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生读后感

2024-06-01

艺术与人生读后感(共10篇)

艺术与人生读后感 篇1

艺术与人生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首先明白的一点是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人生有如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这片海洋中,人类一代又一代,从生老到病死,演绎着人生的壮烈与悲惨、崇高与卑微、平凡与伟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有随意人生,有热烈人生,有浪漫人生,也有闲适人生,等等。唯一不变的是,从遥远的蒙昧时代开始,人们就在不断地寻觅,寻觅一种精神的最终归宿,一个精神的“家园”。用巴黎嫩诗人纪伯伦的话来说,就是“寻觅心灵世界的芳草地”。最终,这归宿,这“家园”,这“芳草地”找到了——它,就是美。有一首歌唱得好:“我们为了寻求美,排成一条队,为了理想和青春,把美来追寻。”康德曾断言:“美创造了人”马克思也说:“人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的。”一切美都集中体现出人的美,只有人才有理想,也才有理想的美。对美的情趣、境界的追求和体验,最能体现人们对人生意义追求的智慧和境界。人也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才能把自己的灵性自由地呈现出来,使我们的世界笼罩上一个虔诚的、富于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环。因此,一切热爱生活的人,几乎都把世界和人生看作是美的化身;而人生其实就是一个美的获得、充实和享受的过程。因为有了美,人生才有了情趣,生活才有了意义,精神才有了归宿,大地和宇宙才有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冲动和无限激情。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不同于自在的自然物,人有崇高的心灵和自由的理性,人要在艺术中寻求自己的理想,要在对象中寻求自己的存在。他写道: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是人的崇高心灵和自由理性的必然表现,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需要,更是因为人类不满足于现实的审美和美的现实,进而追求理想的审美和美的理想。艺术是人类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导师,它引导我们追求生存的超越,并由审美愉悦中的心灵逍遥实现心灵的完美塑造,让尘俗之心找到一个可以安居的“诗意的家园”,这就是艺术的最高目的。艺术的意义正在于建立和创造人的自由精神,它在实质上构成了最理想的审美和最高的美。艺术建立的审美理想就是我们人类建立的审美理想;艺术的使命在于丰富人生,这是艺术的终极价值以及终极祈向。

总之,艺术与人生相伴相随,它是人生哲理的形象表达,是人生的审美显现,是生活的审美表现,是心灵的诗意居所,蕴含着人对真善美的诚挚追求。人类创造艺术,艺术升华人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艺术与人生的内在联系,这本书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观。

艺术源于人类的天性。艺术的心灵是一种博大、开朗而又能容纳一切的心灵。让我们暂时放下世俗的事务,开始一段艺术之旅,让心灵作一番“逍遥游”!

艺术与人生读后感 篇2

张岱年先生指出:古今中外的终极关怀有三种类型:1.皈依上帝的终极关怀;2.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3.发扬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

如果说, 科学是对人类所处的客观世界的探索和把握, 那么, 艺术, 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灵世界的认识掌握与表达。自由, 是心灵世界最具本质性的特征。当用艺术去探索这个完全的自由世界时, 它就呈现出一种人的自我创造的自由。艺术, 是人的自我创造, 是人对自己的生活及其意义的解释。

但是, 艺术的自我创造不是主观任意的, 而是合乎时代要求的关怀着人的心灵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是完全属于人类的, 是人类文化现象的一种表现, 我们把这种关怀称之为“人文关怀”。在德裔美籍生存主义哲学家保罗·蒂里希看来, 艺术不是一种普通的人文关怀, 而是一种最深刻、最表现人类特性的“终极”的人文关怀, 即他所独创的“终极关怀”。蒂里希指出, 艺术“是关于人的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的疏远和有限的形象性的表现”。“艺术是终极关怀的表达, 是自然和美的表达”。终极关怀与一般的人文关怀不相同。一般关怀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去关心一个具体的事物, 而终极关怀则要从有限的存在中寻找或发现无限的存在;一般关怀要求单独地占有对象, 而终极关怀永远不能占有终极, 因为, 终极是无形的无限存在, 只存在于一个无限的意义和价值形态中。艺术作为终极关怀, 指向了人类生活中无限的、无条件的一面, 达到了存在的深层, 表现了人类“生活的深度”。

西方哲学的终极关怀指向于彼岸神圣化的理念本体世界和现实超越的理念人生;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指向于此岸统释化的本然世界和现实永恒化的不朽人生;印度哲学的终极关怀指向于彼岸享乐化的真如世界和现实否定化的超度人生。

艺术作为终极关怀, 首先表现为一种追求, 一种存在的无限状态。它总是处在奔向目标的过程之中, 在不停地追求“生命的深度”。在每件艺术作品中, 我们都能看到艺术家与世界的心灵碰撞, 而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这种富有创造性的碰撞的产物, 处在一种不断进取的过程之中。艺术作为一种过程, 永远不会表现为一个对象化的结果, 即不会是一个“吃饱穿暖”的具体目标, 不会是一个人类动物性生理和心理的欲望对象。它给予人的只是一种心灵升华的特有体验, 它体现在人的精神净化的切身感受之中。

艺术作为一种终极关怀, 它关怀的是什么呢?

首先, 艺术关怀着我们的处境。它关心的是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还存在哪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关心哪些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可能危险。艺术需要表现出人对自身的焦虑、有限性、无意义和自我疏远的勇气。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对于可能问题和危险的主观呐喊, 它更要表现的是某个更深层面上的东西, 这个更深层面的东西显示出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危险是由人类自身的盲目与无知所造成的。艺术表现不仅要表达这些东西, 而且要显示出它所特有的令人惊诧与震撼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 使得我们能够迅速觉醒, 洞察生活里的不自觉行为和可能的缺陷, 尽快远离机械生存的日常现象。

