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2024-06-04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共12篇)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1

1 前言

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教学理论中一个最复杂的概念。为此, 学者们对其概念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当前, 体育学者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的概念解释, 可以说基本上是简单移植一般教学论中的有关概念, 因此对体育教学方法在概念界定等方面也有同样的问题。[1]

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行为规律的不断认识, 不同时期人们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征的认识也不同。因此,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体现了不同时期体育教学方法所具有的特定内涵。本文就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探讨两者之间异同点和发展的共性规律, 从而有利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情感陶冶和人际交往的功效, 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等, 对提高现代体育教学实践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

在近300余年间, 教学理论是沿着与启蒙和工业化相适应的、追求效率和数量的方向迈进的。[2]传统教学理论的发展与这近几百年的社会历史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传统的教学理论为基础, 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及其对人掌握运动知识、技术等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产生于社会发展较慢的时期, 是一种只注重传授技术而没有考虑学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是以“学会”和“锻炼”为主要目标, 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潜力的挖掘。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以现代的教学理论为基础, 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及其对人终生体育培养要求的符合现代体育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是根据我国不同时期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产生于现代社会, 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善, 强化了探究意识, 增进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等。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是以“学懂”和“学乐”为主要目标,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情感陶冶和促进人际交往”功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特征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不断需求, 使得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差异 (见表) 。

注:空白表示“无”

3.1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特征相比较, 其优点在于注重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磨练, 同时还注重遵循体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其缺点为: (1) 只强调增强体质和传授“三基”, 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只会刻板地复制教师的知识; (2) 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完全听从老师, 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 (3) 体育教学过于死板。传统的体育课一直沿用“四段式”教学, 即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由于教学过程的过分规范化, 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4) 强调适应班级教学条件, 忽视了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5) 局限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活动, 使得体育教学中资源利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3.2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教,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1) 侧重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 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 打破学生只会刻板复制教师知识的做法; (2) 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互动的过程, 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变互动, 并且能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学中各种资源, 减轻师生之间的负担,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肯定教师的指导作用, 但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是二位一体的活动, 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 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4)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侧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是学生能够学会学习,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而为学生体育相关方面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5) 寓美于教, 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美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则教师要研究美的结构、美的规律与美的价值, 并使美育充分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中。 (6) 尊重学生的个性, 突出学生的个性化, 教学中力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又要协调好与集体的关系, 能尊重和帮助同伴, 使集体能和谐相处, 同时能各具特色。 (7) 体现了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动性和主动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作用, 提倡“创造性学习”、“合作性教学”、“自学互学教学”、“自主动教学”。使学生能提前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实现师学共同参与课堂的设计、教学、评价等。 (8)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打破单一的讲解示范, 现已注入多媒体教学, 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参与体育锻炼的满足感以及得到发展的快乐感, 使不同体育能力和体质的学生都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其缺点在于: (1) 过分注重体育的娱乐性, 极其容易导致体育教学只从体育兴趣出发, 忽视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志品质; (2) 教师提出的浅问题, 原本可以直接教给学生, 却非得让学生去“探究”, 减少了学生学习和练习运动技能的时间, 降低了学生体育课的运动量, 使得体育观摩课、示范课带有应付性; (3) 在教学中, 教师为显示学生的主动性和愉快地运动参与, 不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 结果体育教学内容变得空洞化、体育课的幼稚化和体育教学庸俗化等。

4 结论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 要根据教师和教学对象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目的和任务, 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综合使用这些方法。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注重了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磨练, 同时还注重遵循体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即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不仅是“取代”传统体育教学方法, 而是“融合进”传统教学方法。此外, 结合体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多层次多角度认知体育, 将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运动的实践环节, 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主动实践意识, 加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文化知识, 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同时,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全面考虑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 使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更具心理学化、个性化、民主化和公平化。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陈海波.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研究案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5.

[2]刘旭东.论教学理论的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23 (3) :31-35.

[3]王广虎, 吴敏.体育教学方法新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5 (2) :32-37.

[4]朱建国.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8 (4) :102-103.

[5]朱振东.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J].扬州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9 (1) .

[6]毛振明等.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 2005 (2) .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2

 方法的构成

o 目的性要素 o 活动性要素 o 工具性要素 o 对象性要素  方法的特征

o 方法的主体性 o 方法的合规律性 o 方法的中介性 o 方法的工具性 o 方法的多样性  方法的分类

o 一般方法 o 特殊方法 o 个别方法  体育方法的概念

o 实现体育目标而采取的途径、程序

o 分为体育教学、运动养育、锻炼以及养护的方法  体育方法的特征

o 作用对象的特殊性 o 作用途径的实践性 o 实践结果的直观性 o 作用对象的区别性

2.选择体育方法的依据

 体育目的  参与主体  体育条件 3.体育的具体方法

 体育锻炼

o 内涵

 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现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自由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o 特点

 参与对象的广泛性  锻炼效果的持续性  评价指标的多样性 o 基本原则

 自觉主动  循序渐进  持之以恒  全面锻炼  具体针对

o 体育锻炼法的选择和作用

 儿童

 青少年学生  中老年人

 体育教学

o 概念

 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的统一的活动,是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向学生教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

o 原则

 健康第一  因材施教  身心协调发展  知识技能并重  终身体育能力 o 方法(了解) 运动训练

o 概念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深化认识;自主锻炼

大學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学生终身体育教育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教育这个概念是最近一段时间才被提出的,在结合大学体育教育模式、融合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的深化推动了大学体育教育效率的提升。它激励学生积极地参加学生的体育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本文对大学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大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深化对终身体育教育的认识

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坚持终身体育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化体育教师和学生对终身体育教育的认识。大学体育教育相对来说已经比较自由,学生不用为了考试而选择一些自己不喜欢的项目进行锻炼。正因如此,很多学生在接受大学体育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参与的热情。很多学生都会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拒绝参加大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对此现象也多是睁只眼闭只眼,并不严加管理。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是非常有害的。而想要改变大学体育教育的这种现状,必须改变大学体育教师和学生对大学体育教育的认知,让体育教师和学生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学生才能在将来进入社会之后获得更好的发展。而终身体育教育正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标。为此,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深化师生对终身体育教育的认识,必须从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教学计划等方面做出努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提升教育综合素质,加大对终身体育教学的研究,对大学体育教育实行科学管理。

二、树立自我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

终身体育锻炼,最终依靠的还是人的自我意识。人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一项活动的意义,才能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因此,让学生坚持终身体育锻炼,最关键的就是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让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具有科学的态度,养成自己的锻炼习惯,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规划地始终坚持锻炼。而想要养成自我体育意识,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让学生自觉地把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融入自我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并把自我锻炼身体的意识一直坚持下去;其次,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每天坚持锻炼一次。明确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身体器官各部位的功能;最后对自己的终身体育锻炼做好规划,逐渐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三、加强体育技能培养,树立终身体育观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表现就是体育教师对教授的内容和选择的方法有所调整。体育教师要更加注意对学生终身体育技能的培养,让他们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让他们掌握几种比较顺手并符合他们的日常喜好、能让他们一辈子坚持的体育项目。培养他们终身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形成准确的终身体育观和终身审美观,提升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最好时期,也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终身的体育锻炼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同的年龄段适合不同的锻炼项目,但是到了大学时期,学生的身体结构基本接近成年。因此,此时选择的体育项目已经适合学生终身坚持。所以,在大学体育锻炼过程中,选择一两项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坚持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锻炼至少坚持一个小时,自觉养成锻炼的习惯,使身体的各项技能都能不断提升,体验到身体锻炼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这样,学生会更加乐于参与锻炼,从心理上喜欢体育锻炼。

总之,大学体育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明确终身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加深对大学体育教育的认知,完善和调整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要学生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以实现体育教育变革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协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激发学生爱学、乐学的热情,强化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苏树斌.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J].山西体育科技,2006(01).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4

