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通用11篇)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1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卧龙区运管局以打造学习型团队为着力点,深入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提升我区运输管理团队的领导力、执行力、决策力,以和谐之声、和谐之力带动干部职工队伍共同进步。
主要做法是:一是制定活动的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活动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主要领导负责抓部署、落实和督查;二是加强对活动硬件设施的投入;为保证学习的效果,设置了固定的学习会议场所,购置学习工具,征订大量的报纸、杂志、图书、资料供大家学习查阅。三是打造服务型队伍营造“人人爱学习”的氛围;强化学习机制,坚持每周五学习雷打不动和每年两次大规模的运管法律知识集中培训制度。在学习中,领导干部带头学,执法人员比着学,采取收看专家讲坛、案例评析、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并就执法经验、执法技巧、执法程序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让人感觉既不枯燥乏味,又易于掌握法律法规的内涵;四是搭建文化平台。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发挥文化寓教于乐功能。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并检验学习效果,要求每人做到“四有”,即有学习计划,有学习记录,有读书笔记,有心得体会。到每年年底,将学习汇总情况存入个人学习档案,以备考核。
现在全局上下形成一种和谐之风,领导班子之间的默契和谐、科室与科室之间的配合和谐、同事与同事之间的相处和谐,不断形成一种“心齐、风正、气顺、劲足”的工作氛围,以大局为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更加优良的姿态不断促进我区道路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2
一、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 明确师德建设目标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为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制定相关政策, 指导、监督师德建设工作。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由政教处、教导处牵头, 主持师德建设日常工作, 负责落实师德建设相关政策, 建立师德综合评价体系, 评价、指导、检查师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学习, 注重践行, 提升教师思想境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而学习则是改变思想、提高师德意识的主要途径。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学教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有方法、有检查, 力求有实效。我们还经常通过举办师德主题演讲、征文、“爱生模范教师”评比、师德标兵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德教育, 使教师人人知师德规范, 人人规范师德行为, 人人彰显师德魅力, 大大增强了广大教师以教书育人为荣、立志终生献身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在加强学习的同时, 我们还注重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中, 引导教师做践行师德的模范。我们主要开展了承诺与践诺活动:一是庄重承诺、明确责任。在每学年初, 教师要通过集体宣誓、开家长会、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进行庄重承诺, 承诺爱岗爱生、敬业奉献、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严格践诺、规范行为。即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 注重自律、自警、自省, 时时处处关爱学生, 给学生以榜样示范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 有效地规范了教育教学行为, 大大提高了师德水平, 逐步形成了讲师德、正师风、强师能、树师表的局面, 唱响了“以德修己, 以德育人”的赞歌。
三、率先垂范, 典型示范, 力树为人师表形象
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 激发教师自觉参加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创建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
1. 树正气, 带动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要争做师德师风建设的带头人, 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广大教师。我校领导班子在慈善一日捐、为灾区捐款时总是“抢”在最前面;每年的义务献血活动时, 总是抢先报名;为患病的老师和学生捐款时, 依然走在前面。前不久, 校长又为孤儿学生交上了校车乘坐费用。爱心凝聚力量, 师德铸就精神。教师的形象得以升华, 学校的力量加倍凝聚。
2. 以党性铸师魂, 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要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党员教师应起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支部开展“以党风带教风, 以党性铸师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党员带教活动, 促进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各项教育活动中, 要求党员教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主动自觉地对照自己, 认真剖析, 整改提高, 达到了“永葆先进性”的教育效果。
3. 典型示范, 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注意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 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 使他们贴近教师, 感染教师, 鼓励教师, 引导教师。学校重视舆论引导, 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使广大教职工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努力营造学习先进、追赶先进的校园氛围, 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全面建设。
四、制度先行, 措施得力, 师德建设工作有序发展
1. 加强制度建设。
师德既要依靠教师道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 又更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为引导和保障。近年来, 学校先后修订完善了《教职工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职工考核制度》、《教职工评优树先制度》等制度措施, 特别强调对教师的价值认知教育、道德诚信教育和规则意识教育。将师德师风建设同广大教职工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道德规律向道德自律的提升, 形成全校上下同心同德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 完善考核与奖惩机制。
学校将师德建设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 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对教师的考核重点突出教书育人的实际业绩。对违反教书育人有关规定、出现有失教师身份并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一律实行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等“师德一票否决”制。
3. 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为了及时收集学校师德建设的反馈信息, 学校形成了每学期各年级召开一次家长会的制度。同时, 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对全班每位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学校还组织了“家长看学校”、“社会 (下转32页) (上接27页) 评校”、“家长评校”、“学生评教”等活动, 向家长印发问卷进行调查, 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五、面向未来, 乘势而进, 全面构建和谐校园
由于我们找准了目标, 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 强化了激励措施, 通过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已经形成, 师德建设已经结出硕果, 逐渐成就了一个有内涵、有发展的乡镇中学。先后获得了多项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滨州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滨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滨州市校园和谐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校舍维护管理优秀学校、滨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滨州市经典诵读示范学校、滨州市感恩教育示范学校和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乡镇。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3
通过观察、访谈,我们发现在我校教师观念中存在:教学工作是教师个人的“事”,教师自身发展更是教师个人的“事”,教师的教学活动普遍是“单兵作战”的状况,教研活动如“一潭死水”。基于这种情况,学校着手开展教研组建设工作,创设教师发展共同体。
一、分析原因,抓住引领教师走进发展共同体的切入点
造成学校教研活动“一潭死水”、教师的教学活动普遍是“单兵作战”状况的原因是学校原有的活动机制,如教师个人评优、评先等造成的教师间的竞争意识。在教研活动时,一些教师不愿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拿出来与人分享,更不愿意别人走进自己的课堂听课学习。
如何打破旧思想对教师的束缚,成为了引领教师走进发展共同体的关键点。
二、制定措施,引领教师主动走进发展共同体