其次, 艺术要用自己的力量转变日常现实的某些非人性的东西。艺术与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如果, 美意味着一种标准的话, 它和谐的形式不仅能产生一种直接的愉悦, 而且具有转化现实的力量。蒂里希指出:“现实通过艺术方式而转化, 艺术可成为超越现实的喻象。”他举例说, 一幅壮丽的风景画可以显示对存在力量的发现, 这种力量展现并渗透于这幅画中的树木、土地、道路和广阔的地平线中。它不是人们通常看到的风景, 也不是画家为了让其看起来更美而重新组合过的自然景象,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偶遇的结果, 人们可以称之为风景的内在力量的精神。艺术必须要有转化能力, 必须将既定现实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并以这种形式来表现艺术所想表达的现实的某种维度。也有人认为, 在艺术中, 恰当的准则应当是:现实不能被转化而只能被模仿。蒂里希指出:没有转化, 就不可能有模仿。许多人将最具模仿性的作品从模仿中脱离出来。艺术形式和自然形式永远不可能完全等同, 这导致了艺术转化的某种冒险。虽然冒险在生命的各个层面上都是必须经历的。

再次, 艺术关怀着人类未来的希望, 给人以期待。期待是人们对一种完美状态的向往和等待。期待超越了我们生存于其中的那种不完美状态, 期待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艺术所要表现和创造的客体, 不仅包括完美的存在, 而且包括某些被歪曲的存在, 因此, 艺术期待它们向着人类要求的目标发生变化。艺术的期待功能要求重新建立作为完美的经典的美的理想。这种具有高度理想性的艺术期待决不会也不可能是画饼充饥的“乌托邦”, 而是能够通过人的心灵改造而获得现实精神与物质对象化的客观力量。

艺术作为终极关怀, 既是在追求一种境界, 也是在创造一种“生命的深度”。“深度”这个词有两个涵义:1.深度是浅薄的对面。比如说, 真理是深刻的而不是浅薄的;2深度与高度相比照。比如说, 苦难是深的而不是高的。由此看到, 人们要思考和生活得深刻, 就要鄙视浅薄, 人们要进入生活的深层, 就要不畏艰难困苦。人们只有不断进行有意义地思考, 不断进行有价值的生活的创造, 才能探寻到真正的终极关怀状态。我们可以说, 艺术境界表现了人的理想和向往, 表现了人之为人“应有”的高尚状态。它要求的是人们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某个更高的、更有意义的生存状态。而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所获得的“生命的深度”, 则要求人们回复到人类生存的根本, 进入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和基础。艺术, 是人对自我生命的新创造、新体验, 是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重新阐释。

摘要:艺术, 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灵世界的认识、掌握与表达。在德裔美籍生存主义哲学家保罗·蒂里希看来, 艺术不是一种普通的人文关怀, 而是一种最深刻、最表现人类特性的“终极”的人文关怀, 也即他所独创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则要从有限的存在中去寻找或发现无限的存在;一般关怀要求单独地占有对象, 而终极关怀永远不能占有终极。

关键词:艺术,人生,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

[2]保罗·蒂利希.文化神学[M].牛津大学出版社, 1958.

艺术与人生 篇3

关键词:艺术;人生;电影;王彩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61-01

《立春》这部电影讲述了蒋雯丽扮演的王彩玲在小县城学校教授音乐,虽然貌不出众,但她却有一副好嗓音,对歌剧尤其着迷。然而,闭塞小县城的普通百姓对歌剧并不感冒,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在那里一展歌喉发挥自己的天才。影片开头,是一个萧瑟的小县城的冬天,一个女人的独白,钢铁厂高高的烟囱,下班的自行车流,广播中播出的女高音歌曲《暮春》交代了这个故事开始的背景。一个钢铁厂的职工看着广播发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剧中的人物都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艺术青年。所谓的艺术青年,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很自负,而这种自负的背面往往是极端自卑。剧中的女主角:一个生活在中国偏僻、贫穷、落后、黄土漫天的城镇里,长相奇丑的女音乐教师。天生有一副天籁般的嗓子痴迷于意大利歌剧,天天幻想着在首都的中国大剧院演出。因为她的天赋、因为她高雅的爱好及她的痴迷,周围的人不理解她而她也瞧不起周围的人,她对这个愚昧落后的城镇充满了憎恨和蔑视这里不是她生命的天堂!她充满着幻想,幻想有一天北京会来人将她接走,她充满着期待,期待用美妙的歌声呼唤着未来,她深深地陶醉于自己深爱的艺术殿堂。而上帝丝毫没有恩赐于这个丑陋的女人,她的爱情被无情的唾弃,她曼妙的歌声被世俗所嘲讽,人们看她就像神经病院里跑出来的疯子一样丑陋而清高,然而顽强而执着的她不可一世的幻想努力着。

影片中一个片断:王彩玲到北京歌剧院找工作,院领导拒绝了她的请求说:“我们这里的员工一年到头也排不上一出歌剧,我们是不可能招人了”。但王彩玲固执的要当场演唱一首,她深信凭自己的嗓音一定能征服院领导,可是她刚一开腔没唱上几句就被打断“你回去吧,我们不招人,事实上你一年前就来过……”多么可笑又可悲的一幕,也许在这个领导面前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求演唱一曲,每个人站在她面前都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并且一定能打动她的,可是他们都太平凡了,王彩玲也不过就是这些人中不起眼的一个而已。 也许如周瑜一样,曾经参加省电台播音员的考试,用包头普通话自诩“嗓子条件太好了,只是没得到认可,朗诵诗歌,在场的考官没有一个不哭的”。 正如芭蕾舞老师胡金泉说的那样“我一直以为,时间长了这个城市会习惯我,但是我发现,我一直像跟鱼刺一样,扎在很多人的嗓子里”。

当我们为一些执着梦想的人而感动的时候,也该为另一些人悲哀,有些梦想是人生不幸福的起点。王彩玲,一直再说调往中央歌剧院的故事,而其实这个花钱买的户口连影子还都没有;口口声声说不希望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付出了一次真情,尊严却被无情的扫地……她的水平被学院的老师一语点破。胡老师,在他脚尖抬起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了立足之地,他成为了别人喉咙里的一根刺,也许他同样为了远离这个小地方而进行过很多次的努力…… 在面对现实后周瑜骗了四宝家人的钱开始结婚生子,有了一个5岁的可爱女儿,在这样的情境下,周瑜才是即“世俗”而又幸福的生活。黄四宝,从一个考了五年美院都没有通过初试的学生到开婚姻介绍所骗钱的商人,其实“志大才疏”始终是对他最好的评价;王彩玲最后也明白了,从福利院领回来一个孩子做了妈妈,摆起了羊肉摊为生,攒钱为领养的女儿治愈了兔唇,过起了人们期望的正常生活,她的舞台梦终于谢幕。

