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心理护理

2024-06-18

icu心理护理(精选8篇)

icu心理护理 篇1

ICU护理人员自我心理调适

敬雪梅

熊金妹

【摘要】在护理工作中,人们越来越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护理工作者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也不断研究和提出一系列护理新理念。在不断提高的工作强度中,护理人员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ICU的护理人员,长此以往工作在特殊的环境中,心理问题愈发严重。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护理人员自我心理调适至关重要。

【关键词】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

危害

自我调适

【正文】由于ICU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超负荷的工作等给护理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直接影响了护理的心理健康。在心理保卫战讨论日益严峻的今天,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而且护理人员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在ICU这样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压力源也各式各样: 物理性的压力源 物理性压力源中,噪声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ICU集中了多种仪器设备,这些仪器在工作过程中持续的声音和各种显示器的视觉刺激都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中的机械损伤,如针刺伤,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压力源。另外,在ICU中护士经常接触大量辐射,对适婚、育龄的护士来说加重了心理负担。

化学性的压力源 ICU护士要接触和使用各种药物,有些药物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有一定的威胁。为预防感染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生物性的压力源 ICU护士接触患者时间长,而且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所以遭受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机会相对较多,这些对ICU护士的健康直接构成威胁。生理病原压力源 ICU护士要经常面对突发的抢救事件。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患者无陪伴,患者的生活护理全由护理人员完成,按时翻身、拍背及擦洗大小便等。长期紧张繁重的工作造成许多护士出现身体不适,常见有疲乏感、腰酸背疼、易生病、头痛、习惯性便秘等。另外,长期轮班也会导致护士的生理节奏紊乱,容易产生疲劳感。心理性的压力源 ICU护士经常会面对挫折和心理冲突。ICU的工作特点要求ICU的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繁忙的工作可能造成学习的需要不能满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可造成ICU护士的挫折感,会产生多种心理冲突。社会性的压力源 指各种社会和生活事件对人产生的压力和刺激,由于ICU工作量较大,许多护士下班后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照顾家人的生活,如果不能很好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可能会引发家庭矛盾。在工作中,ICU护士要经常协调护—护关系,医—护关系和护—患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这些关系,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矛盾和冲突。在医—患关系日益严峻的今天,护患纠纷造成严重的精神损伤,影响着护士的工作积极性【1】。护士的社会地位与待遇偏低 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在以学历、职称工资档次的工资制度中,护士的待遇普遍偏低【2】。ICU护士经常面临的另一个社会性压力源是患者的死亡。一个患者的死亡对护士的心理影响比每天处理危重者产生的影响严重。濒死及死亡现象作为一种刺激因素除造成护士的直接心理压力外,还可使护士产生紧张感,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事故。

各种压力源的侵袭会给ICU护理人员带来不同的行为反应,如焦虑、强迫、抑郁、怀疑、易激怒、躯体行为等。面对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调试,也因人而异: 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态,(1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想的太多,总不满足现状,怨天尤人,给自己添加了不必要的烦恼。我们经过几年专科知识的学习和努力,毕业后能在固定的岗位上工作,有稳定收入,想来这是很可观的。教育部规定全国大中专就业率不应低于73%,显然这是综合了全国高校就业人数而定,这个数字并不乐观。全国现在仍面临着“就业难”的这一严峻问题。我们经过几年学习,找到目前的临床工作,我们更应该珍惜。(2 改变以往我们消极的想法,重建对工作的热爱,建立积极信念,明确人生坐标:信念是一种看法,是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信念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精神和情感,进而影响健康【3】。将学习作为动力而非压力,争取早出成绩、多出成绩,得到社会和医院的认可,培养成就感和价值感。(3调适工作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境,有效的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将生活和工作分开,把生活中的不愉快杜绝带入工作中,使自己经常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我们意识到哪些客观存在给我们带来不适就应该想办法去改变和克服,比如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尽量降低噪声。工作坏境是我们护理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的,我们应该像家那样来维护它,让患者拥有良好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到舒适和美观。合理的休息和锻炼,当个体遭遇压力时,休息是保存能量的最好方法【4】,因此当感受到由于压力过大而出现的身心不适时,应适当地休息。同时保持活动和锻炼,有助于缓解压力的反应。身为ICU的护理人员应懂得时间的合理安排,应保证繁重工作后的休息。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沟通,ICU护理人员感受到压力时,应该寻找到适当的应对方法,如向人倾诉,以发泄不愉快的情感,减轻压力。同事之间要注意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家人理解、配合,积极处理工作与家庭需求的矛盾,。多与护理管理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取得帮助和支持。根据个人自身喜好的不同,在业余时间选着不同的调节方式,学习一些放松技术,如音乐疗法,研究表明【5】,音乐疗法在某些环境应用后,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样作为长期工作在ICU环境中的护理人员也可以减轻我们是身心压力和焦虑程度。