确定优秀教师引领机制。学校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包括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学校为这些教师搭建了发挥能力、展示风采的平台。让这些有经验的教师帮带徒弟,通过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在教研组、学校教学研究活动中,让这些教师发挥学科专业能力,积极参加指导、评课,使这些教师的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以及教学研究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作用的发挥,帮助其他教师解决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让教师们体会到了集体教研的“益处”,从而使教研活动具有了“吸引力”。
确定集体展示机制。为进一步打开教师心灵壁垒,学校变教师个人展示、评优为“教研组展示”活动,教研组推出的课,代表整个集体的共同研究成果。在学校开展的教研组展示活动中,看到的不再是教师个人忙碌的情况,而是整个教研组全体教师忙碌的身影,活动后的教学研讨交流在老师思想中真正成为了“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而不是对“教师个人”的评议。
三、搭建平台,让教师在集体中成长
教研组开放周活动。教研组开放周活动分三个层面开展:一是常规的教研组内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同组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二是教研组集体课堂教学研究展示课活动。组内推荐教师,代表本组研究最高水平对全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三是对外展示课活动。开展“家长开放课”、“协作区研究课”等活动。
区、市级教学研究活动。在积极开展校内教学研究活动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展教师发展空间,让教师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我校有20余位教师是区中心教研组成员,直接参与区中心教研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每学期都有不同学科教师在区级作研究课,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发展空间,而且通过组内、校内教师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一次次试讲、评课活动,使我校每位参与教师都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国家级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很多教师的论文、教学案例在市级获奖或在市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还有一些教师参与到国家重点课题的研究中,切实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4
一、丰富审计文化内涵,是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坚实基础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加强对审计文化建设的研究,赋予审计文化丰富的内涵,是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坚实基础。
所谓“文化”,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讲,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等。从狭义出发,“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工作理念、行业工作作风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它体现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机关审计文化品牌。可以说,审计文化是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内部表现和外在反映,能够从精神层面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创建和谐的审计机关环境,那么,到底审计文化揭示出哪些内涵呢?
1.以人为本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建设审计文化也不例外。人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广大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的构建者、实施者,审计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积极性才会有主动性,进而产生创造性。由此,以人为本应该成为审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2.为政以德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总要求
《论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为政之根本,应多做老百姓满意的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审计机关干部更应该有“为民执政”“依法求实”的理念,审计文化应该准确体现我们的执政理念,那么“为政以德”自然应该成为审计文化建设的总要求,它要求我们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廉洁从审,这样才具备了德的标准。从另一角度讲,德要求审计人员真正为老百姓着想,让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得到正常的实现。
3.和谐审计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宗旨
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审计要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就必须建设和谐审计,使之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审计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并不是要求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对立,预防、揭露、抵御才是我们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审计过程中要提倡和谐审计,最终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功能。
4.开拓创新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审计理论的创新使我们对审计有了新的认识,因循守旧就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会使事业有新的生机和活力。开拓创新,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跳出审计看审计,使审计走出查帐、纠错、处罚的简单循环,创新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仅从微观层面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而且要从宏观层面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科学管理是审计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
科学的管理模式能展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竞争机制,能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通过科学的管理来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创新审计文化载体,是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有效途径
审计文化建设虽然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落到实处。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活动,充分展示审计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一)以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为基础,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
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在审计制度当中,法规制度具有稳定性,内部管理制度视各个具体单位而定,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推行是审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为了实现更加科学的管理,我带领班子成员到基层调研,回来又进行研讨,头脑
风暴,又经过几次征求意见,对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和可操作性,这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前提。
(二)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实现审计的两大突破
审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树立科学的核心价值观,这必将决定着审计机关每个成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因
此,我们目前首要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审计人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这是树立审计形象,推进文明审计、依法审计的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和谐审计。和谐审计是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努力推动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新审计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准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二是创新审计机制,建立起科学的审计管理、考核、激励、促进和保障体制机制,切实做到依法审计、依法管理,以保证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三是创新审计方式,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坚持走中国特色审计之路。四是创新审计干部队伍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研究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审计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五是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以审计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技术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认真 落实葛厅长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最终实现审计工作的两个突破:一是在移送大案要案上有所突破,二是在投资审计项目上有所突破。
