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2024-06-27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共12篇)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1

1 视听结合, 感知理解, 提高阅读效率

1.1 利用录音, 激发兴趣, 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原始动力, 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 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 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 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 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传统教法中的“读”, 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 篇篇课文皆如此, 长年累月无变化, 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 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 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 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 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录音手段的运用, 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启发, 指导教学。

比如, 教学《荷塘月色》时, 先让学生听教学录音进行感知, 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朱自清先生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 仍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 但由于其世界观的局限, 既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 又不能投身于革命斗争中, 只能苦闷、彷徨, 想解脱感情的重压而又不可能的复杂情感, 就会对学习该文的语言特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利用影像, 突破难点, 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 理解才是目的。阅读教学中, 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 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 电教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 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样以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绿》为例, 阅读这篇课文, 梅雨潭、梅雨瀑、梅雨亭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完录像画面后, 自己说出三者的位置关系。学生表述虽不如课文生动形象, 却也能说得清清楚楚, 很快就解决了难点, 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启发的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且印象深刻。

2 培养作文能力, 阐明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

图文对照, 集思广益, 培养作文能力“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

2.1 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 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

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 还是给材料作文, 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 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 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 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 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 获取写作素材。针对这一情况, 可以借助投影 (或幻灯) 、录像 (或电影) , 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如果是要求学生写叙事、说理、抒怀类的作文, 亦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或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 (文字、图画等) , 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 (整体、局部、细节等) 、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 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 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 激发出写作的欲望,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借助影像进行课后评改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 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 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 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 且操作程序繁复, 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 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 教师都难得轻松, 相对来说, 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心机。

有鉴于此, 我们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 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 师生共改, 集思广益。

具体做法是:学生初作成文后, 教师浏览, 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 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 用复印机将其复印在投影胶片上 (或利用复印机缩小复印的功能将其制成幻灯片) 投影在银幕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教鞭所指之处, 或教师示范改, 或师生评议作者改, 或学生多人“接力”改, 等等, 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 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 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 均能做到视听结合, 集体受益。同时, 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 可谓事半功倍。

如果在作文前使用了录像 (或电影) 为学生提供过观察写作材料的作文, 还可在成文后的作文评改中将电教多媒体协同使用, 这样, 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交替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就不断增强, 作文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作文的教学质量很重要,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 现就此提出几个建议。

关键词:教师,阅读,作文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2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中课外阅读以及扩展训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课外阅读以及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改善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探索基于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拓展训练 初中语文 作文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实践结果表明,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可以显著改善其教学效果。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是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课能够显著改善学生的整体阅读素质,从而改善学生在文章上的分析能力,为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通过进行有效阅读指导,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保证学生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的有效性。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宣传等多种途径,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读物,不断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的丰富,不断改善其写作能力水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该环节中课外阅读以及扩展训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课外阅读以及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改善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有效结合,能够将初中学生的阅读范围从简单的量上的变化,改变为阅读质量的改善,从而为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力量。

二、基于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优化策略

(一)贯彻因材施教理念,实现作文教学的课堂优化

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必须要做到从学生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因材施教策略。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学生课外阅读以及拓展训练的范围。在课文节选内容的学习时,可以与整篇文章展开拓展。在名家作品的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到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进而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刻认识,引导学生促进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实现阅读的逐步深入,从而促进初中语文写作课堂的优化。

(二)创新多样化的课外阅读模式,改善作文教学的效率

(1)以课纲为实线,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体验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课程大纲,选择合适的阅读模式,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在阅读课中,应该引导学生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外阅读模式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以自我为中心,伴随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情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虚实结合的课外阅读模式,提供多角度写作途径

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课外信息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应该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满足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爱好,选择合适的阅读报刊资料,进而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并扩展学生的视野范围。教师在分析学生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出与其相关的阅读任务,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化,并布置一些相应的写作任务。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杂志文章作为实线,结合基本写作手法,利用课外阅读素材,选择相关的题材,展开写作训练。为学生多角度展开写作提供途径,实现对学生写作技能的拓展训练。

(三)有效应用网络阅读材料,提高作文教学的与时俱进性

在信息化时代,科技得到了不断发展,随之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同样地,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受到了影响。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应该有效应用最新的科技技术,应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提高课外阅读的便捷性以及有效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不断丰富初中的阅读资料。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中,教师应该做好把关工作,避免学生丧失自我,沉浸在不良信息的获取中,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网络资源本身具有比较强的覆盖面,丰富的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兴趣,同时也提供了学生的写作题材以及感悟来源。

【结 语】

基于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必须要有效应用相关的教学策略,不断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改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在初中语文作文作文教学中,有效应用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符合时代发展的步伐,可以有效减轻课业负担,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山.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

【2】王永月.试论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3

1、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所谓感知,是指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使事物在意识中直接得到反映。整体感知就是首先要对课文有一个总的了解,总的印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一篇课文在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交待学习的目标才会有所依托。整体感知的另一个意义是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字词的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与作者在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注意力就格外集中。同样,字词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含义就难以把握。就一篇课文而言,感知能力是通过听和读发展起来的。一个感知能力强的人,在听读语言文字的同时,不需经过思考过程,凭着感知就能迅速领悟其中丰富的内蕴和情味。

