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研究报告的结论

2024-10-21

陈姓研究报告的结论(共7篇)

陈姓研究报告的结论 篇1

五(2)班徐若琳

一、 问题的提出:我们班的很多人都姓陈,所以,我想了解和研究一下陈姓的来源和历史。

二、 调查方法:

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和翻阅有关书籍。

三、整理资料:

四、结论:

1、陈姓的来源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白氏、刘氏等都曾被改为陈氏。

2、满族也有人姓陈。满族陈氏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金努尔哈赤统治时居住在东北的汉族陈氏被强迫改为满族陈氏,二是本系满族姓氏改为陈氏,仍属满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八》满洲旗分内高丽姓载:「陈氏,世居平壤地方,巴颜镶蓝旗包衣人。天聪时来归,其曾孙二达色任护军。」其后多由高丽人(其祖上多为汉人)融入满族。刘庆华《满族姓氏录》载,世居东北张当地方的陈佳氏,后改为陈氏。其实陈佳氏因明代居于辽东,后为金国努尔哈赤所统治。被逼改为双字,满族姓陈佳,即陈家的同音字。

3、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中,陈氏排名第五。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为省内第一大姓。

陈姓研究报告的结论 篇2

一、保障节能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是节能监察机构依法对企业实施节能监察执法, 下达监察意见、明确整改要求、提出处理建议, 经节能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共同认定并形成节能监察结论后, 根据违法违规情节的轻重程度, 在项目审批、资金补贴、税收优惠、信贷融资、能源利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约束的制度和措施。建立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根本出发点在于强化节能监察实效性、保障监察意见执行力、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节能意识, 旨在突出信贷、税收、价格等杠杆调节市场, 是保障节能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 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 有利于保障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目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以下简称《节能法》) 是节能监察等监管工作的唯一上位法, 但法条内容比较宏观, 尤其在职能边界的划分、现场执法的实施、违法行为的认定、行政处罚的力度等方面缺乏准确的司法解释和详细的配套制度, 对节能监察等执法监管行为也没有明确的认定。

近年来, 湖南省通过制定和下发《关于加强节能监察工作的指导意见》、《湖南省节能监察执法流程和文书》等文件, 努力推动节能监察制度、规范和标准的完善, 但《湖南省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 (2001 年7 月施行) 已失去时效性, 亟待修订和完善, 且至今尚未出台《湖南省节能监察办法》等地方性法规, 节能监察法律依据缺失、政策保障缺位, 导致节能监察缺乏执法效力和结果约束力。从近三年我们实施的监察来看, 意见反馈率不足50%、整改落实率不到30%, 甚至个别单位对节能监察工作不理解、不配合。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通过明确违法行为和执法主体, 规范现场监察和结论认定, 强化部门联动和结果运用, 细化行政处罚和约束手段, 有利于强化节能监察执法的实效性, 提升市场化节能监管的针对性, 对节能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二) 符合市场经济下政府简政放权的实际需要

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是以节能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和依据, 结合湖南省节能工作实际, 充分依托现有行政处罚和市场杠杆等手段, 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用能单位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 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约束和处罚的制度措施, 是节能法律法规条款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延伸。这种模式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 在不增加处罚条款、不扩大处罚范围的前提下, 形成用能主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节能义务的政策驱动和倒逼机制, 旨在逐步打破完全依靠政府财政补贴的经济调控格局, 强化运用信贷、税收等杠杆作用调节市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下推进简政放权、实现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的实际需要;更加符合法治湖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发展趋势;更加符合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总体方针。

(三) 社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通过划定履行节能义务的“白线”和违法违规行为的“红线”, 全面、客观地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 对违法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约束, 并实施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强化了制度约束的威慑作用和舆论手段的监督作用。具体的说, 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是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补充和延伸, 是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关键环节和组成部分, 增强了节能监管和约束手段的合法性基础, 确保节能责任的落实主体从政府层面下沉至企业层面, 对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大数据监管机制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对象、分级、手段与方法

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不应是企业法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强制性处罚措施, 而是一套节能主管部门牵头, 各行业管理部门协同实施, 督促和倒逼用能单位自觉遵守节能法律法规, 主动履行节能义务的约束机制。

(一) 约束行为及对象

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的执行对象为存在下列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法人和法定代表人:

(1) 未编制并实施节能计划、方案, 无年度节能目标 (《节能法》第二十四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三十七条) 。

(2) 未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制定奖惩措施 (《节能法》第二十五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二十四条) 。

(3) 未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 (《节能法》第二十六条) 。

(4) 未按规定开展能源审计, 或能源审计报告不符合相关要求 (《节能法》第五十、五十四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二十二、三十七条) 。

(5) 未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或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或能源管理负责人未按规定报主管部门备案、履职尽责不到位 (《节能法》第五十五、八十四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五、二十五、三十七条) 。

(6) 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节能法》第二十七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五、三十七条) 。

(7) 未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分类计量统计和管理不规范 (《节能法》第二十七、七十四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四、三十七条) 。

(8) 未及时向节能主管部门报送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报告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 (《节能法》第二十七、五十三、八十二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五、三十七条) 。

(9) 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不符合有关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和标准 (《节能法》第三十七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三十条) 。

(10) 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和相关备查资料 (《节能法》第七十五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三十六、三十七条) 。

(11) 生产的产品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建筑能源消耗超过能源消费定额范围, 或交通运输营运车船不符合相关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规定 (《节能法》第十六、四十六、七十二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七条) 。

(12) 生产、采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或生产工艺 (《节能法》第十六、十七、五十一、六十九、七十、七十一、八十一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八、三十八条) 。

