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

2024-11-03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精选10篇)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 篇1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

一.创设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数学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造情境。以“大情境”为线索,串起各“环节情境”以形成一个完全的课堂情境,这是我们各位教师在创造课堂情境时注意的一点。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起自信;在发展问题,应用问题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等。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双基、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四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二.设计趣味性练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趣味性的练习。数学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机械重复、枯燥乏味、基本上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更严重的造成学生对数学练习及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趣。因此,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就尤为重要。新颖有趣的练习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就会产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通过趣味性练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就会生疑,就会要求释疑,就会产生求知欲,从而积极思考,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数学怎样数线段时,我由一条线段开始,到两条、到三条,慢慢增加,学生感到越爱越难数,而我却一口报出答案,这时学生头脑中便产生了,“老师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疑问,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迫切想学会快速数出线段条数的方法,这时学生就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三.教师口头评价: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致使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没有语文、常识等学科那样形象有趣。在加上传统的数学课堂语言片面地强调规范、准确,造成大多数数学教师的语言都是直来直去,缺乏情趣。更有一些教师深受“师道尊严”的束缚,往往放不下架子,教学中表情严肃、呆板,教学语言平淡如水、缺乏激情。数学课堂也就常常显得索然无味、死气沉沉了。打破这种局面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观念,相信数学课堂也可以充满激情和趣味,努力增强口头评价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就会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各种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既达到婉转批评,促使改正的目的,又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心神的作用。有一次我让做好作业的同学上讲台批改的时候,四、五个同学为了争先飞快地冲上了讲台,我故作惊讶地说“你们冲上来,不会是想跟我打架吧?”全班同学都笑了,在笑声中也明白了,这样争先恐后没有必要,也不太文明;又一次我发现一位同学的作业中好几处掉了小数点,我对他说“哇,掉了这么多小数点,快找一找,有没有掉到地上?”同学们都笑了,笑的同时也明白了要注意小数点整理;有一次发现一位学生听课不够专心,经常看着窗外,我故意也看着窗外说,陈宇同学,“外面的风景很美吗?”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可以推醒他跟他说“打断了你的美梦,实在对不起。”如此等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被批评的学生也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真正具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可见。富有趣味的口头评价语可以使课堂焕发无穷的魅力,是学生喜欢数学课堂的充分理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是调节师生关系的高效润滑剂。

四.课堂设计游戏:

游戏是天真、活泼,好玩好动的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开心的合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学习了知识,理解了概念,训练了技能,开发了智力,又能培养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根据这一教育规律,心理规律,在教学中我尤其注重数学游戏的设计。课堂利用游戏,在运用游戏时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游戏,不同的课中,不同的游戏所运用的时机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灵活运用。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开火车、欢乐大比拼、夺冠abc、擂台赛等活泼多样的游戏,避免课堂形式单

一、枯燥,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去思考、探索和发现。具体来讲,应做到,课始运用,先声夺人;课中运用,又张有驰,动静交错;课尾运用,高潮 加,让人流连忘返。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游戏在数学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从而可以把众多的数学爱好者引入到数学殿堂。所以,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尽量提供一些具体、有序、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也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思维展开来,才能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构建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发挥和施展成为可能。我相信数学游戏一定会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学习方法。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乐知者不如好知者”。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 篇2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 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是:要使学生具有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可见数与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的数学不曾一度被称作“算术”吗?而且计算也是解决几何、应用题等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与其他数学教学内容相比较而言, 计算无疑更显枯燥, 计算的练习更显乏味, 学生常常不爱算, 易算错。同时, 小学数学教师在研究趣味性教学中对这种状况也常常忽略了, 常见的公开教学活动中几何、应用题方面的课远多于计算方面的课, 或许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教师心里的这点忽略。

在传统教学中, 在数学课堂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打瞌睡、看课外书、学习兴趣不高等一些情况发生, 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而现今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出大部分的“成功者”, 或者说,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趣味教学法是借助讲故事、看影片、做实验、多媒体等多种充满趣味性方法进行教学, 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小学教学课堂也有趣起来, 使学生爱学、乐学, 这就是我试图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适当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算法的掌握上更胜一筹, 从而帮助其计算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 提供全面、准确的有关信息, 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主动思考, 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在计算教学中, 我们更应创设适合于教学内容, 有益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练习过程中的趣味性

