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风险自查报告

2024-05-14

上市公司风险自查报告(精选9篇)

上市公司风险自查报告 篇1

公司廉政防控风险自查报告篇3

根据总公司关于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司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为契机,结合实际工作,积极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总公司统一安排部署,我司积极组织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活动。重点围绕公司投资业务、资产经营、资产处置等业务领域,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建设与执行等方面着手,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情况,中央八项规定、银监会党委22条实施细则、总公司党委25条实施意见相关规定执行情况,以及公司在岗人员思想道德方面的廉政风险进行了全面地排查。经过认真排查和梳理归纳,现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点共有11项。在风险排查的基础上,陆续制定防控措施,加强基础合规监督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加强排查工作组织领导

接到通知后,我司及时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廉政风险排查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司工作实际,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排查工作由支部书记、总经理负责,其他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分工,组织排查分管部门员工廉政风险,各部门负责同志协助分管领导开展工作,对本部门排查工作做出具体安排,梳理部门及各个岗位的职、责、权,并就排查情况形成书面汇报。

三、排查出的主要风险点

本次排查以我司投资业务、资产经营和处置业务为重心,深入到各个部门和具体岗位,依照现有的职务安排和岗位职责要求,全面梳理岗位职权范围和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深入查找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

(一)公司核心业务开展方面。

在投资业务开展过程中,严格依照总公司有关项目投资体系文件要求规定的各业务岗位职责和职权范围,从制度层面控制和防范风险,但也存在以下风险点:

一是在岗位职责方面: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综合(档案)岗位人员应增强项目文件资料和档案管理的保密意识,切实防范商业秘密泄露;

(2)在项目投后管理过程中,需防范可能因选派的项目管理人员执行不力或行为失当而侵害公司利益的风险;

(3)在项目执行和监管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既定的合同、协议、规定等,坚持廉政自律不松懈,防范道德风险;

二是在业务流程方面:

(1)业务开展中,我司在商务招待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将继续坚持勤俭节约原则,确保不弱化;

(2)在项目投资业务开展中,应进一步规范中介机构选聘流程;

(3)在项目投放后续管理工作中,应增强对存续项目的期间管理规范化程度,提高项目管理、监督工作的合规水平,有效防控项目运作风险;

(4)在项目运作的关键环节上,需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在公司资产经营和资产处置业务开展过程中,明确规定了各个岗位职责和职权范围。针对公司房产租赁经营业务,制定了《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和《房屋设备设施日常维修维护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使相关业务得以规范化、制度化;在公司低效资产处置过程中,依据上级相关规定和授权,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操作。但也存在以下风险点:

一是在岗位职责方面:

(1)在房屋租赁经营管理过程中,资产经营岗位人员需防范因人情因素降低租金水平而损害公司利益;

(2)在房屋及配套设备设施日常维修过程中,需防范维修维护项目审查及经费审批不严,造成不必要的支出而增加公司运营成本。

(3)在资产处置方案等涉及的文件制定过程中,各岗位人员需防范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二是在业务流程方面:

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有关资产评估、法律调查、拍卖等中介机构选聘环节,需防范操作不规范现象;

(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方面。

我司严格执行授权管理制度,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凡授权范围之外的重大决策均按规定上报审批,不存在越权决策现象。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均经过总经理办公会或专题会研究决定,并形成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

(三)中央八项规定贯彻执行方面。

自中央八项规定和总公司党委25条实施意见,我司能够严格贯彻执行。本着接待从简、食宿从简、汇报从简,节约开支,压缩成本,把厉行勤俭节约落到实处。领导班子严格执行公司工作和生活待遇相关规定,调整办公面积,规范公车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自律教育,严格执行上级规定要求,加强监督和自我约束,严防出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司系统实施细则的行为出现。

(四)在岗员工思想道德方面。

公司一贯重视在岗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强调在岗员工要不断融入xx文化,提高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纪律观念和品德修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工作和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为员工群众带好头,做好表率;二是加强正面引导,对员工群众大力宣扬xx文化,学习系统内外的先进典型,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激发员工的荣誉感与归属感;三是积极组织学习辅导,通过上廉政教育课、集中学习辅导、组织观看讲座等各种学习形式,使员工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使其真正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进而努力提升思想道德水平,避免思想道德风险发生。通过排查,尚未发现在岗员工的思想道德风险。

(五)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方面。

在我司日常各项经营活动中,未发生外部干预导致的廉政风险。

四、采取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基础制度建设。

一是针对有关人员变动,对原有岗位设置和职责进行修订增补;二是参照上级文件精神,对我司有关业务流程进行了修订调整;三是为规范和加强参股股权的管理,及时制订了《参股公司管理办法》;四是为了加强公司对存续项目的期间管理,提高业务人员对项目的管理水平,有效防控运作风险,维护公司合法权利,正加紧制订《项目投放后续管理工作指引》;五是为规范中介机构选聘工作,及时制定了《中介机构管理规程》等。

