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2024-06-10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精选8篇)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篇1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现代几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和教学思想、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构建更加适合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现代体育教学模式 研究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因受传统学校体育观的影响相对滞后,传统体育教学无论是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还是体质评价都忽视的学校体育的长期效应,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体育培养。近几年我针对教学模式中出现的种种弊病,在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现代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剖析,为体育教学改革增砖添瓦!

一、传统教学模式

(一)运动技能教学模式

1、模式依据

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是受前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以运动技能教育观为指导,注重“三基”的传授。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三基”为教学目标;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为主要依据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的模式。教学过程遵循“泛化—分化—定型—自动化”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认识规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练习,逐步掌握运动技能。

2、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结构过程为:教学准备(教师提出教学任务与目标),定向认识学习(教师讲解示范,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练习部分(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巩固练习、应用练习),教学结束(教师对学习结果作总结评价)。

3、模式分析

该模式有利于运动技术的系统传授,使学生简洁有效的掌握“三基”,体现教师主导作用,教学规范,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身体锻炼教学模式

1、模式依据

身体锻炼模式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教学目标。按照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负荷与休息合理交替的规律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运用简单而有效的循回练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采用非竞技的简单运动进行身体素质锻炼。

2、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过程结构为:提出课程的任务,准备活动;教学组织与指导;学生练习,运动负荷监控;练习结果评价,放松整理。

3、模式分析

身体锻炼模式通常以练习法为主,并且采用练习强度和脉搏频率的监控,所以对发展体能、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但该模式由于以“炼”为主,并且练习密度高,运动负荷大,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二、几种现代教育模式

(一)“快乐体育”模式

1、模式依据

“快乐体育”模式,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以促进学生身体为基础,通过运动和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快乐,身心得到发展;它主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了“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的思想。

2、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过程结构为:环境优化,情感驱动,能力评价,协同教学,快乐体验。

3、模式分析

该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在思考问题和创造留有空间,使学生能够互帮互学。学生可以自定目标,自我评价。但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学能力,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及体育设施要求都比较高,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出现“放羊课”的局面,影响教学效果。

(二)“主动体育”教学模式

1、模式依据

“主动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掌握体育技能为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它扬弃以往的那种被动的体育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情感体验;在教学方法上通常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体育能力。

2、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过程结构为:启动发问,问题导入,尝试练习,集体讨论,验证练习,归纳总结。

3、模式分析

“主动体育”教学模式在思想上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接受式、被动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探索式的学习,注重了体育的多功能教育。

(三)“成功体育”教学模式

1、模式依据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是多种体育教学模式相互借鉴而改造形成的一种相对理想的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如何提高学生体育认识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体育兴趣。以体育学习的情景体验规律和学习的认识规律为主要依据构建教学过程结构,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比较适应的一种教学模式。

2、教学过程结构

(1)开始部分:准备活动性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形成学习目标与课题阶段(学习的初步讨论,明确问题)。

(2)中间部分:尝试性学习技术阶段(边想边练,寻求答案,明白道理),学习技术阶段(在明白一定道理的技术上练习,加深理解)。

(3)结束部分:对学习的结果归纳(身体和认识,情感方面),放松整理活动。

3、模式分析

“成功体育”注重体育教学的多种功能,创设有利于动机培养和激发,谋求整体效益。在教学中营造了和谐师生关系,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习者营造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出现了教学整体上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三、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区别

(一)教学方面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注重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过度强调“技能体育”和“体质体育”。

现代体育教学拓宽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既突出学生认知因素的培养,又强调学生情感的培养,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完善的人格。

(二)师生关系

传统体育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必须从属于教师的教,师生关系始终是“上下”,“主从”关系。

现在体育教学提倡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强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为主,实行民主教学。

(三)教学组织

传统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统一行动的,有严密的课堂组织与严格的课堂纪律,教师自始至终控制着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现代体育教学组织注重快乐化、民主化。组织形式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服务,而且要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自学、自练,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四)教学评价

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是以竞技体育的指标去实施教学过程和效果。现代体育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健康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体系,健康的内涵包括身、心、群三维价值理念。在考试评价方法上,采用绝对评价指标与弹性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四、小结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并非一无可取,现在体育教学模式并非完美无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学模式的不断研究将更加丰富多彩。值得指出的是,在反思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同时,从当前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体育教学,应该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赋予新的内涵。现代体育教学目标,任务,内容的多向性,不能将体育教学单一化,公式化,更不能固守某一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德平.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分类[N].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3]张军.体育教学模式论[J].教育与研究,2005.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篇2

关键词: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指导思想, 以此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长学生体育健身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 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以行政教学班为主, 上课时间、内容和教师相对固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的教学程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有其突出的优点:能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能够较为扎实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对促进教学规范化,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凸显的。

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弊端

(一) 、经验话教学思想

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使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 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 但是却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 使教师陷入条框之中, 容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没有达到体育教学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几十年不变, 容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学校教育正朝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过程中, 学校体育教育总要总结过去, 放眼未来, 转变观念, 勇于创新, 在实践工作中找到突破口, 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二) 、过分强调课堂结构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 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 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 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 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 、传统的模式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

