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

2024-05-18

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精选10篇)

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 篇1

粤招〔2023〕1号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做好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及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

2023年2月27日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招生专业

(一)专业界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版)》和教育部2021年、2022年公布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为艺术类专业。

(二)专业分类

艺术类专业分为“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和“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

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分为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戏曲类7个科类,不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含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专科专业参照执行),原则上安排在普通类招生,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本方案考试和招生录取办法仅适用于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

二、报名考试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对报考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统一派发艺术类考生号,艺术类考生需参加文化课考试和艺术专业能力考试。文化课考试科目和普通类文化课考试科目一致,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均可。艺术专业能力考试分为省统考和高校校考(下称校考)。

(一)省统考

省统考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或面试评分)。

省统考分为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和书法类6个科类。考生根据本人艺术专业特长,参照《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附件1)以及相关高校要求,从省统考6个科类中选择1个科类报考。报考音乐类的考生可以兼报音乐表演(声乐)方向、音乐表演(器乐)方向和音乐教育方向;报考表(导)演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戏剧表演方向、服装表演方向和戏剧影视导演方向;报考播音与主持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普通话方向和粤语方向。

省统考各科类考试科目及考试要求见《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省统考考试说明》(附件2)。省统考具体实施办法另文通知。

省招生委员会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省考生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情况,按一定比例分科类划定省统考本专科合格线。

(二)校考

按教育部规定,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后,可在省统考合格生源中组织校考。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由相应招生院校分别负责制定和实施。组织校考的高校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与省统考的衔接,科学合理确定校考形式。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根据教育部要求,2024年起,校考应在高校所在地组织,不得跨省设置校考点。

参加招生高校非戏曲类的艺术专业校考的考生,须按学校要求选择相应的科类参加省统考,未参加相应科类省统考或相应科类省统考不合格的考生,其校考成绩无效。

三、录取办法

(一)录取批次及类别

录取批次分为提前录取批次、本科录取批次和专科录取批次。提前录取批次仅安排教育部批准的相关艺术类院校专业。

录取类别分为统考和统考合格基础上的校考(简称“统+校”)。统考是指艺术类院校专业录取需使用文化课成绩和省统考成绩,“统+校”是指艺术类院校专业录取需使用文化课成绩、省统考成绩和校考成绩。

(二)划线规则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由省招生委员会根据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省统考成绩和招生计划情况,按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和书法类分别划定文化课和省统考最低分数线。

提前录取批次实行“统+校”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由招生院校自行划定分数线。

(三)志愿填报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均实行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实行“统+校”成绩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实行顺序志愿。

(四)投档规则

实行统考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投档时,根据院校招生计划,以1:1的比例,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在考生文化课总成绩和省统考成绩双上线基础上,依据考生合成总分排序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检索考生院校专业组志愿投档给招生院校。

实行“统+校”录取的艺术类院校专业采用梯度志愿投档,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将文化课总成绩上线、省统考成绩合格且校考成绩合格的考生电子档案按考生志愿顺序一次性投档给招生院校,由招生院校择优录取。

(五)平行志愿投档分数合成

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专业的投档满分为750分,以普通高考文化课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和省统考分数合成的总分排序情况投档,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50%+省统考成绩×2.5×50%。

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的投档满分为750分,以普通高考文化课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和省统考分数合成的总分排序情况进行投档。总分合成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文化课成绩×60%+省统考成绩×2.5×40%。

四、其他有关专业考试招生办法

戏曲类专业考试招生录取办法由教育部另行规定。

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试招生办法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艺术类专科专业目录与统考科类对应关系参照本科专业的对应关系执行。

健美操、啦啦操等体育类项目纳入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不得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方式进行招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校是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省招生委员会是监管省统考和属地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我省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和规定,统筹谋划,规范管理,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二)落实主体责任。各有关高校要严格落实艺术类专业招生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和有关要求,科学、规范编制本校相应艺术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研究制定相应的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确定招生专业对应的省统考科类。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等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并按要求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提前向社会公布。

(三)积极加强宣传引导解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相关高校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各地各中学要积极组织相关政策培训,重点做好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艺术类考生和家长的全覆盖培训,广泛深入地做好政策解读,为考生答疑解惑,确保广大学生充分知晓政策,避免因对政策的误读而造成的影响。

本方案在202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中实施,如教育部和省有新的文件规定,按教育部和省的新规定执行。

附件:1.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招生专业与省统考科类对应关系一览表

2.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省统考考试说明

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 篇2

新改革的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翻译题强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而旅游英语课程的设计是为培养跨文化的高级旅游人才服务的。旅游从业人员对中国文化翻译的恰到好处, 不仅体现我国国民的文化素养, 还担负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本文简单分析旅游英语教学中的现有问题, 以文化翻译为切入点, 展望旅游英语的教学改革。

二、新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改革

2013年12月的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CET6) 焕然登场。其中一个最重大的调整是取消完形填空, 把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在原先的CET6大纲中, 翻译题型旨在考核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改革后的CET6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原完形填空的分值分摊到翻译中, 由此, 翻译的分值比例提高到15%。这一改革让众多依赖完形填空题型猜答案的学生, 或者只顾“点”不顾“面”的学生难以接受。