(二)加强日常监督制约。

一是强化对现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有规不依、不按流程办事的现象出现。各分管领导对分管部门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切实负起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员工加强领导,切实防范廉政风险;二是强化内部风险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制约作用。风险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要全程参与投资业务和资产经营与处置相关工作,监督主要工作环节;三是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上级例行风险合规检查和内部审计,加强监督制约。

(三)加强风险防控教育。

把廉政风险防范教育渗透到每个部门和岗位,通过开展作风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风险教育,全面提升员工队伍反腐倡廉的思想意识,增强全体员工廉政自律意识,恪守依法合规开展工作的底线,切切实实地防控廉政风险。

(四)加强防控措施落实。

严格按照排查出的风险点和制定的防控措施,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各项业务开展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排查防控廉政风险的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五、取得的成效

(一)增强了风险意识。

通过本次廉政风险排查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逐步形成了制度约束与个人自律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良好局面,促进全员的风险意识和廉政意识进一步增强,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改进了工作作风。

通过本次开展的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公司干部员工责任意识得到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了管理制度。

本次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同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结合业务实际,对基础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使防控措施更加具体,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内外监督更加务实,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上市公司风险自查报告 篇2

一、基本情况

“昆明市西山区帮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26日开业, 属云南省首批小额贷款试点公司之一, 也是西山区目前唯一成立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注册资本金为2660万元。该公司经营策略的定位是:寻求银行服务的空白点, 与银行服务形成互补关系。目前主要经营富滇银行、农村信用社分支机构推荐的相关业务, 如搭桥贷款。截至2009年6月末共计发放贷款49笔, 累计发放金额为8631.3万元, 收回贷款本金5829.92万元, 收回利息43.57万元。贷款期限最短为2天, 最长为6个月, 贷款利率最低执行年利率4.17%, 最高执行14.4%。

二、公司业务流程和风险防范

该公司的贷款发放流程基本能按审贷分离的原则, 由市场营销部提出项目和调研报告, 交贷款审批部初审, 再交贷审会和董事会审定, 同意后才发放贷款。

在风险控制方面, 该公司目前还是比较谨慎的, 发放的均为抵押贷款, 聘请了专业的风险控制人才进行分析评估, 首先对借款人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在还款来源、抵 (质) 押物、保证人落实的前提下, 才发放贷款。按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目前所有贷款均属正常贷款, 贷款利息回收率高达100%, 风险控制相当成功, 但信贷行业一直以来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风险防范至关重要。如何防范风险, 该公司的财务总监认为, 在客户对象的选择上, 更看重的是贷款人个人的品质, 她说:“企业的实力、品牌以及经营管理等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但企业家个人的人品和信誉十分重要, 道德风险才是最可怕的”。

三、存在问题

(一) 该公司位于昆明市主城区的西昌路, 由于客源等原因, 对于“不得从事辖区以外的各项小额贷款业务”的规定, 未进行严格区分, 发放的贷款大多不属于西山辖区的客户

(二)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主发起人的特点, 使得该公司在“坚持服务‘三农’原则, 贷款的投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做得不够理想

(三) 同一借款人贷款额度较大

根据“小额贷款公司要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 同一借款人贷款额度不得超过200万元”的规定, 该公司对同一借款人贷款额度高达500万元, 远远超过了管理办法的规定。

四、对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的初步思考

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开展“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业务, 不仅给民间资本提供阳光化运作、实现资本增值的途径, 同时对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民间资金回流到农村、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从去年以来, 随着社会各界就如何加大对小企业贷款扶持力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小额贷款公司的灵活便捷及良好发展态势更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风险管理问题。如何加强风险管理, 促其稳健经营, 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调查, 我们对小贷公司风险的产生了一些初步思考。

(一) 按照《管理办法》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以股东出资额进行贷款, 不能吸收存款

而实际小额贷款公司资金贷放的速度要快于资金回收速度, 尽管还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从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不超过资本净额50%的融入资金”, 但是从实际操作和庞大的市场需求看显然还是滞后和不够的。后续资金不足在所难免, 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困扰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的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 按照《管理办法》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投向“三农”贷款的比例不得低于50%, 而且只能在注册地行政区域内开展业务, 不允许跨行政区域经营

这一规定使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相对集中在一定领域、区域内, 导致了风险集中, 一旦遭受天灾, 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农民收入减少, 在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必然会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同时面临着很大的经营风险。

(三) 应注重提高小额贷款公司员工的素质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是金融企业, 不准吸收存款, 不核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但也不是一般的企业, 他所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 他要求有熟悉金融业务并具备风险管理意识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经营团队。《管理办法》对此也有相关规定, 但在实际操作中, 公司从成本等因素考虑, 小额贷款公司的队伍存在着人员少、金融业务知识欠缺、专业技能弱等问题。如在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公司内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员工培训跟不上的情况下, 产生操作风险的可能就在所难免了。

(四) 应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 这种法律、法规的欠缺使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尚不明确, 因为目前的《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公司法》与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存在着矛盾的地方和法律监督的空白状态。由于法律的欠缺使得对其监管也存在一定问题, 地方政府、工商部门、银监局、人民银行等监督管理机构都没有适用的法律作为监督依据, 由此,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上市公司风险自查报告 篇3

