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

2024-10-08

文 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通用6篇)

文 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 篇1

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

林善炜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350014)

摘要:大学生“村官”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社会及学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并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综述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大学生“村官”也从“现象”渐渐汇成“潮流”。没有伟大的理论,便没有伟大的行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已经纳入国家政权建设范畴,成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和国家政权制度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村官”问题已成为近几年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村官”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事物,有其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对于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学者们主要就把视角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和锻炼、农村干部队建设等方面,并强调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不同。如吕书良(2008)从解决“三农”问题角度阐述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认为要破解“三农”怪圈,使农村经济走出发展凹地,急需构建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平台。于是,一场新的“知识

[1]青年上山下乡”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运而生。王天敏(2007)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大学

生“村官”计划,探讨了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价值,认为有关方面之所以要设计大学生“村官”计划,不单纯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主

[2]义新农村建设,向农村输入精英,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精英流失、人才匮乏的问题。但他

认为不能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机械类比,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大学生“村官”计划和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在时代背景上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一个是计划经济时代„„无视大学生“村官”计划和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诸多差别,硬把二者

[3]相互类比,就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张敏(2008)也从当前社会背景角度出发,认为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并不是新时代的“上山下乡”,而是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1)新农村建设之初,我国农村发展还相对缓慢,农村人才结构失调,需要具有一定的年龄和知识优势的人才。(2)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拓宽就业途径、缓解严峻就业形势的[4]有益尝试。

胡跃高(2008)对大学生“村官”建设背景提出了再认识,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5]实施某种意义上是在尝试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向村级延伸。并认为大学生“村官”计

划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1)我国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新生建设力量;(2)农村干部队伍老化,后备力量缺乏;(3)社会就业压力大,发展形势严峻;(4)人才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

[6]颈”。

段小力(2008)认为,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是国家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反哺农业提出的又一项伟大战略决策。他从公共选择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效应:相对偏低的农民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城市就业岗位需求不足与大学生供 1

给过剩的矛盾;单向的人才流动导致农村衰败和空心村;农村干部在多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目前不少农村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大学生农村干部制度正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

[7]支持农村的方针,如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温铁军(2009)则认为,大学

生成批地被各地政府聘用驻村支农,既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不是一般的好人好事,而是有国家战略调整和宏观制度变化作为背景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将会在中国长期存在,化解“三农”困境也责无旁贷地成为政府必须承担的“重中之重”。正是由于政府对“三农”投入政策日益得到加强,各地才有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客观需求和起码的资助

[8] 条件。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大部分学者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和作用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大学生就业、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胡跃高(2008)概括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带来了新技术、新方法,部分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给农村带来了一

[9]股新风;三是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张瑶祥(2007)认为,国家实施大学生

“村官”计划,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新农村建设对人才

[10]迫切需要的反映;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冯建平(2008)

也认为,选聘大学生“村官”,为拓宽党政干部特别是县乡干部来源找到了新的途径,蓄起

[11]了“源头活水”。殷殷(2008)则专门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村官”

制度优化了农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推进了

[12]基层民主建设,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储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吕书良(2008)也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效应:(1)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2)改善了村级班子治理水平;(3)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4)促进了

[13]新型农民的培育。但是,他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

综合评估,认为从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一般”。

[14]

马龙生(2007)则认为,大学生“村官”的现实意义,不应该止于“大学生有了职业,乡村有了活力”之类的表面化。深入地看,大学生“村官”就极有可能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15] 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这一历史任务的突破口。鉴学伟等(2006)则从成本收益视角解读

了大学生“村官”现象,认为大学生是理性人,对当“村官”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大学生群体在寻找工作时的行为必然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即只有他认为未来的收益会大于至少等于成本时才会接受这一工作,否则会继续寻找工作。既然出现了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现象,[16]就表明这部分大学生认为到农村去得到的收益会大于成本,即给他带来正的效用。但是他

没有论证具体能带来多大的正效用。

同时,也有人对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提出一些质疑。如党国英(2005)认为,大学生毕业到农村去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要使一个大学生顺利毕业,国家和大学生个人都付出了很大的成本,既然农村的环境不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那么大学生还是应

[17]该留在城市,这样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张鸣(2008)则认为,既有的经验和逻辑

表明,大学生当“村官”这条路可能出现拥堵甚至消化不良。大学生就业,严格来讲是社会和学校的事,不是政府的事,选派大学生村官,其动机是好的,但政府插手学生就业的硬措

[18]施,也可能正面效果不佳,而副作用倒不少。龚明义(2005)也认为,大学生当“空降村

官”利少弊多:空降“村官”是将行政村作为解决特殊群体就业难的缓冲地带,将村级组织

[19]当成了一些人的“就业旅店”。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现状,许多学者都通过实地调研,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予许多正面的评价。其中,以胡跃高等(2008)主持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的概括最有代表性。该课题组在深入全国9个省市区开展大量广泛调查后形成的研究报告把大学生“村官”计划(工程)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自发探索”和“全面试验”两个阶段,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工程)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查总结:(1)在“村民眼里的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中,90%以上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都抱有较高的期望;超过半数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表示赞成,对大学生的作用给予肯定。(2)在“大学生村官看自己”的调查中,近95%的大学生“村官”发出“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这样的感叹,许多人在调查问卷中表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提高。(3)在“新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的调查中,农村地区的干部群众普遍表示,欢迎更多的大学生来农村工作,带领大家一起致富。[20]而全国首届十佳村官周倍良(2008)也认为,大学生作为知识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来到农村,一方面在学习、吸收农村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在社会的大海洋中,完善、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自身的知识文化优势,结合农村的实际,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和许多可喜的变化。随着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他们越来越受农民群众的[21]欢迎,成为新农村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重要生力军。

