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共12篇)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 篇1
1 风险投资及其特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风险投资作为股权投资的一种进入人们视野。我国风险投资经历了投资于互联网企业转型到更多行业和高成长性企业, 但其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 风险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参与的有效性、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上市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改善作用, 以及企业上市后是否仍然受风险投资机构的影响, 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风险投资业的进一步发展。
风险投资是股权投资的一种, 但其投资对象更侧重于高风险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 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除了对被投资企业提供资金外, 风险投资机构也会参与企业管理, 在企业达到成熟期后, 风险投资机构帮助企业上市, 并在上市过程中转让其股权, 实现资本收益。
通常, 风险投资拥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1) 风险投资的流动性较小。风险投资具有长期性, 其更加看重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潜力, 一般需要经过3~8年才能取得回报。 (2) 风险投资的风险较高。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往往面临更大的技术、管理、市场、政策等风险。这类企业的成活率较低, 但成功的企业回报率很高。 (3) 风险投资机构参与被投资企业管理。为降低投资风险, 风险投资机构参与被投资单位内部管理和重大问题决策, 有人事任命的权利, 并且对企业经营提供咨询和监督控制, 必要时可亲自接管公司。 (4) 投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及财务体制, 风险投资机构无法像企业自身一样全面了解企业, 由此产生信息不对称现象, 并衍生出对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等问题。
2 风险投资企业行业分布
截至2016年12月1日, 559家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根据其上市公告中的前十大股东是否包含风险投资机构, 可将这些中小企业区分为有无风险投资支持两大类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559家企业中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占一半以上, 在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企业中, 制造业又占据半壁江山。除科学研表1创业板上市企业中风险投资企业分布统计究和技术服务业外, 有创业投资支持的上市企业均占到该行业上市公司数量的一半以上。风险投资在我国上市企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数据来源:Wind金融研究数据库
进一步分析, 在上市的制造业中电子、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占比约为三分之一, 其余均为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的比例远高于高新技术企业, 我国风险投资选择投资行业时更加谨慎, 不敢投资于风险较大的行业。
3 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成长的作用
在中小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 风险投资对其影响体现在不同方面。在起步阶段, 风险投资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的管理服务咨询和参与企业管理的活动中;在企业上市过程中, 风险投资机构的加入, 使市场交易各方对该企业的认识更加深入;理论上风险投资机构在被投资企业上市后即退出投资, 但实际中仍有部分风险投资机构继续持有中小企业股权, 对中小企业上市后的表现产生影响。
3.1 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活动
风险投资拥有中小企业部分所有权, 能够参与企业管理, 具体的管理活动可区分为辅助和监督两部分, 辅助管理包括被投资企业战略计划制定、管理策略咨询、人事管理参与、潜在客户挖掘、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组建等。监督管理一般指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市场营销前景、股权变动等的监督。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早期通常仅拥有有限的管理经验和某项专利技术, 而缺乏一些其他重要资源, 如资金、外部关系网络等, 这些资源是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的, 只能靠风险投资机构为其提供。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快速稳定成长。
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监管程度与所占股权比例相关, 占股比例越高, 监控力度越大。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管活动一般不干预中小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但若发现中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或企业管理层故意损害所有人利益等问题, 风险投资机构会加大监管。姚铮 (2011) 指出风险投资机构往往以实物期权的形式设计投资合同, 当企业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 投资机构便有权利终止投资或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进行惩罚。王兰芳 (2011) 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 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即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的外部独立董事的比例更高, 公司治理结构更健全。
3.2 风险投资的认证作用及影响
创业板上市活动主要涉及企业自身、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和投资者等主体, 在信息掌握的方面, 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 其次是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信息的全面性和可信度会影响投资者的态度, 增加上市过程中的成本。一方面, 风险投资机构专门从事初创企业投资, 必然拥有更多更加专业的判断视角, 能够找到较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以此, 忽略其他原因, 有风险投资机构参与, 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传递出此企业成长性较好的信号, 容易让投资者信服。另一方面, 风险投资机构参与, 增加企业的信息披露、完善企业财务制度, 从而降低了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 使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更容易得到社会公众投资者的认可, 从而在上市过程中得到更高的溢价。
有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企业, 上市过程中可以依托风险投资机构的关系网络, 减少发行费用。风险投资机构一般会投资于多个中小企业, 会经常和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及机构投资者接触, 使上市公司的股票被低估的可能性和程度都会减少。风险投资机构运用已有的专业网络也可以减少信息成本, 创造出一个风险投资、创新型企业以及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资源持有者基于对风险投资筛选能力的认可, 使被投资企业更容易获得其他经营资源。
3.3 风险投资对企业上市后的影响
一般来说, 风险投资通过企业上市, 转让股权, 收回投资, 但也有部分投资机构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退出, 而在企业上市后继续持有企业股权。在我国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无论是因为股权锁定期的存在, 还是看好企业前景要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风险投资机构的继续持有股权的情况对上市后的中小企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风险投资对上市企业的作用主要集中于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融资行为的影响, 对企业管理者的活动的监督等。吴超鹏、吴世农等 (2012) 对有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上市后的投融资行为差异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风险投资的加入可以抑制过度投资, 增加企业外部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现金流短缺而导致的投资不足。
参考文献
[1]安文.分阶段投资在风险投资行业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 8 (24) .
[2]姚铮.风险投资契约条款设置动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 2011 (02) .
[3]王兰芳.创业投资与公司治理:基于董事会结构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 2011 (7) .
[4]刘晓明, 胡文伟, 李湛.风险投资声誉IPO折价和长期业绩[J].经济与金融, 2010 (11) .
[5]吴超鹏, 吴世农, 程静雅, 等.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12 (1) .
[6]张丰.创业投资对中小企业板IPO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5) .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 篇2
风险投资公司如何派财务总监2007-02-02 21:55:46
委派财务总监的必要性和制度依据
为保证经营者的行为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一般会通过指定财务总监,加强对创业企业的监管,并促进其运作规范化。风险投资公司作为特殊的股权投资者,其在企业创业与发展初期往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作为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风险投资公司在参股企业的谈判中,一般均会要求保留某些特殊权利,如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以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由风险投资公司委派财务总监,正是这种特殊权利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风险与规范管理。
根据财政部、监察部联合下发的
《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精神,派驻财务总监也是有制度依据的。
财务总监的作用
管理作用。首先强调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讲求规范,以“防”、“治”为监督的前提。风险投资公司所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处于初创期或发展期的中小创新企业,在基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比较薄弱,有的企业还存在不规范运作的情况。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人员受时间和精力限制管理与监督企业财务工作的效果远不及派驻财务总监明显。而风险投资公司派出的财务人员一般只能审查或提出整改建议,监管力度显然不及财务总监。只有财务总监可以集中精力查找企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从职能定位上看,财务总监直接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合乎职责。
监督作用。为了维护股东利益,在管理创业企业财务工作的同时,财务总监必须对经营管理层的各项经营活动进
行监督,并通过建立联签和审批等财务制度对企业的财务运作进行有效的监控,以防止资金运作不当,发生重大浪费和损失。同时,通过审核查询,保证会计报表真实可靠,为风险投资公司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桥梁作用。风险投资公司与创业企业之间是一种投资与被投资的产权关系,经营者受聘于投资者,投资者靠经营者管理企业。财务总监在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起到了投资者的监督作用,又帮助经营者提高了管理水平;既及时向投资者反馈了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又协助管理者实施了有效的企业管理。
财务总监的素质要求
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风险投资公司委派的财务总监一般常驻创业企业,同企业经营班子共同研究并解决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但作为监督者,财务总监同时又必须向股东公正、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良好的人品和过硬的政治素养成为财务总监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和监督企业并自学维护股东利益的关键。在实践中,有的财务总监监督力度不够,其位不谋其政,甚至与管理层一道损害股东利益。困此,高尚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名财务总监所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
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计算机知识,精通财务管理。
较高的忖业技能是保证财务总监有效工作的基本前提。财务总监不仅要熟悉全盘帐务,还要具备经济、法律、税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企业发展的大局,更宏观、全面地判断企业面临的问题。另外,面对不断变化与更新的政策与企业的经营实践,财务总监还应善于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财务总监的作用
管理作用。首先强调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讲求规范,以“防”、“治”
为监督的前提。风险投资公司所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处于初创期或发展期的中小创新企业,在基础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比较薄弱,有的企业还存在不规范运作的情况。风险投资公司的财务人员受时间和精力限制,管理与监督企业财务工作的效果远不及派驻财务总监明显。而风险投资公司派出的财务人员一般只能审查或提出整改建议,监管力度显然不及财务总监。只有财务总监可以集中精力查找企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从职能定位上看,财务总监直接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合税职责。
财务总监的工作权责
对董事会批准的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落实。
检查企业财务会计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违反财经纪律及不规范的财务行为。
组织实施财务预算、决算报表的编
制工作,对企业投资、融资及资产、债务重组等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制订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根据制度规定,与企业总经理联合审批限额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性支出、融资、投资、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和担保贷款等事项。
拟定企业财务管理规定及其他经济管理制度并落实相关规定,监督检查企业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
对财务人员有权提出任免、晋升、调动、奖惩的方案,有权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财务工作岗位。
派驻财务总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总监并不等同于财务经理或会计主管,其职务定位应合理对待。
有些人(尤其是企业的总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对财务总监的职务性质不清楚,认为财务总监是专门搞财务工作的,与一般的会计人员无异,甚至认为财务总监与财务经理或会计主管没什么
分别。因此,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大经济活动、重大资金使用过程中,孤立财务总监,或干脆直接执行相关决策,财务总监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管理、监督权。这种观念,混淆了财务总监的性质,降低了财务总监的地位,不能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的管理职能,削弱了财务总监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风险企业总经理与财务总监的关系的错误认识
创业企业的总经理一般会有一种倾向性认识,认为股东派驻财务总监就是来监督他,这种观点过于偏激和狭隘。财务总监固然有监督总经理执行董事会决议的权责,但同时也全面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协同经营班子把企业管好,寓监督于管理之中。当然,对于总经理滥用职权行为和决策失误行为,财务决监有权也必须采取制止措施,并向股东汇报。
财务总监的双重身份与其职责的履行
财务总监具有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身份,其职位的特殊性客观上决定了与管理层在某些方面或某些时点上的观点冲突。如果财务总监总是以一名审计师的身份去查帐,做事后的分析、汇报,就与真正意义上的财务总监的职责相去甚远。所以,财务总监要注意协调,把握工作的大局,与经营班子一起共商企业经营的大计,不能以自己独特的身份强力推行自己的财务管理方案。