高校大学生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都已经接近成熟, 他们好奇心强, 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 思维敏捷,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对老师的教学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 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 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 使课的形式单调, 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的限制住, 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四) 、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和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 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 面向全体学生, 让他们掌握方法, 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关系, 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传统型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师为核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教学价位上, 表现为重视功利性价位, 忽视非功利性价位, 学生主体性发展受到限制;在体育教学目标上, 表现为“模型化”, 试图用1个模子把所有的学生造成标准件, 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任务上, 表现为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个性发展, 这种教学任务观的核心是“唯书”、“唯知”;在体育教学方法上, 表现为注入式教学, 赶任务、赶进度, 教师强行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 学生毫无乐趣可言,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压抑了;在体育课程上, 表现为课程结构同一化, 必修课多, 选修课少, 课程设置又受场地、器材和设备的极大限制, 难以满足。

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体育教学已经在某些方面限制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要适应社会需求, 满足学生的健身、娱乐,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 、现代体育教学要引进激励机制

体育教学模式即:体现一定体育教学思想, 并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的活动策略或简化的操作模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取代, 要彻底改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不良局面。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年来, 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代发展被新教学方式所代替。

体育课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 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好体育, 有了爱好就能培养学生运动的特长, 有了爱好与特长就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才能真正使学校体育起到“终身体育”的作用。即:学校体育教学;兴趣;爱好;特长;习惯;终身体育。

(二) 、体育教学模式将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建立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的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看, 突破课堂教学模式, 也是教学的需要。我国现有体育教学模式虽然有“发现式教学”、“快乐式教学”、“小集体式教学”、“成功式教学”等模式, 发展的趋势也由单一性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体向以“学”为主体教学模式、由简单罗列俄教学模式向着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的教学模式、有短期行为向终身体育能力教学模式发展, 等等, 但是我们建立的模式不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终极”模式, 它还会并且应该随着我们队素质教育改革理解的深入, 不断发展。因此, 从发展的角度看, 突破教学模式, 也是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建模”是为了“无模”,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结束语

新理念指导下地体育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更多的发挥潜能、探索创造的空间。“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的运用, “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尝试, 给体育课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尤其是在一些评优课、观摩课中出现了一些让人困惑的问题:如过于宽松的学习环境造成学生遵守纪律意识淡薄;过分追求形式化得体育课造成学生体能下降等;有一些体育课甚至出现了“走偏”的现象, 背离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 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邵伟德, 体育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分类[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5, (03) 。

藏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篇3

研究对象及方法

藏族传统体育来源于生活,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优秀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丰富的娱乐性和深远的教育功能,对振奋民族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体育运动气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对象:合作藏中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全体学生。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践及观察谈话法。问卷调查法是用科学的方法设计两套调查表,分别对在校学生和部分教师采用抽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年级结构特点,在初一、初二、初三、高中四个级别分别发放120份调查表进行调查,就学校领导及其他教师共发放50份调查表进行调查。文献资料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学校图书馆、州图书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课题相关资料。教学实践及观察谈话法是通过该模式的教学实践来观察学生对藏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及教学效果,并就学生对藏族传统体育认识、体会、感受及发展前景等内容与部分学生进行谈话交流。

概念、结构和特点

概念界定 藏族传统体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藏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教学单元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在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新课标、新理念为准则,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主动学练藏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主动探索,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藏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再通过课堂的自主学练、交流探究、总结提高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体系。

模式结构 针对藏族传统体育这一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课题组创设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其结构形式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学练,交流探究——总结评价,强化提高。

模式特点 其一,藏族传统体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藏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一教学单元提出的,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二,开发利用了民族学生这一教学资源,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彰显了学生的运动才能;其三,把体育与健康的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积极主动地从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汲取藏族传统体育的养分,不但为完成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同时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其四,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体现了现代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得到完美展现。

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制定了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单元教学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多数同学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藏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以及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进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对学校的体育现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掌握,便于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民族寄宿制中学,由于地区经济落后,学校体育设施还是比较陈旧和落后,一些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难以开展。学校现有6名在职体育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平均年龄在33岁,教学实力还是很强的,重点在于,应进一步调动和发挥这些人力资源。而藏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场地器械的要求不是太高,因此,便于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自信心,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受地域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多数民族学生习惯了填鸭教学,羞于自我展现,更无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经过本课题的大胆创新研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力争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大胆彰显个人运动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藏族传统体育的乐趣。

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活跃了体育文化氛围,并为藏族传统体育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的束缚,学生能够自主地去探索,大胆地去尝试,主动地去锻炼,课堂体育运动气氛十分浓厚。学、赶、超显现出民族学生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了教育理念;通过交流探究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总结出先进的经验,反过来又用先进的理念与经验指导工作实践,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学成果也显而易见。

结论与反思

藏族传统体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本地区、本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需求,有利于促进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更重要的是,为广大民族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独立学练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藏族传统体育在本地区的广泛展开。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论文 篇4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论文1

