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2024-09-17

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

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篇1

一、调查数据统计

此次调查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 每个备课组先确定一篇阅读课文,再由每位老师对这篇课文独自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最后由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评议——依据新课标,从单元导读、课后能力检测题及教材特点等方面对每位老师的教学重点设计是否准确进行评估。

本次一共有39位老师参与了阅读教学重点的设计,其中54% 教学重点设计基本明确、恰当;33% 教学重点设计准确、恰当;13% 教学重点不准确。(见表1)

二、调查数据分析

1.“两极”偏差大

“两极”指处于第一学段的一、二年级和处于第三学段的五、六年级,这两个学段的执教老师对重点的把握存在偏差。究其原因,执教第一学段的教师容易拔高对学生的要求,而执教第三学段的教师却还不肯放手,仍把教学重点定位于低段的教学目标。

【例1】在教学小学一年级课文《聪明的小白兔》一课时,某位老师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兔兄弟脱险的原因。依据新课标,这位教师显然拔高了对刚入学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的要求, 以“理解课文内容”为教学重点,摒弃了低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低段阅读教学中的重点, 同时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阅读的乐趣。(见表2)

【例2】一位六年级老师在对课文 《大卫》的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识字、 写字,这位六年级教师显然没有把握住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识字、写字虽然在每个学段都要重视,但识字、写字教学属于低段教学的重点,不是高段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指出高段阅读教学应重在使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见表3)

2. 第二学段对重点把握的准确率高于其他两个学段

从数据来看,执教第二学段的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准确率高于其他两个学段。执教四年级的教师把握教学重点的准确率是54%,对教学重点基本明确的教师,也达到了46%;执教三年级的教师对教学重点基本明确的,达到了100% 。

这是因为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相对于其他两个学段有着许多语文教学目标的共性。如新课标中指出的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因而大部分教师能基本把握。

3. 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原因

教师教学重点设计有欠缺或教学重点设计不准确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未“吃准”学段目标。许多年轻教师对新课标定位的学段目标不熟悉,缺少正确引导,有的按照《教学参考书》的去抄,无自己分析的目标可言; 有的追求“创新”,形式花哨,却不知丢掉了基本重点。而老教师的通病就是拔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学生语文刚入门就要求其背诵、理解课文等,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忽视单元导读。不管何种版本的教材,每组教材都有对本单元的简明提示。有的是概述本组课文的基本内容,有的是提出本组教学的重点目标。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导读提示: “阅读本单元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个别老师在设计本单元的《小草之歌》 的教学时,把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重点,显然加大了单元导读的要求,误解了教材编者的意图。

(3)重点过多。通过本次调查, 有的老师把重点设计得过多,有的达到了3个及3个以上,教学重点应该“少而精”,重点多反而觉得重点不够突出。 教学应由点及面,准确把握,对总体目标合理取舍,抓住重点,有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解决或点到为止。

(4)忽视语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很多教师在设计重难点时, 把全部的力度放在了人文理解上,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却完全摒弃了。特别是第三学段应重在学法引领,可个别老师仍然把重点放在“感悟课文内容”上,对于“领悟、学习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却置之不理,这完全违背了新课标指出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三、对应策略

1. 学习新课标,把握学段目标

一定要认真阅读新课标,把新课标的理念、思路、内容、和建议熟记于心, 这是抓住阅读教学重点的前提。同时要把握好学段目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但各个学段阅读教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如“读”,低段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中段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高段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从一些动词变化可以看到要求在变化, 从“学习”到“用”到“能用”,道出对朗读的学段要求,从“学习”到“初步学会”到“有一定速度”,指明默读的学段目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 在新课标指导下,就可以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每课的重点。

2. 认真阅读教材教参,吃透教材

新课标告诉了我们教学重难点的大体方向,而针对具体课文来说,教学重难点又有所不同,又如何在具体课文教学中把握这些重难点呢?