关键字:风险信息披露,物流上市公司

一、研究背景

从1995年巴林银行(Baring’s Bank)倒闭,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到安然公司破产,中航油的巨亏,风险和风险管理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风险主要是指纯粹风险,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可能发生的损失、失败及伤害。而现代意义上的风险则不仅包括纯粹风险,更着眼于企业利用风险带来的盈利的机会风险。

公司风险的信息披露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葛家澍(2002)提出:“过去的财务报告主要反映企业经营、投资等行为带来的报酬,很少反映与报酬俱生的风险。高质量会计准则所要求的信息披露,应当涉及风险。” [1]郑明川等(2002)提出“会计报表使用者不仅关心反映过去事项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而且更为关注经营的过程及其引起的风险。” [2]邓传洲等(2003)提出:“由于公司面临的风险加剧,公司在年度报告中系统披露风险将有利于投资者决策。” [3] Philip M.和Philip J. (2006)对79家英国公司年报中的风险信息披露进行了实证研究。[4]

各国准则制订者已经认识到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德国通过立法强制企业披露风险信息,英国则通过颁布指导性文件鼓励企业自愿披露风险信息。[5]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中要求公司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披露可能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所有风险因素,包括宏观政策风险、市场或业务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6]

二、物流企业的风险种类

根据我国物流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我国物流企业的风险主要包括几下几类:

宏观环境风险: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增速、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前述经济要素的变动必然会影响物流业的服务总量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市场竞争风险:国外同行业在服务质量和规模方面优于国内物流企业,国外资本进入中国物流市场将对国内物流企业产生一定影响;国内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港口服务等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的挑战。

投资、筹资风险:物流行业属于基础行业,投资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因此物流企业面临着筹资和投资风险。

价格风险:运输市场价格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经济周期、国内的经济贸易形势以及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运输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由于运输工具对燃料的依赖性,油料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利率、汇率风险:利率变动会影响物流企业的筹资成本,而汇率变动会影响公司的收支以外币为主的物流企业。

运营风险:是指物流企业由于内部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的经营收益的不确定性。

安全风险:物流活动受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的不可抗力和意外事故,都可能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和经济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1年制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物流业归属于“交通运输、仓储业”,通过查阅“东方证券”网站上“交通运输、仓储业”每一个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筛选出以物流业务为主营业务的3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选择2005年12月31日的年度报告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相关资料从巨潮资讯网站(http://www.coinfo.com.cn)获取。

2、指标选择

本文在对物流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进行分类时,将涉及到数字描述的风险定义为“定量风险”,将全部用文字描述的风险定义为“定性风险”;将可能给企业带来盈利机会的风险定义为“好消息”风险,将只能给企业带损失的风险定义为“坏消息”风险。

在评价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数量时,可以选择字数,句子数量和页数比例作为评价依据。考虑到字数的准确度高,客观性强,最具可比性,因此本文选择字数作为评价风险信息披露的衡量指标。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我国物流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种类

表1对我国物流上市公司的风险披露的种类进行了描述。在31家物流上市公司中,有20家披露了风险,占65%;有11家未披露风险,占35%。在披露了风险的20家公司中,只有5家公司披露了定量风险,占25%;其余15家公司披露的全部是定性风险,占75%。定性风险信息披露远高于定量风险信息披露。14家公司披露的全部是“坏消息”风险,占70%;有6家公司披露了“好消息”风险,占30%。“坏消息”风险信息披露远高于“好消息”风险信息披露。有14家公司披露了宏观环境风险,12家公司披露了价格风险;11家公司披露了市场竞争风险,9家公司披露了投资筹资风险,6家公司披露了运营风险,4家公司披露了安全风险,3家公司披露了利率汇率风险。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物流上市公司风险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部分上市公司未遵循证监会规定,没有披露任何风险信息;对风险信息的披露主要是文字表述,定量的数据披露较少;对风险的理解主要局限于纯粹风险上,忽略了机会风险信息的披露;风险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外部风险,如宏观环境风险、价格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对企业内部风险信息,如运营风险和安全风险的披露较少。

2、我国物流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数量

表2列示了我国物流上市公司披露的风险数量的统计数据。在物流上市公司年报中总计披露了10239个文字。除了风险管理对策(4757字)外,披露字数最多的三类风险分别是:宏观环境风险(2115字)、价格风险(970字)和市场竞争风险(806字);其余四类风险是运营风险(639字)、投资筹资风险(534字)、利率汇率风险(302字)和安全风险(116字)。

以上数据表明虽然我国物流上市公司对面临的风险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披露,但是总体数量和质量均不高,不同企业的风险披露数量和种类的差别较大。企业对于企业外部风险的关注程度高于内部风险。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我国物流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我国物流上市公司大部分对风险进行了披露,但披露的风险内容不够完整,对风险的分类不够严密,风险信息缺乏可比性。披露的定性风险较多,定量风险较少;披露的纯粹风险较多,机会风险较少;披露的企业外部风险较多,企业内部风险较少。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披露亟待完善。目前上市公司风险披露的主要规范是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虽然经过修订,但对风险的分类仍然不够严密,也不够全面。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建议由权威机构专门制订风险披露准则,使上市公司有章可循。该准则应该提供一个较为统一的内容格式,使企业之间风险信息可比;规范公司年度报告中需披露的风险内容以及风险的分类,指导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全面、系统地披露风险,引导上市公司提供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从而有利于投资者理解企业风险内容及影响程度,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加强风险管理。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物资学院会计系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10).16-23.