用录音作示范和在因条件限制难于表现的伴奏、演唱等的情况下采用录音,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录音手段的运用,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启发,指导教学。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先让学生听教学录音进行感知,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朱自清先生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仍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但由于其世界观的局限,既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能投身于革命斗争中,只能苦闷、彷徨,想解脱感情的重压而又不可能的复杂情感,就会对学习该文的语言特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样以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绿》为例,阅读这篇课文,梅雨潭、梅雨瀑、梅雨亭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教学的难点。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見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羽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段话清楚地介绍了三者的位置关系,但学生读后虽经教师讲解,仍然没有清晰的印象。于是,在另外一个班教学到这一段时,我便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中介绍温州仙岩梅雨潭风景点的录像,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完录像画面后,自己说出三者的位置关系。学生表述虽不如课文生动形象,却也能说得清清楚楚,很快就解决了难点,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启发的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印象深刻。

二、图文对照,集思广益,培养作文能力

1、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如果是要求学生写叙事、说理、抒怀类的作文,亦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或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整体、局部、细节等)、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根据漫画进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将报刊上发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漫画用复印机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进行投影。一幅并不惹人注意的小漫画被突然放大映现在银幕上,能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感知,倍增写作的新鲜感。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出写作的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借助影像进行课后评改,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心机。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4

导语就是教师在新课教学之前诱发动机的用语, 一段好的导语, 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导语首先是要简练, 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课的重点有所了解。方法上可复习前课内容, 可衔接读写知识, 可简介课文背景等等。总之, 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 能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篇好的文章, 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 对什么问题都很好奇, 想弄个究竟。如, 教学巴金的《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 我问学生:“你们见过鸟儿生活在哪里?文题为什么要用‘天堂’这个词, 而不用大树或其他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这时已经迫不及待地翻书读文了。接下来学生的质疑让我大开眼界, 有的问:“文中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课文侧重写鸟还是写‘天堂’?”有的问:“‘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吗?”还有的问:“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后一个没有呢?”从这些疑问中, 我明白学生已经进入一种良好的积极探索的状态了, 对阅读感兴趣了。

二、把握住阅读教学的阶段性, 要有的放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学生凭借语言符号获取信息的过程, 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先从字、词入手, 教师提出读的要求,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掌握字、词, 最终把课文读通。中高年级的重点应放在句、段、篇的教学上, 当然读是不可缺的, 带着问题去读, 继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和思维, 最终把课文读通、读懂、读出感情。教师只有把各段培养目标弄清楚, 才能改变目前一味繁琐分析的现状。

三、加强阅读训练

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要做足“读”的功课, 因为我们知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但是如果单纯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读一篇文章, 学生会怎么样呢?只会漫无目的地去完成读的任务。在阅读一篇文章时, 教师应提前设计一些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 或者让学生自己来设计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这样长期的阅读训练工作, 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水平。

如, 我在教学《鹿与狼的故事》一文时, 先从课题入手, 让学生先谈谈对课题的想法和质疑。有的学生认为这应该是一篇童话故事, 鹿与狼之间可能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故事;有的学生问鹿与狼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他们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接下来我让学生认真读课文, 从文中去寻找答案。学生快速读完课文后急于回答问题, 而回答的只是一些浅显的问题, 对有深度的问题还是“一问三不知”。这时我让学生想一想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的决策失误表现在哪里?学生很自觉地再去读课文。这次读的效果出奇得好, 他们由这篇课文想到了《蛇与庄稼》那篇课文, 悟出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还明白了人类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要遵循自然之道。学生高涨的学习气氛也深深感染了我。

阅读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 但每一种教学结构形式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固定模式, 我们必须注重效果,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只有把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 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达到。

摘要: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 启发学生思维, 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把课教活, 即把文中的内容, 包括字词句讲得生动形象, 活灵活现, 把学生深深吸引住, 让学生爱学语文。要做到这样, 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

关键词:设计,阅读,兴趣,阶段性

参考文献

[1]张坤炽.以教材为生发点, 有效拓展阅读[J].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0 (Z1) .

[2]陈红专.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 2009 (08) .