财务总监的工作报酬独立性问题。
上市公司投资参考 篇3
从2007年1月1日起,山西焦炭行业协会宣布执行季节性调价,提高市场售价50元/吨,焦炭价格约有5%的涨幅。焦炭价格2007年虽会有一定波动,但总体要高于2006年,价格回升将是一个趋势。2007年焦炭价格相对2006年将是次低谷,行业拐点已经显现。公司2007、2008年净利润将分别增长174%、56%,2007年业绩即进入高速增长期,业绩拐点清晰可见。若公司实施定向增发8000万股,2007和2008年EPS(预期每股收益)将分别为O.57元、0.89元。
若淘汰类焦炭产能如期关闭、钢铁业保持较快增长,行业在2007年相对2006年将保持上升趋势,公司2007年毛利率亦将高于2006年。预计该股一年内目标价为11.04元。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业绩预测基于焦炭产能如期关闭、钢铁业保持较快增长两个关键假设变量,若两个关键变量中任何一个低于预期,则预测的业绩和估值将会低于实际值,这是公司的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在。同样,大盘结构性调整也有对公司估值产生压制的可能,反之亦然。
国泰君安证券
中国人寿(601628):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虽然已有十几年历史,但尚未对中国人寿构成明显冲击。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虽然是在下降的,但下降趋势较为平缓,下降速度也越来越慢,而扩张仍然在稳步地推进。事实上,相对银行业来说,保险行业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国有大型保险公司获得的政策面支持没有国有商业银行明显,领先优势更多源于内在,因而具有可持续性。我们认为,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垄断仍然是我国寿险行业的主要竞争格局。
中国人寿早已实现全国性布局,其他中资寿险公司在机构数、保费收入上与中国人寿的差距都比较大,而外资保险公司基本没有实现布局策略。寿险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只有承保额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分散风险以及保险行业盈利的滞后性,都决定了后进者的赶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资本市场已步入中长期景气繁荣期。保险公司投资渠道逐步拓宽,股权投资占比逐步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目前,中国人寿尚未用足政策规定的股权投资上限。公司强大的政府背景与深厚的客户资源,使其在股权投资中具有巨大优势,令其他机构投资者难以望其项背。这一优势在未来将继续存在。
国信证券
中创信测(600485):恢复元气仍需要时间
公司去年由于战略失误,投资空管项目导致大量投入未得到利润回报,全年业绩亏损。今年年初,公司成功剥离了空管项目,又收购了竞争对手沃泰丰,重新专攻通信测试设备领域,元气正在逐渐恢复。预计公司2006~200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O.1 4元、O.24元、O.46元。一方面,公司现有的产品储备到2008年才会大幅提升业绩;另一方面,考虑到公司从去年的亏损,到今年扭亏,再到今后两年业绩的快速增长,从成长性角度来看,以2008年的每股收益为基准给予公司50倍的市盈率水平是一个可以令市场接受的估值,因此,得出合理股价为13.7元,给予公司“中性”评级。目前,公司股价包含了市场对3G 概念的炒作因素。
公司未来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收入来源和费用控制两方面。一方面,公司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各大运营商,公司的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的政策、运营商的投资策略。比如,今年公司NGN测试设备的收入低于预期,就是运营商对NGN系统设备投入不温不火的态度造成的。因此,运营商未来在5G、NGN网络建设以及业务开发、运营进程上的不确定性,造成公司未来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在未来能否通过IPD和其他合理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控制好费用的增长,将期间费用率还原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天相投资顾问
伊利股份(600887)增长乐观,利润率将小幅下滑
2006年,伊利股份的液态奶、冷饮和奶粉产量预计分别增长35%、50%和43%,对乳品收入贡献分别达到74%、14%和12%。预计未来几年乳品行业仍将维持20%以上的增长率,公司未来几年仍将以争夺市场份额为目标,同时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投入。预计2007年公司液态奶业务仍可增长50%。2006年,公司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已提高至8%,仅次于多美资和美赞臣,未来奶粉将成为增长仅次于酸奶的业务。
除鲜奶市场伊利与蒙牛两家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50%外,其他细分乳品市场的集中度仍较低。虽然伊利和蒙牛分别在三、四线城市奶粉市场和高附加值液态奶产品上表现出较强的品牌影响,但乳品行业总体特征表现为低壁垒竞争,在行业及两大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依然较高的情形下,很难想象企业会有持续的提价能力。未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仍将伴随着价格战,行业利润率也将小幅下滑。
预计2006年公司乳品毛利率将下降2.5个百分点,未来几年原奶价格仍将维持每年1%~2%的升幅,产品结构的改善可使2007年液态奶毛利率下滑幅度减缓。奶粉业务受益于较强的品牌力和产品结构的改善,毛利率仍将有所提高。 在不考虑潜在税收优惠和股权激励方案所涉及到的费用分摊情况下,我们将该股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27.5元,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国泰君安证券
贵州茅台(600519):产品提价将提升投资价值
目前,茅台的主力产品55。高度茅台酒出厂价(308元)与市场零售价的差距已经超过100元,而且经销商都面临断货。公司对提价仍在犹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层风格保守,不愿意随意打破之前定下的两年一次的提价策略。而且,高档酒需求的迅猛增长也部分来自于近期政务活动的格外频繁,因此,公司管理层对当前需求的增长需要进一步确认。2006年12月30日0公布的陈年酒提价是公司的一种试探性行为。
2006年,茅台产品的提价时机选择在春节之后,由此来看,2007年的提价已迫在眉睫。参照以前的惯例,高度酒提价幅度可能会达到每瓶50~40元,甚至更高。这对公司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0个百分点,对净利润增长的贡献超过15个百分点。公司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因此,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国信证券
思源电气(002028):利润将高速增长
思源电气的业务具有“小而全”的特点,产品线中包括变压器业务(包含在消弧线圈中)、高压开关业务、互感器业务、电容器业务(SVC)等,这些业务基本覆盖了输配电设备。思源电气收购如高厂思源互感器公司的股权,将开关和互感器业务彻底分开,这样有利于对各项业务进行专业管理。从另一个方面看,专业化生产更加有利于做强各项业务。
高压开关产能翻番、互感器公司的权益增加、电容器业务扭亏并且订单高速增长,使得思源电气的各项业务均取得了高速增长。另外,原材料价格下降也使得公司毛利水平得到一定提高。“量增”、“利厚”的有利局面将促使公司2007年继续高速增长。预计思源电气2006~2008年EPS分别为1.28元、1.74元和2.22元。思源电气短期有一定融资压力,融资额不超过4亿元,如果以25元的增发价计算,将使公司2007年业绩摊薄15%。摊薄后,2006~2008年业绩预计为1.28元、1.53元和1.94元。公司的价值区间在57.8~45.5元之间,我们维持对该公司“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上市公司投资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上市公司,投资,投资风险,防范
1 投资的含义
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增值, 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 投资也越来越表现出时代性的特点, 首先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 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联合体, 一个公司在投资时不仅仅考虑国内的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投资东道国因素, 即公司的投资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 它也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其次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经济流通的环节越来越多, 一个公司不仅仅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 还要及时掌握上、下游公司的有关情况, 即公司的投资链条性更强, 公司投资成功与否, 取决于是否与上、下游公司有着充分的协作, 取决于公司是否充分了解行业内的状况;再次不同行业之间的依赖程度较之以往更高了, 一个行业的危机的影响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本行业, 同时还会波及到其他行业, 即公司的投资不只是公司自身的决策, 还要充分考虑相关联行业的状况。总结来说, “内外一体, 行业互动”是这个时代公司投资所要明晰的大势。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在一个市场中, 任何一个公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与其他经济实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 公司在进行投资时, 风险也是存在的, 即投资收益与风险并存。
2 上市公司投资风险有关问题研究
2.1 投资风险含义
公司投资风险是指公司在进行短期或长期投资的过程中, 由于对未来情况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 或由于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 导致投入的资金不能产生预期的投资效益, 导致公司盈利、偿债能力下降, 现金净流量减少, 甚至出现亏损的可能后果。上市公司因其有着较大规模, 一旦投资决策失误, 公司遭受的投资风险是较大的, 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因此, 上司公司在投资前做好投资风险防范是存在重要意义的。
公司投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风险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客观性、主观性; (2) 投资风险是存在一定条件下的; (3) 风险的大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4) 风险有可能给投资人带来超出其预期的收益, 也有可能带来超出其预期的损失; (5) 风险往往针对特定主体:项目、公司、投资人; (6) 风险是指“预期”投资报酬率的不确定性, 而非实际的收益率。
2.2 投资风险的特征
2.2.1 投资风险具有高风险、高收益不可逆的特征
从投资风险的发展历程来看, 它的投资对象一般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或者其他性质的公司, 由于新兴产业具有极高的市场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又由于投资风险过程中所涉及环节的诸多方面都面临信息的不对称、不确定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干扰, 而使得投资风险一旦参与新兴产业风险公司的运作, 就同样伴随有高风险性, 但同时, 投资风险的高风险和高收益性的特点又是伴随着它的投入不可逆性的特征相应出现的, 投资风险一旦开始, 无论收益或损失, 都是不可逆向运作的投资行为。
2.2.2 投资风险具有买方金融的特征
投资风险的典型特征是通过筹集以权益资本的形式存在的风险资本金以购买风险公司的股权以形成长期股权投资, 或者是购买对方公司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工具, 最终再通过对风险公司股权, 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的出让获得资产或股权买卖的差价, 获取成功投资风险后的利润或减小失败投资风险的损失。
2.2.3 投资风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循环投资机制的特征
投资风险不是单次的资本投资, 从长期来看, 投资风险的成长和发展, 依靠投资风险在单次循环后进入不断渐次递进的循环投资, 是一种投资→回报→再投资的循环, 它的目的是实现投风险的一整套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再发现→价值增值的目标, 是一个不可逆向运动的渐次递进的循环投资机制。
2.3 投资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由于公司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 所以投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较小, 可忽略它们的存在;但如果风险面临的不确定性或风险较大, 有时甚至可以影响到公司投资决策方案, 那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分析投资风险的成因, 并及时提供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做好风险退出的准备。如果不能及时防范与控制风险, 其损失对于公司来说将是巨大而长远的, 并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公司投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 并提供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2.3.1 外部原因分析
该类风险的特点是源自于公司外部是一个公司不可控制但可适当规避的风险。在国内主要表现:一是, 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的调整;二是, 竞争对手或供应商的行为;三是, 各种性质投资服务机构的行为;四是, 市场环境的变化;五是, 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六是, 消费者需求及其生活方式, 消费心理的变化;七是, 行业及地域的特定风险;八是, 对经营产品的依赖性的风险;九是, 与衍生品和表外交易有关的风险;十是, 对环境责任的风险。在投资东道国往往还会遭受政治风险, 上市公司在投资东道国遭遇政治风险由来已久,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也正遭遇到越来越多的东道国的政治风险。中国上市公司在海外投资多次因遭遇政治风险而失败。
2.3.2 内部原因分析
该种风险来源于公司自身的经营及管理能力的不足, 它主要由公司自身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安全制度健全程度、公司管理层的领导力水平等造成。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投资准备没有做到位;没有做好项目的投资方向选择;没有选择好项目的运作方式;没有对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量化分析, 并形成详细的论证报告及分析报告。二是, 盲目选择项目:盲目投资项目;缺乏风险意识, 盲目追求“热门”产业或行业;对项目仅侧重于技术可行性的研究, 对经济可行性的论证不够重视。三是, 投资项目实施不到位:没有做好投资的过程管理;没有做好投资的后期管理;没有规避和防范投资陷阱、政策风险和合作伙伴分离风险等投资风险;投资团队自身的问题品质、问题行为和相关能力及职业道德的缺失;没有遵守投资的各种游戏规则等。
3 投资风险识别及防范
3.1 投资风险识别
投资风险的识别是投资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 是风险管理人员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全面、客观、持续地发现公司在投资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的一项复杂的活动。只有正确客观、全面地识别公司的投资风险, 才能进行风险的防范和做好相应投资风险的控制, 由于投资活动的动态性及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 投资风险的识别是一个连续、长期、全面的过程, 风险的识别需要持续地进行, 适应投资活动的变动, 为公司防范和应对风险提供客观实时的依据和方向。
投资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 主要有程序框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技术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和专家论证法等。投资项目的类别和投资项目的阶段都对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识别公司的投资风险, 公司应该首先获得完善的风险管理资料, 然后合理选择风险识别的方法来将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转变为可理解的风险描述。
3.2 风险防范原则
一是, 决策优先原则;二是, 财务安全第一原则;三是, 预防为主, 防控结合原则;四是, 防微杜渐原则;五是, 快速反应原则;六是, 以内为主、外部为辅原则;七是, 内外协同原则;八是, 群策群力原则。
3.3 风险防范措施
3.3.1 建立健全公司投资风险的防范机制
为减少公司的投资风险和提高公司应对投资风险的能力, 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一套投资风险的防范机制, 其内容应当包括风险的预测、风险的识别、风险的控制及风险的评估和反馈。同时公司要成立风险管控小组, 并配备相应的风险管理人员, 从而使风险防范机制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3.3.2 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要在公司内部形成财务风险管理的氛围, 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为数据依据, 进行偿债能力、投资能力、资产运行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其中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分析, 体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通过长期负债与总资产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 体现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和发展前景,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主要是通过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指标和总资产周转情况指标, 来分析公司的各项资产的运用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通过主营业务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数值变化, 了解一定时期内公司的经营业绩。