Icu护理人员作为患者的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调适者,在自身出现心理不适时应该重视,并循序渐进地将问题处理。利用自身调节力求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限制在最小范围,控制在最低程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使我们的情绪、精力、智慧、才能、潜能等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努力提高职业素质。满怀激情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履行救死扶伤、保护生命、防止疾病和减轻痛苦的专业职责,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大公促成大私”,最终提高个人满意度,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肖祖芬.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护理学杂志 2001年03期 【2】乔世明主编.医疗纠纷与法律责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

【3】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 护理人员心理卫生现状及调适技术探讨 2005.9 【4】吴 军 临床护士的心理调适 医学新知 2011.5 【5】何卫红 音乐疗法对重症患者舒适状况的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s1期

icu心理护理 篇2

1 心理问题

1.1 紧张、焦虑

陌生的环境的改变, 交流的障碍及病情的加重, 常使机械通气患者感到紧张和焦虑。

1.2 孤独、抑郁

患者远离亲人容易产生孤独感;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患者失去了与外界语言交流的权利, 增加了孤独感和抑郁。

1.3 不安全感、恐惧

(1) ICU环境陌生, 呼吸机报警铃响及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等因素使患者产生不安全感。 (2) 死亡患者的威胁常使患者充满恐惧, 不敢入睡。

2 护理措施

2.1 良好的沟通技巧

除了必要的语言沟通外还要善于从患者的面部表情、体态、眼神、手势等理解其情感活动与需要。

2.2 减少不良刺激

主要对环境的控制。如痛病室的患者去世时, 应以屏风或挂帘遮挡。为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可用约束带保护性约束, 但要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清楚, 以取得配合。

2.3 撤离呼吸机前的心理护理

长时间应用呼吸机, 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 对撤机有恐惧心理, 告诉患者病情已好转, 耐心解释。

2.4 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拔管后, 有效咳嗽、排痰是护理的关键,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咳痰的重要性, 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护理。

3 体会

icu心理护理 篇3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护理;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12-01

ICU即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和监护高危患者的科室,由于病情的恶化以及发病的急骤,ICU患者在心理反应上极为不稳定,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受不良及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严重阻碍患者的康复进程。然而,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进行一定的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进一步的内化,使其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心理桥梁关系,提高对护理及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护理及康复质量及效果。因此,对ICU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现实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ICU收治的重症患者392例,男性患者262例,女性患者130例,年龄在18岁到70之间,平均年龄44.6岁。分为对照组196例,观察组19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ICU专科护理进行治疗观察。

观察组:在常规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常规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ICU患者易产生恐慌、焦虑及悲观应疾等消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及时采取健康心理疏导,向患者有针对性的传输ICU患者相关医学知识,使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患,增加治愈信心。在ICU护理过程中护理员主动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在互动中,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给患者以温暖与关心,及时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反应,适时采取措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宣泄,引导患者走出心理阴霾,改善对待疾病的态度。

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护理员的鼓励下,树立对治疗效果的良好信心。应充分发挥心理疏导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导患者,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不逃不避、不讳疾,勇敢地面对疾病,不断的挑战自己,赢得最终的康复[2]。

第二,针对不同个性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紧张恐惧型的重症患者,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说明ICU的监护目的,平复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避免患者因焦虑、紧张和恐惧而产生不良效果。对于顾虑型患者,对其进行耐心的引导,说明护理的重要性及告知其相关护理设施及护理手段所能达到的效果,使患者能够安全地接受治疗。

第三,注意对ICU病房的布置工作,消除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恐惧感与孤独感,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通风良好,适宜采用柔和的灯光及室内布局,尽量减小医疗器及仪器的声音,适当保持安静,也可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使患者释放一定的心理压力。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对比,对照组心理情绪好转率75%。观察组好转率9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

3讨论

本文对392例ICU重症患者进行统计,有265例患者在护理期间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状态,比如恐惧、担忧、焦虑等,甚至有的患者出现不配合医务人员工作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在ICU护理中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并能够使患者与医务人员建立良好关系,促进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提高。

心理护理的意义是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用实际的行动、护理态度以及对待患者的言语等方面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想法或者病后的感受等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其负面情绪,使之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术后的情况,这样才能很好地配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后的恢复治疗,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将ICU护理效果充分发挥,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ICU护理来讲,心理分析并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是起到有利的作用的。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能够迅速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应用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力,调整患者以最佳心态进行配合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3]。

参考文献

[1]杨红.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03:590.

[2]吴胜兰,沈会红,李静,周蓉,顾玉芳.床边护理查房对ICU患者心理護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2:89-91.

