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2024-07-10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精选12篇)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篇1

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于大学生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六级考试的通过与否与阅读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们懂得命题的规律, 在阅读时能采用恰当的阅读技巧, 对他们的考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通过对四、六级阅读理解题型的深入分析, 探讨如何在考试中有效地应用阅读策略。

关键词:阅读理解,命题规律,应试策略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规律

阅读理解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然保留下来的题型之一。它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快速阅读和仔细阅读。考生被要求在15分钟之内快速阅读一篇1 50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并回答10个问题, 其中7个问题是选择题, 3个问题是填空题, 占试卷总分值的10%, 平均阅读的速度要超过110WPM。仔细阅读主要有两篇短文, 四级考试短文阅读的长度平均为300-350字, 六级考试短文阅读的长度平均为350-400字, 总阅读量都超过了1 000字, 阅读的平均速度大致为70WPM。每篇文章给出5道多项选择题, 占试卷总分值的20%。阅读理解虽说对考生要求较高, 但深入研究历届四、六级阅读理解真题, 发现阅读理解的命题考点和测试题型均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1. 题材广泛。

四、六级考试的阅读理解文章选材范围广泛, 多是由英美国家的文章改编而来, 它包括了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和科普常识, 但一般的考试题材都集中于科普知识、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三个方面。

2. 体裁多样。

它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但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主要集中于议论文和说明文两种。

3. 题型灵活。

题型的多样性更多地出现在阅读中。它主要有主旨题、推理题、细节题、常识题、是非题、推测词义题和作者语气、态度及观点题等。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的应试策略

1. 快速阅读理解的应试策略

四、六级考试的阅读理解略读和寻读 (skimming和scanning) 是快速阅读主要采用的两种方法, 考生必须掌握并熟练地使用。

(1) skimming在牛津词典当中的解释是:“read quickly, noting only the chief points”。在韦氏词典里的解释是“to read, study, or examine superficially and rapidly;especially:to glance through (as a book) for the chief ideas or the plot”。从解释不难看出, skimming主要是用来抓住文章的要点的 (chief points) , 或找一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或情节 (the chief ideas or the plot) 。实际上, 这就是一种整体阅读的方法。

因此, 考生们便可以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使用这种方法来找寻文章的主旨大意。说具体点, 也就是通过抓住每一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或中心句来判断一篇文章的大意。在阅读时, 不管后面的题目里有没有考查主旨大意或要求选最佳标题, 考生都必须通过抓住每段的中心意思从而掌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因为文章里的每个单词、句子、段落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的, 无论是考查细节理解或是推断或作者态度, 都离不开这个中心思想。

(2) scanning在牛津词典当中的解释是“glace at quickly but not very thoroughly”。在韦氏词典当中的解释是:“to glance from point to point, often hastily, casually, or in search of a particular item”。其实, scan的意思是“扫描”, scanning就是为了寻找某一特定信息而大致快速地浏览。

这种阅读方法尤其适合于广告类题目, 因为广告类题目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信息对比题———大家先看题目, 找出定位词, 然后再到文章里找相关信息, 最后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其实就是scanning, 换句话说, 我们没有必要把一篇文章从头到尾地、逐字逐句地阅读, 只要找准定位词, 快速地在文章内“扫描”出定位词,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适合这种方法的不仅仅是广告题材中的信息对比题, 很多考查细节理解类的题目也大多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如词义推测、数字计算等。当然, 其他文体的阅读在使用这一方法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了联系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作者的态度观点。

在此, 建议考生们在做题时按照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看文章后的题目, 分析定位词, 并用笔标出以加深印象;重点关注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和每段的首句或未句, 基本上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

第二步:阅读文章, 从头到尾把文章通读一遍, 注意每段中心句或中心思想, 留心题目当中标出的信息;阅读的中途不要停顿下来去考虑单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 不管是否懂, 一律跳过。

第三步:先做细节题, 注意对比题目和文章当中相应信息在表述方式上的不同, 要特别注意两者在用词上的区别———考的往往就是这个词。

第四步:在做完细节题并对于文章内容有了更深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主旨大意题、最佳标题题。

2. 仔细阅读理解的应试策略

阅读理解的文章都是从浩如烟海的英美报刊、网站或杂志上节选而来, 所以采取题海战术一定行不通。因此, 考生只有从历年真题中找到规律, 掌握高效科学的阅读方法, 最终才能高效地答题。

(1) 快速浏览全文, 把握文章主旨划出重点。在这一过程中, 考生们所要做的就是首先弄清楚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即是采用“综合信息”策略。

(2) 用笔在试卷上面标记出可能的考点。这是处理阅读理解题型的“预测”和“综合信息”策略。

(3) 精读文章首末段和每段的首末句和每段第一次出现的结论句, 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体裁。这种策略叫做“辨认文章结构和体裁”。

(4) 精读关键词定位的地方。题目大部分都是相应原文的变形 (如同义改写、词性转换等) 。这类体型的处理策略是“综合分析”。

(5) 精读重要考点。重要考点主要包括强调句、转折句、比较句、主题句、因果句、独立成段句、长难句乃至特殊标点符号等。处理这类题需用“语法分析”策略。

(6) 在回答关于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的问题时, 考生要采用“评价”策略。

考生在做仔细阅读时, 要调动已有的相关图式, 猜测出题者的意图,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体裁, 分析考点的句子结构和构词法来达到更好的考试效果。在备战时, 考生要严格按照大纲要求, 匠心独具合理编排, 按照题型各个击破, 巧妙地应用适当的招数扫清阅读理解障碍。

招数一:提前多做真题, 关注一些如教育和经济类等出现频率特别高的话题, 通过集中练习那些高频话题的文章, 来了解这类话题的文章背景知识、熟悉高频话题的词汇。这样, 在考场上便可以节省宝贵的做题时间, 保证做题效率, 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招数二:第一遍快速阅读短文时, 敏锐地捕捉到考点并能预测可能会出的题型。用笔在这些可能会出题的考点轻轻划上记号, 等看完短文开始做题时, 针对题干的提问, 迅速找到做记号的考点, 再仔细分析、答题。这样, 考生就能节省不少时间, 从而避免开始做题时又要通阅全文盲目找考点。

招数三:熟悉题型的规律, 如:主旨题、细节题、推断题、观点态度题及语义题。根据“二八法则”可知, 阅读中80%的差错率多集中在阅读理解题的某些个别题型上, 因而找准自己的“短板”, 进行集中的练习, 运用20%的努力, 在短时间提高得分的可能性。

招数四:遇到长难句或生词特别多的句子对解题造成障碍时, 不要慌张。结合上下文, 细心分析句子结构, 从语境中揣摩句子意思。学会猜词悟意的技巧, 不要依赖词典, 要结合上下文与构词法, 从理解文章整个意思的角度出发, 尽可能推测得合理些。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形容词、副词、功能词以及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称等, 可以“跳过去”不予理踩。有关文章主旨、作者观点的题目可留在最后做。

总之, 英语阅读理解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的过程中, 读者要善于利用各种各样的阅读策略。广大考生则需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通过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研究和相应策略的正确应用, 力争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ROST M.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J].Pearson Education Press, 2002.

[2]王长喜.阅读与简答[Z].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0.