一、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解决方案

(一)现状

根据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查资料显示,当今中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出乎意料之外,但绝对又在情理之中。不难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够,这种情况让人忧心忡忡,值得引起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工作困难主要原因有: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课,刻意的减少或取消教学课时;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抗拒体育课;教师授课内容陈旧等。而这些原因,导致了初中体育课一直处于一种“放羊”式的教学状态。

(二)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求,我国开展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作为教师应从根本上贯彻体育教育,宣传体育教育的积极性,把初中教育的概念提升为素质教育;开满体育课,正确掌握体育课改新要求,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增加体育介绍与讲解,满足学生日常锻炼需求;以反思性教学法,提高体育课的科学性;完善教师的培训机制,定期对初中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以兴趣教学为重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游戏教学,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二、概念界定

“体育游戏”一词提出较晚,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是规则游戏的一种,又称“活动性游戏”,指的是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的游戏。其旨在发展走、跑、跳、攀登、钻、爬、平衡、投掷等基本的动作和技能。具有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以及富于娱乐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三、体育游戏的创编

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时,游戏的创编是重中之重,科学合理地游戏创编,才会起到积极的效果。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等,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游戏创编。体育游戏的创编尤其应该具有趣味性,动作方面要新颖独特,尤其应注意的是创编的体育游戏一定要保证其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实现成功的体育教学。

四、体育游戏的分类

体育游戏教学的形式是与体育教学的任务相联系的,常见的体育游记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集中注意力游戏

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做好准备。这一类别的游戏所采用的是趣味性比较强的活动,运动量较小,一般应用于课程的开始阶段。

(二)准备活动游戏

此类游戏主要是达到热身的效果,以中等的运动量配合,一般主要应用于课程的准备阶段。

(三)体育技术游戏

此类游戏多以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为素材,目的是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练习效率,一般安排在课程的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

(四)体育战术游戏

此类体育游戏多建立在基本战术运用的基础上,如篮球、足球等,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战术动作,发动脑筋,大多数安排在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

(五)力量素质游戏

此类游戏多采用分队接力和个人赛的模式,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力量,因为体力消耗比较大,所以多安排在课程较后的部分。

五、游戏教学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学生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体育学科中的游戏因其独有的紧张刺激等特点,满足了青少年活泼好动热爱自由的心理,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实现教学意义。2.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在竞技的体育游戏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自己队伍里的一份责任,成员之间的合作成为了游戏生理的关键,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们团结奋斗的精神。3.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老话在体育游戏中也体现出来,每一种体育游戏都有既定的规章制度,要求每一个成员去遵守,通过这种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诚实守则的好精神。4.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学生们因为都想取得游戏的胜利成为佼佼者,所以大脑始终都处在一个剧烈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

(二)教师方面

1.体育游戏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无论体育游戏作为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内容,更有利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参与到学生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们达到相互了解的过程。2.体育游戏本身作为一种新颖前卫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真正实现了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六、进行游戏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学生心理

中学生对事物有广泛的兴趣,由于独立性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对外界比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叛逆心理严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二)注意方法

在选择体育游戏时,要把兴趣作为选材重点同时注意品格的培养,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在游戏裁判时做到公平公正

在体育游戏时,会涉及到规则裁判的问题,教师应担当正确运用游戏方法,在游戏裁判时做到公平公正。

(四)给予正确的评价总结

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学习评价不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是强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五)要防范伤害事故

大家都知道,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竞争比较激烈,学生们往往会忽视安全,从而导致伤害性的事故发生。所以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教师们在组织教学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七、结论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结合。它是富有浓厚的娱乐气息和鲜明的教育意义的活动。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浓厚,竞争性强,场面生动活泼,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论文2

一、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现代化的游戏方法之一、是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手段之一,以锻炼身体为最基本的目的,最终实现改善体质、身心愉悦、陶冶情操的目标。俄国伟大的教育家玛卡连柯曾经说过,与成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及活动相比,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游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其以后在生活中的表现。这正好也验证了我国的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知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影响巨大的。体育游戏是游戏中的一种,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游戏也分成了新兴体育游戏,即一种让玩家可以参与专业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电视游戏或电脑游戏和传统体育游戏,即实打实的亲自参与其中,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传统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具有娱乐、健身、普遍和易参与的基本特征。体育游戏的高级阶段就是竞技游戏,较低的就是活动性的体育游戏。

二、体育游戏的作用

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的体育游戏,它即包括了为热身后面课程做辅助的前期活动性的体育游戏,还包括专业性较强的与专项运动相关的专项游戏。因为体育游戏存在众多优点包括: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等,深受广大的中学生的喜爱。

1、培养情操,塑造优良品质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动机、需要、意志等因素是贯穿学习活动的主导因素,而教学活动对于以上学习因素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兼具趣味性和竞技性的体育游戏也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与生理发育需要。因此采用体育游戏这一创新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令中小学生主动融入角色,并在游戏中实时规范自我行为、培养集体意识,并通过游戏的方式领略体育的精神,塑造勇敢、坚强、果断等良好的个性特征。除此之外,游戏的组织与参与方式多属于集体参与,游戏的胜利需要学生发动集体的智慧,并且需要学生之间紧密配合。

