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的渠道

2024-09-27

灌区的渠道(共5篇)

灌区的渠道 篇1

鲤鱼湾灌区位于玉林市兴业县南端, 属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雨热同期。灌区内以低矮丘陵台地为主, 灌区地形自西向东倾斜, 南北两端均为低山丘陵, 中间为盆地 (即为灌区主要农田分布区) 。灌区灌溉范围主要是兴业县太平山镇的农田, 原设计灌溉面积为1.2万亩, 历史最大灌溉面积为1.806万亩, 近年实灌面积约1.11万亩。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 早作物和经济作为为辅, 早作物主要有玉米、红薯、花生、甘蔗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龙眼、荔枝、西瓜、茶叶等, 冬种作物主要有冬菜、冬署等.在灌溉渠道建设中, 渠道的质量不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渠道的使用效率降低, 达不到预期所要求的水准。为了提高在灌区输水效率, 我们要以渠道的质量为中心, 不断改进修建的方法和原料, 打破传统的修建技术, 防止渠道的坍塌和水流渗透问题的出现, 对渠道进行定期加固, 避免险情的发生, 从而提高鲤鱼湾灌区的灌溉效率, 使鲤鱼湾的农业发展更加顺利。

1 分析灌区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修造技术不符合如今渠道建设的要求

过去在渠道的防渗透技术上大多采用混凝土分块浇筑技术, 在铺设两块分块之间留有缝隙, 这个缝隙可以由其他特殊的软材料填充, 来防止水的渗透。在渠道内侧的坡道上设置的排水孔, 以降低水对衬砌块产生的浮力。经过长时间的总结,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修建方法存在一些缺点: (1) 修建伸缩缝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位于两个分块中间的软材料成本较高, 且施工的工期长, 不易于快速完工, 如果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还会导致渠道的二次渗透。 (2) 在修建的水渠当中, 当部分区域的水位高于地下水时会导致渠道内的水会通过修建的排水孔渗出, 同样也会威胁灌区的灌溉安全。

1.2 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

近年来, 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着破坏, 植被被砍伐, 绿地被破坏, 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 原有的耕地面积减少, 人们为了扩大耕地面积, 在河滩上开发田地, 使得河道的宽度降低, 河道容易变得淤塞, 此外, 植被的破坏也影响了植被对土壤的固定作用, 使水土流失的现象加剧, 泥沙随着河流进入河道的下游, 进而进入灌溉的渠道, 灌区的渠道就承担了更大的泄洪压力。灌区的渠道适合沿着河谷和漫滩以及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建设, 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对渠道进行影响, 同时也会有效防止水的渗透和溢出的问题发生。

2 灌区渠道整治方法的具体措施

2.1 渠道无缝防渗施工技术

针对传统的防渗技术进行仔细的探究后, 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 我们决定采用混凝土这种材料来应用于防渗透技术中, 之所以采用这种材料, 是因为它有很多的优势之处:首先, 相对于其他进行防渗透的材料, 它的防渗透效果更好, 更加的牢固, 且成本较低, 方便使用, 施工难度较小, 如果能够定期的进行修复, 会大大的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其次, 混凝土的糙率小, 一定时间内输水量会更大, 混凝土的自身耐冲流速就很高, 这就极大地加大了其坡降, 使渠道的横截面缩小, 修建的整体体积的缩小就会减少材料的投入量, 进而降低其造价。所以, 在现实的渠道修造过程中要大力推广这种技术的应用, 使其优势能够充分发挥, 由于混凝土具有防渗的作用和极强的温度适应性, 在进行渠道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配合着伸缩缝技术的应用, 对分缝的宽度进行合理的设定, 避免施工时造价过高。

2.2 应用无伸缩缝技术

在应用这项技术时, 我们不能简单的进行使用, 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仔细探究, 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第一, 在设定分块的距离上要有一个合理的标准,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进行输水的过程中, 有时水流的压力不均会对渠道本身造成较大的损伤, 在不同的地域气候状况不一, 因而温度的变化幅度较大, 这就需要更加精确的设定分块间距, 否则一旦考虑不严谨, 就可能造成很大程度的不便。第二, 要注意在混泥土的使用方法,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 要对其进行分割成块, 在衔接处使用土工膜, 两边各搭接等量距离, 并对底面的无用材料进行彻底清除, 使其很好的使用。除此之外, 使用混凝土也要充分考虑一些其他的外界因素, 如:施工地区的气候、施工的地形等, 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合理设计, 可以使混凝土的性能得以发挥到最佳程度, 同时也要在混凝土和砂石进行搅拌前, 对砂石中的水分进行精准检测, 避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发挥。