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采取了多种渠道、多种措施吸引大学生到村里担任村官,争取达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在政策的号召下,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舍弃城市进入到农村。2006年至今,大学生“村官”政策运行机制比较完善。主要表现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选派机制、培训机制、日常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一些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执行机构,比如,河

[22]南省平顶山市和鹤壁市成立了市、县、乡三级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2008年,大学生

“村官”工程建设已经推广到全国,成为国家行动,发展为国家级工程建设(十万人计划)。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

[23]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转入国家主导的工程建设阶段。截至2008年10

月底,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选聘7.8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远远超出原

[24]定选聘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已经

纳入国家政权建设范畴,成为国家政权制度的创新建设内容。

总体上说,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政府的认识误区:盲目跟风,脱离实际,对政策的导向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把大学生村官计划看成短期行为;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不

[25][26] 拿大学生村官当干部;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没有一个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政策缺

[27]乏连续性,随意改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2)大学生“村官”自身的问题:功利心

态,投机心理,把大学生村官计划当成“跳板”;盲目乐观,急于求成,对农村社会的实际

[28]情况缺乏充分认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出现“水土不服”,使大学生“村官”难以长

[29]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专业知识虽比较牢固,但农村法规政策掌握明显不足;农村工

[30]作经验不足,缺乏工作实践中的应有魄力;(3)高校方面的问题:高校缺少实施村官政

[31]策氛围;高校专业城市导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不具备农村工作能力。有些学者还

从其他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财政资源分布不均,东西部村官政

[32]策冷热差异;外聘大学生在法律上不具村官资格。

四、大学生“村官”的功能(角色)定位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功能(角色)定位,许多学者均认为,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清晰,非官非农,角色尴尬。如郑明怀(2008)认为,按照《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规定,“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虽然把那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称之为村官,但与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官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也不是公务员,更不是党政系统内的领导干部。虽在农村,但又不是村民,其

[33]角色是非常模糊的。同时,大学生“村官”无“法”可依,遭遇法律瓶颈。《中华人民共

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选村官,这本是村民自己的事,这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这条规定就意味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换言之,村干部只能由本村村民担任。不难看出,作为一项新政策,大学生“村官”在法律

[34]层面遇到了困难,这也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硬伤。大学生“村官”由上级委派,有悖于村

[35]民组织法的相关规定。由于不能从法律上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定位,导致大学生

“村官”这一模式无法制度化。由于名不正言不顺,导致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很多人将之

[36]作为跳板,缺乏长远打算。周倍良(2008)认为,当前大部分省份对大学生职务的正式定

义一般为“助理”角色(村支部书记助理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而且在服务的3年期限中,这种身份都是恒定不变的。这种不是那么有分量的身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村

[37]官地位的尴尬和在农村发展建设中的边缘化。大学生村干部现在的性质还属于聘任制,现

有的人事制度还无法给他们准确定位。如何能让他们长时间扎根于农村,真正做到服务三农,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五、大学生“村官”工程的体制机制

伴随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如何保证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效性、持续性,将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大学生“村官”工程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如万银锋(2007)认为,从理论推断、现实需要和实践发展的角度看,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将是今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项必然选择。但是,当前我国对“大学生村官”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制度设计,实践中只能参考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缺少制度化、科学化的刚性规定和操作依据。

[38]他认为,要建立科学稳定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就必须在选拔机制、后续保障机制、激

[39]励引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余思含 司乃捷(2007)结合海南省“大学

生村官”选拔计划工作渐趋停滞的现状,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长期性、连贯性应有制度性的支持和保障。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安置问题,需要政府全面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在有效的调查和总结后,从村官的选拔、培训、与当地村干部衔接和村官安置等方面使制度

[40]健全起来。

黄露(2008)认为,为了鼓励大学生奔赴农村第一线做村官,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这一候鸟式的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较之本土化的选拔机制,其弊端在于:

(1)选派标准的非本土化,即不限定申报者所学的专业,是否熟悉农村,有无组织管理才能的潜质等,由于选拔录用标准的宽泛化,致使一些并不熟悉农村、不适应农村管理工作或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村官“英雄无用武之地”,许多大学生村官因角色定位不准,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2)激励机制的短期化,既不利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也不利于大

[41]学生村官能力的培养;同时极易助长大学生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为此,他提出应尽快建

立科学、规范、长效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以降低这一人才工程的建设成本并提高其效能:一是科学制定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

[42]

冯建平(2008)则认为,要统筹考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进口、管理和出口机制,让“村官”们来的有条件,干的有舞台,留的有希望,走的有收获。一方面,着力抓好当前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长远统筹地考虑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完善大学生“村官”工资递增机制;探索完善包括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在内的鼓励“村官”自主创业的机制和办法;探索改革村委会选举法,允许户籍不在当地的大学生“村官”参加村委主任的竞选;探索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各级机关单位的途径和办法;要把大学生“村官”工作一抓到底,形成一村一名乃至多名大学生“村官”的好局面,建立缺口递补、多需递增的长效机制,使这支队伍保持稳定、正常流动、逐步壮大。

[43]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有关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作用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一致的看法,一些学者也通过个案研究,针对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但是,作为一项工程建设,目前还较少涉及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理论研究和对大学生“村官”培训体系构建方面的内容;针对大学生“村官”机制的建设、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针对大学生“村官”培训课程开发方面的研究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经费投入是如何分配的研究基本没有,有关大学生“村官”培训成本与效益方面的研究甚少,特别是如何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3).[2][3]王天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史审视[J].安微农业科学,2007(35).[4]张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解读与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4).[5][6][9]胡跃高.争做新型村官 建设和谐新村——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

