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渠道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

2025-01-17

灌区渠道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精选8篇)

灌区渠道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 篇1

1简述灌区渠道工程维护与管理的现状

1.1安全隐患的客观存在由于在灌区渠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现场工程的管理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整体的安全性不高,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机械设备方面,如果长期处于高强度的使用状态的话,很容易对施工设备造成损坏,而且工程方面也容易发生失误。另外,有些灌区渠道工程所雇佣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而且由于他们各自所分配到的工种不同,适应能力较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也是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1.2传统技术的相对落后

现阶段的灌区渠道工程建设中,由于传统技术的相对落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工程的总体设计比较粗糙、建设的标准很低、工程的运行以及维护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会降低灌区渠道整体工程的效率。因此,必须要提高施工技术,从根本上对灌区渠道工程进行整治研究。

1.3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

在灌区渠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管理机制,这对灌区渠道工程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在有些单位的管理上,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管理机制上,无法把握好整个工程的建设。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而施工企业内部最重要的是施工企业的管理中心,负责整个灌区渠道工程的运转,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各个项目进行一个统筹管理,比如编制施工方案、绘图、计算等等,资料的整理会涉及到施工的规范、检验规范的掌握以及图纸的掌握等等。加强对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对整个灌区渠道工程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分析强化灌区渠道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2.1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的渠道

灌区渠道工程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所以,在管理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管养分离的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对工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以及水利工程建筑物进行日常的维护。灌区渠道工程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项目,必须要考虑到它的经济性,在成本控制方面,首先,因为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们要保证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其次,我们要对成本的控制有一个预见性,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质量成本、工期成本、计划的调整、额外的工程量等等,使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将成本控制在最小化,将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2.2确保沿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在对灌区渠道工程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对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的维护,这是确保沿线安全运行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对施工设备的控制,首先要对施工设备做好管理工作,安排一些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要告诫施工人员一定要对自己领用使用的施工设备进行负责。其次,保养工作要做好,这样不仅能延长其寿命,还会节省一定的开支。这样有计划地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修,有利于为沿线的供水需求提供一个安全保障。

3探讨灌区渠道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3.1维修技术的整体运用

在灌区渠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有两个:坝体裂缝的技术处理与坝体支护的技术运用。在坝体裂缝的问题上,首先要知道,出现裂缝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坝体混凝土材料里的温差的变化,除此之外,材料水分的丢失,也会对裂缝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对这种坝体裂缝进行处理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填补技术、灌注技术等。在坝体支护的问题上,往往采用的是对坝体结构设置一个支护体系,主要是为了赶在一些病害发生之前对其进行加固。

3.2加强队伍建设

在灌区渠道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要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些管理层、领导层有责任采取措施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要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手段,坚持“动态平衡与优化”的原则,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功能实现上,计划要实现哪些目标,决定了在项目工程中应该配备什么岗位的人员;在性能实现上,业务目标、承载量以及建筑工期则决定了在每一个岗位上应该配备多少人员。灌区渠道工程的材料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施工材料的使用。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进行施工,在灌区渠道工程管理上,我们可以科学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推动建设项目朝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每个建筑企业都要对员工进行一个统一的培训,让每一名员工认同本企业的文化理念并为之努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增加员工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工作态度,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3.3渠道防渗无缝施工技术的研究

在对灌区渠道工程使用防渗无缝施工技术的时候,一般会与砼渠道防渗技术相结合在一起。使用砼渠道防渗技术不仅糙率小,输水量比较大,而且这种技术的防渗效果是比较好的。水利工程的开发目标一般来说是有很多的,比如发电、防洪、供水、航运等等,在对灌区渠道工程进行建设施工的时候采取防渗措施,是一种合理的手段。防渗工程是指防止水渗漏到建筑物外面去。海绵城市的理念,更多的,是考虑整个城市面上的问题,比如采用渗水路面材料,小区铺渗水地砖等等,让降水尽可能回渗而不是集中排泄,与有明确使用目的的地表水体防渗,并不矛盾。

在灌区渠道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上文所提到的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其施工水平,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保证灌区渠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许二邺.浅谈垂直铺塑在颍上船闸堤防堤基防渗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09(3).[2]邢俊海,邓昌军.浅谈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渠道管理措施———以新疆地区为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4(5):226-227.[3]昂沙汗努拉洪.分析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534.[4]邵永刚.分析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1399.[5]田沃野.大安灌区盐碱荒地改造引水渠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长春:吉林大学,2011.[6]李伟.探析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5(10):124,126.

灌区渠道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 篇2

1灌区干渠节水改造的重要性

首先, 我国水资源非常缺乏, 应用紧张, 而现阶段由于灌溉的设施设备存在着大量浪费的情况, 这使得某些地域干渠存在着严重缺水情况, 而有些干渠水资源却未能得到合理利用, 因此干灌区干渠节水改造迫在眉睫;其次, 目前我国灌区干渠中的水资源, 既要用于灌溉农田, 还要用于供给人们日常生活用水, 如果浪费情况继续持续下去, 不仅影响农田灌溉效果, 还影响人们日常供水情况;再次, 现阶段我国灌区干渠因为设备比较陈旧, 工作效率普遍比较低, 而且蓄水能力也很弱, 如果能够有效的进行节水改造, 相应的设备进行更新, 这样不仅灌区干渠效率得以提高, 农田产量得到提升, 这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的作用;第四, 灌区节水改造之后, 水资源会得到更加充足的利用, 在此基础上, 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使得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的缓解, 而且改造之后, 地上水资源利用更加充分, 对地下水资源的应用就会相应的减少, 因此也间接保护了地下水资源;第五, 灌区节水改造, 定要更新灌溉设备, 应用先进技术, 这对实现干渠管理现代化起到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 还能够健全灌区体制, 使得干渠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综合上述阐释, 我国灌区干渠节水改造符合现实发展要求, 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且如果灌区干渠节水改造成功, 其他水利设施也会因此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价值。

