还会配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使孩子更能领会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那么什么时候该少说呢?中高年级的孩子,我们通常发现,说多了,他们
反而听不进去,而且慢慢地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想跟你对着干,此时教师说再多效果也不明显。少说并不代表不说,说什么,怎么说就要注意方法,说到点上,说到他的心坎上,让他心服口服才是努力的方向。
二、怎么说
到底怎么说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话时要注意语言艺术。何为语言艺术呢?所谓语言艺术,即语言通过形象地反映事物,表现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程度。说简单点,就是教师用最恰当生动、最合适的语言让学生乐于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理解你的意思,理解、掌握传递的知识。
1.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
经常能够在草坪中发现这样的标语“爱护绿化,请勿践踏”,短短的标语警示人们不要践踏草坪,可是往往有些人看见了却当没看见一样,视若无睹。而后不少草坪中出现了这样的标语“小草微微笑,给我把手招,请你绕道行,让我快长高”,活泼亲切的语言,连小朋友一看都能牢牢记住。可见,语言表达时生动形象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体现在课堂中就不能不提到朗读了。就
好比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小鹰学飞》这一课,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它进行了三次学飞,每一次小鹰与老鹰之间都有一些对话,第三次的对话是本章的一个重点,读好它对于文本的揭示,对于学生的理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生毛遂自荐,首当其冲,读了起来“这次,我……总算……会……飞了吧?”其他学生评价,有点平实,有些学生甚至皱起了眉头,展开了思考。“同学们注意省略号了吗?”学生茅塞顿开,“同学们有爬楼梯的经历吗?当你爬完很多很多的楼梯后,开口讲话,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师生一起再次尝试,加上喘气,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成,开心地笑了。原来朗读时不同的语气能够起到如此不同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如何表达,引导,使学生明白如何才能把文章读得更准确,更生动。
2.语言表达的亲切、和善
走进孩子的内心,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如果您的学生对您望而生畏、望而生厌,我相信作为教师他是伤心的,是失败的。课堂上,一句鼓励,一句赞成,一句肯定,亲切地说一声“你真棒”,温柔地摸一摸学生的头,都能让学生高兴好一阵,都能使教师和学生变得更加亲近。以文本对话,用心去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升华、拓展。“这道题你回答错误,坐下!”学生满面愁容地坐下了,等到下一题,他会的,可是他本想举起的手却退缩了。“这道题你回答错误,坐下!”这句话一直在他耳边围绕,最终他都没有举起他的手。一个孩子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打击了。究其原因,老师的那句严厉的话语恐怕难以推卸责任。如果当时老师能亲切地跟他说:“没关系,坐下再好好想一想,你很棒,离答案已经非常接近了,对于这么积极举手的学生老师非常喜欢!”相信听到如此亲切和善的评价,学生下次举手肯定不会有诸多犹豫。亲切地对待您的学生,他是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他。
3.语言表达的节奏变化
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应控制好教学语言的节奏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起伏,要做到抑扬顿挫。如何才能控制教学语言节奏的变化呢?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会昏昏欲睡而缺乏兴趣。中小学生每节课的最佳状态,仅有二十几分钟,其余时间稍不留意,学生就会“走神”。而抑扬顿挫,教师的语言具有节奏感能够有效地打破大脑的抑制状态,使学生的注意力变得集中。一堂好课将使学生受益匪浅,而上好一堂好课语言的艺术也是至关重要的。语言的艺术又何止我上述说的几点呢,还有更多更好的意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我们必将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教师的语言好似一把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好似一个能照亮学生未来的火炬。相信学生在美的语言熏陶下会更加茁壮地成长,语言艺术,看来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势必会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的攻克目标。
第五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分析
摘要: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直接影响活动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个性和能力发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纲要》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对教师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语言艺术不容忽视。
关键词: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幼儿教育
一、用平等性语言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在《纲要》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师生关系有了重新认识,并给自己重新定位,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学习行列,成为幼儿忠实的、有能力的伙伴。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完全在于它是一种心声,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教师只有把对幼儿、对教师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声、以声引人、以情动人。只有通过包含慈爱、信任、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孩子,拨动孩子的心弦,在孩子内心引起共鸣,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明确《纲要》有关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要求,掌握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要求,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认识水平、个性特征等因素,及时根据幼儿的反馈情况,调整计划、教案及自己的教育行为,以赢得幼儿积极的配合和回应。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幼儿提供支持和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宽松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获得有效的语言经验。如教师应经常说:“我和你一起来,好吗?”“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没事,你来试试,如果需要帮助就和老师说。”“你想玩什么?”等等,不能常用“你应该这样做。”“你这样做不对。”“那不行!”“你不可以。”等,这样会在有意无意中扼杀幼儿的自我创造力。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应多使用平等、民主的语言,如告诉他们“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在与幼儿交流时,我们还要面带微笑,并伴有弯腰、下蹲、抚摸、拉手等动作,让幼儿感觉到教师和自己是亲切平等的,师生交往如同伙伴的交流,使幼儿敞开心怀,自然不拘谨。