3.3.3 控制投资的不确定因素, 使投资收益水平相对稳定
就单个投资项目而言, 投资风险越大的项目投资收益水平越高, 投资风险小的项目投资收益水平越低。对于不偏好风险的投资公司而言, 他们会显得不敢冒险, 他们往往会选择保守的投资策略, 虽然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 但也推动了获得高额收益的可能, 这种规避风险的方法, 只能称之为消极防御的方法。对于偏好风险的投资公司, 他们会激流勇进, 往往会选择积极的投资策略, 积极创造更大的获利可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竞争日益激烈, 公司不能只是躲避风险, 而是迎着风险, 控制风险, 以致消除风险。因此, 在选择投资项目时, 要广泛收集各种有益信息, 准确判断投资风险程度, 发生风险的原因和方向, 寻找控制风险的各种有效措施, 使投资中不确定因素转化为确定因素。在此基础上, 按照严格的科学决策程序, 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3.3.4 合理选择投资组合, 降低投资风险
就多个投资而言, 要控制风险, 就必须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 也就是说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放在一个项目上, 所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这个道理。把投资投放在各个不同项目上, 其中有的风险大, 有的风险小, 相互可以抵补, 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当然这也带来一个投资分散而使投资失去获得最大投资收益的可能性。为了使多元化投资总体效果最佳, 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指投资者为提高投资收益水平, 弱化投资风险, 而将各种性质不同的投资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一是, 互相独立的投资项目组合。尽管独立投资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但一个投资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 与一个投资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组合, 当投资风险高的项目遇到损失时, 必然会得到风险较低项目的收益补偿, 总投资风险相对下降。二是, 互斥投资组合。由于两者的互斥关系, 一个投资项目的投放必然导致另一个投资项目的获利水平下降, 使总投资风险增加, 这种组合应当避免。三是, 互补投资组合。总风险不仅由各个互补投资项目的风险所决定, 而且也决定两者的互补关系, 从而使总风险下降。所以, 在投资中应尽可能分析各单项投资所需的互补性, 降低投资风险。
3.3.5 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减轻公司投资责任。
投资风险与筹资关系密切, 投资风险可通过合理的筹资形式分散。筹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权益性筹资, 另一种是债务性筹资。前者投资风险完全由投资者承担, 投资失败与公司关系不大;后者投资风险几乎由投资公司自身承担, 债权人并不承担责任。根据两种筹资形式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 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 应选择权益性筹资形式, 以减少还本付息压力;投资风险相对较少的项目, 应多采用债务性筹资形式, 以便相对降低筹资成本, 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3.3.6 加强市场预测, 降低资金退出风险
一是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体制, 在对公司进行财务指标分析的同时, 注意公司其他相关信息的披露, 结合市场经济中的相关政策信息等, 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二是要联系公司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等情况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国家宏观政策, 国际国内政治气候所处行业的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因素, 真实反映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三是根据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 即在回收资本时套取高额利润, 而并不是参与公司的分红。因此, 要在合适的阶段选择有利的资金退出方式, 从而降低资金的退出风险, 达到风险投资获得高利润的目的。
3.3.7 合理规避投资东道国的政治风险
一是, 加强对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的评估, 完善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二是, 采取灵活的国际投资策略, 构建风险控制的坚实基础;三是, 实行公司本土化策略, 减少与东道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4 结语
由于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可预测性以及可控制性, 所以要想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就必须先对投资活动中的一切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估、监控以及控制。另外一些上市公司投资风险的防范会和内部跟踪审计制度具有一定的逻辑一致性, 所以可以建立跟踪审计的层次分析模型, 用来进行风险警示和选择风险防范方案。只要采取了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 就一定可以有效的降低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总之, 上市公司因其规模大, 制度健全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合理的投资不仅能为公司创造收益, 而且也会受到股民的青睐, 促进股价上涨, 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 上市公司在投资时进行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夏雨.我国风险投资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16) .
[2]罗欣.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析与风险防范[J].投资与合作, 2013 (2) .
[3]公平.多元化投资公路项目公共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J].山西建筑, 2011, 37 (18) .
[4]许慧, 胡曲应, 许家林.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监管[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 (6) .
[5]何芳.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及其立法[J].江西社会科学, 2012, 8:37-38.
[6]张景安.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7]周子学, 等.风险投资项目监控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15) , 5.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浅析 篇5
[提要]本文在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财务预警指标现状,在考虑完整性、有效性的基础上,从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指标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完善及应用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预警;财务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和财务活动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财务危机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案例日益增多。这些问题不仅使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侵害,增加了资本市场的风险,也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财务风险到来前就预先识别,并提前执行预案,消除风险隐患,成为上市公司急需重视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概述
财务预警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识别和判断,提前监测并化解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实际工作中,财务预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企业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最后得出综合预警结果,并采取预警措施。从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现状看,往往因为重视程度低、指标选择不当、预警流程不畅和分析方法落后等影响财务预警效果。在财务预警机制建立和健全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及预警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尤其是在预警模型研究方面,经历了单变量模型、统计模型、人工智能模型以及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等阶段。近年来,部分学者将公司治理变量引入预警模型加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现状
(1)财务预警指标未紧密联系上市公司实际。一方面是财务预警大多以量化的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其他影响重大但定性指标因素考虑较少,如公司治理方面的指标;另一方面是财务预警系统大多是静态预警模型,未根据公司所处行业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宏观经济环境做出动态的指标选择,未根据不同阶段的评价适时调整具体指标的权重等,导致预警模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难以得到保证,预警模型的实用价值有限。
(2)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一是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不完善,大部分预警分析组织机制未纳入公司治理机构;二是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流程与管理需要存在差距;三是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和手段有限,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流于可量化财务指标分析,结合经济环境及企业管理状况进行预警的能力不足,分析效果有限。财务风险是一个动态概念,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十分繁多,如果仅仅依靠可量化的数据分析,那么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系数必然增加;四是财务风险处理机制不健全,应对处置工具有限。
(3)财务预警机制信息库建设工作上存在不足。一方面是信息库数据来源较为单一,大部分数据来源为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缺乏较长时间相关交易处理信息、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信息,以及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等信息源;另一方面是信息库的信息资料实时更新不足,缺乏必要的、及时且有效的维护与更新。限于人员和技术缺乏,上市公司往往借助外界力量维护预警软件系统,导致已经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难得到及时维护与更新而成为空架子。同时,财务预警系统往往作为独立的财务子系统,其构建和使用往往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财务预警模型不能及时与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无法及时反映实际状况,导致预警信号时效性差、准确性不高。
(4)财务预警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实际需要不相符。财务预警人员的素质决定了预警机制实施的成功与否。但由于利润考核导向、人力资源紧张等普遍因素影响,上市公司中往往难以配备、配足财务预警专业人员,兼职现象普遍,财务预警人员存在专业水平低、专业技能不强、经验不足等问题。
三、提高国内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效果的措施
(1)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架构。首先,将财务风险预警工作从财务分析中独立出来,根据清晰的岗位职责、流畅的沟通渠道、有效的合作机制的原则,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人员负责财务风险数据收集整理,并根据专业的方法对财务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准确监控财务运行情况,为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机构基础;其次,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从组织上、经济上明确划分风险责任,给予风险管理者应得的利益,调动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积极性,提高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动力。
(2)优化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对财务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改造,包括信息系统维护、财务风险报告、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应对、财务风险评价及改进、通过流程的完善等等,使财务风险管理的流程运行顺畅。尤其是在财务风险监控和报告流程中,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作用,为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基础。通过流程的优化和完善,实现财务管理有据可依,有序管理,严格监控,信息有效。
(3)构建符合实际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模型。一方面在指标体系构建中确保指标包含不同类型的关键财务指标,包括能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投入资本回报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偿债能力指标,包括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营运能力指标,包括股东权益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现金流量信息指标,包括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同时,在预警指标的选取上,尽可能将范围扩大,使更多的指标进入到预警体系和模型中,如未流通股份数比例、独立董事人数比例、董事会独立法人占比、董事、监事及高管人数及薪酬总额比例等公司治理相关因素等;另一方面在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方面,将国外先进研究成果同我国的具体情形相结合,从单一变量模型向多变量模型转变,及早发现财务风险信号,确保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萌芽阶段就能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加强财务预警机制信息库建设。信息库数据的来源既要包括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也要包括较长时间内各种交易的处理信息、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信息,以及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等各种公司内部各类信息源。同时,保证信息资料实时更新,数据及时有效,提高信息库的系统性、预测性、动态性以及实效性,为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及监控提供原始数据。
(5)时刻关注市场环境变化,加强日常监控。上市公司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它需要与市场中的其他企业发生资源的流通方能产生效益。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变化,做到知己知彼才有机会生存和发展壮大。而且行业环境的变动对经营者战略决策的制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应加强对财务预警系统的日常监控,当有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及时提醒管理层预先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尤雨佳.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机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
[3]刘义龙.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
电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思考 篇6
电力体制改革为证券市场添加了新的投资点,限于篇幅,本文以“内蒙华电”和“岷江水电”为代表与大家共同探讨。