2灌区干渠节水改造技术

2.1新型防渗材料

复合土工膜与厚浆防水涂料是现阶段应用最为普遍的新型防渗材料。复合土工膜主要功能就是防渗, 而主要应用在灌区干渠防渗中。此种防渗材料运输量不高, 成本低, 因此应用于山区渠道或施工位置比较狭小的位置, 由于其施工便利, 成本也比较低, 所以深得防渗工程施工人员的青睐。厚浆防水涂料最开始应用在引水渠道防渗以及高水位防渗中, 现如今被大规模应用在新型防渗材料中。厚浆防水涂料具有非常强的粘结力, 而且无论是抗渗性, 还是低温柔性否非常强, 热稳定性也优于大多数防渗材料。除此之外, 延伸性以及抗老化性都非常强。如果灌区干渠对防渗性要求非常高, 施工人员会将这两种材料结合起来使用, 会构成非常好的防渗体。施工人员完全可以按照需求, 选择任一厚度。如果厚浆防水涂料与细砂结合起来应用, 通常是充当伸缩缝填充材料, 不仅成本非常低, 同时施工也非常便利, 即便是在温度比较低的天气中施工, 也不会影响防水材料。

2.2施工新工艺

目前应用于灌区干渠节水改造的新工艺有两种, 一种是U形渠滑膜施工防渗, 另一种是喷射混凝土护坡。现阶段, 我国灌区农田应用的基本上都是小型渠道防渗体系, 石料与混凝土是其主要材料, 不仅质量差, 标准也非常低, 使用寿命也不长, 但是应用U形渠滑膜施工防渗方法后, 施工工艺得以明显改善, 灌区干渠水资源能够得到最明显的改善。至于喷射混凝土技术, 最初是用在煤矿与隧道支护中, 近些年来应用在灌区干渠中。由于喷射混凝土具有非常高的密度, 而且粘结力也非常强, 这样原有渠道脱落后, 能够应用此种方法进行加固, 提高防渗能力。

3灌区干渠节水改造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3.1质量管理

3.1.1项目负责人的质量检查

对于灌区干渠节水改造施工, 要由承建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进行监督, 工程部针对施工地点的情况,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设计、施工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协调分工。技术部门主要负责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 技术部门的主管对于工程质量进行审核。施工人员要与设计人员积极沟通, 理解设计者要表达的意思。

3.1.2施工单位质量保证

施工企业作为主要的施工单位, 严格遵守灌区干渠节水改造工程施工规章制度, 按合同规定与设计工程人员的要求进行施工, 可以推行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 建立完善工程质量控制网络。实现分工明确, 责任分明, 利用专业的设备, 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使工程施工在控制范围之内。对员工进行培训。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实施测量放样, 可以确保放样的准确性。

3.2工程管理

3.2.1工程设计质量

工程设计方案要满足灌区干渠总体布置要求以及对原有灌区干渠进行渠道防渗水、节水改造。要保证在不改变灌区过水面的基础上, 提高输水能力。为了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 工程设计人员要到实地勘察和测量, 为实施工程做好准备, 设计单位要严格遵守设计工作流程, 例如图纸的绘制、审核、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更新、 修改, 优化设计方案。

3.2.2原材料供应质量

灌区干渠节水改造工程需要的材料, 例如水泥、沙子、条石等, 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采购, 而且所有的施工材料都必须符合标准, 要经过检测合格才可以使用, 以此保证施工质量。

3.2.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第一, 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来实行。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来施工, 达到合同所要求的标准。在双方存在问题时要及时处理, 施工单位严格履行合同并强化合同管理, 业主委托施工单位完成任务, 对项目进行控制。一般合同确定工程目标:工期、质量、价格等, 合同管理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任何问题都要按合同来解决。

第二, 认真记录现场施工情况, 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通过掌握和控制工程质量, 能够及时了解工程进展, 承包商要坚持“三检”原则, 做到每道工序完成以后, 检查合格, 经现场业主技术人员以及质量人员验收合格后才可转入下道工序。对重要的工序经行全面的跟踪、监测。

4结论

由于灌区干渠在目前的使用中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对于灌区干渠节水改造施工进行改进和提高, 对于毁损较为厉害的灌区总干渠, 如果可以维修就进行维修, 不能维修就放弃或者修建新的灌区干渠, 这样可以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摘要:灌区输水工程由很多部分构成, 灌区干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如果灌区干渠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的情况, 对灌区实现持久灌溉将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灌区干渠浪费水现象严重, 如果加以改造将会有所改善。而要想改造成功, 就必须对改造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本文主要通过对灌区干渠节水改造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介绍, 探讨了灌区干渠节水改造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 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灌区灌区,节水改造,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朱勇.叶尔羌河灌区规划方案存在的弊端及改进措施[J].浙江大学学报, 2010, 12 (07) :21-23.

[2]常福海.分析灌区水工建筑物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J].四川建材, 2011, 20 (10) :17-19.