练习课——以练习为主要内容来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的课。在教学中, 练习课起着熟练计算, 形成技能的重要作用。也因为如此, 我们的计算练习课容易陷入题海大战的误区, 一节课往往是教师廖廖数语, 学生埋头苦算, 到最后可能是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速度与技能, 但他们对这些计算题的厌恶也从此生根发芽, 学习后进生更是畏之如虎。所以教师不能简单、粗糙地处理一堂计算练习题。能挖掘计算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对计算的信心与兴趣的计算练习题, 才是一堂好的计算练习课。

1、题形多样

简而言之就是练习形式要多种多样, 不要一味口算、竖式计算、递等式等老面孔。适当加入形式多变的练习形式, 让学生换换口味, 保持新鲜感。比如常用的计算接龙形式稍作变化:如组内轮流接, 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或者加一个故事情节:如抢救大熊猫, 看谁最能干等等, 就可以增加许多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2、智力游戏

小学数学教材中本来就有很多扩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题, 带领学生进行智力游戏。就连学习成绩最不好的学生也愿意参加进来,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巩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提高计算教学中课外作业的趣味性

做作业对于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培养技能、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外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的作业能把教学很好地延伸到课外, 使学生对计算作业的单调印象有所改变。

1、联系生活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它“源自生活, 服务生活”的特点。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 平时布置作业, 如能很好地与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不仅能学以致用, 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一门抽象难懂, 又没用的学科。我在教学小数的简便计算后, 向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 去菜场买一回菜, 与卖主比比谁算得准又快。第二天课上交流时, 大多数学生都说:“算不过他们, 虽然很多外地来沪做生意的人, 没学过什么简便计算, 可他们用起这个本领来却得心应手。”这项作业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提炼自生活, 又为生活提供便利的特点。

2、形式灵活

长期以来, 计算作业就是在课外作业本上算几道的方式已成定律。当然, 这是一种必要又有效的作业方式。但是教师在其中也可以做些改变, 增加一些新的作业方式, 让学生做得有趣些。

综上所述, 教学实践表明, 趣味教学法是灵活多样的, 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只要是有趣味性的手段都可以用。教学方法本应该就是教无定法的。中学数学教学只有在实际教学中认真总结分析、总结、提炼、深入研究才能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化教学内容, 活化教学环节, 显著提高教学效果。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 努力挖掘计算的魅力。不要让学生在枯燥的计算中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提高计算教学中的趣味性, 要注意两点:第一, 趣味性与教学的主辅关系。不能走入为了趣味而趣味的误区, 不能偏离了教学目标;第二, 趣味性与年龄特点相适应。低年级的趣味是童趣, 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得好。高年级是以巧带趣,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适合的才是好的, 高低年级的趣味应该是各有侧重的。我相信:增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 能使我们的孩子算得更准更快。

参考文献

[1]何新军:《对数学趣味教学之浅尝与浅见》,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22卷5期:109-112页。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 篇3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2-0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高年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逐渐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转变为运算图式。作为一门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数学可以培养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过度时期的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在课堂上注意力经常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若教师的课堂教学枯燥无聊,会导致学生厌烦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讲不专心,使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首先,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处于绝对主动的状态,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讲授的方法,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使课堂枯燥无聊,学生没兴趣听,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教师未能从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最后,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过于追求形式,导致真实性低效果不好。

二、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小学生特别喜欢课堂的游戏活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趣味性教学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首先,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比起其他的学科,小学生学习数学还是相对有难度的。趣味性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兴趣教学法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最后兴趣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处于轻松的状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妙运用趣味教学法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趣味教学的基础条件。在小学课堂中,要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能力不强,对教师有着绝对的信任和服从,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这一特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是每个教师对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学生不听讲,未按时完成作业,教师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者惩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的心理。或者教师平时对学生过于严肃,可能会造成教师给学生的印象过于威严,亲和力不够,在实施趣味教学时也会显得别扭,学生也会难以适应。因此,教师在惩罚或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就事论事,对学生循循诱导,指出错在哪,万不能拿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比较,讽刺挖苦,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幽默的教师能很好的运用趣味教学法,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想要成功开设趣味性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前要将课堂所需要的资料准备充分,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课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趣味性教学法在课堂的顺利运用。例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需要准备所要观察物体的相关教具,上网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做好PPT等相关课件,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颜色和图形合理运用,适当加入动画,将课件设计的更具有特色,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三)在课堂进行智力游戏