(13) 未办理能源效率标识备案, 应当标注能效标识而未标注, 或伪造、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和能效标识 (《节能法》第七十三条) 。

(14) 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符合节能产业政策、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或强制性节能标准 (《节能法》第十五、三十三、三十五、六十八、七十九条和国家发改委6 号令第四、二十二条;《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二十条) 。

(15) 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或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 (《节能法》第二十八、七十七条) 。

(16) 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 (《节能法》第七十六条) 。

(17) 其他严重违反国家、省、市州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行为。

(二) 评价分级

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可划分为3 个层级, 当同时达到多个层级的条件时, 按照从重从严的原则评定层级, 并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五十一条和《节能法》第八十三条规定, 对及时反馈监察意见、落实整改要求的, 适当减轻约束和处罚力度。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整改意见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 提升一个评价层级加重约束。参照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关于单位和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相关管理规定, 建议设定约束执行时限为自通报发布之日起, 至企业整改到位后1 年内解除, 黑名单级别可根据情况再延长1 年。

第1 层级为警告级别, 属于较轻约束级别, 即用能单位存在上述第1 至第5 种违法违规行为, 经监察发现并指出后, 按要求及时反馈监察意见并落实整改要求的, 给予口头警告。经口头警告无效, 或存在配合监察执法不积极、反馈监察意见不及时、落实整改要求不到位等情况的, 给予书面警告或约谈相关负责人等处理, 情节严重的, 可列入下一层级。

第2 层级为通报级别, 属于较重约束级别, 即用能单位存在上述第6 至第10 种违法违规行为, 经监察发现并指出后, 按要求及时反馈监察意见并落实整改要求的, 给予书面警告或约谈相关负责人处理。经警告、约谈无效, 或存在配合监察执法不积极、反馈监察意见不及时、落实整改要求不到位等情况的, 给予通报批评或限制评先评优等处理, 情节严重的, 可列入下一层级。

第3 层级为黑名单级别, 属于严重约束级别, 即用能单位存在上述第11 至第17 种违法违规行为, 经监察发现并指出后, 按要求及时反馈监察意见并落实整改要求的, 给予通报批评或限制评先评优等处理。经通报批评无效, 或存在配合监察执法不积极、反馈监察意见不及时、落实整改要求不到位等情况的, 执行黑名单制度, 综合运用价格、信贷、税收等手段实施约束或处罚。

( 三) 手段方法

充分依托现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 通过价格、信贷、税收等杠杆实施约束, 主要考虑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将节能监察纳入社会诚信评价体系。建议将节能监察结论纳入社会诚信评价体系, 可考虑作为诚信评价体系的前置否决条件、奖励判断依据或综合评价指标三个方向入手, 对存在违反节能法律法规行为的企业法人及法定代表人, 运用诚信评价约束手段予以惩处。

(2) 建立节能监察结论部门联动约束体系。节能主管部门牵头, 工信、住建、交通、质监、机关事务、税务、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协同, 并联合电力、天然气、金融、行业协会等机构共同实施约束的工作机制和体系。建议通过以下十种途径予以约束。

一是公告通报。省政府或节能主管部门将用能单位违法违规行为通报至有关市州、县区及有关部门, 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全社会公开。

二是评优限制。对违法违规的企业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 取消或限制参与评先评优、获得荣誉称号的资格, 或在评比中给予扣分或降级处理。

三是资金补贴。即对违法违规的企业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 禁止或限制申报中央预算内和省级项目财政补贴、奖励资金, 已经批复或下达资金的予以取消、暂扣或收回。

四是政府采购。取消违法违规的企业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政府采购资质, 或限制其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单一来源采购和协议供货等形式, 并严格限制参与政府购买服务。

五是用能调节。对违法违规的企业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 实施惩罚性电价、气价或限制用电、用气总量等措施。

六是行政审批。对违法违规的企业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 在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同类型项目上, 予以禁止、限制或暂缓批复审查批复和备案。

七是市场准入。对违法违规的企业严格市场准入资格审查认定并严禁或控制申请上市, 限制和禁止违法违规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申请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照。

八是货物通关。在企业产品出口或原料进口等方面加强审查, 限制或禁止对违法违规的企业货物通关。

九是银行信贷。对违法违规的企业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 实施提高贷款利息、限制融资行为等处罚, 或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记入不良信用记录, 并暂停申请贷款资格。

十是税收征缴。对违法违规的企业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 取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或采取提高税收额度等方式实施罚款。

(3) 实施节能监察黑名单制度。对于节能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监察执法不配合或屡教不改者, 列入节能监察黑名单, 综合运用上述十种手段措施实施顶格处罚或约束, 并适当延长执行时限, 更严重的还可引入市场退出机制。同时, 依托新闻、媒体公开黑名单信息, 接受社会各界和公众的监督。另外, 对抗拒执法情节严重者, 由公安部门实施刑事执法, 予以治安处罚或居留, 并在约束执行期内, 加强或限制企业法人代表的出入境管理。

三、保障措施

节能监察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牵涉广、责任重、难度大、问题多, 为确保方法科学、结论公正、约束适当、工作顺畅, 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法规、系统的标准规范、顺畅的工作机制和专业的技术平台予以保障。

(一) 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必须有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的强力支撑。一是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在国家修订《节能法》后, 抓紧推动湖南省《实施〈节能法〉办法》修订工作, 并逐步完善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部门规章。二是推进节能监察立法工作。大力推动《湖南省节能监察办法》等相关立法工作, 加快完善配套制度和标准、规范执法程序和文书、强化部门联动和协作, 确保节能监察执法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谨性, 为节能监察结论约束机制的顺利施行提供法律支撑。三是优化行业用能标准体系。完善和修订主要耗能产品、行业能效标准, 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标准和大型公共建筑室内综合能耗标准, 优化万家企业节能目标任务考核标准等, 推动全社会用能标准体系的完善。