[3]武进文.探究灌区水工建筑物质量管理模式的升级改造[J].水利研究, 2011, 10 (3) :24-26.

灌区渠道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 篇3

【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农田水利工程投入,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支出。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田间渠系的改造尤为关键。因此,在进行农田灌溉工程的建设时,我们要控制好工程中的每个环节。从工程设计到施工质量,我们都要严格把关,建立健全的制度和体系,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建设,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灌溉;设计;质量;控制

1、引言

我国农田面积也很大,由于南方和北方的气候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但是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大部分的农田都使用渠道进行农田灌溉,所以渠道是农田灌溉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同时渠道也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渠道工程的设计和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对农田的输水和灌溉,合理的农田灌溉渠道设计能大幅度提升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最终的收益。所以,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对于农田灌溉非常重要。

2、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进行农田灌溉渠道的建设前,应该对农田灌溉渠道做出合理的设计,这是保证农田灌溉渠道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根据农田周围的气候和环境,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出合理的渠道建设方案,并且对灌溉渠道进行科学的规划。要在施工前把准备工作都做好,尽量保证渠道的施工建设又快又好的进行,下面是在渠道设计时的常用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2.1小型农田灌溉渠道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前,根据已经规划好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的设计图,并且在保证灌溉渠道灌排功能高效的基础上,将灌溉渠道工程的对农田的占用面积缩小到最小。对于灌溉渠道的路线也要合理的裁弯,尽量保证灌溉渠道路线的平顺。这些是进行小型农田灌溉渠道设计时的基本原则。

2.2对渠道断面的设计。进行灌溉渠道设计之前,要对农田灌溉区域的状况进行实地考查,把农田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农田的灌溉面积等问题结合起来再进行设计。根据灌水渠道的流量值等因素确定灌溉渠道的尺寸和类型,设计出合理的渠道断面。

2.3进行农田灌溉渠道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时,应该把现有的灌溉设施考虑进来。可以利用农田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在保证灌溉渠道的质量安全和对农田的灌溉效率的基础上,将农田周边原有的沟、渠等灌溉设施纳入灌溉渠道的设计范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还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灌溉渠道的建设成本。另外在田间灌溉渠道的设计时,要注意到渠道水位线深度的设计,一般水位线的水深不能小于10cm。

2.4设计时要注意细节,消除安全隐患。在农田灌溉渠道的施工过程中,新渠和老渠的连接往往会被人们忽略,结果导致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这灌溉渠道设计的时候,要把这些细节考虑进去,设计出相应的方案解决问题,增加灌溉渠道建设的牢固性和安全性。要从细节入手,保证整个灌溉水渠工程的安全。

3、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设计时的主要内容

3.1流量设计。流量设计是对灌溉渠道的水流量的计算,等于未记的渠道输水的损失,田间灌水损失的流量等各方面流量损失之和,也就等于灌溉渠道设计的灌水率,流量设计的准确度对于整个灌溉渠道设计有这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也要根据这些因素进行调整。例如,农田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将灌溉面积扩大,这时的灌溉渠道就要具备允许大流量水安全通过的能力,所以在进行灌溉渠道的设计时要适当的考虑加大流量。这就需要根据开始设计时灌溉水渠的流量,结合农田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适当的增大灌溉渠道的流量,在保证灌溉渠道流量的同时,也维持了灌溉渠道的稳定性。

3.2断面设计。灌溉渠道的断面设计一般包括渠道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的设计两部分。在进行两种断面的设计时,要以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为基础。进行灌溉渠道的横断面设计时,要遵循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与灌溉渠道中能够过水的断面面积成正比的原则,并且将渠道的水力半径和灌溉渠道的纵坡高度考虑进去。因此,在进行灌溉渠道的横断面设计时,应该结合灌溉渠道的纵坡高度进行水力计算,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灌溉渠道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并且还可以缩短灌溉渠道建设的工期,减少渠道的工程量,节约工程的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如何确保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农田渠道灌溉工程的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决定农田渠道灌溉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农田渠道灌溉效率的发挥。因此,加强农田灌溉渠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农田灌溉渠道施工质量的控制也可以使灌溉渠道的设计发挥应有的效力,也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4.1施工前质量控制工作。在农田灌溉渠道的施工前应该加强对人员和施工材料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工作能不能落实,主要取决于工程建设中相关的建设、设计、监理等部门能否履行其相应的职责。因此在灌溉渠道的施工前,工程建设的所有有关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完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对施工前的各方面质量问题进行监督;将所有人员的工作分配到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建立相互制约与监督的管理体制;明确施工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规范。施工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对施工场地的选择,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场地是顺利安全进行施工的基础。

4.2施工时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施工时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重中之重,是整个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在施工时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因为技术人员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前已经将施工方法、施工中会发生的情况、施工材料的选取、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考虑到并写入了施工方案。

4.3加强施工时管理。农田灌溉渠道施工具有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在进行施工时管理的难度比较大,针对这些特点应该采取分散施工,统一管理的方法。建立起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切实的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在一道工序完成后,施工部门必须对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将这道工序的质量报告交给验收方验收,完成后才可继续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于不合格的工序要进行重新返工,在这道工序合格之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4做好施工日志。在施工时相关的质检人员要认真的将施工日志做好,对施工时发生的问题、每道工序的质量、工程的进度、现场检查的情况等问题详细记录,这样有利于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方便随时掌握施工中质量的情况,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充足的资料。

5、结语

农田的灌溉工作与我国农业的生产息息相关,农田灌溉渠道工程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农田生产效益的高低,这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必须要保证农田灌溉渠道的质量,不断的优化农田灌溉渠道的设计方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红周.刍议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农业与技术,2013.11.