二、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心
《纲要》把培养幼儿“想说”、“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作为语言培养的目标;把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作为艺术教育的目标等,体现了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予以充分尊重。但是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幼儿在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上的限制,他们在学习中必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体察幼儿心中的疑惑,理解幼儿的失败,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支持,让幼儿有安全感,并产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如幼儿感到灰心与失望时,我们可以说:“你再去试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再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啦?”“发生了什么事呀?”等等。当幼儿有新的发现和想法时,教师应及时用语言给予鼓励,诸如“嗯,真不错!”“你真行!”“你比上次有进步!”“你这个方法老师倒没有想到。”等语言,再加上对幼儿
翘大拇指、微笑、点头、拍手等动作,对幼儿有极大的鼓励作用,并让孩子产生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在此,教师语言艺术的一大功能———鼓励幼儿表达自我、宣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另外,我们应鼓励双向提问,比如问幼儿:“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的呢?”这样可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把疑惑的问题提出来,改变以往单向提问的方式:老师问幼儿答。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提升自我价值感,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提高,又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三、用针对性语言满足幼儿的不同心理需求
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幼儿老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要避免枯燥无力的语言,避免使幼儿昏昏欲睡的现象发生。教师应力争语言表达得形象、直观、明快、生动,使孩子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再次要风趣幽默,诙谐机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幼儿,加上积极的情绪(面部表情)和夸张的动作,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程度,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感应,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使师幼达到双向投入的境界。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由于受知识经验局限,受教师权威威慑,幼儿很少主动借助语言向教师传递真实想法,不利于自身个性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它体现了对幼儿的人文关怀、权利尊重和对所有幼儿的关注,充分体现了“给每个幼儿均等的机会,通过教育让每个幼儿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的当代儿童观。幼儿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考虑幼儿现有的语言接受能力,力求“因人用语”。例如问小班幼儿的两种问法,第一是:谁愿意表演故事的请举手;第二是:愿意扮演小狗、小猫、小鸡的请举手。显然,第二种问法效果会更好。再如不同性格的幼儿,语言的使用也不同。比较内向、性格较为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更多地运用亲切的语调、关怀的语气跟他们对话,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对反应不快的幼儿,教师要有耐心,在语速上适当放慢一些;对脾气急躁的孩子,教师的语调要显得更加沉稳、语速适中,使幼儿的情绪得以缓和。总之,对不同的幼儿,教师该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四、用启发性语言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语言可以启迪幼儿智慧,发展幼儿思维,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教师不可能替代但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当一个问题出现后,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而是应以一种中立的态度为幼儿创造宽松的谈话环境,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回答问题,同时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所以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多向孩子发问,并做到少一点再现性的提问,多一点探索性的提问,少一点直截了当的提问,多一点启发性的提问,如“为什么会这样?”“哪一种方法更好?”“你还发现什么?”等比较性、分析性的问题,更利于发挥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从多方面更多地、更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产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欲望。总之,在《纲要》的引领下,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努力探索和提炼教学语言,在实践中多观察、常思考;细领略、勤摸索,使教学语言艺术不断升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六篇:分层教学背景下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摘要】2013年淮南联合大学(以下称我校)根据考生高考英语成绩,遵循“学生自愿、学生遴选”的原则实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习兴趣;语言艺术