(三)以作风建设年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年全省开展 “干部作风建设年” 活动,以 “深入实际,破解难题,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强化民本意识,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从审计工作的实际出发,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始终把转变工作作风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审计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审计干部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我们通过过召开研讨会、法律知识竞赛、调研、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转变审计干部工作作风。和谐审计机关建设研讨会使大家认识到团结和谐大家庭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审计理论研讨会使大家对什么是审计、什么是“免疫系统”有了新的认识,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并推进工作的开展;审计质量研讨会上,各分管局长带头发言,各位科长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以“如何增强执行力”及“审计文化内涵”为主题的演讲,引导审计干部牢固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理念和职业道德观。通过研讨会、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联欢会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审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通过活动,凝聚人心,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通过科学的管理,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关心干部职工,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使审计机关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三、打造审计文化品牌,是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重要目标
审计文化建设和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工程的审计监督,同时在完善机制、促进管理和提高效益层面,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规范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提供服务。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靠实干赢得肯定、靠实干赢得进步”的理念,引导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勤奋实干、争先创优,形成“以人为本、依法求实、开拓创新、廉洁高效、管理科学、敬业奉献、和谐奋进”的审计文化品牌。这也是审计人员对事业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升华,是审计团队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审计人员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
加强审计机关审计文化建设,促使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沟通和相互谅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打破科室界限,实施全局“一盘棋”的“动态组合”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工作理念,使审计人员充分体会到和谐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凝聚力,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通过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及职称考试,普遍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在办公室、会议室、走廊等处悬挂审计工作职责、审计工作思路、廉政警句格言等内容的展板,使人们走进单位就能领略整洁、优雅的办公环境,品味审计文化气息;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如举办演讲、辩论、唱歌等娱乐比赛,既陶冶情操,又增进情感,培育了健康的机关文化氛围。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5
江西人民输变电党工团工作活动纪实
江西人民输变电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刚刚度过3个春夏。在人民电器集团郑元豹董事长的领导下,江西人民输变电得到了快速发展,拥有员工800余人,实现年产值20多亿元。
公司拥有全封闭、超净化、恒温恒湿的国际一流超高压生产车间和试验大厅,配备了代表当
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和试验设备400多台。“人民”品牌成为世界民族品牌,品牌价值达到
70.61亿元。在东南亚、欧洲、北美、非洲建立起独立的国际贸易网络体系,成为国家电力装
备的重点企业之一。
一.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江西人民输变电有限公司党支部建立了完备的各项规章制度,党建工作做到了制度落实、阵地落实、经费落实。坚持每年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评选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并给予
通报表彰。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创建学习型企业 打造知识型团队 建
立和谐劳动关系”为主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开展了“比
学习,强素质、比技能,做能手、比创先,做标兵”活动,争做创先争优模范,争当活力和谐
先锋,号召全体党员以积极的姿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
二.团队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江西人民输变电根植人民电器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团队、核心文
化和核心价值观:人民电器,为人民服务。企业精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企业愿景:
成为世界知名电气企业;企业使命:为世界人民提供更安全的电气产品;企业文化特征:外圆
内方,低调有劲。创造了独特的根枝文化、管理文化和营销文化。建立了职工之家,设置了文
艺晚会演艺厅和综合展示厅。举办了岗位技能比赛、文体娱乐、植树造林、义务献血、文艺宣
传等大型活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在人才的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企业精
神,先后启动了“引智工程”、“金桥工程”和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以企业文化为纽带,团队
建设得到了全面完善和发展,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从合同签订、工时规定、工资协定到劳
动保险、安全生产,特别权益保护、劳动调解等都有具体明确规定。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把“关心员工,保障权益”放在首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积极为员工缴纳各类保险;员
工工资增长不低于当地人均GDP增幅标准。
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如减少综合工时,限制加班加点,统一发放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职
业安全卫生设施,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等。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6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而做人的真谛体现在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完美人格的基础,也是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最基本保障。前期,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方面,主要通过有效的培养和反复强化训练、制度引导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尚不能用行为规范自觉约束自己,自私、任性、依赖的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不少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社会表现差异很大;不少学生应具备的许多意志品质欠健全等。有关学校教育和学生健康成长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热度空前。面对当时的困境,我校把养成教育问题提到了学校发展的重要议程,积极探索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人格发展的新观点和新途径。
一、养成教育须从点滴抓起
持之以恒