2、发展智力,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中贯穿些许体育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组词接力”这个游戏,将学生分组并各自围圈,各组推荐一名监督员,来监督其他小组有无违规行为。首先由各组第一个学生绕本组所围成的圆圈跑步一圈,完成后回到原位并说出一个词语,第二名学生同前名同学一样跑圈,并接上名学生所说词语的末字作为其所说词语的开头,组词,小组其余学生以此类推,直至全部学生轮完,早者胜出。这种游戏是一种智体共同发展的游戏。

3、辅助教学,巩固专项技术

体育游戏通常被安排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体育专项运动之前,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体育游戏可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惰性,使机体较快进入运动状态,以便进一步进行某些专项技术的教学。

三、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开始阶段

好的开始是成果的一半,好的开始可以让学生快速的兴奋起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的进入到课堂的节奏中。因为是刚开始,所以在此阶段教师尽量采用简单、短小的体育游戏。教师在此阶段教学时宜采用“反口令”、“姿态比赛”、“听觉”、“视觉”等类型的体育游戏。

2、准备阶段

完成全部必要的准备活动,使身体内各部位器官得以预热,为后面开始的体育游戏做好适应性准备。在准备阶段,主要通过反复的游戏,来加深学生们对新学的体育技巧的掌握。同时也为基础阶段的体育练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完成初级基本的内容学习后,可以加大学习内容,扩大学习的范围,使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全面的练习,学生的身体器官与机能快速融入接下来的练习学习环境,进而做好心理与生理的准备以迎接基本阶段的教学内容。

3、基本阶段

基本阶段的教学是一堂课程的关键主要部分,其内容与目的是学生学习相关的技能知识、锻炼身体和培养思想道德水平的过程。在基本阶段中,应该通过运用体育游戏来满足学生对本堂课的需求。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更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加的科学、合理。这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才能使选择出来的体育,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才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与此同时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本堂课核心内容的了解和掌握。课堂气氛会达到高潮。

四、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

要想充分的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组织

体育游戏的组织要求一定要科学,既要考虑到参与游戏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身体素质能力以及年龄性别,还要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安全性以及全面性。体育游戏安排组织应该从浅到深、由易到难慢慢过渡,根据性别年龄差距合理的安排。

2、注重纪律性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课堂上要有课堂的纪律,学生们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老师在课堂上安排的体育游戏才能顺利的完成。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则,老师在课堂上的要求也不一样,学生只有认真的听从老师的安排,保障游戏过程中按照步骤井然有序的`进行,认真去做,才能正确的完成游戏,获得收获带来胜利。

3、公平公正

体育游戏能否顺利完成,除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以外还需要裁判员的存在。虽说体育游戏重在参与,但是离开了裁判员公开公正的执法判决,体育游戏就会失去原本的娱乐性。一般情况下裁判员的工作由上课老师担当,有时也可让上课的学生担当,锻炼独立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分析,我们应该将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体育游戏以及体育教材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以及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更好地完成课题的教学任务,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要合理、科学的选择体育游戏,来帮着完成体育教学,所以在游戏的选择时不能只听从学生的喜好,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更具课堂的要求、所学课程的内容,再结合选课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只要教师们严格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具体情况,善于总结,深入探索,勇于创新,锐意突破,相信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会越来越合理,越来越有成效。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论文3

【摘要】体育游戏一直伴随着体育教学的发展而发展并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使体育游戏在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开展,有五大方面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教育的发挥、锻炼的参与、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安全的教育。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游戏是体育运动在一定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对体育运动的技术学习起良性影响的活动。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体育比赛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愉悦感,培养学生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和终身体育意识。将体育游戏运动到体育教学中,较容易解决因场地、器材的不足所带来的问题,给以前常规的体育教学方式加入新的动力。

1、体育游戏的娱乐性特点

体育游戏是在娱乐的气氛中进行的一种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各种体育游戏的比赛,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高,从而使体育游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出乎意料的愉悦。

2、体育游戏的竞争性特点

从体育游戏的竞争性和竞技体育来看是有很大区别的,体育游戏竞争性中竞争的内容有很多且可以变化,比如比力量、比速度、比智力等。竞技体育不同点在于是在一定的竞赛规则制约下完成的,规则统一,不能随意变动。体育游戏的竞争性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弱者并不是完全没有获胜的机会,强者并不是每次都能获胜,只要参与者尽力,每个人都有获胜的机会,从而使参与者在体育游戏的竞争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一、体育游戏教学的原则

1、教师主导性原则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四个方面:

(一)教师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二)正确的指导

(三)积极营造游戏欢快、紧张的气氛

(四)把握游戏结束的时机

2、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的教学中教育性原则就指教师在体育游戏的教学过程必须重视学生的德育,将德育与游戏相结合。在游戏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加入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教育