ICU护理查房 篇4

Xx: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和大家讨论的是xx床xxx,希望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能更好的掌握休克、骨折、肺气肿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该患者的基本情况。

Xx床,xx,男,xx岁。入院前7-小时,患者因车祸致胸、臂及髋部等全身多处疼痛,伤后患者呼之能应,四肢均能活动,未见呕吐、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遂送至宜宾市骨科医院诊治(具体不详)。查头颅CT提示:未见确切异常,3+小时前,患者出现意识加深,呈嗜睡状,遂点我院120,急诊科以“车祸伤”收入我科。患者至患病以来,为进食,解大便三次。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2+前曾于xxxxxx医院左腋下脂肪瘤切除术,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入院诊断:

1、休克原因待查 1.1、失血性休克

2、右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3、左股骨粗龙间骨折

4、双肺肺气肿

相关辅助检查:中性粒细胞、氧分压、二氧化碳均增高

淋巴细胞、红细胞比积、总血红蛋白均下降

xx:下面我们就讲解一下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xx: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休克的病理生理:

休克这词由英文Shock音译而来,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致重要的生命器官缺血缺氧。即是身体器官需氧量与得氧量失调。休克不但在战场上,同时也是内外妇儿科常见的急性危重病症。

(一)分类

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把创伤和失血引起的休克均划人低血容量性休克,而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最常见。

(二)病理生理

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是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其他与休克发生有关的病理生理过程还包括微循环改变、代谢变化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⑴微循环的变化

在有效循环量不足引起休克的过程中,占总循环量20%的微循环也相应地发生不同阶段的变化。休克早期,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显著减少,引起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同时因循环容量降低引起动脉血压下降。此时机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机制调节和矫正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包括:通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肾上腺轴兴奋导致大量儿茶酚胺释放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等环节,可引起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以维持循环容量相对稳定;又通过选择性收缩外周(皮肤、骨骼肌)和内脏(如肝、脾、胃肠)的小直管使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由于内脏小动、静脉血管平滑肌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受儿茶酚胺等激素的影响发生强烈收缩,动静脉间短路开放,结果外周血管阻力和回心血量均有所增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和后括约肌相对开放有助于组织液回吸收和血容量得到部分补偿。但微循环内因前括约肌收蝻而致“只出不进”,血量减少,组织仍处于低灌注、缺氧状态。若能在此时去除病因积极复苏,休克常较容易得到纠正。若休克继续进展时,微循环将进一步因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大量开放,使原有的组织灌注不足更为加重,细胞因严重缺氧处于无氧代谢状况,并出现能量不足、乳酸类产物蓄积和舒血管的介质如组胺、缓激肽等释放。这些物质可直接引起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而后括约肌则因对其敏感性低仍处于收缩状态。结果微循环内“只进不出”,血液滞留、毛细血管网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强致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和血液粘稠度增加。于是又进一步降低回心血量,致心排出量继续下降、心、脑器官灌注不足,休克加重而进入抑制期。此时微循环的特点是广泛扩张。临床上病人表现为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模糊、发绀和酸中毒。若病情继续发展,便进入不可逆性休克。淤滞在微循环内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和直小板容易发生聚集并在血管内形成傲血栓,甚至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此时,由于组织缺少直液灌注,细胞处于严重缺氧和缺乏能量的状况,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破裂,溶酶体内多种酸性水解酶溢出,引起细胞自溶并损害周围其他的细胞。最终引起大片组织、整个器官乃至多个器官功能受损。

⑵代谢变化 在微循环失常、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情况下,体内出现无氧代谢下的糖酵解过程以提供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原来葡萄糖有氧代谢的开始阶段,要经糖酵解过程,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生成丙酮酸后可在脱氢酶作用下,先氧化脱羟成为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38个ATP分子,约可提供2870kJ的热量。而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只能还原成乳酸盐,产生2个ATP分子,仅提供197kJ热量,约相当于有氧代谢供能量的6.9%。随着无氧代谢的加重,乳酸盐不断增加;丙酮酸盐则下降。因此,在设有其他原因造成高乳酸直症的情况下,乳酸盐的含量和乳酸盐/丙酮酸盐(L/P)比值,可以反映病人细胞缺氧的情况(正常比值15~20作为缺氧的参考阈值)。⑶细胞微循环变化 休克加重时,除因微循环障碍不能及时清除酸性产物外,还因肝对乳酸进行代谢的能力下降,导致乳酸耸不断堆积和明显酸中毒。当轻度酸中毒(pH>7.2)时,机体仍可受儿茶酚胺的刺激,引起心事加快、心撑出增加和血管收缩。当发展至重度酸中毒pH<7.2时,则出现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和心排出量降低以及呼吸加深、加快等。此外,酸中毒还降低心室纤颤的阈值,并使氧合直虹蛋白的解寓曲线右移,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代谢性酸中毒和能量不足还影响细胞各种膜的屏障功能。除了前面提到的溶酶体腆外,还影响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质腆的稳定及跨膜传导、运输和细胞吞饮及吞噬等功能。细胞膜曼损后除通透性增加外,还出理细胞膜上离子系的功能障碍如Na’—K’泵、钙泵。表现为细胞内外离子及体液分布异常,如钠、钙离于进入细胞内不能排出,钾离子则在细胞外无法进入细胞内,导致血钠降低、血钾升高,细胞外液随钠离子进人细胞内,引起细胞外液减少和细胞肿胀、死亡。而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以后除激活溶酶体外,还导致线粒体内钙离子升高,并从多方面破坏线粒体。溶酶体腆破裂后除前面提到释放出许多引起细胞自溶和组织损伤的水解酶外,还可产生心肌抑制因子(MDF)、缓激肽等毒性因子。线粒体膜发生损伤后,引起膜脂降解产生血栓素、白三烯等毒性产物,呈现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蜡消失,细胞氧化磷酸化障碍而影响能量生成。能量产生不足时,影响细胞某些受体的生成。