[2]郑明川.徐翠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VaR披露模式[J].会计研究.2002(7).49-53.

[3]邓传洲.李正.论非金融类公司年度报告中的风险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03(8).19-22. [4]Philip M. Linsley and Philip J. Shrives. Risk reporting: A study of risk disclosures in the annual reports of UK companies[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06(38).387-404.

[5]Jerry Dickinso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ts Origins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J].The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 .2001(July).Vol.26.No.3.360-366.

风险点自查报告 篇4

(一)强化领导,狠抓落实。为切实加强对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专项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乡纪委书记任组长,其它人员为成员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秦玉兵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落实和日常事务。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根据鹤山区纪检监察系统“队伍建设”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我乡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集中开展了党的宗旨、意思、纪律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整改方向,使纪检干部增强了党性观念,增强了忠臣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讨论、学习,将行政审批、征地拆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行政执法、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后勤保障、干部管理等列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点环节,纪检组每月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工作落实。

二、明确岗位,深入查找,健全机制,确保重点岗位、核心业务、重点部位等关键环节廉政制度建设

(一)明确职责。查找廉政风险点,首先明确岗位责任,把全系统工作岗位划分为三大类:即领导岗位;机关岗位;事业岗位。让每一位干部职工根据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采取自查为主,互查为辅的方式,全面客观查找日常并分析工作中潜在的工作责任风险,了解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将要承担的行政责任和纪律法规责任。

(二)全面排查。根据工作特点,经分析研究,我乡从单位、个人将廉政风险进行了归纳。单位分为: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四类风险;个人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三类风险。单位职工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家属帮、领导点、组

织评等方法,重点查找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等三类风险。个人按照党政正职、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四个层面,采取自己“找”、科室“议”、领导“点”、群众“提”、组织“审”的办法,依照岗位职责,分析和查找廉政风险,全面排查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点,逐一梳理,分类归总,在部门内部公示。同时,采取书面征求意见的方式,对权力运行风险点排查是否全面准确进行测评,力求把风险点找全、找准、找对。全系统干部职工基本查明、理清了自身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分三个廉政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把利用职权为子女亲属谋私利、项目发包暗箱操作、征地拆迁、后勤保障、车辆管理、防治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事故等风险点列为一级风险点;把利用职务之便盖“人情章”、违反档案查询规定泄露有关信息等风险点列为二级风险点;把泄露来信来访案件查处信息、等风险点列为三级风险点。在排查出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分三个廉政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主要集中在审批审核、项目安排、督查检查、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评估论证、选人用人等环节和岗位;事业单位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执法监察、公费采购、工程招投标、辅助行政审核审批、征地拆迁等环节和岗位。基层主要集中在地灾防治、征地拆迁、土地整治和建设用地复垦、非法矿山的监管等等环节和岗位。

(三)健全机制。为了加大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力度,坚持教育、制度与监督并举,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采取自学、集中学、走出去、请进来、大讨论、撰写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实效。定期组织干部培训,将廉政教育纳入培训与考试内容,积极参加区纪委组织的政治业务培训。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从堵塞漏洞、建立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入手,建立廉政风险点评估防控制度,在健全领导干部(中层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

报告、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廉政风险季度分析例会制度、上下级领导干部谈心制度、与检察院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与区纪委建立案件检查协作制度等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对原有的机关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普遍强化了风险意识和自律意识,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干部职工不断自我提醒、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使组织意识、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的理念不断确立,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存在问题

虽然排查防控机制已经建立,但存在着缺少力量抓落实的问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宣传栏,列出所有内控事项、涉及的部门,广泛开展防控廉政风险活动,使广大干部认识到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识别风险,精心查找风险,积极防范风险。

(二)做好防控措施的落实。将排查廉政风险点防控表发放到各各基层所,全面理解、掌握预控措施,防范风险。

(三)制定整改方案。结合部门实际,将梳理出来的风险制定整改方案,把各项整改措施明确到部门、明确到责任人,把解决问题与履行岗位职责很好的结合起来,确保每一项措施落实到部门、责任细化到个人。

(四)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宣传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警钟长鸣。

科技风险自查报告 篇5

随着我行不断的进行业务创新,从而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银行业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各我行的电子化水平及服务水平都得到了不断提高,不论是在服务层面或是管理层面都在逐步与世界接轨。

我行业普遍使用诸如商业银行的门柜系统、信贷系统、统计管理系统、办公,人民银行的信贷咨询管理系统等,使用的操作系统也有Windowsxp、Windows2003、UNIX、等,随着电子银行、自动柜员系统、综合业务系统等大量的投入使用,计算机及网络风险防范问题日益突出。