(二)集体主义教育

(三)培养学生果敢、勇敢、谦虚的优良品质

3、锻炼性原则

体育本身就存在鍛炼性,但是体育游戏的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对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的训练使平时的常规训练减少枯燥性,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记住,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加入娱乐性的内容是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使身体得到均衡的全面的锻炼。

4、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古往今来在各行各业始终放在第一位,安全第一的观念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更应该占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体育游戏本身就具有一定竞争和趣味性强的特点并且有一定强度,所以学生参与的人数和激情一般都比较高。从这一方面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安排游戏的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方法

(一)体育游戏的分组要求与方法

1。分组的原则

(1)身体相近的原则

(2)体重相近的原则

(3)人数相等的原则

2、分组方法

(1)固定分组法:通过按照学生班级原先有的学习小组进行划分

(2)报数分组法:人数较多时采用,以分三组为例,让学生以1—2—3,1—2—3循环报数

(3)点将分组法:先从学生中找出小组长,然后让组长挑选自己组的成员

(二)体育游戏的裁判

体育游戏的众多特点决定了游戏的进行需要有与之适应的规则加以约束,从这个方向来看每一种体育游戏都需要有相关的裁判员来进行制裁,并客观公正的评定游戏的结果。在学校中一般体育游戏的教学中裁判员通常由上课的老师担任,但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也可培养学生裁判员或者轮流担任,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确保游戏的顺利有序的进行。

三、体育游戏教学的要求

(一)明确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二)适时调整运动负荷

1、判断学生生理负荷量

主要表现为:

(1)精神不集中,游戏效果不佳

(2)犯规次数和人数剧增纪律开始松弛

(3)学生面部发白,流汗过多,气喘吁吁

当学生出现以上的情况时,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时机结束游戏活动。同时让学生休息放松或者改变游戏的内容、规则等,适当调整运动负荷。

2、调整运动负荷的方法

(1)对影响游戏激烈程度的因素进行调节

(2)调控游戏的场地范围

(3)对游戏的组数和参加游戏活动的人数进行适当的调节

(4)对游戏的活动的时间和问歇时间进行适当的调节

(三)安全第一

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观察范围有限,学生人数多,并且学生经常是随处跑动、躲闪、追赶等。这样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教师除了针对参加者具体情况、场地情况,预先估计并排除隐患外,还要在课堂中加强安全的教育,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体育游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受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篇5

0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并列为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有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却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取得,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老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终身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体育教育,其作用及用途也已被各方大众认知了解。终身体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目标,它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主要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高校教育是一个人由接受知识再培养到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的最后一个知识培养存储的基地。高等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之一,是我国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级人才、发展体育事业、丰富高校课余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它对于学生的体能和智能发展、在校的学习和终身生活、增强国民体质等有着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保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最早的终身体育理论。70年代他又在《终身教育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

1更新观念

高等教育是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走在世界科技经济强国之列的百年大计,高校体育教育则是为人体生理、心理健康提供基本保证。体育教育的好与否成为制约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弃“体育运动训练只是在一生中一个短暂时期内进行的”错误观点,确定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入门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的观点;必须抛弃那种认为学校体育就是跑的快、跳的高、投的远的单纯印象,确立健康与生命是整个个性有机体组成部分和支柱的观点,将学校体育与智育、道德、艺术教育、社交和公民活动密切联系起来。

2成立各类体育项目俱乐部

高校教育的环境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较为充裕。有人形象的描述高校为“小社会”或进入社会前的“实践基地”。学生对于自身各项能力培养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较强。此时成立各类体育项目俱乐部,不仅填补了课余时间,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爱好的体育项目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俱乐部定期的组织活动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伏笔。

3创造体育文化氛围

常年组织较大型的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及体育文化周或月等活动,带动学校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得体育健身成为一种时尚。讲座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寓教育乐,对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锻炼的方法及体育保健卫生等知识都应涉及。在此类一系列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一些身体力行、因地适宜、形式多样的健身锻炼方法,而且还能使一部分想锻炼但无勇气迈出第一步的学生很坚定的加入进来。

4课程设置

高等体育教育是在中高级体育教育基础之上对学生的身体及锻炼形式方法进行的更深层次的再教育。大学一年级应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健身、娱乐、传统等体育项目为辅助教学内容,以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二年级开始,实行“三自主”教学,即学生自己选内容、自己选时间、自己选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个性培养,教学内容以健身、娱乐、体育休闲为主要教学内容,向体育锻炼终身化过渡。现行的大

三、大四的课程之中体育的继续再教育较少,被广大师生忽视,这一阶段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加充裕,而学生安排日常作息时间的能力越来越强,此时我们应加强注重学生体育兴趣、能力的培养。以体育俱乐部的的形式,多增加一些当前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例如:瑜伽、健美、体育舞蹈及攀岩等运动,主要以选修为主。并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预测社会集团未来体育运动场所、器材设施及对人才的需要等情况。参考本校的体育师资力量、结构,设置此阶段体育课程,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多门能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方法,走向社会后产生“终身体育社会效应”。

