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2024-07-31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通用11篇)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篇1

附件一

天津职业大学学生毕业实践教学管理规定

毕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为保证毕业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加强毕业实践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出发,根据市教委《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以及关于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毕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对学生毕业实践教学做如下规定。

一、毕业实践的选题

1、毕业实践的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内容,注重能力培养,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2、课题的选择应体现教学与生产、科研、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课题类型可多样化。选题在符合毕业实践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现代文化、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力求真题真做,以利于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3、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选题的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多地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高。题目可采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选与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办法,鼓励学生在用人单位根据岗位实际自己选题(必须经专业负责人审查批准)。积极推进毕业实践、岗前培训、毕业分配相结合的探索。

4、题目应难易适度,有明确的任务或研究对象。既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毕业实践教学时段内满负荷地工作,又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努力能独立完成。大型的课题可由几个学生共同完成。

5、各院系在第5学期第18周以前,应初步完成毕业实践的题目、要求、指导教师安排等工作。寒假前召开毕业实践、岗前培训与毕业分配工作动员会,宣布毕业实践课题及人员分组名单,向学生宣讲学校有关毕业实践、岗前培训与毕业分配的有关规定,由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或安排自选题目的要求。

6、选题的确定需经专业负责人及院系领导审批后方可执行,并报教务处。

二、毕业实践教学指导

1、毕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原则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以下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教师,不能单独作为毕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协助指导教师工作。指导教师由各专业安排,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

2、对在校外做毕业实践的学生,可由各专业聘请外单位相当于中级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共同担任指导工作,校内指导教师必须掌握教学进度及要求,并协调有关问题。

3、为确保毕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工科类专业每名教师原则上不得超过8人,人文社科经管类专业每名教师原则上不超过10人。

4、毕业实践教学原则上学生一人一题,多人一题的要有明确的分工和侧重,并在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中注明。

5、毕业实践一般可分为工程设计(实践)、成果应用、实际问题与热点问题研究分析、计算机软件设计和综合类型等。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在选题时有所侧重。工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要有一定的技能要求,要结合当前的科技、经济发展;人文社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要有新颖性,要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论文要体现一定的技术应用性。艺术类专业要以效果图及制作实物等形式全面反映设计内容。各类专业毕业实践的时间(含毕业实习)不得少于12周。

6、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实践进行期间,要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明确具体指导办法及方式。

7、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坚持教书育人,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指导教师对学生既要在业务上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

8、指导教师对毕业实践的业务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在关键处起把关作用,同时在具体的细节上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9、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

(1)选择课题并根据课题性质和要求编写毕业实践任务书,经专业负责人审阅,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后在毕业实践教学开始的学期初下达给学生。

(2)在毕业实践教学开始前期,对学生信息查询、方案规划、设计框架等方面给予指导,审定学生拟定的毕业实践方案。

(3)在毕业实践指导工作中,原则上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多方面的联系,检查其进度和质量,随时了解情况,并予以必要指导。指导教师要不定期深入学生所在单位,了解学生毕业实践的进展情况、工作情况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毕业实践教学与学生的跟踪培养相结合的途径,增强实践意识,使教学更贴近实际。

(4)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5)认真评阅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提出修改方案。

(6)学生在完成毕业实践后,指导教师收齐学生毕业实践全部资料,在资料袋上列出清单。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质量,填写天津职业大学毕业实践鉴定表,写出较为详细的评语及评分的初步意见。(7)根据院系的安排指导学生参加毕业实践答辩工作,认真评定成绩和进行毕业实践工作总结。

(8)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鼓励学生创新和独立工作,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实践能力。

三、毕业实践管理与质量监控

1、毕业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协调,以各院系为单位,成立毕业实践教学指导小组,由院长、主任负责领导本部门的毕业实践教学工作。组织各专业完善毕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健全毕业实践教学的有关具体规定,开展对毕业实践教学的检查,并及时解决毕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各专业在毕业实践教学开始前要进行动员,组织指导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员学习学校关于毕业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

3、毕业实践题目一经选定,原则上不允许变动。因就业原因,客观上不能完成原课题任务,可在毕业实践开始的三周内(毕业实践的资料查询、调研、初拟草案阶段)由本人申请,经指导教师及专业负责人同意,院系批准后方可更改,并保证能完成毕业实践任务。

4、学校将建立校院系两级毕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毕业实践教学进行监督和管理。

5、毕业实践教学检查工作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进行。

前期:各专业着重检查指导教师的人员落实,学生分组情况,课题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毕业实践选题的安排。

中期:各院系组织检查工作,着重检查毕业实践教学的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教务处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各院系中期检查的情况,并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6、毕业实践教学后期工作

(1)答辩前各专业应着重检查学生完成毕业实践任务的情况,并组织教师对学生毕业实践的成果进行验收,审核学生的答辩资格。

(2)各院系要组织院系级的公开答辩,并将时间、地点报教务处,以便教务处派有关专家参加答辩。参加公开答辩的学生可以自愿报名、也可以由各院系指定。鼓励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结合实际进行答辩。各专业要成立答辩小组,原则上教师数为3-5人。