我校自2013全面实行英语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后,原先的小班制教学变为现在的大班制教学,以前以一个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变成现在混合班级授课模式。对于承担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分层教学意味着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语言艺术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如何在人数将近100人的大班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去,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1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注重师生首次交流的语言艺术
新生入学时,作为教师第一堂能否上好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分成A、B、C三个等级。成绩优秀者进入A班、成绩中等者进入B班、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班。我校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表现为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性别差别。一般来说,城市学生的英语成绩好于农村学生;江浙皖一带的学生英语成绩要好于海南和东北的学生;女生的英语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因此,C级班中男生多,A级班女生多。对于级别较低的C级班学生来说,上第一堂课时教师就应明确指出英语是零基础教学,从而打消他们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语言表达多是赏识为主。对于级别中等的B级班学生来说,教师应对他们的英语水平予以肯定,语言表达多是以鼓励为主。对于级别最高的A
级班学生来说,教师首先对他们表示祝贺,并且对于他们的学习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语言表达多是以期许为主。
2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课外交流的语言艺术
作为B级和C级班英语教学的任课教师尤其要注重在课外与学生交流的语言艺术。对于B级和C级班学生而言,虽然选择的不是程度高的A级班,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并想在在校期间通过四级考试。因此平时教师在课外与学生交谈时,学生们会经常会询问有关四级考试的问题。例如:四级考试难不难啊?我要买哪些复习资料啊?我的听力不好,应该如何提高啊?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教师,这个时候不能因为他们的英语水平较低,对他们冷嘲热讽,更不能对他们的问题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不可能通过四级考试。相反地,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言语中要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而不是打击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应该说考入我校的学生,心理上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自卑感。比起那些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没有自信,所以教师的鼓励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们学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能是无穷的,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也有助于增进彼此的情感。随着师生情感的加深也有助于课堂和谐气氛的构建,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艺术效果。
3深度把握教材,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我校的分层教学,层次不同选用的教材也不同。以B级班为例,课本选用的是《新编实用英语》。这本教材内容涵盖说,听,读,写,译五方面,内容编排极具实用性。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首先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每节课上课前,要做好课堂导入,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到感恩节和圣诞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讲讲中国的节日有哪些。这些问题,作为中国的学生自然是信手拈来。接着教师可以让他们说说他们了解的西方节日。等到有学生说出感恩节和圣诞节时。教师可以将讨论的话题引到西方人在感恩节和圣诞节所吃的食物上。通过放映PPT图片,让学生们选择哪些食物是西方人在感恩节上所吃的食物,哪些是在圣诞节上所吃的食物。对于B
级班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些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问题,通过教师的语言慢慢地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答案,能让他们感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慢慢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要充分利用混合班级人多的特点。我校的学生来自祖国不同的地区,大家有着不同的方言。在教学中要能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地区方言的魅力。比如教材中有几则英文版的天气预报需译成汉语。作为教师可以带头用自己的家乡话将其中的一则天气预报进行播报。学生们则会被这种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所带动,纷纷秀出自己的家乡话,这样一堂枯燥的翻译课变成了天气预报方言秀。最后,在实际授课中适当地穿插课外的小故事。课堂课文教学与课本外的小故事相辅相成,使得乏味的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本内容有一定关联性的课外小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能发人深思且饶有意义。比如在谈到不同国家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时,教师可以加入圣经故事中关于世界语言形成的故事;再讲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一课时,可以添加关于英语谚语“