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唤起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入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上来,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在工作过程中,我校坚持细化原则,把教育落实到一点一滴,乃至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坚持一月一个主题,一周一个重点,把习惯养成分阶段分层次落实:首先抓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继而抓学习习惯,再抓品德习惯。注重选准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从最简单的不乱扔废纸开始,广泛开展“学校不见废纸片,干干净净每一天”活动。我们把学校的规章制度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口号和行动。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第一周:“校园不见废纸片,干干净净每一天”;第二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三周:“尊敬国旗、唱好国歌,文明用语我会说,说做结合看表现”;第四周:“戴好红领巾,我会敬队礼”„„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二、强化行为习惯教育
以活动促发展
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思路,我校针对小学生各方面的特点,以“大处着眼重素质,小处着手抓养成”为指导思想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强化行为习惯教育,营造文明校园。
1、开展“学规范、守规范”活动。以各年级段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为抓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育。通过专题队会和主题活动,专项检查,完善了习惯教育评价方案,加强班级交流等措施,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校规校纪是基础文明规范的要求和细则,与基础文明教育密切相关。我校深入开展了“学规范、守规范”活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集中讲解,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画墙等方式广泛宣传,使学生对每一项规定,每一则条例都清楚明白,并利用班会及课余时间充分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以此衡量自己的行为,使校规校纪真正成为规范学生行为的标尺。我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加强“红领巾执勤岗”的执勤力度,开展“文明中队”评比活动。精心策划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的播音内容。力争做到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各中队黑板报做到每月出一次,每月有活动主题结合学校规定的教育主题,各中队做到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了各班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2、开展创建优良校风,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文明行为不仅涉及到学生在校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最基本的言行举止,也涉及到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基本行为,所以我们在基础文明教育中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弟子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通安全基础知识》,对照规范,反省自己,查找身边不文明行为;并以“学雷锋月”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活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讲文明、懂礼貌意识,从而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纠正、自我提高,共同维护和塑造北门大街小学学生的良好形象。为了规范学生行为举止,提高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学校发动广大学生找出学生中各种不文明行为,由大队部带领同学们集体创作成“不文明形象漫画”,并在校园内展出,以引起广大同学的重视,在校园内形成“文明待人,共爱北门”的良好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3、从小事做起,争当文明使者。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学校联合社区居委会开展 了“从小事做起,争当文明使者”活动,成立了“小手拉大手文明小卫士劝导队”,设立文明监督岗,定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楼院,对市民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损坏花草树木、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和监督,增强市民的文明卫生、爱绿环保意识。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清理专项整治活动。各班级积极开展清扫活动,使校园及周边得到彻底净化。为创建文明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思想教育,更多的是行为教育与塑造,真正使学生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三、抓好德育常规管理
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虽人多地少,但校园环境精心设计,育人文化巧妙布局,处处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优美,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我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德育常规管理之上,注重抓实、创新,争创文明学校。
1、强化班级常规管理。加强了行政值周的力度,值周教师带领少先队大队委员对各班的纪律、文明、卫生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及时把检查结果反馈给班主任老师,限时整改,并且在每周的工作会议上进行总结,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行政领导督促计划的落实情况,真正把年段、班级工作落到实处,班风班貌得到了美化和净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整体上呈现出和谐、洁美、有序的特点。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每一面墙壁,力争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我们积极倡导每一个班级,立足实际确定班级文化主题,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个性化班级。把特色文化搬到了教室里的每一堵墙上,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班级文化的打造,丰富了校园文化,彰显了各班特色,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3、重视后进生的帮教,进一步完善帮教网络。后进生的帮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难点,为此学校建立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帮教工作,通过建档、分析、疏导、跟踪等环节,把工作做细做实。对外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共同参与了学生的帮教转化,使后进学生情况趋于稳定,种种举措杜绝了在校学生的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现象。
四、经典诵读
与学生的德行教育相结合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及教育界的老前辈对于在青少年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非常关注。他们提出,中华文明不仅要活在典籍、展品中,更应活在大众的精神生活中,要发掘中国历史上丰富的审美、道德资源,用民族文化的优秀经典教育下一代。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经典文化的学习与吟诵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校立足实际,确定了“以诵读为基础、以育人为目标、以活动求深化”的工作思路,结合学校教育的这一直接有效的途径,用经典来充实、开发孩子们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儿童的纯洁心灵,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并逐步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读书贵在实践,习惯重在养成。在经典诗文诵读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的德行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在经典诗文引领下的主题活动。如“感恩行动”——围绕“每日为父母做件事,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等展开活动。让学生知道“百善孝为先”的故事与含义,知道敬重父母、关爱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引导学生一周做一件好事,并把所做的好事记录下来,课上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此活动开展一年来,对形成孩子的优良个性与和谐班风确实起到了明显作用。
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与品格的形成,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读经典、悟道理、学做人”为主题的诵读展示、赛评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兴趣持久。如“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写经典美文传民族文化写字比赛”、“经典伴我成长征文比赛”、“经典伴我行手抄报比赛”、“诗文接龙赛”等。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喜爱和理解,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
五、“小交警”活动与习惯养成创建文明校园相结合 潍城区少年交警学校,是北门大街小学与潍坊市交警支队潍城交警大队联合成立的潍坊市区唯一一家正式挂牌的少年交警学校,亦是潍坊市首家山东省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几年来,学校以宣传交通法规、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为起点,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落脚点,以“小交警”社会性实践发展为归宿,注重生命安全教育,积极挖掘地方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教学活动。