[3]李炯英.中国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问题与思考——兼评国内外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 200 (5) .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篇2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是一脉相承的。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在写作是就有话可说。但就cet4&6的应试而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在平时的练习和应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审题——审作文体裁(议论文,说明文,描述文)和题材

2. 确定文章结构——以议论文为例,可以在首段介绍有关背景,提出观点(论点);在随后的2、3段中分别进行正反论证;最后一段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论点。

(几乎每年的题目都可以用此结构)

3. 提出每段的主题句(中心句)——置于每段的开头或结尾,此段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围绕此中心句进行展开。这一点在英语写作中很重要,如果运用得熟练将能使你的文章很“英语化”。

4. 段内条理——决定段内的论述条理,如并列式,可以采用firstly、secondly、thirdly……等副词突出文章的条理性。

5. 文章修饰——根据自己的词汇量大小和语法规则掌握程度,选用自己有把握的修饰方法(如并列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插入成分等)进行具体的文章写作。这也是增加字数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6. cet4&6的作文贵在要有“闪光点”。由于各种原因,阅卷老师看每个考生的作文的时间不会很长,要想得高分就得吸引老师的注意力。如果在你的作文中时不时就有一两个让老师看了眼睛一亮的“闪光点”,你的作文必然高分。而“闪光点”就是一个好的词组或是一个好的句型或是一个好的结构。

7. 由于cet4&6的作文实行倒扣分制,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考前两个月一定要坚持每个星期认认真真的写2到3篇,请老师或同学修改,认真总结。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不至于在考试时拖后腿。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篇3

关键词: 公共英语 四级考试 写作 困境 对策

【中国分类号】H31

英语写作是衡量大学生英语水平与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 也是大学四六级考试的重要内容。而且四六级考试, 如果学生作文得零分,总成绩是不及格的。然而写作对许多考生来说是最头痛的事情, 他们感到很茫然, 写作文时不知道如何下笔, 或是写出的作文与题目不符, 这就很难取得好成绩。以下是考生在写英语作文时一般会遇到的几种困难:

一是: 有些学生没有作文框架的意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直在朝标准化客观化努力, 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四级作文部分是一种控制性写作, 而且往往会给出一个三点( 间或是两点) 的提纲。但是我们有些学生压根儿没有看题目中给出的提纲, 有的想标新立异, 有的想另起炉灶, 结果是写出只有一段的或者是八段的”惊世骇俗之作”。可想而知, 阅卷教师对于这种没框没架的作文是什么样的态度的。

二是: 有些学生没有作文内容的意识。当看到作文题时, 我们当中有些学生见到某些不太熟悉的话题就觉得无话可说了。他们会觉得让他们用汉语来写这篇文章都困难重重。而且大学英语四级作文大多数都是论说文文体, 往往会让大家去分析原因, 说明利弊, 举出事例, 预测未来, 提出建议等等。他们觉得无法去分析原因, 无法去举出事例, 也无法去提出建议。另外有部分学生想向阅卷教师倾诉衷肠。他们想利用精彩的内容来打动阅卷教师, 从而获得作文高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因为阅卷老师不会, 而且永远不会因为你的“精彩内容”给你高分。说得更明白一些, 那些花了老半天想出来的观点和例证其实阅卷教师也许早就看了好几百、好几千份了。

三是: 有些学生没有语言亮点的意识。考生朋友们应该始终牢记这一点: 大学英语四级作文考试是一种语言考试。因此, 语言质量是第一重要的, 也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当中有些学生没有一种写作词汇和句型的概念。往往会在一篇短短的四级作文中重复使用诸如像“think, believe, important”之类的词汇,和诸如“Some people think..., Some people think..., I think..., Do you think so?”这样的文章, 如果去掉相同的词汇就剩不了几个词汇了。像这样的作文又怎么能够拿到高分呢?

鉴于以上几种困境, 考试中要注意应用以下几个对策:1.提高框架意识。拿到作文题目后, 一定要认真审题。一般在四级考试中,作文都给出了简短的中文提纲, 写作时一定要按提纲的要求去写, 提纲叫怎么写, 就怎么写。我们要把提纲看成是几个简答题, 一个题目用一个段落来回答, 这样的作文就会段落清楚, 有明显的开头、主体和结论部分。写的过程中也不会为分段大伤脑筋, 更不会象记流水帐一样, 一段到底。这就会给教师留下很好的印象。同时在文章写作过程中, 一定要学会使用一些句子之间以及引起和结束文章时候的连接词, 这样的话可以使文章很自然、流畅。

2.主动意识的培养。与词汇、阅读等客观题型相比, 写作部分需要大家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动性。大家应该明白, 写作的时候, 笔是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的, 而且阅卷教师也只可能看到我们作文答题纸上的内容。因此, 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我们能力所及的表达形式, 自由地选择我们能够表达的内容, 从而避免自己给自己挖陷阱, 避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熟悉并掌握我们在课堂上反复训练的“万能理由”。课下应该多去尝试运用所学去思考一些常见的话题。写文章时候尽量多用一些四级词汇, 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印象。但不是说你用的词很多, 而写出的句子结构、语法错误太多。这样也会很糟糕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如果自己词汇不怎么多的时候, 你不要用自己不明确和不会拼写的词。还有一定要确保句子的正确性, 尽量避免语法结构的错误。即使你使用的简单句, 但是写得很清楚, 没任何错误, 也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

3.语言亮点的制造。下笔之前就要想到千变万化, 变化多端。试想, 阅卷教师面对一大堆的作文试卷焦头烂额、倦意正浓之际, 突然看到一份三段式的作文, 卷面干净整洁, 语言流畅得体, 他一定会给打高分。大家拿到作文题目之后, 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作文的类型。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四级作文相对很强调作文的结构。如果没有一个很清楚的结构, 一定会失去一定的分数。四级作文一般有下面三种结构: 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写作。说明文主要可以分为阐述主题类型的、利弊类型的、原因结果类型的、解决问题类型的以及谚语说明类型。议论文主要是就观点进行反驳类型的。应用文写作主要包括演讲词、求职求学信、邀请信、感谢信和投诉信等。所以大家必须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明确各种类型的写作结构, 这样在考试时候就可以在结构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也不会因为写跑题而失分。再有就是要注意文章的长度安排, 短的作文一定是不可以的,也就是字数要达到要求。但是长的作文如果几乎每句话都有错误也不能得到好的分数。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写的时候要长度适中, 确保写出的句子错误很少, 即使观点只是很一般,没什么新的地方, 也能得到相对好的分数。

4.卷面一定要整洁, 字一定要写得漂亮, 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们分数的升降。印象分数几乎全部是这個决定的,所以大家也要平时注重HANDWRITING的练习。要写好一篇英语文章, 除注意上述几点个, 关键还是要在平时下功夫, 打好牢固的基础。平时可以坚持用英语写日记,时间久了, 自然就养成了用英语思考的习惯, 写作时便省去了先用汉语想再翻译的时间。考试前几天, 背诵一些经典句型或范文, 这对我们写作有时是有帮助的。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篇4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简称CET) 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标准化考试。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激增, 四、六级考试规模日益扩大, 有“中国第一考”的戏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笔者认为要想通过考试拿到高分, 做好阅读理解题是关键。因为阅读理解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占很大比重, 任何考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 对于广大学生而言, 阅读理解部分题答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四、六级考试的成败。许多考生在这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努力, 可收效却甚微,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理解的分数呢?

作为一名英语阅读考试的亲历者和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的教授者, 笔者试图根据个人学习和从教实践, 结合前人经验对如何进行高效英语阅读作一初探。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来源和特点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要想得高分就必须对历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理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大学英语考试大纲》的要求, 阅读理解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篇快速阅读和4篇阅读短文。快速阅读测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在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和在实践语言环境中查询有效信息的能力。后边的阅读理解部分阅读总量约1000~1200个词。语四、六级考试进行历史性改革, 阅读部分比例调整为35%, 我们看到虽然阅读部分所占的比重较以往有所降低, 但还是试卷四部分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 因此仍是我们拿分的重点。

二、阅读理解题的类型

无论是快速阅读还是阅读理解其题型都可分成5类:即主旨大意题、细节性问题、态度性问题、词汇性问题、推断性问题, 下面简要介绍这5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一) 主旨大意题

顾名思义, 主旨大意题就是要求考生找到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命题形式有以下两种:1.直接问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主题和文章的写作目的等;2.要求考生给文章定题目。抓主题句是概括中心思想的一个最常见方法。它通常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 在文章的第一段首句、末句和全文末句。

(二) 细节题

细节题在阅读理解题中占很大比重, 比较简单, 是学生得分的部分, 考生应该争取全部答对细节性考题。细节题多涉及人物、地点、原因、数字等具体的内容。解这类题时, 要找出线索词 (题干中的重要信息点) , 然后运用查读 (Scanning) 的方法找出线索词在文中的位置, 以及包含试题所涉及信息的一段文字, 最后根据这些句子或短语做出正确选择。