模糊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 篇5

[作者] 熊成钢

[内容]

内容提要 模糊理论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阅读教学除了精确性之外,还有模糊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进行笼统认识与模糊理解。具体表现为由模糊到模糊和由模糊趋向精确两种基本形式。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内在依据,是言与意的非一致性、学生的认识曲线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感悟这三个方面。关键词 模糊理论 阅读教学 模糊性恩格斯当年曾预言,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数学的介入。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其科学化的实现应当是精确性与模糊性的有机统一。美国学者B・S・布洛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运用统计数学的测试方法,将教育目标分为认识、情感与技能三大领域,并将每个领域又具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无疑为把握阅读教学的精确性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照系。然而,教育目标分类学又并非绝对规范化,它也就给阅读教学的模糊性留下了一片空白,这片空白有待于模糊学理论来填补。近三十年来,模糊数学这门学科的迅速发展,弥补了传统的统计数学的不足。它认为,对待“集合”运算,凡是在普通集合、一般函数中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都可以另辟蹊径从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中寻求新的出路。普通集合只解决是与非的矛盾,模糊集合却解决是与非这种属于程度的高低深浅的矛盾,而隶属函数则是描述是与非这个对象隶属于一个集合的变化状态。因而,模糊理论超越了简单的是非二值逻辑,它运用的是深刻复杂的多值逻辑。阅读教学所具有强烈鲜明的综合性,类似于数学中的“集合”。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应该象模糊数学对待“集合”运算一样,更多的采用隶属函数的“描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认识与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模糊识别方式,不断丰富阅读教学实践。

作为言语作品的文章,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将意转换为言之后的作品。然而,只有纳入到教学程序中,文章才成为课文,具有教学的意义。所以,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由言求意的言意转换的行为,即将作者的文章还原为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意。在将言还原为意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某些言语作品的非精确认知与理解。例如读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为什么会是老水车?为什么纺着疲惫的歌?歌怎么会是疲惫的?“我”为什么会是刚挣脱蛛网的理想?神话的蛛网又是怎样一幅具体的图景?这里边难以穷尽,大有文章可做,做得越多越细,则越难以刨根究底,证明读者仍未最后感觉到它究竟表达了什么,仍未真正捕捉住隐藏在言语幕后的内蕴。教师提供一个或几个答案让学生对这些诗句所蕴含的真正的意进行“是”或“非”的简单判断,总是难免给人一种雾里看花、隔山观火之感。但阅读教学终究是引导学生由言求意,怎么办?只有借助于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的方法,求取近似值,将这些诗句视为从历史、现实角度对“我”与祖国割舍不断的血肉的整体,让人去感悟、去意会其深长悠远的韵味,不必将它的完整画面与深邃意境肢解为具体的思想与清晰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模糊性,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依照言语作品的不确定性进行笼统认知与模糊理解。它以其更广泛、完美与高效的特征,使学生与课文迅速沟通起来,节约了信息传递,并且更自由灵活地诱发学生大脑中表象的聚集,促使学生更深切地把握言语作品整体寓意以获得更充分的审美享受。

阅读教学的模糊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基本形式是由模糊到模糊,一种基本形式是由模糊趋向精确。

第一种基本形式是阅读主体(学生)在认识言语作品的类属与形态时缺乏明晰的划分而产生的模糊识别,始于对言语作品的模糊感知,终于对言语作品整体的模糊评判。有的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大部分读懂了,有点似懂非懂的味道,觉得作为言语作品的课文是非常美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但在上课时听老师讲解分析课文,则味同嚼蜡,原先获得的难以名状的美感至此已涣然冰释。这是因为学生在课前获得了对课文的模糊感知,而教师却以抽象干瘪的条分缕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的模糊评判,使得学生的模糊识别在中途嘎然断裂。高明的教师总是既尊重、保护学生在初始阅读课文所获得的模糊感知,又尽力地去完善学生对课文的最后的模糊评判。如在《药》的总结课上问大家:“夏四奶奶与华大妈在坟场上相遇,是偶然的呢?还是必然的呢?”经过紧张的思索与暂时沉默之后,学生兴奋地举起手说:“我想起来了”,但回答时又支吾其词,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教师肯定了回答偶然者,因为偶然相遇使得课文中明、暗两条线索在此交汇;同时,教师又肯定了回答必然者,因为必然相遇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结果,明、暗两条线索的必然汇合要通过夏四奶奶与华大妈在坟场偶然相遇体现出来。感受言语作品的美,往往受个人的阅历、心理、修养、情趣等制约而显得灵活多样,很难划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正如康德所言:“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唯其如此,所以,“我们避免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都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的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儿童留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而儿童的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

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另一种基本形式――由模糊趋向精确,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模糊处理再压缩、抽象出相对明晰的界限,以便达到对课文较为明确的认识。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鲁迅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如何度过少年生活的,然后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对于该课文的内容理解,可以处理为界限相对明晰的三种认识:A、嘲讽脱离实际的清末私塾教育,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束缚和残害;B、真实地再现了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恋与追求;C、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实际上,认识C更切合课文,而认识A与B也不无道理,社会上也有类似看法。明确的认识、精确的评判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只是模糊程度较浅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由模糊趋向精确只不过是程度较深的模糊向程度较浅的模糊的过渡。

当然,阅读教学的模糊性并非将学生带入一个糊涂、迷惘的境地而不可自拔,而是强调、重视学生对课文由言求意的理解应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单向线型思维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压抑与桎梏

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信息进行模糊处理,并非东施效颦,机械地照搬模糊数学的现成结论,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在依据的。我们可以从言与意之间的非一致性、学生认识过程本身、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揭示其内在原因。