(二) 建立系统的协同工作机制

为确保节能监察执法及结论的客观、公正、准确, 应当在节能监察结论评价标准和工作规范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节能主管部门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的长效性节能监察协同工作和约束响应机制。一是监察执法的协同。按照节能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节能监察计划, 会同工信、住建、交通、质监、机关事务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开展监察, 下达节能监察意见, 并将企业意见反馈与整改落实情况一并汇总后, 抄送有关部门。二是结论认定的协同。节能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 对节能监察机构下达的监察意见和用能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综合审查, 将存在问题的单位名单、划定的评价层级和拟实施的约束手段等形成节能监察结论。必要时, 可邀请相关行业领域专家进行现场复查。三是执行约束的协同。节能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 以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通报节能监察结论, 公布违法违规的用能单位及确定的约束层级, 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权范围分头执行约束, 相关情况按要求及时报节能主管部门。节能主管部门定期将约束实施和整改落实等情况汇总、上报。

(三) 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交换平台

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说明文 篇3

陈姓是帝舜的后裔,其远祖可以追溯到黄帝。周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于陈,并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妫满死后,封为陈胡公。这是陈姓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陈国开国公胡公满也因此而成为陈氏得姓的开山祖。在东周初年,陈国与郑国、蔡国等同为中原大国。其国都宛丘,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三里。陈国灭亡后,陈国人便以国为姓,在中国各地艰难生存。

2.在历史长河中陈姓人才辈出。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汉末文学家陈琳,唐代文学家陈子昂,西晋史学家陈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陈毅,清臣陈名夏,明末清初散文家陈贞慧,明清之际思想家陈确……我们为陈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课题研究报告研究结论 篇4

周XX

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研究报告,它是对课题研究的最为集中的阐述和说明,是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课题的中期评估表和结题鉴定书中主要有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混淆或者是报告中出现遗漏要点的现象,甚至还有文不对题的,让人无法看明白报告了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它们的区别和大致的写法。

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是不同的,是对立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是课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它们:

1、字数要求不同

工作报告一般要求3000字左右;研究报告大致要求10000字左右。

2、角度不一样

工作报告主要是从课题组织管理角度写。研究人员在课题研究进行了一段时间或课题研究结束后,向评委报告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主要写清楚怎样进行研究的。

研究报告主要是从具体实施的角度写。研究人员旨在通过对一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剖析和探讨,从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揭示某些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某些教育难题以便进一步推广。

3、主要内容不同

工作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课题成果的发表以及成果的代表作、引用情况、课题实施过程的变更情况等。

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炼而成的结论,还有对遇到问题的反思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4、地位不一样

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都是课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如果说工作报告是扼要叙述怎样进行研究,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而研究报告除了阐述研究的前因后果,主要说明课题研究了什么,处于主要地位并且也是评审专家和上级科研部门鉴定研究成果的主要依据。

因此,工作报告主要强调怎样研究,也就是how to do;研究报告主要是强调研究了什么,即what to do。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的区别与联系让我们明白它们各自地位和侧重点的不同,自然各自的写法也应有相应的区别。

一、工作报告的写法

工作报告要对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客观的、全面的、发展式的记录。它要综述课题的来源、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经历了哪些阶段(从开题到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再到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结束的时间与工作进展)、主要成果以及待继续研究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它的内容应涵盖:1、写清课题的名称、立项编号、研究经历的时间、从那几个方面对课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这部分主要说清楚课题的研究的线索。2、组建课题小组,说明谁负责和实施研究。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强调思想是灵魂的作用。4、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采用的方法,这部分简明扼要就行。5、提炼研究的结果并指出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哪些。6、研究的创新和意义。7、课题变更情况的说明。

简而言之,工作报告就是说清楚谁在什么时间从哪些方面,采用何种方法获得了研究成果以及说清楚成果的表现形式。

二、研究报告的写法

研究报告是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提炼,形成结论,升华为研究成果的过程。它要求精炼,明了,切忌使用抒情式的华丽辞藻。它主要回答3个问题:(1)、为什么要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2)、怎样展开该项研究?(3)、课题研究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

虽然研究报告的撰写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它基本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两部分主要回答为什么要做该课题,即回答上面的第(1)个问题。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是怎么做的,即回答上述的第(2)个问题。

9、课题的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该研究的未来展望

这两部分是回答上面的第(3)个问题,即课题研究做得怎样以及对该课题研究的反思和讨论。

总之,研究报告主要是阐述清楚谁在何种背景下,为了什么目标,从哪些方面完成研究任务,从而获得了什么研究成果。明白了研究报告的构成要素,下面让我们继续探讨以上各要素的大致写法: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该部分须简要说明做该课题的原因,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其中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或是其他缘由。它往往充当引言的作用,除了要写清楚研究的背景,还要综述国内外有关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现状,找到该研究领域的盲点,才可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研究的意义

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该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是进一步补充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具体包括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哲学等等。在写作过程中,切忌把某一专家、领导人的讲话、教育理论原原本本摘抄上去,应该根据研究的需要,结合研究的主题,进行一定的糅合与加工。

4、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必须具体、详细,但又必须宏观指导意义。因此目标不能太宽泛,比如,“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的群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等目标不明确,自然会影响以后的研究进度。另外要注意的是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的关联,否则目标与成果的成为“两张皮”会让评审专家判为“文不对题”。