潍城区交警大队一中队专门设有指导教官,定期为我校小交警培训、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还专门把我校每天的大课间操编排成了少年交警韵律操,使交通安全常识真正融入到了我们小学生的一日常规。我校专门组建了学生行为规范“少年交警督察队”,每天身着制服的小交警们在检查岗对入放学秩序进行督导,用规范的手势指挥过往车辆、行人,和执勤的老师共同担负起了导护放学的任务。通过训练,学生们不仅增强了体质,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学到了交通知识,而且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带动了家庭、影响了社会,促进了社区的文明。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7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 他们在改革开放中看到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 也看到了自身成长发展和施展才能的机遇和挑战。因此, 他们在思想上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人生态度是积极的, 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日趋强烈, 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要求全面发展的意愿, 较社会其他青年群体更注重文明健康的道德意识和善恶分明的道德评价。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行为表现中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其表现为:
1.1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政治觉悟有待提高。
当前, 有的大学生对政治不关心, 对理想道德教育存有疑拒情绪;有的甚至思想颓废, 不思进取, 社会责任感淡漠;有的大学生政治取向上呈明显功利性色彩, 对政治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还只处于浅层次, 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 政治觉悟有待提高。
1.2 价值选择自我化, 趋利化, 短期化, 专业思想不牢。
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但一些学生忧虑前途, 常常表现出对个人前途、命运、生活以至人生价值的迷惘和焦忧。部分学生更偏重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 经济因素已成为很多学生选专业、选课、择业的主要参考因素。在学习上重视应用性强的课程, 轻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
1.3 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不和谐性。
他们知行脱节、言行相悖、表里不一, 讲起大道理来头头是道, 落实到行动上全都忘掉。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偏低, 主要反映在道德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薄弱, 而个性化、民主化的要求却增强。在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 时常出现大学生不如小学生的“倒错”现象。
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措施
2.1 抓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 经常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学习、交流工作经验, 打造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2.2 抓新生入学教育。
在新生入学初期, 就坚持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大学生生活现实、贴近大学生群体的原则, 狠抓9个方面的入学教育:即校训教育、校规校纪、遵纪守法、行为规范教育、诚实守信教育、角色转换教育、专业课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修身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生活指导教育。
2.3 抓活动载体建设, 营造思想道德教育浓厚氛围。
积极发挥团支部、班委会、学生会等学
生组织的作用, 采取校内外和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系列专题活动,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4 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倾向, 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5 建立长效机制, 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 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校园, 是实现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实现高校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的需要, 是保证高校稳定有序的需要, 稳定有序, 是指校园内安定团结, 井井有条, 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只有师生人心稳定, 气氛宽松, 关系融洽, 才能聚精会神地干事业求发展。假若校内存在着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 潜伏着激烈冲突的隐患, 校园稳定就得不到保证, 和谐校园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4 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结合我校实际, 主要任务和措施如下:
4.1 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 努力营造建设和谐校园的舆论氛围。
运用校报、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形式, 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开展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等, 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进行专题研讨, 营造建设和谐校园的舆论氛围, 培育师生自觉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观念和意识。
4.2 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 抓好建章立制。
依法治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和完善关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依法行政方面的规章制度、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关于规范各单位、各部门职责的规章制度。
4.3 深化校内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更加公平、科学的激励机制。
根据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 认真总结近年来校内机构改革和津贴分配制度的经验, 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机制和措施。
4.4 加快民主办学管理体制建设, 理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
学校各部门要善于集民智、重民意、保民利, 使学校、学院的各项重要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进一步疏通利益表达渠道, 对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 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制度, 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民主权利的落实, 努力形成建设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
4.5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以良好的道德氛围促进校园和谐。
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 使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 教育广大师生员工认真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4.6 营造政通人和氛围, 构建校园和谐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流沟通, 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学校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 要以促进校园和谐为目标, 兼顾不同层面师生员工的利益, 从根本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4.7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 深入开展校风学风建设。
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此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 彰显学校的人文风采。
4.8 整体布局, 科学规划, 继续推进校园环境建设。
要按照科学、人文、绿色的总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4.9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全面落实好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保持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总之, 一定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同心同德, 扎实工作, 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群众公认的人才, 使他们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即中央16号文件) 和省委21号文件[Z].