(三) 词汇题

测试考生对阅读文章中关键词和关键句的理解能力词汇题涉及到很多超纲词汇。做这类题时, 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利用上下文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的词语和构词知识, 通过寻找字里行间的线索进行分析和大胆猜测, 最后确定正确的含义。

2、要特别注意新词汇和短语的引申义。有不少词或短语考生也许见过或认识, 但这些词或短语的意义在新的背景或上下文中可能与原义不同, 这就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才能确定一个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

(四) 态度性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文章作者或中某人对某事物所持观点、态度或情感倾向。解这种题目要辨别清楚文章的文体:

1、议论文中, 文章的主题句处一般暗示作者的态度, 考生要琢磨所用词汇的含义, 弄明白作者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 是肯定还是否定。

2、说明文, 因为其体裁的客观性, 作者的态度也往往采取中立。

3、描叙性文章中, 文章的观点不直接提出, 考生在读这种文章时要注意捕捉暗示情感态度的词或短语。表态度性问题的词可分为以下三种:

表示褒义的词:positive, support, useful, enthusiasm admiring等。

表示中性的词:indifferent, impassive, neutral, apathetic, objective等。

表示贬义的词:hateful, contradictory, disgust, critical, disappointment等。

遇到这样的词最好第一遍阅读时就用笔划上标志, 以免以后不好找。

(五) 逻辑推理题

这类题具有较大的难度。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根据文章上下文的暗示与线索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得出推论。因此考生必须以原文内容为依据或前提, 切忌无根据地随意地猜想或凭空推断, 把自己的观点当成作者的观点。

三、解题技巧

(一) 采用合理的阅读解题步骤

阅读理解的解题步骤有两种方法:1、“文章—看问题—解题”。2、“看问题—读文章—解题”。一般说来, 先读文章, 能较好把文章主旨和大意。先读题目, 可以更准确有效地回答具体事实细节和词汇类题目。究竟采用哪种方法, 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确定, 做到因人而异, 因题而异。

(二) 把握英语文章的结构特点

作者为了把文章的主题表达清楚, 必须遵循基本的写作原则, 所以如果考生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 阅读速度会更快, 理解会更深, 做题的准确率也会更高。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主要在于掌握以下几个面:

1、抓住主题句。

一般来说, 主题句会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处、结尾处, 或是中间, 70%-90%的主题句是在文章或段落开头的。

2、找衬托性细节。

细节是用来支持心思想的, 它会以多种形式出现, 例如举例, 下定义, 比较, , 类比, 比喻 (明喻, 暗喻) 等。

3、读信号词 (signals) 。

阅读时, 如果你善于发现并利用文中的信号词, 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常见的信号词有:

(1) 顺承信号词:and, furthermore, likewise, moreover, first, second.

(2) 转折信号词:but, however, yet.

(3) 总结信号词:in conclusion, in short, in summary, tosum up, in a word.

(4) 结果信号词:consequently, 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so.

(5) 比较信号词:similarly, like, in the same way.

(6) 例证信号词: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三) 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正确性

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一个指标, 但是这并不是说考生只要能一目十行, 读得越快越好。最重要的是要解决速度与准确性之间的矛盾, 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呢?

首先, 考生要克服掉一些影响速度的不良习惯, 如:“指读”、“头读”、“出声读”.

其次, 考生在平时阅读训练时, 应该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任务, 不要在某一题目上过多地浪费时间, 这样可以培养考生在考试中, 合理分配时间。

再者, 考生应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阅读时要把视线集中在句中, 避免眼球的左右移动, 还要注意按照句群来读, 不要一字一字地读, 这些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

(四) 按顺序解题, 跳过棘手的问题

遇到很难的棘手问题或主旨题, 可以暂且留下, 等其他题做完后再解答。待其他题做完再返回来时, 或许会恍然领悟, 这是由于通过解答其他题目, 对文章整体有所了解, 就比较容易能找出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 这些应试技巧希望对考生能够有所帮助。阅读不仅能够促进词汇的记忆与巩固, 而且还可以带动口头表达和协作水平的提高, 培养语感, 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博采, 足以长才”。此外, 我们应该明白英语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在英语学习中, 只要持之以恒, 掌握阅读技巧, 坚持阅读报刊杂志等, 学习者也必将迈上崭新的台阶, 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金艳.改革中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J].中国外语, 2004 (1) .[1]金艳.改革中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J].中国外语, 2004 (1) .

[2]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 (试行) 简介[DB/OL].[2]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 (试行) 简介[DB/OL].

大学英语四、六级兵法(三) 篇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英语阅读的提高重在平时的训练,要想顺利通过cet4&6,阅读一般要做到30分左右,要想达到此要求,平时的大题量训练是少不了的,可以在练习中找到“语感”,了解作阅读理解的一般方法:

1. 对篇章中心意思的把握。

英语文章的特点是首段通常为全文的中心。此种句子应试时一定要精读,对后面的答题大有用处!

2. 段落大意的把握。通常在段首或段尾可以找到段落大意。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习惯英语在表达上与汉语的不同之处。

3. 了解句际之间的关系,比如: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对比关系、观点与例证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各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答题时很快找到题目答案的大致出处。

4. 很多老师提倡在读文章之前先看题目,我认为不可取。虽然先看题目可以带着问题去读,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但这种习惯是不值得提倡的,英语的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力不提高成绩就很难提高(我周围的同学也有用此方法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纵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十年来的变革,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大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在不断地改进与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四六级考试这一试金石的作用下,我国大学生英语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这些提高有赖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改进。阅读理解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而阅读项目在整个考试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本文将专门讨论四六级阅读项目的改革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项目改革 — 进一步明确突出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变化,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阅读项目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测试词汇理解,即选词填空(15选10);第二部分长篇阅读,此部分为最新题型,要求学生将10条句子与原文的某个段落一一对应。第三部分保留了经典题型,即仔细阅读或深度阅读。

分析阅读项目的三大题型,可清晰地看出国家对大学生英语阅读技能培养的目标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明确。第一部分不仅考核学生的单词量,还综合地考核了学生阅读、语法、语言分析、知识框架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第二部分作为最新题型,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基本的阅读技能和较快的阅读速度,又要有控制阅读速度的能力。第三部分作为经典题型,一如既往地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宽广的知识面,并能熟练掌握各种阅读策略与技巧。总而言之,四六级改革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明确的培养与学习目标,进一步地明确了阅读策略与技巧培养的重要性。

二、从阅读题型的改革反思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1.阅读策略意识的培养 — 理论知识的输入。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常将听说读写综合起来,缺乏系统的阅读理论输入,这让学生们阅读时始终停留在凭感觉和碰运气的水平上。一篇阅读文章做完后,讲不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更谈不上知道每道题在考察对单词的理解、句子的理解或是篇章大意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们并不知道正确的阅读方式与习惯,一边读,一边翻译,或一边读出声来等等不良阅读习惯广泛存在。对于四六级的阅读题型,并不清楚不同的题型要求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与速度。这些情况足以说明阅读实践能力的薄弱是缺乏理论的支撑。

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首先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意识培养,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读、然后做题的过程。要想达到四六级的要求,必须具备正确的阅读策略与技巧。因此,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辅导。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要进行阅读,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是这并不代表阅读就过了关;我们还需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阅读一些不大熟悉的材料时,阅读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2.阅读技巧的强化训练 —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理论知识的系统输入和策略意识不断培养的基础之上,阅读应作为一门技能训练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始终把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作为重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大学英语课程就阅读教材而言,分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三种。这三种教材互为补充,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保障。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许多配套教材之间都能较好的将阅读技能训练相互结合起来,教师应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將阅读理论和阅读练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化训练技巧的同时,适时补充理论的指导,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来阅读材料,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阅读。

3.阅读教学课堂外的伸展。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上,很多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未能真正参与到阅读之中。此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待于大量的输入和练习,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而,教师还需进行角色转换,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阅读实践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充当指导者的身份,还应成为有效的活动组织者,监督者和评价者。首先,对学生阅读实践活动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个人兴趣选择阅读材料,阅读并书写阅读报告,并明确注明各项要求的细则。为了监督活动落实到位,可以安排定时进行分组讨论。对于学生在口头以及书面报告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做成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感想与观点,还能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汲取有用的知识。

面对当今社会对英语实际能力的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适时调整方向,为师生们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英语阅读能力是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他各项技能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教学传统,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指导学生提高英语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束定方,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吴红云,李守京,英语学习的理念和策略[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林露,高玉雪.解读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试题难度明显加大[J].高等教育,2013.