5、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质是研究任务,也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研究目标必须完成什么任务,因此,研究的内容应该与研究目标保持一致。

6、课题研究的方法

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通常采用的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而升华为研究成果。除此还有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该部分简要就行。

7、课题研究步骤

一般课题研究主要分成研究前准备、研究中、研究的总结三个部分。当然还可以把三个部分细化,比如把研究前准备阶段分成:开课题研究的有关会议、调查分析、教师培训等部分。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这一部分要花相当时间与精力来阐述。研究人员要通过回顾、分析、整理出采取哪些措施、方法来展开研究。

9、课题研究成果

该部分历来被看作是整篇研究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该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一般该部分要占整篇研究报告的大半部分。它表明通过研究,研究者在理论层面有什么新的认识,发现了什么新的规律;在实践的层面上,它有哪些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的研究成果。

因此,该部分要科学地、合理地、深入地对课题研究的材料与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或研究结论。还有这一部分的撰写不仅要讲实践成果,还要讲理论成果。比如通过研究学生成绩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这些只是实践成果。我们还要从实践成果中提炼出像教学模式、学习策略等理论成果,这样才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10、课题研究问题与展望

这一部分简要就行,主要点出由于研究的某些原因导致某个问题的未能解决,在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并与同行交流讨论。

11、其他

这部分主要是说明与课题研究有关的附件、问卷、参考文献等

写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是我们做课题、完成课题的必需,因此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中进一步去完善它。

常见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篇5

1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下达的监督类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按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下发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承检工作规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及抽查方案等有关规定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评价。2依据标准进行的委托送样类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依据××标准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等级-需要时)要求,该样品合格。(依据标准进行全项检验的样品)依据××标准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等级-需要时)要求,该样品不合格。(依据标准进行全项检验的样品,通过现有不符合项可以判定该样品不合格时)依据××标准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等级-需要时)要求。(只进行部分项目检验的样品)依据××标准检验,该样品所检××项目不符合标准(***等级-需要时)要求。(只进行部分项目检验的样品)检验结果见数据页。(不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

3依据标准进行的委托抽样检验报告常见结论用语 依据××标准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等级-需要时)要求,该批产品合格。(依据标准进行全项检验的样品)依据××标准检验,该批产品综合判定合格。(依据标准进行全项检验的样品,有不合格单项,综合判定合格的情况)依据××标准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等级-需要时)要求,该批产品不合格。(依据标准进行全项检验的样品,通过现有不符合项可以判定该样品不合格时)依据××标准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等级-需要时)要求。(只进行部分项目检验的样品)依据××标准检验,该样品所检××项目不符合标准(***等级-需要时)要求。(只进行部分项目检验的样品)

4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按照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规定执行。

5工业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结论用语

陈姓研究报告的结论 篇6

一般说来, 成人教育研究的任务就是对成人教育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纷繁复杂的成人教育现象中, 通过分析和总结, 得出一些结论, 客观地描述了成人教育发展的进程, 从而帮助人们了解成人教育, 为成人教育实际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然而, 每当我们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时, 这一结论又常常会被后人或同时代人重新认识或批判, 甚至有时还会被自己否定。每当我们自以为是在客观地描述成人教育发展运行的轨迹时, 我们又不可避免地会发现自己所处意识形态环境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尽管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但是这种继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不断的否定和批判。其实, 完全的继承是不可能的, 继承是相对的, 批判则是绝对的, 任何时期的成人教育研究都必然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不仅是因为成人教育科学的独特性, 也不只是成人教育本身阐释的多样性, 而且还在于成人教育事业的复杂性、文化差异性、批评的不确定性和认识的未完成性。可以说, 任何一部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都只是一部当代成人教育研究者笔下的成人教育史。

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 还是研究包括成人教育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 其实都是一个对真理不断探索的过程, 都要对真理是否存在和怎样存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在科学领域, 16世纪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继而又被开普勒、伽利略及17世纪的牛顿等加以完善。到19世纪末, 经典物理学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 其基本世界观为:事物是匀速、线性的运动的, 各部分相互分立只有机械联系;运动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与意识无关。最终取代这种独占鳌头的世界观的是相对论及量子理论。后者认为:世界在基本结构上是相互联结的, 应从整体着眼看待世界;世界是“复数”的, 存在多样性、多种选择性;微观世界的发展存在跳跃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事物间因果联系像“蝴蝶效应”那样异常复杂;事物发展的前景是不可精确预测的等。在哲学领域, 自19世纪以来, 休谟与康德的“不可知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动摇了人们对确定性的信念。在其看来, 经验是不可靠的, 人的认识永远不可能走出自己的经验领域, 我们只能驻足“现象”的此岸。罗素也承认人类的全部知识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都是不确定的, 而且我们还无法判断其不确定性程度。体现在成人教育领域, 如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创生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真理不可能是绝对的, 真理的存在应该是一根无限的问题链, 是一个永远的运动过程。也就是说, 真理不是以结论的方式, 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存在着的, 每一次探索的成功都会导致新问题的出现。尽管我们总是希望对研究对象做出一个大家能够相对接受的结论, 但是结论提出之时也就是被否定之际, 整个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进程都是处在不断批判和否定的动态发展之中。从整个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来看, 宏观的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历程是这样, 某一个具体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也是如此。著名的德国教育家斯宾塞早在19世纪就说,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最重要的知识是科学。

