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六级

2024-08-13

大学英语六级(精选12篇)

大学英语六级 篇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标准化考试,自1987年实施以来,考试规模日益扩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其权威性和科学性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四、六级考试的成绩也已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用人单位选择优秀毕业生的重要的参考依据。如何利用一些应试技巧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大多数考生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根据个人从教实践并结合前人经验,针对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写作四个题型,介绍了一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应试技巧。

一、听力理解的应试技巧

在改革后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的分值从原先的20%提高到35%,内容上增加复合式听写和长对话,同时听力的口音呈现多元化。对于很多原先英语听力水平就比较低的考生来说,最大难关就是听力,因此确保听力成绩是取得理想英语成绩的关键。

1. 选择题型———抓关键词、中心思想,把握细节。

听力部分的选择题型包括短对话、长对话及短文理解。短对话主要考查学生对简单英语口语的听力理解能力。长对话是听力考试中的新题型,同时也是增加的15%分值中主要的构成部分。针对听力部分的选择题型,快速准确解题的关键就是抓住关键词和对话的中心思想。关键词包括:首尾句,人物、数字、专有名词等细节,核心事件,产生的影响,语气的强弱和升降、转折、强烈的否定,表示疑问、建议、不赞成、强调,等等,当听到关键词的时候听者应特别留心。

2. 复合式听写———听写结合,双管齐下。

复合式听写是大多数学生的难中之难,经常是记了前面忘后面。在考试中,我们建议考生在播放Directions时,快速浏览文章已经给出的部分,尤其要关注主题句,预测文章的发展线索和大意。同时,根据空格前后的上下文,预判所需填写单词的词性、单复数、时态和语态,减少盲目性,争取主动。

二、阅读理解的应试技巧

虽然四、六级考试改革后,阅读部分所占的比重较以往有所降低,但阅读理解仍是试卷四部分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是分数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做好阅读理解十分必要。而且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了快速阅读部分、词汇理解和短句问答等新的题型,题量也有所加大,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就成为取胜的关键,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恰当的解题技巧。

1. 采用合理的解题步骤。

目前,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广泛采用的解题步骤有两种:第一是按部就班地先读文章再解题;第二是快速浏览全文,直接从问题切入。在教学中,往往学生会问:我们该从哪里入手呢?是先读文章好还是先读问题好?笔者认为解题步骤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因人而异,因题而异。

一般说来,阅读水平较高、记忆力好的考生可以采用先读文章再做题的方法,做题目时不需要反复阅读原文寻找答案。但是如果考生的记忆力不是很好,那么最好就先略读一下问题,带着问题再去读文章,边读边在文章中就问题有关的内容圈划记号,这样可以节省重读的时间。结合教学实践和实际效果,笔者建议学生在实战解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快速浏览文章,理清思路;第二,读问题,确定关键词;第三,根据关键词重读文章,找出关键词;第四,精读已选定的段落,理清逻辑关系,确定答案。

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许多学生阅读速度慢是由于一些不良阅读习惯所致。如:(1)重复阅读,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词时,不会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部分;(2)指读,即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或小声地逐字读出,大大降低阅读速度;(3)心译,这是考生中比较普遍的阅读定势,考生需要先将英文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句子意思,不会通过英语来直接理解句子的意思;(4)平时训练时不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阅读任务,考试中无法合理分配时间。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影响阅读速度和正确率,而且不利于对文章大意和主旨的正确把握。

3. 掌握恰当的解题技巧。

(1)抓主题句:主题句是对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态度的最好概括,一般来说,70%—90%的主题句会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处、结尾处,主题句常用“主系表”结构,句子的意思笼统、概括,不涉及具体事实。

(2)找关键词:快速阅读部分文章的字数达到1000—1500个词,答题时间只有15分钟,如果按每分钟100词的速度阅读,只剩下两三分钟答题,因而快速发现并利用文中的关键词,提高阅读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文章的标题、小标题、斜体词、黑体词等特殊信息点也应该重点关注,在第一遍阅读中就应该用醒目的符号标画出来。

(3)把握细节:四级考试阅读理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细节类试题,同时也是考生容易得分的部分,考生应该争取全部答对细节类考题。当题目中出现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数字(年代、时间等)时要敏锐地将其定为关键词,在阅读时确定相应的细节。

(4)跳过棘手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阅读理解的前两个问题是针对全文大意或中心思想的,接着是细节类及词汇类的问题,然后是询问作者态度的题目,要求总结和选择适当标题的题目往往在末尾。做题一般是按先易后难,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进行,遇到全文大意和主旨题,可以暂时跳过,待其他题做完再返回,这时便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三、综合测试的应试技巧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综合测试部分由两部分组成:完形填空或改错(分值为10%);简短回答或翻译(分值为5%)。虽然所占分值比例不高,但是这类题型是测试语言知识与运用能力的综合考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考生失分较多的部分,所以还需要引起各位考生足够的重视。

四、写作的应试技巧

改革后的新四、六级考试更加侧重考生对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作文命题大都选用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内容多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尽管使用写作模板遭到了各方面的批评,但模板在应试中还是一个十分适用的方法。其实写作模板就是利用段落写作中的三段论法,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谋篇,采用启、承、转、合的方式连接全文。如表示“启”的词语:to begin with,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according to;表示“承”的词语:for instance, moreover, besides, in addition;表示“转”的词语: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whereas, unfortunately;表示“合”的词语:in a conclusion, briefly, in summary, by and large。当然使用模板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巧妙地加以运用,灵活地选用关联词,组织文章。

我们应该明白英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在没有英语基础的情况下谈应试技巧是空洞和无意义的,但是应试技巧对于提高英语考试成绩是十分有帮助的,因此两者需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 (2006修订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5.

[2]薛蒙.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题型改革看英语阅读教学[J].科技信息, 2008, (20) :605.

[3]钟文静.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J].才智, 2008, (4) :85-86.

[4]苏宁.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应考全攻略[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7, (452) :38-39.

大学英语六级 篇2

对于英语单词,我有着很强的敏感性,每每遇到一个单词,我就不由自主地和英语四六级考试联系起来,想想看这个单词是否会在四级或者六级考试中出现,出现了我该怎么用它等等――我都怀疑自己是否脑子有病,怎么老是和英语单词过不去呢。遗憾的是我的英语六级至今还是没有过,四级也是考了很多次才勉强通过,而且考单词的选择题就根本没有做。这说明我基本上没有记住四六级英语单词,事实上也如此,我根本记不住,值得欣慰的我还基本上能看懂一些英语文章。我想和我有同感的大学生也会不少,天天惦记着英语四六级考试,但直到大学毕业还有很多人没有考过,学位证也就拿不到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被外国人的语言给 了,这辈子都难以摆脱英语考试的阴影。

圣诞节的气氛在我国逐年浓厚或许和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日渐增长,连小学一年级学生都开始学习英语了,他们都会问候你:MerryChristmas!这让我汗颜,因为即使是过春节,他们也不一定问候你春节快乐,还得大人们教着好多次,并且承诺问候了就给钱才能让他们张开说汉语的口。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世界!看看我们中国人有多大的胸怀!世界不能缺少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在圣诞节的气氛中和全民学英语的环境中显露的淋漓精致。

不错,了解世界的最重要的方式是用语言去沟通、去描述,但是拿是否过了英语考试四级考试来决定一个大学生四年学习的结果,未免有些不合适,正如当韩国人申请成功了端午节后我们才记得那本应该我们中国人的节日一样在那里吵吵嚷嚷一样,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却忘记了根本。