三峡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4

摘要 三峡工程建设以“一流的工程质量”为奋斗目标,逐步建立健全了三峡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了全过程、全方位、分层次的质量管理,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质量认证体系 质量控制三峡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盛世伟业,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目标,是历史赋予的责任。业主和参建各方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学习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意识,摆正了质量、进度和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把质量管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通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狠抓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依靠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质量保证体系

三峡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推行以“质量”为前提,以“三控制”(质量、进度、投资)为目标,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模式。围绕这一管理模式及一流质量的要求,业中和参建各方组建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

1.1 质量管理机构

1.1.1 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

为加强对三峡工程质量的监督,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于1999年6月成立了以钱正英为组长、张光斗为副组长的“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简称‘专家组’),每年两次到三峡工地开展质量检查工作,对三峡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工程质量作出评价。国务院派出专家组,是对项目法人责任制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1.2 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

为统一、协调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由业主单位(三峡总公司)组织参建各方(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成立了“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简称‘质管会’),负责三峡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检查、监督、协调、指导参建各方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下设办公室,挂靠业主单位,负责日常工作。

1.1.3 参建各方内部管理机构

业主单位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工程建设部是三峡工程建设管理的现场代表,负责设计、施工、监理及业主各部门在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下作。工程建设部下设的各工程项门部代表业主履行本项目合同甲方的职责。业主单位在现场组建了试验中心、金结中心、测量中心、安全监测中心和水文、水情气象中心,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监督。

各主要施工承包单位实行指挥长(总经理)负责制,设立了不同层次的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质检人员,专门负责质量管理与质量检查签证工作。通过签订质量责任书,明确了各级质量目标和责任。各施工承包单位均建立了试验室,承担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等方面的试验检测工作,为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各监理单位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设立了工程项目部、质量安全部、合同管理部、工程信息部等,与业主单位下属的工程建设部机构一一对应,以实现统一、规范化对口管理。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建立了试验室、成立了测量队,以满足质量监控的需要。

长江委设计是三峡工程的设计总成单位,对所承担的工程设计质量总负责,对勘测、规划、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招标设计直至施工详图设计的全部设计质量负有直接责任,长江委三峡工程局是长江委设计院派出的现场设计代表机构。

1.2 质量管理文件

为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严格管理,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了《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参建各方的主要职责和权限,对原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供应、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等作了具体规定。为做好三峡工程的验收工作,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了《三峡合同项目工程验收暂行规定》,并正在积极组织制定三峡工程蓄水、发电的阶段性验收以及枢纽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

施工承包单位参照《三峡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适合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办法,如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检查验收办法、质量奖惩办法等。监理单位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对质量检查验收的工作程序、验收办法及具体实施细则进行了逐步完善、补充,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监理工作实施细则。监理细则对监理质量监督控制的内容、程序、标准等作了具体规定。长江委设计院编制实施了《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质量体系程序作业文件》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文件,对专业会签程序、会签责任、会签内容等做了详细规定;

1.3 质量检测标准

三峡工程的质量标准是在现有国家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合同为依据编制而成的,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凝土生产浇筑、岩石基础开挖及处理、灌浆、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制造安装等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40多个质量检测标准,其它一些标准也将随着工程的进展而陆续制定。三峡工程质量标准源于国家标准,部分规定又高于国家标准,是对一流工程质量目标的具体量化和重要体现,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工程质量控制

2.1 工程规划及设计质量控制

三峡工程勘测设计资料经历多次专家评审确认为翔实町靠,可行性报告于1992年4月3日由国务院提请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初步设计报告于1993年7月26日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单项技术设计共分8项,其中7项设计已经完成并经业主审查通过。

为保证工程设计质量,设计单位派出现场设计代表,作好技术交底和技术服务工作,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变更或优化设计方案。当发生与国家审定的初步设计有重大变更时,由业主组织设计单位编制相应的文件报国务院三建委审查批准,重要设计变更由业主组织各方审查批准,一般设计变更由监理单位审查后报业主项目部批准。采取设计优化方案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型结构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工程技术论证,并进行必要的生产性试验。

2.2 设备采购质量控制

三峡工程的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其性能和技术指标由设计单位研究提出,经组织国内专家反复审议后确定,所有的设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由总公司组织采购;国内尚不能制造的设备,如水轮发电机组等,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采用国际公开招标方式采购。设备制造过程中,总公司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实行驻厂监造。对于首批水轮发电机组,委托法国BV/EDF公司承担驻厂监造任务。

由6台塔带机(顶带机)及其供料线、4台胎带机、1台大塔机、8台高架门机、2台缆机、2台履带吊和7座拌和楼等30套设备构成的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混凝土浇筑和金结机电安装系统,是三峡工程施工的生命线,担负着高强度的施工任务,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2.3 原材料供应质量控制

三峡工程建设所需原材料的土要技术指标,均由设计单位提出,经专家审定后确定。由于大坝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水泥和粉煤灰的技术指标,均严于国内外同类工程。水泥控制指标中。除强度、水化热等常规指标外,特别重视碱和氧化镁的含量。碱含量控制标准为:熟料≤0.5%,伞料≤6.5%,(国家标准为熟料≤0.8%),氧化镁含量控制指标为3.5%~5.0%(国家标准为≤5.0%);采用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0.95,这在国内外水电工程中也是首例。