一、银行业计算机及网络风险的表现形式

所谓银行计算机及网络风险是指银行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和实现银行电子化过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而计算机本身(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和涉及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制度缺乏有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善性,潜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而造成的潜在的或已发生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系统故障、安全事故和计算机犯罪。银行计算机及网络风险具有突发性强、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结合银行业务的特点,银行计算机及网络风险可粗分为实体风险、硬件风险、软件风险、信息管理风险和计算机犯罪五大类。

(一)实体风险。

实体风险是人为地对计算机中心及其设施、设备进行攻击和破坏。银行计算机系统存储了大量金融和国民经济活动的信息,对银行组织的管理决策和整个国家宏观调控起着重要作用。据媒体报道,在国外,曾发生多起攻击计算机中心、炸毁计算机设备的案件。这就警示我们,对银行信息中心计算机设备实体的安全和风险防范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银行基层计算机网点,有相当一部分机房设计简陋,防护装置达不到规定标准,人为助长了计算机实体风险。解决方案:

在银行业安全经营中,强调最多的是金库的守卫、库款押运安全、营业网点安全防范等方面。而对计算机中心或机房的安全防卫却相对薄弱。各银行机构的安全保卫部门要把本行的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纳入自己的视野,要像保卫金库安全一样保卫计算机中心或机房。对机房重地也要严格的进出制度,明确非本中心人员进出应履行批准手续,同时要对中心工作人员加强安全保密觉悟的教育,尤其是同本中心以外的人员接触要严守中心及机房的安全布局及运行情况的秘密。

(二)硬件风险。

硬件风险是指由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因各种突发灾害、运行环境或硬件本身及相关元器件的缺陷、故障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带来的风险。

1、由于不可抗力,如火灾、水灾、地震、雷击、电、磁、温度等等难以预料的突发性灾害对银行计算机系统资源带来的损害;供电系统不稳、后备电源不足或电信部门通讯故障造成的业务中断而带来的损害;计算机及网络设计没有可靠接地、缺乏防雷防尘设备而造成的计算机故障。解决方案:

改善硬件运行环境。机房建设要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标准进行建设、施工、装修、安装,并经公安、消防等部门检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重点防止计算机机房靠近各种无线电发射台或电视转播发射点,避免计算机信息传递出错。一定要测量机房周围的磁场强度,装置必要的电磁屏蔽设施。计算机房、配电室、空调间等计算机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要视为要害部门严格管理,配备防盗、防火、防水、防雷、防磁、防鼠害等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定期与电力、电信等部门协调,争取技术支持,保证良好的供电环境和畅通的网络环境。

2、硬件内在风险。短路、断线、接触不良、设备老化、电脑超期服役、损坏性的使用计算机去做非法业务性活动,人为减少计算机运行寿命等由计算机本身及相关设备、部件或元件带来的风险。

解决方案:

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建立对各种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定期检修、维护制度,并做好检修、维护记录;对突发性的安全事故处理要有应急计划,对主要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要指定专人负责,发生故障保证及时修复,从而确保所有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网络风险。网络作为一种构建在开放性技术协议基础上的信息流通渠道,它的防卫能力和抗攻击性较弱,网络风险就是当电子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由于网络设备的故障或没有将内部网络与国际互联网进行物理隔断导致遭受外界侵袭造成的风险。

解决方案:

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增加网络安全的投资,特别是有关网络安全的硬件、软件配备要到位,对连入内部网的计算机要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版本,内部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络要进行物理隔断,以提高其物理安全性;防止银行的有关信息数据在网上被窃听、篡改。

(三)软件风险。

软件风险是指由于各种程序开发、使用过程中包含的潜在错误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带来的风险。

1、软件操作风险。软件操作风险指的是在银行电子化业务中,由于某些业务操作人员素质跟不上调整发展的银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对银行推出的硬件设备以及银行电子化产品和服务功能不熟悉或风险意识不强等原因所造成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1)业务人员操作权限界定不清,密码使用混乱,基本上处于透明状态。在计算机安全管理中,权限和密码作为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都应该有严格的规定。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系统管理员往往可以操作业务管理系统,而操作员之间代号混用,密码没有进行定期更换,甚至有的操作员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业务系统,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导致风险的发生。(2)操作不当或操作失误风险。业务人员操作结束或临时离开柜台没有退出操作画面,给非法操作者提供可乘之机,使其很方便地进入业务系统进行非法操作,在计算机业务处理系统中修改数据或其他破坏性程序致计算机系统瘫痪,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自然消失风险。也就是因磁存储介质保管不当,使其存储在其上的信息丢失或者无法读取造成的风险。这种表现得尤其突出。因缺少有效的数据备份或数据备份不及时,而数据备份则是故障恢复和账务安全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有效、完整的备份数据,当数据库一旦发生损坏则无法将所有数据完全恢复。

解决方案:

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篇6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档案是机关工作的历史记录,是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的重要信息载体。我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确保了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自查