现在大学里,除了汉语专业的学生,还有那所大学开专门的汉语课吗?没有,即使有,也没有英语课的课时多。记得我们只开了半学年的大学语文,还是无所谓的课程,上课的人寥寥无几,还有人拿着一本英语四六词汇,好像迷恋英语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不论结果,这种精神让我佩服。社会也是如此,不会英语已经成了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人活一张脸,尤其是中国人,为了不至于成为文盲,免得让外国人欺负咱们和别人笑话,所以大家争着学习英语……某一天,中国人见了中国人用英语对话,见了美国人当面给他秀一段,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中国人的学习能力,那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从不怀疑我们民族的学习能力,但是总觉得学了很多科学可不学的东西,而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过圣诞节就是例证。圣诞节是基督徒的节日,基督教的宽容、平等、博爱等精神和理念估计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更谈不上理解,我们只是喜凑热闹而已。看着别人过节、热闹,心里痒痒,凑个热闹,这无可厚非,谁让这是咱们民族的特征呢。不过,个人以为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正像学习英语一样。那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炫耀,首先是不诚实的表现,其次缺乏根的表现。不知道才此时,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跑到哪里去了,还是紧紧地萎缩在教科书的某个角落里?不知道我们祖先看到我们在圣诞节里给别人的祖先烧香磕头会做何感想?当然更不知道在圣诞节之前的冬至,还有多少人记得?

……

圣诞节还未来临,我也并不打算过这个外国人节日,可是让我为难的是,我的手机里已经塞满了祝福圣诞快乐的短信,不回复的话,觉得都是朋友,回复的话,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想出了两全其美的方法:回复新年快乐的祝福。不过,一个朋友却说,你没病吧,圣诞节还没有过呢,怎么就过新年了……

我想我是病了,是因为背英语四六级单词的缘故!

大学英语六级 篇3

摘 要: 本文从隐喻的发展和隐喻的本质出发,以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为材料,对隐喻不同的结构类型进行理解分析,分析隐喻认知能力对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理解的影响。通过理解在听力对话中出现的隐喻,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关键词: 隐喻 六级 听力理解

一、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中的隐喻

1.名词性隐喻 (noun metaphors)

名词性隐喻在英语应用中更容易辨认,理解性更丰富。正如韩礼德在谈论语法隐喻时指出的那样,“隐喻表达方式是所有成人语篇的特点”,而“名词性隐喻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利的方式”。名词性隐喻是由名词构成的隐喻,用A事物来形容B事物,但过程中不会出现like或as的比喻词。例2014年12月六级听力对话Conversation Two第12题中的strings,及例2015年6月六级听力对话Section A第一题中的tongue.

2.动词性隐喻(Verbal metaphor)

顾名思义,动词性隐喻是由动词词义的转义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与动词之间的逻辑错位。例2014年12月第(三)套六级听力对话Section A第2道题中的dropping。

3.形容词性隐喻(Adjective metaphor)

形容词性的隐喻体现了思维的隐喻性,人们将A类事物的特征表现在B类事物上,因此获得对B类事物的认识。例2014年12月第(二)套六级听力对话Section A第二道题中的asleep。

4.谚语型隐喻(Proverb type metaphor)

在谚语型隐喻中,本体为谚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喻体为谚语的语境意义,喻底为由谚语本体意义和语境意义抽象而来的意义。例2014年6月第(三)套六级听力对话Section A第六道题中的East,west,homes best。

二、隐喻对英语六级听力理解的作用

学生想要熟练掌握英语六级中出现的隐喻,需要平时积累大量的隐喻现象。在积累隐喻的同时,我们会接触到大量英美人民的文化、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在英语听力过程中会出现大量英语学习者不熟悉的隐喻,但这些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已经根深蒂固,因为隐喻能力和自己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有关系。好比当我们向英美人民说“你像林黛玉一样”,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就会知道这句话含有什么意思,是说你娇弱,体弱多病,多愁善感。但对于没接触过这个隐喻的人来说就并不了解其中的深意。在2014年6月的真题中:

M:Er,so what did you do?

W:Well,I didnt drink any alcohol or coffee,and I didnt eat any meat or rich food.I drank a lot of water,and fruit juice,and I ate the meals on the well-being menu.

Q: What did the women do to follow the well-being menu.

A.Took balanced meals with champagne.

B.Ate vegetables and fruit only.

C.Refrained from fish or meat.

D.Avoided eating rich food.

对话中出现了rich food 一词,这是一个形容词隐喻,直译过来是丰富的食物,隐喻意义是油腻的食物。对话中女士说自己不喝酒和咖啡,还不吃油腻的食物,因此我们判断答案为D。在美国,当地人喜欢在饮食上会摄取许多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品,它们将这些食品称之为rich good,即油腻的食品,而不是丰富的食品。

隐喻的关键是理解整个话语的含义。因此,要想真正理解隐喻的含义,就必须把隐喻的理解与应用建立在说话者和听者之间共享要领的基础上。每个人对隐喻的理解因为不同的经历及不同的文化而造成意义的偏差。对隐喻的学习在字典里是找不到的,它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中。靠平时积累考试当中的隐喻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应试的需求,平时我们在观看美剧或者电影的时候,可多留意其中运用到的隐喻,并理解隐喻表达的含义。多和英美人民交流,了解国外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当然少不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多讲解一些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无意之间学习到隐喻现象(陈卫娟,2012:75-77)。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研究和讨论英美国家的文化传统,可以给学生多观看一些具有隐喻性代表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对隐喻的理解是否透彻直接影响学生在考试当中对听力理解程度的高低。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当中有着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在接触英语的一开始就注意隐喻的重要性,不断地在听力、阅读和写作中积累隐喻,克服对隐喻的恐惧(姚毓琦,2013:179-180)。今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新颖的隐喻,提高隐喻能力,更准确地理解考试中的隐喻意义。

三、结语

隐喻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英语六级的考试当中隐喻不可缺少,在英语听力中出现隐喻,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听力理解的难度,但是在学习隐喻的过程中扩大了学生英语文化视野。隐喻的应用作为英语六级考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隐喻知识提高隐喻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困惑,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和应试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帆.英语学习者自身隐喻能力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183-184.

[2]石磊.中国学生隐喻能力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06):91-93.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 篇4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适应这一教学目标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于2005年启动。改革过程中,先后对考试题型、计分方式和成绩报道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不断地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到2007年已完成新旧题型的转换。

随着网络与教学结合的程度日益紧密,2008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大学本科教育将进行重要调整,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将在网上进行。教育部称,将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和网络教育全国统考课程的网上考试,创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试平台。2008年12月全国有50所高校的近5000名学生首次尝试了“四、六级机考”。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准确评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2009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在180所高校进行试点。

二、机考介绍

2008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首次采用和托福一样的上机考试的形式,全国50所高校的近50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机考。上机考试与传统的纸笔考试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 与传统笔试相比,四、六级机试的最明显差别就是考试的媒介由纸质试卷变成了电脑。

2. 除了考试媒介的改变,机考的最大变革就是题型的设计和题材的选择。听力部分的比重达到了70%,其中包括25%的听力理解和45%的综合听力,综合听力又包含单项选择、听写、跟读、结构与写作五大题型。对考生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下表(表一)是机考的具体题型及分值安排。

3. 考试时间的变化。传统的纸笔考试是从上午9点至11点20分,而机考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比原来少了20分钟。时间之所以缩短是因为机考完全在计算机上考试,没有收发试卷的停顿过程。

三、如何应对机考的变化

大学英语四、六级实行机考,是单科考试迎来的最大的一次改革。以后的四、六级机考和新托福考试会特别接近。它能更加客观、科学和公正地考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当然这也对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情况, 笔者分别从师生两个角度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有效地应对机考带来的新变化给出了建议。