有最大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要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各种科学知识。在教学的科学功能受到热烈追捧的同时, 人们也逐渐发现教学的科学功能的绝对优势也同时引发了许多副作用。如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几乎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 人的情绪、情趣、情感、心态、体验等深层次内心活动一概被忽略了, 这就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倾向甚至是畸形的, 严重缺乏完整性。要求教学过程的计划性、预设性、程序性、可控性、高效性, 强调标准的统一性、精确性, 令本该十分人性化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变得枯燥、机械、僵化甚至窒息,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被异化了, 在这种科学化教学过程中, 作为人的很多固有的基本功能便逐步消失得踪影全无。科学在给人类带来无限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人是完整的人, 人具有人的固有功能, 教学应以此为前提, 而教学科学功能不能全部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这令教学走上了极端功利及非人性的歧路, 这对人的发展需求是不可能满足的。因此, 进一步发展完善教学观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经过不断的探索, 人们发现教学的人文功能是发展完善教学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 教学的人文功能能够注重教学对于人的完整发展的意义, 视教学活动为人的生活存在方式, 是呈现生活力量与意义的活动, 是对人本身充满关怀、富于人性之美的活动。因此, 教学的人文功能是对教学的科学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这是一个批判的循环, 是成人教育学思潮发展留下的足迹。确实, 人类的发展总是在不断批判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前进的。难怪有人说, 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就是批判性。新的理论和观念是在对旧理论和观念的不断否定中产生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既适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也适合于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与成人教育思潮的演变。因此, 如果我们对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成人教育思潮的探讨, 不是得出某个结论, 而是提出某些问题, 也许更科学些。

翻阅以往成人教育研究的成果, 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的研究者总是在不断地试图总结出一系列结论?既然真理的探索是由一连串问题构成的问题链, 为什么我们还依然在努力通过总结得出一系列结论呢?这显然是与我们所习惯采用的成人教育研究视角和方法密切相关的。在成人教育的研究过程中, 研究界已经习惯于从研究产生的源头探索起, 然后对每一时期的成人教育发展进行梳理, 试图描述在某一时期成人教育发展的特征, 总结出某种成人教育学的规律性, 同时揭示他们的渊源关系, 也就是总结出某种成人教育发展的传统, 比如科学主义、实用主义、技能主义、人文主义等。这种以成人教育正向发展为视角来研究的方法, 已经为几乎所有成人教育研究者们所采用, 成为几乎是唯一的研究方法。而实际上, 成人教育研究并非只是一个正向继承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后人不断阐释和评说的过程。当一个学者不再著述时, 甚至在他去世后的很多年, 我们对他的著述的阐释和评说却在不断地变化着, 对夸美纽斯是这样, 对杜威是这样, 对孔子是这样, 对梁漱溟、晏阳初也是这样, 几乎成人教育学史上的每一位著名教育家都是如此。而且, 越是优秀的教育家, 其著述就越丰富、越复杂, 给后人阐释和评说的空间就越大。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由于意识形态环境、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研究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会把新的认识添加到本来并不存在的著述文本意义中去。再说, 成人教育研究还有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 这不仅与研究者的语言水平有关, 甚至与不同研究者的认知思维模式密切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成人教育的发展史应该更是一部逆向发展的接受史。从时间上来说, 正向发展无论如何是非常有限的, 到教育家本人去世或终止著述为止。而逆向发展则是无限的, 只要人类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活动还存在, 只要这位教育家的著述还拥有研究者, 还具有研究价值, 就会一直存在下去。如对孔子的包括其终身教育思想在内的教育思想的评价, 就经历过一个从肯定到否定 (文革时期) 再到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空间上来说, 正向发展只是存在于学者本人可能接触的社会生活和文本范围之内, 而逆向发展却几乎可以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中去。我们常常这样说, 一个学者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一个伟大教育家的著作是整个人类教育事业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实际上, 任何成人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都只是自己的研究, 这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既然我们的研究根本无法避免时空及个人水平的局限, 因此我们得出的任何结论都不可能是非常客观的, 甚至还可能是对成人教育发展的一种程度不同的误读。可见, “多点问题, 少点结论”也就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成人教育研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山.简论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成人教育, 2005, 1.

[2]姚远峰.欧美成人教育研究综述.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5, 1.

[3]高志敏.成人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教育研究, 2006, 9.

可行性报告结论怎么写 篇7

摘要: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 可行性报告,是在 新建工厂、新增生产线、工程改建、实施新规定,或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等工作的前 期,对本项目的环境、经济因素、技术工艺、市场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 设或改造

可行性报告是一种商务经济文书,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专业性较强,很多人需 要用到可行性报告,但是对可行性报告的概念缺乏专业的认识,不知道如何写作可行性报告,很多问题,可行性报告怎么写?可行性报告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可行性报告编写应注意什 么?用什么方法进行写作?等等,成了一个难题;下面,本文对可行性报告的概念、用途、内容结构、写作方法进行阐述。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行性报告,是在新建工厂、新增生产线、工程改建、实施 新规定,或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等工作的前期,对本项目的环境、经济因素、技术工 艺、市场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 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所具 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设备、环境影响和节能措 施、资金筹措渠道、盈利能力等,从经济、技术、工程、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 析比较,预测今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盈利程度、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就业 岗位带动作用、社会的其它影响等,然后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总结出本项目是否具有投资的 意义,应该如何进行建设,建设本项目是否有必要性等结论,并提交给上级有关部门(如发 改委),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的决策的依据。

二、可行性报告的用途

1.征地报告,项目土地征用审批,作为向国土部门、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园等部门申请 用地的重要依据。

2.贷款报告,用于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作为银行审核的依据。

3.资金申请,用于申请专项资金,如一些科技项目,向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依据。4.为项目审批、决策者提供建设项目审查、论证、决策的依据。5.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6.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7.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8.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9.环保评估,作为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三、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及写作方法:第一章、项目总论