5学校体育与社会衔接

开设社会实践基地,使受教育者成为指导者,学校体育与社会衔接,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先期所成立的以各个专业教师指导下的各类体育项目俱乐部作为此社会实践的基地。学校体育从封闭隔离状态中解放出采,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终身体育的一个环节;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向公众开放;此时的生力军便成为这些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指导组织及管理者。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锻炼机会,还能增加额外的经济收入等。同时学校体育不仅要成为为学生服务的基地,还要成为辐射区域终身体育的开展提供咨询指导的基地。“授人以鱼,只供一顿之炊;教人捕鱼,则终身受益”。终身教育是智力资本的孵化器,终身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生产力,构建终身体育型高校体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需求、一个基础,一项任务。

6结论

构建终身体育型高校体育模式,作为终身体育教育基地的教育者首先要更新观念,使学校体育与智育、道德、艺术教育、社交和公民活动密切联系起采。高校的环境相对于其他教育阶段来说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较为充裕,常年组织较大型的体育健身知识讲座及体育文化周或月等活动,带动学校体育文化的氛围,使得体育锻炼健身成为一种时尚。课程设置应加强注重学生体育兴趣、能力的培养。增加一些当前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开设社会实践基地,使受教育者成为指导者,学校体育与社会衔接,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阳光体育小学体育教学浅析 篇6

一、快乐体育的优势与不足

1.快乐体育理念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了开心、轻松。其次,为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增设了一些小学生喜爱的项目,充实了体育教学教材。再次,快乐体育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技术,创新了体育教学思想。最后,快乐体育促进了师生情感互动交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2.改革意味着变更和突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快乐体育在实施中,同样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快乐体育对学生训练量的要求明显减少,为凸显趣味性,淡化了对体育力量和强度的要求。因此,虽然达到“快乐”的效果,却使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第二,快乐体育尊重学生在课堂的自主性,由小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和训练步骤,这就为体育教师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指导带来了困难。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与身体机能发育毕竟有限,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必然忽视了体育课堂的秩序和目标。第三,快乐体育教学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持,有的体育教师将快乐体育片面解释为教学方法、形式或者手段、措施。部分师生对快乐体育认识不足,不能在教学中遵循体育学科训练规律和教学规律。第四,快乐体育是对沉闷枯燥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挑战和革新,但是,长期缺乏科学的规范和理解,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持续性发展。在体育教育方面,阳光体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生理和心理,而快乐体育的理念与实施,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锻炼中去。只有将阳光体育与快乐体育有机统一,才能实现阳光体育的终极目标。

二、从快乐体育到阳光体育的教学策略

“阳光体育”提倡让每个学校都开展校园锻炼,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的体育锻炼氛围,吸引青少年学生走到操场、自然、阳光下,自觉热爱和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1.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1)生动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场地、学生队形、组织手段等灵活安排,体现多变性和新鲜感,为学生设置新颖别致、充满激情和战斗力的教学氛围。做热身运动时,教师可以教学生多种活泼的自由运动姿势与形式,可以小组练习与自由练习相结合。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自己编排舞蹈或动作,师生互相学习与模仿,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2)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在传授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耐心地讲解、示范和纠错中,为学生传授规范的训练动作,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以及师生、生生的热烈交流中,轻松掌握体育动作要领。同时,教师应该安排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例如,在前滚翻训练中,教师精讲示范后,可以安排学生自练、互练、小组竞赛练习等。教师在此过程中,精当点拨,同时,对不同梯度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任务,实现整体的提高。2.将艺术引入体育课堂。

小学生的体育课堂主要是在操场进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场地进行艺术性加工,引入音乐、舞蹈等艺术,让智育、美育与体育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能力与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将录音机带入操场,配合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内容,播放不同形式的音乐。如,导入时,播放《体育进行曲》,让学生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整理队形和走步;动作训练时,播放儿童音乐;快下课时,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课堂训练和运动的愉悦感,在美妙的音乐中,缓解疲劳,形成对体育的良好印象和心理,实现快乐体育的目标。

3.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育入手,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兴趣。小学生虽处于个性尚未形成时期,但个性的差异性已经显露,尤其在体育课堂上,小学生因为性格、爱好、身体素质、生活体验不同,因此,课堂表现和潜质也呈现多样化特征。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和学生真诚、耐心、平等地互动交流,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与兴趣充分展现的平台,真正地打造阳光体育教学。

4.游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快乐体育和阳光体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就是开展有效的课堂游戏。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学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体育锻炼游戏,满足小学生好奇、好胜、求异心理。例如,可以在投掷训练过程中,设计成“敌我双方”的攻击游戏。将学生划分为几组,分为“敌我双方”,将垒球作为“炮弹”,设置模拟的攻击目标,让学生对准“敌人”进行“射击”训练,体育教师在旁边进行要领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在战斗情境中,兴致勃勃、斗志昂扬,争先恐后地进行练习,提高了投掷能力。