1. 从表一中的题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机考要以学生的听和读全面带动说和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听力环节,将教学的中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方面,并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听力学习目标,加深对听力理解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精听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令其捕捉到细节信息,同时对泛听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通过泛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其次从考试大纲中得知机考的听力音频和视频来自包括国外媒介的BBC, VOA, CNN, New York times, Discovery Channel,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NPR (National Public Radio) , CBS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等, 以及国内媒介的CCTV-9, CRI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等, 听力材料的发音既包括英音又包括美音, 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 教师一定要兼顾。最后在口语练习上,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 令其对说英语不再胆怯;在口语选材方面, 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题材, 通过角色扮演、舞台剧、演讲、辩论赛等生动的形式, 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

从学生层面讲,除了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完成课堂及课后任务外,自己要大量增加听说训练,每周两次的英语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看英语频道和视频,多收听英语广播从而熟悉地道的英语语境,掌握大量高频听力词汇和背景文化知识。在听力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边听边写可以迅速提高听力理解的反应速度,并达到练习单词拼写、书面表达的目的。在训练“说”的时候,学生一定要敢于发言,不要害怕犯错。另外学生还可以在班级中寻找学习搭档或建立学习小组,以同学间互相督促的方式鼓励小组成员更多的输出语言。

2. 从考试形式上看,由于考试的媒介已由我们熟悉的纸质试卷变为了电脑操作, 这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在视听说课堂中, 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让他们适应网络上练习听力, 网络上答题的模式。

对学生而言,通过视听说教材的训练,在网络上听听力、答题都已不成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预留给学生答题的时间很短,因此学生要能够用键盘熟练地输入英语单词;而且所有的题目都已经预设了答题时间,如果在答题时间内没有答出,电脑将自动进入下一题,学生不能回头再答卷,因此合理安排时间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另外对于机考中的短文理解,学生要加强屏幕阅读的训练。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版就给学生提供了网上练习阅读的机会。

因此,面对这次大规模的大学英语课程和考试改革,师生都要与时俱进,在课程安排、材料选择,熟悉电脑操作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使英语教学做到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语

为了顺应大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从改革的出发点与题型都不难看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切实提高自身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力与口语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在备战四、六级机考时,不能过于指望答题技巧和考试套路,把准备四、六级考试的重心从应试技巧和规律的掌握转移到英语实力的全面提升上来,从形式到实质上提前为即将到来的机考做好充裕的准备。

摘要:为适应大学英语课程新教学目标的需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启动, 并于2008年12月开始机考试点。本文在介绍机考特点的同时, 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有效地应对机考带来的新变化从师生两个角度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机考,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 (2006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 (全新版) 编写组.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 (网络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8.

大学英语六级 篇5

作文:动笔太早

老师发现,很多考生拿到作文题目之后直接就动笔开写,这是一个误区。其实作文考试的时间(30分钟)绝对绰绰有余,如果直接开写,很容易会造成跑题,或写到一半发现无话可说的现象。这样会打乱你考试的节奏,对心情也是一个重大打击。建议考生利用前5分钟,用极其精要的词在试卷上列出提纲。

快速阅读:不太会“跳读”

在快速阅读环节,很多同学还是全文阅读之后再做题,浪费很多时间。其实应该学会“跳读”,因为即使你看懂了全文,所考的内容才占10%,所以先看问题,再到文中找答案的“定位”能力比较重要。

听力:困难在复合式听写

很多同学发现听力的选择题比较容易把握,但是最后的复合式听写才是“心腹大患”,

针对复合式听写前8个单词的考察,建议大家熟记大纲词汇700个中字母数超过10个的长,一边要熟悉它的正确英语发音。最后三句话建议还是尽量听懂大意,不要急着去写听出来的词,结合大意,用最简单的英语去改写。

仔细阅读:抓住32字真言

仔细阅读部分是考试中的重头戏。很多同学读完一篇还是不知所云,或者很容易被干扰选项所打乱阵脚。所以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建议同学们做到以下32个字:跳读全文,抓住中心;阅读选项,词性分类;瞻前顾后,灵活选择;复读全文,谨慎调整。

综合部分:要会分配时间

从模拟情况看,很多同学还不能很好地分配时间。建议大家做改错题起码留出10分钟,翻译5分钟。对改错,历年的真题中都会出现典型的错误点,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主谓不一致、名词单复数、词义的正反用错、非谓配、故意漏词等等,考生只要把历年的真题改错都做好总结,掌握了这些错误点,做起题来也会容易很多。针对翻译,考生们只要读懂中文大意,选用学过的最简单单词和词组,串连成句,注意时态和单词拼写问题后一般不会有太大差错。

大学英语六级 篇6

关键词:语料库;大学英语四、六级;大学英语教学

一、语料库理论和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

现代语料库是真实语言电子文本的数据库。一方面,使用者可以通过检索程序从语料库中提取所有包含关键词或结构的语句,进行结构对比和词语分析,归纳语言现象。另一方面,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语料库的建立,对于电子文本进行分类。电子语料库的出现为语言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工具。

基于语料库进行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这是因为语料库分析能够应用在语言学或是语言教学的各个分支中。另一方面,语料库的数据是基于它的自然性,即把使用者对语言的直觉运用大量积累在一起。因此,使得基于语料库的分析更加客观。近20年来,语料库已经对语言学研究和著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Hunston 在5个主要方面总结了语料库带给字典及一些参考书籍的改变:词频、词的搭配与措辞、变异、语法中的词汇和语言真实性。除此之外,语料库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语言学的所有方向中,例如,词典编辑及词汇学研究、语法学、语言变迁学、比较文学和翻译学研究、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和语言教育学等。

二、语料库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在语言教学中,语料库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语言使用提供真实例子。此外,语料库所提供的数据,例如词频数据,可以影响甚至是改变教学的内容。Mindt通过研究指出,没有基于语料库数据的课程设计的一大问题是其教学内容所要求掌握语言知识的顺序经常不符合语料库中的真实英语口语和书面语所要求的顺序。因此,他认为教学的课程设计不应以对用法频率传统的和直觉的理解来作为导向,而是应当基于经验证据进行考量。Hunston则认为语料库的使用引出了完全不同的课程设计理念。她在研究中讨论的是“词汇课程”。这种课程最初是由Sinclair 和Renouf在1988年提出并由Willis完成了全面的概述。根据Sinclair和Renouf的理论, 词汇课程的重点集中在3方面:1.语言中单词的最基本形式;2.重点用法;3.单词和用法的结合。Sinclair 及其同事关于词汇课程的建议得到了Lewis的响应。Lewis的多部著作都有力地支持了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法的理论。一些人因字面上的理解,把“词汇课程”曲解成仅由单词组成。事实上Hunston强调词汇课程涵盖了语言的所有方面,跟传统的只以单词教学作为核心教学思想的课程完全不同。而利用语料库这一工具进行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研发恰能充分满足词汇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正如Murison-Bowie所评述的那样:“在教学背景下使用语料库,通常会使人难以区分哪些是词汇研究而哪些是句法研究。两者一个导致另一个的发生。这也正是语料库可以被利用在教和学背景下的优势。”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语料库建设的研究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考察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的权威英语测试,并对大学英语本科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部分占有最重要的比重。在四、六级考试改革后,更加侧重考察大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也成为学生们应试的难点。一方面,用于教学的阅读材料种类单一,阅读材料匮乏的问题突出。教师掌握着丰富的阅读材料,尤其是生动有趣更贴近真实语言的英文原版资源。但这些资源难以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工具,因为这些资源数量不具规模,难度参差不齐,不能明确分类定性用于四、六级阅读的培训。另一方面,市场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模拟题集,学生缺少便捷而科学的自学资源。