(3)学校将根据各院系公开答辩的安排,组织全校的公开答辩。

(4)答辩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将学生成绩在规定时间交各专业审核,经各院系认定成绩分布符合学校规定后,上报教务处。

(5)在毕业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务处将组织专家进行审核与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测评教学状态的依据条件之一。

7、工作总结

毕业实践教学结束后,各专业要认真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本专业在 毕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执行学校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工作特色和取得显著效果的做法、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并对学校毕业实践教学提出意见或建议。各院系要认真做好本部门的工作总结,建立毕业实践教学资料档案。

8、学生管理

为了加强对毕业实践教学的管理,使同学们在毕业实践教学中能充分得到锻炼和提高,特作如下规定:

(1)学生应充分认识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独立完成。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订毕业实践工作计划和进度,并分阶段实施。如调研前需拟定调研题纲,调研后撰写调研报告;毕业实践一开始,先制订毕业实践方案、技术路线等,毕业实践完成后,认真准备答辩。在毕业实践过程中要认真填写毕业实践记录册。

(3)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实践工作进度,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检查。在毕业实践中,要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必须独立完成毕业实践任务,严禁抄袭他人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或请人代做。对毕业实践的规定目标和工作量均应按计划定期完成。

(4)毕业实践结束后,学生应及时交回毕业实践的全部材料(包括设计图纸、说明书、报告、毕业实践记录册、计算机软件、调研资料和制作的实物等),(5)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践者,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6)毕业实践期间,实行考勤制度。对于迟到、早退以及旷课者,除进行批评教育外,其迟到、早退次数以及旷课时数均须记入考勤表,并与工作表现评分相联系。一般不准请假。必须请假者,应在不影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首先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再按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审批。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超过毕业实践时间的1/3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

(7)应用人单位的要求须提前上岗,进行岗前综合训练的的学生须具有用人单位签订的正式协议,并经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认可,毕业实践教学指导小组同意方可离校。或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学校集中组织安排学生提前上岗,在安排好毕业实践教学的前提下,方可离校。学生离校时间一般规定在4月中旬以前时间段内。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践的学生,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毕业实践。

(8)凡是毕业实践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

四、毕业实践的要求

1、工科类各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五个阶段:(1)阅读文献、收集资料;(2)工程(工艺)设计或实验(试验)研究;(3)理论计算和技术经济分析;(4)撰写设计报告或论文初稿;(5)修改定稿。

2、工科类的毕业设计要求设计方案合理、立论准确、理论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充分、实验(试验)和计算的方法正确、各方面的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清 晰、文字表达语言流畅简练准确;原则上采用文内图表,不能采用文内图表的制图、制表规格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以附件的形式附在毕业实践正文后,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论文正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10000字,专业相关的英文译文不少于1500字(中文字数)。

3、人文社科经管类各专业毕业实践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写作程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阅读文献、收集资料;(2)拟定写作提纲;(3)撰写初稿;(4)修改定稿。

4、人文社科经管类各专业的毕业实践报告(或毕业论文)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资料翔实、文字流畅简练、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一律采用文内图表,引文出处和注释一律采用文尾注。论文正文字数不得少于10000字--12000字,专业相关的英文译文不少于1500字(中文字数)。外语类专业的毕业实践必须用外文撰写。

5、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应包括有效设计软盘、原程序清单、软件测试分析报告、软件设计说明书等。论文正文字数不得少8000字,专业相关的英文译文不少于1500字(中文字数)。

6、艺术类专业的设计图、效果图以全面反映作品风貌为目的,并制作实物且附有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少于5000字,专业相关的英文译文不少于1000字(中文字数)。

7、其它特殊专业可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

8、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要求全部打印、装订。选用A4纸,全文一律采用宋体字,正文字号为小四号。行距为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装订线1厘米(居左)。具体格式见附件: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格式样本。

五、毕业实践答辩

1、每个学生毕业实践完成后必须参加毕业答辩。鼓励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结合实际进行答辩。各院系都应组织公开答辩活动,以起到示范、交流和促进毕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作用。

2、各院系成立答辩委员会,各专业成立相应的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领导本单位的毕业实践答辩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各院系主管领导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委员会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答辩小组的任务是主持具体课题的答辩工作。小组成员可以由本专业的教师或与课题有关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成员一般为3-5人。结合生产实际的课题,可在答辩时聘请校外人员参加。

3、答辩前,答辩委员会要专门开会研究、统一答辩的要求,各答辩小组必须认真执行。要严格审查学生答辩资格,凡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取消其答辩资格,按不及格处理。

(1)累计旷课时间达到或超过毕业实践全过程1/3者;

(2)未完成毕业实践教学要求者;

5(3)未按照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完成毕业实践者。

(4)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有严重错误或极其潦草。

(5)查明有抄袭或代作者。

(6)在校外就业岗位进行岗前综合训练,未能按要求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联系者。