体育活动是一种生命自己建设自己, 补充自己的过程, 它所要成就的目标, 是保持增强身体生命力的未来状态。在体育活动中, 为达到自觉的未来目标和理想而对自然本能的节制, 对身体现实状态的超化, 都表现了道德价值[1]。

一、民族传统体育道德教育内化的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道德修养的途径就是反省内求。反省内求的实质是通过体认来呈现内在于自身精神之中的完满人性以成人的道德精神修养途径。反省内求的道德精神修养途径的基础是完满人性在于修养主体自身精神之中。修养主体需要经过修养活动才能把完满的人性呈现出来, 所以要“修道之谓教”。

1. 反省

首先来看反省。在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 研究者控制刺激 (视觉的、听觉的、体觉的等) , 使之有系统地变化, 让受试者凭主观判断, 作出反应 (如按下电钮) 或说出感受来, 此种方法, 称为内省[2]。心理学实验中的这种内省归根结底是把自己的精神当作认知对象加以研究, 以获得关于自己精神的知识。而在这里, 民族传统体育的道德教育所说的反省 (内省) 是通过体认自家精神可以知道本善之性存在于我自身之中, 将其呈现以成人。这不是分别主观客观的认知方式, 而是一种体认方式。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子曰:“射有似乎君子, 失诛正鹄, 反求诸其身”。不用通过学习和认知就能获得认识, 所以这不是认知方式。这是一种体认论, 是道德认知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 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而是人有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不需要逻辑证明, 只要向内体认自家精神即可得知。体认到自家之善几何, 则呈现出几何, 也就成人几何。所以内省在这里是一种体认成人的途径。

2. 内求

“自明诚”, 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坚持反省内求之道德修养途径。孔子也讲“仁者, 人也”, “我欲仁, 斯仁至矣”。其思想中也有仁在于修养主体精神自身不需外求的倾向。在孟子看来, 完满人性是内在于道德修养主体的精神之中, 只是我们不能体认到。这种完满人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修养主体精神系统中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深深隐藏在修养主体精神之中, 在某种特定情形中会呈现出来。

彭林教授在对中国古代乡谢礼作专门研究后指出, 我国古代的体育项目相当多, 而出现年代最早、在民间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则是儒家创造的乡射礼。中国古代射礼中同时包含了对选手的道德方面的内容。乡射礼提倡在比赛中既要力争胜利, 又要善待对手。乡射礼规定, 同一耦射手在升堂、下堂等各个环节, 都要彼此揖让。不同的耦之间也是如此, 无论是上下堂, 还是取箭、饮罚酒, 只要彼此相遇, 都要扣让, 以示尊敬。射礼不是一种简单的舒展筋骨、放松肌肉的运动, 而是富于哲理、有益人生的运动, 在健身的同时涵养心性, 提升道德, 达到将运动目的提高到身心与体魄和谐发展的层面上。

抗日战争期间, 时任辅仁大学校长的陈垣先生在一次集会中, 引用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的典故说:“古代的运动会, 有三种人不能参加, ‘贲军之将, 亡国之大夫, 与为人后者不入’”陈垣把不能保卫国家、不能抵御敌人入侵的将军, 国亡后在敌伪政权任职的官员以及为了个人目的而认贼作父的人都排斥在人民生活之外, 大大激励了全校师生抗日的志气。而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射礼所倡导的, 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这对如何看待当今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也许有所启示。

二、民族传统体育道德教育内化的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道德教育内化的方法就是内省。内省就是向人本身体认自身的人性——善, 把善性发掘出来, 呈现出来, 从而形成新的精神自我。

内省方法的前提是认为完满人性在于人的自身之中, 修养主体要通过内省的方法把完满人性显现出来, 以成为真正的人。具体地说, 内省的修养方法包括诚、养心和养气等。

1. 诚

诚是反省内求的一个重要方法。诚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天之道。“诚者, 天之道也”, “诚者, 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圣人也。”这个层次的诚, 是完满的诚, 是群体精神和个体精神的统一, 是意识和潜意识的统一, 不需要任何修养就可以自然呈现出完满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 诚是道德性的。

另一个层次的诚是人之道。“诚之者, 人之道也。”“是故诚者, 天之道也, 思诚者, 人之道也。”由于完满人性在下降到个体精神之中时, 由于欲望以及环境、其他原因等, 完满人性被遮蔽了, 不能自然呈现, 需要诚之。也就是要用意识去把人的完满人性如实地呈现出来, 这就是诚之。如何作到诚?首先要明善。“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 不诚乎身矣。”

总之, 在诚信教育中, 努力做到四个到位, 即“以身作则, 示范到位”;“立足课堂, 引导到位”;“联系家庭, 教育到位”;“面向社会, 实践到位”。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2. 养心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 与木石居, 与鹿豕游, 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 见一善行, 若决江河, 沛然莫之能御也。”舜居于深山老林之中, 当发现本心时, 抓住一丝善言善行, 以养本心, 则本心如江河决口扑面而来。《中庸》记载孔子语曰:“得一善, 则拳拳服膺, 而弗失之矣。”都是指得本心之闪念而专着于此, 培养本心, 实现完满人性以成人。此外, 养心的方法还包括用仁义礼智来充实意识这一点。如认为诗书礼乐开始由人的本性而生, 圣人制定出来教人, 以唤起诗书礼乐制定之初时人的本性而生。“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所以, 在反省内求的过程中, 通过养心, 可以“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 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太极拳中的《打手歌》中有云, “任他巨力来打我, 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实”等就集中体现了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对心性的修养思想, 在他人进攻之时, 我方不与之相遇相抗, 而是舍己从人, 避他人锋芒, 顺他人之势, 化解他人之力。他人之力落空后, 必然失去重心, 此时, 只需稍施劲力, 以我之实, 击敌之虚, 则可轻易破敌。太极拳中的防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战术, 是为了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能的发挥教学和训练中要加强攻防意识的培养。如果太极拳练习者能够不断地追求儒家、道家所提倡的无我、无私、无畏、无名、无利之心智。那么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内心修养将会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这正是太极拳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3]

3. 养气

气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据张岱年先生考证,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表示现代汉语中所谓物质存在的基本观念。气的原义指有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 在思想发展的过程中, 气亦指一切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的现象。”张岱年先生还指出作为哲学的范畴, 气指一切客观的具有运动性的存在。并且认为孟子的浩然之气是指一种精神境界[4]。

那么, 如何养气?首先要直养。“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直养是指让这种群体精神自然流露。其次, 养气要用仁义等外在的群体意识来呼唤和加强这种潜意识。“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孔子强调,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太极拳运动也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太极拳的技术, 更要注重对太极拳的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与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 以礼终”, 训练始终要在充满“尚礼”和“仁爱”的氛围中进行, 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人生信条!除了在学习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

参考文献

[1]王怡心.从道德自我到心灵境界——唐君毅形上学研究.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15.

[3]孟庆袖.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武术科学, 2004 (6) :33.