目标:

(1)结合网络和人工的方法,建立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电子文本语料库。

(2)根据阅读材料难度的标准,建立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材料的计算机自动分级系统。

(3)建立阅读材料自动出题和测验系统,有力地支持教师对学生的考察和学生的自测。支持对于词汇的按难度级别分类标记功能。

方法:

(1)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部分的特点和词汇难度,确定阅读材料的难度级别。

收集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大学英语四、六级大纲》中词汇分级的标准对阅读材料中的词汇进行标注并分级。

(2)研究和应用文本的自动分类技术,支持自动分级系统的建立。

文本分类技术可以分为文本表示、特征项抽取和训练方法与分类算法等3项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现有的分类技术,研究和确立了适用于英语四、六级阅读材料分类的文本分类类别体系,定义各种难度级别,并将相关的阅读材料划分到对应的难度级别中。这样可以定义和建立根据难度准确划分的分级阅读材料的文本分类训练语料库,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动分级系统。

(3)研究自动标注技术,支持对文章中词汇的自动分级标注。

对词汇的自动分级标注技术主要包括词汇的检索和词汇的标注两部分内容。词汇的检索主要依赖于对于文本中字符串的自动检索技术。该技术在信息检索领域已近非常成熟,我们利用现有的技术支持对词汇的自动检索。词汇的自动分级标注主要依赖于英文四、六级词汇语料库的建立,基于语料库中对于每个词汇的难度定义,对于阅读文献中的所有词汇进行难度划分。

(4)研究信息检索技术,支持对于词汇的自动检索。

对于特定词汇的检索,主要依赖于信息检索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本研究采用了比较成熟的基于向量空间的信息检索模型,对于语料库中的所有词汇建模,形成可以根据词汇查询的自动检索系统。

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网络和人工两种方式,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完整准确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电子文本语料库;利用历年四、六级考试的阅读真题作为基准语料库,结合文本自动分类算法,建立阅读材料自动难度分级系统,利用计算机自动地将新的英文原版资源按难度进行分级。通过对词汇和阅读材料语料库的应用,建立阅读材料自动出题和测验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各种难度的阅读文章,文章中的词汇根据难度的不同被分级标记,这样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着重学习的词汇;系统可以自动地组成若干难度符合需要的阅读材料,方便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

基于本语料库的检索结果样本

to what is going to affect it. That should

or coastline and will affect the local ecology.

such a drug it may affect the result of your

how terribly it would affect her life. She left

and activities can affect the environment. But

How will if affect me and my baby?

and their like can affect individual lives is,

decisions which affect their lives and

语料库的出现的确为英语教学铺设了新的研究道路。目前,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工作者正在利用各种各样的语料库进行方方面面的语言教学研究。

在国内,关于英语教育,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大规模、标准化外语考试,对促进我国大学生整体外语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这项考试对于国家、社会各类用人单位公正、科学地评估大学生外语水平,合理选拔、录用人才,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也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研究考试语料库的开发建设问题,特别应着手建立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类关系重大的大规模外语考试的试题语料库。总之,在利用各种已存在的语料库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尝试建立能够满足自己教学需求的语料库。

基金项目:本文受哈尔滨理工大学校级科研课题P20070021资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变迁 篇7

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变迁

1.1 考试内容和题型的变迁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英语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英语的使用渐渐多了起来,人们才慢慢地认识到英语的重要作用。1984年5月,国家教委制定了理工科英语教学大纲。随后理工科和文理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也制定并实施。国家教委发出(85)高教一字004号文件,《关于印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反映了当前国家对高等专业人才外语方面的要求,是我委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鉴于各高校在新生入学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重点院校一般应达到基础阶段四级教学要求,非重点院校应达到的级别由各校自定”;“凡执行本大纲的学校,国家教委将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考试”(高教004号通知,1985)。这里所说的标准考试就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内容是由教学大纲来制定的。

在1987—1995年这段时间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与结构、完型填空和写作这五方面来展开的。第一部分听力理解由听力对话和听力理解组成。这部分总共有20个多项选择题,占总考试的20%,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其中,听力对话是10个短对话、听力理解是三个听力短文理解。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由四个短文组成,总共有20问题,其测试题型是多项选择题,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完成。第三部分是词汇与结构,有30个问题,要求我们在20分钟内完成,占总成绩的15%,其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词汇与语法掌握的情况。第四部分是综合测试,在87-95年这段时间里其主要测试类型是完形填空。有20个多项选择题,占总成绩的10%,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最后一部分是写作,占总成绩的15%,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作答。从上文得知在四六级考试起初的七年时间里,考试内容和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占总成绩的85%,而主观题仅占15%。根据80年代制定的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殷晓永,2012:257-258)。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80年代初教育部所作的一项调查,当时我国大学毕业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达到每分钟阅读17个英语词的阅读速度,而今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阅读速度要求是每分钟达到70个词以上(杨惠中,2003:21-29)。通过四六级考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对“听、说、读、译”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96年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逐渐使用新题型。1997年,“简略回答问题(SAQ,Short Answer Questions)、翻译(Translation)、复合式听写等(Compound Dictation)”新题型开始使用(傅晓玲,王秀珍,1997:151-162)。从98年开始,四级考试设作文最低分。从1999年5月起,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实施“口语考试(CET-SET)”(杨惠中,2003:21-29)。口语测试的时间为20分钟,采用小组面对面的考核方式。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这次改革标志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入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可以对在校大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进行鉴定和评估。这套新的四六级考试题与前面的相比有一定的完善,对学生的语言测试比较全面,但其各类题型所占的比重仍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还是以阅读为主的客观题居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不够全面客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盛行从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成绩很高,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仍然偏低。

为了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从而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2005年教育部制定了《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施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考试内容和题型的变革;第二是对考试成绩报导方式的改革,第三是对考试管理体制的改革。按照改革方案,增大了主观题的比重并且对听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05年以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客观题所占的比例是85%和75%,主观题是15%和25%;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将客观题的比例调整为40%-50%,主观题的比重为50%-60%。改革(05年)后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题量和比例,从原来的20题增加到35题,并且其比例从20%增加到35%。其测试内容包括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短文听写,测试题型是多项选择题和复合式听写。阅读理解分为仔细阅读和快速阅读两部分,其测试题型是多项选择、正误判断和填空,占总成绩的35%。并且将原来的考试的五大部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结构、完形填空和写作)调整为四大部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和写作),将词汇和语法这部分删除并入到其他部分进行测试。可以看出这次改革主要突出了“听”和“写”,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英语知识结构的变化,不再是一味地看重阅读。但是,新改革的题型综合测试包括完型填空和翻译两方面。完型填空出现之初是用来测试母语文章的可读性,后来被用来测试学生的总体外语水平及阅读理解能力(刘润清,韩宝成,1991:11)。这种题型有着经济、简便、易用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外语测试之中。但是,这种题型的效度如何?哪种题型更适合用来测量学生的总体语言水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验证。