[EB/OL]..[7]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江西农业学报,2008(10).[8]温铁军.大学生“村官”背后的政策背景与工作建议[N].人民日报,2009-01-20.[10]张瑶祥.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0).[11][43]冯建平.关于晋城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实践与思考[J].前进,2008(4).[12]殷殷: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苏北农村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6).[13][14][22]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

(3).[15]马龙生.大学生村官是历史变革承担者[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7(6).[16]鉴学伟,王国方,谢丽辉.成本收益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现象[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17]党国英.大学生到农村中去能做什么[J].中国社会导刊, 2005(17).[18]张鸣.大学生村官的隐忧脉相[J].新世纪周刊,2008(11).[19]龚明义.大学生当“空降村官”利少弊多[DB/OL]..cn.2005-06-09.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08(10).[21][37] 周倍良.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待“升级”[J/OL].半月谈.[2008-12-01]..[24]李亚杰.殷切的勉励激情的奉献——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在大学生“村官”中引起强烈反响[N].人民日报.2008-12-23.[25][28]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6][27][30]耿相魁.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开发,2008(11).[29]李晓玉,李晓宁.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10).[31][32]周玮,吴兆基等.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04).[33][34]郑明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硬伤[J].改革内参,2008(4).[35][36]田德政.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定位[N].2008-12-17.[38][39]万银锋.“大学生村官”:一种值得推广的制度安排——对河南省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7(4).[40]余思含,司乃捷.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朝阳[J].中国社会导刊,2007(11S).[41][42]黄露.大学生村官工作应取持久战[J].农村实用技术,2008(10).作者简介:林善炜(1969—),男,福建大田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社会学研究。

文 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 篇2

大学生“村官”问题已成为近几年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村官”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事物, 有其产生的时代历史背景。对于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 学者们主要把视角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和锻炼、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 并强调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不同。如吕书良 (2008) 从解决“三农”问题角度阐述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 认为要破解“三农”怪圈, 使农村经济走出发展凹地, 亟须构建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平台。于是, 一场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应运而生[1]。王天敏 (2007)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大学生“村官”计划, 探讨了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价值, 认为有关方面之所以要设计大学生“村官”计划, 不单纯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向农村输入精英, 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精英流失、人才匮乏的问题[2]。但他认为不能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机械类比, 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大学生“村官”计划和“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 在时代背景上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一个是计划经济时代……无视大学生“村官”计划和“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诸多差别, 硬把二者相互类比, 就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2]。张敏 (2008) 也从当前社会背景角度出发, 认为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并不是新时代的“上山下乡”, 而是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1) 新农村建设之初, 我国农村发展还相对缓慢, 农村人才结构失调, 需要具有一定的年龄和知识优势的人才。 (2)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拓宽就业途径、缓解严峻就业形势的有益尝试[3]。

胡跃高 (2008) 对大学生“村官”建设背景提出了再认识, 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某种意义上是在尝试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向村级延伸。并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 (1) 我国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新生建设力量; (2) 农村干部队伍老化, 后备力量缺乏; (3) 社会就业压力大, 发展形势严峻; (4) 人才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4]。

段小力 (2008) 认为,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是国家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反哺农业提出的又一项伟大战略决策。他从公共选择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效应:相对偏低的农民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城市就业岗位需求不足与大学生供给过剩的矛盾;单向的人才流动导致农村衰败和空心村;农村干部在多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目前不少农村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 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大学生农村干部制度正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如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5]。温铁军 (2009) 则认为, 大学生成批地被各地政府聘用驻村支农, 既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也不是一般的好人好事, 而是有国家战略调整和宏观制度变化作为背景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将会在中国长期存在, 化解“三农”困境也责无旁贷地成为政府必须承担的“重中之重”。正是由于政府对“三农”投入政策日益得到加强, 各地才有了对大学生“村官”的客观需求和起码的资助条件[6]。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大部分学者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和作用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 对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大学生就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胡跃高 (2008) 概括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带来了新技术、新方法, 部分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给农村带来了一股新风;三是改进了工作方式, 提高了工作效率[4]。张瑶祥 (2007) 认为, 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 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迫切需要的反映;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7]。冯建平 (2008) 也认为, 选聘大学生“村官”, 为拓宽党政干部特别是县乡干部来源找到了新的途径, 蓄起了“源头活水”[8]。殷殷 (2008) 则专门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角度出发, 认为大学生“村官”制度优化了农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储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需要的人才[9]。

吕书良 (2008) 也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效应: (1) 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 (2) 改善了村级班子治理水平; (3)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4) 促进了新型农民的培育[10]。但是, 他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认为从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一般”[10]。

马龙生 (2007) 则认为, 大学生“村官”的现实意义, 不应该止于“大学生有了职业, 乡村有了活力”之类的表面化。深入地看, 大学生“村官”就极有可能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这一历史任务的突破口[11]。鉴学伟等 (2006) 则从成本收益视角解读了大学生“村官”现象, 认为大学生是理性人, 对当“村官”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大学生群体在寻找工作时的行为必然遵循成本收益原则, 即只有他认为未来的收益会大于至少等于成本时才会接受这一工作, 否则会继续寻找工作。既然出现了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现象, 就表明这部分大学生认为到农村去得到的收益会大于成本, 即给他带来正的效用[12]。但是他没有论证具体能带来多大的正效用。