2.3 渠道内坡衬砌的防渗技术的应用

我们通过对防渗减压装置原理的分析和整体把握上, 得出结论:防渗减压装置的主体是聚氯乙烯的使用, 在配合单向排水的阀门, 管子用其他物质封闭。这样的做法在现实的使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水的渗透并且能够让渠道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开关的按钮变得敏感, 成本较低, 使用的时限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具有使用的范围广, 修复和管理便捷等优点。此外, 在考虑防渗的问题时, 可以适当安装减压装置, 并留出合理的洞孔, 由于减压器比混凝土的厚度要略大, 可以将其下部埋在砂石中, 上部分就可以略低于混凝土的表面, 把有刻度的一端立起来, 固定在混凝土中, 在减压器的上端用沙泥封盖, 这样做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风化和水流的冲击以及人为的损坏。

2.4 土工膜的应用

土工膜技术的使用过程中, 总结出的使用方法有很多, 例如铺设、接缝等, 然而为了充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可以结合安全系数的要求, 在灌溉区域采用复合土工膜技术, 对灌区的水流量及水流的深度进行进准测量以符合土工膜的使用标准, 其中, 上部的土工膜应该设计成土工布, 增加表面的摩擦力, 进而达到防滑的目的, 有利于混凝土的使用和具体施工的展开, 对于土工膜的下面部分, 可以选择聚氯乙烯作为防渗材料, 并严格控制使用过程中的各道工序, 例如在裁剪的过程中, 要注意横向与纵向的比例, 根据灌渠的横截面, 计算出精准的数据, 最终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材料的链接问题中, 也都有相应的标准, 连接的方式有很多, 大多为粘接、焊接等各种方式。此外铺设的技术也有严格的标准, 在铺设时, 要格外注意土工膜大小和尺寸, 只有在各方面都考虑周全才会让渠道的建设更加稳固, 发挥更好的效用。

3 结束语

通过鲤鱼湾灌区渠道进行整治可能获得的收益可以大大节省水资源。通过进行有效的防渗措施, 达到对灌区进行彻底整治的目的, 采用混凝土作为原料, 以及复合式防水的方式来减少水的流失, 这样做节水的效果很明显, 也很稳固, 保证了灌区灌溉的稳定性, 从而保证农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并且通过对鲤鱼湾灌区渠道的整治, 也可以保证灌区渠道建设的质量水平, 提高鲤鱼湾的灌区渠道整治方法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观念.浅论灌区渠道整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2年27期.

[2]宋福才.对农田水利建设中灌渠整治优化设计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11期.

探析丘陵地区水库灌区渠道管理 篇2

关键词:丘陵地区;灌区;管理

1 丘陵地区水库灌区渠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主体缺位 水库灌区渠道以前一直都是集体所有,集体管理。自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就没有明确其具体的管理主体,形成了“政府想管不好管,农民自己想管管不了”的局面。

1.2 对末级渠道的维护几乎没有投入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加大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和干支渠的投入和维护,但忽略了末级渠道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社集体经济已名存实亡,也无力拿出资金来维护。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农民,由于种的是自己的“责任田”,自己出钱出力维护好了末级渠道,其沿线的农民都要受益,觉得不划算,不愿出工出钱,对维护末级渠道没有积极性,更不用说新建末级渠道了。

1.3 农田灌溉的经济效益不高 水库灌区渠道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設计和建设标准低,工程建设先天不足,再加上后期管护不到位,渗水、漏水现象严重,农民灌溉用水量增加,提高了灌溉成本,使得灌溉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农民更没有管护的积极性,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2 丘陵地区水库灌区渠道管理的对策

我国丘陵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旱灾仍然是威胁我国粮食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而水库灌区渠道的严重损毁和报废使其成为解决农业灌溉的瓶颈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丘陵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2.1 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由水务部门统筹,镇街协助,村社参与,组成全县的末级渠道管护领导机构,负责对全县水库灌区渠道的管护进行统筹、协调、监督。县级政府将全县水库灌区渠道的管护纳入水务部门的考核中去,并将各镇街的末级管护渠道纳入镇街的考核中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确定各渠道的管护主体为受益农户。管护责任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分级管护,渠道原先的各村委会主任为第一管护责任人,村社小组组长或指定管护人为具体责任人。明确管护人的权利和义务,按规定兑付管护报酬。受益农户对工程管护进行监督,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渠道划定保护范围,严禁在保护范围内取土、挖坑、堆放杂物等。积极引导受益农户组成农民用水协会,明确用水协会的职责、组建程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为农民灌溉服务,并以此引导农民筹劳筹资,主动参与渠道的管护。