2012年12月份四六级考试开始实行多题多卷形式,即在同一考场内使用多套试题进行考试,每一套试题的题目内容都不一样。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考场作弊、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四六级试卷结构进行改革(如表1)。首先,取消了完形填空。其次,将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和词组听写,要求学生用所听到的词或词组填写空缺,共10题,短文播放三遍。然后是将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文章后有10个句子,要求找出与每句信息所匹配的段落。最后是翻译,将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占总成绩的15%。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翻译的难度较往年有所增加,更加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就这次改革我们可以看出,取消完型填空并不是意味着词汇语法不重要,而是揉和到其他部分进行测试。再者,完型填空完形测试一旦有了选择给定,其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使得该试题具有了多项选择的一切毛病,所以很难说这种题型是在考核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牛强,200l:140-143)。综上所述,这次改革主要是统一了题型,增加了试题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1.2 考试形式的变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检测大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传统的考试都是纸笔的考试,每年报考人数众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组织这场考试;且试卷保密程度不够好,每年都有泄题的现象,这有悖于考试的公平性;还有学生的字迹有时模糊不清,容易导致误评,使得考试的信度降低。

如何应对四六级考试中的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首次进行了机考试点。这一新的改革有望于取代以纸笔为主的传统考试。在实行之初,这种新形式的考试就显出了它的优势。首先,试题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分为视听理解、视听综合和阅读三大部分(如表2)。视听理解部分占总比例的25%,这部分主要考察题型为选择题,要求学生理解主旨和细节。视听综合部分占总比例的45%,这部分主要包括单词和词组听写、语法和结构、句子跟读、基于听力材料的写作四方面。阅读部分占总比例的30%,包括仔细阅读和快速阅读两方面,测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其次,机考每部分内容都有时间限制,一部分结束后才可以开始下一部分,意味着在点了确定提交后,做过的题再不能进行修改。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提高时间意识和做题速度。最后,减轻了监考老师的负担并有效地阻止了考场作弊现象。在机考的过程中,老师不需要收发试卷,只需要监考。每个学生作答的都是不一样的试题,这也极大地杜绝了抄袭作弊现象。机考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不足首先是,听力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大约有70%的试题是于听力相关的。所以,这对学生的听力水平要求相当高。如果听不懂,就没办法复述、也就没法写作文。纵观机考试题,可以看出客观题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约85%,而主观题的比重则相对较小。最主要的是,没有翻译这一部分。在传统的四六级考试中,翻译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这样一种新考试方法,既有优点也有不足。自2008年开始,全国50所高校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进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网考开始,至2009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试点已经扩大到180所,“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已是大势所趋(唐春英,2011:33-34)。

1.3 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的变迁

在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这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实施以来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变革。在1987—2005年这段时间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的是100分制。在成绩报导方式上,实行的是只报导考试的总成绩,对各个部分的得分不做详细的报导。60分做为及格线,85分为优秀线。为成绩在60分到85分之间的考生发放考试合格证书,为85分以上的颁发优秀证书。自从2005年改革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710分计分体制。2013年新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听力和阅读分别为249分,写作为106分,翻译也是106分。考试分数经加权、等值、正态化数据处理后,考生的成绩在290分至710分之间成正态分布,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周敏,2011)。并且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不颁发合格证书,成绩报导以成绩单的形式发放给考生。成绩单上将详细注明考生在听力、阅读、综合和写作每一部分的成绩。

可以看出改革后的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各个题型方面的强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学习策略,也可以让教师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

2 结束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检测大学生在校期间英语水平的非常重要的考试,其考试内容、测试题型、考试形式、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人才。从长远来看,机考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考试内容和题型将会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摘要:英语四六级考试从开始以来,就备受社会的关注。文章从考试内容和题型、考试形式、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这三方面出发,来阐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近26年来的变迁。教育部分别在1997年、2005年和2013年对四六级考试做出了重大的改革,不断地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为了考试的公平公正还实施多题多卷制度;并且提出了机考的考试形式;对成绩报导方式和计分体制也做出了调整。

关键词:四六级考试,考试内容和题型,考试形式,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

参考文献

[1]教高一字004号《关于印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的通知》,1985,2.

[2]殷晓永.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及英语教学改革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2,(3):257-258.

[3]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外国语,2003,(3):21-29.

[4]傅晓玲,王秀珍.新题型的实施与教学导向[A].大学英语教学论文集,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151-162.

[5]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6]牛强.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l(2):140-143.

[7]唐春英.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2011(9):33-34.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解读 篇8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过几次改革和调整。2005年6月, 四六级笔试成绩开始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 不设及格线, 成绩报道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包括总分和单项分的成绩报告单。2008年12月和2009年12月, 分别首次实施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网络考试 (In- ternet-Based CET) 。2012年12月, 教育部考试中心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笔试全面实施“多题多卷”的考试形式。2013年12月,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笔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调整后, 四六级的试卷结构和题型相同, 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 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 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 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目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笔试和计算机网络考试并行的方式。

一、大学英语网考的优势

大学英语网考是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网络化考试形式。2008年12月, 全国53所试点高校首次实施了大学英语网络考试 (Internet-Based CET) , 2009年12月, 68所院校进行了六级第一次网络考试。此后每年的4、5、6、10、11、12月, 大学英语网络考试共有6次在全国各个试点院校连续进行。相比传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纸笔考试 (Paper-Based CET) , 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有许多优势。

1.技术优势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加快了大学英语改革的进程, 也使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成为必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语言教学由传统的“纸质教材和教师课堂授课”模式, 逐步向计算机辅助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转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 , 大学英语教学应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向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多元教学模式转变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这 种新的教学模式促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语言网络测试模式的诞生。信息技术融合到语言测试, 既是语言测试的新趋势, 更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语言教学的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可以大大丰富英语考试的内容, 改善施考方式, 加快信息数据的处理, 提升考试效度。

2.信度优势

语言测试要求不断提高测试本身的信度。英语测试的信度, 作为评估英语测试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即测试时对考生的英语水平提供可靠的度量。英语测试的信度说明测试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试者真实的英语水平。 理论上, 如果一个测试具有较高信度, 那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同一考生施考多少次, 考生各次的测试成绩应该是一致的。尽管在测试实践中, 测试成绩受到其他非语言能力因素, 如测试的实施、考生的个人特征、平分人等影响而产生偏差, 但其主要取决于考生的英语能力因素。大学英语测试作为一种基础性公共英语水平考试, 应尽可能真实测试学生的真实语言能力。为此, 既要考查其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又要考查其词汇能力、语法能力、语音能力。此外, 还要考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际语言能力。与传统的纸质四六级考试相比, 计算机网络考试提供了真实的听力材料。大学英语网络考试中听力和视听试题的材料均来自于原声语料, 阅读试题也采用原版的报纸杂志或采用适合考试水平和要求的互联网资源, 题目的题材、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特别是视听说考试, 能依靠现代化的信息平台, 更多更好地测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网考依然保留了写作部分作为这种综合的测试模式。 四六级网络考试的大部分题目均可实现机器自动评分, 听写被设计为有限开放式的题目, 通过人工设定多种认可的答案实现机器自评。同时, 大学英语网考, 可以更好地预防考试作弊, 特别是高科技通讯手段作弊, 确保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因此, 四六级网络考试更大可能地提高了英语测试的信度, 更准确地评价了考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3.效度优势