2013年12月的CET6的翻译题使大众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 多题多样的考试形式分别考到“中秋节”、“丝绸之路”和“中国园林”的段落翻译, 其中涉及诸如“农历”、“四大发明”、“寿福和”、“丝绸之路”等多个不同方面的中国文化体现。媒体的相关报道表明, 许多参加考试的学生对此次考试感到爱莫能助, 更出现一批考生翻译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版本在网络上流传。这一代考生, 从幼儿教育开始就接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英语教育模式,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给中国英语教育体系敲响警钟, 也给为培养高素质领军接班人才的高校进行深刻反思的机会。

三、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 旅游与英语的错综复杂关系

旅游英语属ESP (专业英语) 范畴, 主要体现为酒店英语和导游英语。酒店英语包含酒店各个职能部门实际操作中使用的英语。从酒店前台的礼宾接待, 到餐厅服务的礼貌用语, 再到酒店管理的市场营销, 等等, 无不体现酒店从业人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跨国文化的理解。导游英语的覆盖面之广不容忽视, 除了接机、欢迎词、欢送词等相对固定的英语讲解模式之外, 沿途讲解和定点导游包括乡土人情、工艺美术、节庆风俗、自然地理、历史典故、工程建筑、宗教信仰, 等等, 每一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诠释。这就要求导游从业人员在众多交叉学科的矛头指向英语时, 需要大量的不同学科的专业术语翻译的储备, 具有对陌生领域刨根问底的学术精神, 尤其对于表面字词无法解释含义或暗藏玄机的讲解内

(二) 旅游英语教学体制的灰色地带

我国开设旅游英语涉及的院校层次较多, 中专、大专高职和本科均有该课程。中专、大专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因此在设置课程上以职业为明确导向。区别于此,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强的特色决定了本科院校的旅游英语既要培养职业英语具备的运用能力, 又要培养学术英语的研究能力。然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法的安排上, 其难以体现完善的实训体系。缺乏实际操练的工作环境, 无法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 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 事倍功半。

(三) 旅游英语与传统英语学习观念的代沟

旅游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在理想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贯彻“少讲, 多讨论, 多听, 多回馈”的教学形式, 遵循教师为课堂主导, 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原则, 极力设计一个有双边或者多边利益关系的现场, 创造角色扮演的机会和生动活泼的英文交流环境氛围。然而在现行的教学中, 这种开放式的课堂很难实施。学生经过多年中国式学习, 早已养成了英语课上忙于机械式地记笔记、记单词、记语法的习惯, 而不善于动脑子、动嘴巴, 也形成了随大流、填鸭式的学习模式, 他们常常对开放式课堂做出麻木的回应。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非一朝一夕, 也非单独的课程所能影响的, 要求学生“放得下、放得开”, 需要整个教育体系达成共识。

(四) 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的误解

从当当或亚马逊等图书专卖的网站上搜索, 有相当比重的旅游英语教材强调或首选培养学生的“视听说”技能, 而“阅写译”技能的地位远不如前者。中国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现象, 众多学者认为强调“阅写译”是落后的、老套的教学模式。但是, 冯郑凭 (2008) 在华南师范大学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翻译在旅游英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翻译是一切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基础, 包含口译和笔译。口译是听力的保障和口语的体现, 笔译为写作和阅读提供必要的条件。不管从哪个层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 其在步入社会之后都需要基层的锻炼。作为一位在基层直接与旅客接触沟通的专业人员, 其英语语音或语调上的小小瑕疵就像不同地区人们交流的口音差异一样, 无妨大碍的表达不伤大雅。但是, 如果在介绍本土旅游文化时出现错误, 往往就难以被他人接受, 甚至会被质疑专业能力。因此, 文化传递的有效性要求导游从业人员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能力和用以传达文化的英文翻译能力。过于强调“视听说”的课堂容易造成乌鸦学舌、生搬硬套的结果。学生对视频和听力内容进行瞬间的记忆与模仿, 活跃的课堂氛围呈现出表面的良好效果, 但是长期的教学经历表明, 学生在脱离课堂之后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五) 旅游英语教材内容的片面性

现行的旅游英语教材难以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而且现有的教材不是全国通用性的, 缺乏地方特色和针对性, 带有较多的主观倾向, 缺乏既能系统地普及旅游文化的基本知识, 又突出当地本土文化的特色;既有精密的理论支撑, 又结合适用于行业实际操作的手册。

(六) 旅游英语师资的尴尬

笔者认为旅游英语师资储备面临两个矛盾。首先, 我国高等院校对教师的选拔具有中国特色的招聘体制, 其首要制约是对教师学历的严格把控。从某种意义上讲, 旅游英语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在高校中历经多年爬完象牙塔, 符合高校选拔制度的高学历学术人员缺乏在市场运作的经验, 对现实的问题很难切身处地地讲授透彻。在旅游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专业人员往往欠缺学术的基底, 难以将宝贵的行业经验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各个高校在职旅游英语教师的行业活动区域局限在课堂, 并非具有导游资格证书, 更从未亲临过导游现场, 备课所用的课件是从网络上东拼西凑的, 缺乏旅游行业的职业素质, 难以言传身教。