对于原材料采购供应,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开招标方式。优选供应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源渠道,并将质量控制体系、检测体系延伸到定点供货厂商的产品生产、运输、仓储、调拨、供应的全过程。水泥、粉煤灰、钢材等必须有厂家的检验报告,其中水泥由业主委托国家建材中心和长江科学院驻厂检测,承包商、监理单位和业主试验中心按批次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检,不合格的不得用于三峡工程。

2.4 施工质量控制

2.4.1 开展技术研究及技术咨询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有力手段。三峡工程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除设计单位进行科学试验外,有的还委托国内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施工和设备制造单位进行大量的补充科学研究,在大量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最后经专家组审议确定。

其中,第二阶段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过近10个单位历时3年的试验研究,优选出了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三峡工程第二阶段混凝土配合比。通过掺Ⅰ级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掺引气剂和高效减水剂、减小水胶比等技术措施,降低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和干缩,提高了抗裂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并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经济性。经与国内外161个大坝混凝土配合比相比,按优选出的配合比生产的大坝混凝土可达国内外先进水平。可取得约3亿元的经济效益。

2.4.2 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三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实行“以单元工程为基础、工序控制为手段”的程序化管理模式。

(1)完善优化设计,加强技术交底 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单位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或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变更或优化设计方案。如永久船闸输水系统阀门井支座部位钢筋较密集的问题,经仔细研究,采取了改变混凝土级配、钢筋并排布置的方案,并提出了阀门井钢筋支座随混凝土上升逐层绑扎的技术建议,从而方便了混凝土施工,又保证了结构技术要求,有利于确保施工质量。同时,通过技术交底和交流,加强和施工、监理及项目部人员的沟通,使设计意图得到正确理解和执行。

(2)严格工艺作风,努力消灭“顽症” 施工单位认真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做好仓面的施工设计和资源组织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精心施工,严格执行模板加工及验收标准,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的错台、挂帘现象,加强对止水片、止浆片及预埋管道的检查和维护,加强混凝土振捣,认真做好混凝土的温控养护。认真按“三检制”(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指挥部或经理部终检)进行单元工程的自检。

(3)加强监理旁站,严格质量把关 随着工程进展需要,监理单位增加了一批素质较高、年龄和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专业监理人员,补充完善了监理工作实施细则:①严格控制材料、设备的进场检验,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三峡工地。②在施工过程中,按规定采取旁站监理、巡视检查和平行检验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即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作好现场记录,对施工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严格实行旁站监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处理,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工序不签字,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③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工作,努力提高单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4)项目部现场值班,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业主项目部人员实行现场值班制,理顺现场生产关系,协调不同标段出现的相互干扰和矛盾,依靠并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加强对监理工作的监督,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业主试验小心、金结检测中心、测量中心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抽检复测,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三峡工程质量标准。

2.4.3 对质量问题严格处理,不留隐患

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遵循“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补救施工,做到不留隐患。

此外,还通过召开质量问题现场教育会、举行质量问题警示展等多种形式,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如1999年8月17日左导墙左1~11单元拆摸后,上游面出现约2.0m长、0.2m高范围的蜂窝麻面,这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缺陷 质管会对此非常重视,及时召集全体委员召开了现场会,剖析了质量体系运作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要求参建各方认真吸取教训,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参建各方作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并落实了整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三峡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成效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高质量地实现了大江截流。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三峡工程第一阶段工程验收领导小组对三峡工程建设第一阶段(1993~1997年)作出了“工程质量总体良好、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建设进度满足设计进度要求,并略有提前,工程静态、动态投资均控制在国家批准初设概算及预算投资范围”的评价。

1998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建设,二期深水高围堰经受了1998、1999年汛期高水位的严峻考验,确保了基坑安全度汛,总渗漏量为86L/s,远小于设计要求(600L/s),质量优良;1999年全体三峡建设者克服了重重困难,超额完成了年计划浇筑448万m3混凝土的目标,并创下了混凝土年浇筑458.5万m3、月浇筑55.35万m3的世界新记录;河床部位大坝和电站厂房顺利完成了大面积基础开挖,并及时转移到大规模、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永久船闸完成了艰难的直立坡和竖井开挖,进行了大规模岩体锚固支护,战胜了施工过程中局部岩体失稳的风险,高陡岩体边坡趋于稳定,解决了三峡工程的―个重大技术难题。夏季混凝土温控和冬季混凝土保温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通过采取生产预冷混凝土、仓面保温、通水冷却等各种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高温季节浇筑强约束区混凝土的困难,使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基本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截止2000年6月,三峡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96474个,全部合格,优良单元76366个,优良率79.2%,工程质量总体满足设计要求。结语

三峡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已经建立并趋于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基本健全,质量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已建工程质量良好,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三峡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非常关键时期,2000年计划浇筑混凝土540万m3,金属结构和机电埋件安装总量高达3.8万t,不同工种与作业工序之间的干扰和制约较大,质量控制任务比较艰巨。为此,参建各方要“以人为本”,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狠抓制度和措施落实,强化质量管理,并管好用好施工设备,不断依靠科技进步,向“一流工程、一流的工程质量”目标迈进。