(三)临床表现

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休克早期和休克期,也可以称为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1、休克代偿期Ⅰ期(休克早期)休克刚开始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皮肤、内脏血管收缩明显,对整体有一定代偿作用,可减轻血压下降(但严重大出血可引起血压明显下降),心、脑血流量能维持正常。患者开始出现皮肤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如果在休克早期能够及时诊断、治疗,休克很快就会好转,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休克会进一步发展,进入休克期。

2、休克进展期Ⅱ期(休克中期)休克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就会进入可逆性失代偿期。这时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血压进行性下降,少尿甚至无尿,心脑血管失去自身调节或血液重心分不中的优先保证,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流不足,出现心脑功能障碍,心搏无力,患者神志淡漠甚至转入昏迷;

2、肾血流量长时间严重不足,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3、皮肤发凉加重、发绀,可出现花斑。失代偿初期经积极救治仍属可逆,但若持续时间较长则进入休克难治期。

3、休克难治期Ⅲ期(休克晚期)休克发展的晚期阶段,不可逆性失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为:

1、血压进行性下降,给升压药仍难以恢复。脉搏细速中心静脉压降低,中心静脉压降低,静脉塌陷,出现循环衰竭,可致患者死亡;

2、毛细血管无复流;

3、由于微循环淤血不断加重和DIC的发生,全身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细胞受损乃至死亡,心脑肺肾等脏器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xx:下面由孙德玲为大家介绍骨折的病理生理:

xxxx:骨折是外伤或疾病所致之骨部分或完全折断者,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多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所造成。骨折通常可分为截断、碎断或斜断。患处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种种表现。如因骨本身患结核、骨髓炎及骨瘤等病变,每遇轻度外力碰撞而发生骨折的称病理性骨折。

(一)分类

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

1、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伤口及骨折断端受到污染。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依据骨折的程度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崁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及骨骺分离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依据骨折的形态

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发生在骨干部。

2、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压缩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星状骨折: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凹陷骨折: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裂纹骨折: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青枝骨折: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

9、骨骺分离: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依据解剖部位 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

1、外伤性骨折: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依据骨折稳定程度

1、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压缩骨折、崁插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

依据骨折后的时间

1、新鲜骨折: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

2、陈旧性骨折: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

(二)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

1、发热症状: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2、产生休克症状: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其出血量大者可达2000ml以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

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一般表现 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骨折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以及软组织损伤所致水肿,使患肢严重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黄色。骨折局部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移动患肢时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使患肢活动受限,如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伤肢体活动功能完全丧失。

2、骨折的特有体征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短缩、成角或旋转。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不同部位骨折的临床表现

1、肱骨髁上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引起,骨折如无移位,多有肘部疼痛,肿胀,局部有压痛,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骨折 时,局部疼痛、肿胀较明显,出现异常活动,可听见骨擦音。伸直型骨折肘部常呈半伸位,肘后突起,呈靴形肘畸形,在肘前可摸到突出的骨折近端。有血管损伤(受压或刺激)的患者,手部皮肤颜色会变苍白或变暗,温度变凉,皮肤感觉减退,手指或手腕部活动障碍。最早出现且最主要的症状是被动伸指时引起剧痛,这时应及时拍X线片以确诊。

2、肱骨外上髁骨折:骨折后关节外侧迅速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有时可摸到活动的骨块。肘关节呈半屈位,活动时疼痛加剧。拍X线片可明确确诊。

3、桡、尺骨干双骨折:亦称手骨两胫俱断或前臂双骨折。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尺骨干双骨折,骨折部位多发生于前臂中1/3和下1/3部。桡、尺骨干双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前臂活动功能丧失,动则疼痛加剧。有移位的完全骨折,前臂可见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有骨擦音,前臂旋转功能丧失。开放骨折可见骨折端戳出皮肤,伤口一般较小,外露的骨折端有时可自行回纳到伤口内。