概括性论述项目背景、项目主办方的资料、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结论及建议 等。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从宏观和微观方面

分析项目提出的背景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企业进行投资的必要 性。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和营销战略,是可行性研究的前提,是决定投资的目标、范围、规模、世

艺技术、厂址选择的关键。这一部分的内容,应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市场调查方法对 现有市场情况进行准确分析,通过竞争力对比分析、战略态势分析、波士顿矩阵分析、swot 分析等确定项目市场战略和企业营销策略,通过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净现值法、最小费 用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确定项目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采用专家会议、特尔菲、类推预测等 定性分析方法和时间序列、因果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市场进行预测,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等方法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通过工程技术条件和建设投资费用的对比确定场址方案。1.原材料供应等建设条件。

生产所需的基本原料的来源、成本及供应的稳定性,是决定项目规模和经济效益的 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行性研究必须详细分析所需的材料和投入物品的来源、数量、质量、供应年限、成本,以及运输方式、能力和费用。2.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项目前期的各阶段都会涉及到厂

址问题。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厂址选择,包括对建厂地区、地理条件、厂址、自然环境等方面 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分析基础设施条件,如水、电、气供应,交通条件、通迅、三废处理等。并制定成本分析。

第五章、工程技术和方案

采用评分法、投资效益评价法确定项目的技术方案,采用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 率法、运营成本法、寿命周期法确定项目的设备方案,通过对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费用、拆迁方案的对比确定项目的总图方案。1.工艺技术方案的设计及评价

根据产品的质量、品种、原材料等投入特点,结合“三废”的排放标准等生态环境 要求,根据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对各种工艺技术路线进行设计和选择。2.土建工程

包括厂址准备及整治、厂房和其它房屋建筑、公用设施、运输物流、废弃物处理、消防等进行研究和分析。3.工厂布置

生产车间、公用设施、服务设施等;应有工厂总平面图、生产线示意图、材料流程 图、运输路线图等。

第六章、环境影响与节能措施

可行性报告,应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综合、系统、实际的评价,包括对项目周围地区的人群、植物群、文化遗产等是否有影响进行评价,根据哪些政策法规 为依据,分析出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从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平面布置、设备选 型、工艺流程等方面论述项目的节能方案,从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综合利用等方面论述项 目的节水方案,从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营两方面论述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环境的影响情 况。

第七章、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消防

从危害因素、建筑施工、项目运营等方面论述项目的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措施,从建筑 设计、功能布局、平面设计等方面论述项目的消防措施。第八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根据企业现有组织情况、以及行业先进管理经验,采用劳动生产率等方法确定企业的组 织结构和劳动定员情况,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员工定岗情况和人力资源情况制定人 员培训计划。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根据项目本身的预期,估计项目分几期进行施工建设,并结合行业经验和企业特点安排 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进度。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工程估算法估算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采

用设备原价加设备运杂费估算设备购置费用,以设备购置费用为基数估算工具器具及生产家 具购置费用,根据设备购置费用、采用比率法确定项目的安装工程费用,根据国家有关计费 文件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采用全额流动资金估算法估算项目所需流动资金。通过投资内 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融资成本等对比确定项目的融资方案。第十一章、财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

利用资金时间价值方法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采用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 方法确定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和保本水平。财务评价包括:

1.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预测 2.投资方案财务评价 3.融资方案财务评价

在财务评价中,应注意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决策分析等。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对社会的影响、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两方面对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确保项目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第十三章、风险分析

风险指项目在建设或经营中,可能会遭遇的危险、受损失或伤害的可能性或机会,作出主观的预见。通过技术和产品风险、市场风险、原材料、自然资源或供货渠道的风险、政策性风险、持续融资风险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增加企业风险 防范意识、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

在项目决策阶段应考虑的风险,主要有:投资环境风险、地质风险、设计和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市场风险、原材料风险、布局安全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资金风 险、汇率风险、不可抗拒的风险(如自然风险)等。第十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是对全文的总结,得出项目建设是否可行,有哪些优势和条件,有哪 些意义,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主管部门提供何种帮助,建议主管单位应做哪些决策和工作等。附件