阅读教学的模糊性是否符合科学的道理,必然牵涉到言与意(语言与思维)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一般来说,语言的结构单位如词与词组、单句、复句分别对应着思维的结构单位如概念、判断与推理,这就使得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的产物――思想成为可能。强调语言与思想的一致性,言能尽意,则是将“意”视为“一般人在日常的知性范围内能把握的名物事理。”反映这种“意”的相应的言语作品在本质上是一种陈述化的文字符号。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言与意之间又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具有不一致性。周建人先生在1979年6月13日《光明日报》的副刊《科学》上发表《思想科学初探》,在建国后首次提出“思想先于语言”的观点。其实,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往哲先贤早就看到了言与意之间的内在矛盾。《周易・系辞》对儒家的言意观作了这样的概括:“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正因为言无法穷尽意,所以再设立一个“象”来穷尽意,这个意中之象后来衍化、发展为言语作品中的意象。读者只能寻言观象,再寻象观意,由言求意必须经过“象”这个中间环节。《庄子・天道》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扬雄《法言》里也说:“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言,难矣。”无论是庄子还是扬雄,他们都认为言是无法直接穷尽意的,更无法穷尽纷繁复杂的客观实在。如果一定要用言去表现永恒的外在客观,那只能是得其粗略而已:“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正是在这种本质意义上,道家创始人老子才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深刻命题,意谓客观的道可以说得出来则不是永恒的道,而概念能用概念来表达就不是永恒的概念。

意是对外在客观的能动反映,言要用来传达意,言则陷入了困境――无法精确地穷尽意。言不尽意,则是因为这个“意”,既是人们穷尽宇宙奥秘、体悟人生真谛时所获得的某种超验、独特的难以名状的心领神会,又是文学家在神与物游的过程中营造出来并具体呈现在言语作品中的“意象”。涵盖了“心领神会”与“意象”的意,朦朦胧胧,模模糊糊,闪烁不定,瞬息万变,它不仅包括了逻辑化的思想,而且包括了情感,更包括了思想与情感的复合体。何谓情感?情感属于感知的心理领域,是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而引起的肯定或否定,积极或消极的反映或体验。对于思想,我们可以条分缕析地采用精确的逻辑处理;而对于情感,我们则无法科学地加以量化,无法称出它有多重,测出它有多长,算出它有多厚。无独有偶,美国当代语言哲学家莫汉蒂(J・N・Mohnty)也深刻地阐明了这一点:“正是在知觉领域中实在的事物与人・才・完・整地显现出来。是知觉――而不是思想――给予我们关于其对象的实在感”,“但是,知觉领域总是比较模糊的:它有一个不确定的边界和中心”,因而,“语言指称达不到属于实在的所指的绝对确定性和单一性。”内涵丰富的意大于言,言要借助于“象”去传达意,则必然会出现言外之象、象外之意,最终往往出现“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产生言语作品本身的不确指性。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认识活动。阅读活动其实就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对作为客体的言语作品的认识活动过程,是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过程。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部认识是沿着一条错综复杂的曲线发展的。”这就告诉我们,学生进行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模糊认识,“存在着模糊――精确――模糊(主动模糊化认识)的否定之否定的曲线”。从反映功能上看,主体具有概念把握与体验把握两种基本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前者表现为以言传意、言可尽意,后者则表现为“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心理学也认为,主体的认识觉察活动可分为集中觉察与附带觉察两种方式,前者是主体注意到的觉察活动,后者即主体所没有注意到的觉察活动。概念把握与集中觉察是一种有意的意识活动,有助于产生精确清晰的认识。而体验把握与附带觉察是一种无意的潜意识活动,往往产生笼统模糊的认识。概念把握、集中觉察和体验把握、附带觉察这两个方面互为依存,相辅相成,一般是在后者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前者的精确认识,精确认识的发展又总是伴随着模糊认识的潜在活动。譬如:教剧本时,很多教师向学生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语文知识:“剧本有三个特点,首先是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与人物必须高度集中,人物语言必须性格化。”虽然关于剧本三个特点的术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余地,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仍是模糊的。只有学生在大量阅读剧本进行模糊识别与直觉体验后,才有可能真正对剧本特点产生较为精确的认识,而且这种较为精确的认识也总是或隐或显地夹杂着对具体剧本的模糊识别。没有模糊性,就不会产生精确化。在阅读活动中,模糊认识是普遍的、大量的,而精确认识是特殊的、相对的。如果将精确认识绝对化,否定与排斥阅读认知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模糊状态,必然会导致课堂上概念、术语满天飞,教学内容空洞贫乏,教学方法机械呆板;以教师单调的“讲”取代学生匠心独运的读,结果是学生死记硬背住一些以概念术语形式出现的“语文知识”,而根本形成不了灵活运用的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所要培养的阅读能力,是由对书面语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与评价能力构成的一种呈递级上升的能力序列。认读能力一般要借助于精确认识得以形成,而理解、鉴赏与评价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精确认识,还需要模糊认识的积极参与。对言语作品的理解、鉴赏与评价,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感受、体悟性质的,属于情感陶冶与审美熏陶的范围。“欣赏是感情的操练,可增加感情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这种模糊难辩的感受与扑朔迷离的情感体悟就必须借助学生自己的模糊认识来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正如诗人席勒所言:“当心灵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就不再是心灵的语言了。”