4、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3厘米范围内的各种骨折,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下端骨折,但以间接暴力最为多见。桡骨下端骨折后,腕关节上方有明显肿胀、疼痛,桡骨下端压痛明显,有纵向叩击痛,手指做握拳动作时疼痛加重,腕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移位骨折时常有典型畸形。移位明显者,手部侧面可见“餐叉”样畸形,正面观可呈“枪刺刀 ”状畸形。腕关节及手指伸屈功能常受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病例表现为严重粉碎性骨折。

5、手舟骨骨折:手舟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后,腕背侧疼痛、肿胀,尤以隐窝处明显,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将腕关节桡侧倾,屈曲拇指和示食(食指)而叩击其掌指关节时可引起腕部疼痛加剧。手舟骨骨折容易漏诊,为明确诊断,应及时进行X线摄 片。手舟骨骨折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 手舟骨结节骨折。属手舟骨远端骨折,一般愈合良好。

② 手舟 骨腰部骨折。因局部血运不良,一般愈合缓慢。

③ 手舟骨近端骨折。近端骨折块受血运影响,易发生不愈合及缺血性坏死。

6、掌骨骨折: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和掌指关节伸屈功能障碍。触摸骨折局部有明显压痛,纵压或叩击掌骨头时疼痛加剧。若有重叠移位,则该骨缩短,可见掌骨头凹陷,握掌时尤为明显。掌骨颈,掌骨干骨折,常可有骨擦音。

7、指骨骨折:骨折有横断、斜形、螺旋、粉碎或波及关节面等。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手指伸屈功能受限。有明显移位时,近节、中节指骨骨折可有成角畸形,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有锤 状指畸形,手指不能主动伸直。同时可扪及骨擦音,有异常活动。

xx: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肺气肿的病理生理: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旁间隔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

(一)病因

1、大气污染:尸检材料证明,气候和经济条件相似情况下大气污染严重地区肺气肿发病率比污染较轻地区为高;

2、纸烟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吸烟者粘液腺岩藻糖及神经氨酸含量增多,可抑制支气管粘膜纤毛活动,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吸烟者并发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和死于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者,远较不吸烟者为多;

3、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与肺气肿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反复感染可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管壁增厚狭窄引起气道阻塞。肺部感染时蛋白酶活性增高,与肺气肿形成也可能有关;

4、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体内的一些蛋白水解酶对肺组织有消化作用,而抗蛋白酶对于弹力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二)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多有慢性咳嗽、咳痰史。早期症状不明显,或在劳累时感觉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以致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慢支在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在原有的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当继发感染时,出现胸闷、气急,紫绀,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呼吸衰竭症状。肺气肿加重时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呼气延长,语颤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心音遥远,呼吸音减弱,肺部有湿罗音。部分患者发生并发症: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xxx:通过以上了解,我们提出了以下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病人体弱咳嗽无力有关。

2、体温过高:与骨折产生的血肿被吸收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长期卧床有关。

4、焦虑、恐惧:与环境陌生、不适应呼吸机支持呼吸有关。

5、潜在并发症:骨折移位、骨折愈合不良、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6、潜在并发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7、有逆行感染的危险:与导尿管的安置有关。

8、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失血、未进食有关。

xxx:针对以上护理诊断我们采取的护理措施如下,请孙德玲分别为我们讲解: xxx: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过多、病人体弱咳嗽无力有关。

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详细记录痰液的量、性质和颜色。(2)促进有效排痰:1)胸部叩击:从外向内,从下向上叩击,注意听诊肺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叩击力度与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操作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2)静脉推注祛痰药 3)机械排痰:用吸痰管将病人气管和口腔里的痰液排出。

2、体温过高:与骨折产生的血肿被吸收有关。

护理措施:(1)休息与生活护理:病房保持安静,环境适宜,温度为18℃-20℃,湿度为50%-60%。做好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防止继发感染。(2)降温 护理:高热是采取冰袋降温或酒精擦浴,以逐渐降温为宜,病人出汗时,应及时擦汗和更换衣服被子,避免受凉。(3)进食清淡温凉流质食物,补充能量。(4)病情观察: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并记录。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1)加强观察:定时观察病人皮肤和黏膜状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对症护理(2)预防压疮:加强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和床单位的整洁、干净。协助翻身和按摩骨隆突处。

4、焦虑、恐惧:与环境陌生、不适应呼吸机支持呼吸有关。

护理措施:(1)舒适护理:保持患者正常的睡眠节律、减轻患者的应激、改善环境,尽量消除监护仪和呼吸机发出的单调声音,夜间尽量将其对应的灯关掉,保证室内的舒适、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应。(2)加强沟通,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关爱患者。(3)做好基础护理,为患者导尿、会阴护理、翻身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保证其体位舒适。

5、潜在并发症:骨折移位、骨折愈合不良、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措施:(1)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患肢制动,通过下肢皮牵引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尽量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2)观察呼吸的次数、比例、深浅度和节律的变化,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观察咳痰的量及性质,呼吸困难的类型。(3)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4)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烦躁、焦虑、恐惧的情绪。(5)作好病人每天进食量、饮水量和大小便排出量的记录。