其次, 大多高校的旅游专业是从其他学科专业中衍生出来的, 如常见的有地理专业、英语专业、管理专业等。对旅游英语教师的配置采用就近取材的方式, 英语专业的教师调转为旅游英语教师, 虽然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 但缺乏旅游专业研究、旅游文化、旅游美学、旅游心理等一系列学科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只能浅谈略描, 不足以体现旅游文化的魅力。原先地理专业或管理专业的教师学术功底足够, 需要时间驾驭语言中跨文化的奥妙。

四、旅游英语教改启示

(一)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著名的Maslow需求层次理论展示了人们在满足个人生活保障的前提下追求高品质的精神需求。旅游正是通过游客体验不同文化的独特性, 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的一种形式。英语导游发挥着民间文化使者的重要作用, 这个职业传递的是华夏五千多年文明的博大精深。旅游从业人员理当不断积累旅游文化知识储备, 旅游英语课程需要最大限度地提供课内和课外资源,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每节课设定一个文化主题, 借助多媒体网络、视频影像的帮助, 教师使用角色扮演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例如, 当讲到中国传统节日时, 首先播放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习俗的影视, 其次分组讨论此传统节日的特色和如何讲解解说词, 最后请若干同学进行导游和游客的角色扮演, 扮演游客的同学可提出若干关于传统节日的问题, 扮演导游的同学需要以职业的态度想方设法应对旅客的需求。

(二) 形成以“译”为基底的教学模式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主要体现, 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削弱纯粹地营造课堂气氛, 加强建立以“译”为核心的模式。首先, 通过训练翻译的技能, 使学生勒于动脑, 在“信、达、雅”的翻译原则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教师可推荐一些风土人情、大好河山的英文美文散文诗歌, 学生在赏析过程中, 多尝试多推敲翻译在美学中的运用, 不断通过练习把旅游文化的优美文雅表达得淋漓尽致。由此, 旅游专业的学生不但扎实英语语言的功底, 有效地传达中华文化的精髓, 而且通过亲身接触, 更容易受到熏陶和感染, 培养学习兴趣。

其次, 在学生受益于翻译的基础上, 进一步培养笔译和口译的能力。笔译为写作奠定基础, 需要细腻的斟酌表现文字的美感, 搭配大量的旅游文化相关文献书刊的阅读。口译在翻译文字的基础上, 结合听力和视觉效果, 加快学生的反应速度, 增强语音语调的渲染力。“祖国大好河山美不美, 全凭导游一张嘴”, 以生动的语言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 深厚教师的专业功底

旅游学是尚未成熟的新型学科, 旅游英语教师的配置需要师资储备系统不断地完善和反复地验证。对于跨学科的转行教师来讲, 旅游文化相关学科的补充或英语语言文化功底的炼造都是必备的工作重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 利用寒暑假期到旅游行业相关部门挂职, 或多参与社会民间组织的相关协会、讲座, 从实践中找出自己知识的欠缺, 发展教学能力。

(四) 完善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教材的改革意义重大, 因为它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笔者认为教材的改革需遵循几点原则。首先, 教材的更新和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时俱进, 紧密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况。例如, 现行的全国通用教材中有带团购物的章节, 而新旅游法的出台, 显然需要对此章节进行调整。其次, 例如, 海南地区, 在建立国际型旅游休闲圣地的利好环境下, 要突出跨文化的特色, 杜绝闭门造车, 凭空想象, 多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或期刊, 真实有效地体现跨国的文化交流。另外, 教材的编写或选用建立在突出国家旅游文化的普及性又不失地方特色的针对性的基础上。

五、结语

教学改革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旅游英语作为旅游与英语交织并融的新型学科, 需要经过时间的历练, 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继承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 发扬语言翻译的跨文化美观, 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新增的段落翻译题型内容均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据媒体的初步调查, 考生对翻译的作答不尽如人意。此现象揭示了现行的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不足。旅游英语, 作为培养中国旅游文化传播使者的重要工具, 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者结合教学经验, 分析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关于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等的思考。

关键词:旅游英语,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旅游文化翻译,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丽敏.旅游英语的特点及其教学[J].语文学刊, 2013 (2) :149-150.

[2]代国忠, 王会鹏.旅游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 :33-35.

[3]王凌.浅谈旅游英语课堂如何为本地旅游文化服务——以海南为例[J].海外英语, 2013 (4) :92-93.

[4]孙小珂.把“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的课堂[J].江汉大学学报, 2002, 21 (2) :99-101.

[5]冯郑凭.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 2008, 22 (6) :65-68.

[6]黄庭月.河南省旅游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展望[J].商业现代化, 2007 (4) :387-389.

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 篇3

语言学习需要厚积薄发,而翻译的学习更是见于日常的点滴积累。要想做好翻译试题,考生需在平常打好基础。《新概念英语》作为英语学习的经典教材之一,在语法、词汇以及句型的使用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考生若在平时注重学习此类英语教材,定有助于四、六级考试备考。下面本文就以《新概念英语》第三册(下文简称《新概念3》)中的例句为辅来解析2012年12月六级翻译真题,希望能以点带面,启发考生将教材中所学的词句与考试实战结合起来。

Through years of hard work, they ___________ (已经把那片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

解析 本题涉及三个考点,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①考查时态的使用。通过括号中的提示词“已经”可知,这句话要使用现在完成时态,即have done结构。