4、学生答辩时应写出书面提纲,内容为课题的任务、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主要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要出示有关报告、图表、数据或实物,自述设计的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结论、设计中的体会。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为15-20分钟,自述应在10分钟内完成,以便考核学生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5、答辩会上的提问应围绕毕业实践课题进行。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6、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完成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填写天津职业大学毕业实践鉴定表,并审核签字。

六、毕业实践成绩评定

1、毕业实践成绩的评定,应根据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如: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毕业实践报告(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和图纸、作品的质量等)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

2、评定成绩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评定指标各院系可根据专业类别的特点具体制定。毕业实践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3、学生毕业实践成绩由指导教师、答辩小组按百分制分别给出成绩,然后按6:4的比例给出综合成绩,经答辩委员会评定认可。

4、毕业实践成绩评定具体由各专业负责,并掌握整个专业学生毕业实践成绩分布的平衡(即优秀率不得超过15%,优良率不得超过65%)。

七、毕业实践的档案管理

学生毕业实践资料由各院系负责保存,保存期为三年。其中选择部分优秀毕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送学校档案室存档。

八、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2008年2月修订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篇2

能力作为学生的一》《演讲与口才》等课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口话”测试分为自我部分的题目由学生聘时的自我介绍、心出辩题, 测评教师现

生进行了首次测试, 级报名。在1 743人通过。测评负责人施, 因此说起话来结结巴达基础不够好, 平时又

, 感到压力很大, 在加合格还有两次考试时还无法通过, 将来

、语言逻辑、肢体与, 方言表达普通话项或低俗”也可记0分为二者的“平均分”。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篇3

然而,随着我国人才选用机制的变革、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式和渠道的多元化和市场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规定》无论在形式(部门规章)和内容上都已不适应当前以及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因此建议:

1.尽快修订《规定》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法规,即修订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法》。如果当前颁布该法律的时机尚不成熟,可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条例》,无论作为“法”还是“条例”,都希望尽快出台。

2.总结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经验,尤其中央和国务院及各部委政策和措施的实施经验,在“法”或“条例”中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关于大学生毕业与创业的责任,确保政策与措施的连续性和有效落实。

3.条款除要避免原有的“计划”色彩、扩大覆盖面(如就業与创业)等内容外,还要既适应当前形势又具有前瞻性,至少要能够适应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形势等内容。

毕业生实习管理规定 篇4

山东省菏泽财经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

毕业生实习管理规定

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确保毕业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特制订有关规定。具体如下:

1.学校鼓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实习前须出具实习单位证明,并与学校签订《毕业生实习协议》。未落实实习单位,学校将根据实习单位的需求分批推荐。由学校推荐实习单位的学生必须与学校签订《毕业生实习协议》。

2.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遵纪守法,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定制度和劳动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工,有病有事须先向用人单位和班主任办理请假手续。

3.加强安全文明意识,学校负责与实习单位联系,要求实习单位召集实习学生学习安全文明有关规定,强化安全意识。实习生要虚心听从有关指导老师安排,严禁违规操作,避免产生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

4.实习期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实习纪律,工作踏实勤勉,实习期满由实习单位和学校对实习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实习学分,实习生实习考核不合格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不予毕业。实习成绩特别优秀,受到实习单位表扬的,学校将给予全校通报表扬、张

榜公布,并加学分若干以资鼓励。

5.实习生必须严格履行《毕业生实习协议》,实习期间原则上不

许调动实习单位,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家长签字,出具接收单位证

明,并征得原实习单位同意,方可提前终止实习关系。同时,毕业生

要与学校重新签订《毕业生实习协议》。

6.实习期间,学校协助实习单位加强实习生思想教育工作,不

定期走访(或电话联系)实习单位,了解实习者思想工作表现,并与

实习生座谈,及时向实习单位反映实习生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作好实习单位和实习生沟通工作。

7.实习期满实习单位对实习者进行考核后,作出实习鉴定,学

校评定实习成绩,并存入实习者个人档案。

8.有以下情况者,学校将给予严肃批评,纪律处分、毕业鉴定

不合格直至不予毕业处理。

(1)实习期间若表现不好,被单位批评或处理,学校将根据具

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处分期间不发毕业证书。

(2)实习期间怕苦怕累,严重违反实习单位规章制度,被实习

单位开除的,视作实习不合格,不予毕业。

(3)未经学校及实习单位同意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学校将视作

自动退学处理。

山东省菏泽财经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指导小组

毕业生报到落户有新规定 篇5

需在毕业当年办理户口迁移落户手续

为确保毕业生顺利报到,市人事局日前发出了《关于做好2008年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报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毕业生如何报到及落户作出规定。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毕业生需在毕业当年办理户口迁移落户手续,否则一律按公安部门有关规定办理落户手续。

毕业生应在就业报到证规定的期限内

根据通知,毕业时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应在就业报到证规定的期限内,凭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报到证原件到就业单位报到;调整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应在与调整后的就业单位约定的期限内,凭原就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解除就业关系或劳动(聘用)合同证明和新接收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同意接收的书面意见,以及经原就业地和新就业地人事行政部门签署调整意见的就业报到证原件,到调整后的就业单位报到。其中,实行人事代理的毕业生,先到就业地人才服务机构报到。除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外,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后,应在一个月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或聘用合同,双方可以依法约定试用期,试用期计入合同期限内。