体育教育叙事(体育任天水) 篇5

----------体育教育叙事

我们学校是县重点初中,体育课一直按国家要求正常开足开齐,作为体育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的我,基本做到体育课大胆创新,务必每次课都让学生达到一定的健身锻炼效果。我在上课的开始部分习惯于让学生喊出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实践证明,口号能调动学生体育课的激情。

我们学校的田径操场在修塑胶跑道,体育课只能在教学楼下和楼前的广场和树林下,进行体育课教学。冬季提倡适当跑步锻炼身体,冬日暖阳的天气里,学生们上体育课的热情很高,非常想在阳光下游戏、做运动。我上午第四节课是七年级30班的体育课,学生们提前几分钟就在教学楼下整齐的站好队,体委整队检查出勤情况,并向我报告。我和学生师生问好,说明本次课教学设想、目标和要求,然后按照惯例由体委带领学生成一路纵队绕教学楼慢跑五分钟,我播放跑步音乐在后面跟随,绕教学楼和小广场一圈大约300米,五分钟大约五圈,学生慢跑下来基本能达到热身的效果。冬天里最好的运动就是慢跑,学生们大约跑3圈的时候(我跑的慢落后到队伍的前面了),有个男生气喘吁吁的跑到我面前说,有个男生头碰到了墙角上,流血了!我迅速跑到出事地点,看到一名男生手捂住额头,手缝里流出了好多血,血流到脸上,其他同学帮忙用手纸擦,学生围拢过来,场面失控,男生女生都惊讶的不知所措。我急忙疏散围观的学生,并招呼体育委员把学生带回教室,看着上自习。我小心的搀扶着受伤的学生前往班主任的办公室,同时询问受伤原因,观察伤情,安慰学生不要害怕,鼓励学生坚强面对。班主任不在办公室,可能在上课,我让一名学生去通知班主任,又让一名教师打电话给校卫生室余医生,让校医做好准备。我呵护着受伤学生很快到了校卫生室,余医生给受伤学生清洗伤口,进行消毒和包扎处理,这时候班主任也及时赶到,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及时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要求家长尽快来学校一趟。十分钟左右家长到了,校医说明了伤情,额头撞墙造成的开放型伤口,大约一厘米,已经清洗、消毒包扎好了,过几天就愈合了,请家长放心。班主任又向家长说明学生受伤的原因,跑步的时候和其他同学打闹着玩,猛一回头碰到了墙角上,是学生本人不小心造成。家长听后,态度也很诚恳,对班主任和校医表示感谢,然后向班主任请假,带着孩子就离开校园。家长还对班主任说,心里还是不放心,打算去县医院进行缝合,这样伤口愈合的快一点,并强调医疗费用自己可以通过农合报销,决不会给学校添麻烦。校医说,学校学生都有意外伤害保险,住院和药费也可以在学校通过保险公司保险。

学生家长走后,我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和交流,对自己的疏忽造成学生受伤深表歉意。同时,我也进行了体育课的反思,开始部分我没有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身为体育教师,没有能够时刻监护着学生的安全,这就是最大的责任。我应该预见到,围绕教学楼跑步,学生距离墙壁太近,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学生缺乏自我保护,很容易受伤。另外,校园的地面都是坚硬的水泥地,不适合学生长时间跑跳,对学生的骨骼发育不利,地面坚硬,学生摔倒很容易造成受伤。

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高涨,需要体育教师适当的控制运动量,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教学楼前的广场做轻松的游戏,或者做广播体操,让学生在教师的监控范围内健康快乐的做运动才是最安全的。正是我的疏忽和懒惰,没有预见到可能的安全事故,没有陪伴学生一起跑步,才出现学生打闹,以至于出现意外伤害,我很惭愧和自责。

学生体育课意外伤害事件时刻警醒着我,时刻提醒我端正教学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体育课做到健康第一,安全第一,让学生健康快乐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希望。

在我校体育组教研会上,我也把自己的课堂感悟分享给了其他体育老师,并要求他们引以为戒,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尽可能的上室内课,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体育课学生伤害事件。

利辛中学:任天水

2015年12月1日

描述:

技校体育教育方法和改革 篇6

一、技校学生的特殊性

相对于中学,技校学生一方面意志薄弱,怕苦怕累,不能对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坚持到底,缺乏自信,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性较差,往往知难而退,情绪不稳,对周围同学和教师常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自制力差。另一方面,课程压力不是很大,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很多,如果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课外就会去游戏厅、网吧或其他娱乐场所,难免对身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健康成长。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当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时,就会注意有关体育信息,自觉学习体育知识,观看体育比赛,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并表现出鲜明的情感色彩,有时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兴趣要靠培养,有三个发展阶段,即“有趣、乐趣、志趣”,一环紧扣一环。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时,首先要找出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并针对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通过讲述体育运动对技校学生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有感兴趣到乐趣,并逐渐向志趣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时刻注意有关体育的信息,自觉参与体育知识的学习,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创新

针对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对于传统的大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实际调控和沟通,给每个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体验时空,更适合于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充分利用和统筹安排。另外,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实施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另外,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情感。

四、竞赛多样化和富于新颖性

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次,富有创意地开展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并以集体项目为主,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培养竞争精神,达到健身育人的目的。这样,能够满足学生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参与。技校学生喜欢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尤其是女生,喜欢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针对这些情况,在竞赛项目上,可开设学生既感兴趣又锻炼身体的项目,如健身操比赛、羽毛球比赛等项目。

五、通过体育教师师德、师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技能教学的质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之朝夕相处的教师,发挥着巨大的师表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至师德与师能,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业务素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要做到;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行为,教师自己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礼貌待人、谈吐文雅、外表端正、衣着整洁,处处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和生活,做学生的贴心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时,还要刻苦钻研业务,力求精通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业务越精,就越能把所任的体育学科教活,避免“照本宣科”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培养其浓厚的体育兴趣,达到提高体育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大力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技工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摆上体育教学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落实,为学生将来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就业环境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得以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7

关键词:体育教育评价,体育教育改革

在传统教育体制中, 并没有对体育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 这对学生的体制质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 要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一、对体育教学评价及考核的看法

(一) 建立合理的评价观

运动作为人的天性, 应当尤为引起青少年的喜爱, 可是由于年龄的增长, 学生越发对体育课感到厌烦。而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错误的教学评价方式, 让学生无法意识到自身在进步或者在锻炼中获得的成效。较大地打击了学生的自信, 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有所影响。所以, 创建合理的评价观, 通过将单一的评价观转变成多角度、多方向的综合评价, 重视学生在体育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发展, 加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二) 运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结合的不同评价形式

素质教育的提出令体育教育更为繁琐, 其具有较多人文因素, 不只是发展身体、加强体质, 还要培养完善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 顺应社会能力等。而这些人文因素并不容易被量化, 因此单一的定量或定性评价并不科学。而对于使用单纯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对体育教育活动进行评定, 只会对应试教育更为误导, 因此一定要使用过程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相融合的评价形式, 才可以对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

(三) 自评和他评的形式和评教制度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属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者, 只有亲自体会的内容, 才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 比如爱好、情感、毅力等。只有透过自评才可以获取真正的材料, 这在较大程度上, 也建立了学生指导自身制度目标进行体育锻炼, 提升本身素质的能力, 对于终身体育的构成和贯彻更为有利。为了更加客观的评价, 还需要进行他评, 也就是综合老师的考核内容, 依照评价准则对学生的健康与否进行评价。

因为教和学是双向的活动, 定期有学生对老师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展现出教学的民主性, 提升教学质量, 转变教学工作, 从而实现教和学的相互促进。

二、体育教育评价是加快体育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

(一) 将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摆在首位

这是由于当前人们越发加强对学生健康素质的培养, 而健康素质包含的范围较广, 主要有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等。这些均是学生在成长阶段一定要掌握的, 只有在学生学习的阶段, 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打造, 才对学生的发展有利, 而对于体育教育的改革而言, 则是给学生打下良好身体基础的方式, 也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 体育教育评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有利, 也为学生美好的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并成为加快教育改革的前提。

(二) 将社会评价体系当做评价学生健康素质的表现

当前, 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其一, 对学生近期状态的评价分析, 探讨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二, 为综合学生实际状况对学生的健康素质进行评判, 这样的形式主要处在教育评价的中期和远期。可是, 对于体育教育评价还具有一些问题, 如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 就不再对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 进而令学校的体育课失去意义。在调查评价过程中, 因为需要考量的因素较多, 并且统计方面也较难做到统一, 这些问题始终对体育教育的发展造成影响。可是这些并非无法解决, 只是通过以上问题可以了解, 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欠缺一个完善的体育教育调查体系。所以, 体育教育的发展及改革, 应当从这方面着手。