6、潜在并发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温保持22℃,相对湿度50%-60%。(2)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无菌操作,限制人员流动。(3)有效吸痰,适时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4)抬高床头30°.45°或取半坐卧位,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加强营养,提高免疫能力,加强为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时纠正水和电介质、酸碱失衡。(6)心理干预,使患者处于一个和谐、被尊重的治疗环境,做好有效沟通。(7)呼吸及管道的管理:呼吸机管道中冷凝水是污染物,使用中冷凝水的积液瓶应管路最低处,并应及时清除。湿化罐和雾化器内装的液体应每24小时全部倾倒并更换灭菌用水,用后终末消毒。(8)消化系统的预防:加强口腔护理,根据口腔的情况,选用合适的口腔护理液。(9)呼吸系统的预防:减少镇静药的使用,防病人应咳嗽减少而发生坠积性肺炎。

7、有逆行感染的危险:与导尿管的安置有关。护理措施:(1)导尿时选择合适的尿管,插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黏膜。(2)保持尿道口清洁,做好会阴护理、膀胱冲洗。(3)保持引流尿液的通畅固定,避免尿管弯曲受压。(4)为患者翻身时,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不要高于膀胱,以免尿液反流,引起腔内感染。

8、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失血、未进食有关。

ICU护理服务措施 篇5

为了认真贯彻医院管理年“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精神,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努力落实“两好、一满意”。特制订护理服务措施如下:

一.认真落实危重病人“六洁、四五”,保持病人舒适整洁,让病人满意,家属放心。主要包括:

1、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病人体位舒适。每日为病人擦身、洗脸、洗手、洗脚早晚各一次,刷牙或口腔护理、尿道口清洁早晚各一次;隔日为病人清洗会阴一次,每周为病人洗头2次,剪手脚指甲一次。身上有血渍污渍随时清洁。

2、购买卫生纸、梳子、毛巾为“三无”病人应急使用。ICU病人不能经口进食,常需要鼻饲流质饮食,为保证肠内营养的适宜温度,故购买微波炉随时为病人热饭,预防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

3、部分气管切开病人常因系带导致颈部皮肤受损,于是大家每日检查,每周更换粗系带,污染是及时更换,并用纱布保护,减轻病人的不适。

4、部分家在外地的病人出院后复印病历有困难,大家就主动在病人出院前留下他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家庭住址,替病人到病案室复印病历并邮寄至病人家中,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

5、加强“三基三严”训练,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流程,规范熟练各项操作,减轻病人痛苦。

二、医院管理年的中心任务是“病人安全”,结合“两好一满意”要求,护士长组织大家查找安全隐患,认真学习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细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1、为所有病人佩带腕带标志,避免差错。

2、对膀胱冲洗管路、腹腔冲洗管路、呼吸机蒸馏水湿化管路,肠内营养鼻饲管路进行不同颜色标志,确保清晰明了,避免差错。

3、输血病人进行血型醒目标示,在各治疗车上悬挂:“你核对了吗?”标示,提醒大家进行各种治疗前后时刻注意“三查七对”。明年将继续改进采用不同颜色卡片进行标示确保病人安全。

4、洗手是预防院内感染的简单方便的措施,为此在每个病人床尾桌上放置洗手液,互相提醒操作前后,护理病人前后要洗手或戴手套。

三、ICU多收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比如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诱发ICU综合征,影响病人的康复。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1、制作卡片,购买写字板,通过文字交流。

2、利用各种手势语,如大拇指是“大便”、小拇指为“小便”等,闭眼为“是”,睁眼为“否”等。

3、每天早晨晨护时,给病人介绍天气情况、时间、日期,做任何操作前都耐心细致解释。

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篇6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中小医院是一个病房,大医院是一个特别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在世界上有3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成为医院中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国内设有ICU的医院还不普遍,但已受到了重视,估计发展很快。ICU又分综合ICU的专科ICU(如烧伤ICU、心血管外科ICU、新生儿ICU等)。CCU是专科ICU中的一种,第一个C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缩写,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的。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ICU主要收治对象是:①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②需要心肺复苏者;③某个脏器(包括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者;④重症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⑤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者。病情好转后,又转回普通病房。

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在条件较好的医院,还配有血气分析仪、微型电子计算机、脑电图机、B超机、床旁X线机、血液透析器、动脉内气囊反搏器、血尿常规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等。由于ICU是在现化医疗装备下对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进行监护治疗,因此,在ICU里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变能力强,并能掌握复杂仪器的操作。

ICU能使重危病人得到早期而又准确的诊断,紧急而又恰当的处理。

CCU是专科ICU中的一种,第一个C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缩写,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的。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

SICU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许多过去无法治愈的疾病得以康复,但是当病人出现严重的病情,生理功能紊乱而需要特别加强治疗和护理,或尽管病人的病情相对平稳,但存在有潜在的危险情况,需要严密监测,随时调整治疗时,普通病房便不能提供完善的治疗条件,就要尽快的将病人转到ICU进行监测并给予加强治疗。