2.2 加大投入,加快末级渠道的建设和修缮 针对末级渠道大多已荒废这一现实,首先应加大投入,尽快修缮和新建末级渠道,其资金投入不大,却能让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国家在加大水库的建设维护及配套工程投入的同时,也应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投入到末级渠道的建设和修缮中去。整合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整合、项目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把分散在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按规划集中投放,用于末级渠系建设和修缮,发挥资金的富聚放大效应。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受益农民的积极性。

2.3 加强技术支持,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县级水务部门协助受益村社做好水库灌区渠道的管护规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水库灌区渠道的具体管护人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管护能力。

2.4 事前做好渠道的新建、修缮规划并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发展规划、土地规划等相结合,全面统筹,有重点、分阶段的实施渠道的新建修缮工作 从目前各地的形势来看,渠道新建修缮的任务还很重,而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渠道的新建修缮必定是要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的,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应优先选择具有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和土地优势的地方新建和修缮渠道,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渠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受益农民才能自愿地担负起管护渠道的任务。

2.5 做好渠道的防滑 如果渠坡过陡,易产生滑坡。另外,傍山渠道一般为半挖半填,如果新老土结合不好,也易造成漏水、滑坡等现象。因此,选择渠线时应避免或陡易产生滑坡的地段,当渠道通过不良岩层和土层时,应放缓边坡和边修平台。在施工中,应自上而下按梯形断面开挖;设置排水系统,防止雨水下渗;修建挡土墙,增强渠道抗滑力;防止坡脚受冲淘,以免产生滑坡。

渠道工程管理养护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渠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我们要积极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建,修重于抢”的方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技术要求,抓好经常性的检查和养护工作,防止工程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管护好渠道工程,确保渠系安全运行,可节约大量的工程维修经费,并能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路永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渠道工程设计[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灌区的渠道 篇3

1 灌区渠道及灌溉系统概述

1.1 灌区灌溉系统构成

当我们需要进行老灌区的渠道改建时, 首先必须对于灌区灌溉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以方便我们从整体入手, 确立更加全面而稳妥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 灌区的灌溉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渠首取水建筑用于解决水流的来源;渠系建筑物及田间渠系工程用于解决水流的分流和灌溉;而各级输配水管道则作为灌区工程的骨架, 确保整个灌区渠道和灌溉的有序性和顺畅性。

1.2 灌区灌溉系统当前现状

目前而言, 我国的灌区渠道正在进行逐次的升级和改建, 以确保农业发展和灌溉技术的需要。对于一些老的灌区, 也确实由于使用期限过久而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以我参与过的塔南灌区为例:该灌区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投入使用, 过于久远的使用年限导致各级输配水管道已经老化严重, 出现了大量的渗透性问题;同时, 由于设计时没有办法充分的考虑目前的新技术和农业灌溉规模的大量变化, 渠首取水建筑物的设计标准也偏低, 无法满足平衡用水的需要, 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容易造成不良问题的发生。

1.3 灌区灌溉渠道改造的客观条件及可行性

随着我国的科技进步以及国家对于农业的高重视、大投入, 老灌区的灌溉渠道改建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此外, 在技术力量和实践经验上, 作者所参与的一系列项目, 诸如塔南二干渠施工、胜利水库险险加固及导流渠工程建设、南口农场塔南二干渠北支干渠防渗改造工程等等, 相关的改建过程和改建之后的实际使用效果, 都充分说明了灌区灌溉渠道改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改建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促进和满足农业的发展需要。

2 灌区渠道改建的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的分析

灌区的渠道改建, 必须要结合实践的灌区情况和灌溉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定位和设计。此外, 根据作者个人的一些项目实践经验, 以下几点是灌区的渠道改建中必须要认真衡量的要点问题:

2.1 渠系优化设计

渠系的优化设计是改建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重点。一般来说, 渠系的优化设计主要集中于整体渠系走向的选择以及如何合理平衡上下级渠系的衔接两大方面。