心理学家认为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的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但在课堂中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是相对有难度的,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教师设计游戏时不能像低年级游戏那样简单,过于简单会导致学生会失去兴趣,达不到趣味性教学的效果;若教师设计的游戏过难,学生不会,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对有难度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使学生不觉得简单又具有挑战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强课堂趣味性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可加强学生的自己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一课时,学生可能对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无法理解或计算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如何用纸片制作圆柱和圆锥。以做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圆柱体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拿出所准备好的纸片,在纸片上用圆规画好两个半径为5cm的圆形作为上底和下底,在通过圆形的半径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即圆形的周长C=2πR)为 31.4(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多预留一点距离,以便在后面方便粘贴),而长方形的宽即圆柱的高10cm,在纸上画好图形以后,用剪刀或者小刀进行裁剪(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裁剪安全),最后将裁剪好的长方形和圆形用胶水进行粘贴,这样圆柱体就做好了。通过做圆柱体的过程,学生生动的了解到圆柱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展开后即两个圆形、一个长方形),使圆柱的表面积一目了然,学生很快能理解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课堂不会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枯燥无聊,让学生轻松而快乐的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记忆更加深刻。

(五)在课堂开展有奖竞答

在课堂上进行有奖问答的方式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于小学生,奖励总是会吸引他们的眼球,有奖问答相对于其他的活动方式来说,更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通过还提高了学生的反应速度,考查学生的知识点是否掌握,在有奖问答过程中,还可以加强知识点的记忆,掌握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课堂上进行奖竞答,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有奖竞答的题目,再将学生根据作为情况分好小组,并在黑板上分好每小组的版块,用来记载每小组的题目回答正确量,给学生讲清楚有奖回答的规则,然后开始进行有奖竞答,当给出问题后,给予最先举手的小学生先回答的机会,若回答正确,则给该小学生所属小组加分,若答错可给予扣分,让其他举手的成员继续回答问题。最后计算每小组的总分,根据得分多少来进行奖励,奖励物品可以是学习用品也可以是课外书籍。通过在课堂生进行有奖问答,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结束语

趣味法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且趣味教学并不仅仅是文章所描述的几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自己不断的学习、实践,在不断尝试中研究出符合自身的一套教学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趣味性教学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过度娱乐而偏离教学目标,因此,一定要把握好适当的度。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 篇4

摘要: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转换到小学的说教模式, 告别无忧无虑, 以游戏为主的生活时代, 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要的学生时代, 这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完全适应。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 审时度势, 把握时机, 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教学的激情带进数学课堂,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 对于小学生基本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的形成意义重大, 因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小学生活泼好动, 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同时空间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又尚不成熟, 对于一些基本数学理论的接受显得比较困难, 这些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增加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小学数学课改中, 明确要求应该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体。在现在的课堂上很多教师还是一味的自己讲课。我觉得要贯彻数学中的课改, 必须要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必须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运用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 难以集中精力, 所以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运用数实物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投其所好, 以学生喜欢的图案作为教具,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第五章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第三个课时里面, 我先让学生使用教具红色的小棒子在桌的左边摆一根, 右边摆5根, 再让学生列出数学算式;第二步, 反过来, 在左边摆5根小棒子, 右边摆1根小棒子, 再要求学生列出数学算式。教师提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用的是加法?”同时,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1+5=”和“5+1=”的式子。最后让学生在用教具的`同时进行思考, 求出结果。通过上述的例子不难看出, 教具可以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更好地管好课堂纪律, 并且为他们打下了剖析后面应用题的良好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激起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是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而学生的参与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兴趣。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心。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对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信息等进行处理, 能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数学多媒体课件, 把教学置于形象逼真、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例如, 在教学数一数《美丽的校园》时, 我运用多媒体, 把校园的每个场景变成动画的形式, 当学生观察到某个场景我就放大这个地方,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 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培养学生爱学校, 爱集体的良好情操, 同时在学生观察画面, 描述图意时, 教师可掌握其数数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也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为学生正式学习数学知识做准备。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游戏带入课堂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到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 适当地运用游戏, 有利于过渡期的转换,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精心的设计游戏环节, 把数学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去, 使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教学“10的分解”时, 我是这样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10的分解, 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