[作者简介]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篇5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三大目标控制的`重点,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经验,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施工项目组织设计、施工管理、工程整理、竣工验收等方面论述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作 者:卓玲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渝中区,400015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14)分类号:X5关键词:园林绿化 工程质量 管理控制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论文 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检测;重要性

只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将质量检测工作做好,在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效率的同时实现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的最优化,最终确保整个公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1.重要性分析

在公路工程中参与质量检测的主要有施工、监理和业主三个方面。而施工企业又是质量检测的主体,对于确保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1评定工艺材料质量

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加强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能及时地掌握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材料的质量情况,并对其进行科学评判。同时也能对新工艺技术材料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将其与工程质量标准对比。但是必须确保检测方式的科学合理性,这就需要结合公路工程中的施工工艺与材料,从而更好地对其性能进行判定。

1.2完善施工工艺

当公路施工企业在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后,需要进行抽检,从而找出工程质量缺陷,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并对出现的工程质量事故进行鉴定。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集多学科、检测基础理论以及测试操作技能为一体,给工程的决策养护管理和工程的评定验收以及工程质量的控制奠定了基础,对于促进施工工艺的完善和改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工艺材料质量的评定和施工工艺的完善,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工程质量和增加企业的效益。而质量检测又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通过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整个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1]。

2.强化质量检测夯实工程质量成效的对策分析

2.1完善法规,落实责任

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确保整个质量检测工作得到顺利实施,首先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情况和问题。所以,国家必须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在整个检测工作中,必须做到各司其职,明确和约束各方的职责和地位,尤其是自检的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测[2]。

2.2强化培训,夯实质量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所以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质量检测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时,必须要求所提供检测结果的专业性和确切性,这样才能在施工企业自检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工程质量问题的优化。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必须在整个检测工作中注重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坚持一定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加强检测工作的开展,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的细致和认真。在整个检测工作中要严格把关,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的改进和完善,提高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成效。

2.3强化试验,科学规范

为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所有的检测工作必须以试验为前提。例如在对公路路基填土路面基层材料试验检测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确保填土质量,首先必须开展路基填土试验。路基填土试验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评价填土的形状。常见的感性方法主要是眼观、触摸,通过分析填土的组成颗粒和液塑限指标与土中有机质的含量,确定填土的类型。其次是对填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判断。具有代表性的试验项目有含水量、密度等。而在夯击试验中,主要是对现场的施工条件进行模拟,确定路基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夯击试验分为轻型夯实和重型夯实,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以更好地促进试验工作顺利的实施。例如在试筒时,需要紧密结合土的颗粒大小来确定,填土粒径在25mm之下采用小试筒,填土粒径大于25mm且小于38mm时采用大试筒。只有掌握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检测的工艺流程进行检测,掌握各项技术指标,才能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提升。

2.4强化处理,优化检测

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难免会检测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检测出的问题,需要及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进行处理,通过提高工程质量达到优化工程管理效益的目的[3]。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强化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切实注重上述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应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规范实施,才能更好地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志强.浅谈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4,(08):106-107.

[2]蔡笑东,胡凯.分析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3,(08):148.

渠道混凝土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篇7

南干渠及南岸交通工程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河工程南区工程中的一个单项工程, 包括南干渠和跨渠4座桥梁以及出湖闸进场道路整治工程, 其中南干渠全长2404.5m, 四座桥梁中有三座生产桥, 桥面宽9m, 一座是穿220国道的梁济公路桥, 桥面宽25m。南干渠为梯形明渠, 底宽14m, 边坡1:2, 纵坡1/15000, 设计流量100m3/s。坡面为机械化现浇衬砌薄板混凝土, 混凝土板厚分10cm和12cm两种, 共设计有四种衬砌型式六个衬砌渠段, 有防渗设计, 防扬压和防冻涨等设计。该项目同时是国家科研项目的试点, 延渠布置了混凝土应变检测、防渗效果检测、边坡变形监测等8种检测设备。

2 渠道衬砌施工管理过程控制

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是在渠道土方开挖、削坡成型后, 安装防扬压排水设施, 铺设反滤垫层或土工布和保温板, 经检验合格后实施的。各工序过程控制质量的好坏, 决定着渠道衬砌最终质量的优劣。根据《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规程》 (NSBD—2006) 和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要求, 分析并确定了渠道施工工序控制要点:

2.1 渠道削坡:

主要控制渠道中心线、底坡脚、渠顶开口位置、边坡平整度和密实度 (挖方段不扰动原状土, 填方段夯实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超挖部分用中粗砂回填并振实, 不允许欠挖。在“三检”合格的基础上, 报监理人组织设计、地质和建设单位联合验收。

2.2 反滤料填筑:

反滤料铺设在削坡后的原状土或压实度0.94的填筑土上。反滤垫层分阳坡、阴坡和渠底三个部位, 阳坡为10cm中粗砂+5cm碎石, 阴坡为10cm中粗砂+15cm碎石, 渠底为10cm中粗砂+10cm碎石。反滤料为非冻胀材料, 不仅本身无冻胀, 而且能排除渗水和防止渠基水分向表层冻结区迁移, 反滤料起到防冻胀和防扬压的两种作用。主要控制点:铺料厚度、振实密度、铺料平整度。铺料采用人工挂线摊铺, 厚度检验采用挖验法, 振实采用自行研制的振实机振实, 振实相对密度不得小于0.7, 振实机附带刮平轨, 控制铺料平整度, 一般为10mm/2m。