1、营业执照、法人证书复印件

2、当地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关于项目的支持文件

3、自有资金存款证明

4、相关银行贷款承诺

5、项目财务分析报表

6、产品或项目有关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文件

7、工程有关设计图、平面图

8、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篇二:可行性报告的格式写法(经典范本)? 可行性研究报告 请在此改录入投资单位甲甲名称 请在此改录入投资单位乙乙名称 请在此改录入投资单位丙丙丙名称 请在此改录入投资单位丁丁丁丁名 称申报日期:2004年10月24日 1提示:在word97中,以下自动生成的目录没有书签功能,虽然可以人工编辑,但完全没有人工编辑的必要。在本页红色“目录”二字后插入光标后—(菜单---插入—索引和目录—目录---确定---是更新)。就会把后面修改的一切自动更新。本段文字阅后即可删除。----编者 目录 目录..................................................................................................................................................2 第1章 项目总论...............................................................................................................................7 项目背景....................................................................................................................................7 项目名称.............................................................................................................................7 项目承办单位.....................................................................................................................7 项目主管部门.....................................................................................................................7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7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错误!未定义书签。研究工作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研究工作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可行性研究结论.........................................................................................................................7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7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错误!未定义书签。厂址..................................................................................................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工程技术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环境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建设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综合评价结论.............................................................................................................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存在问题及建议.........................................................................................................................8 第2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9 项目提出的背景.........................................................................................................................9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9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9 项目发展概况.............................................................................................................................9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9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投资的必要性...........................................................................................................................10 第3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11 市场调查..................................................................................................................................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替代产品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产品价格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国外市场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市场预测..................................................................................................................................1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11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价格预测...........................................................................................................................11 市场推销战略...........................................................................................................................12 推销方式...........................................................................................................................12 推销措施...........................................................................................................................12 促销价格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产品销售费用预测...........................................................................................................12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12 产品方案...........................................................................................................................12 建设规模...........................................................................................................................12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13 第4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14 资源和原材料...........................................................................................................................14 资源评述...........................................................................................................................14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14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15 建设地区的选择.......................................................................................................................15 自然条件...........................................................................................................................15 基础设施...........................................................................................................................15 社会经济条件...................................................................................................................16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16 厂址选择..................................................................................................................................16 厂址多方案比较...............................................................................................................16 厂址推荐方案...................................................................................................................17 第5章 工厂技术方案.....................................................................................................................18 项目组成..................................................................................................................................18 生产技术方案...........................................................................................................................18 产品标准...........................................................................................................................18 生产方法...........................................................................................................................18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18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19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19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19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20 总平面布置原则...............................................................................................................20 厂内外运输方案...............................................................................................................20 仓储方案...........................................................................................................................20 占地面积及分析...............................................................................................................20 土建工程..................................................................................................................................20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20 3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21 建筑材料...........................................................................................................................21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21 其他工程..................................................................................................................................21 给排水工程.......................................................................................................................21 动力及公用工程...............................................................................................................21 地震设防...........................................................................................................................21 生活福利设施...................................................................................................................22 第6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23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23 项目的地理位置...............................................................................................................23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2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23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23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23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23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23 交通运输情况;...............................................................................................................24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24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24 主要污染源.......................................................................................................................24 主要污染物.......................................................................................................................24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24 治理环境的方案.......................................................................................................................24 项目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24 项目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24 项目对周围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24 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25 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林和建设区域的绿化。...........................................2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25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25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25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25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25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25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25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26 第7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27 企业组织..................................................................................................................................27 企业组织形式...................................................................................................................27 企业工作制度...................................................................................................................27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27 劳动定员...........................................................................................................................27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27 4篇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目 录 1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概况 3 1.3结论与建议 4 2项目的规划相关性及建设必要性 6 2.1项目的规划相关性 6 2.2项目的建设必要性 7 3场址选择 9 3.1场址现状 9 3.2场址建设条件 10 4建设项目定位分析 16 4.1项目服务区域概况分析 16 4.2项目功能定位 18 4.3建筑定位 19 5建设方案 21 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21 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22 5.3工程方案 24 5.4配套设施设计方案 25 5.5建设方案评价 29 6环境影响评价 30 6.1 项目地块环境现状 30 6.2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30 6.3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31 6.4环境保护措施 32 7 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 35 7.1 组织机构 35 7.2管理模式 35 8 项目实施进度 37 8.1建设工期 37 8.2实施进度安排 37 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 9.1投资估算 39 9.2资金来源与筹措 41 10财务评价 42 10.1评价依据 42 10.2基础数据与参数 42 10.3营业收入估算 43 10.4成本费用估算 43 10.5盈利能力分析 43 10.6偿债能力分析 44 10.7财务评价结论 4411 社会评价 45 11.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45 11.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46 11.3社会风险分析 48 11.4社会评价结论 49 12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50 12.1可行性研究结论 50 12.2可行性研究建议 360 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象山县城东市场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由城东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册资金2000万,公司性质为国有独资企业,主要负责城东市场的建设管理运行。经营范围为城东市场的开发建设、房屋租赁、摊位租赁。1.1.3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象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4)《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5)《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6)《关于印发宁波市菜市场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7)相关设计规范标准等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公益设施是城市功能的重要体现。一个城市公益设施的数量和水平反映了这个城市经济文化水平,也体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口密度大,菜市场作为一种公益设施,在广大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菜市场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质量。

2007年宁波市菜篮子工作目标要求《宁波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宁波市菜篮子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菜篮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保障“两荤两素”供应安全为主体,以“菜篮子放心工程”为核心,通过全面构建七大体系,实现七大提升,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努力实现全市菜篮子商品供应率达到100%,质量安全达到95%以上,打造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充分体现宁波现代化港口城市菜篮子工程的特色和发展水平。特别提出加强社区菜篮子便民店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改善居民新区的购物环境。县政府对菜市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关于表彰2005宁波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先进集体的通报》中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象山县人民政府菜市场改造特别奖。象山县贸粮局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落实了90余万元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用于菜篮子基地、屠宰场、菜市场等业态的建设。

象山县城区总人口12万,面积10平方公里,现主要有汪家河、蓬莱两个菜市场,主要覆盖区域为城北和城南。市场大都存在空间狭小、档次低、设施老化、道路窄、交通拥挤等问题。面对城市步伐的加快,消费市场进一步加大,按照《关于印发宁波市菜市场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中菜市场以居住区、居住小区为基本单元,一般以1-3 万人口,每千人250平方米建筑面积配置,菜市场服务半径500-1000米的标准,象山县县城现有的菜市场规模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尤其是城东区域的菜市场配套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提高菜市场建设水平,加快传统菜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升级,提升城市形象,促进长效管理,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城东市场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城东市场将作为服务人民群众、让市民百姓方便购买、放心消费的主要载体。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本项目位于象山丹城丹峰路、兴盛路交叉路口。东临东大河,北临丹峰路,西临兴盛路,南为河道。

1.2.2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21470平方米,建筑面积4344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11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335平方米。