②考查动词词组“turn … into …”(把……变成……)的用法。考生如果熟悉《新概念3》的话,就会发现该册课文中曾多次出现这一词组。例如,第47课Too High a Price?(《代价太高?》)中的一句话里就出现了这一词组:“There are only four ways you can deal with rubbish: dump it, burn it, turn it into something you can use again, attempt to produce less of it.”(我们只有四种对付垃圾的方法:倾倒、焚烧、把垃圾变成再生材料或试图少产生一些垃圾。)

③考查名词“荒地”和名词词组“肥沃的农田”的英文表达法。“荒地”的表达还是比较常见的,美国诗人T·S·艾略特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为The Waste Land (《荒原》),标题中的Waste Land就是“荒原、荒地”的意思。第47课中还出现了fertilizer (化肥)一词,该词正是源于形容词fertile (肥沃的);而第56课Our Neighbor, the River (《河流,我们的邻居》)中也提到了词组farm land,即为“农田”的意思。由此一来,“肥沃的农田”即可翻译为fertile farm land。

参考译文 have turned that waste land into a fertile farm land

考点攻略 这里主要讲讲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是六级翻译常考的时态之一,该时态看似简单,但很多考生对其存在误解,误以为这是一个“表过去”的时态。虽然这一时态表面描写过去的动作,但它强调的并不是动作在过去发生,而是强调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的影响,或者强调过去发生的动作持续到现在。所以该时态的落脚点是“现在”,考生要注意这一点。

It was long since I last saw her, and if she had not greeted me first _____________ (我几乎认不出她来).

解析 本题考查如下两个考点。

①考查虚拟语气的用法。通过非真实条件句“if she had not greeted me first”,考生可知这句话是对过去事实的一种虚拟,因此空格中的主句应使用“would have done”的结构。

②考查动词recognize (认出)的用法。《新概念3》的课文中多次用过这一动词。例如第2课Thirteen equals One (《十三等于一》)中就出现过这一动词:“In the torchlight, he caught sight of a figure whom he immediately recognized as Bill Wilkins, our local grocer.”(借着电筒光,他看见一个人,马上认出那是本地杂货店主比尔·威尔金斯。)

参考译文 I would not have recognized her

考点攻略 这里主要讲讲虚拟语气的用法。虚拟语气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对过去事实的虚拟、对现在事实的虚拟和对将来事实的虚拟。

①对过去事实的虚拟:虚拟条件句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完成式,而主句的谓语动词则用“would/should/could/might have +过去分词”的形式。《新概念3》的课文中也多次出现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例如第25课The Cutty Sark (《“卡帝萨克”号帆船》)中的一个句子:“There is no doubt that if she had not lost her rudder she would have won the race easily.”(毫无疑问,如果中途没有失去舵,“卡帝萨克”号肯定能在比赛中轻易夺冠。)在这句话中,发生在过去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但作者想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慨,于是对发生在过去的这个故事使用了虚拟语气。

②对现在事实的虚拟:虚拟条件句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式,而主句的谓语动词则常用“would/could/might/should +动词原形”的形式。第17课The longest Suspension Bridge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长的吊桥》)中有这样一句话:“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if the bridge were packed with cars, it would still only be carrying a third of its total capacity.”(据估计,若桥上摆满了汽车,也只不过是桥的总承载力的1/3。)我们当然知道一座桥不会摆满汽车,但这里作者为了表达该桥的承载能力,使用了与现在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

③对将来事实的虚拟:虚拟条件句的谓语动词可以用过去式、“should +动词原形”形式或“were to +动词原形”形式,而主句的谓语动词则用“would/should/could/might +动词原形”形式。

此外,虚拟条件句还有一种变式叫含蓄条件句:在特定的上下文或一目了然的情况下,可以省略if条件句,或使用介词短语、副词或非谓语动词等形式代替if条件句来实现虚拟的目的。我们来看第60课 Too Early and Too Late (《太早和太晚》)中的一句话:“Without it, nothing could ever be brought to a conclusion; everything would be in state of chaos.”(不准时将一事无成,事事都会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 实际上,这句话里without it就是一个含蓄的虚拟条件句,它可以表达为“if there were no punctuality”。

Our defense at the court hearing finally ________________ (使法官确信我们是清白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如何用英文表达“确信”和“清白”。关于“确信”的表达法,我们在第1课A Puma at large (《逃遁的美洲狮》)中就遇到过:“The experts were now fully convinced that the animal was a puma, but where had it come from?”(专家们如今已经完全确信那只动物就是美洲狮,但它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句话中的convince一词表达的就是“(使)确信”的意思。第35课Justice Was Done (《伸张正义》)主要探讨了“伸张正义”的话题,其中有这样一句话:“We might say that justice has been done when a man’s innocence or guilt has been proved beyond doubt.”(当某人被证据确凿地证明无罪或有罪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说正义得到了伸张。)这句话中的innocence一词正是guilt (有罪)的反义词,表示“清白、无罪”的意思。此外,第35课中也出现了“法官”的英文表达法:“Judges, however wise or eminent, are human and can make mistakes.”(法官无论如何聪明与有名,毕竟也是人,也会出差错的。)