内蒙华电。其控股股东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前500强企业,排名第45位),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独资所有的电力开发企业。内蒙华电属于第二类的由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独立电厂企业,总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无论在保有储量和预测资源量都居我国第二位,而且分布集中,这就为以煤炭为原材料进行火力发电的内蒙华电提供便捷的资源保障。此外,内蒙紧临京津及华北经济区,这里人口稠密、经济也较为发达,对电力的需求旺盛,电力输送距离近,其损耗也必然较少。例如:内蒙古丰镇发电厂是该公司全资所有的电厂,历经二期建设,现已形成6×20万千瓦发电能力。其地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市南郊,南距山西大同市45公里,东距北京市300公里,京包铁路、丰准电气化铁路通过区东侧,电厂备有六条铁路专用线,交通运输便利,运煤公路直通两大煤矿。电厂附近煤炭资源丰富,电厂主要燃用山西大同矿区小窑煤、内蒙古准格尔露天矿洗中煤和劣末混煤,电厂距离最近的供煤点不足3公里。丰镇发电厂处于内蒙古西部电网东端,是内蒙古西部电网向北京送电的枢纽电站,电力经由“丰镇——大同”、“丰镇——沙岭子”两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送入华北电网。公司控股的海勃湾发电厂总设计装机180万千瓦,属于坑口电站,电站附近有煤质优良、煤价低廉、储量达35.5亿吨的煤炭资源和充沛的水资源,建厂条件十分优越,公司在管理上实行新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员工人数,加强成本核算,劳动生产率可望达到20万元人/年,整体盈利水平高于同类型电厂。
岷江水电。属于第三类拥有地方小电网的电力上市公司。电力结构中全部为中小水电,在沙牌水库建成后,使得其下游的主要电站都有了年调节功能,不但增加了发电量,还有效的提高了供电稳定性。该公司地处水资源丰富的岷江流域,枯水期短,而且施工条件较为优越,电站建设成本低廉,例如,公司于2001年建成的铜钟电站装机达到5.7万千瓦,总投资仅3.86亿元,大大低于水电行业平均装机造价水平。在原体制下,电力成本低,其售电价格也较低。该公司电力除满足本地区的电力需求外,还向紧临的成都、德阳等地供电,最近被四川省电力公司控股,特别是按照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公司有重组的机会,使得岷江电力获利的能力更为突出。
电力投资价值的因素
成本价格因素发电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建设固定投资成本和建成后的运行成本。在整个电力行业中,发电成本占电力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其高低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
本次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厂网分开,竟价上网,这也是大多数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电力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的电力体制是以国家电力公司为主导的厂网合一模式,在这种体制下,造成了电力市场高度垄断,特别是在发电端,由于国电公司控制下的发电企业与其电网的天然近亲关系,使得诸如二滩水电站这类独立电厂生产的电力无法充分上网,其单位电力成本居高不下,电站效益十分低下。因此,实行厂网分开后,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将是两类截然独立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原有的电力市场“劣币驱良币”现象的体制根源将得到根本改变。而且,原有的项目成本加利润的反推电价的机制将被竟价上网的机制所替代,成本低廉,并且稳定可靠的电力将是受电网公司欢迎的产品。各发电企业的建设安装等固定成本是已经发生了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会加大变动成本的控制。在新的电价形成机制下,只有单位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比较低的电力公司生产的电力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才会更多的实现上网销售。一些原来上网电价低的发电企业也存在着电价上调的机会,而一些以较高电价上网的企业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就目前我国主要上市电力公司来看,分为火电类上市公司和水电类上市公司。
总体看,水电在竟价上网时具备低成本优势。根据测算,水电的建设成本高于火电,按以往标准,就发电设备而言,水电比火电单位千瓦造价高40%,也正是这种高成本投资和较长的建设期因素限制了国内水电开发的进度。但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控制要求的提高,水电建设成本与火电差距大幅减小。目前国内水电的运行成本是0.04元~0.09元/度,火电的运行成本却是0.19元/度,随着煤炭价格的上升,火电的发电成本还会上升。由此可见,未来发电公司竟价上网时,水电公司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电价的高低完全由市场规律决定。管理先进、生产成本低的发电企业可以将上网竞争电价定得较低,从而获取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
质量因素衡量电能质量的标准主要有频率和电压。今后市场竞争的焦点将在于能否确保发电设备在系统需要时正常工作,也就是保持高可用率或低故障率。电力市场对发电企业的电能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质量不合格将导致经济制裁,甚至承担法律责任,并影响后续的市场优先级别。
环境因素本次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增加了环境折价标准。这实际上是政府对电力企业因发电生产引起的环境问题采取的限制措施,起到激励清洁电源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对于发电排放高、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电力企业,其上网销售必然存在环境限制性因素,其竞争力也会相应降低。这一标准客观上促使电力企业采取更严格的环保措施,以煤为主要原料的火力发电企业将不得不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甚至还要关停一些污染严重的中小火电机组,而对于用水力、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企业而言,无疑将提升其竞争能力。对于水电类的上市公司,试点符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方向,电力体制改革后,国家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水电作为清洁、廉价、可再生资源,有其优于火电的特点。
体制因素根据我国电力产业发展,在上市公司中,大体上可按所有者体制区别将之分为三类。第一是国电系统电力企业,他们大多依托于国电系统各省电网而发展起来,这类企业本身脱离于国电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资产规模大,装机容量大,多分布于中心城市,而且靠着国电公司,实力十分强大,如龙电股份、九龙电力、华银电力等。第二是各级政府投资为主的独立发电企业,他们大多与国电系统的电网资产没有资产纽带关系,资产及装机规模也比较大,以火力发电为主,一般地处能源大量消费的中心城市。这类有:申能股份、广州控股等。第三是地方电力企业,这类企业是由地方政府开发地方中小水电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他们拥有自己的地方小电网,或者依托地方电网,电力结构以中小水电为主,资产及装机规模都较小,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多分布在边远山区的中小城市和农村。例如三峡水利、岷江电力、乐山电力等。本次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的要求主要涉及国电系统,而对其他电力企业,改革方案只是提出“也要实行厂网分开”。以小水电自发自供为主的供电区,要加强电网建设,实行“厂网分开”。因此,对原国电系统所属上市电力公司的影响就要大于其他体制下的上市电力公司,但是,他们将面临一系列重组整合的机会。
其它因素设备新旧及其规模。就单个电厂项目而言,如果电厂建设时期处于改革之初,其原始造价应该是较低的;对于火电类上市公司,老电厂设备老化问题严重一些,原材料损耗较高,电力污染排放可能较高。距离远近。首要的一方面是原材料运输距离,沿海能源紧缺地区的电力公司其原材料成本要比西部能源产地的电力公司高,另外是电力运输的距离,在能源产地上网的电力销售到其他地方,必然存在电力损耗。地域经济特点。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能存在不同地区电力市场价格差异,发达地区的电力市场价格可能会高于落后地区。此外,由于长距离电力运输损耗的存在,低成本能源产地的电力公司可能由于远离能源消费地,其竟价能力不一定比高成本的沿海地区的电力公司强。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 篇7
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较多, 如企业财务结构组织存在弊端或者融资不合理, 这些都会导致企业面临债务偿还能力不足, 从而使投资预期效益严重下降。财务风险类型可细分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存货风险等几种类型。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影响公司的盈利,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极有可能会影响活动主体。国内上市公司遇到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利率变动风险、没有债务偿还能力风险、再次筹资风险。
财务风险控制主要指的是经济活动主体在对自身财务管理进程中对自身面临风险进行辨别、分析、度量, 同时及时实施有效的手段对进行有效的控制, 由此确保公司财务活动顺利进行, 确保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防止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的过程。财务风险控制属于一个动态、系统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含有风险识别、风险研究、风险度量、风险控制等诸多环节。上市公司采取高效的风险控制工作主要是为了切实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减少企业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
(1)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上市公司利用筹措资金时, 到期偿还债务能力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由此使得公司股东收益以及利润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而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所采取的筹资方式主要有股权以及债务筹资形式两种。债务筹资表示的是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借款, 根据具体的借款利率支付对应的利息, 同时偿还本金的一种筹资方式。股权筹资主要指的是公司通过发行企业股票从而吸收更多的外部资金, 综合利用增资扩股的形式取得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因此, 企业在做出各种筹资决策时, 上市公司一方面需要科学的规划具体的资金需求量, 另一方面需要尽最大努力选择合适的资金筹措方式, 通过对各项筹资方式的权衡, 采取最为合理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2)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的是上市公司在进行投资时, 由于投资收益率无法确定而可能影响预期收益最终, 由此造成公司遭受本金损失的风险。企业投资活动通常含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种形式, 其中对内投资中含有无形资产的投资、固定资产的投资、金融资产的投资等多种形式。假如上市公司出现了决策失误, 极易对企业资产结构形成影响, 导致企业难以同步获得预期收益。对外投资主要含有购买有价证券、投资其他经济体, 在投资过程中不需要相关经济活动, 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企业投资方难以及时偿还相应的资金。比如:某上市公司在进行投资时没有对将要投资的单位进行科学的调研, 没有对其具体的经营以及真实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由此被投资企业经营出现问题, 企业所投资金难以获得理想的收益。
(3) 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更多会出现公司产品销售环节, 这一风险指的是企业没有及时完整回收应收账款, 由此使企业经济活动遭受更多经济风险。当前阶段, 经济市场瞬息万变, 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假如无法开展高效的经营管理活动, 必然遭遇更大的账款回收风险。金额回收的不确定性属于坏账风险, 表示的是企业难以回收应收账款, 给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比如, 某上市公司没有对产品出售方进行细致的了解, 在实际的产品销售过程中, 无法及时有效的收回相应的产品销售款项, 由于该款项巨大, 使得企业运行出现资金短缺, 资金周转不灵, 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4) 利润分配风险。公司在产品销售完成之后取得相应的利润, 这一利润配置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取得产品销售利润之后无法及时得到分配, 造成的分配和预期之间的差异, 该差异给公司后续的生产或者经营形成了阻碍。因为上市公司采取的会计工作由于客观因素等, 由此使得上市公司当期利润存在虚增的情况, 造成公司利润无法科学的分配, 假如公司在分配利润的过程中, 通常使用现金分配的方式, 那么会严重影响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以及在生产能力。公司如果不进行现金分配, 则会在极大的挫伤公司投资者积极性。公司再分配主要是进行现金分配, 如果将企业所得利润配置给股东, 公司所留存的利润会减少, 对公司的再生产以及规模的拓展会形成严重的影响。
三、提高上市公司风险控制能力的措施
(1) 增强财务风险意识。为了增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 必须确保公司员工充分认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其一, 提高公司领导人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影响, 由此切实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 确保的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其二, 财务风险以及控制人员了解风险控制的意义, 提高抗风险能力, 由此才可以推动公司的发展。其三, 公司必须加强内部宣传工作, 尽可能使公司全体员工明确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2) 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是开展高效的风险控制活动的基础。企业为了更好的推行风险控制工作, 必须积极的建立完善企业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在此过程中, 公司需要确定科学的控制标准, 对财务控制细则以及内容进行规定, 同时对具体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 进而切实遵循相关制度组织风险控制, 实施风险控制责任制, 采取高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防止出现风险防控死角。比如, 某上市公司为了有效防范自身的财务风险, 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参考其他上市公司成熟的经验, 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保障了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全部在财务风险防控范围内, 企业相关人员积极执行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从而很好的规避了企业财务风险, 推动了企业稳定发展。
(3) 科学规划偿债期限。对公司的偿债期限进行科学的规划, 减少企业负债是公司抵抗资金风险的关键措施。公司应当对资金与债务定期进行明细, 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规划, 同时对偿债时间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 确保资金有序流通。此外, 上市公司应当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确定合适的长短期负债率, 防止公司遭遇债危机, 合理的规划还款期限。比如, 某上市公司结合自身的资金以及债务情况, 明确自身的偿债能力, 制定了科学的债务偿还期限, 从而不仅保障了企业的灵活周转, 同时也很好的规避了债务危机。
(4) 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素质。财务风险控制效率受到财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最为直接的影响, 所以上市公司必须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公司必须严格把控财务人员选拔质量, 积极的组织岗前培训, 使财务人员普遍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 从根本上杜绝管控力不足的情况的发生。财务管控人员必须积极的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加强专业学习。此外, 公司必须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 内外部监督双管齐下, 确保资金安全, 其实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摘要: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财务风险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公司实施财务控制旨在最大程度降低因各类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确保上市公司财务稳定发展。总体来说, 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上市公司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本文首先阐述了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控制基本内涵, 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分析了现阶段上市公司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 最后针对各项财务风险提出了几点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新朋.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中国外资, 2013 (23) .