毕业当年未落实就业单位且已被学校派回我市的本市生源毕业生,应当在当年年底前凭就业报到证和空白就业协议书原件到当地人事行政部门报到,办理人事关系转接手续及未就业登记。

毕业当年到落户地户证中心办理

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年底以前,按规定已办理报到的,携带报到证原件、就业协议书原件、户口迁移证、单位出具的已报到证明、毕业生本人身份证,填写《申请入户登记表》,到落户地户证中心办理落户手续。毕业当年年底以前办理过调整手续但尚未落户的毕业生,可凭人事行政部门签署调整意见的报到证及相关材料,到落户地户证中心办理落户手续。

在本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当年未落户的,在毕业次年1月1日后,一律按公安部门有关规定办理落户手续。毕业后暂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持有户口迁移证被派回我市的本市生源毕业生,必须在当年12月31日前凭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到入学前或父母户口所在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

户口未迁往就读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落实单位后,持就业协议书、就业报到证、户籍证明(户口簿)和就业单位出具的报到证明原件,向就业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申办户口准迁手续,经核准后凭户口准迁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师范类毕业生派遣、改派暂行规定 篇6

一、就业报到证初次签发

毕业时初次签发报到证有两种情况:

1、毕业前已签约:毕业生须将盖好章的就业协议书,在6月10日前交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311室)办理就业手续,报到证的抬头直接打印单位名称,或单位主管部门(备注栏内注明具体单位)。

2、毕业前未签约: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暂签发到生源地的地级市教育局或省级就业部门(省内生源打到地级市教育局;外省生源打到地级市教育局或省级就业主管部门)。生源地是指大学生参加高考时常住户口所在地,一般来说,大学生是在哪个地方参加高考的,就是哪里的生源。

二、三类派遣情况说明

第一类:中直单位、省直单位可以按协议书直接派遣。

特殊地区要有接收函:

1、北京中直单位需要绿卡,北京市属企业要有北京市人社局的红头文件。

2、天津需要一式两份的《外地院校非天津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津就业申请表》。

3、上海也是统一的接收函。

4、广东全省、珠海、南京、杭州等地需要接收函。

5、中直企业驻石家庄地区的要有省人社厅的统一的接收函。第二类:市、县属学校、市属企业

1、市、县属学校:市属学校要求盖地级市教育局的章,县属学校盖县级教育局的章;市属企业需加盖地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章。

第三类:公务员

1、国家级:需提供协议书、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发的录用名单。

2、省级:需提供协议书、省国家公务员局发放的录用名单。

3、市级:需提供协议书的同时人社局或同级政府部门有盖公章。

三、报到证的改派。

改派:师范类毕业生只要再次签发报到证均称为改派。

师范类毕业生的派遣、改派手续只能通过学校办理,毕业生个人无法办理,学校通过客户端将毕业生信息上报河北省教育厅,教育厅审核通过后,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打印新的报到证,时间在一周左右。

两种情况的改派

第一种情况:毕业时未签协议书,报到证回生源地,毕业后签订正式协议书,需要重新签发报到证的需提交材料:1.盖好章的一式三份就业协议书(签约北京、天

津等地单位的提供相应的材料)

2.回生源地的报到证。

第二种情况:毕业时已签订正式协议,报到证也已打到指定的报到地点,毕业后解约,申请回生源地或重新签约的需提交材料:1.与原单位解除协议的证明

2.与新接收单位签订的一式三份的就业协议书

(签约北京、天津等地单位的提供相应的材料)

3.原报到证

毕业派遣结束后,应在有效期内到报到单位报到,确定毕业生的身份,同时建立人事档案。

四、报到证的补发

(一)在两年择业期限内补发报到证,需向就业指导中心提供:

1.个人补发报到证的申请,二级学院盖章。

2.《河北日报》的遗失证明(需要报到证编号)。

就业指导中心将相关信息上报教育厅,教育厅审核通过后,由就业指导中心出证。

(二)超过两年择业期限不能补发报到证,只能开具证明。需向就业

指导中心提供:

1.《河北日报》的遗失证明(需要报到证编号)。

2.毕业证原件。

就业指导中心开具并证明加盖公章之后,学生拿着学校开具的证明去河北省教育厅就业部门加盖公章。

(三)退学补发报到证

师范类毕业生在两年择业期限之内均可办理。

1.在录取院校要求的报到期限之前申请的,需提供:

a.自愿退学补发报到证的申请书,所在二级学院盖章。

b.录取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原件。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篇7

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开放床位1 600张, 设有45个护理单元, 全院护理人员839人, 护理管理人员56人, 其中护理部主任1人, 副主任2人, 科护士长3人, 护士长30人, 副护士长20人。护理管理人员职称结构为:高级职称20人, 占35.71%;中级职称24人, 占42.86%;初级职称12人, 占21.43%。学历结构为:硕士5人, 占8.93%;本科50人, 占89.29%;大专1人, 占1.79%。年龄结构为:50~59岁护士1人, 占1.79%;40~49岁护士20人, 占35.71%;30~39岁护士32人, 占57.14%;20~29岁护士3人, 占5.36%。