同时, 也有人对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提出一质疑。如党国英 (2005) 认为, 大学生毕业到农村去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 要使一个大学生顺利毕业, 国家和大学生个人都付出了很大的成本, 既然农村的环境不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 那么大学生还是应该留在城市, 这样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13]。张鸣 (2008) 则认为, 既有的经验和逻辑表明, 大学生当“村官”这条路可能出现拥堵甚至消化不良。大学生就业, 严格来讲是社会和学校的事, 不是政府的事, 选派大学生村官, 其动机是好的, 但政府插手学生就业的硬措施, 也可能正面效果不佳, 而副作用倒不少[14]。龚明义 (2005) 也认为, 大学生当“空降村官”利少弊多:空降“村官”是将行政村作为解决特殊群体就业难的缓冲地带, 将村级组织当成了一些人的“就业旅店”[15]。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现状, 许多学者都通过实地调研, 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给予许多正面的评价。其中, 以胡跃高等 (2008) 主持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的概括最有代表性。该课题组在深入全国9个省市区开展大量广泛调查后形成的研究报告把大学生“村官”计划 (工程) 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自发探索”和“全面试验”两个阶段, 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 (工程) 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调查总结: (1) 在“村民眼里的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中, 90%以上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都抱有较高的期望;超过半数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表示赞成, 对大学生的作用给予肯定。 (2) 在“大学生村官看自己”的调查中, 近95%的大学生“村官”发出“农村的舞台真的很大!”这样的感叹。许多人在调查问卷中表示, 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在“新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的调查中, 农村地区的干部群众普遍表示, 欢迎更多的大学生来农村工作, 带领大家一起致富[16]。而全国首届十佳村官周倍良 (2008) 也认为, 大学生作为知识和先进文化的代表, 来到农村, 一方面在学习、吸收农村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 在社会的大海洋中, 完善、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另一方面, 通过发挥自身的知识文化优势, 结合农村的实际, 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和许多可喜的变化。随着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 他们越来越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成为新农村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重要生力军[17]。

近年来, 全国各地先后采取了多种渠道、多种措施吸引大学生到村里担任村官, 争取达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在政策的号召下, 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舍弃城市进入到农村。2006年至今, 大学生“村官”政策运行机制比较完善, 主要表现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选派机制、培训机制、日常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一些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执行机构, 比如, 河南省平顶山市和鹤壁市成立了市、县、乡三级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10]。2008年, 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已经推广到全国, 成为国家行动, 发展为国家级工程建设 (十万人计划) 。经中央同意, 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 从2008年开始, 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转入国家主导的工程建设阶段[18]。截至2008年10月底, 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选聘7.8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远远超出原定选聘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计划[19]。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长期实践基础上, 已经纳入国家政权建设范畴, 成为国家政权制度的创新建设内容。

总体上说,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 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 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归纳起来,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政府的认识误区:盲目跟风, 脱离实际, 对政策的导向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虎头蛇尾、前紧后松, 把大学生村官计划看成短期行为;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不拿大学生村官当干部[20];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 没有一个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21];政策缺乏连续性, 随意改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21]; (2) 大学生“村官”自身的问题:功利心态、投机心理, 把大学生村官计划当成“跳板”;盲目乐观、急于求成, 对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缺乏充分认识[20];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出现“水土不服”, 使大学生“村官”难以长期扎根农村, 服务农村[22];专业知识虽比较牢固, 但农村法规政策掌握明显不足;农村工作经验不足, 缺乏工作实践中的应有魄力[21]; (3) 高校方面的问题:高校缺少实施村官政策氛围;高校专业城市导向,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学生不具备农村工作能力[23]。有些学者还从其他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如财政资源分布不均, 东西部村官政策冷热差异;外聘大学生在法律上不具村官资格[23]。

四、大学生“村官”的功能 (角色) 定位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功能 (角色) 定位, 许多学者均认为, 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清晰, 非官非农, 角色尴尬。如郑明怀 (2008) 认为, 按照《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规定, “到农村就业的, 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 虽然把那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称之为村官, 但与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官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 也不是公务员, 更不是党政系统内的领导干部。虽在农村, 但又不是村民, 其角色是非常模糊的[24]。同时, 大学生“村官”无“法”可依, 遭遇法律瓶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选村官, 这本是村民自己的事, 这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这条规定就意味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换言之, 村干部只能由本村村民担任。不难看出, 作为一项新政策, 大学生“村官”在法律层面遇到了困难, 这也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硬伤[24]。大学生“村官”由上级委派, 有悖于村民组织法的相关规定[25]。由于不能从法律上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定位, 导致大学生“村官”这一模式无法制度化。由于名不正言不顺, 导致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 很多人将之作为跳板, 缺乏长远打算[25]。周倍良 (2008) 认为, 当前大部分省份对大学生职务的正式定义一般为“助理”角色 (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 而且在服务的3年期限中, 这种身份都是恒定不变的。这种不是那么有分量的身份定位,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地位的尴尬和在农村发展建设中的边缘化[17]。大学生村干部现在的性质还属于聘任制, 现有的人事制度还无法给他们准确定位。如何能让他们长时间扎根于农村, 真正做到服务“三农”, 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五、大学生“村官”工程的体制机制

伴随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快速普及, 如何保证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效性、持续性, 将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大学生“村官”工程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如万银锋 (2007) 认为, 从理论推断、现实需要和实践发展的角度看, 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将是今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项必然选择。但是, 当前我国对“大学生村官”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制度设计, 实践中只能参考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缺少制度化、科学化的刚性规定和操作依据[26]。他认为, 要建立科学稳定的“大学生村官”制度, 就必须在选拔机制、后续保障机制、激励引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26]。余思含、司乃捷 (2007) 结合海南省“大学生村官”选拔计划工作渐趋停滞的现状, 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的长期性、连贯性应有制度性的支持和保障。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安置问题, 需要政府全面了解基层真实情况, 在有效的调查和总结后, 从村官的选拔、培训、与当地村干部衔接和村官安置等方面使制度健全起来[27]。