[2] .苗家欣.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企业导报, 2015 (01) .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 篇8
早在1994年,Jain和Kini ( 1994) 就提出了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问题,并引发学界对业绩变动背后机理的研究。国内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且逐渐体系化。 影响业绩变动的因素有高管薪酬( 李维安和孙林, 2014) 、董事会和监事会( 袁萍等,2006 ) 、国有股权与机构投资者( 薄仙慧和吴联生,2009) 、经济周期( 章之旺和吴世农,2005) 、多元化( 张翼等,2005) 、盈余管理( 廖理和许艳,2005) 、股权集中度( 苏武康,2003) 、上市后成本费用上升( 耿建新和蒋力,2005) 等。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商业模式、发展阶段等方面与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上述关于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的问题,但无法揭示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的特殊因素。目前,学界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为研究对象的权威研究成果较少,关于风险投资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方面,且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差异较大。系统研究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中的角色问题,不仅有助于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保护创业板投资者利益,更有助于促进中国创业创新市场的良性发展,支持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尽早实现。
二、文献综述
自1994年Jain和Kini ( 1994) 发现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的现象之后,朱武祥和张帆( 2001) 通过对1994 - 1996年沪、深两市217家上市公司的研究,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 总资产息税前收益率) 显著下降的问题; 廖理和许艳( 2005) 研究了不同盈余管理手段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耿建新和蒋力( 2005) 以1999 - 2000沪、深两市首发上市的216家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等绝对数指标均显著上升,而营业利润率却显著下降,其中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市后成本、费用的大幅度上升。
关于风险投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方面, Jain和Kini ( 1995) 发现,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上市后的业绩表现要好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起着积极作用; Brav和Gompers ( 1997) 以权益加权回报率为衡量工具,得出与Jain和Kini ( 1995) 同样的结论。 Tykvová 和Walz ( 2004) 提出不同的风险投资机构类型对公司的影响存在显著不同: 有独立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上市两年后的业绩表现显著优于其他公司,同时他们的股票价格波动也会更小。 Morsfield和Tan ( 2006) 的研究认为有风险投资持股的公司上市当年异常应计盈余低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有风险投资监督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而Lee和Masulis ( 2011) 则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风险投资能够独自降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具有良好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行机构相互补充可以显著降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两者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陈良华等( 2005) 基于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研究表明,与无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相比,在IPO前后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收入增长要快,同时总资产收益率下降得也快,而销售净利率和流动比率对于有无风险投资没有影响; 唐运舒和谈毅( 2008) 在控制了盈余管理等因素后发现风险投资对IPO后经营业绩有着正的积极影响,风险投资对持股公司业绩有正向积极作用,有助于降低持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增强持股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但这是否适用于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尚有待实证检验。首先,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的现象不仅仅表现为盈利能力指标( 如资产收益率类指标) 的下降,同时表现为成长能力的下降( 如营业收入) 。其次,现有的以创业板为研究对象的文献( 如梁建敏和吴江,2012; 陈见丽, 2012,宋秀芳和李晨晨,2014) 没有考虑到行业属性和经济周期对公司业绩变动的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属于不同的行业,行业属性会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同时,经济周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三、研究假设与设计
( 一) 研究假设
与国外和香港资本市场不同,我国创业板上市实行审核制,对拟上市公司业绩有硬性要求,因而拟上市公司有明确的动机在上市前两年努力增加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满足上述政策情况下,业绩表现更加优秀的公司显然更容易得到发审委的青睐,以至于风险投资界曾流传出创业板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趋势最好是 “耐克型”,至少应是 “李宁型” ( 以耐克、李宁企业LOGO的图标形容公司上市前业绩增长趋势) 。在这些上市政策因素诱导下,创业板拟上市公司提前透支发展潜力,进而造成上市后成长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的大幅下降。故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 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大幅下降不仅表现为盈利能力指标的下降,同时还表现为成长能力指标的下降。
IPO作为中国市场风险投资机构退出的主要通道,退出收益远大于并购等退出方式。在盈利目标驱动下,风险投资机构将会利用自己能获取的相关资源帮助其投资的拟上市公司顺利实现创业板上市。换言之,风险投资机构与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政策因素诱导下,达成了某种形式的 “业绩同盟”,共同为公司创业板上市努力。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 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无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同类公司。
( 二)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由于行业周期会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归属于不同的行业类别,有些行业之间差异非常大,如归属于仓储业的新宁物流( SZ: 300013) 与归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神州泰岳( SZ: 300002) 不仅在行业经济周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对资产的依赖度也存在巨大不同,前者属于重资产模式而后者是轻资产模式。由行业差异造成的行业周期、运营模式、财务指标对比等的差异,会造成两者业绩指标可比性下降。因此,为了更好地规避行业属性差异的影响,同时获取足够的样本数量,本文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筛选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等信息技术类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按照公司经营范围、业务类别手工筛选、甄别、剔除非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 主要是照明类上市公司,证监会行业分类中将LED等照明行业上市公司归类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该类公司行业周期与信息技术行业明显不同) 。最终选取了2009 - 2012年创业板上市的98家信息技术类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有VC参股的公司数量为62家, 没有VC参股的公司数量为36家( 详见表1) 。
2. 业绩指标选取。公司IPO时通常会公开发行占总股本25% 左右的股票,募集相应规模的资金用于募投项目。募集资金会提高上市公司净资产规模,净资产规模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利用财务杠杆的能力,两种资金来源会在很大程度上催涨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规模。但是, 上市公司募集来的资金用于募投项目需要一定的投入期,在此期间募投项目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收益, 且会增加成本费用( 耿建新和蒋力, 2005) ,这会造成IPO后几年资产类收益指标( 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及其调整) 呈下降趋势。根据已有研究成果,IPO后资产类收益指标的下降属于上市公司普遍现象,这与公司的经营规律相一致。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的问题不仅是资产类收益指标下降问题,同时还伴随着成长能力的下降,这属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殊现象。为了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显著下降这一不同于主板上市公司业绩变动规律的新情况,本文选取与创业板上市制度硬约束相关、且与上市公司股票估值直接相关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作为业绩显著下降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受行业发展、市场竞争约束更大, 不易受会计政策、盈余管理手段的影响,且与资产类收益指标不同,受IPO这一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冲击影响较小。
3. 风险投资机构的鉴别。目前,投资实业界一般按照投资项目所处的发展阶段将投资机构分为孵化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 VC,即风险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 PE) 、并购基金等。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相当大比例公司名称中有创业投资字号的机构是在公司上市前1至2年内投资被投公司的( 按实业界的划分应属PE投资) ,而诸如清华、中科院等机构的附属机构,虽然机构名称中没有创业投资的表述,却是专门投资初创公司的。考虑到我国风险投资的实际情况,并参考 《创业投资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有关创业投资及创业投资公司的定义,本文对于风险投资的确认基于以下两点: 首先,该投资机构的经营范围中包含投资业务; 其次,该投资机构独立于被投公司,不属于被投公司股东的关联方或者管理层持股公司。
4. 数据来源。本研究所用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券商排名资料来源于WIND数据库,风险投资机构特征变量来源于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部分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没有披露的风险投资机构信息,由作者通过查询该上市公司的 《补充法律意见书》等其他上市文件确认。
四、实证分析
( 一) 样本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变动统计分析
由于上市制度对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业绩要求为最近两年,因此本文以样本公司上市当年为T0,通过对样本公司上市当年、上市前两年T- 2、 T- 1及上市后一年T+ 1四期业绩指标的统计处理来分析样本公司上市前后的业绩变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样本公司IPO前后以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为指标的盈利能力均出现大幅下滑,总资产收益率平均下降65. 66% ,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下降73. 24% ,然而净利率这一与资产量关联不大的指标下降幅度较小,平均仅下降13. 54% 。表3和表4则进一步表明,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假设1得到初步支持。
通过表3的数据可以发现,样本公司在IPO前后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下降幅度达48. 98% 。分组来看,有VC参股的样本公司IPO前两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大幅领先于无VC参股的样本公司,但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也大于无VC参股样本公司,这就造成有风险投资持股样本公司IPO前后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下降幅度达58. 61% ,而无风险投资持股样本公司IPO前后营业收入增长率下降相对较少,平均为25. 36% 。尤其是无VC参股样本公司在T+ 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和中位数出现反弹,而有VC参股样本公司的T+ 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和中位数继续下降。
表4关于净利润增长率的分析与表3表现出的趋势相一致。样本公司在IPO前后净利润增长率平均下降幅度达90. 64% ,且在上市后一年样本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长率变为负数。其中,有风险投资持股的样本公司IPO前后净利润增长率平均下降97% ; 无风险投资持股的样本公司IPO前后净利润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小,平均下降75. 87% 。
通过表3、表4对样本公司IPO前后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下降程度的分析可以发现: 样本公司在IPO前普遍存在着冲击业绩的现象; 有风险投资持股的样本公司上市前业绩表现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样本公司,上市后业绩下降幅度也大于后者; 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有助于拟上市样本公司上市前冲高业绩,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公司IPO前形成了 “业绩同盟”,假设2初步得到支持。
( 二) 风险投资对样本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的计量检验
为进一步定量检验风险投资对样本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的影响,构造如下模型:
其中,Y为IPO前后样本公司业绩下降幅度指标,利用样本公司T- 2、T- 1两期净利润增长率均值与T0、T+ 1两期净利润增长率均值的差额计算得出。选择IPO前两期净利润增长指标的原因是与创业板上市硬性业绩要求期限相一致; 选择IPO当年及下一年净利润增长率的均值作为IPO后净利润增长情况的反映指标主要是由于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为下半年,为了达成上市目标,这部分上市公司上市当年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保持业绩增长,因此我们选择T0、T+ 1两期净利润增长率均值作为IPO后业绩增长情况的反映。
VC为有无风险投资持股的虚拟变量,有风险投资持股为1,否则为0; 根据假设2及统计分析结果,VC指标应与Y正相关,风险投资持股会增加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
CONT为样本公司股权集中度指标,以上市时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表示。根据已有研究成果( 如苏武康,2003)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业绩有积极的正向影响,CONT指标应与Y呈负相关关系, 能够降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
IB为保荐券商声誉虚拟变量,高声誉组为1, 低声誉组为0。国内公司上市之前要经过拥有相关资质的券商辅导,度过辅导期后由券商保荐上市。 券商在公司上市尤其是创业板上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和认证作用。在券商尽职的假设下,声誉好的券商保荐的公司上市后业绩下降幅度要小一些,因此IB指标应与Y呈负相关关系。考虑到创业板公司上市与主板、中小板公司上市募集规模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样本公司上市当年保荐券商保荐发行案例总数前十名为高声誉组,保荐发行案例数排名通过WIND数据库获取。
GDP指标计算方法与被解释变量Y的计算方法相同,为样本公司T- 2、T- 1期GDP增长率均值与T0、T+ 1期GDP增长率均值的差额,用于反映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幅度的经济周期因素。 若上市公司上市时刚好是经济危机时期,此时业绩下降幅度过大应归属于不可规避的系统风险。 2009 - 2012年上市的公司刚好经历了金融危机及其复苏过程,不同的公司上市时面临的经济形势有较大差异,GDP指标应与被解释变量Y同向变动。