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的小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会增加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即使有些开小差的同学也会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不自觉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适时地对学生给予语言上的赞赏,行为上的肯定,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深入课堂的目的。弗洛伊德说过:“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小看语言对教学作用的影响,重视语言艺术,即使是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七篇: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分析
[摘要]教师的语言艺术包含两大板块,一是口头部分,二是书面部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艺术,为学生呈现出一堂精彩、丰富的课堂,应该注重以自身的教学方法引导、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从而推动自身全面发展。从语言艺术方面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共同探讨拓展、深化语文教师语言艺术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艺术;初中语文;渠道
一名优秀、尽职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将课堂教好,提高语言艺术将是必经之路。初中生尤其有特点和个性,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具体情况出发,走近他们,了解他们,适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不断运用恰当有效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奇妙浩瀚的语文世界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行动上训练和提升语言艺术。掌握语言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实践,在课后不断思考和总结,一步步慢慢摸索出来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师在初中生面前是一个榜样、前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以不断促进自己的教育事业在正确轨道上顺利前行。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尊重学生个性体现,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的陪伴者、引导者、缔造者,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语文学习是一个纷繁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首先就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初中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比较突出,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审视学生,不能总搞老一套,走老一步;要善于化解学生厌学的情绪,逐步引导他们将心思放在学习上,以一名长者的身份去接近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以幽默、精辟的语言对学生循循善诱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协调,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学生在下面认真倾听,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这才得以形成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初中生容易对某一单一的事物厌烦甚至厌恶,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但凡教师只顾教学内容的灌输,在课堂上喋喋不休,更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不要总是依教材上有什么就念什么,要更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改变学生在课堂上一味被动接受的模式,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一开始,正是学生精力最集中、情绪最高涨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有效教学的时机,逐步将学生带进课堂活动中。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从身边的生活切入,举例说明自己买橘子、搭火车的经历,以生活中的事例来导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在这时兴趣随之而来,精力就会放在语文学习上。
三、运用书面语言做好板书工作,呈现精华内容
教师的体态语言艺术分析 篇5
——以王崧舟的《去年的树》为例
人文学院 11中本2班李姗 2011014219
王崧舟老师是我最为佩服的一位老师,在《去年的树》教学中,其优美的有声语言及其丰富的体态语言使我受益很多。本文将从王老师的体态语言进行分析。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态。体态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起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信息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而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言,对增进师生交流、确保信息传输、提高教学质量将大有裨益。
观看完王崧舟老师的《去年的树》教学视频,我们可以发现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表情、目光、身势、手势等体态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它是教师向学生施加心理影响并产生积极作用的手段之一,是向学生传达思想情感的桥梁,它可以把某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露出来。王老师在《去年的树》教学中很好地运用了表情语言。首先王老师在课堂上表情一直都很温和、亲切、平易近人,这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愉快的心情,从而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其次,王老师的脸部表情也会随着讲课内容而产生变化,当读到小鸟天天给树唱歌时,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当读到小鸟寻找树的片段时,脸上露出担忧而急迫的表情。这样的表情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发展,使接受信息速度加快。