1) 渠系走向的选择。在老灌区中, 受限于建造时的科技条件和施工方式, 渠系多采用半挖半填式处理方式, 并且尽可能的避开人工不易开掘的区域, 极大地增加了渠道整体的长度, 给后续的维护、排查及管理工作也会带来一定的麻烦, 同时还会导致渠系的走向有所偏失。而在改建过程中, 由于采掘技术已经足够的成熟, 足以应付各种区域采掘的需要, 因此主要的工作就在于在原干支渠线的基础上, 以原渠线改造和紧邻原干支渠建设新渠为主, 针对于走向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局部的调整, 以确保在整体渠线稳定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实现对于渠系走向的优化和合理引导。2) 上下级渠系衔接的平衡。同时, 还需要考虑上下级渠系衔接的平衡。不仅要充分考虑满足过流需要的上下水位设计, 还要考虑上下级渠道渠底高程衔接, 以避免渠内水位的囤积, 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散失和利用率下降。

2.2 流量控制

老灌区的渠道改建应该充分考虑当前的发展和实际需求, 尽可能合理而稳妥的增加渠道的过流能力。灌区的渠系设计和灌溉应该首先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主, 而不是为了确保已有的渠道流量和灌溉程度而进行农作物生产的分配。例如作者参加过的农一师塔南灌区, 老灌区的棉花灌水期一般设定在18~20天/次, 长的近30天, 严重影响了棉花的生长和单产产量。因此, 在进行老灌区的渠道改建时, 需要坚持以实际农作物生产需要为首要出发点, 结合实际灌区的生产需求, 充分确保灌溉的连续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 进行相应的过流能力管理及流量控制。

3 渠道防渗透措施

渠道防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渠道渗水的出现不但会造成灌溉的不充分及大量水资源的流失, 还会由于大水漫灌和渠系渗漏而造成灌区大面积次生盐渍化, 严重的影响农业的发展。因此, 在渠道改建中, 必须做好相关的防渗工作, 确保渠道防渗的完善性和质量性。

4 切合农业发展和新技术革新的需要

老灌区之所以需要进行渠道的改建,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农业发展和技术需要, 因此我们在进行改建方案的设计时, 必须结合实践的灌区科技情况和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将新的农业种植生产技术、灌水技术、节水设施等对灌渠的新要求并入改建的方案中, 以切合农业发展和新技术革新的需要。

5 注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新材料的研发和使用, 对于渠系管道而言, 充分的考虑实际地质情况和灌区特点, 使用性能更好的新兴材料和输送技术, 以确保作为灌区工程骨架的各级输配水管道具备更优良的质量性能, 是十分必要的。

6 灌溉管理现代化的推广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 就是加强对于灌溉区整体管理方案的推动。不仅仅是要结合于改建后渠道的实际使用性能, 更要充分的切合当前的农业发展及实际灌区生产的需要, 对于量水、配水、输送周期、输送量等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 确保在切合实际需要的基础上, 将改建后的渠系管道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发挥到最大。

7 结束语

我国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以及实际的农业发展现状决定着我们必须对于老灌区进行合理的升级改建, 而新科技新理念的引入有为老灌区的完美升级提供了足够的支撑。而对于作为实际工作者的我们自身而言, 在有如此多的资源的情况下, 必须明确老灌区改建的重要性, 合理和充分的把握实际改建中的注意要点, 努力将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沈刚.新老线结合的灌区渠道防渗改建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技术监督, 2012.

[2]周维新, 李立新等.我国渠道防渗技术研究与进展.水利水电科技发展, 2004.

[3]李兰茹, 李成.关于明渠灌溉渠道改建及回水利用的思考.科技传播, 2011.

灌区的渠道 篇4

【关键词】渠道防渗;技术措施;改建工程

前言

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灌区渠道供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农业用水的正常灌溉,还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当前我国灌区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在灌区渠道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就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渠道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其中防渗改进技术的应用,不但有效的保障了工程施工的质量,还使得渠道工程的环保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从而满足了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消除我们在农业灌区渠道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灌区渠道防渗技术的选择

1.1渠道防渗实况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农业灌区建设施工进行重视,并且将一些先进的渠道施工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保障农业用水的正常供应。而在那时人们主要是采用直接深挖土渠的办法来对其进行施工处理。虽然这样的渠道结构其施工方法比较简便,但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流失,这就对农业的效益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就要采用相关的防渗改进加固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渠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渠道防渗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会采用混凝土、粘土以及砌石等材料作为其主要的防渗处理,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其防渗效果得到提高。不过,在不同的渠道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其工程施工的要求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防渗处理的过程中,就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其防渗效果得到很好的提升。