浅析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 篇7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适应这一教学目标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于2005年启动。改革过程中,先后对考试题型、计分方式和成绩报道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不断地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到2007年已完成新旧题型的转换。

随着网络与教学结合的程度日益紧密,2008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大学本科教育将进行重要调整,包括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将在网上进行。教育部称,将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和网络教育全国统考课程的网上考试,创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试平台。2008年12月全国有50所高校的近5000名学生首次尝试了“四、六级机考”。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准确评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2009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在180所高校进行试点。

二、机考介绍

2008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首次采用和托福一样的上机考试的形式,全国50所高校的近50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机考。上机考试与传统的纸笔考试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 与传统笔试相比,四、六级机试的最明显差别就是考试的媒介由纸质试卷变成了电脑。

2. 除了考试媒介的改变,机考的最大变革就是题型的设计和题材的选择。听力部分的比重达到了70%,其中包括25%的听力理解和45%的综合听力,综合听力又包含单项选择、听写、跟读、结构与写作五大题型。对考生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下表(表一)是机考的具体题型及分值安排。

3. 考试时间的变化。传统的纸笔考试是从上午9点至11点20分,而机考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比原来少了20分钟。时间之所以缩短是因为机考完全在计算机上考试,没有收发试卷的停顿过程。

三、如何应对机考的变化

大学英语四、六级实行机考,是单科考试迎来的最大的一次改革。以后的四、六级机考和新托福考试会特别接近。它能更加客观、科学和公正地考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当然这也对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此情况, 笔者分别从师生两个角度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有效地应对机考带来的新变化给出了建议。

1. 从表一中的题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机考要以学生的听和读全面带动说和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听力环节,将教学的中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方面,并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听力学习目标,加深对听力理解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精听促进学生注意力集中,令其捕捉到细节信息,同时对泛听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通过泛听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其次从考试大纲中得知机考的听力音频和视频来自包括国外媒介的BBC, VOA, CNN, New York times, Discovery Channel,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NPR (National Public Radio) , CBS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 等, 以及国内媒介的CCTV-9, CRI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等, 听力材料的发音既包括英音又包括美音, 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 教师一定要兼顾。最后在口语练习上,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 令其对说英语不再胆怯;在口语选材方面, 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题材, 通过角色扮演、舞台剧、演讲、辩论赛等生动的形式, 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

从学生层面讲,除了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完成课堂及课后任务外,自己要大量增加听说训练,每周两次的英语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看英语频道和视频,多收听英语广播从而熟悉地道的英语语境,掌握大量高频听力词汇和背景文化知识。在听力过程中,学生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边听边写可以迅速提高听力理解的反应速度,并达到练习单词拼写、书面表达的目的。在训练“说”的时候,学生一定要敢于发言,不要害怕犯错。另外学生还可以在班级中寻找学习搭档或建立学习小组,以同学间互相督促的方式鼓励小组成员更多的输出语言。

2. 从考试形式上看,由于考试的媒介已由我们熟悉的纸质试卷变为了电脑操作, 这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教师可以在视听说课堂中, 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让他们适应网络上练习听力, 网络上答题的模式。

对学生而言,通过视听说教材的训练,在网络上听听力、答题都已不成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预留给学生答题的时间很短,因此学生要能够用键盘熟练地输入英语单词;而且所有的题目都已经预设了答题时间,如果在答题时间内没有答出,电脑将自动进入下一题,学生不能回头再答卷,因此合理安排时间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另外对于机考中的短文理解,学生要加强屏幕阅读的训练。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版就给学生提供了网上练习阅读的机会。

因此,面对这次大规模的大学英语课程和考试改革,师生都要与时俱进,在课程安排、材料选择,熟悉电脑操作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使英语教学做到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语

为了顺应大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从改革的出发点与题型都不难看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切实提高自身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力与口语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在备战四、六级机考时,不能过于指望答题技巧和考试套路,把准备四、六级考试的重心从应试技巧和规律的掌握转移到英语实力的全面提升上来,从形式到实质上提前为即将到来的机考做好充裕的准备。

摘要:为适应大学英语课程新教学目标的需要,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启动, 并于2008年12月开始机考试点。本文在介绍机考特点的同时, 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有效地应对机考带来的新变化从师生两个角度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机考,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 (2006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 (全新版) 编写组.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 (网络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8.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解读 篇8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过几次改革和调整。2005年6月, 四六级笔试成绩开始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 不设及格线, 成绩报道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包括总分和单项分的成绩报告单。2008年12月和2009年12月, 分别首次实施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网络考试 (In- ternet-Based CET) 。2012年12月, 教育部考试中心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笔试全面实施“多题多卷”的考试形式。2013年12月,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笔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调整后, 四六级的试卷结构和题型相同, 原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及词组听写, 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 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 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目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笔试和计算机网络考试并行的方式。

一、大学英语网考的优势

大学英语网考是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网络化考试形式。2008年12月, 全国53所试点高校首次实施了大学英语网络考试 (Internet-Based CET) , 2009年12月, 68所院校进行了六级第一次网络考试。此后每年的4、5、6、10、11、12月, 大学英语网络考试共有6次在全国各个试点院校连续进行。相比传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纸笔考试 (Paper-Based CET) , 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有许多优势。

1.技术优势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加快了大学英语改革的进程, 也使大学英语网络考试成为必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语言教学由传统的“纸质教材和教师课堂授课”模式, 逐步向计算机辅助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转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 , 大学英语教学应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向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多元教学模式转变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这 种新的教学模式促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语言网络测试模式的诞生。信息技术融合到语言测试, 既是语言测试的新趋势, 更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语言教学的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可以大大丰富英语考试的内容, 改善施考方式, 加快信息数据的处理, 提升考试效度。

2.信度优势

语言测试要求不断提高测试本身的信度。英语测试的信度, 作为评估英语测试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即测试时对考生的英语水平提供可靠的度量。英语测试的信度说明测试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试者真实的英语水平。 理论上, 如果一个测试具有较高信度, 那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同一考生施考多少次, 考生各次的测试成绩应该是一致的。尽管在测试实践中, 测试成绩受到其他非语言能力因素, 如测试的实施、考生的个人特征、平分人等影响而产生偏差, 但其主要取决于考生的英语能力因素。大学英语测试作为一种基础性公共英语水平考试, 应尽可能真实测试学生的真实语言能力。为此, 既要考查其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又要考查其词汇能力、语法能力、语音能力。此外, 还要考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际语言能力。与传统的纸质四六级考试相比, 计算机网络考试提供了真实的听力材料。大学英语网络考试中听力和视听试题的材料均来自于原声语料, 阅读试题也采用原版的报纸杂志或采用适合考试水平和要求的互联网资源, 题目的题材、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特别是视听说考试, 能依靠现代化的信息平台, 更多更好地测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网考依然保留了写作部分作为这种综合的测试模式。 四六级网络考试的大部分题目均可实现机器自动评分, 听写被设计为有限开放式的题目, 通过人工设定多种认可的答案实现机器自评。同时, 大学英语网考, 可以更好地预防考试作弊, 特别是高科技通讯手段作弊, 确保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因此, 四六级网络考试更大可能地提高了英语测试的信度, 更准确地评价了考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3.效度优势