(1)必须认真阅读教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色。我们阅读教材,要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对照。 新课标的要求,明白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重点突破口在哪?并把内容进行细化,分不同课时来确定课文具体的教学重难点。例如在设计《小草之歌》时,有的教师就依据文章特点设计了以仿写训练为重点的课堂教学,可见老师抓住了《小草之歌》 与其他课文的不同之处。

(2)从“单元导读”入手抓重点。 每个单元的前面部分都有单元导读。每个单元导学除了给出单元主题外,还特别讲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也就是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所以我们在教学课文时要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再依据单元训练重点来抓每一篇阅读课文的重点,这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

(3)从“课后题”入手抓重点。 课文后都设有“课后练习”,教师在通读课文后必须看这个部分内容,在没有看这个部分内容之前不能盲目地备课。 实际上,这个“课后练习”就已经给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如本次设计的阅读课文三年级上册的《年的来历》,课文后边有几个问题。从这几个课后题,我们一下就能看出,这篇课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白胡子老头儿是用什么办法把“年”赶跑的?他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这就是文章要解决的重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详细理解、体会, 解答疑问,并从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有所悟。

3. 实实在在定重点

在本次教学重点的设计中,很多老师一口气设计出几个重点。如在设计《小草之歌》的教学时,一位老师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一课一得,重点过多,就变成了花架子,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点”的作用。

同时,真正定重点,要把学法引领融入到重点设计中去,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实实在在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 在灵活中定重点

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学重点也要“灵活而定”。教师所教学的班级不一样,每节课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根据新课标、教材等确定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重难点。如低年级的教学重难点和高年级的不同,成绩优秀的班级和成绩欠佳的班级的教学重难点也有差别。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需要学生的不断反馈和教师的积极反思。

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篇2

一、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

语文在初中各学科中最具人文性,这也是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它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具有熏陶的作用。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生命教育的内容,精选到教材中的课文也都有对生命的感悟。如《再塑生命》、《热爱生命》、《微笑着面多生活》等,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生命的感叹和热爱。

语文学习,并非只是学习课本,生活中处处生意盎然的情景都可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课外与语文有关的优秀读物中也有很多与生命价值有关的文章,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如渗透着真善美的《情感读本》,教会我们面对生活的《心灵鸡汤》都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注重人文教育。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结合课文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及时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杜绝生命安全的隐患。例如,极力渲染亲情友情的温暖,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二、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渗透生命教育,需要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与生命相关的积极因素,老师可以引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思考、拓展探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一次生命历程的深刻教育。

1情感体验,唤醒生命意识

课本中有很多的文章作者本身就因受到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才奋发而起,这种精神本身就可以给学生以震撼。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成《离骚》,我们在学习他们的作品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饱受的挫折和打击,学习他们流芳百世的作品。当学生在读他们的作品时就会有众多感触,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文的时候他们就会去认识作者,触动内心深处的那根弦,激发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送东阳马升序》一课时,作者宋濂在劝勉马生时,用的是自己的现身说法。学习这一课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内涵,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那种积极的精神,把这种正能量注入学生的血液中,唤醒学生珍惜生命积极奋进的意识。

2个性解读,领悟生命意义

选入教材的课文是我们分析最透彻、解读最深刻的文章。课文含义很丰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心理世界和不同经历对文意进行发掘。

我们在阅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热爱生命》时,可以感受到小说主人公的那种求生的欲望。学生读完以后,不必先去分条分理地讲解课文,要给学生留出“震撼”反思的时间,厘清为什么主人公要这样坚持,乃至与死神作斗争,并获得最终胜利。这一切皆源于对生命的不放弃。由此,我们可以联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在荒岛坚持生活28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重回“人类世界”。这些作品中透出来的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重。

对于这些课本上的文章,阅读时只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即可,不必大讲特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震撼,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多种对话,思考生命价值

学生因为知识储备的不同,阅读能力的高低,对文本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能够理解文章透出来的生命主题,而有的学生却只能理解表层含义。所以,在阅读文章时,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温暖到学生的心灵。学生如果能够和文章的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产生心灵共鸣,那么就可以把文章的内涵理解到位。当然,这个对话还包括学生与老师的对话,老师要适时点拨,稍作指点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此外,同龄人总有相同的看法和相似的观点,老师还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迸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中学生已逐渐成熟,不尊重生命是因为意识不到我们今天生活的幸福。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就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仔细读来,就会感觉幸福像巧克力一样甜甜地萦绕于我们的身心。只要我们尊重生命,幸福就如自来水般源源不断,我们哪里还有理由不珍爱我们的生命呢?学生只要能够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就会更加呵护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4拓展阅读,建构生命信仰

教材中的课文毕竟是文学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更多的歌颂生命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七课《热爱生命》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奈和脆弱,笔者给学生播放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选段,当船撞上冰山从中间折断的时候,人们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真是应了“沧海一粟”之说。在生命遇险的时候,金钱、权利都没有任何价值。当主人公杰克把生的希望让给露丝时,让我们明白生命不仅仅是活着,我们要树立更健康更伟大的生命信仰。