同学们 (特别兴奋) 异口同声地说:好。

师:咱们一起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请大家注意听游戏规则:老师说出一个数, 你来说出另一个数, 使老师的数和你的数相加等于10, 再说的时候要加上拍手的动作, 比如:我一边拍手一边说:“我是3”, 你就一边拍手一边说:“我是7”。然后大家一起说:“我们都是好朋友”。

学生表现积极, 纷纷举手, 愿意参加游戏。看到学生这样的感兴趣, 我很高兴, 于是为了能让游戏井然有序并且保证全员参加我把学生分成了两组, 男生组和女生组, 让两个小组进行比赛, 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准, 学生表现出色, 几轮下来都分不出高低, 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让学生下课后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自己找小伙伴游戏, 也可以回家后跟家长游戏。

四、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 而且数学课堂也很乏味。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很现代化, 很符合我们上课对象的心理特征, 这样上课就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小学生自己主动去接受知识, 而不是被动的被灌输知识。在教三年级数学的《二十四小时计时法》这一章节的作息时间那一课时, 我是以动画人物机器猫为主角, 以它一天的各种活动为主线采用童话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并使童话故事与课堂上的数学知识点紧密联系在一起, 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使小学生在数学课上感到快乐。

综上所述, 主要是想说明怎样把现行教材中的题海式练习通过改良转化为趣味性的练习。从而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兴趣。课堂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渴求知识的欲望, 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马友文.拿什么打开思路:名师最吸引学生的课堂切入点[J]..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 篇5

微型课题开题报告

江都区小纪镇吴堡小学 王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改将美术教学内容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四大学习领域。学生学习的这些内容以创造性的课居多,教学内容重情感与创(作)造性教学,写生类的内容很少,如果我们在美术基础训练中对儿童写生教学没有足够的认识,只是任由儿童自己随意涂画,盲目用线。至于怎么画、怎样用线、如何提高造型绘画的能力,研究的少,教的少,对于儿童的进步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在实际教学中只有通过对实物的写生造型,使儿童在绘画中较快的理解形体,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形体面前无从下笔,茫然无措。并且在写生过程中,注意本学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引入趣味性写生教学法,更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写生练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快速发展。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美术教育的不是单纯的追求技能强化训练,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运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强调教师的示范性、直接性、趣味性、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本课题的研究正符合了这个需要。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

传统的写生教学是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教学方式。最古老、使用最普遍的写生教学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低年级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就会被束缚住,死板写实的绘画作品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童真童趣。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2、课题的界定(1)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在低年级美术课堂开展趣味性写生教学的界定是:在课堂环境中,以学生学习的教材以外的内容为写生对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最终以育教于乐,育教于情,因材施教,分类教育、个性发展和自主教学为目的教学方式。

(2)低年级美术课堂趣味性写生教学是以人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人的学习乐趣为目的,以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下,让受教育者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真理。从而最充分地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幸福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3)低年级美术课堂趣味性写生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加之浓厚的兴趣,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让孩子自己通过感觉知觉的发展去认识周围世界,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去描绘眼里看到的客观物象,培养儿童实际的表现美的心愿的能力。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内外很多美术教育专家一直都在做着在儿童中开展趣味性写生活动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嘉兴市儿童图片写生的研究,以反映生活实际的图片,让儿童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利用图片丰富儿童的视觉素材与绘画语言,使儿童的绘画作品避免概念化和程式化,呈现个性化与多元化特征。美国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创造与心理的成长》中指出,“假如儿童未经外界的干扰而成长,则他的创造活动就无需要任何特殊的刺激,每一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造欲望,而对他的表现的方式充满自信„„我们必须试着恢复被长期所埋没用来自由创造的自然基础。”从他提供的罗索和华格曼的实验:有63%的儿童在接受鸟儿造型的揭示后,便丧失了他们最先对鸟儿建立起来的感性经验,而变为刻板的定型反应,创造欲、独立性、感情的宣泄,愿望被抑制了,以致绘画的兴趣全部消失。可见,提供给孩子过多的要求,给他们过多的定型,会造成他们的思维定势,抑制他们的创造欲望,最终个人情趣和学习乐趣全然消逝烟灭。