黄露 (2008) 认为, 为了鼓励大学生奔赴农村第一线做村官,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但这一候鸟式的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较之本土化的选拔机制, 其弊端在于: (1) 选派标准的非本土化, 即不限定申报者所学的专业, 是否熟悉农村, 有无组织管理才能的潜质等。由于选拔录用标准的宽泛化, 致使一些并不熟悉农村、不适应农村管理工作或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村官“英雄无用武之地”, 许多大学生村官因角色定位不准, 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2) 激励机制的短期化, 既不利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 也不利于大学生村官能力的培养;同时极易助长大学生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28]。为此, 他提出应尽快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 以降低这一人才工程的建设成本并提高其效能:一是科学制定大学生村官选拔培养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28]。

冯建平 (2008) 则认为, 要统筹考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进口、管理和出口机制, 让“村官”们来得有条件, 干得有舞台, 留得有希望, 走得有收获。一方面, 着力抓好当前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 要长远统筹地考虑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积极探索完善大学生“村官”工资递增机制;探索完善包括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在内的鼓励“村官”自主创业的机制和办法;探索改革村委会选举法, 允许户籍不在当地的大学生“村官”参加村委主任的竞选;探索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各级机关单位的途径和办法;要把大学生“村官”工作一抓到底, 形成一村一名乃至多名大学生“村官”的好局面, 建立缺口递补、多需递增的长效机制, 使这支队伍保持稳定、正常流动、逐步壮大[8]。

六、结语

综上所述, 有关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作用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一致的看法, 一些学者也通过个案研究, 针对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但是, 作为一项工程建设, 目前还较少涉及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理论研究和对大学生“村官”培训体系构建方面的内容;针对大学生“村官”机制的建设、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针对大学生“村官”培训课程开发方面的研究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经费投入是如何分配的研究基本没有, 有关大学生“村官”培训成本与效益方面的研究甚少, 特别是如何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摘要:大学生“村官”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社会及学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对这一问题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并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但目前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文章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敦煌文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敦煌文 研究 综述

随着敦煌文学研究的深入,敦煌文的整理、汇辑和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下面试对百年来敦煌文研究情况作一下综述。

上世纪初,敦煌学中绝大多数学科的研究工作还未开始之时,就已经有人对敦煌遗书中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谓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早的研究工作了。如蒋斧的《沙州文录》(1909)、罗振玉的《鸣沙石室佚书》《敦煌零拾》(1924)、刘复的《敦煌掇琐》(1925)、许国霖的《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1937)、卢前的《敦煌文钞》(1948)等已涉及到了敦煌文学里“敦煌文”的范畴。但他们主要是进行敦煌文学、文献资料的校录刊布,但是在“敦煌俗文学”这一概念的影响下,敦煌文学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变文、歌辞、诗赋等方面。即使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敦煌文学”这个概念,研究者们仍受传统观点的影响,未给敦煌遗书中的表、书、状、启等传统形式的文学作品应有的重视。

1983年8月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和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上,颜廷亮的《关于敦煌遗书中的甘肃作品》指出:敦煌文学中的一类重要作品即散文作品应该纳入研究领域并给予足够重视。随后周绍良的《敦煌文学概论》(1987)参照《文选》的分类法,将敦煌遗书中的作品按文体分为30类。颜廷亮的《敦煌文学》(1989)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类别进行补充、删并,分为27类。其中前14章以及第17章涉及到敦煌文的论述。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变化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左”的思潮泛滥时期曾经有过的独尊俗文学的状况逐渐改变,那些带有实用性而又具有文学色彩的文字被重新迎回了文学的殿堂。二是国内外所藏绝大多数敦煌遗书的缩微胶卷或其全套影印本已为国内许多地方和单位购买,研究者对资料的掌握较为全面。

由于敦煌文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对敦煌文的概念、性质及其包含的作家、作品的认识一开始并未达成共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颜廷亮的《敦煌文学概论》(1993)认为:所谓敦煌文学,指的就是保存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的唐、五代、宋初的文学作品。并单列《敦煌文》一章:敦煌文学中的官私文书;敦煌文学中的碑、传、祭文;敦煌文学中的论、录、杂记。对每种文体的含义、一些重要作品的内容、艺术及史学上的价值进行论述,对每种文体现存作品的数量也进行了粗略统计。这充分表明了敦煌文的涵盖面是相当广泛的。李明伟的《敦煌文学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类评价》(1995)则认为敦煌文学中的敦煌文主要是指敦煌遗书非佛藏杂著文字中那些具有文学色彩的散文,不能不加区分地将状牒、契约、偈赞等诸种文体统统划入敦煌文的范畴,但他把“小说类”作品也归入敦煌文范畴,似有宽泛之嫌。张锡厚的《敦煌文概说》、吴格言的《试论敦煌文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对象》(2000)、杨雄的《论敦煌文学的内容及分类》(2004)认为:不仅要严格文学与非文学之辨,而且敦煌遗书中的先唐文学和唐宋传世文学作品也同样应列入敦煌文学及其敦煌文的研究范畴。杜琪的《敦煌应用散文题注》(2006)则认为“敦煌文”这一概念,笼统、容易产生歧义,应该将散文引入敦煌文学的视野。

但是对敦煌文作整体把握的专论除了李明伟的《敦煌文学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类评价》,张锡厚的《敦煌文概说》,杜琪的《敦煌应用散文题注》、《敦煌史乘散文作品题注》外并不多见。下面对敦煌文作品目前研究情况的分类略作阐述。