成功和成名总是让很多人向往,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为艺术碰得头破血流固然值得尊敬,但是如果头破血流后还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撞了南墙还是盲目坚持的话,那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看似残忍的论断,却成为很多人一生的宿命。

会不会歌剧、美术、舞蹈没有关系,是不是艺术青年不要紧,关键是在你屡战屡败以后,应该重新思索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与其被所谓的艺术追求磨灭了最后的一点尊严,还不如让自己换一种方式生存。但是比起王四宝的完全变质,我更欣赏王彩玲的逐步变通,这种变通与其说是对生活的妥协,更不如说是她逐步认识自己的过程:从一个音乐老师到卖肉的小贩,虽然有些极端,但是无比真实,她学着让自己变得漂亮,让自己去婚姻介绍所,让自己收养孩子,和孩子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和女儿一起对唱一首陕北的儿歌,那个好听,远胜过意大利的咏叹调。她依然继续向往着北京,她依然保留着一份对艺术的热情。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莫扎特,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梵高,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王小波,我们可以让自己离他们的距离近一点,但是这样的努力不该成为你拒绝社会责任的理由,不该以他人的牺牲和成全来满足你,不该是整天愤愤不平的怨天尤人,更不该是妄自菲薄的自欺欺人。

亲近艺术,享受生活,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感谢王彩玲,她让我更清楚的看到了一个艺术青年所应有的姿态。

《立春》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让人们在春天来临之际,怀想青春,憧憬希望,现实虽然残酷,春天却依然带给人们新的希望。“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整个春天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影片的结尾,导演用一段非常美好的幻想结束了本片,字幕最后打出“谨以此景献给王彩玲”。也许这样的情景只能作为慰籍来可怜那些可悲的梦想吧。我想现在的她什么都不缺反而比别人多了一项就是生命中所挚爱的东西——她的艺术。也许她不是不懂得现实,只是生命的价值在她看来更值得珍惜和拥有 。感谢王彩玲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人生不仅仅是大钞、别墅 、跑车。而是有一天我们会自豪的说:我没有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

参考文献:

[1]戏剧表演基础(第1版). 梁伯龙,李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2]表演艺术心理学.【美】格林,威尔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89年.

[3]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张马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4]影视表演语言技巧.伍振国.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

艺术人生观后感 篇4

看了央视知名栏目《艺术人生》的一期特别的节目“春天的约会”,感触颇深,于丹和王潮歌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个杰出女性,她们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的讲述人生的各种不同层面,各自解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感悟生活,感悟幸福,她们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我觉得很温暖,也感觉很佩服,同时也非常的欣赏。

于丹对“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人生角色有着独到的见解,每句话都说的很有意义,她说,“为人女、为人母、为人妻,不累,就是你能够享受这份情,你得到的永远比付出的多。我每天听着我们家嘈嘈杂杂,老的吵,小的闹,我心里踏实。”而王潮歌更愿意以一种旁观的态度和家人相处,“我经常看着女儿,她是另外一个人,虽然她从我这儿出生,但是我无法决定她的性格,也无法决定她的人生。实际上她只是暂住这儿而已,18年以后她展开小翅膀就飞了。她愿意供我,是我的福分;她不愿意,我也没办法。我观看她,比我去插手要美好。”两中不同的见解,道出了相同的母爱,对孩子,更多的应该是“陪伴”,虽然有很多事情是无法左右的,但是尽可能多的陪伴,总不会让人遗憾。

节目最后,两人分别写下了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三个词。于丹写的是“温暖”、“朴素”和“天真”,而王潮歌则写下了“智慧”、“善意”和“信命”。是的,说的真不错,人,需要不断的奋斗,有时也要信命,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艺术与人生作文 篇5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与人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与人生作文1

邱吉尔曾说:“宁可失去五十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艺术是人类生活中的王冠,艺术之树常青。古往今来,多少光辉不朽的艺术品被世人顶礼膜拜、万世称颂?多少人类的骄子为艺术而孜孜不倦、穷首皓经?

林清玄所访问的三位画家:一位带着使命感、生命的存在是为了艺术,一位以“快手”著称,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第三位把艺术看作偶然的散步。

我由此陷入深深的思索!

人的精力、生命都是有限的,这毋庸置疑;但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也不能否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艺术追求,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智慧的抉择和平衡?

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阿基米德面对士兵的大刀也要完成题目的运算;他们为艺术而生存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后人,由此产生了多少艺术的殉道者!

曹雪芹晚年生活潦倒,常“举家食粥酒常赊”,他创作《红楼梦》,“增删五次,批阅十载”,“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书未完稿,就“泪尽而逝”,终年不到四十岁。当代作家路遥对写作的艺术追求近乎苛刻,他扎根陕北,日夜写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轰动全国,但路遥也因积劳成疾,不久英年早逝。

隐居海岛在艺术的世界陷落的顾城,面朝大海为艺术的现状呐喊的海子……他们可曾想过:艺术也可以有游戏和散步的因子?

任何艺术都是艺术家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做出的艺术贡献,这本身就需要艺术家兼顾艺术与人生之间的平衡。

“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史铁生这样嘲笑自己的身体。二十岁的他以轮椅为伴,也曾报怨过命运的不公,也曾在林草茂密的地坛前哭泣,但智慧使他最终化苦难为力量,在文学的天地里率性而为,不求高产量,不求打动别人,只求感动自己,最终奏响生命的乐章,成为文学殿堂中一颗闪耀的明星。

艺术是人生行走的步伐,若走得太快,或脚步太沉重,都难以与人生同步。

“快手”过度,“难产”无度,皆过犹不及,我觉得都没有把握艺术的.真正意义,“艺术就是偶然的散步”正好适度地将艺术的至高境界与自己的精神心灵相结合,达到物我合一,把握好了艺术与人生的平衡度,留住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同属于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法罕背着改变父亲瘫痪、母亲贫穷、姐姐嫁妆的沉重使命而艰难苦学;乔伊一定要赶在毕业前完成直升机项目,最终自杀;兰彻却能率性而为,把枯燥的学习当成生活的游戏,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获得了原子笔;风靡世界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给了我们多么真实的人生启迪!