参考译文 convinced the judge of our innocence

考点攻略 这里主要讲讲多样化表达。大多数考生看到“使法官确信我们是清白的”时的第一反应便是将之译为“convinced the judge that we were innocent”。之所以有这种反应,是因为考生太容易受中式思维的影响。其实这句话完全可以不用从句,而是简单地表达为“convinced the judge of our innocence”。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多样化的英文表达,避免用语单调、呆板。我们来看第9课Flying Cats (《飞猫》)中的一个句子:“Apparently, there is a good deal of truth in this idea. A cat’s ability to survive falls is based on fact.”(显然,这种说法有些道理。猫在跌落时能够大难不死是有事实作为依据的。)这句话中突出显示的句子巧妙地用there be句型和名词结构取代了“this idea is probably true”这一老套的用法。

_________________ (你可以放心) we will fulfill our task ahead of time.

解析 本题主要涉及如下两个考点。

①考查“放心”一词的英文表达法。英文中的assure或reassure都可以表达“使……放心”的意思。

②考查宾语从句引导词的用法。这一考点比较隐晦。若考生仔细分析整个句子,会发现这句话是一个主从复合句,题目中给出的英文部分是宾语从句,又因为该宾语从句与主句谓语动词之间被代词you分开,所以考生在填答案的时候最好加上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以免造成语义混乱。

参考译文 We can assure/reassure you that

考点攻略 这里主要讲讲动词对句子结构的影响。在英文中,一个简单句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如果出现第二个或者更多的谓语动词,就要使用从句或非谓语动词结构等来处理。大多数考生对从句用法的掌握还不错,但非谓语动词结构是一大难点。我们来看第53课In the Public Interest (《为了公众的利益》)中的一个句子:“A foreigner living in a Swedish village wrote to the Ombudsman complaining that he had been ill-treated by the police, simply because he was a foreigner.”(一个住在瑞典乡村的外国人写信给司法特派员,抱怨说他受到警察的虐待,原因就是因为他是个外国人。)这句话中包含三个“动词”:live、write和complain。但谓语动词只有一个,那就是write。live和complain都是以非谓语动词(-ing分词)的形式出现的,在句中分别做定语和状语。理清了动词的问题,就解决了句子结构的问题。所以,考生在做翻译题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动词,先理清句子结构,再动笔翻译。

Man shoul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______________ (试图征服它是不明智的).

解析 本题涉及如下两个考点。

①考查“it is + adj. + to do/that …”这一结构的用法。考生若按括号中中文的语序来组织英文语序,句子结构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所以,建议考生在这里使用“it is + adj. + to do …”结构,用it作形式主语,把句子的真正主语“试图征服它”放在句末。

②考查“征服”一词的英文表达法。“征服”对应的英文是conquer。

参考译文 it is not wise to try/attempt to conquer it

考点攻略 这里主要讲讲形式主语it。It作为形式主语可以用来指代不定式、动名词或名词性从句,避免句子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以达到句子整体结构的平衡。《新概念3》的课文中多次出现it作形式主语的情况,例如第1课中的句子:“It is disturbing to think that a dangerous wild animal is still at large in the quiet countryside.”(想到在宁静的乡村里有一头危险的野兽继续逍遥流窜,真令人担心。)这句话中it作形式主语,指代置于句末的名词性从句。

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 篇4

翻译真题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translate a passage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You should write your answer on Answer Sheet 2.北京计划未来三年投资7600亿元治理污染,从减少pm 2.5排放入手。这一新公布的计划旨在减少四种主要污染源,包括500万辆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周边地区燃煤、来自北方的沙尘暴和本地的建筑灰尘,另外850亿元用于新建或升级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加上300亿元投资未来三年的植树造林。

市政府还计划建造一批水循环利用工厂,并制止违章建筑,以改善环境。另外,北京还将更严厉地处罚违反减排规定的行为。

参考译文

Beijing is going to invest 760 billion yuan to curb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starting from reducing the emissions of pm 2.5 emissions.The newly announced plan is intended to reduce the four major sources of pollution, including emissions of 5 million motor vehicles, coal-burning in surrounding areas, sandstorms from the north and construction dust in the locality.Another 85 billion yuan is used for establishing or upgrading the facilities of municipal waste treatment and sewage treatment.Besides, 30 billion yuan invests to the afforestation program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2024年奥运会在哪举办 篇5

2024年奥运会举办具体时间

一般来说奥运会举办的时候都是在一年的7月和8月份左右,在我国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时间就是在8月8日,202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奥运会时间也大概在这个时间,具体的时间是7月26日-8月11日举行。这届奥运会相对于以前的奥运会项目来说拥有些许的改变,不过总体来说变化比较小没什么影响,最重要的还是这届奥运会的男女比例第一个达到50%左右。

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 篇6

He treats everyone across the board.一模一样

These twins look as like as two peas.一时兴起

He does everything on the spur of the moment.九死一生

to have a hair-breadth escape

九牛一毛

Compared with mine, his was simply a drop in the bucket.人生如梦

Life is but a dream.人生自古谁无死

Death comes to all men.人生百岁古来稀

It is seldom that a man lives to be a hundred years old.人定胜天

Man can conquer nature.人不可貌相

Appearances are often deceptive./ Never judge a look by its cover.【笔记】across the board:包括一切地, 全面地

on the spur of the moment:一时冲动地, 立刻

a drop in the bucket:沧海一粟

conquer:征服,占领,战胜,得胜。

【常用短语】①divide and conquer:分步解决,分治

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 篇7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近几年有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区分。按照翻译的教学目的可以将目前我国的翻译教学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为了辅助外语教学从而进行的翻译教学, 目的是为了提高双语能力, 重点是为了比较语法和不同语言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关的表达方式, 也就是大学俗称的教学翻译;第二类是为了培养议员而进行的翻译教学, 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翻译能力和正确翻译观的翻译人才;第三类是为了推行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翻译教学, 也就是对于非语言专业而且日后也不会成为专业翻译人才的大学生开设的翻译课程, 目的是为了提高双语的表达能力, 扩大知识面, 了解多种不同文化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特点。