对敦煌遗书中保存的先唐及唐宋传世散文作品的研究主要是从校勘入手,有相关论述。如全面性、集成性的专著有:吴福熙的《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朱大星的《敦煌本〈老子〉研究》、日本金谷冶的《唐抄本郑氏注论语集成》、王素的《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等作品。论文有王素《敦煌本〈论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

对敦煌遗书中保存的涉及到散文的其它文体的研究主要是按类或按篇校录刊布、撰文评价,并没有将其中的散文作品清理出来,而且部分作品的归属还存在异议。

官私文书类 宁可、郝春文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共收作品345件,并对每件作品作了说明与校记,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的著作。陈永胜的《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共收有关法律制度的文书资料约400件,并对法制文书研究的百年历程作了回顾,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比较全面、细致。重要的论著还有沙知的《敦煌契约文书辑校》、郑炳林的《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孙霁岷的《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唐耕耦的《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等。论文有姜伯勤的《敦煌科举文书的社会功能——兼论敦煌写本中的社会史料》等。

书仪文范类 赵和平的《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校》收作品32种,对作品每篇都有定性定名定年、原件录文、题解或说明、校勘。他的《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则收16种,并和周一良著《唐五代书仪研究》。论文有赵和平的《敦煌写本〈朋友书仪〉残卷整理及研究》、《敦煌表状笺启书仪略论》等。

祭悼祝嘏类 敦煌写本邈真赞写本有许多卷号,最早对这部分文献做全面整理与研究的是郑炳林,著有《敦煌碑铭赞辑释》一书。此前陈祚龙曾对部分敦煌邈真赞文书进行了整理和研究,而后有饶宗颐主编的《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颜廷亮等先生的有关著述中多次对邈真赞进行了论述和研究,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专门对邈做了阐释。重要论著还有黄征、吴伟的《敦煌愿文集》(共录271个卷号,每篇或每卷都有题解、校记)、汪娟的《敦煌礼忏文研究》等。论文有黄征的《敦煌愿文考辨》等。

学界对敦煌文中的一些重要作品也进行了校勘、考证和理论分析,出现了不少对单篇作品进行专门探讨的论文或专著,下面将择要进行介绍。

《甘棠集》 自敦煌遗书问世以后,王重民的《巴黎敦煌残卷续录》率先将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编号四零九三卷著录为刘邺《甘棠集》。其后,贺光中的《甘棠集(敦煌佚本)》、吴其昱的《〈甘棠集〉与刘邺传研究》又以专文进行整理研究,为刘邺《甘棠集》的重显于世做了重要贡献。其中吴文对其原貌著录最详。张熙厚的《敦煌文学源流》也专列一节《刘邺与敦煌本〈甘棠集〉》,对刘的生平、历来对《甘棠集》的研究情况、撰者的考证、作品内容及文学特色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另外还有赵和平、饶宗颐的专著《敦煌本〈甘棠集〉研究》。

《茶酒论》 张鸿勋的《敦煌故事赋茶酒论与争奇型小说》认为其文体为赋,赵逵夫的《唐代的一个俳优戏脚本——敦煌石窟发现〈茶酒论〉考述》认为其为俳优戏脚本,而周绍良和颜廷亮则认为其为论说体。

《敦煌录》 苏莹辉的《敦煌艺文略》、颜廷亮的《张球著作系年与生平管窥》皆考其撰者为张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敦煌文的内涵、外延逐步明确、清晰,具体研究也越来越细化、深入。但仍没有将散文类的文学作品梳理清楚,而更多的是对资料按篇或按类的校录、研究。

参考文献:

[1]颜廷亮.敦煌文学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大学生村官管理问题研究 篇4

一、研究背景

2008年初,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并赋予他们一个神圣的名字大学生“村官”,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XX市现辖二区一县,22个乡镇(办事处),195个行政村。2年来,按计划全市共招聘大学生“村官”17名。占行政村的6.80%。在这批大学生“村官”队伍中,80%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为中共党员。其中,有6名“村官”相继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或特岗教师的考试。现在职的大学生“村官”有11名。

大学生“村官” 计划, 从操作层面上讲,就是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在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人才,并派驻到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任职的一项长远规划。它对于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及开辟大学生就业渠道,具有积极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广阔的天地发挥才干、有所作为,做到又红又专,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促进他们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本文将结合实际,通过择优选聘、教育管理、培养使用、创业扶持等措施,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和相应的管理办法,探

究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问题,让大学生“村官”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青春在新农村舞台激情飞扬。

二、XX市针对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具体做法 一是深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安臵情况。2008年、2009年两年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选聘百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其中分配到我市XX县7名、XX区6名、XX区4名。这17名大学生“村官”到岗后,县区委组织部门及时与其签定聘任合同,安排到离家较近、条件较好的村开展工作,所在村都是新建的活动场所,配备了电脑、电视、暖气或空调,食宿都安排在乡镇、街道办,离家近的尽量安排回家住,保证了住宿交通办公方面的妥善安全。自治区要求的安臵费和工资补贴,都能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在任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思想稳定,表现良好。

二是到村看望慰问大学生“村官”。“两节”期间,市委组织部领导深入到村,逐个看望大学生“村官”,了解其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听取大学生和乡村干部的意见建议,督促县区组织人事部门、乡镇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与考核。同时给他们发放了慰问金,表示了节日的祝贺。

三是组织参加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先后安排大学生“村官”和县区组织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分片在贺兰县召开的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安排女大学

生参加三〃八经验交流座谈会,让大学生“村官”相互交流工作体会和经验,听取他们的意见,协调帮助解决有关问题。并决定今后市、县区有关单位在安排涉农项目资金、党员致富基金等方面,向大学生所在的村倾斜,为他们创造建功立业的平台。