提高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质量 篇6

关键词:阅读;写作;兴趣;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01-02

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和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品德的修养,知识水平、情感表达能力、创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素养能否提高。如何提高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质量呢?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一、视听结合,感知理解

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利用录音,激发兴趣

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所谓感知,是指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使事物在意识中直接得到反映。整体感知就是首先要对课文有一个总的了解,总的印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一篇课文在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交待学习的目标才会有所依托。整体感知的另一个意义是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字词的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与作者在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注意力就格外集中。同样,字词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含义就难以把握。就一篇课文而言,感知能力是通过听和读发展起来的。一个感知能力强的人,在听读语言文字的同时,不需经过思考过程,凭着感知就能迅速领悟其中丰富的内蕴和情味。

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们知道,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耳。然而,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而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用录音作示范和在因条件限制难于表现的伴奏、演唱等的情况下采用录音,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录音手段的运用,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启发,指导教学。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先让学生听教学录音进行感知,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朱自清先生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仍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但由于其世界观的局限,既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能投身于革命斗争中,只能苦闷、彷徨,想解脱感情的重压而又不可能的复杂情感,就会对学习该文的语言特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理解才是目的

理解是在感知基础上的认识和深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记述和介绍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性状、特征等的课文,它们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课文反映的客观事物连教师自身也未见过,仅凭教材、教参的文字介绍和简单的图示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若善于巧借电教媒体来解决,则为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知识铺平了道路。

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样以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绿》为例,阅读这篇课文,梅雨潭、梅雨瀑、梅雨亭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教学的难点。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羽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段话清楚地介绍了三者的位置关系,但学生读后虽经教师讲解,仍然没有清晰的印象。于是,在另外一个班教学到这一段时,我便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中介绍温州仙岩梅雨潭风景点的录像,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完录像画面后,自己说出三者的位置关系。学生表述虽不如课文生动形象,却也能说得清清楚楚,很快就解决了难点,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启发的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印象深刻。

二、图文对照,集思广益

培养作文能力“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1、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可以关掉片中的配乐及解说音响,只展示给学生直观、完整的画面),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初稿完成后,教师重播被观察过的录像,并打开配乐及解说音响,让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片中的解说词进行比较,找出观察写作中的疏漏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再进行补充修改。由此而写出的作文,质量往往比采用传统作文指导方法,由学生自由写出的作文要高出许多。

如果是要求学生写叙事、说理、抒怀类的作文,亦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或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整体、局部、细节等)、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根据漫画进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将报刊上发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漫画用复印机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进行投影。一幅并不惹人注意的小漫画被突然放大映现在银幕上,能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感知,倍增写作的新鲜感。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出写作的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借助影像进行课后评改,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

作文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如何把教师从评改作文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又能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心机。

有鉴于此,我们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是:学生初作成文后,教师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用复印机将其复印在投影胶片上(或利用复印机缩小复印的功能将其制成幻灯片)投影在银幕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鞭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同时,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

如果在作文前使用了录像(或电影)为学生提供过观察写作材料的作文,还可在成文后的作文评改中将电教多媒体协同使用,用录像展示观察内容、写作材料;用投影提示写作要求、学习习作,指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评议、修改。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交替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就不断增强,作文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

[1]、金振邦主编,《阅读与写作》,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P493页.

[2]、孙丰良主编,《话题作文》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P1、P4页.

[3]、《语文教学法》之《作文教学》.

[4]、《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 P82页.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7

一、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1. 教师在课堂上忽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的沟通甚少,即便是有,也仅限于知识点的交流。问答方面,老师为学生提供的回答空间更多是封闭式的,学生回答“是”或者“不是”,学生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想象力的发挥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对于问题的答案,老师更希望学生能回答出和预期答案相似的答案,对学生创意性的回答或者独到的见解持以否定、忽略的态度,这会严重打击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导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无形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个性的形成会受到压制。

2. 教学活动中,课堂语文阅读的实践教学不够充分

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时,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老师只负责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具体的讨论过程、讨论方式不进行指导和讲解;第二、老师在课堂上并未充分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导致课堂讨论仅仅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讨论氛围和目的,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第三、教师的阅读教学与学生的语言实践没有正确衔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的热情并不高涨,导致教学活动缺乏实效性,学生在语言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

3. 课堂上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老师过于看重教学结果,忽略过程

只看教学结果的心态驱使老师形成急功近利的心态,“未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教学心理,会让学生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语文阅读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课堂上几乎没有任何阅读兴趣。阅读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他还有口语能力、听力以及写作能力,这些都是小学生理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未重视阅读教学,要么让学生自行阅读,没有足够的指导;要么就是指导到位了,但是未能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且无法长期坚持,导致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有很大的欠缺。