人生是皮,艺术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要把鹰的期望强锁上画眉鸟的眉头,把人生变成艺术,把艺术融入人生,让艺术于偶然的人生情趣中诞生吧。

学苏轼聊发少年狂,兼顾艺术与人生的平衡,方能留得青山,自主沉浮!

艺术与人生作文2

干净的玻璃窗上,映衬着大巴上的学生,或嬉笑打闹,或独自思考。欣喜若狂的我,按捺不住时间的漫长,望向窗外,看远处的山,远处的水,远处的房屋和人,一切都在移动,在视线里变得愈来愈小。

近了,更近了……

熬过了这近一小时,打破车上沉闷的气氛,终于下了车,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完成组队,便各自踏上征程。我跟着伙伴们走进一个不大的屋子,眼前的一切都仿佛充满魔力,马上吸引住我们的眼球。各式各样的机器,模板,陶泥……。哦,还不忘两个身穿素衣,满面笑容,看似年过半百,脸上也有了皱纹的慈祥老爷爷。一个是周老师,一个是杨师傅。他们不仅平易近人,还技艺超群,有得一手好本事,正因如此,印象颇深,花费的笔墨自然也需多些。这不,一进屋,他们马上带我们参观。

先是看到个大机器,初见它,我可有些纳闷:这么笨重的东西,能有多大作用?听周老师这样细细道来,才知道,原来叫练泥机。先用细线切割出成块的白泥,再用那机器炼成长条状的。为了方便我们理解,还和杨师傅一起演示了一次,真的如他所说,我们都簇拥在周老师身旁,惊得目瞪口呆,赞叹不已。我便在忙碌之余飞快地记录。

下面才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那就是自己制作陶瓷。不过,杨师傅要先教我们制作工序。开启一个圆盘机器,杨师傅拿来一块现成的白泥,看准时机,用力拍打,让它落在了圆盘上。我们个个屏息凝视着他,见他快速把手打湿,扶住机器,娴熟地整理,打型,三下五除二,不出几分钟,便做出一个精致小巧的小葫芦。要练成这样,得需要多少天的辛苦努力和付出才能完成呀!我心里暗暗佩服杨师傅,太厉害了。接着是自己制作,大家都几番推让最后还是都欣欣然开始尝试。样式很多,做水杯的,碗盆的,花瓶的,都有。轮到我时,已过去一个小时。其实,我早已蠢蠢欲动,杨师傅刚好来帮我打型。开始了,我心里想着:一定要做个杨师傅那样好的!坐下来,看圆盘急速旋转,令我眼花缭乱。我的手用力按压,装模作样地把调整口子大小。可泥此刻变得不受控制,仍然飞速转动,我使尽浑身解数,才暂时把它镇压。时间本流逝飞快,在我看来,却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最终抵不过陶泥,败下阵来,做了个“四不像”,上大下小,连能否立住都是个问题白欢喜一场,但我还是十分愉悦。因为整个上午,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

制作陶瓷需要设计,制作,烘干,上釉。因此,我们陆续体验了设计陶瓷外形和上釉。听老师说,制作远远不止这么几道工序,而是有足足三十多!三十多,第一次体会到,一个精美艺术品的背后,付出的是多么大的艰辛!

直到将要离开,我还是不能平静……

艺术与人生作文3

我从不把什么东西珍藏在身边,因为,我总觉得,东西放在身边会遗失的,只有珍藏在心里的,永远都不会忘却……

那是一年暑假,我由于钢琴考级,便只能按捺住考上初中的喜悦,闷在家里练琴。天那样闷热,我嘴里含着冰。发狠地练着。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终于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阳台上……

忽然,我听到一个声音,和着夏日傍晚那特有的微风,忽而朦胧忽而清晰,飘入我的耳朵,拂过我的脸颊,掠过我的刘海儿。树叶沙沙作响,晚霞含蓄柔美。在这一刻,世界变得静得出奇,仿佛只有这声音存在。哦,是笛声,是有人在吹笛子,这笛声婉转悠扬,舒心流畅,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

我陶醉了,沉静了……许久,才从思索与想像中醒来。

后来的几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这笛声都会响起,只是,后来听到的笛声总没有第一次那么好了。每天,只要我一放下琴,笛声便准时地响起,我就跑到阳台上望着楼下的建筑工地仔细地听。我想像着,吹笛子的是个孤独的老人,在诉说着心事;也许是个孩子,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孩子骑在老水牛背上吹笛子的情景……

有一天,当我照例走到阳台上向下看时,我看到一位建筑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吹着笛子。忽然,笛声戛然而止,当它再次响起时,我惊异地发现,他吹的是我弹的曲子!虽然笛声时断时续,但我仍能分辨出来,这是我喜爱的一首曲子。不是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一个人仅凭耳朵听曲子,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动地吹出来,而且吹得如此准确,虽然吹得不太熟练。做到这一切的,还是我往日十分轻视的工人!我感到震惊!

晚上,妈妈竟也谈到了这位工人:“你看看人家,天天在太阳底下盖房子,比你累多了吧?人家晚上雷打不动地吹到你上床,人家活得不是挺轻松嘛!”

我不再叫苦。于是,早晨,梦中的笛声把我惊醒;晚上,窗外的笛声陪我入睡。在我练那首曲子时,笛声总悄然响起,只是,轻轻地,似乎生怕被我听见。终于,他不再害怕。于是琴声和着笛声融会在一起,分外地和谐、优美、宁静,妙不可言。我激动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我觉得,我找到了这首曲子的真谛,是这位工人朋友帮我找到的。是的,我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考级时,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笛声,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乐曲,终于,我考上了十级!当我兴奋地冲到阳台上准备鼓起勇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时,我怔住了。几天的激动与紧张使我忘却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楼。是的,我将永远不能再与那笛声合作!