在课外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蕴涵着许多的生命营养,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毕淑敏的散文《我很重要》等,老师要循序渐进地介绍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深化生命教育还需要读写辅助

俗话说:“读写不分家。”虽然阅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必需的过程,但是学生往往是读的时候泪眼婆娑,感动至深,放下书本几天就会将之忘到九霄云外。所以,生命教育不能仅仅是阅读感悟,还要有写在书面上的心得体会,这样更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对作品中生命教育的理解。

笔者在上课时,就会让学生拿出“心得体会本”,学课文的时候,也会给出学生反思的时间,把体会记录下来,哪怕是对几个句子的理解,也要写下来。拓展阅读的时候更要让学生多感悟、多体会,感受作品中透出来的积极因子,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读写结合,更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而形成能力,提高个人素质,生命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篇3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1、学生阅读浅显,教师分析支离破碎。

当前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偏见,就是学生的阅读浅显,根本没有深入去阅读文本,有的学生在教师上课之前,还没有阅读过文本,这样的阅读教学肯定是失败的,因为学生根本不懂文本的具体深入的内容,也没有对文本作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感悟,那么在课堂上的理解也是片面的或者是浅表层次的理解,学生是这样,教师更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的教师在上阅读之前,自己也没有深入读过文本,而是粗略的阅读了一些教学参考书,就根据参考书上的理解和评析进入课堂,这样带给学生的也是浅层次的、理解也可能是不到位的,甚至是片面的,或是错误的,课堂上,教师分析文本,还是采用了庖厅解牛式的教学,把一篇完整的课文,进行肢解,分析的支离破碎,不成面目,甚至的断章取义。

2、学生讨论不足,分歧消除太快。

有的教师为了上课的进度,当学生刚刚开始进行讨论探究时,就急于打断学生的讨论,学生根本没有深入到文本中去,讨论就结束了,讨论流于形式主义,没有真正的实效。当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时,教师又马上将自己的所谓的准确答案告诉了学生,学生来不及思考,就被迫接受了教师的灌输。

3、学生咀嚼欣赏不足,理性说理太快。

这也是教师在阅读教学常见的误区,当学生真正感觉到文本内的妙处时,正要细细品位欣赏之时,教师就把自己的理解告诉了学生,使得学生认为教师的分析永远是对的,学生的欣赏是不到位的,是浅层次的,而我们的教师,总是用一种成见的方式教学学生,有的对着参考书上的说法,强行教给学生,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

4、入情不够,学生的情感交流较少。

我们有时上课时,发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这自然是一件十分可喜的好事,有的文本的确需要学生之间的感情的激发与共鸣,尤其是文本中的人或事与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共鸣,但是,我们有的教师怕这样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过分的入情会导致学生的情感的失控,就草草结束讨论,把学生的情感换回来,这样势必造成教学的缺失,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5、课堂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不敢提问题。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整堂课都是由教师为中心,课堂成了教师提问的课堂,学生始终围绕教师的问题转,没有自己的问题,也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生怕提了问题,遭到老师的难堪,甚至提问的不当,被教师打住,这样的阅读教学,根本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学习,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压制,思维能力遭到了限制,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与新课程提倡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是一台围着老师转的机器,像语文教学中,学生只会死记教师的答案,根本不会有自己的想法,这实在是可怕的现象。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以上两点,语文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反复研读文本。读懂文本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对于文本没有一定的掌握下,进行阅读教学,无疑是无米之炊,谈不出什么东西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在教学之前,将文本的理解真正了然于心,完全做到胸有成“文”,才能给学生提供教学的源源不断之“水”。不但教师要反复地进行阅读文本,而且学生也要反复地进行阅读文本,试想,教师在教学时,学生连文章的基本内容也没有了解,怎么能进行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对于文本还是十分陌生的阶段,怎么可能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怎么可能有新的发现。

二是设计出合乎个性的教案。教案是上课前的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的工作尤其如此,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可课。教案的设计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设计出合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符合课程标准、还要适合自己的个性特色,在阅读了文本后,教师自己形成了对文本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然后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秀成果,结合教学参考书的观点和资料,最后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教案。

三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显得十分的重要,没有目标,漫无目的,讲到那里算那里,甚至东扯西淡,教学杂乱无章,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此,目标的确定,要客观,要有针对性,不能含糊其词,目标是学生要学会的或掌握的,不是教师自己要做的,原来,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有很大的模糊性,导致了教师上课,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而不是关注课堂里学生该学会什么,掌握什么。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说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是什么?