2 方法

2.1 总结分析护士长工作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1 职业倦怠, 与角色认知冲突有关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 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1]。护理工作存在高要求、低控制感的特点, 护理人员容易因各种压力源感知和应对能力不平衡导致职业倦怠[2]。因此, 部分护士长具有较强的转岗或换科意向, 把担任护士长当作跳板来脱离护理岗位, 不能转岗时则想轮换到工作量轻或者低风险的科室。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人承担的角色越多, 因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护士长的职业活动具有多重角色, 包括管理者、教育者、实践者、监督者、研究者等, 且每种角色冲突都要求护士长具有全面的驾驭和掌控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当护士长不具备胜任岗位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时, 就会因过多过高的角色要求而感到力不从心, 身心疲惫[3]。

2.1.2 作风慵懒, 与自我要求不严有关

(1) 每日不深入病房落实“五查房”[4], 对病房每天的患者总数以及危重、手术、入院、出院、化疗、输血等重点患者情况不了解。 (2) 不深入病房代班, 不了解患者需求和科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3) 不轮值中夜班, 节假日不值班, 不替护士分担。 (4) 不与护士沟通, 对护士态度、能力、行为、心理状态不了解, 导致排班不合理和不替护士分忧。上述作风慵懒的现象主要与护士长自我要求不严有关, 对待工作得过且过, 被动应付, 以完成任务为主, 缺乏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理念和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意识。

2.1.3 能力不足, 与自我评价不准有关

(1) 专业能力不足。不敢深入病房代班, 不能指导护士工作。 (2) 管理能力不足。不会应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如不会应用FMEA、RCA、PDCA、QCC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制定目标计划不能体现“SMART”和“6W3H”原则, 不会应用“5S”做病房管理等[5]。 (3) 学习能力不足。不愿意学, 不会学, 不会查资料, 遇到问题“等靠要”。 (4) 创新能力不足。一是不会发现和分析问题, 二是不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述表现与护士长自我评价不准有关, 因为护士长通常只与自己的过去比, 觉得自己“很努力”、“有进步”, 不知道与其他优秀的护士长以及护士长岗位角色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2.1.4 形式主义, 与职业目标不清有关

(1) 不深入实际, 不调查研究, 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写材料、听汇报、做指示。 (2) 对质量问题不用“三现原则”调查事实[6], 在办公室闭门造车。 (3) 质量督查“走马观花”, 描述问题“轻描淡写”, 不能系统发现质量问题。 (4) 组织护理查房和病例讨论“走过场”, 照搬教科书上的护理常规。这些形式主义的表现与护士长职业目标不清有关, 认为护士长就是自己职业的终极

目标, 到这个职位后就应该去享受而不需要再奋斗, 没把护理当作一项事业和专业去做。

2.2 对策

2.2.1 制定《关于改进护士长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

针对护士长工作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院从护士长思想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等四大方面制定了“八项规定”。具体见表1。

2.2.2 执行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

(1) 解读。护理部组织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专场培训, 详细解读“八项规定”的意义、背景、内容, 取得护士长的认同和配合。 (2) 征求意见。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对“八项规定”进行了讨论, 征求意见共3次, 同时请院领导指导把关。 (3) 执行。护士长根据“八项规定”列出每周每月每年落实清单, 护理部将“八项规定”内容纳入护士长季度和年度工作质量考核, 与绩效挂钩。 (4) 评价。护理部每月到科室检查护士长排班、值班、病房动态掌握、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落实、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 按照护士长质量考核标准每季度、每年度打分排名, 根据年度考核结果, 为下一轮护士长的培养提供依据。

2.3 评价指标

比较作风建设前后护士长的学习积极性、科研教学能力及护理质量安全。记录护士长参加各项学习的例数及科研项目、继续教育项目, 参与课堂教学的例数;记录由医院护理部组织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比较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出台前后学习积极性 (表2) 。

3.2 比较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出台前后科研教学能力 (表3) 。

3.3 比较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出台前后护理质量安全情况, 其中患者满意度调查, 2012年调查患者185人, 2013年1 9 5 人 (表4) 。

4 讨论

4.1 护士长学习积极性提高

本院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中对护士长的学习提出了具体和更高的要求, 让护士长知道该学习什么, 该怎么学习, 让护士长在新形势下根据岗位的需要, 做到“博”与“专”结合, 从而具备了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同时, “八项规定”要求护士长深入临床一线轮值各班次, 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杜绝在办公室“空想”解决问题。由表2可见, 开展护士长作风建设后护士长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 (P<0.05) 。