眼睛具有出色的表情达意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目光进行心灵的沟通。工作中,教师应用眼睛正视学生,这既表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保持交流,既不要长时间直视某个同学,也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有被忽视、被冷落的感觉。同时还要用眼神的变化,以目光语言随时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维持有序的课堂教学过程。眼势语用来组织教学,用来师生交流,这是它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再现教学内容,创设特定情境。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眼势语也是极其丰富的。在教学过程中,当要提出疑问时,王老师总是露出疑问的目光,加上疑问的语气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积极思考;请学生回答时,他总是用真诚的目光注视着学生以表达尊重,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又用眼神给学生鼓励。这样的眼神交流使上课的效果明显提高。
身势语言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去年的树》教学中,王老师常用的身势有弯腰、侧身。无论是讲课还是提问,王老师都喜欢弯腰或侧身,这有利于老师向学生传达亲切的感情,也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走动。这时要做到步速适中,步履以慢、轻、静为宜,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不同姿势会向学生发出不同的信号,无论是站着还是走动,教师的姿势都应表现得精神饱满。王老师就喜欢在讲台下来回走动,这样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手势语具有“形象鲜明、醒目和动作大”的特点。它在课堂教学中是辅助教师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有力方式。教师的手势语言主要是通过手掌、手指、拳头、手臂以及手与其他官能和部位的配合运用来完成的。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食指在空中写字和用手掌打节奏。用手指空中写字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明了;而随着课文打节奏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使文章朗读的停顿之处清晰明了,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的语言艺术 篇6
时间:2010-03-22 13:54来源: 发布:张云利 点击: 226 次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其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更少地偏重学术化的理性知识传授,淡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更多地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注重实践操作。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其课程的功能在于更多地关注学生经验性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序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变革与发展,但是语言作为教师工作的基本工具,仍然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计算机专业术语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有点滴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专业术语准确精炼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教师在讲解概念或示范操作过程时,一定要注意讲授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一定要使用计算机专业术语,当然有些概念难以理解,可以用通俗的生活化实物或语言讲解,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存储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
再比如,“选定一段文字”不能说成“选择一段文字”;“选择复制命令”不能说成“选定复制命令”,“选择”与“选定”两者的区别在于:“选定”是做标记,而“选择”则是执行一个命令。有教师讲将鼠标放在word工具栏上的某个图标上停留一会,就可以看到相关说明信息;鼠标怎么能跑到电脑里去呢?应该是鼠标指针。工具栏是由多个按钮组成的,而非图标;按钮一般用来表示命
令,单击即可生效,而图标用来表示文件或文件夹,要双击才能打开。单击末尾带“„”的命令,将弹出一个新窗口;应该是“将弹出一个对话框”,这是对窗口和对话框的区别不清楚,是一种知识性的错误。对话框和窗口的主要区别有:对话框是一个独立的窗口,起到了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作用,用户可以在对话框中输入信息、阅读提示、设置选项等操作。对话框一般由文本框、下拉列表框、复选框、命令按钮、微调器、划尺、选项卡、列表框„„我们也可以使用键盘进行对话框设置,键盘上的Tab键可以激活各组件,箭头,空格,回车等键也可以对组件进行设置。窗口是桌面上的一个矩形框,是应用程序运行的一个界面,也表示该程序正在运行中,窗口一般情况下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窗口边框、滚动条和工作区组成。窗口一般都知道的,现在操作系统界面都是图形式的,我们打开IE浏览器就会出现一个窗口,这很容易理解。区别对话框和窗口的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只要看界面右上角,如果只有问号和关闭按钮,那它就是对话框,而有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和关闭三个按钮,那它就是窗口。单击“隐藏”属性面前的小方格;单击“显示所有文件”面前的小圆圈;这是一种典型的外行说法,“小方格”应称为“复选框”,“小圆圈”应叫做“单选按钮”。还常听到诸如“把这个小方框打个勾”、“点一下××前面那个小圆圈”等说法,这反映出相关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对一些基本的专业术语了解不多。
曾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告诉我:“老师,我上网用的那个东西不见了。”其实我知道他说的那个东西是IE浏览器的图标,但我仍然问他:“上网用的那个是什么?是上网用的网卡、网线,还是桌面上的图标?”。我帮他在桌面上显示了IE浏览器的图标,并告诉他提问时要表达清楚,不能这个那个地说不明白。这个例子说的虽然是学生,但对我们教师来说却仍有警示作用:我们可能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用“按”代替“单击”、“双击”、“右击”;用“叉叉”代替“关闭按钮”;用“黑色的小方块”代替“控点”;用“按住„不要放开”代替“拖动”;用“小马”代替“文字环绕按钮”„„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学生是在认真地听教师讲课的,我们不能将不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教给学生。所以我们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字斟句酌,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措词用语,否则将以讹传讹,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在高中阶段虽然没有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但这是一门技能,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为了使学生在仅有的45分钟获得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教师的教学语言还要严谨、精炼。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仔细、反复地推敲,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