三、总结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篇7

目前,由于受一些西方国家体育商业化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注重竞技体育的利益以及对奖牌的追求意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中庸、内向、重合、好静等特点,在这样的宏观立场下,随着西方体育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其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发展缓慢。本文通过阐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对当代的教育价值来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并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做了对策研究与分析。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教育是一种密不可分。两者同属于一项社会活动,都是在社会文化的一个大环境里,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是一种既矛盾又能协同发展的关系,都为促进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追溯到古代,历史上记载的体育活动,都是源于人们最原始的生活与生产,但是都在发展与继承的基础上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大家知道,藏族人民擅长骑马、狩猎、饲养与训犬等等。以游牧民族为主的藏北高原人民传承的是骑马、挤奶、制作奶制品等生活技能;以农业为主的雅隆河谷则掌握了摔跤、犁地、骑马、习用刀枪、编织等技能。而这些由于生产生活训练出来的技能是人们最原始的体育活动内容,在发展与传承方面也都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当人们掌握这些制造与生产的技能后,就会理所当然地传授给下一代,对下一代进行指导与训练,而下一代就需要通过练习、听、看、说等方法来掌握这些制造和生产使用工具的方法,这就是最原始的教育。

最原始的教育手段大都是通过口授与亲身示范来实现的,在原始社会没有书本与文字,更没有专门的场所与人员,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仅限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生活技能与生活本领。可以说,在原始教育当中,身体教育是最多的因素。原始的人们急于下一代对生活生产的需求,将一些技能传授给他们,只能简单地通过身体活动的方法来进行教育,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之后的体育。可以说,在原始社会中传授给人们生活生产技能的教育就是最原始的体育。这种体育的意义在于,它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基本需求,是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教育的,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此外,原始社会中的舞蹈、祭祀等等活动都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产生体育的基本素材,从产生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始终与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体育是教育的一种内容和手段,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据史料记载:吐蕃时,人们对于英勇作战的勇士极为重视,会给与大力的褒奖,对一些边防的将士会传授一些武艺谋略。到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对藏族中的男人生活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骑马、抛套索、射箭、抛石、举石、游泳、跳远、摔跤等技能,还要具备听说读写及计算等技能。清朝时在一些俗官考试中,要进行骑马、射箭武艺考试外,还要参加许多考试与文化知识的培养。这种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武艺精神的崇尚,使人们在注重文化培养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发展到现代,教育仍然与民族传统体育密不可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登山、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都是从原始人们在生存技能过程中训练发展而来的。这类体育技能仍然需要有专门的人进行教育与训练。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最佳方式之一。学校是传播文化的最重要的基地,有着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大力地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纵观当今许多传承下来的优秀体育项目,无一不是通过学校这一载体完成其由原始体育形态走向科学规范、普及化的道路。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进行传承与保护,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对技能和场地要求都不复杂,有着很强大健身与娱乐效果,将其作为体育活动纳入到一个健全体系是切实可行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保障其得到长足的发展。

2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强身健体、精神娱乐、民族艺术、竞技比赛等多种特性为一体,集中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气质、道德、价值及审美等多方面的情趣,具体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与性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2.1 丰富校园文化,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集竞技与表演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具有动作和谐、优美、节奏明快等特点,如剪纸、书法、龙舟、舞狮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以伦比的美感。这些动作动静结合、阴阳对比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对和谐的追求,这些传统体育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使学校师生能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感染力,更容易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此外,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为高校架起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2 有效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利于终身体育的养成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改变当今社会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模式,实现以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同发展的模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教学中主张修身养性,强身健体,这种观念根植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体育教育的持续性,将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教学的终身目标,将对场地器械的要求,以民族传统体育广泛的内容为主,方式简单易行,可以有效地在高校普及推广,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养成。

2.3 激发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形成民族凝聚力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着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着浓厚的地域民族色彩,能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形成民族团结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民族向心力的形成。

在高校传统体育教育改革形势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和关注到传统体育教育在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各个高校都将弘扬传统文化科学地纳入到体育教学的重要工作当中。高校大学生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才能激起学习传统体育的兴趣,奠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文化修养与行为习惯,树立国家和民族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族文化不断地深入交流,高校传统体育教育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文化传承视角下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健康第一”的观念,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内涵也因此丰富起来。但是受多年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并不顺利,出现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体育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课程内容比较单一、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等。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改革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改革理念的提出,不仅使各个高校找到了现行体育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从文化传承视角下思考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以教学模式为核心,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3.1 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增加和细化,教学方法也在发生不断地改变,各个高校必须构建一个新型教学团队与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一定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与扎实的专业知识,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与测验,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文化素养,促进教师成为良好的行为模式,建立科学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机制。此外,可以聘任邀请体育名师进行名人讲学传道,有效地营造一种体育文化氛围。

3.2 整合优化体育教学环境,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首先,高校要积极地引入一些先进的体育设备与器材,建设环境良好的体育场馆,引进一定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和适合体育运动的环境;其次,高校一定要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方面的规划与建设,能够打造出适合文化传承的人文景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最后,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构建适合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宣传与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平台了解传统体育文化,从而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3.3 设置合理、丰富的课程内容