2、找出新闻中的议论句,说出它的作用。

四是激发课堂教学的情感。情感是一种内心的反映,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有没有激发,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都会唤醒、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感激发上是很有创意的。教学者批情以入文,“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记得有人在教学《背影》时,教师是带着包含深情的朗读入手,教师在朗读过程中,读到感人处,竟不禁声泪俱下,在下听的学生竟有许多不约而同的呜咽起来,显然,这样的深情的朗读,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是可贵的、成功的。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五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是,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着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严重误区。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哪怕是不恰当的观点,都要允许学生大胆提出来,大胆发表看法,然后,对于不恰当的或严重偏离原则的意见,可以加以修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看待问题。

六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是学生的学堂,不全是教师的讲堂,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向学生提问题,问题提出后,也不应该立刻要求学生作答,应该让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提问也不应该是教师的专利,教师也应该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无疑处而疑,从空白处设疑,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浅表的还是深层的,都要给以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增强。

七是加强合作学习意识。《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为课程的基本理念,这种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研究精神。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探究中,采用合作的方式尤其重要,俗话所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慧多,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机制,对于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比个人单干学习要好得多,有时你一个人苦苦研究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但利用集体的力量,也许问题会得到顺利解决。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一定要组织得法,不能搞得一盘散沙,课堂要把握有序有节,切忌无效合作。

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篇4

王静

记得学习“比较文学”课时,感觉自己的眼界一下就开阔了。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阅读文本,研究文本。我兴致盎然地做了关于六条妃子和繁漪形象比较的论文。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比较文学的优势在于它不是孤立地看待某种文化现象、某个作家或者某个文本,而是把它们放置在全球文化和文学的坐标中,以更为宽宏的视角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影响和联系,并进而考察它们在整个人类精神活动史上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创造”的前提是必须有所“发现”,“发现”是创造的先导。而“比较”则是“发现”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确实如此。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领域人们发现了“比较”这把金钥匙,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呢?“比较阅读”不失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语文新课标在小学阅读总目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谈得上真正的欣赏。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读物的本质特点就比较容易理解、把握了。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语文进入到高年级段特别是六年级是,学生已经学习了 上百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而这些文章作为教材编入课本是循序渐进,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这就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成为可能。可以通过激发兴趣,精心设疑、反复诵读,引导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领略阅读的魅力。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作基础,比较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比较就容易陷入盲目之中。可见,比较阅读法的实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要选择好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就是要善于从不同的读物中发现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各种联系,并从中抓住主要联系,这样才能选准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点。

一、同类题材课文比较

同类题材课文比较阅读,同中找异,深入理解课文。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小语12册中收录课文《将相和》《晏子使楚》都是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都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在学习完两篇课文后,首先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和晏子两人物特点有相同点吗?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回忆很快说出两人都很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是维护国家尊严的楷模。这是相同的部分。“那差异呢?”当我抛出这个问题是学生开始翻书了。通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蔺相如的智是建立在勇的基础之上的,智勇密切相关。无论是完璧归赵还是渑池会见都是以死相逼,以命相抵的为前提施展智慧,不畏秦王,咄咄相逼,最终维护赵国利益。而晏子呢,外交场合表现得有理有节,对楚王礼貌彬彬,话语表面不露锋芒,但绵里藏针,言外之意却让楚王尴尬不已。接着,我们深究:为什么两人都作为一国使节要采取如此不同的态度呢?这回学生不仅是翻看课文,而且凝眉沉思了。除了个人性格之外,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系吗?我追问。终于,学生不再孤立的看待问题,进而开始探求深层原因:联系课文开篇秦赵、齐楚实力的交代:“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面对强秦,蔺相如不畏强暴,置死地才能后生。“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楚既然都是大国,就不好商了面子。没必要剑拔弩张。话软理硬,以守卫攻更能占取主动。课内外阅读可以在比较阅读中延伸,课后我推荐了有关晏子的 另外两篇文章《二桃杀三士》和《挂羊头卖狗肉》欢迎同学阅读比较。

同一单元内课文的比较更为常见。例如同是写人文章《江姐》、《伟大的心》、《我爸爸说》、《大仓老师》;写景文章《林海》、《松坊溪的冬天》、《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在表达方法的异同对学生把握如何阅读写人写景文章的方法极有益处。