(三) 加强对学生不同体育实践能力的评价

目前学生的体育达标程度依旧是评定学校体育课以及学生体质的重要根据。这些数据到底可以在多大程度体现体育教育质量, 至今还说法不一。在执行学校体育课程评价里, 关键问题并非是要透过改革单一的体育考试制度来权衡学生素质, 而是还需要科学测定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乃至实际参与锻炼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 一定要转变当前由于不同因素影响而必须执行的“大锅饭”式的教育方式, 并且要将重点摆在评价学校是否对学生健康素质进行了培养方面。

三、结束语

体育教育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一个分支, 其具有本身的规律及特征。所以, 创建现代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一定要综合学校体育改革, 从整体上审视当前体育教育体系, 不论是制度方面还是结构方面都要仔细分析, 完成体育教育系统的结构优化。体育教育逐渐具有了产业的品质, 所以, 应当通过市场的视觉来评价培养学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脱离了社会与市场, 学校的体育教育只能称为空谈, 变成单一的发展形式。

参考文献

[1]杜健康.“新课改”背景下大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 :109-110.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8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同样引起中国教育界和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则是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因为受全球化和我国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影响,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正在遭受青少年的冷遇。2014年4 月, 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纲要》还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1]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目前来看,高校在加强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方面缺少良好的经验和模式。本文旨在结合上海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的实践,探究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2 中国现实语境下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可以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它的内涵首先是指“面向全体的教育”。一般认为,西方的通识教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教育”(liberal education for free men)。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发端于美国,是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于1989 年首次提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美国,通识教育是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产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实用主义盛行所致,对物质文明盲目崇拜,导致了美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与此同时,在大学教育理念上,由于偏重科学教育、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与知识的追求在高校则被沦为实用教育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哈佛大学率先关注通识教育,呼吁和强调大学要培养完整的人,提出在教育计划中增设文史哲为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基础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美国,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学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把握和课程形态都赋予了不同的解释和选择,但教育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培养完整的人( 也称全人) 为目标,而不仅仅是培养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2]。

中国的大学制度和通识教育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从国外移植的[3],其总体服务于国家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中国高校效仿苏联进的院系调整,建立了相应的专才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以行业化办学、高度专业化培养作为办学的基本形式,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相适应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人才,满足了国家工业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但由于学术上更重视学以致用, 导致整个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已不再是对少数传统精英的培养,而是逐演变成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而且长期施行这种专才教育模式也导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文精神的缺失,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很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育和生长;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了训练有素的“考试机器”,泯灭了探索的兴趣。鉴于此,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一些高校在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的指导下,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将通识教育列入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计划。一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呼吁,中国推行通识教育根本就在于使大学教育“回归教育本然的价值追求”[4],要培养“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5]。

但我国推行通识教育受自身教育传统和国情所限,“横截面移植国外理论或经验者,远多于纵面继承自己教育传统并创新”。[6]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缘于“我国文化教育传统中, 缺少自由教育的根基”[7],另一方面,是与我们传统文化断代有关。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经过“五四”、“建设新中国”、“文革”这些特定历史阶段的洗礼,已经被多次解构和重组。特别是以1978 年的改革开放为分界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发生了重大变迁。价值观变迁表现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就是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神圣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转变。[8]其结果则是,国民综合素质,特别是作为健全的人所应具备的智力、身心和品格和情感素养的普遍下滑,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担忧。而无论是上世纪90 年底中期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还是本世纪提倡的通识教育,其根本的目的都不仅是让学生学有专长,而是促进其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9]。

3 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总是以某种方式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0]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而完成中央提出的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11],这不仅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伦理价值,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能深刻的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价值观。

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射艺和龙狮运动,不仅具有丰富的娱乐和健身功能,而且几乎所有项目都围绕如何提高人体身心健康水平为基准,具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以“求善”、“践仁”、“和而不同”价值取向,蕴含着的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和身心和谐的教育理念。这种伦理思想、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同样在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表达。在高校开设优秀的传统体育课程和组织大学生参与相关的传统体育实践活动,对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完整人”的目标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为了实现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梦想,还是从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安全意识的战略需要来看,实现两者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4.1开设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或核心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哈佛大学Ruth Walker教授认为,大学教育包含三个有机层次: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选修教育。[12]教育类型和目标不同,其课程修读方式也不同。一般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以上海大学为例,学校的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改革自2010 年正式启动。上海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秉承前任校长钱伟长的教育思想,即“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具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经过几年的通识改革实践,上海大学已初步建成以三大类五个模块(“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和“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的通识课程体系,并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课程。其中,面向大学一年级开设的通识课有近200 门,绝大多数课程实现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经典精读为内容的课程形式。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是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之一。上海大学的体育类通识课程主要包含在“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板块中,“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课程就是这一个课程模块中的一个内容。但在申请开课之前,我们对在普通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类通识课是存有顾虑的。因为,选修的同学可能大都没有接触过任何传统体育的项目,如何打消他们的固有观念“传统体育已经过时”,“现代社会不需要传统体育”,这也是课程开设首先要克服的困难之一。为进一步了解目前高校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开课前我们对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的近5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方式研究”的问卷调查。在回答“你在上大学前是否有学习过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武术、舞龙舞狮)”问题时,仅有15% 的被调查学生回答“接触过”和“学习过”。而实际上,传统体育在中小学开展情况也并不同乐观。以武术为例,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8 年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调查,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而且学生了解武术渠道的单一、武术师资的匮乏、教材内容陈旧,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13]此外,学生们虽然对武术的认识模糊,但普遍对武术感兴趣;虽然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但多数学生认为,武术课能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14]

为进一步挖掘课程的内涵和突出其人文精神,我们对开设的通识课“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课程进行了设计。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若干个代表性的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龙狮运动、射礼、蹴鞠和摔跤,使大学生们认识和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而为避免单纯的介绍使大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的空洞感和距离感,课程将着重从文化学、历史学、哲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阐述和挖掘传统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激发当代大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此外,课程还适当的增加体验环节,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的功效,从而能更直观的了解传统体育,感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4.2 重视古代体育文献经典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其良好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力

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但无论是培养“完整的人”,还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塑造都必然涉及价值判断,而这些都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世价值体系的都是在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而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是培养人的价值观、进行精神层面塑造的最好的方式,因为“民族文化特征最终表现为价值判断”[15]。在这一点上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共通性的,即使是在西方,“本国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也历来是西方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16]。高校开展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不能离开经典文献阅读。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外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其开设的经典阅读的目的就是为巩固学生对西方文明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尊重。

我国历史上留下的古代体育经典文献资料可谓卷帙浩繁,按其内容来分又大体可分四类:一是综合型文献中有关体育的篇章,包括大型类书、丛书,如《吴越春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说郛》、《古今图书集成》等;二是有关某项体育运动的文献,如、马射谱、蹴鞠谱、棋经、棋谱等;三是专门的体育典籍,包括论及体育发展史的,如《角力记》、《少林棍法阐宗》、《学射录》、《手臂录》;专门论述某个项目及比赛情形的,如《丸经》等;四是各类史书、笔记及文学文献中保存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材料,包括“二十四史”、诗词、歌赋、笔记、戏曲、小说及其他文体中的有关体育娱乐的记载与描写。[17]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研习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传统体育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历史背景。冯友兰先生在1935 年曾提出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学习的“信古、疑古、释古”之说。学习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必须借助经典文献对古代体育进行阐释和理解。以武术的经典著作《纪效新书》的研读为例。该书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武术家戚继光所于1560 年所著。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有“明成清盛”一说。亦即中国武术成形于明朝,而发展鼎盛于清朝之意。明朝以前,中国武术以军阵冲杀格斗技术的内容为主体,训练则以兵器实用技法为主导,拳术所占比例很少。[18]戚继光集十六家拳术精华于一身的《拳经》是古代拳术史上一次重要的理论总结,构建了完整的徒手攻防体系,其中的技术要领与现代搏击理论有很多契合之处。[19]