[2]祁新荣, 汪广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1) .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8
警务管理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学生是社会角色中的弱势群体,在进入校园后,学校即为其上学期间学习与生活主要场所,行使重要的监护主体的重要责任。校园警务室,被誉为守护学校大门的“铁将军”,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创造和谐、平安校园的第一道屏障。
一、忠于职守,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学校层出不穷,形式多种多样。校园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因为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还有很多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未来,也是社会中的弱视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一代人,甚至整个社会整体的素质。屡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早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将校园暴力扼杀在摇篮里,这就成了校园警务工作的重点。校园警务人员不同于任教教师,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对象。相对于单一的校内人员,如学生、教职工等,有规范的活动时间和管理规则,而校园的外部环境、出入人员等一系列因素,都需要警务人员时刻坚守岗位,才能真正发挥警务室的作用。来访人员的多样性,决定了相应的接待方法。
(1)对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安监部门的检查人员:必须查看其证件,做好登记工作。
(2)对待家长到学校处理各项工作的人员:必须由班主任亲自接见或电话联络,确认其身份,登记好姓名,家庭住址,及到校时间和离校时间。
(3)对待到校送水,送书或学校业务所需的用品车车辆,必须出示证件或直接接待人的电话通知,必须打开车门查看车上物件,并登记好到校和离校时间,必要时要全程陪看。遇到疑点应按规定进行例行检查事宜,要认真、细致盘查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德育办及分管校长报告。排除一切危害校园安全的因素。
(4)校园周边常有流动商贩出入,这些商贩多数比较狡黠,他们会躺在校园外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一有时机就会偷进学校兜售商品,做为警务人员应该时刻警醒,遇有商贩流动,应该当机立断,不给商贩留有任何进入校园的机会。
二、敏于观察,安全无小事
1.针对学校的特殊环境和学校的要求,学校要求学生和教师在规定时间到校离校,其他时间如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出入校园,必须有请假条,请假条必须是学校统一印制。为了确保学生安全,每次我都会仔细查看假条,确保假条的合理后才放行。如果是因迟到或是其他情况在上课期间有学生需要进校门的,必须由班主任确认是本班学生才可以入校。这样就防止学生随意出入校园的行为的发生,也确保学生不会私自离校,发生意外。
2.学校是公共场所,每天需要接待外来办公人员。这些人员散乱,缺少特定的标志,给警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这就更需要警务人员的敏感和细致的观察。比如,有时学校要接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一般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有专用的车,平时将各级教育行政单位的车牌号做好记录,察车放行。如遇到陌生车辆,主动将车辆拦住,仔细盘查,并请求学校主管确认是否是上级单位例行检查。这样做后,防止了一些私家车、不明来历的车辆随意进入校园,给校园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三、动态管理,把握校警的校园角色
学校校园空间广阔,占地面积大,校内人员流动快。因此,作为学校警务人员应该动态管理,不能居于一隅。
1.平时多巡视校园,对校园中容易发安全事故的场所经常查看,遇有火灾隐患、校园打架斗殴前兆,及时与校领导取得联系,做到防患于未然。
2.学校大门外经常会有一些社会的闲、散、杂人员徘徊,尤其一些失学后的青年人,整天无所事是,就会到校滋事,警务人员应该把工作做到校门外,及时引导、劝阻其远离校园。对于不听从劝阻的,应该及时报警,防止暴力事件发生。
四、坚守规则,变无序为有序
柏克曾经说过:“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菲尔丁也说过:“秩序就是正确的规律和事物永久的合理性”。阿米尔也曾说过:“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可见,有秩序才能确保一切平安和和谐。因此在工作中坚守以下几条规则:
(1)学生放学时是最混乱的时刻,学生容易碰撞、打闹,往往会出现意外事故,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我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排好队伍,低年级走在前边,高年级走在队伍的后边,待到步行学生通过校门后,骑自行车的同学生才可以通过校门。
(2)学校食堂就餐时,学生人数多,就餐时间紧,学生喜欢抢、挣、比,就餐无序,大声喧哗。为此,我利用课间,将学生以十人以一桌,分好就餐餐桌,分好打饭的固定点。确保学生就餐有序的进行。
(3)楼道也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下课拥挤,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依据年级距离楼道的位置,将每个楼层学生分成三个楼道通行,减少学生同时拥挤在同一楼道的现象,而且规定无论上楼还是下楼,必须右侧通行,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9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 陈昌学
黄土岗中心学校地处湖北省麻城市北部黄土岗镇,临近106国道,依傍举水河,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学校现有在校生1900余人,教学班20余个,专任教师109人,其中地、市级骨干教师20人,高级教师13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诚信育才、科学管理”的治校原则,秉承”像经营家一样管理学校,像爱护亲人一样善待师生“的办学理念,求真务实,聚淀内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努力打造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成果显著,受到了国家教育部、湖北省、黄冈市领导的亲临视察和指导工作。
为了让学生远离危险,让幸福家庭免遭不幸,让和谐的校园更加平安。近年来,我校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形成了正确的安全理念、有效的管理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安全行为、齐全的安全措施,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建设,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保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认清形势,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安全工作认识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教育法制的步伐加快。实行依法治校,创建平安校园是新形势下学校赢得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举措和紧迫任务。
黄土岗中心学校一贯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视学校安全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做到警钟长鸣。我校领导更为重视,根据上级精神,学校每年都要召开领导班子安全工作会和全校师生安全保卫工作专题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方案。学校成立了“平安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各处室领导,另外还聘请了综合治理副校长和镇派出所民警任学校兼职安全顾问,建立了学校领导、各处室主任及保卫科、各班主任及学生安全委员三个层次的安全防范网络。制定“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计划,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努力在全校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管理,齐抓共管的氛围和局面。
二、强化责任,培育安全观念文化,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安全观念文化是平安校园建设的核心。我校大力倡导“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安全防范新理念,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安全第一的发展观、积极主动的协调观、珍爱生命的情感观,全面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只有这样,学校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师生的安全行为才能规范。
为对师生进行生存教育、应急教育、自救互救教育、自我防身及其他有关安全常识的教育。重点抓了每周一节“安全教育课”。学校坚持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的讲话,领导和老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一周一个主题,一月一小结。学校要求每班必须上一堂安全教育课,要求有课题、有教案,每月一次安全主题班会,每学期一次安全知识讲座或法制教育报告会。积极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密切家校联系,向每一位家长发放学生安全教育公开信。充分利用学校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文稿