RC、NNC、IC用来近似模拟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计算方法为分别用T0期与T- 1应收账款、非正常性损益、存货指标差值除以T0期营业收入; NGC- 1和RGC- 1分别以上市前一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 LOG ( REV) 为公司规模控制变量,REV为样本公司上市当年的营业收入规模。
表5所示的模型( 1) 检验结果表明: 在控制了经济周期、行业周期、收入规模和盈余管理等各种因素后,风险投资参股与样本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幅度显著正相关,有风险投资持股的样本公司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大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样本公司,风险投资机构与样本公司形成了 “业绩同盟”; 在上市制度业绩要求硬性约束下, 样本公司股权集中度、保荐券商声誉与样本公司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相关性虽不显著,但相关系数方向符合预期; 盈余管理变量与业绩变动幅度的关系同样不显著,这与我们控制了行业影响且被解释变量为差值有关。
注:*、**分别代表显著水平为10% 、0. 05% 。
( 三) 风险投资影响公司业绩的内在机制检验
为了更好地分析风险投资对公司经营施加影响的内在机制,本文进一步以存在风险投资参股的62家公司为样本,在细化风险投资特征变量的基础上,检验风险投资相关特征变量与公司业绩变动的相关性。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解释变量Y为样本公司T- 2、T- 1两期净利润增长率均值与T0、T+ 1两期净利润增长率均值的差额,反映IPO前后样本公司业绩下降幅度; BOARD为风险投资在参股公司董事会中拥有的董事会席位( 不含独立董事席位,因为独立董事很少直接干涉公司经营) ; NUM为样本公司中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 SHARE为样本公司上市前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 TIME为风险投资持股时间( 从风险投资投资样本公司日期算起,直到样本公司上市日,不满一年的,按月份除以12换算为年) ; NGC- 1、RGC- 1、LOG ( REV) 与模型( 1) 中的变量涵义相同,均为相关控制变量。由于盈余管理指标变量和保荐商声誉等变量与业绩变动的关系不显著,为了提高模型自由度,在保证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剔除了相关不显著变量。
注:*、**、***分别代表显著水平为10% 、5% 和0. 05% 。
表6所示的模型( 2) 检验结果表明: 风险投资机构在参股公司董事会中拥有的董事席位越多, 对公司经营管理、财务政策的影响越大,样本公司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也越大; 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与公司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呈负相关关系, 但系数远小于董事会席位的影响; 风险投资机构数量、风险投资持股时间与公司IPO前后业绩下降幅度相关关系虽然统计上不显著,但其系数为负,值得我们关注,尤其是持股时间,样本公司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时间明显偏短。
五、结论
在控制行业属性不同的影响后,本研究发现: ( 1) 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后业绩大幅下降不仅表现为盈利能力指标的大幅下降,还存在着成长能力的大幅下降。这表明为了达成上市业绩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上存在着上市前冲高业绩、提前透支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成长能力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上市审核政策框架下,风险投资机构与拟上市公司形成了某种程度的 “业绩同盟”,风险投资持股进一步透支了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成长能力。 ( 2) 风险投资机构是通过董事会对公司经营发展发挥作用的,风险投资机构在参股公司董事会中的席位越多,对上市公司上市前业绩增长的支持作用越明显。 ( 3) 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时间普遍较短。样本公司中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时间超过4年的仅有7家,占比仅为11. 29% ; 持股时间超过2年不足4年( 含4年, 不含2年) 的仅有19家,占比为30. 65% ; 有超过一半的样本公司风险投资持股时间不足2年,最短的仅0. 83年。这种持股时间期限具有明显的 “投机”风格,难以发挥对所投项目的培育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建议: 第一,尽快实施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取消创业板上市的业绩硬性要求,促进创业板及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第二,通过立法和司法工作,保障风险投资机构的合法权益,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向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创业公司,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同时,要鼓励风险投资等非银行金融组织的发展,增加创业融资渠道和规模, 提高创业公司融资时的谈判能力。
摘要:本文以2009-2012年创业板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情况及风险投资的角色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不仅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成长能力也大幅下滑;有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样本公司上市后业绩下降幅度大于无风险投资机构持股的样本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投资持股时间偏短,风险投资机构与拟上市公司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业绩同盟”。
关键词:IPO,风险投资,业绩同盟
参考文献
[1]陈良华,孙健,张菡.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
[2]耿建新,蒋力.中国上市公司IPO后经营业绩变动情况的分析——来自A股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7).
[3]梁建敏,吴江.创业板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及风险投资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12(4).
[4]宋芳秀,李晨晨.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绩效变动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4(5).
[5]唐运舒,谈毅.风险投资、IPO时机与经营绩效——来自香港创业板的经验证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7).
[6]朱武祥,张帆.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1(11).
[7]Jain,Bharat A.and Kini,Omesh,The Post-Issu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IPO Firms.Journal of Financie,1994,49:1699-1726.
[8]Jain,Bharat A.and Kini,Omesh,Venture Capitalist Participation and the Post-Issu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IPO Firms.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1995,16:593-606.
[9]Lee,Gemma and Masulis,Ronald W.,Do more reputabl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duce earnings management by IPO issuer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1,17(4):982-1000.
[10]Morsfield,Suzanne G and Tan,Christine E.L,Do Venture Capitalists Influence the Decision to Manage Earnings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Accounting Review,2006,81:1119-1150.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 篇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风险投资政策环境的形成, 近几年, 我国掀起了一阵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热潮。那么, 风险投资对北京创新企业的影响是否如国外企业一样显著, 如不显著, 对于如何引导风险投资更好地为北京的创新企业服务, 充分发挥风险投资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外相关研究中, Megginson和Weiss (1991) 首先提出了“核证”理论。通过研究1983年至1987年美国股市数据, 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率及上市费用比无风险投资的企业显著要低, 原因是风险投资为建立“声誉资本”, 充当了企业合格的“核证”机构, 降低了企业IPO过程中的不对称信息[1]。Barry (1990) 提出了“筛选”和“监督”的理论。通过研究1978年至1987年美国股市数据, 发现风险投资的企业IPO抑价率较低, 风险投资的企业比同期上市的其他企业质量要好[2]。Thomas J.Chemmanur (1999) 提出了“增值服务”说。他用实证数据表明风险投资的加入对于企业的帮助作用是明显的:在IPO中, 优秀的风险投资可以带来一流的承销团队和机构投资者;IPO后企业经营中, 通过对企业的监督, 使得企业的绩效进一步提高[3]。
国内相关研究中, 张学勇、廖理 (2011) 发现有外资和混合型风投的IPO抑价率更低, 股票市场异常回报率更高;外资投资企业的抑价率更低, 股票异常回报率更高, 其中原因是外资风投策略比较谨慎, 投后对公司治理安排更加合理, 导致了更低的抑价率和异常回报率[4]。崔远淼 (2004) 认为风险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资本技术和市场的融合程度[5]。李玉华、葛祥宇通过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对创业板企业在IPO前、中、后三个阶段表现的影响, 发现所参与企业IPO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较低, 而所参与企业IPO后的业绩并不显著优异[6]。
本文也遵循以上研究思路, 以北京风险投资参与度最高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通过分析风投参与对企业表现的影响, 来观察风险投资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理论分析
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研究的对象选择在2009年至2012年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北京公司, 将其按是否有风险投资介入分为两类。定义有风险投资机构担任其董事、并有风险投资机构名列其前十大股东或持股超过5%的企业称为有风险投资介入的企业。研究风险投资的介入对上市后企业的绩效及股价表现的影响。研究使用的公司财务数据和价格数据来自深交所和同花顺数据库。
2.2 变量说明和实证模型
2.2.1 资产收益率ROA
它是息税前营业利润除以总资产, 用来衡量公司每单位资产可以创造的息税前利润。研究通过计算ROA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营运绩效。
2.2.2 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等于会计期内的销售收入总额除以平均资产总额。这一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对于总资产的运用是否有效。如资产周转率高, 说明企业能够有效地运用资产创造收入;如资产周转率低, 则说明企业没能充分发挥资产的作用。
2.2.3 权益乘数
它是总资产除以股东权益, 表明每1元股东权益拥有的资产额, 是一种财务杠杆比率。财务杠杆既表明债务多少, 与偿债能力有关;还表明权益净利率的风险, 与盈利能力有关。
注:研究中, 资产、营业利润、销售收入以及股东权益的数值, 均采用各上市公司上市第二年的数据。
根据以上理论解释, 提出假设以检验:有风险投资介入的上市公司短期业绩与无风险投资介入上市公司短期业绩无显著差异。以Bravand Gompers (1997) 的研究为基础, 建构以下实证模型: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检验
研究样本共计50家创业板北京上市公司, 有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36家, 无风险投资的14家。变量的统计特征如表2所示。
表2反映的是有无风险投资介入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尽管有风险投资与无风险投资两组上市公司ROA均值的T检验不显著, 但由两者均值可以看出ROA的相对量存在一定的差别。有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ROA均值比无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的ROA均值高20%。
3.2 相关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 先对各个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 结果是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小。
3.3 回归分析
检验有无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短期绩效的影响。计量模型如公式 (1) 所示。
由表4的显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 变量VC对ROA的影响不显著。由此可得出, 表3中有无风险投资ROA均值相对量的差异并非由变量VC引起。由表中可看出IPO、EA和ROA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发行规模越大、权益乘数越大, 则ROA越小。Asset、SA和ROA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说明公司规模越大、资产周转率越高, 则ROA越大。Age、VC对ROA没有显著性影响, 说明公司成立年数、有无风险投资对创业板的北京公司上市后短期业绩无显著影响或影响很小。
4 结论
通过对深圳创业板北京企业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 在现阶段, 接受风险投资的北京创新企业上市后的短期业绩并未比无风险投资的企业表现优异。这是因为, 虽然风险投资有利于解决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并发挥“核证”的作用, 帮助北京创新企业发展和壮大。但由于:一方面, 我国多数风险投资机构尚不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 在筛选企业和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方面能力有欠缺;另一方面, 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的组织形式也有弊端。我国存在很多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 而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的经营者虽然拥有投资经营的控制权, 但通常不投入个人资本, 且他们的报酬通常是固定的, 并不受机构经营业绩的影响。因此, 激励机制较差, 不利于被投资公司的发展。
因此, 要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北京创新企业的作用, 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风险投资机构要注重提供对被投资企业的筛选, 在这方面可借鉴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经验。美国风险投资机构不仅有大量的金融、管理人才, 还拥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风险投资机构一般会对科技和经济情报定期收集和研究, 对某个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动向作出投资和经营的参考意见。
(2) 风险投资机构要注重对被投资企业的增值服务, 协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 全方位扶持企业成长。在增值服务中, 要向被投资企业提供企业诊断、股权结构优化、资产结构优化、财务融资结构优化、物色高管人员、市场拓展策略的制定、协助企业实现管理规范化特别是财务管理规范化, 协助拟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上市计划;引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引入证券公司进行上市前辅导及担任保荐人等服务。
(3) 应多发展国内企业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 可建立风险投资协会。建立这样的协会, 不仅有利于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 对北京的创新企业来说, 通过风险投资协会的核证, 意味着经过更多风险投资专家的筛选, 进一步降低了不对称信息的程度,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过程, 且是在我国市场、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尚不完善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对深圳创业板中的样本数据分析, 得出风险投资对北京创新企业上市一年后业绩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风险投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的状况表明, 这些风险投资机构在发展中也还存在问题。
关键词:风险投资,北京创新企业,IPO业绩,创业板
参考文献
[1]William L.Megginson, Kathleen A.Weiss.Venture Capitalist Certification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1 (3) .