按照区档案局的要求,我局赓即组织对局档案安全风险隐患进行了认真排查检查。

一是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档案保管、保密、检查、立卷归档、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各项档案管理制度;

二是档案基础设施上,我局现有档案室一间,标准档案柜两个,室内有电风扇、湿度计、取暧器、取钉器、防潮杀虫药等基本的设备设施,档案员办公室、微机室、防火灭火装置无安全隐患,确保了档案的保管安全;

三是对档案材料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按期放置驱虫药物,确保档案材料不生虫、霉变;

四是对本机关的文件、材料按期进行了收集、整理、立卷归档。

上市公司风险自查报告 篇7

(一) 股权融资风险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股权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增发新股和配股两种方式。

1. 增发新股。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其实是向包括原有股东在内的全体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股票的行为, 属于已上市公司对外增资扩股的一种方式。其优点在于限制条件较少, 融资规模大并且发行价格较高, 一般不受公司二级市场的价格限制, 所以更能满足公司的融资要求。但在增发新股中,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上相应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导致了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 存在着经理人员比普通投资者掌握更多的更真实的企业信息的这种现象, 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可能就不理解公司的融资结构安排意图, 从而使公司发行新股就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所以, 上市公司的新股融资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就成为了一种风险较大、代价过高的融资方式。

2. 配股。

上市公司配股其实是指上市公司按照公司发展的需要, 根据有关的规定和相应的程序向原股东增发新股, 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行为。其优点在于由于不涉及新老股东之间的平衡, 且操作简单, 审批快捷, 因此成为了上市公司最为偏好的一种融资方式。但在配股中, 由于中国的配股政策是由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的, 作为政府代言人的证券监管机构, 在中国并没有完全的独立性。实质上政府既是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审批者, 又是股市的监管者, 同时作为上市公司最大的股东, 还是公司配股的参与者, 所以监管机构要做到完全独立在目前还有很大的难度。正是由于这种身份的特殊性, 证券监管部门作为第一大股东, 其具有的控制权和决策权, 必然会与流通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样导致的利益的相悖必然会给公司配股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 股权融资风险管理

1. 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应从企业内部实际出发, 尽可能

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投资意图,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 从而降低增发新股带来的风险, 使得公司的资本结构达到更优。

2. 需要强化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减轻信息不

对称的程度, 建立健全声誉机制和法律机制, 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同时, 还需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目前不成熟的证券市场使得同股同权无法实现, 所以建立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是关键所在。

3. 一方面可以建立第三方的监督机制, 大力发展第三方会计、审计市场和相关法律的支持。

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强制性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雇佣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公司进行客观的汇集信息审核, 使股东能够掌握一定的公司内部经营信息, 减少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解决证券监管部门在进行配股时自身身份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 以及众多信誉度高、水平高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都担负着监督公司经营者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专业评级机构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专业人士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对债券发行者进行评级, 并向投资者提供建议, 从而消除投资者与债权发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例如, 美国著名的权威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和穆迪就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信赖。

二、可转换债券风险及风险管理

(一) 可转换债券风险

可转换债券是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 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同时, 也是为充分吸收投资者而应用金融工程技术创造的一种衍生融资契约, 兼具有股票、债券和期权性质的一种混合融资方式。可转换债券备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兼具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双重特点, 这比其他两种融资更具有灵活性。在股市低迷的时候, 投资者可选择享受债权带来的利息收益;在股市看好时, 投资者可选择将其卖出获取差价或者转成股票, 享受估价上涨的收益。但是,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够成熟, 所以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式在运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一些风险。

1. 由发行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规范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一是利用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由于可转换债券在中国的发展创新不足, 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很好地将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机与公司财务特征相结合, 从而出现了只要符合条件就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现象, 加之信息披露不够规范, 促使上市公司出现了利用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情况。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行为, 直接会损失中小股东的利益, 也不符合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业务长远发展的目标, 会给公司埋下更深的风险隐患。二是风险管理缺乏完整性。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对于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风险的披露存在着漏洞。首先, 基于上市公司获取自身利益的动机, 上市公司对于许多重要风险, 比如公司的国有股以及法人股全流通以后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公司没有进行基本的披露。其次, 上市公司对于风险的重要程度及其影响范围披露也甚少。再次, 上市公司对于风险管理的措施的披露也很欠缺。

2. 由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非最优所带来的风险。

由于可转债是一种债权向股权转换的投资者选择权, 所以对于资本的结构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分析,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核心目标就成为了债券转换为股权之后, 要使公司的资本结构正好实现最优的结构。但是, 在目前资本结构非最优的环境下, 可转换债券必然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 可转换债券风险管理

1. 针对信息披露不规范引起的风险, 主要目的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可转换债券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八年的历史, 尽管已经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出台在防范风险, 但是从目前的效果来看, 风险管理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然, 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与大力监督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风险的管理,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一些做法, 尽量对融资中的每一种风险进行定量、定性、辨别、评估和分级, 再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从而使财务报表和募集资金说明书中的风险披露的更为真实,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2. 针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所带来的风险, 最主要的就是要规范和完善资本结构市场。