语言测试要求不断提高测试本身的效度。英语测试的效度是指测试在多大程度上测出预期要测量的东西, 或考试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预期的测量任务, 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的。效度有高低之分, 且效度分内在效度、外在效度和表面效度。观念效度和内容效度属英语语言测试的内在效度, 同期效度和预测效度属外在效度。结构效度是英语语言测试的主要效度, 是一切其他效度的基础, 指英语测试是否以有效的英语语言观和英语语言学习观为理论根据。内容效度指英语测试的内容是否构成它要测试的内容的有效抽样。 外在效度指测试结果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与一些外在标准相关, 又称标准参照效度。这些外在标准主要是指在同期或未来某个时间举行的被认为具有效度的另一相同性质的考试及教师的评价等。 表面效度是指英语测试从外观看上去被人接受的程度, 即看是否考查了它应该考查的内容。与传统的纸质四六级考试相比,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测试的效度更强。首先,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更能体现英语语言观和学习观的理论依据, 具有更强的结构效度。其次,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项目的建设目标是“以试卷库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尽可能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为考生提供以听力测试为主包含说读写译测试在内、重点考查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计算机考试”, 因此更具有内容效度。同时, 网络考试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 由视听理解、视听综合、阅读理解三个模块构成, 题型不但包括传统的选择题, 而且有听力、句子复述、填空和基于视听材料的写作题, 具有较高的标准参照效度和表面效度。

二、大学英语网考的影响

语言测试具有反拨作用, 即:语言测试对教学、学习及社会等产生影响或反作用。反拨作用, 作为语言测试社会效果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是积极的, 也可以是消极的。

1.大学英语网考的积极影响

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实施, 促使全国各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领导部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 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效度研究的大量统计数据和实验材料证明,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不但信度和效度高, 而且效果好, 符合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 能够满足各高校的教学大纲要求, 真实反映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贯彻实施, 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网考将进一步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打造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三和一”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真正有效地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确保测试的公平与公正。大学英语网考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有效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使用, 通过建立超大内容的体库, 试卷由计算机自主生成, 可以有效防止舞弊, 确保大学英语测试的公平与公正。

2.大学英语网考的消极影响

大学英语网考也有消极作用, 即负向反拨效应, 大学英语网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大学英语网考在题型、具体内容及考试时间分配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听力基础考题占了70%, 并增加了跟读这一新题型, 基本采用了选自VOA、BBC和CNN等媒体的新闻、采访、报道、讲座等具有真实语境的材料, 内容涉及教育、时事、科技、健康、体育、文化、社会、旅游等。网考中的所有题目都已经预设了答题时间, 如果超时, 电脑将自动进入下一题, 考生不能返回和修改。大学英语网考提高了对考生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考查的难度, 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 产生了学习焦虑, “干脆不学”的厌学心理, 以及“避网考而选笔试”的逃避行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笔试和计算机网络考试并行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计算机网络考试的推广, 致使一些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选择参加笔试, 影响英语学习行为和效果, 没有真正提高听说能力, “哑巴英语”现象依然严重。此外, 大学英语网考因需采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和考场建设, 需要大量财力, 短期内增加了学校办学负担, 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三、大学英语网考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六级网考的优势和克服存在的负向反拨效应, 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政府教育部门、机构和高校应积极设立专项资金, 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计算机硬件和资金支持等条件, 资助和鼓励高校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模式改革, 启用新教材, 采用新技术, 积极组织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或新闻时事, 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兴趣。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应积极改变当前笔试和网考并行的局面, 积极全面推进网考的模式, 确保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公平、公正。学生应改变观念, 改进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调整学习策略和应试策略,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加强网络阅读训练, 加强视听说练习, 多接触一些接近生活的多媒体资源和语境, 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外语界, 2008 (05) :2-4.

[3]金艳, 吴江.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设计原则[J].外语界, 2009 (04) :61-68.

[4]余湖.浅析大学英语四级网考[J].考试周刊, 2009 (08) :8-10.

[5]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意义和反拨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9 (9) :3-8.

[6]杨立生.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测试解读[J].财会通讯, 2010 (9) :159-160.

从四六级改革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篇9

2013年12月份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做出了新的调整, 在题型和内容上有了些许改动。取消了完形填空, 改变了快速阅读的题型, 尤其是翻译部分做出了重大调整由长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 其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翻译部分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 还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 同时拥有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能力。四六级考试翻译难度的加大使得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作相应的改变,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翻译能力,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

一、翻译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 各大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一般分为读写课程和视听说课程两部分, 并没有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翻译教学实际上是一门需要经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反复实践的课程, 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大学英语课程数量十分有限,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 往往采取教师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 大学生对翻译方面知识的了解大多来自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介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翻译理论知识的灌输, 缺乏对一些较实用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的渗透, 大学英语课本中几乎没有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和要求, 课堂中的翻译讲解主要是以课后练习题为主, 课后的习题翻译与改革后的新四六级又不相符合, 大多数学生做的是等着教师的讲解再死记硬背答案应付期末考试, 这种简单的翻译训练使得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 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翻译技巧的掌握, 遇到稍难的翻译就无从下手。改革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分值比重也偏低。可以说,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高。现行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大学生的翻译水平, 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英汉语言功底薄, 缺乏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学习, 导致翻译实践能力较弱, 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也不高, 可以说翻译教学没有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

二、翻译教学的策略

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出现无非是进一步考量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也是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检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 笔者认为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翻译水平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质的飞越。

(一)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首先要改变教师和学生忽视培养翻译能力的课堂现状。教师讲解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翻译知识, 并能灵活应用到翻译实践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 还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 合理解决学生做翻译练习时的症结。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翻译素材, 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 为师生营造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 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使教学信息丰富多彩, 并激发学生的乐趣。引导学生认清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给学生树立完整的翻译理念。学生要认识到翻译的学习不只是背熟几道课后习题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赢取学分, 它与学生自身英语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要端正, 只有树立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听讲和深入学习, 最终成为具备英语综合能力的人才。

(二) 教师自身翻译能力的完善

教师首先应加强翻译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授课时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时间, 改进教学方法, 恰当的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翻译技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进行翻译教学时,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 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翻译理论, 使学生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还要向学生讲解翻译的技巧, 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翻译技巧, 例如增译或减译、句子的重组、词类的转换。最后给学生时间进行翻译的训练, 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 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储备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 1980) [1]翻译时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才会使得译文忠于原文, 保持原汁原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跨文化知识的输入,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扩充与课本相关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了解欧美文化知识, 鼓励学生阅读书籍来接触西方文化, 理解跨文化的差异。教师也可推荐学生浏览英语学习网站, 利用网络提高英语技能, 转变学生被动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惰性, 使英语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学习的乐趣。另外,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积累四六级考试中段落翻译涉及的词汇和短语甚至长句, 阅读与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的话题相关的书籍, 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

(四) 翻译实践技能的训练

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掌握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后, 还需要进行反复的翻译操练。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用时30分钟, 教师应提醒学生平时就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做翻译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挑选合适的文章进行训练, 可以选取内容通俗易懂的中外名家散文作为翻译材料, 从文章中选取段落做翻译练习, 或是从中找几个经典句作为单句翻译练习, 在课上帮助学生修改或者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四六级改革后翻译部分由长句翻译变成段落翻译, 这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学生在做翻译时要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 翻译前首先要熟读全文, 对原文理解透彻并作认真分析, 理解文章的正确含义后理清思路再做翻译;翻译时要秉承忠实原文的原则, 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汉语高度浓缩概括, 英语有固定的语法体系, 语言严谨 (朱徽, 2010) [2]。翻译语言要合乎英语思维, 不拘泥于汉语形式逐字逐句的死译, 以免翻译成中式英语;翻译后再认真核对推敲语句是否通顺。大学英语教学加强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讲解十分重要, 同时还应强化大学生的翻译实践, 让学生学会理清思路, 结合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做好英汉的互译。

结语

翻译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途径应当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大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加强翻译教学来迎合英语四六级改革的要求, 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学生需要加强累积英语词汇量, 学习翻译技巧, 加强翻译训练, 扩充英汉文化背景知识, 锻炼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喻云根, 李宗杰, 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大学英语六级 篇10