二、不同主题的比较

小语10册练习一中就安排了这样一道题:阅读南宋作家 游和毛泽东的咏梅词。教材已经选好了比较对象,但并没有具体要求。我认为教师仅蜻蜓点水式的带读是没什么意义的。确立了比较点之后,我参考了教材参考资料外的相关资料,通过 分析、对比,找出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以便加深对文章的认识,获得新见解。如同是咏梅,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驿道外断桥边,在日暮黄昏中独自开放,有孤苦难言的寂寞;在风雨中凋零以后,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然孤芳自赏。毛泽东所写的梅花却不同,大雪纷飞,冰冻百丈,她仍在悬崖上,争妍斗俏;梅花在这里是春天的信使,并不与群芳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只与群芳一齐欢笑。作品内容的不同,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差异。陆游的词是他在宋代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下,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倍感孤独寂寞的反映;而毛泽东的词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勇于坚持斗争,充满胜利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阅读中经过这样的比较和分析,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诵读起来,韵味尽展。

11册一课古诗四首收录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开课时我先请同学们为这四首诗分类。学生一下分出边塞诗和送别诗。我提出问题:同类诗的阅读比较中你认为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完全相同吗?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同是边塞诗,《从军行》描写了整个西北边陲开阔、迷蒙的景像,突出了战争的艰苦,抒发了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凉州词》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苦寒,批评了朝廷对戍边将士的不闻不问,抒发了戍边将士悲凉而慷慨之情。前者是单纯的高昂的建功立业的渴望;而后者则是复杂的对边塞戍边生活的思考。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著名的送别诗,描绘了一幅水天相接,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坚守操节,冰清玉洁的志向。重在借送别之景抒个人胸臆。《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一幅明朗请新如画风光,表达了深挚的 惜别之情。则情切并不悲苦。

三、不同体裁的比较

略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是篇说明文,选读课文《地球就诊记》是篇童话,体裁不同,但其写作目的都是呼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提示学生把两者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的写作特点。也扩大了阅读范围。写景课文《观潮》和游记《记金华双龙洞》相比较更好的突现游记的写作特点。着重引导孩子懂得如何从比较阅读中获益。

四、同一篇课文内的比较点

比较阅读不仅只能在两篇以上的作品间进行。同一篇课文内也可以有比较点。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

《松坊溪的冬天》一课,内容很简单,就是写松坊溪平时、特别是雪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我请学生自己质疑时,有人问: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要写平时的景色?好!学生在自觉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了。读过课文后,就有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写了松坊溪的平时景色就很美,才能体会出松坊溪的冬天更美。有人说,对比写,松坊溪的平时和冬天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好。有的说写了平时才能写出冬天是一点一点走近的,写出冬天的变化。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个人认为象这类内容浅显、文笔优美的文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千万不可忽视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当中包括篇章结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文中第九自然段原文是这样的: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她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

我删减后出示投影: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她们还在开放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红叶,全是红叶,忽地全都落了。

我请学生对比来读,边读边比较,上下哪段表达得更好?说说理由。

经过品读比较,一致认为原文好。“火焰般在燃烧的”“花般的红叶”写出了红叶的形态、颜色,文字中透露出作者的欣赏 和赞叹。加上“蓝色的花”松坊溪的初冬色彩斑斓。而一个“飘”字既表现出落叶飞舞的动态美,又体现出作者对花般红叶的无限怜惜之情。由此达到了比较、鉴赏文本的目的。

语文的学习,课堂上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是阅读的主人。我请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朗读。比较初冬、雪中、雪后的松坊溪各有什么特点?自己想一想用怎样的语气读?有的学生喜欢初冬的景色,碧绿的竹林、湛蓝的天、金色的太阳,燃烧的花般的红叶,初冬丰富的色彩读得惟妙惟肖。有的学生喜欢纷飞的雪花,读得轻盈快乐;有的喜欢透亮的白雪,读得静谧、不失生机。我想,语言文字的积累就是这样点滴会聚起来的。语感作为对言语的直觉能力,也是在这样在比较阅读中培养的。