1.2渠道防渗断面形式选择

在渠道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存在着许多的渠道分支,其中不同的渠道结构,其自身的大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对其断面结构形式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从而采用相应的施工办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对灌区渠道结构的水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满足现代化渠道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目前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采用的矩形断面结构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施工处理,這样就可以对其水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2.提高渠道防渗的技术措施

2.1施工程序

我们在对其渠道结构进行加固改造的过程中,为了使其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人们通常都会采用新老线结合的办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满足现代化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一般来说我们在对传统渠道进行加固改造的过程中,采用的施工程序主要有:第一,在对其进行加固改造前,施工人员就必须要采用相应的办法,来对土渠中存在的病患和杂质进行去除,再利用砌体材料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施工了,从而使得渠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障。第二,操作人员在对其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办法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得渠道结构的防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2.2混凝土浇筑工艺

由于灌区原有的渠道断面多为梯形,混凝土浇筑方式与渠道断面大 小以及伸缩缝的设置有关。干渠及断面较大的支渠,且坡底设有纵向伸缩缝的,采用三次浇筑成形法,即先浇渠两坡、后浇渠底,或先浇渠底、后浇渠两坡;断面较小的支渠采用两次浇筑成形法,即先浇渠两坡后渠底,或先浇渠底后浇两坡。

2.3施工要点

(1)原渠道砌石表面要冲洗干净,打掉松动、老化的勾缝,以利混凝土与原砌石面牢固结合。(2)混凝土浇筑前,原砌体表面须提前洒水湿润。(3)混凝土要进行水灰比、配合比、塌落度、和易性试验,找出最优配合比和控制指标,按确定的配合比配料,不得更改。(4)现场浇筑混凝土宜采用分块跳仓法施工,同一浇筑块应连续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使用表面式振动器时,功率以1.5-2kW为宜,振板行距宜重叠10cm。振捣边坡时,应上行振动,下行不振动,行进速度控制在1.5-2.0m/min。要求随振、随抹,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平整度。

3.灌区渠道防渗层损毁形成的因素与原因分析

3.1防渗层损毁的因素

(1)物理因素是由于渠堤冻胀原因,造成的混凝土板拱起、滑落、错台及水流冲蚀造成勾缝脱落和混凝土板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混凝土板表面破损、麻面、散架、勾缝脱落,使用寿命缩短。

(2)化学因素是水中化学物质对防渗层的侵蚀。这样渠道的防渗层破损,严重影响了渠道的防渗功能,增加了渠道输水损失,降低了渠道的输水效率及安全性。

3.2渠道防渗层损坏的原因

(1)冻胀破坏:渠道冻胀主要发生在总干渠、深挖方渠段。因土壤含水率高,冻胀现象严重,致使混凝土现浇段有些散架,暴起甚至整块翻落渠中。原因分析:由于基土中含水量多,当气温长时间处于0℃以下时,基土中的水分就会结冰。(2)人为质量因素:很多原灌区老渠道因为受当时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混凝土板质量较差,不能达到设计寿命。勾缝砂浆强度低,施工挤压不实等。目前很多灌区总干渠、干渠衬砌板麻面、散架、勾缝脱落较为严重,有些甚至成段出现,就是因为混凝土板质量不合格所致。

4.渠道损毁的修复

老灌区渠道损毁及存在隐患因上述原因造成的结果概括为:衬砌板勾缝脱落、混凝土板酥松散架、麻面、伸缩缝脱落。

4.1勾缝脱落的修复 勾缝脱落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采取的措施是勤检查、勤修复。每次灌后,组织人力对渠道进行细致检查。对大面积的勾缝脱落进行修复。

4.2混凝土板麻面的修复 为节省资金,对形成麻面但强度尚好的混凝土板,用水把板面冲洗干净,然后用1:1的水泥砂浆进行罩面,罩面厚度不小于2mm,保湿养护不少于14d。

4.3混凝土板酥松散架的修复 这种现象在总干渠上存在不少,只能采取更换混凝土板的办法修复。先清除原混凝土板,若板后基土湿度过大,应进行开挖换土,重新捣实削平,更换同样大小的混凝土板。

4.4伸缩缝的修复 填补伸缩缝老灌区以前采用的是沥青砂浆,现在一般采用焦油塑料胶泥。先把伸缩缝清理干净、晾干,再用塑料胶泥填充密实。

5.结束语

在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灌区渠道工程的建设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有效的保障了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材料和设备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灌区渠道工程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关瑜.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灌区的渠道 篇5