具体做法是要保证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转换溢价定价较为合理, 这样就可以在相应资产使用寿命到期之前, 完成债权向股权的转换。这也同时优化了资本结构, 从而就消除了公司资产结构所带来的风险。

三、认股权证风险及风险管理

(一) 认股权证风险

认股权证一般是由上市公司发行的, 赋予权证持有者在未来某个日期或者某段时期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购入约定份额股票的权利。

1. 由高财务杠杆性带来的高风险。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以认股权证来进行融资具有一定的筹资风险, 大多数情况下, 上市公司在发行认股权证时, 都是将其与股票、债券等搭售发行, 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增加股票、债券融资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 但是认股权证的高财务杠杆性又决定了其融资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 认股权证的高财务杠杆功能是指, 投资者在购买权证时往往只需要缴付较低的权利金, 就可控制比该权利金高出数倍的正股认购权。而且如果股市的行情与投资人的预期相反时, 投资人则有权利选择不行使权证, 此时他的最大损失也不过就是起初买入权证时所支付的并不太高的权利金。

2. 由于取得资金时间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上市公司将权利赋予投资者, 这样就损失了资金获得的主动权, 所以公司很难控制资金获取的时间, 有可能在公司急需资金的时候不能以认股权证融资满足自身的需要, 但是此时如果公司通过增加普通股股利刺激认股权证持有人行使权利, 则反而会提高公司自身的资金成本, 这样就给公司融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二) 认股权证风险管理

1. 由于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上

市公司自身的特点、融资规模、融资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权衡利弊, 来合理的利用高财务杠杆效应, 及时的规避风险。而且我们还可以顺应市场的需要适时推出新的认股权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投资者的选择品种, 而且也有利于公司在发行股票和转债之外再增加一个再融资渠道, 将一次融资转化为多次融资, 更好地协调上市公司战略与其资金需求的期限的一致性, 使公司资本结构达到更优。

2. 针对取得资金时间的不确定性,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对于未来大盘走势的关注来有效的减少这种风险。

认股权证的投资价值不仅与公司的业绩正相关, 同时还需要考虑目前大盘的走势, 如果大盘长期处于调整期, 此时权证持有人就有可能放弃认购权利, 这样就会使公司错过筹资的机会。所以, 对于公司业绩的掌握以及对大盘走势的关注, 都可以大大减少公司取得资金时间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刘伟华.风险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9.

[2]童盼.融资结构与企业投资:基于股东———债权人冲突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1.

[3]磨贵宁.浅析中国上市公司配股政策变迁[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2) .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控制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环境复杂

上市公司财务活动外部环境的范围很广,涵盖了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这些都对公司的正常财务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这些外部环境变化快,难以预见和把控,给公司的财务决策带来困难。再加上公司内部制度问题,导致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足。

2.筹资决策失误

筹资决策决定企业的资本结构。筹资决策失误会引发筹资风险,主要表现在

筹资规模不当、时间不当、方式不当;资金来源结构不当;债务期限结构安排不当几个方面。上市公司在进行筹资时,往往会因为错估市场形势和自身情况,做出不当决策,影响其财务状况。

3.资产流动性差

很多上市公司因为自身的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存在问题,导致其资产的流动性较差。具体表现是公司所持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弱、公司不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取所需资金。进而引发存货积压、资金缺乏、三角债等财务危机。

4.公司治理弱化

上市公司逐步的朝着股权结构分散、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方向发展,这导致公司治理问题日渐突出。治理弱化是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财务危机也是公司治理弱化的表现,这两者存在辩证关系。股权结构会影响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削弱其治理公司的权限和能力,进而产生财务危机。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問题

1.财务风险的识别问题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是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缺乏基本的财务风险分析与识别能力,难以发觉潜在的、深层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对相关信息的搜集不充足、辨别不充分、处理不谨慎、计量不准确、预测不及时,最终导致公司错估风险,造成意料之外的损失。对于潜在的财务风险信息的处理,部分公司还是依靠传统的概率统计或者是经验数据,缺乏针对性的计量方法,导致信息分析不准。

2.财务风险的预警问题

上市公司在有关风险监测指标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一是过于依赖定量的财务指标,而忽视了实际上影响重大的定性指标;二是财务风险监测的指标的可控范围把握不到位,缺乏灵活的监测指标合理的值域范围,给监控带来困难。除此以外,很多公司缺乏足够的财务风险预警能力:一是不够重视;二是缺乏技术支持;三是预警缺乏重点。

3.财务风险的处理问题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财务风险的处理控制必须及时而有效,如果做不到,则表明公司在财务风险的处理上存在明显的问题。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处理上具有以下几个问题:处理措施准备不足、处理措施不够全面。准备不充分表明公司缺乏前瞻性,导致财务损失扩大,而处理措施不全面会影响风险控制效率。

4.财务风险控制制度问题

科学、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是保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活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开展的基础。实际上,很多公司在风险管控制度的建设上还达不到完善的标准。一是因为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风险管控制度空洞化,缺乏实质内涵。二是对责任权利界定不清晰。上级对下级控制能力较弱,无法有效的进行风险管控的指导。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完善的措施