不知在哪一天的哪个角落,我又听见了笛声。我总觉得这笛声好耳熟,原来,那笛声,那段记忆已被我永远珍藏在我心底!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仍在吹笛子?你知道吗?一位远方的姑娘多么希望和你合奏一曲——《思乡曲》。

艺术与人生作文4

好不容易放了一次没有作业的假,本来想好好睡觉,把以前亏的、落的、睡好的觉统统补回来,没想到妈妈扯了个:“让我气质好,动作文雅,不要半途而废”的借口,千言万语、死拉硬拽地想让我“重操旧业”继续去学古筝,唉,这个假期的美梦又报销了。

看,今天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空气清新,不好好玩一玩真是辜负了上帝的好意,可是我却要去上枯燥无味的古筝课,我只能和表妹坐在车后坐感叹连连,大人们太不理解上帝的心啦。“吱――”一声,一栋宿舍楼林立在我们面前,我慢慢吞吞地边下车,边感叹现在的科技真发达,下车跑的这么快,让我紧张的心情那么快就到来了。进了电梯,按了10楼,一切照常进行。到教室了,我和表妹像小偷一样偷偷摸摸地透过铁门往里看,“嘎吱―”一声,一位有点微胖的女老师站在我们面前,姑妈连忙打招呼,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堆后,我和表妹就开始上课了。

那老师听说我学过一点古筝,就叫我弹一首曲子,就自己先去教表妹一些古筝指法,接下来就轮到我郁闷了,我学古筝是上个世纪初的事情呢,都是那么旧的事情了,我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记得那密密麻麻的曲谱啊?!再三思索之下,我凑合地弹了一首〈〈小星星〉〉,简直是曲不成曲,调不成调,那老师愣了一下,用极为难的口气说了一句:“还行。”我心里比谁都明白,这肯定不是真话,可能是因为我们第一次见面,想给我个好印象吧!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我还是兴奋了好一会儿,至少说明了这个老师没舍得让我一开始就碰钉子。后来老师让我练指法,我练了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了,开始自编自唱,还兴奋得翘起了凳子。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兴高采烈到忘我之时,身后响起“啪!”的一声,我原本翘起的凳子被打了下来,一个声音响起:“弹古筝事凳子一定不能翘,而且必须要坐直,手腕必须拱起来,还有,你弹的是什么曲子?我怎么没听过?”我转过去一看,竟然是这个培训中心的主任,我还没回过神呢,主任却在意外地抓起我的左手放在琴上,说:“左手要顺着琴码的方向斜着放好,这样才对。”刚说完,主任拍了一下我的右手,严声厉色地说:“手腕拱起来!”接着她拉了一下我的凳子,说:“往后坐,身体离琴要有一个拳头的距离。”话音未落,耳边又响起老师教训表妹的声音:“不是这样弹,是大指和食指同时拨响,还有弹琴的声音再大一点。”抬头一看,老师手里还拿着一把尺子,看来老师要“新师上任一把火”了,看来以后的日子就只能熬着过了。

就在老师们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时间分分秒秒流逝,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经过汽车的飞驰,我回到了可爱温馨的家里,回想着老师让我们回家练琴两个半小时,明天来上两个半小时的课的“忠言”,叹一口气,今晚又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艺术与人生作文5

山东省济南市70岁的单孟渤是济南蛋雕、刻瓷的“双料”传承人。对雕刻的热爱,改变了他的后半生。年已古稀,他仍没过上清闲的养老生活,而是料理着自己的一间工作室,传承非遗。

用他的话说:“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忙过,也从没像现在这么充实过。”

“半路出家”,兴趣酿就的非遗人

在单孟渤看来,他能成为民间艺术家,起初全倚仗“兴趣”二字。单孟渤人到中年,才开始接触并痴迷刻瓷和蛋雕两项艺术,是典型的“半路出家”。和刻瓷的缘分要回溯至1992年他到淄博出差,当时恰巧赶上当地陶瓷琉璃艺术节,单孟渤在展会上看到现场有艺人表演刻瓷,立刻被这门美丽的艺术“惊艳”了。“在瓷盘上能刻出各种画面,真是不可思议!”

回到济南,单孟渤便对刻瓷着了魔,开始自学起来。刻瓷用的工具很简单,一支铅笔、一把小斧头和錾子。为了挑选适合的刻刀,他找了十几种不同质地的硬铝合金反复试验,请朋友帮忙焊接,而家里所有的盘子、碗,甚至烟灰缸也都成了他的试验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素描基础好,单孟渤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后来单孟渤又开始尝试原材料更难把控的蛋雕。20多年过去,他似乎对雕刻这门艺术总有掘取不尽的兴趣。20xx年3月,他用鹅蛋所雕的镂空地球仪在网上走红,也带火了蛋雕这项非遗技艺。单孟渤说:“不管是蛋雕还是瓷雕都是非常小众的,大多数人从未接触过。”网络让非遗不再阳春白雪,更易走入大众视线。凭着热爱,单孟渤一路钻研,成为刻瓷、蛋雕界的大师,并肩负起这两项艺术传承发扬的使命。

苦练技艺,地下室一待就是十年

单孟渤的刻瓷启蒙老师朱振啓曾评价他:“有着深厚的基础,属于厚积薄发,谁都不能简单一下子就刻出这么好的艺术。”

单孟渤的雕刻事业起初并不被身边人看好,连妻子也对他的“不务正业”表露出不解。瓷雕噪声大,创作时间长,为了不影响家人和邻居,单孟渤每天吃完晚饭就钻进楼下的地下室。这片创作天地窄小闭塞,光线极差,环境艰苦,但无论严寒酷暑,有整整10年,单孟渤的闲暇时光就在那里度过。

精益求精,雕刻出人生的艺术

如今,单孟渤家的客厅就是他的个人艺术馆,对着门的墙壁上,挂满了他的刻瓷作品。电视墙上,一枚枚精美的蛋雕也让人目不暇接。一枚枚薄而脆的蛋壳上,山水、人物肖像、动物、书法等题材应有尽有,鸟笼、音符等造型各异。“每次完成一幅作品,我都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不断端详,正是这种成就感不断激励着我向前。”在单孟渤口中,大大小小的阻礙都不曾使他动过放下刻刀的念头,反而一件件精进的作品让他心中盛满获得感。

人生的一门艺术:学会低头与弯曲 篇6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都没有飞出房子。

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原因是它总在房间的顶部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敞开着的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高于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最终,这只不肯低飞一点的蝴蝶耗尽了气力,气息奄奄地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