4.2 护士长科研教学能力提高

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的有效执行, 让护士长自我评价更加准确, 知道自己是否优秀和卓越不仅要与自己的过去比、还要与优秀的同事及与岗位要求比, 从而能正视自己的不足, 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主动负责, 对职业目标和角色认识更加清晰到位, 在临床一线护士长都争当“蹲下去能做、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极大地调动了护士长的科研教学热情, 改变了以往晋升职称时临时抱佛脚写论文, 科研立项、继续教育项目与自己无关, 附属院校课堂教学不愿意参加等不良现象。由表3可见, 开展护士长作风建设后护士长科研教学能力提高 (P<0.05) 。

4.3 护理质量提高, 护理安全得以保障

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践者、领导者和指挥者, 其综合素质和能力高低与医院的护理质量有着密切关系[8]。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规范了护士长行为, 护士长认真学习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如RCA、PDCA、QCC等, 遇到问题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 改变以往“跟着感觉走”, 应付护理部检查等形式主义的现象。质量改进做到了科学、持续、系统, 减少了护理缺陷、纠纷投诉的发生, 同时患者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八项规定”对加强护士长作风建设的效果, 对提高护士长综合能力和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以中央“八项规定”及“群众路线”为理论依据, 针对护士长队伍存在的职业倦怠、作风慵懒、能力不足、形式主义等共性问题, 制定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 对护士长进行季度和年度绩效考核。结果 执行1年的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及绩效考核后, 护士长的学习力、执行力及科研教学能力明显提高 (P<0.05) , 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也得到较大提升 (P<0.05) 。结论 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是党的正确理论在护理管理领域中的有效应用, 树立了护士长队伍的良好形象, 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护士长,作风建设,八项规定

参考文献

[1]李群芳.助产士职业倦怠感成因分析及自我调适[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3, 4:136-138.

[2]骆宏, 张菡, 顾利慧.单次聚焦解决模式自我干预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1) :7-9.

[3]宁秀兰, 左明辉.ICU护士职业倦怠组织干预与自我调节[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2) :54-56.

[4]储红梅.实施病区护士长一日五查房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 (10) :759-760.

[5]张宗九.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06-365.

[6]程惠玲, 黄行芝, 宁晓东, 等.负性时间管理路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上旬刊) , 2014, 28 (9) :3161-3163.

[7]程惠玲, 黄行芝, 刘忠秀.我院护理中青年人才库的建设与成效[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7) :42-44.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篇8

[关键词]八项规定;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26-02

人的持久而坚定的行动,如果不是本能的驱使,必是基于某种信念。而健全而坚定的信念,不是基于意志主义的偏执,也不是基于神秘信仰的启示,而要基于规律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为共产党人的社会发展信念奠定了理性基础。有了科学而坚定的信念,对规则、规矩和规定等社会约束和社会干预,就能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反映。中央做出的八项规定,在形式上是一种组织纪律、一种组织规定。因而有些人把它当作纯粹外在的规定性。有人曾断言它会像风儿一样吹过;有人感到规定太过苛刻,很不习惯;还有人说它不符合“国情”和“人性”。实际上,八项规定的出台和持续实践,正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自觉遵循。比如,在经济新常态下,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让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就必须破除一切阻碍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新的科技革命孕育之际,要把握和用好创新的绿灯期,争取不落伍并大有作为,就必须反对一切制约创新的官僚作风和僵化思想;要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走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约,倡导绿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大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的中坚主体必须自觉顺应时代潮流,与封建陋习和官本位文化作最彻底的决裂。仅就公共财政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它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就有严格要求,因为正像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所说的,“公共财政是考察社会的最好指标,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社会结构,其政策所导向的行为,所有这些以及其他内容,都明明白白地写在它的财政史中”。

因此,八项规定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合规律建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自觉,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必然进程。诚然,八项规定对于惯常的做法和想法,是一种很大的改变和改造,最初有些不适应也属正常。但有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就会增强自我改造、自我净化和自我提高的内在自觉。于个人,少却了烦恼、根绝了侥幸、增添了甘心;于组织,少了一些或明或暗的对抗情绪和绞尽脑汁的腐败花样,多了一些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和尽职尽责的担当。扩大这种信念与自觉,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就会少一些衙门作风,少一些权力自恋,少一些惯性思维,大家会在促进制度完善的同时,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这是青年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这也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为人民服务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道义。舍此,党执政合法性的源泉就会干涸。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做衡量党员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标尺,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的党的作风建设,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通过抓好党风促进民风转变,进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顺应民心、争取民心、引领民心的重大战役。

2013年5月29日至6月6日,也就是在八项规定出台半年多之后,人民日报联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论坛问卷中心,针对网友和基层干部两个群体展开了为期一周的调查。结果显示,八项规定内容已深入人心。虽然八项规定只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切口,却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认可,原因就在于它以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申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道义立场,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切实尊重和对人民根本利益的真心呵护。八项规定是一次立德之举,也是一次立信之举。它让群众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主流正道,看到了从严治党和推行治理现代化的决心,从而更加坚定地拥护党中央决定,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法治方略,满怀信心地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

一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作风建设入手,逐渐拉开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既突出针对性,又体现渐进性。八项规定出台前,党员干部中的作风问题已相当严重。一些党员干部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等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党中央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制定并实施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限制三公消费等,迅速集聚了信心和民心,增添了动力,注入了压力,减少了阻力;随后因时乘势,在全国部署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严三实”教育,系统修订法规,全面从严治党。八项规定为治本集聚了人气,赢得了时间。