【关键词】U型渠道;衬砌机;田间工程;应用

【Abstract】Wu Jia Irrigation engineering example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U-shaped channel lining machine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better Irrigation District Project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Key words】U-shaped channel;Lining machine;Field engineering;Application

1. 前言

(1)武嘉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建设的大型引黄灌区之一,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灌区始建于1958年,由于大引、大蓄,造成灌区次生盐碱化,1961年停止渠灌, 1975年重新恢复兴建,经多年建设,逐步形成“井渠结合”的灌溉网络和干、支、斗齐全的排水体系。由于灌区灌排设施多年运行,当时修建的田间工程至今已破烂不堪,甚至失去了应有的使用功能,急需对田间工程配套建设。

(2)2007年国家对灌区1万亩农田实施田间配套工程建设,设计渠道为梯形断面,由于渠道边坡太陡,砼衬砌无法用机械振捣,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土方成型后,由人工摊铺砼并拍实压光,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钻芯取样发现,砼下部存在有不密实部分。2011年度国家又对灌区2000亩农田实施高效节水建设,主要工程内容为斗农渠衬砌,为避免上次田间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砼振捣不密实的问题,在此次工程建设中,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决定对斗农渠按U型渠道进行衬砌,工程于2012年3月1日开始施工,5月底完工,工程完成后各方面效果达到了技术要求。

2. U型砼渠道衬砌机的优缺点

2.1解决了砼振捣不密实的问题。由于U型砼渠道衬砌机自身带有振捣功能,可以边上料、边前行、边振捣,使所衬砌砼密实度有了很大提高。施工过程中观察及取芯监测,渠道断面基本不存在砼振捣不密实的问题,保证了砼的强度。

2.2外观质量好。由于用机械一次成型,再加上渠道砼成型后人工的适当修整,所成渠道口宽一致,表面平整光滑,口线顺直,从观感上给人很好的视觉感受。

2.3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机械一次成型与人工摊铺振捣成型相比省去人工摊铺拍实、压光等程序,效率大大提高,随着机械性能的改进,效果将会更明显。

2.4比预制U型砼构件施工方便。预制U型构件模具周转慢,需要大量的钢模具,特别是气温较低时周转更慢,施工进度不能满足要求,投资很大;此外预制构件长度一般为50~70cm,预制时占用场地面积大,运输安装时比较困难,预制和安装劳动强度大。而U型渠道衬砌机可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3. U型砼渠道衬砌机需要解决的问题

(1)施工中发现,砼水灰比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水灰比过小,会影响砼的密实度,水灰比过大时,成型渠道由于机械振动会坍塌。要避免此问题发生,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运输距离设计调整水灰比到合适比例,并严格控制;二是U型渠道两侧平直段的倾斜度要适当,不能太陡。本次工程设计平直段边坡夹角200 ,但仍有坍塌现象,还需人工修整,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对边坡倾斜度需要进一步探讨。

(2)施工中由于小型U型渠道砼衬砌机是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因此上料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力,确保衬砌机连续作业,这样可提高工效且对质量保证有更多的好处。晚上或中午停机时,要尽量停在桥涵等建筑物的位置以减少施工缝。此外还要确保渠道土方密实,土渠成型标准,机械前行时注意保持渠道两口沿水平,如有不平及时调整。

4. U型砼渠道衬砌机的衬砌效果评价

4.1结构受力条件和耐久性好。梯形渠道砼衬砌板主要靠板后土方支撑,如果土方稍有不实,衬砌砼板很快就会坍塌、损坏。U型渠道是一个反拱式结构,其结构内在受力条件好,机械衬砌密实度高,抗冻融能力强,不易破坏。

4.2U型渠道水流条件好。和梯形渠道相比,U型渠道在同样过水能力的情况下湿周较小,比梯形渠道减少10%左右,因此流速较高,能有效避免或减少泥沙淤积,在含沙量大的灌区尤其是引黄灌区更为实用。

4.3U型渠道节省投资,维修养护费用少。同样的输水能力情况下U型渠道和梯形渠道相比横断面长度减少10%左右,砼用量、土方工程可相应节约,且衬砌机一次购买,可长期使用,因此投资较节省。由于渠道泥沙淤积少,能有效减少渠道清淤费用,降低管理难度。

上一篇:雏鸡生长发育的条件下一篇:小学音乐识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