成群结队的马哈鱼要比那只蝴蝶更死板,简直就是一条道跑到黑。马哈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捉A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坠,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A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A愈激怒,噔起眼睛,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为渔人所获。常有人一方面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是不是有些像那只蝴蝶,其实,天生我材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我们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完全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你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开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啊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瞎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他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言外之意即是: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总是仰着高贵的头。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试着去学习低头,学会认输,其实这并不难。只是知道,当自己摸到一张烂牌时,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只傻子才在手气不好的时候,对自己手上的一把烂牌说,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胜利;学会低头,就是在陷入泥潭时,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潭。只有笨蛋才会在狼狈不堪的时候,对自己的鞋子说,我们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学会低头,就是上错了公交汽车时,及时下车,另外坐一辆车子。雷墨曾经说过“低头是需要勇气的”。的确,否则又怎会有明知是输依然执迷不悟的赌徒呢?回顾历史,因缺乏这种勇气而一怒之下杀死了进谏之人历代君王比比皆是。看看身边,因为缺乏这种勇气而酿成大错的世人举不胜举。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常常因光彩的事物而迷失了方向,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到底,结果输掉了自己。所以用平和的心态,学会低头,这恐怕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吧。山谷中,大雪纷飞,雪花落满了雪松的枝丫。当积雪达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就会向下慢慢弯曲,直到积雪从枝上一点一点地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风雪过后,雪松完好无损。而其他的树,由于没有这个本领,枝丫早被积雪压断了,摧毁了。一堆巨石被山洪冲到草地上,把一片小草压在下面,小草为了呼吸那清新的空气,享受那温暖的阳光,改变了方向,沿着石间的缝隙弯弯曲曲地探出了头,冲出了乱石的阻隔。人生在世,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曲一下,就像雪松那样暂时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就你小草那样,灵活地拐个弯,这样就不会被扼杀。

弯曲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

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

学会弯曲,也就拥有了对厄运的一种快乐的态度。

学会弯曲,也就学会了用美的感觉面对人生的苦难。

学会弯曲,也就学会了用更高的智慧去看清人世的沧桑。

弯曲,其实是一门人生的艺术。

艺术与人生读后感 篇7

一、案例导课的目的和意义

中职学校的“哲学与人生”, 是一门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生关系的课程, 其理论性、专业性很强, 是中职学生陌生的课程。哲学的概念、原理是十分抽象的, 中职学生学习时会产生枯燥感、厌烦感。那么, 帮助学生实现从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概括,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导课就起到这样的作用与效果。艺术性的案例导课能使抽象的哲学知识通俗化、辩证的内容形象化、理性的东西情感化, 使教学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实用性;导课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深思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从而丰富了德育课的教学形式;导课还可先声夺人, 引人入胜, 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 可以在第一时间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案例导课的艺术性

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导课不能选择过于深邃的大哲理案例, 也不能过多运用小故事。要从导课的主要作用出发, 突出导入的艺术性, 使导课案例既通俗易懂, 又能吸引学生。

1. 案例导课的诱导作用

经典的案例导课, 具有诱导的作用, 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 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保证教学有序进行。如: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不为假象所迷惑, 这是认识一切事物的科学方法,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导课, 笔者选择了《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迷惑并退却了司马懿大军, 从而赢得了战机。导课问题是:下列何为现象、何为本质? (1) 城门大开; (2) 洒扫街道; (3) 悠闲弹琴; (4) 寡不敌众。《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之一, “空城计”是其中的经典, 用这样的案例导课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从注意力分散的状态迅速回到学习状态中, 把学生引入古典文学学习中, 把学生引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课题中。

2. 案例导课的激励作用

实用的案例导课, 起着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如:“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导课, 笔者选择了“蓝领专家”孔祥瑞的事迹视频: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 记录了一本本工作日志, 做到了知行统一, 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实用的视频案例导课, 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因为孔也是初中毕业, 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是中职学生的好榜样, 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信心与决心。

3. 案例导课的定向作用

“旧案新用”的导课, 遵循了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如:“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的导课, 笔者引入妇孺皆知的“揠苗助长”, 设置的问题是:“农夫积极地拔苗为什么没有达到禾苗迅速长高的效果呢?”问题一提出, 就把学生引到鲜明的课题上, 对哲学知识的学习起到明确的定向作用。

4. 案例导课的协调作用

恰当的案例导课, 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 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氛围。哲学课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 同时也伴随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学生往往是怀着十分紧张的心理进入学习的, 加上哲学课自身的特点, 学生是不会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的。因此, 应发挥导课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协调作用, 想办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创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气氛。如“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学中, 笔者这样导入:“在哲学史上, 关于‘什么是意识’, 说法无奇不有。 (1) 意识是神所赋予人类的, 如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认为, 人的精神和灵魂是上帝直接创造的。 (2) 意识是人的头脑里自生的, 如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 (3)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4) 意识是由精致而富有活动性的原子所组成的。 (5) 意识是一切物体都有的特性。究竟什么是意识?上述说法正确与否?这就是今天要解决的课题‘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样的导入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起着教学协调的作用, 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 我们中职德育课教师要认真实施教改, 从学生实际出发, 艺术性地运用案例导课, 这样才会对学生学习哲学课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本文以中职校“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 阐述了案例导课的目的和作用, 深入分析了案例导课的艺术性, 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 篇8

《丰子恺诗画》这一书名有其深意,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有意恢复‘子恺漫画’为‘子恺诗画’”。“漫画”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随意、遣兴的小品画,与西方的“卡通”、“讽刺画”意义不同,“子恺漫画”实际上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水墨减笔画。作者纵横古今,娓娓道来,随着把文人画中人物画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出来,也就逐渐将丰子恺在其中的位置凸显出来了,并打了一个有意思的比方:“丰子恺注意吸取这一路风俗人物画的风格的同时更注重书法用笔,在笔墨精神上类于八大山人理性、内敛,又饱含深情的书写,使笔墨不专为形象服务,而具有独立价值和精神,可以说其对写意人物画发展的意义类于八大山人对写意花鸟画发展的意义。”这可谓语出惊人,八大山人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杰出而富有创造性的大家,而丰子恺向来只是被看作是“漫画家”,且时常为美术理论家所忽略。然随着全书论述的展开,随着对丰子恺绘画作品全面细致的赏析和评价,我觉得这个比方自有其道理,而对仅仅将丰子恺列为“漫画家”颇感不平。