二是破立相依,严字当头。树正气,必祛邪风;立新规,必破陋习。作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开局,八项规定重在落细、落小、落实,意在久久为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要严字当头,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对付,而是要把讲认真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是直面矛盾,精准施策。八项规定深入持久开展,都是直面矛盾和问题。针对基层“还需进一步落实”的期盼,针对社会对不良现象“反弹”的担心,针对“缺乏一些具体细化标准,制度建设需要跟上”的症结,针对“潜规则和面子观念作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本位思想严重”、“监督力度有待增强”等问题,中央出台跟进举措,要求各级党委结合实际,认真查找问题,系统分析原因,精准务实整改。

四是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除了清查整改之外,党中央站在全局的高度,运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作风问题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把党内问题与中国发展联结起来,系统考虑,整体推进。于是,筑牢制度笼子,改善法治环境,优化政治生态,加强党性教育,破除党内潜规则,扩大社会监督等措施纷纷出台、交相辉映,既有效促进了具体问题的解决,又整体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就在真实和真诚的实践中。“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是“高大上”,一点也不错。但它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让人敬而远之,而是让人心向往之。马克思主义的“高”,就是能够提升人的境界,它让党员干部不仅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坚定性,而且具有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的“大”,就是能够扩充人的胸怀,它所关照的不仅是个人的得失,更是普遍而长远的社会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上”,就是不断向善向上的实践取向,它要求遵循科学的方法论,一方面使理想趋于现实,形成健全的理性;另一方又使现实趋于理想,形成变革的行动。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篇9

为加强对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方便学生外出实习。经院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同意在实习单位、家长及有关老师同意的情况下,毕业生可外出参加毕业实习。申请办法及程序如下:

一、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一式二份),申请书上应注明外出实习单位、实习理由、实习时间及联系方式等。

二、学生外出实习应注意自身安全,在实习期间由学生自负一切安全责任,并提交一份安全协议书。

三、学生外出实习应征得家长、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院主管党政领导签字同意,否则不允许外出实习。

四、学生凭实习单位出具的证明或实习合同书到系辅导员处领取申请表(一式二份),按表中的有关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在实习申请表中签署实习意见后,由学生带回学校交付辅导员,否则取消毕业论文答辩资格。

五、外出参加实习的学生每周至少向辅导员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各汇报一次情况。不及时汇报者,届时取消实习资格。由于指导老师监管不力造成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实习计划,扣除该生实习指导课时费,情节严重者以教学事故论处。

六、学生必须在外出实习截止日前返校,外出实习截止日为开学后的一个半月,超期者将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冶金工程学院

2014年2月16日

附件

冶金工程学院毕业生外出实习申请表

注:1.外出实习毕生生需经过家长同意,实习单位应出具证明或接收函方可请假。

2.外出实习毕业生在外的人身安全由本人自负。

3. 外出实习毕业生在实习结束返校时需持有所在单位的实习证明,否则取消答辩资格。

4.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交辅导员备案,一份交指导教师。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篇10

为使广大毕业生能圆满地完成大学学业,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毕业生在办理离校手续时,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提倡礼貌、谦让。

二、毕业生在毕业离校期间应注意团结,本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原则,处理相关问题和个人矛盾,或通过组织协调解决,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三、毕业生离校期间不提倡大吃大喝,严禁酗酒滋事。

四、毕业生离校期间应注意爱护公物,注意节水节电,不得损坏教室、寝室及校内一切场所的公共财产,注意公共卫生,严禁在墙上题字留言,随意涂抹。

五、毕业生离校期间应注意用电安全,防火防盗。

六、毕业生离校期间应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举办有意义的毕业告别纪念活动,不干扰师生员工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严禁乱扔乱砸、随意张贴等不良行为。

毕业生社会实践规定 篇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凡取得毕业资格的,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就业。

第三条 毕业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专门人才,各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必要时,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安置毕业生就业。

第四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指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第五条 国家教委归吕管理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其他部委(以下简称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地方)负责本部门、本地方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国家教委的主要职责:

1.制定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部署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

2.组织研究并指导实施全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3.收集和发布全国毕业生供需信息,组织指导和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

面、双向选择活动;

4.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制订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

生就业计划和部季、地方所属高校抽调计划;

5.负责全国毕业生就业计划协调工作,管理全国毕业生调配工作;

6.指导、检查毕业生就业工作,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部门派

遣本地区高校毕业生;

7.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

8.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工作;

9.检查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0.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11.12.及时向国家教委报送所属院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本部委需求信息;组织协调所属院校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活动;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季的统一部署,提出本部门毕业

13.14.15.16.制订并组织实施所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计划;组织开展所属院校毕业生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负责本部门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开展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7.18.19.20.21.22.23.24.25.26.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负责本地区毕业生的资源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委;收集本地区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制订本地区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组织管理本地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实施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并负责毕业生的调配派遣和接收工作;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检查、监督本地区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完成国家教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 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27.定本学校的工作细则;