语言测试要求不断提高测试本身的效度。英语测试的效度是指测试在多大程度上测出预期要测量的东西, 或考试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预期的测量任务, 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的。效度有高低之分, 且效度分内在效度、外在效度和表面效度。观念效度和内容效度属英语语言测试的内在效度, 同期效度和预测效度属外在效度。结构效度是英语语言测试的主要效度, 是一切其他效度的基础, 指英语测试是否以有效的英语语言观和英语语言学习观为理论根据。内容效度指英语测试的内容是否构成它要测试的内容的有效抽样。 外在效度指测试结果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与一些外在标准相关, 又称标准参照效度。这些外在标准主要是指在同期或未来某个时间举行的被认为具有效度的另一相同性质的考试及教师的评价等。 表面效度是指英语测试从外观看上去被人接受的程度, 即看是否考查了它应该考查的内容。与传统的纸质四六级考试相比,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测试的效度更强。首先,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更能体现英语语言观和学习观的理论依据, 具有更强的结构效度。其次,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项目的建设目标是“以试卷库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尽可能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为考生提供以听力测试为主包含说读写译测试在内、重点考查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计算机考试”, 因此更具有内容效度。同时, 网络考试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 由视听理解、视听综合、阅读理解三个模块构成, 题型不但包括传统的选择题, 而且有听力、句子复述、填空和基于视听材料的写作题, 具有较高的标准参照效度和表面效度。

二、大学英语网考的影响

语言测试具有反拨作用, 即:语言测试对教学、学习及社会等产生影响或反作用。反拨作用, 作为语言测试社会效果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是积极的, 也可以是消极的。

1.大学英语网考的积极影响

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实施, 促使全国各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领导部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 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效度研究的大量统计数据和实验材料证明, 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不但信度和效度高, 而且效果好, 符合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 能够满足各高校的教学大纲要求, 真实反映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贯彻实施, 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网考将进一步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打造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三和一”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真正有效地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网考有利于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确保测试的公平与公正。大学英语网考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有效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使用, 通过建立超大内容的体库, 试卷由计算机自主生成, 可以有效防止舞弊, 确保大学英语测试的公平与公正。

2.大学英语网考的消极影响

大学英语网考也有消极作用, 即负向反拨效应, 大学英语网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大学英语网考在题型、具体内容及考试时间分配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听力基础考题占了70%, 并增加了跟读这一新题型, 基本采用了选自VOA、BBC和CNN等媒体的新闻、采访、报道、讲座等具有真实语境的材料, 内容涉及教育、时事、科技、健康、体育、文化、社会、旅游等。网考中的所有题目都已经预设了答题时间, 如果超时, 电脑将自动进入下一题, 考生不能返回和修改。大学英语网考提高了对考生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考查的难度, 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 产生了学习焦虑, “干脆不学”的厌学心理, 以及“避网考而选笔试”的逃避行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笔试和计算机网络考试并行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计算机网络考试的推广, 致使一些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选择参加笔试, 影响英语学习行为和效果, 没有真正提高听说能力, “哑巴英语”现象依然严重。此外, 大学英语网考因需采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和考场建设, 需要大量财力, 短期内增加了学校办学负担, 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三、大学英语网考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六级网考的优势和克服存在的负向反拨效应, 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政府教育部门、机构和高校应积极设立专项资金, 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计算机硬件和资金支持等条件, 资助和鼓励高校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模式改革, 启用新教材, 采用新技术, 积极组织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或新闻时事, 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兴趣。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应积极改变当前笔试和网考并行的局面, 积极全面推进网考的模式, 确保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公平、公正。学生应改变观念, 改进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调整学习策略和应试策略, 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加强网络阅读训练, 加强视听说练习, 多接触一些接近生活的多媒体资源和语境, 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外语界, 2008 (05) :2-4.

[3]金艳, 吴江.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设计原则[J].外语界, 2009 (04) :61-68.

[4]余湖.浅析大学英语四级网考[J].考试周刊, 2009 (08) :8-10.

[5]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意义和反拨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9 (9) :3-8.

[6]杨立生.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测试解读[J].财会通讯, 2010 (9) :159-160.

四、六级高分英语作文写作的艺术 篇9

写作是一门艺术, 只有掌握了写作艺术, 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来。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写作艺术:

1. 结构 (Writing Organization) 方面

结构要清晰, 这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只有按结构布置, 写出的作文才能中心突出, 观点鲜明。

四、六级作文一般可用三段式的模式, 其基本结构为:第一段首先引出主题 (Topic) , 即引出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然后确立论点 (Thesis) , 即表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 (例如是赞成还是反对等) ;第二段先用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 重复上一句的论点, 提纲挈领地引出本段要讨论的几个证明论点的论据 (或原因或理由或观点) , 再用细节 (如具体事例、事实等) 说明论据;第三段归纳全文论点。见下范文:

Reading Books

Nowadays few of us read books after we leave school.This tendency is rather disturbing, for one should know that books are no less necessary to one’s mental life than fresh air is to one’s physical life.

From good reading we can derive companionship, experience and instruction.A good book is our faithful friend.It can increase our contentment when we are cheerful and happy, and lessen our pain when we are sad or lonely.Books can also offer us a wide range of experiences.In books we may join tourists marvelling at the incredible power of the Niagara Falls, mingle with the gay throngs strolling in the Paris boulevards and experience the bitterness or joy of people in different lands and in different times.Few of us can travel far from home or live long over one hundred, bu all of us can live many lives through the pages of books.What’s more, reading books can increase our intellectual ability, broaden our minds and make us wise.

Though with the advent of TV, books are no longer read as widely as they once were, nothing can replace the role that books play on our lives.

该范文中, 作者首先以一个反面的现象引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读书) , 然后点出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读书对人的精神健康犹如新鲜空气对人体健康一样重要。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是一个过渡句:从读书中我们可以得到伴侣, 获得经历, 获得教益。该句不仅起到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的作用, 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了要讨论的内容:读书的好处。紧接着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内容。文章的最后一段再点全文论点, 形成首尾呼应。

该范文共有十句话, 每句话各有其含义, 各有其写法, 一句支持一句, 一句紧扣一句, 层次清晰, 逻辑严密, 内容充实, 语句通畅, 写作艺术精湛, 不愧是一篇好范文。

2. 内容 (Content) 方面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作文题均采用给中文提纲的形式, 这就规定了写作的内容。考生要对这些提纲进行分析, 然后按照文章的性质、体裁, 确立开头和结尾、论点和论据等。

作文的开头非常重要, 一是要引出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 二是要吸引读者。而吸引读者有很多方法, 如用轶事 (anecdote) 趣闻开头、用名人名言开篇、用引人深思的问题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发问、用数据或事实、用陈述或评论、用比较或对比等引出主题。当然, 开门见山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引出主题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作文的结尾同样重要, 好的结尾能使读者加深印象, 更重要的是能强化主题, 使内容更深入, 使论点更鲜明。结尾常用的方法为:归纳全文要点, 进一步点明主题;或展望未来, 进一步指明意义;或总结全文, 形成首尾呼应等。

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论据或观点。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因为具体事例易让人信服、易被人接受。还要仔细选择细节。一篇好文章的作者常常会仔细地筛选那些对主题有重要意义的细节。例如,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七单元Text A“Kids”。该文作者不惜笔墨不仅描写了天气情况, 而且描写了里奇和安东尼如何互相开玩笑、事故发生后斯科特如何又哭又闹, 以及凯特如何耽误了向急救中心求救等一系列细节, 这些细节在文中都起到了突出当时铁轨上发生事故的紧急和安东尼头脑冷静的作用, 无疑, 很好地支持了主题。

作文表达的内容不同, 可用不同的句子形式:主动和被动相结合, 短句和长句或简单句和复合句相搭配。例如:表示没有自由、没有主动性的内容可用被动结构的句子;表示观点、态度、结论等重要内容宜用短句, 因为短句短小精悍 (short and pithy) 、容易记住且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分析论述性的内容应用长句。只有这样, 文章才不会显得单调, 换句话说, 内容也才会显得更加丰满。