2、研究的价值

理论价值:趣味性写生教学培养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生活,认识世界,并通过学习造型和表现,对儿童智力发展、儿童性格、素质、兴趣的培养,有所促进和帮助。并且在写生过程中,注意本学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引入趣味写生教学法,更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写生练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表现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快速发展。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是完全不同于常规课堂学习的全新体验,在大自然鸟语花香的美景中进行学习,一改教室中的严肃和束缚,学习自然变得轻松愉快,学生三五成群,可以自行的选择景物,学生独特的审美个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趣味性写生课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写生的过程中增进了互相学习交流,教师则需启发鼓励他们大胆表现个体感受,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自由的有感而发,在表现手法上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可以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尝试,从工具、材料、媒介方面积极的进行拓展,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具有个性审美倾向的创新品质。

实践价值:在美术课堂中,大多都是纯写生的教学方式。单纯的写生教学过于枯燥,并且难度大,很多儿童都不易掌握,不利于他们兴趣的培养。教师强求“写实”的写生教学要求,向孩子们过早过多地灌输美术基本知识和画画理论,比如:构图、色彩原理、比例、透视等等。这样也同样违反教学规律,违反了孩子们的认识发展规律,就会使孩子们“知道得越多越不敢画”。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提供教师美术写生教学课堂的策略,提高课堂写生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地发挥趣味性写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让老师摆脱陈旧教学模式的拘束,顺应新课改的需要,而且能启发孩子亲身观察、感受、写生,无拘无束地去创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他们写生创作的热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意写生中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儿童的早期美术教育中,如果经常注意引导儿童学会观察生活,从写生入手发展造型表现能力,使儿童的知觉能力得到超前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创意写生教学的形式及结构,使低年级学生在创意写生中能充分调动其创造性思维,进而将自己所感、所思融入到美术作品中,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2、研究的内容

(1)低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科学习现状的调查。(2)写生创作的体验。

(3)有原则、有计划的进行写生训练。(4)趣味教学的方法研究。

3、研究的重点

(1)了解写生训练运用于课堂的难易程度及可操作性。(2)将趣味教学引入写生的研究,探索原则和方法。

(3)在趣味写生研究实验中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

通过调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归纳出其成功与不足之处。根据现代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从教师、学生两个角度研究小学美术课堂写生教学的趣味性。

2、研究的过程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学习相关理论,拟定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研究领域和方向,完成申报评审书填写。

①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②进行专题座谈。

③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活动。④撰写课题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4年3月):基本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内容,完成阶段研究报告。

①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讨论: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趣味性写生教学。

②通过研讨课,形成《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趣味性写生教学的案例分析》。③积累经验,写出有关论文和报告,就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期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

④结合研究,定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发现问题,讨论并提出完善措施。⑤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收集资料,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提炼总结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撰写。

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趣味写生研究实验中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2)案例研究法:选择较为典型的案例,研究学生美术基本技能的情况。(3)文献研究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4)经验总结法:通过课堂实践,及时回顾、反思、总结,将教学问题与效果之间的关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趣味性写生教学的美术课堂,它能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思考,主动参与、自我感悟。

(2)趣味性写生教学的美术课堂不但有培养低年级学生写生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基础能力的教育作用,对发展学生感觉器官,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注意、观察、思维、记忆等心理品质,发展他们的智能更有突出重要的教育作用。

(3)趣味性写生教学的美术课堂不但可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2、创新之处

(1)立足于低年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针对不同情境,不同条件,有机选择他们乐意或简单形象有趣的写生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怎么写生,怎么有趣的开展活动?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欲,巧妙地吸引他们愿意学,乐意学。

(2)针对我校小学美术课堂写生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归纳出其成功与不足之处,依据现代教育理论课程,探索小学美术写生教学的相关因素。

(3)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探索趣味性写生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七、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成果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趣味性写生教学现状的案例分析》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趣味性写生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谈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写生教学的趣味性切入时机》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趣味性写生教学策略》