开展武学经典《纪效新书》的研读学习对普通大学生来说,首先就是通过认识戚继光作为民族抗倭将领那种救国家于危亡的忠义精魂之魄。戚继光十六岁时,就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该诗表达志存高远,心系祖国海疆安全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通过研读该文献,还要让学生感受戚继光这位传统武学的集大成者的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在该书中,戚继光根据实战需要,博采众长,“择其善者三十二式”首创性地把拳术理论《拳经捷要篇》(以下简称《拳经》)写入这部军事理论之中。戚继光十分重视拳术的实战功能。他说,“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言下之意就是强调,武艺学习一定要勇于实战检验,切不可因为一时的胜败而气馁或骄傲,习武必须勤于思考,精益求精。通过诵读武学经典《拳经·捷要篇》和体会戚继光这些朴实无华的治理名言,对培育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

4.3 学习传统体育伦理和礼仪,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艺的过程中尊德重礼

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道德为导向,以伦理为本位,人的言行受到伦理道德价值的严格制约和牵制。西周时期,为适应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换确立了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周礼”,这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范式。[20]孔子则在总结以往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 创造了以礼、仁、中庸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并成功地对中国社会的生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提升,也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发展确定了主基调。射礼就是我国古代礼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特别欣赏西周的“射礼”,要求将礼制教育贯穿于射箭的全过程中。孔子认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21]。他主张在射礼中以所谓的“君子之争”来培养贵族子弟尊卑有序、谦让有礼的观念与风范。应该说,射礼是统治阶级进行礼治教化的一种手段,体现了鲜明的等级制观念。高校开设射艺课程或将传统射艺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内容,可以侧重“礼”对大学生的行为调控和教化作用。因为在传统的礼制文化中,“礼”的精神贵在调节人的外在行为,使之能够中规中矩,不致于作出违反常情的怪异行径。[22]学生通过学习围绕射箭比赛的一整套严格的礼仪制度,掌握有关礼仪知识与规范,可以达到强化遵守礼数规范要求的目的。

此外,传统伦理规范学习也可以在武术的礼仪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体验和践行。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谦让”同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美德和规范。“让”和“礼”一直伴随着中国武术的理论与实践过程。拳礼就表示谦虚礼让, 是武术中礼仪性的招式,在打拳、对练或舞器械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的礼节。武术礼节包括,抱拳礼、鞠躬礼和持械礼。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一种祭天仪式曰“鞠祭”:将祭品(猪、牛、羊等)整体弯蜷成圆的鞠形,放到祭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现在不少地方逢年过节,祭拜祖宗天地时,总把整鸡整鸭蜷成圆形,或把猪头猪尾放在一起,表示其头其尾相接。这就是由鞠祭演变而来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援引这种形式表示对地位崇高者,长辈等的崇敬,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这种礼节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如《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躬的含义包括尊重、礼貌、友谊、谦虚、感谢和道歉,它是内心思想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令人遗憾的是,鞠躬礼在文革之后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甚至在武术礼仪中,鞠躬礼也被作为“四旧”被抱拳礼所取代。反观跆拳道、空手道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韩武技,则将“礼仪”学习塑造为其基本精神的体现。恢复鞠躬礼在中国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作用,让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武术的礼仪文化,不仅对挖掘中国武术的人文精神内涵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是重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4.4 践行传统体育中的“天人合一”法则,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共生观

根植于伦理政治型文化的中国古代体育,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尊德重礼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重视通过仪式性的活动实践对人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进行约束。《周易》的出现为中国的伦理道德构建了基本框架: “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善恶报应的信念等。[23]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的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即常赋予天地以伦理道德的性质。

我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身心和谐”、“道法自然”的法则。这一点在中国武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象形拳中的虎拳、鹰拳、蛇拳、猴拳都是模仿动物的形态和攻防动作而创立的拳种,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中国人善于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的一种价值观;太极拳,讲究松静柔和、呼吸自然,同样体现了中国文化含蓄内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身心合一的境界;心意六合拳讲究的“六合”,即“手与足合,腰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其运动过程中的“身法”体现了躯干与四肢之间的协调、一致,表达了周身和谐的境界。相比之下,西方体育包括搏击运动,其核心和灵魂就是竞争,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体现的是对胜利者的崇敬和讴歌。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体育在培养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竞争、进取精神和公平意识方面的作用。我们希望的是,通过对传统体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个体自身内外的和谐共生的意识,并能将这种理念发展到个人与外在环境中他人、组织、团体和谐共生,相互促进,最终培养其如何做人的道理。而这种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理念,即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也是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理念的体现。

4.5 持守传统文化为本的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

自1840 年以来,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卷入到一个“跨文化历史语境”中, 在这种“跨文化历史语境”中,作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你”,遇到了西方文化的“他者”。[24]而王国维在敏锐地洞察到19 世纪以后的中国文化所处的这种新的历史语境后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既不能完全遵从西方的话语逻辑,也不能遵从本土文化固化的模式,而是要与异文化“他者”建立一种新的逻辑关系,发展独立的、不做种族、国家、宗教之工具的自由学术。[25]他在1906 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今即不论西洋哲学自己之价值,而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势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 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可决也。”[26]

今天的中国文化发展除了仍处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的语境以外,其参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全球化的不只是一个单向度的运动,实际上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对峙与互动。[27]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坚持与“他者”文化的“共存互补”与“和而不同”,才能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时代,最大可能的消弭文化冲突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与通识教育的融合,不仅需要解决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还需要培养其通过全球化视野来反思和审视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除了开设通识课以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以传统体育相关的系列讲座或论坛,帮助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加深对作为主体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你”在与西方文化的“他者”在融合和碰撞中的自身定位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作为我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上海大学自2014 年开设了“武术与传统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该活动旨在将学生活动和学校的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实现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打破四堵墙”,把教育思想的深化和延伸,把优秀的社会资源引进学校,促进学校的武术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传承。该活动计划每学期举办2-3次,讲座嘉宾涉及与武术教学、研究和文化推广活动相关的中外人士。比如,第四期和第六期分别邀请了来自希腊和以色列太极拳教练和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对中国武术(太极拳)在希腊和以色列的发展进行介绍和文化解读。两位讲座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到: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之所以能西方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仅是一个武技,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她蕴含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的和平中正,刚柔并济,谦和大气的思想;许多西方人练太极并不单纯为了养生,而是将之上升到一种精神追求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他者”文化范畴的讲诉人所表述一种对“你的”文化的真挚的热爱之情,能是大学生更好地从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如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进行客观的把握。正如前文化部长孙家正所言,“文化,因为差异才需要交流沟通;文化,也因为有其统一性才决定了它是可以沟通的。”[28]高校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不仅重视文化的自我解读,还要善于运用跨文化的传播理论和方法,重视从他者文化的视角理解自身文化的定位,还要勇于从“他者”文化中汲取长处来促进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加强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其根本还在于大学生能对传统体育所弘扬的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对文化传播的方式的接受。固守传统的元素而不注重创造新的“活历史”,只会固步自封;而脱离时代发展,只会让传统永远驻留在“传统”记忆中。因此,推动高校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除了要提供大学生易于接受和喜欢的传统体育课程和活动形式外,还必须重视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方法的选用,创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式,不断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识教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强调对人本身的关注,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而根植于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的良好的健身价值,而且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人文精神和伦理教育价值。本文结合上海大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系列)建设的实践认为,实现高校通识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设传统体育类通识课;重视古代体育经典文献的研读;通过传统体育伦理和礼仪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艺的过程中尊德重礼;通过践行传统体育中的“天人合一”法则,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共生观;持守传统文化为本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定位。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9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中教育,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教学融合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在一方面紧密结合世界高中体育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另一方面也保持与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实际情况相贴合;同时还兼顾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衔接, 改变了多年来必修课程的固化模式, 从整体上改善了国家对课程集中管理的状况, 为以后体育课程改革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7年, 为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 故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 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作为1名中学的体育教师, 必须深入思考如何践行这一理念, 发展阳光体育运动, 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使体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下文针对这一新理念与高中体育教学的融合作出阐述。