二、阅读教学的课程实践

1.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目的,教师不应该以种种理由占据学生的阅读时间,或者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过程学生应该以主动积极心态和思维活动,而不该是在老师的逼迫下执行。只有主动阅读才能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文章的启示和思考。小学语文阅读应以情感阅读为主,首先是因为情感类文章容易理解,其次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商。另外,文章在内容、意境和插图的选择上也应该反复斟酌:内容读起来应该朗朗上口,意境要由情感和人文精神丰满,图片的选择至少要能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发觉文章的感情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其次为学生阅读设定适当的意境,为其创造逼真的阅读情境,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创造条件。

2. 延长朗读环节的时间

无法辩驳的是,阅读离不开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副效果甚好的催化剂。因此朗读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特点,并提倡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去感知和揣摩作者的情感、行文结构以及咬文嚼字的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阅读中体验文字的魅力,进而陶冶情操,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阅读教学的创新探析

1. 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表述自己的见解

虽然小学生各方面都处于成长期,但是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每位学生个体之间都有差异性。教学活动中,面对同一文章,同一问题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教师要适时利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鼓励学生勇于讲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尝试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

教学方案是整堂课堂的提纲,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因此教学方式的创新要从教学方案开始。以沪教版二年级上课文《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为例,课堂分为四大部分:启发谈话、朗读课文、书写练习、拓展延伸。启发谈话围绕课堂主题“实话实说”展开讨论,如屠格涅夫当着所有人的面贬低大作家的语言是好是坏?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朗读课文以小组展开朗读PK活动,可以有感情朗诵,也可以分段朗诵,这个环节可以巩固学生对生僻汉字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书写练习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基础,包括对所需背诵自然段的默写以及生僻字的书写练习;拓展延伸,可以尝试开展以“实话是否该实说”为主题的辩论赛,正方:实话实说并没有错,反方:说实话要三思。

结语

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其重要性在语文测试中的分数占比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对语文阅读的教学一定要重视起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3):160-161.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8

一、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 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最佳时机。教师把握好这个阶段教学,就能培养出一批既有好习惯又有好成绩的学生。具体到阅读与写作来说,就是在小学阶段把良好阅读和写作习惯教给学生, 让他们从现在开始注意按照习惯做。

写作的重要性从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文字表达出来。”只有会写作,才能把想说的表达出来。阅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阅读教学贯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在每组课文中安排重点训练项目,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训练项目,有计划地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

二、阅读与写作的协作教学

阅读与写作两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没有多篇阅读量的积累,就不会写出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回顾那些著名的文学作家,没有一个人不是拥有数以万计的阅读量。也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把阅读抓好、搞好,写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过来 ,素材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教学现状来看,写作似乎是一件令学生感到痛苦的事情。这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过于忽视阅读与写作的紧密关系, 将两者分开教学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把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教学,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几方面实施。

1.将源头扩充

将源头扩充,指将阅读范围扩大。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不二法门,这是语文界专家学者们的共识,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目前,学生阅读量很小,局限在课本这个小圈子里,迈不出去。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课外阅读书籍,扩大知识面,通过阅读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各方面知识,感受到阅读能改变生活和眼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好处,才能自觉地要求阅读。

2.培养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教师要把正确的阅读习惯告诉学生, 如阅读要带着问题读文章,按照先找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写作要先分清是哪种文章类型,属于哪种行文结构,要对人物有哪些描写(外貌、动作、心理),风景描绘等。学生只有掌握基本方法,才能在相同时间内获得更高的阅读和写作效率。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自 由创作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作,抒发感情,也许就能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最终作品的好坏放到一边不说,对学生创作热情提高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先让学生体会写作的好处,以后再提到写作,学生就不会那么害怕,而是当成一件很容易的事去做,或者当成一种抒发自我的方式,这样写作教学就算真正达到了目的。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9

一、文本阅读的整体观

这个观点并不很新鲜, 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我们许多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往往在实践中表现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要实现文本教学的超越, 必须具备这种观念。一方面虽然任何形式的文本都是由词和句子组成的, 但其意义并不是词和句子的简单相加, 它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文本中认识, 换一个语境, 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不只是由表层句子所构成, 还有体现在话语中的深层意义。”对这种深层意义的把握, 更需要从整体上去认识。

二、文本阅读的人文观

把文本阅读从工具性中解放出来是时代的要求, 是素质教育的呼唤, 是学生人性、人格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大纲还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 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如前所述, 课本是纸质媒介文化的精华, 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正是屈原那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范仲淹那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博大襟怀, 文天祥那永垂青史的民族气概, 诸葛亮那鞠躬尽瘁的赤诚态度……在课本中闪烁着熠熠光彩,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 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民族脊梁。文学即人学, 人文之学, 它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优化人的精神品质、思想情操。