在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在传统体育教学方面增加丰富的内容,培养出更能适应时代发展与进步的大学生。高校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的教学要具有时代感,能够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有效融合,如何学习对传统体育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为提高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及终身体育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高校的传统体育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差异性与多样性,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来满足他们对体育学习的需求,从而设置出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3.4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内容指的是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本文重点提到的是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个不同的地区,在体能素质、体育基础与心理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制定大学生评价体系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学生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对于评价其体育训练效果的时候应该综合这方面的因素。在制定评价体系过程中,一定要让一些地区落后、身体素质较弱、基础较差的一类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成就感。课程评价体系的制定标准应该将客观存在的因素降到最小,把大学生对待传统体育学习的态度与进步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起到督导促进的作用。

4 结语

我国的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在改革的道路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若要传统体育课程改革达到应有的效果,一定不能回避问题,首先要看清“症结”所在,从而解决问题,使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成功。文化传承视角下提出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质上指的是体育课程文化的科学建设与持续发展,无论是从思想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角度去分析,对当今体育课程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反思和探索,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组织实施进行重新科学规范的定位,从而构建起符合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所需要的科学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

[2]单静怡,刘俊荣,李俊杰.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发展分析 篇8

【关键词】传统教学 ; 高校体育 ; 弊端 ; 改进 ;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76-01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及改进策略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1)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多采用你教我学的灌输式学习。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老师先通过室内教学学习课堂内容,讲解注意事项等。再到室外统一活动进行教学演示,最后学生们做身体练习“自由活动”。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无法调动学习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无法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2)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教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教育认识为单一的体育锻炼,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技巧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不注重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培养,忽视对终身体育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及个人坚毅品质的培养。达不到高校体育教育的实质教学目标,不能真正起到为学生连接学校与社会的作用。学生们依然处于封闭脆弱的心理素质状态。达不到心理发展适应社会的要求。当毕业走向社会之后,不能及时融入社会环境,身体及心理素质都无法适应社会。

(3)教學内容较为单一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开设的体育学习项目单一,多为田径、球类、太极等传统项目。这些项目缺乏现代元素缺少创新性灵活性,几乎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对这些早已毫无兴趣,长期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应付课堂及厌烦的心理。体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完全忽视体育教育的特点,无异于其他知识类学科,削弱了体育教学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4)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任何教学课程都是要考试的,高校的体育教学也一样。但体育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学评价单一,多以日常出勤率和最终的运动技能考核为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过分注重运动的成绩,使评价标准有失公平,打击学生积极性。对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努力程度,进步幅度,自我运动管理能力等方面缺少有效评价。使有的同学轻松达到了考试标准却没有真正得到锻炼,有的同学很努力也只是考试刚刚及格,并无法进行其他的活动。学生只能得到短时间的锻炼,没有长期维持健康体质的意识,进入社会时难以适应社会的生活强度。

2.改进策略

(1)加强正确的体育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建设

确立“健康第一”、“全面教育”的指导思想。健康的体魄才是一切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中国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高校体育教师应贯穿落实这一指导思想,从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考核评价等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切实培养高校学生的健康体魄,并培养健康第一,终身运动的理念。由之前的学会达到会学,使学生们主动参加运动,保持健康体魄,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2)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具实用性

教学目标应为增强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意识。要宣扬体育文化,而非为达到考试效果。教师们的教学任务及具体课程实施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对男生和女生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并进行分层次的教育锻炼及评价考核。体质相对弱的同学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增强体质,体会运动的乐趣,找到合适的健身方式,建立长期运动意识,培养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体质较强的同学可以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挑战极限,培养公平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由单一的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向加强心理健康锻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向全面发展。

(3)开展多种教学模式

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保证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开展互动交流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络,增强心理建设,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针对大学生日益产生的心理疾病,宅、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集体活动等问题进行缓解锻炼。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运动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对运动及集体交流活动感兴趣。具体教学模式可分为选修、必修科目,另外可组织运动项目社团,项目俱乐部,室内情景模拟项目演练等形式。将时下流行的减肥、健美等元素融入体育教学。给学生们提供趣味性、自主性的项目内容。将课外的锻炼活动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身体得到锻炼,并舒减压力,使身心愉悦,不再沉溺于网络或封闭在宿舍里。

(4)建立多元化的全面考核评价标准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削弱运动技能考核的比重,增加其他考核标准,如:日常的运动参与性,进步程度,运动习惯的养成,自我掌控能力,合作意识,公平竞争精神,自我突破意识等。对不同学生执行不同的考核标准,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主。

二、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朝着科学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2.随着社会对运动、健康的普遍关注,在将来或许运动就会成为人们交际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体育教育正在适应社会需求,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使高校学生可以更快融入社会。

3.社会中普遍存在竞争,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在社会竞争中要遵循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社会规则,因此在高校培养中就要注重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高校体育教育要肩负起这个责任,朝着传达体育文化发扬体育精神的方向发展。

4.高校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体育锻炼,它将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向实现全面一体化教育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育面对压力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谊. 浅谈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科学时代,2007,01:113-116.

[2]邓小红. 拓展游戏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214-215+217.

上一篇:给兄弟写同学录留言下一篇:高校讲师、副教授、教授教师职称评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