2、最终成果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趣味性写生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是“扬州素质先进校”,几年来教学质量居全市前列,对教科研非常重视,有规范的管理措施,有浓厚的教研氛围。课题主持人王磊老师为学校青年教师,多篇论文获奖、发表,美术教学反思论文在市内获奖,曾参加过扬州市江都区青年教师培训,积极实践教育理论和参加教研活动。参与本项课题研究的周静是扬州市江都区骨干教师,学校教导主任,曾经主持过数次区级课题,先后有十多篇论文、经验文章在市、区级获等级奖。陆兆旺是市教坛新秀、青年教学骨干,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嵇康维是小学一级教师,一直担任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的工作,致力于美术研究,多篇教学反思论文在扬州市、江都区发表,实绩显著。成娜娜是学校教学中的年青力量,具有新鲜的课堂教学方式。课题成员多次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课堂研究工作经验,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一研究课题。

本课题初期,首先对我校老师美术课堂写生教学现状作了了解,访问了解学生你是否有兴趣参加传统的写生教学活动,希望在活动中写生到哪些有趣的实物或景物,建议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趣味意愿开展写生活动。其间每月阅读《少儿美术》和《中国美术》杂志,并在读书其间认真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精彩案例分析,根据实验进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计划,把在实验中获得经验进行撰写实验心得或论文等。查阅网上相关美术课堂写生教学研究的课题,理解他们研究的现状、动态、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之处,丰富了我们课堂教学的信息,结合我们教学的特点,找准研究的切入口,确定了此课题。

学校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网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实验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每天保证有时间用于学习研究,每周保证活动一次,每月保证一次总结。

九、课题组核心成员分工 王磊 周静 陆兆旺嵇康维成娜娜课题主持人

负责资料的分析研究

浅谈如何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2 篇6

数学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枯糙乏味的,呆板的数学符号、公式、定理、运算、推理、验证……

容量大、负荷高,抽象思维性强,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这也造成了数学老师感觉教学累,学生学习

累。如何解决这一窘境,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本人谈谈自己几点浅见: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前提。

兴趣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融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

二、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加强组织教学是关键。

初中生是否喜爱数学往往和数学教师有关。教师教得好,很多学生都喜欢数学课,新学期如果换

了一个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一些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这就必然使数学课堂一滩死水,或者是师生双边关系不和谐,课堂纪律乱,这就更谈不上增强数学课堂的活跃性了。当然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要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良好的威信。

三、用各种方法丰富数学学习活动是重要手段

1、增加数学内容的趣味性。结合数学教材,可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史,定理发现史,数学家

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应用数学巧渡难关的故事,数学家在科技发展中的贡献,数学名题、趣题等等,这些素材都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数学的热情。

2、运用语言,动作引题。教师的语言以及动作有特色,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刺激思

维活动,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并且能让学生多年以后记忆犹新,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将

死的知识讲话,对枯燥的内容进行丰富的语言加工,将于抽象的概念因生动、风趣的实例进行对照。

3、展示数学美引趣。数学是只有纯粹的理性与严谨形的真善美事物,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这里有美丽的黄金分割,奇妙的分形世界,迷人的平而镶嵌,离奇的等寛曲线,出人意料的悖论……如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美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比比皆是。立体几何中,多面体的棱柱、棱锥、棱台和旋转体的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计算均可统一用V=1/3(S上底+S下底+.h;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体现的对称美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同样比比皆是,如两数

间的关系:互为倒数,a与1/a,其中a≠0;互为相反数a 与-a;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之爱美,在年少时尤为突出,我们要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开启心灵,引起精神的升华。充分利用生动的材料,以数学美的魅力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享受数学美的愉悦中增长

知识,受到教育,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吸到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

因此,教师在数学中可以深挖掘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再感

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性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寓教于乐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 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注意力无法长久集中是他们学习的主要表现。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学习现状, 教师应当顺应学生的天性, 将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为生动有趣的学习乐园, 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主旨是在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探究, 简单论述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几点策略。

一、寓教于乐, 将游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 做游戏是符合他们天性的活动, 因此将游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是一件事半功倍的教学策略。九宫格、21 点、送信、大富翁等游戏都是我在教小学一年级数学时经常使用的教学游戏。例如, 学生们在学习了30 以内加减法之后, 我就设计了一个能够把30 以内数字全部应用进去的21 点游戏。在上课之初, 将学生四人分为一个小组, 其中两个学生为一队, 每人手中握有教师自制的特殊纸牌, 然后让学生出示纸牌进行加减法, 游戏开始之后,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其中, 热情高涨, 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创新教法, 引丰富教学手段到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一个主要措施。在上文我们提到了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方式, 很难让小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由于心智不够成熟, 他们对教师讲解的理论原理很难理解。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积极地引入多媒体等高新技术手段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 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可以加入动画、图片、声音等元素, 教师将抽象的计算理论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数学知识, 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上两点是我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建议, 同时也是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的实践和体会, 在此提出以上两点建议, 希望能够对同仁们的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陈立新.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 (中) .2011 (05)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 篇8