建设内容:建筑物地上主体三层,局部四层,地下一层。一至二层布置为菜场;三层布置为超市;四层为综合管理用房;地下一层为6级人防兼机动车库,地下夹层为6级人防兼非机动车库。地面临路建“l”型广场,广场上布置机动车、非机动车车位。1.2.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为象山县城东市场建设工程,地处象山县城区,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较好。1.2.4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计划于2007年10月开始,2008年12月完成,预计建设工期15个月。1.2.5项目投资和筹资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为1565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980万元,筹资方案为银行贷款。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项目占地面积 ㎡ 21470 2 建筑面积 ㎡ 43447 3 建筑密度 % 43.4 4 容积率 1.36 5 绿地率 % 16.7 6 总机动车位 辆 241 7 地面自行车位 辆 850 8 投资估算 万元 15656 9 年均营业收入 万元 3100 10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1470 11 年均净利润 万元 1102 12 投资净利润率 万元 7.4% 13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10.31 14 投资回收期(税后)% 9.55 15 借款偿还期 年 13(含两年建设期)1.3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实施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需要,符合象山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项目的规划相关性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的规划相关性

2.1.1《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围绕方便群众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充实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按照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商贸网点规划布局。加快社区、集镇商贸中心和专业特色街建设,发展人性化消费服务。培育提升各类市场,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业。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创新社区服务形式,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积极构建覆盖全市、反应快速的社区服务网络.象山县城东市场的建设将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完善市场体系,满足人民需要。2.1.2《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县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面临重大挑战,未来的建设突出以人为本,实施和谐惠民战略。以民主法制健全、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为基本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宏扬象山精神,繁荣发展海洋文化,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原动力。加快发展公共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加大城市绿化、亮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凸现城市发展特色,提高城市发展品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迫切需要加强公益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象山城东市场的建设充分考虑居民需求,讲究建筑美观,体现了县政府和谐惠民的发展战略,改善了菜市场服务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2.2项目的建设必要性

2.2.1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象山县城东菜市场的建设规模、方案与居住人口、地域范围相适应,做到了合理布局。城东市场的建立将覆盖文峰、塔山、东河等小区和周边村庄,解决周边小区居民的菜市场配套问题。市场建立后在交通通达度,市场卫生,购物种类等方面得到提升,将全面改善覆盖区域菜市场购物环境和食品安全状况,使菜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适应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达到“设施标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环境整洁、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效果。2.2.2完善城市功能 “安居乐业,衣食住行”是居民生活的基本要求,一个城市应该为市民提供优良的生活空间,所以一个城市必不可少良好的商贸、供给服务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地位和功能也发生显著变化,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低层次服务向高标准服务转换。城市的发展,城市职责的增加,人口的增长,使这些基本功能的适应力也要增长。

城东市场的建立将加速象山县城的整体建设,极大提升城区城市功能,提优居住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街道现代服务业水平。2.2.3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城市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一个城市必须适应和遵循时代潮流和城市发展内在规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提高,城市建设也发生显著变化。公益设施的建设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菜市场的建设也需要紧跟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提升档次,发展规模适宜、设施完整、环境良好的室内菜市场,逐步向净菜化、超市化、连锁化发展,消灭马路市场。城东市场的建设也将作为提升主副食品零售终端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2.2.4 改善市容环境面貌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一种共同心理感受,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实力、整体活力、精神面貌和发展前景等综合评价的总体印象,一个城市的形象,如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文化形象一样,都有其深刻的内涵。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城市建筑、布局融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为一体的设计,展示现代化城市的风貌,城市公益设施上规模,满足广大人民需要。菜市场是人们生活水平和道德文明的窗口,干净、整洁、高标准设计的菜市场不但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更将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与周围的城市建筑相配套,达到提升城市面貌的功能。新的菜市场建设后,设计良好的市场将避免出现对周边区域的环境负面影响,减清城市环境负担,改善市容面貌。3场址选择 3.1场址现状

3.1.1地点与地理位置

象山县地处121°34-122°20、北纬28°45-29°49之间,居浙江省中东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两港相拥。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市隔港相望;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县相峙;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县三面环海,一面接陆,南北长90 km,东西宽70km,由本土象山半岛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总面积6510k㎡,其中陆地面积1175k㎡、海域面积5335k㎡。丹城为象山县县城,东临东海,北靠宁波北仑港,南面是中国著名的渔港——石浦港,西接沿海国道线。

象山县城东市场的建设场地位于象山丹城丹峰路、兴盛路交叉路口。东临东大河,北临丹峰路,西为兴盛路,南为河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通达度高,方便居民日常采购。且市场覆盖范围广,解决了周边小区居民的菜市场配套问题。3.1.2场地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象山县城东市场的建设场地位于象山丹城丹峰路、兴盛路交叉路口,属于商业用地,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为城东市场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占地面积21470㎡。3.1.3现有场址利用情况 建设场地现为暂住房。场址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1、气象

具有非常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灾害性较多。(1)气温

年平均气温18~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左右;最热月,东部沿海地区为8月、北部沿海地区为7~8月、其余地区一般为7月,平均气温27~28℃。极端最低气温为-7.5℃(1967年1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8.80 ℃(1971年8月20日)。(2)日照

年日照总时数为1670~2048小时。各月日照百分比中,6月最少,为22%~28%;

2、3月次之,为24%~29%;

8、12月最多,达49%~62%。各地日照时数,南多北少。(3)降水

年降水量平均在1250mm以上,4~9月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60%,北部尤甚。常出现“双峰”现象,即5~6月(梅雨)、8~9月(台风雨)各有一次降水高峰。受伏旱影响,7月普遍少雨,北部仅占全年的9%、南部占70%。(4)灾害性天气

上一篇:关于入户进村访企活动的调研报告下一篇:镇劳动保障事务所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