1 阳光体育教育发展实践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1) 鼓励引导政策不全。据教育部门2007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导文件, 其中明确指出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必须有其领导机构。然而, 现实中很多学校并没有按此规定组建相应组织机构, 自然也就缺少相应的指引和鼓励政策, 从而造成阳光体育运动在开展过程中“于法无据、无章可循”, 严重影响了活动的开展效果。再结合现实中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仍有很多学校及学生对“阳光体育”知之甚少, 由此足以可见当地相关部门在政策执行方面存在较多缺漏。

(2)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普遍来看, 当前仍有部分学习并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配备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数量的不足使得现有体育教师工作量繁重, 有的学校甚至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讲授体育课程, 其结果可想而知, 且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此外, 体育教师获得参加培训的机会也普遍较少, 不仅有碍于教师对当前体育教学新思路和新发展的适时掌握也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序开展。

(3) 体育教育设备老化。在推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部分学校受资金的影响, 并没有按照政策指引加大对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的投入, 造成很多体育设备老化,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 部分教育观念陈旧。传统教学观念等陋习, 在部分体育教师思想中根深蒂固, 导致其无法跟进时代发展与教学革新的步伐, 体育教学仍然是内容单一、方法陈旧, 教师课上没有激情, 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自然缺乏对体育运动的自觉性, 由此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

(5) 缺乏组织架构体系。前文已述, 部分学习对开展阳光体育教育部门提出的政策规定无动于衷, 即造成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组织体系缺失, 即便有的学校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 也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 部分仅是走走过场, 为应付上级的检查, 组织机构形同虚设。也正因为此, 阳光体育的开展情况缺乏专门组织机构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由此活动的开展“陷入”恶性循环。

2 阳光体育教育对高中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已经不只是对体育技能的传授, 要兼顾培养学生自主锻炼, 体验运动乐趣, 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使其增强体质之余, 也实现了新课标倡导的“终身体育观”。阳光体育教育理念的推出, 对高中体育教育的裨益良多, 首先, 有效提高了师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 部分学习对体育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 普遍存在“重文化课、轻体育课”的现象, 体育教师没有教案也没有教学计划, 随之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 不仅提高了师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也引起了学生对自身运动水平和阳光形象的注重。其次, 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 课业负担极重, 故而无暇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上体育课会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 根本没有意识到疲劳和困倦的很大原因就在于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引起。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极大地改善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再者, 符合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需求。自2007年以来, “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并在全国推广, 其后得到迅速发展, 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纵深发展, 也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在其中得到有效培养, 获益匪浅。

3 阳光体育教育与高中体育教育的融合路径

阳光体育与高中体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与融合, 是立足于学生思维、意识以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引导、对教学氛围的科学优化基础上, 其对教学过程学生内心与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满足了时代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同时也为新时期体育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1) 落实政策的执行及其监督。体育运动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 如果未能事先作出应有的预防、加以重视, 将引发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甚至造成事故。因此, 为确保阳光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顺利进行, 相关安全制度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即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 注重政策执行监督和落实, 对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首先, 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采取有效政策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管理;同时, 要建立学校体育安全责任制度, 确保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也保障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及时追查具体责任人;其次, 要健全卫生保健制度, 督促学生能够自觉遵守体育课的活动规则, 从根本上降低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此外, 要完善场地设施建设, 张贴安全提示语。

(2) 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为保证阳光体育活动顺利进行, 首要确保师资力量的充足。学校方面可以从增加体育教师数量入手,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的规定: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280, 但是达标的学校不多。因此,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 在公开考试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加入到体育教学中来, 为阳光体育运动夯实师资基础。同时, 应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由于升学压力大, 很少学习有针对体育教师而展开的培训,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也不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推行。对此,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组织体育教师进行课程进修, 或去其他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 并有针对性地对本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从而确保阳光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加大体育教育的设施建设。为了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学校应加强资金投入, 改善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条件。对此, 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要求学校严格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 切实加大对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 禁止并严惩挪用资金行为, 务必执行专款专用原则, 同时, 亦要求在节假日开放学校的体育场馆, 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此外, 得益于国家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不少生活社区都配备了健身场地, 安装了健身器材, 充分地利用这部分资源, 使得阳光体育运动在课外同样能够得到广泛推广。

(4) 提高体育教育的社会关注。体育教育未能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的原因之一, 在于师生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多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文化课上, 对此, 推行阳光体育, 首应提高师生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度。即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 要让体育教师和学生加深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体会到运动锻炼不仅是为了强健身体, 更重要的是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 课堂上教师还应当同步讲授阳光体育运动的标准和相关内涵, 丰富课堂内容, 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例如:将阳光体育运动的标准和内涵结合教学大纲中“走、跑、跳、投”等运动要求融入课堂教学中;对于长跑、短跑等传统项目则可以采取接力赛、逆向接力赛等新方式开展, 从而实现阳光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5) 最优化阳光体育考评机制。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学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在体育教师评先评优方面、阳光体育指导方面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评比促进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6) 建立阳光体育考评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 对本地区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指导和监督。需要注意的是,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评价的内容应主要以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目标为其依据, 包含体育课教学、体育课外活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运动舆论宣传及体育活动组织领导等五大方面的内容。此机制的构建, 能够为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估提供科学有效的反馈信息, 并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序开展。而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也都应当从思想上对其赋予足够的重视, 积极主动地参加身体锻炼。

4 结语

上文已对高中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理念的融合路径进行了多维度的论述, 但阳光体育在我国体育教育中仍处于初步适用阶段, 作为一线教师, 笔者认为要实现两者有机融合, 切实促进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必须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 实在、真切地获得进步与发展, 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力等多方面收获了以往不曾有过或更为优秀的成果。而这一种进步, 不仅是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斩获, 还应包含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擢升。在阳光体育正能量的影响下, 教师应走出教学单一化模式, 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 形成制度, 认真组织并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 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 积极创建快乐体育园地, 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 在校园内全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结合各种形式宣传阳光体育运动, 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1小时, 健康工作50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姚灿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实施“阳光体育”中的优势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6) :71, 73.

[2]舒川, 虞勇, 肖义慧.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 :177.

[3]陈琦.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105-111, 151-152.

[4]魏玉军.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阳光健康发展[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7 (00) :674-676.

[5]吴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阳光体育运动俱乐部模式教学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 :101-102.

[6]黄丹彤, 刘晓星, 练情情.“阳光体育”能改变多少现状?[J].教师博览, 2007 (8) :14-15.

[7]李茹.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 :95-96, 99.