一、打造手脑并用的操作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使他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感受数学的意义,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

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时,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提供给学生一些小棒,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用这些小棒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的图形,诸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

再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操作中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爱玩,喜欢新鲜的事物,仍对游戏保留着浓厚的兴趣,甚至企盼游戏活动。他们很難集中精力,在正常情况下听老师讲课,聚精会神的状态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但是,如果要组织他们做游戏,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延长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地时间。我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开火车、接力赛和夺红旗等。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特别喜欢听儿歌、猜谜语,听故事,如我在教学“认识时间”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课本上的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按时起床、按时上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时、分,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请一位同学上台扮演蜗牛,让其根据内容演示蜗牛的运动状态,得出结论,同学们在笑声中轻松的获取了知识,体验了数学的乐趣。

一堂游戏课,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玩中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三、形式新颖的练习方式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如不要一味口算、竖式计算、递等式等老面孔。适当加入形式多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换换口味,保持新鲜感。比如常用的计算接龙形式稍作变化:如组内轮流接,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或者加一个故事情节:如抢救大熊猫,看谁最能干等等,就可以增加许多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精心设计一道趣味题:小明身高。25米,桌子高0.8米。如果小明站在桌子上,能摸到2.3米高处的电灯吗?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算法,更有甚者说“摸电灯时可以伸手,这样就能再增加一段长度”。有的说“还可以踮起脚!”……这样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环境中,个体兴趣盎然。

四、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

我除了在游戏活动中搞些竞赛外,还经常搞“速算比赛”、“指得数比赛”和“抢答题比赛”等生动有趣的数学竞赛。如“指得数比赛”,我在黑板上写出所需要的数,请两人上来比赛,老师说题,得几,学生就指黑板上写得几,看谁指得对指得快。为了让每个人都动起来,我在指定两人到前面参加比赛的同时,把下面的同学也分为两队,人人当裁判员,用“打手势”的方法分别记先指对的次数,最后老师看左右两部分同学打的手势,就知道几比几了。这种比赛,如同进行一场紧张的排球赛,大家跃跃欲试,情绪高涨。而要当好裁判员,也必须算得快,这样就把两人的活动变为全班同学的活动,大大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时候,设计竞猜游戏。在教室任选一物,全班学生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竞猜,最后和时间测量结果比较,误差最下的将获得该物品的“竞猜冠军”称号,若猜的和测量的结果恰巧一致,则荣获“竞猜霸主”称号。

五、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教师多变的神情和形象的肢体语言中来

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情色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小学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样的课堂,我想才是学生期望的课堂,教学过程方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这样的课堂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初中趣味数学课堂游戏有哪些 篇9

“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米粒!”

教师提问: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国王能满足大臣的要求吗?同时让一名学生扮演国王,在棋盘的格子里放米。老师告诉学生:要满足大臣的要求,国库里应有2 的64 次方减1 粒米。以100 粒/克计算,约为1844.67 亿吨!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只要学好今天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你就能轻易解决这个问题了。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篇1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以外还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吸引性、激励性的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求知兴趣的持续发展,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数学探究的的参与者和主体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教学能让他们亲近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轻松活动过程。

关键字:小学 数学 趣味 必要性 因素 方式 1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及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从数学学习过程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通过充满趣味的课堂,积极主动获得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小学生心理特点要求我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充满趣味的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效率。2 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因素

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最主要因素是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师的个人素质包括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教师的教育理论素质、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教师的身体心理素质。教师只有在具备了以上各种素质,才能更好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教学教学的趣味性。另外,课程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由浅到深,一环紧扣一环。所以,安排数学课程,应符合各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因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分配课时和教学内容,才能正确的使用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3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方式。

提高小学趣味性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3.1 导入方式的多样性

要使数学课上起来有趣味,内容吸引学生。那么课题的导入是十分关键的。于是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去发掘关于本堂教学的趣味元素。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考虑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有了一个好的、有趣的课题导入,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上。为新授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新授课的教授奠定基础。