SICU(外科加强治疗病房)是专门收治外科系统危重病人并给予精心监护和精确治疗的救护病房。SICU不同于普通病房,它拥有各种先进治疗仪器和监测仪器,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微量泵、喂养泵、血气分析仪、血糖仪等。可以实施各种先进的抢救措施。SICU医护人员掌握的理论和技术是针对危重病人抢救的危重病医学,是一门综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现代科技的边缘性学科,也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

SICU收治的病人由于病情严重,需要随时监测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凝血系统、肾功能以及其它许多生理指标。因此,SICU有着全院最先进的监护抢救设备,有着精通业务、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医护人员,为抢救各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创造了条件。SICU自成立以来,攻克许多医学技术难关,成功地挽救了大量的危重病人,如DIC、ARDS等以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已经不再是生命的主要威胁。

由于ICU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且大多数需要有创的治疗手段,因此需要特殊的治疗环境,患者家属过多的探视一方面会将外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带入病房,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另一方面会干扰医护人员对其它病人的诊疗过程及抢救。因此患者在冶疗期间原则上不需要陪护。

EICU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急诊重症监护室

收住适应证:

1.各种肺内或肺外原因所致呼吸衰竭,需用无创或有创通气支持的患者。氧气指数≤250,去除循环因素仍不能得到纠正者。PaCO2≥60mmHg,COPD患者此值适当增加,且经适当处理仍不能改善者。常见:重症肺部感染,COPD急性加重期,肺栓塞及其溶栓治疗,各种周围神经肌肉病变所致呼吸衰竭,ARDS。

2.各种原因所致循环衰竭,经一般处理或简单液体复苏仍不能改善者。常见:难以纠正的急性左心衰,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冠脉综合高危患者,不能行PTCA和溶栓的患者,AMI溶栓治疗患者,需安装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

3.需呼吸或循环支持的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保守治疗。

4.重症胰腺炎患者。

5.重度颅脑损伤不能手术或脑梗塞患者,且经呼吸循环支持有可能生存者。早期脑梗塞有溶栓适应证者。

6.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状态,需呼吸循环支持者。

7.急性中毒、电击、溺淹、中暑,需呼吸循环支持者。

8.大面积烧伤,剥脱性皮炎,需呼吸循环支持者。

9.需行床旁持续血液滤过的患者。

10.各种原因所致MODS或MOF患者。

11.CPCR术后有生存或脑复苏希望的患者。

下例情况不宜收住EICU:

1.临终状态或高度老衰患者。

2.呼吸循环支持不能撤离的晚期Ca患者。

3.一般不收住术后患者。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专科ICU(医学专科重症监护室)

BICU(BCU):烧伤ICU

CICU(CCU):心脏ICU

EICU(ECU):急诊ICU

NICU(NCU):新生儿ICU

SICU(SCU):外科ICU

icu心理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所选择的2 362例均为2009年10月-2010年9月的ICU住院患者, 年龄1~92岁, 其中危重患者1 479人, 入科时间为1~87d, 均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指导。

2 ICU危重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2.1 紧张与恐惧

危重患者多是突然起病, 或突然遭意外;或者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病情加重, 进入ICU, 常表现紧张与濒死的恐惧;或看到ICU抢救其他患者时有剧烈的恐惧感。

2.2 焦虑

神志清楚的危重患者, 由于对所患疾病的病因不明确, 对疾病转归的担心及对疗效的不肯定, 以及对费用问题的担心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敏感多疑、激惹性增高等焦虑心理。

2.3 幻觉

ICU的特殊环境和管理制度, 以及在治疗护理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 导致了患者异常情绪的出现, 从而产生幻觉。

3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营造温馨的救治环境

3.1 运用体态语言, 做好护患沟通

由于ICU护理单元的特殊性, 患者易出现恐惧和孤独感。应通过对患者面部表情、音调、手势及身体姿态等方面的细致观察, 了解患者心态, 主动与之交谈, 耐心倾听并解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 使之由被动接受治疗变为主动参与, 消除其内心的疑虑。尤其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 由于无法用语言与医护人员交流, 其焦虑、烦躁及思想负担都较重。为此, 更应耐心介绍有关人工气道的基本知识及置管的正常生理反应, 采取主动提问, 患者只需点头与摇头即可表达自己需要的方式, 获得良好效果。为方便与语言交流障碍患者交流, 我科备有ICU语言交流图卡, 画有各种常见问题如:我口渴了、我饿了、尿管难受等等, 方便患者指认。此外, 我科还备有护患交流本, 通过书写方式为患者答疑解惑, 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建立参与型护患关系