以往大量研究丰子恺的论著中,虽然几乎都提到了其绘画的诗意,却没有把丰子恺的绘画诗意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进行讨论。人们在看画时,也常常会说某某画有诗意,但似乎从未深究过“诗意”为何,此书有意探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诗意,它与通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关又有所不同,用意也不在于论述诗与画的同与不同。关于诗与画的异同,古今中外有过不少的论著,钱钟书就诗与画的不同有过专文论述,他因南宗画与神韵诗在各自领域的不同地位而认为诗画不一律。于此作者凭借多年绘画实践的经验,敢于提出异议,并因循钱说反推出“诗画一律”来,“中国诗歌的语言是汉语语言,绘画的语言则见形见色,较为具象,恰恰是由于中国艺术追求诗意的精神,使得中国画贵在能简,以水墨写意为上。而汉语语言的模糊性、文字的形象化又接近于绘画的水墨语言,中国作诗不仅仅是神韵派讲究‘炼’字,正统派更重于此,杜甫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中国画的以减笔为上,同样是讲究‘炼’”。作者认为诗意的核心是人情。人情就是人之情志,在于人心之所同然,心与心相通,才有同情。而心相通,诗与画则无不相通。中国诗与中国画都贵在见人品和性情,这正是此书所论述诗意的关键。此书妙在通过对富有诗意的丰子恺诗画的深入研究,揭示他艺术的精神内涵和出色的艺术技巧,从而阐明了诗意是中国画创作和欣赏的核心内容这一原理,使得画论研究不古板抽象,而是生动活泼,有诗意。

此书的研究方法也是紧贴“诗意”精神的。正如作者在《结语》中所言:“本书是在‘易’的精神指导下,对‘诗意’进行多方面阐述,即从‘易简’的一个角度——诗意入手,抓住‘不易’(千古不变)的人情,分析‘变易’的诗意类型,进而揭示‘美之大道’;同时得出丰子恺的绘画同样遵循‘易’之道,即‘易简’的题材和笔墨,‘不易’的人情,‘变易’的风格。由此亦可以看出,中国旧的学术传统中研究方法本身即是内容,二者互为阴阳。而书中所用现代学科理论和一些现代学术用语,不过是方便权宜之计,读者不可不辨。可以说这种研究方法恰是一种‘诗意’的方法。”作者认为通过研究丰子恺,体味其人生与绘画的诗意,从而提高自我修养,如果能潜移默化得以从丰子恺到自身的通变,那是真得学问之道。由于丰子恺长期受儒家文化的浸染,他的佛教观、艺术观复归于儒学。他的一生也是他将艺术理想付诸实践的一生,即儒家所言的“知行合一”。他几十年孜孜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目的是以此不断提高人格的修养,艺术家伟大人格的形成又使得艺术的高境界成为可能。这样“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而丰子恺自身的事例恰好进一步论证了马一浮与丰子恺都曾探讨过的命题“艺术就是礼”。从儒、释等传统文化淬炼出来的丰子恺的“诗意温柔敦厚的中和精神”,仍使生活于过度西方化时代的我们为之动容。当我们一页页翻阅时,会发现里面学术性表面潜藏着画家的构图与诗人的流动,书里搭配童心极简的丰子恺插画旁,一字一句浮现着的是作者同样素朴直观的文学风格,心气相通的人格与展现的诗意艺术氛围展露了《丰子恺诗画》的特殊风格,我们在阅读中渐渐回到自己的文化与立足点,就从历史里的丰子恺,他的老师李叔同、马一浮开始,多么恬静诗意的午后阅读。

由于以上我讲的这些原因,张斌的《丰子恺诗画》遂展现了萧乾和我所认识的她画家之外的才华,将绘画的自信,揉合在诗人的细腻笔触和学者论述的严谨之中,这样不可多得的书籍定受读者欢迎,我们由衷赞赏这位后起之秀的成就。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篇9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平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发现了这本一直没读的书,才开始阅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平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平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平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正如同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崇拜着比我们智慧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所以,当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平之对于我们。

但是崇拜是容易让人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接受。一旦这种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么后果就是怀疑,加倍的怀疑,直至成为一种反叛式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出现叛逆,因为他知道,被人崇拜并不是他想要的,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智慧的领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荣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断地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发出来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独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中国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里,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正如书名那样,这本书紧密结合人生实际,用哲学指导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道: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种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地体验中印证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何谓哲学:

(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

(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

(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习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习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习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让我想到电影《雪国列车》里的一片段:列车里的警察持枪对着要暴动的人,副手骂他们“把这没用的东西拿开”,这句话所有人忽略了,但暴动的青年领袖从这句话中得知:警察的枪里早已没用子弹了,他们早就用完了。这是善于思考的典型。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有棱有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钻牛角尖;容易彰显与众不同,也容易闭门造车,听不进别人的合理建议。还好的是,圆融和棱角并不完全对立,个性和听从别人建议也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篇10

首先是自己的两个感想: 人才就是人才,可以触类旁通,可以由此及彼,对信息的敏锐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所谓“为学既需分别精审,又贵善观其通”。书中一些基于生物学事实引出的想法即使是现在也很经得起推敲。读书啊,要读名著,要读好书,不要看杂志,没什么意思,那些文章里的东西很多都是在名著里偷的,你还不一定能发现是从哪里偷的,以为是很新奇的想法,结果很久以后说不定发现——古人已经论过了„„

这本书自己读的并不仔细,杂事不断,放假了在家又懒的利害,所以一拖再拖,但又一直挂着说过要写读后感,老感觉有什么事没干,不爽。今天是在不能忍了,草草看过一遍,便开始写这读后感。显然不是正常的态度,不过说是掩耳盗铃也好,说是自欺欺人也好,看一点书,写一点东西,总是有益的——相比于集中精神玩balance来说。

自己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点目的性的。梁漱溟先生早年奔走国务,事功之情甚笃,也作出了不少的成就。跟毛泽东也挺熟,建国后常被叫去聊天,而且敢于直言(好像后来因此不被喜欢)。文-革时受了些苦,而且家里的东西被搜刮一空——但他对此很平淡。而我想在这本书里寻找的正是他遭受了反差如此巨大的变革后能保持平静的理由,一个人,应该只有在对生命和生活有了透彻的感悟和了解之后才会如此通达吧。