三、文本阅读的创造观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想象, 从而创造出融注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 显现作品话语背后的隐喻和寓意。同时, 在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框架中, 往往隐匿着许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未定性意蕴空间, 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结局到底怎样呢?死了没有?怎么死的呢?这些“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 去填补, 去阐释。西方神学解释家H·奥特认为, 这种空白的理解和填充, 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 也是人的真实中最为本真和创新的东西。文本的阅读, 就是要驱遣学生的生命原动力去发现, 去填补这些“空白”,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 只注重知识灌输, 不重视能力培养, 特别是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致许多学生走进社会, 成为“书袋子”“书呆子”, 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剧。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10

一、注重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雪融化后是什么”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框,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二、注重生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七根火柴》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因此,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宗璞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奋斗。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本,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是源自生活的。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有些东西毕竟不是现实生活的“春”,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生活中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体会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学生只有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文本的结合,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反映的深层内涵。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安塞腰鼓》一文,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又如《背影》,我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亲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等,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注重略读、精读

夏丏尊认为语文的阅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作了较大的调整,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是260万字”。要完成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略读可以说是最佳选择。“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收得其内容”。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思维轨迹,弄清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观点,态度和感情,既能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又能增大阅读量;“精读的目的在于揣摩和鉴赏”。在阅读教学中,它可分为三种基本功: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一个是关于词句的,一个是关于全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就是鉴赏,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要求学生把自己放入作品中,两相比较,并能冷静思考。“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徊地诵,文要周回地默读,小说要耐心地看”,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有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让学生进入作品,又从作品跳出来,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见,在阅读中,理解是基础,鉴赏是提高,触发则是升华。理解的深度,鉴赏的水平,触发的丰富程度,应作为新课标下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标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21-01

笔者认真反思当前的语文阅读与教学,觉得我们在语文阅读与教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和反复的实践。

一、小学生阅读的现状

1、语文考试的错误导向

《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我们的阅读教学,则把读书严格地控制在一个狭窄地藩篱之内,还要硬性规定在特殊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种种‘阅读要求'完成那些专家学者费尽心思搞出来的匪夷所思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使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带着“任务”的心态,吃力地被动阅读。而我们的大多数小考命题专家、小学语文教师却乐此不疲。广大小学生只得 “从一(语文课本)而终”。

2、小学语文教师陈旧的理念

《中国教育报》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实质上,几十年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误就是舍了“本”逐了“末”。课堂上阅读教学是“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从形而上到形而下,教师给他们进行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条块分割。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到写作背景到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方法……”忽视对文本的整体思维,把一些美文弄得面目全非,使学生味如嚼蜡。

3、小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前的小学生对阅读的作用没有应有的认识,不喜欢课外阅读,还有一部分小学生心理浮躁,追求新奇、刺激,尽读些武侠、言情的电子书;有的则对卡通漫画、玩游戏的书、校园漫画、歌星影星逸事爱不释手。有少数的小学生宁愿上网玩游戏、聊天、看电视或游逛,也不愿意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

其实,一个学生的精神发育如果离开了自主阅读,离开了真正经典的阅读,就不可能走的更远。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我们应采取什么样对策呢?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1、提高认识,还小学生阅读以正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缘文会友的交往过程”,“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人类素质产生过程”,“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一个学生的阅读时期能否养成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学生一生的走势和发展。我们的学校、老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给学生以交往充裕的阅读时间,切忌再做与喜欢自主阅读的学生为敌的傻事了,真正地还小学生阅读以应有的地位。

2、改革考试的方法。小考是升学考试,我们往高一级学校输送的如果是一心只读教科书、教辅书的、缺乏创造性的书呆子,那么我们的教育和考试方法无疑是失败的。既然小考是指挥棒,我们的小考命题专家就要从纠正我们现行的语文教学弊端、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出发,改革语文考试的方法。语文考试要着力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在阅读试题的命题上要注重让学生体味整体美感、品味文章语言,明晓方法技巧,答案要开放,不能过多设计只是唯一的、标准的,要鼓励学生的独创。

3、小学语文教师要重树理念。既然阅读对学生的一生影响巨大,我们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就要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多给学生独立读书、体悟、品味、背诵的时间,对学生喜爱的教材篇目,可先学多学精学,对于那些索然无味的陈旧过时的课文可以大胆舍弃,适时将课外的美文佳作引入课堂,作源头活水;注重感悟,注重阅读的整体性和文气文脉,少微言大意,少纯理科化的拆解和技术性的操练;激励学生在课文自由阅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使之科学、有序、高效,让学生多读一些有较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的作品(国家教育部小学生阅读推荐篇目),使学生成为一个“好读书、乐读书”且有品味情趣高雅的人。

4、小学生要争取自主阅读。小学生要反对压制他们课外阅读的学校、老师及家长,晓之以理,争取自主阅读的权力;同时小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领下正确处理好阅读与其他培训的关系,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使课外阅读、学业成绩和特长培训比翼齐飞。此外,那些对阅读缺乏兴趣或者所读品味不高的学生,自己要及时矫正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使自己从阅读中体味乐趣,读高品味的书,做高品味的人,从而使自己的学业优秀、知识面宽、文化底蕴深、情趣高雅。