提升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 翻译练习通常是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语法和词语搭配重新提炼出来, 用相似的句型出现, 让学生强化练习、加深记忆。蔡基刚指出:“尽管现在的精读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单句翻译练习, 但这些翻译实际上是一种造句, 目的是看学生能否熟练运用课文中的句型或词汇”。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 此前的翻译题型以部分翻译出现, 题目中频繁出现各种从句、被动语态、虚拟语气以及倒装等较难的语法知识, 将翻译这种半主观试题简化成了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名为翻译, 但实际上对于翻译技巧的考察却基本没有。而新题型跨越单句翻译直接上升为段落翻译, 虽然篇幅不长, 却能直观地检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 这势必能大大提升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一提高学生英语输出能力

反拨作用是指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广义上的反拨作用是指某项考试对社会、教育教学政策、学校教学工作等的影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衡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可见, 考试本身需要为教学服务。然而, 由于其超高的普及率及社会权重, 这个考试的每一次改变都会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极大的反拨作用, 甚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向。

近些年来,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以及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技能。然而在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四、六级考试中, 考察学生英语输入能力的听力、阅读和完型填空的分值相加竟然高达80%, 而检验学生输出能力的翻译与写作仅占20%。这样的命题方式使得综合能力的考察成为一纸空谈, 教师在四六级通过率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上往往屈从于前者。

这样的反拨作用给中国学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中国学生连续数年在雅思考试中全球排名倒数, 写作、口语成绩尤其不佳, 口语成绩更是倒数第一的常客。这一次又一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输出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蔡基刚就提出:“四六级考试阻碍了大学英语从基础向专业英语过渡, 阻碍了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进一步提高, 无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一般要求, 无法有效为教学服务, 无法检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行为, 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活动。J. K. Hall认为,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 母语总是存在于学习者的思维之中。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英语言输入———英语译为汉语——用汉语回答并将译成英文——英语言输出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的时间越短, 我们的英语能力就越接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也就是说, 翻译过程一直存于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此, 翻译能力的高低是检验学生外语学习输出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提高翻译水平, 对于语言交流的能力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的认识

翻译的过程是从一种语言 (Source, 即发出语言信息的方面) 的表层结构开始, 由表及里, 探明其深层结构, 再从深层结构转换到另一种语言 (Receptor, 即接受语言信息的方面) 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说, 原文和译文的对应关系在深层而不在表层。因此, 翻译的学习要从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开始, 学习翻译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 将语言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背诵词汇和句法层面上升到对语言的认识, 反之对于语言的认识也会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英语的词汇和句法, 进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

在2013 年12 月, CET-6 关于“中秋节”的题目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天晚上皓月当空, 人们合家团聚, 共赏明月。”译为“:On this day, under the dazzling bright moon, families reunite and enjoy the moon’s beauty.”这句话在译为英语时多了“on”, “under”和“and”这样表示方位和连接的词。这是因为汉语句子的根据在语义, 英语句子的根据在语法。汉语重视的是句子意思的内在逻辑性, 而英语则重视外在的形式连接, 英语在虚词的使用上要远远多于汉语。因此在翻译这句话时, 首先要弄清楚汉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在翻译成英语时加上表达这些逻辑关系的词语。

CET-4“中国结”这套题的头两句话:“中国结最初是由手工艺人发明的。经过数百年不断地改进, 已经成为一种优雅多彩的艺术和工艺”。译为:“The Chinese knot was originally invented by the craftsmen.After hundreds of year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t has become a kind of elegant and colorful arts and crafts.”比较可知, 在第二句话里英文译文多了一个指代上文中国结的“it”。在汉语句子中, 由于描述的主语“中国结”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即使在第二句中不出现主语也不影响理解。而英文则不行, 英文句子必须含有具备一致关系的主谓结构, 否则即便表达了明确的意思, 也不能算作句子。在汉语中无主语和无动词的句子比比皆是, 英语句子的主语和动词则不可或缺。因此, 译文中必须填加it来符合语法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英语里有时会用毫无实际意义的词来充当句子成分。例如:“看样子要变天了”, 要译成“It seems the weather is changing”。有时则要采用被动形式去规避根本找不到的主语。例如“那地方讲英语”, 要译成“English is spoken there”。

翻译教学能够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从语言的表层结构差异深入到语言的深层结构差异, 加深对英语和汉语的双重认识。

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

在这次“四六级”改革中, 除了考试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之外, 对命题的范围也做出了明确地界定, “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这样的命题可谓用心良苦, 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角度。

文化自觉, 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同时也理解所接触的他国文化, 学会解决处理文化接触的问题。当今社会, 中国人学习英语除了要掌握一门国际化语言, 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交往的同时, 还要承担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的重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来说, 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性, 才能让其在学习另一种文化的同时, 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也能够充分认识和肯定, 自觉地充当推广中国文化的使者。中国文化的推广不单单是专业人士的责任, 它应该是全体国民的自觉。作为站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 这更是无法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当学生面对四大发明、丝绸之路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精华的英文翻译束手无策甚至当成自嘲的工具时, 实际上反映了大学英语教育的缺憾。

总之, 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整个社会把英语四、六级抬高成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杆, 大多数用人单位, 即使基本用不上英语, 也把四、六级作为招聘的硬杠。然而作为国家级英语水平测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近些年的改革却落后于社会对其的高度期望, 尤其是中国学生在国际英语水平测试中屡屡受挫的事实, 更是让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备受质疑。因此, 这次翻译改革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一个里程碑, 它给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敲响了警钟, 让在提高“四六级”过级率或提高英语水平间挣扎的教师看到了曙光, 对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思路。当英语以看不见硝烟的形式进入中国, 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时, 我们应当再次想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24) .

[2]崔江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7) .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育课程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蔡基刚.CET的重新定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1 (4-7) .

[5]Hall, J.K.Methods for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Creating a Community of L earners in the Classroom[M].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Prentice H all, 2001.

[6]Nida, 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Leiden:E.J.Brill, 1964.

期待英语四六级考试回归本位 篇11

当今世界,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英语热”风行全国,英语不再是作为一门交流的语言学科,而是成了竞技的考试学科,英语学习的功能被无限夸大,远远超出了语言工具的范畴,完全背离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学好英语并没有错,问题是如何学、学多少、多少人应该学。作为工具的英语异化成应试性很强的考试,不少高校将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证挂钩,以期提升本校通过率,显然背离了当初检测英语水平的初衷。

现行的英语教育体系是把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还是已经沦为万金油式的人造知识、智力测验?是促进人才成长的利器,还是束缚人才的框框?身为高校教师,我对四六级考试有着更多的观察,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感受。想当初,求学时也没有逃脱过级的命运,所幸的是,四六级我都顺利通过了。当时看到我的同班同学因没有通过考试而没有拿到学位证,进而影响到了就业,那一刻我切身感受到了四六级的重要性,也终于意识到为什么同学敢于铤而走险,要在毕业时(离校前)“赌”上最后一把。现在,看到我的学生整日拿着各种各样的英语辅导材料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看着他们从早到晚为英语花费了几乎所有的时间,甚至置专业学习于不顾,尤其是当他们问我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时,我无言以对。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应当成为接受教育和人才使用的必要条件。