[8]薛志伟.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1 (2) :208-210.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10

早读书声琅琅, 跑操口号震天, 上课聚精会神, 自习鸦雀无声, 讨论热火朝天, 活动生龙活虎……使人意想不到的是, 这竟是一位体育教师出生的校长所领导的学校面貌。

带着无比的崇敬与仰慕, 笔者今年暑假以来多次拜访和电话采访了浙江省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的潘永祁校长。下面就是潘校长的成长轨迹和他的治校治学理念以及他所领导的学校取得辉煌成绩的采访写实。

不懈追求进取赢得成功人生

潘校长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 人生的黄金年代——中小学学习阶段正赶上大跃进结束恢复期和文化大革命初期, 中学毕业即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 下放到农村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体力劳动。由于下放农村期间劳动勤恳、思想表现突出, 于1974年被县推荐进入湖州师范学校体育专业学习, 1976年毕业后分配到安吉姚村中学任教, 三年后调往安吉孝丰小学任教, 同时完成了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函授学业;因体育教育工作出色加上安吉三中扩大招生规模需要, 于1985年被县教育局破格抽调进入安吉三中任教。因教育工作踏实肯干且初步显现出领导才能, 潘校长从担任学校体育教研组长开始, 很快被学校破格提拔担任德育处主任, 且其担任学校中层领导期间,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市德育先进工作者;199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并显示出卓绝的领导才能被市教育局提拔为安吉三中副校长, 1999年再次被提拔担任安吉三中校长, 任校长期间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完成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和教育管理硕士研修班函授学习。2000年因安吉三中教育的整体成绩全面超过当时的省重点中学, 被调任至新建的省重点中学安吉高级中学担任第一任校长。2007年因年龄超过规定, 在安高校长换届之际被调任安吉县人民政府专职督学, 2010年临危受命担任私立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校长。

潘校长自走上工作岗位以来, 为人正直、工作努力、成绩突出, 几乎年年都获得各种先进荣誉称号, 并且在担任安吉高级中学校长以来还不断兼任重要社会职位, 其中市级及以上的就多达十项次, 如:浙江省优秀教师、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州市名校长、湖州市人民政府督学、湖州市人大代表、浙江省六校联谊会会长等。

深挖体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受传统体育观念影响, 很多人一贯将体育的主要功能单纯地锁定在健体、爱国等层面上, 而潘校长认为, 体育功能远远多于这些, 学校体育教育除了具有身体教育功能以外, 还具有品德、智能、心理教育等功能, 只有充分重视、挖掘并发挥好体育教育的功能, 满足学生品德教育、智能教育、心理教育的需求, 才能更好地拓宽素质教育的渠道, 才能使体育教育成为助推素质教育的发动机, 并真正推动素质教育。

潘校长认为:中学阶段的学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和缓解这种压力, 使学生能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是中学教育的目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体育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 可以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 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身心健康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这也一直是我们坚持的办学理念。尽管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样繁重, 但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热情却是空前高涨的, 只要在课外活动期间走进校园, 就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健美操和跳绳等, 组织形式有学校、年级、班级、个人……亮丽的校园体育文化风景总会让来访者啧啧称道。

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的具体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 以“晨间跑”为抓手, 拓展学校的德育途径, 推进德育和文化教育

学校将学生晨跑不仅仅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的一项举措, 而且将其拓展为学校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的一个载体。为健康的身体而跑、为班级荣誉而跑、为良好的校风学风而跑、为祖国工作50年而跑、为与家人幸福生活一辈子而跑, 晨跑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因此, 每次晨跑各班都能呈现出一片“步伐一致, 口号震天, 精神抖擞, 气势如虹”的景象, 通过晨跑及其评价和反馈, 培养了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团队协作意识, 激扬了学生的蓬勃朝气, 树立了优良的班风、学风, 从而更好地推动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学风建设, 也为进一步搞好文化教育打好了思想基础。

第二, 以俱乐部为载体,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的喜好, 学校逐步建立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跳绳等体育俱乐部, 并与学校社团活动结合起来, 务实有效地开展学生群体性“阳光体育”活动。通过开展春季足球联赛、秋季篮球联赛、冬季拔河比赛、体育节、校运会等一系列体育活动, 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组队参与县、市、省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 在提高体育特长生运动水平的同时, 也张扬了他们的个性魅力, 并为普通学生树立了榜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勇于教学改革优化体育教育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革新, 体育教育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和持续发展, 当然也离不开改革与创新。

早在1996年, 安吉三中就先于国家体育新课改开展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按学生兴趣分专项进行选项教学, 这项改革就是时任副校长的潘永祁老师提出来的。

根据当时的体育师资和场地器材配备的实际情况, 学校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羽毛球、健美操6门专项课程, 拆开原有行政班按兴趣重新编班, 并在全盘选用高中相关教材的基础上, 适量引入大学相关合适教材开展专项课体育教学。但考虑到师资不足等实际情况, 当时只在高二年级进行了尝试。在教学改革探索中, 全校体育教师分专项不分家, 不断在一起深入探讨, 并逐渐形成共识, 为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从教学效果看, 这项体育教学改革的第一年就基本做到了“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1997年4月, 湖州市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安吉三中举行, 6位体育教师同时分专项开课, 令全市观摩的同行们耳目一新并获得一致好评, 这对安吉三中的体育教学改革尝试是一种鼓舞, 也为学校以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坚定了信心, 而且, 现已开发了校本教材。

这项体育教学改革领先于全国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5年, 领先于按学生兴趣分专项进行选项教学的同类学校10年左右。潘校长的这项教学改革至今仍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活力, 也为安吉三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功绩。

正因为安吉三中体育教学改革走在了当时全省的前列, 体育特色教育成果显著, 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杭州师范学院和湖州师范学院体育系等院系的教育实习基地。安徽宁国多所兄弟高中学校、嘉兴三中、萧山中学、桐乡市中学等省内中学也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实抓软硬建设打造体育特色

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 体育师资等软件条件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基础, 在搞好体育教育的同时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品牌离不开这两个基础。

潘校长一直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 他任职过的三所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条件都达到了国家一类办学条件。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只要是学校体育教育和打造体育特色所必需的, 都会一律给予满足。充足的场地器材配备, 拓展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为学生发展体育兴趣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为学校的体育特色教育品牌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大力投资建设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同时, 潘校长也非常重视体育教育软件条件的提升, 尤其是在提高体育师资水平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具体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 制订各种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并形成一整套体育教师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 按照学校需要大力引进高素质、高水平、有一技之长的体育教师;

第三, 组织安排在职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以提高师资水平;

第四, 给予体育教师工作成绩相衬的待遇和奖励。

在潘校长所任职的学校, 体育教师深刻感受到“有为才有位”的真正含义, 体育教师在他的领导下, 无一不心甘情愿地主动努力工作, 无一不在短短两三年内就成长为出类拔萃的教师。

有了良好的体育软、硬件做基础, 打造出自己的体育特色教育品牌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所以, 潘校长历任过的学校有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 有被确定为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集训基地的, 并全部成为省级体育特色学校 (安吉三中体育特色是田径, 安吉高级中学体育特色是羽毛球和足球, 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体育特色是篮球) 。

比如现在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的篮球特色教育, 就是以年年举办篮球文化节显现其学校对篮球特色教育的高度重视, 以“班班有球队”充分彰显学校体育特色教育的普及性, 以“周周有球赛”显现学校体育特色教育的常态性。

善用体育规律助推文化教育

最佳体育竞技状态的形成有赖于训练体系对运动员所施加的影响 (包含训练手段与方法、各训练周期运动量与强度的控制以及生物钟的调整等) 。把体育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引入到高考文化考试前的调整, 帮助学生调整了高考期间的生物钟, 把高考前的心理状态、思维活力调整到最佳状态, 使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潘校长在介绍他的经验时说:“在高考前一个月开始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安排作息, 对学生进行生物钟调整, 具体细化到上课时间、睡眠时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都按照高考的时间进行调整;安排一周作为一个周期搞一次模拟考试, 以保持考生的思维活力和高考考感。同时, 为避免学生因高考临近导致压力过大的心理失常和休息不足, 为保证考生有充分的休息调整时间, 以保持优良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在保证不间断课间操的情况下, 学校推出了一些积极的休息方式并给予充足活动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休息, 比如, 要求学生人人必须参加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的体育活动, 班主任全程参与, 体育教师全程监控学生参与情况、运动量和强度并给予必要指导;学校安排课间、午餐和晚餐期间、体育课外活动时间播放轻松悠扬的轻音乐等。”

先进的理念和有效的手段使得学校高考、中考成绩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实施这种调整方法的前几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中2000年高考就以普通高中全面完胜省级重点高中的神话而被领导、同行、家长所称颂, 一直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成为当地教育奇迹和高考神话。

这是潘校长把体育规律引入到文化学科的一个成功之举, 十多年来, 潘校长的这个经验不断被省内外上百所名校效仿学习并推广出去。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11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 健康教育 高校体育 探讨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85-01