[2]Barry C B, Muscarella C J, John III Peavy, Vetsuypens M R.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Public Compan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 (27) .
[3]Thomas J.Chemmanur, Elena lountskina.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Backing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Certification, Screening, or Market Power?[C].Moscow Meeting Paper, 2006.
[4]张学勇, 廖理.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IPO:市场表现和内在机理[J].经济研究, 2011 (6) .
[5]崔远淼, 陈可庭.公司风险投资动机及模式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 (4) .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 篇10
2009年我国成功推出深圳创业板市场, 这标志着我国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通过协助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首次公开募股 (IPO) 的形式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在国内外, 学者已经对风险投资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尤其是在风险投资作为IPO市场中重要参与者的西方发达资本市场。虽然关于风险投资对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已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但风险投资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国内学者对风险投资与IPO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少。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风险投资将在我国IPO市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风险投资机构的经营目标和行为必将会对我国IPO公司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 国外学者关于风险投资与IPO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和国内学者关于风险投资与中小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在深交所创业板未必成立。所以, 有必要站在我国深交所创业板资本市场的角度对风险投资与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以深市创业板为研究对象, 结合手工搜集整理的数据, 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 (VC) 对IPO盈余管理的影响。为检验VC对创业板企业IPO盈余管理的影响, 笔者根据拓展的Jones模型分别计算了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一年的可操纵应计利润, 然后通过回归模型检验了VC持股是否对盈余管理程度产生影响。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外研究方面证明IPO公司具有盈余管理动机, 且实证分析证明IPO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Teoh (1998) 等认为IPO的某些方面为公司通过择机报告IPO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动机, 并且这种动机在公司准备出售股票并计划IPO时一样会特别强烈。Teoh (1998) 等提出IPO过程特别容易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 给创业者提供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陈祥有 (2010) 认为, IPO公司在发行股票时的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都是以IPO前一年的净利润为计算基础的, IPO公司为了在发行股票发行价格询价过程中取得一个更高的发行价格, 就会存在对前一年的经营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的欲望和动机。
关于VC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两种不同的假说, 监督假说和逐名假说。前者认为风险投资会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 使被投资企业的质量得到改善, 因此, 有VC支持的企业比同时期上市的无VC支持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更低。另一种则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不能显著改善其参股企业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在国外研究方面, Jain和Kini (1994) 以北美地区证券市场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 相比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 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IPO前的经营业绩更好, 即风险投资能够对公司IPO前粉饰利润的行为起到监督作用。Morsfield和Tan (2003) 的实证研究也支持风险投资在IPO过程中的正面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IPO当年有VC支持的公司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较低, 验证风险投资的“监督”假说。当然, 也有不少国内外学者认为风险投资在企业IPO过程中未发挥作用。Mills (2001) 认为风险投资机构为了获利, 往往通过其对参股企业的影响人为地抬高上市公司的发行价。Cohen和Langberg (2005) 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 披露的会计报告收益信息量较少, 报告收益的信息量程度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风险投资在董事会中席位呈负相关关系, 他们认为风险投资控制了参股企业的公开披露信息并维护其从投资和所有权控制中获取短期利益。
我国资本市场与国外资本市场不同。国内学者研究表明, 在我国不同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黄福广 (2010) 等以2003~2009年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研究发现IPO盈余管理现象与是否有风险投资背景并不显著, 即对监督观和逐名观均不支持。索玲玲和杨克智 (2011) 以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发现IPO公司在上市时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有VC支持的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水平为正, 且显著大于没有VC支持的可操纵应计利润, 风险资本的参与并不能显著抑制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盈余管理的程度, 说明风险投资在创业板市场并未起到监督作用。但也有研究支持“监督说”。胡志颖 (2012) 采用2009~2011年间在创业板上市的280家IPO公司为样本, 研究表明VC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李玉华和葛祥宇 (2013) 选取了2009~2012年7月创业板IPO的335支股票作为样本, 实证表明创业板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在IPO前有粉饰财务报表的倾向, 而VC持股企业在IPO时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较低。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风险投资与IPO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并未达成共识, 不同的资本市场, 不同的样本和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得到的结论不相同。本文立足于我国深圳创业板市场对风险投资与IPO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的提出
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表明IPO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而我国现阶段的核准制使得监管部门对上市发行的规模有很大程度的行政干预, 从而让上市公司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我国现有中小企业众多, 资本市场无法满足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筹资需要, 因此, 拟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创业板上市的严格条件, 对盈余管理有着强烈的动机。因此, 提出假设1:
H1: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IPO是VC实现投资回报的重要手段。IPO后, VC可以在二级市场退出, 实现投资收益。但是, IPO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损于风险资本家的声誉, 因此, 为了长期利益, 提高声誉, VC会通过监管遏制其盈余管理行为。因而提出假设2:
H2: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起抑制作用。
风险投资机构在IPO公司持股比例较高, 可能会更多地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从而发挥监督职能的程度更高。这样, 相比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 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低。据此提出假设3:
H3:在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中, 第一大风险投资机构为重要股东时, 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二) 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以及VC持股是否能够显著降低盈余管理程度。从3个方面进行检验:第一, 检验创业板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第二, 通过回归分析检验VC持股是否能够降低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程度;第三, 通过回归分析, 检验VC作为重要股东是否足够影响上市公司前一年的盈余管理。
(三) 样本选择
利用CSMAR数据库, 选取2009~2014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的392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其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处理, 再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1.0进行数据回归检验。
(四) 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
DA=可操纵应计利润, 代表样本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水平。
盈余管理程度的度量: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均证明了修正的琼斯 (Jones) 模型对于衡量盈余管理水平最有效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 是最具有解释能力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本文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来度量盈余管理程度, 在修正的琼斯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期间费用对应计利润的影响。拓展的琼斯模型表达式如下:
其中, TAt是公司在t年度内的应计利润总额, ASt-1是公司在t-1年度末的总资产, △REVt是公司在t-1年度内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化, △RECt是公司在t年度末的应收账款变化, PPEt是公司在t年度末的固定资产原值, ε是残差值, 即公司在t年度内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程度) , EXPt是公司在t年度内的期间费用变化, 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DA是公司在t期期末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先对公式 (1) 进行回归, 得到参数a1, a2, a3, a4, a5。然后将各参数带入公式 (2) 中, 再利用模型 (3) 求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2. 主要解释变量
(1) VC:有无风险投资参股虚拟变量, 有风险投资持股为1, 否则为0。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是指IPO时前十大股东中包含风险投资的公司。前十大股东的公司名称中含有“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创业资本投资”字样的公司认定为风险投资持股。对前十大股东的公司名称中含有“高新投资”、“技术改造投资”、“信息产业投资”、“科技产业投资”、“高科技股份投资”、“高薪技术产业投资”、“技术投资”、“科技投资”、“高科技投资”、“创新投资”、“投资公司”、“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字样的公司进行查询后, 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3》中收录的公司, 将其归类为风险持股企业;经查询清科投资名录和各公司的主营业务中显示含有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私募、战略投资的公司归类为风险持股企业。
(2) VW:代表第一大风险投资机构是否是公司的重要股东, 是重要股东时取1, 否则取0。重要股东指的是VC在上市公司中持有超过10%的股本。通过CSMAR数据库搜集创业板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持股超过10%的风险投资。
3. 控制变量
(1) Age:为公司成立年限, 本文用公司成立至IPO上市的年数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成立年限。
(2) Size:为公司规模, 本文选择公司在IPO前一年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
(3) Growth:代表公司成长性, 以样本公司在IPO前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衡量。
(4) Lev:代表公司财务杠杆, 用样本公司在IPO前一年的资产负债率衡量公司的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
(5) CFO/A:代表公司经营业绩, 选用IPO前一年经总资产调整过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衡量。
(6) RU:代表保荐机构声誉, 高声誉组为1, 低声誉组为0。保荐机构高声誉的衡量标准是根据中国证券从业协会网站公布的2009-2013年证券公司排名情况, 统计出各个保荐机构的声誉排名, 计算方法为:
保荐机构声誉排名指数
其中RN1代表第N年度股票及债券主承销商家数排名;RN2代表第N年度股票主承销商金额排名。
保荐机构排名在前十位时取1, 否则为0。排名前十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金公司、西南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民生证券、招商证券。
本文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 验证假设1、2、3。具体模型为:
其中a0为常数, a1, a2, a3, a4, a5, a6, a7, a8为回归系数, ε为回归方程残差项。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选取我国深交所创业板市场在2009年9月到2014年9月30日期间上市的397家IPO公司为样本, 剔除一家由于涉及造假而被剔除创业板市场的公司和四家数据缺失的公司, 有效样本为392个。通过查询这392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 统计出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中风险投资参与上市公司的情况, 如表1:
资料来源:CSMAR数据库, 清科投资名录
从表1可以看到,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 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比例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二) 盈余管理的程度分析
创业板市场上市条件中, 主要关注上市企业前三年和当年第一期的财务状况, 本文仅对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量, 以发现创业板IPO公司前一年存在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IPO前一年的可操纵应计利润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5年的392家样本公司IPO前一年的可操纵应计利润均值都是正数, 说明从整体上来看, 样本公司在IPO前一年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 假设1得到了验证, 即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普遍存在正向盈余管理。
(三) 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VC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对模型 (4)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和0.1水平下显著
表3显示, VC哑变量的系数为-0.017 620 9, 且在0.1水平下显著。说明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会显著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因此, 证明了假设2:VC参与持股会显著降低公司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同时,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保荐机构声誉与盈余管理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且分别在0.01和0.05水平上显著。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公司规模和公司业绩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且在0.01水平下显著, 这表明,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越高, 公司规模越大及公司业绩越好更可能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因为高财务杠杆的公司将会面临债权人更多的关注和监督, 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受到抑制。