二、教学语言感情充沛、切合实际、吸引学生
教师和学生都是血肉之躯,都是有感情的,给学生上课要有一定的感召力、富有激情,并结合自己的眼神、手势和嗓音等体态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会熟练操作。如在讲“搜索引擎”这一节时,我采用任务驱动法上课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为什么下水道的管子是圆的?”再请同学们用百度搜索成都到北京的火车时刻表。收集学生搜索的方法,比较用不同关键字进行搜索的效果。总结出关键字,更明确的搜索内容,可大大缩小了搜索的范围。这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总结关键词,搜索知识,更主要的是接触生活、联系实际。
再如讲“网页信息的浏览”时,上课伊始,我以十分高兴的表情询问学生: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讲讲你们的旅游经历。好,今天我带大家一起旅游——网上旅游,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首先得用每一节课的前几分钟做好引导,吸引学生,使学生有兴趣继续学习。
再如,讲解计算机的特点之一——运行速度快时,用一台计算机几分钟就可以预报第二天甚至以后连续几天的天气,而用人工计算,则须要六万四千人连续计算24小时。
三、语言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现在的孩子都非常喜欢教师幽默,幽默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热
情和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在计算机课的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如,我在讲解文件与文件夹时,拿生活实际中的事物来类比,文件夹→子文件夹→二级子文件夹→文件;抽屉→几套试题→一套数学试题→一份试卷;D盘→娱乐→歌曲→“等爱的玫瑰.mp 3 ”是计算机中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这个类比法我在新分配教师示范课中得以运用,受到老师领导的一致好评。
再如,讲授复制命令时,首先得选定文本或图片,后才能进行其它操作,正如一句俗语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英文单词、词汇发音正确无误
计算机中有大量的英文词汇,专门用于计算机的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如果没有一定的英文基础,将很难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比如常用的搜索引擎Google到底怎么发音,有人读作/geugl/,其实正确的发音应该是/gu:gl/,再比如键盘上的一些功能键,Tab, Shift, Ctrl, Alt, Home, End, Page Up, Page Down„„有的教师使用中文称呼或连续字母的方法来读,但最好是用英文来读,这对于学生认识到英文的重要性,进行学科整合,以及将来深入学习计算机都是非常有益的。
五、体态语言运用得当
体态语言如眼神、动作、表情„„这些不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当教师走上讲台,台下的几十个学生都在看你,走上讲台一定要情绪高昂,面带微笑,把所有的不快全抛之脑后,走动的姿态不仅是教师精神状态或风度的表现,而且还有传递教学信息的意义和作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愉快中掌握知识。信息技术课一般都在机房上课,如果教师一节课始终站在讲台上或电脑前授课,课堂会显得单调而又沉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不高,课堂效果也不会很好,而教师倘若能走下讲台,适当地在机房内走动,与学生融入一起,共同学习,课堂气氛就会变得轻松,能够促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密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课堂上的感情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上机练习操作时,教师应当徐步
而行,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对做得较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和鼓励,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大屏幕前给大家展示讲解。巡视中若发现某同学操作有误,作为老师应该弯腰与学生一起操作,更正不足。切实走进学生当中,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与学生很亲近。
数学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 篇7
一、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数学教学语言要规范精练.科学知识本身是严密、系统的,而教学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授课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精练,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当地表达内容,突出要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了解,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时,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乏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语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句读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的通俗形象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向学生施以较一般数学信息更新异、更强烈的刺激,从而引起学生大脑皮质的优势兴奋,促使信息有效地存储于学生的长时记忆之中.所以,教学语言的形象性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例如,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有的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增位的错误,我马上让他们停止练习,说:“刚才,我在一个同学的练习本上抓到一个‘特务’,现在看谁能找到他?”随即出示上面的竖式,全班学生兴趣盎然,认真观察,很快就找到商中间多写的“2”来.这时用红粉笔将这个“2”圈起来让大家思考,“这个‘特务’是从哪里来的?”大家又很快发现是第一个余数大于除数造成的.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使做错的学生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做对的学生更加深了对法则的理解.记得后来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我只提醒大家说:“注意,计算中要防止‘特务’呀!”全班学生都会心地笑了,因为他们对之前的“特务”尚记忆犹新.