四是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农村基层干部的范围进行培训。要求县区在对乡、村干部的培训中,都要安排大学生“村官”参加培训。市委组织部在2009年举办的培训班中,安排4名大学生“村官”参加了一次区外培训,2010年相继安排3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到不同省份参加培训,重点学习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党建方面的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培训费用全部由市委组织部承担。

三、存在的问题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开辟了一条在基层培养人才的新道路,找到了一个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平台,锻炼了一批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大学生“村官”业务知识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农村最缺乏的就是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而我市招聘的17名大学生“村官”中,他们虽然学历较高,但所学专业没有涉及农业,也并非在农村长大,对农业实用技术了解甚少,目前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农村工作起来相对吃力,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还需进一步提高,要用活“培训”,校正理论与实践的“脱钩”和“错位”。

二是帮扶机制有待完善。大学生“村官”多数为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少,社会实践能力相对缺乏。大学生“村官”工作时间短,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好多工作都凭个人去努力,缺少与基层党组织沟通协调的环节。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做一些打字复印等的简单工作,对于村里的很多实际工作插不上手,到农村工作后的心理落差相对较大。因此,要学会“放权”,弥补方法与经验的“真空”和“归零”,要敢于、善于和惯于向大学生“村官”压担子、添法子、放位子,建立健全“在指导下使用村官、在管理下锻炼村官、在监督下激励村官”运转机制,促使“村官”们更灵活、更自主、更大胆的行使权利、施展拳脚,不再被束缚、被羁绊、被牵制。

三是缺乏长效的工作机制。两年聘用期满后出路等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使他们感到有后顾之忧,也就使得部分大学生“村官”缺乏长期工作的积极性,将这项工作作为跳板,等有工作经验后享受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加分优惠。

四是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定位尚不明确。大学生村干部属于“乡镇管理、服务基层”的性质。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虽属所在乡镇管理,但乡镇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地位边缘化。应强化“激励”,减少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落差”。

四、区内外在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区外经验

1、扬州通过“村官驿站”抓好大学生“村官”教育。“村官驿站”设有图书馆、阅览室、活动室、会议室以及多个标准间,成为当地大学生“村官”学习交流和免费住宿的场所。为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扬州市注重在工作实绩、创业富民、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实绩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奖惩、招录公务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并以县为单位,建立大学生“村官”个人档案,加强动态管理,计划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安排20%以上名额面向大学生“村官”。

2、泰安省庄镇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能要求做到“一宗旨、二原则、三标准、四要求、五清楚”。即必须牢记一个宗旨,切实做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困”;坚持两个原则,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农村”和“求真务实,取信于民”;明确三个标准,切实做到“勤于学习与思考,善于开拓与创新,乐于吃苦与奉献”;达到四个要求,切实做到“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 5

实现五个清楚,即对“辖区的优抚对象清楚,无业人员清楚,特困群体清楚,人员结构清楚,居民需求清楚”。

(二)区内经验

1、固原市建立“四项”跟踪培养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

一是建立关爱帮带机制。县、乡、村党组织实行专人联系指导,搞好传、帮、带,帮助他们熟悉村情民意,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要求,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跟踪培养,提高履职能力。

三是建立载体推动机制。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学一门致富技术”、“创办一个带富项目”、“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联系一户贫困群众”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干事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平台。

四是建立跟踪管理机制。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任合同和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其任职职责,建立各种考勤考核制度,促使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总结、挖掘、宣传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2、原州区“四项制度”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

一是制定工作调研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年上交一篇调研文章。规定500户以下村一年内基本完成走访每家农户,500户至1000户村适当延长时间,1000户以上村在两年内走访完成。并且每天以日记形式,真实记录走访调研情况,以此强化锻炼大学生“村官”尽快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做事,切实增强大学生“村官”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

二是建立民情日记制度。原州区委组织部统一为大学生“村官”印制“民情日记”本,要求每位大学生“村官”随身携带,随时记录“民声民意、办理事项、处理结果、成长心得、群众评议”等内容,每周《民情日记》不得少于1篇,并且把“民情日记”作为管理大学生“村官”的抓手,每周五下午,由所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审阅一次;每月初,区委组织部审阅。因故未按时送交“民情日记”的大学生“村官”要出具说明材料,无故不交者一律通报批评。

三是建立“大学生“村官”月例会”制度。原州区委组织部每月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专题听取和研究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思想动态等,区组织部领导帮助大学生“村官”理清工作思路,明确重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关心关爱关照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措施落 7

到实处。座谈会也为大学生“村官”们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工作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四是建立“季度考核评议”制度。原州区委组织部制定了大学生“村官”考勤制度、例会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工作日志制度、报告制度、督查制度、信息调研制度、政绩档案管理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培养联系人制度等十项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村官”实行考核测评制度,每季度一评议、半年一考核、年末综合评定,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由各村负责,考核由组织部、乡镇党委共同组织完成。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年终奖惩的依据。

五、对策措施

1、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村官”选用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用得上。

在尊重大学生意愿、从优选拔的同时,要着眼于本乡本土、愿意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们熟悉村情村俗、和村民联系紧密、日常生活方便,特别要把那些回乡创业初有成效,能力强、作风正的人作为村干部人选。要结合当地资源条件,选拔那些专业对口的大学生。他们掌握学有所长,能结合当地资源干事创业,能迅速给当地经济发展开辟新径。