1.建立财务风险识别机制

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分析公司财务内外部环境表层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准进行汇总归类,形成条理清晰的风险分析框架;积极开展财务风险趋势的分析工作,把握各财务风险的预期发展走势,掌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实现财务风险的计量,将无形的风险转化成具体的数字,便于准确分析,做出科学决策。

2.加强财务风险监控预警

严密的监控和灵敏的预警是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前提。上市公司应该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风险指标体系来实时的监控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财务风险检测和预警机制,当监控体系得到的计量结果接近危险值时启动报警,以敦促公司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潜在风险,化解风险。

3.提高财务风险处理能力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体系,结合财务风险自身特点制定多个风险预防措施和可选方案。当危机发生时,公司能够根据危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方案。其次是财务风险提高处理能力,完善财务风险应对机制,调配各部门管理人员,建立财务风险处理小组,并制定明确的风险决策和控制程序,按照程序采取处理措施。

4.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健全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是上市公司有效开展财务风险控制活动的基础,应该摆在首要位置。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要随着财务风险控制理论的发展而改变,逐步规范,填补漏洞。同时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完善应该以上市公司的经营经验为依据,并根据经验的积累不断修正。上市公司应该建立独立的财务风险控制机构,配备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以联系和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便于更好的开展控制活动。

参考文献:

[1]杨新朋.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J].中国外资,2013,12:46.

[2]张田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2012.

风险防控自查报告 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

局党组把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城管执法、市容管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及时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局纪检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迅速召开了局党组会,学习传达《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皖发[]10号)和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关于开展全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皖廉防发[2012]1号)以及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庆办发[2012]7号)精神,明确提出“五个务必”要求,即在思想认识上,务必高度重视,不要等闲视之;在风险排查上,务必深入细致,不要敷衍了事;在风险防范上,务必警钟长鸣,不要麻痹大意;在管理控制上,务必完善机制,不要浅尝辄止;在督查考核上,务必讲求实效,不要流于形式。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有岗位就有风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研究制定了《安庆市城管执法局(市容管理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分析部署阶段任务,指导督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5月25日,我局召开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动员会,局纪检组长主持会议,学习了全市实施方案,宣读了我局实施方案,局长、党组书记对我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认真编制职权目录和内、外部权力流程图

认真编制“一目录两流程图”,明确职权,规范流程,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一是抓好“职权目录”编制。对照法律法规和机构“三定”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全面清理权力事项,清晰底数,梳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许可等权力的外部运行和干部任免、工程项目建设、财务报销、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权力的内部运行,分类登记,编制完成了职权总目录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权力外部运行和干部任免、财务管理、公务用车等权力内部运行分目录的编制工作,并明确了各项职权的名称、内容、实施依据、承办人员、承办科室、分管领导,切实做到了准确、完整、规范。二是抓好“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 和“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绘制。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对每一项职权,明确办理主体、依据、程序、监督渠道以及办理事项所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编制了相应的行政权力外部运行工作流程图。同时,对职权在单位内部运行的各个环节、责任主体、办理时限等进行规范,编制了相应的行政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目前,我局职权目录及运行流程图已经局党组审核确认,并报市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办公室备案,待审定后将通过城管网站、城管宣传栏和政府的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三、全方位查找风险点

查找风险点是防范的基础和前提。以工作岗位为点,以各部门工作为线,以全局工作为块,开展地毯式排查,着力实现风险排查全覆盖无缝隙。一是注重分层查找。突出规范权力运行,分领导岗位、中层岗位 “两个层次”,局领导班子带头查找权力及风险点,科级干部做好本部门及个人风险点查找工作,干部职工根据各自工作职能进行查找,确保风险点定性有据,定量科学。二是注重分类查找。结合工作特点,针对城管行政执法、市容行政审批、人财物管理等重要岗位,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体制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对潜在的廉政风险进行认真查找,分析细化风险内容和表现形式。三是注重全面查找。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内外结合的方式,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和举报投诉、财务审计、执法检查、干部考核、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查找廉政风险点,确保查准找全。目前,正按照要求,根据权力大小、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等内容,通过集体研究评估,划定风险等级,研究确定每个岗位的防控措施。

四、推进多层次的制度建设

围绕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建立健全相关防控措施和制度规范,预防廉政风险演变成腐败行为。一是推进制度建设。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和审查,认真做好 “立、改、废”工作,进一步完善“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管理方式,努力构建城管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基本构架。二是推进分权制衡。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市政务中心市容窗口承接与办理分离,城管行政处罚、强制事项实行调查、决定和执行分离,“三重一大”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逐步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是推进监督约束。完善风险监测、预警纠错等机制,通过自我对照检查、组织监管、社会监督等,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筑牢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如在行政许可风险防控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办事时限、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主动接受监督;在行政处罚风险防控方面,认真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及标准,完善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复核、听证审查、集体审议和案件三级审核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在人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方面,制定领导干部外出备案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四是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网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上一篇:第六单元教学目标下一篇:产品设计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