对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4的回归结果, 通过令VC=1, 回归分析VW哑变量是否会影响上市公司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
由表4可以看出, 在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中, VW哑变量与盈余管理程度成负相关关系, 且在0.01水平上显著, 这表明, 当风险投资为重要股东时能够降低公司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 证明了假设3。
五、研究结论
城商行成上市公司投资宠儿 篇11
各路资本“涉银”
相比于实体行业的前景不明,银行业稳定的收益充满着吸引力。入股城商行、农商行成为上市公司进军银行业的新选择。11月23日,上市公司保龄宝正式入股山东禹城农商行,并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紧接着上港集团12月9日发布公告,董事会已同意该集团以现金形式认购上海银行定向增发的部分股份,认购总金额不超过46亿元人民币。
其实在此次认购上海银行股权之前,上港集团已经投资多家上市银行,并获得不菲收益。半年报显示,上港集团持有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光大银行三家银行股份,初始投资额分别为1.71亿元、1779万元、3082万元,其中所持招行股份当时市值为12.19亿元,收益高达7倍,其对交行和光大银行的投资价值亦已翻倍。
据半年报,在此之前,上港集团已经持有上海银行股份,但投资额仅为683.25万元,此外还持有广发银行部分股份,投资额也只有3948.84万元。此外,根据公开信息,从新湖中宝手中受让吉林银行股权的上海港航,亦是上港集团子公司。
而以钢结构和铁塔为主业的东方铁塔也在12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4.36亿元收购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青岛海仁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债权。此次收购完成后,东方铁塔将全资控股海仁投资并间接持有青岛银行1.1亿股股权,持股比例为4.3%。
上市公司缘何钟爱银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降低了金融领域的准入门槛,正在开放的资本市场领域,更是吸引了大量民营资本参与。
其实各路资金纷纷进军银行业并不奇怪,一边是政策暖风频吹,一边是银行业暴利诱人。2012年5月26日,银监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商业银行重组。2013年7月,国务院又推出《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的企业名称核准公告,截至11月已有超过40家民营银行的名称获得核准。
“我们相信大多数表示进军银行业的产业资本,不会仅仅以财务投资银行业为目的。”浙商证券分析师表示,“他们怀揣着深层次的产融结合目标,希望以自主控制的金融产业促进主业发展。”
一家城商行副行长指出,参与银行业的方式主要有新投资设立、股权受让、增资扩股、农信社改制参股等,而目前国内银行系统主要分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其中股份制银行包含民营银行。纵观近期情况,上市公司主要涉足民营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三类,其中民营银行居多。
但也有的上市公司对迟迟未上市的城商行失去耐心。12月6日,新湖中宝发布晚间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允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与上海港航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合同》,转让浙江允升持有的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1亿股,每股的转让价为2.1元,转让价款共计人民币2.1亿元,结束近5年的投资。
不过,在转让吉林银行股份的同时,新湖中宝与温州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八方面与温州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借助新湖中宝的上市经验跟进推动温州银行的上市准备工作。
专家建议:把眼光放长远
有业内人士指出,民间资本参与金融行业大都集中在组建银行上,对银行的机制、相关政策等缺乏相应的研究。其实,社区银行、汽车金融、消费金融、证券公司及专业的保险公司都是非常好的项目,民企可多关注这些领域。
“三中全会的政策是有利好,但要仔细研究,特别是企业对自己不懂的领域要慎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民企进入金融领域,除了有资金、专业的人才外,还需要一个懂金融管理的团队。另外,不要把眼光只盯住银行,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有人在关注,不仅是京东的赵国庆可以做,其实,商业企业也可以考虑。”她介绍,还有汽车金融,像一些大的有基础的汽车生产企业,也可以介入金融领域。
不仅仅是银行,2014年,证券公司的设立条件也有可能放宽。另外,专家表示,虽然综合性的保险公司不会放开,但专业化的、精细化的保险公司企业也可以尝试做。据悉,在国内,保险和证券的收入只占到金融行业的5%,而在北美,保险和证券的收入和金融业的比例是1:1,因此,我国的保险和金融产业发展前景很好。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 篇12
(一) 股权融资风险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股权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增发新股和配股两种方式。
1. 增发新股。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其实是向包括原有股东在内的全体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股票的行为, 属于已上市公司对外增资扩股的一种方式。其优点在于限制条件较少, 融资规模大并且发行价格较高, 一般不受公司二级市场的价格限制, 所以更能满足公司的融资要求。但在增发新股中,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上相应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导致了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 存在着经理人员比普通投资者掌握更多的更真实的企业信息的这种现象, 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可能就不理解公司的融资结构安排意图, 从而使公司发行新股就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所以, 上市公司的新股融资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中就成为了一种风险较大、代价过高的融资方式。
2. 配股。
上市公司配股其实是指上市公司按照公司发展的需要, 根据有关的规定和相应的程序向原股东增发新股, 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行为。其优点在于由于不涉及新老股东之间的平衡, 且操作简单, 审批快捷, 因此成为了上市公司最为偏好的一种融资方式。但在配股中, 由于中国的配股政策是由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的, 作为政府代言人的证券监管机构, 在中国并没有完全的独立性。实质上政府既是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审批者, 又是股市的监管者, 同时作为上市公司最大的股东, 还是公司配股的参与者, 所以监管机构要做到完全独立在目前还有很大的难度。正是由于这种身份的特殊性, 证券监管部门作为第一大股东, 其具有的控制权和决策权, 必然会与流通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样导致的利益的相悖必然会给公司配股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 股权融资风险管理
1. 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应从企业内部实际出发, 尽可能
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投资意图,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 从而降低增发新股带来的风险, 使得公司的资本结构达到更优。
2. 需要强化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减轻信息不
对称的程度, 建立健全声誉机制和法律机制, 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同时, 还需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目前不成熟的证券市场使得同股同权无法实现, 所以建立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是关键所在。
3. 一方面可以建立第三方的监督机制, 大力发展第三方会计、审计市场和相关法律的支持。
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强制性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雇佣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公司进行客观的汇集信息审核, 使股东能够掌握一定的公司内部经营信息, 减少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解决证券监管部门在进行配股时自身身份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强制性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 以及众多信誉度高、水平高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都担负着监督公司经营者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专业评级机构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专业人士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对债券发行者进行评级, 并向投资者提供建议, 从而消除投资者与债权发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例如, 美国著名的权威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和穆迪就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信赖。
二、可转换债券风险及风险管理
(一) 可转换债券风险
可转换债券是公司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 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同时, 也是为充分吸收投资者而应用金融工程技术创造的一种衍生融资契约, 兼具有股票、债券和期权性质的一种混合融资方式。可转换债券备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兼具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双重特点, 这比其他两种融资更具有灵活性。在股市低迷的时候, 投资者可选择享受债权带来的利息收益;在股市看好时, 投资者可选择将其卖出获取差价或者转成股票, 享受估价上涨的收益。但是,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够成熟, 所以可转换债券融资模式在运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一些风险。
1. 由发行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规范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一是利用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由于可转换债券在中国的发展创新不足, 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很好地将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机与公司财务特征相结合, 从而出现了只要符合条件就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现象, 加之信息披露不够规范, 促使上市公司出现了利用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情况。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行为, 直接会损失中小股东的利益, 也不符合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业务长远发展的目标, 会给公司埋下更深的风险隐患。二是风险管理缺乏完整性。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对于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风险的披露存在着漏洞。首先, 基于上市公司获取自身利益的动机, 上市公司对于许多重要风险, 比如公司的国有股以及法人股全流通以后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公司没有进行基本的披露。其次, 上市公司对于风险的重要程度及其影响范围披露也甚少。再次, 上市公司对于风险管理的措施的披露也很欠缺。
2. 由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非最优所带来的风险。
由于可转债是一种债权向股权转换的投资者选择权, 所以对于资本的结构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分析,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核心目标就成为了债券转换为股权之后, 要使公司的资本结构正好实现最优的结构。但是, 在目前资本结构非最优的环境下, 可转换债券必然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 可转换债券风险管理
1. 针对信息披露不规范引起的风险, 主要目的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可转换债券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八年的历史, 尽管已经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出台在防范风险, 但是从目前的效果来看, 风险管理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然, 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与大力监督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风险的管理,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一些做法, 尽量对融资中的每一种风险进行定量、定性、辨别、评估和分级, 再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从而使财务报表和募集资金说明书中的风险披露的更为真实,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2. 针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所带来的风险, 最主要的就是要规范和完善资本结构市场。
具体做法是要保证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与转换溢价定价较为合理, 这样就可以在相应资产使用寿命到期之前, 完成债权向股权的转换。这也同时优化了资本结构, 从而就消除了公司资产结构所带来的风险。
三、认股权证风险及风险管理
(一) 认股权证风险
认股权证一般是由上市公司发行的, 赋予权证持有者在未来某个日期或者某段时期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购入约定份额股票的权利。
1. 由高财务杠杆性带来的高风险。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以认股权证来进行融资具有一定的筹资风险, 大多数情况下, 上市公司在发行认股权证时, 都是将其与股票、债券等搭售发行, 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增加股票、债券融资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 但是认股权证的高财务杠杆性又决定了其融资存在着不可避免的风险, 认股权证的高财务杠杆功能是指, 投资者在购买权证时往往只需要缴付较低的权利金, 就可控制比该权利金高出数倍的正股认购权。而且如果股市的行情与投资人的预期相反时, 投资人则有权利选择不行使权证, 此时他的最大损失也不过就是起初买入权证时所支付的并不太高的权利金。
2. 由于取得资金时间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上市公司将权利赋予投资者, 这样就损失了资金获得的主动权, 所以公司很难控制资金获取的时间, 有可能在公司急需资金的时候不能以认股权证融资满足自身的需要, 但是此时如果公司通过增加普通股股利刺激认股权证持有人行使权利, 则反而会提高公司自身的资金成本, 这样就给公司融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二) 认股权证风险管理
1. 由于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上
市公司自身的特点、融资规模、融资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权衡利弊, 来合理的利用高财务杠杆效应, 及时的规避风险。而且我们还可以顺应市场的需要适时推出新的认股权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投资者的选择品种, 而且也有利于公司在发行股票和转债之外再增加一个再融资渠道, 将一次融资转化为多次融资, 更好地协调上市公司战略与其资金需求的期限的一致性, 使公司资本结构达到更优。
2. 针对取得资金时间的不确定性,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对于未来大盘走势的关注来有效的减少这种风险。
认股权证的投资价值不仅与公司的业绩正相关, 同时还需要考虑目前大盘的走势, 如果大盘长期处于调整期, 此时权证持有人就有可能放弃认购权利, 这样就会使公司错过筹资的机会。所以, 对于公司业绩的掌握以及对大盘走势的关注, 都可以大大减少公司取得资金时间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刘伟华.风险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9.
[2]童盼.融资结构与企业投资:基于股东———债权人冲突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1.
[3]磨贵宁.浅析中国上市公司配股政策变迁[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2) .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推荐阅读: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09-18
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问题研究06-12
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投资09-01
上市公司风险自查报告05-14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11-05
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论文06-03
上市公司可分离债券融资的优势及风险分析01-01
第三号 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公告——(企业运营,公告书)12-15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外资股转B股流通问题的补充通知01-11
海外上市风险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