28.送毕业生资源情况;

29.生的推荐工作;

30.31.32.33.34.第十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职责

35.36.生;

37.38.39.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接收、安排毕业生;负责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向有关部门和学校反馈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 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毕业生需求计划,向有关高等学校提供需求信息;参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如实介绍本单位情况,积极招聘毕业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提出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负责办理毕业生的离校手续;开展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收集需求信息,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负责毕业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 方调配部门报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制

第十一条 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国家教委统一部署,各部委和地方应按照统一部署具体指导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第十二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收集发布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制订就业计划、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派遣、调整、接收等阶段。

第十三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从毕业生在校内的最后一学年开始。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一般应每年11月-12月向主管部门及有关高校提出下一毕业生需求计划,11月-5月与毕业生签订录用协议。

第十五条 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毕业生联系工作时间应安排在1月-5月,春季毕业研究生可适当提前。

第四章 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毕业生鉴定

第十六条 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第十七条 毕业生就业指导重点进入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宣传。

第十八条 毕业生就业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可采用授课、报告、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第十九条 毕业生就业指导要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毕业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自觉服从国家需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和《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对毕业生作出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 毕业鉴定主要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要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无误后归档。档案材料应在毕业生派遣两周内寄送毕业生报到单位。

第五章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第二十二条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落实毕业生就业计划的重要方式。各部委、各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管理举办本部门、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其它部门不得举办以毕业生就业为主的洽谈会或招聘会。举办省级上述活动要报国家教务案,跨省区、跨部门的有关活动须报国家教委审批。

第二十四条 经共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第二十五条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时间应安排在节假日。

第二十六条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向学生收费,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生。

第六章 就业计划的制订

第二十七条 国家教委直属学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其他部季所属学校毕业生主要面向本系统、本行业就业,地方所属学校主要面向本地区就业。根据招生“并轨”改革的进程,有关部季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所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第二十八条 制订就业计划的原则:

40.41.42.43.回来源省区就业;

44.45.46.围内自主择业;

47.48.毕业研究生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就业;其他类型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就业。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定向生、委培生按合同就业;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学校的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遵循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先保证国防、军工、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和教学单位的需要;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要是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

第二十九条 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计划每年编制一次,毕业研究生就业计划分为春季和暑期两次编制。就业计划按部委、地方和高校各自的职责分工经上下结合,充分协商形成;有关部委和地方审核、汇总所属学校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国家教委审核、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第三十条 毕业生就业计划经国家教委审核下达后,各部委、地方、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七章 调配、派遣工作

第三十一条 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派遣毕业生。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报到证》由国家教委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委直接签发。

第三十二条 国家招生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生(含电大、函授等普通专科班)毕业后自主择业,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单位的由地方主管调配部门开具《报到证》。

第三十三条 对于华侨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毕业生愿意留大陆工作的,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十四条 免试推荐和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在学校就业计划上报后提出不再攻读的,应回家庭所在地就业。

第三十五条 符合国家规定申请自费留学的毕业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并按规定偿还教育培养费,经批准后,学校不再负责其就业。派遣时未获准出境的,学校可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

第三十六条 对残疾毕业生学校应帮助其就业,确有困难的,按有关规定由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安置。第三十七条 学校应在派遣前认真负责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粮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

第三十八条 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口),自谋职业。

第三十九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要在七月一日后派遣毕业生(春季毕业研究生例外)。

第四十条 在派遣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按下列原则办理:

49.50.改派手续;

51.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一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

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章 接收工作及毕业生待遇

第四十一条 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接收手续和户粮关系。凡纳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地方政府不得征收其城市增容费。

第四十二条 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时安排工作岗位。第四十三条 按国家计划派遣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接收或退回学校。

第四十四条 毕业生报到后,发生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把上岗后发生疾病的毕业生退回学校。

第四十五条 毕业生就业后,其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龄从报到之日计算。第四十六条 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其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工资待遇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工资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国家规定。

第九章 违反规定的处理 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用人单位之间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跨部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国家教委审批并下达调整计划,学校所在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按照调整计划办理

第四十七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部委、地方和学校就业部门,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52.53.54.不按要求和时间报送生源、需求计划的;不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派遣毕业生的;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定的。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就业协议或不履行定向、委托培养合同的用人单位、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协议书或合同书的有关条款办理,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 对擅自拒收、截留按国家计划派遣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由其义不容辞部门责令改正,并对有关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由学校将其户粮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55.56.57.58.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仍拒不改正的;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报到后,拒不服从按排或无理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的;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第五十一条 对利用职权干涉毕业生就业或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或同级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系批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研究生计划招收的具有学籍、取得毕业资格的本、专科生(含招生并轨招收的学生和招生并轨前招收的国家任务生、定向生、委培生、自费生及电大、函授普通专科班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含统分生、定向生、委培生、自筹经费生)。

第五十三条 各有关部委和地方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教委备案。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上一篇:校外辅导站下一篇:2007市容管理局为民办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