宣传橱窗、墙报板报、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努力营造“平安校园”建设的良好氛围。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安全教育校本教研,编写了《黄土岗中心学校安全知识手册》等校本教材,普及安全知识。不定期的举办“安全教育周”活动,通过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举行大型的“珍爱生命,拒接毒品”签名活动、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发放传染病预防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培育安全观念文化,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三、注重预防,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完善的安全制度是平安校园建设的保障。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平安校园”建设中,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包括《校内和外出活动安全制度》、《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寄宿生陪宿制度》、《教师值日签到制度》、《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责任追求制度》、《疾病预防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黄土岗中心学校电工职责制度》等,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体系、监管机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学校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与长效化,使校园更加和谐、安宁。
为了强化责任意识,学校建立了安全工作主管领导负责制。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副校级领导对其分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校长与处室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处室主任与所属年级或教研组签订责任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签订书面安全协议,做到层层签约,责任到人,形成上下结合、齐抓共管、监管有力、奖罚分明的安全监管体系。
积极搞好学园周边综合治理,开展“抓整改、保安全”为主题的“百日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活动期间,积极与工商、公安部门联系,认真组织安全检查,查事故隐患,保人身安全,促学校发展。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教育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个人防身、自护自救。
四、强化管理,加强安全行为引导,从管理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规范安全行为是平安校园建设的关键。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教学规范,落实安全管理要求,合理预见、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学校通过演讲、座谈、看专题片、开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从每天的行为习惯、生活起居、言谈举止、举手投足等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做文明中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及黄赌毒活动,不到“网吧”上网,严禁学生骑摩托车上下学,严禁学生带手机到校,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和其他危险物品入校。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禁止靠近不安全设施,乘坐不安全车辆,吸食不安全食品。加强学校特殊学生(如身体残疾、心理障碍、单亲家庭学生等)、留守生的教育与管理,建立特殊学生、留守生档案,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采取集中与个别相结合的办法与他们座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关爱,促其成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严禁教师随意给学生停课,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对学生实行侮辱和心罚,绝不允许因教学行为不当而导致学生安全事故发生。
我校每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针对地震、火灾、防空、防传染等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切实提高突
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奠定安全物质文化基础
完善安全设施是平安校园建设的基础。我校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薄弱,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加之学校地处镇区,进出人员较复杂。我们只能靠加强防范,加强管理来保障安全工作。为了确保校园安全,近年来我们“舍得花钱买平安”,加大了对安全硬件设施的投入。我校在所有教室都张贴了安全疏散路线图,在校内各处设置警示标志;在校园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红外线报警系统和消控设施,监控面达到全校的95%.为保证校园治安执勤通讯畅通,为门卫和保安配备了电话、警棍、手电等设施,给安全保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发生,学校按要求在教学楼、实验大楼、学生宿舍、科教楼都安装了疏散指示灯和应急灯及疏散指示牌,配齐灭火器材,定期维修,及时更换灭火配件、换药,保证器材的正常使用。在楼道和走廊增设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校医和急救器材。
近几年来,由于安全工作扎实有序,措施得力,我校没有发生一起违规或重大安全事故,学校教学秩序良好,学校面貌昂扬向上,多次被评为“黄冈市中小学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黄冈市“平安校园”。
2012年5月16日
通联: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陈昌学
邮编:438300QQ:327197770
Tel: ***
E-mail:***@163.com【作者简介】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10
平安、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我校一直把学校综合治理、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领导,明确了责任,严格落实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通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及各项活动,使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有了普遍提高,消防安全防范和逃生自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建立健全组织,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
消防安全工作是学校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学校财产安全和师生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对此,学校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创建工作,把消防安全列入了、学期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李国义校长为组长,其他教师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和消防安全创建领导小组,组建了义务消防队,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职责明确,确保了消防安全创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二、完善消防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我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上级文件精神和消防安全工作要求,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消防安全宣传制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和《消防安全演练预案》等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工作档案,基本做到了消防工作有章可循,科学规范。
学校对消防安全创建工作实行了分级、分部管理,分别与各年级、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岗位负责人签订了消防安全创建目标责任书,实行了创建工作末位警示制,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了消防安全创建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明确工作职责,实施责任追究制后,各年级、各班主任都能够自觉地在各自工作范围内主动开展自查、互查活动;具体分工,各负其责,及时找出校园的消防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日常管理
(一)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消防安全广泛宣传和教育。具体做法是通过“五会”:一是学校消防安全创建领导小组坚持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强化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责任,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解决要不要,做不做、做什么的问题;二是在每次的全校师生大会上都反复强调,要求大家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做到“两知”(安全责任、火灾危险);三是提高消防人员的“三个能力”(即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查改身边火灾隐患的能力);四是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利用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五是师生消防演练会。学校每学年利用“119”全国消防日对全体教师、全体学生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消防安全培训,解决能做、会做的问题。
(二)明确重点防火部位及责任人。根据工作环境、岗位变动、学校规划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了重点部位防火责任人,其重点部位为:
1、仓库。加强了对仓库的管理,不定期检查安全、防火情况。这处是事故易发地,在对有关人员加强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时,加大了检查力度。