3.2 创设情景,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数学课是抽象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抽象则是以具体为基础的。高度抽象的数学内容就可以凭借十分生动具体的材料作为原型,把它变得通俗化、形象化。数学知识来源于数学实践,学习它的目的又是为实践服务,因此创设数学的学习情境十分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学习数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创设情景有哪些方式呢? 3.2.1 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

在数学课中运用游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但好奇心强,因此教师教学把游戏有机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相反会在玩中对学习产生极大地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知识。就如中国小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教学《平均数》这一课时,就先让学生先进行拍球比赛。通过评出谁赢谁输来进行对平均数的学习。学生在游戏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和如何求平均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2.2 根据学生生活现实创设情景,激发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

学生的生活现实包括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学生经验系统中最亲切、最直接的部分。一方面,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关注生活的视角有着较大差异。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比较熟悉,而高年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社会生活。因此,在低年级,教材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作为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题材,如摘黄瓜、购物、浇花、踢球、借书等。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拓展学生观察生活的视野,适当增加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题材,如小区住户、奶牛场、水果商店等。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生活经验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差异等。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兼顾不同生活经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题材。这样,在强调所选素材能够承载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保证了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性,避免了因选材不当而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内容时,出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体育馆——鸟巢。,让孩子们从鸟巢的图片中,找出三角形。通过找三角形,从现实生活引入,借助“鸟巢”,让学生发出“为什么这一宏伟建筑会由无数三角形形成?”的质疑,从而引出要学的内容。这样,能是学生很快的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3.2.3创设学生喜欢的虚拟现实情景,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都比较单薄,适合学生从事计算学习活动的背景材料并不丰富。而虚拟的童话世界、卡通形象(如喜洋洋、灰太狼、孙悟空等)是学生喜欢的,也是学生通过想象能够理解和体验的。因此,在人教版教材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就创设了许多具有童话色彩的问题情境,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时呈现的小兔采蘑菇的场景。在教学“有关0的乘法”时呈现的小猫钓鱼的场景。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而且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计算方法、理解运算意义的活动中去。是学生轻轻松松就学到了数学知识。除了计算教学在其他的教学内容中,教师也可以自己创设一些合理的动物情景,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平均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情景“森林家园第一百届运动会”中的小白兔一家和小灰兔一家的“拔萝卜比赛”,让孩子们比较谁家输谁家赢,来引出平均数。让孩子们在有趣的童话世界里学习数学。利用探究式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学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对客观事物选择的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前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使他们在新事物的刺激下,不断产生尝试、探究创新的愿望,并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专心致志地学习、探究。就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让学生从量、剪、折的自主探究中获得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让学生从自主探究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5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一种模式中结合多种模式的有利因素,优化组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艺术,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语言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不可否认,用生动、准确、严谨、简洁的语言去进行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在一节数学应用题教学课上,有一题问从甲地走到乙地要用多少时间,一位学生误把“5小时”答成“5时间”,教师没有进行絮絮叨叨的说教,也没有板起脸孔指责批评学生,而是进行了如下诙谐、有趣的调节:好,问题问用多少时间?答用5时间;那如果问教室有多大?则答48大;小芳有多重?答42重;山坡上有几头牛?答8牛。在学生轰堂大笑中,教师再作讲解和订正,不但调节出情趣与气氛,而且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事实表明,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耐人寻味的语言对学生最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当然,讲求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要注意到课堂是庄重严肃的育人场所,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化,做到生动有度,活泼有趣。7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给学生讲授新课就能给学生生动、逼真及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展示数学文化中数学所蕴涵着的美,这是常规教学无法达到的境界,这也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的魅力。例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观察动态三角形在改变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情况下,其内角和的数字。让学生更好的形成空间想象力。这样把课堂以静化为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的视觉感受。传统教学一律是黑色的黑板展现在学生面前,现在使用计算机的优势,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出光线柔和的、颜色清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板面用作教学当中的黑板,或者还可以别出心裁地在板面的四周布置几束漂亮的小花,调剂课堂气氛。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以外还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吸引性、激励性的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求知兴趣的持续发展,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数学探究的的参与者和主体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教学能让他们亲近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轻松活动过程。参考文献:

上一篇:政史地组教研组会议下一篇:河北普通话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