土工布和保温板铺设:衬砌型式四为保温板防冻胀设计, 保温板下铺设500g/m2土工布, 以加强渠坡排水。控制要点:土工布铺设要顺水流方向依次铺设, 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 搭接采用现场缝接。土工布应自然松弛与支持面贴实, 不出现皱褶、悬空。保温板铺设与坡面贴实, 用专用保温板钉钉入坡面内, 无空隙, 遇有凹陷处, 用细土料找平;接缝铺设整齐, 两板连接处高差不得大于2mm;板面完整无缺损、洁净、不踩踏和放置重物;大风和雨天不施工。

2.3 模板安装:

模板定位安装涉及衬砌厚度、边坡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必须经三检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开仓。控制点:衬砌渠段坡底、坡顶各坐标点、高程控制, 浇筑振捣不到处及时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并随时检查模板的稳定性和有无漏浆现象, 有时及时加固和封堵, 确保浇筑质量。

闭孔泡沫板安装在衬砌渠段接缝处, 在接缝处钉衬砌板厚75%的泡沫板条以预留聚硫密封胶填缝位置, 浇筑渠段为连续浇筑, 伸缩缝为切缝。

2.4 混凝土浇筑:

渠道衬砌施工, 施工员、实验员、质检员全过程控制和检测。控制点:混凝土入仓坍落度4~6cm为宜, 浇筑温度不大于28℃, 浇筑厚度和振捣工况。

2.5 压光收面:

压光收面工序是保证坡面光洁度和减少裂缝的有效措施。用自行研制的抹压光桁架进行抹光施工, 带圆盘磨2遍, 带叶片抹2遍, 人工压光2遍, 为避免踩踏表面, 人工在桁架上施抹。人工铁抹子压光要掌握好时机, 适时作业, 随时检查平整度和光洁度, 及时修平压光收面。

2.6 养护:

混凝土收面后及时覆盖洒水养护。避免强光直射, 收面后用复合土工膜覆盖, 待初凝后换保湿棉洒水养护, 洒水养护一般在收面后5~10h进行, 设专人负责养护、覆盖, 养护时间28d。

2.7 割缝:

割缝要求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MPa~5 MPa时为宜, 根据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结果, 一般在浇筑后20~48h可开始割缝, 视气温而定, 气温≥20℃时, 应在20h开始切割, 气温低于10℃时, 应在24h后适时切割。

3 渠道衬砌质量控制要点

3.1 分析研究该工程的特点, 把工程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根本大事来抓, 贯彻“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方针, 建立、健全质量分级责任制的管理体系。

项目部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项目总工为副组长, 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质量领导小组, 各部门质量分工明确、职责清晰, 积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项目部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施工技术交底制、施工质量三检制等质量制度。建立健全各级质量检查机构, 质检部是质量管理的专职机构, 严格执行三检制, 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项目经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具体工作人员负直接责任。明确质量责任, 层层落实, 分头把关, 并签定质量责任书。

3.2 渠道衬砌过程质量控制

主要通过测量、量测、原材料、中间产品的检测和工序过程控制等来检查工程质量。

(1) 测量控制:

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准点, 布设渠道平面控制网。控制网的建立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布设和施测, 仪器经省级鉴定部门鉴定, 确保控制网的有效。平面控制采用分段长线定点法测定。主要控制渠坡坡脚线、坡顶拐点线和渠道中心线;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观测, 水准点要满足三等控制要求。

(2) 施工机械及人员配置:

渠道衬砌施工必须配置足够的人员和设备才能满足施工需要, 经过反复试验磨合, 最终确定与衬砌机合适的施工资源配置。每班配置情况如下:

机械设备:9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辆 (混凝土集中拌合供应) 、SM9000型衬砌机1套、抹光桁架1套、电机功率2.2kW平板振捣器2台、切割机3台、水车1台、槽钢模板240m;

每班人员配置:砼班25人 (衬砌机操作1人、衬砌机下配合上料和底角布料4人、平板振动器2人, 搅拌车卸料1人、机械抹光4人、人工压光13人) 、电工1人、模板7人、割缝6人、养护3人, 共计42人。

(3)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渠道衬砌混凝土设计为C30W8F200高性能现浇混凝土, 拌合站委托具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了配合比试验, 监理组织召开混凝土配比论证会, 选定配比为: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245:105:713:1116:140:5.25。

(4)

水泥选用平阴山水P.o42.5水泥;碎石为连续级配, 选用子路山场碎石, 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砂采用机制砂, 细度模数2.6 (石粉含量8.4%) , 符合中砂要求, 按39%的砂率, 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

(5) 混凝土各项指标控制:

混凝土坍落度和入仓温度要严格控制。加强与拌合站的联系, 混凝土入仓温度大于10℃左右, 入仓坍落度控制在4~6cm的范围。

(6) 渠道坡面施工:

SM9000型衬砌机是山东水业发展研究院研制的轨道式竖向振动滑模衬砌机, 该机为坡面垂直滑动, 浇筑单幅宽为4.0m, 布料仓内有布料螺旋和8支50型专用振动棒, 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衬砌机设定到正确高度和位置, 空载试运行正常, 混凝土运输车开始卸料。衬砌机宜匀速连续工作, 滑行速度控制在3min/m, 进入弯道施工时, 应保证衬砌机始终与渠道上口线保持垂直工作状态。

(7) 渠底混凝土施工:

渠底混凝土采用分仓浇筑, 双辊振动梁振压, 人工抹平。安排专人负责指挥布料, 平整度用平尺找平。

(8) 封顶板浇筑:

采用定型钢模板用步步紧加固, 外模用槽钢模板, 开仓前, 仓内杂物清理干净, 振捣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4 结语

机械化渠道衬砌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创举, 渠道衬砌施工是繁杂的施工组织管理, 质量控制涉及各衬砌层面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中要加大施工组织管理和参与者自身的管理能力投入, 加强质量控制和参与者的质量责任意识, 工程施工以来未发现边坡下滑和衬砌结构变形。可见加强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 是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质量保证的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

摘要: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河工程南区南干渠是从东平湖至黄河以北输水干渠的一段输水工程, 是南水北调东线的关键控制性项目。南干渠上游接东平湖玉斑堤出湖闸, 下游在子路堤连接埋管进口检修闸。南干渠为新开挖梯形明渠, 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带。工程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 赋存于砂壤土和裂隙粘土层中, 地下水埋深较浅, 一般为1~5m左右。开挖土层呈软塑~可塑状, 裂隙发育, 力学强度不均一, 具有失水干裂, 遇水软化的典型特征, 工程地质条件差, 影响边坡稳定。渠道衬砌为机械化现浇衬砌薄板混凝土, 面积大方量少, 极易产生裂缝。现就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管理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渠道衬砌,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NSBD5-2006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施工技术规程[S].

[2]NSBD8-2007渠道混凝土衬砌机械化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S].

探析丘陵地区水库灌区渠道管理 篇8

关键词:丘陵地区;灌区;管理

1 丘陵地区水库灌区渠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主体缺位 水库灌区渠道以前一直都是集体所有,集体管理。自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就没有明确其具体的管理主体,形成了“政府想管不好管,农民自己想管管不了”的局面。

1.2 对末级渠道的维护几乎没有投入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加大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和干支渠的投入和维护,但忽略了末级渠道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社集体经济已名存实亡,也无力拿出资金来维护。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农民,由于种的是自己的“责任田”,自己出钱出力维护好了末级渠道,其沿线的农民都要受益,觉得不划算,不愿出工出钱,对维护末级渠道没有积极性,更不用说新建末级渠道了。

1.3 农田灌溉的经济效益不高 水库灌区渠道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設计和建设标准低,工程建设先天不足,再加上后期管护不到位,渗水、漏水现象严重,农民灌溉用水量增加,提高了灌溉成本,使得灌溉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农民更没有管护的积极性,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2 丘陵地区水库灌区渠道管理的对策

我国丘陵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旱灾仍然是威胁我国粮食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而水库灌区渠道的严重损毁和报废使其成为解决农业灌溉的瓶颈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丘陵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2.1 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由水务部门统筹,镇街协助,村社参与,组成全县的末级渠道管护领导机构,负责对全县水库灌区渠道的管护进行统筹、协调、监督。县级政府将全县水库灌区渠道的管护纳入水务部门的考核中去,并将各镇街的末级管护渠道纳入镇街的考核中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确定各渠道的管护主体为受益农户。管护责任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分级管护,渠道原先的各村委会主任为第一管护责任人,村社小组组长或指定管护人为具体责任人。明确管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按规定兑付管护报酬。受益农户对工程管护进行监督,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渠道划定保护范围,严禁在保护范围内取土、挖坑、堆放杂物等。积极引导受益农户组成农民用水协会,明确用水协会的职责、组建程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为农民灌溉服务,并以此引导农民筹劳筹资,主动参与渠道的管护。

2.2 加大投入,加快末级渠道的建设和修缮 针对末级渠道大多已荒废这一现实,首先应加大投入,尽快修缮和新建末级渠道,其资金投入不大,却能让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国家在加大水库的建设维护及配套工程投入的同时,也应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投入到末级渠道的建设和修缮中去。整合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整合、项目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把分散在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按规划集中投放,用于末级渠系建设和修缮,发挥资金的富聚放大效应。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受益农民的积极性。

2.3 加强技术支持,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县级水务部门协助受益村社做好水库灌区渠道的管护规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水库灌区渠道的具体管护人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管护能力。

2.4 事前做好渠道的新建、修缮规划并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发展规划、土地规划等相结合,全面统筹,有重点、分阶段的实施渠道的新建修缮工作 从目前各地的形势来看,渠道新建修缮的任务还很重,而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渠道的新建修缮必定是要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的,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应优先选择具有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和土地优势的地方新建和修缮渠道,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渠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受益农民才能自愿地担负起管护渠道的任务。

2.5 做好渠道的防滑 如果渠坡过陡,易产生滑坡。另外,傍山渠道一般为半挖半填,如果新老土结合不好,也易造成漏水、滑坡等现象。因此,选择渠线时应避免或陡易产生滑坡的地段,当渠道通过不良岩层和土层时,应放缓边坡和边修平台。在施工中,应自上而下按梯形断面开挖;设置排水系统,防止雨水下渗;修建挡土墙,增强渠道抗滑力;防止坡脚受冲淘,以免产生滑坡。

渠道工程管理养护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渠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我们要积极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建,修重于抢”的方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技术要求,抓好经常性的检查和养护工作,防止工程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管护好渠道工程,确保渠系安全运行,可节约大量的工程维修经费,并能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路永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渠道工程设计[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上一篇:房地产营销推广方案下一篇:天津市市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