2、图书馆。为确保图书资料的消防安全,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借阅、防火制度,严禁火种带入图书馆。
(三)加强了消防实战演练。
消防演练是对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行为的综合考察和评估。为了提高师生的消防灭火和逃生自救能力,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预案》。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实战演练和学生逃生自救活动。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事关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各级消防工作精神,加强日常消防工作管理,以长备火灾之心,常抓工作不懈,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消防安全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
沙塄沟小学 2013年5年24日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材料
——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 篇11
关键词:和谐社区;基层党组织;党建
社区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区域性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基本空间,它作为社会最基层的组织架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下面就和谐社区创建中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的学习机制。
就每个党员来说,加强学习、增强内功就是培元固本。社区健全党员学习制度,建立党员学习档案,做到学习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在学习方面,突出领导干部带头学,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学习做到有计划、有笔记,有体会、有交流。基层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项制度,将学习贯穿始终,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
(二)建立党员队伍的约束激励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当肯定,我们的党员队伍总的状况是好的,符合先进分子的要求,但也有少数党员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出现了党性观念淡薄、先锋作用弱化、先进性不明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效之举,就是要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善于运用正面激励,注重保障党员权利。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我们及时选好配强各支部的书记,并确立了领导干部的联系点.领导干部通过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指导基层党建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建区创岗活动。根据各支部工作实际,确立了党员责任区和党员模范岗,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把党员干部的行动、步调统一起来,以党员责任区和党员模范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物业服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各支部“三会一课”落实率100%。在生产工作检查的同时开展党建工作检查,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党员职工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同时,基层队、各支部利用生产会及时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人人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党支部更具凝聚力、战斗力。
四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根据党员分布情况,重点加强一线岗位,关键岗位党员力量的培养,真正将职工中的优秀骨干吸收到党组织队伍中。
三、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各种能力奠定基础。
(一)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我们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四好班子”建设的核心,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引领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两次中心组学习,学习的范围由理论知识向专业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廉政小短文等全方位扩展。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党政主要领导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无论搞调查,还是作决策,都要认真倾听班子每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大事讲原则,小事常通气,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集体决策。
(三)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在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的工作中,坚持把思想作风好,工作责任心强、塌实上进的职工选拔到重要岗位上,在丰富生动的实践工作中锻造各方面能力,为企业持续良好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四)加强党建工作者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党务工作者要努力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党建工作者在政治上要做强者,思想上要做开放者,工作上要做开拓者。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矿区服务工作的良好发展提供纪律保证。
要加强廉政教育,使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反腐败和保持廉洁的重要意义,牢记党员职责,严守党纪国法。要建立和健全廉政制度,强化制约机制,使管理工作规范化,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置于法规、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消除随意性。要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增强透明度,不仅要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职代会、妇联及各种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和舆论作用,弘扬正气,揭露腐败现象。
五、以推进“五型”班组创建工作为载体,加强基层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基层示范点创建。数字化运行中心作为“红旗五型班组”,我们注重先进典型的作用的发挥,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座谈交流、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引导和带动其他小区、班组工作提档升级,在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下,其他班组也逐步向示范点迈进。
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作用。以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为契机,紧密围绕生产服务工作,依靠先进典型的选树,提升基层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把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选树为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学习的榜样,从而,在整个服务站范围内形成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机关办公室作为社区服务各项工作上传下达的中枢,作风形象关乎大局,我们要求机关办公室人员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各项工作要明确完成时限,份内业务作到“一口清”。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义务劳动,密切干群关系,树立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
党建工作者要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转变中适应,在发展中提高。这样,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建设必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浅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涂传武,2007年2月《党的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 创建和谐团队】推荐阅读:
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审计机关07-2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07-26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09-06
如何加强队伍建设05-28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06-06
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09-25
加强企业保卫队伍建设10-28
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12-02
全面加强信贷队伍建设05-20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06-27