3. 用词 (Use of words) 方面

注意用词的变化。一个词或短语若在作文中使用的频率过高, 会给人以单调枯燥的感觉, 会让人觉得笔者词汇量有限, 表达能力不强。因此, 写作时要善于利用不同的词、不同的搭配和不同的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中,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近义词和短语 (synonymous words and phrases) 来避免重复, 现仅举三组:a.dull, lifeless, cheerless, tedious;b.turn out, write, compose, put down;c.vivid memories of sth.come flooding back to sb., sb.recalls sth., sth.reawakes in one’s mind, 等等。避免重复固然重要, 但是, 在不引起累赘 (redundancy) 的前提下, 恰当地利用词汇的重复, 可达到突出主题、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的第二段:When our class was assigned to Mr.Fleagle for third-year English I anticipated another cheerless year in that most tedious of subjects....To me he looked to be sixty or seventy and excessively prim.He wore primly severe eyeglasses, his wavy hair was primly cut and primly combed.He wore prim suits with neckties set primly against the collar buttons of his white shirts.He had a primly pointed jaw, a primly straight nose, and a prim manner of speaking that was so correct, so gentlemanly, that 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本段仅在三个句子中就有九个“prim or primly”, Mr.Fleagle栩栩如生的 (lifelike) 形象顿时就出现在读者的脑海里。

4. 连贯性 (Coherence) 方面

一篇文章写得好坏, 连贯性起着很大作用, 它是一篇好文章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连贯性首先体现在句子的衔接上, 句子的衔接离不开过渡词 (transitional words) 。常用的过渡词有:afterwards, later, then, nearby, next to, firstly, secondly, finally, next, last, besides, furthermore, moreover, likewise, otherwise, similarly, 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though, because, for, therefore, hence, consequently, thus, since then, on the right/left, to the east/west, for example, in other words,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for all that, for that reason, in addition, in the same way, in that case, in brief, in short, in conclusion, as a result, if so, if not, to sum up, what is more等。

如果一组意义相关的句子不通过一定的过渡词语 (或其它连句手段) 合乎逻辑地连接起来, 这组句子就不能构成语段或语篇, 就不能具有语段或语篇所必需的连贯性。下面一段话中若无过渡词 (斜体词) ,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能清楚地显现出来, 读者也就不能把握住其意义重心。

French, for example, has only about 75, 000 words, and tha includes English expressions like snack bar and hit parade.The French, however, do not like borrowing foreign words because they think it corrupts their language.The government tries to ban words from English and declares that Walkman is not desirable;so they invent a word, balladeur, which French kids are supposed to say instead———but they don’t.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七单元Text A第二段)

英语作文的连贯性还可通过过渡句达到。过渡句往往起着承上启下 (form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前后照应、穿针引线 (act as a go-between) 的作用, 最终使全篇内容组织严密, 浑然一体。例如上面范文中用过渡句“From good reading we can derive companionship, experience and instruction”很自然地引出了将要阐述的内容即“读书的好处”;再如原因型的议论文, 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引出原因或解释:A number of factors (causes) might contribute to (lead to/account for) the sudden rise (phenmenon/problem, etc.) 当然, 恰当地利用词汇的重复 (指的是关键词的重复) (详见写作艺术5中的例子) 、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都可作为承接上下文的手段。

5. 学会使用修辞手段 (Rhetoric Device)

写作和修辞是分不开的。要真正写好一篇作文, 需要采用修辞手段。

(1) 注意句子结构的修辞。这是衡量语言水平的一个标志。如平行结构 (Parallel Constructon) 的使用是一种修辞手法, 它不仅能使文章节奏均匀, 而且能起语篇纽带作用。平行结构指的是相同的语法结构, 其中既有词汇的重复, 也有纯粹语法结构的重复。例:Suddenly I wanted to write about that, about thewarmth and good feeling of it, but I wanted to put it down simply for my own joy, not for Mr.Fleagle.It was a moment I wanted to recapture and hold for myself.I wanted to relive the pleasure of that evening.To write it as I wanted, however, would violate all the rules of formal composition I’d learned in school, and Mr.Fleagle would surely give it a failing grade.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 。本例中I wanted重复出现了五次, 突出了作者要为自己写作的强烈愿望。

(2) 注意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注重冒号、破折号及逗号的使用等。如:Children are under constant pressure to score high, test well, aim first.该句表达的就是孩子们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下, 一刻不停地读书, 做功课, 出成绩, 得第一的意思, 这犹如句子的速度, 使人喘不过气来。可见, 并列内容不用连词, 全用逗号, 会使句子速度加快, 给人以紧迫感、紧张感、严重感、愤怒感等 (蔡基刚, 1999:18-19) 。

(3) 避免词汇的重复, 明喻 (simile) 、暗喻 (metaphor) 和拟人 (personification) 、夸张 (exaggeration) 、对照 (contrast;compare) 等也都是重要的修辞手段。只有勤写作、多练习, 才能恰当运用, 从而达到预期的修辞效果。

6. 努力克服汉式英语 (Avioding Chinglish)

在写英语作文时, 很多学生往往仍用汉语思维, 结果写出来的句子、文章简直就是汉语的直译, 如句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很多学生翻译成:We can’t get our fish and palm of a bear at the same time.那么, 如何克服汉式英语呢?方法如下:

(1) 多读英美书籍、报刊并摘抄, 目的是熟记地道的英语表达。多欣赏英文电影、多学唱英语歌曲。通过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语言, 掌握地道的语言表达;通过多练唱英语歌曲, 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2) 做有心人, 多做练习, 熟记英语习惯用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的Text A中的一个句子, 若为有心人, 一定记得该句子:“We can’t have our cake and eat it.”另外, 该教程课后有一项练习Collocation, 就是为让学生熟知英语的习惯用法而设立的。多做这样的练习, 学生一定会克服汉式英语的。

(3) 用英语的思维习惯、表达习惯翻译汉语。如:“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表达为“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表达为“Little chips light great fires.”;“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翻译为“If you venture nothing, you will have nothing.”;“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翻译为“Once bitten, twice shy.”。

写作是一门实践, 只有平时多练习、勤写作并掌握一定的写作艺术, 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有头有尾 (complete) 、有血有肉 (true to life) 、有条有理 (in perfect order) 的好文章。

摘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 要求考生在3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好文章来确实不易。文章结合大量实例, 从结构、内容、用词、连贯性、修辞手段、努力克服汉式英语等方面阐述了四、六级英语作文写作艺术, 旨在帮助学生们掌握写作艺术, 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四、六级英语作文,写作艺术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十句作文法 (修订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18-19.

[2]李荫华.大学英语 (全新版) 综合教程 (1)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3, 4.

[3]李荫华.大学英语 (全新版) 综合教程 (2)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207.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篇10

提升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 翻译练习通常是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语法和词语搭配重新提炼出来, 用相似的句型出现, 让学生强化练习、加深记忆。蔡基刚指出:“尽管现在的精读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单句翻译练习, 但这些翻译实际上是一种造句, 目的是看学生能否熟练运用课文中的句型或词汇”。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 此前的翻译题型以部分翻译出现, 题目中频繁出现各种从句、被动语态、虚拟语气以及倒装等较难的语法知识, 将翻译这种半主观试题简化成了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名为翻译, 但实际上对于翻译技巧的考察却基本没有。而新题型跨越单句翻译直接上升为段落翻译, 虽然篇幅不长, 却能直观地检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 这势必能大大提升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一提高学生英语输出能力

反拨作用是指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广义上的反拨作用是指某项考试对社会、教育教学政策、学校教学工作等的影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衡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可见, 考试本身需要为教学服务。然而, 由于其超高的普及率及社会权重, 这个考试的每一次改变都会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极大的反拨作用, 甚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向。

近些年来,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以及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技能。然而在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四、六级考试中, 考察学生英语输入能力的听力、阅读和完型填空的分值相加竟然高达80%, 而检验学生输出能力的翻译与写作仅占20%。这样的命题方式使得综合能力的考察成为一纸空谈, 教师在四六级通过率与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上往往屈从于前者。