三、适当辅以阅读方法

1、激励学生乐读。学生如果乐于读书,积极主动地探求思考,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的阳光雨露。例如笔者常常利用阅读课前3—5分钟时间声情并茂地朗读一篇精美短文,并加以三言两语的点拨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效果较好。

2、引导学生善读。学生不仅要乐于读书,而且要会读书。特别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教师要告诉学生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有的文章要精读,要一字一句地细读,反复地读,仔细品味;有的文章要略读,一目十行,了解大意即可。要善于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去体会文章的精妙。只有这样,才能读有所获,读有所得。

3、提醒学生记读。“记读”就是让学生阅读的时候手到、脑到。对于精彩的词句和语段,要用摘抄本把它抄下来,要用一定的时间对笔记本中特别好的内容进行背诵,为今后的写作提供模仿、创新的原料,对于感受很深的文章还可以写下读后感。教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摘抄本检查,鼓励学生做好笔记。时间一长,学生的语言仓库里就会有充足的“粮食”,“肚子里”就会有充足的“货物”,到那时写作将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全面提高。

语文阅读和作文的教学 篇12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 人们的需求与以往大有不同,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元化, 我国对教育也进行多次改革, 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 变得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我国开始使用新课标课程, 提倡以人为本, 倡导全人教育, 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培养各方面能力, 重视价值观, 等等, 这些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国施行, 并且从开始的不适应、有缺陷变得逐渐完善, 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合作, 提高自学能力, 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旋律。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阅读, 小学生的阅读带有拼音, 它可以促使小学生学习识字, 并且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多是童话故事和名人故事, 带有趣味性, 并且带有教育意义, 教给学生做人原则。 随着小学生级别上升, 阅读内容变成祖国文化, 各地的文化传统文化, 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由此可见,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极其重要, 并且阅读教学时间占大部分, 阅读教学的成与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圆满实现, 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受到老师的引导, 并且要努力学习, 若小学生在此期间获得较高水平的阅读能力, 则无疑对他们的人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

1.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何谓素质教育, 就是要求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 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阅读的学习氛围, 真正地把阅读教给学生, 而不是形式上的“请学生自由朗读, 思考问题”等。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 他们才是阅读的主人, 不要唯老师是从、唯书本是从, 更不要跟在老师的身后, 做老师的小跟班, 而要学会做自觉、主动而有深度的思考者和行为者。 主导学生思维的不是教师要我们读什么、 怎么读, 而是我们自己想读什么、应该怎么读, 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的主人。

2.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要重视识字教学。

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 识字教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 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足, 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提高。 因此, 语文教师只有重视识字教学, 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首先, 让学生阅读课文, 不怕学生读错字。 教学新课文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读, 找出不认识的字, 接下来让他们听教师范读, 核对自己的读音有没有错误, 标出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然后让他们查字典, 具体理解这些字, 加深他们对字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达到良好的识字效果。其次, 让阅读帮助识字, 以识字促进阅读。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才能准确理解字义, 加深记忆。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字, 然后认一认字再读一读课文, 边阅读边识字, 边识字边阅读。这样, 学生认得快, 记得牢, 效果好, 还锻炼了阅读能力。 再次, 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 在生活中识字、阅读。 识字和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 采取多种方法, 通过多种渠道, 引导学生自觉把握住生活中每一个识字和阅读的机会, 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达到识字的目的和良好的阅读效果。

3.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 于己是一件修身益智的终身大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则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国家大事。 首先, 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阅读兴趣小组, 让学生定期分享阅读的体会心得, 还应该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争取家长的配合, 让家长为孩子树立热爱阅读的榜样。 其次, 避免阅读的功利化。 很多家长抱着阅读可以增加识字量、提高写作能力等各种目的指导孩子阅读, 对此, 教师要指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 如作文集、名家名作等, 培养孩子兴趣。 还有些家长会让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 而边读书边查字典会浪费很多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 孩子就可能被困干扰而感觉阅读是非常枯燥的事情。 所以, 孩子如果能投入阅读当中, 沉浸在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当中, 家长和教师就不要有太多干涉。 最后, 要多让孩子们接触到适龄的读物, 丰富他们的视野, 让他们有更多选择, 让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4.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长期以来, 教师都是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成绩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 即便是阅读题都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如果学生的回答是对的就能得到相应分数, 如果偏离了标准答案, 则是错误的。 这种评价方式单一片面,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使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并且教师要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 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品德、思想、言行等多方面的考察, 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给予相应鼓励和表扬。 同样,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及时捕捉学生在阅读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个性。 比如, 在教学完一篇课文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或讨厌文章中的哪一个人, 并说明理由, 之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最后教师总结。 这样的评价方式, 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 虽然有争论、有异议, 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仅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兴国.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 2016, 11.

[2]鲁振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 2016, 10.

上一篇:英语教育实习生下一篇:农业巨灾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