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抱怨较多的是在既定的教学大纲要求下, 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够, 而且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很勉强, 很难在挤出时间讲授相关的翻译理论和技能并且分配时间进行相关练习, 而且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本身的英语学习是穿透了整个应试教育, 语言基础层次不齐, 对原文的理解又存在误差, 就会出现译文表达中英结合不符合习惯, 语言语法问题较多等等, 从而导致了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能力考试中出现差强人意的现象。

翻译教学并不独立在英语教学之外,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翻译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关系呢?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平衡英语四六级能力考试和英语教学大纲和关系呢?这都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应该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翻译过程中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很大。首先需要在教学中注意词汇的时代感和特色。例如以前在黑人的翻译上是可以直接翻译成negro, 但是现在在社会文化中已经很少使用这个词汇, 而是选用black people, 这是社会进步人权运动的结果。还例如, 骂他矮子, 狗头, 牛鬼神蛇, 恶霸, 走资派 (文革时期) , calling him aizi-dwarf and dog’s head, cattle demon, despot, capitalist-roader. (Time, Dec.9, 1996) , 这个译文在翻译过程中结合了中国的时代特色, 特别是称呼其中所包含的嘲讽和侮辱的意味, 特意用了中英结合的方法, 让读者能更好体会那个独特的时代特色, 理解其中的例示文化含义, 这个就需要学生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第二需要注意译读者的审美习惯。东西方在文化审美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西方的标准美人大都是金发碧眼的, 但是头脑不大灵光, 也就是dumb blonde, 而性格坚毅的往往有都是深色眉眼。但是东方的确实要求樱桃小嘴, 皮肤白皙, 弱不禁风等等,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例如肤色黝黑, 这是西方人普遍喜爱的肤色, 而白色是东方永恒的热爱, 所以在肤色的翻译上切忌不能用black描述, 而是用sun-tanned这个词汇描述。同样颜色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 情色在汉语中用的是黄色来描述, 但是在西方却是使用blue描述。第三要注意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对译文的解读要同时结合作者背景和时代特色来理解,

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各种词汇的使用, 还需要注意翻译教学理论的传授。翻译的基本理论就是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实际上就是以形式为主还是以内容为主的两种翻译方法。直译会导致过分的服从原文, 从而出现生搬硬套, 半死不活的现象。意译又会出现放任自流, 乱七八糟的现象。所以现在翻译的过程中比较提倡的就是直译和意译结合在一起, 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灵活运用, 能直译就直译, 不能直译就意译。如果能够保存原文意义, 句型和语法结构又能通顺明白才能称得上直译。例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就可以直译为趁热打铁。但是如果没有办法直接翻译出来, 选择意译就比较合适。例如Every dog has his day.直译的时候就成了每只狗都有自己的日子, 这样的翻译是无法让读者很好的理解原文的意思, 转换为意译就比较好理解, 那就是人人都有得意的时候。翻译过程中不能绝对采用一种翻译方法, 而是需要根据译文的具体情况和内容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但是在学生的翻译过程中往往出现两个极端, 一个是过分依赖原文, 亦步亦趋, 不敢有任何的创造和创新, 另一方面确实自由发挥, 信马由缰, 看似漂亮但是却原文南辕北辙, 这些都是翻译过程中的问题, 要分别对培养学生克己意识和创造意识, 达到信达雅的翻译要求。罗新璋在他的文著《释译作》中对于原文的直译和意译给出了一个极其经典的案例, 通过这个译作的透切分析, 可以让大家明白译作的两种不同翻译技法以及两种翻译技法的效果。

译例1:

这位女人的手, 给所有的家族的隐秘的创伤绑了绷带。欧贞尼, 被那些善行的一个行列伴随着, 走向天国去。她的灵魂的伟大, 减轻了她的教育的狭隘和她幼年生活的诸习惯。这样的就是这位女人的历史, 她生于世界之中而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她生来是为的很辉煌地做妻子和母亲, 可是她既无丈夫, 更无子女, 又无家族。 (穆木天译)

译例2:

这女人的手抚慰了多少家庭的隐痛。她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心灵的伟大, 抵消了她教育的鄙陋和早年的习惯。这是欧也妮的故事。她在世等于出家, 天生的贤妻良母, 却既无丈夫, 有无子女, 又无家庭。 (傅雷译)

穆木天和傅雷都属于文学大家, 但是对于相同的原文翻译却出现了差异。穆木天被动的追随原文的表达, 井井有条的表达着原文字面的意思, 这样压抑了翻译中的灵活性, 使得译文生硬晦涩。而傅雷的翻译则侧重的翻译的过程中体现出原文的神采, 却有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相对应的更简单易懂。