这本书成于一九七五年,但具作者说发源于五十年前,即一九二五年左右,所以可以说该书的记录正式作者几乎一生的感悟。据我的翻看(惭愧,只能说翻看),作者的想法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万一哪个愤青看了千万别觉得烦,马克思理论绝不是教科书上教的那样,教科书,不但太简单化,而且有些刻意的歪曲。生物学,如以达尔文进化论、动植物社会性等 宗教 三大宗教对于人心的影响

下面以我看得这个版本来分别论述:

绪论的安排比较怪异,居然独自占了两章。作者论述了那时的社会背景,对外界探索的热烈而对人本身了解的匮乏;讲了自己的思路:从人生(人类生活)以言人心,复将从人心以谈论人生(人生问题)。进行了“人性”的论述及“阶级”对其之影响。

恕我不恭,这部分的东西在现在看来没什么新意,特别是学过生物学并看过些心理学的人来看,不过是讲了讲对人自己探索的重要性,及“人性”到底是什么,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而这些论述现在已经是铺天盖地有些甚至已经上了教科书的,可能当时这些还比较不常见吧。该两章有句话比较有意思:“人生当勉励实践,理想必归合乎事实”。还有比较有趣的是论马恩学派的“秉持科学精神,已从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之事实出发,以论究社会理想、人生归趣者”认为他们的学说还是“较好的一种伦理学”。

接下来的几章本别为:

第三章:略说人心

第四章:主动性

第五章:灵活性

第六章:计划性

第三章中,人心被作者定义为人的一切活动能力,思维感情感觉等,特性:发展不住,变化不定,又有共同一贯之处。又论人生——整个人生不过争取主动而已。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是人心的三个特点(从《论持久战》中借来的,可见作者相当推崇老-毛)。又介绍自己书议论人心的路线:“从知识引入超知识、反知识,亦即从科学归到形而上学,从现实生活上起作用的人心归到宇宙本体”——唬的我不轻。

接下来的三章分别论述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认为生命的本性就是“莫知其所以然的无所止境的向上奋进”,主动性是人心的最主要特征。主动性又有赖于灵活性,即生命不受制于物而衡制胜于物的表现。著者认为世间万类,只有人类的灵活性最高,而且还在前进之中。看到这里我很不屑的想,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受害者,又是人类是进化最优者的论调,并沾沾自喜的确信“自然并不会那么“势利”,各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地位”才是正确的观点。但事实证明我是浅薄的,梁漱溟先生后面接着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动辄说:“历史车轮”如何如何。其实生物演进,物种岐出,虽有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高下之第,曾无必进之阶;社会发展略示阶段,其间有未定为准者。

人类文化若从其整体来看,或言其历史的总趋势,那自是在不断地有所前进中,但非所论于各别单位、各别时期。”

这整个就是一协同进化论的基调阿!不得不佩服,一个非生物专业的人(哈哈,习惯称呼~~)居然有这么敏锐的直觉,厉害!

当然进化的大方向还是有的,作者也是从这一角度论述了人类“人心”的灵活性何以可以称最高,并还在不断进化。并很鄙视的说其他物种之所以进化的不好是因“种种歧误之先后纷出„„陷于歧误乃往复旋转其间耳”(which i can not agree)

另外该章还有一论述:“整体的灵活性实以其分子成员之趋于机械化换得来的(分工涵有集权之义)”虽然是在细胞水平上得出的结论,但这一论述实在与当下方兴未艾的“统和生物学”论调不谋而合。

灵活性从何而来,作者也有其观点:“舍己为人,热情所注,灵机大开,而猥琐自私者往往顾此失彼,进退罔措矣”。我想,这种信念应该对于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极有帮助吧。

计划性一章所占篇幅较长,而我却觉得没有太多有新意的东西,主要认为计划性是人心之基本特征(人生的基本特征是争取主动),介绍了人心的物质基础(大脑),理智与本能的辩证关系,自觉与意识的关系,还有知识对于计划性的作用。

作者认为计划性主要体现在“能静”上。我觉得也可以成为“能容”,能容,能静,才能思考,能计划,而不是像动物一样直接本能反应。由于“能静”,才能以理智来摆脱或控制本能,拥有更多的灵活性。

更需要注意的是该章最后作者基于对计划性的理解推导出人类社会必将进入社会主义而后方能达到和-谐的论断,认为只有如此人类才“真正脱离了动物界”(引恩格斯语)。但我,说实话,实在不敢相信人心的“计划性”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毕竟,地球容量有限,人会越来越多,竞争不会消失,世界大同,也许只是个梦吧。

接下来的第七章,“我对人类心理的认识前后转变不同”,作者介绍了他的心路:

“我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三其,其第一期便是近代西洋这一路。从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后来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是第二期。从印度出世思想卒又转归到中国儒家思想,便是第三期。”

认为以前和眼下,“人世间的是非善恶必在利害得失较量上求得其最后解释 ”,并指出将来“对付自然界事物必计较利害得失,却不用之于人与人之间;在人与人之间正要以融和忘我的感情取代了分别计较之心”。窃以此论并不见得高明,那时候气候恶化问题还没有凸现,也没有北极熊被淹死的新闻,所以老先生也想不到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而不是计较利害得失的“对付”。在此我觉得浙江大学常杰教授主编的《统和生物学纲要》中关于地球不断整合的论述要更高一筹。不过那本书中并没有论及在整合的过程中人类如何自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提下算了,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想。

第八章,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说的是自然在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人对自然的影响,不外乎人手的解放,人脑的形成等过程,不论。但另有一个观点,引马克思语“自然界是人的非有机的躯体”,说明人栖于自然界中,生命与整个宇宙相连相通。前面又有生命无内无外的论述,如举例,细菌生活在自己身体内,但他究竟算不算是“自己”呢?看到这里若有所悟,生命是精神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工具。作者后面说到“圣人践形”,这应该也是作者自己精神世界的一个写照吧。

第九章到第十二章,“人资于其社会生活而得发展成人如今日者”,及“身心之间的关系”三章,介绍了社会对人的塑造作用,阶级性的影响,身体与心灵之间的相互作用(身对心的影响,表现,作用;心之信念等对身的影响),介绍了男女不同身体构造产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更特意介绍了人心的“灵活性”特征及不断翻新的特性。这些论述大部分与当时的科学-潮流有关,在当时可能算比较新颖,但现在大半可称为常识了。不论。

上一篇:花园小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对存疑不起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