五、自己的文字和文本比较。

《顶碗少年》一课是典型的叙事说理记叙文。课文第一部分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讲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内容浅显,道理也不难理解。学生一读就懂,如果再嚼文字,定会使我和孩子们都感到乏味无趣。鉴于此,我把着力点放到了文字表达的训练上。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后,请学生抓住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细读,设想如果当时自己在现场会想些什么?思考后,把自己的感受当堂写出来。跟着对比书中第二段文字看作者想到什么?他有是怎样表达的?和自己刚才写的那段话做一下比较。说说感受。

道理自然不出左右:即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而作者的表达不是如此干涩,“„„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能迎来温暖的春风„„”词语对比,用具体的事物形象地说明:即使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这样的教学设计一下就把作者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拉到了学生眼前。接着,让学生模仿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说一两句话。例如:“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已经跌到谷底,怎么走都是上坡。”学生说不出可以摘抄,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学习完《将相和》,我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蔺相如,要求结合文中事例,总结出人物特点的,表现出应有的态度,同时尽量展现自己的文采。有少数学生开始注重文字的表现力了。

这时我把《史记》中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抄录在黑板:“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请学生自读感受其语言的气势与精妙。教学生如何评价人物!

再试着评价廉颇,孩子们兴趣盎然,行文一下讲究了许多。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篇5

摘 要:语文是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阅读应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 篇6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教师贪图便利, 滥用网上课件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贪图方便, 滥用网上的课件, 没有经过考量和加工就直接用来上课,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网络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 我们在网络上可以轻松地找到形式、风格各异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件, 其中不乏具有精美的图文、声像等内容的课件。有效地借鉴他人制作课件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 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师向他人学习的好方法。可是, 现实中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使用这些课件, 往往只是在上课之前把需要的课件从网上下载下来, 上课时直接使用, 并没有对课件进行深度加工, 丝毫不考虑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 没有结合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体系来确认课件是否与实际相符, 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是否与课件相匹配。这样缺乏思量的课件在课堂上的运用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例如, 有的教师在进行五年级《金蝉脱壳》的教学时, 他的教学思路本来是先理解“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意思, 再思考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感悟“金蝉脱壳”的神奇, 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可是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教师直接利用网上下载的课件, 在上课的过程中才发现课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重点与他本人的设计不同, 那个课件是重在从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写金蝉脱壳, 以此来串联整个课件, 这严重影响了当时上课的教学质量。

2. 教师包讲, 课堂气氛沉闷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就像一个独角戏的演员, 自顾自地在讲, 把学生们都当作是自己的“忠实观众”, 形成一种“教师包讲, 学生只听不思考”的不良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收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内容, 可以考到更好的分数, 很多教师不顾与学生的互动, 以教师主讲阅读知识点的方式来教学, 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考出不错的分数, 却不利于小学生长期的发展需要。这种模式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违背, 轻视了小学生主动阅读的重要性, 没有注意到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也忽视了学生间的合作探究,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体现。课堂中回响的都是教师无休止的提问和自答, 以及全班学生“大合唱”式的简单回答, 例如在教六年级《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时, 教师本想要学生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将人物的内在性格与特定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 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提出思考的问题 (你从哪些具体的环境描写中体会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却没有真正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和寻找答案, 而是匆匆把答案讲出来, 没有给学生思考和开动脑筋的机会。

3. 过分注重阅读数量, 轻视阅读质量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片面相信题海战术, 认为学生只要做得够多、练得够量, 那么阅读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这种观念直接导致学生在阅读方面“费时多而收效少”的状况。另外, 还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知识点的数量, 在课文讲授中“面面俱到”, 生怕教漏了却又考到, 可这样教却使得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是“蜻蜓点水”, 劳而少功。内容多、重点多、教学环节也多, 导致了学生听着烦, 教师教得累, 课堂效率低。同时, 在教学中, 教师只是重视知识点, 强调阅读教学的内容, 却忽视了阅读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 轻视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这也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时, 没有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和道德教育, 难以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审美情趣。

二、进行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 教师要与时俱进, 更新阅读教学的理念

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 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理念, 突破原有阅读教学的僵化模式, 更加负责、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 注重阅读教学应该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 使课堂呈现一种对话式和具有个性化的状态, 让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去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教学。同时, 教师还要注重主体阅读的个性化需求, 创造一种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和讲解去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与实践, 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自主探讨、合作交流, 从而对阅读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本。例如, 在教学《烟台的海》时, 教师想让学生凭借语言材料, 感悟烟台“独特的海上景观”, 体会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这时就可以点拨学生从以下方面理解:烟台为什么会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烟台的海上景观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既要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词语或关键的句子, 具体感悟烟台海上独特的景观, 又要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句, 调动生活经验、观察积累等, 展开大胆想象, 构成相应的情景, 使自己身临其境, 切实而又深刻地感悟景观的独特。