又如,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可以把教具上的半径涂成红色,半圆周长涂成白色,在拼近似长方形之前,特意提醒学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它们俩(指涂色的半径和半圆周)一会儿要跑到哪儿去?”一个“跑”字,把半径和半圆周拟人化,学生的注意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而且,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演示也因此“活”了起来.课后检查,学生对圆面积计算的算法算理都记忆深刻,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初学用竖式计算除法时,常常不能准确地把被除数、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准.可以编顺口溜:“除法竖式真可笑,画个厂字当除号,被除数在厂里住,除数厂外把门敲,抬头看看厂房顶,商在上面把手招.”此外,我让学生用谐音的方法把圆周率π的值3.141 6记作“山顶一狮一鹿”,等等.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学生记忆深刻,有的甚至终生难忘.
三、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性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例如,在数学兴趣小组课上,教师让学生解一道鸡兔同笼的题目:鸡兔同笼,有头45只,足116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笔算,有的心算,可就是说不出来,因为鸡的两只脚与兔子的四只脚混在一起.如果让兔和鸡的足数一样,那题目就容易解了.于是教师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两足.”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惊奇地睁大眼睛.师:“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有45只头,下面该有多少脚呢?”“45×2=90(只).”学生齐声回答.师:“和先前相比少了多少只脚呢?”生:“少了26只.”师:“这26只脚哪里去了呢?”生:“被兔子们提起来了.”师:“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笼子里有多少只兔子了吧?”学生欢叫着:“有13只.”这样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在活跃、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变得那么有趣、清晰.这是教师幽默、形象地讲解所发挥出来的教育功能.
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篇8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是达到教学清晰美的主要途径,是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教师只有十分准确地利用语言传递信息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并产生审美快感。规范准确的语言,首先是标准的普通话,说准普通话的音韵调,切忌讲方言。有的教师一讲普通话就脸红,就不自然,而且容易卡壳,原因在于这些教师平时老爱用方言交谈,没有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课堂上,教师若是用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学生自然会喜欢你、亲近你,会自觉自愿地按你提出的要求做,教学效果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其次是指在课堂上要尽量比避免使用口头禅,如“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嗯”“啊”等等。再次是语法的规范性,在用词上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正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思想、感情。课堂上,一旦语病百出,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可能动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老师的威信也会大大降低。
二、丰富、细腻,具有情感性
“言为心声”, 饱含真情是教学语言的魅力之源。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大量的感情和心血。动之以情,传授高深的感情,就是语言教学的特征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可以说声发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只有注入真情实感的教学语言,才能产生像磁石一样的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师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当课文中无声无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时,学生便会有“如出我口,如出我心”的感受,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透彻了。如讲《最后一次讲演》《海燕》等课文:应情绪高昂,表现出闻一多的拍案而起和海燕的勇敢豪迈;讲《背影》《春》等散文,语言要形象传神,情真意切,具有抒情色彩。有时讲一篇文章,感情也要起伏变化,力求情随调移,依文而定,恰到好处,用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 。
三、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
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在于教师能否善于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探寻知识、掌握知识的强烈愿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积极的启发性,含蓄且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语言的生动性,主要是指语言灵活多样,新鲜别致,活泼动人。它要求语文教师善于用诗歌、散文一般的语言讲课,娓娓而谈,如行云流水,柔美舒缓。语言的形象性,是指教师要善于用比喻和夸张,结合课文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既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语言生动、形象了,课堂才有趣味;有了趣味,才能促使学生专心听讲,才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打开他们心灵的门扉。
四、风趣、幽默,具有趣味性
哲人培根说,善谈者必善幽默。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即便是在课堂上也是如此。尤其在当今这个日益青睐口才,崇尚幽默开放的社会里,幽默感更应在教师的语言修养中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的的确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轻松自然,有趣可笑,它往往不直接揭示问题的实质,而是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比起直露的语言来,它更具有启发性,更能为人接受。教师把幽默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上,能够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性,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和疲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幽默的语言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类比、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幽默既引人入胜,妙趣横生,同时又启发思考,令人回味。
【教师语言艺术】推荐阅读:
教师语言艺术06-02
数学教师语言艺术05-11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09-16
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10-19
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05-19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论文07-24
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08-26
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09-12
历史教师的语言艺术10-04
语文教师语言艺术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