ICU病房中, 家属与患者隔绝, 不能与患者直接交流;医护工作环境封闭, 家属对医疗工作缺乏了解而疑惑;在费用方面也觉得较盲目。针对这种情况, 我科建立了探视走廊, 每天定时开放监护器, 让家属观看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 并酌情让他们对话, 在转达患者各种需求的同时, 将亲朋好友的鼓励、关心带给患者。在患者病情平稳转到专科病房之前, 由责任护士向其家属讲解相关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 提供转出ICU后的康复指导。出院后建立跟踪随访制度, 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 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这样既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信任, 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

4 加强护理干预, 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4.1 树立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运用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就是要摸透患者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应加强主动观察, 监护仪仅作为监测和反映病情变化的辅助手段。主动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性格特征、生活习惯, 并根据“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营造一个符合其个性、贴近生活的监护环境。做好心理护理疏导劝慰使患者紧张的心情放松, 解除其恐惧心理, 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2], 重视人性化护理。为了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 护士在患者意识恢复后应做好心理护理, 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 包括用柔和坚定的目光注视, 温和善意的微笑, 恰当的握手, 对患者的痛苦恰到好处的解释等;做好疼痛护理, 指导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 如咳嗽时用手按住手术刀口、采取正确的咳嗽方法等, 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止痛;做好生活护理, 告知患者虽然没有家人陪护, 但护士会协助他完成进食、洗漱等各种活动, 以减少患者的顾虑, 使其安心接受治疗护理。

4.2 加强护患交流

4.2.1 患者苏醒后, 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 患者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 此时应耐心的向患者讲明自己所处的环境, ICU监护的目的以及各种引流管的作用, 使患者了解苏醒目的以及重要性, 减少紧张、恐惧心理。人工气道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 常使患者感到孤独和恐惧。护士应经常询问患者的感觉, 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交流, 以了解患者的想法和要求, 满足其需要。

4.2.2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进入ICU患者, 护士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医学知识, 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 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与护理, 身边的各种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变化, 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 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知[3]。

参考文献

[1]周小萍.在ICU实施心理护理的做法与效果评价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8) :1117.

[2]庄慧, 柳娟.ICU对危重患者的负效应及对策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16) :2197.

icu心理护理 篇8

【关键词】ICU病人;心理护理;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80-01

随着近几年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逐渐引起重视。心理护理对于稳定患者病情和恢复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针对ICU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心理护理更为重要。本实验对我院210例ICU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探讨,并积极的给予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实验中的患者为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ICU急诊患者,共210例,年龄在1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有男性患者137例,女性患者73例。患者中有30例患有心功能不全,37例患有肺部感染,10例臟器衰竭,17例心梗,116例患者因中毒入院,其中包括一氧化碳中毒(27例),有机磷中毒(45例),还有被毒蛇咬伤(19例)、毒蜂蛰伤(25例)的患者。

2 结 果

通过对患者采用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减轻,其中有40例患者的心理负担消失,态度积极,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3 讨 论

3.1 患者的心理负担 ①患者通常会因为治疗而产生痛苦,在治疗中常使用到呼吸机等仪器,患者除了忍受身体的痛苦,还会紧张产生恐惧。②急诊ICU患者的病情严重且危险大,患者在病房内看到其他患者的抢救场面,会受到刺激,对自己的病情产生悲观心理甚至对死亡产生恐惧。③患者容易因为病房环境无法保证睡眠质量而引起焦虑感。④ICU患者的住院开销比较高,患者容易因为经费而产生担忧,尤其是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担心会造成家庭负担。⑤患者与护士之间沟通的不足,或是沟通效果不理想会造成患者的逆反心理,对治疗和护理方案不认同或怀疑。

3.2 护理措施 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良好的医护关系是获得明显护理效果的基础,也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护理工作者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多向患者介绍其患有疾病的知识,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细心观察患者平时的言行,换位思考,为患者感受着想。②尊重患者,尽可能在病房内使用屏风或布帘建立患者的私人空间,避免患者在他人面前的裸露。在为患者进行排尿、排便和擦洗的时候减少暴露时间,避免造成患者尴尬。在不能满足患者要求时耐心地给予患者恰当且能够接受的解释,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只有先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使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效率。③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工作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的采取对策。患者的病史、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会使其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护士应多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果的护理对策。对于病情严重且复杂的患者,应避免造成患者产生疑虑心理,对病情多进行沟通,增加患者的信心。④与患者家属多交流,家属的情绪很容易影响患者的情绪。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多关心患者,督促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⑤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提高观察和沟通能力,热情负责,才能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心,积极的配合。

通过实验结果证实,对ICU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临床护理中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晓红,张智容,苏艳.急诊ICU住院患者386例心理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82—83.

[2]R.R.Lew,Immediate and steady state extracellular ionic fluxes of growing Arabidopsis thaliana root hairs under hyperosmotic and hypoosmotic conditions,Physio1.Plant.104 fl998)397-404.

上一篇:三兄弟闯关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客房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