2. 创设阅读情境和氛围, 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就需要教师创设阅读情境和氛围, 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其实, 小学语文在每个阶段的文本选取上都是别出心裁的, 文本本身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深意, 并且还具备着特定的情境和氛围。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研究课文教学时, 就要深入地对课文本身进行探究, 找出课文的情感韵味, 再根据阅读文本本身来进行特定的情境创设, 在创设的过程中可适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利用语言与多媒体间的应用, 结合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与心理特征, 深化课文阅读所带来的氛围, 让学生可以有效地融入教学情境中, 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 在教学《明天, 我们毕业》这篇课文时, 作者为了书写对校园、教师、同学的眷恋之情, 精心选用了一些加强语势的排比句:“一到这个时候, 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 有的学习电脑, 有的排练合唱, 有的外出写生, 有的制作标本……”这一句排列有序, 显示项目众多。尤其是歌颂教师的部分, “是您……是您……是您……”“在我们心目中, 您是……您是……您是……”这些语句气势充沛, 感情炽烈, 既有眷恋又有赞美。而此时教师则通过激趣和多媒体展示这两种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 以读为主线贯穿全文, 并以情感人, 让字里行间流动大家的满腔激情。这样声情并茂的方式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3. 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 培养学生语感和语用能力

有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增强他们对阅读本身的感悟能力和体验能力, 这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更偏重于对他们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情感的熏陶,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那种理性而又充满情感的过程, 走出“重分析、轻感悟”的活动, 突出情感,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唯有不断地思考、实践, 不断在教学中改进, 才能实现阅读的有效教学。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文章结合阅读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更新阅读教学理念、创设阅读情境、注重语言积累等相关策略。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之外的延伸阅读 篇7

语文老师可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场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课文,学生却在底下偷偷地读着课外书籍。同样是阅读文学作品,为何一些学生却钟情于自己带的书,而不愿听老师精心准备的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析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抛却学生的因素,老师又要承担哪些责任呢?

毋庸置疑,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意义尤为重大。首先,语文是基础学科,无论学生将来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运用到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阅读是一种了解外部世界的方式,通过阅读,足不出户也可以通晓古今、遍览寰宇。第三,阅读还是一种认知心灵的途径,他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心里激荡,进而产生共鸣,最后沉淀成为自己的认识,帮助我们从外部世界回归到内心世界。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却让人担忧。笔者一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工作,对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有着直观的认识和深切的体会。整体来说当前的阅读教学,它的功利性超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偏离了阅读应有的美感和最基本的意义。

一、具体表现

(一)重视文言文,轻视现代文

很多老师喜欢教文言文,会在新学期开始时,就将课本中出现的文言篇目全部讲解完毕,而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落实到每一字每一句,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积累实词虚词。从耗时费力上,足见文言文的重心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有这几点:首先,在高考试卷中,文言文更容易拿分,满分十九分拿十几分不在话下,而文学类文本满分二十分,拿十几分谈何容易!其次,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知识点比较多,高一高二阶段考试出题的概率大,丢分也相对来说比较多。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出现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精读几篇,缺少延伸

教材所选的皆为各个时代的名家名作,老师在教学时会不遗余力地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以求讲精讲细,让学生彻底弄懂。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把教授的范围仅限于教材内的这几篇文章,不作相关的延伸,那么教材里的经典就成了“孤本”,学生学后难以形成系统的思想认识,也缺少丰富的情感体验。这种情形下,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显然不易。

(三)重视文学类的文本,忽视论述实用类的文章

教材的编写者编写教材时还是非常注重各种文体的比例的,以苏教版的必修教材为例,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都有所涉及,也有像《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这样深入浅出的学术性著作,还有《白发的期盼》这样的访谈类文本,甚至还有“走进语言现场”这样的以口语交际为主的专题。教材编写者的用意是值得肯定的,要让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要求得到充分展现。可是,现实是很多老师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这些文章或专题,只在临考时划划其中的字词成语、文学常识等以应付试卷中的基础知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光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上,也应该体现在对论述实用类文本的解读和写作运用上。