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四六级能力考试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的翻译要求, 能够通畅无误的对原文进行第二语言的解释。

四六级英语能力考试在2013年12月的进行了改革并顺利开考, 在改革后第一次的考试中翻译作为改动最大的部分涉及了中秋节, 火药, 丝绸之路等方面的中国文化翻译, 这和我国的政治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并且会在今后的考试中持续保持英语的实效和中国特色。

中秋节 (六级试卷翻译之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在中秋时节庆祝丰收, 这与北美地区庆祝感恩节习俗十分相似, 过中秋节的习俗与唐代早期在中国各地开始流行,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 是人们拜月的节日, 这天夜晚皓月当空, 人们合家团圆, 共赏明月。2006年, 中秋节被列为中国的文化遗产, 2008年又被定为公共假日, 月饼被视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 人们将月饼作为礼物馈赠亲友或在家庭聚会上享用。传统的月饼上带有“寿”, “福”或“和”等字样。

本段翻译也是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 选取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中秋节为话题, 减少了学生的陌生感, 但是在考试中也是需要结合直译和意译的两种技法, 特别是“寿”, “福”或“和”的翻译。

同样自身的母语水平以及第二外语英语水平高低也决定了翻译的层次高低。It’s march.I’m bitch.这个简单的英文句子就是由于读者的发挥演变成了: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 我从我单薄的青春打马而过, 穿过紫堇, 穿过木棉, 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同样在网络上流行这样的翻译搞怪考题:If you don’t leave me alone, we will die together.英语四级水平译作:你要是不离开我, 我就和你一起死。英语六级译作:你若不离不弃, 我变生死相许。专家级译作: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大神级译作:你爱或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虽然这是翻译的笑谈, 但是也反映了译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了译作的水平。在大学英语的学习阶段, 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翻译基础理论的指导和辅助, 学生也需要在滋生双语能力的提高上做出努力, 只有双方共同努力, 才能在日益灵活的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摘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中, 翻译的改动和分值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凸显翻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让学生能够在日益灵活的英语等级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直译,意译,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024年英语六级考试翻译 篇8

翻译技巧讲解

1.重复现象的处理

汉语中存在较多的重复现象。为了表达得更清晰、生动,汉语经常采用原词复现的形式。而在同样的语境中,英语则倾向于省略或变化,不用重复的词语或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不至于产生重复、累赘之感,考生需要采用合乎英语表达习惯的省略和替代等方式,对汉语的重复信息做相应处理,以使译文自然、流畅。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一系列连接东西方的路线。丝绸之路延伸6,000多公里,得名于古代中国的丝绸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在中国、南亚、欧洲和中东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译文:The world-renowned Silk Road was a series of routes that connect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extended more than 6,000 kilometers. The Road was named after ancient China’s silk trad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in China, South Asia,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点评:原文中多次出现“丝绸之路”,甚至在连续的三句话中重复出现,如果考生重复将其译成the Silk Road,译文会显得拖沓。在第二句译文中,考生可以用代词it来指代上文的the Silk Road。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对于重复出现的名词,考生在翻译时可以用代词来替换。在第三句译文中,考生可以采用上位词(指概念上外延更广的主题词) the road来替代上文的the Silk Road。由于英语中定冠词可以起到“定指”的作用,所以the road指的就是上文提过的the Silk Road。

2.注意时态和语态

时态和语态是汉译英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果汉语句子的时间状语涉及过去,译成英语时就应用过去时;如果汉语句子讲述的是一般的习俗和习惯,译成英语时就应用现在时。汉语中有被动标记的句子可译成英文被动句,而一些主动句也可以通过转换用英语被动句来翻译。

过中秋节的习俗于唐代早期在中国各地开始流行。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拜月的节日。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人们合家团聚,共赏明月。

参考译文:The celebration of Mid-Autumn Festival became popular throughout China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i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when people pay tribute to the moon. On this night, under the moon-lit sky, people enjoy family reunion and admire the bright, full moon.

点评:原文中第一句话的时间状语为“唐代早期”,所以这个句子译成英语时要用一般过去时。接下来的几个短句说的是中国的一般习俗,年年岁岁都是如此,翻译时其时态应采用一般现在时。

月饼被视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人们将月饼作为礼物馈赠亲友或在家庭聚会上享用。

参考译文:Mooncakes are indispensible delicacies during the festival and are sent as gifts to relatives and friends or eaten in family gatherings.

点评:原文由两个句子构成,如果在译成英文时都用“月饼”作主语,就可以把两个句子连在一起。所以,笔者建议考生将原文第二句话变为被动语态来处理,即“月饼被作为礼物馈赠亲友或在家庭聚会上被享用”。

3.语序调整

汉英两种语言的语序几乎是大同小异,“同”的通常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位置,“异”的通常是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汉语的定语多前置,英语的定语位置则较灵活,但较长的定语通常后置。汉语的状语通常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偶尔出现在句首;而英语的状语则一般位于谓语或宾语之后,通常出现在句尾。考生在汉译英时需要正确调整语序,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汉语短句,需要先确定出短语的中心词,而后将修饰成分重新安排,译出流畅的译文。

中国园林(the Chinese garden)是经过三千多年演变而成的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landscape)。

参考译文:The Chinese garden is a unique landscape gardening style which has evolved over three thousand years.