大学英语六级 篇12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回顾及其利弊分析

2005年6月,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题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次改革的特点是:第一, 加大了英语听力的比重。英语听力在整份英语考试试卷中的比例从20%提高到35%;第二, 减小了阅读理解中仔细阅读的比例, 增加了快速阅读和十五选十的新题型;第三, 考试流程进行了改变, 作文一改之前一直放在试卷末尾的做法, 将其和快速阅读放在了考试的第一阶段;第四, 评分标准由原来的百分制改为710分制, 并且最终的考试结果由等级制 (分为四等, 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改为分数制;第五, 增加了英语口语测试。规定凡是成绩超过一定分数线的考生 (例如:四级成绩超过550的考生) 可以参加英语口语测试。若口语测试通过, 则可取得口语资格证书。

这次改革带来的影响如下:第一, 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 听力部分的比重迅速加大, 并且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足够关注, 学生的英语听力确实有所提高。第二, 把作文放在考试一开始, 使得所有学生都有时间写作文。一方面, 作文可以直接体现学生的英语功底。另一方面, 给其他客观题目限定了时间, 更容易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这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更加重视英语作文的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第三, 快速阅读的出现使得学生一直以来逐字逐句地阅读英文文章的习惯, 逐步转变为仔细阅读和快速浏览全文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阅读方式。结果显示, 几年来, 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第四, 考试结果的显示方式从原来的等级制变为分数制, 并未让学生产生太大的动力。相反, 出现了学生不断重复参加考试, 只为了把原有的分数刷高, 但是425分和430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大。换言之, 在一个档次内的刷分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另外, 这种分数制的成绩在人才市场上造成了毕业生英语水平如何衡量的困难。目前人才市场上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仍然是“通过四级”、“通过六级”, 而怎样才算通过四级和六级呢?还是划定425分么?既然如此, 这一项改革的意义何在?并且, 由于分数制的出现, 学生只有一张成绩单, 不利于保存, 甚至会出现成绩单一直无法拿到的情况, 因此这项改革的意义微乎其微;第五, 英语口语考试部分的增加确实有助于激励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 但是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小,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失公平。并且, 英语口语考试如何进行, 何时何地进行, 大部分口语教师和学生都无法从常见的渠道获取。英语口语考试到底如何进行没有形成文件性的材料, 没有建立合理的宣传和通知的渠道。很多学生错过英语口语测试的机会。从这点上讲, 英语口语测试形同虚设。既然如此, 该测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如何体现呢?

2010年12月, 在已经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基础上, 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取消了A、B卷, 这一改革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出现抄袭和考场作弊现象。因为试卷完全相同, 加上考场中座位安排的特点, 使得考场中相互抄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 由于没有了卷型的差别, 考生对于通过不法手段取得的答案更加信赖, 考场内外通过各种电子和数字工具传递答案的行为更加猖獗。因此, 从该角度讲, 这一改革绝对弊大于利。

2013年6月, 在没有改变2005年大学英语改革题型的基础上, 考试实行了考场内多套试卷的考试模式, 即在一个考场内, 出现多套试卷。在这一改革的影响中, 考场内和考场外的作弊可能性大大降低。因为发放试卷的随机性, 考试不知道自己的试卷和谁相同, 所以考场内相互抄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不知道考场内的考生拿到的试卷是哪一套, 所以考场内外通过数字和电子等手段作弊的可能性亦不存在。从这个角度讲, 此次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2013年8月,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再次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提出改革。具体改革内容如下:第一, 原听力部分中的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或词组听写, 共10分;第二, 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 并从听力之前改至听力之后。篇章的长度和难度不变, 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 每句一题, 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第三, 翻译部分由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 分值提高15分;第四, 取消完形填空。

此次提出的改革内容较之2005年后的考试内容, 改革力度非常大。总体特点如下:第一, 听力难度降低。这和2005年为了增加听力难度而进行的改革背道而驰;第二, 快速阅读理解的存在意义可能消失。若将快速阅读放在听力之后, 除非快速阅读作为单独的版块进行考试, 否则考生仍然可以用大量的时间做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就没有了“快速”的意义;第三, 翻译的难度增加。从原来的半句翻译到此次改革的段落翻译, 既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提高, 又对学生的句子组织能力的要求提高;第四, 完形填空是从中学到大学各类英语考试中的必考题目, 也是一个较老的题型, 学生对其做法比较熟悉。由于属于客观题型, 因此, 学生有一定猜测答案的空间。此次的改革将这种可能性归结为零。

此次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下:第一, 由于听力难度降低, 高校师生对于听力的重视程度可能会随之降低。因为在听力考试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复合式听写的最后三个句子, 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听懂、会速记、有扎实的语法功底和足够的词汇量, 还要求学生对于整篇听力文章内容融会贯通。为了达到这个要求, 学生在日常听力训练过程中对各项内容都要进行训练。这样, 从本质上既可以让学生在听英语篇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又有能力记录一些有用的信息, 融会贯通全篇内容。但是, 此次改革所提出的单词和词组的听写大大降低了这一难度。学生只需要抓住所听的个别的词和词组, 再注意时态和语态即可, 这势必降低学生对听力的重视程度, 而更长远的影响则是学生的听力水平会逐渐降低。第二, 快速阅读难度不变, 翻译要求提高, 势必让英语教与学的重心重新回到“读、写、译”上。这样, 2005年进行的大规模改革所取得的效果可能会慢慢消失。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从1987年至今, 大学英语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数次题型和考试方式的改革。这些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 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拥有与世界交流和接轨的工具, 是为了更有效地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考试和改革之后,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所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第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指导性作用导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英语考试, 它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在2005年之前, 大多数学校对于毕业生的毕业要求都和四、六级成绩挂钩。在2005年之后, 虽然教育部禁止各高校把毕业证和四、六级成绩挂钩, 但是事实上, 大多数学校仍然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要求, 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成绩仍然是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的衡量标准。此外, 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多数以英语四、六级的成绩作为标准, 四、六级考试内容就成了学生学和老师教的标杆。在2005年前, 考试内容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求更高, 听力和口语被学生忽略;2005年改革后, 听力要求提高, 师生开始注重听力水平的提高;2013年提出的改革方案中听力要求降低, 翻译和阅读能力要求提高, 这势必使师生再次把注意力转回到阅读和翻译中。事实上, 在英语中最重要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四、六级考试对其并没有要求, 因此从1987年至今, 一直都是被忽略的对象。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 英语口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第二,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的改革幅度过大, 导致短时间内学生和教师的不适应和资源的浪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的改革是为了逐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出发点是有利于学生的。但是, 由于改革的幅度过大, 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无从适应, 造成资源的浪费。大学生在校时间一般为四年。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大二才可以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 而大四最后一个学期的考试成绩要在学生毕业之后才公布, 所以对其找工作并没有帮助。这样算来,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效地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次数应该为5次, 参加四级和六级的平均次数为2.5次。虽然理论上说, 四、六级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对于学生来讲, 影响并不大,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高, 且从小到大多数人接受的都是应试性的英语教育, 所以, 四、六级考试内容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在一两年内会对考生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新的题型和考试方式, 学生必须多花时间、金钱和精力准备新题型的考试, 这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有困难的。

综上所述,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为了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一种考试, 它实际上具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指导性作用, 因此, 四、六级考试的内容更应该涉及英语能力的各个方面。它改革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 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应该在哪里呢?怎样改革才更合理呢?这都是值得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大学生英语水平到底如何评价才更合理, 这是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整个社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摘要:全国大学英语考试是1987年由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实施的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考试, 分为四级和六级,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考试。该考试于1987年开始实行, 到2013年经历了多次改革。作者分析了各次改革的利弊及其产生的影响, 尤其是在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改革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引起更多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方式方法作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改革,利弊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金艳.提高考试效度, 改进考试后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效研究[J].外语界, 2006.

[3]危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 2008.

上一篇:标题拟定下一篇:移动执法互动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