(四)试卷评讲,就题讲题

试卷上也有各式的文本阅读,但是在紧张的课时安排之下,大多数老师是就题讲题,并未对试卷上选用的文本作深入的分析和有用的拓展,所以试卷上的好文章在学生看来,它只是阅读做题的材料,并未成为激发喜爱阅读的契机,这着实是一种浪费。

种种现状,如在眼前。这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后果是尽管经过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步入高中的学生却积累浅薄、知识面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话说,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最基本的识字量也有问题,简单的写作也会经常出现错字、病句。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少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一位中学校长曾说过:“没有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学生不读课外书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人生动力,没有时间、没有兴趣、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一位好的教师的引导。关键是教师本身必须爱读书、多读书,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影响力、去激活学生心中潜在的阅读需求。”[1]

二、具体措施

(一)由作家的一篇延伸至作家的作品集,激发阅读兴趣

教材提供的是可供阅读鉴赏的范本,在教授这些范本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对某一文本有了一定的阅读体验后,可以窥得该作者的整体作品特点。此时老师适当引导,可以让学生对作家产生兴趣,进而主动阅读其作品。

比如,在教授《我与地坛》时,从地坛景物入手,感受地坛虽废弃却又生机勃勃的特点,进而理解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读完此文,学生对史铁生充满敬意,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的精神高度甚至超过了站着的一般人。这个时候,适当介绍史铁生的作品《病隙碎笔》,这是一部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文中有诸多关乎人生命运的“成长”、“生病”、“爱情”、“金钱”、“生存”、“道义”、“信仰”、“死亡”等感悟文字。高中阶段是学生性格成型的重要节点,多阅读这些感悟生命的文字有助于学生珍视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另外,集中阅读某个作家的作品,可以让阅读过程更完整,学生可以充分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与作者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由一篇文章延伸至相似主题的作品,拓宽阅读视野

名篇佳作往往表达一些经典永恒的话题,读一篇往往是只知其一,在课堂教学中,做适当地延伸就极有必要,这样可以给学生补充课外知识,拓宽阅读视野,进而保持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譬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黑塞告诉我们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反复阅读经典著作。课堂上我推荐学生读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毕淑敏以其自身阅读体验,告诉读者一个人对同一本书的感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逐步加深。课后又印发了林海音的《窃读记》和陈四益的《站着读与跪着读》两篇文章,让学生课后阅读。林海音在文中表达的对书的喜爱、对知识的渴望、对善良之人的感恩会感染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陈四益则以犀利的语言批判跪着读的错误做法,直白地告诉读者读书时不该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问难,客观评价。

相似主题的文章汇集到一起,还可以让学生看到多方观点,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理性思维的优良习惯。

(三)由一类文章延伸至相同体裁的文章,提升阅读能力

这主要针对相似文体的文章,以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为主。这类文本往往被教师忽略,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读到甚至会写作此类文章,所以不该忽略。因为这些文本拥有相似的结构与手法,着重了解一篇,掌握了阅读方法后,可以提供更多材料让学生巩固对这种文本的认识与阅读,而非等到考前才去做相关训练。

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是非常典范的说明文,运用了作比喻、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对荔枝的介绍准确而又生动。读完后要求学生自读《景泰蓝的制作》,既了解了景泰蓝这一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又把阅读方法内化为阅读能力。

(四)用好试卷上的阅读材料,积淀阅读感悟

试卷上的阅读材料往往是精美隽永的美文,如果仅用作讲解解题方法的材料未免有些“浪费”了。学生集中心志阅读过,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评讲后及时抒写自己的读后感悟,会让这些美文深深烙在他们的脑海里,有时还能引发他们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悟,真正做到了主动积淀情思,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有一次,学生散文训练,材料是《雪中六盘》,文中一段议论深深感动了学生。“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多数学生摘抄了这一段,并受文中“遥远的印象”的触动,写下了自己心灵旅途中的“印象”,生活在此留下一个记号,真实而动人。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

当然,说一道万,要改变我们的阅读教学现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语文教师自身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信念、学科抱负甚至职业良心,都决定着深阅读的进行程度。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多读一本好书,多给学生推荐一本好书或是每天为他们真诚地、沉醉地读上一段美好的文字。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再痴迷于在桌肚中的偷看,而是回归快乐充实的课堂。

叶圣陶先生掷地有声地说:“看书读书是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南宋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沉浸在书香里的语文,才能从根本上滋养一代代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程云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D].延吉:延边大学,2010.

上一篇:2024年深圳语文中考卷及答案下一篇:故事作文700字:我所经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