大学生“村官”尽管具有丰富的书本知识,但社会实践比较少。因此,要不断加强适应性培训,对新选拔的大学生“村官”要进行尽早进入状态的上岗培训,对在任的要实行

培训或不定期集中学习,重点培训学习法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工作方法等;要锻炼应付事务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农村实际,学会处理农村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加强联系和关爱,设立专门的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联络机构,经常性地举办联谊活动、谈心活动、经验交流活动。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还必须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推出机制。要建立大学生“村官”“分类晋档,勤绩联酬” 的目标考核体系,每由村级两委、当地群众、上级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评,并建立业绩档案。同时,把激励、退出机制结合起来,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发展党员优先、选用支书优先、推荐荣誉优先等。对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组织考察确认,予以淘汰退出。

2、建立大学生“村官”队伍后续保障机制,让大学生“村官”呆得住。

对于村民自治和乡镇机构改革形成的客观限制,通常情况下,可实行身份与岗位分离制度,即户口、单位管辖等在城里,工作岗位却在农村,服务期满可自主决定去留,后边也不断有人再来,保证 “才”源不断。对大学生“村官”需要或要求选举进入村委班子的,可探索诸如“荣誉村民”等机制,解决好选举身份问题。

按照《村民自治法》规定,没经选举的大学生“村官”只能任助理、团支书或文化干事等 “虚”职,这类职务多为辅助性的。因此,应尽快让大学生“村官”担任“实”职,给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既要本着年轻化的原则,在村“两委”换届时,动员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尽快进入决策层次;又要建立村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多腾出些位子,为大学生“村官”成长开辟“绿色通道”。

通过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激励优惠政策的落实,促使大学生“村官”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强化考核机制,促其创优争先,让大学生“村官”出的去。

建立“两级”考核体系。一是村级考核。村支部书记做好平时督查,主要是对大学生“村官”每天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服务态度、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记录和考核,并及时汇总上报到镇党委组织部。二是镇级考核。镇党委制定了专门的大学生“村官”考核标准,即大学生村(社区)工作者民主评议表和大学生村(社区)工作者考核评分细则,对大学生“村官”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以此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向和工作实绩。在大学 10

生“村官”中深入推进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评选先进,培育典型,切实健全大学生“村官”激励保障机制。

4、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干事创业,确保大学生“村官”有作为。

大学生“村官”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创业又缺少资金。为此,可建立村干部帮带、街道办领导帮教、县、区直机关帮扶和联系的“三帮一联”制度,特别要重视对大学生“村官”创建项目的帮扶,政府部门在政策环境上要给予优惠,金融部门在信贷资金上要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尽早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能人。

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篇5

中共乌审旗委组织部

从2008年开始,乌审旗共选聘了106名大学生到农村牧区,这些“80后”的“天之骄子”走出校门又进农门,如何培养和管理好这个群体,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提供长期性、连贯性的支持和保障,成为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现状及问题

目前,乌审旗有在岗大学生村干部106名,其中自治区选派10名,乌审旗组织部门招聘30名,全部聘任为嘎查村支书或主任助理;人事部门招聘嘎查村级大学生工作人员66名,实现了大学生村干部嘎查村全覆盖。在2009年嘎查村“两委”换届中,共有26名大学生“村官”被选举为嘎查村“两委”成员,其中1名被推选为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整体上看,大学生“村官”制度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升了大学生处理基层事务的能力,优化了村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褒贬不

存在。三是工作作风不正。一些大学生村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对农牧民封闭的思维方式、较低的认知能力或不文明的言行举止不理解,显出高人一等的神情,然而这却是农牧区工作的大忌,是群众最不能接受的,导致和村民们的关系僵化。

㈡管理问题。一是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重视不够。个别苏木镇、嘎查村的领导对“村官”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存在管理不够严格,生活不够关心,食宿问题解决不到位、工作方法不帮传等问题。二是在工作安排上存在苏木镇优先的情况。当前,苏木镇的工作量普遍较大,大学生村官分配下来后,苏木镇上以轮训或中心工作需要的名义把一些大学生安排在苏木镇一级打杂,干的是打印文件,填表格、上报数据等工作,违背了大学生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服务的本意。三是对大学生村官缺乏有效管理。虽然出台有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办法,但个别苏木镇管理和考核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个别大学生村官长期不在基层,不能进入角色,难以有效管理。一些大学生村官也反映基层没有把他们当作正式干部对待,对他们懒得问、不愿管,放任自流。

㈢机制问题。一是身份不清。目前大学生村官如果是

锻炼等方式,及时宣传大学生村官管理有关政策及工作经验,积极为他们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㈡建立实践锻炼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有作为”。一是发挥政策宣传作用。督促大学生采取创办墙报、入户座谈和组织召开会议等方式,做好党的最新精神及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宣传,使党的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二是发挥村务管理作用。督促大学生村官围绕村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抓好矛盾纠纷调解、惠农政策落实、村级组织建设等村务管理工作。三是发挥科技服务作用。将大学生村官列为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通过“教、学、帮、带”等形式,积极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

文 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 篇6

一、人口资源方面

1、户数,人口数,流动人口数;人口结构(年龄、文化),流动人口结构(年龄、文化)。

2、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基本情况,钉子户基本情况,贫困户基本情况。

3、占地面积,农田面积,荒山面积,林地面积。

二、党员干部方面

1、村干部数,村干部从事产业和“双带”能力情况,村干部在各村小组的分布情况。

2、村小组数,村小组长数,村小组长结构(年龄、文化、政治面貌)。

3、党员数,流动党员数,党员结构(年龄、文化),有“双带”能力党员从事哪些产业,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发挥较好的党员有哪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经济发展方面

1、村集体“三资”:资金、资源、资产。

2、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有多少人从事这些主导产业、有多少人从事这些特色产业。

四、矛盾纠纷方面

1、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

2、容易引导群众信访的问题;

3、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初步研究论文下一篇:高三历史复习重点考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