点评:原文中“经过三千多年演变而成的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的中心词是“园林景观”,修饰语“独具一格的”较短,在译成英文时可将其放在中心词前,修饰语“经过三千多年演变而成的”较长,译成英文时可处理成定语从句放在中心词后。

它既包括为皇室成员享乐而建造的大型花园,也包括学者、商人和卸任的政府官员为摆脱嘈杂的外部世界而建造的私家花园。

参考译文:It includes both the vast gardens built for the pleasure of the members of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the private gardens created by scholars, businessmen, former government officials, made for escap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点评:原文中,“为皇室成员享乐而建造的大型花园”的中心词为“大型花园”,前面的定语过长,翻译时应后置。“为皇室成员享乐而建造”的中心词是“建造”,前面的部分应该移到中心词后翻译。“皇室成员享乐”的中心词是“享乐”,“皇室成员”再向后移,如此由后而前,层层剥离,就能够处理好较为复杂的汉语句子。同样,“学者、商人和卸任的政府官员为摆脱嘈杂的外部世界而建造的私家花园”的中心词是“私家花园”,其他修饰成分按照“建造”“学者、商人和卸任的政府官员”“为摆脱嘈杂的外部世界”的顺序安排,增添一定的介词来连接,也能够很快得出译文。

4.采用亮点句型

汉译英时,考生可适当采用一些地道的英语结构和句型,以使译文更具表现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等四大发明才被引介到世界各地。

参考译文:It is along the Silk Road that paper-making, gunpowder, the compass and printing—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spread across the world.

点评:汉译英时,考生可以采用英语的强调句,也就是“It is/was … who/that”结构来翻译,对“通过丝绸之路”的信息进行强调。本句也可以采用一般句型来翻译,将其之后的句子“欧洲也通过丝绸之路出口各种商品和植物,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译为强调句:“It is also through the Silk Road that Europe exported various goods and pla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market.”无论把强调句用于哪个句子的译文中,都能使其成为亮点句型,使译文具有更高的质量。

典型的中国园林四周有围墙,园内有池塘、假山(rockwork)、树木、花草以及各种各样由蜿蜒的小路和走廊连接的建筑。

参考译文:A typical Chinese garden is enclosed by walls, inside which are ponds, rockeries, trees and flowers, and different styles of buildings connected by winding paths and corridors.

点评:对于“园内有……”这个句子,考生可以按照原文的语序,采用倒装结构“Inside the garden are …”来翻译。因为原文有两个并列的句子,所以可将前一个句子作为主句,后一个句子处理为从句,从而将倒装结构转化为定语从句“inside which are …”来翻译,如参考译文所示。这样处理的亮点在于倒装句的运用。

翻译真题及参考译文

以下笔者给出此次六级考试中出现的三道段落翻译题的原文及参考译文,供考生参考。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一系列连接东西方的路线。丝绸之路延伸6,000多公里,得名于古代中国的丝绸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在中国、南亚、欧洲和中东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等四大发明才被引介到世界各地。同样,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porcelain)也传遍全球。物质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欧洲也通过丝绸之路出口各种商品和植物,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

参考译文:The world-renowned Silk Road was a series of routes that connect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extended more than 6,000 kilometers. The Road was named after ancient China’s silk trad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in China, South Asia,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Along the Silk Road, paper-making, gunpowder, the compass and printing—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spread across the world, as well as her silk, tea and porcelains. The exchange of material culture was bidirectional. It is also through the Silk Road that Europe exported various goods and pla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market.

12月英语六级考试翻译考点预测 篇9

京剧被誉为“东方歌剧”, 是地道的中国国粹。它起源于中国多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南方的“徽班”。到了19世纪末,京剧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角色主要分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

Chinese Beijing Opera praised as “Oriental Opera”, Beijing Opera is a genuine national quintessence of China. It originated from many kinds of ancient local operas, especially huiban in souther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Beijing Opera evolved and took shape, becoming the greatest kind of opera in China. Beijing Opera is a blend of performing arts---song, speech, performance, acrobatix fighting and dance. Beijing Opera portrays and narrates the plot and characters through stylized acting. The main types of roles in Beijing Opera are sheng(male), dan (young female), jing (painted face, male), and chou( clown, male or female).

英语六级翻译策略 篇10

【原文】这是黄河滩上的一幕。

【译文】This is a scene taking place on the shore of the Yellow River.

【分析】在翻译“这是黄河滩上的一幕”时,增译taking place短语,使译文表达更为生动贴切。

3、文化背景解释的需要

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英语和汉语包含着许多文化色彩浓厚且不易为译文读者所理解的词语。

【原文】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译文】The wit of three cobblers combined surpasses that of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四、词的减省

所谓词的减省,就是翻译时,把原文中一些仅仅为了语法上的需要而存在的词、词组加以适当省略,从而达到译文通顺、意思完整而句子精练的目的。汉语中重复的部分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等,在译成英语时需适当删减,以保持句子的通畅。

【原文】为驱厄运、迎好运,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

【译文】It is also traditional for every family to thoroughly clean the house in order to

sweep away misfortune and bring in good luck

上一篇:玩竹梯大班体育游戏活动策划方案书下一篇:尼魔岛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