这样的反拨作用给中国学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中国学生连续数年在雅思考试中全球排名倒数, 写作、口语成绩尤其不佳, 口语成绩更是倒数第一的常客。这一次又一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输出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蔡基刚就提出:“四六级考试阻碍了大学英语从基础向专业英语过渡, 阻碍了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进一步提高, 无法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一般要求, 无法有效为教学服务, 无法检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行为, 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活动。J. K. Hall认为,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 母语总是存在于学习者的思维之中。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英语言输入———英语译为汉语——用汉语回答并将译成英文——英语言输出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的时间越短, 我们的英语能力就越接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也就是说, 翻译过程一直存于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此, 翻译能力的高低是检验学生外语学习输出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提高翻译水平, 对于语言交流的能力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的认识

翻译的过程是从一种语言 (Source, 即发出语言信息的方面) 的表层结构开始, 由表及里, 探明其深层结构, 再从深层结构转换到另一种语言 (Receptor, 即接受语言信息的方面) 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说, 原文和译文的对应关系在深层而不在表层。因此, 翻译的学习要从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开始, 学习翻译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 将语言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背诵词汇和句法层面上升到对语言的认识, 反之对于语言的认识也会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英语的词汇和句法, 进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

在2013 年12 月, CET-6 关于“中秋节”的题目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天晚上皓月当空, 人们合家团聚, 共赏明月。”译为“:On this day, under the dazzling bright moon, families reunite and enjoy the moon’s beauty.”这句话在译为英语时多了“on”, “under”和“and”这样表示方位和连接的词。这是因为汉语句子的根据在语义, 英语句子的根据在语法。汉语重视的是句子意思的内在逻辑性, 而英语则重视外在的形式连接, 英语在虚词的使用上要远远多于汉语。因此在翻译这句话时, 首先要弄清楚汉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在翻译成英语时加上表达这些逻辑关系的词语。

CET-4“中国结”这套题的头两句话:“中国结最初是由手工艺人发明的。经过数百年不断地改进, 已经成为一种优雅多彩的艺术和工艺”。译为:“The Chinese knot was originally invented by the craftsmen.After hundreds of year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t has become a kind of elegant and colorful arts and crafts.”比较可知, 在第二句话里英文译文多了一个指代上文中国结的“it”。在汉语句子中, 由于描述的主语“中国结”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即使在第二句中不出现主语也不影响理解。而英文则不行, 英文句子必须含有具备一致关系的主谓结构, 否则即便表达了明确的意思, 也不能算作句子。在汉语中无主语和无动词的句子比比皆是, 英语句子的主语和动词则不可或缺。因此, 译文中必须填加it来符合语法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英语里有时会用毫无实际意义的词来充当句子成分。例如:“看样子要变天了”, 要译成“It seems the weather is changing”。有时则要采用被动形式去规避根本找不到的主语。例如“那地方讲英语”, 要译成“English is spoken there”。

翻译教学能够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从语言的表层结构差异深入到语言的深层结构差异, 加深对英语和汉语的双重认识。

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

在这次“四六级”改革中, 除了考试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之外, 对命题的范围也做出了明确地界定, “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这样的命题可谓用心良苦, 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角度。

文化自觉, 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同时也理解所接触的他国文化, 学会解决处理文化接触的问题。当今社会, 中国人学习英语除了要掌握一门国际化语言, 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交往的同时, 还要承担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的重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来说, 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性, 才能让其在学习另一种文化的同时, 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也能够充分认识和肯定, 自觉地充当推广中国文化的使者。中国文化的推广不单单是专业人士的责任, 它应该是全体国民的自觉。作为站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 这更是无法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当学生面对四大发明、丝绸之路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精华的英文翻译束手无策甚至当成自嘲的工具时, 实际上反映了大学英语教育的缺憾。

总之, 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整个社会把英语四、六级抬高成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杆, 大多数用人单位, 即使基本用不上英语, 也把四、六级作为招聘的硬杠。然而作为国家级英语水平测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近些年的改革却落后于社会对其的高度期望, 尤其是中国学生在国际英语水平测试中屡屡受挫的事实, 更是让四、六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备受质疑。因此, 这次翻译改革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大学英语四、六级的一个里程碑, 它给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敲响了警钟, 让在提高“四六级”过级率或提高英语水平间挣扎的教师看到了曙光, 对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思路。当英语以看不见硝烟的形式进入中国, 充斥着人们日常生活时, 我们应当再次想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24) .

[2]崔江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7) .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育课程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蔡基刚.CET的重新定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1 (4-7) .

[5]Hall, J.K.Methods for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Creating a Community of L earners in the Classroom[M].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Prentice H all, 2001.

[6]Nida, 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Leiden:E.J.Brill, 1964.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篇11

摘 要: 大学英语六级的仔细阅读部分在整个六级试题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仔细阅读的细节题更是占到了仔细阅读部分的80%以上。本文结合2015年12月六级真题第一套的仔细阅读部分探讨仔细阅读细节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以帮助考生在仔细阅读部分取得高分。

关键词: 大学英语六级 仔细阅读 细节题 解题技巧

引言

大学英语六级试题中阅读理解部分占到总分值的35%,可见阅读理解在六级中的重要性,而其中单仔细阅读部分的分值就占到总分值的20%,因此仔细阅读部分在整个六级试题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仔细阅读部分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完成两篇仔细阅读及其后的十道题目,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80%以上是细节题,然而,很多考生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所有题目,也不能正确地把握和理解题目的细节出处。因此,笔者将结合2015年12月六级真题第一套的仔细阅读部分探讨仔细阅读细节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

1.大学英语六级仔细阅读细节题的解题步骤

为了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在做大学英语六级仔细阅读细节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解题步骤:

首先,浏览题目,推测全文主题。阅读理解的五道题目之间通常都会有隐含的逻辑联系,所以通过第一遍的初步浏览,我们可以了解文章谈论的主题,把握文章发展的方向。其次,确定题干的关键词。细节题的关键词主要有显性关键词,比如:首字母大写的单词、数字、含连字符的单词等;实意动词及核心名词和生词。接着,跳读文章,寻找关键词在文章中的位置。重点阅读每段的首尾句,试着把握文章的脉络,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允许一定的模糊度,切忌逐句翻译,试图弄懂文中的每一个单词,这样会影响做题的速度,也会忽略各题区域的寻找。在跳读过程中,找到每道题的定位句。最后,理解定位句,排除干扰项。对定位句进行仔细的翻译和理解,比较选项与文章的信息,注意选项的同义改写、主动被动转换,同时要当心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陷阱,排除干扰项,最终确定答案。

2.大学英语六级仔细阅读细节题的解题技巧

细节题常见的有是非题、考查数字、年代题,wh-题(以who,what,when,where,how,why等提问的题目),细节题的题干经常会提及文中具体的人、事物等,会避开原文中所用的词汇,而采用其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等,所以我们在阅读中要反复对比选项和原文中的定位句。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准问题的来源句,定位词可以选择数字、时间等非英文,也可以选择首字母大写的单词,一些生僻的单词、较难的单词等。定位词模糊时,可以采用局限定位,比如说,结合题目的顺序,因为题目顺序和文章的行文顺序是一致的,结合题干时间、主体等限定信息,以及注意转折、递进、总结、表态等重点句。下面笔者将结合2015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第一套题的仔细阅读第一篇讲解六级仔细阅读细节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比如:59.What does Erika Hall find in her experiment about a man with the last name Williams?

A.African Americans fare better than many other ethnic groups.

B.Black peoples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America remains low.

C.Peoples conception of a person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way he or she is labeled.

D.Ones professional standing and income are related to thei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第59题含有显性定位词Erika Hall,Williams等人名,但Erika Hall作为研究者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所以不能一次定位准确,我们可以用人名Williams来定位到第五段和第六段,发现实际上通过第六段的细节描述能得出问题的答案C。

再如:57.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about the naming of an ethnic group?

A.It advances with the times. B.It is based on racial roots.

C.It merits intensive study. D.It is politically sensitive.