1 传统体育養生的价值

在长时间的发展进程中,传统体育养生经过努力实践和积极探索,吸收了以往优秀医学思想和哲学理念,特别是佛家和儒家以及道家等方面实践探索,生成了以实践为前提,包含信仰、哲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学科内容,通过调身以及调息等形式,生成了拥有独特价值观、思想情感和行为标准等形态的传统体育养生。伴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品质的生活标准对人们的身心修养和性感养护造成了严峻挑战,人们逐渐了解到传统体育养生的作用,传统体育养生根据自然法则来调养生活,并重视调养身心,以此实现身体健康长寿,高校体育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则是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不但要取得身体健康,还要从整体上发展身心,掌握有关医疗保健和营养健康方面的内容,而传统体育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养生观念,除了有顺应自然观念之外,还有努力向上的生活天都,提倡发挥人们在认识上的主动性,从而来弥补近代体育方面的缺陷[1]。

2 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2.1 传统体育养生有助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建立正确体育锻炼思想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传统体育养生方面的实践活动和理论观念得到了广泛宣传,发展成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发扬和传承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成为民族精神和人们健康长寿的服务主体。中华文化与武德有着密切联系,并将道德修养当做练功是否成功的重要点,在传统体育养生当中涉及到了许多哲学观点,比如道家的自然养生和天人合一的观点,对改进现代体育教育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以前高校体育教学更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重点讲解运动技巧和运行理论知识方面的内容,并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但是传统体育养生不但重视锻炼体制,还把体育视作健康的行为[2]。给学生讲解思维方式和生活标准,高校体育应该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健康和身体的涵义,强化学习医疗健康知识和传统体育养生,掌握人体运动规律和活动机理,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重视调养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当中,吸取传统养生观念的内涵,并逐渐美化心灵,提高学生自我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生成体育健康意识。

2.2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日趋严峻,据调查,大部分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心理上的缺陷,经过传统体育养生可以起到一定辅助作用。学生在健身方式和养生理念等方面拥有极大爱好,采取传统养生当中的预防为主的观念,实行养生先养心的手段,保障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并探寻出持续稳定的情感状态,这对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质量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活动时,人的身体锻炼和精神素养实现密切联系,并观察在正常生活中,以此实现调养心神,发挥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3]。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开展传统体育养生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体质,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3 有助于丰富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当中,常见的教学方式是导引术。导引术能集合呼吸运动、肢体和自我按摩为一体,方式简便、方便锻炼学习。在开展传统体育养生环节,拥有促进健康、治病健美、修养身心以及陶冶情操的效用,而且传统体育还拥有丰富的群众缘,其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内容简单,类型丰富并且历史悠久。不但拥有竞技性,还具有较强的健体性和娱乐性,特别是所含有的哲学思想和内涵是现代体育没有办法相比的,比如扭秧歌、打太极以及太极剑等。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但要维持优美的动作和姿态,还要养成创造美和观赏美等能力。针对丰富了当前体育教学内容,很有许多传统体育活动,比如跳绳、踢毽子等纳入高校体育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水平,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2.4 有助于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采取传统体育养生当中的练习法,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切身体会和感受,通过努力练习感受愉快的心情,享受体育的意境美和内涵美。传统体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不易受到设备、地点和时间的影响,实践环节比较柔和还很连贯,不容易让人产生疲惫感,也不容易发生运动受伤或意外情况[4]。学生能够结合身体状况、场地和时间等条件选择不同的运动类型。学生毕业后,所了解的不但是一门学科,还是增强体制的技巧,为处于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提供有效锻炼体制的手段,并持续锻炼,大大促进了社会全民身体健康锻炼[5]。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传统体育养生教育运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兴趣,促进健康身心和良好人格,还可以大大丰富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开展体育教学多样化目标。特别是生成终身体育锻炼健康观念,使传统体育养生起到它应有的功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樨.形神兼顾,动静相及——浅谈中华传统养生思想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启发[J].当代体育科技,2012(31):76-78

[2]牛艳霞.河南省高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以健身气功为例[J].中华武术(研究),2012(Z1):132-135

[3]单静怡.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现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11(10):99-100

[4]余忠舜,罗思安.2014年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对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养生发展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2015(06):143-144

传统体育教育方法 篇12

1 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

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由于其本身属于不同民族长久生产、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与丰富自身文化生活发展而来的一种体育形式,这就使得其本身具有一定优势,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进行具体分析。

1.1 竞技性与娱乐性并存

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竞技性与娱乐性的并存,称得上是其优势之一,这种优势的出现于民族传统体育本身的发展历程有着很深的关系。例如: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射弩中,其本身是山区少数民族为了打猎而开创的一种体育形式,而“人板鞋”则是一些少数民族中训练士兵所用的方式,这些活动通过不断地演化,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所喜爱的运动形式之一,所以说其具有竞技性与娱乐性并存的特点[1]

1.2 体育形式多样

在民族传统体育中,体育形式多样同样是其优势之一。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由于其本身注重对人类身心与情感愿望的满足,这就使得其在我国受到各族人的广泛喜欢,而这种喜欢同样带动了我国民族凝聚力的增长。在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总少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身影,而这种体育运动早已成为我国各族同胞思想交流的最佳形式,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体育形式多样的优势[2]

1.3 民族交往形式

在民族传统体育中,其本身能够作为民族交往的重要形式,这点也是其具备的优势之一。在人类的发展中,群集对于人类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我国民族众多,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各种集会,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的传统之一,而在这种集会之中,民族传统体育自然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并有效地推动我国各民族的相关发展。

2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教育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2.1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世界范围中,很多国家的传统体育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我国想要对自身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弘扬,也必须设法将自身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传播,以此实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在我国高校,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能够将我国原始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逐步规范化与科学化,最终使其一步步走向世界,所以说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有着很强的必要性[3]

2.2 对高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在我国当下高校素质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根据相关科研机构研究表明,有序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体制,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其心态,这对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不俗的意义。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就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所带来的积极效果,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质朴的民族精神内涵,所以,其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还能够发挥文化传承与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4]

2.3 推动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

在我国高校的传统体育教学中,规则严密、技术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这种教学现状使得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偏向严肃化。而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就能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为高校体育教育注入新的教学内容,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多样化的高校体育教育,能够通过教学内容的多样与灵活,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很能够使学生领会到我国多民族大家中不同的传统体育形式,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发展,有着不俗的推动作用。

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运用的策略

上文中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运用中的策略进行相关论述,希望能够以此推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相关发展。

3.1 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

为了能够切实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并使其能够发挥较好的运用效果,我国相关高校必须设法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方面的人才。具体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已成为一种必然,这就使得为了支持这一教育的展开,我国相关高校都必须拥有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重任就压在了我国很多高校的肩上。由于我国民族众多,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也极为丰富,所以,在高校进行具体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中,应尽量采用通才模式,通过对相关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传授,是每一名毕业生都能够较好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体育教育,以此推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更好展开[5]。

3.2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虽然大力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运用的相关发展,但这一工程毕竟任重而道远,想要快速地展开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相关高校可以采用提高自身体育教师水平的方式。在我国传统高校体育教师中,由于很少有体育教师能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教学知识,这就使得我国想要从无到有发展起自身的民族传统体育模式的高校体育教学,就必须设法提高相关高校的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为此,我国相关地区应开展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班,通过培训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提升其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能力,以此保证民族传统体育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的顺利展开。

3.3 加强民族性体育教材的创建

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的效果,相关高校还应尽快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教材的建设。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教材能够发挥极为不俗的效用,所以,相关高校必须设法配备专业、系统、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以此保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能够顺利展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中结合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相关高校素质教育的更好展开,同时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金宝,张云龙,温搏.新课程标准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101-103.

[2]覃秀松.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J].体育科技,2008(2):26-29.

[3]纳冬侠.宁夏地区高校开设毽球选项课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4]王琪.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单纯形法下一篇:液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