本题题干中可用来定位的词naming和ethnic group都不像专有名词那么容易定位,如果尝试后不能很快定位出来,就按照题目顺序原则,从第56题的定位句后开始往后读来查找答案出处。第56题答案出处为第一段最后一句,往下读时发现,第二段第一句包含naming和group,我们可以从此句中得出第57题的答案D。

事实细节题会问到文中某个具体事实细节及相关信息,因此细节题的正确答案一定源于文中的细节,我们做题时首先找到定位句,然后结合定位句的前句和后句推出答案,在做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同义改写。

比如:58.What does Erika Halls findings indicate?

A.Racial biases are widespread in the professional world.

B.Many applicants dont attend to details on their resumes.

C.Job seekers should all be careful about their affiliations.

D.Most recruiters are unable to control their racial biases.

根据题干中的Erika Halls findings可定位到第四段首句,得出答案A。

The studys most striking findings shed light on the racial biases permeating the professional world.选项A中的widespread是对原文中permeating的同义转述。

细节题中还有考查原因或后果的因果关系细节题,以及考查题目信息出现在文中转折处的转折关系细节题,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多关注定位句中表达因果和转折关系的词或短语。

比如:56.Why did Jesse Jackson embrace the term “African American” for people of African descent?

A.It is free from racial biases.

B.It represents social progress.

C.It is in the interest of common Americans.

D.It follows the standard naming practice.

根据题干中的人名Jesse Jackson定位到文章第一段最后两句话:Jesse Jackson declared that “African American” was the term to embrace.This one was chosen because it echoed the labels of groups,such as “Italian Americans” and “Irish Americans,” that had already been freed of widespread discrimination. 此句中含有显性因果:定位句前后明确给出因果关系词或表达,此句中出现because,racial biases是discrimination的同义转述。

结语

仔细阅读细节题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解题,因此,平时必须多加练习,提高阅读和做题的速度。另外,还需要掌握仔细阅读细节题的做题方法和技巧,找准定位句,结合定位句的前句和后句,确定问题的答案,答案经常是解题句的同义改写。练习加技巧,一定会帮助考生攻克仔细阅读部分,取得高分。

参考文献:

[1]纪军.六级仔细阅读细节题透析及备考建议[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5(12):4-7.

[2]李殿东.浅谈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应试技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5):184.

[3]孙艺之.大学英语四、六级仔细阅读备考建议[J].英语沙龙(实战版),2010(06):20-22.

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 篇12

一、可理解性和交际性输入与英语听力理解

不少研究者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因素。其中Krashen (1981) 的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 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习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学习者必须在理解输入的基础上吸收输入才有可能成功地习得语言。”同时他还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通过简化语言输入以及依靠一些与情境有关或者分语言的线索的帮助来获得的。”所以帮助学生分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对话, 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 来帮助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和英语的学习。

Long (1985) 认为对于可理解性输入, 交际性的语言输入 (interactive input) 比非交际性的语言输入更为重要。而听力中的对话正属于交际性的输入。帮助学生分析长短对话, 加强学生对听力对话的理解和交际性的输入, 有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对话

根据Austin (1962) 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 言语行为分为三种: (1) 言内行为 (locutionary act, 即话语的字面意思) ; (2) 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即说话人的意图) ; (3) 言后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即说话者的话语所带来的结果) 。我们可以利用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解, 依靠一些与情境有关或非语言的线索, 来分析对话的语言信息。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题中, 需要听话人利用复杂的心理过程来敏锐地感知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深层内容,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说话人会故意转弯抹角来陈述他们真正的含义, 这样就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 给听力理解增加了障碍 (靳涵身, 1999) 。因此, 在言外行为的听力理解对话中, 听懂重要的或特定的细节并进行推断是一个重要的技能。而这也正是言外行为理论与听力的结合点所在。以2007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真题为例:

12.M:How does Nancy like the new dress she bought in Rome?

W:She said she would never have bought an Italian style dress if she had known Mary had already got such a dress.

Q: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Mary has a keen eye for style.

B:Nancy regrets buying the dress.

C:Nancy and Mary went shopping together in Rome.

D:Nancy and Mary like to follow the latest fashion.

这道题, 属于含有言外行为的听力理解对话。这时, 我们需要揣摩说话人的言外含意, 也就是说话人的意图。男生问女生, Nancy她新买的衣服的感受。女生说Nancy说“she would never have bought if...”整句话的意思是说, 如果她知道Mary买了同款衣服, 她就不会买了。根据所说, 我们可以推测出, Nancy的言外含意是, 对于新买的衣服不满意, 甚至是后悔。所以, 答案为B。

13.M:You are not going to do all those dishes before we leave, are you?If we don't pick up George and Martha in 25 minutes, we'll never get to the theater on time.

W:Oh, didn't I tell you, Martha called to say her

daughter was ill and they could not go tonight.

Q: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going to do first?

A:Wash the dishes.

B:Go to the theatre.

C:Pick up George and Martha.

D:Take her daughter to hospital.

男生说:“在我们离开之前, 你不准备洗碗了, 是吗?我们得在25钟内接上George和Martha, 否则我们就无法准时到达剧院了。”女生回答说:“难道我没告诉你Martha打电话说她的女儿生病了, 今晚他们去不了。”对话中, 女生并没有直接说出, 她首先会做什么。但是, 通过她的回答, 我们可以揣摩和推理出, 不用去接George和Martha, 也就意味着有时间, 所以答案为A, 她首先会去洗碗。

16.M:Kate, why does the downtown area look deserted now?

W:Well, there used to be some really good stores, but lots of them move out to the mall.

Q:What do we learn form the conversation?

A:The shopping mall has been deserted recently.

B:Shoppers can only find good stores in the mall.

C:Lots of people moved out of the downtown area.

D:There isn't much business downtown nowadays.

男生问道:“凯特, 市中心为变得这么荒凉?”女生说...but lots of them moved out to the mall.“...但是现在大部分商店都搬去购物商场。”but后面所说, 是重点。如果学生光听语音的话, 容易误选C。这里的them, 指的是商店。学生需要深层理解女生所说的话, 排除混淆视听的无效信息, 重点抓住but后面的内容来推测答案。女生的话外含义为, 市中心没有多少生意了, 答案为D。

17.W:I found the lounge such a cozy place to study in.I really like the feeling in sitting on the sofa and doing the reading.

M:Well, for me the hardest part about studying here is staying awake.

Q: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will help the woman with her reading.

B:The lounge is not a place for him to study in.

C:He feels sleepy whenever he tries to study.D:A cozy place is rather hard to find on campus.

C:He feels sleepy whenever he tries to study.

D:A cozy place is rather hard to find on campus.

女生说, 她觉得休息室非常适合学习, 她喜欢在那学习的感觉。而男生说:“对我而言, 在休息室学习时, 最困难的是, 如何保持清醒。”如果只理解字面含义, “the hardest part...is staying awake”学生很容易选错, 选择C。这时, 需要学生理解, 男生回答的言外含意, 男生并不是指学习时, 能否保持清醒。言外之意, 也就是, 他很难在休息室中学习, 答案为B。

三、结语

从以上大学英语六级听力考题真题中, 我们可以发现, 大部分的听力对话中, 回答问题者没有直接回答问题, 而需要学生通过主旨大意和事实细节, 来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义以及理解说话人的态度观点等。学生必须依据推理和推测才能得出答案, 对话中直接听到的内容一般不大可能是正确答案。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 学生有时虽然能够听懂语音, 但却时常因没有听懂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而不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所以在平时的英语听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在训练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同时, 加强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分析, 通过对英语对话材料的重要细节信息的捕捉和掌握, 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思路推测出对话中的言外行为和言外之意。例如, 学生需要关注第二位陈述者语气和态度的细微变化, 揣测说话者的言外含意。排除混淆视听的无效信息, 重点抓住如“but”后面的内容来推测答案。

总之, 教师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教学中, 不仅应重视语言输入, 还应增加对学生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 培养学生对听力理解中言外形为和言外之意的推理能力, 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Clarendon Press, 1962.

[2]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1981.

[3]Long.M.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In Gass, S.and Madden, C. (eds.) :Input and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M].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4]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图像功能下一篇:南京地铁3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